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投资组合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马考维茨(markowitz)是现资组合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经过大量观察和分析,他认为若在具有相同回报率的两个证券之间进行选择的话,任何投资者都会选择风险小的。这同时也表明投资者若要追求高回报必定要承担高风险。同样,出于回避风险的原因,投资者通常持有多样化投资组合。马考维茨从对回报和风险的定量出发,系统地研究了投资组合的特性,从数学上解释了投资者的避险行为,并提出了投资组合的优化方法。
一个投资组合是由组成的各证券及其权重所确定。因此,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是其成分证券期望回报率的加权平均。除了确定期望回报率外,估计出投资组合相应的风险也是很重要的。投资组合的风险是由其回报率的标准方差来定义的。这些统计量是描述回报率围绕其平均值变化的程度,如果变化剧烈则表明回报率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即风险较大。
从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中可以看到投资组合的方差与各成分证券的方差、权重以及成分证券间的协方差有关,而协方差与任意两证券的相关系数成正比。相关系数越小,其协方差就越小,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也就越小。因此,选择不相关的证券应是构建投资组合的目标。另外,由投资组合方差的数学展开式可以得出:增加证券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基于回避风险的假设,马考维茨建立了一个投资组合的分析模型,其要点为:(1)投资组合的两个相关特征是期望回报率及其方差。(2)投资将选择在给定风险水平下期望回报率最大的投资组合,或在给定期望回报率水平下风险最低的投资组合。(3)对每种证券的期望回报率、方差和与其他证券的协方差进行估计和挑选,并进行数学规划(mathematicalprogramming),以确定各证券在投资者资金中的比重。
二、投资战略
投资股市的基金经理通常采用一些不同的投资战略。最常见的投资类型是增长型投资和收益型投资。不同类型的投资战略给予投资者更多的选择,但也使投资计划的制定变得复杂化。
选择增长型或收益型的股票是基金经理们最常用的投资战略。增长型公司的特点是有较高的盈利增长率和赢余保留率;收益型公司的特点是有较高的股息收益率。判断一家公司的持续增长通常会有因信息不足带来的风险,而股息收益率所依赖的信息相对比较可靠,风险也比较低。美国股市的历史数据显示,就长期而言,增长型投资的回报率要高于收益型投资,但收益型投资的回报率比较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增长型公司会随着时间不断壮大,其回报率会逐渐回落。历史数据证实增长型大公司和收益型大公司的长期平均回报率趋于相同。另外,投资战略还可以分为积极投资战略和消极投资战略。积极投资战略的主要特点是不断地选择进出市场或市场中不同产业的时机。前者被称为市场时机选择者(markettimer),后者为类别轮换者。
市场时机选择者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减现金增股票,提高投资组合的beta以增加风险;在市场不好时,反过来做。必须注意的是市场时机的选择本身带有风险。相应地,如果投资机构在市场时机选择上采用消极立场,则应使其投资组合的风险与长期投资组合所要达到的目标一致。
类别轮换者会根据对各类别的前景判断来随时增加或减少其在投资组合中的权重。但这种对类别前景的判断本身带有风险。若投资者没有这方面的预测能力,则应选择与市场指数中的类别权重相应的投资组合。
最积极的投资战略是选择时机买进和卖出单一股票,而最消极的投资战略是长期持有指数投资组合。
公司资产规模的大小通常决定了股票的流动性。规模大的公司,其股票的流动性一般较好;小公司股票的流动性相对较差,因此风险较大。从美国股市的历史数据中可以发现,就长期而言,小公司的平均回报率大于大公司,但回报率的波动较大。
三、投资组合风险
我们已经知道,投资组合的风险是用投资组合回报率的标准方差来度量,而且,增加投资组合中的证券个数可以降低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但是,由于股票间实际存在的相关性,无论怎么增加个数都不能将投资组合的总体风险降到零。事实上,投资组合的证券个数越多,投资组合与市场的相关性就越大,投资组合风险中与市场有关的风险份额就越大。这种与市场有关并作用于所有证券而无法通过多样化予以消除的风险称为系统风险或市场风险。而不能被市场解释的风险称为非系统风险或可消除风险。所以,无限制地增加成分证券个数将使投资组合的风险降到指数的市场风险。
风险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当一个投资组合的成分证券个数足够多时,其非系统风险趋于零,总体风险趋于系统风险,这时,投资组合的风险就可以用指数期货来对冲。对冲的实际结果完全取决于投资组合和大市的相关程度。若投资组合与大市指数完全相关,投资组合的风险就能百分之百地被对冲,否则只能部分被抵消。
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是由投资组合对市场的相关系数乘以投资组合的标准差来表达,而这里的相关系数是投资组合与市场的协方差除以市场的标准差和投资组合的标准差。因此,投资组合的系统风险正好可以由投资组合对大市指数的统计回归分析中的beta值来表达。投资组合对大市的beta值是衡量投资组合系统风险的主要度量。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方差或标准差以及其beta值是投资组合分析和管理中的三个最重要的数据。
在投资组合的另一重要理论是在资本市场理论中引入了无风险资产的概念。在实际中,我们可以将国库券认为是无风险资产。任何投资组合都可以看成是无风险资产和其他风险资产的组合。于是,投资组合的期望回报率可以表达成大市回报率与无风险回报率之差乘以beta值再加上无风险回报率。
国际金融投资行业也广泛地使用var(value-at-risk)的方法来分析和管理投资组合甚至公司全部资产的风险。var实际上是衡量资产价值变动率的方法。其基本概念是:假设某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是以正态分布,衡量在确定的概率下投资组合可能出现的亏损金额。var值就是用均值减一个标准方差的回报率,可以用来计算亏损。
四、投资组合业绩评价
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对投资组合的业绩进行评估。养老金、保险基金、信托基金和其他基金的主要投资计划发起人一般会考察投资过程的各个主要方面,如资产配置、资产类别的权重和各类别重的证券选择。这类评估称为属性评估。对很多投资者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对一个特定的投资策略或投资机构效率的评价,如对有明确投资策略的开放式基金的评估。这种评估叫做指标评估。评估投资组合最直接的指标是回报率。但只有在相同或类似的风险水平下比较回报率才有实际的意义。从美国开放式互助基金的历史数据可以看到,增长型基金的beta值最高,系统风险最高,相应在牛市时的回报率最高,在熊市时的回报率最低。平衡型的基金则相反。收益—增长型的基金的系统风险和回报率都在增长型和平衡型的基金之间。由此可见,任何一种基金在一个时期所获得的回报率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基金的风险特性和基金在当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在评估基金时,首先应将基金按风险等级分组,每一组的风险大致相同,然后在组中比较回报率的大小。
投资组合的回报率是特定期间内投资组合的价值变化加上所获得的任何收益。对封闭式基金来说,由于没有资金的流进和流出,回报率的计算相对比较容易。对开放式基金而言,频繁的现金流动使普通的回报率计算无法反映基金经理的实际表现。开放式基金的回报率通常使用基金单位价值来计算。基金单位价值法的基本思想是:当有现金流入时,以当时的基金单位净资产值来增加基金的单位数量;当有基金回赎时,基金的单位数量则减少。因此,现金的流动不会引起净资产的变化,只是发生基金单位数量的变化。于是,我们可以直接使用期初和期末的净资产值来计算开放式基金投资组合的回报率。
没有经过风险调整的回报率有很大的局限性。进行风险调整后评估投资组合表现的最常见的方法是以每单位风险回报率作为评判标准。两个最重要的每单位风险回报率的评判指标是夏普比例(shameratio)和特雷诺比例(treynorratio)。夏普比例是投资组合回报率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部分,除以回报率的标准方差。特雷诺比例是投资组合回报率超过无风险利率的部分,除以投资组合的beta值。这两个指标的不同在于,前者体现了投资组合回报率对全部风险的敏感度,而后者反映对市场风险或系统风险的敏感度。对投资组合回报率、其方差以及beta值的进一步研究还可以定量显示基金经理在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选择等方面的优劣。
【参考文献】
[1][美]小詹姆斯l·法雷尔,沃尔特j·雷哈特.投资组合管理理论及应用(portfoliomanagement:theoryandapplication)[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2]richardc.grinold,ronaldn.kahn,activeportfoliomanagement:aquantitative
approachforproducingsuperiorreturnsandselectingsuperiorrernsand
controllingrisk,mcgraw-hill,1999.
[3]陈世炬,高材林.金融工程原理[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
关键词:VaR;证券投资组合;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一、VaR模型综合评述
(一)VaR模型简介
VaR模型建立在统计学方法基础之上,是在某个置信区间,衡量投资组合未来可能发生的最大损失的可能性。VaR方法是基于一些传统方法无法满足现资风险管理目标而产生的。传统计算方法例如ALM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存在对报表过分依赖的问题,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又无法融合金融衍生品,由于这些方法的局限性,G30集团提出了VaR风险价值方法,随着该方法的应用推广和不断改进,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控制市场风险的主要方法。VaR方法的特点在于用一个简单的市场风险来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该方法直观明了,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投资者都可以通过对此值的观察做出判断;其次与传统风险测评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VaR风险指标可以衡量在事前对风险进行预测;再者该指标既可以对单一金融产品或工具进行风险评估,还能够对投资组合风险进行评估,而传统金融风险评估工具则无法对投资组合进行评估。VaR方法还有一个优点在于为监管机构提供监管依据,将多种风险因素包含到模型设计当中,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和商品价格风险等多种市场风险,为金融监管机构提供了科学统一公平的标准,为各机构提供风险信息交流渠道,也有利于最高层管理机构随时掌握风险状况,制定可参考的风险资本充足率标准对证券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二)VaR的计算方法
VaR方法的通用公式为P(ΔPΔt≤VaR)=a,其中,P代表的是资产价值损失比可以承受的损失上限还低的概率,ΔP表示的是某种金融资产一定时期的价值损失,Δt表示的就是这个时间期限,VaR(ValueatRisk)就是在某个置信水平下可能的损失上限。从这个定义出发,VaR模型的确定必须确定投资资产组合的时间期限、置信区间范围以及观察期。持有期的确定,需要参考投资资产的特点和状况作为计算依据,持有期确定之后能够帮助计算投资组合产生最大损失的时间段,对于流动性较大的交易头寸,需要以日为单位计算风险收益,对于流动性较弱,或者是风险暴露程度较低的资产则采用保守稳健的态度以两周或4个工作日为期限。置信水平的确定依据的是风险厌恶程度,如果是对风险比较厌恶,预测结果将会是较大的数值,从而将提高对突发时间的预测准确性。如果是风险厌恶程度低,那么置信区间范围可以放宽,但是预测准确性将降低。各个机构或者是不同的项目会依据其对风险的厌恶程度来确定置信度,巴塞尔委员会采用99%的置信区间,该参考值趋于稳健。观察期用于考察某个特定时间段,投资回报的波动性以及产生波动的关联因素。例如选择半年作为观察期,来考察风险回报波动性。观察期数值的确定应当依据历史数据的变化以及市场结构的变化来相互权衡,通常可参考的历史数据越多越有利于参考值的设定。
(三)VaR方法在金融体系中的应用
VaR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范围广泛,可以用在信息披露、资源分配、金融监管、控制风险、评估业绩以及估算风险性价值等多个领域。具体而言,未上市企业可以采用VaR方法来控制和管理内部风险,使每个单位或员工能够明确其金融交易项目的风险性,并通过设置VaR上限来控制风险,防止交易员或机构出现过度投机行为,从而辅助金融机构避免重大损失。在业绩评估和资源分配中,对不同的投资领域应用VaR系统可以为公司提供竞争优势,例如通过该方法评估资源配置效率高的部门,并增加对该部门的收益值分配。金融监管中,通常采用资本充足性作为风险指标来建立基础监管框架,方便监管机构的管理。近年来VaR被广泛接受并用于监管,因为更加适应监管机构的要求,但是其缺点在于计算模型复杂且成本高,其中有很多自主设定的参考值,对于一些目的不在于控制风险的机构而言反而有可能增加其经营危机和管理难度。信息披露方面,VaR方法以盯时报告为基础为机构提供信息的充分披露,并且简单明了,增加了金融机构操作的透明度,有利于各方机构对金融机构加强纪律约束,促进他们在交易管理中谨慎行事。除了金融机构外,非金融类企业也可以采用VaR方法来分散资产风险,例如对利率、汇率、石油天然气等因素价格变化的评估等。
二、证券投资组合风险评估及管理
(一)风险类别
通常情况下,证券投资组合风险按照风险分散标准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市场风险)以及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主要由市场相关因素引起,这部分风险对投资组合来说是外部风险,无法在投资组合中分散。系统性风险的来源包含了政策风险、自然灾害、经济运行周期、经济开放程度、利率波动等,政策性风险是由于政策变动而引发市场波动,对投资收益产生影响的风险,例如当央行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市场资金流通少将影响到投资市场整体资金规模从而投资减值。经济周期波动是随市场或者行业周期性变动而产生的收益变动,经济周期由社会经济阶段性的循环和波动决定。还有购买力风险,包括由于通胀、货币贬值等问题带来的实际收益水平的下降。而非系统性风险则是风险的发生并不具有全局性,包括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可以通过机构内部采取防范治理措施进行预防和化解。举例来说,证券公司所投资的基金受到上市公司股票价值的影响,上市公司的股票价值受到经营管理状况、行业发展状况以及经济发展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而其中经营管理是可以控制的。
(二)风险度量指标
证券投资组合风险度量的指标传统上采用的有标准差、夏普指数。标准差指实际报酬率和期望报酬率之间的差异,用来反映投资报酬率的波动水平,标准差越大意味着风险越大。夏普指数是风险报酬率与投资组合标准差之间的比值,夏普指数能够反映单位标准差变动情况下的风险回报,夏普指数越大,说明管理者的能力越强。还有用平均绝对差来度量,平均绝对差是随机变量和均值之差的绝对值的均值,由于方差在度量时的敏感度较高,因此采用平均绝对差能够有效避免这个问题。除了上述方法之外,VaR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VaR为现代企业提供了一种现代风险控制思考方式,正常情况下的市场波动以及一定的利率水平下某个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未来发生的风险用VaR来衡量和评估。VaR的计算方法依据模型设计因素的不同有多种,例如历史模拟法、Riskmetrics方法、完全参数法等。随着这种方法的应用和发展,逐渐衍生出APARCH以及RAROC等方法。
三、运用VaR方法对证券投资组合风险管理的作用
(一)调整资产组合
VaR模型被广泛应用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金融监管中,尤其对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运用该方法有利于帮助调整资产组合。用于为交易者确定资金头寸的上限以及配置这些资源的时间和地点,在应用过程中VaR方法能够帮助机构在多样化市场中创立一个与各种风险相比较得到的公分母,从机构总风险中分解不同VaR增加值,使用资金头寸进行交易来分散交易风险。VaR在传统马克维兹资产配置模型基础上增加了约束条件,也就是置信水平为C的情况下能够承担的最大损失,在资产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的情况下,有大数定理可以将VaR值转化为以期望收益率表示的函数值。在VaR构建的资产模型结构中,可以画出一条基于VaR约束条件的投资组合有效边界,边界线截距为市场风险边界,在该直线上的投资组合都能够保证在C概率下满足风险约束条件,因此投资组合可性。VaR资产配置模型结合了VaR技术和投资组合思想,相比较传统方法更直观有效,具有较好的灵活度和敏感性。
(二)评估绩效
在绩效评估中,VaR能够辅助机构依据投资交易风险来调整绩效,其基础风险资本付出是交易者提供一种纠正后的激励。证券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因此业绩测度含义除了计算平均值外,还需要依据风险状况进行调整。VaR依据客观概率,分析资产组合不考虑传统业绩评价方法,高层管理比较不同基金风险暴露,对投资操作人员的业绩进行科学评估,如果交易员从事高风险投资项目让VaR值增高,其业绩评价也不会高,这样有利于有效控制风险。运用VaR方法进行业绩评估为证券投资组合机构高层管理者提供基于业务部门资本状况和风险暴露是否超过其承受能力的预测指标。在这种情况下,基于VaR的证券组合风险评估方法RiskAdjustedReturnonCapital,经过风险调整的业绩评价方法能够更全面准确地描述基础收益,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风险资本的效率。
(三)交易风险限额设置
运用VaR风阀能提高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除了准备重组资本金之外,适当降低资产负债率提高流动比率,其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在于量化可能发生的亏损,从而真正实现风险上限控制。利用VaR方法进行风险控制让每个交易参与者能明确其正在进行的交易风险,防止过度投机行为,在交易风险限额设置中,需要首先设定一个机构整体可以承担的总风险,然后将风险额度向下分配到不同部门,再由不同部分下分到不同的交易员,交易员进而分配给其手下正在进行操作的不同交易品种。这种分层方式能够让各部门负责人对其管理额度做到了然于心,有利于控制风险,在部分之间可以预估哪个部门的风险大,从而进行不同比例的配置。风险额度的设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考虑过程中从一些应用问题,例如整个金融机构能够接受的VaR风险限额,可以超过限额的次数以及金额,还需要依据不同部门的不同情况和不容交易员的不同经验水平来确定其可承担的风险范围,在评估中交易员和各部门的历史业绩水平和盈利能力都成为评估的主要参考依据。
四、VaR在证券投资组合中的风险测算
(一)确定置信区间和时间距
本章节基于案例研究来说明VaR在证券投资组合中的风险测算,根据长城证券2015年年报给定置信区间值为95%,根据统计图的收益分布状况来看,该公司的日均收益为500万人民币,即E(ω)=500万人民币,如果给定α=95%,只需找一个ω*,使日收益率低于ω*的概率为5%,或者使日收益率低于ω*的ω出现的天数为254×5%=13天,ω*=-1000万美元。根据VAR=E(ω)-ω*=500-(-1000)=1500万美元。需要注意的是在过去历史数值中,依据过去来推算未来的准确性是建立在历史数据的准确性情况下,还需要结合各种因素条件和形势,判断这些因素的相关性或者在未来同样情况下数据是否具有同质性,如果过去未来发生情况不同程度较高,就需要对历史数据修正。因此,在选择置信区间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历史情况的分析,相关金融机构在对证券资产组合进行评先评估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意识,重视非完全市场作用下得到的数据变动情况。
(二)计算收益率
根据2015年10月4日至2015年12月2日期间共93个交易日每日的收益率分布情况来看,由于我国两个证券市场的相关性高,因此本文以上证综合指数来计算。通过收益分布情况来看,上证综合指数的日平均分布具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收益率在众数附近集中,尾部收窄,经过比对发现深圳指数有同样的特点。通过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得到2015年10月~12月期间的三种指数收益率分布情况的正态性检验结果如下:W(深证综指)=0.971562;W(深证成指)=0.977945;W(上证综指)=0.971983W表示的是正态假设检验统计量,当样本容量为50及以上的情况下,取α=0.05,表示允许出现偏差的错误概率为0.05,此时W0.05=0.94,只有当W时我们拒绝原假设。由此观察上述指数的检验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以上指数的组合日收益率都符合正态分布的假设。关于三个指数的描述性统计数值如下:1.日收益率均值深圳综合:0.001202;深圳成分:0.001102;上证综合:0.0013952.均值标准差深圳综合:0.013201;深圳成分:0.012618;上证综合:0.012492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判断三种指数的日均收益率总体上服从正态分布,且平均收益率接近等于0。
(三)计算VaR
基于日收益率正态分布的特点,众数集中在均值附近约1.53σ区间范围内的概率为90%,运用计算公式表示为:P(μ-1.53σ,再根据正态分布的对称性可知P(X<μ-1.53σ)=P(X>μ+1.53σ)=0.05;则有P(X>μ-1.53σ)=0.95。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可知在95%的置信度情况下VaR值=T日的收盘价×1.53σ。选择2015年10月4日至2015年12月2日期间共93个交易日的数据,然后根据上面的公式可以计算出深证综指、深证成指、上证综指3种指数在2015年10月4日的VaR值分别为1.深证综合指数VaR=602.34×1.53×0.013201=12.982.深证成份指数VaR=4651.88×1.53×0.012618=97.163.上证综合指数VaR=1873.25×1.53×0.012492=38.25从现实意义上讲,根据该模型95%的置信区间,可以判断指数有95%的可能性在下一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不会比前一日的收盘价和当日VaR值的数值低。计算结果如下1.深证综合指数≥602.34-12.98=590.362.深证成份指数≥4651.88-97.16=4554.723.上证综合指数≥1873.25-38.25=1835.00。
(四)可靠性检验
在确定模型之后需要检验该模型的可靠性,根据测算三种指数的VaR来预测下一个交易日的指数变动下限,并比较该下限和实际收盘价,看预测的结果与我们的期望值之间的差别。可以将该模型模拟的数值与实际数值进行趋势对比,并利用VaR进行预期下限来拟合图形,通过模拟值与实际值的比较得到数据如表1所示。通过计算对比可以判断VaR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度高,因此采用VaR方法来控制风险方法可行。VaR方法基于一些传统方法无法满足现资风险管理目标而产生,其用一个简单的市场风险来对投资风险进行评估,并且该方法直观明了,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投资者都可以通过对此值的观察做出判断。VaR模型的确定必须要确定投资资产组合的时间期限、置信区间的大小以及观察期,其在我国证券投资风险计量管理中发挥了良好作用。随着我国金融投资市场的快速发展,风险控制是保证我国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在目前众多方法中,VaR方法尤其特殊性也有实用性。我国证券市场正处在蓬勃发展阶段,投资风险的控制成为另一项需要加强关注的内容,因此研究VaR方法的应用具有现实意义。VaR是一种既能处理非线性问题又能概括证券组合市场风险的工具,中国金融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当前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控制成为各大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VaR作为被广泛采用的先进风险测评方法,引入我国证券投资组合风险评估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带来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测量风险、将风险定量化,进而为金融风险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VaR本身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我国金融市场现阶段与VaR所要求的有关应用条件也还有一定距离。要认识到风险管理一方面需要科学技术方法,另一方面也需要经验性和艺术性的管理思想。
参考文献:
[1]李嫣资,王翰墨.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法的证券投资组合风险分析[J].港澳经济,2016(17).
[2]高婧.论证券投资组合风险衡量及防范[J].财经界,2016(33).
[3]马自龙.证券投资组合实证研究及绩效评价[J].西部金融,2015(07).
[4]叶金,谷秀娟.VaR模型及其在创业投资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基于创业板指数的实证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
[5]张佳妮.基于VAR-GARCH模型的股票市场风险实证分析[J].商业故事,2015(10).
关键词:组合投资 技术本质 管理理念 应用分析
一、组合投资技术概述
当代的投资组合理论是在马克维茨的理论基础上产生的,其经典的论点是证券投资组合的选择,其中提出了均值与方差的模型,奠定了投资组合的理论基础。在上个世纪的中期,这一理论被延伸,提出了相关的资本资产定值概念,从而影响了资本投资的研究方向与深度。市场化的金融体制完善使得投资组合理论进入了银行的管理系统,尤其是贷款管理上,其针对性的投资分析与风险控制为银行信贷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分析与评价依据,从而使得贷款的定价、资本配置等被量化。在贷款管理领域的成果被总结为:贷款组合风险最小化的研究;单位风险收益最大的研究;基于风险价值约束的贷款组合最优。
二、组合投资技术的本质理念
(一)风险计量
在贷款管理中组合投资的技术可以帮助分析信贷的风险,及对风险进行计量,其中被应用的技术有结构模型和统计模型,前者的提出是在公司资产价值与股价映射关系上建立起来的,针对变量建立数据库,对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进行计量分析;后者则是建立在数学统计基础上,利用样本与历史数据的建模,对客户进行人为的分类,从而对其违约概率进行统计,由此形成了今天的风险组合分析,即风险不再是单一资产风险,而是组合资产带来的风险;其次是对风险因素的多元化处理,也就是将多种风险因素纳入到风险计量中,目前应用的风险控制模型多为组合风险管理模式。
(二)贷款组合资本的计量
投资组合的基本理论就是对两个要素进行分析,其中一个是组合收益的期望值;一个是组合方差,代表的是风险即投资不确定性。贷款是否可以在有限的风险中获得最大的收益就取决与二者的关系。此时投资组合技术认为资产组合是否成立,则是对比其他组合在同样风险条件下是否获得更高的收益,亦或是同样收益下风险更小。所以从组合投资的角度看,不是消除某个贷款投资的风险,而是如果利用组合投资来降低风险增加收益,帮助贷款管理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这才是其针对资本计量的本质。银行实务中各种业务组合数量庞大,计量的组合风险大大低于单个风险的单纯合计,因此其可以帮助贷款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三)信用风险的组合管理
贷款管理中信用风险是重要的评价标准,而组合投资技术可以帮助其对信用风险进行计量,一方面可以对个体进行综合风险评价,一方面则可以进行风险分类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按照资产的属性进行分类,将其按照不同的风险类型进行逐一评价,从而形成一个相对固定的风险评价标准,从而帮助银行的贷款管理来准确评价投资对象的信用风险,从而降低贷款的风险程度。
三、组合投资技术在银行贷款管理中的应用
(一)贷款产品选择
商业银行在贷款经营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产品设计,也就是贷款组合的优化,也就是让提供的贷款风险最小而受益相对大,从众多贷款对象中选择合理的组合形式是其经营的核心问题,所以按照组合投资的基本原则,单笔贷款最优不等于组合最优。所以现代商业银行多数都在依靠效益、安全、流动三者平衡的模式来选择贷款对象,也就是借助组合投资技术来进行最优化的选择,从而降低整体的风险等级。
(二)贷款产品定价
商业银行贷款定价中,主要考虑单笔贷款风险;综合贡献;客户对银行影响等三个方面对贷款产品进行定价,其本质就是成本定价和市场定价。当然市场定价符合市场规律,但是其风险控制的需求也就越大。同时也不能忽视市场定价中必须考虑成本因素,一味的追求低价虽然可以获得市场空间但是不利于商业银行的发展。因此必须综合考虑,此时就必须利用组合投资的技术对风险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从而确定产品的合理定价,以此保证商业银行贷款产品的获益能力。
(三)资本配置管理
资本配置的基本目标就是风险调整后提高收益;其次是资产组合的风险控制最低。所以资配置在管理中应建立在银行资产组合的基础上,其本质就是分析抵御非预期经济损失的资本总量是否可以保证银行资本的安全,在经济资本的总量固定的条件下,银行的各种业务线都应在一个相对优化的条件下,也就实现了配置合理。国际通行的思路是合理资本配合引导银行各个业务的发展,按照风险收益的比例进行扩展或者收缩,当然贷款业务也在其中,且贷款管理是资本配置的重要组成,当然必须满足风险与收益的最佳收益比例。
(四)行业性贷款管理
上面所述,组合投资技术可以为银行提供一个行业性的评价计量,这样就可帮助银行进行行业性的贷款管理。之所以对行业组合管理加以重视就是因为,行业之间存在一定的依存度,随着产业链系统的建立于拓展,行业关联性也随之增加,因此必须关注行业贷款的组合管理,如果将行业中贷款的会受到相同的系统风险影响,就可将贷款组合分解成为不同的行业板块进行管理,按照各个行业的相关性,利用模型可以计算并减少非系统性的风险,从中选择出最为优化的投资组合,在实际操作中,组合管理应匹配不同的行业系统风险,选择相关度较低企业进行贷款组合,从而降低风险。
四、结束语
组合投资的技术起源于对资本的合理控制与管理,旨在降低投资的风险并增加收益,这与商业银行的贷款经营与管理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所提供的风险评价与经营思路完全可以应用于银行的贷款管理,在应用中可以帮助银行降低风险并实现整体管理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宇.浅谈银行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J].大观周刊,2012(24)
[2]谢刚,李勇.基于贷款交易业务模式创新的信贷资产组合管理研究,金融论坛,2009(1)
关键词: 投资理念 资产分配 时机掌握 证券选择
成功的投资者都是采用一致的、连贯的投资理念进行证券投资,并且都能够将这一投资理念自始至终地应用到投资组合管理过程的每一个方面上。投资者研究市场的核心信条来自于基本的信念,即如何找到能实现机构目标、获取收益的最有效的方法。投资收益的产生来自于三个方面的决策,即资产分配、市场时机掌握和证券选择,而投资者的具体投资行为将会决定这三者各自的重要性。细心、认真的投资者总是会有意识地合理构建自己的投资组合,以使每一方面都起到预期的作用。
一 资产分配
许多投资者都信奉这一自然法则,即合理的资产分配决定投资收益,市场时机掌握和证券选择则是次要的。很多人经常把资产分配对投资收益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认为是真理。很明显,机构投资组合通常包含一种以上的股票,而且也很少采用短线炒作(day-trading)的投资策略。这些投资者持有的都是分散化的投资组合,并且也很少应用市场时机为导向的投资策略,因此投资组合中的资产分配便成为投资收益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决定因素。考虑到市场时机掌握和选择良好证券的困难程度,投资者的资产分配将为其投资组合管理提供一个十分合理的基础。投资者避免出现投资组合大幅转换和进行分散化投资的行为都使得资产分配成为投资业绩的最重要的解释因素。然而,事实也并非总是如此。试想一下,如果有这样一个投资组合(当然是十分特殊的),它仅由一只股票组成,并且执行的是买入后长期持有的策略,那么这一组合的收益就主要取决于证券选择。此外,对那些短线交易的债券期货来说,市场时机的掌握则决定了它的投资收益。
如果投资者将资产分配认为是投资过程的中心环节,他们会定义出一个以相对稳定的长期投资组合目标为基础的决策制定框架。把资产分配作为投资组合的重心,把市场时机掌握和证券选择降低为背景因素,从而减轻了投资业绩对易变的不可靠因素的依赖程度。对有见识的投资者来说,为机构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是整个投资组合管理的核心行为。投资理念的核心要义始终贯彻在资产分配的讨论中,使得投资者可以更具体的形式表现出他们所深信不疑的投资理念。投资组合中资产类别的选择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这关系到投资的成功与否。为了准确判断各种资产类别,投资者需要重点分析各种资产的功能特征,并且考虑其收益支付和风险规避的潜在能力。推行股权偏好的投资可以提高潜在收益水平,而分散化投资则可以降低投资风险。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资产分配决策是他们工作议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将为其他所有的投资行为提供一个基本框架。
股权投资和分散化投资的原理体现了稳健的长期投资者在资产分配上的深思熟虑。历史经验和金融理论都证明股权投资可以比债券投资提供更高的收益。因此,希望通过投资收益来对机构经营活动提供可持续支持的投资者倾向于大量投资股票资产。同时,谨慎的市场参与者会采用分散化投资的策略。偏好股权投资和分散化投资的原理成为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的基础。机构长期投资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资产分配是否成功,股权资产偏好可以提供较高收益,分散化投资则可以把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上。分析表明,投资者可以通过投资于高风险、高收益的股权资产而不是投资于国债或公司债券来实现其财富的最大化。与之相对应,投资于股票的长期收益将会随着风险的进一步扩大而增加。在美国,当投资者甘愿承担更大的风险而投资于小盘股时,同样1美元的投资将会增加到5117美元,这对其他类别资产的投资来说,简直是难以置信的天文数字。同时,分散化投资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风险管理手段。通过分散化投资,投资者将把市场因素反应各不相同的各个资产类别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更加有效的投资组合。在给定的风险水平下,合理地进行分散化投资可以比未充分分散化的投资组合产生更高的投资收益。也就是说,分散化投资可以更低的风险水平来获取给定的投资收益。
二 市场时机掌握
按市场时机掌握的定义来说,市场时机掌握就是对长期投资策略目标的否定。它要求投资者在短期里能对他们在长期投资时所要考虑的各项因素做出正确的分析。由于各种原因,掌握市场时机的想法实际上是不可求的,也是不现实的。那些企图这么做的人,经常过迟地出售和购买或同时过迟地买入和卖出,因此会承担巨大的花费支出,并且会助长不确定的投机氛围。比如,市场时机掌握策略可能会由于它要求进行一些非分散化的投资赌注而被拒绝采纳,或者是由于影响证券市场的变量因素难以预测和辨清,而使得对市场时机的正确把握变得十分困难。
美国投资大师查尔斯*埃利斯认为市场时机掌握代表的是一种很有可能遭受失败的投资策略。市场时机掌握使投资组合的特征偏离了其本身的特征,从而不可避免地对风险和收益产生影响。如果根据市场时机的判断,某股票不被看好,投资者将减少其持有,增加现金头寸,从而降低了投资组合面临的风险,投资组合的长期预期收益水平将随之下降。应用市场时机掌握策略的投资者必须准确地判断出50%以上的市场时机才能取得投资成功。不过,市场上的投机气氛、交易成本和市场环境的影响将会成为拥有过多现金以期择机而行、超越大盘的投资者取得成功的一大障碍。没有事实证明任何一个大机构能在市场低迷时进入,市场高涨时退出。根据对市场形式变化的预测而做出的股票和债券或股票和现金之间的投资转换也经常表现为最终失败而不是成功。
如果市场时机掌握者增加高风险资产的比重,从而增加整个投资组合的风险水平,他会面临不同的挑战。证券投资者必须考虑到风险水平超过预定的投资组合风险的可行性。如果高风险资产投资可以产生与机构目标一致的预期收益,投资经理则应该考虑采用这种高风险的投资组合。如果高风险使投资者产生疑虑,那么出于谨慎的考虑,这种短期行为将不受欢迎。为了确保实际的投资组合能真正地反映预期风险和收益的特征,我们应该避免使用市场时机策略,而采用再平衡的投资策略,使各种资产类别比重与目标水平保持一致。再平衡投资策略的根本目标是控制风险而不是增加收益,它通过修正各资产类别表现差异而带来的偏差,使投资组合与长期组合目标保持一致。严守投资纪律的再平衡投资要求投资者有坚强的性格和耐力。如果在低迷的熊市市场里,再平衡投资策略对投资者来说似乎是一种引起损失的策略,这是因为再平衡策略要求投资者必须投资于价格相对疲软的资产类别上。
市场时机投资策略使得投资组合明显偏离长期的投资组合目标,而且把投资机构置于一些本可避免的风险之中。投资组合的资产分配策略则可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核心手段,用以表现出他们对收益和风险的不同偏好,因此严谨的投资者总是试图使其与投资目标的偏离最小化。市场时机掌握策略进行的集中投资违反了机构所采用的资产分配策略,因此市场时机掌握者要承担与长期目标不符的投资可能带来的严重损失。在有效市场中,采用市场时机掌握策略往往会降低整体投资组合的收益。
三 证券选择
证券选择投资策略迎合了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想象力,并且促使许多投资者过分采用最终无效的积极投资管理,最终遭受损失。另一方面,投资者也可以将重心放在非有效市场上,并且追求流动性较差的、以价值为导向的投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赢得这场失败者的游戏的可能性。在拥有高级信息流和交易流能够占据先机的环境中,勤奋和智慧会为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回报。
资产定价效率与积极投资组合管理的积极程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被动的投资组合管理适用于有效市场,比如在美国的国债市场上,市场基准收益就是投资收益,积极投资组合管理很少能产生高于基准收益水平的收益。不过,积极投资组合管理却非常适用于低效市场。如我国A股市场。在A股市场上,市场基准收益水平对最终投资收益影响很小,投资的证券选择将成为收益的基本来源。乐于接受非流动性资产的积极型经理能够获得巨大的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市场参与者习惯地对高流动性资产支付过高的价格,因此严谨的投资者可以避免投资于定价过高的高流动性证券,而选择不为市场密切关注的、流动性较差且价格相对较低的资产来获取投资收益。
在低效市场中,积极投资组合管理可以产生巨大的潜在收益。事实上,简单的、对基准收益的复制在私人证券市场上是不可能发生的。比如在风险投资、杠杆收购、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上,即使这些市场的基准收益可以获得,投资者还是偏好于运用更加具有选择性的投资组合管理。因为记录显示,私人证券市场基准收益就是相对于公开市场低风险证券来说,也只是差强人意。例如:中国石化股票在A股市场上有一个确定的并可以测量的市场价值比例,因此一些投资者持有过多的中国石化股票必然导致其他投资者持有过少的股票。持有过多石化股票的投资经理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创造了市场影响,而且也承担了交易成本。与之相对应,持有过少石化股票的投资经理也同样创造出市场影响和承担了相同的交易成本。然而,他们中间只有一方会正确的。成功一方获得的收益恰恰等于失败一方遭受的损失。积极型经理为这一零和游戏付出了高成本,总体来说,他们的损失等于交易成本、费用和市场影响。
此外,价值导向的投资策略大大增加了证券选择获得成功的可能性。价值可以通过寻找低于公平价值的资产来获得,也可以利用非同寻常的技能改善公司经营而被创造出来。价值导向投资者的投资都是有很大的安全保障,但冒进的投资者却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不同资产类别所提供的积极投资管理的机会也存在差异,这是整个投资组合管理过程的重要出发点。重点投资于非有效定价资产,可以大大提高投资成功的可能性。接受非流动性资产和以价值为导向的投资策略也将为整个投资组合管理提供明智的、谨慎的基础。
不能有效进行资产定价的市场一定会受到积极管理型经理的赏识,而对于可有效进行资产定价的市场来说,经理们则应该谨慎对待。然而,不幸的是,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市场定价效率的衡量方法。事实上,许多金融学家都沉浸于类似于宗教辩论的市场效率的争辩中。一方认为市场上不可能存在多余的风险调整收益,而另一方则承认积极投资管理的获利机会确实存在。
收稿日期:2014-09-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时变参数的学习机制、利率行为与政策效果研究”(71173030)。
作者简介:王志强,男,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工程;赵庆,男,满族,辽宁大连人,东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工程。
一、引言
投资组合通常是指个人或机构所拥有的由股票、债券及衍生金融工具等多种有价证券构成的一个投资集合,投资组合的优化和多元化发展不仅丰富了金融投资决策的方法而且加深了对金融市场的认识。Roll[1]在Markowitz[2]均值-方差模型框架下提出跟踪误差投资组合模型,即投资组合管理者预期给定一个基准投资组合,通过跟踪误差来对投资组合管理者的投资业绩进行评价,基于跟踪误差的投资组合方法在金融界得到广泛运用。Rudolf等[3]给出了最小风险跟踪误差模型的线性模型,方便了跟踪误差模型的实践应用。王秀国和邱菀华[4]基于跟踪误差模型提出了跟踪误差多因素投资组合决策模型,并给出了数值分析。罗金川和房勇[5]提出了分层主成分分析方法,采用完全复制标的指数的投资策略来构建因素投资组合选择模型最小化跟踪误差,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分层的数量控制投资组合的跟踪误差。
但是由于金融市场波动和金融风险加剧,Black和Litterman[6]指出均值-方差模型框架下关于要求随机变量均匀分布和对期望收益和协方差的敏感性的缺陷。基于此,众多学者进行了鲁棒优化算法的研究。Costa和Paiva[7]提出了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的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算法。高莹和黄小原[8]同样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方法研究了将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在中国基金市场的运用。
本文基于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利用MATLAB提出新的求解算法,同时提出其衍生模型: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多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和基于成本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并将其在中国资本市场进行了实证分析。
二、模型描述
(一)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基本模型
本文基于Costa和Paiva[7]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结合中国资本市场实际情况,提出投资组合收益满足预期收益要求,使得投资组合风险最小化的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
投资组合中,下标i表示投资组合中资产i;下标k表示第k种情景得到的期望收益和协方差矩阵。外生变量ωB为模型中根据预先设定目标确定的基准投资组合;γk是第k种情景下投资组合预先设定目标收益;rf是投资组合中无风险收益率。随机参数μk是由不同情景得到的期望收益;Ωk则是由相应情景预期收益的协方差矩阵。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中需要确定两个决策变量即内生变量ωi和α。其中ωi是投资组合中各项资产权重,α为引入的偏差波动的上界变量,α=max1ωiσ2P(ωi)=(ω-ωB)TΩk(ω-ωB),其中σ2P(ωi)为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的方差。投资组合的目标函数是求α最小的投资组合权重ωi,数理金融含义是:在市场风险最大的情景下α=max1ωiσ2(ωi),选择投资组合权重ωi使得投资组合收益波动最小,即min1ωiα。式(3)是投资组合关于期望收益约束,I为单位列向量;式(4)是关于投资组合权重约束;式(5)表示根据资本市场实际情景不允许卖空。
(二)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衍生模型
根据Costa和Paiva[7],高莹等[8]学者的研究,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在资本市场具有适用性,然而面对资本市场的复杂性,本文在其基础上提出衍生模型。
1.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
假定投资组合是根据基本分析方法构建股票集,面对不同的情景集,在既定的单一收益目标约束下γ1=γ2=…=γk=γ选择投资组合具体的投资权重,即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这与Costa和Paiva[7]、高莹等[8]假设相同。
2.多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
许多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在假设时都按照单一收益目标约束γ1=γ2=…=γk=γ下选择组合资产权重。然而在实际中,投资组合管理者针对不同市场预期采用相同的目标收益是不科学的,投资组合管理者的目标收益与市场预期是相关的,当投资组合管理者面对较乐观市场预期时会提高目标收益,面对悲观市场预期时会降低目标收益。特别是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在不同情景集下即在不同股票预期收益下,假定单一目标收益显然与实际情景不相符。多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则是在单一目标收益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市场预期制定不同的目标收益,即γk, k=1,2,…,m不全部相等提出的优化模型。
3.基于交易成本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
组合优化的目标是在风险与收益之间权衡从而选择投资组合最优权重的过程,传统上这个过程与交易成本是分开考虑的,然而这样得到次优权重经常会导致巨大的交易成本,并且在一些情况下会严重影响经风险调整的组合收益。
基于交易成本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是在单一目标收益模型基础上引入交易成本函数:TC(ω)=(TC1(ω1),TC2(ω2),…,TCn(ωn)), i=1,…,n,其中TCi(ωi)代表第i种资产交易成本,ωi代表第i种资产权重。则投资组合净权重为:=ω-TC(ω)=(1,2,…,n)T,i=ωi-TC(ωi);投资组合基准权重为:B=ωB-TC(ω),Bi=ωBi-TC(ωBi);投资组合收益为:μp=ωμ=∑n1i=1[μiωi],其中μ=(μ1,μ2,…,μn)为n种资产预期收益;投资组合净收益为:μPN=∑n1i=1[μ1i]=∑n1i=1[μi(ωi-TC(ωi))];投资组合风险为:σ2p()=TΩ,其中Ω为投资组合中资产协方差。则基于交易成本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为:
三、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衍生模型在基金中的应用
(一)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转化为Fmincon函数标准形方法及在基金中的应用以光大保德信均衡竞选股票基金(基金代码360010)的交易数据为实证数据,根据MATLAB Fmincon函数提出一种新的求解方法,并将单一目标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的最优解与基准组合、基金实际组合的结果进行比较。
1.实证假设
假设(1):基金360010在2013年第4季度投资组合构建是根据投资组合中各股票前6个月度收益率进行判断。
假设(2):根据我国基金管理办法每季度公布股票重仓股组成,同时根据数据可得性,假定基金360010每季度调整一次投资比例,即在持有期内2013年第4季度投资组合中各股票权重比例不变。
2.数据选取
选取光大保德信均衡竞选股票基金(360010)在2013年第4季度投资组合10支重仓股。样本数据为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的月度收盘价,并且将收盘价依据(Pt-Pt-1)/Pt-1转化为2013年4月至2013年9月月度收益率,数据来源于大智慧软件。
3.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
(1)基准组合权重及收益。取基准投资组合权重ωB为10×1矩阵ωB=(1/10,1/10,…,1/10)T,则基准投资组合收益率为10只股票月度收益率均值。
(2)构造情景集及组合收益和协方差。本文考虑2种计算情景集方法,即k=1,2。
情景1,期望收益μ1为10×1矩阵是依据历史数据按算术平均值计算,相应协方差矩阵Ω1为10×10矩阵。
情景2,期望收益率μ2是按由近及远0.3、0.2、0.2、0.1、0.1和0.1权重计算得到,即最近期收益的权重是0.3,以后依次类推,最远期收益率的权重是0.1,原因是距离当前较近时期的收益率对基金经理预期判断影响较大。情景2下期望收益的协方差矩阵Ω2为10×10矩阵。
(3)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Fmincon函数标准化过程。
情景1下,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Fmincon函数标准化过程。为使得跟踪误差模型转化为fmincon函数标准形式,设x=(α,ω2,ω2,…,ωn)。
综上所述,情景1下,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1)―(5)转化为Fmincon函数标准化形式式(11)―(16):式(1)转化标准形式(11)为式(17);式(2)转化标准形式(12)为式(18);式(3)转化标准形式(14)为式(19)和式(20);式(4)转化标准形式(15)为式(21)和式(22);式(5)转化标准形式(16)为式(23)和式(24),其中Fmincon函数标准形式中初始迭代点矩阵为式(25)。
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情景2转化为Fmincon函数标准形式计算方法与情景1计算方法相同。由于篇幅所限情景1与情景2具体函数值未给,备索。
利用MATLAB Fmincon函数求解单一目标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情景1和情景2下各资产权重,其中,γ1=γ2=0.05,无风险收益率取工商银行2013年整存整取一年期存款利率,即γf=0.0325,同时为比较投资绩效也给出了基金实际各资产权重,如表1所示。
由表2可见,从收益角度而言,单一目标收益跟踪1表2各模型下投资绩效模型1情景11情景21基金实际1基准组合收益10.0999 10.0946 10.0536 10.0499 风险10.0006 10.0002 10.0031 10.0037 收益/风险1171.9770 1480.6111 117.4492 113.6394 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情景1和情景2收益率均显著高于基金实际情景与基准模型,并且显著高于投资组合目标收益γ=0.05,表明该模型对于提高基金收益是有效的;从风险角度而言,情景1和情景2风险均显著低于基金实际情景与基准模型,表明该模型对于分散风险同样是有效的;故此,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情景1和情景2投资绩效显著优于基金实际情景和基准模型,表明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可以显著提升基金表现。虽然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情景1模型收益率高于情景2模型,但是风险更高,并且投资绩效显著低于情景2模型,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也印证了跟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最终选择较大情景下各资产的权重的结论。综上所述,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对于提高组合收益、分散组合风险是有效的,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资产配置具有指导意义。
(二)多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在基金中应用
多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式转化为MATLAB Fmincon函数标准形式中处理式(3)转化为式(14)时,2种情景下取不同目标收益,即γ1≠γ2,则:
如表3所示,在不同目标收益下,各资产权重发生变化,即进一步验证了多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相比单一目标收益模型更具有合理性;投资组合实际收益率高于目标收益,表明多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情景1时对于提高组合收益表现具有较好的表现;在目标收益递增的过程中,投资组合实际收益也伴随着目标收益逐步增加,投资组合风险先下降、后上升,在目标收益为0.065时组合风险达到最小-0.00003,投资组合风险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多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情景1时不仅在提高收益方面表现优异,在分散风险方面同样有效;多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情景1时在目标收益γ1=0.065时、偏差波动的上界变量为α1=0.0031投资组合绩效最高,与表3均高于基金实际和基准模型投资绩效。
表3与表4具有组合收益显著高于目标收益的情况。但是多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情景2下组合风险与情景1不同,组合风险在随着目标收益的增加而增加,没有出现反转现象。情景2多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在目标收益γ1=0.05时、偏差波动的上界变量为α1=0.0016投资组合绩效最高,与表2相比投资绩效同样均高于基金实际权重投资绩效和基准模型投资绩效。
结合表3和表4,根据投资组合绩效分析,多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在情景1时和情景2时,最终会选择在情景1时,目标收益为γ1=0.065、偏差波动的上界变量为投资组合权重,与表2相比,多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相比单一目标收益模型在提高收益、降低风险方面表现更为有效。
综上所述,在相同情景下不同目标收益γk会改变投资组合权重,影响投资组合收益与风险走势,从而影响投资组合投资绩效,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市场预期下确定不同投资目标收益,再根据投资绩效分析,从而确定更优的投资组合权重。
(三)基于交易成本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实证分析
采用与Zheng和Liang[10]、王春峰等[11]相同的交易成本函数:TCi(ωi)=aiωi+bi,i=1,2,...,n,同样忽略固定交易成本对资产权重的影响,则变为:TCi(ωi)=aiωi,0
基于交易成本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优化模型转化为MATLAB Fmincon函数标准形式方法与上述相同。
利用MATLAB Fmincon函数求解得情景1与情景2资产权重及投资绩效如表5所示:
由表5可见,基于交易成本单一目标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情景1和情景2的收益率均低于与未引入交易成本的单一目标模型的收益率(见表2),再次印证引入交易成本会降低投资组合收益率;根据投资绩效分析,基于交易成本单一目标模型情景1投资效率高于情景2投资效率,这与单一目标模型结果相反,表明引入交易成本后会影响投资决策,也许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四、结论
本文研究了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及其衍生模型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应用:
1.给出了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即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以及利用MATLAB Fmincon函数求解的具体算法,并采用光大保德信均衡竞选股票基金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将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与基金实际投资绩效和基准组合投资绩效进行比较,表明单一目标收益跟踪误差投资组合鲁棒优化模型在提高投资组合收益、降低风险方面的适用性。
Q1:目前国内类似的资产或财务管理公司很多,宝与其他同业公司的差异性在哪?
张植雄:首先,一般同业的资产管理与财务公司主要以产品推荐或产品销售为主要目的,但宝强调的是投资工具的应用,尤其在推荐投资工具之前,宝注重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客户的需求与属性为客户选择适合的投资工具。其次,宝强调后续服务面的工作,而非单纯的投资工具建议。我们是一家主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及服务为主的顾问公司。
Q2:2008年的金融海啸袭来,不少投资人损失惨重,重则六七成的亏损。刚才张董您谈到,让人震惊的是由宝管理服务的客户,在历经空前的金融大灾难后,投资表现仅损失约1~2成。我非常好奇,是怎样的操作策略或管理模式,能让客户受伤减轻?
张植雄:大多数经理人帮助客户投资管理时强调的是报酬率的追求,无形中就必须承受相当大的投资风险,但宝投资管理首要强调的是风险控制。再去追求可达到的报酬率。像去年2008年的例子,我们在风险管理的前提之下,尽量让客户的资产损失减少到最低,但像今年反弹时,我们一样为客户掌握并灵活调整投资组合,投资绩效也有大幅回升。
Q3:投资人以后进行投资时,应该注意哪些?您有什么专业建议?
张植雄:首先,投资人应先了解自己的属性与需求、投资时间长短、能承受多大的风险、是否追求高额的报酬率。其次,建议还是寻求比较专业的投资顾问来进行投资评估。最后,要具备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的观念,这也是我们经常强调的投资人不能把全部资产放在单一投资商品上,应适度放在全球市场或股票、房地产、债券上,各式各样的工具来搭配,做到比较能多元和分散。
Q4:听完张董的介绍,听起来宝在管理客户资产或财务是比较偏向稳健、保守,并着重风险管理。那是否跟我们读者谈谈,您觉得宝这家公司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张植雄:我们会站在客户立场。用专业、诚信以及永久服务的态度来服务我们的客户、经营公司,这是宝最核心的价值,且很容易取得客户的认同。当然,专业也是非常重要的基础与根本,如果不是建立在专业的基础之上,刚才所讲的都沦为空谈。
关键词:中国企业年金 投资组合策略 优化方式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75-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身意识也逐渐强化起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日益严重,基本养老金的收支缺口越来越大,我国的企业年金也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保值、增值压力。就目前来看,我国企业的年金资产具有大规模呈现投资收益率低的现状,在限定了投资工具的环境下,要研究出适应我国市场情况的年金投资组合策略是当前企业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1 当前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分析
1.1 我国企业年金的基本发展历程
企业年金属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组成部分,是由国家宏观指导与企业内部决策来执行的。对于企业而言,建立企业年金制度不仅可以加大企业的薪酬福利,吸引员工,更能提升市场的竞争力。而对于政府而言,即可以减少政府的负担,降低养老保险的保障体系带来的压力,还能提升政府形象。对于个人来说,其也是防范老年经济风险的重要措施,从而提高老年生活水平。因此,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讲,实行企业年金制度带来的效益是非常大的,是我国未来的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目标之一。
1.2 企业年金的运行现状
就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规模上来讲,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十分迅速。自2000年以来,我国仍然只拥有16000家左右的企业建立起了企业年金制度,而就去年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企业年金的资金累计已达6034.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18%,加权平均收益率为3.67%。就中国科社院拉美研究所的一名年金研究员表示,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企业年金都将保持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
2 企业年金投资组合策略存在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企业年金实际实行现状来看,仍然是存在很多问题的。首先,从流程上来看,企业中参保的职工不仅要关系到每个环节,更应该了解每个环节的含义。然而,在实际的实行过程中,参保人员只参与到了养老金的缴费与收益环节,缺少选择年金制度与缴费率的权利,企业没有向职工提供适合自身风险类型的投资选择权,更加没有充分了解年金投资组合策略的权利。因此,没有发挥职工自身的主体作用,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年金增值保值,更可能引起职工的不满,认为企业就是变相的骗取职工费用,或者导致职工没有明确的资金投资区分,影响企业形象。其次,目前一般的企业年金投资策略基本从单一的资产出发,没有从投资组合协方差以及相关系数上来选择投资工具,只注重眼前短期的投资收益,不仅忽略了投资的长期性,更可能影响企业年金的保值增值。最后,在选择投资组合时,通常都没有经过详细的选择和比对,不加区分的将所有资产与某种投资组合起来,没有充分考虑到参保职工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具人文性。
2 企业年金的投资工具种类
2.1 目前国内使用的年金投资工具
当前,我国现有的企业年金投资工具不仅有银行存款、债券、还包含一些股票、证券等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包含几种形式,流动性的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以及权益类的基本投资工具,其中流动性资产包括银行的活期存款、中央银行票据、债券回购等。其特征主要是流动性的,期限不定或者短期,资金交易相对较为简单。而固定收益类资产主要包含银行的定期存取款与协议存款、国债、公司债券、金融债券、中期票据以及一些万能保险产品和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等。权益类的资本投资工具中有最常见的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这两种形式在进行投资时,其风险较大,都需要保持谨慎的态度。
2.2 国外常用的年金投资工具
当前,国外的企业年金制度几乎涉及了所有的投资工具,在年金运作的初期,年金投资主要采取风险较小的银行存款以及债券等投资方式。当市场逐渐趋于成熟后,才能逐步扩大投资范围,因此,要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找好切入点,要充分考虑资本市场与企业年金投资的安全性,构建适宜的投资组合。一般国外的投资工具是根据不同的部门性质分为金融工具与实物工具两类。金融工具主要包含银行存款、政府债券、企业债券、抵押贷款以及贷款合同或者共同基金等,而实物工具则是指房地产与基础设施建设等性质的投资,因其流动性能较差,周期长,投资时需要保持谨慎态度。
2.3 国内与国外投资工具的比较
与国内相比,国外的年金投资工具要比国内种类多,这不仅与国家的监管水平相关,更是国家市场的成熟来决定的。首先,从年投资权益类的资产比例来看,企业年金发展史越长的国家,对企业年金具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由此看出,提高政府的监管水平,增强企业年金的投资权益类资产的比例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其次,政府债券无论在哪一种市场下,都是企业年金投资的重要目标,当市场出现比较大的风险浮动时,政府债券等的固定投资类资产是最为理想的避险工具。
3 我国对企业年金投资的监管模式与投资策略选择
企业年金的最终受益不仅由员工在职期间的缴纳投资情况决定,还与退休后的年金市场有关系。企业年金的投资监管不仅对企业年金投资具有重大影响,更是直接决定着投资的可选性,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风险,因此就需要建立起企业的年金监管协调机制,制定严格、详尽的投资限制条件,有计划、有选择的进行投资,提高监管的效率。
3.1 企业年金的监管模式
目前我国一般的企业年金监管模式主要采用审慎性监管,所谓审慎性监管就是像对待自己的资产一样对待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管理,必须审慎地选择最能分散投资风险的组合。这种模式中,基金的监管依赖于独立的监管人。定量限制规则则是指对养老基金的投资资产分类,投资比例等进行直接数量限制。其特点主要是集中进行数量限制,而不是对投资组进行限制;对于股票、风险资本或者实物资产以及一些国外资产的风险资产进行数量限制;另外,谨慎性相当于进行投资低风险资产;不允许投资者进行自由选择,而且对单个的金融工具投资进行限制等特征。
3.2 我国企业年金的监管模式选择
我国在选择企业年金投资的监管方面基本遵循了定量限制的思路,为了确保企业年金的资产安全,不仅对企业的年金投资做出了数量限制,还要求资金托管人必须定期向受益人进行信息披露。让企业的受益人能随之掌握资金的运行状况和风险状态,发挥自身的主导权,还要求披露的信息必须保证其真实性和完整性。其次,为防止基金的管理人或投资机构的管理不善而造成受益人承担超范围的投资风险,必须在投资前确认投资收益人在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可以通过立法等手段建立起相应的风险补偿机制。另外,我国的企业年金监管选择上还要考虑到金融市场的变化与投资的运作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的投资产品比例调整。可以以定量限制监管模式为基础,逐步融入“审慎性”的规则和理念。
我国目前选择定量限制监管模式不仅是根据我国现实宏观金融环境因素制定,更是与企业监管能力水平相吻合的。各国家选择企业年金监管模式,大多是综合金融市场的成熟度与一系列因素后进行定制。
4 完善我国企业年金投资组合管理的策略
4.1 完善法律体系
要优化我国企业年金的投资组合管理,建立起健全的法律法规,从立法的角度,规范企业年金的运营规范是必要途径。政府等相关部门,应尽快建立并出台关于企业年金投资管理的办法法规,规范基金管理机构的资质和资金投资方向以及比例限制,同时完善投资风险补偿机制,确保受益人免于承受因为基金管理人或者基金投资机构的管理不善或者一些违规行为造成的风险。
4.2 加快对金融领域的调整、改革和监督步伐
从我国目前的企业年金状态来看,想要得到相对的提升就要借鉴国外培育和完善其金融市场的经验,不仅要注重金融产品自身的开发和创新,更要严格实行各部门的监管。企业年金本身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一种互动关系,企业年金是以机构投资者的身份进入资本市场的,对市场中的资金来源、市场结构以及管理水平、运作效率等都有积极的影响。而且,对于金融市场的投资者结构起着改善作用,还能促进市场向深度、广度的方向发展。对于成熟的市场来说,其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市场的流动性也比较强,利率的波动幅度小,因此投机性较弱,也能够满足企业年金的一些投资需求。
4.3 加大企业内部的监督管理
企业年金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年金的增值保值,通过加强监管投资管理人是主要措施之一。就外部监管而言,主要任务为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一方面严格投资管理风险的控制流程,做好制度上合理的事前预防,合理划分层次,总体把握投资策略;另一方面,还应不断完善事后反馈程序,不仅是保证投资管理风险控制的完整性,也有利于总结风险控制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4.4 培养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拓宽渠道
想要拓宽投资渠道,应从金融工具与事物工具两方面着手,逐步加大股票等的投资比例,加快推出金融衍生工具,同时,投资适当的不动产有利于基金的增值。另外,与其他开放式的基金管理不同,企业年金的投资管理需要拥有专业资格的机构,要保证高素质的金融服务,专业化的人员管理,通过专业的人才与机构来管理,保证其专业化、规范化。
5 结语
综上所述,以中国当前的企业年金现状入手,结合科学合理的投资工具,根据市场情况与企业规划,合理制定企业年金投资管理体系。相信,在未来,我国企业年金将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广伟.中国企业年金的投资组合策略优化[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2] 瞿艳.我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13.
[3] 戴倩.中国企业年金的投资组合策略[J]. 经济研究导刊,2014(9):50-51.
[4] 施放,朱京,刘青.企业年金的投资组合策略分析[J].北方经济,2009(7):81-83.
Franz Odermatt此次是应上海理财专修学院之邀,为该学院与瑞士商业金融大学合作推出的“瑞士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高级研修课程的学员进行培训的。Odermatt先生对私人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表示了乐观,同时对私人银行从业人员的培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瑞士私人银行业源远流长
《理财周刊》:瑞士是私人银行业务的发源地,也是私人银行业务最为发达的国家。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瑞士私人银行业的发展状况吗?
Odermatt:瑞士的私人银行业务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从18世纪开始,瑞士的银行就开始为富翁们提供私密性极强的专业金融服务。在过去的100年中,瑞士的私人银行业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与瑞士这个国家本身的特点是分不开的。瑞士是一个中立国,在二战期间瑞士没有受到战争的影响,而独有的《银行保密法》使得更多的富人选择把他们的资产存放在瑞士的银行里。尽管目前对于瑞士的《银行保密法》存在着一些争议,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银行保密法》增加了瑞士金融资产的流入量,这为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同时,和瑞士的钟表一样,瑞士的银行业高度发达。金融从业人员在瑞士人口中的占比约为5%~6%,却创造了超过40%的GDP,而私人银行业务也在瑞士的金融业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就目前而言,瑞士仍然是世界上私人银行业务最为发达的国家。
除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金融人才积累,瑞士的私人银行业还有一些自己的特征。比如经营手法上比较传统,擅长于进行投资组合管理,崇尚稳健的投资风格,同时离岸业务占据了较高的比例。
私人银行让富翁生活更轻松
《理财周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私人银行业务似有一层神秘的面纱,请谈谈私人银行业务的主要服务内容。
Odermatt:私人银行所针对的客户群是一小部分的富翁。在客户现有资产的基础上,私人银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财产管理业务。
例如通过投资组合管理的方式,帮助客户的资产获得稳定的增长。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全球化投资是投资组合的一种重要管理方式,我们根据不同地域市场的发展,在各个市场进行资产的配置。税收的筹划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一些合法的手段进行税收的筹划。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税收的政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私人银行可以帮助客户规避一部分税务负担。满足客户的财务需求,也是私人银行服务的内容,如我们帮助客户来制订养老、教育和资产传承的计划。
中国市场非常有吸引力
《理财周刊》: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亚洲已经成为私人银行业务一个新兴的市场,很多私人银行机构都开始进驻这个市场。而在中国境内,超过百万美元资产的客户已经超过了30万人。您是如何看待中国这个市场的?
Odermatt:是的,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经济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同时孕育了一大批富裕人群,对于私人银行机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市场。其实,类似的市场经验我们可以在俄罗斯的发展过程中找到几乎相近的例子。这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为世界所瞩目,中国一直保持高速的经济发展速度,而且未来这一发展还将得到延续。与此同时,中国的富裕人群也在不断增加,他们积累了相当多的财富,财富的保值、增值是他们迫切的需要,而私人银行业务正可以满足这一需要。我也关注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非常富有商业头脑,他们的资产管理愿望也更加迫切,这为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遇。
不过,在为中国及亚洲的富裕客户提供私人银行服务时,我觉得有一些方面也值得给予更多的关注。如财富的稳定性,是否有可靠的机制保障客户的财产、同时客户对于不同市场、不同领域的投资产品的理解,也是私人银行业务在开展的过程中需要予以重视的一项内容。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产品拥有了与原有产品不同的特点,私人银行服务的前提是客户真正理解我们的服务和产品理念。
《理财周刊》:您对中国的富裕阶层如何打理自己的财富有怎样的建议?
Odermatt:我很抱歉,对中国的市场情况我还了解得不多。但是从国际经验的角度来看,对于富裕人群来说,在自己的资产进行管理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元化地配置自己的资产,进行国际化投资。我们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的方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分散自己的投资,从而规避税收、通胀和货币贬值所带来的一些问题。当然了,我也知道,在中国目前人民币正以较快的速度在升值,资产的国际化流通可能还有一些条例上的限制,这可能需要我们按照市场的特点制订出可行的投资组合方案。
人才选拔更看重软能力
《理财周刊》:私人银行业在亚洲的发展,对私人银行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很多机构都在着力培养自己的私人银行人才,您觉得作为一个合格的私人银行从业人员,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有哪些培训的方式和途径?
Odermatt:私人银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通常可以分为软技能和专业技能这两个方面。就软技能而言,最基本的是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他们是与金钱在打交道,这对道德品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要尊重客户的隐私。而良好的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也是私人银行从业人员必需具备的,这可以敏锐地了解到客户的需求。此外,我们更希望从业人员拥有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和客户的沟通交往。专业技能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可能包括资产管理能力、语言能力、对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种法律法规的熟悉与了解。
2010 年9月保监会印发了《保险资金投资股权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总体上它仍是较为原则性的一些规定,相关细则的讨论和制定一直在进行中。随后,保监会又开始“驻场检查”工作,通过驻场检查及资料审查的保险公司,方可正式自主开展股权投资业务,亦即媒体上所称的“牌照”概念。经过近一年的审查与筹备,几家大型保险公司方陆续开始获得了相关“牌照”。这也是为何在《办法》出台一年多后,保险公司的第一单PE投资才正式得以实施的原因。
保险资金配置PE刚刚起步,监管思路的重点是风险控制与资产安全。《办法》对直接投资进行了较大限制,就间接投资而言,新规中亦存在着几个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其中包括:保险资金运用投资组合比例是否能够实现优化配置,法规的门槛值限制是否合理等。
挑战风险偏好
保险公司在风险偏好上具有风险厌恶的特点,而在实际规定中也显示出了立法者和监管者强烈的风险规避偏好。因此,目前的监管也本着保守原则对保险公司的股权投资进行了诸多限制,如限制直接投资的行业与形式、对于间接PE基金的投资也设置了较高的门槛标准,并不允许投资创业投资基金。
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所追求的不是单一的风险或收益,而是如何构建相对科学的投资组合和管理理性的回报预期,以符合机构投资者的预期财务和战略目标。按照风险和收益匹配程度进行比例匹配和投资组合管理格式在风险固定的条件下,追求投资收益的最大化,而在收益固定的情况下,追求投资风险的最小化,这才是投资组合优化配置的正确选择。
在当前的法规中,对于资金运用的比例分配设定体现出了立法者和监管者对于投资组合优化思想的理解和承认。但是,单就股权另类投资而言,法规的风险约束条件可能会导致在构建投资组合过程中出现过于狭隘的基金选择和偏离价值本身的基金筛选标准。
直接投资的限制
在《办法》正式颁布之前,各大保险公司基本上将直接投资作为主要的业务筹备方向。虽然不排斥与频访的国内外主流管理机构探讨基金间接投资的可能性,但基本的口径和思路,仍然是自建直投团队及直司,准备在直接投资市场一展身手。《办法》的出台及后续监管层的表态,无疑让翘首以盼的保险公司颇为失望。原则上只允许投资4个相关行业且禁止设立直投PE公司,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保险公司直接投资的冲动与实际操作能力,也使得已在直投领域筹备良久的保险公司面临尴尬。从保险公司的观点来看,保险公司从事直接投资有自身的行业网络优势,且如果不设立直司,相关的有效激励与运行体制也很难实现,相关的规定过于死板。可以预见的是,保险公司仍将就争取直投范围扩大与监管层进行长期博弈。
门槛限制
当前的法律门槛值包括了原则性门槛和规模性门槛。由于原则性门槛更多起到的是指导性作用,目前法律实际性的门槛在于规模指标。对于管理机构而言,1亿元的注册资本对当前的绝大多数基金管理人来说过高。以有限合伙制为例,一般情况下作为普通合伙人(GP)的基金管理机构在基金中的出资为1%。GP的注册资本主要是根据基金的规模来反向确定的,如基金规模为 10 亿元,则 GP的出资最低限为1000 万即可。
解释,对30亿元的管理资产余额当前仅限于人民币基金的管理规模。规定一方面要求保险资金仅选择那些有优良业绩的基金,另一方面则倾向于选择大型基金。从合理性角度我们需要考虑,大型基金是否是最合适的。
理性判断和市场的经验数据都显示,基金越大,投资标的选择难度越大,投资回报率往往越平庸。反倒是某些老团队新基金的“未来之星”团队,能带来最好的投资回报。管理人的团队素质和能力与相应的有效投资策略,是保证投资回报的核心,远比某些形式门槛重要得多。仅限定大型基金投资,显然也不利于投资组合的多样化构建。《办法》目前的门槛值设置在理论值得商榷。在实践中,国内股权投资市场毕竟还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真正完全符合上述门槛标准并符合监管层口味的基金团队,总体数量仍然较少,也极大地限制了保险公司可遴选基金的范围。
类型限制与现实问题
监管对于禁止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类型限制,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当前中国VC/PE的一个显著现象是VC靠后,PE靠前,VC和PE两者交织在一起,有时并不能完全区分风险投资和成长期私募股权投资的界限。例如,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创投)普遍被认为是属于VC类别。但是其有很大一部分的投资标的与当前市场上的 PE投资并无差别。另外,很多的风险投资基金,例如以创业投资著称的红杉资本和 IDG 都组建了自己的成长基金,开始涉足股权投资。实际上,目前市场对VC/PE的划分并不是完全明确。中国股权投资市场目前投资链条相对较短,主要都以 IPO作为退出手段,大规模的企业并购与并购基金尚未兴起。因此,对于创业投资基金不能一概而论。
机构投资者必须正视构建其投资组合的重要性。美国的股权投资顾问机构 GSA作为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俄勒冈州公共雇员退休基金、以及德国养老基金NIB Capital 的投资顾问,将其30亿美金的资金池配置于60%的风险投资基金,35%的并购基金,以及包括两只对冲基金在内的少量特殊情况基金。
当然,海外的创业投资环境相对成熟和安全。但不可否认的是,创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类重要的投资组合类别以及私募股权投资中最为典型和核心的投资类别,应当得到监管者和机构投资者一定程度上的关注和考虑。在未来,可以考虑放开对创业投资基金的限制,丰富保险公司投资组合的组成,寻求收益最大化的最优配置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