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

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1篇: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方法

0引言

就近几年的发展来看,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实施更加深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人们针对铁路行业的服务需求在不断扩大,且由于铁路安全问题关乎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甚至会间接层面对国家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开始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问题,因此本文根据具体的电务安全风险管理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铁路电务段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本章节主要分析了铁路电务段的风险管理内容,由于铁路电务段的管理内容繁多,涉及的程序很多,因此风险问题的出现可能是无孔不入的,因此风险管理需要利用缜密的管理程序做好风险问题的及时察觉,以便做到及时预防。接下来将主要分析铁路电务段风险管理的三项基本内容,具体介绍如下。

1.1风险点的识别

铁路电务段运营的过程当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风险问题,因此人们需要针对整个的铁路电务段运营过程进行分析,分析不同阶段的风险点,由此做好风险知识的有效识别和察觉,同时还需针对不同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隐患实施划分,做好不同阶段风险等级的测评。

1.2建立风险管理评价体系

建立一套相对完整且科学性较高的铁路电务段风险问题的管理评价体系具有必要性,分析电务段风险处理的具体过程,才能够良好的针对电务段的安全风险管理问题实施具体的预测和决策,做好风险问题的防范,同时还能够更加深入的分析铁路企业针对电务段实际运营的一种控制和监督,评价控制效果和角度效果。

1.3监控和应急处理

利用电务段实际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风险的识别需要依靠监控来支撑,当具体的风险点产生位置确定之后,铁路企业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相对完整的电务段安全风险监控体制来确保风险问题的发生能得到是有效的处理,提升风险问题的处理效率,做好整个电务段安全风险的及时排查和想好管理,避免风险漏洞。

2铁路电务安全风险控制

基于铁路电务安全有关的规章制度条例下,铁路电务段在处理具体的风险问题时候需要利用评测的形式针对当前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由此良好控制住风险产生的机会,将其扼杀在摇篮里。本章主要针对具体的风险控制原则进行分析。

2.1明确作业环节

该过程主要针对具体作业整个过程进行深入分析,铁路电务段的风险出现的原因很多,针对其中各个部分的作业项目实施针对性分析和探讨,及时分析出当前铁路电务段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影响风险问题的主要点和具体步骤,对各个环节的作业过程进行明确。

2.2明确作业标准

需要做好铁路电务段关键性作业和工作的业务内容,针对行业作业的主要标准、具体的操作规范等进行明确,提升行业作业的生产效率,保证部门的风险控制工作能够有效运行,确保控制工作实施的有理有据。

2.3明确职工考核标准、强化风险控制措施的培训和管理

铁路企业需要对职工的具体考核标准进行明确,保证电务段的各个层次工作可以降低风险的具控制能力,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在具体工作的过程当中关注员工的风险知识培训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2.4增大监察控制力度

实施风险管理控制工作需要在具备较强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监控控制工作进行检查,有关的监督和检查人员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检查手段,明确风险可能发生的主要集中点,做好必要的预防,避免风险产生。

3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3.1建立安全风险管理意识

铁路总局在预防铁路电务段风险问题的过程总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宣传优势,开展关于安全风险管理问题的宣传活动或者教育活动,和相关的工作者实施良好的沟通和交流,保证安全风险的管理理念能够进入到人们的视线,受到人们的关注,保证铁路电务段的各个岗位工作者都对风险管理问题有一个崭新的认识,确保员工遵循行业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规范其日常行为,减少风险问题产生的契机。

3.2强化安全管理基础

建立起一整套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机制,铁路局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特征来分析其具备的现实性、稳定性和长远性三个特征,根据以上特征制定出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机制。制定安全管理机制之后需要在开始实施的时候到最后落实的过程中将整个工程进行深入的规范和细节完善,坚决避免出现制度和实际工作分离的情况,由此避免铁路电务段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法律漏洞或者可能发生风险的情况,提升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落实的标准性和可靠性。

3.3完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电务段的风险管理过程涉及内容较多,需要建立起一套涉及面积广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含管理层风险管理、基础工作层的风险管理等内容,将工作的主要力量进行集中,主要从事可以从以下两点展开。

3.3.1规范安全风险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建立起相对完善且健全的铁路电务段作业流程,将有关的安全风险具体保障措施落实,对各个层级的职员安全责任内容和范围进行落实,将安全风险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规避风险。

3.3.2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体系铁路电务段的有关部门需要根据风险产生造成的后果和不良影响等进行分析,由此建立起相对完善且能够循环的一种安全反馈机制和安全评价管理机制,定期的采取必要的评价措施,为整个管理工作的顺利运行提供更有价值且有效的管理经验。

3.4做好检测保障

就检测设备和检测程序来看,需要通过电务检测或者综合检测的方式来测试轨道电路和应答器,设备一旦发生偏差的时候可能做出报警,及时处理。行车之前需要对车线设备实施检查,定期针对动检车的线路设备进行调查,定期针对行车设备和线路进行检查,做好设备的精细调整。通常铁路上面都有实时监控的功能,及时监督电务段可能出现的问题,随时保证行车的安全性。

3.5做好防灾安全铁路上面设置了防灾安全监控系统,一旦铁路运行出现大风大雨的时候系统会主动报警,调度员会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具体的指令,对铁路限速或者及时停车。一旦发现路线出现障碍物的时候列车控制中心会输出电路的红光带,避免列车进入到障碍物的路段。如果列车的运行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铁路需要根据应急预案来做好运输的指引,慢行或者停运,及时通知乘客办理退票或者改签业务。

4举例分析

成昆线五站更新改造于年月进点施工,由于五站同时施工,在前所未有的时间紧,任务重形势下,施工部门研判了施工组织不到位、模拟试验不彻底留下配线错误隐患、配线标签字迹不清造成错配错拆配线、施工倒接监督卡控不严造成接口架、联锁机柜线缆折断等风险点,并通过研判出的安全风险源点,对管理、人员、设备、环境四大要素的全面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全过程控制。以上就是电务段在推行风险管理之初对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尝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围绕“规范化管理、标准化作业”这一核心思想,科学的研判风险点,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控措施,严格落实作业、工艺标准,以严谨的工作作凤和亲切的关爱活动相结合,是这次施工得以顺利完成的根本所在。

5结语

当前我国铁路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提升,铁路电务段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难度在不断提升,其中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铁路电务段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该过程的风险管理问题可能存在的风险系数更高,由此铁路企业需要按照具体的安全风险管理内容或者特征来建立起的相对比较完善且规范的管理体系,提出对应的整改措施,降低铁路电务段风险发生的频率,减少损失,在根本上提升我国铁路行业运行的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朝英.夯实安全基础提高设备质量确保电务安全持续稳定———在2013年全路电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J].铁道通信信号,2013(01):1-11.

[2]陈辛怡,杨翠坤.基于ISO31000标准的铁路电务段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J].铁道通信信号,2013(01):41-44.

[3]刘朝英.夯实安全基础提高设备质量确保电务安全持续稳定———在全路电务系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J].中国铁路,2013(01):16-22.

[4]张云龙.以风险管理为主导以理念创新为动力全面强化电务安全基础工作[J].铁道通信信号,2013(02):1-5.

第2篇: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

风险管理技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

作为保险行业来讲,风险管理技术的是其发展的核心竞争要素,所以风险管理技术的水平也成了财产保险公司能否长期稳定发展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目前,生活水平、教育水平以及人们对于自身财产的认识都在不断增加需求,相应产生的财产保险公司也加剧了本行业的竞争。市场的严肃考核让财产保险公司不得不大力应用风险管理技术来维护和支持。因此能否有力的将风险管理技术应用到财产保险公司,对于目前财产保险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一、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

提及到风险的问题,总让人有一种岌岌可危的感觉,尤其对于一个公司来讲,风险的存在,涵盖了很多的商业内容在其中,因此,广义的风险多被大家概括为运营风险,或者说与其它部门的操作有关的内容。风险管理技术指的是通过对财产保险公司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风险评估,然后以此为依据,进行一个尽可能减少和降低管理过程中潜在风险的过程。

二、风险的评估

通过对风险的了解,对于财产保险公司来讲,在进行风险管理技术应用的前期需要对整个财产保险公司或者对比较重要的部门进行安全考核。财产保险公司的保险管理是要从整个企业范围来衡量,并且根据衡量结果来确立风险管理的内容及范围。这样的评估模式,在实际操作方面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根据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使其进行管理的内容能恰到好处。下面是具体评估内容:

1.监督。此处的监督是之审计方面的监督;大概内容是指通过内外部的审计部门对于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进行全方面多层次的审查,以借此来发现其中的风险存在情况或者发展问题。

2.问题评估。这一项是指公司在面对每一个业务流程的时候,确定基本的风险种类和风险存在的程度。这样的评估可以比较轻松的看到损失的内容和损失发生的频率、损失的严重程度,因此,L险管理技术可以提出如何控制风险或者对于风险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3.关键风险。在一系列问题中,找出重中之重就意味着问题解决一半甚至以上。同样的道理,在风险中,找出关键的风险指标,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完成对简单风险的指标监测和评估运营过程中的风险。

4.财务的波动性。一般最好的反应公司情况的是公司的财务状况。当然一个公司的收入波动可以更明显的表现评估内容,收入是在剔除市场和信用风险的影响下存在的,因此会轻易的把收入的波动归结为风险的存在。

5.因果关系。导致损失的原因有不同的原因,将每次的原因和风险结合起来,在获得财产保险公司的发展状况情况下,及时掌握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助于随后控制风险和防范。尽力使风险和原因的存在有科学依据的解释,在具有科学性的前提下,广泛运用于财产保险行业中。

三、财产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障碍

一定程度上来讲,财产保险公司从大方面是一个金融行业,因为经营内容的特殊,在管理上也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一旦出现失误所造成的损失就会放大十倍甚至更多。也就是说,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现阶段金融行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说,合理的与风险管理技术应用是可以保障企业的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财产保险公司风险管理的框架

(一)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

基本框架内容大概为一个金字塔的形状,将相对重要的内容放在金字塔的底部,这样每一个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都是紧密相连,即使有状况发生,也可以比较轻易的发现并以最快速度解决。

(二)风险管理的核心

主要是进行团队内的责任划分,清楚的明确问题的归属,才可以将风险管理技术尽可能的发挥作用。也可以确保在发生问题时不会互相推诿。同时要结合历史数据,通过分析等一系列问题客观谨慎的将数据存在问题形成一套完整报告,在此真实的信息基础上可以有效避免日后的问题。

风险管理技术实施前,对于公司文化建设也要进行大面积的改进,并且要花费有效时间控制员工能力的发展。

(三)风险管理前景

随着财产保险行业对风险的认知,高层管理人员对于风险管理有更深一步的需求,保险公司的运营与风险的把控是有强烈的需求存在的。根据当前的市场情况风险管理有以下发展趋势:

1.对于风险管理的的存在,必须参与其中的是董事会成员或者高层管理人员。在这样的框架中,才能有效的保证风险管理技术实施时有一定的保障,不会或者尽可能的减少风险管理技术的预期效果。从以上的主体参与情况来说,由利益相关群体也将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对此产生影响。尤为重要的是监管部门的潜在意识,能否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简单的资本充足管理或者滞后以后的问题发生,而错过企业的最好发展机会。

2.重视量化等方式的应用。对于传统的风险管理进行改进,重新听取专家的分析和建议,对于现阶段市场情况进行评估,对于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流程,财产保险公司的财务分析内容等途径来完成对风险管理的评估。在此基础上,进行风险相关技术的实施。在此情况下提高的风险管理技术对于财产保险公司的发展也提高了要求。

因此作为风险管理技术,其不断深入财产保险行业指日可待。同时风险文化的建设不断随着风险文化进行传播和深入。作为财产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技术也必须要落实到实实在在的企业文化当中去。由于风险的存在涉及到每一位员工,所以工作要做到细微细致。将风险管理明确的置于各项活动环节中,不定期的进行有成效的内部审计及开展相应的后续工作。在恰当的时机行程已定的形式和风格。

参考文献:

[1]汉斯・乌里希・德瑞克著.查萍译.金融服务运营风险管理手册[M].中信出版社,2014.

第3篇: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准备

一、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概述

(一)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含义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是指由企业管理层和纳税筹划相关人员实施的,通过识别、评估纳税筹划风险并用科学方法制定、执行和改进纳税筹划风险的应对策略,来将纳税筹划风险减低至可接受的范围内,从而实现企业纳税筹划目标的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二)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减少因纳税筹划失败而产生的经济损失;二是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纳税信用,会使税务机关对企业留下很好的印象,以致于能够获取税务检查以及税收优惠政策运用上的宽松待遇等;三是有利于树立良好企业信誉,不仅可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信誉损失,而且可以得到供应商和顾客的信任,增强自身竞争力;四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和减少企业管理层以及纳税筹划相关人员对纳税筹划风险的焦虑,增加安全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三)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流程概述

第一,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准备阶段。具体包括确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目标、成立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小组、收集纳税筹划风险管理信息、制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计划。第二,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实施阶段。包括纳税筹划风险识别、纳税筹划风险评估、纳税筹划风险应对。第三,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监控阶段。具体包括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监督与评价、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总结与改进。

二、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准备阶段需进行的工作

(一)确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目标

1、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是企业纳税筹划活动的一部分,企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目标也是为了实现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而企业纳税筹划的目标又是为了实现企业的财务目标即企业价值最大化,因此,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目标应当服务于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企业整体目标。

2、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具体目标分为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损前目标和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损前目标。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损前目标,是在纳税筹划风险导致的损失发生前的风险管理目标。是避免或减少纳税筹划风险事故的发生,从而降低纳税筹划风险。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机制,培养相关人员纳税筹划风险意识,准确核算纳税金额,正确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税收法律法规,选择经验丰富的纳税筹划人员等。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损后目标,是在纳税筹划风险导致的损失发生后的风险管理目标。具体措施包括:企业遭受纳税筹划风险损失后,要尽量地补救,承担应尽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尽量维护自己的纳税形象,为自身营造良好的继续生存发展环境;同时,进一步处理好和税务机关的关系,将纳税筹划风险损失额尽量降到最低。针对纳税筹划风险的特点,应将第一个目标,即“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损前目标”作为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

(二)成立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小组

成立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小组,主要是成立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核心小组。企业在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后,应根据项目需要组成纳税筹划风险管理项目核心组,选定风险管理项目组长和工作人员。必要时,可聘请其他部门相关人员参加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小组的工作。同时确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小组各成员的权利、任务和责任,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三)收集纳税筹划风险管理信息

1、外部信息的收集

(1)税收环境信息

企业涉及的税种及各税种的具体规定,特别是税收优惠规定;各税种之间的相关性;税收征纳程序和税务行政制度;税收环境的变化趋势、内容。

(2)政府涉税行为信息

纳税筹划博弈中,企业先行动,因此,在行动之前,必须预测政府可能对自身行动产生的反应。这主要包括:政府对纳税筹划的态度、政府的主要反避税法规和措施、政府反避税的运作规程。

2、内部信息的收集

(1)实施主体信息

任何纳税筹划方案必须基于企业自身的实际经营情况。必须充分了解企业自身的相关信息。这主要包括: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纳税筹划目标企业经营状况、企业财务状况、管理人员对纳税筹划风险的态度、纳税筹划人员的素质等等。

(2)企业涉税问题调查与评估

在实施纳税筹划管理之前,应当对企业进行涉税问题调查和纳税评估。该步骤的工作应重点分析、整理、调查、评估涉税资料:纳税筹划内部控制制度、纳税会计处理、主要税种及税负率、近三个年度纳税情况分析、主要涉税问题、税收处罚记录、税企关系情况等。

3、内、外部信息的反馈信息

对内、外部信息的收集应当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在实施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会不断获取新的信息。同时,实施结果需要及时反馈相应部门,以便对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实施进行调整和完善。

(四)制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计划

制定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计划,是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对纳税筹划风险管理实施的全过程所做的综合安排。纳税筹划风险管理计划涉及的内容是全局性的,是对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目的、范围、重点、流程等基本内容进行规划,是进行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基础和依据,也是进行有效沟通和协调的手段。

总之,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准备是必要的,它为纳税筹划风险管理的实施和监控阶段的工作打好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三喜,徐荣才.3C框架――全面风险管理标准[M].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8).

第4篇: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

1.风险管理的内容

风险管理的内容主要有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针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见的事故类型,列举分析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典型事故案例,用于辨识和防范现场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开展过程中,结合工作实际和专业特点,针对作业计划、布置、准备、实施的全过程,辨识作业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地落实预防措施,保障作业的安全实施。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以防止人身伤害和人为责任事故为主线,评估企业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状况,评判企业安全风险程度。

2.风险管理的特点

风险辨识、风险控制和风险评估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注重对物、环境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评估,反映企事业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状况;另一方面重视作业过程和具体作业行为的安全风险控制,反映企业安全生产过程的受控程度。风险评估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入了对“人”的安全风险管理,在人员素质评估方面,不但强调了作业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和技能,还提出了生理、心理等安全适应性问题;在作业行为评估方面,强调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在事故当中表现出的人为因素。

二、风险管理在供电企业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早在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就在借鉴和吸收国际先进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将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电网企业实际相结合,组织编制了《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和《供电企业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其基本内容和特点为:

1.编制风险预控实施计划。认真总结和借鉴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经验,研究确定开展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的主要内容及专业范围,组织制定推进计划和工作方案,参照制定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推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建立基础。

2.开展风险管理教育培训。以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为重点,认真开展基层员工安全风险管理教育培训。结合岗位实际,利用班组安全活动、集中授课、事故案例学习、作业实训等多种形式,使员工全面掌握作业项目安全风险辨识内容和方法,提高作业安全风险意识和岗位安全风险辨识防范能力。

3.开展静态安全风险辨识。参照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利用春秋季检修预试、日常巡视检查、专项巡视检查等,系统查找和识别设备、环境、工器具、劳动防护以及物料等存在的静态安全风险,逐条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并做好日常完善与维护工作。

4.实施作业安全风险控制。各实施班组(工区)作业前,应依据静态安全风险库,并参照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确定作业静态安全风险,同时对本次作业的特殊危险点、作业对象、作业环境、作业方法、工作量、进度要求、人员组成等进行分析,查找出本次作业特有的危险因素,评估风险等级,制定控制措施,通过填写安全风险预控卡或与作业指导书相结合,并在作业过程中严格落实,保障作业全过程的安全。

5.改进作业安全风险预控。结合静态安全风险辨识和作业安全风险控制推进情况,以及作业实施中暴露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风险,补充完善本单位安全风险数据库、企业安全风险评估标准、作业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手册等,促进作业安全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持续改进。

三、取得的成效

一是丰富和完善了安全管理的内涵和外延,从侧重对物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整改,到侧重对人员和管理的不安全性的评估分析与控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实现了对不同管理对象的风险辨识和预控;二是在安全风险管理统一框架下,各专业部门紧密协作互动,各有侧重,各具特色地开展工作,通过自上而下组织推进和自下而上实践反馈,全员参与,上下联动,促使各级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和辨识防范能力普遍提高,生产环境和安全防护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显著加强;三是按照每台设备,每类作业开展风险辩识,危险因素描述更为具体,控制措施更具针对性,突破了传统方式下现场安全措施笼统,操作性不强,安全预控质量因人而异的管理瓶颈,推进了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突出体现了安全管理预防为主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切合实际,对于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保障人身、电网、设备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第5篇: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经济资本RAROC

在长期的风险管理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内部不同部门或不同业务的风险,有的相互叠加放大,有的却相互抵消减少。因此,在风险管理工作中,企业不能仅仅从某项业务或某个部门的角度考虑风险,而是应该根据风险组合的观点,从企业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和控制风险,即实行全面风险管理(ERM)。为了适应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需要,国际权威机构美国的COSO委员会(CommitteeofSponsoringOrganizationsoftheTread-wayCommission)从2001年起开始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后于2003年7月了《全面风险管理框架》草案,公开向业界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于2004年9月正式,并成为国际上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性文件,指导着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活动。从《全面风险管理框架》颁布以来,作为以风险为经营对象的特殊企业——商业银行,更是率先将其引入自身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使之成为当前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最先进方法。

1全面风险管理简介

COSO委员会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中,对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原理及其实施方法进行了全面阐述。根据《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全面风险管理可以定义为:企业的所有层级和部门在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中全方位地识别和管理风险、实现企业既定目标的过程。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有三个维度,第一维度是企业的目标;第二维度是全面风险管理要素;第三维度是企业的各个层级。

(1)第一维度——企业的目标。有四个目标,即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企业目标的确定,将从全局上决定其业务发展的方向、资源配置及风险控制活动。所以,全面风险管理必须以企业目标为中心。

(2)第二维度——全面风险管理要素。有八个要素: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映、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监控。全面风险管理活动应该从这八个环节着手,对每一个环节制定完整的工作制度和方法,保证全面风险管理活动的实施。

(3)第三维度——企业的层级。包括整个企业、职能部门、业务线及下属各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不是哪一个层次或部门的工作,每一个层次、每一个智能部门甚至每一条产品(业务)线都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为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作出贡献。

这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是,全面风险管理的八个要素都是为企业的四个目标服务的;企业各个层级都要坚持同样的四个目标;每个层次都必须从以上八个方面进行风险管理。

2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工具——经济资本

过去,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通常是简单地将风险管理理解为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没有建立有效的机制促进所有部门和员工积极参与风险管理。同时,还对各类风险进行分割管理,忽略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既不科学,也难以实现统一有效的监控。而在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通过经济资本,商业银行既可以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全员参与风险管理,又可以将各种风险有机整合起来,从全局的角度统一度量和控制风险。

我们知道,为了避免因出现非预期损失而损害债权人(主要是存款人)利益,商业银行必须要有充足的资本来抵御风险,这是银行内部进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目标。所谓经济资本,就是在一定置信度水平下使债权人利益得到保护所需要提供的最低资本额。例如,对一家AAA级的商业银行而言,其对存款人的违约率应该低于0.001%。由于期末资产价值的波动(比如出现呆坏账),商业银行期末资产价值可能低于负债,造成资不抵债,损害债权人利益。此时,商业银行应该持有足够的资本,以99.999%的概率保证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害,所必须持有的资本数额就是经济资本。

经济资本为什么会成为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工具呢?我们知道,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其经营的最终目标是股东价值(或银行价值)最大化。传统经济学的观点是,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依据这种理论,传统的资本回报衡量指标是净资产回报率(ROE)。但是这个观点没考虑风险因素,没有将风险和收益纳入一个框架内评估,所以只能在不考虑风险情况下,或在风险等量假设下评价收益,对收益和风险均不等的机构、部门或业务则无法进行直接对比。其实,价值最大化并不等于利润最大化,而应该是利润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结合和统一。这对于以风险为经营对象的商业银行而言,更具有特殊意义。为解决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使用经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RAROC),即通常所说的经济资本回报率作为资本回报水平的衡量指标。经济资本回报率是风险调整后的净利润与占用的经济资本的比率。其优点是将收益和风险纳入了一个评估体系,符合风险和收益对称原则,还可以将不同收益、不同风险的部门和业务的绩效直接对比,因而成为商业银行内部绩效测评的主要指标。商业银行一般通过向分支机构、业务部门分配经济资本的方式控制风险数量,使之与资本相适应,以保持充分的风险抵御能力。同时,商业银行通过优化资本配置提高资本回报水平。资本是有限的,且需要较高的回报,因而商业银行必须优化经济资本的分配和配置,以使风险和收益平衡。正因为经济资本在控制风险增长、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方面的独特作用,银行必须建立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方法,对商业银行的经济资本进行有效管理。

3经济资本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般来说,经济资本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3.1经济资本的计量

商业银行的预期损失通过坏账准备来弥补,而经济资本则用于弥补非预期损失,其在数量上也应该等于一定置信区间下的所估算的非预期损失。为了估算出非预期损失,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内部风险计量模型。经济资本计量是计算经济资本回报率的基础,是经济资本管理体系的基础。

3.2经济资本的配置

一方面,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和业务部门是业务风险的主要来源,为控制其风险增长,商业银行应该通过向其分配经济资本。这实际上是确定了它们风险限额,建立了风险约束机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风险控制在资本可承受范围内,保证了风险抵御能力。另一方面,为了提高资本的回报率,商业银行必须要将有限的经济资本进行优化配置。为此,商业银行可根据各个机构、部门和业务的经济资本回报率水平来确定业务发展战略和方向,将经济资本配置到风险较低而回报水平较高的业务上,重点支持和发展这类业务。而对回报率很低甚至是负贡献的,则应采取限制和收缩政策,避免价值损失。

3.3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定价

在金融日益自由化的今天,商业银行对其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定价能力也显得

日益重要。那么,应该怎样给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呢?一般来说,由于金融产品和服务存在风险,所以占用了经济资本,因而必须将经济资本占用成本纳入进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利润水平,就可以确定该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定价。可以看出,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对其金融产品和服务定价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4绩效考核

由于经济资本回报率指标兼顾了收益和风险两方面的因素,充分体现了风险和收益对等的原则,相对传统的利润指标而言,更能反映真实的经营绩效和价值创造,如果以此作为内部绩效评估的主要指标,可以充分体现商业银行的价值理念和政策导向。另外,为了调动下级部门或个人的积极性,很多商业银行采取了分权式管理模式。在分权式管理模式下,下级部门或个人具有相当的决策权,在上级所核定的经济资本范围内,可以决定业务的方向和规模。虽然上级部门无法具体干预下级部门或个人的业务活动,但是通过经济资本回报率,他们可以对下级部门或个人有效地进行激励与约束。经济资本在对下级部门或个人进行绩效考核,保持激励与约束的平衡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作用。本文出自:

4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

全面风险管理渗透到了商业银行各个环节和业务活动,往往要涉及到组织结构设计与流程再造、权责划分、制衡机制设计、风险度量与配置,绩效考核与激励等,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一般来说,商业银行通过经济资本进行全面风险管理要经过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根据预定的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及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对商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及其带来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测度。然后,根据经济资本原理,通过对每种业务收益与风险的权衡,进行经济资本的初步分配,从而规定每种业务的规模和限额。此后,商业银行还应该对业务和风险情况不断进行常规检查,并根据业务和市场的变化对上述经济资本分配进行微调。

第二步,业务部门在核定经济资本和业务限额的范围内,执行具体业务,同时建立有效的制度进行风险监控。因为控制结构的有效性取决于运用它的人,因此,有效控制的前提是机构内所有员工都具有高度的责任。在划分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权力和责任时,一个基本的方法是将风险的衡量、监督与控制等部门与产生风险的业务执行部门分开。同时,高级管理层应该将职责适当分开,员工的责任也不互相冲突。

第三步,对各业务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并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下年度制定全面风险管理的策略的依据。通过绩效考核,可以对部分和员工进行强有力的约束,促使其有内在动力来完成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目标,做到每个部门和每个员工都能时时与总体风险管理政策相一致。同时,也可为下年度风险管理政策的实施提供决策依据。

第6篇: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地方财政     财政风险     风险预警机制

    财政作为综合经济的反应,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然而目前我国财政运行过程中的各类风险问题正逐步凸现并引起各方关注,理论界和实际操作部门也正在研究财政风险问题的防范和化解措施。风险越大,说明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公共风险越多,国家机器正常运转遭受损害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财政风险不只是财政部门本身的风险,还是政府的风险,系统研究财政领域内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判别指标和测算流程,便在现时期具有了直接而现实的意义。

    一、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目标与基本技术原则

    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目标是根据地方财政风险现状,构建符合我国地方财政风险状况的财政风险预警系统和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实现财政风险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具体而言,预警机制的功能目标包括三个:一是预警功能,即通过确定一系列预警指标及判别标准可以实现对财政风险预警。首先通过主要指标测算出地方财政的风险度值,其次通过一系列的宏观和微观的参考监控指标体系衡量地区财政风险状况。二是实时监控功能,即通过对财政债务的项目结构、地区结构实行实时监控,对负债的变动趋势做出分析评价。三是风险预算功能,即依据每一项负债的参数(金额、期限、利率和偿还方式等)以及债务违约概率,确定未来偿还债务对财政资金的支出需求,形成一个长期的、滚动的债务预算。

    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技术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实用性原则。当前地方财政负债形成机制复杂,缺乏完整的统计数据,财政债务状况底数不清,没有普遍认可的指标及判别依据。在这种条件下,构建地方财政风险预警系统必须坚持实用性、适用性和可行性原则,这一原则贯穿在界定债务范围,确定指标体系和判别标准的全过程。二是动态性原则。坚持动态性原则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现阶段地方财政负债体现了明显的转轨性和体制性特征。有些负债是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应承担的成本,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这些债务将会逐渐被消化;与此同时,一些新的负债形成机制将会产生,债务形成机制具有动态性;其二,所选择的指标及标准应体现适用性原则,即不是以理论预警值确定的,而是根据当前地方负债的特征确定的,随着债务的变动,指标及其判断标准应不断做出调整,使之不断趋向理论值。

    二、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内容

    地方财政风险预警机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债务为核心。财政风险是社会经济风险在地方财政领域的集中体现。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私人风险越来越多地转化为公共风险,政府承担风险的范围不断扩大。具体而言,地方财政风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体制环境和融资环境,这些因素的影响又最终表现为对即期和潜在的财政资金要求。如果即期财政收入不能满足这些资金需求,则财政只能通过融资来满足,即表现为财政债务的增加。上述因素最终会通过债务的形式表现出来,因地方此财政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对象是财政债务。主要包括财政直接债务和财政或有债务,直接债务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发生而且数额确定的政府债务,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基础参数计算得到,如政府外债负担可以通过借款额度、币种、利率、期限和汇率计算得到;或有债务是指基于某一偶然的或有事件的政府债务,其发生的概率及由此引发的财政支出规模依赖于某一或有事件的发生,如自然灾害、银行危机等。

    在确定了以债务为地方财政风险预警系统的研究对象以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界定债务以确定债务的外延,使研究对象具体化。或有负债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缺乏必要的统计数据和技术支持。如地方金融机构风险,需要掌握地方性金融机构运行状况的具体财务指标;国有企业转制所引起的财政风险需要分析有关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社会保障改革成本所涉及的问题也很多,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责任难以准确确定。因此对由或有负债产生的财政风险应单独进行研究,以附加报告的形式对系统进行补充,供领导决策时参考。则地方财政风险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目前为止确定的财政债务,即财政可以准确掌握的、具有可靠统计数字的债务,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财政直接债务,即财政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且付款责任明确的政府债务,如外债、国债转贷资金等;二是财政担保所形成的财政债务,即以契约或合同方式产生的,财政承担第二性付款责任的政府债务;三是财政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硬赤字。财政运行过程中由于收支矛盾尖锐,形成的赤字包括两个部分,硬赤字和软赤字。硬赤字是指地方财政以欠发工资、拖欠债务等形式存在的收支缺口;软赤字是指地方财政对必要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投入不足。对硬赤字的处理方式是认为每发生一笔硬赤字都认为是一笔新债务的产生,同时,将该笔债务计入逾期债务。

第7篇: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社会风险;社会风险管理;机制构建

一、 问题提出

风险社会,是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上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理论。1986年,贝克在其《风险社会》中作出人类已经步入风险社会的判断,认为“生产力的指数式增长,使危险和潜在威胁的释放达到一个我们前所未有的程度”。之后,随着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英国的疯牛病、美国的“911”事件、中国的 SARS 蔓延,以及全球性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的接踵而至,人们开始意识到全球性风险社会已经来临。由此,风险、风险社会及社会风险管理成为全球性的热点。

我国目前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都呈现出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且有日益加剧之势,可谓社会风险无处不在。这些风险不仅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也引起了资源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阻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严重威胁着社会的稳定。由于受到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理念的影响,以及对消除社会风险的科学方法知之甚少,当前我国的社会风险管理工作还相对较为薄弱,不足以应对社会风险发展的态势。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式,我国必须重视社会风险管理问题,逐步树立社会上的风险管理意识,不断完善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以最大限度的化解社会风险,保障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二、 社会风险管理的目标

社会风险管理是社会风险管理主体(一般是政府主导),以社会和谐为目标,以关注社会风险的前因后果为重点,系统、综合、动态地应对新形势下面临的日趋复杂的社会风险,通过预防、预警、预控来防止社会损失发生,或者通过风险预防、风险规避、风险控制、应急管理、风险评估、恢复补偿等措施,来减少社会损失,避免风险事件的扩大和升级,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而制定的各种规范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社会风险管理的目标:一是通过科学发展和社会建设来消除引发社会风险的各种因素,从而防止或避免社会风险的发生,把社会损失降到最低。二是建立社会风险预警机制,提高社会风险识别和评估水平。及时发现风险信息,并快速传递、处理收集到的信息,对爆发社会风险的可能性作出准确的判断,及时社会风险可能爆发或即将爆发的信息,以引起全社会的警惕。三是通过建立社会风险应急预案和完善的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为可能发生的社会风险设置有效的“防火墙”。一旦突发事件爆发,就能及时依法启动应急预案,从容应对,采取一切措施,避免事件扩大,防止事件升级和失控,尽可能地减少社会风险造成的损失。四是善后处理。在事件结束后,对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后果进行评估,对受灾、受害的群众进行救济、补偿、赔偿和创伤抚平,对社会风险管理的得失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

三、 我国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的建议

社会风险管理的理念是从风险的源头上管理风险,减小风险的负面影响。因此,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社会风险管理机制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即预警管理机制、应急处理机制和善后管理机制。

(一) 建立预警评估机制,防患于未然

由于社会风险的发生具有突然性,所以需要建立一个预警机制,以及时发现社会风险。这个预防系统要包括监测系统、咨询系统、组织网络和法规体系在内的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预警系统有利于组织进行快速的反应,提高危机监测效果,从而减少社会危机带来的损失,消除危机监测不连续所带来的可能性风险。另外,要建立一个评估机制,鼓励采用多种社会风险指标体系进行监测和评估,加强对社会风险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及时准确地搜集社会风险预警指标数据,并保证数据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对有关风险源和危机征兆等信息进行科学分析,正确判断社会风险的预警警级,及时做出正确和科学的社会风险预防、规避和应对决策。

(二)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确保社会风险管理的运行

社会风险的管理决策是指根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宗旨,在科学的风险识别、衡量的基础上,合理地选择风险管理工具,从而制定出处置社会风险的方案的一系列活动。决策是整个社会风险管理的核心,社会风险管理决策包括三个基本内容:第一,信息决策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了解和识别各种风险的存在、风险的性质,并且估计风险的危害程度或风险的大小。第二,风险处理方案的计划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客观存在的社会风险,拟定若干风险处理方案。第三,方案选择过程,根据社会风险管理决策的目标和原则,比较已经拟定的风险方案,运用一定的决策手段选择某一个最佳处理方案或某几个风险方案的最佳组合。风险管理决策的做出是为决策的执行做准备条件的,能否达到预期的社会风险管理目标关键取决于决策的执行。因此,要认真执行风险管理决策方案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保证实现社会风险管理的预期目标和效果。

(三) 建立善后管理机制,将风险的后续影响降至最低

善后处理是根据风险事件的类别和级别,由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在对风险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等问题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开展的一系列善后工作。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其一,损失评估。损失评估是恢复的前提,也是获取政府或其他援助的依据。这些损失,大致包括各种设施在内的物质损失、人员伤亡、环境损失等。其二,补偿赔偿。主要是对利益受损者作出补偿和赔偿。其三,恢复重建。对受损地方予以恢复重建,以安抚人心。其四,心理疏导。针对风险事件的特点和可能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对处于应激状态的公众心理进行适时、正确的疏导和控制,协助人们适应与渡过危机,尽快恢复正常功能,以减少心理危机和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其五,管理评估。主要是对管理预案、应急管理以及管理绩效进行评估,对各项措施进行反思,力求提高管理水平。其六,责任追究。对在风险事件中有失职和渎职行为的责任人予以追究。(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保险学院)

参考文献

[1]郑晓茹. “风险社会”视角下社会风险管理机制的建构: 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Z]. 中国贵州贵阳: 20113.

第8篇: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健词:风险管理 企业 内部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内外环境的不断的改变,企业的内部控制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企业在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时,需要不断的改进生产和服务来满足社会需要,而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各种不可预知的风险,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应该发挥其作用,明确风险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对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和合理防范,进而体现出企业内部控制的强大优势。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概念

(一)企业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建立起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分工制度。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内部控制是企业进行科学管理、解决企业潜在问题的有效途径,是企业为了实现经营目标,保护企业平衡运行和会计信息可靠性,保证企业经营战略能够全面执行的重要手段。企业内部控制主要包括组织目标的实现、服从政策的程序、规则和法律法规、组织资源的利用、信息的高度传播等。企业的内部控制要素则包括环境管理、风险管理、活动管理、信息管理和监督管理。这五个要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必然联系,五个要素的合理配合所形成的统一整体,能够有效针对企业的内外环境变化进行动态应对。

(二)风险管理

企业的风险管理是指对存在一定风险的企业环境进行管理,进而将风险降至最低,其中包括对风险进行的预测、评估和应变对策等。良好的风险管理,应该是一系列对优先次序排好的过程,使其中最可能发生以及损失最大的风险得到优先处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风险的发生通常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其优化的过程往往很难决策,只有进行两者比重的权衡,适当选择合适的决定。企业的风险管理应该是一个过程管理,贯穿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当中。企业风险管理的要素包括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和合规目标。风险管理应该与企业的内部控制全面融合,要充分考虑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度、企业的经营方式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差别

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侧重点有所不同,风险管理应该是内部控制的一个拓展,是主要针对企业潜在风险进行管理的明确概念。任何时候企业的管理者都应该意识到企业的风险问题,所以企业的风险管理应该是一项贯彻企业发展的重要管理内容,风险管理的目的指向是对风险的评估和核算;而企业的内部控制则是企业管理体制的一部分,是对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进行的强化管理方法,以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内部控制管理的侧重点主要是针对事后和过程的控制。另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程序也不所不同,风险管理需要事先设定出风险管理的目标,然后再进行一系列战略的设定、风险的评估、人员的聘用、会计的预算和行政的管理等工作。而内部控制则需要先制定出一定的规则制度,然后再具体实施各项规则制度,并对风险管理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联系

企业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企业的利益,都是为了促进企业管理者的措施和方案能够更好的实施,也是都以管理的方式来保证企业能够得到更大的利润空间和更好的发展前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都能够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是企业进行合法经营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内部控制的良好发挥,能够保证企业的经营合法、合规,能够保证企业的财务报表真实可靠,也能够保证经营效益的最大化。而合规经营、财务的真实性和效益的最大化,也是企业风险管理所应该保证的基本内容。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可以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基础保障,而企业的内部控制过程,也能够有效保证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企业采取内部控制的高效措施可以将企业的风险降到最小,进而保证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构建

(一)基于风险管理的组织控制构建

首先应该建立职务分离控制,对职务进行分离的核心是采取内部牵制的方式。这就要求企业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要经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部门或者人员来共同处理,避免部门或者人员的工作存在单独性,使部门之间的工作可以相互关联,并相互制约。内部控制制度的高效实施应该保证不相容职务分工的原则,也就是说,每一项工作不能完全由一人处理,对于钱、物和账应该进行分别管理;并保证有健全的制度来做为依据。职务分享制度可能会相应带来人员成本的增加,所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和业务内容,制定合理的职务分离制度;其次是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度,确定各部门及个人的职责、任务和业务目标等内容,并将内容进行具体化和细化。岗位责任制度应该遵循权责统一、责任分明、职责相称和任务明确的原则。岗位责任制建立以后,企业的每项业务都应该由具体的人员来负责,能够大大减少风险问题的产生,一旦出现风险,就应该追究具体人员的责任。另外,岗位责任制也减少了一些不必要存在的岗位,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进而降低了企业的风险;同时,还需要设计出良好的业务流程,企业的业务流程通常会涉及到信息、需求、预测、计划、采购、生产、运输和交付等一系列内容。对业务流程进行设计时,应该以低成本为目的,以时间为基础,以增值和快速反应为标准。

(二)基于风险管理的人员控制构建

首先是人员招聘制度的构建,企业为了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和扩大经营的需要,招聘人员是必不可少的管理内容。企业为了引进高素质的优秀人才,通常采取比较严格的招聘程序。但是很多企业在将人才招进门以后,就放松了管理,导致一些优秀人才无用武之地。企业在招聘完成之后,人事部门和用人的部门应该协同对人才进行素质、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的全面培养、测试、调查和试用,以保证新成员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对在职人员的培训也是企业应该进行的管理内容之一,企业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能力培训、风险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每位员工都能在岗位上尽职尽责;其次是完善人员的考核制度,企业人员的考核可以说是规避风险的最有效方法,需要对人员的考核目标和考核手段具体制定,并设置适当的奖惩制度,全面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

(三)基于风险管理的财务控制构建

对企业进行财务控制首先就应该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企业的预算过程应该是对财务进行事前控制的重要手段。企业的财务预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预算制定出来了,控制目标也就相应明确了。做好控制应该从企业的销售、采购、生产等各个环节来着手分析,并对预算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其次要强化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力度,使审计机构与财务部门相互协调,对企业经济进行严格管理。还应该树立全员的风险意识,建立内部审计的良好环境。完善内部审计制度,使审计人员能够严格履行职责;另外,还应该加强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财务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以增强会计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强化会计系统的控制管理工作。财务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就是将风险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形成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和预防,并在预测的基础进行风险决策,将风险可能存在的损失与控制风险所需要的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出应该采取的相应态度和方案,保证将财务风险降至最低。

四、结束语

总之在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应该具备对各种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能力,以便采取各种内部控制措施,制定出风险管理策略和方法,将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苏荣.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初探.企业管理.2010

第9篇: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IT审计;传统审计;比较

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给整个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造成了巨大影响。IT审计是在原来传统审计的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基础上,由于科学技术向经济管理领域的渗透而产生的。然而,到目前为止,IT审计在本质上并不是独立于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的第三大审计分支,而是其中的一类审计形态,其原因在于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实际操作的复杂性、与传统审计的融合程度等因素都制约着IT审计的发展,本文旨通过比较,将两者有机结合,从而提高IT审计质量,拓展IT审计技术方法在企业审计中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促进企业在审计上的变革。

一、 IT审计与传统审计在重大方面上是一致的

(一)IT审计与传统审计在基本概念及程序上大体一致

“独立性与客观性”、“权威性与公正性”等传统审计的基本概念在IT审计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另外,IT审计独立于信息系统本身、信息系统相关开发、使用人员,由IT审计师依据法律规定,采用客观标准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这与审计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完全相同。同时,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协会(ISACA)对实行审计制度、建立审计机关以及审计机构的地位和权力都做了明确规定,这样使审计组织具有法律的权威性,其与公正性相辅相成。

(二) IT审计体系与传统审计体系结构基本一致

传统审计体系在逻辑结构上具有较强的严密性,“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实务指南”是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规则,这是会计准则、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准则等专业标准规范的常用结构,这使审计后续的具体工作便于寻找相应的准则条款,为审计工作提供便捷之处。IT审计所表述的“标准―指南―程序”准则框架在字面上与传统审计体系没有太大差别。其标准反应了信息系统领域的纲领性问题,指南是标准的具体化,程序则是一些工作规范,这与传统审计体系的三个层次是一一对应的。

从审计体系涵盖的内容上来看,传统审计内容的绝大多部分都包含在了IT审计体系的范畴之内。但是,相对于ISACA系会下的准则部制定的IT系统审计准则而言,我国的IT系统审计准则体系还不够完整,尚有若干项准则没有涉及,这应该在我国IT审计未来项目计划中予以考虑。

二、 IT审计具体内容方面存在两点点创新

(一) 安全性审计

在传统审计中,对于被审计对象的安全问题鲜有涉及,而信息的安全性问题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是保持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IT审计中对于安全性审计做了详细的规范。安全性审计的主要目的就是审查企业信息系统和电子数据的安全隐患。一个存在安全隐患的信息系统很难为审计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因此安全性审计也是真实性审计的前提。

(二) IT审计的软件测试方法与电子取证方法

审计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当中,而不只是存在于某一审计阶段或某个环节。随着IT审计系统实践的丰富与IT审计理论的发展,IT审计处理运用传统审计的方法外,还大量借鉴了计算机学科的一些方法为我所用。其中“软件测试方法”是IT系统审计的重要方法之一,较为经典的测试方法是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另外,某些会计数据和其他信息只能以电子形式存在,或只能在某一时点或期间得到①,在IT审计时对于这些电子数据的获取极为重要,需要确保IT审计人员发掘和收集充足可靠的电子证据,最终生成审计报告。

三、完善IT审计体系还应借鉴传统审计

(一)借鉴传统审计中的绩效审计,加强其实践可行性

传统审计将审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作为审计的目标。为适应建立市场经济的需要,审计机关从2001年以前主要从事的真实、合法性审计到90年代初期,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的审计开始向检查内部控制和经济效益两方面的延伸,绩效审计的重要性逐步凸显。②由于IT项目的功能复杂性、结构庞大性、周期延长性,使得IT绩效审计很难准确地评价如此综合性的IT项目效果,如何完善IT绩效审计在实践上的可行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IT绩效审计应充分借鉴传统绩效审计中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特征,围绕这“三性”进行展开。在“经济性”上,为了以最低的资源耗费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出,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改良提高其节约程度。如美国Gartner Group Inc公司研发的ERP系统,其自动化程度很好,从而提高了IT绩效审计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在“效果性”上,力图在IT项目上实现绩效监控动态化,为企业提供丰富的管理信息,并在企业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发挥作用,动态监控管理绩效变化,及时反馈和纠正出现的问题。在“效率性”上,提高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一体化管理的效率并且要善于管理信息系统,对信息系统应用价值的实现是IT绩效审计的最重要方面。

(二)借鉴传统审计的风险管理,发挥其制约性作用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把“应当关注研究开发、技术投入、信息技术运用等自主创新因素”列为企业识别内部风险时应当关注的六个因素之一。③伴随IT而来的风险、利益和机会使得IT风险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IT审计中应该完善的部分。

借鉴传统审计对于企业风险管理中风险评估、控制与防范的流程,结合IT风险管理的环境特殊性,程序复杂性和数据多样性等特点,对IT审计中的风险管理应按照“识别信息资产―威胁的量化和定性―评估漏洞―改进控制差距―管理剩余风险”的流程进行。首先,识别组织业务职能并确定每个流程的信息敏感度。然后识别流程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的现有控制措施,按严重程度将控制差距分类。最后,通过风险等级、成本和有效性的选择,创建风险基准线,以便日后定期重新评估风险所用。

四、 总结

通过对IT审计与传统审计的比较研究,我们发现:在基本内容、程序和体系结构等方面,传统审计与IT审计是协调的。在IT审计的软件测试方法与电子取证方法上,较传统审计来说有其先进性。但是IT审计的不完善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可以在绩效审计、风险管理等方面借鉴传统审计的优点,逐渐使IT审计广泛应用于我国的审计行业之中。通过传统审计带动IT审计的方式,使IT审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发展成为审计行业的新锐力量,是我国亟待努力的方向。

注解:

① 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② 蔡春,刘学华.绩效审计论[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③ 陈耿,韩志耕,卢孙中.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管理[M],2014

参考文献:

[1] 肖杰浩著.Oracle 10g 数据库安全策略研究[M],计算机科学技术,2004.

[2] 陈耿,韩志耕,卢孙中著.信息系统审计、控制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 于海霞,我国IT审计面对的挑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

[4] 陈耿,网络环境下的信息系统审计职能与类型[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