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风险控制措施范文

风险控制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风险控制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风险控制措施

第1篇:风险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危险货物;道路运输;风险控制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发展迅速,能源业、化工业等一些与危险化学品有关的行业也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的用量也有了很大的增加。同时运输量的也不断增加,公路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危险品运输事故也随之增加。危险化学品具有有易燃易爆、毒性、腐蚀性等特点,具有不稳定的特殊理化性质,因此其事故远不同于一般的运输事故,其具有风险更大,危害后果更严重的特点,由危险货物引发的爆炸、火灾、中毒、泄露等事故,发生后很容易造成大量人员伤亡、高额财产损失、水源及土壤污染,破坏生态环境。公路运输危险货物的相关问题是当今企业及社会普遍关注亟待解决的难题。今年11月底,《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的通知》下发,其中对于具体的运输环节也做了强调和相关的工作布置。为了更加有效的对公路危险货物运输过程中可能的风险加以控制,以确保运输安全,本文分别从人员、机器、环境及管理四个方面对相关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1作业人员风险控制

为了避免由于人的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必须强化驾驶人员安全意识,要把安全放到第一位,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驾驶车辆,让其时刻铭记自己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勇于承担起个人小家庭及企业大家庭的责任。1.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驾驶技能驾驶员是油品运输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操作水平的高低和应急反应处置能力决定事故发生的概率,企业必须从加强驾驶员驾驶技能和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方法的培训,提高专业技能,降低行车风险。1.2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企业相关领导层应加强本行业从业人员交通法规学习和培训,强化相关知识、应急预案、以往事故特点等的学习,有效改善司机和押运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自觉践行“安全比天大”的信念行车。1.3增设相关考试,提高从业门槛政府主管部门增设该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和考试,提高从业门滥,经培训考试分数达到及格分数线才可以从事该高危险行业的相关工作,从根本上提高相关作业人员的全员素质。1.4合理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悦加强员工情绪疏导工作,保证良好工作心态,积极的情绪往往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更加有效,最终的结果也更加令人满意。1.5严格把控驾驶作业时长,防止疲劳导致事故驾驶员应当在凌晨2时至6时将车停靠在服务区进行休息,避免夜间行车;中午应适当休息1小时,避免产生困倦;单人一次性开车作业时间应控制在4个小时以内,长途运输应配备2名驾驶员轮换驾驶。

2车辆及设备的风险控制

符合标准的运输车辆、装卸设施装备等都是保证安全作业的必备条件,也是重要因素。随着时间增长,运输车辆、设备等都会出现老化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控制,避免事故发生。作业车辆及设施上与安全紧密相关的装置、附件都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要求。按照《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防静电装置,排气管装隔热装置,灭火器等防护措施都必须按规定进行配备。驾驶员对自己驾驶车辆的状况相对最了解,因此对车辆的检查也更加重要。一方面驾驶员应对车辆做好日常检查,即出车之前自我检查,确保不带病出车,同时检查车辆的基本情况(例如:对罐口阀门的紧固程度、车胎胎压、接地带的情况进行查验);行驶途中检查,保证出现故障及时排除;车辆归队后检查,确保车辆健康,不留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应按照车辆设备技术要求进行日常维护保养,确保车辆各个部件的正常工作;最后应该定期检测车辆等作业设备,使汽车等作业设备的相关技术要求始终保持在一级标准。

3气象因素及道路设施的风险控制

3.1气象风险

降低由于气象因素带来的风险,主要建立在对运输途中天气情况的掌握的基础上,在车辆出发前做好相应预案,根据最新气象预报,及时安排车辆调度,做好提前防范,确保运输安全。通过天气预报可以有效预知各地区天气情况,在出车之前,如果行驶区域天气状况不好,可取消相关的运输任务;如果运输车辆处在运输途中,遇到了突发天气状况,可选择相关的避险方式进行避险,例如降低行车速度、确保安全行车距离、安全地带停车等待、服务区避险休息等方法。3.2道路因素3.2.1运输道路选择,确保行车安全为了尽可能保证危险货物安全送达目的地,选择同行道路时应选择路况较好的道路进行通行,最好为高速公路,最差为四级公路。3.2.2运输线路勘察,制定风险防控方案新增运输路线时,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必须对道路情况进行实地勘察,重点是运输路线状况、地理环境等,还要考虑路段的交通标识情况、是否有禁行限制等因素。结合此路段之前发生的相关事故案例及实地勘察情况,对通行路段进行风险识别,制作有风险标记的地图和控制措施卡片,分发驾驶人员。

4管理因素的风险控制

第2篇:风险控制措施范文

近年来,随着企业法制意识的增强,对合同管理越来越重视,为了防止因为合同问题而导致纠纷,企业加大了对合同管理中风险控制的重视。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合同管理中的风险逐步暴露出来,强化对风险的识别,可以更好的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有效提升合同管理的质量,为合同发挥出作用奠定良好的保障。在文中主要就企业合同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分析,以期强化企业合同管理的风险控制。

关键词:

合同管理;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的经营活动是通过一系列合同建立、履行来体现的。合同不仅仅是企业开展对外经营活动的重要联系纽带,同时也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因此,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之中合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企业的合同管理包括的内容非常广泛,涉及的人与机构也很多,在企业合同的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着风险。企业的合同风险种类多样,面对这些风险需要采取积极合理的措施来尽可能的避免合同风险带来的损失,而这也是企业合同管理的核心工作内容[1]。

一、企业合同管理中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在企业进行合同管理的过程中,其风险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上:

(一)合同主体风险

我国法律之中,对于不同行业的企业主体资格要求也不一样,对很多行业的企业来讲,除了需要获得营业执照之外,没有其他特殊的规定。但是对于药品、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航空航天等行业来讲,不仅仅是需要取得营业执照,还需要在获得营业执照之前获得相应的批准证书或者是资质证书。同时,这些企业只能够在批准证书或者是资质证书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经营活动。合同签订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合同主体合格,如果不合格那么就会使得合同无效或者是被撤销,企业就会因此而受到经济上的损失。

(二)合同程序风险

我国法律之中,对于某些类型的合同有着较为严格的审批程序,如果是没有经过批准或者是办理审批手续的合同,同样不具备法律效力。例如对于中外合资企业就必须要经过主管部门的批准才能够生效;如果是建筑工程合同就必须要办理了规划审批并且获得了规划许可证等才具备有法律效力。而如果是没有办理批准或者是审批手续,那么就会使得合同无效或者是被撤销,要想使得合同生效就必须要办理相应的手续。还有些合同还会因为受到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罚而额外的多消耗一些费用。

(三)合同内容风险

合同的内容主要是由合同条款与附属文件这两个部分所组成。其中合同条款主要包括了合同当事人的名称或者是姓名、住所、数量、质量、违约责任等各项内容,附属文件之中的内容则主要是包括了双方所约定的各种图、表、文字等多种资料。合同的内容必须要完备,如果不完备,那么就可能都会因为某些条款没有约定或者是约定不明确而导致双方出现分歧,进而导致对合同的履行造成影响。同时,合同条款之间还必须要彼此一致,在合同之中各项条款相互之间不能出现矛盾与逻辑错误,否则也会影响到合同的顺利履行。

(四)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

当合同生效之后,双方当事人都必须要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对合同中所规定的义务进行履行。但是在履行的过程之中会容易因为各种想不到的意外因素对合同的正常履行带来影响,有的时候也需要对合同进行一定的修改或者是变更。如果没有经过双方协商而擅自修改或者变更合同内容,也会导致合同的目的不能实现,带来损失。

二、企业合同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措施

(一)充分了解《合同法》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合同法》从定义、合同订立的基本原则、形式、生效、无效以及合同相关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较为系统详细的规定。此外,在我国就合同关系的法律规定不仅仅是只有《合同法》,此外还有其他的法律、法规等。在对外签订合同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充分的了解,才可以避免出现合同无效的情况,规避损失[2]。

(二)签订合同之前,需要充分了解

对方当事人的各种资信情况在正式签约之前必须要充分了解对方当是事人的各种情况,例如要求对方提供当年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授权委托书、生产许可证等各种相关的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同时如果是设计等队伍,还需要对方提供相应的资质等级证书。企业合同管理部门经办人需要对上述证件的复印件进行留存备查。如果是巨大的合同,有必要派专门的人去进行实地调查,对当事人的资信情况进行充分地了解,包括了对方的商誉、技术设备、管理水平、财务状况以及人员构成等多个方面。

(三)合同签订过程中防范合同风险的方法

首先,在合同签订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对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的拟定与审查,这是有效规避合同风险的核心环节。通常情况下,在实际的交易活动中,合同由签订双方一起协商共同起草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很多时候都是乙方提供预先拟好的文本,再由另一方来进行审核补充。如果是乙方自拟合同,那么就可以避免合同条款中的陷阱。而如果是另一方来拟定,那么就必须要对合同的条款进行认真的审核。要争做到用词准确、约定明确、表达清楚,不存在歧义,决不能出现含混不清或者是模棱两可的情况。在涉及到对我方不利的条款,必须要据理力争,要求对方变更。

(四)合同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对策

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必须要尽可能的减少合同变故,减少风险。为此,需要做好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在履行的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证据意识,合同管理部门必须要收集并保存各种资料,并及时掌握合同履行情况,为后期发生合同纠纷时提供更有力的证据。其次,如果出现了合同变更或者是疑问,必须要及时签订变更协议。另外无论是变更协议还是补充协议都必须要采用书面的形式,不能够以口头约定作为协议存在。一旦签订合同就必须要认真履行合同。同时,合同管理人员需要熟知合同中的内容信息,尽可能的确保可以利用合同中的内容来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3]。

(四)打造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统,实现合同管理信息化

在过去,企业之中很多都采用手工管理合同的方式,因为所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所以费时又费力,并且在在归档、合同执行进度、预警机制等方面效率不高,存在很大的管理漏洞,容易出现风险。合同管理系统有效地弥补了手工管理合同的不足,提高了合同管理的效率。通过系统实现对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即从预算到合同付款的全流程管理。通过完善的合同管理系统规范合同执行,实现业务单位、财务、法务联合管控,通过实时监控,规避公司违约风险。为了有效规避合同风险,公司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打造专门的合同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合同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该系统综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完善的历史数据库,为进一步提升公司财务管理水平打下扎实基础。在系统中还具备有项目谈判启用日志管理功能,合同物资交付、发票的全流程跟踪功能,并能够规范合同执行、进行实时监控。提升合同管理的自动化,同时还提升合同相关的会计帐务处理。这些功能的实现有效地规范了合同管理流程,规避了合同风险。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使得合同管理风险防控在企业的管理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近年来,各个企业在合同管理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有效的预防了各种风险的发生,但是也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改进,而合同管理系统的开发与运行无疑为企业合同管理与风险防控提供了巨大的支持,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此外,合同管理系统还需要与其他的一些措施一起配合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效果。财

参考文献:

[1]徐向国.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识别与防范[D].吉林大学,2014.

[2]任静.论我国中小企业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应对[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第3篇:风险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精益化管理;总体思路;风险控制

当前国网公司及省网公司对内部业务运作及职能管理的管控方式以结果控制为主,重视考核指标、结果数据对实际业务执行和管理效果提升的作用;关注事后控制,放松过程控制和实时改进;这就造成虽然上报指标很漂亮,但是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事实上在实际业务管理和实际业务流程操作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地方可以做得更好,这给公司的业务及管理操作留下了可提升的空间。山东省级计量中心当前已经完成了精细化管理的初步建设,实现了业务流程的标准化,明确了各个流程环节涉及的岗位及职责,明确了作业标准规范,极大提高了计量中心生产效率。为了将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向精益化管理推进,计划进行精细化管理深化应用,将应用范围横向推展到计量中心所有业务。但是,在推进精益化管理的进程中,会出现各种风险。在此背景下,本文构建了计量中心精益化管理总体思路,并针对可能会出现的风险,提出了相对应的控制措施,旨在促进公司实际业务全过程、实时化效率提升,进一步提升计量中心实际业务的管理水平。

1精益化管理目标

计量中心精益化管理总体目标是对计量中心的各类业务进行精益化管理,把山东计量中心建立成为国网公司的标杆单位。从优化方向、途径分析、改进提升等多维度对计量中心的实际业务及管理流程进行动态管控,强调全过程的实时控制,降低实际业务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强化山东计量中心具体业务的内部管理。具体目标如下:(1)明晰组织岗位职责。对计量中心各部门间的权限进行划分,明晰组织架构内各岗位的岗位职责。(2)梳理并优化实际工作中的业务及管理流程。强化过程控制,降低业务流程运作和管理过程中计量服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精益化管理总体思路

2.1总体思路。通过计量中心精益化管理的实施,全面排查计量实际业务运作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可优化方向,根据优化类别进行途径分析(职权不清晰,业务管理不到位,业务操作不规范等),精准定位责任部门、责任岗位、责任人和优化途径,探寻针对性、可操作性改进措施(明确岗位职责,梳理业务及管理流程),实现计量中心业务操作的高效运行,塑造计量中心的精益化管理标杆形象。2.2范围。计量中心精益化管理涉及中心内部、中心外部两种协调类别;涉及业务范围为需求、采购、订货、抽检、全检、质量核查、仓储、配送等领域;涉及专业模块为岗位职责描述,业务及管理流程改善(精简、合并部分流程环节)等主要模块。2.3主要内容。管理精益化主要阐述解决此类项目的一般思路和步骤,向客户介绍每一阶段咨询项目团队的主要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等。拟分三个阶段解决以上项目,分别为调研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和实施推进阶段。2.3.1现状调研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分析山东计量中心工作流程现状与山东计量中心内部期望管理目标的提升空间、与计量中心用户和潜在客户服务诉求的提升空间、与先进网省或其他行业标杆企业的相似流程运作状况的提升空间,构建多层级、多维度的分析评价模型(效果、效率等),分析导致差距产生的主要因素,并从岗位职责描述、作业流程改善等几个方面详细阐述山东计量中心内部精益管理未来改进方向,为本项目第二阶段解决方案设计提供详实的基础材料和数据支撑。本阶段主要工作方法:现有资料分析、问卷调查、高层访谈、集体座谈、一对一访谈、小组讨论、精益管理标杆对照法等。其中现有资料需要客户在项目启动后,根据咨询项目团队提供的资料清单,项目小组根据现有资料研究情况(以现有资料能否有效支撑咨询项目团队对山东计量中心管理现状的判断为标准)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问卷调查。如需问卷调查,需在项目启动后,向客户提交包含问卷调查方案和访谈方案(含调查问卷、访谈提纲、问卷发放对象,访谈对象、问卷填写说明、问卷回收时间、访谈时间安排等)。小组讨论主要是指咨询项目团队成员对资料分析、调研访谈情况的每日、每周讨论,目的是理清项目思路,规避项目偏差。根据现有资料分析结果、问卷调查结果和访谈收集到的一手研究资料,结合咨询项目团队制定的多层次、多维度精益化标杆评价模型,分析差距并找出成因,为山东计量中心精益化管理改进提供改进方向,并为第二阶段解决方案设计提供有效支撑。2.3.2方案设计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根据调研阶段差距分析和成因分析的结果,利用管理咨询行业的先进工具和方法,有针对性地从岗位职责描述、中心工作流程改善等几个方面提供山东计量中心全面管理提升方案。利用权责对等的管理理念,梳理山东计量中心的部门的职能,明晰计量中心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利用业务及管理流程优化管理工具,从客户需求和内部管理需要出发,根据前期计量中心工作流程分析现状的结果,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对现有关键业务流程和关键管理流程进行梳理,改善,提升。从客户服务满意和内部管理提升两个维度考虑流程的优化策略,关注流程环节设置的必要性,关注流程环节执行的准确性,关注流程上、下环节的关联关系,简化流程环节,提高流程运作效率。2.3.3实施推进阶段。本阶段的主要目的是制定分阶段、分步骤、可落实的山东计量中心精益化管理咨询项目的落地方案,主要是根据提升方案中涉及的相关专业模块的优先等级和先后次序,依照管理先行、信息化支撑改进后续的原则进行。根据本项目的规划内容和所要的达到的目标,可以按照如下次序进行:组织岗位职责描述、计量中心业务及管理流程改善。2.4组织安排。组织机构设置如图1。2.5工作策略。2.5.1建立工作督查机制。建立工作督查机制,实现对项目实施过程的巡查、监督、审查等。主要工作如下: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的巡查,实时掌握项目运行状态、质量状况。2.5.2建立项目沟通机制。(1)周例会制度。每周定期召开项目管理例会,山东计量中心项目联系人、朗新咨询项目团队所有成员必须参加会议,通报项目工作最新进展,面临的困难和解决的思路和措施等。(2)工作周报制度。朗新咨询项目团队每周以周报的形式向项目领导小组进行项目进展情况通报,由山东计量中心项目联系人负责传递,内容包括:本周工作内容及进度执行情况、存在问题、下周工作计划、重点问题回复、工作配合情况通报等。

3风险分析和保障措施

3.1风险识别和分析。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应该进行严格管控,从而降低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本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有:(1)项目整体开展计划不明确,项目阶段划分不明导致后期工作无法顺利开展;(2)项目成果应用单位与咨询项目团队对项目需求、项目方向认知不一致;(3)项目进度严重延期;(4)项目需求单位抵触,或者热情不高,造成项目实施困难;(5)新旧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过渡没有处理好,造成咨询项目成果无法真正落地实施。3.2风险应对措施和项目保障措施。为了避免或降低风险的发生从而导致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首先应当明确基本管理原则,其次应该理清各方职责,与此同时,在项目各阶段进行中不断对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制定策略、监控风险,以最大限度实现项目的目标。根据以上风险识别和分析情况,结合项目特点,制定的针对性保障措施如下:(1)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编制项目工作方案,包括项目目标、项目内容、整体计划、关键里程碑点、项目建设要求等,经领导审核过项目方案和计划后,再按计划进行建设。(2)项目实施运作过程中,原则上不接受新的变更需求,确需对已明确的需求进行调整,由项目成果应用单位填写需求变更表,由项目领导小组对需求变更及对项目成果应用效果的影响进行评估审核。但需注意的是:项目运作实施过程中确认的需求变更,原则上不作为本期项目实施的内容,也不在项目验收时作为验收内容。(3)建立项目实施里程碑评审制度。

4结束语

计量中心运行管理平台是计量中心用于中心管理与生产的主要平台,其内容涵盖中心所有主要业务。因此,对于计量中心实行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总思路,正确估计其存在的风险,并合理解决,为加快精细化管理做基础。

作者:王者龙 李骁 郭红梅 李付存 刘丽君 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参考文献:

[1]李臻葳.浅谈项目运营中的成本精细化管理能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17):34-35.

第4篇:风险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成本;风险控制

为了使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风险控制能够真正落实到位,结合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特点以及特殊性,对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成本风险进行识别及分类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有效应对措施,期望能够对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发展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

1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特点及成本控制特殊性

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涉及范围较广,涵盖的专业知识较多,包括水利工程、供水排水工程、抗旱防涝工程和引水工程等。具有工程任务繁重、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和施工工期长等特点。上述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和风险控制的难度。在许多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因为前期规划不到位、准备工作不充分以及设计不合理等问题,造成在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设计和现场签证变更的情况,产生不必要的成本,影响了施工进度,不利于成本控制工作的进行[1]。在农业水利工程施工中,通常施工时间较长,技术难度较高,涉及范围广,并且缺乏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工程项目的管理机构一般是临时组建,在专业水平方面还有待提升,施工人员大多由农民工组成,整体素质一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气候情况和地理条件较差,环境因素复杂;因此,进行成本控制工作的难度大。做好成本控制工作,能够避免出现浪费,有效提高施工项目的经济效益。

2成本风险分析

2.1成本风险的识别。工程项目成本风险识别指的是使用合理的手段,对影响项目成本目标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确认,并做好分类工作,对于各个风险因素以及相应的影响程度进行判断。在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保险调查法、财务状况分析法、特尔菲法、分解分析法和缺陷树法等[2]。在项目成本风险识别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数据信息搜集工作,然后再通过分析与预测,识别成本风险。通常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使用不同的风险识别方法,了解各个施工阶段在不同层次对成本造成影响的风险事件,编制科学合理的成本风险事件的清单[3]。2.2成本风险分类。在工程项目成本控制过程中,进行风险分类工作,其目的是通过进行风险分类,能够使承包人员对影响项目成本的风险事件有一个更加充分的认识;能够帮助承包人员,按照风险所具有的特性,使用相对应的措施,降低成本的风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过去进行风险因素分类工作时,没有准确认识风险的性质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也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分类,因此,有关单位需要给予重视,根据规范的要求划分风险因素。

3成本风险控制措施

3.1利用组织措施控制成本风险。需要设立相应的项目部门机构,并且做好人员的配备工作,需要建立有效的责任体系,对职权关系进行清晰的划分。明确每个人员自身的权利和责任,使成本控制的目标能够逐一进行分解,并且落实到每一个人员的身上,有效控制成本风险,避免出现费用超支的情况。需要建立项目成本控制的部门,同时要建立奖惩体系,确保人员能够工作积极主动。对一些在成本控制工作中表现良好的人员,需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对一些存在问题的人员,应该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罚。3.2利用技术措施控制成本风险。在农业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该提高技术人员自身的责任意识,使人员按照规范要求施工,确保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落实,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标书的技术方案需要进行技术经济方面的论证,确保施工方案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经济性,有效降低施工的成本,起到成本风险控制的效果。还有,需要加强对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使用,起到节约能源消耗的效果,促进农业水利工程的发展。3.3利用管理措施控制成本风险。要使用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人工费用和材料费用的消耗比例进行严格的控制。通常在整体工程费用中,人工费用的比例一般是10%左右[4]。应该根据比例,对费用进行有效控制。材料费用占据整体工程费用60%~70%,因此,做好材料费用的控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进行机械设备的使用安排,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工作,充分发挥设备的作用,对废旧的物资设备进行再利用等。此外,还需要做好施工合同的索赔与反索赔工作,落实施工合同管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需要严格把握质量关卡,加强施工工序的自检工作,避免出现多次返工的问题,有效节约工程施工的成本[5]。3.4加强工程投标阶段的成本风险控制。在工程投标的阶段,应该按照实际情况对招标文件有一个良好的掌握,并且,有关人员需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工作,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成本进行相应的预测,给工程投标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有关单位需要落实全面控制,加强工程投标阶段的管理。3.5加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风险控制。在农业水利工程施工准备阶段,应该联系图纸设计业务,并且,广泛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相应的施工规范要求以及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组织的设计工作,并且确保组织设计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有效落实,通过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和比较,选择最合理的、能够满足标准要求的施工方案,使用最少资金,达到预期效果。应该根据工程的具体目标,制定出相应的成本控制计划,并且对整体目标进行分解,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效完成目标任务,使成本控制目标能够实现。3.6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风险控制。在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很多施工技术和施工步骤等。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风险控制包括:材料的消耗定额、工程预算和工程概算等多项内容,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上述内容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将实际消耗的成本与工程预算相对比,如果存在较大出入,就需要及时进行整治。在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组成中,直接成本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即直接成本就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水利工程的费用,比如材料消耗、人工使用和机械使用等,想要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成本风险,就要从直接成本入手,严格按照工程预算进行消耗。

4结束语

在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的过程中,需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通过进行项目成本风险控制,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使企业在未来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从而促进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发展。

作者:符运友 单位:河南省水利第二工程局

参考文献

[1]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电力出版社,2012:67-68.

[2]琳万祥,萄骏.论风险与风险成本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72-75.

[3]周洪明.关于水利工程成本控制的探讨[J].科技风,2012(10):32-33.

第5篇:风险控制措施范文

一、融资的基本结构

单船公司是指只拥有一艘船舶的公司,一般由航运公司以一艘船舶为资产注册成立的法人公司。设立单船公司的目的是股东出于自身风险控制的考虑,即一旦债权人向单船公司追索,偿债责任仅限于单船公司,避免股东被追索的风险。

在单船公司融资模式下,融资结构主要如下:

1.投资方设立单船公司,由单船公司作为船东和借款人;

2.单船公司选择合适的船厂,并与船厂签订造船合同;

3.单船公司与拟租赁所建船舶的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

4.贷款银行与单船公司签订贷款协议;

5.单船公司提款支付造船进度款;

6.船舶交付后,承租人按照租赁合同的规定支付租金;

7.单船公司以租金收入按期偿还贷款本息。

二、贷款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

从船舶融资的基本结构可以看出,贷款银行发放贷款的期间一般包括所融资船舶的建造和运营两个阶段,不但贷款期限长,而且涉及的方面多,结构复杂,因此,船舶融资是一项风险很高的融资行为,贷款银行分析一个融资项目是否可行,最重要的是看其回报是否足以偿付贷款以及担保是否足够。

1.通过评估选择船东。在船舶融资中,船东是借款人,详细了解船东的资信情况、客观评估其偿债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当船东为单船公司时,由于单船公司是为所融资船舶而专门新设立的公司,资产仅限于所融资的船舶,因此,对其母公司的评估就显得举足轻重,特别是在母公司作为所融资船舶承租方的情况下。

对单船公司母公司评估的目的是判断其经营管理水平、市场份额、偿债能力等各方面是否符合银行的审核标准。为降低贷款风险,银行应选择实力雄厚、经营稳健、管理经验丰富、财务状况健康、发展前景良好的公司来保证贷款的安全性。

2.严格审核还款来源。单船公司模式下,船舶一般出租给第三方运营,承租方可以是单船公司的母公司,或母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或其他航运公司。单船公司与承租方签订租赁协议,承租方按期支付租金,单船公司以收取的租金偿还贷款。尽管有船舶抵押等担保措施,但由于承租方支付的租金是贷款偿还的直接来源,因此,贷款银行必须对承租方的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进行严格审核。鉴于船舶融资的期限一般较长,为保证有稳定的租金收入来足以偿还贷款,单船公司应与承租方签订期限不短于贷款期限的租赁协议,租金收入也要能够覆盖全部的贷款本息。

3.确定合适的融资比例。在船舶融资中,船东通常会就所融资的船舶准备一定比例的自有资金,其余资金通过贷款解决,船东将所融资船舶抵押给贷款银行,作为贷款的担保措施之一,一旦船东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可以处置所抵押的船舶。由于船舶价值与经济周期、航运市场运力的供求关系等密切相关,而船舶融资的贷款期限一般较长,在此期间船价可能出现很大幅度的波动,而且不同类型船舶的船价波动幅度也有所不同。因此,银行在确定融资比例时不仅要考虑航运市场的形势、发展趋势及可能出现的波动,还要考虑所融资类型船舶的市场运力情况、运力供求关系的变化趋势等,同时考虑借款人的资信情况及其他担保条件,确定合适的融资比例。

4.控制船厂的风险。在新建船舶的融资中,船东需根据造船合同的规定向船厂支付进度款。不同的船厂,其资金实力、技术水平、抗风险能力、信用程度等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中小型船厂在资金实力、技术水平等方面难以与大型船厂比拟,可能存在因资金紧张而挪用船东支付的进度款、造船时不能达到合同的技术要求,甚至不能按期完工等风险。因此,贷款银行应要求建造所融资船舶的船厂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和建造所融资类型船舶的成熟经验、有良好的履约记录。

5.设置有效的担保措施。正常情况下,归还贷款的主要来源是船舶的运营收入,但一旦正常的还款来源出现问题,银行必须依靠处置担保来收回贷款,因此,设置完备而有效的担保措施是降低风险、避免损失、保证贷款安全性的重要手段。

(一)交船前的融资担保方式

1)造船合同权益转让

在船舶建造期间,“在建船舶”包含的标的物的范围始终处于变化之中,与传统抵押相比,抵押物存在不特定性和不性,对抵押权人来说存在较大风险,因此不容易被接受。在涉外的船舶融资中,融资协议一般适用英国法,目前的英国法体系下,也不支持在建船舶抵押登记。因此,在交船前,应要求船东将造船合同项下的权益转让给贷款银行作为担保手段,在船厂违约的情况下,由贷款银行行使对船厂的追索权。

2)预付款保函

贷款银行受让造船合同权益后可取得对船厂的追索权,但船厂无法按造船合同完工时,意味着所融资的船舶无法投入营运,也就没有了还款来源,银行的债权仍然得不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应要求船厂退还船东支付的预付款,但船厂届时如出现财务困难,实际上将无法返还进度款,因此,第三方开具的预付款保函将发挥保障船东利益的作用。由于银行的信誉要比其它第三方好,所以应由贷款银行可接受的其他银行开具预付款保函,且该保函应由船东转让给贷款银行作为贷款的担保措施之一。

(二)交船后的融资担保方式

1)船舶抵押

船舶抵押权作为一种担保物权,一方面不转移船舶的占有,从而使抵押人能够继续利用船舶,另一方面又能以船舶的交换价值为对象确保主债权的履行,优点明显,已成为船舶融资的主要方式。交船后,以船舶作为抵押资产。在同时为几艘船舶融资的情况下,可将几艘船舶作“交叉抵押”,如有其中一家单船公司违约,银行可对另外任何一家单船公司的船舶行使抵押权,这样可为银行提供更充足的担保权益。

2)租约收入转让

单船公司所签订的长期租约是归还贷款的重要保障,贷款银行应要求与船东签订租约收入转让协议,由船东在贷款银行开立租金收入账户,并将租约收入权益转让给银行,以便在出现特定的违约事件时,银行对租金收入进行直接控制。该账户中的款项应首先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对剩余资金,贷款银行可根据船东的申请将资金用于船舶的营运成本和补给开支,支付船舶的维修和保养费用等。如该账户中的金额不足以支付当期还款本息,船舶所有人有义务用其他款额补足。

3)单船公司股份抵押

在单船公司为融资主体的情况下,由于仅是一个项目公司,银行给予其贷款,主要是看重其母公司背景,因此银行可能要求将单船公司的股份抵押给银行,防止母公司随意处置单船公司的股份,或者在发生贷款协议规定的船东违约的情况下,银行有权接管单船公司,以便于行使其在抵押资产上的权益。

4)购买保险

船公司一般所投保的船壳险、战争险及互保协会责任险等险种,银行应审核保险公司的资信情况,要求船东向信誉良好、银行可接受的保险公司投保,并要求船东将这些保险权益转让给银行,由银行作为保险受益人,以保证其抵押资产价值即船舶价值在受到损害时,以保险赔款偿还贷款,或在银行监控下以保险公司赔付的资金及时修复船舶。

但在船舶融资实践中,银行担心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保险公司拒赔的情况,则对其抵押资产价值的补偿产生威胁,由此银行可要求船东投保一项特殊的险种,即“抵押权方利益保险(Mortgagees Interest Insurance, 简称MII)”,并且要求船东承担投保费,此险种可起到进一步保护银行利益的作用,有效地降低保险方面的风险。

5).聘请有经验的法律顾问。在船舶融资,特别是涉外的船舶融资协议,大多数适用英国法,需签署的法律文件多,法律条款详尽、烦琐,需要聘请律师起草融资协议。在协议谈判时也需要律师协助银行解决双方分歧和冲突,将法律措施落实到具体法律条款上时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在帮助银行与客户达成一致意见的同时,用尽量完备和严密的法律条款来约束借款人和有关各方,降低银行在法律方面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杨良宜. 船舶融资与抵押.大连海事出版社. 2003年8月

第6篇:风险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电力调度;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DOI:10.16640/ki.37-1222/t.2015.24.158

电网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最关键的就是电力调度。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不仅仅是照明用电,而是越来越追求高质量的生活,电视、空调、电冰箱、洗衣机这些家用电器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对用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还包括工厂、企业很多的领域都需要用电,于是电力企业得到了高度的重视。电力调度能够有效的促进电网系统安全稳定,随着自动化调度运行的出现给从事电力调度方面的工作人员也带了新的挑战,需要电力调度工作人员有更高的专业技能。所以必须建立专业技能较强和综合素质较高的电力调度运行队伍才能有效的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1 电力调度的安全风险隐患

电力调度工作人员对电力业务不熟悉的话会导致电力在输送过程中出现问题,例如:送电延迟、调度时命令下达错误等。出现这种问题都会给电力调度带来安全风险,严重了还会导致电力事故的发生。从中可以看出电力调度人员严重缺乏安全意识。有一些电力工作人员在交接工作方面缺乏安全意识,还有一些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缺少学习新知识的意识,现在是高科技社会,无论是从事什么行业都要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时俱进,电力调度工作者更是要与时俱进,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才能保证我国电网系统不断发展和正常运行。

2 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风险

2.1 调度运行时的安全风险

由于电力系统本身就存在缺陷,例如:电力工程施工不当或是电力系统中垃圾信息遮挡了真实信息都会给电力带来安全风险。老旧的电力设备影响了电力的运行速度给电力调度造成安全隐患。由于现在电网系统的运行模式仍然是双通道模式和单通道模式,这种电力运行模式根本满足不了人们对用电的需求,因此说这种模式对电网系统通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甚至有的时候遇到了通道修复的难题,直接影响到电网的正常运行。其次就是现在使用的备用电源都是UPS提供的,但是现在又没有对备用电源的维护措施,因此电力设备的运行环境是没有任何保障的,这种情况对电力设备有着非常严重的安全风险。

2.2 电力调度在管理上的安全风险

由于电力设备和新的管理模式的运用,电力调度在管理模式上也发生了变化。设备模式的变动都会对电网系统的安全造成一定的风险。对于没人看管的变电站都是运检人员用远程进行运行维护的,但是运维人员忽略了现场管理,没有及时的进行数据备份更没有对突发事件进行演练,只是用技术设备代替了变电站的管理模式,这样就会遮掩了电网系统出现的问题。再加上电网系统的技术水平低,编写出来的电力运行内容很简略。这种情况都会给电力调度工作带来安全风险。

3 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

3.1 大力开展电力调度人员的培训工作

无论是哪种企业的管理都是对人力方面的管理,因此说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管理也是人力方面的管理。这就要求电力调度部门的领导一定要改变观念。需要建立一支观念先进的电力调度队伍,千万不要在电力调度安全控制工作上出现观念上的松懈、行为上的松懈、管理不当、电力调度规章制度无法落实等问题的再次发生。最后对电力调度人员要重点培训,必须要加大培训力度,可以通过邀请专业的人士来进行对其培训、开展专题讲座和知识竞争等形式对电力调度人员进行培训。要求电力调度人员一定要掌握新的知识和更高的专业技能,能快速的适应自动化电力调度的新环境,并且能够进行熟练的操作。对于突发的事情要学生随机应变,能够快速的解决故障。因此为了使我国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一支有着高素质和专业技能过硬的电力调度人才,并且提高电力调度工作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

3.2 加大电力调度系统技术改造

电力调度在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必须要及时的找到问题的原因,并找到相应的处理措施,及时的消除安全风险。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改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缺点,可以根据以往的经验不断的进行改造,使新技术越来越成熟。对于采购这方面也要引起高度的注意,负责采购的人员一定选择技术到位质量过关的产品,对于质量不过关的产品一律不用。其次还要对电力设备进行巡检,在巡检过程中如果发现了问题一定要及时的上报并实施处理对策。对于服务器这种重要的装置,电力调度人员一定要进行数据的备份,避免数据丢失以后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同时还有更新威胁性大的设备能够有效的防止电力设备出现问题。电力调度过程中出现问题一定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有利于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

3.3 利用合理的规章制度控制风险

电力调度人员除了掌握先进技术和熟练地操作技能还有建立规章制度。对每一个部门都要有严格的制度,让电力调度人员各司其职,从而有利于更好的约束自己。然后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监督,一旦发现了安全隐患要及时的解决。用规章制度对电力调度人员进行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能完善关于电力调度运行值班的规章制度,利用规章制度必须要去除调度人员习惯性违规等现象。要求电力调度工作者对每一项调度工作的操作都要进行仔细的分析,从而能够做好预防措施。对于危险点要制定出相应的控制对策,认真做好电力调度的安全防范工作。从而有效的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系数。

4 结束语

能够控制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最关键的就是电力调度。因此一定要做好电力调度安全风险的控制工作。必须要求电力调度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还有具备较强的处理业务的能力,要有责任心和安全电力安全防范意识。建立相关的管理控制制度有利于人员的各司其职。其实还要求电力调度人员能够熟练的操作相关的安全事故应对的措施,从而有利于企业电力调度安全风险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杨慧.论电力调度运行的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J].中国电力教育,2012,10(30):156-157.

[2]莫忠雪.电力调度运行中的调度安全风险及控制措施[J].通讯世界,2014,09(24):141-142.

第7篇:风险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风险;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核电站是一种高效的供能方式,全球各地均有大型的核电站,可以说核电站的出现和建设为全球高能能源的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体现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建设思想。但在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小的安全威胁,良好的核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则能够为核电工程提供有效地安全保障。核电工程中最大的安全的威胁源是核岛,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疏忽,具有放射性的核原料泄露怎会给周围的环境和人员的安全带来严重危害。

一 提高对核物料的风险控制意识

核物料是核电站的能源基础,也是核电站施工风险的来源,核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一般来讲都是对核物料采取分类管理的方法,根据核物料的使用项目不同、放射性不同、产生的安全威胁不同,核物料的管理由高到低分为QNC、Q3、Q2、Q1四个等级,与核物料有关的核电项目有高到底分为NQR、QR3、QR2、QR1四个等级,对物料和物料对应的核电项目分级是为更严格的控制各个级别的供应商和物料的质量,因此,要想提高对和物料的质量风险控制结果就要从物料采购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这两个方面入手。

二 物料采购中的质量风险控制措施

一般来讲对核物料的采购质量风险控制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物料发出前在供应商处的整体质量检查、物料到仓时卸载过程中的整体质量检查,仓内保管过程中偶尔的抽样检查和抽样验收,一定时间段内的仓内试验检测,物料出仓的质量验收,其中在物料进仓时要着重注意对物料进行批量检验、件(量)验收、整体质量检核,在运输过程要注意保存方法。此外,采购过程中的物料质量风险控制工作要技巧、有重点、有方法,一般来讲在核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对物料质量风险的控制是从规定采购项和自采购项这两个方面来完成的。

(一)规定采购项目,这种采购项目是根据国家对核电工程建设内容的法律法规,规定出规定出在核电工程建设中所要采购物料的内容和标准,在采购时一定要仔细检查采购物料的质量,确保其合乎国家规定的采购标准。另一类是地方性或是特殊性的采用规定,在核电工程建设之初根据各个地方不同的地理条件、气候环境、核电站的使用内容和发展方向等多方面因素衡量,最终得出的采购项目规定,在采购过程中要着重对采用物料标准进行核对,不可低于规定指标。此两种采用要求均是硬性指标,是不可以随意更改的,但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许多不可预测的变量,一部分物料是根据施工设计变更的要求而定的,这部分物料就是自采购项。

(二)自采购项目,这部分采购项目是在规定之外的,在建设过程中要对自采购物料项目做好记录,采购过程要合乎法律法规的规定。自采购项目是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重要的项目,自采物料的内容是根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具体而定的,对核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有极大影响,做好自采购物料工作也是控制核电建设过程中施工风险的有效手段。自采购工作不能随意而为,要根据核电建设过程中的变革设计因素而定,要根据核电工程的设计者的要求而定,并要综合考虑核电站工作需要和建筑需要这两部分,在采购过程中同样要做到仔细检查物料标准、设定合理的运输方法、完善仓促管理制度等等,自采购物料项目的需求时间短、使用急、应用范围广,所以在核电工程施工中更要加强对自采购物料的质量管理工作,从而达到减低施工中产生风险的可能。

三 核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就目前我国的核电工程建设工作来看,国内尚没有统一的核电工程的建设标准、物料采购标准、工程验收标准等一些列规定性法律文件,这也导致我国核电工程建设工作建设进展缓慢、核电工程技术发展缓慢、核电工程建设质量参差不齐、核电工程建设事故时有发展。就目前我国的核电工程验收和规定标准而言,一般都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核电建设和验收标准,其标准确立随意性大、标准内容不适合我国的实际建设需要,在施工验收过程中数据标准的分歧大、质量参差不齐,建设记录与安装记录不统一等诸多情况,这些情况的出现增加了核电工程的施工风险,要想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在核电施工过程汇总一定要加强对施工质量风险的控制工作,总的来说其控制措施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做好核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核查策划工作

做好施工质量核查策划可以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风险隐患,大体来说其工作要分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其一、根据核电站的工作需要设计建筑特点,建设工作要与核电工作紧密相连;其二、严格按照施工规定工序开展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技术资料和资源,设定施工数据验收点,进行有效的验收记录;其三、核电工作中施工对象的等级要提早确定,根据核电项目的顶级而制定施工计划和物料类型,实现施工质量风险控制的等级化、分类化,这样可以得到更好的施工结果;其四、制定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验收策划制度,并根据核电站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核电工程的施工内容合理分段,并制定有效的分段施工计划和验收计划。

(二)做好核电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验收工作

核电工程建设质量验收工作是保证核电工作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降低核电工程施工过程风险的重要方法,一般来讲想要做好核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工作就要必须得从以下无法方面入手:其一、提高员工的素质,工程中所涉及到的员工包括技术工人、施工工人、设计师等,在施工过程要合理分配其职能,之后内部管理工作,并制定合理的考核、鼓励、选拔制度,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结果的质量;其二、对设计图纸、变更图纸等一系列设计蓝图严格核查,并且让建筑设计者和核电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在设计图纸需要变更时两者均要在场;其三、利用当下先进的核电建设技术,在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找出最佳的核电站设计方法;其四、做好验收工作和实时的核检查工作,核电站最主要的威胁源就是核料,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最好对施工人员的保护工作,另一方面,要实时在建设过程中核电站周围建筑墙体的放射情况作检测,发展问题及时找出原因,并立刻处理。

总结:

本文通过对核电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威胁进行分析,找到其危害源,进而从采购监控、施工监控、实时检测等方面对风险源进行控制,对建设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威胁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在核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 巍;吴志坚;尹祥平;何洪均.核电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风险管理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1(12).

[2] 于海丰.EPC 总承包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 郑凤苓.核电站工程质量控制方法研究[M].电力建设,2009,30(06).

[4] 王卓甫.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第8篇:风险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轨道交通; 浅埋暗挖; 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13.3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首先简要介绍某浅埋地下暗挖车站围岩垮塌事件。某大断面地下浅埋暗挖车站,位于城区步行街下方埋深 16 ~ 20 m,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由施工企业以 BT 模式承建。该站所处地域属浅丘地貌,围岩主要为较完整的块状镶嵌结构砂质泥岩,为 IV 级围岩。车站轴向与岩层走向一致,岩层倾向 120°,倾角 45° ~ 50°,主要发育两组构造裂隙,J1 倾向 310°,倾角 55° ~ 68°,间距 3 ~ 5倾向20°,倾角60° ~72°,间距1 ~3 m; 两组裂隙均结合差,如图 1 和图 2 所示。

该车站上断面左侧导坑在开挖过程中发生坍塌,坍塌长度达 23 m,塌腔最高处超过拱顶约 4 m( 图 3) 。事故发生后,立即成立救援抢险指挥部组织抢险同时展开原因分析和调查。抢险过程中进行了即时监测,发现车站中跨处拱顶沉降速率在 3日后达到 7 mm/d 且车站上方 1#建筑物( 图 4) 车库地下室出现约长20 m、宽0. 5 ~2 mm 的裂缝( 图5) ,为了避免连续垮塌对坍塌区域立即采取加固措施。险情 10 日后得到控制,然后对坍塌空腔进行砂浆回填,累计填筑方量 1 800 方,填筑后再进行二次开挖。

图 1 岩层产状

图 2 开挖临空面岩层产状

图 3 塌方位置平面图

图 4 车站剖面图

图 5 地下室裂缝

1事故原因分析

1. 1 地质因素

隧道走向与岩层走向一致,隧道左侧开挖会导致岩层顺向临空,在不利外倾结构面的组合作用下,易发生洞壁围岩掉块和局部坍塌。由于隧道拱部及左侧壁稳定性较差,勘察报告亦提及该地质条件成洞困难。另地表雨水通过围岩裂隙渗入,软化围岩,增大围岩顺层滑移坍塌的可能性。

1. 2 设计因素

对于大跨度暗挖隧道的开挖工法,双侧壁导坑法虽然是大断面开挖的常用工法,但其开挖支护难度大,在这特定地质条件下,设计未对该车站具体情况作出针对性设计。车站轴线与围岩岩层走向一致且岩层倾角 55 ~ 72°,对于成洞作业极其不利,在开挖支护参数上应考虑偏压受力,并应对系统锚杆的设计长度、角度作出针对性说明,应使系统锚杆打设方向与岩层倾向大角度相交起到串联破碎岩体的作用,应绝对避免锚杆顺层打设。

1. 3 施工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方案施工且工序质量差:( 1) 超前小导管不按图实施,间距大,前后无搭接,不进行注浆等,达不到设计的超前支护作用;( 2) 导洞开挖严重侵占核心土,导洞设计开挖宽度 7. 92 m,实际开挖 10. 8 m;( 3) 中隔壁竖向临时钢架未紧贴岩壁,造成临时钢架处于不利受力情况;( 4) 未严格按照设计,对局部破碎、软弱围岩进行非爆破开挖; 爆破开挖不按爆破方案实施,自加大循环进尺,增加炮眼深度,多装药,少打眼,使得震速严重超标。

1. 4 监测因素

对围岩压力、钢架应力、围岩位移、地质扫描等关键监测项目不完整,未能实现信息化施工。

2大断面浅埋暗挖车站的风险控制

2. 1 设计环节

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应作好现场服务。在设计环节,应对专家评审的设计方案进行细致周密的检算,虽然施工图均是经过图审单位审核后用于现场施工的,但实际上,轨道交通大断面浅埋暗挖车站所运用的工法均是动态的,这也是新奥法的设计理念。因此在设计方案中应切忌教条,应信息化法施工、动态设计、动态施工。

2. 2 招标环节

选择有经验的承包单位,参建的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均应有轨道交通大断面浅埋暗挖车站相关工作经验。

2. 3 施工环节

轨道交通大断面浅埋暗挖车站的开挖方案应根据地质条件、断面大小、结构形式、机械配置、周围环境,并综合经济效益编制,因为暗挖工程属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因此方案应组织社会专家评审。方案经过审批后实施。采用爆破施工,应选择合理的钻爆参数,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围岩地质变化情况,不断调整钻爆参数,把对围岩、支护的扰动减少到最小程度。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优化工艺,加强围岩的监控量测管理,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隧道安全,开挖方式的改变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应严格遵循隧道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施工具体要求如下:

( 1) 设专职工程技术人员( 地质工程师) 作好地质判断和描述,并根据监控量测结果,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 2) 严格控制双侧壁导坑线路精度,确保不侵占预留核心土以及导坑与主洞的结构关系;( 3) 超前小导管钻孔应严格控制间距和外插角,注浆要饱满,保证搭接长度满足设计;( 4) 施工中严禁欠挖,严格控制超挖,当超挖过大时,必须喷填密实,严禁有空洞;( 5) 钢支撑应严格测量检查,准确定位,连接良好,拱脚不悬空;( 6) 锚杆应确保质量,规格、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注浆饱满,抗拔力达到设计要求;( 7) 开挖完成应及时封闭,缩短围岩暴露时间;( 8) 侧壁开挖后,预留核心土实际处于悬空状态,这部分围岩应侧壁开挖已扰动二次,解除核心土不当,易造成临时中隔壁破坏,为此应弱爆破、强

支护、勤量测;( 9) 由于分多次开挖,应加强断面测量工作,并配合出渣进行断面检查;( 10) 临时壁墙的拆除,必须等围岩稳定后进行,并派专人负责,两边应错开拆除,防止应力突变引起安全事故。

2. 4 管理建议

(1) 大断面浅埋暗挖车站施工与围岩地质条件密不可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应配备有专职的地质工程师,对地质情况进行描述和判断用以指导工程施工;(2) 应成立由建设、施工、设计、地勘、监理、监测等共同参与的动态设计小组,实现对现场施工的动态管理,并能及时处置现场施工技术问题及风险; (3)过程控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按照施工过程力学理论,采用变位分配原理,在既定的施工方案下将沉降或应力控制目标进行分解,明确每个阶段的控制目标,各阶段控制指标的分配应从理论分析、既往经验和工程特点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确定.;(4) 监控量测应发挥指导施工、预警的作用,除常规的拱顶沉降、净空收敛外,对钢架应力、围岩压力、围岩深层位移均应纳入监测项目。(5) 切实履行各参建单位的职责,加强参建单位的合同履约管理。(6)工后评估及结构状态修复。地下空间的开发,客观上不可避免地要对既有结构造成影响,或对结构的使用功能造成一定损害,因此,应对所造成影响的程度作出评价.同时,根据损害的程度对恢复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经济合理性作出分析和评估,并据此给出相应的恢复方案、措施和建议。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断面浅埋暗挖施工的城市地铁车站普遍采用双侧壁导坑工法,工艺参数设计时应根据具体地质情况采用针对性设计。招投标时,应优先选择有经验的承包单位实施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任务。施工前应分析可能出现的风险事件并编制针对性的应急预案,并应保证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施工过程应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方针,信息化施工,利用反馈数据及时调整设计和方案。

参考文献:

[1] 房倩,张顶立,侯永兵,等. 浅埋暗挖地铁车站的安全风险控制技术[J].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34( 4) : 16-21.

第9篇:风险控制措施范文

关键词:供应链;SCOR;一体化风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01

一、供应链中的SCOR模型应用

在供应链管理中,SCOR模型是一个由供应链协会提供授权并开发的管理标准,其标准的模式就是将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优化组合,确定核心管理业务以及最佳的业务分析基础,从而形成一个一体化物流模式。可以说该模型是一种诊断工具,其包含了供应链的所有行业。具体看SCOR模型的基本框架由核心的业务流程构成,其中包括了计划、采购、生产、配送、退订这五个项目。每个业务都由相对固定的系统进行支持。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将其业务进行重组和优化、对流程进行评定,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框架,这就完成了模型构建。其具体的业务功能如下:1.计划,对供需进行全面的计划,力求在计划阶段对一些列的业务方案进行计划,这样可以为其他流程设定目标;2.采购,按照计划进行物资采购;3.生产,按照计划进行产品制造;4.配送,按照供应计划和订单进行仓储与配送;5.推定,完成配送与销售后,对交付给客户的产品或者采购原材料等进行退货处理,包括了次品返厂、多余产品的退货等。

整个过程在管理中在计划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化的管理,借助信息系统对管理的动态化监控,对每个环节出现的异常,即违背计划的情况进行评价,以此确定其风险等级,然后对其进行调适,这样就实现了供应链核心业务的优化与动态化管理,也就在此基础上实现了风险控制框架的建立。

二、在SCOR模型下的供应链一体化风险控制

1.目标化管理

在SCOR管理体系中,目标化管理是风控的重要内容,因为所有的风险管理活动都将在战略目标的指挥下完成,要在供应链管理的整体战略下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风控目标是其核心的管理内容。根据SCOR 的业务模型的关联性,核心企业因为不同的战略思路会产生目标的差异,这就是风险的根源,所以在风控中应将目标利用关联性统一起来,这就使得企业的风险目标达成共识,进而实现供应链整体风控系统形成。这也是SCOR模型的一个子系统,该子系统具有开放型系统的功能,供应链中的信息在此实现共享,并进行交流,且具备一定的层次性,这也就可以帮助供应链实现风控。

2.组织改进

在风险控制中,组织是实施各种措施的基础,风险控制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建立一个具有持续性管理的组织机构。基于SCOR供应链的一体化风险管理必须得到高层管理的支持,在组织上应由供应链上核心企业的高层直接担任领导,这样的组织不是挂名而是应切实的实施领导,履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风险控制的各种职责,因为风控已经在战略目标上形成了一致,所以在组织改进上也不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利益。

3.过程强化

在供应链的SCOR的模型下,供应链的风险控制必须利用过程化的思维来进行,并以此解决其中出现的风险和问题。尤其是对风险控制的问题处理必须建立在过程化的模式下,利用导向思维将风险管理划分为多个过程,并且所有的过程都在不同的要素上实现关联,此时不仅要研究分析供应链各项流程和业务活动也要研究各项流程与人员之前的相互关联,这样就可将供应链风险管理细化到每一个事件上。这样就可将多个过程整合起来形成以不同业务为核心的主链,以此达成全面风控,同时也明确了各个部门的职责,将风控任务下达到每个岗位。

4.强化风控机制

供应链一体化之后形成的风险控制机制不仅仅应满足系统的战略需求,也应满足SCOR模型的供应链各个成员之间的业务流程,各项活动和供应链决策层的风险控制目标,将计划、实施、跟踪、反馈等风控环节有效的组织起来,这就是风控机制的完善。在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上,风险管控都应将两个层面的管理要素考虑到对人员和流程的优化上,即风控管理必须满足战略需求和风控需求上达到双赢的效果,从而才能使一体化的供应链所产生的风险保证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从而通过风控优化供应链管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供应链的一体化风险管理应依靠SCOR模型,实现对供应链风险框架的重新组合,形成一个对风险管理的识别与应对机制,协调整个风控工作形成一个阶梯系统,从而实现对各种流程的全面控制,从而将结构设计、模型选择、风险决策、风险响应、风险反馈突出在风控中,并将其量化与监控、评价等实现全过程的管理效果。

三、结束语

在SCOR模型下,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风险控制其本质就是建立一个控制平台,利用系统和系统工程的方式与方法促进供应链范围内的风险控制系统和相关活动的一体化,从而促进战略职能、关联互动、决策支持等统一到一起并形成一个完整的阶梯化风控系统,从而保证各种措施的实施。

参考文献:

[1]秦勇.基于SCOR的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