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历史重大事件及影响范文

初中历史重大事件及影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历史重大事件及影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历史重大事件及影响

第1篇:初中历史重大事件及影响范文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生;历史空间观;培养

自实施新课程改革策略后,初中历史学科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实践能力,逐渐转变灌输学生一些纯粹历史学科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历史教学。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让学生可以利用历史空间观来更好的学习历史课程,使学生的历史成绩得到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较好的基础。只有让学生养成较好的历史空间观念,才能够让学生将初中历史学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中考。

一、充分利用历史课本空间教学信息

在利用教材空间教学信息培养学生历史空间观的过程中,我们以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为例。一,可以用五代十国的前后期局势的分布图复习以前学习过的课程知识,利用地图深入的分析五代十国的前后期变化。二,把辽、西夏、北宋三国的并立形势图给学生展现出来,安排学生预习这三个国家发生的重大事件、空间范围。三,以教材地图形式讲解重要的战役,比如采用1004年澶渊之盟的例子,分析、归纳这些战役在辽、西夏、北宋势力变化过程中的影响及意义。四,让学生阐述辽、西夏、北宋三国的势力形成过程,并准确的讲解重要历史转折事件,这些讲解过程在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培养过程中非常关键。

二、历史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灵感的诱发

新课改中要求学生应深刻地分析、理解历史地图、势力范围、战役战况等历史,这些与历史空间观往往密不可分,而灵感的出现通常会促进教学的突破与创新,灵感是在不断积累经验知识、实践中产生的且具备创造性的思路。初中老师在开展历史教学时,应及时扑捉、诱发学生的灵感,充分肯定、鼓励学生别出心裁、标新立异的想法和构思。同时,应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空间观的直觉、灵感,使学生可以迅速找到处理问题的切入点,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处理历史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成功感,进而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让学生根据教材自编自导课本剧,这样不但能够使学生表现的欲望、学习的热情得到满足,还能够诱发学生自身的灵感,使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全部落到实处。教材课本剧的选择范围比较广,三足鼎立、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卧薪尝胆等都能够当作课本剧进行改编,而且汇集中国人的耻辱和苦痛,是中国人永不能忘的国耻,老师可安排学生根据该题材将其编排成课本剧,把中国人的勇敢、无畏形象和日本人丑恶、残暴搬上历史课堂,以此告诫学生应勿忘国耻、热爱中华,以便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念。

三、教学中应该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老师在培养初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过程中,应对目前的一些教学方法进行改革,讲课时应做到讲得好,讲得精,讲得少,应注意让学生发挥自主意识,但这些都不是简单的事情,这不仅要求老师需根据教材知识、学生的具体水平出发,还要求老师深刻的理解教学目的与教材内容。同时,也要求学生及时掌握相关知识且具有一定的接受能力,更进一步的突出教学重点、难点,这样才能够将主次区分清楚,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

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十八课《三国鼎立》时,教材中要求对曹操的问题进行评价,部分学生认为因曹操做出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所以他是奸雄;有的学生则认为曹操比较善于招纳贤士,是英雄。对于这样缺少历史定论的历史人物学生通常都比较热衷于讨论,老师可通过开展讨论课让学生尽情畅谈自身见解、想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不需要刻意支持学生的某一种想法,只需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这才便于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

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必须加强培养历史空间观念的力度,要求通过历史空间观念让学生可以在时空条件影响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详细的考察。历史学科的特点是要求培养历史空间观,以便较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了解历史的时间、地点、人物、空间等要素。同时,应试教育教学也要求应不断培养学生自身的历史空间观,根据当下的情形看,中考考题也越来越重视学生对初中历史的理解程度。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因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观,这样学生才可以掌握更多历史知识。

【参考文献】

[1]臧艳.新课程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空间观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46(35):357-359

第2篇:初中历史重大事件及影响范文

一、整体史观教学存在的问题

据笔者观察,目前在整体史观教学层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按部就班讲教材,采用碎片化的史实呈现方式,不能突出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本质内容,忽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缺乏对史实发展线索自主思维的过程,很少有机会自主、完整地构建史实发展的来龙去脉。再如,在我们制作教学案或导学单中,自主学习提纲的呈现形式大都采取了知识问题清单、填空或数字条目式提纲等方式,不能直观地体现史实知识结构。最后,我们的课堂板书内容呈现两种极端,一是事无巨细,只要是史实知识要点都一一板书;二是过于简单,只是呈现几个数字式标题。很明显,以上种种问题只是满足于学生被动的知识接受式学习,不能很好地突出史实框架或史实结构,不利于学生树立整体史观意识。

二、引导学生树立整体史观的几种途径

1.宏观审视教材,在整合中树立整体史观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而言,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理应充分使用,以教材为教学根本。但这不等于对教材进行机械的、按部就班式的使用。历史学科最注重的就是要厘清v史线索,弄清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在此基础上初步树立整体史观意识。因此,在对历史教材的使用中,我们要注重宏观审视,厘清教材对史实的编排方式,适当时需要我们按照一定线索进行必要的整合。如九年级上册教材(人教版,下同),通过宏观审视发现,这本教材编排的内容涉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以至消亡。因此,在使用这本教材学习第一课之前,我们非常有必要先对人类社会的基本发展线索做一梳理,通过梳理引导学生理解人类社会的生产特点以及产生、发展和衰亡的整体历史。又如,在开始教某一个单元时,要先对该单元的主题、涵括的核心史实或基本线索做一简要归纳,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在教学前我们可以先介绍“战争冲突和和平友好交往”的古代文明传播方式,然后围绕这两种方式开展教学。如能长期坚持这种教材使用方式,学生一定能充分感知整体史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2.确立适当专题,在比较中巩固整体史观

专题学习是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之一。通过专题学习,学生不仅能厘清相关历史概念、历史事件或重大历史现象,避免知识混淆错乱,而且通过专题的归纳和比较,还能深化理解历史发展,掌握重点历史线索,使新授课中初步确立的整体史观得到进一步巩固。如我们在学习了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和《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这两个单元后,可以就其中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历史事件进行专题学习,从整体上厘清“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这两个学习主题,由此加深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整体认知。又如我们在学习了九年级下册第一课《十月革命》的内容后,可以联系运动、巴黎公社等事件就无产阶级运动这个主题进行专题学习,加强对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整体认知。再往下学习第二课时,我们又可以联系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二月革命、十月革命、新经济政策、一五二五计划等内容对俄国史进行专题学习,加深对沙俄、苏俄、苏联国名演变的整体认知。总之,我们要通过专题教学引导学生厘清史实知识,加深史实整体感知。在教学中加强对教学内容的钻研,有效联系教材前后内容,有针对性地确立适当的专题,让学生在专题学习中巩固基础,提升能力,加强整体认知。

3.设计多元作业,在整理中深化整体史观

在课程改革和时代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要脱离传统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的作业模式,要结合学科特点,通过有一定思维价值和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调动学生自主地、高质量地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我们让学生采用知识树或表格形式对学习内容进行结构化整理,让学生在整理中自主建构历史线索,厘清历史发展,使整体史观得到进一步深化;还可以呈现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整体史观的典型题,如“运用具体史实说明资本原始积累的两种方式”“列举为应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各国采取的措施及影响”“列表说明二战各阶段重大事件及影响”,等等。这些典型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学生整体史观意识的要求比较高。

第3篇:初中历史重大事件及影响范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6-0236-01在上述观念的指导下,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尝试,总结以下几种方法供大家探讨:

1.巧妙运用历史插图法

教学实践表明,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的重要内容。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进入画幅,成为学生大脑活动的兴奋剂,它可用以激活学生的思维神经。如七年级课本第八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我让学生看该图的同时也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群臣的情境。商鞅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正在跟反对变法的大臣们辩论,他提出"冶世不一道,变国不法古"的口号。秦孝公在商鞅的说服下最终决定变法。插图对学生理解课文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只要抓住插图循序渐进、由浅人深的引导,本课的主题就会深化、重点就会突出,教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顺口溜记事法

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形象有趣的记忆方法,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1.祖国境内的远古人类:一百七十万年前,云南元谋人出现;北京人在周口店,手脚分工已明显;山顶洞入又发现,距今一万八千年。(2.华夏之祖歌:三皇五帝夏商周,归秦及汉三国休;晋终南北隋唐继,五代宋元明清收。(3.清朝皇帝的顺序:努皇顺(努尔哈赤、皇太极、顺冶);康雍乾(康熙、雍正、乾隆);嘉道咸(嘉庆、道光、咸丰);同光宣(同治、光绪、宣统)。.

3.置疑法

由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提出问题,探究其由来。把新课中最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用设问句形式,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置疑法的最大优点是通过寥寥数语,就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造成悬念,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求答案的强烈欲望,从而产生自觉的学习意识。讲授《秦汉开拓西域和丝绸之路》新课,教师这样引入:同学们,秦始皇吃过葡萄鸣?学生一听便开始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说吃过,有的说没有吃过。教师便说要想了解这些情况,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完本课后请同学们告诉我。

4.倒叙法

倒叙场景,扣人心弦。教师采用倒叙方法,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一个历史片断,诱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历史场景,造成悬念,从而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讲授《北方民族的汇聚》可用北魏孝文帝的改革开头。"公元494年的一天,有个皇帝在洛阳街头看见了一个妇女坐在车中,作鲜卑打扮,就在朝会上责备城王,说他奉行命令不力,督察不严那个城王辩解说,那只是少数人的打扮。这个皇帝就尖锐地反问道:"难道要全部那样打扮才算督察不严吗?这简直是一言丧邦!",他又转向史官说:"应该把这件事记载下来!"这个皇帝就是孝文帝,他为什么这样严厉不让鲜卑妇女作鲜卑打扮7我们今天就要讲到这个问题。

5.设置情景法

教师设置一个情景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秦帝国的兴亡》时,教师将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画在黑板上,然后问同学们,如果你就是秦王赢政面对其他六国,你应该先消灭哪国呢,学生们一时兴起又参与到教学中来。当然,导八法还有很多,如;复习法、故事法、猜谜法、热门话题导八法、诗词导入法等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了。

6.历史课的师生换位法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换位可以打破师生间不可逾越的界限,真正体现师生平等关系。如,教师在课堂上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讨论之中。又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到讲台上来讲课,分析历史问题等。教师可以与其他听课的学生对讲课的学生进行评议。这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一个好方法。

7.历史人物串联讲解法

这里谈的串连既包括横向、纵向列举,又包括对历史人物的连带讲述。连带讲述是一种更能让学生好奇和感兴趣的串联方法。比如讲韩非这一伟大的思想家的个人经历和理论的时候,自然会提到其惨遭陷害的情况,谁害死了韩非?是他的同学李斯(与庞涓和孙膑的故事何其相似);谁害死了李斯?是历史上著名的奸臣赵高;谁杀死了赵高呢?是秦王子婴;谁杀死了子婴?是霸王项羽;项羽结局如何呢?……这样一环套一环,一个引出一个,用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一连串的历史人物以及与历史人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学生自然会听得专注入迷。当然,讲述不是信马由缰地串联,串联的对象自然是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历史人物。

8.迁移法

注重学科渗透,实现历史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迁移。马克思说:"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古今中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等,历来有政史不分、文史不分、史地不分之说。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大系统,各门知识是彼此渗透、融会贯通的。中学历史教学必然会涉及其它学科,尤其是语文、地理、政治学科中的相关知识,这些学科不仅使历史学科多了几种记忆知识的途径,重要的是这些学科的知识积累和思维、表达训练十分有利于理解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