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创新论文范文

计算机创新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创新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创新论文

第1篇:计算机创新论文范文

1.1技术研发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现在要开发计算机应用技术,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专业人员的储备问题,我国现阶段在人员方面面临的问题不是人数不够而是现在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人员的专业素质不够完善,计算机应用技术研发是一项需要极高专业素质的任务,而随着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从事计算方面的人数的出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因为人数的增加,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不到保障,再加上许多老板为了减少公司的预算,这就让许多刚毕业的本科生进入了公司的应用技术研发系统,这些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年轻人往往会耽误应用技术的开发进程,因为这些刚毕业的本科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这就会在某些地方出现因为工作经验或专业素质原因影响到了创新的进行,还有就是现在许多技术人员为了追求数量或者是为了提前完成任务,而忽视了质量的追求,这种现象也会引起计算机技术创新的一些问题,需要引起立刻的注意。

1.2各高校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如今,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各高校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教学加入到教学大纲中。但是,我国相较于西方的先进国家,计算机的相关行业起步较晚,该项专业在高校的教授模式、方案还不够成熟,使得很多地区都只注重理论的教学,而轻视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即使一些区域把实践课列入到专业课程中,没有做到综合性的实训,再加上我国的计算机教学内容较为滞后,不能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的特点,这些都导致了各高校培养的同学与社会需求脱节,不能够一展所长。

1.3计算机应用技术尚未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没有很好的普及是其应用发展中又一重要问题。我国的计算机发展迅速,因而只有年轻群体能够接触、精通这一技术,而一些年长的人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利用计算机,这就导致了计算机在应用方面出现了人性化服务的弊端。除此之外,还有地区的影响。计算机作为新兴的科技产物在城市中比较常见,而一些偏远的山区人们很难接触到它。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不能在全国普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情况不利于计算机技术更好地发展。

2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的方法

2.1加大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一些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可以跟一些名校进行合作,把一些有真才实学的大学生引入到公司中来,去帮助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以及帮助开发更高质量的应用技术,然后就是要培养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培训会,对开发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派员工去国外一些知名的高等学府或一些知名的企业去进行深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员工的潜力,还可以请一些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专家来进行一些讲座,来培养员工的素质。只有有了好的员工,计算机应用技术才会有更好的创新。

2.2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中的安全性能首先要做的就是开发一些能够保护计算机安全的一些应用技术,来保护网络环境,只有解决了安全问题,创新才能取得进展。①对防火墙技术进行创新,网络隔离最初的形式是网段的隔离,因为不同的网段之间的通讯是通过路由器连通的,要限制某些网段之间不互通,或有条件地互通,就出现了访问控制技术,也就出现了防火墙,防火墙是不同网络互联时最初的安全网关。②开发一些多重安全网关技术,多重安全网关就是在城门上多设几个关卡,有了职能的分工,有验证件的、有检查行李的、有查的、有查间谍的,可以从各个方面保护计算机。③要开发网闸技术,网闸的安全思路来自于“不同时连接”。不同时连接两个网络,通过一个中间缓冲区来“摆渡”业务数据,业务实现了互通,“不连接”原则上入侵的可能性就小多了,所以一定要在计算机的网络安全上面下工夫,要在网络安全的应用技术上取得创新。

2.3加大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要加大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首先要普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知识,这种普及一定要大范围地进行,包括一些老年人和一些偏远的山区,首先要开发一些比较简单的软件,这种软件不需要任何的基础,就是老年人也可以玩,还可以开发一些唱戏的应用技术,这样就会更加得到老年人的青睐,让计算机应用技术走到老年人的世界,这些才会让老年人加入到加快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创新道路中来,还有就是我国可以开发一些政策,就是买计算机的时候可以获得一些补贴,只有这样计算机才会更快地走进人们的世界,尤其是对于一些贫困的山村,可以集合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去帮助把电脑送入到一些贫困山村的孩子们手上,让这些孩子们接触到计算机,这些孩子才会对以后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创新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才能尽到自己的一份力,只有我国的各类人们都为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提一些建议,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才会取得更好的创新,我国的计算机才会更好的服务于人们。

3结束语

第2篇:计算机创新论文范文

1云计算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与互联网出现不久,便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早期“,云”一般是指较为大型的计算机网络。谷歌公司在2007年首次正式提出了“云计算”概念,同时他们还与IBM公司及多所大学进行了云计算方面的项目研究。从此以后“,云计算”便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网络词汇、技术词汇,并迅速发展与成熟,各个IT企业都开始相继推出了自己的云计算产品,不少大型企业也开始将云计算技术引进到自身的管理工作中。但是就云计算的准确定义来说,各界都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目前一个相对被广泛认可定义是: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并行计算等IT技术的融合发展和商业应用[1]。这个定义是比较全面的,它既认定了云计算的技术特征,同时又体现出了云计算的商业属性,总而言之就是用户能够通过云计算应用,获得更加全面、丰富、廉价的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中小企业通过借助云计算服务,能够使自身的管理工作更加简洁、高效、低成本,这是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现代化水平的关键途径。

2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中小企业管理创新措施

2.1加强对企业IT部门管理的创新

在一个企业当中,IT部门的关键作用是为企业的运营提供IT服务,在传统的企业信息化管理模式下,IT部门主要任务包括IT战略制定、职能划分、运行维护等。但是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IT部门的工作任务就将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加强对企业IT部门管理的创新。

首先,从IT战略方面来说,不论是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其IT战略都可以大致的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跟踪学习战略、应用开发战略、系统维护战略。

(1)跟踪学习战略。主要是识别企业管理所需求的IT技术,关注IT技术的发展,在云计算技术被应用到企业管理之前,中小企业的跟踪学习战略一般都是跟随行业中领先企业的发展,也就是做得好的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即使这会导致操作性过低。在云计算技术出现后,软硬件限制被打破,中小企业应当改变以往的战略方法,要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自身战略目标的指引下,主动识别、选择真正符合自身所需的技术。

(2)应用开发战略。主要是实现IT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是现代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工具。传统的应用开发战略是实现企业管理“自动化”,以提高企业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中小企业应当将“自动化”与“重规划”联系起来,既要实现企业管理的自动化,又要对企业的管理体系、运营流程进行科学详细的规划,利用云计算技术对业务进行全面的整合,全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系统维护战略。主要是对企业管理IT信息化系统进行维护,在传统的技术条件下,IT部门需要承担大量的工作内容,如管理软件的升级、系统的安全保护、病毒防护等。但是在云计算技术环境条件下,中小企业作为云计算系统的用户终端,不再需要承担这些工作,云计算供应商将会处理好相关的事务,IT部门主要应当做好的就是系统成本、风险与故障的分析评估[2]。

其次,再从IT人员结构方面来说,在将有关IT的应用转移到云计算服务后,企业只需为自己实际使用的服务付费,并不实际拥有IT基础设施,从IT的前期建设、使用到运行维护,将会大大减少企业的各项投入。IT交付模式到云计算模式的转变,大大减少了企业对IT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IT部门将最大限度地实现瘦身。但中小企业的IT人员要了解云计算系统,帮助企业与云计算供应商沟通,为企业提供满足需求的服务。同时企业IT人员工作的重点将在于维护企业云计算终端的正常运行以及故障的解决,关于软件的升级维护、数据中心的安全、服务器购买等都将由云计算供应商负责。最后,企业的IT人员不仅要精通计算机技术,更要熟悉本企业业务。

2.2加强对云计算管理技术的创新与研发

诚然,借助云计算技术中小企业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但前提是企业必须要加强对云计算管理技术的创新与研发。中小企业的领导层必须要转变思想认识,不要再以为“大力抓生产”就能够让企业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下,企业必须要加强对科学技术的应用,注重对信息的整合,科学地规划自身发展战略,这样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尤其要重视对企业云计算管理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运算器、存储器、信息系统等都是统一集中的配置,管理技术研发人员所需要的一切服务、一切资源,都可以通过网络获得。所以,企业要建立能够共享的资源平台,完善相关机制,采取网络组织等灵活的组织方式,加强组织外部和组织内部的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研发环境得到改善,研发效率得到提高。另外,企业还要保证流程的统一性和规范性,制定有效的政策和制度,并且设置专门机构,切实保证资源共享的实现。企业的研发部门要加强与其他各个部门的合作,提高技术研发效率;企业要与其他机构做好合作,加强与其他机构的沟通,推进企业与各个机构的开发工作[3]。

2.3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在云计算技术环境条件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应当做出相应的调整变革与创新。就中小企业而言,必须要借助云计算管理技术,将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的灵活性特征与规范化相结合,优化业务流程与岗位设置,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与规范化。同时,由于云计算技术具有跨时间、跨地域的优势,而且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来选择管理模块,或是制定针对自身特殊业务的管理模块。所以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既可以不受空间限制,也可以进行更加动态与灵活性的管理,这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结构随时贴合企业战略发展所需。另外,中小企业还应当借助信息化的云计算技术,加强自身的人力资源网站建设,为企业中的员工提供一个直接接触到云计算的途径,让他们也能够对云计算产生一种直观的认识,以“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促使企业全员都参与到云计算管理中来。

3结语

第3篇:计算机创新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针对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人才(IT人才)的需求,提出了以实际企业工程项目为栽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人才(IT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的定位及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剖析了工程项目选题的原则及实施的过程。阐发了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却相反地成为了矛盾的焦点,出现了报考集中就业分散的社会现象。就业压力的增大,说明原有的教学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知识能力结构已不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就业面积,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进行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企业工程项目为载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大胆尝试,在此,结合教改过程谈谈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一些认识。

一、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市场及定位

当前,IT业已成为占据我国市场三分之一份额的支柱性产业。IT业的迅速发展,与不断注入的IT业人才有着紧密的关系。IT人才已成为人们心目中高科技的象征。对IT人才,用人单位实际上是有不同的需求层次的,要求掌握的知识结构也各不相同,除了IT基层劳动者(如打字、录入、生产线组装等)宜由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外,我们感到,高职应侧重于在如下几个方面对人才的培养:

1.设计型人才(如网页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建筑和家装设计、绿化工程设计、动画设计等)。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深入,各行各业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电脑做形象宣传、包装、设计等工作。各类设计型人才作为IT业市场的生力军异军突起,其就业市场范围非常广、缺口比较大。但随着电脑软件的不断升级,功能的不断完善与强大,此类型人才由原来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如网页设计人员除掌握专业网页设计软件之外,还应掌握图像处理软件和网站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再能掌握后台技术就成为宝贵人才了。其他如建筑、绿化、动画设计人才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学习其他相关知识体系。我们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职业计算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办公应用型(如文秘、办公文员、行政助理等)。此类人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管理知识,需要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类工作的主要要求是:熟练掌握应用软件、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此岗位职能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办公管理软件,还要学会融通管理知识并切实掌握管理的基本功。

3.网络型人才。当今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之所以如此之快,除其具有强大而先进的功能之外,主要还归功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谈变得近在咫尺。网络型人才已成为计算机发展和计算机就业市场上的中流砥柱。此类人才不仅要掌握网络技术,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开发型人才。作为计算机发展和完善的缔造者,开发型人才在IT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几年当中,我国对软件蓝领和软件工程师的需求潜力依然很大。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及我院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我们目前主要培养办公型人才、网络人才和开发型人才,同时兼顾设计型人才,下一步在新专业的开设上,我们打算加大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课程改革思路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职业岗位为目标,重点突出职业技能。分阶段划分教学模块,按工作岗位确定实际工程项目,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学生的就业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熟悉并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的组织程序,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中的问题解决方法,针对具体岗位.掌握专门技能熟练完成具体工程项目。

依据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我系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或职业群为基础,让学生先接受职业群内共同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接受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社会需要,选择不同职业或专业方向,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既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能力,又具有职业针对性。课程设置总体分成三个模块。在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整合,把课程分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职业基础模块”教学阶段。这一阶段强调宽基础,主要学习一些相关职业通用性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进行思想品行、职业道德、外语能力以及其他通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此阶段一般不采用项目教学,但也必须把项目教学的精神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第二阶段,“职业技术模块”培养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不同职业的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该模业知识的学习。该模块是高职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我们结合IT技术的发展水平对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和综合,以满足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更新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体现出宽和扎实。此阶段可部分采用项目教学,宜以工程项目中的技术项目的实施为教学手段。

第4篇:计算机创新论文范文

除了内部因素之外,很多外部因素也是造成计算机硬件故障的重要原因。由于计算机属于用电设备,因此对于供电环境的要求很高。如果供电环境中的电压不稳定,或突然出现停电等情况,都将可能引发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故障。另外,外界的电磁干扰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故障。大多数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一种电磁干扰,例如手机、变压器、变频空调等。如果在计算机抗干扰能力较弱的时候产生电磁干扰,将会可能引起计算机的意外关机或重启,这样对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也会产生很大的威胁。

2常用的计算机硬件维护方法

2.1系统简化法

系统简化法就是在对计算机进行硬件的维护和判定过程中,将硬件设备和系统环境简化至维持计算机的正常运行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之下,观察计算机能否继续正常的运行,并发挥出正常的功能。如果计算机无法顺利运行或发挥不出全部功能,则证明了计算机的故障问题在于硬件设备当中,这样就能准确的查找出硬件故障的所在,并进行正确的维护和处理[2]。

2.2组件替换法

组件替换法就是将计算机硬件设备中可能出现故障问题的组件替换下来,安装完好的代替组件之后,再对计算机的运行状态进行观察。如果运行正常,则故障问题就处在替换下来的组件当中。如果计算机仍然无法正常运行,则说明故障存在于其它组件当中。在采用组件替换法的时候,应当遵循由简到繁的原则。维修人员应先从疑似出现故障的组件连接线路入手检查,在确认不是线路的问题之后,再对组件进行替换。

3计算机硬件创新管理

3.1外部设备

3.1.1显示器在计算机的工作过程中,显示器是必不可少的输出设备,也是承载计算机各种功能的重要工具[3]。在日常使用中,如果对显示器的保护不当,将会使其性能和使用寿命下降,甚至会造成显示器报废。因此,在对显示器的管理和养护当中,应当保证显示器的干燥、清洁。如果显示器外部出现黑黄色的斑点,则说明其内部已经囤积了大量的灰尘。对此,应当使用专业的显示器清洁剂,定期对其进行灰尘清理。而对于内部的灰尘,则可以利用毛刷等工具进行清理。此外,也要注意不能对显示器进行长时间的反复开启或关闭。3.1.2鼠标鼠标是计算机工作工程中依赖的重要的输入设备之一。针对于目前使用的光学鼠标来说,在使用过程中应当注意不要过于用力的点击鼠标,以免对其按键弹性造成破坏。另外,对于鼠标底部的感光板,应定期清洁。3.1.3键盘键盘也是计算机工作所需要的输入设备,而且其重要程度不亚于鼠标。在键盘的管理当中,日常使用时要避免其它液体或固体杂质进入键盘内部,防止键盘内部出现短路或腐蚀等情况。如果需要更换键盘,应当先关闭计算机的键盘,然后再进行键盘的拔插[4]。否则,新的键盘将有可能无法被计算机硬件系统识别。如果强行重启计算机,将有可能损害到其它的硬件设备。

3.2内部设备

3.2.1CPUCPU,也叫做中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运行和工作的核心硬件,对于计算机的稳定性和功能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对CPU的创新管理中,要确保其工作频率的正常性。在计算机装机的时候,为了提升其工作性能,人们有时会使用一些超过CPU固有频率的手段[5]。这样会对CPU造成严重的伤害,降低其使用寿命。另外,还应注重其散热功能。如果CPU不能正常散热而导致温度过高,将会引发计算机卡机、死机或意外重启等现象,严重影响正常的使用。对此,应当为其配备高性能的风扇,或可以采用水冷或液氮等设备对CPU进行实时冷却,以保证CPU的散热效果。3.2.2硬盘硬盘是用来存储数据资料的硬件设备,加强对硬盘的管理和保护,能够防止数据资料的丢失。对于机械硬盘,一定要保证其在进行读写工作时拥有充足的电力供应。同时,还要注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刷盘操作,以延长硬盘的使用寿命。在使用过程中,也要主要原理磁场干扰较强的地方。另外,应当注重其防震效果,尤其是在硬盘运行的时候,不要随意的进行移动。如果要移动,也要采用泡沫、海绵等减震材料对其进行包装,做好防震工作,降低震动的频率。3.2.3内存内存是计算机运行和工作所需的空间,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内存条会出现氧化的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内存条本身的原因,例如在内存条数据连接的金手指部分,通常只有一层很薄的铜箔,而缺乏镀金。对于已经出现的氧化现象,可用橡皮擦对氧化层进行处理。同时,在选择和搭配内存条的时候,应当尽量选择大品牌、高质量的产品,并合理的进行配置,避免出现不兼容的现象。此外,如果对计算机的硬件系统进行升级,内存条一定要选用相同品牌、相同频率的来进行。在更换内存条的时候要考虑到其与主板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4总结

第5篇:计算机创新论文范文

1.教学理念的模糊。

会计的电算化这门课程的自身属性使得这门课程需要综合多方面的知识,不仅仅是必须要掌握一定的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在这个基础上也要求对于计算机的技术还有相关的财务软件也都可以有一定的了解。这种多方面的知识的综合也就造成了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目标较为模糊,而且由于这门课是属于没有任何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这样的局面也就使得专业基础课的设置,授课的内容,教学的理念以及将来的毕业生的水准这些方面也都存在问题。这一切的综合结果就是使得最后的毕业生在具体地工作中会计的实操能力不足,也就使得毕业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的成长存在阻碍。

2.教学内容的不合理。

在目前我国对于电算化课程还是在很大的程度上缺乏整体规划,在实际的高校中也都并没有相应的形成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的教学标准。这样就使得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只能够完全依靠自身的知识和对于这门课程的认识来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水准是存在问题的。而且大多数的教学的内容也都是向学生展示一些市场上比较主流的财务软件的使用方法,这样的教学就完全是不完整的,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完全忽略了对于财务工作来说非常重要的采购的管理、项目的管理、存货的管理还有销售和成本管理上的学习,这些才是学生毕业之后从事会计工作的元知识,也是在工作中进行成长的基点所在,这方面的教学的缺失也就会使得学生在财务软件以及供应链方面的知识完全不能够满足工作中的实际需求。

3.教学的方法不科学。

会计的电算化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部分,电算化的基础原理和电算化的实务这两个部分。在电算化的基础原理中,这部分的内容会在很大的程度上涉及到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比如数据库的管理、软件工程还有管理信息系统这些方面的内容,这些知识本身也都非常的枯燥乏味,使得在课堂上学生完全不能够提起兴趣来学习,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地发动起来,使得学生也就丧失掉了学习的主动性,这样一来这门课程也就显得非常困难了,再加上学生的畏难情绪也就使得大家丧失掉了学习的兴趣。另外的一部分主要是电算化实务,这部分的内容主要通过教师在计算机房中进行亲自操作来让学生对于工作中的每一个步骤进行了然于胸,这方面的教学也对帮助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有裨益。但是这种教学过于强调对于过程的模仿,从而在根本上忽视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能力这些方面的重要的品质的培养也就显得有所不足。

4.教学的实践环节的不足。

知识的学习以及落地完全是两个概念,所以在理论知识之后还需要可以在实习中来进行落实。会计的电算化教学对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都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主要就要靠学校可以配备相应的学生用于练习的教学的软件和设备,大力的建设相应的教学实习的基地。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目前的会计的电算化的实践主要也都是存在于相应的模拟操作中,会计的电算化的实践的机会比较少,而且还存在着不少的学生都并没有很好地可以沉入到实际的工作中去,这样一来实训的效果往往不够理想,使得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企业会计部门的内部信息和其他的关联部门的信息之间的信息流通缺乏感觉。这样的电算化教学实践完全不能够满足相关的需求。

二、对于改善电算化教学的建议

1.重视对于教学的实践的重视。

会计的电算化本身就是一门比较重视实际应用的学科,在实际的工作中也都非常强调实用性,这些属性也就使得这个学科的教学需要把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放到第一位,重点的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只有从这个教育点出发才有可能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相应的管理能力和实操水平的复合型的人才。为了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就需要可以使得实践的内容丰富一些,涉及到的企业的覆盖面也要广一些,对于企业的财务问题的大的方面还有细小的方面都需要可以重视起来,帮助学生建立在做中学的思维。在实践的教学中不仅仅是要注意会计的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更为重要的是要注意实训基地的仿真性建设,尽可能的来模仿实际的企业财务的环境,从财务的管理、财务的核算生产制造管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CRM)、人力资源管理(HR)等日常具体运转流程,从而在这个过程中来解决理论与实际之间的落地问题,自然地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的职业素质,帮助学生可以最快的适应实际的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电算化的教学效果的保证与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密不可分的,这也是电算化教学效果的保障的一个重要的保证。一般来说这种在实践中应用较广的工作需要教师本身不仅仅是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相应的实践的经历,对于财务软件在企业中的使用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解各企业中财务软件的实际应用情况,具备熟练扎实的操作技巧技能以及与会计电算化相应的系统管理技巧技能。这就要求学校在招聘教师的时候尽可能地要优先选用那些具备多年的行业经验的专家人员,或者多多联系他们来到学校进行讲座,他们不仅仅是具备丰富的实践知识,也可以在实际中让学生对于社会需求还有一些前沿的管理理念之间融合起来,使会计电算化的教学能够和企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满足企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需求。

3.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

对于每一家公司来说,企业的财务工作都在很大的程度上属于企业的核心的机密,所以在建设校企的实训基地上就存在一定的困难。高校为了可以保障会计电算化的教学的实践可以正常进行交流学习,高校可以派出自己的教师团队去企业学习参观,企业也可以派出合适的人员来学校开展讲座,进而在学生中营造自身的影响力。可以与财务软件开发公司进行技术交流,进行相关理论研究,开展专题讲座,进行项目培训和项目推广;还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等中介机构联合进行记账等相关业务,从而构建出科研、教学、应用“三位一体”的综合培训平台。在这个平台的基础上来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互联系到一起,以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热情,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结语

第6篇:计算机创新论文范文

中国CAE软件自主研发―引领工程创新论坛在大连召开

推进自主CAE软件研发,以自主CAE软件引领创新设计

2011年10月13日,中国 CAE 软件自主研发―引领工程创新论坛在大连召开.会议由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有限公司总裁张群博士发起,由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力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旨在推进我国自主CAE软件研发,以自主CAE软件引领创新设计.辽宁省和大连市的相关领导,大连金网格科技有限公司、元计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自主CAE软件公司,北汽汽车工程研究院、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设计研究院、一汽技术中心、东风汽车技术中心、沈阳华晨汽车、哈尔滨锅炉厂、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东北大学等40多家单位,以及《计算机辅助工程》、2085网媒、大连电视台、《大连日报》和《半岛晨报》等多家媒体受邀参会.

大连力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吴志刚董事长首先致欢迎辞.辽宁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软件服务处吕南处长和大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郭长明副主任在随后的致辞中指出:辽宁省和大连市高度重视包括CAE软件在内的工业应用软件产业的发展,今后将创造更好的环境,大力支持CAE软件产业的发展.在为期2天的会议中,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岳中第、北汽汽车工程研究院CAE及整车性能部部长徐仰汇、大连理工大学CAD/CAE中心主任关振群、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设计研究院李春亭等20多位专家就CAE软件的自主研发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作了报告.会议共评出“最佳自主创新商业CAE软件奖”“最佳高校CAE研发成果奖”“最佳自主品牌CAE软件工程实践案例奖”“最佳产、学、研合作奖”和“最佳CAE技术实践奖”等5个奖项,分别被英特工程仿真技术(大连)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研发团队、元计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连力软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设计研究院李春亭摘取.

岳中第研究员徐仰汇博士在10月13日晚由张群博士主持的圆桌论坛上,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大连力软科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唐春安董事长、元计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谷元亭副总经理、东风汽车陈赣副总工程师、北汽汽车工程研究院CAE部徐仰汇部长、东北大学王成恩博士、大连理工大学宗智教授和北京超算科技有限公司钱华山博士等,从市场运作和工程应用的角度研讨我国自主研发CAE软件具体对策.

参会嘉宾讨论现场教授(左)和张群博士我国CAE软件的形成和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起步早且有一定规模,效果和市场反应都不错,但面对近年来国外CAE软件的冲击,其发展举步维艰.在这种十分不利的环境下,大连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创办了大连金网格科技有限公司,努力探索自主CAE软件研发及其市场化的道路.他在圆桌论坛上总结道:在现有的环境下,应该做最擅长事情,打造出性价比有优势的产品;应采取最合理的商业模式,如OEM,充分利用国际销售资源和平台.据悉,金网格公司的冲压件成形分析软件KMAS已在国外售出200多个许可,成为我国自主CAE软件研发企业的榜样,也为其他自主CAE软件的商业化模式提供借鉴.

当被问及为何花这么大的精力主办此次论坛,甚至还邀请自己的竞争对手来参会的原因时,张群博士回答道:“中国自主研发CAE软件的企业非常弱小,影响力很低,应该团结合作、共享资源,建立一个精诚合作的联盟,共同促进我国CAE软件产业的发展,并更好地服务于工业创新;这正是我回国创业的目的,做好中国CAE软件自主研发不仅仅是我一家企业的事情.”

第7篇:计算机创新论文范文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 大学生 创新实验 探索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e on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Experiment

WANG Sijie, LI Xiaopeng, HAO Chenye, LIU Guixia, LI Weihua, TANG Yun

(School of Pharmacy,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237, China)

Abstract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is a relatively new discipline, as well as a frontier subject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science. The research group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Through the molecular docking, pharmacophore model, 3D-QSAR and high-throughput virtual screening technology, we tried to do some study on the drug design targeting ERR alpha for the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research contents and the process, as well as the gain and thoughts from the experiment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Key words computer-aided drug design; undergraduate; innovative experiment; exploration

0 引言

药物化学家们一直使用着药物设计思想,他们在对先导化合物进行优化时所使用的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前药原理以及拼合原理等,就是传统的、定性的、经验型的设计思想。这些方法不需要对靶标结构有深入的了解,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但较难突破原来化合物的框架,因此主要用于先导化合物优化。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在药物发现中的应用越来越广,逐渐出现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思想,即以计算机为工具,根据已掌握的靶标结构知识和/或已知活性化合物的知识,对药物-靶标相互作用机理进行归纳、分析和预测,从而指导下一步药物分子的合成。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筛选,一方面可以加速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和优化,从而缩短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周期;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开发的成本,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短短四十几年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在药物从概念到上市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已形成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因此,在药学本科专业介绍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知识,让学生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已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

1 实验基地

药物设计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需要在计算机房、并有一定的软硬件设施才能进行。学院2005年8月开始筹建实验室,通过教育部修购基金、校新专业建设费用及课题组的科研经费,购置了联想万全T280服务器一台及联想PC机10台(现已扩充到18台),构成服务器-终端集群系统,同时购买了Schr dinger分子模拟与设计软件一套,到2006年6月初步建成了本科药物设计实验室。

2 实验平台成果与荣誉

目前药物设计实验室已正常运转八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2008年,“本科药物设计实验课程建设” 获得华东理工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

“药物设计实验”课程从2006开始先后在药学04-11级进行教学。每年的教学方式和技巧都会基于前一年教学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学生们学习兴致很高,实验课上仔细操作,并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很多学生反馈上了实验课以后对药物设计的理论知识才有了深入的理解,明白了一些课堂上没弄明白的问题;还有一些学生通过做药物设计实验,对这个领域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希望我们能再多增加几个药物设计实验,并希望以后有机会能从事药物设计方面的课题研究。

学生们对药物设计实验课程表现出来的浓厚兴趣,激发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和技巧,这将促使药物设计实验课程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同时,建立的本科药物设计实验室,除了服务于本科药物设计实验课程之外,还是学院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实验室运行八年来,已承担(含正在进行的)50余名本科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以及USRP活动,80余名本科毕业班学生进行毕业论文工作,以及新加坡理工学院来访学生6名。由唐老师指导的本科生先后获得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的优秀论文奖,第四届的创新成果三等奖,以及第三届“上海市大学生创新论坛”的优秀报告奖。

3 大创课题实践

3.1 大创人员组成

组长:李晓蓬

组员:王斯捷、郝辰业

指导老师:刘桂霞

3.2 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而根据体内能否分泌胰岛素,糖尿病可分为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而II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九成以上。II型糖尿病除了会导致我们熟知的视力模糊,身体消瘦,代谢紊乱,还可以导致肾脏损伤,心脏病等并发症,以致造成死亡。这都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国际上,对于II型糖尿病的治疗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目前已有不少上市销售的口服降糖药,因为糖尿病治疗药物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长期服用容易产生低血糖症,所以不断探索新的糖尿病药物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我们小组要研究的新型糖尿病治疗靶标――雌激素关联受体所属的核受体是一类有明确DNA结合、激活和配体结合域的调控蛋白,其配体结合域的三级结构表明它们可以允许全部结合或部分结合激动剂、拮抗剂和反式激动剂。把小分子靶向对接到ERR上,可以通过ERR与其它相关分子相互作用而增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研究表明增强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力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而这一治疗糖尿病的途径是之前治疗糖尿病药物所没有涉及的。

ERR不单能通过氧化磷酸化治疗糖尿病,ERR的激动剂和反向激动剂也可以通过抑制糖异生、提高葡萄糖利用水平来调控糖尿病。

3.3 研究内容和方法

该大创课题的研究内容是综合运用分子对接、药效团模型、高通量虚拟筛选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阐明激动剂与ERR的相互作用机理,设计和发现若干个可能的高活性ERR激动剂候选化合物。

在接到课题后,我们三人就将课题任务进行了详细的分工:郝辰业负责用分子对接等模拟方法研究配体与ERR的相互作用机理;李晓蓬负责构建ERR的配体药效团模型;王斯捷负责对小分子数据库进行虚拟高通量筛选。三个人的研究内容又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互相之间要经常沟通研究进展,讨论研究结果。

4 实验过程的阻碍与收获

在大创的第二个暑假我们研究小组的成员决定留在校内共同研究课题。在那个暑假里,虽然酷暑难耐,但我们的研究热情并没退减。研究过程可谓一波三折。一开始,我们要做一个3D-QSAR模型,但是相关的软件并不完整,我们的实验一开始就遇到了困难。我们首先请教了出差的老师,之后又询问了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于是,我们决定放弃使用之前的SYBYL软件,开始学习Maestro软件的使用,Maestro软件也能构建三维构效关系模型。实验进行至7月底,天气越来越炎热,温度已经高达近40摄氏度,动一动就满身大汗。所以,我们决定在实验室打地铺睡觉,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避暑。

上大学第一次感受到几个人为了研究一个课题这么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三人很快掌握了课题所需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例如:SYBYL、DS、Catalyst、Maestro、Glide等。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根据实际调研的文献以及收集的数据对项目的研究方案进行了些许调整。经常讨论是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加速实验进程的法宝。实验过程中,我们三名创新团队成员经常一起讨论各自的实验进展、实验中的新发现、和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旦遇到我们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我们就会及时请教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的师兄师姐。讨论经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实验中遇到的困难也一一攻克。目前,我们已顺利完成了既定的实验内容,基本实现了实验目标。

5 结语

这次实验经历给我们最深远的影响绝不仅仅是学会一些知识,而是我们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自己求学好问和持之以恒的精神。这给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的影响,我想会是决定性的。因为我们学会了不向困难低头,在学习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满足好奇心的快乐。

与此同时,相信不远的将来,以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为主要内容的“药物设计实验”课程将在中国高校会越来越普及,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进入CADD的世界。此时,我想起实验室里常说的一句话,CADD is like searching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 这句话也是人生的信条,与大家共勉!

基金项目: 2012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S12040)

参考文献

[1] 唐等.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正在走向成功[J].生命科学,1996.8(4):5-9.

[2] 唐.药学专业实验讲义[M].华东理工大学药学院药物科学系,胶印本,2007.

[3] 刘桂霞,李卫华,唐.“药物设计实验”课程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122-124.

[4] 唐.药学专业实验[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即将出版.

[5] 仇缀百.药物设计学(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本文作者唐为编委之一,负责写作第五章“药物发现的虚拟筛选方法”)

[6] 徐文方.药物设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7] 姜凤超.药物设计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第8篇:计算机创新论文范文

其实,袁清清只是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获得国家专利的学生之一。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学院已经有114名学生获得国家专利,20名学生获得软件著作权,并有150余名学生在国际竞赛、国家级竞赛中获奖。

近年,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大力推进创新实践教育,努力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12月6日,时任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还曾莅临学院考察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学院连续六年被评为河南师范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集体”。

提高认识,培育创新人才,工作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培育社会需求的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成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所在,并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年,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坚持将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学院工作的重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通过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不断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具体工作中,学院紧密结合教育政策、社会人才需求、专业实际以及学生的自身特点,形成了创新人才培育工作思路: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一个龙头”,把握“三个结合”,突出“四个作用”,构建“八种载体”,积极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特色校园文化,推进创新实践教育,培育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围绕“一个目标”,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抓住“一个龙头”,即以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龙头,带动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把握“三个结合”,即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习实践相结合;突出“四个作用”,即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辅导员的组织作用、院领导的引领作用;构建“八种载体”,即科技竞赛载体、科研项目载体、科研论文载体、科技专利载体、科技下乡载体、对外交流载体、创新论坛载体、创新基地载体。

综合筹划,构建创新环境,工作方法新颖,形式多样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将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辅导员的组织作用、院领导的引领作用,有效地推进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通过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关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定》等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通过举办科技创新报告会、编印科技创新指南、开辟网上创新专栏、制作创新成果展板、布置学术名人文化墙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氛围,引导青年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得到了广泛认同,逐步形成了“全员参与、重点突出”的新格局。据统计,学院在省级及以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的学生达867人次,参与指导的教师达387人次。

学院还成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建立了党政学团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通过制定《关于辅导员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定》,发挥了辅导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组织作用;通过制定《关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定》,激发了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和活力;通过制定《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协会管理办法》,加强了对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协会的规范管理,使它们成为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良好平台。

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习实践相结合,是学院长期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经验总结。学院通过调整教师评价体系、将教师科研项目引入第二课堂等方式,把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如把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教师业绩考评、职称晋升和工作量计算的重要指标,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加强第二课堂的课程化建设,如开设《大学生数学建模》选修课,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学分等,增强了第二课堂的专业性,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效对接;引导学生通过实习、实践、调研、启迪创新思维,将创新思维通过创新活动转化为生产生活实践成果,使科技创新与实习、实践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学院在推行大学生创新实践教育中,实施精品化战略,注重实践应用,通过精品项目、品牌活动的示范影响作用带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2006年至2012年,学院连续七年组建科技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们骑单车、携带电脑深入新乡市周边农村开展宣传调研、电脑维修、技术培训等活动。这些活动既使学生得到了锻炼,又服务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2006年,学生郝晨旭、于冬菊等通过实践调研,撰写了《中原环保稻草板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书,在第四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金奖;2008年,学生石俊飞、张晓节等通过实践调研,撰写了《垄上行三农信息服务公司》创业计划书,在第六届“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特等奖;2010年,学生宋艳佩、王静等通过实践调研,撰写了《大后方教育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书,在第七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铜奖。

此外,学院还积极整合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创造更广阔、更优越的实习实践平台。学院与甲骨文中国、文思海辉、浙大网新等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课外科技创新基地协议,协同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校园文化,保证了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和可持续化。2008年,受新乡市环境保护局委托,学院组织120余名社会实践队员对新乡市市区的污染源进行了全面普查,圆满完成任务,并提交《新乡市第一次污染源普查数据分析报告》。为此,学院还被评为“河南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

求实创新,彰显学院特色,工作成效显著,认同度高

近年,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教师主动带领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热情高涨。据了解,学院每年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有1500余人次,占学生总数的80%以上;参与指导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达100余人次,相当于每位教师每年至少指导1个科研团队。

自2005年以来,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学生获得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类奖励308项,其中国际奖23项、国家级奖29项。2013年,学院学生获得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06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学院学生4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2010年,学院学生获得全国计算机仿真大奖赛一等奖(全国共10个),同时学院还荣获优秀组织奖(全国共10个)。此外,学院学生还获批大学生创新项目26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2项,获得国家专利24项,获得软件著作权6项,发表科研论文300余篇。

经过科技创新活动的锻炼,学院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学院先后有70名学生因科技创新成绩突出,被保送为重点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硕士研究生;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考研率稳定保持在30%以上,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学院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创新实践能力等给予了高度评价。

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凝练工作经验,持续创新

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品牌的创建过程中,总结出了三条宝贵的经验,即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机制是创新活动的保障、实践是创新活动的源泉。

人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的理念,创新工作内容、工作方法,通过政策引导、表彰鼓励、奖金激励等措施,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能动性,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开展。

机制是创新活动的保障。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应适时建立、完善各项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活力,有效保障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推进。

实践是创新活动的源泉。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应深入实践开展调研,将科技创新智慧转化为生产生活实践成果,用知识回报社会,既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永无止境。在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河南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强化机遇意识,更加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努力开创创新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9篇:计算机创新论文范文

关键词:护理教育;美国;访问;护理学生;职业能力

随着我国护理专业毕业生参加国际交流,到国外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人不断增加,湖州师范学院在探索培养能开展护理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的护理人才方面做了有益尝试,与英国兰开夏大学健康学院和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社区与技术学院开展了联合办学和定期互访活动。本院与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技术学院(Minneapolis Community&Techinical college MCTC)建立了师生定期互访机制。2006年至今已组织5次中美护理师生互访学术交流及培训活动,每次活动为期1个月左右。通过学习交流,师生们加深了对美国护理教育理念的了解。

一、美国护理教育模式简析

1 培养目标: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在美国,不同护理院校教学理念和理论模式根据学校资源状况,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学生的培养目标上均注重对其跨文化和在高新技术条件下的护理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按培养要求护理专业毕业时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具体体现在基本知识、价值观和专业行为等方面的培养。要求毕业生在临床实践中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解决专业问题和决策的能力、交流沟通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的能力、自我管理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强调沟通技巧、护理伦理、预防保健、专业角色适应,注重专业能力培养。

2 课程设置:关注学生专业发展

美国护理课程设置形式不一,政府、各州教育部门只对护理教育计划、课程设置等做出原则性规定,具体内容、指标则由各校根据护理职业观念和职业特征和自己的办学宗旨、专业行为能力和概念框架自行制定,并可随时调整修正。这种灵活性给各校以很大办学的自主性和发展专业特色的创造、想象空间,便于护理教育对社会重大医学科技进步、经济变革、文化发展做出迅速反应,保证教育的社会适应性和协调性。课程设置时比较重视社会系统中专业护士的终末行为和价值观教育,以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面对各种复杂的工作问题。

3 互动教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美国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各有特色,具体形式取决于课堂的性质和教师风格,课堂教学注重师生的互动。互动形式多样,如:学生提问、教师回答,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之间互相讨论、进行案例分析、开展游戏合作等。许多美国教师十分注意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思维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每个学生提供发展机会,根据学生的个人差异,鼓励和引导学生按照自身特点全面发展。

4 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网络资源

美国的护理教育十分重视利用计算机媒体资源来强化护理教学:通过网络教学、计算机综合训练系统教学和教师在线互动教学等辅助完成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特别是在线互动教学,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很容易地通过网络获取选课学生的基本信息,并通过个人主页向学生提供与课程相关的背景材料、教学进度、教学内容、讲义、参考书目以及学习要求,布置作业和答疑。通过网络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安排考试、批改作业、回答学生提问、进行个别辅导等等。

5 考核:重视应用能力评价

美国护理院校在考核方面重视应用能力评价,通常一门课程在一个学期中要进行2―3次考核,考核由教师根据既定的教学进程和要求自行组织。考试题量不大,但特点鲜明,有较强的灵活性、综合性和实用性,考题中死记硬背的内容很少,一般会涉及到一定数量的应用题目,需要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考核方式也多种多样,有论文形式、口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形式,也有结合学生平时课堂讨论表现打分的形式等。论文考核别重视学生提出独立见解的内容,口试则注重学生在学习中有创新性的见解。无论采取哪种考核方式,都突出了对学生能力的评价。

二、美国护理教育对我国护理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启示

随着人口结构和质量的变化、全球化趋势和高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导致护理实践复杂性日趋增加,我国护理职业教育要应对这一挑战,顺应世界护理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与国际护理教育理念相接轨,与国内医院和社会社区服务急需发展需求为教学改革切入点,全面修改和论证我国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突出护理人文、强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为特色的素质教学模式,注重护生职业能力全程化教育,使我们培养的护理人才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

1 调整课程结构,突出护理专业特色

改革传统的以医学课程为基本模式,调整缺乏人文学科知识的课程结构,根据护理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论证和修订课程体系。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实现学生核心能力发展目标。确定每项核心能力培养所需的核心知识设置课程,改革教学的内容。以护理实际工作所需求的能力为导向,拓宽基础,淡化学科,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系统知识和核心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观。凸显护理的专业内容和特色,以培养知识能力型的护理人才。

2 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体能力发展

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减少说教式(灌输式)教学,留出时间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不仅要面对知识,而且要面对“人”;不仅要关注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能力。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老师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参与程度,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通过全体学生参与教学加深他们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使其从思想意识、情感、个性、精神境界方面得到升华,潜能得到激发,学习品质得到提高。

3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增强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将主要课程除课堂教学外辅以网上教学,将护理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典型病例以及练习题集上网。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课堂外的时间是无限的,可让学生自学复习的时间在网上进行,一方面在网上学习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其运用计算机的能力。也可通过计算机综合训练教学软件系统或网络版课件进行实践教学。通过现代教学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知识传递质量,增强课堂练习密度等,提高教学效能。

4 改革实践教学,强化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实验教学环节是护理人才全面掌握和深入融汇知识、训练科学思维和培养核心能力的重要环节,我们

应以“护理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建立“学校实训+社区实践+医院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新体系。通过“学校―社区―医院”交叉渗透,全程化培养实践能力。注重学生护理职业素质和职业情感培养,提倡护生早期接触临床、早期接触社区、早期接触社会实践、早期感受医院和社区,体验护士角色和病人角色,理解护士职业的价值和情感,学习人际交流沟通技巧,基本的生活护理技术,使学生能够持续获得本专业的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增加学生对护理职业的感性认识,同时,促进理论知识及临床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实现知识的内化。

5 完善考评体系,突出岗位能力评价

(1)理论教学评价,建立发展性教学评价体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进行评价,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方式的多元性,评价对象的全员性,构建完善评价体系。在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成绩,还要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将考试改革为理论+实践操作+综合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的几个部分进行评估,对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进行全面评价。如知识技能评价中,应评价学生理论知识在实践技能中的应用和综合,看其能否将掌握的课程知识应用到操作技术当中,有关技能是否得到了有效的训练和提高;情感态度的评价中,应评价学生自学能力、探究知识能力、信息资料搜集处理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创新能力等,看这些能力是否得到相应的发展提高。

(2)临床实践评价,建立临床、院校合作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附属医院在护理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请医院的带教老师对不同阶段临床实践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评价。早期见习注重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评价,能够将课堂讲授的沟通交流及人文关怀知识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临床见习注重自我认知角色转换评价,使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尽快适应职业角色转换,建立工作责任感。毕业实习注重专业能力及临床思维评价,加强学生临床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力,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所学的知识与临床接轨,实现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