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

一、设疑探究,强化课堂的动态生成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教师的单边活动,课堂上学生处于听讲与记忆的静止状态,学生缺乏问题意识,一切都由教师强加与灌输,学习的主动性也从无产生,语文教学陷入僵化状态。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动力,促进课堂的动态生成,提高学生参与语文教学活动的热情。例如在学习莫怀戚的《散步》一文时,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最后“母亲”依从了孩子的建议而走小路?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表现得十分踊跃,有的说母亲有慈爱之心,有的说母亲疼爱晚辈,有的说是小孩子不懂事,没有为年老体弱的老人着想。为使学生将自身的生活体验参与到阅读当中,教师接着问:长辈对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我们平日感受到了吗?于是学生回忆平日父母长辈对自己关怀的事例。有的同学说,有时真的把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视为理所当然,甚至是视而不见,这确实是不应该的;有的说父母给我们的爱都是真诚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有的说我们应该通过自身的行动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爱,好好学习,掌握本领,将来对国家对家庭能有所贡献是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也是回报父母的最好礼物。可见,通过设疑,可以有效促进课堂的生成,促使学生将日常生活体验参与到阅读当中,实现了对主题的有效把握与升华。

二、自主提问,促进课堂探究的有效性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提问的主体,学生是被提问的对象。教师怕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抓不住重点,回答不到点子上耽误授课时间而完不成教学任务,因此课堂很少提问甚至不提问,即使提问也是自问自答,告知学生一个所谓正确的答案。因此学生在阅读中问题意识很难产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缓慢。鉴于此,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的提问权交给学生,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例如在学习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时,教师让学生首先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然后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究解决。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藤野先生敬业乐教,热爱学生,这从他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等事例中可以体现出来。但作为教师,对学生充满期望,认真教书与批改,这本身是教师应该履行的职责,为什么能够得到鲁迅先生如此的崇敬与怀念呢?”教师让学生针对这个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寻找答案,全面了解鲁迅的写作背景,在热烈讨论中各抒己见,通过交流学生对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藤野先生热爱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是可敬的,热爱学生、认真执教是令人感佩的,但是当时正处在日本军国主义歧视中国人的背景下,藤野先生能够抛弃民族偏见,致力于医学的学术传播,真诚对待中国学生,这是何等伟大的具有全球视野的胸怀,这更加值得鲁迅先生及所有人的尊重与敬仰。因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探究能力形成的关键,语文课堂就应该提倡学生自主提问、交流探究,才会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互动合作,增强课堂的趣味性

生本课堂理念提倡尊重学生年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因材施教,增强课堂的趣味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学习《皇帝的新装》一文,在让学生充分阅读后,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课本剧的创编活动,在创编完成之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互动合作,进行课本剧的表演训练,其实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的过程就是学生深入理解人物性格与社会环境的过程,他们在表演设计中探讨适合人物性格的语言、动作、神情,结合对课文的深入理解,使课本剧的表演惟妙惟肖。在学习了《范进中举》和《孔乙己》之后,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假若孔乙己与范进相遇,他们进行了一番对话,大家想一下对话内容是什么?并将他们相遇后的对话写下来,然后进行表演。学生们非常踊跃,发挥自身的想象,通过自身的理解来设计人物的语言、动作及表情,在表演中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在学生小组合作表演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组成评委,对各小组表演进行评价,最后根据评分的高低评选出“最佳表演小组”、“最佳表演先生”等奖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激励。

第2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

其一:为纪念100周年,学校拟在校园网页增设“辛亥英烈”专栏。请写出鲁迅小说中以秋瑾为原型塑造的辛亥志士形象姓名及作品名,并为该专栏写一段不超过25个字的按语。(江苏省2011年,第5题)

其二:鲁迅的《药》中,花白胡子等说夏瑜“发了疯了”;夏四奶奶大声说道:“瑜儿,他们都冤枉了你……”请简要分析他们对于夏瑜态度的异同。(江苏省2012年,第23题第2小题)

第一题第二问的答题情况且不作评论,第一问绝大部分理科考生交了白卷,他们很有理由:鲁迅小说《药》根本没有入选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这是偏题,无从答起。第二题为文科加试题,而《呐喊》是必考著作,《药》出自其中,学生应能答好,但实际情况也不乐观。

这两道题是否为偏题、难题?不妨看一看苏教版语文必修教材第二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中的第二个板块“永远新的旧故事”,小说《祝福》后的“活动体验”第4题。题目如下:

阅读鲁迅的《药》,联系初中学过的《藤野先生》和《孔乙己》,想一想,《藤野先生》和《药》中的人们是怎样“看杀头”的?《孔乙己》中掌柜、酒客、小伙计是如何“看”孔乙己的?孔乙己是如何“看”自己的?《药》中的华老栓、康大叔、茶馆闲人、夏瑜母亲是怎样“看”夏瑜的?《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鲁镇人又是怎样“看”祥林嫂的?你是如何看待鲁迅作品中“看”和“被看”背后的实质的?请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看客”模式,是鲁迅小说的独特艺术,蕴含着他对国民性的深刻体察和深入批判,表现了他对国民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的人文关怀。在鲁迅小说(或散文)中,“看”与“被看”构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社会环境典型而具体的表现。这道“活动体验”题,对引导学生从广度和深度上把握和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而拓展阅读视野、增进审美体验、增强思想积淀等都具有积极的导向作用。第一题的第一问为文学常识,只要阅读了《药》,不应当没有印象;第二题实际上就是原“活动体验”题的截取,唯一的变化是把抽象的概括置换成了形象的表述,更多的是原题的再现。然而,这两题却被认为“偏题”或“难题”,岂非咄咄怪事!

从正常教学角度而言,江苏语文考卷2011年和2012年的前后两道题,学生不应感到生疏,它是熟题、易题。然而,学生尤其是理科学生竟然对《药》很茫然,连常识也无从知晓,这只能说明绝大多数学生没有开展深入阅读或一般性阅读《药》这一“活动”,更遑论“体验”了。当然,这种现象与教师平时的教学和引导不无关系。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更多重视文本自身的解读而忽视使用教材这一个“例子”时的拓展与延伸,更多重视“应试”式的训练而忽视对语文素养的培养,于是对教材中编者精心设计的“课后练习”表现得“不闻不问”也就顺理成章了。“课后习题”业已被边缘化,那么《语文新课程标准》建议的学生课外阅读要求的完成,以及鉴赏、审美、探究等诸能力培养的“落实”,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一切,根源还在于根深蒂固的应试心理。

当然,在现今形势下,不能没有考试,考试还是主要的评价手段,或者说不仅仅是对知识水平的评价,更是对能力水平、情感水平和思想水平的评价。问题是,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设计和编制看,更多指向了“能力立意”,更多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整个试题内容所要求达成的能力是与语文教材的系统编制密切呼应的,因此,考试要求与真正的教学要求是互为统一的。如果梳理一下2008年以来的江苏高考语文试题,语文知识运用、名篇名句默写等自不必说,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包括文学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乃至写作等考查的内容和能力要求基本植根于课内。“万丈高楼平地起”,语文教材就是语文大厦的“平地”,是语文能力、素养培养的永恒基础。在教学组织中不能远离这个“基础”,那种只重视做题训练、解题指导,而轻视教材运用、能力培养的做法,恰恰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舍本逐末。语文教学还是要真正地回归到教材上来,回归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各项教学目标上来,回归到语文能力、素养培养上来。

“课后习题”,这是就传统意义而言的,对应于苏教版语文教材,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即“积累与应用”和“活动体验”。关于设计这两类习题的目的,“必修一”在《致同学》中讲得十分明白:“为了增加积累,整合知识,拓展学习领域,培养应用能力,每个专题都设计了‘积累与应用’栏目”;“在‘活动体验’中,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走进语文,走进生活,提高语文素养。”无论是“积累与应用”,还是“活动体验”,和教材中模块的设计、专题的编排、文本的选择、写作实践的指导等一样,都是对语文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的规定或建议,都指向了学生应该习得的知识,应该达成的能力,应该具备的素养。从这一维度上说,作为用教材“教”的教师和作为用教材“学”的学生,无论为“今天”的应考计,还是为“明天”的发展想,文本附设的“课后习题”都不可忽视,要以之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至为重要的载体。

那么,如何用好“课后习题”,引导学生增强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发展人文品质呢?这里提出几点不成熟的建议。

第3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

一、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现状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扩大,科学技术带给人们知识上的改变也是巨大的,尤其是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接触到的信息也日渐丰富。在新知识的引导下,创新成了重要的发展动力,社会各行各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十分迫切。在此背景下,教育要明确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初中教学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个阶段,而语文又是一门基础课程,语文教学必须围绕创新能力这一目标进行改革,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从目前初中语文教学实践来看,教学中的创新性明显不足。大多数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主,教学过程中各个阶段都是以考试、升学为核心在开展教学,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估都严重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性都得不到关注,长期下来,很多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对新课改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的理解也不够透彻,在教学中体现不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改革流于形式:语文教学中的问题还体现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以教师的知识灌输为主,语文教学中体现不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 从教学效果来看,由于教学方式单一保守,很多初中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目标也不能很好达成。

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进行教学,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思想、教学方式上进行探索,为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以学生为中心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对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彻底挑战。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个外加的技能,而是一个建立在学生主体参与基础之上的不断激发内在潜能的过程。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是机械地接受知识,学生根本就没有思考与消化的时间,这会逐渐淡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逐渐变成接收知识的“容器”。为此,教师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让课堂能够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堂,这样学生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思考与学习,学生内心潜藏着的巨大学习热情与学习潜能,才能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对师生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是共同的学习参与者,教师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从而使传统教学的一言堂变成为群堂,变学生的被动接收为主动构建。

例如,一位教师上了一节公开课《藤野先生》,课上得很扎实也很有实效。但笔者过后细细回味,总觉得里面有太多的“问”。这里笔者就围绕这节课的课堂提问谈一下看法。

教师在展示完学习目标后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教师的提问如下:

A.文章主要写藤野先生,但并不是开门见山上来就写的。①从哪一段开始写先生?②这之前的段落都写了什么内容?③这些内容与写先生有关吗?

B.在仙台,认识了先生,两年的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①写了与先生之间的哪几次纠纷?②还有两件事不是发生在自己和先生之间,但这件事却对自己和先生有重大的影响,是哪两件事?为什么?③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些词句看出的?④此时的鲁迅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C.读文章35~37段。①读完这一段你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从哪些词句表现出来?②你怎么理解“伟大”一词?③从文章最后一句话,你看出了什么?

于是,学生就在这些问题的“裹挟”下人声鼎沸起来,读书声、讨论声充满课堂。学生活跃,气氛高涨。整堂课就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结束。

问题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也就是说,课堂教学最终的指向目标是学生。而有些教师恰恰是曲解了这一点,教师问,学生答,问题教学变成了“问答”教学。然而,教师问题设计得再巧妙,学生回答得再完美,都代表不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进行创新教学,发展初中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身必须具有更灵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发端于教师的创新教育,教师要灵活多变地进行创新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这些别具一格的教学创新能够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主动创新的意识,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1.随机应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断开花结果,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不仅要更新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研究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更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环节。在课堂上教师要积极地引导,运用启发式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并富有创新地推进教学,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转变。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点到为止,切不可喧宾夺主,要知道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只有学生亲自经历思维的过程才会起到锻炼的作用,如果教师一切包办只会步传统教育的后尘,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学生的能力培养,更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2.巧妙点拨

经过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笔者深刻地认识到教师的引导要注意适时、适度,而点拨则要具有巧妙性和启发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地点拨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而且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第4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

《药》是中学语文教材里的常选篇目,常用的教法是先梳理情节,再分析人物,最后归纳主题,这也是一般小说常用的教学方法。主题通常理解为“明线突出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暗线突出地描写了革命者的悲哀”。笔者曾多次执教本文,感觉理解单一,教法呆板,学生觉得鲁迅作品难解,学习兴趣不大,所获甚少。

语文课程论专家王荣生先生说:“文学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经典名篇,比如鲁迅的作品。鲁迅的作品一定要当鲁迅的作品来教”。

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认为:“引起鲁迅创作冲动的,是人的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场景与细节,以及他对于这些具体的场景、细节背后所隐藏着的人的存在、人性的存在、人与人的关系的深度追问与抽象思考……在他的创作中,每一个具象的形象(人物、场景、细节等等)都隐含着他对人的生命存在,特别是现代中国人的生存困境的独特发现与理性认识。这样,鲁迅的小说细节就具有了某种隐喻性,涂上了鲜明的象征色彩。”

因此我们在分析鲁迅小说时就不能按照一般的由情节而人物再主题的思路,而应直接从细节人手,通过对细节的沉潜咀嚼去探究鲁迅小说背后的“深度追问与抽象思考”,这大概就是“鲁迅的作品一定要当鲁迅的作品来教”吧。

如何从细节人手进行品读分析呢?小说的人物分析和情节分析又如何进行呢?

首先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阅读交流。读前要让学生明确细节的基本内涵和外延。细节不仅包括我们常见的动作,还有人物的对话。然后再细读全篇。先朗读,尽量读出小说中人物的语气情感。一位同学读,其他同学可做点评。有些重要的细节就让学生反复读。如康大叔的说话,就找了好几个男同学读,女同学点评。这样一些人物的分析通过读就基本解决了。再如夏瑜“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也让学生反复读了几遍,体会这句话的背景意义和夏瑜的身份。再默读,要求学生对照吴中杰先生的点评找出自己印象较深的细节,写一段鉴赏文字。然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须提醒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不要只囿于他人的点评,把印象深刻的细节和疑惑的问题记在笔记本上。

交流时有些学生的感受就比较独特。比如有的同学觉得中国人竟然半夜起来看杀人,真是无聊透顶;有的同学说牢卒阿义,搜刮犯人的油水,一点都不“义”,作者名之“义”意在讽刺。华老栓夫妻愚味无知,把辛苦挣来的钱换人血馒头来给儿子治病,一点怜悯之心都没有。这些问题不仅是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还涉及到对作者思想的认识。也有一些同学提出了质疑,如:鲁迅写了华大妈上坟的情节,为什么还要再写夏四奶奶上坟,这不都一样吗?鲁迅结尾为什么详细地写乌鸦呢,就因为它是不详之鸟吗?学生的真实感受出来了,有了自己的体会。

第二步笔者将学生的笔记收上来,从中选择出几个典型问题重点分析,选择问题的依据是:

第一,已达成共识的就不再关注。

第二,大多数学生所关注的或学生基本不关注但在作品中依然是很重要的细节。“重要”不仅指直接关系着作品思想深度的理解,而且还涉及到学生读书的方法和品质,这可能比前一种还要重要,这是读法的问题,具体说就是怎样阅读鲁迅的问题。

第三,选择的问题具有典型的鲁迅特征,有较强的隐喻性和象征性,能让学生思维空间得到充分的拓展,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最好能结合以前所学读出吴先生社会学分析之外的理解来。

第四,每部分最好有一个能体现其主要题旨的问题,这样可由点及面,由细节分析带动情节分析,可节省教时,起到一石数鸟的作用。

第二课时根据选定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小说第一部分我选择了围观夏瑜被杀的细节,学生讨论形成下面几个焦点:

1 老百姓的愚昧和麻木,对革命者的不理解。这点吴中杰先生已指出,学生不是自己读出来的。

2 鲁迅的态度是讽刺的,心理是厌恶的。这是从“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这句中的比喻悟出的。

在指导学生分析细节时,我提醒学生可比较一下鲁迅其他作品的相似细节。

立即有学生指出这个细节和《藤野先生》中“看电影”的细节有相同之处,更有学生看出《孔乙己》中也有类似围观细节,接下来的讨论就热烈了。有的说都表现了中国人的愚昧麻木;有的说表现了中国人没有爱心;也有的说表现了中国人无聊自私的心态;还有的认为鲁迅特别关注“围观”,但这不能代表所有的中国人,鲁迅心里是否过于悲观了……这说明学生真正读出了自己的感受,有了自己的发现和体会。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教师应该出场的时候了。我首先肯定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表扬了一些善于提问的同学。在读法上,对学生能将鲁迅的部分作品联系起来给予了热情的鼓励。接着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钱理群先生的两段话来将讨论引向深入,同时也是暗示鲁迅作品的读法。

小说中所有的人只有一个动作:“看”;他们之间只有一个关系:一面看别人,一面被看,由此而形成“看与被看”的模式……中国人在生活中不但自己做戏,演给别人看而且把别人的所作所为都当做戏来看。看与被看就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构成了人与人的基本关系。

先驱者与群众的关系,本来是一个“启蒙者与被启蒙者,医生与病人,牺牲者与受益者的关系”,但在中国的现实中却成了“看与被看”的关系,这是鲁迅充满苦涩的一大发现。

我要同学们谈谈对这两段话的理解,结果同学们又读出了自己的发现。有的说鲁迅写的不仅是中国人,而且是全人类;有的联系课文第四部分两个母亲相见却不能理解,夏四奶奶误会儿子的细节,说鲁迅把人与人的关系看得是很悲观的,好像完全就是冷漠,没有理解……

显然,学生的理解已超出了吴中杰先生的评点,有点“走进鲁迅”的意思了,实际上学生已经在品味细节的象征性和隐喻性了,不管理解是否正确全面,学生已经以一种积极的姿态投入到作品之中了。

作者通过康大叔的对话暗示了夏瑜之死是由其长辈亲戚告发的,这一点学生疏乎了,提醒学生对话也是重要的细节,不能轻易放过。

四个部分的细节问题分析过后,小说的情节也顺势牵出。这样从细节问题人手的教学设计不仅凸显了鲁迅作品的个性特点,也顾及了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接受能力,同时也关注了小说的三要素,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注释:

①《高级中学语文参考资料》一年级第二学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礼,第136页。

第5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

小学语文 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

我们都知道中央电视台著名的儿童节目主持人金龟子,她是孩子们心中的天使,从事儿童节目主持多年,时光荏苒,不变的是她那颗淳朴的童心。以至于我们见到她不自觉的感叹,何以时光对于她竟然没有丝毫的作用。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她保有一颗童心,在孩子们的眼中,她永远是美丽的。小学语文教师是童话故事的讲述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语文老师就是一个美丽的童话。小学语文教师的“美”要从三个方面去体现:

一、干净迷人的穿着

一袭美丽梦幻的花衣往往成为儿童注意的焦点。小学生还不够理智和成熟,容易根据个人的好恶来做判断。所以,小学生喜欢哪个老师就喜欢学习哪一科。教师从形体上取得学生的喜爱,这是教好小学语文的第一步。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要有一颗童心。这颗童心是一颗赤子之心,是爱心,对一切生物、一切生命,更是对所有学生的爱心。爱能让人更加的美丽,一颗简单纯朴的心是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最后,教师的言行要美。教师言行的美不仅体现在语音的温柔动听,还体现在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尊重,这一点非常重要。小学生正处于认识这个世界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感官非常敏锐,教师对他们态度的细微变化他们都能感觉出来。大家看河北台的方琼,这位成功的儿童节目主持人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对儿童造成的心理影响,我们可以注意观察方琼和儿童说话的时候,她总是让自己低下来,经常跪在地上和孩子说话。这个动作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让孩子从一个平等的视角来看待自己,让孩子觉得她是自己的一个朋友。小学语文教师也是如此,需要在这些小细节上做的“美”一些。

二、小学语文教学要教出课文的“美”

首先,要读出课文的美。学生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听故事,很多时候他们未必懂,但他们可以从父母的语气中去感受和学习。有时候,父母说话的内容未必有多么恐怖。可是,只要是小学语文教学要“美”用恐怖的语气说出来,孩子往往会害怕。生理学家通过反复的实验也证明,通过听觉的学习能直接被大脑接受,并经想象加深印象。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为学生读课文,用优美的声音为学生营造一个美丽的世界。教师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声音的抑扬顿挫,重点、婉转、延长、急促都要拿捏得准确。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朗读的过程中必须时刻观察和注意学生的反应,该慢的时候要慢下来,该停留下来的时候要有足够的时间停留。因为小学生的反应速度毕竟要慢一些,他们的想象力又非常的丰富,这就必须要求足够的时间来让他们在大脑中创造性地再现生动的画面。朗读教学是有着许多成功的例子的。著名作家魏巍在他的《我的老师》中回忆他的语文老师时说,她爱教我们读诗,以至于年代久远,作者还能背诵那时学来的诗。鲁迅先生在回忆他的老师藤野先生的时候也提到他的嗓音是抑扬顿挫的调子。可见,优美的朗读能带给学生多么美妙的享受啊。

其次,要分析出课文的美。朗读还仅停留在感官和想象的,如果想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更加理性地学习和鉴赏,就必须对课出必要的分析。这个过程是小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的过程,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在分析课文的时候关键是要学生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美丑,从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埋下良好的基础。在另外一方面,对课文的分析还要让学生懂得文字之美和行文之美,大概了解美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最后,要体现教学方法的“美”。教师教法灵活,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做出相应的教学设计,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明察秋毫,洞察一切,掌控全局。学生在教师的呵护和鼓励下争先恐后,畅所欲言,想象飞驰,大胆勾画,师生之间相处融洽,其乐融融,这是多么美丽的一幅画面啊。小学语文教学的美还必须体现在教学方法上的“美”,这个“美”的含义就是用恰当的方法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一个宽松快乐的氛围里忘我地学习。例如精心设计导语,引发兴趣。

古诗中的情境,往往需要教师通过语言加以描述,把学生如何教小学生感知诗歌的美带入其中。因此,教师的导语设计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提问题、设悬念等方法,精心引发学生兴趣,把学生带入对诗歌美的享受中。如在进行《早发白帝城》教学时,我在导入时便以谈话激趣:诗人李白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很美的画面。白帝城笼罩在彩色的云霞之中;长江之水白浪滚滚,一泻千里;两岸青山层层叠翠,江畔传来猿猴啼叫声声。这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的长江三峡美景图真令人陶醉。想学这首诗吗?学生听后受到感染,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了。另外,通过讲故事或传说,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闻官军收河南》时,我在课前讲唐代安史之乱的故事;教学《七步诗》时,在释题时跟学生讲曹丕、曹植二兄弟不能相容的故事。这些曲折动人的故事,引人入胜,易于在学生的心中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加深对诗意的理解和感悟。只要学生对诗意有了一定的理解,那么自然而然就会去感知诗歌美了。

第6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

关 键 词 德育;学科教学;德育渗透;德育融入;德育体现

作者简介 刘慧,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初等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泽龙,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德育实效性问题一直是教育关注的重点。笔者认为,要解决德育实效性问题,德育与学科教学之间关系的定位与理解,需要重新审视。

一、对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的理性审视

目前,德育与学科教学的关系主要表述为“渗透”或“融入”。“渗透”与“融入”的本意何在?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问题有哪些呢?

(一)“渗透”与“融入”意在两物之交融

“渗透”一词产生于近现代,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出现。古代一般都将“渗”和“漉”连在一起表达意思。《说文》曰:“渗,下漉也。”[1]370“渗”指液体向下滴流。而“透”作为动词,有两层意思:一是取跳跃之意。《说文新附》曰:“透,跳也。”[1]347二是取穿过、透过之意。《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中有“渐渐透出”,这里“透”即为渐渐穿过的意思。《汉语大辞典》中“渗透”被解释为:比喻一种事物或势力从某一方面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科技上,将“渗透”定义为:当利用半透膜把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隔开时,浓度较低的溶液中的溶剂(如水)自动地透过半透膜流向浓度较高的溶液,直到化学位平衡为止的现象。它强调的是不同的物体交融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见,“渗”是指某一事物从一个区域范围向另外一个区域范围慢慢进入,而在此之前,后面的区域范围并没有这一事物。“透”是指某一事物穿过或跳过一个区域范围进入另一区域范围。“渗”“透”意思接近,两者连在一起使用,意在强调两种不同事物通过运动而交融。

从词源上来看,按照《说文》的解释,“融”本义为冰雪等化为水(如“消融”),引申指蒸汽升腾。“融”又引申指几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如“水融”。[1]629“入”本义为进来、进去之意。《说文》曰:入,内也。根据百度百科的解释,“融入”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基本词意是融合,混入、混合。一是指有形物质的彼此融合,或者一种物质融入另一种物质。二是指非物质形态的融合,如一个人或群组从思想上和形式上融入了另一个群组,成为一个更大的群组。在用于人的范畴时,更多的是指精神层级的融合和接纳。由此来看,“融”本身有两种涵义:一是指同一事物不同形态之间的变化,二是指不同事物合为一体。而“融入”一词的基本涵义则完全倾向于后者,即有形的或无形的两者的融合和彼此接纳。

(二)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

将“渗透”与德育相连,形成了“德育渗透”之说。对德育渗透的界定,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阐释,如“所谓渗透性,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正面灌输而言的,是指结合教学、管理等业务工作一道进行并贯穿和渗透其中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途径和原则”[2],如“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目标通过各种途径,依据德育与其它领域的联系,运用各种手段与措施以不易察觉、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德育内容缓慢地传递给学生的过程”[3],等等。据此理解,德育和学科教学是两种不同的事物,渗透是德育进入学科教学原则、方式、途径。

德育融入是另一种对德育与学科教学关系的理解。如,高校学科德育渗透要把德育目标融入教学目标,要把德育内容融入教学内容,要把德育过程融入教学过程,要把德育方法融入教学方法,要把德育评价融入教学评价中去[4]。在中小学,德育融入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最具代表性的比喻是“盐说”,即将德育与学科教学视为“盐与汤”的关系,将德育比喻成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盐,将学科教学比喻成汤。在日常生活中,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但不能单独使用,融在汤菜中,方显汤菜之美味、盐之价值。由此来启示教师,要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中,这样教学才有意义。“德育是盐,教学为汤”这一比喻还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了两件事。

由此可见,无论是德育渗透,还是德育融入,都是将德育与学科教学看成两件事,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德育并不在学科教学之中,学科教学本身也没有德育之意。德育渗透与德育融入的实质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

(三)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之危害

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二分”带来教师认识上与行动上的误区,是学校德育实效难以真正提高的症结所在。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的,学科教学失去了德育之魂而降为单纯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分”的,一些教师心中、眼中只有教材、考试、分数,而没有了学生、生命、成长。

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导致教师难以从源头上认识学科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导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德育与学科教学分离开来。但为了完成三维课程目标,教师还不得不在学科教学中生硬地“加入”德育内容,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流于形式等现象广泛存在。从表面上看,教学中是有了德育,但实质还是一种“无教育的教学”。因为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二元的存在,一些教师对德育也难免不抱着可做可不做的态度。面对繁重的学科教学任务,教师已然没有精力再去思考和实施德育渗透。教师会主观认为,自己只要搞好自己教学就可以了。

可见,由于在根源上将德育与学科教学“二分”,所以造成现实中无论是采用“渗透”还是“融入”的方式,都无法真正解决好两者的关系。德育依旧是德育,学科教学依旧是学科教学,育人与教书仍在两个维度下各自为战,德育与学科教学难以逃脱“两张皮”的命运。

二、学科德育是德育与学科教学的“一体共在”

赫尔巴特早就表达过“没有无教学的教育,也没有无教育的教学”,麦克莱伦也曾说过,没有道德性的“教”(如训练、灌输、建立条件反射等)是“教”的“赝品”,有道德性的“教”才是“教”的真品。可见,德育与学科教学是“一体共在”的,而非外在生生“渗透”进去。

(一)学科中蕴含德育

学科中蕴含德育元素,“文以载道”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初中语文教材中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在描述恩师给予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的同时,还从侧面反映了藤野先生作为一名教师高尚的师德。又如,在高中数学数列一章的教学中,可以介绍数学家高斯小时候不怕困难、刻苦钻研的事例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再如,音乐教材中《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等催人向上的歌曲,不仅从正面介绍歌曲内容可以鼓舞人的斗志,向人传递热爱祖国的信念,而且从侧面介绍作者生平也是一次德育机会。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可见,德育不是学科教学的“身外之物”,而是其本身的“应有之物”。

(二)德育应在学科教学中“体现”出来

既然德育是学科教学“应有之物”,那么学科教学中就应该将德育“体现”出来。何谓“体现”?回到词源来看,“体”本义指身体,引申指手脚、四肢,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中的“四体”即指人的两手两足。“体”用作动词,表示亲身体验、实行,如成语“身体力行”[5]。“现”在古作“见”,本义为显现、出现、实现的意思。“现”作动词时又有显露、表现之意。“体现”,谓本性表现于外,引申为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具体表现出来。“体现”比喻某一种事物自身内的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种契机下显现出来的一种状态。

由此看来,所谓学科教学中体现德育,就是使学科本身所具有的德育之本性、德育之元素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显现出来。可以说,德育体现是对学科德育的真正回归和践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渗透或融入。

三、德育体现如何在学科教学实现

学科德育是教师在进行学科教学的同时,将学科中所蕴含的德育资源,通过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挖掘出来,自然地体现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并促使学生感悟,从而实现其育人功能。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德育体现?这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处在主体地位,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运用其教育智慧“挖掘”“呈现”“促悟”。

(一)教师要将学科中蕴含的德育资源“挖掘”出来

在教学中,学科中的德育与学科的关系一般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显性存在的关系,通常称之为显性德育;二是蕴含在学科中的隐性关系,通常称之为隐性德育。前者可以通过学科内容的知识点直接反映出来,后者一般不直接与学科知识点挂钩,而是蕴含于学科教学的组织形式、知识价值观中。这就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德育意识、丰富的教学经验,智慧运用合理有效的方法手段,将其挖掘出来。朱小蔓教授曾从学科分类角度,将不同学科内容、师生关系、教师角色、教学方式等所蕴含的道德资源做了归纳与总结。[6]

(二)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将德育“呈现”出来

仅仅将德育内容“挖掘”出来,还不足以使学科德育在教学中体现出来。“挖掘”之于“体现”少了一个环节,即“呈现”。也就是说,教师在将学科德育的内容“挖掘”出来之后,还要使其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呈现”或“表现”出来。学科德育不止是“挖到”,更是使之“现出”。也就是说,学科德育体现,首先强调的是回到学科本身挖掘德育元素,是一种内涵式德育;同时,还应注重将所挖掘出来的学科本有的德育显现、实现出来,是一种过程式德育。

这是学科德育的核心环节。教师在这里需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以及教学评价三个环节上入手,依据德育目标和内容,结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根据年级要求和学科自身特点将德育元素有层次、有侧重点、有系列地体现出来,并贯穿教学始终。

(三)教师要在学科德育过程中使学生“感悟”

德育落脚于学生,只有学生真正理解了德育,并将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或激发、促进了学生德性的成长,才可以说学科德育真正体现出来了,这样的德育才具有实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感性体验,让学生做一个道德判断的主体,促使学生悟出德育的真谛,即“促悟”。怎样才能“促悟”呢?在这里,教师可以从理性和感性两方面来进行。一方面,在课堂与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借鉴苏格拉底的“助产术”和学生进行一些交流和对话,引发学生对课本上问题进行理性的道德思考,在思考之后加以判断,悟出相应的道德,做出相应的选择;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躬行实践”,在活动中去细心感受和体会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并尊重学生的体验和情感状态,给予学生充分表达的自我空间,让学生在真诚谈论的道德问题上进行一种自发、自觉的道德学习,从而在感性层面上悟出道德。

总之,德育并不是从外界渗透进学科教学之中,而是原本就存在于各学科之中。德育与各学科教学是“一体共在”的,教师教学不但要关注学科知识本身,更要关注德育内容,尤其是潜在的德育内容,要积极主动深入挖掘、分析德育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使之“体现”出来。学科教学不能没有德育,学科教学只有体现了德育,才可能说真正完成了自身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张章.说文解字:下[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

[2]刘德仿,袁洪志,李军.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J].中国高教研究,2000(10):49-50.

[3]陈发军.课堂德育渗透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4]曹明,吴恒仲.高校学科德育渗透应注重五个“融入”[J].教育探索,2012(11):128-129.

第7篇:藤野先生教学设计范文

我校是一所创办较早的职业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工作中,我们发现所招的春季班学生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但他们学习积极性比秋季班学生差很多,入学后厌学问题凸显,稳定性差,学生流失率比秋季班高很多。我校领导极为重视春季班学生的教育问题,尤其要求教师结合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春季班有效教学方面的研究,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 1.春季班学生的入学状况

春季班里面的学生大多是经过所谓的“分流教育”,即进入初三第二学期后,部分学习有困难或者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学生直接进入中职学校学习,即从初中提前毕业的学生;还有一小部分是工作了一段时间,由于种种原因,又来继续求学的往届初中毕业生。春季班与秋季班的学生比起来,要么学习基础很差,要么行为习惯上缺点明显,这就造成了春季级教学和管理难度都很大。

 2.春季班学生的表现

 2.1 春季班学生厌学现象比较普遍

在春季班,学生厌学现象普遍,上课期间,不愿听课或故意捣乱。对于教师的提问,一个班通常只有少数有所反应。有些学生上课就想睡觉,但下课铃声一响这些学生立即精神抖擞。对于作业个别学生不是抄袭就是干脆不做,任课老师怎么教育也无济于事,这部分学生考试时胡乱完成,根本不在乎自己的成绩。

 2.2 春季班学生学习上缺点明显

在春季班,学生的知识衔接性很差,对于初中所学的一些知识记不起来,一些学生说根本没学过,课堂上老师要经常穿插讲解旧知识,这经常导致教学进度很慢。春季班学生缺课本现象也很严重,上课十多分钟了,有些学生桌子上书都没有一本,教师教学内容在哪都找不到北。

 2.3 春季班学生纪律观念淡薄

在春季班,上课铃声响了,有些学生磨磨蹭蹭,行动懒懒散散,很不情愿进教室,时间观念淡泊。老师常抱怨学生经常找借口溜出教室,不愿意待在教室;刚放完假春季班常有学生要请假外出;上课发呆之类白日梦游者也存在。"病症"虽因人而异,但根本原因却是相同的:纪律观念淡薄。一些春季班的学生在学校主要目的就是混日子,学习如受罪,但因为学校管的严,不能随其所愿,怕吃苦的学生在学校就想着回家,回家几天后家长管不了孩子,又将孩子送到学校,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学校看好孩子,也没有寄希望于他们的孩子有什么出息。

松散学生的表现很有可能会蔓延到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学校,阻碍学校良好风气的形成以及稳定教学秩序的建立,也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及学校声誉。

 3.春季班教学的对策研究

面对春季班现实,学校领导特别重视。近两年我校都举行春季入学考试,来提高生源素质,同时要求老师从教学的角度多想一些办法。既然春季班学生的生源性质一定,他们很难适应我们一以贯之的依照教材,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听不懂教材上罗列的那些内容,那么我们将着眼于促进学生健康、长远的发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生长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入手,来因材施教,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来适应这些学生。

 3.1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春季班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春季班的学生,有很多从小就缺乏情感教育,思想很敏感,因此老师既要坚持对他们的管理,又要坚持教学民主,保持教师的人情味,和他们建立平等的关系,以情感动人,要用温和的语言和饱满的情绪去感化学生,使学生有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促使学习氛围的形成。

尊重关爱春季班学生。春季班学生大多数因为学习差,在初中甚至小学就不被赏识,尊重他们能激发他们积极进取追求进步,这就要求老师要多一份付出,多一份理解,多奉献一片爱心,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做春季班学生的知心朋友。

严格要求春季班学生。对于春季班学生的诸多不良习惯,如:不愿意受约束和管理,以滋事生非为荣,毫无廉耻之心等等,老师要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人有廉耻,百事可立;人无廉耻,百事不为”、“人穷志不穷”、“人要脸、树要皮”等等教育,并须严格要求他们改正。只有对学生严格要求,才是对他们真正的爱护。

 3.2 调动内驱力,增强自信心

科学评价,使学生增强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因春季班学生的特殊性,学校在教学设计上可实行学分制,以学业学分和素质学分之和来评定学生。学业学分也不单单包括学习成绩,还包括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而好人好事、体育、技能竞赛、书法、文娱等活动中取得名次可充当适量的素质学分等等。学分制让春季班每人都能找到自信,并不是传统的“只有学习好才是好学生”,同时让他们把学做事与学做人统一起来,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春季班学生的缺点通常是容易表露的,其实再差的学生也有某方面的优势,老师应对学生仔细观察、研究,尤其对"调皮"学生更应多加琢磨,并及时发掘其优点、长处。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大胆地表现,不放弃任何一个争取好成绩的机会。

 3.3 发挥榜样的作用

老师与学生朝夕相处,教师榜样对提高学生素质至关重要。教师语言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更影响着学生的心灵,教师的榜样作用则是“润物细无声”的。如果老师只知道严格要求学生而不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怎么能使学生的行为符合规范呢?藤野先生给鲁迅先生的重要影响,不知在于他的解剖学,更在于他的人格魅力。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除了在学识方面,在道德、修养等诸方面均要成为典型。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们可利用春季班学生从众心理强的特点,树立先进典型,加大宣传力度,做他们好的榜样。当然也可以树立一些反面的榜样,注意不能是学生们自己,让学生自己对比,主动汲取营养。 3.4 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改革教学方法

春季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差,基本的概念掌握的也不扎实,知识结构不系统,用常规的教学法,收效甚微。因此必须针对春季班实情,寻找教学的突破口,合理安排教学活动,改革教学方法,来积极调动学生的各种器官,把枯燥的知识学习变为解决问题的心理需要。举个比喻,就是把米给学生,由他们自己做饭自己吃,学生定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样的教学就会变得高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