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范文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学好初中数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学好初中数学

第1篇: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范文

【关键词】 数学 老师 学生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11(b)-0085-01

升入初中以后,很多学生发现自己对于数学越发不懂了。出现这种情况关键在于初中数学相对比小学数学在知识方面更加复杂,抽象,并且难度加大。对于一些学生就会觉得数学变得很难,自己无法学懂,从而产生畏惧心理,甚至产生厌倦。那么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谈起,一是老师,二是学生。下面我就细致的进行阐述。

1 学好数学的关键在于老师

没有人可以否认老师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学习成绩好,一方面是知识基础好,另一方面就是因为教学的老师非常棒。所以对于老师我们要求不仅具有专业的教学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所以老师要做到如下几点:

1.1 对于初中数学教材进行研究,与小学数学做到衔接自由

很多学生在小学时候,数学很棒,但是一进入初中,数学成绩便一落千丈。这就是因为学生还没有转变对待数学的态度,而老师也没有注意到将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做一个衔接。那么老师应该怎么做呢?就以初一代数为例,在有关代数的方面,主要会涉及到数、式、方程和不等式这几个知识点。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几个内容与小学数学中的算术数、简易方程、应用题等知识有关,我们就可以做一个衔接。比如说数与代数式,其实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学习过的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比如说加法交换律用a+b=b+a表示。所以老师要说明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就是使代数式表达更加方便,能够简便的表达数之间的关系。将小学数学中的关于字母的知识与初中代数式中的字母相衔接,可以让学生更加直白的明白代数式中字母的含义。

1.2 注意教学中梯级教学

学生刚进入初中,对于学习数学的观念还没有转变,他们的头脑中对于数学学习还是那种简单式的思考。所以老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循序渐进,采用梯级教学法,一步一步将知识传递到学生的脑中,切不可操之过急。比如说在讲授相反数的概念时候,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几组相反数的特点,再引导学生对比总结出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概念。这样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会比一下子将知识全盘倾出更加有效。

1.3 学会引导学生自己学习数学

老师推着学生学习是最不可取的也是最消极的学习方法,对此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主动投身到学习数学的快乐中。比如在学元一次方程中,老师可以这样做:

在课堂的开始可以对“什么叫二元一次方程”这个概念进行提问,并且不要急着回答,而是让学生在思考后,自己归纳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然后,再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与书本上规范的定义作比较,得出认识和理解。之后在黑板上写下下列式子,

(1)x2+y=0 (2)y=5x +3 (3)y+2/4x(4)x=8/y+3

(5)(x+y)/2-y=0 (6)2x-1=2-x (7)ab+b=4

让学生找出这些式子里那些是二元一次方程,并将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式子找出说明理由。这样就让学生在理解了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基础上更加加深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的认识。

2 学好初中数学主要在于学生

学生进入初中后,要及时转变学习方法,那么我们一般提倡“五到”法则。我们所说的 “五到”就是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1)耳到:在上数学课的时候,我们不仅要听老师对于知识重难点的讲解,还要听同学们是如何回答问题的,了解他们的解题思路与自己的有什么不同;(2)眼到:学生在复习课本的时候要注意把书上讲的知识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联系起来;(3)口到: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地方,口到是指学生对于疑问要及时请教老师,而不是将问题越积越多。很多学生不敢问老师,怕会在老师心中留下笨的形象,其实大可以放心,及时问问题;(4)心到: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及时思考,要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不要做与课堂无关的事;(5)手到:这里所讲的手到就是及时的做笔记,那么在数学课上的笔记应该如何做呢?首先记住一些知识概念、知识点;其次记住典型例题和解题方法;最后可以总结一下这些例题的重难点。

第2篇: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范文

关键词:学习兴趣;模拟考试;学习毅力;学习方法

相比较于初中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而言,高中的数学不仅内容繁冗、复杂,而且抽象性和理论性都很强,因此,很多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即便是一些初中阶段数学成绩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都会对于数学的学习产生不适应,认为数学知识难学,紧张和畏惧的心理便会在无形中慢慢地滋生、蔓延。如果说,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态度一直这样消极、被动,甚至不敢学,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正确地利用自己的眼、耳、口、鼻、脑,那么即便是再好的老师,教得再好,也不能促进学生自身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高中数学,前提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

一、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做任何一件事情,并把它坚持下来的强有力的内在动力。同理,要让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是前提。对于大多数的学生来说,高中阶段,他们不仅被繁重的课业学习所累,而且还时时承受着“高考”大山的重压,让人喘不过气来,学生在这种令人不舒服的心理环境中,心情自然不愉快,即便是硬着头皮在那里学习,也大多都是装模作样,骗骗老师,同时也骗了自己。这不仅蚕食着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次重大

考验。

然而,谁的高中生活不是这样,谁的心情又是每日清闲?繁重的学习任务,紧张的竞争氛围,沉重的升学压力……我们难道就可以选择逃避吗?绝不!初中数学我们能学好,高中数学我们也一样能学好。要攻克高中数学这一“拦路虎”,学好数学,我们首先就必须要攻克这“令人不舒服的压抑感”。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这“不愉快”,而投入最佳的状态在学习中呢?我认为,倾诉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学生心中的郁闷,不愉快,就像是一堆垃圾一样,如果长时间不清理,必然会让学生觉得压抑。这时,我们可以找一个信任的人,将心里的“垃圾”倒一倒,寻求一些理解和宽慰。也可以走出家门、教室,放松一下,让微风吹走心中的雾霾,自己有了一个愉快的心境,不仅更想学习,而且学习效率也会事半功倍。

此外,学生进入高中之后,会面临无数的大小模拟考试,很多学生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平时的学习情况很好,但是却没能在考试中得到应有的分数。这就与学生的心理素质脱不开干系。因此,在日常的模拟考试中,学生要将这些考试作为高考的演练场,有意识地锻炼,努力提高自己的心理素养,从而能够在无论多大的考试中,都能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超常的发挥,成为最终的胜利者。

二、保障:培养学生持之以恒、滴水石穿的学习毅力

学习是一门苦差事,而且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学生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从一个台阶跨上另一个台阶。每一位学生都有想学并学好的美好愿望,也拥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也在开始的时候投入了足够的热情和努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热情消散,大多数的学生学习都是“虎头蛇尾”,不能坚持到底,善始善终。而数学被称为是“思维的体操”,其学习过程更加艰苦非常,相比较于其他的学生,想要学好高中数学,更需要学生拥有持之以恒,滴水石穿的学习毅力。“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只有忍耐住台灯前的寂寞,才能换来辉煌的成就。

三、手段:帮学生制订适合的、事倍功半的学习方法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合理且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并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以下是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总结的几点略有成效的教学手段:

1.制作个人错题集

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做题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可避免的,我虽不提倡题海战术,但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只有见过更多类型的数学问题,才能开拓思路,提高解题能力。让学生制作个人错题集,是让学生将自己做错的所有题目,哪怕是最简单的作物,也要摘录下来。一段时间之后,返回头再看,重新再做一次,让错题集成为学生进行自我反思的园地。这样,学生就会不断地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断地成长,不断地提高。

第3篇: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优质高效

我们倡导初中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但因为兴趣爱好、学习环境、学习条件的限制,一般情况下,初中生的数学学家庭作业外基本上是在课堂教学中完成的。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好好利用课堂几十分钟,向课堂要效益和质量。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讲求教学艺术,充分运用技巧、方法等手段,营造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让数学课堂能成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所,成为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获得数学知识的教学殿堂。那么,究竟如何才能上好初中数学课呢?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目前初中数学教育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与学生自我的需要仍然有些脱节,这主要还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考考什么,就教什么,中考不太关注的内容,则走过场,教师不太重视。教师大都采用题海战术,而很少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数学兴趣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不是基于学生内心的需要,而是顺从于中考的需要,所以,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不高。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教师方面的原因

数学教师课堂准备不充分,自身知识、课堂应变能力、教学技巧等都不足以应对课堂变化,而且备课不充分,导致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程序混乱,教学方法机械单一,课堂导入因循守旧。有的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该紧的时候没紧,该松的时节没松,应该透彻讲解的知识只没有透彻讲解,该略的内容,则不吝花大量的时间反复纠缠,自己的思路不清晰,逻辑不严谨,导致成绩不佳的学生只能雾里看花,不知所云。其次是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方式粗糙,教学循规蹈矩,没有任何创新,致使学生不懂变通。再次是数学教学没有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地方。教学形式死板枯燥,学生很难在课堂中支撑自己学习的兴趣点。最后是数学教师不能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对优中后进学生态度差异大,从而导致学生两极分化严重。

2.学生方面的原因

因为初中学生年龄尚小,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以逻辑思维为主的数学学习在情感上有点疏远。初中年龄段的学生心理上不成熟,他们凭兴趣学习和思考,对本来就枯燥泛味的数学提不起学习积极性,这就导致了对数学学习无法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自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优质高效上好数学课的方法

1.让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的价值

数学是基础学科,数学知识的掌握是学好其他各科知识的基础,数学又是一门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数学或与数学相关的知识。学生只有学好了数学知识,才能学好其他各科知识,才能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已经渗透于社会各个领域中,初中数学知识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基本知识技能,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才会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乐意投入到学习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并保持持久的动力。

2.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从事某项事业的意识倾向,是对所要了解或掌握知识的喜好和关切情绪。如果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兴趣,就会克服各种困难,倾注大量心血,力争获得一定成绩的。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其重要。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上,数学教师要引领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神奇和神秘,发现数学中蕴涵的美,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数学也是自己认识世界、认识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而引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关键是教师,关键在课堂。所以,数学教师要精心备好每一堂数学课,充分把握好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合理理顺好数学难易问题的教学投入和有效化解,营造轻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多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互补,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动手参与,动脑思考,动笔练习,动口讨论,让数学课堂成为良性互动的课堂,成为学生形成数学学习信心的课堂,成为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能力的课堂,从而真正让学生爱上数学。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生千知,不如授学生一法。只有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进行自主数学学习。由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自主分析、自主总结数学规律,要重视数学过程,而非数学结果,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获得数学知识,自己总结数学规律,对数学公式、定律、方程等,学生最好能用自己的方法进行验证,从而做到举一反三解决数学问题。数学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积极创造条件,在对数学知识的讲解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对此数学知识形成的认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究的数学学习意识,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总之,上好初中数学课,学生要充分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要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同时,教师要讲求教学艺术,充分运用技巧、方法等手段,营造充满活力的数学课堂。这样这样,我们的数学课堂才能成为培养学生数学能力,获得数学知识的教学殿堂。

参考文献:

第4篇: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范文

“衔接”,一个非常重要的字眼,如果在高一上学期没有很好地把这件事完成,那么将对学生高中甚至今后的学习都造成不良的影响。那么,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到底有何不同呢?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存在的原因有哪些呢?

一、教材内容方面的不同

首先,初中数学教材通俗易懂,难度不大,侧重于定量计算,而高中数学教材,较多研究的是变量和集合,不但注重定量计算且需作定性研究,注重各种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空间想象力的培养等,在初、高中教材知识点衔接上有脱节现象。

其次,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虽然初、高中教材都降低了难度,但相比之下,初中降低幅度大,而高中由于受高考的限制,教师都不敢降低难度,造成高中数学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调整后的教材不仅没有缩小初、高中教材内容的难度差距,反而加大了。

二、教学方法方面的不同

初中教师的教学主要依据初中生的特点及教材的内容,教学进度较慢,对重点内容及疑难问题有较多时间反复强调,答疑解惑;而高中教师在处理高中教材时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反复强调教材内容。对于习惯于初中教师教法的学生在进入高中后,难以适应高中教师的教法。另外,初中教师在知识点的处理上侧重记忆,学生只要记住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而高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对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和法则加以认真讲解,还要重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学中不但重视书本上的内容,还要补充各种课外知识,对习惯于“依样画葫芦”缺乏“举一反三”能力的高一学生,显然无法接受,难怪会觉得自己变笨了呢!

三、学习方法方面的不同

在初中,教师讲解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住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以落实“三基”培养能力。因此,高中数学学习要求学生要勤于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做到举一反三,解类旁通。然而,刚入学的高一新生,往往继续沿用初中的学法致使学习困难较多,完成当天作业都很困难,更没有预习、复习及总结等自我消化、自我调整的时间,这显然不利于良好学法的形成和学习质量的提高。

明白了以上的不同以及问题的所在,我们就可以针对以上情况有的放矢地采取各种措施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从而使学生尽快地度过高中数学学习的适应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准备工作是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主要有四项工作:一是给学生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中学数学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结合实例,采取与初中对比的方法,给学生讲清高中数学内容体系特点和课堂教学特点;三是结合实例给学生讲明初高中数学在学法上存在本质的区别;四请高年级学生谈体会、讲感受,引导学生少走弯路。(2)规划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教师首先要摸清学生的学习基础,然后以此来规划自己的教学和落实教学要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2.课堂教学是关键

(1)立足于大纲和教材,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2)要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3)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3.学法指导是助力

高中学生不仅要想学,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2)建立错题档案。(3)举行学习方法交流。

4.非智力因素是保障

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除了优化教学环节外,还应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喜欢,所以才肯下功夫去学,因此要重视运用情感和成功原理,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学生学不好数学,要少责怪,要多找自己的原因,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学习及生活上存在的问题。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要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积极、愉快的和敢于想象的过程,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形成积极的情趣和态度。(2)培养刻苦学习的精神,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刻苦钻研,对不懂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向老师、同学请教等途径及时弄懂,努力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3)强化数学学习的意志品质,努力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注意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使他们善于在失败面前冷静地总结教训、振作精神,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努力争取今后的胜利。

第5篇: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反思

本地全是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障碍,多数学生进中学时汉语表达能力还很差,因此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极差。在小学时就对数学很排斥,上中学后学习科目增多、学习内容扩展延伸、知识逐渐深化,数学学科中:知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数字到字母代替数,由静态到动态,由简单到抽象。本地经济、文化落后,自然条件差,人们对文化修养要求不高,家庭教育跟不上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对学生影响大,近几年就业难度加大,多数学生没有继续读书的想法等等原因,导致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低下,没有学习动力。下面本人将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学会交流、反思学习情况等方面对本地学生如何学好数学学科展开讨论。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你就迈出了学好数学的第一步,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学习和拜读了许多教育专家的理论文章以及这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我认为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从老师做起,转变自己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做到:

(1)摒弃传统的师尊生卑的道德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体者。教师要鼓励学生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培养学生的意志和自信心。要让学生学会胜不娇、败不馁的开拓进取精神。

(2)摒弃以往的“满堂灌”“满堂问”的教学模式,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一个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数学”,还要使学生“会学数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过程中体会创新和发现的快乐,让学生保持对数学长期的兴趣。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教学的直观性与理论联系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2 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预习:预习是上课前对将要学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 ,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由于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尝试,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养成自学的习惯,所以预习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本地大多数学生平时没有预习数学的习惯,多数数学老师往往忽略对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没有在学生当中营造出预习的环境。教师应认识到预习在学习当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形成和掌握好的预习方法,还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预习数学需要我们既要动脑思考,还要动手练习。概括起来,数学预习就是“一划、二批、三试、四分”。以“方程和它的解”一节为例来说明这种预习方法。“一划”就是圈划知识要点,如“已知数”、“未知数”、“方程的解”、“解方程”几个基本概念,以及提示内容。“二批”就是把预习时的体会、见解以及自己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批注在书的空白地方,对判定2y+2=4y-1与2x+5x+8是否是方程,为什么?说不出理由,这时我们可以把疑问注明在此二题旁。“三试”就是尝试性地做一些简单的练习,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四分”就是把自己预习的这节知识要点列出来,分出哪些是通过预习已掌握的,哪些知识是自己预习不能理解掌握的,需要在课堂学习中进一步学习。例如通过预习这节内容,我们可以列出以下知识要求:(1)什么是已知数,什么是未知数,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2)会判别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3)会列一元一次方程,(4)会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某一个方程的解。

预习时对于新课中出现的公式、定理要弄清来龙去脉、对计算方法加以练习、对实际问题加以分析理解、善于观察比较发现共同点与不同点,对于新课中出现的难点加以注明,通过这样的一种预习方法,学生就明白了本节课中学习的重、难点及学习目的。

课堂:课堂四十五分钟,对每个学生来讲都是公平的。可是,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却不一样,有时差别甚至很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课堂四十五分钟的认识和态度不同。他们在课堂内的四十五分钟里,往往学得很被动。取得的效果很不理想。由此可见,忽视课堂的四十五分钟,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

学生必须明白,课堂学习是解决学习困难的有效途径。而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首先,上课前要尽快将自己的思想转换到本节课的思维上来,并准备好有关本节课内容的疑虑,以便听课时及时抓住重点。其次,要准备好上课工具,随时备用,防止因找不到工具而出现跟不上老师上课节奏的情况。再次,要把预习过程再清理一遍,使自己的思路能完全跟上甚至超出老师的节奏。 在教师的指导、启发、帮助下学习,就可以少走弯路,减少困难,在较短的时间获得大量的数学知识,所以课堂学习是学好数学的关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才是真正的主体,要求学生做到“看”“听”“思”“记”多数在教学中只注重自己教,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预习情况,合理安排时间,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观察、思考,要知道“听”是“思”的基础,“思”是“听”的深屋次掌握,是学习方法的核心和本质的内容,会思考才会学习。

俗话说得好“好记心不如烂笔头”,但本地大部分数学教师没有要求学生记笔记,课堂上学生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且记笔记主次不分、凌乱不堪。应要求学生学习记笔记的好习惯,教会学生作笔记的方法:(1)服从听讲,结合教材来记录、掌握记录时机。(2)记要点、记疑难问题、记解题思路、记教学时所补充的内容。(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

课后:(1)复习:复习就是把学过的数学知识再进行学习,以达到深入理解,融会贯通,精练概括,牢固掌握的目的。但是本地学生没有复习的习惯,这就要求老师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复习习惯、掌握良好的复习方法。为此应要求学生每天浏览教材中所学习的内容及笔记,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记公式、定理及时解决存在的知识缺陷与疑问。对学习的内容务求弄懂,切实理解掌握。如果有的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思索,还得不到解决,则可与同学讨论或请老师解决。(2)作业:本地学生较贪玩,课后常常急于完成作业,作业对他们是一种负担,为完成任务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作用。在学生经历复习过程后,然后完成作业,再反思。适当地多做题,要想学好数学适当地做一些题是必需的,从基础题入手,以教材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由浅到深提高难度,以帮助学生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让学生在解题时做到精力集中,思维敏捷。

3 学生学会交流

数学学习是一个师生、生生相互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地加工交流信息的过程,每个同学都要学会如何与老师交流,如何与同学交流,在交流中解决数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养成主动提问的习惯,在听老师讲解时,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老师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鼓励学生说出心中的疑虑,当堂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组织一些课堂讨论,给学生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期间,教师应设置恰当的问题,引导学生高效讨论,在思维交流中加快学生信息加工的过程。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加强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好同学要积极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积极虚心地请教,不放过每一个不理解的问题。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内容外,要想学好数学,还应多做题,尤其是做一些比较经典的有代表性的练习对学习数学是很有用的。这有助于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有助于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能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思维敏捷,能够很快进入最佳状态,在必要的时候就能运用自如。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平时所养成的解题习惯就越能发挥重要作用。

4 培养学生随时反思的习惯

反思是学好数学不可缺少的过程,反思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是自我评价的方法之一。只有通过不断地对自我进行反思,我们的学习才有进步。作为老师应给学生充分的反思时间,并对反思结果进行交流,相互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和自觉性。同时教师也要做到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综上所述,要学好数学,我们必须重视一再强调的三个环节――预习,听课,课后巩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课后复习,有质有量的完成作业。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较快的一个阶段,我们必须在这一阶段培养起学生好的学习方法,这将会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第6篇: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范文

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

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含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为此,作为新人才就必须学会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获取新知识更新观念,形成新认识。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应教学生会学。在不等式证明的教学中,我重点教学生遇到问题怎么分析,灵活运用比较、分析、综合三种基本证法,同时引导学生用三角、复数、几何等新方法研究证明不等式。

例:已知 a>=0,b>=0, 且 a+b=1, 求证:(a+2) (a+2) +(b+2) (b+2)>=25/2。

证明这个不等式方法较多,除基本证法外,可利用二次函数的求最值、三角代换、构造直角三角形等途径证明。若将 a+b=1(a>=0,b>=0) 作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线段,也能用解析几何知识求证。证法如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取线段 x+y=1(0≤x≤1),(a+2) (a+2) +(b+2) (b+2)看作点(-2,-2)与线段x+y=1上的点(a,b)之间的距离的平方。由于点到一直线的距离是这点与该直线上任意一点之间的距离的最小值。而 d*d=( -2-2-1|)/2=25/2, 所以(a+2) (a+2) +(b+2) (b+2)>=25/2。“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方法的掌握,思想的形成,才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表现对已解决问题寻求新的解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 生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创新。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成为发现者,要让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这一探索过程,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如:在球的体积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分为三组,要求第一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的半球;第二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的圆锥;第三组每人做半径为10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每组出一人又组成许多小组,各小组分别将圆锥放入圆柱中,然后用半球装满土倒入圆柱中,学生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半球的体积等于圆柱与圆锥体积之差。球的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集公理化思想、转化思想、等积类比思想及割补转换方法之大成,就是这些思想方法灵活运用的完美范例。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7篇: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范文

关键词: 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初始阶段 有效教学

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学生往往在初始阶段由于对初中数学知识比较好奇,表现出很强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可是,好景不长,过不了多长时间老师们会很快发现,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害怕、畏难心理,导致初中数学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很不稳定,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方法都需要进行有效调整。学生能不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地调整好学习心态和学习的方式方法,决定了学生的今后学习数学的成绩好坏。同样,教师要对学生的这一学习调整期进行适当引导,教师采用怎样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引导,促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调整,也成为决定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方面。所以,这一阶段我们要为七年级学生能自然地、比较平稳地踏上学习数学的轨道付出努力,初中数学入门阶段的教学应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消除畏惧心理上下工夫。下面我结合多年来初中数学的教学经验谈谈体会和认识。

一、利用好初中数学新教材,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1.初中生的好奇心是否持久决定了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态度和结果。在初始阶段,学生一开始的那种好奇心和迫切情绪是短暂的,不能长久,当他们进入教学后,能否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他们能否学好数学的关键。对于学生的好奇心来说,视觉刺激是重要的方面,新教材采用先进的印刷技术,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编排形式新颖;内容顺序的重新安排切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课题的引入既有趣又通俗易懂,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丰富多彩的课外材料,吸引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就能比较容易达到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目的。

2.引导初中生阅读材料,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往往会被教材中那些具有现代气息、形象直观的插图所吸引。我们要因势利导,让他们看图回答问题,这样不失时机地抓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展开研究和思考,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更有利于其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3.认真做好课外实践,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新教材上的练习、学生随堂习题较原教材大大增加。认真做好这些习题,既能清楚地引入概念,顺利地得出规律,启发引导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前半学期的习题,一定要认真做、全部做、帮助学生做,而且要做得成功。这样能使学生兴趣盎然,更投入。我们在进行教材中的练习时要注意以下方面。

(1)增强练习的趣味性。教师对于每一个演示例题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例题讲解的目的不仅是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揭示数学规律,更重要的是要利用例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此,我们所要做的每一个例题不仅要能够充分揭示数学规律,更要增强例题的趣味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做好例题讲解的准备工作,想办法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

(2)鼓励学生参与,帮助学生做好小组合作学习。数学学习,不仅要进行必要的演示,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小组探究,小组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探究。相比例题讲解学生只是进行观察,小组探究是需要学生亲自进行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是不小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学生进行分组探究之前对进行必要例题讲解,重点是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小组探究的成功率,增强学生学习数学进行探究的信心。特别是探究中的注意事项我们要重点强调,因为探究的注意事项是关乎小组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不仅如此,小组探究还考验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我们要教育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具备小组合作意识。在进行小组探究时我们要进行必要指导和纠正,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我们这样做不仅是要让学生顺利地完成小组探究,获得探究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探究的圆满完成,以便消除学生探究的畏难情绪和畏惧心理,增强学生探究的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二、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突破难点

新教材注意联系实际,适当降低了难度。但由于初中生的学习刚刚起步,在这段适应期里,学习中他们还是会感到有困难的,一遇到困难一般都会产生畏难情绪。所以,我们要认真分析、钻研新教材,备好课,力求讲得简洁、浅显、容易理解。在教学中尽量为初中生疏通教材,使他们不感到数学知识难学,同时也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我们的教学优化和对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了解学生,信任学生

第8篇: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范文

一、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

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实际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上的小主人,既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注意,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老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老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师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上的小主人。

二、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

要想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创设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教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夏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感情,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作为老师,首先要热爱学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的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感到老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导,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1.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简单化,学生的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从而不断产生学习兴趣。

2.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第9篇:如何学好初中数学范文

基于对学困生的成因及其特征的分析,我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步开展转化工作:

一、用爱心去培养学生的信心,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全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普遍性错误,先要自我检查,这样会使学生受感动,自觉去纠正错误。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一味地批评、责怪学生,就会使师生情感破裂,产生隔阂,他就会讨厌你,远离你,这样要学生学好你的课是不可能的。当然,教师对学生也应严格要求,要学生认识到,搞好学习必须靠师生共同努力。对一时学不好的学生,教师应付出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参与教学过程的始终,并把简单问题留给他们解决,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提高其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勇气,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后,要给学困生提前进入新课的认识,使他们在课堂上找到自己的坐标和价值,增强学习信心。在给学困生补习和辅导的过程中,要用平常心去对待,不能希望值太高;对他们要有充分的耐心,一点一点的让他们进步。还有,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先有进步,后来又有退步,这是很正常的。他们对考试分数的高低特别敏感,当他们考得不好时,他们又会垂头丧气,马上又失去学习的信心,这时又需要教师再一次进行“打气”,鼓励他,给他以学习的信心,让他又兴起学习的劲头和必胜信念。总之,教师必须用真诚的心去关心和爱护他们,他们一定有所收获的。

二、用耐心去培养学生的恒心,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

1.激发兴趣,创设情镜,让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学困生往往有一个坏习惯,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交头接耳开小会,有时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课后东抄西抄。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弱点,不是压制“交头接耳、不让说”,而是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说,让学生讨论。通过巧妙的提问激起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出所学知识,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既是演员、导演,又是观众,有时还是评论家,乐在其中。

2.铺设台阶,引导探索,让学生享受攀登之乐

教学中适当地分解知识难点,合理划分课堂教学层次,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让学生尝到探索之乐、成功之乐。

3.抓好测试,善于训练,让学生享受成功之乐

学生对学习成绩是很敏感的,分数对情绪的刺激亦是很大的。考试命题时,试题分层次提出考试目标,设必做题,选做题,拔尖题等几个层次,在题目序号前用符号标记,必做题按最低要求命题,一般不超出现行教材中“练习”的要求,面向中等水平学生。必做题形成一份完整试卷,满分100分,其他层次另定分,这样有利于调动学困生的积极性。辅以激励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之乐。测试时,分类要求,分类评价,发挥测试的反馈功能作用。试卷讲评是矫正学生错误的重要环节,实行:①学生自评和互评;②教师导评。评共同性问题,评典型性问题,评一题多解,评怎样矫正;③面评。对问题较多的学生,导评后还必须面批面改,这样针对性强。

4.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他们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

只要学困生接受教师,那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多用“你答得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你并不比别人差”、“你也许课前忘了复习,若课前看了,我相信你是能够回答的”等,这样做到了多鼓励,少指责;多进行正面指导,少板起面孔训人,让学生在学习上有信心,有奔头,有积极性,使他们能“亲其师而信其道”。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三、用责任心去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数学学困生一般不愿自己动脑筋,一切知识等着老师“喂”。为改变这一局面,我开展了“预习――上课――整理――作业”的学习法指导,让他们学会怎样预习、怎样上课、怎样整理知识、怎样做作业,知道只有忠实完成这四个环节中的每一环节,才能跃过章、段这一大步,进入下一阶段内容的学习。我们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去开发他们的智力,使他们的智力和能力逐步适应学习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