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造价毕业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改革
作者简介:廖礼平(1979-),男,江西吉安人,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工程管理。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2014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高职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编号:JXJG-14-59-3),主持人:廖礼平。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5-0067-04
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面总结,是学生从单一的知识学习到能力提高的转变,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毕业设计也是对学生工作态度、工作协调能力、事业心和责任感等综合方面素质的训练过程。
一、毕业设计现状及原因分析
就业问题,是新时期社会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国家发展高职高专教育的重要原则之一。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如何实现“零距离就业”,是每个院校长期以来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为使“零距离就业”成为现实,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在学生临毕业前设置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该环节的实践(包括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使学生受到实际工作岗位的初步职业训练[2],比如,工程造价专业就包括工程识图,现场施工与组织、工程预结算、工程管理等实际工作岗位中的各工作流程。但因受传统教育等诸多因素影响,当前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实践环节普遍存在较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质量。为此,课题组在某职业技术学院及某高专院校2014届毕业生中开展了问题调查,进行了文本分析。
(一)课题调研背景、路径
本次调研,以江西省某高职院校及某高专院校为对象,两所院校在校内师资、毕业设计管理性文件方面都有较好的基础,不存在影响毕业设计实施效果的技术问题。但是,毕业设计的实施效果依然不理想。调查内容及路径如表1。
(二)课题调研结果及分析
经过问卷调查,随机抽取520份有效问卷,进行质量分析,结果如表2。在毕业设计选题来源方面,学生自主选题的仅占19.5%,明显偏低。毕业设计选题性质,毕业设计与毕业报告两类合计达到79.1%,论文类仅占11%,说明高职高专毕业设计选题以应用技术型为主。选题与专业的关联性达89.6%;毕业设计的选题与就业的相关性仅为48.6%,这两者充分说明专业与就业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与此同时,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关联性为56.2%,说明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的结合仍存在差距,须加强之间的连贯性。从毕业设计完成的时间看,61.1%的学生用于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不到2个月,远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半年及学校规定的18周;教师指导情况,指导3次以内的占41.3%,这两者说明学生投入的时间不足、教师指导不够。学生对老师的满意度为84.4%,这说明毕业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不在老师,另有其他因素。毕业设计质量影响要素中,除前面的时间原因,知识欠缺、资料不足占83.8%,应为主要障碍。毕业设计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贡献来看,90.4%认为有贡献,31.3%认为贡献很大,说明毕业设计至关重要[3]。
综上调查及分析,毕业设计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当前高职高专毕业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原因主要有:第一,迫于就业的压力,大多数毕业生忙于找工作,对毕业设计教学环节缺少热情,没有足够重视;第二,指导老师的指导缺乏系统性,不能很好地将学生就业岗位各环节各流程全部覆盖,加上平时还有教学工作,时间安排没有足够的灵活性;第三,毕业设计教学周期长,学生管理难度大,尤其是安全方面,教学效果不显著,存在毕业设计形同虚设,有些专业甚至出现“放羊”现象,比如建筑施工类、会计类专业。这些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质量。因此,高职高专院校毕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必须改革。
二、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改革新模式构建
笔者以江西某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为例,探讨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新模式,包括毕业设计的安排、指导老师及学生的管理、顶岗实习的布置、实施及考核、成绩的鉴定等方面。工程造价专业主要培养具有本专业岗位职业技能及可拓展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以全过程造价计价与控制技术及基层造价管理岗位为主。院校要求学生进行毕业设计的目的始终围绕专业训练、职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进行。所以,毕业设计必须基于顶岗实习的工作过程进行安排[4]。
(一)调查阶段――做好毕业生跟踪工作,把握毕业生顶岗及就业状态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其培养对象理论知识相对薄弱,但对其实际操作技能、工作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要实现这一目标,做到将毕业设计与学生顶岗实习及就业岗位有机结合,毕业设计的选题必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具有明显的岗位针对性。
近几年,通过对江西省中恒建设集团、江西建工集团等用人单位的调查、回访,发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基本呈现两个特点:一是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执业资格;二是以现场管理人才为主。工程造价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主要以工程项目造价员为主,占到毕业生总数的近六成。及时让学生掌握情况,毕业设计才更有针对性。院校可以在第五学期将上述情况通过主题班会、就业指导、岗前培训等形式告知学生,以便学生在顶岗实习前对本专业的就业情况有一定的预期。
(二)毕业设计的选题阶段――采取多途径分流毕业设计工作
受建筑类企业项目分散、实习工地安全隐患多、实习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工程造价毕业生集中就业人数相当有限。为更好做好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工作,院校在第五学期中段,一方面,与就业指导中心密切联系合作企业,尽最大努力安排集中顶岗;另一方面,广泛收集社会各用人单位信息,举行供需见面会,积极推荐学生分散顶岗;第三,校友、积极协助,学生主动参与,专业教师积极推荐。社会、院校、家庭、教师、学生等多方参与,将每一毕业生顶岗实习岗位落实到位。学生进入实际岗位,在院校、企业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求职意向等,自主地选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及评价、工程招投标、现场施工、工程管理、工程预结算、工程测量、工程资料管理等方向的毕业设计选题,报指导老师、院系审批。当然,院系也鼓励毕业生,按照《毕业设计》课程标准确定的方向性选题要求,进行自主创新创业。这样,学生、校内、校外指导教师协同努力,将毕业设计选题与学生顶岗或就业有机结合,指导老师按规定进行毕业设计选题的汇总、审核、开题指导工作,确保毕业设计选题工作高质量完成。
(三)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定期检查、到企业调研及学生信息反馈相结合
为确保顶岗实习的质量,校内专业带队指导老师通过巡查,或现代化通讯设备、网络等对小组学生在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处理、解答。同时,为加强过程控制,教研室、系部、教务处(或实训中心)安排四次集中检查。第一次检查,每年12月初,顶岗实习动员会。主要针对学生社会阅历不足,实际工作经验缺乏等情况,进行专业就业指导宣传,动员学生顶岗实习,强调顶岗实习的重要意义。第二次检查,来年1月上旬进行,顶岗实习布置工作。根据第一次集中后的动员情况及指导老师下企业调研结果,指导学生落实实习单位,进行毕业设计选题及开题工作,完成顶岗实习报告书的发放及填写指导工作等。布置第二阶段指导老师1月至4月上旬下企业调研工作。第三次检查,来年5月上旬进行,毕业设计答辩会。针对学生顶岗4个月以来工作过程、毕业设计环节遇到的工程实际问题、心得体会进行交流;检查学生顶岗实习情况,主要包括学生的顶岗情况、指导老师的指导情况、学生实习报告的填写情况等;布置第三阶段指导老师在5月至6月上旬下企业调研工作。第四次检查,安排在来年6月中旬进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总结会。主要工作包括,针对顶岗实习、毕业设计完成后的收获、体会以及教研室、系部、教务处等教学管理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学生顶岗实习报告书的批改、总评、鉴定工作。
(四)毕业设计答辩工作――按学生顶岗方向分组进行
在每年6月上旬,毕业生返校,学生辅导员、教研室、系部主持毕业生答辩会。答辩会按毕业设计选题进行分组,比如工程造价学生可分为项目招投标组、建筑施工组、工程监理组、工程预结算组、建筑测量组、工程项目资料管理组等。答辩程序按每人10分钟汇报进行,每人分三阶段:自我介绍、毕业设计及顶岗实习介绍、答辩。答辩成绩按指导老师给出的过程成绩(60%)、教研室安排评阅教师给出毕业设计评阅成绩(20%)及答辩专家给出答辩成绩(20%)。
(五)顶岗实习考核――以企业指导老师为主
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发生了转变,从单一的重学历、转为学历、能力、职业道德和价值观并重。责任感、协作、创新等成为现代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顺应这一转变,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也须进行改革。顶岗期间学生的道德品格、工作态度、业务能力、组织规律、创新创业成为考核的重要指标,并且,评价过程以定量考核为主,最后按优(85分以上)、良(70-84分)、及格(60-69分)和不及格给出顶岗成绩。
三、高职高专毕业设计改革与创新措施
高职高专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其目标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应创新思维,打破传统的毕业设计学科体系,开展基于顶岗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顶岗实习工作过程中,通过专业技术的应用与实践,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提高人才培养素质与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改革毕业设计选题机制,从源头上保证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质量
选题工作,是毕业设计的重要环节。应淘汰与顶岗实习岗位关联度不高、缺乏应用技术价值的课题,通过校企合作,从企业寻求选题方向,将生产企业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管理性问题纳入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中。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岗位,总结其岗位特征,归纳出与本行业、企业岗位联系密切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建成难度适中、内容覆盖面广、与企业生产经营关系密切的毕业设计题库。要进一步细化毕业设计选题各项指标,尊重知识,尊重学生兴趣,实现毕业设计选题的灵活性、高效性。
(二)加强监控,构建学生、学校和企业共管的毕业设计监控体系
推行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需要学生、院校和企业的相互协作、相互支持,这是确保毕业设计改革过程顺利推进的关键环节。毕业设计周期长、人员相对分散,尤其是建筑类专业,项目流动性大,这样给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因此,应构建由指导老师、企业兼职教师、教研室、系部、教务处多层次多角度的过程监控体系。通过这一科学体系,对毕业设计的选题、开题、毕业设计实践、答辩、成绩考核等各环节进行监控,以确保毕业设计目标的实现。经过长期的实践、优化,在校企合作的支持下,最终形成“校企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从而实现顶岗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一体化。
(三)构建专兼职结合的指导教师团队,是做好毕业设计的关键
鼓励校内教师到企业调研、挂职锻炼,提高其操作技能及水平。同时,从企业聘请一批能工巧匠,发挥其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强的优势,从而构建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导师团队。建立企业“教师联系站”,成立企业毕业设计指导办公室,由校内指导老师与企业能工巧匠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项目工作,实现校企导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的运行机制[5]。
(四)突破毕业设计成果形式,实现毕业设计成果多元化
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特点,要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必须打破传统单一的毕业论文形式。在校内外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专业特点、学生兴趣与顶岗实习企业的实际,由学生自主地选择毕业设计成果形式,可以是毕业设计、毕业调查报告,也可以是实验报告、创新发明等。比如,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其毕业设计可以是编织一份完善的预算书、一份系统的施工组织设计、一份规范的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也可以是一份规范的监理大纲。
(五)健全校企共同评价、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毕业设计成绩评价体系
应根据毕业设计的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标准,是毕业设计改革的重要环节。应细化指标、量化指标,定性定量相结合,探索成立由校外专兼职教师、行业企业专家、用人单位、社会共同组成的毕业设计评审委员会,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改变传统的只有指导老师或只有校内老师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进行“程序式答辩”的评价模式。大胆创新,逐步形成由指导教师、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共同参与的“毕业答辩――毕业设计成果展示――企业招聘”三位一体的毕业答辩新模式,以社会、企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真正实现毕业设计、顶岗实习、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比如,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设计答辩,可以聘请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事务所等用人单位、工程造价管理协会领导等,与校内指导老师共同组成答辩委员会,实现毕业与就业的衔接。
参考文献:
[1]王焱,柳天杰.基于顶岗实习工作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探索[J].山西建筑,2010(11):210-211.
[2]周志近.高职院校毕业设计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J].生活教育,2012(12):93-95.
[3]管新平,等.高职毕业设计(论文)现状调查与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8):18-20.
关键字:电大 工程造价 实训 运用能力
前言
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工程造价行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电大以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的技术性人才。学生不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实际运用与动手能力。本文结合电大教育的实践与学生身上的问题出发,对如何提高电大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进了阐述。
一、课程设置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所学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要,课程设置应以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深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加强管理,形成特色,从而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专业应用性要强
对于电大的学生,由于在工作中原所学知识不能很好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必须要提升自己的学历以及工作能力,在事业上上一个台阶,而且电大学生的素质层次不齐,因此,对电大的课程设置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更为严格。建立完善的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确定教学计划课程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一是教学计划应进行相应的改革、调整、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1],特别是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之后。二是注重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优化,同时考虑造价员、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的需要,以学生从事的工程造价岗位所需的知识、职业能力、技能来组织课程与教学。因此,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可设置为:《工程识图》、《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装饰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管理》、《工程招投标》以及工程造价专业软件实训。当然,其他的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建设法规》、《建筑CAD》、《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也不容轻视,可以作为次核心课程来对待。
(二)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教学包括两个方面:实训与毕业设计。
(1)实训
课程实训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也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工作过程的演练机会。在教学中发现,电大很多学生对具体的工程任务,不能熟练地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都较差。因此,要将工程实际问题与工程模拟相结合,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内工程造价综合实训。在设置课程实训时,本着训练学生“几大预算”(如土建预算、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编制能力为基本方针,按照“分项目、全过程连续进行”的方针进行课程实训设计[3]。
首先,选择一些不太简单,也不太复杂繁琐典型的工程项目,作为课程实训的载体,按照由简单到复杂进行了排序,比如按照:“砖混结构工程项目”、“框剪结构工程项目”、“精装修工程项目”、“工业厂房项目”[3]。然后,对典型工程进行设计,将建筑工程与设备识图、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结算、造价系列软件操作等知识分别整合到上面的具体项目中,转变成适合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对每个工程项目都要做出①在定额计价方式下土建预算造价编制;②水、暖、电安装工程定额预算造价编制;③清单工程量表编制;④清单组价(工程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作;⑤工程中间结算和竣工决算文件的编制[3]。
(2)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迅速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既体现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又体现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通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将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建筑、安装、装饰工程概预算,结算,决算等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毕业设计选题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老师可预先设计一些规模较小的各类工程,编制规范的任务书、指导书、实践进程安排计划及学生成绩评定标准。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清楚、难度适当;毕业指导书内容完整、对学生工作阶段划分合理、编制步骤与实际吻合;所提供的资料难度不能太大,要求来源于实际工程。然后,将学生分成3-5人一个小组,采用两种方式相结合:①采用让学生对实际的工程图纸编制预算并与专业人士所编制的预算造价对比;②不同小组对实际工程的图纸分别编制投标书,模拟真实的招投标环境,教师组成评标小组对其进行评标。让学生在工程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招标、投标。由于采用了真实的施工图纸,学生能接触到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动脑能较为顺利地完成设计任务。这种毕业设计形式,既能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以能让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及设计中加以改进[4]。
二、课程教学环节
要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课程教学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保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扎实地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关系。
(一)教材的选择
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我国的造价行业在不断的发生变革,最好选用2008年《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后出版的引入新的规范且经过修订了的教材。保证学生能获得最新的信息。第二,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5]。工程造价专业的一些工具书,比如,定额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而有些教材的内容又经常滞后于工程实际,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是该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关键。电大属全国性院校,而在各地方有分校,因此各分校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教学,必须结合本地的实际,有些课程可采用地方教材。第三,注意教材的质量。我国还没有权威的、系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教材,而且很多教材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复,甚至出现相悖的情况,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把好质量关。
(二)课程的教学
教学,在传授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边讲边演练,同时以实际工程案例贯穿教学始终[5],推行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工程造价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学生应该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的知识[1]。但目前,我国还没有权威的、完整的、系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教材,而且很多教材在内容上很多重复与相悖的情况,所以,我们在授课是要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整合主要体现在:合并、添加、更新和转移[1]。比如合并:有些课程中均包含的网络图、方案优选、资金的时间价值、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可以固定在某一门课程中去讲授,其余课程不再重复讲授;又比如添加: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工程造价各门课程中均不涉及,但它又是钢筋预算的基础。应该以此为重要内容之一,再综合预算软件的套价、图形算量等内容,设置在《工程预算软件及实训》课程中[1]。更新:不断地在《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课程内容更新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转移:工程识图与CAD图纸的读识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将基础图、建筑工程图纸、电气图、给排水等图纸转移到《建筑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装饰工程预算》中去读懂。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将现场摄制成数码照片或数码像带,学生就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反复观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较多较全面的内容,例如一座建筑物的建设,即使多次到现场也是无法看到全过程的。教师还可以用计算机将一件或一组数字化教学材料进行模拟,模拟出整个施工过程,这样既可以节约经费、节约时间,反复进行,还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为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内容,使学生容易掌握。例如工程造价的计量与计价软件,学生如果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入门,动手去操作的话,就无从下手,即使老师给学生演示一遍,学生不一定能够全部记住,这样,老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演示,配备专业的模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供学生在计算机上反复学习。
(三)教师环节
在师资培养上应下足功夫,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尽最大可能让相关教师多与社会接触,与外界专业界联系,参加每一次专业知识讲座和新信息的汇报,以拓宽知识面,保证专业建设能积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努力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推行“双证书”教育
在人才的培养上,面向人才市场,并与“职业资格制度”相接轨,实施“双证书”教育,在构建课程体系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以该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与学历教育衔接起来,把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到具体的课程教学、课程实训、毕业设计上,使学校教学内容能直接、准确地反映实际工作的职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培养出既有学历证书,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三、应用实习环节
通过应用实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所学理论知识,增加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了解社会对工程造价的新要求,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能较好地识读建筑图纸,学生应多去施工现场,看施工人员是如何完成各项工作的,以及工地上的钢筋、模板、水泥、砂、石等材料及各种施工机械等,门、窗、墙、楼梯、台阶、柱、梁、板等其构造特点,这些都是通过实习才能加强认识。通过现场施工人员的讲解,使学生更具体地认识结构构造要求和建筑施工技术,更能准确地计量与计价。学校应积极与施工企业合作,建立专业稳固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前责任教师应制定详尽的实习指导计划书,明确实习时间的安排、实习的目的、实习内容和实习环节、实习报告如何编写及实习成绩的评定方法。
四、结语
要提高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围绕学生职业技能来调整教学,不仅仅是实践性教学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它需要社会各界来共同关注,使人才培养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参考文献:
[1]张英,咏梅.谈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5)
[2]梅耀辉,张圣霞.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EB/OL].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3]王丽,王争.关于高职建筑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实训设置的研究[J].科技信息-职教与成教
关键词:CDIO工程教育理念工程造价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探索的背景与基本思路
CDIO工程教育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麻省理工学院以美国工程院院士Ed.Crawley教授为首的团队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从2000年起组成的跨国研究组合,在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后创立的工程教育理念。它 是 构 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的缩写,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Project based educationand learning)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它是以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从研发到运行)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来的工程教育改革成果,更重要的是提出了系统能力的培养、全面的实施指导(包括培养计划、教学方法、师资、学生考核以及学习环境)以及实施过
程。
应用技术大学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
根据教育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我国将推进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对一般普通高等学校、应用科技大学和高等职业学校等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管理。其中应用技术大学(原为应用科技大学)要进行试点改革,实施本科阶段职业教育,适应现代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逐步建立职业教育学历、学位和职业资格衔接制度,建立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同步规划制度,技术技能联动积累创新制度,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现代职业院校制度,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制度,以“双师型”教师团队为特色的人事管理制度。
笔者认为,应用技术大学实质就是培养本科层次的实用技能型人才,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国家战略思维吻合,可从理念和实践操作上,借鉴吸收国外经验,弥补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践空白,通过“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实现教育与就业的无缝对接。
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应用技术大学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探索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落实,如何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融会贯通于应用技术大学工程造价专业,笔者以黑龙江东方学院为例,黑龙江东方学院是首批民办普通高等学校,该校为首批全国应用技术大学试点改革单位,对其工程造价专业为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一)“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理念
基于对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理解,结合国家应用技术大学试点改革步伐,在吸收传统公办大学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通过自身不断探索,总结了,“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人才培养理念。该理念就是将CDIO工程教育理念与国家应用技术大学改革紧密结合,以培养应用实用技术型工程造价人才为目标,以塑造学生工程造价职业能力为手段,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践相结合,使学生经过三年左右的理论学习,一年左右的实训实践,初步掌握工程造价初级工程师的基本技能,熟悉造价行业各种规范和各种软件,做到毕业后能上手快、有发展、能提高的职业规划。
(二)调整学时比重,突出实践能力
以黑龙江东方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调整了公共课与专业课学时比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时调整包括压缩公共课(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学时,增加了专业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学时;压缩了理论课学时,增加了实践课学时;调整了专业课学期时间,重新规划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时间。
公共课程而言,对于“两课”内容和英语、高数等按照国家教育部规定进行学时设置外,其他相应减少学时,《工程图学》由两个学期调整为一个学期,学时整合为60学时;《线性代数》压缩为40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压缩为48学时。专业课而言,将三大力学即《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门课程合并为《工程力学》;增加《安装工程构造与识图》、《建筑与装饰工程施工》、《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清单)》、《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计价)》、《市政工程构造与识图》、《市政工程施工》、《市政工程估价》、《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工程成本规划与控制》等专业课程。
调整课程学期,将大部分公共课程集中在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除“两课”、英语和体育外,其他公共课均在第二学期结束。毕业实习调整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的第11-16周,毕业设计调整在第八学期的1-10周。
(三)增加实践类教学,围绕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
为更好的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黑龙江东方学院引入国内一流的工程造价软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另外,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项目为载体,以完整的项目来设置课程、安排教学计划、建立学科和课程之间的关联,以使学生通过“做中学”得到真才实学。这实际上就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个人能力、交往能力。
黑龙江东方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就是将工程实践的软件、课程设计与项目相结合,将学习软件操作、课程设计、专业知识和工程实践相融会,增加了《钢筋抽样软件应用》、《建筑与装饰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工程招投标模拟》、《图形算量软件应用》、《计价软件应用》、《安装工程造价软件应用(水、暖、电)》、《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工程造价综合设计》、《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BIM应用实训》等实践类课程,将项目引入课程,通过真项目、模拟项目与课程有机结合。这就正确处理课程的功能定位与课程体系架构之间的关系,以全面落实由职场需求和学科专业要求确定的能力和态度目标,以反映职场典型工作和任务的综合性项目为载体,科学设计与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四)校内外实训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呼应
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与校内外实训实践需有机结合,同时也需要第二课堂的相呼应。黑龙江东方学院与北京广联达软件公司,率先在黑龙江省建立了标准化实训室,基于此实训室可以进行相关课程培训,如广联达系列软件课程学习、沙盘模拟学习、课程设计实训等。同时,可在学生中成立学术社团,现已经成立算客联盟,组织学生自发进行专业学术比赛,将第一课堂学习的知识自发进一步操作,积极进行第二课堂兴趣比赛中,并鼓励学生参加全国造价软件算量比赛、沙盘模拟比赛等。从而使学生从“让他学”,变成“我要学”,转变学风,促进良性循环。此外,不断拓展校外实践基地,将学生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有机结合,让学生最好实现无缝对接。
应用技术大学工程造价人才培养的思考
(一)思维模式的大胆解放,勇于创新
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这是对应用技术大学试点改革高校的要求,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要勇于向国家重点高等职业院校学习,学习他们在应用职业人才培养上的经验。同时,要与国外应用技术大学交流,吸收引进与本身改革结合。从思想上打破陈规模式,勇于创新,突破原有的应验办法,更新观念,转变思维方式,认真学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纲要》,将国家试点改革与学科发展相统一,促进工程造价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
(二)双师型队伍的培养与建立
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对于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 CDIO工程教育中,一个能把工程训练视为“提出、创设由若干实践问题构成的问题链,引导、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的过程”的教师,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在应用技术大学中,要真正发挥CDIO工程教育的逆商教育载体作用,就必须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宽厚的行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还须具备将行业职业知识及实践能力融合于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为此,黑龙江东方学院一方面,注重培养自身师资队伍,通过提升学历、骨干教师计划、工程实践锻炼计划等,提升工程技术经验;另一方面,聘请经验丰富的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专家,作为兼职教授,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
开放式人才培养的思考
应用技术大学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开放式的培养环境。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设备支持,还需要政府、行业、企业的相关支持。学生在认识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阶段,都需要大量的深入工程一线,高校在相应管理教育上,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配合,这就需要政府从法律层面上给予相应规定,行业需在制度上给予支持,企业需要积极接收,争取通过多方努力实现多赢局面。
结语,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的应用技术大学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探索,是新时期新阶段黑龙江东方学院基于国家应用技术大学试点机遇,借鉴国外先进工程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内涵建设,推进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一改革必将对深化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更多更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发挥重要的作用。
注: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编号HGJXH C110564
参考文献:
唐杰.独立学院CDIO工程教育研究与实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第16期
【关键词】建构主义;职业技能竞赛;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8.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58-02
2007年以来,教育部连续五年组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形成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的良好局面,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有积极的、深远的重要影响。多数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竞赛因受各方面限制,开展程度和参赛质量不理想,在技能竞赛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需要逐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如大赛与教学结合度不高,“双师型”师资力量不足,实习实训设备不够完善;重竞赛结果,轻教学过程;重竞赛的选拔性,忽视教育的普及性等等。因此,突破原有职业技能竞赛实施的窠臼,基于建构主义视域构建新型职业技能竞赛的范式这一课题履待开展。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改革,就是要着力实现从对职业技能的考查向全面关注解决真实工作问题考查的转变,进一步发挥职业技能竞赛的导向功能,提高教师技能水平和学生就业竞争核心能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1‘建构主义’对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启发
建构主义又称为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最早由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他通过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该理论认为,学习者对于客观存在的外部世界,是根据自身的经验来理解并赋予意义的。该理论强调了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确认了学生、教师、任务、环境四个方面的多种因素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处在中心位置的是知识建构的主体——学生,后三者则构成学习的中介因素和环境,对学习者的个人知识建构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学习情境”以及“教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视域下教学过程的三个核心要素[1]。
1.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职业技能大赛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形成教师指导,学生为主体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方法,能大幅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竞赛的开展可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能够使学生的心理活动最大限度地集中在能够完成竞赛作业的学习上。竞赛必然会有一个结果,当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可以更快地完成竞赛任务、取得好的竞赛成绩时,就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自主学习的动机。[3]
1.2学习具有情境性: 职业技能竞赛项目一般是依据行业最新的技术标准和要求或职业资格标准设置的,再现实际工作情景或是工作情景高仿真模拟。职业技能竞赛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让学生真切感受技能竞赛离专业工作很近,提升学习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1.3教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举行技能大赛出发点是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校“教有所用”。在专业培养方案设计上,将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项目,以竞赛形式加以组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竞赛项目的完成情况、团队合作状况、答辩表现等方面综合评价每个团队和每个成员的成绩[2],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2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改革实施案例
湖南建筑高级技工学校学校(以下简称我校)选取工程造价专业的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等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解构与重建,形成工程算量技能竞赛、工程计量与计价等技能竞赛项目。
2.1改革思路与路径: 改革的主要思路是将职业技能竞赛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使教学改革、技术应用与创新、职业技能竞赛之间形成良性互动。
2.1.1课程设置与技能大赛对接: 我校工程造价专业将建设类职业技能大赛纳入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计融入技能竞赛的方法,有效地将职业技能竞赛与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结合起来。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技能大赛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技能大赛的对应关系(截表)
2.1.2课堂教学引用工程实例,实行模块化、情境化教学;运用竞赛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检查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为学生构建实际工作情境,可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为例,课程教学设计(表2,含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如下所示。
表2 教学设计(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以往考量教学效果的方式侧重的是老师是不是把指定教学的内容教完了,改革后,采取通过竞赛考量学生计算结果与标准答案的偏差来检查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并改善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促进下一轮教学质量的提升。
2.1.3将行业新规范、新标准、新技术纳入教学和竞赛内容: 我校工程造价专业在课堂教学时实时更新补充行业新规范、新标准内容,及时将行业新技术纳入教学和竞赛范畴。
如将11G系列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011年7月21日启用)代替原03G系列;神机妙算、PKPM、广联达、智多星等国内生内知名品牌计价软件被引入《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教学,从一开始就结合计价软件操作进行授课,分阶段实施软件操作技能竞赛;业内采用软件算量已经很普及,我们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加入了应用较为广泛的广联达图形算量和钢筋抽样软件算量模块课程,并根据教学情况反馈,将原来3周的实训教学模块周时间增至4周;在毕业设计阶段,对部分CAD技能掌握好接受能力强的同学辅以清华斯维尔算量和计价软件学习,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采用广联达或斯维尔软件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中算量环节。
2.2竞赛改革效果评价。
2.2.1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得到提升,学习的重要性得以强化,团队合作与有效沟通的意识得以加强。 从2010年开始,我校举行一年一度的技能节职业技能竞赛,工程造价专业将毕业班毕业设计与技能节算量竞赛结合进行,采用的是实际工程施工图纸(校企合作项目)作为任务载体,学生分小组完成某一具体栋号的算量和计价工作。在指导中,教师们惊喜的发现,学生学习主动性大为增强,课堂内外呈现“我要学”“我要做”的局面。
指导教师另外一个发现就是学生做到了自我超越,相互促进。学生遇到问题的解决途径是,先自己(通常是2个人,按分工2人完成一个分解的项目,如算某一层)思考,如果是软件操作问题,自己播放学习视频进行学习,寻找答案;如果是图纸问题通过2人考虑仍拿不准,会和小组其他同学讨论,确认后进行往下进行,本小组不能确认的和其他小组进行讨论,仍不能解决,记录下来,等到老师来的时候问,老师未能及时解决,带到周六的预汇报上提出来。小组内学生分工协作,不懂的问,知道的乐意教,小组之间即竞争又互助,工作紧张有序,气氛和谐美好,学生说虽然累点,但是非常开心。
因为是实际工程项目,为保证进度和完成质量,指导教师除按常规定毕业设计计划时间到工作室指导外,每周六要求各小组进行预汇报(预答辩),汇报内容包括:每阶段小组人员的分工,本周完成工作进度,遇到已解决和尚未解决的问题。预汇报的效果常常让指导老师感到欣喜,这个小组遇到的问题,在下个小组的汇报中得到了解答,如别墅工程圆形斜屋顶,多个小组都不知道如何处理,而07造价二班的天天向上小组找到了(老师们都没想到的)利用CAD阵列方式解决了此问题,老师会请该组浣欢同学做了操作演示,其他同学都掌握了此方法。每周通过预汇报,老师及时纠正学生存着问题,指出下一步应该注意的关键点,并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培训、指导,保证了该项目的圆满完成。
2.2.2改革实效显著,校企合作形成良性循环: 近年来我校工程造价专业通过毕业设计和技能竞赛完成造价咨询项目总建筑面积270466m2,工程造价28563万元
1)沙河世纪城一期工程三标段造价咨询,该项目建筑面积38898m2,由5-5至5-10六栋(同一套图纸)11层的小高层住宅(建筑面积20411m2)、地下车库(一层,建筑面积5672m2)和10栋联排别墅(有七套图纸,建筑面积12815m2),土建造价咨询金额4135万元;
2)中建麓山和苑二期工程9栋25层的高层住宅,建筑面积137310m2,土建造价咨询金额15262万元;
3)中建岳阳中心工程3栋高层住宅(4#栋29层,5#栋30层,6#栋18层),1栋幼儿园,1
4)栋商业楼,建筑面积49686 m2,土建造价咨询金额5037万元;
中建芙蓉嘉苑工程4栋高层住宅(9#、10#栋16层,15#、16#栋17层),建筑面积44572m2,
土建造价咨询金额4129万元;
部分获奖作品展示:
沙河世纪城5-18栋别墅工程,地下1层,地上3层局部4层,建筑面积1495.84 m2,土建工程造价1698672元,由07级造价2班浣欢、王芳(采用斯维尔算量软件)合作完成
沙河世纪城地下车库工程,地下1层,建筑面积5482m2,土建工程造价7892782元,由07级造价2班阎琰、陈金、彭梦娴(采用斯维尔算量软件)合作完成
麓山和苑二期4#栋,地下1层,地上25层,建筑面积17649m2,土建工程造价19750847元,由08级造价1、2班肖洁、余泽华、朱送太、聂志敏(采用斯维尔算量软件)合作完成。
中建岳阳中心工程地下车库,地下1层,建筑面积15453m2,土建工程造价26067858元,由09级造价班王一虎、黎江、金珊(采用广联达算量软件)合作完成。
芙蓉嘉苑9#栋,地上16层,建筑面积14349m2,土建工程造价13151356万元,由10级造价2班付容、杨波、向湘东、刘铮、梁婷(采用广联达算量软件)合作完成。
通过毕业设计和职业技能大赛相结合模式,与湖南中堂项目管理公司形成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同时通过大赛的历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切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使用者,更应该是未来技术创新的潜在参与者。实践证明,基于建构主义视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有效载体,将成为课堂教育教学的有力补充与拓展。
参考文献
[1]杨冬旭 石虹,以职业技能竞赛促进学生职业能力提升—基于建构主义视角
关键词 工程管理 实践教学 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42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nstruction
LEI Xiaoli, LI Shumin, YANG Lichun
(Chongqing Nanfang Transators College of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25)
Abstract Project management is a very strong practical profession, therefore, the practice of teaching students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culture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and build the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made a number of suggestions and views.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1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1 从专业定位角度分析
工程管理专业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下设置的一个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经济管理、土木工程技术等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能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工程管理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横跨管理学与土木工程两个专业,是一个复合型专业,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同时还要有工程技术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能够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工作。对于工程管理这种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复合型专业,实践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尤为突出。
1.2 从社会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方向角度分析
通常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在咨询事务所、建设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企业工作,无论学生工作选择的是哪一个方向,从事的工作都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或其中的某一个过程进行管理,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从近几年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不仅要考察学生的学习成绩,更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据调查,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较弱,对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缺乏足够的认识,很多知识只停留在书本层面。而如今市场竞争环境愈加激烈,企业没有更多的时间和财务成本去培养人才,加上人力资源流动频繁,最终导致企业只愿更多地招聘有工作经验、能直接创造价值的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给高校在学生培养上提出了挑战,学校要不断加强实践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
2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从以上分析来看,加强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不仅是专业培养目标的体现,同时也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而构建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才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保证。工程管理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利用工程技术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对工程建设全过程或某个环节进行管理,这种能力是基于工程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这四个知识平台构建的。
2.1 专业实习
实习教学是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基本途径和手段。通过现场的实习,学生亲自参与到工程建设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实习教学应该是根据理论教学的进程分层次地进行,从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再到毕业实习。
(1)认知实习。认知实习是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或刚开始专业课学习时进行的。认知实习可以通过到相关企业或施工现场参观实习和观看相关视频的方式进行。通过认知实习,可以使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及管理的技术、方法有初步的认识。通过在施工现场参观实习,使学生对房屋建筑的构造、功能及其特点有一定的了解,对一般房屋建筑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技术有一定的了解,增加对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为后续课程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认知实习,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再盲目,而是更加有目的性和方向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生产实习。生产实习是在学习完若干专业基础课程,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或合作关系企业进行实习。生产实习主要工程施工实习、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实习、工程测量实习。工程测量一般是在理论教学完成后用一到两周的时间来进行,学生根据实习内容和实习步骤来进行工程测量,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测量仪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其他方面的生产实习应该在大三开学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生产实习要制定详细的实习的内容和步骤,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每一个实习内容结束,要求学生提交实习报告;同时,可以请企业的工作人员为学生对每一个实习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实习的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实习结束后,学生提交一份总的实习报告。通过生产实习,可以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去,不但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对典型工程的结构构造、施工技术与施工组织管理以及工程造价与成本控制等内容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3)毕业实习。毕业实习是在学习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基础上的实习,一般是在第八学期的前四周进行。毕业实习的目的是使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得到综合运用,通过参与工程实务操作,掌握工程项目管理业务及流程,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也是学生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过渡。同时,在实习过程中要开展调查研究、收集原始材料和数据,为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打好基础,做好充分准备。毕业实习一般是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鼓励学生到签约单位实习,根据毕业实习的任务书和指导书来进行实习,最终交实习报告。
2.2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环节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贯穿整个在校学习过程,针对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设置课程设计环节,一般是在课程教学过程的最后几周进行。课程设计题目和所需资料应该来自实际工程项目,并且设置完善的课程设计指导书,配备详细的工程设计资料。比如,建筑工程识图与制图、房屋建筑学、工程结构、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与编制、房地产估价、 房地产营销策划、国际工程风险管理与索赔、Photoshop和建筑画等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学生除了掌握理论知识外,还必须根据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2.3 实验环节
从目前工程管理专业实习环节来看,学生主要是在建筑工地实习,实习的内容主要是对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的熟悉,也就是说对施工过程和施工技术的熟悉,而很少接触工程项目管理的内容。比如,对工程造价、工程项目的融资、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程招投标过程、工程合同管理和索赔等方面的实践是非常少的,不能体现出对学生管理技能的培养,从而也偏离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定位。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实习的时间和条件都很有限,学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不可能全部熟悉和掌握。因此,学院必须加强实验室的建设,设计各个实验项目,给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直观的工程技术与管理的模拟或实物情景,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快速而全面地掌握工程管理实务的各个方面。当然,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实验教学获得的认知,还需要通过实习环节加以验证。实验室的建设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技术类实验室和管理类实验室。技术类实验室主要是建筑材料实验室、工程力学实验室和工程结构实验室、制图实验室;管理类实验室主要是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和沙盘实验、工程招投标模拟系统实验、工程造价软件实验、合同管理和索赔实验、工程项目融资实验等。
2.4 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没有固定的方式和时间安排,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身能力和未来规划等选择的课外实践活动。学院可以聘请有关专家来学校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使学生对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和行业发展有更多的了解;学院可以经常举办一些竞赛活动,比如建筑建模比赛、室内外装饰设计比赛、房地产营销策划比赛、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比赛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寒暑假到企业兼职和参加一些社会服务活动;在大三、大四时,学生可以参加五大员的培训并参加资格考试,获取相应的从业资格。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对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外实践是更为重要的实践环节。
2.5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践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完成所有专业课程理论学习和其他实践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进行提升的重要方式。关于毕业论文写作,每个学生都配备有论文指导教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选题、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论文的选题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未来的就业方向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具有写作价值的题目,通过查找资料和工程调研,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论文的写作。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对多门专业课程综合运用的能力的环节,针对不同方向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设计内容。比如,对于国际工程管理方向主要是进行工程招投标文件的编制和工程可行性报告的编制;对于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方向主要是进行房地产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和房地产项目营销策划方案的编制;对于建筑装饰工程方向进行室内外装饰设计方案和建筑装饰工程预算文件的编制;对于工程造价的方向主要是进行工程招投标和工程量清单报价文件编制。
3 结语
工程管理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专业,因此,实践教学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来看,很多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在一些民办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很薄弱。笔者认为,学校除了要提高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之外,重要的是应该有一个清晰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郭静,陈远祥.工程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
[2] 吴丽,吴飞.工程管理综合实验研究及实验室设计与建设[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Abstract: Graduation design, as a comprehensive practice teaching link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focuses on innov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al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multidisciplinary. The project-based graduation design mode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is to construct work breakdown graduation project content system through project-oriented graduation design topic selection, to promo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complete the professional whole process work decomposition the structure to meet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needs of enterprises.
关键词:工程管理;项目生命周期;项目化
Key words: project management; project life cycle;project-oriented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5-0195-02
0 引言
工程管理专业是介于工程技术和管理学之间的交叉学科,涵盖技术、经济、管理和法律四个方面知识,涉及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培养从事项目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更注重技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设计作为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一个主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领域具体问题的专业技能。本文提出基于项目化的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模式,以实际工程项目导向来设置毕业设计选题,以工程项目全过程的工作分解结构设置毕业设计内容体系,建立项目管理全生命周期阶段性、细分化、专业化的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毕业设计模式的引导,体现项目管理的专业化,培养学生系统性地运用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完成实际工程项目具体任务的工程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较快地适应工作岗位需求。
1 项目化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模式
项目是为创建一个独特产品、服务或任务而进行的一种临时性工作[1]。每个项目都会在某些方面是独特的,项目的成果是唯一的,项目管理专业化分阶段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因此,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模式借鉴项目管理专业化的方式方法,在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以项目导向来构建毕业设计模式,体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管理。
从工程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工程管理包括了从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分析、设计与计划、执行与控制、经营及后评估等多阶段的工作,如图1,项目生命周期管理根据不同项目阶段的内容和工作特性开展项目的专业化管理活动。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也必然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的要求深入到项目的各阶段工作中,从而使学生能够接受经济、技术、管理、咨询等多方面专业性的锻炼。因此,基于项目化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模式是指在毕业设计的实践教学环节中,以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依托具体的工程实际项目,按照工程项目的全过程构建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以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工作分解结构设置毕业设计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可行性分析、项目规划、执行、结束等方面,学生根据专业所长、实习或拟就业的岗位选择其中的一个工作分解结构,完成项目活动层面的具体任务,从而提高学生领域内的专业动手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
2 项目导向的毕业设计选题
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键环节,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选题既要注重知识的综合应用,又要联系工程项目实际,体现工程的实际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和专业发展的方向。从图1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是以工程建设项目各个阶段作为研究对象,工程项目生命周期全过程涉及到很多阶段,每个阶段又包含众多具体任务,各阶段、任务相互衔接,相互制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选题的目标定位要明确具体,通常是本学科专业知识在具体工程项目某一方面的体现,在项目的选择上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是一项单项工程,也可以是一项单位工程。
以项目导向的选题主要体现在,项目的选择必须是实践基地、实习单位或调研单位的实际工程项目,针对该项目在建设程序中的不同阶段,形成以各工作阶段为特征的选题,每个阶段任务可以作为一个毕业设计选题,体现出工作分解的专业性的教学内容,如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方向)可以是某一建筑项目的招投标阶段,具体包括投标分析、投标决策、投标价、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工程投标文件编制等相关的专业知识。选题不能大而全,最好是项目某阶段的工作分解任务,如果选题较大,可以将选题分解成有明确界限的小选题,真题真做,根据学生的专业所长,细分化,专业化地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以x题内容的连贯性来反映工程项目建设的规律性,向学生完整地展示本专业工作的基本特征,使学生体会到项目建设中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需要服务于项目建设的总目标。
3 工作分解的毕业设计内容体系
项目生命周期各个阶段任务体现了多学科交叉,如投资决策阶段的可行性研究包括市场分析、技术分析、经济分析、资源利用分析、实施进度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等各方面任务。相应的毕业设计内容涵盖了从项目投资到后评估的整个生命周期环节,覆盖了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运用工作分解结构对项目的工作范围进行界定,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毕业设计的内容体系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在一个实际工程的工作范围内针对不同阶段的工作单元提出不同的任务要求和交付成果。因此,毕业设计内容体系可以根据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工作范围和工作分解单元进行设置。如表1。
将一个项目分解为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每个阶段任务和选题内容要求相对完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能够独立完成,从而在知识系统性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管理专业化的能力培养。
①项目策划决策阶段,根据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毕业设计选题和内容侧重于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主要能够进行工程经济分析、融资方案设计、投资估算,进而能够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②设计与计划阶段,主要确定项目工作范围,进行项目工作结构分解,编制项目实施计划,建立项目管理系统,确定标准质量及招投标管理,毕业设计选题主要侧重于国内标的施工项目招投标文件编制(综合标、商务标和技术标),工程计量与计价。
③施工阶段,包括监督、跟踪、诊断项目实施过程,协调各参与方的工作,进行进度、成本、质量、风险控制,材料、设备、现场、环境信息管理等工作。毕业设计选题和内容主要侧重于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编制、进度、成本、合同等工作分解结构的项目管理。
④结束阶段,包括项目的验收、交接、费用结算,项目运营、项目后评估等工作,毕业设计选题和内容侧重于项目后评估和运营使用的物业管理。
⑤计算机应用软件平台,随着工程信息化的发展,工程管理专业软件在各类工程项目管理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的应用实践教学平台,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所应该具备的各项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专业软件的应用技能,增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应用型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往往也需要通过建立模型或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和实现。在建模和设计方案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实验研究与数据处理的能力,以及利用工程管理专业软件进行设计、分析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应用CAD技术进行绘制平、立、剖面图及Excel等文本软件进行文本处理,为专业软件的使用打下基础;能够熟练掌握工程造价软件、算量软件及BIM软件的应用;能够熟练应用招投标软件进行招投标文件的制作;熟练掌握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等软件,能够进行项目管理及施工组织的管理控制工作。
基于项目化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的探索,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构建工作分解的毕业设计内容体系,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项目管理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毕业设计选题要依托本校的学科专业背景和资源优势,注重产学结合,力求有益于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技能。依托实际工程项目,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与实践教学基地、企业的联系,促进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应用。通过专业软件等辅助功能的应用,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学生在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获得项目管理专业化的实践能力锻炼,对专业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专业特色的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许江林,等译.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五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3.
[2]王燕,李传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程管理毕业设计指导模式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6):118-121.
高职院校 毕业设计 选题 施工
一、引言
道桥工程技术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毕业设计是其实践性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学生通过掌握的基本技能,运用创新性思维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专业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将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如何处理设计、施工以及管理过程中的关系和问题是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而不是简单的将施工规范中的数据套用到毕业设计中。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道桥工程技术专业由于各种原因还存在着很多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毕业设计现状
1.选题与工程实际脱节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多数土木工程学院没有足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支持,多数课题都是由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确定或者由指导教师布置,很多时候是为“好做”而选择,缺乏实际的工程背景和工程资料,涉及的工程问题太少,对于选题几乎没有任何论证和设计理念,有些设计题目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甚至在经济上不可行。这样选出的设计题目往往会出现与现实脱节、与工程实际脱节,滞后于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
2.选题广度和深度不够
分析我院建筑工程系近几年来的毕业设计选题,主要以各类民用建筑为主,其中办公楼、教学楼占到80%的比例,桥梁和公路的设计占到50%,地下工程和工业建筑设计等都未涉及,基本上是做纯设计,实际意义上的科研论文没有,选题广度和深度不够。
3.评审体系不完善
有部分高校管理体制不完善,出现在评审的各环节中出现找关系、讲情面,自评和互评中出现不规范、不公平的现象。对于一些不合格的设计不能严格要求,对不负责任的教师也没有得当的惩处措施,在推选优秀毕业设计时名利心太重,不能公平、公正的对待所有的学生设计等问题。
三、“3+1”毕业设计课题研究
1.课题简介
“3”个必选课题是施工过程彩影与整理、施工资料抄绘与收集和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总结,“1”是从施工数据计算与处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造价预算与决算、施工技术探索与研究、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结构设计与计算课题中任选一题。
2.课题实施内容
(1)施工过程彩影与整理。
紧密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基于工作过程完成道路、桥梁的主要分部、分项、工作、工种等重要或关键施工过程的照片拍摄、选取与整理。
桥梁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架子工、模板工、钢筋工、砼工等工种的施工照片。道路路基路面的选料、配制、运输、摊铺、碾压、养生及检验的施工照片。道路、桥隧工程的定位、放线、高程、角度、距离等测量和复核的施工照片。地基承载力、路面回弹弯沉检测、桥梁静动载试验、桩基完整性检测的试验照片。
学生根据各自顶岗工地施工情况对以上内容进行全部或部分照片拍摄,总数不少于18张,且照片上要有学生本人的身影,并按时间顺序将彩色照片打印在A4纸上,每页2张照片,每张照片辅以不少于50字的文字说明。
(2)施工资料抄绘与收集。
正确识读顶岗实习工程项目施工图,明确设计意图和要求,用CAD进行图纸抄绘,完成道路工程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路面结构图、交叉口平面设计图;桥梁工程总体立面图、横断面图、桥墩台构造图、梁板构造图、伸缩缝构造图;隧道工程平面图、纵断面图、横断面图、洞门构造图、明洞及洞内附属设施构造图等各一份共五张。
收集工地常用的实用资料,如施工日记、检验批报验单、设计变更联系单、施工技术交底记录、施工安全交底记录、混凝土旁站记录、安全台帐等样本,质量或安全事故的处理报告,要求至少抄写三份以上。
(3)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总结。
结合顶岗实习的具体情况,说明顶岗实习的主要经历、担任岗位、作业内容和工作感言,并对顶岗实习的安排及形式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及毕业设计过程中的体会、收获与感想。字数要求1500字以上。
(4)施工数据计算与处理。
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利用试验检测数据处理的规则和方法,完成路基承载、弯沉检测及混凝土强度试验的数据处理及结果认定,要求至少完成两项。
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完成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换算、预应力理论伸长值计算、道路平竖曲线计算,要求至少完成两项。
(5)施工组织设计编制。
根据顶岗实习工程项目概况、合同目标要、求设计技术标准和施工要求,通过查阅资料和借鉴经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重点完成以下内容的编写: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的选择和确定;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网络图的绘制,资源需求量的计算等;施工平面布置图:临时设施、管理机构及永久性设施的布置等。
(6)工程造价预算与决算。
根据顶岗实习工程规模大小,完成全部或部分施工图预算书、工程量清单报价,要求至少完成一项。
(7)施工技术探索与研究。
结合顶岗实习的工作实际,通过施工实践、调研、文件检索等方法,分析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要求字数不少于5000字。
(8)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完成沥青混凝土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土路基宕渣垫层、路基土石方开挖;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重力式混凝土桥台、预应力混凝土梁板预制、预制装配式梁板吊装;隧道开挖和隧道衬砌等任一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要求字数不少于5000字。
(9)结构设计与计算。
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完成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梁桥重力式桥墩台、沥青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任一结构设计计算。结合顶岗实习工程项目,完成一块梁、一根桩钢筋下料单的绘制。
3.课题实施方法
“3+1”毕业设计结合学生顶岗实习的工程实际,以实习工程的施工图纸作为毕业设计的主要依据,成果上交时应附上相关的施工图纸。整个毕业设计按1~3必做,4~9任选一题,每位学生必须完成并上交四项成果。
四、“3+1”毕业设计效果
经过老师讨论与学生座谈,一致认为“3+1”毕业设计课题具有可行性、先进性和合理性,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较好的业务平台,对实现毕业生、用人单位及学校三赢的局面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五、结语
毕业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除优秀的课题设计外,过程管理也相当重要,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适应性强、上手快的学生。毕业设计是教师不断学习和检验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是学生提高的最后环节,它为走入社会工作的学生提前实践并树立信心,严格规范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则是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需打破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3+1”毕业设计模式是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培养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为了更好地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文章首先分析了个性化培养的意义,并分析了土木工程专业的特殊性,最后提出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策略,具体包括:构建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实习平台,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
土木工程专业;个性化培养;双导师;实习实践;毕业设计
当代大学生思想灵动、个性鲜明、不愿遵从于呆板的模式,因此不愿拘泥于常规教学,因材施教是教育培养面临的新课题和方向。土木工程专业是教育部设置的老牌专业,专业涉及范围广、内容多,各高校在培养思路、方法和模式上做法不一。通过在福建江夏学院工程学院从事学生工作和教学工作,笔者对学生个性化培养有一定的感触,现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为对象,探索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法[1]。
一、个性化培养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注重因材施教,必须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特点,积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在优势。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制定符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机制和教育方法,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使其成为特点突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个性化发展就是指发展每个人的主体性,即个人特有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自由发展[2]。本科阶段教育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高等学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需求,建立以个性化培养为核心的教育机制,要在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提下,用灵活多变、创新的教育模式,保护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3]。
二、土木工程专业的特殊性
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教委在1996年组建的专业,由原来的建筑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桥梁与隧道工程、公路与公路工程、岩土工程等合并而成的一个大的专业。培养目前由原来的单一培养模式转变为一专多能,即在主攻某一方向的同时,兼顾其他方向的学习,使学生可以比较自由地由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而不至于太吃力。土木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从事铁路、公路、机场等工程和房屋、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养护等技术工作和研究工作的高层次工程人才。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实践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实践环节的教学贯穿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始终,是学生领悟理论知识、锻炼综合实践能力和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我国正处在工程建设的中,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要求高校在实践教学中改变教学思路,更新教育理念,明确新环境下实践教学在培养新型人才中的作用,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实现人才培养的预期[4]。
三、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策略
(一)构建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实习平台
在本科课堂教育的基础上,与省内业界优秀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践实习平台,实现“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所建立的人才培养体制是要以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海西建设为目标。一方面,在为学生配备思政辅导员、生活辅导员的基础上,每班配备1~2名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作为专业辅导员,即校内专业导师。在学生的不同学习阶段为学生指导当前学习任务的重点与难点,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未来拟选择的择业方向给予意见和建议。专业导师一般担任比较重要的专业课程,课后需留有足够的课程答疑时间,这为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拓展和加强专业素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学生也可在此期间咨询专业相关的其他问题,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保证了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保证了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学校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践实习平台,使学生能够“走出去”,真正实现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福建江夏学院工程学院已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工程质量检测、工程造价咨询、工程招投标等多行业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企业校外导师。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问题的解答等多方面的帮助,学生可以到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亲身参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在巩固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实践创新能力。通过“课程+专业素质培养+实践平台”的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使其有更加明确的个人发展方向和目标,从而实现个性化培养。近几年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宽广,综合竞争力增强,社会声誉良好。
(二)科学合理地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综合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综合训练[5],更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体现其个性化的最重要的形式。做好毕业设计工作,不仅对实现教育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等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学校通过毕业设计,可以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结合自己的兴趣与个人发展方向,以及个人的特长和想法,将理论运用在实践中,从而为未来的工作打下基础。福建江夏学院工程学院在毕业设计环节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在个性化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在毕业设计开始前统筹安排,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毕业设计安排在第八学期,在前一学期末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择业需求选择合适的毕业设计方向,利用寒假时间按各方向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熟悉相关文献、联系实习单位等,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其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开设多个毕业设计方向。根据社会需求,将毕业设计分为建筑结构设计、桥梁工程设计、道路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招投标报价及毕业论文六个方向。其中工程招投标方向以工程实例为题目,由校内外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其他五个方向同样以工程实例为题目,由校内教师和校外高职称教师共同指导。这样既达到了教学与工程实际结合的目标,又缩短了毕业生适应工作需求的时间。最后,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毕业设计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学生在此过程中会有一定的懈怠,这就要求加强教学管理,创新管理机制。在毕业设计前期明确进度安排,具体到周,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进度完成各阶段任务。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对学生实施考勤制度,明确奖惩机制,对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警告、扣分,情节严重者可取消毕业设计资格。毕业设计结束后,通过过程跟踪、成果评阅、组织答辩的方式,对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完成的独立性、成果的质量、对理论的把握程度及思维、拓展能力进行考核。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除实习实践、参与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外,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科技创新大赛、结构设计竞赛、专业技能竞赛等也是一个良好的途径。福建江夏学院工程学院目前已组织各年级学生申报、参加多项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在学科竞赛中,多次获得福建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二等和三等奖;获得福建省招投标大赛二等奖;在CAD软件大赛、竹签设计大赛,测量技能竞赛、工程造价软件竞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通过创新实践训练,保证了学生的素质拓展,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要求高校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在保证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型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必须与专业结合,通过增强教师辅导、构建实践平台、完善毕业设计工作等方式,尽可能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从而实现个性化。
作者:巫生平 蒋国平 单位:福建江夏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雅君.关于当前高校大学生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J].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版),2005,25(4):85-88.
[2]李洪欣,李润玮,杨建中.建环专业学生个性化培养研究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3,1(22):34-37.
【关键词】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工程项目日渐增多。由于我国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和工程建设人才条件限制,很多工程实际上是挂户承接,不少能承接工程的单位或个人实际上并不具备或完全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急需专业应用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相助,因此,懂专业技术、善于经营管理、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成为当前我国工程建设行业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如何培养复合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成为当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课题。复合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是一种特殊的专业人才,其相关能力除理论学习之外,还需要大量专业实践,因此,如何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组织模式,根据市场需要和学校实际条件设计专门的实践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是复合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
2. 设计整体实践教学体系
2.1创新实践教学理念。
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之一,在实际工作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传统的教学体系固然有其产生和存在的理由,然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直接动因,计划经济条件下按部就班的学习和工作模式已经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此,只有从教学理念上进行根本性转变,才能真正理解整体实践教学模式的产生、发展和调整过程,按照人才市场营销特点,根据专业应用的实际过程倒推专业知识的获取过程和专业能力的形成过程,精心设计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让学生在具体的专业实践过程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并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产生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真正体现复合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性、应用性、专业性和创新性。
2.2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2.2.1课程作业。
课程作业是加深理解知识,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巩固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及时性和典型性,将实际问题以案例的方式完整地提出来,以开放的思维让学生大胆地分析和解决,并要求学生对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全面总结。
2.2.2课程设计。
课程作业是在课程学习结束,学生个人进行总结后进行的一项综合训练,需要在本课程的基础上综合相关课程的知识才能完成一定的专题任务,工程制图、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工程施工、施工组织、工程造价、工程CAD等课程均应安排相应的课程设计。
2.2.3课程实习。
课程实习是进行工程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在课程学习和课程设计基础上进行的以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工程实践活动,根据具体课程特点,对于设计、计算或绘图类课程可以将学生分组安排到教室或计算机房进行,对于需要在工程现场完成的内容,如工程测量、施工技术等内容,则需将学生分组到工程现场与工人一起进行实际操作,与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工程技术的设计或施工任务。具体教学过程中,工程测量和施工技术课程应该安排课程现场实习。由于近年来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和工程现场的安全问题,现场实习实际上成为工程教学中的一个必须解决而又最难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和工程建设单位各方协调配合才能很好地解决。
2.2.4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是在课程学习和课程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性教学实习,实习目的不是解决具体的施工工艺操作问题,而是提高到对一个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技术学习和项目管理的层面认识问题。在毕业实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从技术、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进行多角度思维,明白工程实际问题的解决不只是知识问题,而是需要考虑技术、管理、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协调才能完成工程任务。
2.2.5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在课程学习、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全面性、综合性专业能力训练。在毕业设计阶段,学生将全部所学应用到完成具体的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任务中,得到最全面综合的专业技能训练,例如要求学生完成一栋建筑物的建筑设计方案、结构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工程造价计算和工程项目管理方案,从功能分析到方案设计、造价计算等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与解决,要求学生特别重视方案设计和评价能力的训练。
2.2.6学生科研。
组织专门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特长和兴趣,选择不同课程的内容开展科研活动,让学生熟悉科研选题、搜集资料、阅读资料、课题申请、试验方案设计与实施、论文写作、等科研工作环节,为毕业论文写作打下良好基础。
2.2.7毕业论文。
(1)毕业论文是要求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实际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在进行现场调研的基础上搜集相关资料,对问题的产生背景、问题的提出过程、问题解决方法的产生过程以及问题解决方案的形成过程等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形成具有一定创新的观点,并撰写成规范的科技论文。
(2)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的撰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科研意识,较强的创新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是一个专业教学之外的实际问题,一是需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积极参与创新活动;二是开设专门的科技创新与科技写作方面的选修课程;三是开展学生科研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科研活动;四是开展学生科技推广活动。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可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在实际科技推广过程中体会技术的形成和技术的应用,理解工程科技来源于工程实际,工程科技服务于科技的科研产业化过程。
2.2.8毕业答辩。
毕业答辩是学生在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完成之后,综合其所学专业知识和已经具备专业能力,根据指导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整理和回答的过程,其目的不仅是检查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的质量,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如展现个人形象气质、清晰准确的表达能力、敏捷的逻辑思维能力等。
2.3理清实践环节关系。
复合应用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理清各个实践环节之间的关系,不但能使整体实践教学体系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更有助于对整体实践教学体系的理解和整体把握,实现整体最优。实践环节关系如图1所示。
2.4制定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方案。
在设计实践内容的基础上,确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实践时间、实践地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方面设计教学质量考核表格,进行全过程实践教学质量控制,从内容完整性、科学性、准确性、规范性及时性、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方案如表1所示。
3. 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3.1建设实践教学指导团队。
实践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可操作的实践教学方案,更重要的是要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的师资队伍。
(1)教师分组。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工作经历等因素进行分组,将指导教师分为建筑设计、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建筑施工、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工程制图、科研论文等组,按组设置组长,凡有特长的教师均可交叉进入不同的分组,发挥个人所长,指导学生。
(2)教师培养。通过组织教师到设计院参加设计、到建设工地实际操作或参与项目管理或相关高校科研访学等方式培养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
(3)教师管理。组织教师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实践教学管理、团队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知识交流与探讨,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实行实践教学指导薪酬制度改革,设计刚柔结合的工作方案,充分激发指导教师的学习和工作热情,整合资源,形成合力。
3.2构建实时指导模式。
根据实践教学的具体情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现场指导、网络指导、电话指导等方式进行实时实践教学指导,特别注意培养学生个人实践管理能力,真正让学生在专业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和学会做事,同时体验做人处事的实际效果,逐步学会主动、独立地进行相关工程实践。
3.3实施指导过程控制。
在实际指导工作中,实施指导过程控制,从实践教学的内容、实践目的、实践原理、实践方法、操作程序、实践时间、实践空间、实践材料、实践工具、实践质量标准、实践成本等方面进行专业实践过程控制,充分体现实践教学的过程性、系统性和创新性,让学生真实感受工程项目建设的系统性、过程性、应用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4. 结论
(1)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人才市场营销角度进行实践教学理念创新,为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2)根据专业定位和学校实际条件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实现实践教学工作的整体最优。
(3)打造高素质专业实践指导师资队伍,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实施全过程实时指导是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环节和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1~3.
[2]刘荣桂, 蔡东升. 土木工程大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2):21~23.
[3]郝贠洪, 曹喜,曹玉生,等. 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1):20~23.
[4]周远忠.应用型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师资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07(17): 48~49.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重点项目(黔教科2010023);贵州师范大学教育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校教科20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