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 **茶叶产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
**乡境内自然条件优越,适宜茶树生长,茶树品种资源丰富,**乡 二、茶叶是促进**乡山区、半山区、民族贫困地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产业。**乡茶叶涉及面广、影响力大、茶叶遍及全乡所有村组,茶叶生产、加工、流通从业人员6500人,占全乡总人口61%。茶叶发展村社中30%的农民家庭收入主要来自茶叶。
四、**乡茶叶产业发展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一五”以来,**乡茶叶产业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发展中仍存在下列问题:一是茶叶作为产业发展的地位及作用认识不足,个别村社对茶叶作为产业发展重视程度不够。二是茶叶扶持政策不配套,不完善,扶持力度小,投入不足。三是部分茶园基础设施差,管理粗放,单产低,效益差。四是产业化水平低,缺乏一批上档次、规模、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在全省叫得响的茶叶品牌。五是人才缺乏,技术落后,茶叶产量、质量提升缓慢。
六、“十一五”**茶叶产业发展的两条关键措施。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备工作,邵阳××县组织开展了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研,调研表明:近几年来,××县文化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建设事业发挥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但文化产业总值偏低、结构不合理、规模程度不高、整体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总体上说离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相距甚远。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目前状况
1、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分类及布局
按照国家文化产业领域的分类分项要求划分,××县文化产业主要有文化演艺类、文化休闲娱乐业类、网络文化游戏服务业类、文化旅游业类、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类、印刷业类等六个大类。文化演艺类有国有剧团1个,即××剧团,但只保有牌子,人员老化,现已全部退休,由县财政全额供养;民间文艺演出团体42个,从业人员520人;专门表演场所2个,其中××剧院为国有单位,兼有大会堂功能,从业人员3人,××电影院改制后为个体所有制企业。文化休闲娱乐业有游戏厅22家、歌舞厅2家、文化休闲广场1处、个体书店12家。网络文化服务业主要有县电视台1家,有线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1家(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网吧37家,其中县城内11家,各乡镇主要集镇中心26家。文化旅游业主要有白云岩和白水洞2个旅游景区、赛双清公园和龙山国家森林公园2个公园、1家旅行社。文化用品设备销售业主要有8家音像制品销售店。印刷业有10家印刷包装厂,主要生产文化用品和商业包装用品。
2、文化产业行业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文化产业国有成份较少,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生产经营以市场为主导,政府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调控。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下:
①演艺类:年内创产值(收入)523万元,其中国有文化馆从事文艺辅导、艺术培训,年收入3万元,民间演艺团体年收入520万元。
②文化休闲娱乐业年收入136万元,其中游戏厅收入66万元,歌舞厅收入10万元,书店收入60万元。
③网络文化服务业年收入1684万元,其中××电视台广告收入95万元,广电网络公司收入1295万元,网吧收入294万元。
④文化旅游业创收入238万元。
⑤文化用品设备销售创产值28万元。
⑥印刷业总产值800万元。
综上,全县文化产业解决劳动力就业1600人,实现产值总计为3409万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0.071%。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问题:尚未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理性共识,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社会动力。
一是文化产业发展未能合理进入决策层面的议事空间。县级党委政府注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完全正确的。问题是,作为社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文化产业发展,往往处于被忽略状态,无论地方发展方略,甚至连“十一五”规划等各类地方发展纲要或发展目标,较少见到“文化产业”字眼,县财政亦没有编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预算,难能形成以“抓工业的工作力度、抓农业的认识高度”促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导向,以致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明显不同步。
二是相关管理部门未能给予文化产业发展以科学合理的工作定位。文化、广电行政管理部门往往侧重于文化、广电行政日常管理,更多关注纳入政府考核范围的文化、广电事业发展,对于主要依托市场运作的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足够合理的科学认识,较少关注,:请记住我站域名较少研究,没能理直气壮地、科学合理地向( )党委、政府提出可行性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发展未能进入地方发展规划笼子,未能引起决策层面的高度重视,与主管部门积极 宣传造势、主动争取支持作为力度不到位不无关系。
三是文化产业经营者大多无有做大做强行业的追求愿景。由于以自主经营、小本经营、就业型经营为主,文化产业经营者往往但求小利润、不求大效益,因而不能“放眼看世界”,紧跟时展脉络,不断吸收现代科学营养,做强经营行业;不能增大行业规模,实现强强联合,形成集约优势,做大文化产业。面对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湖湘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大好发展机遇,既缺乏趁势而上的动力感,也不具备必需的对接能力。
突出问题:尚未建成主导产业领军、结构布局科学的产业集群,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规模张力。
一是没有一个能发挥主导领军作用的支柱文化产业。××县经济欠发达,除赛双清艺术节和全国诗词之乡以外,没有典型的特色文化现象,培育主导文化产业存在先天不足,只能任由市场调节。网吧业有利可图,大家争办网吧,民间乐队能谋生计,人人学吹小号。行业规模完全由民间组织或个人自发形成,自然不可能成规模、有水平、上档次。要培育拟或包装一个标志性支柱行业,发挥其主导领军文化产业的作用,短时期内恐难成军。
二是现有产业结构布局不够科学合理。××县现有六大类文化产业,多为传统型消费类行业,结构单一,没有适应现展需要的科技含量高的产业。特别是文化科技新产品研发、应用与推广,文化市场创业信息服务、文化产业投资服务,动漫文化、文化会展、文化旅游业开发等尚未起步,仍是盲点和空白。
三是文化产业规模偏小偏散。全县文化产业除广电网络公司捆绑在省广电网络公司外,其余基本上是个体经营、无文化产业集团或产业公司。无论是单个企业,或者在某个行业系列,没有一家具有规模优势,文化部门曾在网吧业推行合并集约经营,但仍未产生理想的集群效应。目前为止,全县没有一家产值上千万元的文化产业或文化项目。
重要问题:尚未整体性树立适应时展要求的现代经营理念,文化产业发展缺乏竞争活力
一是没有树立大市场集约化经营意识。文化业主囿于小资本、小行业、小范围“三小”经营,既小气无力,以致无序经营,又缺乏协作,难已形成气候。因而社会影响力小,市场竞争力弱,这种“弱小”型行业,实难赢得更多、更优的社会成果份额。
二是没有树立前瞻性市场评估意识。文化业主有的追求短期效应,热衷于投资成本低、收效快的行业(如网吧、民间乐队等),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和规避风险意识,导致争占坐位甚至相互撞车。有的选业不准(如印刷业),盲目上马,一遇行政管理吃紧,出现经营链条断裂,甚至直接导致破产倒闭。
三是没有树市场营销创新意识。文化业主习惯于传统化,一般性市场经济模式经营,不能“走出××”求发展,积极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效应好的经营项目,不断学习外地同行业先进的经营方式,积极引进先进经营经验和优秀经营人才,几年一贯制,甚至多年一个样,产业发展缺乏生机和活力。
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要抓住机遇,趁势而上,合力营造文化产业发展氛围。要认真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文化强省”战略,重点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进领导议程、进发展规划、进项目笼子“三进”工作,赢得话语权,争取发展空间。重点做好承接先进地区文化产业转移基础准备工作,提升承接能力。
二要培育壮大特色文化产业骨干项目。××县应重点培育赛双清艺术节、文化旅游、文化演艺和文化会展博览等品牌项目和骨干企业,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成立相当经营团队,引进战略投资者。赛双清艺术节是××县的品牌文化,每2年一届,在全市全省影响较大,过往九届均为政府举办,交由民营团队承办,可期做大规模,形成产业效应;依托白云岩、白水洞2个旅游景区和龙山森林公园、资江风光带,打造邵阳市后花园;组建一个县有演艺团体,规范指导民间演出活动;利用近城优势,建造会展博览中心,承接全市文化会展和博物展览。
会泽是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其中:丰富的饮食文化是滇味重要的发源地之一。金钟镇XX社区位于县城中心,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14个居民小组、3102 、9575人;党总支下设12个党支部,有党员 221 人;现有驻社区单位42家,民营企业16个,个体工商户800余个,其中经营餐饮业的有50余家。2010年末,居民人均纯收入5138元。社区主要依靠区位优势发展第二、三产业及打工业。XX社区自古就是会泽的商业中心,在会泽餐饮业的发展中自然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次调研我们选取了“云南餐饮名店”----人和楼作为调研对象,希望借此为政协开展的“会泽美食产业联合调研”提供一份可供参考的资料。
一、基本情况
XX社区美食产业大多以经营会泽传统小吃、菜品为主,平凡如荞丝稀豆粉、燕麦汤圆、豆花米线、洋芋粑粑、包谷米线、包谷饵块、荞饭、包谷饭,奢华如羊八碗、碗、宫廷药缮全鸡等,可谓品种繁多、口味各异,适合各个年龄、不同层次的消费群体。其中,“人和酒楼”颇具代表性。
人和酒楼,位于县城老街中段,有20多年历史,目前,是会泽县城内规模较大,具有代表性的餐厅。 人和酒楼由中式烹调高级厨师王云保先生主厨。酒楼秉承会泽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不断开拓创新,主营正宗滇味、地方特色菜:生炸鸡、拉条鸡、宫廷药缮全鸡、芙蓉鱼片、红烧扣肘、千张肉、粉蒸肉、龟羊汤、撅菜汤、宫爆肚条等系列名菜, 2003年被云南省烹饪协会授予“云南餐饮名店”和“云南名吃”等称号。
二、 发展现状和优势
近年来,会泽县节假日餐饮和旅游餐饮持续升温,社会消费能力增加,特别是家庭和私人消费明显增多,美食产业的发展是靠着招牌菜的名声、新菜系的跟进速率以及服务的态度,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更新,就餐的环境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考量依据。各餐饮业主为了更好的吸引顾客,适应人们消费需求,大力改善餐饮环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切实改变了餐饮业的形象,提升了餐饮业的整体水平,使餐饮业朝着科学、文明、健康、安全的方向发展。以“人和酒楼”为代表的这一类老牌传统餐厅,在招牌菜和口碑方面是具有竞争力的:一般下半年为婚宴的旺季,“人和酒楼”也总是天天有包席,婚宴的收入占到营业额的百分之八十,平时主要接待家庭聚餐、朋友聚会、单位接待等,这些都主要依靠老顾客和口碑带动。
三、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据了解,近年来“人和酒楼”在网络和旅游地图上都作了宣传,也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因为店面位置(门前不开阔,没有停车场)以及就餐环境的限制,游客就餐和高档消费始终做得不太理想。这其实是XX社区辖区范围内大多餐饮也经营者共同的困惑。因为XX社区主要是以老街为中心,在老街设为步行街之后,餐饮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很多人愿意选择到北环路、振兴街等便于停车的地段去就餐;更为尴尬的是,那些愿意享受步行乐趣和钟爱传统美食、或慕名而来的本地人和游客,却常常因为这“步行街”上呼啸而过的摩托车、汽车而兴致大扫、失望而归。。。。。。
其次,XX社区范围内的餐饮店大多存在经营管理不够规范的问题。会泽县属于发展中的城市,人均生活水平普遍偏低,但物价消费水平却相对偏高,虽然近年来会泽县的餐饮市场在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中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企业管理化与组织化程度较低。大多数经营企业实行家族式管理,大部分管理与服务人员没进行过专业化、正规化的业务技能培训,父子店、夫妻店、早餐店、便餐店居多,零散的餐饮门店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同时,因资金欠缺、信心不足、安于现状、菜品雷同等问题,制约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会泽餐饮不缺少名片,而是缺少把名片发出去的人,导致“外地人不知去哪吃,本地人不知吃什么”的怪圈产生。偌大的城市中,发掘一家中意的餐馆,一桌可口的宴席,人们就会像蜜蜂采蜜一样,蜂拥而至,造成了很多的麻烦。这主要是由于会泽的特色餐饮,分布过于稀疏,丰盛美食,散落各处。目前。会泽有餐饮店面无数,也有些形成了饮食一条街,但档次不高,规模不大,特色不鲜明却是事实。虽然美食资源丰富,但却缺少有名的特色美食街,店面分布较为分散,少有多种美味在一起的街面。很多人只知道自己居住周围的一些小吃店,或者哪一家有什么特色招牌菜,但却没有一处能将这些美食汇集在一起的地方。晚上,经常有很多人开着车到处找寻那些散落在会泽不同街道和角落的特色美食店,而外地朋友来也必须要会泽人领着才能找得着这些小店。虽然北环路也分布着较多的餐饮店,振兴街一带的发展也带动了餐饮业的繁荣,但能代表会泽美食特色的街道却一直没有出现。
另外,员工素质和卫生状况也不容忽视。服务主要集中问题在:服务员情绪问题、服务员业务不熟问题、服务员职业素质问题。大多餐饮门店招人是招来就用,根本没有经过相应的培训。卫生状况是:大部分餐饮餐具分两大类:一是由餐具消毒公司提供。二是有自主清洗消毒。调查走访和食客的反映,总体对餐具的卫生状态不满意,经常出现油污和脏垢的现象。
四、加快美食产业发展的建议
1、对步行街的整体环境进行改善。既然是“步行街”就不能有机动车通行,这不单只对餐饮业有好处,对会泽整个城市的形象都将有所提升。
2、加大对私营餐饮业的扶持,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使其有能力调整改善经营机制,加快发展步伐。
3、制定并确实严格地执行一些奖惩机制,以敦促餐饮业在员工培训、卫生管理等方面的自律。
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在我县召开的**州核桃产业发展现场办公会议精神及县委领导的安排,为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步伐,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经主席会议研究决定,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对全县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一次专题调研。为搞好专题调研,县政协由经科委牵头于5月30日召集了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会议,专题讨论确定了调研提纲。并以政协办发(2002)13号文件,向有关乡镇和县级有关部门发送了《通知》和《调研提纲》。并组成了专题调研组,于6月10—30日对我县的核桃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作了专题调研,本次主要调研了河西镇、太平乡、龙潭乡,随机抽查了9个村、21个社、37个核桃生产农户、3个核桃加工企业。并走访了县级各有关部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全县核桃产业现状
据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对县境内出土的核桃化石的鉴定表明,早在公元前16世纪漾江流域就有大量核桃生长,漾濞是核桃原产地之一。
党的以来,在省、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历届县委、政府都十分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把培育核桃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培植支柱财源的大事来抓,在全县上下已基本形成了“发展经济和脱贫致富的潜力在山,希望在山,优势在林果,重点是核桃”的共识,通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成效。然而,在20多年的核桃产业发展进程中,有坦途也有曲折。在调查中群众反映,群众积极性最高,种植数量最多的是三个时期:一是1981年至1982年的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到户时期;二是1991年至1992年县、乡村大办以核桃为主的林果基地时期;三是2002年由于核桃嫁接苗滞销和偷采滥购核桃枝条得到扼制,核桃价格最高时期。1995年以后,随着国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实施西部大开发,各地投入大量资金兴办以核桃为主的绿色企业,核桃嫁接苗的市场需求量巨增。加之管理工作跟不上,群众性的盲目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仅县内生产嫁接苗就达1000万株左右),致使河谷和半山区的很多核桃树林遭到严重破坏,这是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史上的一大“劫难”。因此,虽然全县核桃面积和株数都在逐年递增,但核桃产量却增长甚微。
根据1998年核桃普查数据:全县11个乡(镇)都有核桃分布,65个村中种植核桃的有64个村,占65个村的98%(现65个村都已有核桃种植)。种植核桃的农业生产合作社588个,占全县636个生产合作社的92.5%,种植核桃的农业户有14788户,占全县农业户20069户的73.7%,全县有泡核桃17.26万亩(172.6万株)。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到2001年底,根据统计全县共有泡核桃24.86万亩(248.6万株),占云南省核桃种植面积466.7万亩的5.3%,占大理州核桃种植面积70万亩的35.5%,人均占有25株.在248.6万株漾濞大泡核桃中,幼树204.3万株,占82.2%,初果树26.4万株,占10.6%,盛果树12.3万株,占4.9%,老树5.6万株,占2.3%。据县统计局的统计:2001年全县泡核桃产量224.6万公斤,产值2276万元(纯收入2234万元)。占农业产值16848万元的13.5%,占林业产值2796万元的81.4%。
1、核桃资源
本次调查太平乡、龙潭乡、河西镇的9个村、21个社、37户,共种植核桃11448株,户均拥有核桃309株,人均69株。在11448株中,盛果树596株,占调查株数的5.2%,初果树3165株,占27.6%,幼树7622株,占66.6%,衰老树65株,占0.6%(详见表1)。
据三乡(镇)填报共有核桃671633株,户均拥有核桃103株,人均24株。其中盛果树144685株,占总株数的21.5%,初果树67885株,占10.1%,幼树422846株,占63.0%,衰老树36217株,占5.4%(详见表2)。
泡核桃种植户实地随机调查情况表1单位:株
2、泡核桃产量
根据到户调查,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5.91公斤/年,则推算出全县的核桃产量为261.8万公斤;根据三乡(镇)自报,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3.35公斤/年,则推算出全县的核桃产量为148.4万公斤(详见表3、表4);根据县统计局2001年统计产量计算,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为5.07公斤/年,全县泡核桃产量为224.6万公斤,县政府对外交流数为470万公斤,县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办公室的统计数为105.86万公斤,地方税务局的核桃计税产量为134.71万公斤。全县的泡核桃总产量究竟是多少?有必要再进一步的调查核实。
乡(镇)自报泡核桃生产情况表2单位:株
泡核桃种植户产量实地调查情况表3单位:公斤、株
乡(镇)自报泡核桃产量表4单位:公斤、株
3、经济收入
据调查的37个核桃种植农户,销售核桃总收入226120元,户均6111元,人均1362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元的108.1%。核桃收入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49%(详见表5)。其中,太平乡核桃销售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的有6户,人均达4205元,最高的人均达到5000元。龙潭乡核桃销售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的有3户,人均达2400元,最高的人均达到7500元。河西镇核桃销售收入最高的人均达到4000元。据调查的三个乡(镇)自报,6491个农户(含没有核桃的农户),销售核桃总收入6470514元,户均997元,人均235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260元的18.65%。核桃收入占家庭经济总收入的13.54%(详见表6)。
4、财政税收
据调查的37个农户,上交核桃农林特产税总数为5183元,占上交税费总数9196元的56.4%(详见表5);三个乡(镇)6491个农户上交核桃农林特产税总数为249679元,占上交税费总数766157元的32.59%(详见表6)。根据地方税务局提供的数据,2001年全县核桃(不含苗)计税产量为134.71万公斤,实征税164.45万元(其中生产环节征收108万元,流通环节征收56.45万元),占全县农林特产税全年实征数377.56万元的43.56%,占全县农业税收征收数577.35万元的28.48%。2001年国家税务局没有对核桃加工企业征收增值税,如按2001年“双文明”考核中核桃加工企业上报的销售收入7262万元的6%计算征收增值税,则应征税435万元。
泡核桃生产效益到户实地调查情况表5单位:公斤、元
乡(镇)自报泡核桃生产效益情况表6单位:公斤、元
5、加工现状
全县核桃初级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5户,年加工50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5户,100—500吨的10户,100吨以下的30户。全县年加工干果7000吨以上,除本县自产的以外,还有来自楚雄、保山、思茅、临沧等地州及州内宾川、云龙、永平、巍山等县的核桃。漾濞已初步成为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核桃加工贸易集散地。仅核桃仁加工一项,每年就解决了近1万人4个月左右的就业问题,使全县城乡居民劳务收入增加近1600万元。大理漾濞核桃有限公司现有职工47人,2001年生产“漾宝牌”核桃乳400多吨,开发并上市纸盒装核桃花生乳、袋装鲜核桃乳、核桃牛奶等新包装产品,月销售核桃乳等产品50吨左右,年实现利润10万多元,上缴税收8万多元,在原料加工中请临时工100多人,付工时费11万元。今年1-4月份预计可实现利润13万元,上缴税收10万元。
二、核桃产业发展的前景分析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生产前景
1、土地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1957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144900公倾,占77.7%,(在林业用地中无林地6221公倾,占林业用地的4.3%);农业用地33904公倾,占18.2%,牧业用地3126公倾,占1.7%;其它用地4518公倾,占2.4%。据县森林分类经营区划调查,公益林面积103249公倾,占林业用地的71.4%,商品林41429公倾,占林业用地的28.6%。据县退耕还林规划,全县退耕还林还草面积61600亩,其中还林面积为43000亩。特别是在加入WTO后,由于粮食价格下降,山区农民宁愿把常耕地拿出来种植核桃。在调查的37户农户中,就有25户在常耕地内种植了核桃,还有12户年内也准备在201亩常耕地内种植核桃,此外,这37户有981亩荒山荒坡可以种植核桃。
2、生产潜力较大。改革开放以来,核桃价格一直是稳中有升,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据调查分析,现有核桃树龄结构是老树和盛果树少,幼树和初果树多。如对核桃园进行科学管理,增加核桃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大技术和肥料投入,26.4万株初果树在3—5年内产量将增长1.5倍。204.6万株幼树将有一半以上挂果,12.3万株盛果树产量将增加三分之一,到“十五”期末实现全县的核桃产量产值翻番将是指日可待。
(二)市场前景
我国核桃(包括山核桃)种植面积达1376.3万亩,2亿株左右,其中结果树约6000多万株,1990年以来年平均产量15—17万吨,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云南省核桃产量3.4万吨左右,占全国总产量的22.7%。漾濞核桃产量为4700吨(政府对外交流数),占全国核桃产量274246吨的1.7%,占全省60452吨的7.8%(全国和云南省的核桃产量参考杨源编著的《云南核桃》一书中1999年的统计数)。近几年全国核桃生产发展很快,如以每年5%的递增率计算,10年后我国核桃产量将达到44.67万吨。
核桃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出口商品。1990年以来,年出口核桃果4000—5000吨,核桃仁8000吨。漾濞大泡核桃,主产区在大理州,每年出口量在3000吨以上,占云南省核桃出口总量的70%,我县每年出口核桃2000吨以上,占大理州核桃出口量的67%。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核桃保健、医疗价值的认识,核桃加工业将不断兴起,国内外对核桃的需求量将不断增加。再过10年,国际市场上核桃需求量将上升到100万吨左右,中国的消费量将上升到24万吨。
在创漾濞核桃品牌方面,一些个体私营企业主已作了极大的努力。如伊斯兰侨茂食品有限公司申请了“漾濞核桃”包装专利,团山发展有限公司注册了“团山牌”核桃商标。漾濞核桃品牌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是漾濞人民的宝贵财富.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不到位。制约我县核桃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思想认识和工作力度不到位是关键所在。据调查分析,其差距主要是:
(一)满足现状,发展缓慢。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在漾濞培植核桃支柱产业,由于气候资源优越,种植经验丰富,已不成问题,领导可抓可不抓,群众自己会发展。致使各级政领导对培植核桃产业重视不够,督促检查和指导服务跟不上,发展缓慢。
(二)重造轻管,效益不佳。一些干部群众只顾完成当年上级下达的项目和计划种植任务,忽视了种植后的扶育管理,致使新种植的核桃如同“猴子搬包谷”,得的少,失的多;
(三)短期行为,无长远打算。部分干部群众只图吹糠见米、立竿见影之效,认为种植核桃周期长、见效慢,是前人栽花后人享福,常常是一般号召多,真抓实干少;
(四)创业精神差,发展不平衡。仅就一些核桃适宜区范围内的农户而言,有艰苦创业精神,能吃苦耐劳的农户,种植核桃千株以上。反之,有的农户就没有新发展一片或几株象样的核桃树,甚至连集体承包的盛果树也尚未管理好,形成极大的反差,发展不平衡。
2、现有核桃园经营管理粗放,核桃生产技术推广滞后。多年来,虽然山区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高,但由于肥料和资金投入跟不上,缺乏科学管理技术,种植10多年的核桃树还不结果,或结果很少,造成了广种薄收。在调查的37户农户中,98%以上的农户没有对核桃树进行常规的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导致核桃产量低、质量差。
根据实地调查,漾濞大泡核桃进行规范化管理的7年生产量为5公斤/株,13年生的8.3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可达500公斤/株。以规范化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171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2103万公斤。而根据本次到乡的调查数据,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07公斤;到户调查按结果树平均单株产量只有5.91公斤。按常规管理水平,10年生的产量为2.3公斤/株,15年生的产量为4.2公斤/株,50年生以上的262.9公斤/株,以常规管理三个年龄段的平均产量89.8公斤/株计算,全县12.3万株盛果树,应产核桃1104万公斤。
根据云南省林科院漾濞核桃研究站的测定:12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在只耕作不施肥的园地里单株结实量为119个(1.32kg),进行施肥的单株结实量1605个(17.8kg),不耕作不施肥的只有6个(0.07kg),在耕作施肥的基础上进行修剪整形的单株结实量为2300个(25.6kg),不经修剪整形的单株结实量只有170个(1.9kg)。由此可见,经科学管理的漾濞大泡核桃结实量是未进行科学管理的365.7倍。据秀岭地区的实测:经科学管理6年生漾濞大泡核桃单株产量可达400个(4.4kg)。如对我县的现有核桃低产林进行技术改造,漾濞的核桃年产量可以翻一番。
3、加工水平低下,产品品种单一,增值不明显。漾濞核桃绝大部分主要是加工成核桃仁销售,精加工的产品不多,科技含量不高,资金投入不足,市场营销跟不上。如,“傻哥”牌核桃系列食品、团山牌系列食品,虽然风味较好,但因包装及市场营销问题,始终上不了规模,上不了档次。
4、核桃市场混乱,经营效益不佳。由于缺乏统一的营销系统,尽管漾濞核桃品质优良,但因缺乏信息和科学的市场预测,中间商多,造成抢购抢销的混乱局面,导致抗市场风险能力低,没有体现出最佳效益。
5、扶持政策的落实兑现和税收征管工作有待进一步规范。调查中反映,近年来核桃生产扶持资金由于财政困难,未能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手中。核桃特产税由于征收基数不稳定,群众有顾虑,导致统计上报的核桃株数、产量不实、加工销售环节税收流失,难以做到应收尽收。
6、核桃掠青现象普遍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核桃的产量和质量。调查中反映,正常年境,核桃的收打时节在白露前后10天左右,但是,为防止偷盗和降低守护成本,采收过早,既影响当年的质量又影响来年产量。导致很多地区核桃产品质量差,商品价值低。
7、多数群众不乐意种植嫁接苗,倾向于先植实生苗再嫁接的传统方法,延长了核桃挂果周期。种植核桃嫁接苗有种植规范,便于管理,树型好,早实、丰产的特点。但是,嫁接苗的培育,有很多重要环节必须严格把握,无论哪个环节把握不好,都会直接影响嫁接苗的质量及种植成活率。其次,因嫁接苗的嫁接部位较低,如栽种时栽得过深,会使嫁接口经常遭受病虫害的危害。加之嫁接苗有早实的特点,因结实后肥料跟不上会导致树体衰弱,变成小老树。由于这些问题存在,在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致使很多群众不信任嫁接苗,而采用点播铁核桃果或实生苗移植后2—3年再进行方块芽接,认为这样做核桃树生长快、寿命长,但却没有意识到结实晚,延误了几个结果年头。嫁接苗移栽,如管理得好,5年已开始挂果,7年可产200多个,但实生苗移植后嫁接的还没有挂果。经调查光明核桃林场栽种的嫁接苗,与同年栽种的实生苗移植后第二年采用方块芽嫁接的核桃进行比较:用嫁接苗种植的平均单株产量为112个,实生苗移植后嫁接的平均单株产量为44个。
8、核桃烘烤质量亟待提高,我县90%以上的核桃产区用传统的办法烘烤核桃,一是烘烤的数量有限,不适应种植大户所需;二是烘烤时间较长且危险,容易变质和发生火灾。造成核桃品质等级低,销价低,使核桃的商品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
9、培育核桃嫁接苗过滥,制约了核桃产业的发展。一度时期,由于核桃嫁接苗生产管理失控,致使一部分地区近20年来种植的核桃树,中、幼龄树被过度采枝,甚至个别的被拦腰砍断或整株砍倒采枝。既破坏了漾濞核桃种质资源,损害了群众利益,又影响了漾濞核桃产量、质量和声誉。
三、加快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全县核桃产业培植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建议在今后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树立培强做大核桃产业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全县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十分适宜核桃生长。漾濞核桃早在1979年全国核桃技术协作会议上,荣获“全国质量评比第一”、“全国县级人均占有量第一”的荣誉,1995年又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国核桃之乡”。这些殊荣的获得使漾濞核桃如同锦上添花,为培植核桃产业和创造漾濞核桃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漾濞核桃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周围的地、州、县市又大有赶超之势和取而代之的可能。因此,我们全县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认识,树立危机感和紧迫感,坚决贯彻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县经济工作始终坚持着力培植核桃、畜牧、烤烟、生物资源开发创新四大支柱,大力发展水电、矿冶、旅游、食品四大产业,把漾濞建成绿色经济强县”的战略思路,把培植核桃产业作为德政工程来抓,作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和农村稳定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常抓不懈。要树立漾濞核桃的品牌意识,举全县之力维护品牌信誉,利用品牌优势,发挥品牌效益。
2、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林业科技队伍建设。
县、乡(镇)应将原设立的核桃生产基地领导组,改设为核桃产业培植工作领导组,并由政府一名主要领导任组长(能设专职核桃副县长、副乡(镇)长更好),专门负责抓好此项工作。领导组下设办公室,由林业局、农业局、生物开发办、扶贫办抽出得力干部和技术人员负责日常工作。类似培植烤烟和苦良姜产业一样培植核桃产业,由过去的只管“造”不管“效”变为对核桃造林、抚育管理、产品加工销售全面负责。
加快林业科技队伍建设,一是要加强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业务素质;二是要加大投入,购置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药械等;三是要在劳保、出差、下乡补助等方面与同行部门一视同仁;四是有天保工作站的乡(镇),林业站的工作任务应以培植核桃产业为主。
3、进一步清理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核桃产业的培植力度。
(1)继续巩固和加强对圃育核桃嫁接苗木生产的监督管理,持之以恒地坚决打击盗采、滥购、倒卖泡核桃枝条的破坏行为,确保核桃生产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制定《漾濞核桃产业培植奖励办法》,鼓励招商引资或自筹资金兴办核桃系列绿色企业或加工企业。
利用每年核桃农副产品交易会的契机,公开进行兑现奖励。奖励范围:一是自筹资金创办核桃系列绿色企业、种植大户、加工企业和加工大户;二是各级党政领导、林业科技人员、税务干部以及维护林区治安的林业公安干警、护林人员中有特殊贡献者。
奖励方法是:对兴办绿色企业主和种植大户实行年终产量、质量达标奖;加工企业和加工大户实行上缴税利达标奖。
(3)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生产核桃子芽嫁接苗。坚决杜绝子芽嫁接苗用于核桃基地造林。
(4)对近几年来核桃扶持资金的使用情况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坚决按扶持政策将扶持资金落实兑现到户。
(5)发挥我县宣传工作优势,加强宣传报道工作,《大理日报·漾濞版》应开设《漾濞核桃专栏》。
4、注重加强对现有核桃树的抚育管理和技术改造,重点抓好核桃果园新技术推广应用,努力提高全县核桃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全县现有的12.3万株盛果大树中,有50%左右由于立地条件差和管理粗放等原因导致核桃产量低,品质差。还有204.3万株幼树还没有结果,26.4万株初果树还未进入盛果期,增产的潜力很大。因此,抚育管理好现有核桃树是加快我县核桃产业发展在近期内快速提质增效,实现核桃产业富民富县的最佳捷径。各级各部门领导应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现有核桃树的抚育管理和技术改造,增加经费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核桃生产技术规程,在幼树抚育、老树复苏、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时期等关键技术环节上,既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又要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必要时采用行政干预来规范果农行为,向管理要产量,向管理要效益,以确保核桃产品的产量增加,质量提高。
5、实现优质品种化栽培,建立优质核桃生产基地。
60年代以前,我国是世界上传统的核桃出口大国,70年代开始,美国、土耳其等国家实行了核桃的品种化栽培,产量和产品质量都有了飞跃性提高,以强大的优势挤占了国际核桃市场,一跃成为核桃出口大国。而我国的出口量则下降到世界贸易总量的20%—30%,价格也比美国低30%以上,因此,品种化栽培是大势所趋。实行核桃品种化栽培,就是要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实行区域化种植,不断更新改造劣杂品种,走基地化生产的道路。
6、坚持实地适树原则,实行分类指导管理。
培植核桃产业要讲求实地适树的原则,不同的海拔地区栽种不同的适生品种。首先必须妥善处理好退耕还林,保护生态与发展核桃的关系。把发展核桃同旅游景点的开发、利用相结合。其次是要针对山区气候多样性特点,把握好宏观决策,做好统一规划,采取多层次利用,建立综合农业立体开发模式。注意保护上层、建设中层、开发下层。建议在不宜耕作的地块和不宜种植泡核桃的无林地(2400米以上),大力发展抗逆性强,生长快,木质优良的铁核桃林。在中海拔地区,大力提倡用坡坎田或常耕地种植优质大泡核桃。低海拔干热地区(1500米以下)种植美国山核桃。
7、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发展后劲。
一是我县应有计划地鼓励和支持核桃种植(加工)大户购买热风炉烘烤核桃,逐步改善和淘汰一家一户传统的烟醺火烤法,严把核桃产品的第一道质量关。
二是鼓励和支持核桃种植大户种草养畜,走果、草、畜、菜综合发展的道路。
三是县财政每年应从农林特产税收中安排10%的资金,用于核桃生产、烘烤及包装等精深加工技术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推广工作,逐步增强核桃产业的发展后劲。
8、建立集中统一的核桃加工经营机制,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
在核桃产品的生产经营上,我县应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建立不同程度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目前,我县应尽快组织核桃生产户、加工户、绿色企业和加工企业,成立《漾濞核桃行业协会》或《漾濞核桃集团公司》,在县核桃产业培植工作领导组办公室的业务指导和技术帮助、信息服务下,重点组织和协调好核桃加工经营工作,要多渠道筹集资金注册《漾濞核桃》商标,并进行市场营销,直接进入较高级别的市场(如上海等国内市场),或直接打入国际市场。使核桃商品直接销售到消费者手中,以获取最佳效益。因此,县级有关部门要利用自身优势,发挥应有作用,规范县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畅通核桃产销渠道,避免无序竞争,提高竞争能力,利用本县的资源优势和漾濞核桃品牌效应,不断培强做大漾濞核桃产业。
9、规范税收制度,把核桃产业真正培植成为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
一、发展的优势
1.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我市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干湿明显,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一般冬季气温低于10℃,夏季高于22℃,春秋两季多在10℃—22℃之间,非常适合蔬菜的种植与生长。同时,我市原为一隅洪荒之地,西纳九澧之水,东连八百里洞庭,千古沉河堆积成洲,土壤十分肥沃,是种植蔬菜的最佳壤土。
2.有成熟的种植技术。我市阳由垸历年来有种植蔬菜的传统,早在六十年代,就是闻名全省的蔬菜种植基地,当地的农民大多是种植蔬菜的行家里手。近几年,在发展传统蔬菜的基础上,还大面积种植了反季节蔬菜。出产的蔬菜以其色美、鲜嫩、质优、产量高、品种多等特点闻名于湘鄂,产品不仅供应本市城区,还远销全国各地。白衣、保河堤等地种植藠果历史悠久,也掌握了成熟的种植技术。
3.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从本市市场需求来看,我市50%以上的市场都存在蔬菜缺口,需外调40%以上的蔬菜才能满足需求,仅我市一中食堂每年就从澧县购菜7.5万公斤以上,特别是一些早春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大部分需从外地调入。从国际市场需求来看,世界年人均蔬菜占有量102公斤,日消费量为0.28公斤,远未达到世界营养学会推荐的日人均0.35─0.50公斤的水平。特别是目前人们消费理念大多遵循从温饱型─营养型─保健型─环保型的发展规律,正形成一股“绿色消费”的热潮。
“绿色食品”的主要对象蔬菜蕴涵着巨大商机,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各国农产品将以低关税或零关税贸易,迫使各国将按比较利益进行资源配置,进而引起全球产业布局重新调整。蔬菜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一些工业化国家因土地资源价格、劳动力等机会成本而不得不放弃部分市场,而我国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且劳动力价值较低,因此,我国蔬菜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市水陆交通便利,公路四通八达,离金罗火车站仅30公里,水运直通洞庭湖和长江,便于蔬菜的外运外销。
4.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种植蔬菜与稻谷比,有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从两者的成本核算来看,稻谷每亩的生产成本400元,露地蔬菜800元;每亩稻谷净收入250元,蔬菜2200元。露地蔬菜是稻谷的近9倍;如果反季节种植,则会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如我市澧阳社区菜农宋进宜,一年种蔬菜3亩,年收入就有1万多元。种植蔬菜的高经济效益,已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一个新亮点。
二、取得的成绩
1.蔬菜面积不断扩大,特色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今年,全市种植蔬菜5万多亩,占全市农作物的9%,占经济作物的16%,成为仅次于水稻、油菜的第三大农作物。今年蔬菜总产量预计可达1.5亿公斤,总产值将超过2亿元,将占农业总产值的15%左右,与20*年相比,面积增加了一倍,总产量将扩大一倍,产值将增加1.3倍。在总量增长的同时,蔬菜上市品种日益丰富,目前我市蔬菜已有55大类,1000多个品种,初步形成了一大批特色生产基地。如白衣的藠头、新洲的辣椒、*街的萝卜等已声名远扬,成为我市蔬菜产业的知名品牌。
2.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品种体系逐渐优化。当前,蔬菜设施栽培、无公害病虫防治、配方施肥、食用菌液体栽培、破季蔬菜栽培等7项新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瓜果蔬菜嫁接、组织无土培育、野生蔬菜立体栽培等新技术示范成功。从20*年起,先后引进、推广了春帅丝瓜、以色列硬果蕃茄、蜜本南瓜等蔬菜品种40多个;50%以上的蔬菜品种实现了升级换代,蔬菜良种普及率达80%以上,品种体系逐渐优化。同时,我市现已建成无公害蔬菜基地5000亩,通过验收的达到了2000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逐步发展壮大,不仅提高了蔬菜产品的档次,而且增强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3.蔬菜加工初具规模,出口创汇初现端倪。近年来,我们通过探索蔬菜产业发展新途径,大力发展蔬菜加工项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截止去年底,全市共引进发展了绿康食品、大沥环球食品、丰莲食品、金宏菜业、金达食品、蓝筹食品、平和食品、广源蔬菜等蔬菜加工企业,年消化鲜菜6万吨,年加工产品1.1万吨,出口产品0.4万吨,出口创汇达100万美元。
4.营销体系建设加快,中介组织稳步发展。随着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销售渠道不断拓展,以零售市场、产地批发市场、集散点为一体的蔬菜市场网络逐步形成。现有蔬菜专业合作社2个,吸纳团体和个人会员1*1多个,培养营销大户10多户,年交易量达2万吨,年成交额5000万元左右。今年,全市从事蔬菜营销的达120多人,外销蔬菜0.5万多吨,蔬菜营销队伍和中介组织在蔬菜销售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1.部分干部观念落后。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干部群众不断拓宽发展思路,善于把握市场机遇,着力建基地、抓生产、拓市场、促销售,使蔬菜产业逐年稳步发展。但有的同志、特别是部分干部对发展蔬菜产业缺乏足够认识,思想保守,观念陈旧,认为发展蔬菜产业是农民自己的事,政府缺乏应有的引导和服务,导致蔬菜产业发展不快,曾一度为湘西北最大的蔬菜生产、批发集散地的光环随之消失。
2.基础设施投入不足。一方面,蔬菜生产主要靠农户自身投入,基地到主公路的交通条件落后,田间便道路况更差,菜农无力投入改造,“天晴一把刀,下雨乱糟糟”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另一方面,排灌设施差,受天气影响变化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蔬菜生产基本处于粗放经营状态,直接影响到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3.企业加工环节滞后。近年来,我市蔬菜加工企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产量直线上升。但因加工企业技术落后,加工档次低,精、深加工极少;企业规模小,加工产品单一,加工链条不长;加工龙头企业少,加工率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导致*的多为时鲜产品,延伸增值能力低,生产效益不高。
4.市场集约化程度低。一方面,我市蔬菜生产仍以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为主,缺乏必要的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检测,各家各户的蔬菜产品直接进入市场,难以保证市场上蔬菜商品的一致性,也难以创名牌产品。另一方面,菜农卖菜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使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不易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四、几点建议
1.要切实重视蔬菜产业发展。一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当前,关键的是要彻底摒弃传统的思想意识,清除因循守旧、停滞不前等思想障碍,把发展蔬菜产业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市委、政府要成立发展蔬菜产业的专门工作机构,把重点生产基地纳入国民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统一部署;要大力宣传蔬菜产业发展中的好典型、好经验,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形成发展合力,切实推动蔬菜产业化。二是抢抓机遇,因势利导。发展蔬菜产业,关系到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原则。既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又要从实际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既不能在市场商机面前犹豫不决,丧失机遇,也不能在一些必要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一哄而上。要咬定青山不放松,把发展蔬菜产业的工作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真正形成蔬菜产业化。
2.要加大蔬菜基地投入力度。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要抓住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加大投入的时机,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的力度,加大对蔬菜基地水利、交通等设施建设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要大力提倡蔬菜生产企业和个人投资兴建基础设施,并对水利等设施实行有偿使用,调动全社会投资兴建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二是加大帮扶力度。财政、科技等相关单位要从促进蔬菜产业发展角度,对生产大户、新品种应用、科技推广给予一定资金扶持。金融部门对积极从事蔬菜生产、加工、营销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放宽抵押贷款条件,支持蔬菜产业的发展。保险机构要根据国家对农业的产业保险政策,做好保险工作,解除农民发展蔬菜产业的后顾之忧,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3.要培育蔬菜产业龙头企业。一是扶持龙头企业发展。要尽快组织有关部门研究蔬菜龙头企业的发展问题,出台支持蔬菜加工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对龙头企业在项目的申报、融资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国家和市里支持的政策性资金,要向龙头企业倾斜。要大力搞好招商引资,创办更多蔬菜加工企业。二是建立完善利益机制。按照“公司+农户”的方式,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要指导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行之有效的利益分配方式,密切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4.要提高蔬菜产品质量档次。
一、我市茶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市平武、北川两县及江油、安县部分山区乡镇产茶。茶叶作为山区的传统优势产业,其生产历史悠久,目前全市共有茶园面积18.2万亩,茶叶总产(原料)3254吨,茶叶加工产值4389万元,茶叶已逐渐成为山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的重要支柱,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市茶叶生产方式、生产机制和体制等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致使我市茶叶产业长期处于低迷状态,难有突破性进展,在全省同行业中的地位逐年下降。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支撑。
目前,全市有茶叶加工企业60余家,骨干企业5家,但却无一家成为真正的龙头企业,更缺乏行业内的领军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实力不强,生产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加工设备落后,品种结构单一,产品质量不高,经营效益差。几家骨干企业基本上是由原国有企业改制而来,由于前期改制的不彻底性,企业的体制、机制严重不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企业管理水平、经营模式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不注重市场研究,忽视产品质量管理,不注重新产品开发和品牌保护,市场开拓和营销手段落后,致使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美誉度不断下降,对茶农的带动能力日渐微弱,缺乏龙头企业支撑是我市茶叶产业发展最根本的问题。
2、没有一个市场认同度高、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
虽然全市众多茶叶生产企业先后开发形成了一批名优新产品,有的还开发出了附加值较高的产品,但至今仍无一个在国内、省内以至于市内叫得响的品牌。究其原因,一是名牌产品生产量小,销量少,一般仅为几十公斤,多不过几百公斤,仅仅停留在“礼品茶”、“参评茶”的规模,对消费者影响极为有限。二是企业注重创品牌而不注重保品牌。由于我市茶叶的内在品质好,先后创造了多个部优、省优品牌,80年代初期,我市茶叶首开全省出口茶叶先河。然而企业创出品牌后,既不注意对其大力宣传,也不注意保持应有的质量,有的甚至为了短期效益而以次充好,致使很多优质品牌成为昙花一现。有的在原创品牌根本没有达到成熟期则又开始创新的品牌,使原有名牌失色或被新的品牌所掩盖。三是企业各自为政,难以形成体现地区特色的区域名牌。目前全市有大大小小的茶叶生产厂家六十余家,生产销售规模差异很大,各自都有自己的牌子,质量、包装参差不齐,品牌甚多,五花八门,龙蛇混杂,消费者不知所以。
3、产品结构不合理,名优产品开发严重滞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知识的增加,绿茶特别是名优茶的消费呈不断增长之势,在我国茶叶出口量中绿茶占68%,我国绿茶出口量已占世界绿茶贸易量的83%,而且绿茶附加值较高。而在我市的茶叶制成品中,优质绿茶却不到10%,其它均为花茶和边茶;加工产值中,名优茶的产值也只占25%,比省内企业的平均水平低23个百分点,而浙江省名优茶的产值已占茶叶总产值的70%以上。以北川沸泉茶厂为例,花茶占90%,名优茶只占0.7%,因而造成了大量的库存积压。各类企业的产成品基本上是以大袋包装为主,少有精致的小盒包装,而且都缺乏对本产品的系统详细定性介绍。在新产品特别是名优产品的开发上,企业普遍重视不够,对市场需求研究少,对业内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动向不敏锐,缺乏开发新产品的人才、资金和技术。据农业部门统计,近几年全市开发形成的茶叶新品种和新的名牌产品,还不及1999年以前年度的一半;全市正规院校毕业的茶叶专业人才不到十人。
4、销售网络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市场营销手段。
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缓慢,还在于市场营销的观念和手段落后。一方面缺乏对绵阳茶叶品质、历史和茶文化的系统宣传。绵阳的茶叶品质好,究竟好在哪里,业界知之甚少,普通消费者了解更少,甚至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绵阳还产茶叶。另一方面,企业只侧重于本地销售(以老绵阳地区为半径),基本上没有健全的销售网络,坐等客户上门,没有或少有自己的销售人员。北川沸泉茶厂产值3000多万元时,厂里也仅有两名销售人员,而且还主要是收款;二级销售商因产品质量问题也由70多家减少到19家,最终导致大量产品积压。平武县茶厂除边茶销往青海、甘肃等地外,其余产品的经销商也主要集中在江油、绵阳等地。企业普遍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和专门的市场开拓之策,新的营销手段如建立企业网站、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没有一家企业采用,国内举办的茶博会、食品节等企业也很少参加。
5、不注重基地建设,巨大的原料缺口对茶叶产业发展形成了致命的约束。
前全市茶叶加工企业年细茶加工能力为5000吨,而市内仅能提供近2000吨的原料。北川沸泉茶厂收购的本地原料只占加工量的40%,平武豆叩茶厂本地原料不到1/3。原料供应和加工能力之间的巨大缺口,造成了两种现象,一是每到采茶季节,企业就动员当地政府一道到处设关设卡,围追堵截,禁止本地茶叶流入外地;二是企业大量收购外地原料,而外地原料虽然价格低,但质量也低,只能做大宗茶,久而久之,破坏了我市本地品牌的市场认可度。
造成基地建设严重滞后,原料缺口巨大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茶农收入低。我市茶园面积虽有18.2万亩,但现有茶园多数都建于六、七十年代,分布在高山地带,茶叶种植基本上以一家一户为主,粮茶混种,兼业经营,管理粗放,只采一季春茶不采夏茶和秋茶,茶叶平均单产仅30-40斤/亩,亩收入200元左右,在农民家庭收入中比重微弱,农民缺乏种茶积极性。二是企业不重视原料基地建设,企业与茶农的关系仅仅是市场买卖关系,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企业由于缺乏长远观念,不愿意在本地原料基地建设上增加投入,而更愿意直接购进外地原料,这样在很短时期内就能把企业产值搞得很大。三是投入严重不足,近年来,县和乡镇两级财政在茶叶基地建设上几乎没有投入,茶叶基地建设最多只能从市级以上部门争取一些项目资金,而很多项目和资金又往往分散在若干个权利部门手中,很难整合到一起。这大大限制了老茶园的改造和良种茶园的建设,作为生产名优茶主要原料的无性系良种茶园全市至今不足5000亩,仅占茶园总面积的3%,而全国已经达到了19%,浙江等地更是达到了40%以上。
6、政府在指导茶叶产业发展上存在错位和缺位。
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市委、市政府将茶叶列为我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有关县也把茶叶列为县域支柱产业,但在抓落实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一是缺乏有效的组织领导,各县很少有领导具体过问,诸多问题难以协调解决,茶叶产业化过程中涉及到的农业、林业、水利、经贸、工商、技术监督、金融、扶贫等部门的资源和政策优势难以得充分整合和利用。加之受县上领导变动频繁,新的产业(如山区发展水电)相继出现,财政困难,茶叶产业投入产出见效缓慢等因素的影响,更难有领导对茶叶产业发展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形成一抓到底的组织措施和政策机制。二是政府在指导经济上缺乏科学的手段,往往陷入好心办不了好事的尴尬境地。如市上为支持平武、北川茶叶产业发展,在高新区各划地50亩,两个企业均投资建了厂房,但由于鲜茶不可能运往远距离加工,因此这两处厂房至今仍只能作为销售点或仓库,使用效率很低,企业也因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如北川沸泉茶厂在1500万元固定资产中,基本建设就占了1100万元,真正的设备资产不足400万元。北川县委、县政府1997年要求沸泉茶厂实施三个五工程(产值5000万、销售5000万、税收500万)并对企业法人实行重奖,在本地原料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企业为了完成任务,大量收购外地原料,加之质量把关不严,致使“北川茶叶”的质量从此一落千丈,连续几年大量库存积压。平武县在茶业发展中为保护县茶厂发展,禁止新办其它茶厂;县上早在三年前就提出对县茶厂改制,但迟迟未能进行,企业无所适从,生产停滞不前。三是市场监管不力。平武、北川茶叶均有生产和原料都不在本地的外地企业注册,还有一些企业,假冒北川、平武茶叶进行销售,工商和技监部门没能及时有效制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平武、北川茶叶的声誉,影响了其发展。
二、我市茶叶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态势
1、独特的内在品质决定了我市茶叶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
我市茶区均地处高山深谷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茶树害虫天敌多,是绿色食品的理想生产基地,所产茶叶具有香高、味纯、耐泡、无污染的内在品质,有效成份含量在全省独一无二,在全国也名列前茅,平武、北川两县均被列为四川省茶叶基地县。平武茶叶已经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认定为“无公害食品茶叶”,2002年平武县茶业公司又成为省内首批全国有机茶认证企业。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优质的茶叶内在品质,无污染的绿色特性,共同构成了我市茶叶产业发展的资源优势。大面积保持完好的老茶园的存在,又成为我市茶叶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我市茶叶品种丰富,既有本地早熟的优良品种——苔子茶,又引入了大量外地的优良品种。加之茶区农民有长期种茶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只要给予适当技术指导,加强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提高种茶效益,在短期内完全可以较大幅度地提升我市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全市茶叶加工有一定的基础,只要再引进和培育1—2个具有战略眼光的龙头企业,增加茶叶产业的投入,注重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营销,绵阳茶业完全可以重振雄风,再创辉煌。
2、茶叶产业发展前景好,市场空间大。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茶叶市场需求呈现出新的趋势。首先,茶叶消费将从大宗茶为主转向以名优茶、名牌茶为主。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低层次的饮用需求,而是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不仅注重茶叶的质量,而且也注重茶叶的品牌、包装。其次,茶叶消费由单一同质化转向多元系列化。在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以茶为原料加工制成的多种茶水、茶食、茶药作为天然的绿色食品,必将在市场上大有作为,可口可乐、雀巢、统一、康师傅、娃哈哈等国内外饮料巨头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纷纷进军茶饮料市场。第三,消费者更加追求饮茶的生理和心理双重需求。茶叶具有的保健防老,治病解乏,降压、抗癌等药理作用,是其它饮料无可比拟的,能满足消费者生理和心理的双重需求。目前,我国人均年茶叶消费量不到340克,远远低于日本1200克和世界500克的人均年消费量,若达到世界人均年消费量水平,则国内市场将消费茶叶65万吨。而截止目前,全国茶叶总产量只有72万吨,其中出口已达20多万吨。另外,全球有160多个国家有茶叶消费习惯,有20多亿人钟情于茶饮,世界绿茶贸易量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可见,茶叶潜在的国际国内市场巨大。这些情况表明茶叶走产业化之路,形成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高效益产业的前景和发展空间都是良好和巨大的。
3、我市茶叶产业发展开始呈现出一些好的态势。
我市茶业在历经几年的反复和波折后,一些有识之士也渐渐发现问题之所在,并大胆探索茶叶产业化发展之路,使我市茶叶产业开始呈现出一些好的发展态势。
一是加快了茶叶加工企业改革步伐,理顺了产权关系,创新了企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产业化龙头开始舞动。安县茶厂98年改制成民营企业春泉茶业有限公司,并兼并了平武龙安茶厂,现在又实现了与市农业局的技术合作。北川佛泉茶业公司于2003年7月被海南一投绵阳大峰房地产公司收购重组后,完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并已在企业技改、新产品研发、基地建设上展开实质性的工作。平武县茶业公司的改制也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可望在今年春茶收购前新业主进入。
二是加工企业开始意识到基地的重要性,以实际行动支持基地建设。沸泉茶业公司已与全县1200户种植大户签订了茶叶订单合同,总面积达4万亩。并承诺凡是签订合同的茶农其茶叶收购价格高于市价5-10%,优先得到公司的技术指导、低价使用公司垫支的茶叶专用肥以及公司提供小额信贷担保。公司还同时落实了四个人专门抓基地建设,编印了茶叶技术手册,为茶农购置了茶苗和地膜,在陈家坝乡租地14000亩(70年)建立自己的茶叶基地。近年发展较好的北川五星茶厂也先后与擂鼓镇10个村、1200多户农民签订了3500亩的茶叶购销合同,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并按每亩20元向茶农支付管理费,受到农民的广泛欢迎。
三是建立了一批茶叶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茶农组织化程度正在提高。佛泉公司已在全县建立8个茶叶专业协会,由协会负责组织会员按照与公司签订的合同进行生产和管理指导,协会日常费用由公司承担。北川县上也正在准备建立县茶叶协会,由协会对县内茶叶加工企业、茶叶专业协会和茶农进行行业管理。平武县从97年开始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对社员按售茶额的4—5%二次返利,现已发展到五个,社员2200多户,2003年企业二次返利6.9万余元。
四是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开始逐步树立。股份制、股份合作制逐渐成为茶叶加工企业首要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管理上,注重以人为本,既注意发挥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多劳多得、奖勤罚懒;又注意发挥茶农的积极性,加强与基地茶农的联系。同时,企业开始注意把握和利用先进的茶叶生产、加工技术,注意市场研究和市场营销,注意对品牌的宣传和开发。沸泉公司、五星茶厂分别与省经作处、川农大等茶叶科研机构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对外公开招聘营销人员,对如何包装宣传、开拓市场、做大做强茶叶品牌作了研究和准备。
三、做大做强我市茶叶产业的思路与对策
虽然茶叶的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但要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也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茶叶进口国制定了非常苛刻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茶叶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内同行业的竞争也将十分激烈。绵阳茶业的发展不仅要面对内部的相互竞争,面对省内企业如乐山竹叶青、名山蒙顶甘露、自贡龙都香茗等全省十个知名企业的竞争,更要面对国内众多企业甚至国外企业的竞争,任何一个企业单打独斗都难以胜任。产区相同的自然生态条件,基本相同的内在品质,共同构成绵阳茶业完整的产业群体,完全应该也有条件通过充分整合利用,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因此,发展绵阳茶叶产业,必须按照产业化的要求,做好“大品牌、大产区、大市场”的文章,进一步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提高绵阳茶叶的声誉,走“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路子,才能实现绵阳茶叶产业的发展壮大。
1、创新体制,壮大龙头。
加快企业改革,尽快完成对原有国有、集体茶叶加工企业的改制和重组。按照“三个百分百”的要求,尽快了断企业与政府的关系,了断职工身份,了断企业的债权债务,明晰产权,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激发产权人、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长远来看,如果绵阳茶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有一户领军企业对全市茶业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因此,应充分利用茶叶加工企业改制重组和建设绵阳科技城的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从浙江、福建或省内茶叶发展先进地区引进一家经济实力强、经营理念先进、市场营销好的龙头企业,通过资产并购、品牌合作、技术入股等形式,将绵阳原有茶叶加工企业和茶农有机联合起来,形成一条产业链,以尽快实现生产组织形式的更新升级,同时也带领绵阳茶业更好地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如果短期内难以找到这样一户领军企业,各县(市)也应按照这一思路,重点支持和帮助一家龙头企业发展,集中力量扶持其做强做大,通过它对辖区内茶叶资源进行充分整合和利用,带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2、整合品牌,打造名牌。
今后茶叶市场的竞争,不仅仅是质量、价格的竞争,更主要的是品牌的竞争。但一个品牌无论其声名如何显赫,若没有一定的产量和规模,就很难占领更多的市场分额。市场经济讲的是区域经济优势。因此,要创新茶叶发展理念,突破当前以行政区域抓茶业的思维方式,树立起“大品牌、大产区”的意识,针对我市茶叶品牌多、规模小、效益差的实际,建议对全市茶叶品牌开展专题研究,进行整合,推出1—2个知名度高、前途好的品牌作为我市茶叶的首选品牌,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其在全市茶叶产业中龙头品牌的作用。品牌确定后,可将品牌扩散到全市的主要产区,使各地都围绕这个品牌建生产基地,使这个品牌成为绵阳名茶的公共品牌。
要坚定统一品牌的信心和决心,尽快明确我市茶叶主打品牌。尽管这工作很艰巨,但有很多成功的先例值得我们借鉴。如大名鼎鼎的“西湖龙井”、“黄山毛峰”、“信阳毛尖”以及省内的“竹叶青”等都是以地市甚至更大生产区域命名的,都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要实施我市的主打品牌,必须尽快组建茶叶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自律、服务、协调等功能,集中力量打品牌,按“行业协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方式指导生产、加工和销售,提高产业化经营水平。对主打品牌要实行严格的统一宣传、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包装设计进行管理,并实行市场准入,对不符合品牌要求的产品,取消其以该品牌进入市场的资格。对因生产环境差异而形成茶叶品质的不同,可以采用在同一品牌下分设不同等级的办法予以解决。同时要加大对名牌茶叶的原产地域保护力度,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使品牌茶叶得到健康发展。
3、调整结构,扩大销售,拓展市场。
产业化的关键是龙头企业的发展,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龙头企业科技开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农户带动能力。引导龙头企业顺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主攻绿茶、名优茶、特色茶,减少大宗茶生产,有条件的企业,应逐步向饮料茶、袋泡茶、速溶茶市场进军。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开发力度,既开发春茶,也开发夏茶和秋茶,变一季茶为多季茶,变季节性生产为均衡性生产,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茶农经济效益,增强茶农种茶积极性。
企业要高度重视质量管理,狠抓从茶地建设、原料收购到初加工、精加工、检测等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改造传统落后的加工工具,下大力气提高产品质量,保证所创名牌能够保持长久的声誉。
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培育专业营销队伍,不断拓展产品销售市场。在稳定市内市场的同时,开拓省内和国内市场,积极争取打入国际市场,重现昔日辉煌。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仓储配送中心,发展各类专营店、代销店、连锁店,积极采用超市、连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手段不断扩大市场半径。
要把茶文化渗透到茶叶产业中去。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弘扬茶文化,有利于刺激名牌产品在市场上的活力和“升温”。笔者曾在云南切身体会到将旅游与品茶结合起来,对茶产业产生的巨大拉动作用。因此,政府、企业应双向努力,精心策划,推出一批“茶文化”、“茶乡游”、“休闲观光茶园”、“茶叶精品拍卖”等文化旅游项目和设施,将茶业与文化、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推动我市茶业经济的发展。
4、搞好规划,增加投入,狠抓基地建设。
茶叶原料来源的严重短缺已成为我市茶叶产业化发展的重大制约因素之一,基地建设已到了非抓不可的时候了。一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虽然茶叶的生物特性决定了我市宜茶地带十分广泛,但各地的小气候、各类不同的土壤和对不同茶树品种的要求却不尽相同。因而有必要对全市茶叶产业按照区域化、规模化的要求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农业技术部门要在对区域特性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各地宜茶区域、宜茶品种作出具体规划,明确划分高山茶、半山茶、沟糟茶、老品种、新品种、有性系与无性系的种植范围,促进不同品种、不同季节的合理搭配。要突出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对现有老茶园要制定分次分批进行良种化改造的规划。龙头企业应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茶叶基地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把基地建设计划和措施落实到村、组和农户,与农户签订稳定的生产合同,对种苗选定、栽培、施肥、病虫防治、鲜叶采摘等及时给予技术指导,对原料收购、产品初加工和农户收益给予最大程度的保证,坚持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以促进基地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要搞好试验示范,实施标准化生产。要根本解决我市茶叶产业化中原料短缺的问题,提高名优茶的比重,必须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逐步改造老茶园。据介绍,无性系良种茶园单产可达200斤以上,亩收入在千元以上,如果多产名优茶,效益则更加可观。鉴于无性系茶园投入大(每亩500元),见效慢(3—5年),农户一般不敢贸然涉足。为了引导和示范农民,可采取“农民出一点、企业投一点、政府补一点”的办法,在各生产片区建立一个或几个试验示范点,北川苏保就采取这种方式建设了上千亩的无性系良种茶园,效果非常好。试验示范点要以推行标准化生产为重点,以提高茶叶质量、增加茶农收益为目标。市级农业部门要按照“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产品标准体系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并指导农户严格按规程操作,这是提高茶叶品质、塑造茶叶品牌形象的重要保证。
三要多渠道解决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问题。首先龙头企业应该把基地建设作为第一车间,加大对基地建设的投入,为茶农提供一定的底垫资金或向农户垫支部分种苗、肥料、药物等费用,为茶农提供小额贷款担保,与茶农建立稳定长期的利益联结机制,实行保护价收购,按质论价,全面调动茶农的种植积极性。其次,要充分利用政策,整合部门力量,把国家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退耕还林、种草养畜、水土保持、以工代赈等项目和资金进行捆绑使用,帮助基地搞好道路、水系建设,改良土壤,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等。各级财政也应从年度预算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扶持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加大引导力度,引导茶农增加投入,在条件成熟后,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茶叶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建立茶叶担保基金,帮助企业和农户融资。
5、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为茶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我市茶业有优势、有基础,对山区保护生态和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切实提高对发展茶叶产业化的认识,按照“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个政策、一套实施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茶叶产业化领导机构,落实专门人员,组建专门班子,经常研究和协调解决产业化发展中的具体问题,督促检查有关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着实帮助和支持龙头企业及基地的发展,支持做大做强知名品牌。同时要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有具体的监督考核措施,真正做到经常抓、抓具体,坚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以不断推进茶叶产业化的发展。
制定和落实好茶叶产业化的促进政策,政府应加大对茶叶产业的投入,各级财政都应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老茶园改良、新茶园建设及各种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政府要加大协调力度,有效整合部门力量,把分散在各部门手中的项目资金集中安排,捆绑使用,最大限度发挥资金使用效率。
要建立健全茶叶生产服务体系,为茶农提供有效的社会化服务。引导茶叶加工企业组建行业协会,引导茶农建立专业生产合作社,充分发挥这些中介组织,在推进茶叶产业化建设中的作用,提高茶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经营、自求发展的能力。
一、我区发展“一村一品”的主要成效
从20*年开始,在省、市的直接关怀、支持和帮助下,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绿色农业特色经济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的战略定位,按照“平川蔬菜上设施、丘陵红枣加果仁、畜牧特色抓奶牛、水果科技增效益”的结构调整思路,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效。据统计,从20*年实施“一村一品”以来,全区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余家,形成有产业特色的专业村近100个(其中蔬菜专业村21个,水果专业村10个),带动近3万农户从事“一村一品”生产,农民从中获得纯收入占家庭年经营收入的60%以上。农业产业化进程进程加快,蔬菜、红枣、养殖、农产品加工四大基地建设规模壮大,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步入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区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年开始,增长速度连续四年保持在10%以上,打破了1997年以来增长幅度在5%左右低水平徘徊的落后局面,实现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先后被授予省级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县(区)、省级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区)称号。
一是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年以来,我区把发展“一村一品”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农业特色主导产业、壮大规模农业的重要手段,改变以往适应性调整的路子,着力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品种做纽带,重新布局产业,充分发掘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我区农业的竞争力不断得到提升。粮食种植突出优质玉米、传统小杂粮(谷子)等,玉米从2001年前的16万亩左右,猛增至34万亩左右。瓜菜突出延秋茄果类蔬菜、温室大棚菜的蔬菜瓜果类基地,蔬菜种植面积达到了34万亩,其中温室大棚种植达5.1万亩,年总产各类蔬菜达到11.63亿公斤,商品率达85%,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1245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4%;在布局上,建成了8个万亩特色蔬菜开发带、9个5000亩蔬菜连片区、10个千亩温室大棚规模片。林果业上,突出抓好红枣的规模扩张,由2001年的6万亩猛增到目前的30万亩,建成了三个3万亩的红枣示范园区,两个5000亩标准化红枣园区;目前挂果面积11万亩,产量2万吨,全部进入盛果期,红枣总产量可达6.64万吨,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可增收460元。畜牧业上,先后建成了省级良种瘦肉型猪、优质肉禽生产、无公害产品等8大养殖基地,养殖小区120多个,综合养殖园区8个;肉蛋奶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左右,总产值3.5亿元;突出抓好奶牛养殖基地,奶牛养殖从微到大,规模达到7649头,正在建设张庆、修文、郭家堡万头奶牛养殖基地。
二是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农业增收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20*年以来,我区农业结构调整由过去主要抓产业和产品为主,转向突出抓“一村一品”布局的调整和优化,加速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按照《晋中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提出的建设“两区三带”特色产业总体框架,重点培育12种优势农产品。规划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效益。共规划实施蔬菜面积34万亩,形成了“三线四片”优势区域,即,108国道沿线18万亩、榆长公路沿线10万亩、太旧高速公路沿线6万亩,茄果类蔬菜优势区15万亩、结球叶菜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根茎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设施类蔬菜优势区5万亩。规划实施红枣面积30万亩,其中优势区面积达到25万亩,有11万亩进入挂果期。
玉米是河南第一大秋粮作物、第二大粮食作物,全省总播种面积仅次于小麦。“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种植玉米的农户数量在1000万户左右,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其中,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分别为9206250户、9453125户、9687500户、9897959户,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受2014年夏季旱灾的影响,2015年种植玉米农户减少到8542000户;2016年,由于受玉米种植效益下降的影响,玉米种植农户进一步下降,为8137000户。据估算,2015年农民年人均收入约为10169元,全省农业人口为5698.74万人,农民总收入为5795.05亿元。河南省玉米种植收益一般为350元/667m2(不含土地成本),总收益为175.55亿元,占农民总收入的3.03%。
二、生产情况
(一)玉米种植面积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1—2015年分别为302.50万hm2、310万hm2、320.33万hm2、328.37万hm2、334.37万hm2,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并且连续跨上300万hm2、333.33万hm2两个大的台阶(见表1)。河南省玉米面积以年均6.67万hm2的速度递增,原因:一是玉米价格上升,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二是玉米种植机械化程度的提升,大大减低了田间劳动强度,适应农村劳动力少、老、弱等情况,玉米种植面积随之扩大。
(二)玉米总产量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玉米总产量逐年扩大。2011—2015年分别为1696.5万t、1747.75万t、1796.5万t、1732.05万t、1853.7万t,除了2014年遭受旱灾减产外,其他年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连续跨上1700万t、1750万t、1800万t三个大的台阶(见表2)。河南省玉米总产逐年上升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和单产水平的持续提高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玉米单产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玉米单产有高低起伏变化。2011—2015年单产分别为373.88kg、375.86kg、373.89kg、351.63kg、369.6kg,围绕370kg呈现先升后降再升的起伏变化状态(见表3)。玉米单产在2013年和2014年均出现了下降,这两年玉米单产的下降主要是受严重旱灾的影响。
(四)玉米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情况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机械化播种和收获玉米面积的比例持续升高,尤其是机械化播种程度比较高,2011—2013年保持在80%以上,2014—2015年达到90%。河南省玉米机械化收获程度较低。据不完全统计,2012—2015年机械化收获的比例为33.2%、44.6%、51.5%、49.4%;2014—2015年机械化收穗比例为48.6%和45%;2014—2015年机械化籽粒收获的比例为2.9%和4.4%,机械化籽粒收获比例更低,还不到5%。主要原因一是河南省所处的黄淮海平原地区当前的玉米育种、栽培等研究不适应机械化粒收,二是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的玉米籽粒收获机械的效率和质量不能令人满意,田间损失率较高。
三、玉米及替代品进口对玉米产业的影响
(一)2015年大量进口导致国内玉米价格大幅下滑
自2014年开始,进口玉米来了不少“联盟军”,大麦、高粱、DDGS(干玉米酒糟)这些所谓的国外进口替代品一窝蜂似的涌进国内。再加上2015年玉米市场供应多、需求差、临储改革等因素,导致了玉米价格连续下跌。因国际玉米价格低,到港价在1500元/t左右,比当时我国玉米的2200~2400元/t的价格有很大的优势,所以进口量大增。2015年,因玉米有配额限制,没有进口配额限制的大麦、高粱、DDGS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用于替代玉米。海关数据显示,2015年玉米进口量为473万t,较2014年增长82%;2015年进口玉米及玉米替代品总量达到3297万t,超过我国饲用玉米总量的1/4。这些进口的玉米和替代品,抢占国内市场份额,影响国内用粮企业对内贸玉米的消耗量,严重冲击国内玉米市场,造成了玉米价格的大幅下滑。
(二)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2016年玉米进口量明显下降
2016年,国家出台了种植业调整规划和“镰刀湾”规划,压缩籽粒玉米面积,发展青贮玉米和杂粮杂豆,实现粮经饲协调发展;取消临储政策,印发《关于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的实施意见》,在东北和内蒙实施补贴。2016年中央财政预算安排产粮大县奖励资金394亿元,比2015年增加22亿元,奖励资金进一步向商品粮大省、粮油调出大县倾斜,并对黄淮海的玉米产区增加资金安排,鼓励地方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保护好种粮积极性,并促进玉米等种植结构调整,更好地推动实现农产品收储制度改革目标。
(三)价格低、比较效益差,农民种植玉米积极性不高,种植面积缩减
据农业部统计,2016年玉米面积减少了200万hm2,主要在“镰刀湾”地区。虽然河南不在国家调整玉米种植面积的范围之内,但由于市场化的作用,河南省玉米2016年种植面积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下滑。据全省农技部门调查,2016年玉米播种面积397.07万hm2,占秋粮面积的73.71%,与2015年相比,减少36.59万hm2,降低8.44%。玉米面积减少主要原因是玉米价格低,种植效益差,部分农户改种了大豆、杂粮、红薯、花生及其他作物。
(四)产业发展分析
一、武汉市茶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茶园面积稳步增加。截至2013年,武汉市茶园面积约有10万亩,每年以增加1万亩的速度推进,主要集中在黄陂、新洲、江夏三个区,并形成了三大板块,即黄陂西北部垄岗低山板块,新洲东部低山板块,江夏梁子湖丘陵板块,这三大板块占据了武汉市95%的茶叶面积。全市投产茶园面积约7.5万亩,产品主要以绿茶为主,适当发展乌龙茶、白茶,年总产量约370万公斤,年产值近2.8亿元。
(二)科技含量逐步提升。一是无性系良种茶大力发展。全市新建茶园实现100%无性系化,全市无性系茶园占茶园总面积的比例达到65%,大大高于湖北省平均水平。二是生态茶园营造技术普遍推广。在茶园内有序配植常绿、落叶乔木树种,有效增加茶园相对湿度,改善茶叶品质,设置粘虫板、杀虫灯,推广使用茶园铺膜控草等,提升了茶园管理水平。三是低产园改造效果明显。近几年,武汉市改造低产茶园面积超过2万亩,经过改土培肥、改树复壮、改植换种等技术,对低产茶园进行改造,实现了改造当年培养,第二年有产量,三年恢复高产的效益,改造后产量是改前的2倍,产值是改前的3倍。
(三)品牌创建初具成效。一是茶企业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一批有实力的茶企业已经基本形成。如江夏区的郑家山茶场、光明茶场,新洲区的腾云山公司、百花香公司等,这些茶企业在全市茶叶销售中占了较大份额。二是茶品质有较大提升。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一些品牌茶在全省已经占据一定地位。如2010年中国(上海)国家茶业博览会上,新洲区参展的城楼寨“碧峰”获得金奖,杨山“玉翠”、百花香公司“姚河白茶”、腾云山公司“旧街白茶”分别获银奖。三是加大黄鹤楼品牌茶推广力度。近些年,武汉市加大茶品牌打造力度,利用黄鹤楼商标效应重点打造黄鹤楼品牌茶。按照“一顶帽子大家戴”、“大品牌下套小商标”的品牌发展思路,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强联营,积极推进黄鹤楼品牌地产茶产业联盟体系建设,拉开了优势品牌发展战略序幕。
(四)茶园效益显著提高。一是茶园单产提高。目前全市茶业生产以绿茶为主,通过对低产茶园的改造等技术,茶园单产量有了明显提升,平均亩产量超过40公斤,较2005年平均单产增加20%以上。二是农民增收明显。通过对采摘制作等严格要求,茶叶的质量有了大幅度提高,每公斤平均销售价格高于80元,亩平均收入超过 3200元。三是茶叶营销手段现代化。在营销手段上由茶店经营向茶艺转变,由茶店销售向网络营销转变,由只注重卖茶向茶业包装、茶文化上转变,比如利用茶园用茶园开展假日休闲、观光和农事体验等,茶叶整体销售附加值提升。
(五)政策扶持效益明显。2007年,市政府为鼓励和推动武汉市林果茶产业的发展,每年拿出20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对开发500亩以上茶园的企业每亩补助600元。同时,各相关区也纷纷出台相应配套扶持政策,如黄陂区,对纳入市茶产业基地建设的,每亩配套支持400元,新洲和江夏区在林地流转政策上,对茶产业基地建设也给予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支持。这些扶持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大提高了茶农们的种植热情,优化了茶产业体制和结构,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注入,扩大了生产规模。目前,茶园建设以业主基地开发为主,布局向优势产区集中,规模和技术含量明显提升。
二、武汉市茶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武汉市茶叶产业发展虽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产品的市场影响力逐步提升,但总体来看,茶产业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与市场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茶园建设标准不高,管理较为粗放。茶园标准化建设“三统一”、“四结合”(即统一整地质量,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种植规格;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营造防护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禽养殖相结合)的标准化建园技术还没有普及推广。全市茶园管理较为粗放,只建不管、只采不管、重项目轻管理等现象极为普遍。茶农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科技意识不强,病虫害防治、修剪和培肥等管理工作跟不上,茶叶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
(二)制茶方式良莠不齐,机械化程度不高。加工企业只注重降低茶叶生产成本,鲜叶收购价格不高。茶农只顾数量,不重质量,采摘上老嫩一把抓,肥料用上偏施氮肥,没有严格按照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操作,导致茶叶鲜叶标准不齐,降低了茶叶加工成品的质量。近几年,武汉市先后从外地引入了一些茶叶品种,品种多而杂,区域特色不明显,没有按照加工茶类和品种对路要求进行,鲜叶的分级、贮运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鲜叶质量参差不齐,加工企业求数量,茶叶成品品质不高,与现代社会消费喝健康茶、喝好茶的大趋势不相符,也影响了茶叶对外销售。
(三)品牌缺乏竞争力,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武汉市茶叶品牌“多、杂、小”,难以形成合力,没有像浙江龙井、福建铁观音这类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也缺少像五峰采花毛尖、恩施玉露等在全省叫得响的品牌。茶业生产能力强而品牌推广能力弱、重大众化需求而轻高端市场,地区特色品牌功能价值无从体现,品牌效应作用得不到充分有效发挥。武汉市虽然在创建黄鹤楼茶叶品牌等工作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品牌效应还不够明显,龙头企业经济实力较弱,对政府扶持依赖性过强,未能成为产业核心,“品牌推动产值提升”战略难以落实。
(四)企业营销体制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目前,武汉市制茶企业多为分散经营,各自为阵,内部生产质量、品牌包装参差不一,大多数采用通用的包装,无产品编号、无生产日期,难以进入正规市场。经营方式比较单一,以内销关系茶为主, 80%的茶叶都在本地销售,少量销往外地的茶叶也是以原料形式被经销商收购。企业缺乏现代市场营销理念,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缺乏统一健全的销售网络,销售手段相对落后,企业之间缺乏竞争力,产品市场化急待加强。
(五)茶叶精深加工不足,产品质量不高。茶园良种普及率偏低,茶园单产低。约35%的茶园是20世纪70-80年代前采取有性繁殖建园的,茶园管理水平不高,部分茶园品种退化。在茶叶采摘上,多只注重春茶一季茶,夏秋季鲜叶原料利用率低,总体单产量低下。全市相当一部分茶厂厂房和设备简陋,加工环境差,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在茶饮料、茶食品等领域深度开发不足。
三、多措并举大力发展茶产业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茶产业已逐步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发挥着积极作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我们认为,在武汉市这类发展茶产业具有优越地理气候优势的地区,应针对存在的总量采取以下措施大力发展茶产业。
(一)突出“三化”,健全茶树良种繁育推广体系。一是在品种选育上注重“本地化”。要从本地茶树群体中选育出适合本地土壤气候等条件的优良无性系茶树品种,加大培育推广力度。二是在种苗繁育上实行“工厂化”。在抓好茶树良种选育的基础上,引进先进茶叶生产技术,采用智能温室、自控温室、外遮荫拱棚等设施,实施“工厂化”模式繁育茶树种苗,这种育苗方法育苗周期短、扦插成活率高、土地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三是在良种推广上实行“订单化”。结合全市茶叶基地建设发展规划,探索采取“政府下订单、企业按订单生产、政府对茶农给予良种补贴”的办法,鼓励广大茶农选用本地良种茶苗。
(二)把握“三重”,加快建设高效生态茶园体系。坚持一手抓“新茶园”建设,一手抓“老茶园”改造,加快推动全市茶叶基地建设。一是要注重区域规划。对于新建茶园,严格坚持“优选原地、集中连片”的原则,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对于“老茶区”,有计划、有重点的实施茶园改造,逐步改变“布局分散、规模小”的问题。同时,根据区域板块特色和市场需求趋势,对各区特色予以定位,避免同质竞争。二是要注重配套设施。在建设茶园的过程中,要配套做好“水、电、路、肥、机”等基础设施。加大茶叶机械化水平,在种植、管理、采摘上增加机械化作业程度。三是要注重茶园管理。要加强茶叶培管用肥、病虫害防治、茶区周边生态维护等环节,全面加强茶叶质量安全控管,提高茶园单产产量。
(三)着眼“三大”,着力完善茶叶精深加工体系。茶叶加工是茶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一是要培育大“龙头”。以黄鹤楼品牌为主,对现有企业和品牌进行整合,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积极促成企业强强联合,大力打造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茶企业。二是要打造大品牌。重点支持抓好“黄鹤楼”品牌创建工作,进一步按照“一顶帽子大家戴”、“大品牌下套小商标”的思路,本着“自愿有偿、达标准入、统一品牌、自主经营”原则,整合资源、加强联营、共享品牌,积极推进黄鹤楼品牌地产茶产业联盟体系建设。三是要延伸大链条。规划在现有茶园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高科技的生态园区,加快开发速溶茶、乌龙茶、茶饮料等系列茶产品,加快生产茶多酚、茶碱、茶黄素等高精尖产品,由“喝茶向吃茶和用茶”方面跨越,进而大幅度提升茶产业附加值,推进产业化经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