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科护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项目教学法最大的特征在于用完整的行动模式制定学习计划,并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老师合理设计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独立获得必须的知识,并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护理专业课程具有严谨性、规范性的特点,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可提高学生知识构建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改善学习效果。
1项目教学法的一般流程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应用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确项目任务。课前老师要对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结合教学内容提出几个项目任务设想,再与学生共同讨论,最终确定项目任务。其次,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及流程,该步骤是整个项目教学法中的核心流程,项目的可操作性是由项目计划所决定的,因此老师要加强指导与审核,对其可行性进行评估,避免学生做无用功。再次,项目实施。在项目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实施项目,并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以达到内化知识、提高技能的学习目标。最后,项目评价。根据项目的设计形式、项目内容及评价标准对学生完成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包括组内自评、小组互评及老师点评,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在促进学生进行反思的同时,老师也要针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方法做出反思,师生共同进步。
2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实例
笔者以“乳腺癌患者的护理”为项目选题,本例患者为44岁女性,发现右乳肿块1年入院,患者入院后积极进行各项检查,最终确诊为乳腺癌,择期手术,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右乳癌根治术,术后右胸壁留有乳胶管接负压吸引器;患者术后1d精神状态良好,生命体征平稳。针对该例患者,请实施完成以下项目:值班护士需要在患者入院后进行哪些护理评估;患者术后转入普通病房,护理人员的接诊工作要点有哪些?如何指导患者的患肢功能锻炼?患者出院后如何进行健康指导,实施科学的延续性护理?针对上述案例项目实施项目教学法如下。首先,学生分组。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均配置一名基础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为项目负责人,利用优等生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共同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其次,制定项目计划。组内学生进行讨论分析,根据老师设计的教学情境设计项目计划,将工作步骤、一般流程制订出来,并明确分工,做好时间分配,老师对学生的项目实施计划进行审核,了解学生制订计划流程的目的,评估其可行性。再次,项目实施。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搜集大量临床资料进行参考,总结乳腺癌护理的技术要点、可能遇到的问题等,完成上述老师提出的问题,制定护理计划。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讨论护理计划的可行性、科学性,共同完善护理计划。在课堂上可采用角色扮演法将护理计划及实施过程展示出来,角色扮演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加深其学习印象,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后,项目评价。项目实施完毕后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再由老师进行点评,最后再由老师对乳腺癌的整体护理内容、延续性护理要点进行概括性介绍,提高学生学习的系统性。
3应用项目教学法的注意事项
虽然项目教学法具有诸多优势,但是其毕竟作为一种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完全取代其它方法,并且在外科护理学教学应用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项目的确立要因地制宜。此处的因地制宜包括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中等职业卫生学校生源较差,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薄弱,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因此项目教学法要立足学生本身,基于课程的整体角度进行设计,保持难易适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其次,合理控制学生分组人数。对学生进行分组时要注意人数不可过多或过少,人数过少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吃力,人数过多则无法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性,因此每组人数在4~5人左右,小组内每人分工明确;且分组时要考虑组织成员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体现出小组成员的互补性。最后,老师要进行全程指导。在项目教学法中老师与学生是合作关系,作为学生完成项目的顾问、向导,老师要全程加强指导,指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把握好指导尺度,进行合理启发,加深学生的学习记忆,培养其临床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作者:刘振明 单位:山西省吕梁市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周云.浅谈项目教学法在《统计学原理》课程的应用[J].中国教育与教学,2016(1).
[2]郭强,王秀丽,孙维维.项目教学法在临床护理课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
【关键词】微课;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临床学科,其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具备相应的外科护理能力。这就要求医学院校既要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因此。实验教学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非常重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先讲解外科护理技术操作步骤,再示教,学生学习并观看后再操作,教学方式单一,师生互动有限,大多数学生看不清教师示教的具体操作及细微的注意事项,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际操作,进而影响到实验教学的整体效果。因此,我们迫切需要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促进外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微课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我们将微课应用于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体会如下:
一、方法
1.课前制作。根据教学大纲,教师将实验课内容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等制作成内容精简的微课小视频,课前通过微信或QQ等发送给学生,要求学生反复浏览观看微课并预习实验课要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内容。2.课上应用。实验课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先简要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指出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在课堂中认真思考,接着演示操作步骤,然后学生分小组边观看微课视频边实训,教师巡回指导和检查,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操作手法;课末20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讨论,并选派代表发言,回答教师提出的思考题及汇报操作体会,最后由教师点评和总结。3.课后反馈。实验课后,要求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复习,并通过微信或QQ,以文字、语音或视频方式反馈掌握程度和疑难问题,教师给予评价和答疑。在预定时间,教师对学生进行本次实验课内容的实训考核,检测学习效果和巩固学习内容。
二、应用微课进行教学的好处
1.对学生的好处。(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针对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将实验课操作实训内容制作成多个10分钟左右的微课视频,方便学生课余时间观看,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教师鼓励学生运用微课视频预习、练习并复习实验课操作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在预习、练习和复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讨论、相互配合、相互点评,相互帮助,逐渐培养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微课视频使外科护理操作方法、过程更直观易学,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视频可反复观看,方便学生矫正和复习。微课应用于外科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使学生对所学内容理解快、掌握好,动手能力和外科护理专业技能不断提高。2.对教师的好处。(1)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微课的合理应用使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转变传统观念,教学要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服务者,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2)有利于教师提高业务水平。微课的应用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凑,无法展示所有的重点、难点、考点知识,教师需要积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研究教学方法、总结教学经验,才能更好地主导教学过程,既能合理应用微课,又能做必要补充,提高教学质量。(3)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技能。微课教学的教师既要有扎实的理论、娴熟的专业技能,又要会科学设计编排教学过程和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微课的制作过程是教师学习的过程,使教师的信息技术和教学整合能力得到提高,并激励了教师积极地去钻研业务、提高教学技能。
综上所述,微课在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它优化和完善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有效提高了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及效率。它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董杰 单位:廊坊卫生职业学院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首先要使学生感到自信。教师要注意经常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同时还要掌握表扬与批评的艺术。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埋怨”。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正确的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2优化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突出动手性
2.1项目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例如搬运伤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先设置虚拟情景或任务项目,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际操作训练,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经验。此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学生唱“主角”,教师演“配角”,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换,加强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利于自主学习等的培养。
2.2PBL教学模式PBL即问题式学习方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PBL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PBL模式的关键要素包括:作为导向的问题、团队合作与自主学习、教师指导、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此法受到学生欢迎,并认为:有利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重点内容的掌握,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启发拓展思绪。同时也改变了以往枯燥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活跃,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该模式,我们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指出存在的问题,指明今后的方向。之后对此法在学生中进行调查,结果表明:87%的学生认为此法有助于打破学科界限,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86%认为该法有助于近后自觉更新知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92%认为此法有助于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高查找相关信息和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修改实践教学内容,突出职业性
实践教学遵循“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技能训练为核心”的原则,通过临床调研明确了目前临床护理工作对外科护理技能的需要,并以此为依据对外科护理技能的教学项目进行了调查,使其更加符合临床的工作,贯穿工作的各方各面。
3.1增加实验学时,满足必须与够用《外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教学内容由理论授课及临床实践两大部分组成。基于理论授课“必须与够用”的原则,总课时安排为116学时:遵循以就业为向导,以职业训练为核心,加大了实践教学力度,安排实验课50学时。
3.2培养动手能力,满足职业需要鉴于高职高专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教师在教学时应紧紧围绕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原则,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对基本理论的扎实学习和实践教学环节两方面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充分认清所培养的学生将来在临床工作中的职能和作用,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得到全面的综合培养。既要具备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也要加强实践课教学,增加实践课时数,改进实践教学方法,紧扣临床培养学生,尽可能缩小将来临床工作需求与自身动手能力之间的差距。
目的探讨过程性评价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护理专业大专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两个班,分别设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实验组采用过程性评价。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及教学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
过程性评价;自主学习能力;教学满意度
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目前国内很多高校进行了课程改革。课程评价不应是简单地检查学生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而应着眼于学生知识、技能掌握过程和方法。当前绝大多数学校仍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式易使学生进入为了考而学的误区,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相对于终结性评价而言,过程性评价更侧重于对学生学习动机、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的评价,强调将评价贯穿教学始终[1]。本研究尝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过程性评价对学生进行考核,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法,随机抽取某院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大专班(120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其中,60人为实验组,年龄17~19岁,平均年龄(18.46±5.66)岁,上一学期主干课程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0.40±6.78)分;另外60人为对照组,年龄16~19岁,平均年龄(18.01±5.32)岁,上一学期主干课程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2.24±6.11)分。两组护生在年龄、主干课程考试成绩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以传统讲授法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终结性考核为主的评价方式,终结性总评成绩包括外科技能(占20%)、作业(占20%)和理论考试(占60%)。学习内容为外科护理学“腹部”章节,共22学时,理论14学时,实验8学时。
1.2.2实验组
实验组在终结性考核的基础上增加过程性评价。将60名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10个组,每组6人,各组选举一名组长,并建立小组QQ群。课前一周,任课教师将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重难点,通过QQ群布置给各组。各组在组长带领下,查阅资料并制作PPT、教案,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课上,各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提出自学过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全班共同讨论,对于仍未解决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并与小组长针对每位学生的表现打分。章节学习结束后进行终结性考试,最后将所有分数相加取平均值。实验课前一周,教师将技能操作视频及操作流程发至班级QQ群,各组观看视频后,去实验室练习。课上,各组成员进行技能操作,教师指导并纠正错误,最后由教师和各组组长根据护生表现打分。
1.3调查工具
(1)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采用林毅[2]编制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进行测评。该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包含3个纬度:信息能力(11个条目)、学习合作能力(7个条目)、自我管理能力(10个条目),共28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别计5~1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越强。(2)教学满意度量表。采用自行编制的教学满意度量表,包括教学手段、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教学态度、专业素质5个维度,每个维度5个条目,共25个条目。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从“完全符合”到“完全不符合”分别计5~1分,得分越高表明学生教学满意度越高。在正式调查前,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预调查,经分析,该量表的Cronbach’α为0.85。
1.4资料收集
章节学习结束后发放调查表,当场收回。共发放120份,回收120份,有效回收率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见表1)
2.2两组教学满意度比较(见表2)
3讨论
3.1过程性评价的意义
长期以来,很多学校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针对理论知识和技能采用终结性考核,虽然操作方便,但是以一次考试成绩来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表现的评价,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过程性评价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无法用纸笔测试的内容进行的评价[3]。与终结性评价相比,过程性评价具有以下优势:(1)更加灵活多样,可以从学习方式、学习参与度、协作能力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动态反映学生学习过程;(2)过程性评价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发挥特长,明确不足,充分锻炼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合作能力;(3)终结性评价的主体只有教师,因而教师有绝对的话语权,而过程性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与各组组长,由教师和各组组长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共同评价,避免了学生不知晓评价标准、不明确评价过程等情况发生[4]。
3.2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表1显示,实验组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表明过程性评价对于提高护生自主学习能力效果显著。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以一次考试成绩决定学生学习效果,导致学生一味追求高分而死记硬背甚至搞题海战术,忽略自身能力的培养,也让学生以为接受教育的过程就是单纯地记忆、背诵。过程性评价是一个连续动态的评价过程,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参与过程,并对学生学习的每一环节进行评价。因此,想要取得高分,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到每个环节中。通过查找资料,使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得到提高,共同制作PPT、教案,使学生合作能力得到提高。
3.3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教学满意度
传统讲授法虽然可以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但不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学生参与度低。过程性评价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方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授课方法从讲授法变为全员讨论法。过程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过程和课堂表现的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增进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光.过程性评价的哲学诠释[J].齐鲁学刊,2012(4):69-72.
[2]林毅.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构成、测评工具和现状研究[D].上海:第二军医大学,2003.
[3]马晓丽.高中历史学科实施过程性评价的探索[J].考试研究,2014,46(5):60-64.
关键词:微课;外科护理学;课堂教学
外科护理学作为一门护理学的主干课程,是以外科疾病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研究其相关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的专业学科[1]。外科护士除了要具备较强的护理操作能力外,还需要具备较强的临床自主思维能力[2]。而目前高职护生的学习基础差、临床思维能力不强,在学习过程中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积极性。护生在学习时常感到知识点多而且散,理解和记忆较困难。而目前高职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多为传统教学方法,难以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难以提高教学质量。微课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一学科某个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3]。我校外科护理学教研室组织教师对外科护理学重点章节课程进行微课制作,并将其作为辅助手段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我校2012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护生,其中1个班为观察组(43人),采用传统教学为主、微课辅助的授课方法,另1个班为对照组(42人),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的教材、课时、教学内容、授课教师、考试方法相同,两组护生在年龄、性别、各门护理基础课程考试成绩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1.2.1微课制作组织外科教师根据微课的特点,对护生学情和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对外科护理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整合,将麻醉、颅脑损伤、胆道疾病、下肢静脉曲张、骨折与脱位以及较复杂的实践技能如脑室引流护理、T型管引流护理、椎管内麻醉等作为微课的内容,利用问题驱动法将其制作成微课视频,时长大约在6~8分钟左右。
1.2.2学习平台微课制作完成后上传至本校护理实训中心视频资源库中,护生可在线观看,也可下载至电脑或手机中学习,并结合相关内容完成网上自学作业。
1.2.3教学实施两组护生均选取高职护理第2版《外科护理学》教材进行教学,由同一教师授课,以麻醉、颅脑损伤、胆道疾病、下肢静脉曲张、骨折与脱位5个章节为本次教学实践的内容,理论课时为12个学时,实践课时为6个学时。观察组采用传统教学为主、微课辅助教学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课后对照组护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复习;观察组护生则使用手机或电脑下载相关微视频进行复习。
1.2.4效果评价5个章节内容学习完成后对两组护生进行教学效果评价,评价方法包括闭卷理论考试及观察组护生对微课教学的评价。(1)理论考试。两组护生在学习完5个章节内容后同时进行闭卷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10%)、选择题(50%)、简答题(10%)、病例分析题(30%)。试卷装订后由外科护理学教师集体流水批阅。(2)问卷调查。教学结束后向观察组护生发放“微课的教学效果评价调查表”,由护生填写并当场收回。共发放调查表43份,回收有效调查表43份,有效调查表回收率100%。
1.2.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91.2%的护生认为此次微课教学重点突出;84.2%的护生认为此次微课非常有效;70.2%的护生表示会针对有难度的内容反复观看微课;82.5%的护生表示完全可以完成微课的自学任务;77.2%的护生对自学微课后再来完成单元的学习非常有信心;77.2%的护生表示非常适应微课的学习模式。护生对此次微课的平均评分为97分。
3思考
3.1传统教学的缺陷
在以往的教学中,比较令教师头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的问题,尤其对于临床护理的教学更加突出。许多从事外科护理学教学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些感受:课堂上讲理论时护生不容易理解,讲解疾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时,由于许多护生没有学好病理、生理、健康评估等基础课程,往往需要花很大精力帮助护生回顾相关知识并讲解如何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临床中,要求护生进行预习,但外科护理学是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课程,书本内容不像解剖学等基础学科那么直观,嘱咐护生课前预习的时候,总是很难提起护生的兴趣。久而久之,就产生了恶性循环,教学效果越来越差。
3.2微课的优势
此次制作的微课时长只有6~8分钟,不会给学生增加负担,再加上利用手机、平板电脑等观看,提高了护生自学的兴趣。针对教学内容,利用问题驱动法,帮助护生设计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制作好的微课视频生动地展示操作内容,再配合微课中设计的习题,让护生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另外,教师也可以根据护生自习的成果,找出护生在自习中没能解决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提高了课堂效率。综上所述,将微课应用于高职外科护理学教学中,具有主题突出、趣味性强、能够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利于将教学延伸至课外等优点[4],但在此次微课设计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没有考虑护生的差异性、微课视频不够生动、师生互动环节设计不足等,这些需要在以后教学中结合教学团队的力量逐渐完善,并进一步推广到其他课程中去。
作者:张睫 单位:南京卫生学校
参考文献:
[1]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靳英辉,邢庆,陆翠,等.我国外科护理教学理论及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5(3):230-233.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3-00-02
《外科护理学》是护理学的一大分支,也是护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临床专业课程,它包含了医学基础理论、外科学基础理论和护理学基础理论及技术,是一门理论紧密联系实践、临床实践检验护理理论的临床学科。随着现代护理模式发展,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她已成为护理教学人员关注和研究的热点。现就我院《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改革实践进行总结。
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06级护理本科学生116名、2007级护理本科学生94名,将2006级学生设为对照组,2007级设为实验组,年龄20-24岁,平均24岁,两组学生年龄、录取成绩等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教学改革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实验组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方法手段,师资人才,评估体系,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思考和整体推进改革。
2.1 建立教学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互动
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内容,构建“以人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采取双轨制的教学计划,以护理专业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为主线,以人文、社会、心理学等知识为副线齐头并进,使各门课程之间合理衔接,协调配套,着眼于创新,紧跟社会发展[1]。发挥教学医院的优势,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实现教学与临床的良好结合。按发病机制、病情判断、并发症、治疗原则和护理措施来组织,强调病情观察、判断、紧急情况处置、危重症监护和健康教育等与临床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突出护理特色。
2.2 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素质
教研室在组建过程中,非常注重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选择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并具有“双师”资格的临床专家担任《外科护理学》的教学工作。在师资培养、教学方式改革、教书育人等方面科学地认识和运用隐性知识[3],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3 优化教学方法,营造创新环境――五字教学法
(1)引――探究性、启发式教学
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引导学生要经常深入外科病房,查找病例、检索资料,并在病人身边真实情景中主动体验、探索,从而了解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直接掌握疾病护理的特点、难点。例如:围手术期护理中,必须结合病人自身的特殊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和护理。
(2)问――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由教师提出问题,采用问题讨论式教学,课堂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讨论中的角色体现多元化的特点,时而是组织者,时而参与者,时而是评判者,时而是引导者。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思维活跃时会有不同于教材、教师观点的时候,教师要动之以情地鼓励,观点偏颇的要晓之以理地启迪,允许有不同观点,大胆鼓励发散思维。
(3)案――案例教学法
根据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讨论。如病例讨论式教学,在每个系统授课结束后,老师挑选典型或疑难病例,学生分组到病房收集病史资料―护理体检―运用护理程序提出护理问题和护理诊断―制定护理目标―实施护理措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以循证护理的理念进行批判与质疑,寓思维训练于问题解决之中,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4)演――情景模拟教学法
实战演练,组织学生角色扮演,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要让学生体会到师生间、同学间合作的欢愉,使优秀生有所得,后进生有所获。例如:对高血压病病人术后出院的健康教育指导,让“护士”和“病人”进行有关休息和运动,情绪调节、饮食护理、药物疗效观察及病情监测等方面的指导,提出模拟要求,通过对角色的塑造和模拟,增强学生的真实感和现场感。
开展床边教学或教学查房和实习护生教学。学生10-18人一组,在病房或示教室授课,锻炼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教案书写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5)研――研究性教学法
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象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并及时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等。
2.4 优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过程
(1)多媒体的应用:外科护理学教研室教师根据实际授课的需要,灵活地调取图、文、音、像等各种多媒体资料;通过系统化、形象化、直观化的教学界面和多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活动;把常见的临床案例和生动的图片、录像资料有机结合,真正使教学内容和形式融为一体,对教学重点、难点起到的画龙点睛的作用。
(2)模拟练习的使用: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它能够模拟人体真实的病理生理特征以及临床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各种病例和救治场景,模型人的各项生理指标会自主发生相应变化。我院护理实验中心在利用规范化培训标准来培训护生进行“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救治”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种与国际接轨的新模式――“简短理论讲授+分项技术练习+综合模拟演练+录像分析总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5 优化考核方式,完善评价标准
在教育评价上,注重考量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的课程总评成绩由讨论发言、论文撰写、社区实践、临床教学等多个环节中学生的态度、知识、能力的评价和综合卷面考核来确定,在成绩中体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进一步淡化学生对过分细化成绩的追求,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抓好课堂评估、课程评估、终末评估、师资评估“四个评估环节”,采取专家督导、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三者结合的方法,使评估更具有规范性、综合性、指导性。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教育方式的创新,得到了大多数学生的肯定,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首先,创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以创新素质培养为目标,注重社会对护士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着力构筑完美的人格教育,加强了护理学生专业责任感、使命感,更好的服务社会。其次,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建立教学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互动,优化课程设置、优化师资结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针对外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进行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外科护理学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一、引言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加快了教育改革的步伐,促进了教与学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或Inveaed classroom)是指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制作以微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并于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小组讨论、协作探究和作业答疑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师生角色、教学资源及教学环境。最近十年间,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美国的中小学及大学逐渐尝试翻转课堂改革并取得可喜成果。翻转课堂的思想于2012年初开始传人我国,逐渐为一线教师和研究者所了解并应用。最初国内对翻转课堂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中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将翻转课堂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外科护理学作为护理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重点内容,学好外科护理学可以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但外科护理课程知识面涉及广泛,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大多仍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被动地听,不能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经检索相关文献资料,发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在国内高校得以推广应用,而鲜有将翻转课堂应用于高职外科护理学教学。鉴于此,笔者尝试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以期解决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困境。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笔者任教的五年制护理专业2013级19-25班为研究对象,其中19-22班(共176人)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23-25班(共145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两组采用的教材及教学进度均一致,统计资料分析显示两组学生在智力、情感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1.教学准备阶段
开课前向实验组学生讲明实施翻转课堂的意义及教学程序,获得学生的支持和配合。建立网络信息平台,考虑到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采取建立班级QQ群的方式,命名为“外科护理学翻转课堂”,邀请所有实验组学生加入该群。建设QQ群空间内容,上传五年制护理人才培养方案、本学期外科护理学授课计划、外科护理学习题库、电子教案和相关的教学参考资料等资源。
制作微视频+导学案。根据五年制外科护理学课程标准、授课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作视频,每个视频时长7-15分钟,视频内容重点突出、声音清晰简洁。导学案内容为本次授课内容的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反馈性练习题等。
2.课前学习阶段
上课前一周通过QQ群空间上传本次课视频及导学案,供学生下载自主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QQ群聊讨论相关问题,学习完后进行有导向性的作业练习。
3.课堂学习阶段
根据学生的课前学习情况,课堂学习主要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完成知识的内化。通过问题或项目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探究中进一步完成对知识的系统建构。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分组讨论、协作探究、总结报告等,教师适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示范及评价。在课堂知识内化过程中,结合情景教学模式,学生扮演护士角色和患者角色进行练习,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学生与患者的沟通水平,体会患者的切身感受,这些将为学生过渡到护士角色起到桥梁作用。
4.统计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差异。
三、结果
检验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依据有三个方面,一要看是否维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二要看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是否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三要看是否所有学习者在学业上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本研究过程仍然采取了班级授课制,通过课堂教学观察,发现实验组学生学习主动性及课堂参与程度均明显比对照组学生活跃,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综合成绩(理论笔试占70%+实践操作占30%),实验组学生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两组平均分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
四、结语
翻转课堂这种新兴的教学模式被称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破坏式创新”,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满活力的新教学模式。本研究结果显示翻转课堂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能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但研究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由于研究对象是五年制护理专业学生,学生平均年龄较小,基础学习水平相对较差,部分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足,课前学习阶段不能认真主动学习,以致在课堂学习阶段很被动。因此,教师要想应用好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就要事先了解学生认知特点,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制作出精彩的微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强化学生课前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要设计好课堂活动,确保在课堂上学生能顺利将知识内化。总之,只有在持续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翻转课堂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让更多学生受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好迎合了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指导思想的核心——创新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基于优质“慕课”(M00C)资源的翻转课堂如能够广泛实施,其必将成为信息时代教与学的“理想课堂”。
【关键词】中职学生;外科护理;自学能力;培养策略
自学能力是指学生在现有知识架构的基础上,通过一定学习手段和方法,独立自主地获取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中职外科护理专业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型学科,不仅内容比较丰富,而且知识体系的整体性较强,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加强中职学生外科护理学自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影响中职生自学能力的因素分析
1.提高中职生自学能力的必要性
进入职校以后,中职生所面临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之中职生本身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对学习普遍存在一定的畏难心理,突然之间面临大量涌入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知识,会使他们感到无从适应,甚至不堪重负,这时如果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以指导,就会导致他们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锻炼中职生自学能力,增强中职生学习信心,将对中职生的学习起到很大帮助。另外,对于中职外科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知识并不是唯一目的,养成独立查阅文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具备一定的自我理解能力与交流合作能力,也是一个现代外科护理人才应当具有的基本素质。
2.影响中职生自学能力的因素
影响中职生自学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关键的是以下两点:一是当前中职院校普遍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教育模式,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加之教师主观上缺少“授人以渔”的意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思考能力,使得学生自学能力根本得不到锻炼的机会。二是中职生自身对教师的依赖性比较强,习惯于课堂听课、记笔记、死记硬背等传统学习方式,而主动钻研精神与自主思考能力比较欠缺。
二、中职学生外科护理学自学能力的培养策略
1.转变学习观念
当今世界,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能够在教师那里得到的知识是十分有限的,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才是现代化医学教育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授人以渔”的重要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理念,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真正成长为一名与时俱进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2.引导课前预习
外科护理并非一门独立学科,其与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等相关学科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学生只有提前了解这些学科知识,才能保证课堂听课质量与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课前预习指导,事先将要讲授的知识点及所需参考的资料告知学生,让学生借助图书室、计算机房等资源库进行知识的自主检索与学习,从而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预习情况,适当扩充知识面,丰富讲课内容,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传授更多知识。
3.做好课堂互动
中职外科护理专业有很多晦涩难懂的医学专业知识,学生学习过程中极易遭受打击和挫折,长此以往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对此,教师要灵活组织课堂教学,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和思考空间,特别是增加一定的课堂互动环节,以激发学生学习信心,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热情。例如,在课堂提问方面,要做到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对于后进生可以多次提问、降低难度,并给予适当表扬和激励;对于尖子生可以少量提问、增加问题深度和广度,引导其思维向纵深发展,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4.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教师要提高对教材的把握能力,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深入浅出地完成教学讲解活动,将以往“满堂灌”式的教学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个完整的疾病分为多个步骤进行讲解,首先讲解病因、临床症状、护理方法等,然后适当设疑,让学生结合具体病例,独自进行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切实提高学生对护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5.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对于外科护理教学而言,传授知识不是唯一目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要求。无论是基础知识还是重点知识,教师都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适当自学。比如教材中讲解比较细致的一些重点知识,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先自学一遍,然后教师进行适当点拨,并通过实例进行进一步精讲,让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技术日新月异,学生只有掌握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紧跟时展步伐,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外科护理专业人才。因此,教师要强化“授人以渔”的意识,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使其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为今后顺利完成外科护理专业学习及适应工作岗位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目的探讨知新而温故在中职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校2012级中专护理专业学生100人,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实验组使用知新而温故的教学方法,即在新知识的传授中及时对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学科内容进行温习、提问及巩固;对照1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只学习新知识);对照2组运用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式。结果实验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及作业成绩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且实验组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估中认为所用教学方法的内容、形式、效果好的人数比例明显多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知新而温故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知新而温故;外科护理学;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春天。伴随着互联网在教学中的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使中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掌握、学习及运用所学知识,需要寻求更适合中职生的教学方式,为此笔者做出如下探讨。知新而温故是一种改变传统的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手段,使中职生在专业课的求知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地去温习已学过的专业知识,能够将已学的专业知识融入即将要学的新知识中,从而增强护理专业课学习的系统性、整体性及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校2012级中专三年制护理专业学生100名,设置实验组与两个对照组。实验组为1班的34人,年龄(15.0±2.5)岁,均为女生;对照1组为2班的36人,年龄(16.0±2.0)岁,均为女生;对照2组为助产班30人,年龄(15.5±2.5)岁,均为女生。3组学生在年龄、学历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3组学生均以“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为实验内容。
1.2.1实验组的教学方法与过程借助多媒体教学,直接导入课题,讲授教学内容。在教授教学内容的过程中,以问题的形式穿插学生学过的知识:
(1)讲授实质性脏器受损的时候,症状以出血为主,提问:严重出血会有什么特殊的情况出现?大量出血会出现休克,那么休克的表现有哪些?如何进行该病人的病情观察与急救?
(2)空腔脏器受损的时候,症状以感染为主,提问:感染的局部表现有哪些?实验室检查有什么提示?该情况护理观察要点有哪些?
(3)空腔脏器受损的时候,体征以腹膜炎为主,提问:腹膜炎的主要体征是什么?
(4)在讲授腹部损伤病人护理的时候提问:目前整体护理的程序有哪些?
(5)在讲授病人术后护理的时候提问:对于外科病人而言,常见的术后病人观察要点有哪些?
(6)在讲授病人术后引流管护理的时候提问:外科病人常见的引流管护理要点有哪些?
(7)在讲授术后腹部受损病人伤口护理的时候提问:观察伤口的要点有哪些?在学习到每个内容的时候提出相应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主动地寻找答案,同时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鼓励其他学生及时补充,最后由教师点评、纠正、补充,再次回到新知识的教学中,强调已学知识点、内容及本节课的重难点。
1.2.2对照1组的教学方法与过程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借助多媒体,直接导入教学内容,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1.2.3对照2组的教学方法与过程运用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先温习上节课的内容,再导入新知。
1.3观察指标
(1)3组学生平时的作业成绩、理论考试成绩。
(2)采用调查问卷评估教学质量:课程结束后向3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形式及效果。调查采取不记名形式,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1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χ2检验等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3组学生学习成绩比较,实验组学生的作业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
2.23组学生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情况比较实验组学生在教学质量评估中认为所用教学方法的内容、形式、效果好的人数比例明显多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
3讨论
(1)对记忆规律研究发现,运用不同的感觉器官引起的记忆效果不同,听力15%、视觉25%、动手85%。实验结果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实验组运用回顾、自己动手寻找问题答案、总结、归纳相关已学内容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听觉刺激,虽然多媒体教学中也有视觉刺激,但是知新而温故的教学方式不仅调动了听觉、视觉的感觉器官,更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归纳、总结,对各种已学知识的回顾促使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更容易让学生记忆牢固。
(2)根据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对记忆效果影响比较大的3个时期是学习结束后1到2个小时、7天、1个月。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在学生情况基本相同的情况下,知新而温故教学方式的运用有助于加强长期记忆,使学生记忆深刻。
(3)在教学中运用知新而温故教学法的好处:①有利于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保持良好的学习效果。知新而温故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视、听、做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容易牢记所学知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促使学生更加主动、系统地学习,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知新而温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独立思考所提出的问题,培养了其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③有利于实施民主教学。现在的中职生叛逆心理很强,如果实施传统的“满堂灌”教学,课堂死气沉沉。知新而温故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新的教学内容与学过的相关内容进行串联,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温故,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满足学生的需要。④有利于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知新而温故的教学方式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加强了学生对旧知识的回顾与记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