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部门绩效考核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绩效考核;绩效管理;关键绩效指标;绩效面谈
绩效管理、绩效考核是时下企业管理最热门的词语之一。近年来绩效管理、绩效考核大有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学校医院蔓延之势。从百度搜索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人们更热衷于“绩效考核”,而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绩效考核仅是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而非全部。本文拟探讨企业为什么要从绩效考核转向绩效管理,以及开展绩效管理时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一、为什么企业更热衷于绩效考核
原因一:从工作的内容上看,绩效管理有着更丰富的内容和持续性要求,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比开展绩效考核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精力投入,涉及到的工作深度和广度也更大。我国真正全面学习、应用各种管理知识也才二十年左右,要在企业中全面推进绩效管理工作确实存在很大难度。
原因二:将绩效考核的结果作为薪酬发放的依据,可以准确锁定特定人群的调资,有效降低全面调资方案所造成的冲击。
一直以来,薪酬分配长期困扰着企业管理者,每次调资都让管理者很头痛。每次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调整薪酬分配方案时,都会改变企业薪酬的侧重点和倾向。在企业调整薪酬时,往往总是受益者歌颂,利益受损者则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不满。薪酬调整后员工之间相互攀比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企业几次调整薪酬方案后,几乎所有员工被触及过,整体工作积极性变得越来越差,企业调资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有了绩效考核,窘况不再出现。通过为不同群体或个人制订区别性的绩效考核方案,并依据考核结果发放薪酬,薪酬方案变得更科学和易于推行,期间即使有员工对自己的薪酬不满意,也只能从自身工作表现和业绩上找原因,无法责怪企业和管理者。
管理者通过为各群体制订不同的考核标准,可以实现区别调资,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这种方法明显区别于过去所有人员都套用同一薪酬分配方案的情况,能准确锁定需要侧重和倾向的群体,并对其进行薪酬调整。
二、为什么需要从绩效考核转向绩效管理
1、单纯的绩效考核对于持续提升企业绩效的效果很不明显
对于那些希望通过开展绩效考核来持续改进和提升企业绩效的管理者来说,单纯的绩效考核效果很不明显,考核过程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通过观察发现,绩效考核不尽如人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原因一:推行操之过急。绩效考核是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手段之一,它不能解决企业管理中的一切问题。但由于种种夸大宣传,使许多企业领导认为,只要实行了绩效考核就可以解决企业管理中的一切问题。在这种高期望值的推动下,出现了绩效考核的推行操之过急,指标设置的随意性较大,甚至采用高压政策强制推行等不当做法,这也为绩效考核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原因二:主观评价指标的评分不好把握。公司对部门员工的绩效考核,主要靠各部门的经理完成,各部门的经理在给员工打分时全凭自己的感觉。有些管理者对员工的评价高于实际,使绩效考核过松;有些管理者对本部门员工的评价低于实际表现,导致出现考核过严倾向。这样,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就不存在了。
原因三:人力资源部门代包代办。由于企业各部门及人力资源部门本身对于绩效考核认识不透彻,不少企业的绩效考核均为人力资源部门代包代办,从前期的各级员工宣传培训、各类考核方案的设置、考核指标选择、考核过程的组织实施、数据结果的汇总等来看,整个过程基本没有高层管理者的参与,也很少有各直线主管配合,员工对于整个过程也不太关心。在这种考核方式中更不会看到绩效反馈和绩效面谈等环节,考核对于企业的作用仅停留在方便薪酬发放上。
原因四:考核指标设置过于详尽。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细观不少部门经理设置的考核方案,经常在一个方案中设置多达二十项以上的考核指标,包含各类定量和定性指标。经了解,一些经理人是为了将方案做得更详尽,力求科学合理;另一些经理则是希望能够长期使用一份详尽的考核方案。如果依据这种绩效考核的结果来发放薪酬,每月薪酬发放时都需要进行一次广泛的评分,以及海量的指标汇总和统计计算,极为耗费人力。这种详尽的考核指标体系的另一个负面作用就是,由于制订的指标过多,指标制订者很难估算出各指标的主要波动区域和极限值,以及各指标波动对最终考核结果造成的影响幅度,往往是每月考核结束后,由于考核结果波动过大严重影响公平,考核者不得不人为将考核结果进行调整,十足的吃力不讨好。
2、持续的绩效管理才能带来持续的绩效提升
绩效管理关注于持续发现和解决企业的绩效问题,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具有很好的PDCA管理循环特性,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按PDCA大致可分解为:分析现况提出绩效目标;执行和实施计划;评估实施效果;反馈出现的问题,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和制订新的绩效目标。整个绩效管理过程是一个循环的持续的管理流程,正是这种持续的、关注企业战略的、不断适应变化的管理方法给企业带来了持续的绩效提升。
3、从绩效管理切入,能迅速将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融入日常工作中
近年来随着企业竞争加剧,各界人士广泛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美国国际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协会(IPMA-HR)就提出,人力资源部门除了要充当好人力资源专家外,还必须做好“业务伙伴”、“变革推动者”以及“领导者”的角色。这些角色的提出,要求人力资源管理者从企业发展的最高视野来看待和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由于绩效管理能够影响和波及到企业的各个层面,具有很好的切人深度和广度,且新的管理理念也很容易在绩效管理中得到体现,绩效管理就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实践和推行新理念的切入点。通过将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运用于企业绩效管理工作中,能更快、更有效地实现新观念和新角色的转换,将人力资源部门快速转变和升级为业务伙伴及变革推动者,使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更密切关注和服务于企业战略。
关键词:综合绩效考核;分类考核;日常考核;沟通
综合绩效考核制度起源于企业,后又被应用到事业单位当中。由于事业单位与企业的目标、性质等方面有所不同,因此,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在事业单位的应用存在着诸多问题。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以下简称烟台打捞局)是交通运输部所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自2003年以来,救捞体制改革烟台打捞局逐步实现企业化运作,综合绩效考核制度也被引入到烟台打捞局的管理体制当中,并对改进的工作和提升绩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企业化运作的不断深入,烟台打捞局的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呈现出些许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以适应市场的发展。本文以烟台打捞局为例,对综合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分析,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一、烟台打捞局综合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
综合绩效考核的关键在于如何做到真实和全面。真实,即要反映出被考核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将偏差降低到最小程度;全面,则是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信息与评价,而非“独”或“专”采取某一人、某一方面的信息。从这两个关键点入手,烟台打捞局的综合绩效考评方案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考核标准单一化
从组织机构的类型看,烟台打捞局组织机构分为机关处室和基层单位两部分,而且两部分的性质与职能不同,机关处室主要为综合管理部门,例如财务处、组织处、党委办公室等,基层单位则多为生产经营部门,例如百通公司、银河轮渡公司等。性质与职能的差异决定绩效考核方案不能是单一的,而应该具有部门特点,但烟台打捞局的绩效考核方案缺乏差异性,考核标准单一化。一方面,机关处室与基层单位的考核标准较单一。烟台打捞局各部门综合绩效考核方案多是根据《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综合绩效开合工作实施方案》(以下成为方案),再结合各部门实际制定。《方案》以履职情况为考核重点,兼顾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和学习情况,对这五个方面进行考核。但这种考核比较适合行政人员的综合绩效考核,因为他更多的是针对工作人员日常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企业内部的考核,对于企业对外效益和影响的关系程度较小。另一方面,各个基层单位的考核方案也缺乏针对性。打捞局有14个基层单位,且多为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各自业务类型、目标也不尽相同,例如百通公司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要工作,银河轮渡公司以船舶专业化管理、进行长途运输等为主要业务,烟台海员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培养航海类职业人才为目标。对于这些基层生产经营单位需要更多的定量性评估指标对其进行考核,仅施行一套考核方案显然难以显示各个单位的业绩和工作效果。
2.考核过程简单化
烟台打捞局综合绩效考核采取年度考核的办法,考核依据主要参考职工个人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员工最后综合考评分数是由公司领导、部门经理和普通工作人员各自平均分结合相应权重组成,其绝大部分工作都是通过打分进行,这种考核方式难以全面的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绩效。首先,“一锤定音”的年度考核,往往注重的是员工的工作结果,而对工作过程有所忽略,这难以全面的考核出员工实际的工作绩效,特别是对于那些从事日常管理、勤务工作的员工,其工作多繁复琐碎,年终难以看出工作有突出的业绩,但其日复一日的平淡工作就是对单位的最大贡献,这类岗位仅仅进行年度考核显然有失公平,考核结果缺乏激励力。第二,仅仅采用年度考核,容易产生“近因效应”, 由于评估者对新近发生的事情印象深刻,对较早以前被考核对象的工作表现则容易淡忘,因此被考核对象往往在考核前的一段时间尽力表现良好,以求获得较高的评价,导致考核结果失真。
3.考核信息不全面
烟台打捞局综合绩效考核主要依据员工的个人总结进行,这种考核方式涉及员工工作的信息量少,往往难以体现实际工作情况。首先,考核者与被考核员工沟通较少,员工个人总结常常“报喜不报忧”,而领导或考核者不与被考核员工进一步的沟通,难以全面获取员工的工作信息,考核结果缺乏说服力。第二,缺乏广泛的群众意见,从打捞局整套的综合绩效考核方案来看,考核偏重于单位的内部考核,而对外部评价有所忽视,尤其是对于基层生产经营性单位,考核不全面,结果就会发生偏差。例如,百通公司销售部员工工作的考核,仅依据其个人的售楼量进行综合绩效考核,显然没有体现出“综合”的意义,其客户对所购楼盘是否满意、对服务人员态度等相关内容是否满意,这些外部评价也是“综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的考核方案中这方面的考核有所缺失。
二、烟台打捞局综合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
找到了现存综合绩效考核制度的症结所在,要不断的向“真实”和“全面”的综合绩效考评制度靠拢,可以考虑从以下几项工作着手:
1.应用分类考核
烟台打捞局作为一个整体,虽然有统一的战略和工作指导思想,但其各个工作单位都有不同的性质、具体目标和工作任务,因此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标准衡量所有人的工作绩效,而应考虑开展分类考核。分类考核即以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依照不同的工作性质、任务和目标等对不同性质的工作设立不同的评价指标,进行针对性考核。具体来讲,首先,对于机关处室部门等综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偏重责任意识、事务处理能力、协作能力等工作过程方面的考核,其定性考核较生产经营单位的定性考核偏多,因为从事综合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少有直接的数据成果,因此可以采用等次描述,对各等次用数据或事实进行具体和清晰的界定,以此作为评价标准;第二,对于基层生产经营部门工作人员则应偏重于业绩、创新能力等工作结果方面的考核,因为基层生产经营部门工作成果多以数据的形式呈现,例如百通公司的房屋销售量、船厂的船舶制造量、港务处的年旅客吞吐量等,其定量考核比重较大。基层生产经营部门绩效考核的定量标准,可以考虑以上级下达的目标数据作为标准,也可以考虑使用上年的数据、历年平均值、最高单位值等作为参照标准,通过实际完成值和参照值对比,发现偏差,判断业绩。在此也应当注意,不论是综合管理部门的考核,还是基层生产经营部门的考核,都应当把握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从而综合、全面、准确、真实的考核各个工作岗位的实际绩效。
2.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
针对年度考核有失公平原则,缺乏激励性,易产生“近因效应”的情况,应当及时开展日常考核工作,使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从而更加写实的考核员工的工作绩效。首先,平时就当注重考核资料的积累,例如要求员工写学习记录和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员工各自的学习工作情况,或者按月、按季做个人工作总结、自我评价等,避免单一的年终个人总结“报喜不报忧”或有失真实性等情况的发生,为绩效考核提供信息依据。第二,变单一的年度考核为月度考核、半年跟踪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将个人年度目标分解到每季度甚至每月,每月或者每季度对照分解目标进行考核,1因为月度考核能够把考核工作做在平时,逐步积累,做到日常考核有参考,年度考核有依据,考核更加全面和客观。年度考核与平时考核相结合能有效克服“近因效应”带来的影响,2减少仅靠年底凭印象打分带来的不公平性。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也应到考虑个考核单位的特殊性,以百通公司为例,房地产开发工程的进行是受季节因素影响的,冬季寒冷作业量低,在此季度考核中,应到考虑到实际情况,而不能仅仅以工作成果来衡量本季度的工作绩效,这也正是不能单一采取日常考核或者年度考核,而要采取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3.注重与绩效考核相关主体的沟通
绩效考核中应加强各类相关主体之间信息的传递与沟通,以使考核主体更能全面了解被考核员工的工作具体情况,对其工作绩效做出客观评价,不断提高员工积极工作的意识和动力,最终实现综合绩效考核的激励与鞭策作用。首先,加强考核者与被考核员工的经常性沟通,例如建立面谈机制等,通过有效的交流沟通,一方面,可以使考核者获取被考核员工工作的具体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使被考核员工充分了解其所在部门对其的期望目标,从而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促进打捞局整体绩效的提升。第二,加强考核者对被考核员工以外相关主体的沟通,其中包括,同事、下属等与被考核员工的有直接工作关系的内部员工和客户等与被考核员工相关的打捞局外部人员,与这些人员的沟通可以从侧面获取被考核员工的工作信息,作为自我评价和总结的补充,进一步排除员工自我评价与考核者自身的主观性因素,更加客观的把握员工的工作绩效。通过上级、同事、下属、客户的评价和自我评价,获取被考核员工全面的工作信息,形成一种360°绩效考核制度,充分真实地评定员工工作的实际效果和业绩。
通过开展分类考核,将年度考核与日常考核相结合,并积极与绩效考核相关主体沟通等工作,不断完善烟台打捞局的综合绩效考核制度,使考核结果更加真实、全面。只有有了真实全面的考核结果,才能反映出员工工作的不足与漏洞,最终实现综合绩效考核工作的目标——进一步激励员工改进工作,不断提升烟台打捞局的整体绩效。我国其他事业单位的综合绩效考核制度也存在着与烟台打捞局相类似的问题,各单位在解决各自问题时,不仅要从分类考核、日常考核和沟通等各方面入手,更要注意与各自考察对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考核方案。如此,综合绩效考核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马海志.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完善企业绩效考核体系[J].中国勘察设计,2009(11):25-28.
[2] 周敏等.某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弊端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4(12):19-20.
关键词:财政预算;绩效评价;问题;方法
中图分类号:F812.4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4-000-01
2014年修正后的预算法,要求各级政府在预算执行和监督环节,对预算支出情况开展绩效考核,以考核结果作为编制下一年度预算的依据,同时也明确了各级人大的预算执行审查责任。通过对重点项目和重大支出项目进行绩效评估,起到了规范政府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的作用,但是从绩效评价实施的过程来看,在绩效方案的制定,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绩效评估的实施,考核结果的落实方面仍有待完善的地方。
一、绩效评估方案的制定缺少沟通,难以获得预算参与单位的认同
当前绩效评估方案多是地方政府财政部门格式化的文本,从内容条款而言,经济指标、数量指标、进度指标、社会效益、财务内控制度等等,涵盖了预算项目的方方面面,大而全,但是却未能抓住绩效考核项目的要点。预算项目千差万别,涉及的部门也各不相同,格式化的绩效评估方案不能反映政府预算项目的差异性,也难以获得预算执行部门的认同。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绩效评估方案的好坏决定着绩效管理的成败。在绩效项目确定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绩效考核辅导。通过对预算单位负责人绩效考核重要性的辅导以及对预算编制参与人员操作层面上的辅导。使他们明晰绩效考核的意义、方式方法、资金使用的约束性以及与项目落实单位的利害关系,从共性层面为预算绩效考核的实施做好铺垫。二是加强与预算项目执行单位的沟通,制定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方案。预算项目绩效考核不仅仅是预算执行单位自身的事情,它需要财政部门与预算执行部门的共同参与,需要双方之间持续不断的沟通,通过沟通,采集数据,形成依据,分解项目指标,形成个性化的绩效评估方案,并针对项目执行过程中的新情况,及时调整绩效方案,保证绩效评估的实效。三是营造参与式的预算绩效文化。绩效考核只有成为预算单位的共识,才能取得实效,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的绩效管理。鼓励预算执行单位参与到制定预算绩效目标的过程中,激励参与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保持积极主动的状态,有助于参与者接受绩效评估,规范政府资源的使用,提高预算资金支出效益。
二、以财政评估为主体,丰富绩效评价主体
目前政府绩效评价主要是由财政部门牵头,通过预算单位自评,上级部门和财政评估的方式进行。预算绩效评价工作涉及范围广,政策性强,专业性要求高,要求评价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但就预算单位和财政部门而言,难以聚集一批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专业人才,从而影响了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的效果,作为政府内部的评估结果,也难以为公众认同。解决方法之一是通过政府采购服务,通过招标,综合考量专业技能、评估成本,择优选取第三方评估机构参与到政府绩效评估中来。作为独立的中介机构,第三方评估机构拥有专业的评估人才、系统的评估方法和丰富的评估经验,能够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合理性,也容易为公众接受。解决方法之二是引导社会公众,尤其是与预算项目利害相关的社会公众参与到绩效评估中来。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到绩效评估中,主要是发挥社会公众在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作用,使社会公众对预算项目资金的使用去向、项目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有切身的体会,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效率和公信力,避免贪污和浪费。对专业要求高、项目投资额大的绩效项目,可以邀请专家参与预算执行、预算项目绩效评估方案的制定、预算项目绩效考核过程中,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保证预算项目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三、政府预算绩效考核结果公开程度不足
政府预算单位预决算已逐步公开,但就政府预算项目绩效考核而言,更多的是项目执行单位、上级部门和财政部门知晓,社会公众通过预决算公开资料中可以知晓项目安排了多少资金,使用了多少资金,至于资金的去向、项目投入使用的效益、受益群体的感受、项目质量知晓不多。建立健全绩效项目公开制度,对涉及民生的重点、重大项目,通过政府网站,官方会等形式定期不定期公布进展情况,让公众拥有更多的知情权,有助于提升政府预算项目绩效水平。
四、绩效考核责任追究与奖励机制有待完善
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责任追究与奖励机制是企业效益提升的法宝,总体而言,政府项目绩效考核主要是用来评估预算项目本身优劣,而非预算执行部门相关人员职位升迁、经济收益考核的主要依据,从而影响了政府资金使用的效益。作为财政部门,应会同相关单位制定完善预算项目绩效管理责任追究与奖励机制,厘清单位绩效、团队绩效与个人绩效,依据绩效考评结果安排预算单位来年资金,将个人职位升迁、工资调整、发展计划与绩效考评相挂钩,切实消除问而不责、奖罚不公的现象,真正做到奖优罚劣、赏罚分明,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积极作用,提高公共财政使用的效能。
参考文献:
[1]古炳玮.加快建立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J].法制与经济,2007(4).
[2]张莉.政府预算绩效管理对策探讨[J].社会发展.
[3]董玲,安艳芳.政府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3卷第2期.
[4]杨玉霞,王东伟魏霞.浅议政府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J].地方财政研究,2005(5).
[5]梁红梅.健全预算绩效考核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J].财会研究,2013(7).
[6]刘昆.绩效预算:国外经验与借鉴[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关键词:商业银行;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4-0076-04
一、引 言
随着我国银行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经营考核的理念和方法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绩效考核在保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等方面起着巨大的作用,如何完善绩效考核机制、优化绩效考核方法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初由哈佛商学院的卡普兰(Robert Ka.plan)教授和美国复兴全球战略集团总裁诺顿(David Norton)提出的“平衡计分卡”
(Bal.anted Score Card,简称BSC)打破了传统的单一使用财务指标衡量绩效的方法,从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等4个维度对企业进行绩效衡量,形成了一套新的经营绩效考核系统。其显著特点是将银行的远景、使命和发展战略与银行的业绩评价系统联系起来,通过具体的目标和指标把银行的使命和战略转换为员工的自觉行动,其核心理念是:只有“根深”(学习成长能力强)、“枝壮”(内部流程有效率)、“叶茂”(客户满意度高),才能“果好”(财务效益高)。这一核心理念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考核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
二、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设计
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在整个商业银行考核中居于核心地位。本文在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对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进行优化和完善。
1.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方案设计的构想
商业银行在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方案设计时应实行包括分行卡、公司条线卡、零售条线卡在内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其中,银行分行卡对应分行整体绩效评价,公司条线卡和零售条线卡是分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在两大条线的进一步细化。一般地,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方案设计的构想应具体体现以下3个方面:首先,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在各项指标(如对私存款指标、个贷指标、VIP客户数及中间业务收入等指标)的设计上应根据银行特色建设、业务整合情况和历史原因进行综合考虑,突出规模发展和特色发展,注重平衡发展。其次,银行在设计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时,要突出客户基础指标、减少绩效考核均衡指标、同时促进业务规模、经济效益等规模指标与业务转型、客户基础、优质服务和风险控制等均衡指标的发展,实现分行与总行卡指标对口衔接。在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评价结果应用方面,应坚持以利润为导向、以战略执行效果为调节的应用策略,并补充市场占比调节系数,突出扩大市场份额的要求。最后,银行各个管理部门的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设计要考虑各部门之间共性、个性工作,重点突出总行卡分管专业指标、部门重心工作、基础项目推进、定期反馈等主要指标。
2.确定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根据银行的具体实际,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关键因素不超过8个,同时必须兼顾银行的多个层面,在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4个层面取得平衡。对商业银行而言,80%的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是由20%的关键行为完成的。因此,应当抓住20%的关键行为,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在关键业绩指标的选取中,应该结合部门目标和岗位特征,全面分析和判断指标是否是“部门成功关键”或“岗位成功关键”,从而选取适当的绩效考核指标。因此,银行在确定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时,必须要有针对性,要瞄准战略目标,找出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关键因素。
3.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国外对于商业银行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研究开展得较早,研究深入,方法成熟。早在20世纪30年代国外银行就确立了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20世纪80年代以后,理论界和实务界愈来愈认识到商业银行原有的以财务指标作为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的局限性,逐渐把客户满意度放在首位,开始重视内部程序管理、学习与成长等无形资产方面的因素,银行绩效考核指标受到越来越多的非财务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只有处理好非财务指标,有选择性地将客户管理、内部程序及学习与成长等方面的因素融人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才是完善的。
本文依据平衡计分卡的基本原则,充分考虑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的独特之处,在明确各层面战略目标之下,尽量保持商业银行原有财务指标,从财务、客户、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4个层面,设计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首先,财务层面。商业银行绩效考核财务层面的指标设置应以利润稳定增长和不良贷款监管达标为战略目标,设置经济增加值、非利息收入等指标。其中净资产收益率是评价营运资金及其积累获取报酬水平的指标,通过对该指标的综合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银行获利能力在同业中所处的地位以及与同类银行的差异水平。其次,客户层面。商业银行是一个真正以客户为导向的行业,在设计绩效考核客户层面的指标体系时,可设置获取目标客户数、客户关注度指标。但是,绩效考核客户层面的指标体系也有其局限性,比如客户关注度、客户满意度的评价是客户的主观态度而不是其客观行动,因此还需要与客户保持率等指标相结合。再次,内部业务流程层面。业务流程是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一系列相关逻辑活动的有序集合,推进流程效率提高和案件发生最小化应为内部业务流程的战略目标,根据银行各单位业务特点、产品和部门的不同,商业银行在内部业务流程层面的绩效考核可以设置风险控制、产品和服务创新、合规经营等指标。最后,学习与成长层面。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其学习与成长维度的绩效考核应该是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增强员工满意度,使员工能成为训练有素且士气高昂的工作团队。本文设置各岗位胜任员工占比、员工保持率等绩效考核指标。
4.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合理、科学的指标权重是商业银行进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重要前提。针对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特征,本文认为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可以将定性和定量识别方法结合起来,其中,定性确定方法主要有“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定量确定方法可以用层次分析法。一般地,由于财务层面的各项指标体现的是银行的工作业绩,所以相应权重较高,财务层面的各项指标可以占比
40%左右;而对于像员工流失率这样的指标,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对银行未来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由于其可控性较低,在实际工作中银行对其很难掌控,所以相应的权重就比较低。针对银行各个支行及不同部门的不同工作特性,各个层面指标的权重也会有所不同,相应的会各自有所侧重,但是一般权重都不应该超过30%,权重过高容易导致“抓大放小”对权重相对较小的指标不予以关注,而且容易导致考核结果有失公正;相反,权重的设置也不应该太低。太低会使得考核的指标缺少影响力而相关的部门不予以足够的重视。总之,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是完全可能制定出符合自己银行特点的指标体系的权重的。
三、商业银行实施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时应注意的问题
实施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是商业银行追求精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可贵探索。在深刻把握平衡计分卡的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商业银行在实施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目标和指标设定必须因果相联,科学合理
首先是下级行的平衡计分卡必须与上级行平衡计分卡衔接,各部室的平衡计分卡要与本行的平衡计分卡衔接,岗位客户经理或专员的平衡计分卡与部门的平衡计分卡要衔接。其次是时间衔接。年度平衡计分卡的内容分解到季度,季度平衡计分卡的内容分解到月度。同时,为了避免银行管理层在多项指标中耗费大量的精力,减少银行在收集数据和监督活动中花费的时间和资源,测评的指标不应过多,要坚持精而不多,控制在20个以内;明确而不模糊,能够有效量化;关键而不空泛,要抓住关键绩效指标。
2.突出战略重点
设立商业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不封顶指标,对公为对公存款日均、中间业务净收入、有效客户指标;对私为储蓄存款日均、个贷时点、中间业务净收入、有效客户指标,采用按绝对值超额完成数加分制。突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重点。
3.注意沟通反馈
在商业银行实施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是一项需要管理层、各部门、各分支行、团队和个人充分参与的工程,只有各个层次对银行的整体战略、局部策略和阶段性策略充分认同,才能保证平衡计分卡的顺利实施。因此,在执行过程中不断地与银行管理层、各部门、各分支行、团队和员工进行沟通和反馈,才能有效地发挥积极作用,如可以充分利用刊物、公告栏、会议等形式及时收集反馈意见,根据需要修正绩效考核计分指标,改进绩效考核的方案和流程,相关部门同时根据沟通及反馈的意见不断地对每个绩效指标进行有效的监测、评估和测算。
4.建立奖惩制度
为了使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顺利实施,真正将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结果利用起来,商业银行需要在各部门及个人层次上将平衡计分卡的实施结果与奖惩制度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优越性。
5.成立绩效考核领导小组,专人负责
平衡计分卡是先进的管理工具,科学又复杂,必须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考核办公室,其职责就是根据商业银行每年的战略目标,按平衡计分卡的原理要求,对各个部门进行绩效考核。同时,定期总结,寻找差距,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绩效考核成为一种持续的管理活动。
1绩效管理流程
绩效管理流程主要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激励,是一个闭合的流程。绩效管理流程的起点是制定绩效计划,绩效实施及沟通贯穿于整个流程,绩效考核是核心环节,绩效激励是考核结果的运用,给予报酬反馈,指导绩效进一步改进。
2绩效考核指标设计
绩效考核指标的确定要力求科学合理,这对于整个绩效管理流程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煤业分公司的绩效考核指标主要涉及三个层次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即企业绩效KPI、部门绩效KPI和岗位绩效KPI)和两类绩效评价指标(单位及个人),企业中的“个人”可以分为经营者、单位负责人及普通员工等。下面将重点对煤业分公司所属各矿的部门(或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设计(以基层一线生产单位和普通员工为例)。
2.1部门绩效考核指标
在国有大型煤炭企业中,基本上都将部门(或单位)分为井下一线、井下辅助、地面服务和机关部门四类。在部门(或单位)的指标设计中,要从横向和纵向两方面来考虑。横向绩效指标的设计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的具体年度经营目标,要能够全面地反映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和短期业绩增长之间的关系,设计方法主要是运用准平衡计分卡(BSC);纵向是将依据准平衡计分卡设计而得的横向分类绩效考核指标,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及本身日常业务情况,将横向分类绩效考核指标自上至下分解到部门(或单位),可以采用关键绩效指标(KPI)方法进行设计,KPI设置要做到突出重点、可量化和可衡量。根据煤业分公司实际,运用平衡计分卡,借助于头脑风暴法,参考国内外同行业及其它企业的绩效指标体系,对公司的横向绩效指标分为五类考核:安全、质量、生产、经营及精神文明。按照各项指标对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程度,分别确定其权重值为0.35、0.25、0.25、0.1、0.05。在纵向上,至关重要的是筛选出那些对公司实现其年度经营目标起关键作用的绩效指标。通过组织煤炭企业高层领导、部门负责人和专业人员等多次讨论,采用鱼骨分析法从横向绩效考核指标5个方面展开,根据煤炭企业的业务重点,从公司发展目标引伸出关键成功因素,确定关键绩效指标KPI。
2.2个人绩效考核指标
煤炭企业员工按工作地点分为井下员工和井上员工。公司在设计个人绩效考核指标的流程分为三步:一是分解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二是确定部门(或单位)的绩效考核目标;三是进一步分解部门(或单位)的绩效考核目标,细化到各个岗位,设计出岗位绩效绩效考核指标。绩效考核指标设计的出发点是引导每名员工强化岗位职责,跟进改进措施,提高个人绩效。在公司内部,部门(或单位)领导作为第一负责人,衡量其个人工作绩效的最有说服力的指标就是其部门(或单位)的绩效水平,因此其个人工作绩效指标就完全等同于其所在部门(或单位)的绩效考核指标KPI。而对于普通员工的个人岗位绩效考核指标KPI,就应根据其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方面进行指标分解,按照绩效考核指标进行评分,评估其绩效水平。在此要特别指出,普通员工的个人绩效分数并不代表其最终得分,这个分数还要与其所在团队(即部门或单位)的绩效考核分数加权平均后确定其最后得分。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团队精神,激励个人体现出团队价值。这样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部门(或单位)的绩效目标,还更好地对员工个人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考核,做到了企业目标、部门(或单位)目标和
3实施效果
煤业分公司的部门(或单位)和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借助了现代考核技术,为企业管理者和普通员工提供了一个平等交流的平台。做到了指标合理,流程严密,注重沟通,使员工个人目标与企业总体目标有机结合了起来,科学合理地区分了部门(或单位)业绩,完全杜绝了吃“大锅饭”现象,极大地调动了个人和团队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企业的安全管理、经济效益、劳动效率、和谐企业建设以及员工满意度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效果。
4绩效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4.1绩效考核主体确定
针对不同的考核对象,应该确定不同的考核主体。对煤炭企业而言,对部门进行考核时,每一项考核指标都要由考核责任部门进行考核数据收集并评分,而不是局限于自评。对员工个人考核绩效时,要全方位进行考核,其上级领导、周边同事、主要下属以及自身等都要根据绩效考核指标KPI给出量化得分,但要注意不同的角色是要分配不同的权重的。
4.2绩效考核
KPI确定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时要注意遵循SMART原则,即具体的(Special)、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达到的(Attainable)、相关的(Relevant)和有时限的(Time-based)5个方面。可运用问卷法或访谈法,结合经验法等多种方法确定指标,要注意让被考核人员参与进来,经过多层次地讨论沟通,再确定KPI。主要流程是:首先由专业人员设计KPI;然后将方案上报企业领导层,按照审议意见修订;接着把修订方案交由相关部门讨论后再次修订;最后上报企业领导层批准,下发正式文件执行。
4.3设立绩效投诉机制
绩效投诉机制的设立在企业绩效管理中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反馈的最终考核结果可能会导致部门或员工个人的不满意,甚至有时还会引起种种误解,这就应该让部门或员工个人通过企业的绩效投诉机制这个平台按照设定程序进行投诉,以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从而可以避免矛盾的进一步发展或激化,消除误解,就能够充分发挥企业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4绩效管理的PDCA循环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程度的不断深入,各个行业都在寻求新的出路,新的突破点。如果不创新、不改革,那么这个企业将面临的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后果。作为多种经营公司所面临的现状,必须寻找解决办法,不能坐以待毙。想成功必须发展,发展是首要任务,发展就要创新,而创新要先业务转型,这也成为各公司管理的必经之路,营销队伍的建设与管理首当其冲。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及绩效考核的理论综述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充分剖析公司现有营业部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状况,以国内外当前主要绩效考核理论为支持,在此基础上,针对多种经营公司现有的绩效考核方案进行优化,探索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营销人员绩效考核方式。
本文主要以研究多种经营公司营业部为基础,在充分剖析公司现有营业部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状况,以国内外当前主要绩效考核理论为指导,在此基础上针对多种经营公司营业部提出绩效考核备选方案。
(二)绩效考核概述
1.绩效考核的含义。对绩效考核学界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管理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做了不同的描述,认为绩效考核就是“为了客观判定员工的能力、工作状况和适应性,对员工的个性、资质、习惯和态度,以及对组织的相应价值进行有组织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包括评价的程序、规范、方法的总和。
2.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绩效考核是整个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一个总结,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环节密切相关。其具体作用为:(1)任用的依据;(2)调配和职务升降的依据;(3)培训的依据;(4)报酬的依据。(5)激励的手段。
二、多种经营公司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多种经营公司是目前山西省内20家集煤炭、配件、车辆综合类公司之一,注册资金22亿元。2005年4月29日,多种经营公司全面扩展业务,营业网点覆盖了多个地区,目前在这一领域的营业部数量上排名第5位。该公司明确提出“既要一个追求规模扩张,又要追求效益的战略”,也预示着公司转型的开始。多种经营公司业务转型的原则之一,是将营业部的视线瞄准各项业务,尤其是面对零售客户业务的营销平台,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转变,整合和优化公司内部资源,突出专业化。
三、多种经营公司营销人员绩效考核方案改进设计
(一)多种经营公司营销人员绩效考核方案设计思路
公司现行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的问题就是只拿业绩说话,没有其他考核的实质性指标,没有沟通、没有管理,没有考虑员工的成长与企业长期发展之间的关系,从企业实施的效果来看也是失败的。
通过建立多种经营公司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组织制度,对多种经营公司营销人员的绩效考核形成长效机制。多种经营公司营销人员绩效考核分别由: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组成。通过绩效考核长短结合,实现对多种经营公司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建立多种经营公司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的组织制度
多种经营公司营销人员绩效考核方案的运行需要一个明确的组织支持,明确参与考核的相关人员、相关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这样才能保证多种经营公司营销人员绩效考核方案有效实施。首先,建立绩效考核小组;其次,绩效考核小组组成和职责;最后,绩效考核小组成员的职责。
(三)营销人员绩效考核实施的流程
绩效考核为分配任务和执行任务的人员提供了一种周期性的沟通机会,绩效考核过程中讨论个人对他人的期望,以及如何达到这种期望的问题。
对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的实施流程具体为:人力资源部门根据绩效评估指标收集业务完成信息,将资料汇集;接着将考核表发给考核者,即由营销总监对营销人员进行考评,确定考核分数,填写考核表,由营销总监对营销人员进行下一期工作指导;考核表完成后送至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整理,并作为奖励、提薪和晋升的依据。
(四)营销人员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关键词: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绩效指标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新时代的制造业在企业绩效管理上,我认为应当充分体现:(1)关注成本控制;(2)价值创造及增值活动;(3)采取目标值管理以衡量达成目标的过程管理能力;(4)绩效指标的趋势分析与改善行动方案相结合;(5)资源统筹集约等内容。因此,关注价值提升与成本规划的绩效管理方案的特点是:专注于收集、处理影响市场营销以及利润指标的一系列可衡量的数据,并通过平衡计分的测量方法,对员工履行部门管理职能,实现年度绩效指标的能力进行考评。制定绩效管理方案的流程如下:
1.成立绩效指标委员会
绩效指标委员会是绩效管理的最高机构,主任由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职能包括:
(1)批准绩效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
(2)指导、调整各职能部门实施绩效指标。
(3)审核绩效考核结果。
2.成立绩效管理办公室
是对董事长或总经理已批准的经营指标和推进方案进行日常管理的机构。其职责包括:
(1)提议副总、总监级关键职能部门绩效考核指标。
(2)为各职能部门绩效指标进一步分解提供技术指导。
(3)监控绩效指标体系的有效运行,关注各职能部门绩效运行状况,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引和管理督导。
3.制定绩效目标、管理制度和流程
由绩效管理办公室依据董事会制定的年度经营规划和财务决算,提出各职能部门的绩效目标和管理制度报总经理批准实施。管理制度包括:
(1)绩效指标的分类和部门适用范围/周期/考评会议形式/绩效奖惩方案;流程包括:确定绩效考核指标和制定年度绩效指标。
(2)绩效指标签约。由绩效约定方(总经理)与被约定方(运营总监、销售总监、技术总监等)签订绩效合同。
(3)绩效数据的收集、统计和反馈。
(4)召开绩效考评会议。
(5)执行考评结果。
此外,绩效考核的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1)强调以价值提升为导向,以成本驱动为过程的管理。
(2)可测算可计量的原则。
(3)绩效结果与薪酬分配、个人晋升/降级相结合。
下面,就如何实现现代制造业绩效管理进行分析:
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管理体制为:集团公司总经理下辖包括运营总监、财务总监、销售总监、技术总监等核心部门,运营总监负责变速箱装配工厂、自制件加工厂及制造过程密切相关部门如装备部、技术部等,财务总监负责财务相关部门,毫无疑问,上至集团公司总经理,下至基层管理人员,都需要建立与业绩相关的考核指标。对于业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业绩=回报=(收入-成本)/收入。企业收入指的是销售收入,一般在市场营销部制定客户销售计划时进行确认,相对成本而言,这是一个比较单一的指标,与销售数量和销售单价挂钩即可算出。
如果把成本进行细分,我们从某变速箱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可以初步估计:假设某产品销售价为100%,实际消耗原材料和外制件构成为28%,如果产品的毛利率为18%,那么我认为能够挤出“水分”的成本项目比例高达54%,其中制造环节就包含包括人力资源、质量损失、设备制造效率、投入固定资产的折旧等项目。为了监控这些项目的资源利用率,必须设立可以衡量其运营效率的成本绩效指标。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项成本绩效指标,我设计了制造企业绩效指标与成本控制项目关系表,见表1所示。表中对消耗资金(资金流出)的项目进行了分类,并指出了主要损失的具体内容,量化绩效指标表示了对单项成本控制项目的衡量指标,成本绩效指标说明了成本项目对产品利润的影响程度。从重要性和把握能力来说,单项量化指标一般由制造企业的中层职能部门承担,而综合的成本绩效指标由高层管理人员承担。
一、基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现状
近年来,绩效考核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在各基层公立医院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对于科学评定医院职工的工作效能、专业资质、业务表现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和不足,甚至影响了医院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部分医院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时,未充分结合内部的岗位结构及科室设置,在实际执行考核方案时,过于关注考核结果而人为淡化了各项指标的关键性,造成绩效考核指标设置失衡,考核内容片面。同时,因医院不同科室、岗位的职工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且呈现出一定的模糊性,故医院多采用易受考核者主观因素影响的定性考核手段,很难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另一方面,医院经营方向的变动也会造成考核指标的不稳定,倘若医院管理层在对内外部环境缺乏足够认识的情况下就确定了今后的经营方向,就会在各项业务的进展过程中出现目标变动的情况,导致相应的考核指标也出现变化。考核指标的反复变更,会大大降低其对医院职工的激励效应,甚至使员工对考核产生敷衍对待的想法。
二、基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常用方法
1.关键绩效指标法
该方法又称KPI考核法,其通过对组织内部流程的产出端、投入端的重要参数进行预设、取样、分析,来实现对绩效流程的科学衡量。KPI考核法的优势在于考核目标明确、结果可比性强,缺点在于指标的设置及确定比较困难,且各个指标之间缺乏系统的联系,难以对各项考核目标进行主次区分。KPI考核法应用于医院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中时,应首先成立相应的考核领导小组,比如由院长、书记等任职,负责考核的全局管理。考核中,应树立全局意识,同时突出重点、适当量化,结合医院工作重心来完成关键考核条目的编制,着重体现对医疗质量、安全、效率等方面的要求。
2.TOPSIS法
TOPSIS法又称优劣解距离法,是基于理想方案的相似性顺序来优选技术的一种方法,如今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管理领域。TOPSIS法以归一化之后的数据矩阵为基础,利用有限方案中的正、负理想解组建空间模型,而待评测方案则充当该空间中的某一点,通过分析该点与正、负理想解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对不同方案的优劣作出准确对比。
3.秩和比法
秩和比法是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广泛采用的一种考核方法。秩和比法通过对多个项目的评价指标讯息加以综合,能够反映多个评价指标的综合水平,数值越高则代表越优。秩和比法的优点在于其综合的能力较强,能够替代部分专业的综合指标,亦可对微小的变动进行显示且对离群值不敏感,其缺点是,指标数值经秩替换后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损失,使得各指标的编秩无法做到完全刚好。
三、基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实施对策
1.成立绩效考核组织机构
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所涉及的管理机制较为复杂,要求医院对绩效管理进行详细的论证,增强管理人员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要求医院成立健全的绩效考核组织机构,并安排一些专业且能力素质较强的管理人员来负责考核评估工作,在实际的管理环节中,要构建以医院绩效考核委员会为中心,人力资源部门为辅,各级科室为依托的三级考核机构。其中,绩效考核委员会处于该考核体系的最高层,掌握着医院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最终决定权,包括年度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考核申诉的处理、考核结果的裁定等。
人力资源部是绩效考核的执行机构,其负责编制绩效考核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考核的正常运作,确保绩效考核落实到每一位员工身上。同时,人力资源部要负责汇总考核结果,并对考核质量进行把关,确保考核公平公正。最后,要依据具体的考核结果,对考核成绩出色、岗位贡献大的员工进行一定的表扬和嘉奖,并将考核结果与医院的薪酬发放、选拔任命等相挂钩,切实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效应,激发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各级科室主要负责绩效考核的辅导实施以及与员工的交流反馈等,在实际的绩效考核实施中,各科室要立足本科室的工作内容与实际情况,组织员工参加各项绩效辅导培训活动,并按时对本科室人员实施例行检查与考核评价,促进医院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有效执行。
2.制定绩效考核目标
绩效考核目标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行动纲领,倘若没有明确的目标作为指引,绩效考核将无从谈起。医院人力资源绩效考核体系的建立,需要以医院长远的发展目标作为基础。当前,基层公立医院大都采用院长负责制,即医院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直接与院长签下目标责任书,然后以此责任书为基础,将绩效考核任务和目标逐一落实下去。目标责任书的编制应当与医院整体的发展规划相吻合,并对医院发展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与分析,然后立足医院实际情况,科学编制一套具有较强可执行性、便于实施绩效考核,且能够反映医院发展需求的责任目标体系,最后围绕该目标体系来确定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各项目标和要求。
3.细化绩效考核标准
科学详细的绩效考核标准是医院推行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重要基础,也是衡量医院职工业绩优劣的准绳和依据。通过对绩效考核标准的细化和分解,有助于实现分类有序的人力资源管理格局,进而大大减少绩效考核的复杂程度。对于临床医技科技人员,对其考核标准的设计主要围绕以下要素进行:收治人数、门诊人次、病床使用率、药品费用比重、住院病历甲级率、医患纠纷发生率等;对于医院行政人员,首先应对医院现行考核标准加以分析、掌握,然后在突出专业技能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其学历、信息技术能力、英语水平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评估,从而形成一套具有医院特色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机制。
4.加强绩效考核监督
由于绩效考核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定性指标,导致考核结果会不同程度地受到“人情”因素的干扰,因此,加强绩效考核监督尤为重要。特别是在考核实行之初,应指定人力资源部门来全面负责各部门考核的指导、监督工作,积极跟踪考核的每一个环节,严格审核考核的各项数据和信息,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从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绩效考核激励效应,不断提高医院员工的岗位业绩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医院;行政;绩效考核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2月20日
行政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由于较难以量化指标,考核指标共性较弱,岗位工作职责差别较大,因此较为成熟的行政部门绩效考核方案欠缺。本文认为只要能适合本医院实际,能达到预期考核目的,就算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我院是大型三甲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绩效考核自2012年3月开始试行,目前已开展了四年多的绩效考核试行工作实践,取得一定成效。
一、绩效考核设计原则
(一)客观、公正、公开。考核过程坚持客观、公正的考核标准,力争全面、真实反映被考核者业绩,考核结果及时在部门内公开。
(二)简便、可行、高效。各行政职能科室考核指标的细化需注重操作性和适用性,简化考核程序的同时把握关键内容,确保考核结果真实有效。
(三)有效激励。通过绩效考核切实提高职能部门员工绩效的持续改进能力,提高日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奖励先进、鞭策落后。
(四)有效沟通、及时反馈。绩效考核需面对各种复杂问题,容易产生各种矛盾,考核前后都应保持良好有效的沟通,及时向被考核者反馈。
(五)保密性。考核者在考核过程中对涉及到员工个人隐私的内容应负有保护的义务。
(六)动态性。职能部门考核内容及标准的细化应结合医院不同发展时期的需要,在可操作的范围内,及时作出动态性适宜性的调整。
二、考核主体
(一)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与协调,决定绩效考核与管理的重大事项,审定绩效考核结果。下设办公室(下称绩效办),主要负责医院绩效考核与管理日常工作,对绩效考核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投诉核实及处理、汇总各部门的绩效考核结果等工作。
(二)成立各职能部门绩效考核小组。小组成员由本职能部门正副职领导和职员代表1~2名组成,小组中的职员代表由本部门经过一定程序自行推选、轮换。主要负责本部门正、副职领导及职员的绩效考核、结果汇总及上报工作。经本部门自行推选、轮换的职员代表名单必须报绩效办进行备案。
三、考核内容
绩效考核分职能科室领导及员工两套绩效考评标准,每套标准均含七大部分内容,两者在内容上存在略微差别。含三层指标体系,干部和员工考核的二级指标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到流程优化、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工作效率、服从领导、劳动纪律和仪容礼貌、职业道德、廉政建设等多方面内容。而三级指标内容则随着不同部门,在工作数量及工作质量等具体内容上会有比较大的区别,这主要决定于该领导或员工所处的岗位职责。
(一)干部考核的一级指标。领导力、执行力;过程管理、质量管理、工作效率;职业道德、廉政建设;团队精神、有效沟通;社会责任;环境意识;问题投诉、持续改进。
(二)员工考核的一级指标。工作能力、执行能力;过程管理、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职业道德、行风行规;团队精神、有效沟通;社会责任;环境意识;满意测评、持续改进。
四、考核方法
职能部门正职领导由分管院领导、本部门副职领导及绩效考核小组职员代表进行考评;职能部门副职领导由本部门正职领导、另一名副领导及绩效考核小组职员代表进行考评;职能部门员工由本部门绩效考核小组进行考评。具体考核计分方法包括层差法和减分法。层差法是将考核结果分多个层次,实际执行结果落在那个层次内,该层次所对应的分数即为考核的分数。我院职能部门绩效定性考评标准分“卓越”、“优秀”、“良好”及“一般”四个层次,“优秀”、“良好”、“一般”分别按本项满分的100%、80%、60%计分,得出分值。而减分法则运用于考核不达标的分值扣减上。
五、持续改进
为科学规范考核指标体系,增强考核指标的稳定性和可比性,结合医院行政职能科室实际,一级及二级指标名称及分值权重固定不变,三级指标考核内容由各职能科室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操作。从2011年下半年至2012年3月份,按照医院绩效办多次集体会议精神,由组织人事科牵头组织并督促落实21个职能部门三级指标内容的再细化及试行前版本内容的确定工作,并在同部门不同岗位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的指标内容设置上给予合理引导,鼓励进一步量化和差异化指标内容。各职能部门结合前期所做本科室各岗位的岗位说明书对三级指标中的“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内容进行了再细化,突出差异,更加具体化。这种处理更能让整套标准放活,科室对医院试行绩效的认可度更强,阻力更小,开展起来更加机动灵活,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标准流于形式。从绩效考核结果看,很多科室员工绩效得分差异较大,极大地鞭策了绩效靠后的员工。
六、考核成效
(一)临床对行政科室满意度提高。根据医院医德医风办对绩效考核试行两年(2014、2015)临床科室对行政职能部门员工三项重点检测项目的满意度调查结果看,整体表现出2015年综合满意度比2014年同期大体上要高的局面。(表1)
(二)员工绩效意识增强。科室干部和员工比往常更能遵守劳动纪律,迟到和早退的现象越来越少;节约资源的意识增强,比以往更注重成本的节约,如更多的选择双面打印而不是单面打印;公开亮身份和亮职责,接受办事人员的监督;办公环境不断优化,个人办公桌脏、乱现象进一步减少;员工比以往更注重绩效改进,能根据本科室每月绩效考核小组的结果反馈进行针对性改进。
(三)制度更完善,办事流程进一步透明公开。各科室对以前没有公开的办事流程逐步公开,并且进一步梳理本科室工作流程图,这些变化都能在医院新旧《职责与制度》中得到体现。
七、下一步工作设想
(一)完善绩效考核奖金分配。结合医院发展实际,在现有劳务费水平下,合理、适度提高行政人员绩效奖金额度。继续完善与绩效考核相挂钩的绩效奖金分配方案,落实执行时间表,尽快执行新方案。同时,各科室必须严格按照绩效结果分值进行绩效奖金分配,所扣留绩效奖金归科室进行二次分配。
(二)工作质量三级指标再优化。各职能科室重新研究并认真审定本科室岗位说明书内容,基于岗位说明书中关于岗位工作内容及工作职责对三级指标中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标准内容进行再修订。进一步让考核内容富有针对性、考核指标更具体化。此外,对于实在无法量化的岗位工作考核,各科室可以尝试探索进行关键考核指标(KPI)管理的可行性,进一步明确各岗位月度或季度KPI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