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第1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摘 要:本文对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介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职院校重要的工作内容,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灵魂,对于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企业需要的优秀人才。

一、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必须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遵循教育规律,紧扣教育特点,结合学校实际条件及师生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下八个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方向,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及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素养,是否有利于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坚持导向性原则,各高职院校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和教育规律,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一系列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强烈的职业意识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并不断提高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广大学生向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健康成长。

(二)时代性原则

时代性原则,是指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途径和方法都必须突出时代特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同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相适应。坚持时代性原则,各高职院校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积极优化育人环境,深化教育改革,更新人才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关注学科前沿,把各门学科的新观念、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通过第二课堂或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及时传授给学生,以积极健康、与时俱进的校园文化,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与提高,促进高职人才的培养。

二、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为了探索切实有效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本人组织了专题座谈会,邀请了普通学生、学生干部、学校各级领导、辅导员、一班主任及后勤服务人员代表参加,发放了调查问卷,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就如何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构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长效机制

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通过会议、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大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促使校园文化建设深入人心,全校师生员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人人关心、人人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格局;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考核评价,努力构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使校园文化建设能持续、稳定的开展,而不是“一阵风”、“一个活动”。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组织机构建设,构建健全的责任体系

为了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成立校园文化建设的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全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主要职责是:(1)制订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并指导学校各部门、各系部制订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认真抓好方案的落实;(2)在学校重大工作中,考虑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比如,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文化广场等的建设过程中,在校园的总体布局中,必须充分考虑文化内涵,要有一定的文化品位。(3)指导全校性的文化建设活动。例如,对校园网站建设、校园宣传、大型文艺晚会、“三下乡”活动等,都必须进行指导,充分考虑文化内涵。(4)组织全校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专题活动。例如,我院每年十月举行“我与校园”主题征文活动,通过这一主题活动,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从中了解师生的文化需求、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更好地推动校园文化建设。(5)组织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检查、考评,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各部门、各系部要成立相应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各部门、各系部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本部门、本系部的校园文化建设工作。通过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责任主体,构建了健全的责任体系,促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较好地落到实处。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建设,构建完善的制度体系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应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廉洁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学生社团组织管理办法》、《学生文体活动管理办法》、《校@文化建设考核办法》等。通过出台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逐步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体系,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和考核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使校园文化建设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规化。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夯实硬件基础

物质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夯实硬件基础,对于建设和谐、美观、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校园是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改变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影响师生的情感态度、情感体验以及对事物的评价和看法。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要注意三点:一是校园设计和布局要融实用性、教育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价值观、审美观、行为导向和校园精神,要有利于发挥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例如:我院文化广场的建设,从设计、色调、造型、文化内涵等方面经过精心调研,集思广益,最终建设成体现我院农林专业特色,集文化、娱乐、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广场,取名为“翠湖广场”,成为我院校园环境的一个亮点。二是要搞好校园整体规划,在整体规划的指导下,有计划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认真抓好校园绿化、亮化、美化工程,构建学校发展与自然的和谐。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校园整体规划,设立名人雕塑、文化广场、阅报栏、宣传栏,悬挂名人名言、校训标语,设立环境卫生党员示范岗等,促使师生在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启迪。三是要通过植树、种花、清扫校园卫生等活动加强师生环保意识教育,培养师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做到爱护公物,厉行节约,保护校园环境和资源,形成干净整洁、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学校基础设施包括教学设施、文化设施和生活设施,是学校办学的基本物质条件,是推进校园文化发展的物质载体,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坚持合理规划、.注重质量、适度超前的原贝如防止重复建设和“豆腐渣”工程,避免资金、资源的浪费和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2000年,我院由普通大专改为职业技术学院,实现由普通高等教育向高等职业教育的转型。2000年~2005年,学院处于外延式发展阶段,重点放在扩大办学规模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上。经过几年的努力,办学规模由4000余人发展到。16000余人,新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科技大楼、校史陈列室、办公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学生食堂拔地而起,运动场、文化广场、学生活动中心、教师俱乐部先后建成,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配备齐全,等等。实践表明,我院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使学院办学条件得到了实质性改观,较好地适应了教育改革与学院发展的需要,满足了广大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2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努力提升文化品位,优化育人环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从而使校园文化实现三个和谐,即历史的厚重与新的发展观念的和谐;彰显个性发展与追求统一制度管理的和谐;以校园文化熏[!]陶,创建我校文化的和谐。

二、基本原则

校园文化建设将坚持以下原则,即育人性原则、全体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学习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三、主要内容

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注重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培育校园文化精神。

四、具体工作

(一)物质文化建设

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将使师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

1、楼道走廊:楼道张贴名人名言、走廊悬挂学生的书画作品。

2、抓好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好红领巾广播台、画廊、班级黑板报的阵地作用。学校画廊及班级黑板报每月最少更新一次。

3、加强图书室、阅览室、少先队室、食堂等设施建设,既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活动提供条件,又能让学生受到教育。

4、加强绿化植物管理。师生深入绿化管理,参与实践劳动,培养吃苦耐劳精神,点缀、布置校园,美化校园环境,

(二)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深层次、隐性的东西,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我校从以下几个方面重视和完善学校的精神文化。

1、学校人际关系建设:和谐的学校人际关系有助于广大师生密切合作,形成一个团结统一的整体,更好的发挥整体系统。为此学校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扬民主,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通过多种平台,让师生之间更好沟通,让老师之间在合作中取长补短,增进感情。

2、校园用语用字规范建设:学校把语言文字工作纳入课堂教学,纳入教学基本功训练,纳入学校常规管理,渗透到德、智、体、美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

3、师德素养建设:一是加强系列法规的学习,二是加强师德师风的规范,三是加强师德师风的考核。

4、学生素养建设:学生素质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学校在学生文明举止、道德行为、学习习惯等方面强化教育、训练和评比。

(三)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的发展,需要人文管理,以德治校,以法治校,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人手一份,使之成为支撑学校发展的一根重要制度支柱。

(四)活动文化建设

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发现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重点开展下列活动:

1、定期、不定期进行各种形式的检查活动。

2、校园读书活动。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读书环境建设。通过组织管理,建立保障体系。通过基础建设,创造读书条件。通过竞赛活动,增强活动的实效性。

3、主题活动。学校将充分利用法定节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开展好各种活动。

五、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通过学习,切实提高全体师生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使全体师生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而把思想自觉统一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上来。

2、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学校行政班子为主要成员的校园文化建设组织机构,全面组织领导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并根据目标任务,明确各处室的职责,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教师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学校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做到使教师创造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绩效有奖励,从而形成使全体教师工作有甜头、有想头、有奔头,形成比奉献、比学习、比教研、比成长、比业绩的积极进取的良好局面。

4、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学校按照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广开思路,研究制定我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努力把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工作同步进行。

5、挖掘资源,形成合力

学校充分挖掘新的教育资源,努力使每一个角落都成为学生学习探究、实践的园地,并积极开展社区文化建设,让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协调统一起来,充分发挥齐抓共管,形成教育合力。

6、加大投入,分步实施

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之中,将规划的目标分解落实到每学年的学校工作计划中,分步实施,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校园绿化美化、环境布置及节庆活动等资金的投入。

第3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学校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1、在先进的办学理念指导下,着力打造以物质文化为外壳、制度文化为支柱、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

2、以主题活动为目标,培植学校教育的团队文化、学习文化、教研文化;

3、以班级文化、外部形象文化为切入点,建立学校文化显性外形;

4、以校本教研为途径,以课堂为主阵地,实现教师队伍专业化;以美化、绿化、净化、亮化为载体,实现校园环境园林化;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实现教育质量优质化。

三、基本内容

(一)精神文化:

围绕“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办学育人理念,坚持“让每一位教师身心愉悦地工作,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摇篮、精神的家园”的教育理念,强化“崇德、尚学、自强、创新”的校训教育,形成“新 实 活 乐”的良好校风。要求教师树立“爱岗、精业、严谨、求实”的教风,形成“诚实团结 勤奋 向上”学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校之路,把桐溪学校办成小而精致、富有特色的学校。

1、负责人:大队辅导员、各班班主任

2、时间:贯穿于每学期的具体活动时间[课~件]

3、实施措施:

(1)以正确的班级舆论感染学生。营造一种既相互竞争又团结协作的班级气氛,让班集体内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相互信任,关系和谐,正气上升,优秀的学生感到自豪,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每个人的创造性、积极性都得到赞扬和呵护,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

(2)融洽的同学关系。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鼓励、互相关怀。

(3)出色的日常表现。学生在礼仪、卫生、纪律等日常管理各方面表现成绩优异。

(4)丰富的班级活动。开展建设班级品牌、富有创新性的班队活动。班级品牌,也就是班级特色,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位集体成员都参与其中,反映其共同的愿望,呈现自己的风格。同时在树品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师生的人文底蕴,实现班级管理的育人功能。

(二)制度文化

1、负责人:书记

2、时间:2011年2月

3、实施措施:在学校现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重新予以修订和完善。要体现体制、规章、规范、模式及其操作,通过对学校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引导和约束,使制度为师生所认可和践行。学校在拟定各项规章制度后,经过教师讨论修订后汇编成册予以执行。近期主要工作:结合《桐溪小学教职工绩效考核实施细则》和《桐溪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修订好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教师考评制度、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建立教师学习制度,丰富学校各种岗位职责。

【1】

(三)课程文化

1、负责人:教导主任

2、时间:长期

3、实施措施:按照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音、体、美、综合实践等学科的教学及活动的开展,注重在学科中挖掘体现学校文化的内容;探索、形成体现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内涵不断丰富,发挥良好的作用,重视环境文化开发,体现学校文化特征,突出环境育人功能。

(四)师生文化

1、教师文化:

(1)负责人:工会主席

(2)时间:2011年2月及长期

(3)实施措施:教师服装要整洁、大方、庄重、态度要和蔼可亲,经历充沛,举止适度;当学生向教师行礼问好时,教师要微笑致意,并同时说“你好”;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搭建教师全面成长的活动平台;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定期开展活动。

2、学生文化:

(1)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

(2)时间:2011年2月及长期

(3)实施措施:根据《桐溪小学一日常规》规范学生的各种行为;成立小记者、文学社等学生社团;成立校园广播站、校报、校刊等学生活动阵地;重大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成立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开展正常化;形成学校具有特色的学生文化气息。

3、师生德育阵地。

(1)负责人: 少先队辅导员

(2)时间:长期

(3)实施措施:规范升国旗、升校旗程序,搭建师生形象展示平台,通过升国旗、升校旗展示师生形象,把我们优秀的教师展示给同学,把名学生展示出来。充分发挥升国旗、升校旗作为师生德育阵地的作用,激发爱国情怀,陶冶师生情操,强化师生的责任意识和荣誉感。

(五)物质文化:

1、外部环境:

(1)负责人:总务主任

(2)时间:2011年2月

(3)实施措施:

一是处室标志清晰美观。多媒体室、电脑室、仪器室、音乐室、图书室等,学校规模虽小,处室齐全,采用三棱柱铜标志,雅致、美观。

二是校园内教育牌、提示牌、提醒牌,醒目美观,处处体现着教育与文化内涵。校园大门金灿灿的铜字校牌,进入大门看到两块明显的教育牌,《小学生守则十条》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进入小门台是校宣传栏,进入楼梯看到提醒牌教育牌。如:上下楼梯请勿拥挤,语言文明 礼貌待人,为灿烂明天而学 留一个无悔年华等。走廊文化让墙壁说话,教学楼一楼走廊张挂古诗词,二楼走廊张挂学生优秀字画作品,每年更换一次。三楼走廊张挂名人名言。在食堂张挂珍惜粮食 节约用水,讲究卫生等标语,在教师宿舍楼集中张挂安全教育专题牌,在花坛边树立“红花喜人 手下留情”温馨提醒牌。三是校园净化、绿化、美化突出。校园干净、整洁,师生卫生习惯好,绿化有整体规划与设计,树绿、花红、厕所不臭,在这两个学期教育局对学校开学初工作检查中我校校园环境得到检查组的高度评价。

2、班级阵地:

(1)负责人:少先队辅导员

(2)时间:2011年2月

(3)实施措施:提倡班级自主管理,特色自主打造,教室环境的布置实现“美化”:两侧墙壁张贴字画、人物、守则规范等;每个教室其中的一面墙设置雏鹰争章台,师生书画展示台,经典壁,开设学生规范自我窗口。教室其中的一个角安排成自然、科技、书法等文化角;后面专栏由学生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自己排版、策划,做到图文并茂,经常更换;前面黑板上方张贴班训、国旗等,让整个教室充满文化气息,让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墙面都能说话,都能育人;黑板两侧张贴课程表、值日小组、一日常规等;扫除工具定点存放。[2]

3、功能室文化:

(1)具体负责:教导主任

(2)时间:2011年2月

(3)实施措施:结合各功能室特点,布置好主题鲜明的大字、相关励志名言;规划好制度、名人图片;各负责人要各负其责,精心管理,充分发挥各功能室的作用。

四、保障措施

1、成立组织、明确职责。

学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

组 长: 校长 周xx

副组长:书记 张x

成员:校委会成员 班主任、音体美教师

2、制定方案、分步推进

结合学校文化建设方案,各年级组、各班级拟定出文化建设方案报学校批准后,抓好落实。[课~件]

3、以多元教育活动为载体,营造学校的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活动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育过程,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艺术的兴趣,而且对他们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十分有益。所以我们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认真组织和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

(1)古诗词考级活动。共分8级:1级为背诵1-20首古诗;2级为背诵1-40首;3级为背诵1-60首;4级为背诵1-70首古诗和《三字经》选篇;5级为会背、会默写70首古诗(包括作者、朝代)和《三字经》选篇;6级为会背、会默写70首古诗(包括作者、朝代)和《三字经》选篇、初步了解古诗的意思,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7级为背诵规定的15首宋词;8级为背诵规定的15篇古文。考核分基本考核和跨级考核。基本考核为每一年级必须达到相应的等级,考核时间为每学年第一学期的第11周,补测为13周,合格率达50%以上。跨级考核定于第二学期的11周,13周基本考核达通过绿为100%。1-4级,7-8级为面试形式,5-6级为笔试形式考核达到80分为过关。学校为每位学生订一本《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0首》,学生兴趣高涨。通过这项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读古诗文兴趣和习惯,积累语言。还使他们了解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古诗文鉴赏水平,陶冶高尚情操。

(2)开展读书活动。由于校安工程原因,我校图书室、会议室、工会活动室三合一,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图书室于每周三中午如期开放,学生借书热情高,丰富同学们课余生活,开阔学习视野,充分发挥图书教育功能,同时也让书香工程真正的“香”起来。

(3)开展好校园系列文化活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少先队的入队仪式,开学典礼、期末表彰等均以庄重的气氛,深深影响学生,做到形式新颖,内容充实,具有时代性和挑战性。我们还抓住凝聚着悠久历史的每一个纪念日开展文化活动。如三月份植树节活动,我校推出“五个一”活动,即出一期黑板报,种一棵树,写一句护绿标语,制一块护绿牌,做一项护绿活动。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学生们想出了许多极具创意的标语,制作出造型不一的标语牌,让校园春意盎然。四月份清明节扫墓活动,带领3-6级学生祭扫了桐溪革命烈士墓,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六一儿童节前夕,我们举办了庆六一文娱汇演活动,同学们认真准备,精心排练,把自己的才艺充分的展示出来,把活动推向。……

(4)开展与瑞安市集云实验学校结对活动。集云学校是瑞安市一流学校,具有强大的科研水平和文化氛围,上学期集云学校领导、骨干教师送教下乡,就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做了指导,使我们受益匪浅。本学期我们派骨干教师到他们学校参加教研活动、课堂教学,切实提升我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校校园生活充满着文化气氛,使校园文化建设的品质不断提高。  3  

4、强化督导、凝练文化

第4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2006年4月,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随后各级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下发实施意见。2006年7月,文登一中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文登一中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在原来的基础上,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更加蓬勃开展起来。从文登一中三年来校园文化建设的历程来看,除了制订明确可行的目标和形成良好的机制,科学务实的做法是关键。

一、校园文化建设“明线”―― 构建校园文化的“形”

1.硬件建设

学校硬件建设承载着文化底蕴,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重视环境育人作用,把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作为育人的载体,追求“校园无空地,处处都育人”的境界。进入一中的校门,从孔子、孟子到爱因斯坦、达尔文等几十尊中外名人头像雕塑和道道催人奋进、激人成才的红色名言牌分立甬路两旁;百米长廊的起点处用汉白玉雕刻着学校办学宗旨:“德育为首,全面发展,学有专长,锐意进取”;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等内容的宣传牌都伫立在学校的显要位置。

校园中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草坪中有各种主题的雕塑,有“羊跪乳”“牛舐犊”“回报”等以“孝道”“感恩”为主题的雕塑,有弘扬强悍精神的“雄鹰展翅”雕塑,也有倡导勤学的“读书”雕塑和寓意读书启智的“金钥匙”雕塑……学校东有“百米彩灯文化长廊”,西有“时政宣传”长廊,中有“科学博览”环形画廊,北有“一中足迹”藤廊,四个专题长廊都设在师生时常经过的路边。其中开辟有“时政新闻”“教坛指南”“学海导航”“人与自然”“青春旋律”“心灵港湾”“体育天地”“卫生常识”“七彩画苑”“校友名人”“教坛精英”“校园之星”等主题的栏目,内容常换常新。在教学楼、实验室、学生公寓各层走廊建起了科技文化长廊,包括诺贝尔科学家走廊、百年科技走廊、奥林匹克走廊和文化生活走廊四大专题,200余块看板。建立了《校史展室》《德育展室》《综合治理展室》《党团建设展室》《心理健康教育展室》等多个展室。在办公楼、教学楼、阅览室内悬挂着部分文登一中校友和老师的画像。努力使学校的“一草一木都说话,一墙一廊皆育人”,让学生在校园里,走到哪里都能看到自己学习的榜样,走到哪儿都能看到激励自己的名言,突出校园建设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

作为一个老牌名校,文登一中在历史的积累和现在的硬件建设中,充分体现出整体与局部的和谐、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知识与艺术的渗透。

2.制度建设

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实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围绕校园文化建设制订了《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文登一中教师评估办法》《文登一中班级考核评估办法》《文登一中教研组考核评估办法》《文登一中教师工作行为规范》《文登一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方方面面的制度,形成《文登一中制度汇编》,为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创造了良好环境。

3.搭建交流学习平台

为了创建更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氛围,提供更广泛的交流学习平台,学校特别重视校报、校刊、网站和电视台的建设。校报、校刊1999年1月创刊,同时开通了学校网站,10年来为教育教学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了全国中小学优秀校内报刊评比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2008.11)等多项荣誉。

二、校园文化建设“暗线”―― 铸造校园文化的“魂”

1.组织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在于调动师生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培育优秀的团队、构建和谐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达到校园文化建设的更高层次。

班主任队伍建设:结合市优秀班主任、学校十佳班主任评选,大力表彰优秀班主任,树优秀班主任榜样。为班主任订购《班主任工作漫谈》《班主任兵法》等书籍和《班主任》杂志,引导班主任读书学习;校报开设《班主任工作心得》专栏,引导班主任及时回顾反思,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实行班主任每周一早例会制、每月班主任例会制,及时交流班级管理工作,做到全校班主任工作情况始终处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状态之中。

教研组长队伍建设:结合市优秀教研组评选和学校十佳教研组长的评选,树优秀教研组典型。利用经验交流会、校报校刊等形式,开展教研组长经验交流活动,提供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机会。除坚持每周开展教研活动外,要求教研组长进行教研组工作月计划和总结,同级部不同学科组相互交流,每月至少举行一次全校同学科教研活动,提供三个年级同学科组交流平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同时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

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由专门领导负责,实行科研处、教导处双重管理,保证在具体教学、个人成长等方面都有人管。每年开展“文登一中教坛新秀评比”“十佳青年骨干教师”评比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对优秀青年教师大力表彰,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实行青年教师月例会制度,每会一专题,每会解决一问题,保证培养工作的连续性。青年教师同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一帮一结对。选拔优秀年轻教师担任助理班主任,培养班主任第二梯队。

2.精神文化建设

学校开展多种活动,即从“响起来、唱起来、动起来、活起来”等可操作层面入手,丰富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校园,打造文登一色鲜明的校园精神文化。

响起来:办好校园广播,早、中、晚饭后三个时段开播,播出内容经过精心挑选并严格审批,以轻音乐、配乐诗、配乐散文、新闻、科普、心理知识等为主。

唱起来:学生每天上午、下午课前集体唱歌,大唱健康向上的歌曲,活跃课堂气氛,陶冶学生情操。每年举行五四合唱比赛、元旦文艺晚会等,师生共同参与。

动起来:①在教师中进行“热爱一中、赞美一中、奉献一中”教育,开展欣赏教育、感恩教育、“三心――爱心、诚心、责任心”教育等活动。②开展“树榜样、学榜样、超榜样”活动,大力表彰各级各类优秀教师。③实施“读书富脑计划”,开展“读书、学习、反思”活动,向教师推荐、为教师订购优秀图书,要求教师撰写读书心得、教育随笔、教育叙事等,通过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校报校刊等形式刊登教师的优秀作品并进行评比表彰。④结合工作实际,定期开展“细节决定成败”等专题研讨会,促使学校各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能够从细节入手,以抓好每一件小事中的每一个细节去推动部门和学校工作的开展。⑤充分利用教师节、国庆、元旦等节日,在学生中展开给老师和父母一句话、一张贺卡、一个真诚的鞠躬活动,表达对老师、父母的感激,体会老师、父母的辛苦;通过演讲赛、辩论赛、签名仪式等形式进行感恩教育和欣赏教育,进一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家庭关系;通过“习惯养成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诚信、责任、礼仪、仁爱、尊重、公正为六大目标的“学子修身行动”。

第5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 育人功能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本体功能。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构建活跃高雅、上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作者以思想教育、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实施人才培养计划,成效显著。

一、概念的界定

我们把承载并能传递教育内容或信息的形式或手段称为载体。[1]作为载体,必须同时满足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承载教育信息,并能为教育者所操作;二是必须是联系主客体的一种形式,主客体可借助这种形式发生互动。[2]目前,开展教育工作常借助的教育载体有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媒载体等。本文主要从活动载体着手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实效性进行研究。以活动为载体,就是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将教育的内容寓于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3]

二、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育人的作用和意义

育人功能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本体功能。[4]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选好载体,是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有效手段。实践证明,校园文化活动是培养人才的有效载体。经过探索与实践,我们以思想教育、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并结合师范院校的特性,从高师学生师范人格、师范技能、人文素养、科技创新、特长兴趣等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艺术素质、科技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和特长兴趣爱好等,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能够营造出高雅厚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建设有利于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一)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更加开阔。

校园文化活动具有潜移默化育人的功能,高品位、高层次且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够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力量。可以说,高校校园文化活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相较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更加开阔,教育形式上更加多样,教育内容上更加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在青年大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具有独特和显著的优势和作用。

(二)学生参与活动的自主性增强。

青年大学生是校园文化活动的主体,高质量、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吸引、引导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活动。在参与活动中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探索,陶冶情操,展示个性才华。大学生主动参与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就会自觉接受校园文化所倡导的精神,被校园文化所形成的氛围熏陶和感染,随着时间的推移、陈化和积淀,就会逐步把这种校园文化精神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和行动。

(三)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

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不足,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育意义深刻。校园文化活动既有学校统一组织的活动,又有各级团组织、各级学生组织、各类学生社团组织的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由于活动内容以学生需求和实际为基础,活动形式学生喜闻乐见,因此,学生参与活动自愿、自主,兴趣高,参与面广,收益大,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四)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最终目的是帮助青年大学生实现社会化,习得一定知识的行为方式,获得社会所倡导和主张的核心价值观念。[5]在校园文化实践活动中,有利于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有利于学生把活动与所学专业和自身素质结合起来。最主要的是校园文化活动能启迪青年大学生的智慧。实践证明,人才的培养,需要活跃、开放、宽松的校园文化氛围,只有在和谐、创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中,学生才能活跃思维,激发实践创造热情,产生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新成果。

三、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育人的体系建构

(一)工作思路。

在实践探索中,提出了“围绕一个目标,抓住两个重点,坚持三项制度,突出五项工作”的思路。一个目标:大学生成长成才;两个重点: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三项制度:全面实施、全员参与、考评认证;五项工作:在思想教育、文化艺术、学术科技、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五个方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计划。

(二)实施方法。

按照“目标管理、项目运作、证书认证”的方法实施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具体由学院团委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结合学院的工作要求和实际,学院团委每年制定出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每学期提出人才培养计划的具体目标要求,设立活动项目和活动指南,各团总支、团支部、学生社团、学生个人根据活动项目指南选择立项或申请自由立项,学院团委、各系团总支对活动项目的效果、进度情况进行实时控制,应用项目管理工具对学生完成活动项目的结果考核量化,并给予评价记录。学生毕业时,实行院级证书认证。

(三)制度保障。

为了促使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落到实处,制定了一系列支持、鼓励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制度、措施和机制。先后完善和制订了《关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安排意见》、《关于开展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的实施意见》、《学生科研工作量化管理及奖励办法》、《关于开展校园文化(文艺)活动的实施方案与措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条例》、《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认证办法》、《学生社团管理规定》等文件、规章制度,使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做到了规范化、制度化。

(四)实践过程。

1.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要把全方位育人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根本。思想教育要做到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与志愿服务相结合、与学习典型榜样事迹相结合、与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相结合、与管理服务相结合、与学生自身教育相结合。[6]具体做法:一是主动掌握大学生总体状况,把思想教育工作做“早”。学生一进校,就引导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道德情操,尽早树立正确的人生努力方向,合理进行大学学习与生活。二是关注学生知识拓展与潜能发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把思想教育工作做“长”。三是关注学生心理特点和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受挫折和适应能力,把思想教育工作做“活”。

2.培养和提高学生文化艺术素质。积极向上、健康高雅、新颖别致的文化艺术活动,是培养学生艺术思维和素质的沃土。近年来,在校园内,学院、各系和各学生社团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有影响的文化艺术活动近200余项,一些活动逐渐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品牌化活动。如学院每年均举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文化名家讲坛、小品相声专场、体育节、学生社团风采大赛等活动,各系举行的挑战主持人大赛、辩论赛、配音大赛、才艺比拼、“变废为宝”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学生社团举行的话剧专场展演、书画、摄影、动漫设计大赛等活动,都以特色文化活动促进了学生文化艺术素质及特长兴趣的充分发展。

3.培养和提高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坚持在广大学生中开展体现科学精神、创新精神的学术科技活动,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术讲座、科技竞赛等活动,潜心培育、积极建设能够体现我院特色,且具有形成品牌效应潜力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项目。如学院每年一度举行的大学生科技节、师范生技能大赛、大学生职业生涯模拟设计竞赛等活动,各系举行的实验技能大赛、电子设计竞赛、软件设计大赛等活动,学生社团举行的数学建模竞赛、办公自动化大赛、挑战吉尼斯大赛等活动,都以其活动科技含量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深受学生喜爱。

4.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的重要平台,也是大学生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在实践探索中,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特点多方位、多角度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机制灵活,形式多样。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深入教育基地、农村、企业、社区、街道,围绕参观学习、义务支教、社会调查、科技推广、法律普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开展实践活动。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接受教育,经受锻炼,进一步激发了成长进步、奋发有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培养和增强学生特长、兴趣爱好。我院一直重视学生社团建设工作,积极扶持、加强引导、规范管理。目前,我院共有各类学生社团28个,注册会员2000余人,各学生社团积极开展活动,形成了争奇斗艳、百花齐放、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广大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积极参与社团文化活动,使个人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四、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育人取得的实效

近年来,我院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培养和涌现出了一大批思想上进、立志成才的优秀学生,有“中国教育年度新闻人物”的数学系学生,坚持志愿服务的“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的传媒系学生,“发奋苦读,而立之年圆大学梦”的外语系学生,“敢于用生命铸造爱心”的中文系学生,陕西省“十大感动我的人”的历史系学生,“陕西省大学生身边的青春榜样暨青年突击手标兵”的艺术系学生,“果敢正义、见义勇为”的管理系学生,等等。同时,我院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参与、勇于实践,获取了知识和技能的双丰收。近几年,学院应届毕业生考研上线人数连年成倍增长,在全国、全省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学生社团等活动中学院和学生个人先后荣获国家级奖500余项,省级奖1100余项,获奖的质量和人数呈现出连年增长趋势,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五、校园文化活动载体育人需要进一步做好几项工作

(一)积极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渗透和体现大学精神文化。

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声誉及凝聚力、感召力、发展力和生命力的集中体现。在保证大学的高水准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设施、任何组织都有效。大学精神一旦被大学师生所认同,便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从而转化为大学师生发展的动力和竞争力。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精髓,高校的首要任务在于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文化,形成广大师生的大学文化认同。[7]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实践探索中,我们感到应积极在各项校园文化活动中体现大学精神文化,使大学精神文化时刻渗透于活动之中,不断强化广大学生对大学精神文化的认同与接受,充分发挥大学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和成长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努力拓展育人载体,彰显校园特色文化。

特色文化决定着大学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是大学办学实力和社会声誉的综合体现。校园特色文化是一所高校不同于其他高校的独特之处,是其他同类型、同层次、同地域的大学所难以比拟的,在高校的文化竞争中处于非我莫属的地位。在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实践探索中,高校要努力结合本校和学生实际,积极挖掘和培养校园特色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载体在学生成长与发展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并不断拓展校园文化育人特色载体。实践证明,一所大学拥有这种育人特色载体越多,这所大学的特色文化就越显著、越久远。

(三)发挥教师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主体和引导作用。

在高校校园文化活动中,除了青年大学生之外,另一主体就是教师,校园文化活动能否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关键在教师。[8]一方面,由于当前社会文化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冲击,一些非主流的负面因素充斥到高校校园文化中,高校要克服部分教师只教书不育人的现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在充分体现学生自理、自立和自律的基础上,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使教师既成为引导校园文化活动发展方向的航标,又成为指导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层次的专家。另一方面,目前青年大学生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选择更多地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由于自身阅历的局限,还不能充分地对自己的选择作出客观、正确的价值判断,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不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位。

校园文化活动能够改进学生的思维模式,丰富思维内容,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促使学生加强实践锻炼,成长成才。高校要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综合效应,不断丰富、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位,不断解决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遇到的新问题,增强校园文化育人的实效性,积极为培养人才营造一个良好的精神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2][3]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4-196.

[4]韩延明.如何强化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2009,(4).

[5][8]李冬娜.以第二课堂活动为载体,加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第6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打造优质教育资源,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创建省教育强镇、强区的工作步伐,近年来,该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按照“科学规划、以人为本、先建后撤,稳妥推进”的原则,不断优化学校布局结构,整合教育资源,促进了教育公平。

一是大力实施“强”“并”“增”三字方略,扩张优质教育资源。“强”即强化薄弱学校建设。加大投入,为马坝中学、枫湾中学、枫湾中心小学、大塘中学、大塘中心小学、罗坑学校等薄弱学校高标准建设了运动场,高标准配备了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使学校的硬件由“弱”变“强”。“并”即按照撤并方案成功撤并了规模较小、办学条件较差的学校。撤并了大坑口中学和火山中学,将原马坝安山小学、阳岗一小2所完全小学撤并到新建九龄小学,将乌石中学、乌石中心小学合并改制为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了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的资源整合交融发展,有力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增”即增建高标准的学校、幼儿园,增加优质学位,缓解就学压力。投入4000万元新建了城区九龄小学,投入1400万元异地新建了城区艺术幼儿园,投入400万元新建了罗坑镇中心幼儿园。

二是积极实施办学管理模式改革,促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该区敢为人先,大胆探索办学管理新模式。在马坝城区大力实施办学管理模式改革,采取一校两区“捆绑”、区域联动集约化办学等形式,将薄弱学校纳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管理,推进教育高位均衡发展。首先,将马坝城区新建的九龄小学划归实验小学统一管理,实行一校两区“捆绑”发展模式,实施“同一法人、统一管理、统一师资调配”,在九龄小学直接植入实验小学先进的管理理念,以提升九龄小学的办学层次,使两校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其次,重新调整马坝城区学校布局,将马坝城区小学分成四个片区管理,由此组成区域联动的集约化办学模式,分校与主校实现理念、管理、师资、设备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彻底打破了城乡教育二元分割,推进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该区在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同时,制定了《曲江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实施总体方案》,对全区中小学规范化学校建设进行科学规划,近三年累计投入教育创强资金约1.2亿元人民币,用于改善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的办学条件。通过实施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该区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全区24所义务教育学校,除小坑中心小学外,全部达到规范化学校标准,覆盖率达95.8%。

打造素质教育品牌,

提升教育综合实力

真正的教育均衡是内涵的均衡。为推进教育内涵均衡,该区深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打造素质教育品牌。区教育局按照“建项目、创特色、树品牌”的思路分步推进全区中小学校“一校一品”的建设,积极打造学校特色文化品牌。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了“积极打造校园文化,创建学校品牌”为主题的校长论坛活动;区教育督导室专门制定了《曲江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在全区中小学校开展了“校园文化建设”考核评价活动。本着“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的发展思路,通过开展系列创建活动,全区各中小学校都加大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涌现了一批办学特色鲜明的品牌学校。如:马坝中学打造了“向善、从善、立善”的校园文化品牌;沙溪中学着力打造以“和”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品牌;实验小学打造了“快乐阅读”和“科技艺术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城南小学打造了诵读经典的“书香校园”文化品牌;曲江二中打造了“爱心教育”的校园文化品牌;新建九龄小学在继承区实验小学“快乐阅读”和“科技艺术特色”的基础上,着力打造具有“九龄文化”和“传统文化”特色的校园文化。

打造优秀教育团队,

夯实教育发展根基

“教育要创强,教师就要提质。”这是曲江区教育局局长余国天对全区各级各类学校提出的目标要求。几年来,该区积极按照“专家引领、名师示范、同事互学、尊重关怀”的总路径,努力推进“强师兴教”工程,着力打造和合奋进的优秀教育团队。

第7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只有对各种信息深刻理解,对实际情况、广大学生真正了解了,并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示之以行,才会更具有说服力。网络技术带给大学生的全新理念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使网络真正成为弘扬主旋律,成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前需要认真做好的一项很重要的事情。面对当今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现代化手段,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空间和渠道。应充分重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和发展。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创造了新的物质和技术条件,同时也使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新课题。[3](P162)因此,利用好信息网络技术,与时俱进,是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生命力之所在。

在就业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就必须准确把握其面临的形式、任务和要求,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扎实做好育人工作。1.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正确引导,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氛围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学校各级领导者的倡导及培育。学校各级组织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环境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对各种活动要积极地加以正确引导。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教育方针,加强系统化、规范化的管理,相关职能部门都要协同教学单位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程、全面、全员育人。当前,作为新建本科院校特别需要从硬件设施、规章制度、人员培训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校园文化的综合建设、基础建设,把握新形势下校园文化的特点,正确引导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淀、内化过程,需要一定的载体借以实现。为此,要建设具有文化积淀的校园环境,就一定要有阵地,要有投入。加强教学科研、文体活动场所的建设,有条件的应建立集学术性、娱乐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学生活动中心,建立综合性的校园文化阵地,加强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加强校园整体布局的规划与设计工作。要体现以人为本,突出学校学术氛围。既具现代化大学气派,又有校园独有的传统文化特征,有浓郁的文化品位。对学校的建筑风格、绿化美化的标准、对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的构建都要认真讲究,起点要高,要有特色,着眼于长远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为此,要建设具有文化积淀的校园环境,就要体现以人为本,突出学校学术氛围。要重视学校标志的建设,因为学校标志是以标志性的外化形态来表达其校园文化特色并能与其他学校明显区别开来的内容,包括校牌、校徽、校旗、校歌、校训等。2.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导向作用,强化社团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大学生社团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共同的兴趣和愿望自发组成、具有特定目标、组织章程和活动方式的学生群体组织。学生社团发展经历着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盛的发展过程,大量的社团如雨后春笋般在校园内破土而出。社团活动在满足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就业等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目前学生社团已发展形成了学术科技类、公益服务类、理论学习类、兴趣爱好类、体育健身类等多个类别。这些社团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走向成功之路的桥梁。因此,学校应对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予以学分认定,设立专项经费支持社团发展,为社团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大力开展大学生社团校园文化活动,使之成为大学生受众面最广、最为普及的学生课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3.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树立鲜明的成才导向,强化校园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的重要课堂、增长才干的宝贵阵地、做出贡献的有效形式,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个高校每年都会围绕参观学习、科技推广、文化宣传、社会调查、就业创业、法律普及、环境保护、支教扫盲、社区援助等方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更加重视社会实践活动,除为社会实践划拨专项经费,还应将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制管理体系,作为学生毕业考评的一项标准。地方高校要科学规划和建立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紧贴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到与专业相结合、与就业相结合、与地方需要相结合的办学特色,采取项目运作方式,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确保内容丰富多彩。活动结束后,相关部门及时组织社会实践报告会,并对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使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头有尾,真正使每一个参与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学生都能树立鲜明的成才导向,确保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4.加强校风学风建设,着力培育和构建特色鲜明的“校园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实体形态的校园文化,其重要目的就是要培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校园精神”,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灵魂。

校园文化是校风的一种体现,一种表现形式。校风优劣是一所学校办得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评价学校工作的综合指标。优良的校风既是无声的命令,又是有形的榜样,对师生员工有巨大的同化、约束与激励作用。要培育良好的校风,就要端正教育思想,营造正确集体舆论,注重依靠集体力量,注意培养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立形成良好校风的条件,构建能够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景和氛围,发挥学校优良传统的教育作用,开展知校、爱校、为校争光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良好的学风是学生在集体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加强学习目的教育,树立远大理想,注重养成教育,严格要求学生,持之以恒,反复强化,以养成良好的文化自觉性。而这些是经过长期教育实践创造出来的,恰恰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短板。总之,我们要正确理解校园文化的基本内涵,尊重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把握新建本科院校的基本特点,选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环境,从本质上切实提高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者:田建邦 单位:西北大学

第8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近年来,在局领导的倡导下,各学校加强了自身的校园文化建设,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我县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与上级要求和社会期望相比,在许多方面仍不尽如人意。3月14日、15日我局组织了部分校长到永康、武义七校考察学习,更让我们看到我县与兄弟县市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差距。为争创教育强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现提出以下要求,请各校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明确主题、长远规划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校风教风学风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以鲜明正确的导向引导、鼓舞学生,以内在的力量凝聚、激励学生,以独特的氛围影响、规范学生,推动学校与师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同时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也是展示校长教育理念、学校办学特色最直观形象的平台,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和师生素养品位的重要窗口。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积极和谐的校园氛围、文明上进的师生风貌,是一个学校向家长、公众和社会推介展示自己的最为真实生动的名片。校园文化建设也与学校的教育质量密切相关,作为校园文化核心内容的校风学风,是影响学校教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优良的校园文化所锻造的优良校风,将为学校教育质量提高和办学水平提升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

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物质人文环境、学校教风学风及学校规章制度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密切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校园文化有机协调的整体。所以学校在对校园文化进行规划时必须有整体长远的思考,做到以学风校风为核心,以学校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为统领,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理清思路,精心构划,明确近期主要工作措施、中期实施规划和长远定位目标,并将此融入学校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切不可为布置而布置,为活动而活动,表面热热闹闹实际上却空洞无物,形式主义、劳民伤财。

二、以环境建设为载体,营造一流的育人环境

必须重视学校的净化、绿化、美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各校要提高对卫生工作的要求,要以“挑剔的眼光”审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校园的卫生整洁,争取使我县学校的卫生状况在现有基础上有一个明显的提高。要打破一些学校在改进校容校貌方面无所作为的现状,不一味片面地强调现实困难,要立足实际,有所作为,适当投入和规划,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甚至布局优化,争取使校容校貌有明显改善。

要对校园人文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营造德育的良好氛围,把校园建成育人的特殊场所。要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雕塑、地面、建筑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体现教育理念,如张贴、悬挂杰出人物的画像和警句格言,绘制、创作有教育意义的书画作品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影响,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激励他们勤奋学习、进取向上。校训、校徽、校标等要精心设计,体现学校自身的特点和办学理念。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建校史陈列室、共青团、少先队室。校园环境设置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符合学生特点,便于学生接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维护和创造。教室和寝室作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两个最重要的场所,对其环境布置要做到精心设计。同时也不应忽视学校其它场所环境设置,要争取做到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发挥校园电视台和网络的作用,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渠道和空间。

三、以学生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好“五四”、“六一”、“十一”、教师节等节庆日,“七一”、“七七”、“九一八”、“”等纪念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民族节日,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入学毕业、入队入团、成人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改进国旗下讲话的形式,让国旗下讲话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将校园文化建设与课程改革相结合,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向社会、亲近自然,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接受教育,在活动中服务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锤炼学生的意志,激发学生的集体团队精神,又能使学生放松身心,提高学习的效率。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作用,保证团队活动的时间和条件,创新活动形式,将教育教学活动与团队活动有机结合。强化课后科技、艺术、娱乐活动,坚持办好每年一度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使其成为学生交流展示的舞台。广泛组织多种类型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活动,及读书、读报、演讲等活动,积极推广优秀少儿歌曲,开展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活动。

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要尊重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切合学生实际,注意趣味性、娱乐性,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力求服务于学校校风学风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全局,注重其教育作用和内涵。通过活动,陶冶性情,培养特长,锻炼能力,增强同学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活动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实际效果,反对没有实际效果的形式主义。

四、以制度建设为载体,形成优良的校风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细化内容,精细管理,以此规范师生的行为。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健全教师师德考评制度,建设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钻研教法、不断探求的优良教风,倡导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天的学习生活,及时鼓励学生的进步,及时发现解决每一个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学生在校园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落实好《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建设勤奋努力、积极向上、认真诚信、充满兴趣、乐于探究的良好学风。抓好班级和团队工作,建设良好的班风,树立班级正气,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要把守则和规范渗透到学校日常管理当中,创设各种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的载体,如校园(班级)之星评比、星级教室(寝室)评比,周周插红旗、座右铭设计、班(寝室)名设计等,坚持正面引导,倡导良好风气,防止把制度规范当作枯燥的教条,一味地强制让学生记、背,干扰教育的效果。

第9篇: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范文

1 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推动先进文化建设的思想保障,也是加快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1.1 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国力的增强取决于经济实力,也取决于文化实力,文化实力既包括知识、技术、教育等方面的力量,也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审美观在内的精神力量,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因此,大力推进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同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文化建设,才能实现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目标。

1.2 校园文化彰显学校发展的独特理念与发展特色。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校园文化以其独特魅力贯穿于一个学校的发展始终,它体现了一个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文化氛围和品味格调,特别是对提高全体师生的凝聚力,营造优良的校风学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育优秀人才,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校园文化在信息化的今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的核心也是人与环境的和谐、人文精神的传承,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学校的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必然是我们今天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面对今天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校园文化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校园文化的特性

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它既有人文特征,又有教育特征,它是一个学校长期传承下来的思想观念、学术精神、价值观、思维习惯、人文传统、制度建设等精神素质和校园各项物质建设素质的总和。所以学校的教风、学风、科学风气、生活和工作环境,无不是学校校园文化的体现。校园文化大致包含两部分,一是物质文化,一是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承载着非物质文化的内涵,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通过物质文化表现出来。非物质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精神文化通过校园环境、学校的规章制度、师生的日常言行举止、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体现出来。

3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彰显校园文化特性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彰显着校园文化的特性,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到现代文明的网络文化的传播,从校园内涵文化的建设到校园外显文化的营造,从静态文化的加强到动态文化的生成,校园文化林林总总,五彩缤纷,形成各个学校独特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纵观诸多学校的发展,校园文化的建设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1 教师专业发展文化。教师专业成长是每个学校都要面临的首要问题,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诸如采取制定教师个人发展计划书、开展校本课题研究、坚持撰写教学反思和进行集体备课等各种措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发掘骨干教师的潜力,注重优秀教师的成果展示,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文化,这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又彰显了校园文化的实践性。

3.2 班级特色文化。班级,是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活动的基本场所。有人曾形象地把它比喻成学生磨炼本领、学会生存、创造人生的“驿站”,进行知识信息交流、体验快乐与忧愁、酿造希望与收获的“生活舞台”。班级建设的成效如何,从结果上看,会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影响的成效,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广度与深度。因此,人们都非常重视班级及其建设对学生成长的作用。打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就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一方面,我们为可以借鉴全国名校经验,另一方面,可派专人到全国各地名校参观学习,与兄弟学校相互交流,在校内进行集体研讨,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