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辅导员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辅导员;专业化;视角;高校;就业指导;创新
在大学教育角色中,大学辅导员具有重要的意义,他不但是学生在教育事业中的开拓者,也是学生们日常十分信任的朋友,是高校学生就业、择业过程中的一盏“指路灯”。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事业的发展,就业指导工作也呈现出了新的发趋势。在教育系统中,就业职工工作是一个系统化、程序化的发展流程,而大学辅导员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广大高校教育辅导员要进一步加深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使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化。
一、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价值意义
根据国家教育部做出的统计数据表示,截止201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已经突破了750万,增幅达到了10%以上。随之伴随而来的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就业指导工作就是针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而设置的。从根本上说,高校辅导员作为指导大学生发展道路中的引路者,在学生的就业工作中也肩负着同样重要的指导任务。在四年大学生时光中,高校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最全面的教师,在增进学生的发展前程上具备重要的价值。
二、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优势
(一)辅导员角色的发展优势
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生理年龄在20岁左右,已经具备了初期的自我意识和发展思想,具有了较强的思想主见,在性格特点上浮动较大,并且呈现出了一些独特的“青春个性”。对于家人、教师的意见,大学生往往出现了一定的逆反心理,难以理解和听从。但是,高校辅导员教师因为在大学生生活中的特殊性,所以具有倾听者、引导者、规划者、咨询者等多重角色,所以在开展就业指导的过程中,有一些明显的发展优势。这是因为,辅导员工作本身具备的覆盖面较强,几乎涉及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o导员教师和学生在知识背景、生活阅历和专业背景上相互融合,相互熟悉生活和学习的各项特点。这也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较多的便利。
(二)辅导员工作的职业责任
在高校辅导员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融入就业指导贯穿大学生教育工作的始终。甚至可以说,辅导员在学生入校的时候,就需要进行相应的就业教育启蒙。这是因为,大学时期是学生在校园和社会之间的过渡期,开展日常教育工作,特别是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他们肩负着引领学生认识自我、感受自我的重要任务,所以在辅导员教师的职业指导中,他们的工作中肩负着帮助学生制定就业指导的发展依据。
三、当前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理念存在着不足
在当前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分布情况来看,大多数辅导员在岗辅修的专业都是中文、思政类专业,在就业指导、社会工作等专业方面进有所涉猎的辅导员所占的比例较少。因为这样的专业分布现象,导致一些辅导员对自己的本职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要让学生在生活、思想上不出现偏差就可以了,对于有其他的专业问题、职业规划等教学任务不必探究。导致一些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不够重视,教育理念十分保守。
(二)就业培训的机会较少
受师资水平的影响,很多辅导员教师都是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的。这无形中增加了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压力和难度。同时,对于高校辅导员教师来说他,他们工作十分琐碎、零散,难以对就业指导工作投入较多的精力。导致辅导员教师难以具备较高的学习层次,校内外培训机遇十分匮乏,业务能力和自我提升素养都的机遇都不够丰富。
四、基于辅导员专业化视角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策略
(一)转变就业指导观念,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
首先,广大高校辅导员教师要结合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学校和社会就业指导的发展规模。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全面的拓展,从而保持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态势,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贯彻到日常教学生活中;其次,调整教学观念,使就业指导和学生日常行为教育相互贴近,建立一个“就业中心+班级辅导员+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使辅导员能够保持科学的就业理念,促使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沿着一系列系统化的发展步伐迈进。在就业指导观念的转变上,要紧跟时代就业思潮,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理念,确保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二)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实践带动高校就业能力
辅导员教师要针对当前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帮助大学生增进自身的实践能力。摆脱“毕业就是失业的发展”困境。首先,高校要大力强化对高校辅导员教师的业务培训、制度建设、教学测评。要对辅导员进行岗前、岗后、常态化的就业指导培训。在人力资源开发、人才测评、就业信息管理等方面,对高校辅导员教师指导工作体系的构成进行全面深化。同时,辅导员教师要将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手段,组织学生走企业、下基层、进岗位,使就业指导工作变得更加切合学生实际情况,更加符合人才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教育需求。
总结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使大学生面临着更大的工作压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化的发展难题。为此,广大高校辅导员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增进创新意识,提高服务水平,为辅导员工作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娥.对高校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教育论丛,2013(06)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辅导员 工作日志 作用
一、简述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
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民办高校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建立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是其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民办高校每位辅导员人手一册《辅导员工作日志》,每学期发一本。日志印有学期工作计划、班级工作目标、每天工作记录(包括进宿舍情况)、每周班会、学期工作小结等。主要记录辅导员每天深入学生班级和宿舍的工作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工作中的体会、认识、经验和收获等,实行一天一记载。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日志发挥的作用
“面向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日志》制度,不仅具有较强的可行性,而且有助于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促进辅导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笔者认为,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日志可以发挥以下几点作用。
1.查询方便,弥补不足,提升能力,寻求规律。
通过辅导员工作日志这一记录载体,可以清楚地掌握学生工作的周期性规律,进而对学期工作进行全盘考虑。学生工作本身具有周期性,尤其常规工作的周期性非常明显。如学习纪律(包括迟到、早退、旷课等)、卫生习惯等每天都要常抓不懈;补考、重修等一般会在每学期开学初安排;贫困生助学金评选、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等一般会在每学年的九、十月份进行。每位辅导员都可以借助日志“每天工作记事、一天一记载”这一特点,记录每天每周的具体工作,认真准备每周的班会,精心组织开展,并记录到日志上,方便以后查询,摸索学生工作的规律,从而提前做好工作规划。
“《工作日志》作为一种个人写作文本,具有不同于日记和记录的特殊性,它通过个人反思性的记录,对于提高职业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在辅导员工作日志中不断总结、反思,可以及时准确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及时弥补、改进。同时,可以将先前的经验教训反馈到接下来的工作实践中,不断优化工作方法和技能,从而达到提高辅导员工作技能水平的目标。
2.制订计划,确定目标,撰写小结,指导工作。
做好辅导员工作日志有利于制订工作计划,确定工作目标。在辅导员工作日志中有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和确定班级工作目标的内容,通过确定班级工作目标制订学期工作计划,有的放矢,增强工作动力,更有利于完成工作任务。同时,还可以在学期末对照计划和目标,检验学期工作完成效果,进行自评小结。
辅导员工作日志的特点之一是对同一事件或工作对象的记录具有连续性,以与学生谈话为例,通过辅导员日志,可以发现学生在谈话过程中的改变和进步。“辅导员日志可以记录同一学生多次谈话的全过程。一段时间几次谈话之后,通过辅导员日志的总结,老师会发现谈话的效果和学生的改变,也有可能发现学生出现的新问题”。做好工作日志可以帮助辅导员更好地撰写学期工作小结,为日后的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3.客观评定,公平考核,推广经验,提高水平。
工作日志是科学有效地考核辅导员工作绩效的指标之一,它“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评价与考核,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从而对辅导员工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定。辅导员的工作千头万绪,如果仅凭客观印象、辅导员自评等定性方法,会削弱考核结果的公正性。而借助日志中的量化记录,可以客观评定辅导员的工作量及工作成效。通过定性和定量考核的有机结合,使考核内容符合客观实际,考核指标设计更加合理。
民办高校应定期检查辅导员的工作日志,不仅可以作为直观评定辅导员工作绩效的一项依据,更重要的是可以总结出辅导员工作的先进经验,在辅导员中间交流推广,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实力和水平。系部或学生处等上级管理部门应给予积极的反馈,把日志检查的结果及时反馈给辅导员,一方面通过日志发现问题,指出不足,给予指导。另一方面,通过日志肯定工作中的创新,提取经验,分享推广,以此不断提升辅导员的专业技能。
此外,通过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还可以进一步促进辅导员工作规范化,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增强工作成就感。
总之,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是将辅导员日常工作情况进行日志化的一种工作管理模式,是辅导员工作精细化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也是科学考核辅导员工作的重要依据。做好辅导员工作日志可以进一步推进辅导员工作的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用心做好辅导员工作日志将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田庆军,王哲.高校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浅析[J].高校辅导员,2010(03).
[2]孙绍然,田庆军,王哲.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日志制度建设探析[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工作;挑战;对策
随着高等院校入学政策的改革,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导致高校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在此背景下,辅导员的工作量也愈加繁重,导致其工作效率十分低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高校的管理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高校迫切需要改变现有的管理方式,从基层开始实施改革策略,因此了解辅导员工作的难点对于推动高校的管理改革,确保高校的正常运转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校辅导员工作面临的挑战
1、管理的学生过多,辅导员工作力不从心
辅导员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主要负责向学生下达上级领导的指令,同时将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反馈给上级,使高校的管理工作得以全面的开展。这决定了辅导员工作往往需要直接与学生接触,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但是高校的学生数量庞大,相对而言辅导员的数量十分有限,这些辅导员分身乏术,无法为所有学生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所以高校的管理工作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失。
2、学生群体性格特殊
目前高校中的学生大多是90后,他们长期受到父母和长辈的溺爱,存在严重的叛逆心理。而且这些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他们乐于发掘新鲜事物,对学校和教师少了一丝敬畏心理,其主观意识较强,不容易受到管束,在违反校规校纪时,辅导员的批评教育只会取得相反的效果。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辅导员经常束手无策。
3、处在学生和学校之间,承受双向压力
辅导员通常会在职责范围内尽最大努力的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却无法获得所有学生的认同,很多学生会在其工作出现疏失时指责、埋怨,甚至恶意诋毁,使辅导员的处境更加艰难。而且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不仅来源于学生,还经常要承受来自上级领导的批评指责,学生成绩不达标,或者是组织工作没有达到校领导的预期要求,辅导员会首当其冲遭受来自各个方面的责难。尽管辅导员已经尽量面面俱到,可是难免会在工作中出现遗漏之处,在领导和学生的双重关注下即使是细微的缺点也会被无限放大,可见辅导员承受的压力之大。
4、辅导员权小事多
辅导员手里的决策权并不大,辅导员工作也就是完成学校的文件,传达学校的精神,往往辅导员对很多事情都没有决定权。但是,辅导员需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如学生的内务,出勤,课堂表现,考试安排,贫困生认定,奖学金评定等等一些繁杂的事情,这些都需要辅导员亲力亲为。而辅导员的精力有限,在工作中无法反复校验,核实具体的执行情况,对于一些需要跟进的工作执行程度较低,导致工作效果很不理想。
二、解决对策
1、培养优秀学生干部,合理分配工作
高校管理工作落实困难的主要原因归根究底是辅导员的数量太少,与学生数量的差距过大,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辅导员应重视在学生中挑选培养优秀干部,将工作交给学生干部完成,辅导员只需要检查工作的执行情况即可,而不需要全程参与到每个工作之中。这样辅导员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学生的需求,对于处理学生工作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同时这些学生干部在工作中也会得到适当的锻炼,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处事方式,从而实现其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也大有助益。
2、提高自身职业修养,耐心、细心的对待每个学生
虽然高校学生的管理难度较大,但是这些学生经过了多年的教育熏陶,再加上自身的刻苦努力,其个人素质较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有着明显的提高。辅导员应该根据学生年龄小、社会经验不足的特点,经常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正确的认识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教授学生在社会上立足所必备的基本技能,使学生对辅导员产生信任感,进而乐于将烦恼主动倾诉给辅导员。辅导员应该重视训练自身的心理素质,使自身具备较强的抗压能力,能够承受来自高校和学生的压力,并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耐心、细心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出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将高校和学生之间紧密的联系起来。
另外,辅导员要有一颗平常心,因为辅导员涉及到的工作内容都是一些繁杂琐碎的事情,辅导员一般只是按照学校要求去完成一件事情,并没有权利去决定一件事,对于这种情况,辅导员要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追名逐利,甘于为学生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此辅导员应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在工作中兢兢业业,不贪功、不冒进、不越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将上级领导交待的任务完成好,除此之外,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关心、爱护学生,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为学生争取最大化的权益。
3、对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
辅导员在处理一些琐碎事务时,事情多了,不能着急,首先要有自己的工作计划,将所有工作任务按照轻重缓急分等级,重要且紧急的事情最先处理,再处理重要但不紧急的事,然后解决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最后再看看不重要且不紧急的事情。将事情分级处理,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理清工作思路,就算工作再多,也不会手忙脚乱。而且将工作进行细致的划分还能对需要自己处理和需要交由学生干部处理的工作加以区别,可以大大减轻辅导员的工作量,使辅导员的工作更加科学有序。
总结:辅导员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应不断研究新的工作方法,使日常工作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高校也应为辅导员制定岗位标准和奖惩制度,并实施岗位责任制,以规范辅导员的行为,激发其工作热情。此外,高校还应定期组织对辅导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总之,只有辅导员和高校共同努力,才能确保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高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绩效考评 对策
一、绩效考评概述
1、高校辅导员绩效考评的内容
是指辅导员的领导、同事、本人、下属和学生参考辅导员工作的目标和指标体系,采用客观公正的考评办法,来评价辅导员们任务完成及职责履行情况。
2、高校辅导员绩效考评的原则
客观公正原则:以客观事实为考评依据,公正地根据考评标准来进行绩效考核。必须遵循客观公正原则,这是实施高校辅导员绩效考评的前提和基础。
及时反馈原则:对辅导员们的考核结果要及时地反馈给辅导员本人。对其肯定的同事,指明其不足,并帮助其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
合理奖惩原则:辅导员们的绩效考评应该和他们的职称和职务的晋升、物质奖惩、精神鼓励等结合起来,真正达到考核的目的。
二、绩效考评体系的实施目标
对于辅导员个体而言,绩效考评能够起到优化辅导员工作,引导辅导员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促进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对于高校而言,绩效考评能够帮助学校明确辅导员工作方向,结合新形势和需求,及时找出不足并调整辅导员队伍的发展方向,确保学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对于社会而言,建立一套完备的辅导员职业标准,能够推进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转变,从而不断提高辅导员工作的社会声誉。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绩效考评的现状特点
1、采用多样化的考评主体
目前,大多数高校已意识到了考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由于辅导员工作地点的不确定性和工作接触对象的多样性,他们在辅导员绩效考评主体的选择上将二级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学生等多个与辅导员工作密切相关的“利益”主体纳入考评主体的范围,希望尽可能地减少因个人偏见而产生的评价误差,从而使辅导员能更全面、更彻底地了解自己。
2、采用多元化的考评内容
大多数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为了使考核结果能更真实地反映辅导员的工作,在设计考评内容时从德、勤、能、绩等维度进行。同时,考虑到不同的考评主体与被考评者在接触时间、接触地点、接触原因、接触次数等不同,对不同考评主体采用了不同的考评内容,从而使考评结果更加合理、可信。
3、给予院(系)适当的主导权
二级院(系)负责学生工作的党政领导作为辅导员的直接上级,是最了解辅导员工作的人,因此,大多数高校的院系不仅是辅导员绩效考评的重要主体,而且也有推优的权力,这样做不仅能够使院(系)能够更好地了解、监督辅导员的工作,而且更能激发辅导员工作积极性。
四、现阶段我国高校辅导员绩效考评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考评标准不够明确
我国的大多数高校虽然都从职业操守、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多角度去评价辅导员的工作,但因辅导员工作本身的繁琐性,却在明确了考评要素之后,忽视了对考评要素的等级划分,容易导致考评工作流于形式,公平性和公正性很难得到保证。
2、考评结果的反馈不够全面
绩效反馈在绩效考核的操作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辅导员绩效考评结束之后,不能及时就考评中辅导员所反映出的优缺点进行充分沟通,这不仅使辅导员们容易安于现状,而且使那些积极进取的辅导员很难进一步完善自我,从而降低了对工作的积极性,影响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建设进程。
3、考评对象积极性调动不够
我国各高校在实施辅导员考评中,更多是强调其政策性,却忽视了对受评者和考评者积极性的调动,“为考评而考评”的态度极大影响了考核效果。因为疏于对绩效考评信息的收集、考评者对考评指标的不了解等因素的影响,出现误差不足为奇,严重影响考评质量。
4、考评结果的激励作用不够充分
我国多数高校对于辅导员们的绩效考评办法中的考评等级被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档次,其中,对于绩效优秀者的确定,多半高校采用强制分布的办法将名额分配到各个院(系),这样做就挫伤了工作表现特别突出的辅导员工作积极性,降低考评结果公正性的可能。并且,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优秀辅导员给予的奖励还仅仅停留在奖状和象征性的物质奖励的层次上,对于表现不合格的辅导员并无处罚措施,这就使考评对高绩效者和低绩效者都发挥不了应有作用。
5、考评机制尚未健全
沟通是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就绩效不足和目标逐渐形成共识,从而实现和巩固绩效的一个过程,是影响考评的主要因素。从目前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评的情况来看,多数职能部门和辅导员之间都缺乏有效的绩效沟通,这不仅不利于辅导员开展工作,而且也不利于上级获得辅导员工作信息,使上级无法及时掌握辅导员工作动态,最终影响了绩效目标的实现进度。二级学院作为辅导员们考评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考评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是否符合规定,学校并未建立起必要的监督和控制系统,这使得考评结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受损。
6、定量指标难以准确量化
五、关于改善高校辅导员绩效考评体系的建议
1、建立和遵守绩效考评的基本原则
(1)公开、公平和公正原则
公平和公正是保证对辅导员们绩效考评工作成功开展的基本保证,公开是确保绩效考评公平、公正的手段。因此,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助于调动辅导员们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他们对绩效考评的认同感。
(2)过程与结果并重
注重辅导员工作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将平时考评贯穿过程当中,让考评主体能够更广泛地收集到辅导员的工作信息作为年终考评的依据,避免由于主观性所带来的种种考评误差,从而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辅导员们工作业绩。
(3)可靠性与可行性原则
提升辅导员队伍绩效考评的信度,最重要的是使用科学的考评工具以尽可能地降低考评的主观因素,使考评更客观与公正。可行性要求高校在制定辅导员绩效考评方案时,应该根据考评目标、客观条件、目标与效果等进行客观分析。
2、做好辅导员工作岗位分析
在建立绩效考评体系对辅导员考评之前,各高校应对辅导员的工作做岗位分析,主要内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辅导员的工作条件;承担辅导员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素质,等等。
3、建立科学的辅导员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由于辅导员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于不同的考评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考评办法来对其进行绩效考评。高校应及时准确地向辅导员传递有关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使双方就此达成共识,使绩效考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4、确定合理的辅导员绩效考评方式
我国大部分高校在进行辅导员绩效考评时应采取多主体考核的形式,对于考评周期的确定,学校各二级学院应依据本院系学生工作的具体特点,帮助辅导员将总体工作目标分解细化,有针对性地开展月考评。
5、重视辅导员绩效考评结果的反馈
针对我国高校缺乏绩效反馈机制的现状,高校应采取措施,将反馈落到实处,在充分考虑辅导员们承受能力的前提下,与辅导员们就考评结果进行信息交流,使其可以根据自己工作能力等实际情况,自觉做出改进工作的决策,共同调整个人的绩效目标和标准,从而促进学校学生工作总体目标的实现。
6、充分考虑和运用辅导员考评结果
为能够地发挥绩效考评结果的作用,高校可以用考评结果为基础数据建立起辅导员数据库,对队伍建设情况进行宏观把控,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发挥考评机制的效用,为制定出更为合理的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六、绩效考评的组织实施
制定考评方案:是高校辅导员绩效考评全过程的第一步骤。只有先对辅导员的工作进行了分析,才能将学校的发展规划与辅导员自身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制定出辅导员绩效考评的标准及方法。
收集信息资料:是绩效考评全过程的关键步骤。全面收集信息是考评结果有效性和真实性的前提。
考评组织实施:根据事先规定的程序和标准对辅导员进行考评。
考评结果反馈:只有及时将考评结果反馈给辅导员本人,他们才能清楚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才能准确制定自己在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绩效改进结果:评价绩效改进的效果,高校辅导员查看自身的绩效差距是否减少了。评估的内容包括辅导员是否掌握了以前不会的知识及辅导员的态度和行为是否得到改进。绩效改进的结果最终还是要反映到上级主管部门。
考评结果运用:将考评结果与辅导员的薪酬待遇、晋升职称和职务、及解聘和续聘等相结合,为后者们提供有力的支持,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七、结论
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并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培养体系;建立准入机制,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选聘制度;建立培训体系,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培养机制;建立研究平台,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学术提升机制;建立并不断完善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辅导员队伍职业发展体系。
因种种因素的限制,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绩效考核尚未真正做到完全地公正、公平。各高校应该在制定辅导员队伍的考核指标和体系时,积极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结合本校的客观实情,采取行之有效的举措,最大程度地保证绩效考评的科学性、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陈洁:浅议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拓展与工作方式[J].科技信息,2009(5).
[2] 林梅、程毅:社会工作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重塑与功能建构[J].教育理论研究,2009(24).
[3] 边疆:高校辅导员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2(6).
[4] 买菁菁: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论文摘要】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形势,分析了辅导员在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对如何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向前推进,高等教育已经从先前的精英式逐渐走向了大众化,大学毕业生的人数也随之逐年增加,就业压力急剧增大。高校辅导员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高校就业工作队伍的重要成员,对大学生就业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如何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作用,对于当前做好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
辅导员是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依靠力量,在参与就业指导个这方面有着诸多有利的条件,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影响了就业工作的开展。
1.辅导员的工作能力明显不足
近年来,高校新引进的辅导员逐渐以研究生为主,越来越趋向于高学历化。但是,很多高校在引进辅导员的时候对专业的要求比较宽松,所以辅导员的专业背景十分复杂,以文史类、管理类的学科背景居多,而与就业指导相关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人员较少。由于对专业的职业指导知识的掌握不足,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理论功,理论知识相对匮乏。
多数高校的辅导员都是由刚刚毕业不久的青年教师担任,他们年轻,对工作充满激情,因为与学生年龄相近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学生也愿意在就业上求助于辅导员。而就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辅导员未经过任何专业培训,缺乏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而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很难在有些问题上给予学生及时又必要的帮助。
2.辅导员的工作主动性普遍不强
辅导员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学生党建和团建的指导、学习与成长的指导、就业指导与心理问题的一般咨询与指导外,还要进行日常管理、评奖评优、违纪处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等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辅导员整天被这些琐事缠身,疲于应付,形成了一种防御型、任务式被动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让辅导员很容易放松对自身工作特别是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使得其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去解决就业指导中的各种问题,影响其有效的给学生提供专业性的就业指导。
职业指导需要从业者热心热情、积极主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辅导员开展职业指导工作的热情跟积极性普遍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长期以来,辅导员的作用得不到重视,威望不高,因此与成长为职业指导领域的专家相比,辅导员更加倾向于选择升学深造,或者是另谋出路;其二是由于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普遍起步晚,发展缓慢,辅导员对就业指导的认识普遍不深,简单的认为是学校又加派到自己身上的一项任务,从思想上排斥,不能很好的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工作被动的结果只能是敷衍塞责和效率低下。
3.不重视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的培训
就业指导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家有关就业的方针政策。但目前高校辅导员一般是由刚毕业或是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人担任,由于其自身工作的局限性,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指导也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于就业相关知识的需要。而目前高校还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完善的培训计划和培训体系。高校辅导员普遍缺乏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的相关培训。这就导致辅导员在做就业指导时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方面,不能很好地发挥其接近学生,广泛收集第一手学生就业动态的这一优势,有效的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提高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1.明确工作职责,将就业指导纳入到辅导员的工作之中
改变当前辅导员在参与就业指导工作中的责、权、利呈模糊状态,明确地把就业指导列辅导员的工作之中。其一是通过明确工作职责,将辅导员各种纷繁复杂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在减少辅导员各种非必须的事务性个工作的同时,要大力推进学生事务的自主化和自治化的建设。其二是通过明确工作职责,给辅导员有效的施压,使辅导员明确哪些是自己该做的事情,做的心中有数的,改变以往可做可不做的状况,使辅导员在思想上重视就业指导工作,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自觉提高自己在就业指导上的业务水平。
2.建立有效的工作模式
建议科学高效的工作模式,提高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一方面可以使辅导员从学生事务中走出来,增强自身对于就业指导知识的理论储备,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学校层面加强对辅导员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规范与检查,检验其工作实效。因此,高效应当借鉴国外高效的成功经验,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一种科学高效的辅导员工作模式。
3.健全学习机制,加强培养培训
大力加强辅导员的培养培训是提高辅导员各项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辅导员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前提条件。健全学习机制,丰富辅导员的就业指导知识,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虑:其一是加强辅导,邀请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学者来校对辅导员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的专题辅导。其二是制定科学完善的就业指导培训体系,学校可以有计划、有步骤的分批选送辅导员参加省或国家的就业指导相关培训,培训内容应当包括就业形势和国家的就业政策、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求职技巧等,培训可以采取组织参加就业指导类的资格培训、到企业实地调研等形式。其三是健全学习督促机制,及时督促辅导员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不断总结经验,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督促指导。
辅导员在完成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还要给学生提供成才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服务。这需要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高校党政领导应高度重视,关于支持辅导员职业指导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高他们的指导能力,深入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参考文献
[1]马玉玲.浅谈辅导员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2).
摘 要: 作为学生引路人的高校辅导员应通过走好专业化发展道路,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并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不断总结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方法和途径,以更好地面对实际工作并引导学生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
美国学者Luthans于2004年提出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概念,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人的心理资本也存在盈亏,正面情绪是收入,负面情绪是支出,如果正面多于负面便是盈利,反之则是亏损。所以现在教师招聘、公安招警以及一些大型企业在招聘时都会特别关注心理资本。因为充分开发人的潜能的根源在于人的心理资本。心理资本的概念给高校辅导员这样的启示,应该从心理学的角度拓宽视野,掌握帮助自己提升心理素质的方法,积极关注,疏导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学习和生活,并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本文主要心理学角度入手探寻高校辅导员在工作生活中可行的强化心理资本的方法。
高校辅导员的困境
随着国家对于辅导员工作的重视,高校辅导员工作较之以前已有了很大改观,政策上支持、工作舞台的拓展都给辅导员工作指明了道路,但也存在工作积极性缺失、消极怠工的情况,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诸如:深层次的自身认同感缺失,加之不同层面的地被强调、被熏陶,“要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你们(辅导员)所从事的工作是无比高尚的”,找不到职业认同感;大力扩充辅导员队伍的过程中,大量的非思政、非心理、不热爱学生工作的人进入到了这支队伍中来,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方法不当、工作难以开展的局面,找不到职业成就感;实际工作中,辅导员面对的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且很多变数的学生而主要关注的对象又是困难学生、“问题学生”或者发现学生中存在思想偏差的,在长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收集了太多的负面情绪,而这些情绪的累积,正在大量地消耗辅导员自身的心理资本,而心理资本对于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有很重要的意义,并且学生也会感受到自己老师身上的这种负面情绪、甚至会被迁怒。所以辅导员本身探寻提升心理康复能力强化心理资本的道路就变得非常之急迫。
高校辅导员强化自身心理资本的对策
(一)良好的辅导员协作团队,走好专业化发展道路。
目前高校中的辅导员队伍都是细化到各个学院,一个学院一般情况会配备二到四位专职辅导员,在具体工作安排中,应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以及辅导员自身的能力素养,有的放矢的做好辅导员团队建设,分工合作,负责党团、负责资助、负责就业、负责新媒体等等、这样在工作中辅导员本身更加能够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也更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认可,并形成良好的互动。成功带来自信,自信继而引发自尊,在这种长效性、稳定性的工作格局中,也能适度地减少焦虑,从多个侧面使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二)注重加强心理学理论学习和实践。
这不是一句空话、套话,很多辅导员在进入实际工作中,因为要处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从而丧失了对于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故步自封。2014年3月24 日教育部以教思政[2014]2号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就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就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以及危机处理部分专门作出了规定最基本要求是可以很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并且熟悉常见的一些大学生挫折心理,掌握倾听、共情、尊重等沟通技能,避免或减缓挫折对大学生的影响,更高的要求就是具备心理咨询师的资质,可以独立的识别一般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以及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症状并进行初步评估,能协助专业人士开展有效的相关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抛开曾经的工作学习背景,为了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我们需要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储备,同时掌握和了解心理学的知识,我们也才能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应对。例如:心理咨询中讲求的一大原则“积极关注” 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予以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对求助者言语和行为的积极、光明、正性的方面予以关注,并引导求助者积极的价自我关注。在辅导员的实际工作中这个是很值得借鉴的观念,对于我们的学生和我们自己都应该予以积极关注,这样做有利于疏解不良情绪,从而获得更加稳定的心理内驱力,达到强化心理资本的目的。
(三)正确认识自己的工作,找寻实操应对技巧。
每个人在生活工作中,总是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不顺利,有的人可以奋勇前行而有的人却会怨天尤人、一蹶不振。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因此,在生活和工作中,当我们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拥有强大的心理康复能力,就应多检试一下自己的观念,看是否存在一些错误信念,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如前文所述深层次的认同感主要是源自我们内心的一些不合理信念:干辅导员没有出路、我是名校毕业竟然做辅导员等等,只有我们自己转变了观念,正确的认识自我及工作才能拥有强大的心理资本。实际应对技巧当然因人而异,但是根据我国心理学家郭念锋1986年在他的著作《临床心理学概论》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是标准(1)心理活动强度;(2)心理活动耐受力;(3)周期节律性;(4)意识水平;(5)暗示性;(6)康复能力;(7)心理自控力;(8)自信心:(9)社会交往;(10)环境适应能力。作为辅导员我们可以注重在保持工作生活的周期节律性以及适度的社会交往上找寻突破口,合理规划时间并有详细的工作计划,加强辅导员队伍中的相互经验交流等。
加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主要强调了采取科学的方式去引导、帮助学生面对和疏导心理问题。作为学生引路人的高校辅导员更应该拥有稳定的心理素质、强大的心理资本,并在工作中不断总结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方法和途径,因为我们没有办法教给我们的学生我们自己都尚不具备的知识或技能!
参考文献
[1]燕晓霞.高校辅导员如何应对大学生挫折心理[J].山西农经,2016/11.
关键词: 卓越辅导员 主体性 成长过程 培育机制
高等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日益加强,对辅导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当前辅导员学科专业多样化,工作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佳,感到前途迷茫,缺乏归属感,队伍流动性大,辅导员专业自主性和专业权利受到质疑。辅导员普遍反映工作烦琐,难度加大,多重角色冲突,工作严重事务化和边缘化。另外,当前辅导员参与培训次数少或人员少,系统性和专业性不足,培训内容和方式老化。本文以江西省属校院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为基点,从卓越辅导员的成长过程这一视角研究培训机制,力求找到提升辅导员素质的新途径。
要探求卓越的辅导员成长过程,必须厘清其定义、素质内涵,再将过程分为阶段,根据阶段特点提出培育机制。
一、关于卓越的定义
《辞海》对卓越的解释是:“非常优秀,超过一般。”[1]根据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如道德品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学习和生活指导、职业规划指导、班级组织管理、党团组织建设、日常事务管理,以及教育和管理的工作性质,我们定义卓越的辅导员为:“高度的道德政治素质,强烈的事业心,目标明确,精通并创新推进各项工作教育管理,超水平培育了高素质学生。”因目前对以辅导员和学生带班获奖等为优秀指标,许多隐性具有开拓性的工作没有量化或难于量化,故将卓越作为两个概念:一个是现实的卓越,如被评为省或本校十佳、年度人物,另一个是未来若干年应达到的高水平素质目标。
二、关于辅导素质内涵研究
本文选取8种有代表性的观点,具体见表1。
表1 关于辅导员的素质内容的观点
从以上八种观点,可归纳出辅导员素质的共同部分,大致分为思想、知识、能力和身心素质四个方面,根据辅导员工作要点现将辅导员素质内容列为表2。
表2 卓越辅导员的素质内容要点
探求卓越辅导员主体性成长过程,从理念、知识、能力和身心素质及总体特点,调查研究发现,卓越辅导员主体性成长过程因工作内容广泛,要熟悉业务,都有一个适应期,往往带一届学生后对工作各方面都熟练,进入成熟期,由于不满足现状,发挥特长优势,在某方面力求新的突破,进入专家期,后又由专精而博通各项工作,思考理论前沿问题和突破实践的常规,进入卓越期。因此,卓越辅导员成长过程包括适应期、成熟期、专家期、卓越期(职业期应包括衰退期,本文不纳入成长期),现将卓越辅导员成长期各阶段特征列入表3。
表3 辅导员成长期的主要特征
三、卓越辅导员成长期特点分析与健全辅导员培育机制
(一)适应期。多数卓越辅导员与其他辅导员一样,适应期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模糊,对辅导员总体工作认识不清,都是以自己以以往经历处理事务。有的卓越辅导员经历过挫败感、迷失感和心理焦虑等,工作压力大。面对问题他们有的是自己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或错误的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与辅导员工作不相关的学科背景往经历过更多的挫折。适应期最重要的是建立帮扶工作机制,安排新老辅导员结对子,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老辅导员带新辅导员的动力,让新辅导员在短期后掌握工作技能,少走弯路。建立入职后培训机制,通过报告、讲座、交流、案例分析、突发事件处理,为他们提供工作智慧。建立工作规范机制,学工部门应将辅导员工作职责和规范制度让新辅导员了然于胸,并定期监督工作是否符合要求。建立减轻辅导员心理压力机制,提供良好的心理环境,获得同事的关心和支持,建立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使心理事件防患于未然。在工作中多予启发和宽容,帮助总结经验,减少工作压力,减轻工作负担,使他们顺利度过适应期。
(二)成熟期。多数卓越辅导员在带完一届学生后,对辅导员工作有大体的掌握,但与一般辅导员不同,他们注意对工作的细化,通过总结以往的或媒体上的工作案例,将行政管理、活动开展、人才培养、危机处理、心理疏导工作做细做实。成熟期主要特征是归纳总结和得心应手,需要健全指导和监督机制,要求精心设计工作计划、内容、方式、过程,对效果评估都要精细化,对工作要深入反思,健全思想教育机制。成熟期辅导员思想易松懈,要通过实例加强辅导员事业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为人师表、淡泊名利等职业信念和专业精神教育。建立健全与专业学位相结合的继续教育体系,鼓励辅导员攻读高一级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素质,提供他们交流的网络平台,促进互相检查和信息反馈,促进思考和发展。
(三)专家期。辅导员进入专家期,在职业定位较明确,努力学习思想政治工作所需的知识,发挥自身特长优势,将某类工作做得更细致。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不断探索出新的工作思想,精心设计每个环节,对该领域超额完成任务,如有的卓越辅导员获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工作富有成效,有的发表若干大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学术论文。本阶段需要建立分方向的培训机制,将不同兴趣性格的辅导员分成不同的类别,培养具有个性的心理咨询师、学习生活指导名师、就业创业指导师、职业规划师、思想政治形势与政策教育师、事务管理员。培训形式应多元化,如专题培训、进修、挂职锻炼。通过培训和互相交流,进一步深化每位辅导员的优势项目。通过对某一工作内容回顾、诊断、监控、调适,将模糊、疑难和纷乱转为清晰、明确和连条理,逐步发现和掌握规律。
(四)卓越期。卓越期的辅导员在精神上有较崇高的境界,有坚定的信念,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在精通某一领域同时,深入研究其他领域,站在辅导员工作最前线,了解理论最前沿,具有很好的调查研究和创新能力,并理论转化为实践,创新独特处理事务,能掌控情绪,意志坚定。本阶段应建立更高层次的培育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地给予他们外出参观考察辅导员专门研修基地的机会,看到山外有山,提升思想境界。建立培训数据库,由他们自设培训计划和内容,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带新辅导员。成立权威的专业组织如辅导员协会或专业委员会,举办会议,开展研究,出版会刊,尝试制订职业规范,颁布职业标准,定期交流经验,总结规律。组建辅导员学术团队、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等领军人物,建立自己的专业话语、专业工作方式,提高专业水平。
当然,卓越辅导员除了培育机制外,还要吸引更多的辅导员向上攀登,更需要配套的相关机制,如选拔机制、管理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晋升机制,这些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辞海.中国戏剧出版社,2002:1231.
[2]王燕芳.浅谈高校学生政治辅导员的素质要求[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3(2).
[3]彭庆红.高校辅导员素质结构模型的构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
[4]靳玉军.高校辅导员素质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08.
[5]陆兴鹉.新形势下对高校辅导员的素质要求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1).
[6]王东,王振宇,尚丹.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基本素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
[7]张跃辉.浅谈高校辅导员必备的素养[J].改革与开放,2009(4).
[8]江来登,周勇.专业化背景下辅导员的素质构建――基于IAK素质结构模型的考察[J].当代教育论坛,2009(9)
[9]聂辉.高校辅导员素质模型构建与测试编制[D].江西师范大学,2010.
[10]陈勇.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结构模型的构建研究[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3(10).
关键词:辅导员 评价体系 信念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多因素、多侧面、多层次的工作,其评估内容繁杂,标准难以统一,我们大致可将其分为基本素质、工作职责和工作绩效三个方面。
1 辅导员素质评估
1.1 高尚的思想品德
辅导员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和知心朋友,他必须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评估辅导员的思想品德,一要看他是否有强烈的事业心,是否有忠于教育事业、献身教育、甘做人梯的精神;二要看他是否有高度的责任感、饱满的工作热情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三要看他是否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团结同志,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为人师表。
1.2 坚定的教育信念
辅导员肩负着百年树人的艰难重任,必须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评估辅导员教育信念,一要看他是否确信教育的力量,确信每一位学生都有优点和才干,通过教育可以把每个学生,包括后进生都教育好;二要看他是否像严父慈母,对每个学生都爱之、亲之、育之,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三要看他是否在工作中不畏艰难曲折,细致耐心的工作,通过顽强的工作,转化后进生的典型。
1.3 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辅导员所面对的是一个“小社会”、“小群体”,要培育和驾驭这个“小群体”朝着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评估管理能力,要看他是否善于组建一套健全的班级组织机构,选拔和培养一支机构合理、各有所长、并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干部队伍,成为班级的核心力量;二是看他是否善于建立一套完整、系统、合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三是看他是否善于根据班级情况,围绕教育目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样富有吸引力的系列教育活动;四是看他能否具有根据情况变化迅速做出决定、采取措施、进行调控,能令行禁止、坚定地引导学生前进的能力。
1.4 敏锐的观察力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敏锐的观察力给人提出最正确、丰富的信息思维和语言,是实现信息的正确加工和信息最佳输出的工具。因此,观察力与表达能力是辅导员必备的素质之一,评估这两种能力,一是要看他是否能“明察秋毫、高瞻远瞩”,观察到全班的情绪、动态及每个学生的言行表现,据以判断其内心活动,及时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二是要看他说服教育学生时,语言是否明确、中肯、简练、规范,表达是否形象、生动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
1.5 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
辅导员接触的人物众多、性格各异,因此,他必须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评估这种能力,一是要看他是否与各种性格类型的科任老师融洽相处,协调班级内部的教育力量;二是要能否经常与家长、社会有关人士联系和协作,协调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力量;三要看他是否能正确处理班级偶发事件有灵活应变的能力;四是看他是否善于扮演各类角色,是否使自己对每一个学生都富有吸引力,成为班级的核心与旗帜,乐观、开朗、豁达,有自制力、顾全大局、富有正义感与同情心、思维敏捷等心理品质对评估交往能力有重要参考价值。
1.6 兴趣广泛、多才多艺
学生多种兴趣与才能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辅导员的直接指导与示范,年级愈低,这一特点愈明显。评估辅导员的兴趣与才能,一要看他是否一专多能,既是本学科的专家,又是其他学科知识的热烈追求者、探索者;二看他是否对文娱、体育、创造发明、科普制造等各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知识能力;三要看他是否性格开朗,能与学生打成一片,是学生各种课余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和评估者。
2 辅导员职责评估
2.1 了解和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搞好辅导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评估辅导员是否能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学生和班集体,一要看他对每个学生的思想、性格、学习、身体、经历和家庭情况、社会生活环境是否了解清楚;二要看他对班集体的思想、信念、舆论、士气、纪律、荣誉感、凝聚力和班级的传统作风是否有清楚了解;三是要看他对班级中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和各群体之间的关系,班级中先进、中间、落后学生的分布情况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干部队伍的积极性、能力、作风、威信和相互关系是否了如指掌。
2.2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培养班集体是辅导员的中心工作。评估班集体的工作,一是看是否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及时提出为集体所接受、具有鼓动的力量、能推动班级不断前进的奋斗目标;二是能否挑选和培养具有威信、能起模范作用、工作积极主动、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机构合理的班级干部队伍;三是能否建立、健全学习小组、体育锻炼小组、寝室及其他各种课外活动小组,配备好有一定能力和积极性的小组长、课代表等基层干部;四是能否培养正确、有效的班级舆论,形成团结、勤奋、求实、向上的优良班风;五是能否有计划地开展目的明确、内容丰富、形式各样、富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
2.3 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个别教育是培养集体的必要条件。评估个别教育,一是看能否做好优秀的个别工作,树立典型,并不断巩固和扩大先进面,成为全班学习的榜样,推动班级前进的力量;二是能否做好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班里是否有后进生转化的典型事例,并不断巩固已经转化了的后进生,缩小后进面;三是能否做好偶发事件的处理,对闹课堂、争吵、斗殴、钱物失窃、损坏公物、不尊敬教师等偶发事件,能否及时、正确处理。
2.4 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辅导员的大量工作是日常管理,其它许多工作常体现于日常管理之中,年级愈低愈显突出。评估日常管理工作,一是能否严格执行学校与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使全班各项工作具有条理性、规范性、坚持始终;二是能否与班干部、全班同学保持经常、密切的联系,随时掌握班级动态,定期召开班干部会和班会,及时总结情况,恰当指出优缺点,鼓舞士气,指引努力方向;三是看班上的每件事是否都有人管理,日常教学与生活中某些环节脱节时,是否有人及时反映、解决;四是看是否每周有小结,每月有班干部会和班会,期中期末各有一次全面总结,小结和总结都应该具体、有针对性、有表扬和批评,带倾向性的问题应恰如其分的分析。
2.5 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班级工作是系统工程,要综合治理,协调者就是辅导员。评估辅导员工作的协调性,一要看经常性协调:即迅速、准确地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反映各方面的意见、要求和办法,实现信息顺利交流;二要看定期协调,是否做到了帮助各方面统一思想、端正态度、改进方法、合理安排、妥善处理各种矛盾、而不损害任何一方面的积极性。
2.6 评定学生各项奖助学金、各项竞赛和优秀班、团干部
评估辅导员对评定学生奖助学金及评优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看给学生的评定是否客观、公正、全面又有重点,能体现学生的个体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学生所能接受并受到教育,评估行为是否简单、明白,学生能够看懂,不致产生歧义和误解;二是看评定各类奖项是否有充分的群众基础,评定准确,评定过程和评定结果具有教育意义。
3 辅导员绩效评估
辅导员素质如何,工作优劣,最终表现在绩效上,所以,它是整个评估的落脚点。它可分为工作成绩和威信,班级工作经验总结与科研成果几方面。
3.1 工作成绩
班风班纪包括出勤率、卫生等,具体内容如下:①出勤率:上课及其他集体活动中迟到、早退、旷课、请假等情况。②违纪率:上课、早晚自习、教室、考试的纪律情况及校内外一切活动中的违纪事件。③评优、评奖情况:班、团优秀干部、各类竞赛中的单项奖、集体奖的人数、次数、奖励级别。
3.2 学生成绩
①各科学业的平均成绩,优秀率、及格率、提高率。②课外活动,如公益劳动、校外竞赛等活动形式、种类、参加人数、活动次数、取得的成绩等。
3.3 班主任威信
威信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有威信的教师受到学生敬服,威信也是辅导员工作绩效的集中表现,要认真加以评估。评估辅导员的威信,首先要考虑其威信类型。威信有工作型、品德型、感情型、学术型和性格型等类型。威信类型不同对班级工作影响也不同,在评估时应区别对待。从班级工作角度加以考虑,评估时应:一看学生是否最信服,最愿意接近他,最听从他的教育;二看学校领导是否信任他,对他的班级工作最放心、放手;三看任课教师是否最愿意与之合作,并对他的班级工作感到满意。
3.4 经验总结与科研成果
辅导员本人的成绩应:一看经验总结方面的文章篇数,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篇数;二看辅导员工作方面的论文篇数、在各种刊物上发表的篇数;三看个人评优、评奖次数、名次及规格。根据上述辅导员工作评估内容,可确定下列较系统的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辅导员工作实际上是一个积极引导和激励全体辅导员把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的过程。通过评估,我们可以发现辅导员工作的优缺点,帮助有独创精神、工作卓有成效的辅导员总结经验,加以推广。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辅导员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是学校领导者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辅导员工作评估也是整个学校评估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搞好这一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雨.加强高校政治辅导员的队伍建设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7,(03).
[2]金吉山,陈建龙.高校辅导员角色试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6,(05).
[3]向莉莉.关于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必要性的探讨[j].科技信息,2007,(05).
2016辅导员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首先,做好毕业生发展方向指导工作,了解学生考研人数和状态以及希望就业人数和期望。针对考研的学生进行鼓励,督促其学习状态,并随时沟通,了解学生复习情况以及自身状态。另外作为辅导员我们会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包括我校在内的研究生计划计划招生专业和人数,并向大家及时信息,以便考研的学生有自己明确的方向。
其次,对于打算就业的学生,首先要督促英语过关和课程补考,保证尽可能多的人能够在第八学期顺利拿到两证。从十月份开始,高校的就业工作全面展开,各大企业陆续到校园内举办招聘会,这将是我们毕业生辅导员接下来开展的工作重点。我们在加大力度搜集各种就业信息的同时,一定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学生的想法、自身特点以及其所困惑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在宣传好本学校的招聘会的同时,鼓励学生走出去,引导学生去任何可以提供就业机会的招聘会、展览会、实习机会等等。我们也应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与各用人单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向用人单位推荐我们的学生。总之应想尽办法帮助学生就业,争取我院学生的就业率达到甚至超过我校平均93%的就业率。
(二)加强日常管理工作,督促学生搞好寝室文明建设
继续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督促学生搞好寝室卫生以及寝室文明。总价前几年寝室文明建设的工作经验,对于毕业生寝室文化建设不但不应该放松,反而应更加严格要求,究其原因,一是在学校养成的良好卫生和文明习惯学生会将其带入到工作岗位上去, 这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利;二是毕业生随着毕业日期临近,日常生活用品由于年月积攒杂物较多,如果不收拾干净整洁则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基于以上两点原因,对于大四的宿舍文明建设我们应该加大力度,
每周三定期巡查,平时不定期抽查,督促学生能够在最后一年里保持住或者继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加强学生思想政治,保持学生思想稳定
坚持做好所带班级广大团员和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工作,使学生们始终在思想上保持积极向上,在生活中要求进步,充分发挥党员和班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院开展学生工作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
不断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工作原则,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把学生们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使学生们在思想上永不松懈,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继续加强学院学生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严格的安全工作责任制,做到超前防范,信息畅通,坚决杜绝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针对毕业生杜绝其在宿舍饮酒以及打架斗殴现象发生,密切关注毕业生动态,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影响其顺利毕业的恶性事件发生。大学辅导员工作计划(四)狠抓学生管理,形成良好的院风和学风
一方面,辅导员抓好所带班级的班集体建设,因势利导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规范学生的日常管理,重视学生的日常纪律,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及时、公正、公平。同时,结合和谐校园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行为,促进了院风建设。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对学风建设的宣传教育,严格管理,抓好落实,抓考风,促学风,把学风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另外,还大力抓典型,通过榜样的力量带动大批学生,促进了良好的系风、学风的形成。争取在第七学期向学校推送至少一个优良学风班,在为毕业班学生就业把好关的同时督促其坚持住第七学期的学习和考试任务,督促学生不要忽略最后一学年学习成 绩,且为明年的毕业设计做好准备。针对在校外实习或工作的学生应做好记录,随时沟通,了解学生动态,提醒此类学生考试时间,督促其工作的同时依然要认真对待课业。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有些工作已经初见成效,但是面对不断变化的现实环境,随时发生的突发状况,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创新才能够做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坚持与时具进,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及时解决突发问题,与学生多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才能在实质上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和学生素质教育工作,使学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016辅导员下半年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 指导思想
以学院2016年工作计划为指导方向,以学生工作处2016年工作计划为指南,紧紧围绕学院迎评创优这一中心,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坚持服务学生,培养人才的学生工作理念,全系上下一心,进一步做好我系学生管理工作。
二、 工作目标
切实贯彻学院抓制度、抓队伍、抓学风、抓落实、抓创新、抓安全稳定的工作思路,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全方位的提高我系学生工作水平,为学院迎评创优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 任务措施
(一) 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的日常管理
1、严格按照学生手册上的有关条列,进一步细化学生工作的日常管理,使学生工作的日常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2、做好各项日常管理工作资料的整理工作,定时存档,争取做到资料完备,查询方便。
3、加强与各处室,尤其是学生处的联系和沟通,及时反映本系学生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尽量及时快速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4、每月定期召开全系班主任工作会议,听取班主任的意见和建议,与班主任打好配合,更好的做好学生工作的日常管理。高校辅导员工作计划5、做好本系班主任的考核评优工作,做到公正公平,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6、建立健全通报机制,利用好公布栏,每周及时通报本系学生到课、就寝、卫生等情况。
7、加强我系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每月定期召开例会,充分调动学生干部的工作积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我系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分忧。
8、 做好各项考试的考风,考纪的教育工作,抓考风促学风。
9、 做好本系学生评优评先工作,及时表彰和奖励优秀学生。
10、 加强安全教育工作。
(二)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1、认真落实教育部和学院有关加强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努力做好我系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在系部切实抓好建军八十周年、爆发七十周年、十周年、召开党的十七大等重大时间和敏感时期的教育、疏导工作,既保护好学生的爱国热情又维护好校园的安全稳定。
5、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配合学院以及在系部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继续充实、丰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理想信念和诚信教育。
6、加强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纪意识和规范意识。
7、抓好我系毕业生文明离校和离校前的安全教育。
8、加强我系心理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各班心理委员开会,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预防心理疾病。
(三) 量化系部管理工作促进系部学风建设
1、根据学院2015年上半年将要出台的有关学生工作的考核指标和办法,建立我系学生量化考核方案。通过评比,奖罚制度来促进系部学风建设。
① 以日常管理为主要指标,并纳入各种职业技能等级考试通过率等其他指标,量化评分,并在每周一公布上周的评比结果。评分结果还与班主任津贴的发放挂钩,实行相应的奖惩。
② 建立流动红旗制,进一步优化学风建设。
③ 紧密配合学院各项学风建设活动,开展一系列先进班级或个人的学习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