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心理范文

职业心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心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心理

第1篇:职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心理韧性;职业心理素质;影响

1问题的提出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能通过个人的职业来实现。职业选择的正确与否也影响一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具备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对于个体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同时,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困境和挫折,如何解决好这些难题,对个人生活和职业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具备良好的心理韧性能帮助个体平稳的度过困难时期。在职业活动中,心理韧性和职业心理素质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共同对个体的职业活动和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

2心理韧性的相关概念

心理韧性(resilience)的研究始于美国,一般认为心理韧性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盒挫折的‘反弹能力’”。[1]所谓“韧性不仅意味着个体能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的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忍不拔,更强调个体在挫折后的成长和新生”。[2]具备良好的心理韧性,对于个人工作和生活的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韧性也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得到发展,从而在未来更好的应对困境。目前的研究都大量证明了心理韧性的发生机制是个体所具有的保护性因素与危险因素共同制衡而产生作用的。Richardson(2002)“所提出的过程模型是从瓦解与重新整合以及意识与无意识选择的角度来看待韧性的”。[3]这个模型指出,个体生活出现变化时,个体的“身心精神平衡状态”就会被打破,为了继续维持平衡的状态,会调动自身多个保护性因素与这些变化相抗衡,但是当压力过大,个体自身本能地抵抗失效时,这种平衡状态就被打破,而个体必须对现有的认知模式进行改变和调整(比如世界观、价值观、信念体系等),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平衡,这种新的平衡可能比原有的水平更高也可能更低。实际上人在一生甚至是同一时期会遇到多个应激源,不同的应激源会对心理韧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其实就是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相互抗衡的过程,只有在保护性因素处于优势时,个体才会良好适应,利用心理韧性度过困境并使心理韧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一模型的价值在于强调心理韧性是人们有意识进行选择的一种结果,与普通意义上的“复原”是存在区别的。

3职业心理素质的相关概念

学界一般认为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人的心理素质在职业行为上的表现和个体的心理素质对其职业生活的适应性程度”。实际上职业心理素质是完成职业相关要求的基础和必要保证。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在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则是更新的一个概念,未有明确的定论,但是根据职业心理素质的定义和其研究的内容来看,职业心理素质的结构主要是指个体为适应特定的职业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心理品质的总和,包括相关的职业技能和职业价值观等心理因素,可以概括为两个部分:一是职业意识,及职业活动的调节成分;二是职业技能,即从事特定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张大均(2003)的研究中“指出职业心理素质作为个体从事特定职业所需具备的基本心理品质,是评判其在未来职业活动中的成效和相应进行职业教育的基础”。目前,我国在对职业心理素质培训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发展,培训范围已经延伸到个体整个职业发展过程之中,主要包括职业定向时期的职业心理素质培训和生涯教育中的职业心理素质培训,全面多方面提高个体的职业心理素质,更好的适应职业发展的要求,满足个人职业价值的实现。

4心理韧性和职业心理素质的关系

心理韧性是个体在面对困难、挫折、逆境时所产生的内在反应,同时也包括个体所拥有的保护性因素的力量(社会支持系统等),具备良好的心理韧性,是个体能够顺利度过困难的重要保障,而通过一次次面对逆境,个体的心理韧性也会得到成长和发展,整合为一个新的动力系统,为个体提供更好的支持;个人的职业发展在一生当中是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生命构成中很大一部分,如何实现职业的顺利发展对于个人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职业心理素质就是从个人职业发展的角度来研究什么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个人获得成功,它是个人职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不可否认的是,在职业发展过程中,我们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而生活、家庭、感情中所遇到的困境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职业的顺利进行。如果具备了良好的心理韧性和职业心理素质,就可以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些困难对职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帮助职业的顺利发展。心理韧性与职业心理素质可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更好的应用在心理韧性提高和职业心理素质的教育中去,保证我们职业生涯的顺利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大均,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其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4).

第2篇:职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生;就业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7-0049-01

一、摸清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现状

职业学校学生多数处于青年初期至中期(16~22岁)这一年龄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的生理发展已接近完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如何促使这一时期的学生心理日益成熟,使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成年人,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青年初中期是走向成熟的关键期,此时学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心理冲突,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参加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大都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呵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环境适应能力比较差,缺乏相应的耐挫力。进人高职院校后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就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出现离校出走、仇视社会、报复、自杀等行为。从环境因素看,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学生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随着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也加剧了学生内心的冲突,使他们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再加上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虽然心理疾患的学生居少数,但产生的后果及影响却是大方面的。

二、了解学生心理热点及就业前心理突出问题

通过实践与调查,取得以下信息:

(1)掌握学生就业心理状况的资料,了解制约学生的心理成长的热点问题及突出的个案问题。

(2)缓解校内人际冲突,改善学生就业应聘的紧张、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

(3)及时发现精神疾患学生,并联系家长积极对症治疗,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建立相应机构 营造心育氛围

(1)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师资队伍,建立就业前心理咨询室。学院团委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学生科、就业指导处、班主任各个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学院就业前心理辅导及心理健康教育。

(2)营造良好的心育氛围,培养健康的人格品质

健康人格品质的培养,首先要让职业学校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耐挫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3)加大心理咨询的力度

从心理咨询具有治疗功能的角度来说,心理咨询属于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轻度心理障碍的人。通过与求询者的交谈、指导,咨询者针对求询者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帮助求询者找出正确认识自身心理问题的根本方法,引导求询者更为有效地面对现实,并为求询者提供建立新型人际关系的机会;同时,帮助求询者改变过去的心理异常,使他们最终恢复健康的心理。

(4)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业余活动,发展社会交往

通过参加各种业余活动,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和业余爱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以缓解紧张情绪,维护身心健康。另外,通过社会交往可以不断地丰富和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使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养成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

四、努力方向

(1)心理健康教育进入课堂

教学计划安排每个学期每周一学时。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富针对性,更能切合学生的心理实际,更能有实效,心理咨询室应做好如下基础工作:(1)为克服盲目性、加强针对性,对在校生进行就业前学生思想状况调查。调查以问卷的形式进行。(2)在毕业班离校之前,对他们的整体心态进行书面调查。

(2)教师方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成为每一个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而且必须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具备心理教育的能力,在各自的教育实践中自觉体现和渗透心理健康载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随着网络技术时代的到来,专家们预测教师的传统功能“传道、授业、解惑”中授业的功能将逐一步减弱,而人格培养的功能将大大加强。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将成为教师自我修养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孔燕,江立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2011,6.

第3篇:职业心理范文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近几年来,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的同时,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学校先后派出十几位教师参加国家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培训,组织心理健康教师到其他学校参观学习,其他学科教师也不同程度地接受了各种各样心理方面的学习培训。这些都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师资队伍。在校领导和教师们的努力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起来。

一、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领导重视队伍专业

学校组建了心理健康工作小组,由教学校长亲自带领,心理健康教师和部分教师一起开展工作。专门的队伍为学校全方位、全过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保证。学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室,每天下午都有2位心理咨询教师值班,为广大师生提供帮助。据统计,每学期都有近50名学生和部分教师到咨询室接受咨询,广大师生有了心理困惑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解决。

2.团体辅导点面结合

除了个别咨询外,学校还为广大师生提供团体辅导。2009年暑假,首都师范大学的田国秀教授及其团队,在我校二、三年级开展了“健康成长”的团体辅导,同时为我校班主任做了团体辅导。我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住宿生,普遍存在着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针对这一现象,2009年以来,我校心理健康教师每学期都对学生开展人际交往辅导。如果说个别咨询是点,那么团体辅导就是面,团体辅导的开展,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面。

3.报纸网络形式多样

学校搭建多种形式的平台,宣传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创办了心理健康报纸《心灵花园》,每月一期,发放到各教研室和各班级。充分利用网络这一媒体,在校园网首页中开设“心灵空间”栏目。建立了电子邮箱、QQ群,学生可以以不同方式留言,提出问题,心理健康教师及时给予回复,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地点限制。

4.组建社团扩充队伍

组建学生心理健康志愿者团队———心理社团。心理社团下设组织部、宣传部、戏剧部、网络部、调查研究部等五个分部。调动学生力量,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在社长的带领下开展工作。学生的参与,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

5.常规课程系统学习

开展心理健康课。根据德育课教学大纲,心理健康课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必选课。按照大纲的要求,我校在二年级开设了一个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其他年级每学期都有4~6节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进入课堂,学生系统学习,有效地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学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

6.课题研究以研促教

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研究,参加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标准的实验研究”的子课题“新课程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校本研究”。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并实践中等职业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

7.联系家长形成合力

建立学校与家庭沟通机制,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形式,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使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全过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档案主动预防

一年级新生一入学,我们就运用心理测量系统对新生进行心理测量,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心理档案,筛选问题学生作为关注对象,做好预防工作。今后,每学年我们都要为学生做心理测量,建档案、做追踪。平时我们也会下发心理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地开展工作。

2.辅导讲座体验成功

每学期我们都举办团体心理辅导和讲座,培养学生的心理潜质,让他们自己探索、发现、体验自我调节心理的方法,建立自我防御机制,开发心理潜能,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3.学科渗透齐抓共管

每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其他学科在教学中的渗透,陪伴着学生整个中职生活。班主任和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时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实训比较多。实习、实训是学生接触社会、体验职业的重要渠道,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校园。实习实训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职业心理调适,克服各种不利于就业的心理倾向,使学生正确对待职业选择和职业的变化发展,培养职业兴趣、爱岗敬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4.教师培训意识提高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每学期都为教师做心理辅导讲座。针对学校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化解师生冲突的方法”“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有效调控课堂”等等。学校还聘请校外专家定期为学校广大教师、班主任做心理健康辅导。学校正在筹划聘请专家做常年心理顾问,使广大教师心理健康、快乐工作。

5.校园文化潜移默化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校园文化”,充分利用学校原有的一些设施,让校园内的墙壁、橱窗、黑板成为“不说话的心理辅导教师”,同时不断地开发出新的活动阵地,利用各种媒体、第二课堂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第4篇:职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技校;新教师;职业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6-0060-02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技校新教师的队伍日益壮大。在为职业教育带来新力量的同时,新教师的高流动性也为技校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有些新教师入职1~3个月即流失,流失最多的是入职1~2年的新教师。新教师的高流动性虽然原因多种多样,表现在学校的薪酬福利、管理文化、人际关系、发展机遇等方面,但新教师在入职初期的自身职业心理状态的不适应也是造成新教师高流动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本文试图对技校新教师的职业心理状态进行观察和分析,为改善新教师的职业心理和行为提供一些建设性意见。

新教师入职后职业心理状态的变化

技校新教师大部分是大学毕业后工作一年左右的年轻人,入职后,其心理状态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憧憬新教师在入职之初对新的工作环境一般都会感到既陌生又兴奋,对于接受的教学任务充满憧憬。对于即将走上讲台信心十足,恨不得把自己的学问都教给学生,他们备课认真,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准备教学资料充分,教学行为中规中矩。

落差入职一段时间后,有些新教师逐渐感到教学过程与自己备课的预期有落差,觉得自己精心准备的课程遭到学生的漠视,不管原因何在,现实就是部分学生缺课、上课睡觉、开小差等等无心向学的问题摆在那里。更糟糕的是,自己义正词严的管理似乎不起作用,甚至出现学生对抗现象。

迷惑由于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遭受到挫折,并且未能找到破解的方法,部分新教师对自己的职业能力产生迷惑感。他们迷惑:自己堂堂大学毕业生(甚至是研究生)竟然搞不定技校生,这帮家伙还在教学评价的时候给自己打低分。由于课堂问题多,部分新教师还可能被学校的管理人员在巡查时扣分通报。

惶恐入职1年后,新教师不再新,但如果还没有找到改善教学的方法,部分新教师就会出现惶恐的职业心态。惶恐分配到某些班级任教,如中技班、调皮学生多的班,因为课堂管理难度大,教学检查中受罚的机会多。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如果恰好因为节假日、学生大项活动冲掉了自己的课,新教师会如释重负,即使没有绩效工资也在所不惜。

新教师职业心理状态变化与分析

新教师职业知觉分析知觉是个体为了对自己所在的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个体的行为是以他们对现实的知觉为基础的,而不是直接以现实本身为基础。技校新教师入职后的教学行为也是以他们对技校职业教育的知觉为基础的,他们认为,技校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大同小异,他们对教师职业的知觉主要是基于自己以往学习经历中对教师的直观印象,比如“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师的职业行为,对学生而言,“求学、接纳、敬仰”是应有之道。基于这样的对教师职业的知觉,新教师在开展职业教育工作的时候就是以自己的想象为基础,把课程准备的重点放在了“传道、授业、解惑”上,期待着学生求学的专注和敬仰。但这种脱离了技校学生现状的职业知觉,无疑使部分新教师的职业行为遭遇迎头冷水。

新教师的职业价值观分析在价值观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时代,新教师在求职时也会呈现出价值观的多元化和不稳定性,有些新教师选择技校教师职业是基于“先就业,后择业”的想法,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是看一步走一步,当在教学工作中遇到困难时就措手不及。有些新教师选择技校教师职业是图“清闲、自在”,他们以为教师不用坐班,有课就来,没课就走,还有寒暑假期,但入职以后发现现实与理想相距甚远,于是职业价值感大打折扣。

新教师的职业实践技能分析新教师一般都有较高学历,专业知识比较丰富。但由于大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专业教育往往是讲究学科的系统性,而对理论的实际应用较少涉及,加上新教师工作经历短,专业实践经验缺乏,新教师的教学与技校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导的教学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教师对教与学的理解是他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的基础,他们对教与学的理解往往是基于自身以往学习过程的体验。虽然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不断出现,但新教师对之并未有效理解和掌握。同时,公开课的演出化倾向令新教师觉得可望而不可即。

新教师职业观察力分析新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在设计和实施教学方案的时候注意力大多集中在对教学内容的讲授上,面向学生的教学观察力则明显欠缺。在课堂上,学生的情绪、表情常常呈波动状态,随着教师的教学,或喜悦、或疑惑,有的学生还会精力分散,做小动作。新教师在教学中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状态的变化,更谈不上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教学内容和节奏,创造愉快的课堂气氛,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引向教学的中心。

新教师职业情感调节能力分析新教师大多都是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朝气蓬勃,爱憎分明,喜怒哀乐皆形于色。在教学过程中,新教师也会将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表情、姿势和语言表达出来。但教师的职业特点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因为教师的情感表现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情感的表达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压力新教师也有烦恼和消极情绪,部分新教师可能难以调控自己的情绪,带着烦恼和消极情绪上课,就容易与学生产生冲突。

新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分析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对教学活动的PDCA管理循环(即计划、实施、检查、改善的循环),是教师对自己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力往往不成熟,经过短暂的入职培训,新教师较重视教案的设计和教学常规的掌握,但对于自身动态的教学活动,他们无暇评价和获得反馈,更不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新教师往往注意不到学生的反应,对学生反应的敏感性较低,哪个学生没能理解所学的内容,哪个学生情绪低落,新教师一般观察不到。

新教师的个性分析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需要具备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良好意志品质。新教师一般都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的,他们有着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思维活跃,资讯丰富,个性张扬。但新教师在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坚定性和持久性方面存在不足,容易浅尝辄止,对职业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估计不足,特别是对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矫正缺乏耐心。新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相处的能力和技巧方面明显不足,要么相处冷漠,要么百般迁就取悦学生,这两种方式均难以真正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值得敬佩的形象。

改善新教师职业心理状态的建议

第5篇:职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幼专生 职业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的扩招使得毕业生的供给量远远大于企业的需求,但是不少企业却很难招聘到理想的人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不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幼专生做为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既没有本科生深厚的理论知识,也没有技校学生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诚然,这只是就业危机的现实原因,然而当我们看到面对就业状况并不理想这一事实,大部分在校生看不清未来的方向,从而用网游等虚幻的生活方式来打发自己的大学生活时,显然这就涉及到了更深层次的职业心理素质问题。本文在描述幼专生所存在的职业心理素质问题的基础之上,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分析此问题的成因及其解决对策。

一.幼专生职业心理素质存在的问题

1.职业价值取向功利化。

在这个消费的社会,幼专生要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难免会很重视工作的薪资待遇,把个人的发展放在第二位,认为好的工作主要从地理位置优越、工资福利待遇高、社会地位高、工作环境好等方面来衡量,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这样很容易导致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缺乏为了实现理想而放弃眼前利益的勇气;还有幼专生大部分都是女生,女生的虚荣心比较强,容易攀比,如果自己的工作环境、薪资待遇不如别人,她马上就会放弃现有的工作,另寻他处,这些都导致幼专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出现偏差。

2.职业角色认同困难。

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用人单位选拔人才的标准越来越严格,使得大部分能力平平的毕业生被拒之门外;还有就是大部分的幼专生进入幼专学校都是自己的选择,希望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这部分人还是从心理上认同和接纳了幼师教育。但不排除有一部分人进入幼专并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在父母的安排和逼迫下进入大学校门的,她们不愿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毕业证,不注重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有的甚至带着一种反叛的心理生活在大学校园,这样很难产生职业认同,而且还会出现适应、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

3.职业情感意志薄弱。

有一部分幼专生缺乏对自己和工作岗位的认知,不知道自己在工作中能做什么,怎样去做,当在工作中遇到挫折时,就会出现自信心不足,无所适从的表现,影响自身的职业情感意志;还有一些幼专生在重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忽视了社会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临近毕业时,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她们很难适应,有的甚至出现社交恐惧心理;有的对自己就业的期望值很高,但就业不能尽如人意的现实使他们产生心理反差,从而产生焦虑的心理;这时候她就会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怀疑,心会在干与不干之间徘徊,动摇以往的职业意志。

二.幼专生职业心理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分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也就是说只有课上和课下结合起来,互为补充,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挥其效用。而实际的思政课堂教学与日常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主要由于大学中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突出了主流意识的内容,忽视了与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的教学,周中之在文章中表示:“思政的教育内容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就不能真正解决学生思想中的问题”。[2]还有就是思政工作的管理模式化、程式化。主要表现为思政工作的负责人为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或副院长,学生处制定具体方案,而具体实施者则为辅导员和班主任,其他授课教师及各部门干部职工则没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

2.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实效性较差。

目前,许多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理想信念不太坚定,给学生的感觉是老师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所说的,这样一来,当教育者对自己所传授的东西都不信任、模棱两可的时候,他的教学是没有说服力的,更不会产生实际的效果;还有就是思政教师的教育方法比较单一,灌输性的内容居多,启发感染性的内容较少,要求学生的较多,给予学生的较少;再有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综合素质不高。对于教育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的知识涉猎太少,心理健康教育往往是在学生出现实际心理问题时才做教育咨询,主动性不强。

3.大学生自身存在诸多心理问题。

幼专生有一部分是由于高考时没有实现自己的理想,无奈选择的幼专,对于这些学生来说,她们的心理问题相对比较突出。如:自我认知出现偏差,典型的自我认知偏差表现为低估自我,表现为自卑、怯懦,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竞争和挑战;就业攀比和盲目求高,表现为在选择单位时,总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就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忽视自身特点,过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就业取向上,把自己就业目标定得过高,其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陷入苦恼中;还有就是从众心理和依赖心理严重。部分幼专生选择工作单位缺乏自己的主见,容易被传统观念和社会刻板效应左右,看同学们都愿意去的单位,他们就想去,对同学们都觉得不好的单位,他们即使有点想去,有时也碍于面子问题而放弃,结果丧失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另外部分幼专生缺乏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校期间从不考虑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岗位,找什么样的工作,只希望通过家长的社会关系、学校和老师为自己找工作。

三.提高幼专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对策

1.创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好的思政教育环境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巩固和发展,反之,不良的环境则会消弱思政工作的影响。要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校风、学风的建设。要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奋发向上、自立自强的校风,一种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学风。二.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积极营造健康向上、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这样不仅可以休养身体,而且还能陶冶情操、增加文化修养、全面提高素质。三.治理好校园周边的环境。安全的校园环境是发展一切的最基本前提和保障。四.加强校园网络管理,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网络充实自己。总之,“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和帮助。”[3]

2.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

对幼专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立足幼专生实际,进行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幼专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心理健康计划,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利用多媒体、网络等高科技手段,从幼专生的实际出发,帮助幼专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如大一刚入学就对新生进行心理能力测试,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地对其进行纠正和辅导,并定期组织一系列相关的活动来增强她们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引导幼专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合理竞争,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只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改进了,才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提升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

“思政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处于主导的地位,他们的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首先要稳定思想政治教育师资队伍,变兼职教师为专职教师,变少数专职为多数专职,工资待遇、职称评定等要制度化、规范化,用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此基础上,要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整体素质。这就要求思政理论教师要有坚定的马列主义信仰,良好的师德,真正地把马列主义当成事业全身心投入,用自己的言行示范去感染学生,而不是表里不一,仅把教学当成养家糊口的工具,得过且过。另外,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要有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除了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之外,还要积极进行本学科领域科研项目的申请,了解思政最前沿的知识,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并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中,以科研来促教学。

参考文献:

[1]高扬,高职院校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调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93-95

[2]周琳,刘勇.高职院校应加强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6):36-39.

[3]何远亮 李景国:论构建和谐校园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重庆大学文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23

[4]毕叶,以职业生涯为主线,全面实施职业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41-45.

第6篇:职业心理范文

一、良好的人格素养

心理咨询教师的人格是做好心理咨询工作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心理咨询应具备的首要条件。心理咨询教师是否具备健康的人格,直接关系到咨询关系的建立和咨询的成效。许多研究表明,心理咨询者的个性品质、人格特征是影响咨询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咨询人员必须具备三种品质:(1)真诚,即咨询人员应当是诚实的,真挚的,表里如一的,没有掩饰的;(2)无条件积极关注,即无论何类来访者和问题,咨询人员都应以全面接纳的态度对待;(3)共情,即能感受到来访者的感受,并有向来访者表达这种感受的能力。美国学者Guy也认为,一名有效的心理咨询者须具备以下特征:(1)对人具有强烈的兴趣,充满好奇心并喜欢探究;(2)具有倾听的能力;(3)善于沟通,喜欢与别人交流;(4)共情,善于理解别人,设身处地;(5)较强的情感洞察力,善于处理各种情感问题;(6)内省,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并善于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把握自己;(7)宽容,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绪;(8)幽默,可以发现生活中积极有趣的一面。

二、优秀的心理品质

心理品质始终是人的综合素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教师自身必须要有健康而良好的心理品质,这对咨询的成功有重要意义。因为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咨询者要协助求询者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咨询教师的言谈举止常成为求询者行为的楷模。若咨询者本人在个性方面有缺陷,他的行为处事能力便会受到影响,这就会引起求询者更多的焦虑。心理咨询教师必须具有的心理品质主要有:对人际关系敏感,而不是反应迟钝;能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情绪稳定,具有解决个人问题的能力;能自我接纳、自我调节;真挚的情感,亲切、和蔼、尊重人、善解人意,易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顽强的意志,在咨询遇到困难时,咨询教师要具有顽强的意志力,从而克服困难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具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在咨询过程中通过来访者的言语和表情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保持客观的态度,能对来访者的反应进行客观的观察,在向来访者提供心理援助时,能保持客观的态度 。

三、高尚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保证从业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一个合格的心理咨询教师应遵循以下职业道德:首先,应热爱心理咨询事业。这是心理咨询教师从事复杂的创造性劳动的精神能源。热爱心理咨询事业,需要心理咨询教师具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计个人得失,不为名利,全心全意为来访者服务;第二,咨询教师应尊重和保护来访者的利益,把来访者看作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要满足来访者的合理要求,替他们保守秘密,尊重他们的人格。保守秘密,尊重隐私是保护求询者利益的重要方面,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必须以诚实的态度对待求询者,决不能以任何方式透露或公开那些会给求询者带来羞耻或者损害求询者利益的情况。只有做到这些,才能赢得来访者的信任。第三,要处理好与其他心理咨询人员的关系。要尊重、团结同事,虚心学习同事的先进经验与先进技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切不可互相拆台,自以为是。第四,要按规定使用测量与治疗工具。心理咨询过程中,常需要使用必要的心理测量工具,有时也采取一些相应的治疗矫正手段,因而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的要求和规定。在使用心理测量工具时,应实事求是地按规定操作,对结果既不扩大也不贬低。在使用有关的心理治疗技术时,首先要取得来访者的同意,决不能抱着炫耀的心理,做一些力不从心的无把握的治疗。

四、坚实的知识基础

我国的心理咨询从一开始就超出了医学的范围,涉及到哲学、教育学和医学等综合知识,是多学科汇集、协同的产物。心理咨询行业的特点决定了从业人员的职业属性:既要有精深的专业基础,又要有广博的知识辅助;既要掌握自然科学,又要熟知社会科学。首先,作为心理咨询教师,必须掌握咨询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卫生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临床心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这是进行有效心理咨询的基础。心理咨询教师只有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素养,才能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咨询,离开了理论知识的指导,心理咨询则成为肤浅的、一般意义的经验之谈。

其次,咨询人员还要对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理论流派能够透彻理解和运用。理论是指导实践的基础,掌握深厚的咨询理论是咨询教师有效发挥自己特长的必要前提,它在指导咨询人员与当事人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评价自己的专业行为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要借鉴某些心理治疗原理,诸如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钟友彬的认识领悟疗法,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交往分析疗法,森田疗法,行为疗法等,这些理论在心理咨询中运用较为普遍,可用来帮助来访者积极看待挫折,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从绝望中看到希望,对心理咨询事业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三,心理咨询教师还要掌握一些基础医学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因为心理疾病与身体疾病是相互关联的,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该具备生理学、病理学和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区分精神病、神经症、心理障碍、心理变态及其它心理问题的界限,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与能力范围。因为心理咨询中会遇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又因为来访者的某一心理问题可能涉及到许多方面,所以心理咨询教师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心理咨询教师知识渊博、学问高深,会增加来访者对他们的信任感,并为有效开展心理咨询奠定基础。

五、熟练的咨询技术

心理咨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技术。一个专业心理咨询工作者,不但要精通理论,还必须能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操作。这就要求心理咨询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咨询的方法与技术,如会谈的技术、沟通的技术、观察的技术、倾听的技术等等。

第7篇:职业心理范文

压力,亦称为应激,是指个体面对威胁性情境或不良事件时所出现的生理或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它由压力源、个体对压力事件的主观认知和评估、因压力事件引起的个体生理和心理上的行为反应这三方面构成。压力本身并不会引起个体的压力反应,只有当个体对此进行认知评价并内化后,才能使事件变成压力。而职业压力一般指在职业活动中,由于不能满足某种需要而感受到的紧张或焦虑状态,从而造成与职业要求不相符的一系列不良反应。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因素在职业压力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一、职业压力对辅导员心理的消极影响

机体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压力会引起生理变化,必然也会引起心理变化。心理变化有适度与过度之别:适度的心理反应,如情绪的唤起、注意力的集中、动机的调整和思维活动的变化,能唤起和发挥机体的潜能,增强抵御和抗病能力;而过度的心理反应超过了机体自身的调节和控制能力,就可能引起各种生理或心理问题。

教育职业性质、劳动特点以及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辅导员经常会处于职业性外环境的应激之下,使个体产生程度不同的身心应激反应,包括紧张、焦虑、恐惧、愤怒、敌意、抑郁等情绪反应,以及丧失自信、自我评价过低等认知反应。因此,辅导员如果长期处于强度过大而且超出个体应付能力的应激状态下,不但影响辅导员的心理健康,也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并最终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辅导员职业压力源的心理因素分析

导致压力的原因也称压力源。压力源是个体感知到的并且经过认知评价认为对机体有威胁并引起机体的压力反应的事物或环境。辅导员的职业压力源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辅导员所在的组织环境因素,二是辅导员个人的因素。

1.组织的因素

辅导员所在的组织环境,即学校环境是形成辅导员职业压力的首要因素。辅导员的职业压力与其所从事职业的特点密切相关。一般来讲,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务性管理和承担少量的教学任务等。辅导员要掌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设法保护个人隐私;要抓学风,跟班听课;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安全和健康;还要早查操、晚查寝;一些辅导员还有形式与政策课等教学任务。工作内容的纷繁复杂和单调重复使得辅导员经常处于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下。

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具有独立思维的大学生。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是辅导员所关注的对象,也是评估辅导员的标准之一,但是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不易为辅导员所控制,这也易对辅导员构成压力威胁。学生中的矛盾、心理问题、不良行为、厌学情绪等等,都是辅导员每日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难题。这一过程常常使他们产生厌倦感,感到有压力。[1]

辅导员在工作中权责不匹配也是造成辅导员职业压力的重要原因。对于在高校中地位较低、工作在基层的辅导员来说,对下要对自己的学生负责,对上还要承受来自上级领导的压力。辅导员即便工作再努力,也难保所管理的学生不出意外,一旦有事故发生,首先受到问责的就是辅导员。正是这种对未来不确定事故的忧虑所引发的职业预期压力,让辅导员深感“职业安全”经常面临威胁。另一方面,学校管理部门“政”出多门,各部门都能通过其行政权力向辅导员布置工作,辅导员则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应付任务。辅导员在工作中所担负的责任要远远大于其所能行使的权力,导致在工作中如履薄冰,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另外,学校内部的人际关系可能影响辅导员的心态并引起压力的产生。辅导员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需要面临多方面的人际关系交往,所以人际关系的压力是辅导员经常面对的问题。如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辅导员与其他教师的关系、辅导员与领导的关系等。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旦处理不善,就会让其对工作产生厌倦心理,心理压力也会随之加大。

辅导员的工作性质还决定了要扮演多重角色:班集体的管理者、学生的人生导师、家长的人、学生心理保健者、学生的知心朋友等,学校期望辅导员的每个角色都扮演得尽善尽美。作为“班集体的管理者”的角色,要在班级建立良好的制度,严格要求学生;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的角色,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表率和楷模;作为“家长人”的角色,要像父母一样对学生关心备至,悉心呵护,不能有一点闪失;作为“学生心理保健者”的角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困惑,保证他们心理健康发展;作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的角色,就要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成为学生的知己。面对复杂的职业角色,辅导员一旦无法协调,角色冲突也就产生了。如果辅导员不能很好地实现多种角色的转换,造成了心理矛盾和冲突,势必加重其心理负担,导致身心疲惫。

2.个人的因素

与学校的因素相比,个人因素是辅导员职业压力的内在因素,主要包括自我期望值过高、对职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感、自我调控水平的差异等。

一般来说,辅导员群体是一个思想先进、各方面较为优秀的群体,他们本来有自己的学业和专业,每位辅导员从第一天工作起,都会在潜意识里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期待,预设了一定的目标,希望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并渴望得到他人认可,肯定自己的成绩。但如果辅导员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一旦自我期望目标不能实现,就会有很强的挫败感,从而引发心理压力。

通过对教师自我发展压力及其应对方式的研究发现,自我发展压力已经成为教师当前主要的职业压力之一。[2]同样,自我发展压力也是辅导员职业压力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学校对辅导员培训、提高等支持系统尚不完善,辅导员会对职业发展的前景有明显的不确定感。

还有,每个人的人格特征都不同,每个辅导员的人格特征也不同。辅导员个体自身的人格特征对职业压力的产生也有直接影响。不同的人格特征使倦怠的个体差异很大。同样的压力放在不同的辅导员身上,其反应是不一样的。在面临同样的压力时,不同人格特征的辅导员往往采取不同的策略应对。由于辅导员自我调控水平的差异,有的辅导员面对压力能采取积极的办法去应对并缓解。而有的辅导员自我心理调控能力差,缺乏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和技巧,所以难以摆脱压力,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三、辅导员职业压力的心理调适

在生活中,压力总是存在着,用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应对,将取决于人们如何认识压力,从而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和感受,最后决定采取怎样的行动。理性情绪治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行为源于人们的思想,思想的根源是人们对一类事物的看法即信念,而信念的产生源于人们的思维方式。在压力应对中,人们只有先改变认知方式,才能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改变辅导员的压力认知,通过自省增强工作效能感,是辅导员快乐生存和智慧发展的前提,也是应对职业压力的有效策略。

1.改变对职业价值的认知,寻找辅导员工作的乐趣。辅导员要有合适的职业心理定位,将自己的价值、追求融入学生成才的喜悦中,并使之转化为强烈的职业责任感。

2.改变对挫折情境的认知,调整为适度的期望水平。真正认知客观现实并非易事,因为客观现实并不一定符合人的主观愿望和想法,有的时候甚至事与愿违。所以,辅导员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地看待现实,在现实的基础上明确自我期望。当一些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时,要学会面对它,不能回避。另一方面,确立自我期望不能片面地从自我出发。辅导员要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要适当,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都是有问题的。这就需要看清主观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差别,这样才容易把握自己。要摆脱压力的重负,辅导员还要正视压力、接受事实,采取适当的措施,包括有意识地观察自己的工作环境,反省自己的失误,及时处理问题,必要时寻求他人的帮助等。

3.改变对人际环境的认知,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辅导员缓解职业压力的重要方面。因此,辅导员应学会与人交往,善于与人交际,注意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调节自己的心理,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和谐发展。与人交往,除了建立自己的人际支持系统,把握好平等相待、互利互惠、守信践诺、宽厚待人等人际交往原则外,还要正确地看待与同事、学生、家长的关系,主动把自己纳入教师群体中,勇敢面对问题,以减轻由复杂人际关系引起的焦虑。

4.改变对自我的认知,保持良好的心境。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是减缓压力的重要条件。因此,辅导员对自己的认识越多、越正确,越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调适工作压力。认识自己就要客观地剖析自己的优缺点,正确地评价自己,并坦然面对自己的一切,悦纳自己并发展自己。

另外,辅导员应根据个人兴趣、能力、性格等心理特征和人生奋斗目标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及时有效地对人生目标进行调整,从而增长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促进职业生涯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职业心理范文

基于上述意图,我们设计了读书动机、学习状况、职业观、就业与择业,以及学生创业等方面共15个问题、65个选项内容,使学生做无记名选择回答。这样做比较能认真地反映学生心理状态,同时也规范了调查内容范围,能够较好地实现调查目的。

我们在各实验班进行实验,各班主任在组织选择作答及统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调查时间大约用了一周,参加调查测试的学生共有6个班,全部是一年级(下期)的护理专业学生,共有258个人接受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3个,其余皆是女生。

我们在对各班的调查统计进行了汇总,从汇总的情况看,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职业与就业观、竞争与创业意识,整体主流是正常的,这与学习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不无关系。但是仍然有较大比例的学生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误区。比如“就读职业学校是我的自愿”仅占参测人数的49%,可见多数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识还是不够的,甚至还有10%的学生认为“读职业学校是被招生老师骗来的”,有70%的学生认为“在职业学校毕业后应该由学校安排工作”,还有3%的人认为“我可以凭家里的社会关系找到工作”,有56%的人认为“根本没有想过创业”;“我不想创业”、”我不需要创业”、“我不可能创业”、“我不敢创业”的人分别为8%、6%、34%、8%。可见中职学生的创业意识是很淡薄的,这些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为没有发奋学习的要求,无所事事,贪玩好耍。认为“自律性差的人创业能够成功的占了26%。种种心理误区不能不说是教师工作、学校育人的障碍因素,我们的任务就是要研究新情况,切实消除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障碍,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中职学生。

从统计中可知,不想读书的占16%,想读书的但不想读职业学校的占15%,认为到职业学校读书是人生的一大错事的占7%,尤其是女生最为突出。表明就读职业学校是我的自愿总人数,从调查答卷中统计虽然占49%,但这部分学生的内心是矛盾的,因为女生占这部分人数的绝大部分,这表明部分女生在回答问卷时两面都选,由此看,宣传职业教育对社会和个人发展的作用和意义还有待加强,端正好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心态,消除他们中存在“读职业学校实属无奈的心理”,使他们感受到读职业学校的优势和前景,自觉地热爱学校,热爱职业教育,为就读职业学校而感到自豪。

我们还要注意解决好学生就读职业学校的动力问题。事物的发展没有外动力不行,但没有内动力也不行,内因和外因是相互相成的。从调查统计可见,“靠家长和老师要求来读书”的占25%,这部分学生,缺乏主见性,什么事情都要依靠父母的选择或老师的规劝,当然,还有一些同学是随波逐流,一窝蜂的都来就读某个职业学校,并且大家都选择某个专业,读了几天书,才知道自己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假期中可能还有极个别的学生回家和父母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思想斗争;“为了让学校分配工作的”占70%,他们想在学校的帮助下求得一份稳定的职业,这部分学生家里社会关系简单,对社会了解很麻木,需要得到别人的指点和更多的帮助;“为了找一个知心的异性朋友的”占5%,这些学生对待学习很马虎的,这要求老师们要高度重视激发和调动学生们读书的内在动力,才能从根本上树立起学生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良好风气。学习风盛,班风才良,全体班风良,全校风气才好,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和塑造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技术性人才。

对少数以异性朋友为读书动力的学生,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讲究工作方法,既要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又要矫正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要让学生认识未成年人早恋的危害性和危险性。

第9篇:职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心理咨询;高校;应对

随着我国第一部心理咨询师职业规范标准——《中国心理咨询师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我国的心理咨询工作走上了专业化、正规化和职业化的发展之路。

一、心理咨询历史嬗变考评

西方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社会发展和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心理咨询在对青年进行职业指导的浪潮中应运而生。开心理咨询先河者首推美国职业指导者帕森斯(F.Pasenons)。他在1909年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此书可谓世界上第一部有关心理咨询的著作。他通过研究个人、职业两方面的特点,对个人求职和发挥个人潜能给求职者以帮助。同年,比尔斯发起成立了美国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其宗旨在于维护人的心理健康,预防和矫治心理疾病。一战后,随着心理测验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以心理测验为基础的临床指导性心理咨询模式,其领军人物是明尼苏达大学威廉逊教授。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急剧变化,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适应上、尤其是情绪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加之由于战争的创伤性影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使心理咨询得以空前发展。至今,美国心理咨询方兴未艾,无论其理论还是实践技术上,日趋完善,其专业化、职业化、法律化水准,在当今世界心理咨询领域是领先的。20世纪60年代后,心理咨询在世界上许多国家起步。尽管从业者来自不同的职业背景和领域,开展活动的形式、规模与质量参差不齐,但就其推动整个世界的心理咨询活动,构成心理咨询链条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言,其成就依然可圈可点。

反观我国,虽然引经据典可以考证出心理咨询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心理咨询思想在从先秦到明清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中,熠熠生辉[1],但是,我们必须承认,这些散见于古代典籍中的心理咨询思想与实践,仍然是零碎的、不系统的或不自觉的,还称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理咨询理论。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人们的心理问题在巨变的时代背景中逐渐突出,于是在一些医疗部门,如中山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首钢医院等开设了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咨询才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开始在人们的心理生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行业规范,缺乏必要的监督与约束,以及政府的引导和管理滞后,我国的心理咨询一直处于范围广泛但良莠不齐的非职业化状态。我国于1985年在浙江省湖州师专成立了第一个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心后,高校心理咨询也呈现星火燎原之势。面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的心理特殊性,高校心理咨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活动,在预防和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客观上也推动了我国心理咨询事业发展。目前,全国一千余所高校中约有近40%以上的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或心理教育,北京地区则达到了70%以上,形成了一定规模[2]。当然,其中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可以相信,随着《标准》出台并付诸实施,得以净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咨询,作为一种能够提供有效心理援助的专业活动,必将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职业领域。

二、高校在心理咨询职业化中的应对

很显然,心理咨询在我国成为一种职业,是以竞争和创新为特征的时展的必然结果。心理咨询发展为职业不仅是一种必然,也是一种必需。另外,无论从数量或质量看,我国心理咨询人才的匮乏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现实。大量的专业人士需求与匮乏的专业人才状况正是我国心理咨询行业尴尬的现实。所以,规范、净化、管理、监督心理咨询业,使之专业化、职业化和正规化,就成为维护人们切身利益,提高大众身心健康的当务之急。这里,我们需要反思和回答的是,高校在心理咨询职业嬗变的过程中,该作何应对呢?

1.意识上求变

观念转变是高校应对心理咨询职业化的首要任务。目前,高校中将心理问题思想化和德育化的观念还有着极大的市场,心理咨询生理化和心理咨询治疗化的认识误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7]。这给心理咨询职能和作用的发挥造成了很大麻烦,使我国高校心理咨询的发展步履维艰,甚至沦为应付上级检查和评估的一种装饰。《标准》的出台,为高校重新认识与理解心理咨询职业,搭建起了平台。高校应该以《标准》出台为契机,切实扭转过去的陈旧观念,从职业化和专业化角度,把握心理咨询作为职业所体现的内涵和外延,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地来理解心理咨询这一全新职业,消除偏见、误区和神秘感,重构其新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观念、概念及文化,使肩负着以维护人类内心安宁为使命的心理咨询首先在高校真正生根、开花和结果。要以高校为发展平台,让更多的人认识心理咨询,走进心理咨询,使心理咨询走出高校,走向社会,成为提升人类心理生活质量的不可或缺的援助力量。

2.专业上求新

心理咨询作为职业已经走进了人们视野。但是,人才需求数量和人才培养的数量之间的巨大缺口,则是不争的事实:一方面心理咨询领域人才匮乏几近告急;另一方面则是该领域充斥着大量的滥竽充数的人。另外,在该领域之外还有数量不可低估的,怀着不同目的、心态的人,试图进入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所以,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净化心理咨询市场,提高咨询质量,维护心理咨询荣誉,高校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高校应充分利用其人才培养上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在有条件的高师院校或综合性大学的心理系、教育系、哲学系、社会系、管理系、人力资源系等相关学科基础上,筹办心理咨询专业或者开拓心理咨询方向,调整或重建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在掌握理论基础后的实践能力、操作能力的养成,使该专业大学生完全具备心理咨询人员资格认证的资质。同时,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考虑在硕士或者博士这一层面上,新开心理咨询专业或培养方向,鼓励更多的硕士或博士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这对于规范心理咨询市场,重建心理咨询声誉,进而推动该领域发展,无疑会起到表率和引导作用。所以,高校须以《标准》颁布为切入点,将心理咨询作为专业来发展,不仅会为心理咨询事业提供发展的原动力,也使得高校在应对心理咨询职业化过程中,能拓宽专业路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为心理学发展找到一个极具生命力的生长点。

3.师资上求全

心理咨询人员资格认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取得资质前的专业培训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它事关咨询人员的从业水准、从业能力和从业道德。《标准》中规定:从事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教师必须具有心理学及相关专业副高职以上职称、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者,或取得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3年以上者,经心理咨询师执教培训后,可担任心理咨询员或心理咨询师培训教师;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正高职称,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满3年者,可担任高级心理咨询师的培训教师。上述执教师资标准向高校师资提出了挑战。高校固然名师云集,人才荟萃,但能否应对挑战,却是必须审慎思考的问题:一方面,高校师资应该转换角色,积极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获取心理咨询师资格;另一方面,高校师资应把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心理咨询职业化紧密联系起来,以强化的师资条件为基础,将培训咨询师作为提高自己专业素养的契机,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心理咨询师培训拓展自身专业视野,养成心理咨询职业化意识。

4.咨询主体素质上求高

尽管我国已有近40%的高校在为大学生进行着心理咨询或心理教育活动,但以笔者所见,在这一近乎蓬勃发展势头背后,隐藏的却是效能的日渐萎缩,其中的从业者素质堪忧:有些缺乏心理咨询理论和技能且身份复杂的所谓咨询员,二十余年来,一直把持着心理咨询在高校的低效运转。从一定意义上而言,这是使高校心理咨询裹足不前的严重羁绊之一。心理咨询绝非是任意行为,也绝非是什么人都可以涉足的,那种认为心理咨询无非就是安慰、劝说的观点行为,实事证明,只能给心理咨询带来灾难。心理咨询是一项严肃行为。它之所以可能,在于这是专业领域,在这一专业领域从事活动的人是专业人士,他们一般要具备《标准》中规定的各种专业能力。咨询人员的知识水准、从业能力、人生阅历、实践经验、道德水平、人格魅力、学历水平等资质,对于高校从事这一行业的人而言,缺一不可。高校咨询人员要以《标准》为准绳,积极参与资格认证,以切实改变目前高校心理咨询的尴尬局面。心理咨询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检视自己,不断修正,不断前进。

5.理论上求原创

我国心理咨询二十余年来一直蹒跚而行,没有实现超越性和突破性的进展,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心理咨询理论创新。由于心理咨询根植于西方的文化背景而非生长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它的中国化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我国学界的难题。当某些心理咨询理论、技术或是量表在为解释西方人的心理现象发挥作用时,它为中国人解惑答疑时却是那样牵强,甚至是无能为力。这就是我们心理学界长期以来专于模仿,少有创新,专于引进,少有其理论反思所付出的代价。如果我们仍对心理咨询原创性理论无动于衷,那么,我们所做的将依旧是为西方的心理咨询是否具有普遍性提供佐证。高校是学术创新和知识生产的沃土。高校拥有大量的专家、学者以及科研优势;高校有着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和可贵的学术传统;高校面临着心理咨询职业化的难得的发展契机。因此,高校应该从过去的研究模式的禁锢中解脱出来,在引进西方前沿性、前瞻性理论和技术的同时,反思其文化品质,在本土文化背景中,积极修正,勇于原创,进而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适合国人的具有创新性和本土文化品格的心理咨询模式、技术乃至理论,这是我国高校在心理咨询成为一种职业时所面临的最为困难的抉择,也是最深层次的问题。惟有如此,才能解决心理咨询原创性不足的问题,因为这是建构我国自己的心理咨询的根本。

参考文献:

[1]车文博.心理咨询与治疗实用手册[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5.

[2]樊富岷.我国大学生心理咨询之发展[J].大众心理学,1995(6).

[3]张俊仁,等.咨询心理学[M].北京:知识出版社,1997.

[4]钱铭怡,等.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