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学教育辅导范文

中小学教育辅导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小学教育辅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小学教育辅导

第1篇:中小学教育辅导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辅导

随着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更多的中小学校正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纲要》颁布以来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来看,不少专任教师简单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科课程,仍不太了解它的特性,把握不准教学与辅导的要求和要领,出现了《纲要》所要求力戒的学科化教学、传统化教学等不良倾向,未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其教学与辅导的基本特性和要求等问题,尚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与宣传。

一、走出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1.1心理健康教育的医学化

心理健康是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如果把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相混淆,主要是面对少数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疾病的治疗,心理障碍的疏导,用治疗取向代替预防、发展,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个别化、医学化的倾向,就会忽略全体学生的身心发展。心理咨询仅仅面向个别学生,它只是学校健康教育的一个方面,不能成为健康教育的全部内容。

1.2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

因为缺乏心理健康知识,把学生表面的行为“上纲上线”到品行不良的高度,而忽视了行为背后潜藏的真正原因――学生的心理需求,所以只理解为是班主任和政教、团队工作者的任务。误将心理问题归结为思想品德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代替心理教育。

1.3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化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施教形式和内容上,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单纯地开设心理课,或开展心理咨询,或进行心理测验。首先,学校这方面工作者大多为半路出家,专业性不是很强,其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有许多属于非知识性的内容,需要通过活动、实践、训练等亲身体验的方式才能实现,而且心理课程只能解决一些共性的或一般性的问题,很难能解决个性的或特殊性的问题。常常因措施不当以致公开结果,人为分类,结果无意中伤害了学生,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疾病。

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2.1教师的表率作用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的人格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质量。”教师完善的人格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并成为学生学习模仿的榜样。有理想,有抱负,对事业兢兢业业,刻苦认真。有正气,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行为等,体现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学识广博,思维敏捷,良好仪态,充沛精力,开朗性格,乐观幽默,愉快的表情和文雅的风度,有较强的承受挫折能力,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友善等。教师的人格魅力悄悄打动学生的心,足以使学生心悦诚服,达到效仿疗法的目的。对学生人格的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2.2课堂的渗透作用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主要活动场所,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最多。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素质的主渠道。

2.2.1选择恰当教学内容

强加给学生的心理教育是枯燥无力的,是很难被学生接受的。每一堂课所要“渗透”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应是该堂课的教学素材中所蕴涵的,是份内的、自然的。例如通过介绍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如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做出巨大贡献,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会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等古代的化学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在讲纯碱时,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化学家、制碱工业的先驱和奠基人侯德榜为打破外国技术垄断,投入全部身心完成了氨碱法,并将其研究成果毫无保留地公布与众的高尚人格。通过“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教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化学与现代社会密切相关。从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到人造卫星上天,从现代海洋开发到合理利用资源,从现代化工业发展到人类环境的保护,从人的衣食住行到卫生保健,都离不开化学知识,从而使学生适时产生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时机,向学生展示学习化学的价值。使学生明显地感觉到,学好化学能够培养科学情感和科学态度,提高科学实践意识,优化思维品质,培养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知难而进勇于探索坚忍不拔的毅力。

2.2.2营造良好心理环境

心理环境是教学环境中无形的方面,是教师和学生共处于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可感的某种心理气氛和情景,是教学过程中对师生产生“共振性”即整体倾向性的心理情绪。创设良好的育人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理智感,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落落大方的教姿融入学生的主体,体现出与学生的平等。善于观察、了解学生,多赏识,少责备,多表扬鼓励,树立每位学生的威信,宽容学生,善待他们的错误。一次测验中,有个基础较好的学生做得很不好,该做的都没有写。在评讲试卷时,其中有一道比较难的习题让他讲解,结果讲的很好。我接着说:“试卷上其他部分做的都很好,如果这道题没有错的话不是更完美了吗?”这种心理的沟通给了他很大的鼓舞,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一直保持优异的成绩。

第2篇:中小学教育辅导范文

1.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是时展的需要和呼唤。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其结果是一方面使国人大开了眼界,扩大了视野;另一方面也随之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东西方不同的价值观的碰撞给人们的道德观念带来的困惑与行为矛盾,逐步在校园、家庭和社会中表现出来。面对这种挑战,如果我们一味地抵制外来文化,那只会造成封闭自守,与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失之交臂,继续推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我们应从正面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对学生进行中国文化传统的教育,及时纠正学生中出现的道德偏差。我国提倡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道德教育正是从这一时代前瞻出发,使学生能够以优良的素质迎接21世纪的挑战。

2.社会发展的现状要求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回归。党的以后,我国经济得到迅猛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根本的改善,由于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实施,我国目前已有5000多万独生子女,这一特殊历史条件产生的特殊群体,受到来自家庭的过分爱护与保护。越来越多的长辈把孩子捧为“小太阳”、“小公主”,过多地讲究孩子的营养、打扮、排常这些“过度”的爱,使大部分孩子变得骄奢任性,缺乏自理能力,缺少理解心、孝敬心和责任心,他们不知父母工作之艰辛,不知父母的养育之恩,有时父母行为稍不合孩子之意,就遭到孩子的斥责,甚至是漫骂。一些孩子还认为父母为自己服务是应该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也是顺理成章的孩子的这些言行。使我们惊呼:现在该是猛醒的时候了!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教育如果还不摆到议事日程,那么,我们现在在培养出来的学生将会在素质方面大打折扣,难以接受21世纪的挑战。

3.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建设和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倡导的“孝”是摒弃了封建主义糟粕之后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现代道德观念相适应的“孝敬父母”的道德观念,它具有传统美德的健康内核。我们提倡的孝敬父母强调亲爱父母之情,敬重父母之心,顺承父母之意,侍奉父母之行。

这些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是相符的,也是目前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时改变目前家庭中存在的孩子专横、缺乏同情心等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搞好孝敬父母教育,父母本身应是其直接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学校开展孝敬父母教育活动只有通过家长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成效。在家庭,如果家长对子女过分宠爱、关心,必将导致其忽视或放松对子女摆脱依赖、自理生活、学会关心、帮助父母等良好习惯的培养。家长倘若纵容孩子任性、专横而不以为憾,任何时候对孩子都百依百顺,必将导致学校的孝敬父母教育成为单方面的灌输,失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这种教育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使之成为家教中经常和长久的内容。

4.对转变目前家教中的重养轻教、重智轻德的现状具有积极意义。一般来说,现在的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都希望他们能成为祖国有用的人才,也知道必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纵观现代家庭,由于家长的文化素养不同,教育观与方法自然也不相同。目前,对于教育孩子有两种类型的家长,一是放纵型的。这类家长,平时整天忙于挣钱或搓麻将、跳舞等,对孩子弃而不管,认为“树大自然直”。

二是严管型的。这类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虽抓的很紧,不过他们的目的却很狭隘,只不过是为了孩子将来念大学。能“出人头地”。于是家长们尽可能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请家庭教师千方百计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这往往导致孩子在学业上不堪重负而对父母不满,有的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与父母顶撞起来,使父母感到自己的“好心”没有得到好报。这些家长在培养孩子某些技能时,忽视了对其进行良好思想品德教育、道德行为的培养,尤其是孝敬父母的教育与培养。

二、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行为的特征以及实施教育的内容

中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道德观念萌生与道德行为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的道德心理发展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的情感性强,道德意志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坚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而中学生正处生理上的青春期,个体的道德心理发展虽然情感性强,但道德意志已开始在成长发展中,随年龄的增加,正逐步走向坚强,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一致水平要超过小学生。但是总的来说,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发展滞后于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发展。

当前,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行为发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

1.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现状发展的整体水平与其年龄特点、理、生理特征基本相适应,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良苗头,许多父母的溺爱并没能赢得孩子的敬重。从心理方面来看,学生各种道德品质(包括孝敬父母品质)均处于萌生和发展阶段,虽然父母子女间的亲缘情感是学生发展孝敬父母品德的天然基础与内驱力,但仍需要通过中小学长期系统的教育培养与实践以及家庭中潜移默化的作用才能稳定形成。影响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品质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学校教育与家庭陶冶,而社会环境对其影响较小。

2.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认识和情感水平总的来说优于道德行为,“知、情、意、行”发展不平衡,经常出现道德行为偏差。小学生的这种行为偏差主要有:不听从父母教导,常惹父母生气;在家庭生活、娱乐活动中喜欢独享独占,不会礼让父母;不能主动帮助父母做家务,减轻父母的家务负担。中学生这种行为偏差的主要表现有:时常顶撞父母,父母的言行稍有不随意之处,就撒娇顶撞、毫无礼让约束;对自己的事过分地“保密”,不愿让父母过问;缺少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我行我素,父母的话入耳则听,不入耳则不予理睬。

中小学生由于道德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情感色彩浓厚,其道德意志尚处于发展阶段,不够坚定,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具有不一致性。

因此,认知的一些道德,不一定就会去实施,而在行为实施过程中由于意志薄弱而难以维系,这就导致孩子道德行为发展滞后于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发展。

3.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方面的差异与其孝敬父母道德水平差异不尽一致。

在平时,一般学习较好的学生,有时常发生对父母不孝敬的行为,而有的差生,却在孝敬父母方面常常有闪光之处,令人刮目相看。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发展的特征,为科学制定孝敬父母道德教育和内容提供了重要的事实依据。笔者认为,中小学生孝敬父母的基本内容应包括:了解父母、理解父母的道德认知教育;亲近父母、关心父母的道德情感教育;尊重父母,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父母添麻烦,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父母辛劳等的道德行为教育。但由于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不同,其孝敬父母的要求也应区别,其具体要求如下:小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学会从小礼让父母;②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③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起居饮食,保持身体健康;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努力向上;⑤出门和回家时都要向父母有个交待,以免父母挂念;⑥要诚实,杜绝撒谎的行为,不在外面做违犯纪律的事。

中学生主要应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听从父母的教诲;②听取父母的意见,不要事事任性,尽量避免与父母有任何的隔阂,重要的事,要请父母发表意见;③帮助父母做家务,注意在家接人待物,为父母分忧;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锻炼身体;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用功学习,充实自己,争取学习不断有进步;⑥随时让父母知道自己的活动内容。有事在外必须向父母做好交待。

三、如何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

对中小学生进行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它不仅需要教师在学校付出辛勤的劳动,而且要家长的配合与参与。在实施这种教育时,应采取以下几个原则:一是科学性原则。这种教育过程,自始至终都应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要符合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和行为现状,适时适度,防止成人化。二 是实践性原则。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教育,这种教育活动要重在导行,要防止空洞的说教。对于中学生来说更是如此,空洞的说教只会导致教育的失败。三是渗透性原则。教育的方式重在渗透,除课堂讲授和专项训练活动外,应多形式、多渠道地在学校教学、家庭活动中进行渗透。四是学校和家庭相互配合原则。这项活动必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必须开展家长工作,对家庭教育进行正确引导,防止学校孤军作战。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具有多重属性,它属于青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范畴,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组成部分,同时还是家庭教育、劳动教育、文明礼貌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应将中小学生孝敬父母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和家庭教育的整体规划之中统筹安排。

中小学生孝敬父母道德教育主要必须通过学校和家庭两个主渠道开展。在学校开展这种教育应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1.通过开设专门讲座与学科教学渗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平时,通过上专门课,可以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理解孝敬父母的通俗道德,激发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情感,引导学生自觉地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孝敬父母的行为,使孝敬父母道德教育有序化。在学科教学中适时适度地渗透孝敬父母教育内容,这是德育的共性。学科教学中,教师应强化渗透意识,特别是在中学,由于学科较多,教材内容丰富,教师应该依据学科教材的特点,学生年龄特征和道德品质实际、挖掘教材中孝敬父母教育的内容,运用具体联想、展开想象、观察比较和系统归纳等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并力戒牵强附会,做到适时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对父母真挚而强烈的爱心。

2.在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的教育。将中小学孝敬父母教育渗透到学校德育活动中去,既是这项教育的原则之一,也是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由于学校的德育活动具有鲜明的主题思想和针对性,有意识地在各种德育活动中渗透孝敬父母教育,能使德育活动收到综合性的效益。因为孝敬父母这一主题既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又可以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一个突破口,故只要我们选准目标,选择有利的时机,针对学生实际,通过生动活泼有趣的形式,就一定能使这一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学生家长普遍欢迎和支持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教育,但在具体操作时,家长的行动往往滞后,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就算是孝敬父母了,更有的父母不懂得自己应如何与学校配合。因此,进行孝敬父母教育应加强家长工作,密切家庭与学校联系。目前,家庭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迅速改变家教观念,杜绝家长随意打骂训斥孩子和宠得过分、爱得过浓的行为。笔者认为,首先应使孩子消除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优越感,把孩子放在与家庭成员平等的地位。要教育孩子懂得关心帮助家庭的其他成员,能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起码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尽量不给父母添负担。父母要为孩子在家庭中创造一些锻炼意志品质的机会与环境,培养他们自强、自主、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父母应树立和气待人、文明礼貌、努力向上的好榜样。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纯洁的孩子来说,没有什么力量比伴随其成长的言传身教更能把他们引向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这样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第3篇:中小学教育辅导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

教育经济

教育管理

一、我国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现状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来看,在未来5-10年,中国教育培训市场潜在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其中中小学教育培训将超出一半,并且以每年30%速度增长,这将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市场。目前全国品牌化的教育机构像新东方、环球雅思、清华少儿外语等教育培训机构占据英语、课外辅导等行业领头地位。而中小机构发展面临着危机。我国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二、我国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的存在和发展优势

(一)教师队伍的组成

优秀负责的教师是许多家长给孩子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所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一般都是培训机构自己招聘的。他们的教师队伍一般由一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并已经退休的老师、部分正在从事教学的一线教师、学历较高的一些在校研究生、博士生组成,一些实力较好的培训机构甚至还会聘用一些外籍教师。这些教师学历高,教学经验丰富,能够迅速地找到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课程设置和教材的选用

在课程的设置上,教育培训机构会充分考虑到学生本人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在教材的选用上,有的直接引进国外或是港台地方的原版教科书,有的是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教育需求自行设计。因此,比普通的中小学的教学更具有前瞻性、趣味性。

(三)教学的过程

大多数教育培训机构实行的是小班教学或者是一对一教学。让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更为亲密,真正做到互动教学、体验式教学。教师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不足,并为其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和寻找合适的教学方法,力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培训成效。

三、我国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特色和精品课程

大多数的教育培训机构在其广告宣传中标榜自己使用最新的最优秀的教材,有着普通公立学校和其他同类型的辅导机构无法比拟的教学优势。但是这些往往只是停留在广告上的空谈而已。由于资金有限,导致在教育教学上的投入不足,难以开设所谓的特色和精品课程,在真正的教学中根本无法满足学生和家长对培训的实际需求。教学质量和效果并不理想。

(二)教师的专业化素质不高,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师资是一个学校的生命和保证。然而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只是聘请几个著名的教师作为其名誉教师,而真正从事教学的往往是一些兼职老师,而这些兼职老师普遍存在着专业化和职业化素质不高。60%的教育培训机构以外籍教师作为其办学的亮点,成为吸引和招纳学生的噱头。然而这些外籍教师并不都是经过正规的渠道引进的,一部分外籍教师并没有受过专业的教学培训和拥有一定的学历。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三)教师流失严重

优秀的师资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是教育培训机构的生存根本。由于教育培训机构的特殊性,一个优秀的教师完全可以不依靠机构就能独立完招生和授课。所以这个行业初期曾涌现过不少优秀的机构但都因为教师的流失而很快就从市场上消失了。一个教育培训机构要持续发展下去,要么建立一种保证教师不会轻易流失的模式,要么建立一种降低教师重要性的模式。

四、我国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教育培训市场趋于完善

教育培训市场的不断扩大,竞争愈加激烈,最终形成了各个教育培训机构竞争的是教学质量、师资水平、教学环境的格局,无形中从内部做了自我完善。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势在必行。因此教育部门,政府部门必将加大监管,又从外部完善了这个行业。内外完善的相互结合,必将促使我国教育培训行业走上正轨,形成良性发展。

(二)形成品牌化模式

在未来,教育培训业的品牌化模式将会形成定局。例如:英语培训领域将是新东方、环球雅思等这样的机构领跑英语培训市场;中小学课外辅导领域将是像巨人教育以多元化的优势占据全国市场,最后将形成像家电业和食品业的市场格局。各大品牌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圈地扩大,将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运营模式向全国推广,这也将是我国教育培训机构的未来发展格局。

(三)进入国际市场竞争

国际教育集团进入中国教育市场的同时,我国教育培训机构也要走向国际大舞台,同时要展开与国际教育集团在国内市场的竞争。而本土品牌需要联手行动,加大产业联盟,既要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模式和教学科技技术,同时也要发挥本土的优势,研发国内教育产品,提高竞争力。

总结

21世纪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服务国际化的时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教育也作为服务业成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小学教育市场呈现旺盛的增长趋势,成为我国经济领域闪亮的市场热点,是未来行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作为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的创办者要抓住这个市场发展的机遇,力求把这个行业做强做大。为教育事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将中国教育市场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新一轮的教育掘金行动即将开启!

【参考文献】

第4篇:中小学教育辅导范文

1.当今农村中小学,就其教育质量与前些年相比较,普遍存在下滑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1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的流失。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中中小学校建设的数量与规模也在不断加大,严重存在教师短缺现象,为了正常开展教学,这些学校大多数采取从乡村教师队伍中进行考试选拔或抽调精英骨干教师去弥补他们的教师队伍的缺额,来完善自身队伍的建设,这就使得农村中小学校的得力教师被调到城区学校去任教,农村学校只剩下一些年老体弱,或教学能力相对低下,教学中缺少活力的教师,从而大大削弱了农村中小学校的师资队伍,这是致使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

1.2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近年来,随着教师的职称改革,或多或少在改革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师的中、高级职称有限额且大都向城区的重点中小学校倾斜,农村中小学大都没有名额,有的学校有也仅一、二个,所占比例不过百分之二、三,这使农村教师大失所望,进而严重挫伤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热情,使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得不到应有的发挥,真正为农村的教育教学出力,从而使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下滑。

1.3留守学生日益剧增且教育失控。随着社会地进步,农村过多的劳动力便涌向了劳动力市场,因而产生了过多的留守学生。他们大多由家中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这些留守学生的监护人大多未接受过学校教育,是文盲或半文盲。因此对留守学生学习的监督和辅导就是一片空白,从而使学校的教育得不到应有的延伸,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进而使得留守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得不到正常健康的成长,缺乏父爱和母爱的阳光,给留守儿童的心灵蒙上一层阴影;又由于留守学生绝大多数自控能力较差,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往往沾染上一些社会恶习:如吸烟喝酒、打架斗殴、逃学等。学校教师,由于缺乏家庭参与的批评诱导,效果是那样的脆弱。如此种种,给学风教风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也就导致教育质量的下滑。

1.4社会就业形势的影响。农村人对就业存在一种单一认识,就业就是国家包分配。2000年以前,农村学生只要刻苦努力读好初中,考上中师中专,毕业以后就可以得到一个“铁饭碗”。身边工作的政府干部和学校教师,基本就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基于这种错误认识,面对如今大学生就业难,不分配的就业现实,许多家长、学生就产生了一种读书无用的误解。所以,家长不重视学生学习,学生不努力读书,就使得教育质量的提高面临一道无形的难以逾越的认识藩篱,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在学习中也就缺少动力,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使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下滑。

1.5农村中小学教师难以驾驭新教材。随着教育的改革,新课程条件的进一步加深,中小学教材也相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教学目标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而农村学校由于教学条件相对滞后,教育信息相对闭塞,获取新知识,更替旧知识的速度相对较缓,致使农村中小学教师适应新教材教学的能力较差,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满堂灌,以知识传授为主,把教师作为中心,没有充分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发挥他们应有的能力,这也是导致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下滑的原因之所在。

2.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中小学基础教育,全面提高农村教育教学水平,使全民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对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下滑原因,教育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努力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2.1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队伍建设。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发展靠学校,学校发展靠教师,因此,具备良好的师资队伍是搞好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这就要求每个农村学校的领导和主管教育的相关部门要充分把好人事关,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挖掘一些道德思想表现好,教学能力强,工作积极性高的教师奔赴教学第一线,充分组建一个乐于教学,善于教学,能教好学的师资队伍。同时,全面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加强在校教师的培训,让全体教师走出去,带进来,使每个教师无论是在业务知识方面,还是教学方法方面都有不断地提升,真正形成一个善于教学,能教好学的坚强的师资队伍。

2.2转变观念,端正思想,充分提高认识。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教育也在不断进行改革,而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改革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不够合理的现象,它将随着改革的加深而消失。无论教师还是家长或是学生,要充分认识改革的合理性、正确性,不要吹毛求疵、小题大做,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彻底转变不良观念,进而端正思想,充分认识到发展教育,全面搞好教育是福民之道、强国之道,也只有这样,我国的经济建设才能走在世界前列,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

第5篇:中小学教育辅导范文

一、为什么大学生迈不出自主创业的第一步

最近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各级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已几乎把创业门槛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限度。但令人尴尬的是,在如此宽松的政策下站出来响应的大学毕业生仍是寥寥无几。由于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景气,高校毕业生今年就业形势将非常严峻。据吉林省教育厅近日通过调查了解到,吉林省2009年有14万名高校毕业生,其中已签就业协议的不足1/3。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们为何仍不敢走出自主创业这一步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没有创业的概念

即将于今年研究生毕业的学生王某告诉笔者,虽然目前经济形势不好,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遇到了找工作难的问题,但是她身边的同学包括她自己都不会选择自主创业的道路。即使现在政府为大学生创业创造了很多便利条件,但对于从来没有考虑过创业的人来说很难去尝试。同样是今年毕业的本科生杨某,从大四阶段开始就四处投递简历,面试了好多用人单位,但工作仍然没有着落。他说:“我还是得继续找工作,工作难找也要找,暂时不会考虑创业。对于从来没有动过创业念头的我来说,突然跑去搞自主创业,一点也不现实。”

2.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和自主创业的信心

通过笔者的调查,很多毕业生在谈到是否创业的问题上都给出了一个较为统一的答案:“没想过,暂时不考虑。”这体现出现在的大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意识。由于应试教育阶段大多数学生基本是按照父母和老师的规划一步步走过来的,甚至上什么学校、读什么专业、考什么证书都被父母和老师拍板决定,学生只要照做就是了。这样就使得他们缺乏自己设计人生前途的能力。自主创业这个概念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很少被提及,也就不能在学生的思想里扎根。多数大学生早期的创业计划被家长或老师讥讽为“异想天开”,还没有涉及到项目、资金和可行性的阶段就放弃了。可见大学生创业面临的首要困难和障碍,不是没有经验、缺少资金,或是没有人脉积累,而是缺乏来自身边人的激励和自己的勇气。

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对缓解当前的就业矛盾和压力,促进我国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无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是现实却是:一方面政府千方百计地降低自主创业门槛,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大学生们仍死抱着“毕业―就业”的传统模式,对自主创业绕道而行,形成了“一头热”的尴尬局面。因此,在大学中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大学中辅导员老师面临的一个主要课题。

二、化“危”为“机”,高校应加强自主创业教育

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2009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到610万,再创新高,但大学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一直保持在0.3%-0.4%。一部分受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型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或被迫降低工资标准、或放弃专业技能优势与其他劳动者竞争低附加值的工作岗位。日前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创业型经济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形成共识:高等教育应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化“危”为“机”,发展创新型教育带动创业型经济。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千人所拥有的中小企业数目仅为32.7家,如果能把这个数目提高到100家,以每家小企业平均解决10个就业岗位计算,则至少增加1000万人的就业机会,就业压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另据调查,78%的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有创业意愿。但其中仅有42%的学生愿意接受创业课程的指导。而且虽然对学生的创业教育一直都在进行,但学生创业的环境和氛围距离设想的还有一段距离,最终能落实到行动上的创业并不多。低创业成功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产生了负面影响。

专家指出,我国大学毕业生创业率低的原因是: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相对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运作起来有一定的风险,融资困难使许多创业计划难以付诸实践;另外,我国普遍缺乏创业教育基础,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大学生创业技能欠缺。KAB创业教育研究所所长、论坛执行副主席李家华也指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程度不平衡,校际差异明显。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五少’,即在组织支持方面,课余活动多,战略支持少;在学科课程方面,兼职课程多,专职课程少;在课程教学方面,兼职师资多,专业权威师资少;在质量控制方面,创业教育素材多,监督评估少;在延展活动方面,可获资源多,利用资源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感慨:“中国不是没有创新型人才,缺的是创新的制度、创新的环境和创新的战略。”

三、辅导员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平台

1.创业教育和思想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

大学生择业就业是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社会问题。“毕业即失业”的口号在社会上已流传一时。虽然现状没有如此令人沮丧,但也反映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严峻程度。辅导员有责任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择业的培训,引导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尽快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择业意识的相应变化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端正择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使大学生既有个人的远大理想,又能在为社会服务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创业价值观既具有一般价值观的特征,又有其独特的内涵。它是指由创业期待、积存创业潜能和一定的社会责任感等要素结合而成的较为稳定的价值取向,亦即创业主体以自己的需要为基础形成的对创业目标重要性的认识和在创业时采取的行为方式的判断和选择的标准。一个大学生是否去创业或能否创业、所选择的创业目标和创业方式以及创业的过程都会受到其创业价值观的影响。作为观念系统的创业价值观,随时随地对创业行为起着调节和指导作用。当代大学生的创业价值观要求大学生应具有独立生存的自信心、不断创新的进取心和广泛关怀的责任心;还要求大学生要具备对环境的主动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为理想奋斗的实践能力。

2.积极组织,培养大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

我们所倡导的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养学生从事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思想品质。对当代大学生来说,不论是直接就业还是自主创业,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都是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辅导员就要为想创业的大学生提供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联系邀请一批知名企业家走进校园,与学生就创业之道进行交流与探讨,或者组织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挂职锻炼。用成功的企业创业和管理案例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掌握创业要领。还要建议学校开设一些创业课程,传授创业知识和技能。创业教育在课程建设上要提倡“文理互补”,加强“通才”培养,如在理工科学生中加强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经营战略等课程的学习,在文科学生中加强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为将来成功创业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辅导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与大学生创业相关的活动,如创业计划大赛、企业家论坛、青年创业大讲堂、大学生创业论坛、推销能手大赛等,培养学生的创业素质。

3.多方努力,提供大学生创业的实践平台

创业教育是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创业实践是实现创业教育的具体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有效办法,因此要积极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尝试创业实践,而非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层面上。目前,我校已成为“大学生就业行动计划”的首批实验院校,此活动是旨在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搭建大学生创业平台的公益性培训项目。笔者所在的外国语与传播学院的15名毕业生成为首期剑桥英语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训项目的受助者。在这个项目中,受助学生可以通过免费接受创业素质拓展、创业能力培养、创业技能培训三个模块的培训,熟练掌握依托剑桥少儿英语培训项目熟悉自主创业的操作程序以及进行能力准备。培训结束后,将获得由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西安信使创新培训学校联合颁发的“剑桥英语大学生自主创业培训合格证”。实践证明,这个项目创业实践活动特别适合社会资源有限、创业理论与实践经验不足的大学生,一旦学生创业的劣势转变成优势,将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郑禹.创业教育:大学教育新的责任与使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1).

第6篇:中小学教育辅导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感恩教育;角色分析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当代人应当具备的优秀品质。目前,当代大学生感恩品质总体是积极向上的,但感恩缺失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严重背离了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感恩教育的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感恩教育还尚未正式纳入高校课程体系,高校辅导员是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执行主体,他们理应进行合理的角色定位,对学生进行感恩思想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增强感恩意识,陶冶感恩情操,内化感恩品质。

一、当代大学生的感恩意识现状

1.对待父母,养育之恩淡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父母、长辈不履行感恩被视为大的不孝。然而,当代大学生不能体谅父母,对父母只讲索取,缺少孝敬父母的意识和举动。2004年底,南京大学校园内出现了一封署名“一位心酸父亲”的信,控诉儿子不体谅父母,偷改入学收费通知,虚报学费。在日常工作中,笔者发现:有的学生将父母花高额学费送其上学的初衷忘得一干二净,对望子成龙、日夜操劳的父母无丝毫感恩之情。进入大学后,他们缺少学习的动力,虚度时光。他们多门课程成绩不及格,严重者会被留级或者退学。一些大学生随着年级的不断增长,尤其是男生,主动给家里打电话问候的寥寥无几;越来越多来自农村的学生,来到喧嚣的都市,将父母在田间的辛苦劳作置于脑后,不体谅父母挣钱的辛苦,节假日出门旅游、逛街消费,情调十足。

2.对待教师和母校,培育之恩淡漠。在当今社会,尊重教师就是尊重教育,尊重知识,它反映了全社会的人文素养水平。然而,许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是付费上大学,自己的一言一行与教师无关。他们不尊重教师的劳动: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课堂纪律差;课下不完成作业;见了教师不打招呼,擦肩而过;对教师的辅导答疑,不言谢;对待教师的批评,牢骚满腹,甚至采取过激行为报复教师……近年来,有些学生利用高校对贫困学生可以缓交学费的政策,恶意欠费,把家长给的学费用于个人消费、享乐;还有一些大学生,不但不感恩母校,反而满怀记恨,毕业离校时,以肆意破坏学校公共财物为乐,给在校生和教师们留下了极差的印象。

3.对待社会和国家,责任心缺乏。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每个人都应当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回报社会。然而,由于受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社会思潮的冲击,有些大学生价值取向发生错位,只注重个人价值,缺乏对社会的责任感。某机构曾对大学生的审美、政治、理论、经济、社会、宗教等6种价值取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社会价值取向仅居第5位。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和培养比较冷漠,更谈不上回报。在利益关系上,一些大学生唯利是图,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把学习当作是挣大钱、当大官的跳板,就业只求舒适、享受、高待遇,不讲奉献社会。4.对待朋友和同学,人际关系淡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与他人的合作相处是密不可分的,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当代大学生以强化自我为中心,缺少关心、理解他人的主动性,在人际交往中具有较强的功利心,缺乏宽容和谅解,缺少关心和互助。部分大学生缺少与同学、朋友的沟通和互动,以利益和金钱来衡量与他们关系的远近,注重实用主义,有“过河拆桥”的不良习惯,缺少对他们的感谢之心,更谈不上回报,感恩品质出现危机。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的角色定位

1.做学校感恩教育和家庭感恩教育的联结者。大多数学生家长只关心孩子学业和衣食住行的情况,缺少对他们做人、处事方面的教育,对孩子的人格成长关注不够;有些家长虽然关心学生在校思想表现,但苦于不能从学生那了解到实际情况,无法对子女进行有的放矢的家庭感恩教育。感恩教育只有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作用下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辅导员应为每个学生建立“感恩品质”档案,要经常与学生家长沟通,及时、如实地反映了学生的在校表现,使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子女的感恩状况,有针对性地参与子女教育。同时,辅导员也可以向家长介绍学校开展感恩教育的情况,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学校感恩教育的进一步开展。辅导员可以通过打电话、书信、QQ、微信等形式与家长取得定期联系,有些辅导员每学期都会邮寄“给家长的一封信”;河北省内各高校开展的“暑期辅导员大家访”活动,通过实地走访学生家庭,促进了学校和家庭彼此间的深入了解,有利于辅导员有针对性的开展感恩教育,实现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完美结合。

2.做学生感恩意识的引导者。(1)尊重学生个性,实行分类引导。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因人而异地开展感恩教育。对有的学生进行知恩识恩的教育,引导他们善于捕捉生活细节中潜藏着的恩惠,珍惜美好生活;对有的学生要进行感恩行为的训练,引导他们善于把握生活中感恩的时机,以乐善好施作为自己的快乐;对有的学生要进行正确的感恩观教育,引导他们认识到报恩不是简单的一对一回报,不要被庸俗的私情义气所左右。(2)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觉培养报恩情感。辅导员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各种感恩教育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陶冶情操和体验感恩的舞台。如:组织爱心救助、志愿服务等活动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情感;以中外节假日为契机,开展演讲、征文、书画展、微视频大赛等活动,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尊敬教师的感恩情感;定期组织感恩教育主题班会,同学们针对自己关注到的感恩典型人或事、感恩实践的经历和感受展开交流,产生感恩情感上的共鸣。其中,在每年级的第一次主题班会上,辅导员要组织学生算“三笔智力投资账”,教育他们要以优异成绩回报父母、国家和社会;通过组织评选“校园感恩之星”的活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寻找感恩的典型人物,寻找的过程也便是从生活点滴中体验感恩的过程。(3)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辅导员教育学生在他人需要帮助时能施以援手,把帮助他人走出困境作为自己的快乐,并且不能把施恩作为人情投资,期待他人的回报。同时,教育学生感恩要讲究原则,不能盲目服从,更不能陷入个人私情。如两名大二年级的学生,因为私交甚好,一人碍于面子,替对方补考,结果导致两人均被学校给以留校察看的处分,哥们义气害了他们。这种没有原则的行为,只能是自食苦果。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施恩不求回报。

3.做学生感恩行为的示范者。辅导员与学生接触较多,工作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密切联系,在学生心目中,辅导员居于重要的位置,他们对辅导员无比信任,辅导员的一言一行或多或少地对学生起到感染作用。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首先要严于律己,做到言行一致,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博大的胸怀为学生树立起人生的航标,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情感情况,密切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积极参加与学生的互动,融入学生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赢得学生的真心爱戴。言传不如身教,与其磨破嘴皮子进行苦口婆心地说教,不如真心爱护学生,明感恩之理,行感恩之责,用自己对学生的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和感恩心在潜移默化中感化他们,使他们自觉感悟恩情,采取报恩行动。

4.做学生感恩品行的监督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辅导员应该严格执行感恩考评制度,将感恩作为各项助学资助、评优评先、班干部选拔、党员发展等工作的参考因素,以此激励学生。如,建立班级贫困生资助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管理办法,建立资助款召回制度,获得资助的贫困生如若出现违纪行为、请客吃饭、奢侈生活的“享乐”行为、学习散漫等情况资助款将被收回,督促贫困生要怀有感恩之心,以良好的表现回报资助者。同时,辅导员还要充分带动班团干部和学生党员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感恩在心、感恩在行的实际表现来影响学生,做感恩品行的示范者;还要密切关注同学们的动态,关心同学,做其他同学感恩行为的监督者。

作者:陈艳梅 单位:唐山学院

参考文献:

[1]郁进东.辛酸父亲来信撞击人学生心灵[N].中国青年报,2004-11-04(1).

第7篇:中小学教育辅导范文

目前,高师教育实习普遍采用在大四集中(或相对集中)实习的方式,时间6周。实习目的主要是了解中小学教学常规,巩固师范生的专业思想,进行课堂教学实践,接触班主任工作,培养从业能力。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师课程与教学的改革,在教育实习的理论与实践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地探索和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整体现状来看,我们认为我国高师教育实习还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1)对教育实习的重视不够;(2)教育实习时间短,流于形式;(3)教育实习形式单一;(4)实习生对中学数学教学发展和改革的现状不了解;(5)指导老师对实习生的指导、管理不到位;(6)缺乏稳定、高效的实习基地。

总之,由于高等师范教育实习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因此对高等师范教育实习应进一步进行改革。

2 对高师数学教育实习改革的建议

2.1 教育实习要全程化

本科实践教学无疑是由许多教学环节组成的一个环节链,但对于教育实习来说,重要的是在设计各教学环节时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统筹设计,相互贯通,使教育实习全程化。全程化,即时间上的全程化和过程的全程化。前者指将教育实习分散贯穿于教师教育的整个周期之中,按年级安排不同层次要求的实践内容;后者指实践过程的全程化,即参与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2.2 延长教育实习时间,采用系列化的教育实习模式

欧美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过程,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的时间平均在15周左右,而我国多数为毕业前一年的6周左右。针对师范类教育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把教育实习的时间延长到10周甚至是一个学期,采取系列化的实习模式。具体可采用如下系列教育实习模式:

(1)教育见习[1]。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进行职业感受教育活动,即安排学生到中小学进行教育见习,使学生一入学就对自己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增强教师使命的神圣感。通过观摩中小学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课堂结构、常规训练,以及详细观察中小学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上(放)学、课堂教学、班队活动、课间活动、个别教育等,使学生以未来教师的角度初步接触中小学教育教学,熟悉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领会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初步具有热爱中小学教育、热爱中小学生、热爱中小学教师职业的崇高思想情感;增强职业意识,提高加强师德修养的自觉性。最好每学期有一周的见习,而且要有专任教师指导,并有具体任务,布置作业,制定见习考核办法。

(2)模拟实习。学生大二、大三可进行模拟实习,主要采取微格教学方法,播放一些观摩课,主要是一些特级教师的优质课,充分利用声像技术,对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方法进行模拟、演练、讲评和分析讨论,进而进行反思和改进,培训和提高学生的教学水平和技能。微格教学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有明确的方向和指标,并可将试讲全过程对照录像进行分析和评价。

(3)规范性试讲。学生进入大四可在校内实习,进行规范性试讲。让学生自己选择教学内容,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备课,然后分小组在本组同学面前“试上一节课”,再由学生评价,教师总结。“试上一节课”关键要在“试”上做文章,让学生在学习了普通教育学、心理学,并掌握了一定的数学专业基础知识后,“试”着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写教案、课堂导入、组织教学、提问启思、课堂应变、结束授课、批改作业等环节,体察上好一节课的各个环节的酸甜苦辣。

(4)规范性实习[1]。规范性实习分为两段:前段为见习期,实习生必须在实习学校统一安排下熟悉实习学校和学生,观摩实习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后段为实习期,每位实习生要上6-9节数学课,每堂课必须先进行试讲,教案需经指导老师签字认可后,方可给学生授课。且每位实习生必须互相听不少于6节课,并做好听课记录,互相交流,通过“镜像效应”提高实习生的教学技能。每位实习生都必须认真批改作业,进行课外辅导。

每项实习结束后,实习生要对自己的教育实习工作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最后做出书面实习小结。

2.3 建立稳定、高效的实习基地

为了切实提高师范类学生的数学教育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与教育实习基地搞好协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应打破高校与中小学彼此隔绝的藩篱,架起沟通的桥梁,建立优化组合的合作指导小组,及时对实习生进行指导,保证教育实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这样不仅使中小学教学中的问题与人才需求能及时反映到大学及其教师教育的课程内容与培养计划中,同时,也能把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带给学校,促进双方课程与教学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大力加强与中小学和基础教育机构的联系,从各个方面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在人才培养、委托培养、课程进修、咨询服务、信息交流等方面与教育实习共建单位通力合作。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中小学建立长期的和广泛的联系,走共同发展的道路。教育实习基地学校为师范生提供教育实习机会的同时,也为高校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研究提供便利。同时也为基地学校的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引领,实现互惠双赢。

2.4 加强教育实习的指导教师队伍建设[2]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也是深入进行教育实习改革的保证。教育实习的质量能否得到保证,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支素质较高且相对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对于大学指导教师,要在系内组织对指导教师进行多渠道培训,使指导教师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教育实习的重要性,把实践教学放到和课堂教学同样的高度来认识,建立一支作风过硬,专业技能强的实践教学队伍。加强指导教师对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趋势的掌握,熟悉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现状,了解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深入研究实习指导内容和技巧,重视自身师范素质的锤炼和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更新。在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要亲临学生实习的现场,认真听取实习课,加强教学方案设计的辅导,组织学生说课、讲课、评课。实习学校指导教师则要向实习生提供直接的指导和帮助,如教学示范,为实习生尽可能提供教学机会,并给实习生的教学提供意见,帮助准备教学设计等。

第8篇:中小学教育辅导范文

 

“全过程双导师制”是Z校师范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中引入的一种培养模式,这里的“全过程双导师制”,指的是高等师范院校为中小学师范教育类专业的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同时聘请中小学优秀的一线教师为其辅导教师,专业导师与辅导教师分工协作,共同引导和培养学生专业发展与职业发展。这种做法不仅是在见习或者实习阶段进行,而且贯穿于学生们职前教育的全过程。

 

一、“双导师制” 的产生与发展

 

19世纪90年代初,我国出现的“双导师制”是指“由政治导师和学术导师共同负责学生工作的人才培养”[1]。“双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发展,该模式的使用范围由本科生扩展到大专生、高职高专学生,适用对象由针对学生的“双导师制”发展到针对教师尤其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导师制”,实践专业由经济类、财会类专业发展到师范教育专业和法学类等专业,学习过程由课程学习延伸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乃至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随着社会的发展,“双导师制”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的导师的概念也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以前最初的时候,是政治导师和学术导师,现在则逐渐演变为校内理论型导师与校外实务型导师,或者是一个校内的专业导师与另一个校内或校外的职业导师。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关于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课程试行“双导师制”的意见》对“双导师制”的界定,“双导师制”蕴含了 3 种“双导师”制度:第一,是对高等院校在校师范专业大学生的;第二,是对进行教育实习的高年级师范生的;第三,是对中小学生的。[2]本文所说的“双导师制”是针对高等院校在校师范生和参加毕业实习的师范生。结合Z校实际,这种“双导师制”是指高职师范教育类专业既配备理论教学导师(一般是来自于本校内),又配备实践教学导师(一般来自于中小学教学一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指导和培养学生成才,共同实施课程改革与教育教学研究等活动的新型的教育教学管理及人才培养模式。

 

二、在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中实施“双导师制”的必要性

 

学习师范教育专业课程的学生不仅要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掌握相应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能,这就要求学生既要掌握必备的理论知识,还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而“双导师制”培养模式正是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的一种新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知识丰富、长于理论教学的专家导师又有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学一线的实践教学导师,他们共同配合,指导和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但是现在的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一)现在的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师范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一直以来都遵循传统的师范教育模式,即由师范院校独立承担培养任务,实施的教师培养模式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加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教学论和教育实习,这样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强调教育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注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由于与中小学的隔绝关系,绝大多数高校教师缺乏对中小学校社区环境、内部运作和教学实践的了解,导致师范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来源单一,偏于系统的理论阐释,往往显得抽象和空泛,少有鲜活生动的素材和针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和讨论;由于对中小学的各种新变化、新需求缺乏切身感受和深入真实情景的研究,使其不仅缺乏改进教师教育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的意识,也没有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培养出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新型教师。

 

(二)在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中实施“双导师制”的重要意义

 

在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中运用“双导师制”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克服现有师范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不足。实行“双导师制”,目的在于提升学校的育人功能,教师教育的模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双导师制”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是医治传统的教师培养模式的一剂良方,是个性化教育的完整体现。推行双导师制有利于在我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从而培养出具有创新思想的教师与学生。

 

1.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育质量

 

目前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因缺乏具体的中小学从业经验而显得在知识结构方面不尽合理。“双导师制”模式能够解决学校理论教育与中小学课堂脱节的矛盾,使教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完美结合起来。“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为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起了桥梁,切切实实地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不仅如此,该模式还能让学生学会在社会中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改变象牙塔里过分理想的生活图景,增加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学生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前提和表现。

 

2.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是高等院校教师队伍建设还是中小学教师队伍发展,都能够构建一支理论型与实务型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实施双导师制培养模式后,师资队伍的构成发生了质变,打破了高等院校师范教育专业课程师资构成中以理论老师为主甚至只有理论老师的局面,同时也提高了中小学实践基地教师的理论水平。

 

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在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学生则是被教育的对象,所以学生们总是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通过实施“双导师制”,可以密切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业满意度和就业稳定性

 

学生素质提高后,就业竞争力和就业率随之提高。同时,由于学生对师范教育专业课程实际操作的认识和理解,使之能更快、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

 

三、“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Z校教师教育系承担着本市小学师范教师培养的重任,该系在开设的师范教育专业课程中运用了“全过程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在本系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到本市中小学进行实地参观和实习。在这一过程中,有高校师范专业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同时也有基础教育的一线教师直接进行示范和指导。学生们可以对自己在校期间的学习状况和实际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能力状况进行考量,并以此检验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班队管理、心理咨询与辅导等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和面对具体问题时的实际运用情况。学校以此来体现我们在人才培养中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密切结合,在具体活动中发现缺点及时改正,通过不断提高教育悟性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理念,“全学程双导师制”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师范学生的培养质量,使他们在入职前就具备较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从而达到为小学输送优秀师范毕业生的目标。

 

根据增强学生综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总体要求,进行小学教育专业培养计划的修订和完善,增加教师师范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教学实践课程的比例,在传统老三门( 教育学、心理学和课程教学论) 的基础上增加模拟教学、微格教学、教育实习和教育调研等实践性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在时间上贯穿于大学全程,在空间上将校内、校外的教育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全学程双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的指导,离不开“双导师”的遴选和聘任,学院和小学共同配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指导教师,即为学生配备校内、校外两个导师。校内教育教学理论导师应热爱师范教育,熟悉教育学科的前沿研究成果,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非常熟悉;校外实践指导教师应具有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能胜任高素质职前教师培养的使命,热心职前教师的培养工作,乐于奉献。

 

建设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是“全学程双导师制”成功实施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全学程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师范院校和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之间穿梭,如果没有稳固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全学程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本地的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加强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的合作,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建立长期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四、“全过程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1. 创建师生双向交流平台。

 

通过学院整体规划改革创建双向交流的平台,通过双向交流平台的创建,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到教学一线,及时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与体会于实践课堂。同时,校内外导师通过学院创建的平台,可以相互交流学习,校内导师可以及时了解中小学教学一线的改革与实践,在教学或者科研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结合在一起;校外导师通过这样的平台,与高校教师的交流,可以接触教学实践中关注较少的教育理论知识,有助于将自身的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结合,促进教育实践上升为教育规律与理性认识。

 

2. 创建双向交流的课堂

 

学院为学生创建 “微格课堂” 与 “实践课堂”。课堂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学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完成从学生向教师的思想转变,但是职业技能的培养则需要技能教学的引入,技能教学不仅仅是教法的讲解与思考,更重要的是,教法的应用水平的提高。高等院校常常进行大课堂的理论教学,教学效果无法在课堂教学中显现,微格课堂可以弥补这个缺憾。双向交流课堂平台的搭建,引入校外导师创建的“实践课堂”,带领学生直接进入实践教学,将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与中小学教学实践相融合,实现校外导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交流。

 

3. 创建高校与中小学共育的整体环境

 

传统的师范教育,学生职前教育的环境以校园环境为主,高校的校园环境更多地影响学生在学术领域内做进一步的发展与探究,缺乏对职业环境的创建。通过学院的改革,创建高校、中小学共育的整体环境,可以在学生职前教育中融入职业环境,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领域,有助于帮助他们更好地做职业规划,有针对性地发展自身的职业技能,及早通过实践环境了解自身职业技能的缺漏之处,及早弥补。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出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应将师范生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内化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职前教师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和职业技能的提升等都纳入其人才培养计划之中,而“全学程双导师制”在专业的实施有利于解决传统师范教师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专业职前教师培养质量的提高创造条件。当然,这种新的培养模式的贯彻实施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加强自身课程设置的改革,加强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指导教师的聘任和管理,加强和中小学校的合作都是目前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全学程双导师制”才能够顺利实施,高等院校师范生的培养质量才能够得到提高。

第9篇:中小学教育辅导范文

面向社会开考专业(本科)

27  B020204会计  00162  会计制度设计  00149

00058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市场营销学  00159

00150

00160  高级财务会计

金融理论与实务

审计学  00161  财务报表分析(一)  28  B020208市场营销  00186  国际商务谈判  0014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55

00150  企业会计学

金融理论与实务  00098

00183  国际市场营销学

消费经济学  29  C030106法律  00230

05678

00249  合同法

金融法(选)

国际私法  00262

00227

00257  法律文书写作

公司法

票据法(选)  05680

00263

00246

00258

婚姻家庭法

外国法制史(选)

国际经济法概论

保险法(选)

00233

00169

00228  税法(选)

房地产法(选)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30  B020115经济学  00143  经济思想史  00142  计量经济学  00138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31  B030302行政管理学  00320

00067

00318  领导科学

财务管理学(加)

公共政策  00319  行政组织理论  00144

00321

00315

00316  企业管理概论(加)

中国文化概论(选)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西方政治制度  00322

00312  中国行政史(选)

政治学概论(选)  32  C050105汉语言文学  00540

00812

外国文学史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选)  00814  中国古代文论选读(选)  00820

00538

00321

00539  汉字学概论(选)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文化概论(选)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00541

00815  语言学概论

西方文论选读(选)  33  C050201英语语言文学  00600  高级英语  00836

00830

00837  英语科技文选(选)

现代语言学(选)

旅游英语选读(选)  00833

00838

00094  外语教学法(选)

语言与文化(选)

外贸函电(选)  00839

00603

00840  第二外语(俄语)(选)

英语写作

第二外语(日语)(选)  34  B080702计算机及应用  02331

04747  数据结构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04737

02197

04735  C++程序设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数据库系统原理  02333  软件工程  35  B020102统计  00056  国民经济核算与综合统计分析  00058

00054  市场营销学

管理学原理  00055

00057  企业会计学

统计应用软件  00053

00059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投入产出分析  36  B020104财税  00067

00069  财务管理学

国际税收  00058

00054  市场营销学

管理学原理  00070  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  00053

00071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社会保障概论  37  B020106金融  00067  财务管理学  00058

00054

00076  市场营销学

管理学原理

国际金融  00078

00077  银行会计学

金融市场学  00053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  38  B020110国际贸易  00100  国际运输与保险  00101  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0055

00102  企业会计学

世界市场行情  00099

00098

00097  涉外经济法

国际市场营销学

外贸英语写作  39  B020202工商企业管理  00067

00153  财务管理学

质量管理(一)  00054

00149  管理学原理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4

00150  企业管理咨询

金融理论与实务

40  B040108教育学  00464

06159  中外教育简史

教育社会学(加)  00451

00469

00471  教育经济学(加)

教育学原理

认知心理(选)  00465

00472

00449

00466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

比较教育(选)

教育管理原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0467

00456

00453  课程与教学论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教育法学  41  B050410美术教育  00688  设计概论(加)  00745  中国画论  00744  美术鉴赏  00743  雕塑  42  C050305新闻学  00662

00529

00643  新闻事业管理(加)

文学概论(一)(加)

公关心理学(加)  00659  新闻摄影  00661

00321

00182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

中国文化概论

公共关系学  00660

00312  外国新闻事业史

政治学概论  43  B050104秘书学  00320  领导科学  00261  行政法学  00321

00528  中国文化概论

管理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加)  00312

00526  政治学概论

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44  B040107教育管理  00454

06159  教育预测与规划

教育社会学(加)  00451

00458  教育经济学

中小学教育管理  00449

00465

00466  教育管理原理

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加)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加)  00456

00453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

教育法学  45  B040102学前教育  00409

00401

00403  美育基础(加)

学前比较教育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  00883

00881  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与论文写作  00399  学前游戏论  00467

00885  课程与教学论

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  46  C030108律师  00230

05678

00249  合同法

金融法(加)

国际私法  00993

00227  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公司法(加)  00229

00924

00247

00246  证据法学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国际法

国际经济法概论  00233

00228

00925  税法(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选)  47  B080307机电一体化工程  02245

02194

02199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工程经济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02240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02200

02202

02197  现代设计方法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二)  02241

02238  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模拟、数字及电力电子技术  48  B100702护理学  03006

03007

03201  护理管理学

急救护理学(加)

护理学导论  03008

03009  护理学研究

精神障碍护理学  00182

03005  公共关系学

护理教育导论  03010

03011

04436  妇产科护理学(二)

儿科护理学(二)(加)

康复护理学(加)  49  B020121调查与分析

00058

00142  市场营销学

计量经济学(加)

00051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50  B020119餐饮管理  00989  国外饮食文化(选)  00986  中国饮食文化  00182

00987  公共关系学(加)

餐饮美学(选)

51  B020232劳动和社会保障  00147

03323  人力资源管理(一)

劳动经济学  03325  劳动关系学  03322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03326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52  B080709计算机网络  02331

04747  数据结构

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49

04741  网络工程

计算机网络原理  04735

02379

04751  数据库系统原理

计算机网络管理

计算机网络安全  03142  互联网及其应用  53  B082208计算机信息管理  02142

00910

02323  数据结构导论

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操作系统概论  04741  计算机网络原理  04737

04735  C++程序设计

数据库系统原理  04757

03173  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软件开发工具  54  B020229物流管理  05374

00147  物流企业财务管理(选)

人力资源管理(一)(选)

00098  国际市场营销学(选)  55  B040125义务教育

(初中语文方向)  09291  初中语文课程与教学  00407

00458

09289  小学教育心理学(加)

中小学教育管理(选)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09339

09292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选)

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反思  0045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选)  56  B040125义务教育

(初中数学方向)  09294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  00407

00458

09289  小学教育心理学(加)

中小学教育管理(选)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09339

09295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选)

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  0045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选)  57  B040125义务教育

(初中英语方向)  09297  初中英语课程与教学  00407

00458

09289  小学教育心理学(加)

中小学教育管理(选)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09339

09298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选)

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与反思  00456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选)  58  B040125义务教育

(小学教育方向)  00464  中外教育简史  00407

00458

09289

小学教育心理学(加)

中小学教育管理(选)

有效教学的理论与方法  09339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选)  00456

09335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选)

义务教育班级管理

合作开考专业

59  A030103监所管理

(专科)  00241  警察管理学  00236

00852  监狱学基础理论

劳教管理学  00237  劳教学基础理论  00917  民法原理与实务  60  C030403公安管理

(基础科段)  00359  保卫学  00361

00354

00245  公安法规

公安学基础理论

刑法学  00356  公安管理学  00358  刑事侦查学  61  C030401公安管理

(本科段)  00372  公安信息学  00235  犯罪学(一)  00860  公安行政诉讼(加)  00373  涉外警务概论  62  B030109监所管理

(独本)  00928  罪犯劳动改造学  00932

00918  狱内侦查学

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加)  00924

00935  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西方监狱制度概论(加)  00933  罪犯改造心理学

本表说明:1、本表公布后,若报名前有所调整,请按有关通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