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世说新语翻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信达雅”;“化境说”
“信达雅”是清代著名翻译家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在他看来,“信”即忠实于原文;“达”指译文通顺流畅;“雅”指译文典雅、有文采。作为一种宏观上的翻译指导标准,“信达雅”广为流传,得到众多译者的支持。
“化境说”是钱钟书先生从汉代文字学家许慎的《说文解字》中的一段训诂文字引申出来的。它以“化”为中心,强调翻译的忠实性。在钱钟书看来,入化的翻译应该忠实且神似于原作,不因语言差异表现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同时完全保留原作的风格韵味。
唐诗和宋词蕴涵着的深沉的思想、挺拔的风骨、婉约的情致,以其卓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两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唐诗和宋词的翻译应努力保留上述文学特征。
按照“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唐诗宋词的翻译仅仅做到“信”和“达”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做到“雅”,否则会损失原文的文学性。而且,为了保持原文的文学性,有时“信达雅”三者会产生冲突,需要译者独辟蹊径,采用创造性的译法。
当代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将“化境说”简单具体化,提出翻译中国诗词要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的主张,在翻译中实现这三美就基本完成了“化境”的过程。
下面就以许渊冲先生的两篇译作为例,谈谈诗词英译如何做到“信达雅”和“化境”。
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名作《江雪》中写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寥寥数笔,勾画出一幅天寒地冻,老翁独处孤舟,默然垂钓的画面。仔细品味,作者其实是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表达一种遗世独立、峻洁孤高的人生境界。
许渊冲将其译为: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
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
译文再现了原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原诗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两句对仗工整,译文“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两句也是遥遥相对,不仅采用相同的句式,而且flight和sight押韵。“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许先生巧妙地译为“From hill to hill”,“From path to path”,不仅保持了对仗,而且保留了夸张的修辞效果。“A lonely fisherman afloat,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中原文的“孤”和“独”都被翻译成lonely,这是有所失。但许先生巧妙地加入原文字面意思中没有的afloat一词,不仅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和下一句的boat押韵,而且暗示作者的遗世独立、漂泊不定。
许先生将汉语特殊的语言现象巧妙转换为英语的语言现象,实现三美齐全,基本做到了“化境”。尽管细节上有所改变,但基本保留了原文的意境和诗意,尤其许先生以创补失体现了这位翻译大家的深厚功底和艺术造诣。“化境”对于译者来说的确不易,所以“化境”是翻译中的最高理想,应该是每一个译者奋斗的目标。
《声声慢・寻寻觅觅》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形象地抒写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许渊冲将其译为:
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I feel so sad,so drear,so lonely,without cheer.
为了对应原诗的叠字,许先生重复使用主语I,重复使用what引导的宾语从句,重复使用so,这些创造性的译法使得译诗最大化地还原了原诗的意境,译诗本身也不失为一首音美和形美兼具的好诗。
总之,“信达雅”和“化境”是我们在翻译时追求的目标。翻g唐诗宋词时,对于“信达雅”和“化境”的追求又有着具体灵活的解释。“信达雅”是我们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化境”则是我们不断追求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43.
[2]郑海凌.钱钟书化境说的创新意识[M].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71.
[3]何其莘,仲伟合,许钧.翻译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5]何其莘,仲伟合,许钧.高级文学翻译[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原文:《孔融让梨》
范晔 〔南北朝〕
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3、翻译:
1.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的设计
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主题式教学模块进行全方位把握,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原则,形成应用为主的语文模块。
(1)能力分析。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设计中要对学生能力水平进行全面分析,依照学生特征配置教学资源。如在《世说新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对学生文言文水平进行了解,选取古文翻译作为教学主题,在学生古文翻译能力基础上进行《世说新语》讲解,课堂效益大大改善。
(2)确定主题。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设计中要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和提炼,从教学需求和学生需求出发选取对应主题,从而保证主题与教学相得益彰。如在口语交际训练的过程中就可以直接选取交际、介绍、朗诵、演讲等作为主题,鼓励学生参与到主题训练过程中。
(3)设计目标。主题确定后要对学生学习目标进行明确,要确保学生能够在原有主题基础上了解学习目的,在明确目标指引下实施学习。这种有目的学习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益,减少了学生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弯路。
(4)主题模块。主题模块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初中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围绕主题对各项划分后的内容进行合理“放置”,从而形成重组的教学模块。如口语交际主题式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将《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我的空中楼阁》划分为一个版块,将其归类到介绍主题下,形成了介绍主题模块。
2.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的实践
2.1 自主学习,训练能力
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要确保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到主题式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设计好的学习主题出发进行自主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总结经验,对主题模块内容进行理解。笔者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过程中就选取“译文”作为教学主题,让学生自主阅读、翻译、理解,对文章中的生词、句进行标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围绕主题开展课堂学习,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2 合作探究,加强交流
合作作为生活和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对学生今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合作学习部分进行合理运用,要鼓励学生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和交流,合作解决上述问题,从而简化主题式教学内容,降低主题式学习难度。
2.3 精讲释疑,解决问题
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主题内容配置对应教学资源,围绕主题对教学体系进行细化和丰富,提升语文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要对主题部分进行细化精讲,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强调,加深学生对初中语文主题模块的理解。要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答疑解难,在解答基础上对问题进行点评。这样既可以改善学生语文主题式学习的效益,又可以激发学生主题式学习热情,双管齐下,实现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全面优化。
笔者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就对文章进行详细讲解,对重点词句进行翻译,解释了文章的主要意义。与此同时,笔者还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的“朝服衣冠是什么意思”、“邹忌为什么要如此向齐王纳谏”等问题进行解答,肯定学生的学习。
2.4 内化反馈,提升质量
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实施了解,实施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从两方面评价出发全面把握学生主题式学习进度和效益,提升评价内容的全面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要对学生行为反馈信息、评价反馈信息等进行总结,在该基础上对主题式教学进行调整,从而全面优化初中语文主题式教学结构。
3.总结
言与文互融就是语言文字和人文思想的和谐统一。这就需要教师在章句和清议之间寻求平衡点和切入点,通过语言文字去体会文中的人文内涵,通过悟人文内涵促语言文字训练的夯实,让言与文互融,语言和人文共生。
一、炼言促文
文言文音韵优美,行文简练,可毕竟是一种同实际语言脱离得越来越远的特殊的书面语言,因此学生的阅读障碍比较多。其中影响学生解“文”的最主要障碍是词汇的理解。但如果教学中只注重“言的解读”这一点,那么其中蕴含的古典美、人文美学生就很难领略到了。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古汉语字词句的知识,又要注重文本的整体把握,关注文章的篇章结构和表达方法,同时强调文本的思想情感和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熏陶。这也就是说,要在理解言的基础上,结合文章语境积累文言,进而正确把握文本,步入作者的感情世界,与作者达成感情共鸣,使文言不分,文言并重。
1.正言通文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记诵诗词散文名句佳篇,对于陶冶和丰富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它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语文功底和精神底蕴。因此,文言文教学首要任务是在读准言、读通文中体味古文的韵味,不能未解其义、未悟其文就让学生死记硬背。必须着力于记诵积累以悟文,要在反复、变化的诵读中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在触摸语言韵味中与文本对话,逐渐进入文本的语境。第一,读准字音,解决文字障碍。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异于现在的字音,但字音的确定还是有一些方法,这些方法需要传授。有些字是通假字,那就要读本字字音,有些字要根据文意来确定读音,还有些特殊称谓的读音,就要读它自己特定的读音。第二,读准句读,读顺文意。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诵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更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正确的停顿是为了准确、清楚地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如果把握不好句子的停顿,很容易会错文意。依句停顿:文言文中有些句子和现代文的句子构成的要素是一样的,停顿时就可移用现代文朗读的方法,如“梁国/杨氏子/九岁”;据文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停顿,不能只看句子的外部特征,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语文学习是在认知基础上体验熏陶的过程,学生“活生生的体验”及“自我的精神体验”不是靠讲解翻译来代替完成的,而是靠反复的读来沉潜涵泳。这样课文的文意、文情、文趣都可以在铿锵的声调中体现出来。
2.析言知文意。小学作为文言文阅读的启蒙阶段,虽然所选的都是一些浅显、有趣、有味的小短文,但也偶有古今词义、语法表达不同之处,易和学生的原认知产生冲突,是难点所在。教师要善于言文融合,把这些冲突点转化成探究点,帮助学生理解文意。如《杨氏之子》一文,稍一梳理不难发现,文中同一人物的不同称呼和“家禽”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所在。如文中的家禽与学生生活经验中的家禽并不一致,在教学时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尝试读懂课文,用讲故事的方式反馈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在交流中点拨设问:“孔雀是家禽吗?”引发学生思考讨论,明晰家禽的意思及在朗读时两字之间需停顿。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摈弃简单的字义记录、对等翻译的机械教学方式,运用讲故事的形式充分暴露学生对字、词、句、文的理解障碍所在,继而把难解的字词还原到句子、文章里,在语境中让他们自我解疑,既着眼于对言的理解,又着力在学生对文中语言内化后的自我表达,把言和文很好地杂糅在一起。
3.辨言明文旨。在文言文中,影响学生成长的决不是哪个文言词或者句子的解释翻译,而是文章蕴含的深邃思想和语言的魅力,即古人读书定要“其义自见”的东西。文言文字少意深,所要“见”的往往就藏于一字微言之中,需要教师慧眼识金,引导学生发现、比辨,体味其深藏的妙处与蕴意。如学生初读《杨氏之子》,都会为杨小儿“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的反击而击掌叫好。如果到此为止,那教学只关注了语言的艺术,却忽视了文本的价值取向,有违文之本意。为让学生读透这语言艺术背后的真意,教师先出示两句话:①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②孔雀是夫子家禽。再让学生读一读,说说体会到了有什么不同。学生有从语气上体会到第一句比较委婉,更有学生体会到第一句的意思并非是肯定的,而第二句的意思是肯定的……这时,教师顺势引导:你们能联系孔君平的话再来品一品杨小儿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吗?把你的理解用“如果……那么……”的句式写下来。在交流中学生体味到了杨小儿的话中之意是:如果我和杨梅是一家子,那么夫子和孔雀也是一家子,反之亦然。至于事实是否如此全在于孔的认为,他把皮球踢回给了孔君平,不但有智而且有礼,实乃聪且慧。以上教学层层激疑,有意引导学生去比较、区分这些不同的精妙之处,在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中拓展思维空间,不但领略了文中语言的魅力,更正确把握了文章的主旨,提升了文言文教学的内涵。
二、赏文习言
教文言文,指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根本目的在于更准确、深入地把握文意;反过来说,把握了文意也可以更好地理解词句。文章是作者思想情感、道德评价、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的“集成块”,是一个活的整体,而不是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积物”。文章语言之所以值得揣摩咀嚼,因为它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如果只着眼于词句本身的学习,而忽视甚至舍弃了它所承载的丰富内容,结果必然连语言本身也不可能真正学好。把文言文作为文章(它本来就是文章)来教,就要遵循教读文章的一般规律,处理好词句和文章整体的关系,这不仅是学习文章的需要,也是更好地理解文言词句的需要。
1.依文悟言,言文合一。品味感悟文章的语言,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情感思想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文体决定了写作语言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文体对写作语言也有不同的要求。如曹丕所言:“奏议宜雅,书论宜理,名诔尚实,诗赋欲丽。”其实优秀的作品在语言创作时,都不自觉地将其文体意义发挥到了极致。从这个意义上说,引导学生根据文体把握文中最显著的语言表达特征,也就是为他们学习语言打开了一条通道。《杨氏之子》和《两小儿辩日》都是描写古时小孩生活的有名篇章。两文对小孩的语言描写用词细腻传神,教师可以围绕对话展开品读教学,为学生展现一幅生动的生活场景,体会文言文的语言魅力。但由于两文的重点又有区别,所以对对话揣摩理解的落脚点也应有一定的区别。《杨氏之子》一文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首先是言谈轶事,然后才是小说。这就是说,《世说新语》的着眼点主要是“言语”,为了增强表述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才把言语加工成了小说的样式。教学此文,对此文词句的理解应该落在语言之“智”上。而《两小儿辩日》是寓言,运用对话描写的目的是要说明一个道理,所以对文中语言的理解要侧重于“理”。文言文文体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赋予了课堂丰富多彩的教育内容和形式。通过不同文体的语言特征的把握,对准确掌握教学的尺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指导学生针对不同文体特点理解和把握文本,不管是对文章语言的理解,对文章的写法、意蕴的体会,还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都是很有帮助的。
【关键词】:古代汉语 教学方法 对比 阅读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114-01
古代汉语课程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在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它承担着提高学生古代典籍解读能力,批判地继承古代文化遗产,并运用相关知识进行文言文教学的任务。由于古代汉语学科内容远离现实、艰深乏味,加之商品经济大潮,外语热,计算机热的强烈冲击,教学“古代汉语”越来越困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的飞速发展,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各地纷纷掀起了学习汉语的热潮。对外汉语教师因此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极具发展潜力的职业,与此同时,学习古代汉语重要性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们认为新时期的古代汉语教学应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入手,本文将重点探讨教学方法的运用。
1.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出现,特别是电脑和光盘技术的出现,为语言教学带来了新的希望。这类设备的大容量、直观性和多功能性为语言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可能性。光盘的大容量几乎可以储存所有的教学内容并体现所有的教学要求,发挥语言课本所无法发挥的作用。语言总是在现实环境中使用的,也只有在现实环境中学习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代化教学设备可以储存现实环境,使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种直观性同时带来了语言学习的趣味性。通过电脑,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学习目的和要求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古代汉语重在讲解语言知识,内容深奥单调缺乏像文学课那样的形象生动性。如果教师只一味地讲解语言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势必产生枯燥乏味之感而失去学习兴趣。因此要想使古代汉语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适当运用可以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复杂的说教简单化。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大大缩短了教学时数,做到了易教易学。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的教学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汉语的字和词的来源是相当富有传奇性和趣味性的,字词背后的故事往往会让学生心驰神往,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
2.对比分析式教学方法的使用
对比分析法,是我们在进行古代汉语教学时使用的最主要的教学方法。具体说来,可以分为“古代汉语内部横向比较法”和“古今汉语纵向比较法”。[4]传统的讲授方法以篇章为本位,就事论事,只求讲清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而很少估计不同篇章中统一词语的区别和联系。这样不利于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了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加深理解和印象,在讲授文选时,应纵横对照,多方联系,经常援引学生已学古文中的例句以及成语,惯用语等来作印证和对比。
“古今汉语纵向比较法”的优势更为明显,如果就古代汉语教材讲古代汉语,学生不免会产生距离感,但如果教师能把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结合起来,学生则会感到亲切,实用,因而愿意学习。古代汉语是源,现代汉语是流,二者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继承关系。成语从古代流传下来,不可避免地保存着古义。如“假公济私”的“假”是“借”的意思,“不速之客”的“速”是“邀请”的意思,“日薄西山”的“薄”是“迫近”的意思。
3.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和作业训练形式
独立学院的学生思维敏捷,多才多艺,思想活跃, 因此应该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组织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让学生走出课堂,把学到的知识应用起来。可以带学生到名胜古迹中去,真实感受古代的氛围,用所学到的知识分析其中的语言现象。组织文言文知识竞赛,古诗文朗诵大赛都能激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热情和兴趣。
鼓励多读原文,培养语感。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学习古代汉语,如果仅仅局限于教材无异于自封于井底,很难获得拨云见日的喜悦。我们要求学生一定要在课余时间阅读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在了解古代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会受到思想教育和智慧的启迪,并且进一步提高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只有通过文献的阅读,对古代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出学好古代汉语,准确理解剖析古代文献的强烈愿望。《诗经》《昭明文选》《古文观止》《世说新语》都是很好的阅读对象,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篇幅较长的经典文献,如《左传》《礼记》《史记》等,教师则帮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划定阅读范围。有梯度地为学生设定阅读篇目或书籍,一方面注意选用材料中语言现象的呼应和联系,另一方面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讲授进度由易到难,第一学期初可先让学生接触一些有古白话色彩的相对浅显的古文,如《世说新语》,之后逐渐提高到《史记》《汉书》,第二学期末就可以读《左传》了。遵循渐进性原则使学生不至于因为联系过难而放弃实践,也不会因为练习太易而无所获益。[5]读原文的同时,适当的背诵和翻译也是很重要的,在练习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死的知识变成活的学问。
随着世界性的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生动活泼的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不断深入课堂教学领域,许多新的教学观念,教学思想以及新型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几年来,为了讲授好独立学院“古代汉语”课程,我们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改革,积累了一些经验,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此与同仁共享。
参考文献:
[1]储小.提高古代汉语教学质量的几种主要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2]尹.文化背景知识与语言教学[J].开封大学学报,2003,2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选自《陶庵梦忆》)
王子猷居山阴
刘义庆
王子猷①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②,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第二十三》)
【注释】
①王子猷(yóu):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的第五子,性格不羁。
②彷徨:徘徊的样子。这里指逍遥流连。
1.解释加点词语。
(1)俱绝 (2)是日 (3)方至
2.翻译句子。
(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造门不前而返。
3.下列与“更有痴似相公者”中虚词“者”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小石潭记》)
B.城北徐公者,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C.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出师表》)
D.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4.以上两篇小品文在行文风格上均言简文约,文笔简静而不乏诗意,格调奇特而又不失幽默风趣,请分别找出两文的点睛之笔。
5.茫茫六合,知己难逢。结合短文,谈一谈二人在人生态度上有何相似之处?对此,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于“知己”的理解。
【参考答案】
1.(1)消失 (2)这 (3)才
2.(1)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了。(2)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
3.A
4.《湖心亭看雪》: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但现在有不少考生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他们认为,反正高考中不直接考课文,对课内的文言文不必过于认真。其实,虽然高考中文言文不考课内的文章,但所有的考点都与课内文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的联系是直接的,有的联系是间接的,虽然不一定能在课文中找到完全相同的词语,但只要我们熟悉课文中出现过的各类现象,做这类题目也不会太难。
所以考生应始终把课内文章视为基础中的基础,反复研读。可以按篇目把课内文言文涉及到的各项知识用表格的方式整理出来。要争取做到,只要看到某句话,就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命题虽在课外,但工夫应牢牢地渗透于课内的每个角落。潜心积累、反复实践、注重思考、总结规律,是应对好文言文考查的不二法门,建议学生在平时练习中注意答题策略:
1.立足课内语段。
课内部分可进行如下的操作:通过朗读,产生最初对课文的感知;通过小组合作、全班补充以及教师归类总结的形式疏通字词,概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通过个别思考和发言交流分析故事中人物的形象,探讨文章给予的启示。
2.强化记忆,增加积累。
注重日常积累,特别是对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常用虚词的意义用法及句式结构的记忆。考场上,随时从记忆仓库中选调,迅捷而又准确。
3.牢记方法,掌握技巧。
熟悉文言文句式,熟练掌握文言文翻译中增补、删略、调整、保留、扩充、整体、替换等七种方法,多多操练,学以致用。
4.抓关键词,明确主旨。
善抓关键词句,如段落的起始句、作者评述性的语句等,这些语句往往包含着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整体把握文意的重要切入点。
5.立足原文,分析主题。
答题必须忠于原文,分析人物品性情感等,必环顾“楼上楼下”、“左邻右舍”(即上下文),从原文环境出发,分析推导。
但仅仅靠课内这几篇文言文又不足以对付高考。我们必须尽可能多地阅读课外的文言文。这是因为,文言文与我们平时交流用的现代汉语已有较大距离。而学习语言需要“语感”,它可以极大地增加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这和学外语是一样的道理。所以,文言文学习的最好状态是:以课内文章为基础,辅以一定量的课外阅读。前者采用精读的方法,后者则采用泛读的方法。两脚并行,相辅相成,自能收到最佳效果。
[关键词]:古诗误读 教材编者 初中语文
日前,笔者在小学古诗文读本上见到一首古诗《七步诗》,作者曹植,相传其兄曹丕为迫害曹植,勒令他在七步之内作成一绝,否则将遭受极刑。曹植文思敏捷,果然在七步之内作成这首广为人知的五言绝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原诗的意思是说:锅里煮着豆子,烧的是豆子的秸杆,豆子在锅里哭泣着,既然彼此是同根而生,又何必要相互残害呢?诗既作成,曹丕不好食言,只好悻悻放过曹植。
粗粗一看,文从字顺。可是细细推敲,问题就来了:似乎有哪里不妥。曹植当时正处于极为危险的境地,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命悬一线,生死未卜。生杀大权完全操于曹丕之手,他曹植只有哀哀求告的份,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任何实力与曹丕相互残害,最多只能说:你我同根而生,你何必要这么着急的要杀我呢?
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标点上。原诗的标点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前两句与后两句之间是用句号连结,但是按照当时的语境来分析,最合理的标点方式应该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原诗的后两句不是诗人的评价而是豆在釜中的哀告之语,实际上也就是曹植对其兄曹丕的哀告之语。把标点这么一改,语意顺畅,也就符合当时的语境了。
把原来的标点方式与修改后的标点方式比照一下不难发现,从根本上说,还是由于读本的编者对诗句中“相煎何太急”中“相”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笔者翻看了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1483页,“相”有两个义项:互相,如相识、相像、相距太远、不相上下;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如实不相瞒、好言相劝。再翻看《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商务印书馆版第266页“相”同样也是是两个义项。原来,读本的编者把“相”的两个义项搞混了或者根本没有分清,这才造成如此偏差。
这样的例子在初中语文课本(注意:这可是学生用的教材,其权威性自不必说。)中亦可找到。义务教育苏教版九上语文教材第26课《陈涉世家》(节选)中有一句脍炙人口的话“苟富贵,无相忘”,这是陈涉在与别人一起耕作时所言。教参的译文是“假如有一天谁富贵了,可不要忘了弟兄们”。笔者倒是觉得,如果译成“如果有一天我富贵了,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因为只有这样翻译,下文的“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才站得住脚――你是一个被人家雇佣耕地的家伙,哪里来的富贵?话语讽刺的对象直接指向了陈涉;也只有这样翻译,下文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句掷地有声的豪言才有了思想基础,一个不安于命运摆布,努力抗争,力求改变现状的硬汉形象才跃然纸上,而教材编者原来的解读方法显然是失之粗疏。
其实,翻翻古诗文的名篇,“相”表示“相互”和“指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的例子均不少见,兹略举一二。
表示“相互”的:
①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②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③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归园田居》)
④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蒲松龄《狼》)
⑤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翦梅》)
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⑦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⑧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的:
①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北朝乐府•木兰诗》)
②蔽林间窥之,然,莫相知(柳宗元《黔之驴》)
③杂然相许(列子《愚公移山》)
④远来相视,子令吾去(刘义庆《世说新语•荀巨伯》)
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翻开报纸,经常可以看到“知识小品”“科学小品”“文学小品”等栏目。当代的小品,仅文学小品就分出很多的小支,如时事小品、历史小品、讽刺小品、科学小品等。除文学小品外,还有戏剧小品、电视小品等。
小品并不是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在我国古代就有“六朝小品”“唐人小品”“明人小品”等,它们很早就成为文学家族的一员。小品具有隽永而精辟的特点,其名称沿用至今,但所包含的意义又有所发展。
“小品”一词出自古老的佛教经典。佛经有全本和节本之分,全本称之为“大品”,“节本”称之为“小品”。如公元四世纪后秦高僧鸠摩罗什翻译的《摩诃般若波罗密经》,有二十七卷本和十卷本两种,其中二十七卷本称之为《大品般若经》,十卷本称之为《小品般若经》。
《世说新语・文学》中“殷中军读小品”句下刘孝标注:“释氏《辨空经》有详者焉,有略者焉。详者为大品,略者为小品。”万历三十九年(1611),王纳谏编成《苏长公小品》,最早将“小品”视作文学概念。陈继儒《〈苏长公小品〉叙》云:“如欲选长公之集,宜拈其短而隽异者置前,其论、策、封事,多至数万言,为经生之所恒诵习者稍后之。如读佛藏者,先读《阿含小品》,而后徐及于五千四十八卷,未晚也。此读长公集法也。”(《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卷十一)又指出“短而隽异”是“小品”的特征,并提有《阿含小品》,也可见“小品”概念是由佛经移来的。这是晚明人最初的“小品”观,认为小品大体上指散文体,篇幅短小,隽永新异。文学中的“小品”,便是由此而来的。
小品的历史由来已久。我国喜剧小品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它继承和发展了话剧、相声、二人转等剧目的优点。喜剧小品指通过形体和语言表现一个比较简单的场面、有简单故事情节或艺术形象的单人表演或数人组合的短时间表演。它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幽默风趣,滑稽可笑;雅俗共赏,题材广泛;贴近生活,角度新颖;针砭时弊,内含哲理。
“作家”的古今意义
“作家”现在多指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但这一义项起初并不是“作家”的唯一意思,其实“作家”的含义还要丰富、有趣得多。
最早的“作家”指“管理家务”“治家理家”。《三国志・蜀志・杨戏传》写道:“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意思是请让我用治家来打比方向您说明。《晋书・食货志》载:“(汉)桓帝不能作家,曾无私蓄。”意思是桓帝不能很好地治家,没有私蓄。
治家有方,要求之一就是要开源节流,所以“作家”也可引申为“节俭、节约、节省”。《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中曾写有一姓金名钟的富翁,其家财万贯,但性至悭吝,平生常有五恨四愿,其中一恨是恨自己,“恨自家者,恨肚皮不会作家,一日不(吃)饭,就饿将起来”,即他埋怨自己的肚皮不知道节俭、节省,消化得太快,一天不吃就会饿。
明末小说《醋葫芦》第二十回中写道:“我来也终是老作家手段,见有人来,就闪过一边,已从墙穴内钻出。”在这里,“老作家”指贼中“老手”。
《封神演义》中“两家棋逢对手,将遇作家”,《再生缘》中“尔是岐黄老作家,太后娘娘犹治好,外边那个不争夸”,周立波《山乡巨变》中“宽秧田,窄菜园,老谢是个老作家,一定留了很宽的余步”中的“作家”,都应是“高手”“行家”的意思。
而在佛经中,“作家”指那些修行高、道行深的人,即“高人”,实与“高手”“行家”意同。《五灯会元・百丈惟政禅师》:“上行下学,未是作家。背楚投吴,方为达士。”
可见,“作家”虽有“行家里手”的意思,但是感彩区别明显,不同场合有其不同的理解。
古人的主要写作文体是诗,所以多用“诗人”来称呼从事文学创作的人,如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宋代欧阳修《六一诗话》中“唐之晚年,诗人无复李、杜豪放之格”均是如此。从事其他文体创作的人,一般只称其为“作者”,如《文心雕龙・征圣第二》:“夫作者曰圣,述者曰明。”
“作家”逐渐转化出“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这一义项,研究者一般认为始于唐朝。北宋李等人编纂《太平广记》曾引《卢氏杂说》:“唐宰相王好与人作碑志。有送润毫(酬金)者,误叩右丞王维门。维曰:‘大作家在那边’。”明代李东阳《麓堂诗话》中也有“唐之盛时,称作家在选列者,大抵多秦晋之人也”(盛唐选出的作家以现在的陕西和山西人居多)的记载。
随着词语的丰富,词语表意的指向性要求更加明确,在使用过程中,“作家”的其他义项已逐渐被其他词语所取代,而“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这一义项就成为其现在唯一的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