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养成教育自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大学一年级新生中开展养成教育,是一项根本性、策略性、保障性的工作,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新时期大学生的特殊教育背景和成长经历,使其形成了独特的群体特征,步入大学后,大一新生会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感到不适应、在思想上产生困惑。针对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探讨如何在大学新生入学初期,通过一系列的养成教育手段,帮助和引导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
关键词:
大学新生;养成教育;途径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大学生养成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依据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大学生进行长期培养和训练,引导和帮助他们进行自我陶冶和完善,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备社会所需要的多种能力的教育。大学生养成教育侧重于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养成,激发学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我养成要靠其自身的长期积累和实践得以实现。大学新生养成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大学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专业人才、创新科学文化、弘扬核心价值、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大学阶段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将是走向社会的关键期、成长期和过渡期,如果在该阶段学生无法形成较为完备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大学新生的养成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和素质教育实施的载体,对个体大学期间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成功的大学新生养成教育,可以使大学一年级学生具备在较短时间里适应大学生活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对其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新时代高校大一新生的特点
大一新生养成教育必须建立在深入了解新生特点的基础上,只有确切把握新生的情况和特点,才能因材施教,确保新生养成教育的顺利进行。新时代的大学生成长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和多元文化日益深入的环境下,一方面,大学生自主意识强、知识面宽、视野广,拥有与社会发展进步相适应的新思想、新观点,他们乐观向上、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独生子女特殊的成长背景和经历,形成了独特的群体特征,步入大学后,他们会在学习生活方面感到不适应、在思想上产生困惑,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新生的健康成长。
1.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性差
进入大学校园后,多数学生在学习上勤奋努力、积极进取,这是大学生中的主流现象。然而,也有一些大学生在结束了高考前的奋力拼搏、争分夺秒后,高考的目标已经实现了,因而产生松懈的思想,享受无压力的自由时光。目标的弱化使他们缺少了继续前进的动力,造成了大学新生在精神上的茫然和空虚。长此以往,学习热情与拼搏精神慢慢消退,部分大学生将60分及格线定为自己的学习目标,对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纪律涣散,严重影响了高校学风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还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弱,缺乏自我规划和管理能力,面对学习困难时,不能多途径、多角度地主动解决问题,而是被动接受或不解决,在大学前的学习阶段中就已养成了依赖父母及教师的习惯,使他们在进入大学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后不能适应,不善于及时、适度地调整自己的行为和习惯,表现出自我规划和控制能力较低的特点。
2.自我意识较强,团队意识淡薄
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他们的人生目标、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能够合理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自我意识增强。然而,受社会上一些消极价值观的影响,部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产生了错位和倾斜。一些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交往中强调个人得失,把精力过多地放在自身利益的实现上,侧重个人奋斗,不注重团队协作,集体观念淡漠,缺乏奉献精神。有些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强调自我价值,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和集体利益之上,缺乏个人同集体、个人与他人的合作。具体表现为班集体和宿舍的凝聚力不强、同学之间拉帮结伙、同学及师生之间沟通交往淡漠、大学新生的参与意识不强。
3.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远大目标
伴随全球化、价值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新时期大学生的理性修养和进取精神也在不断增强,这对提高大学生的智能水平起到了促进、激励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中功利色彩明显;有些大学生过分注重个人理想实现与名利得失,却忽视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其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远弱于他们所宣扬的服务于人、贡献社会的口号。部分大学生常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利益,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远大抱负,很少或不去思考自身对于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理想追求淡化,大学的奋斗目标并不明确,部分学生拼搏奋斗的意识消退,好逸恶劳,热衷享受,进取心弱化,对自己的未来缺乏系统规划。
三、高校大一新生养成教育的实现途径
1.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养成
大学新生养成教育要以管理为手段,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规章制度的贯彻和监督,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规范学生行为,通过外部约束来教育人。高校的规章制度建设需要具体化,其涉及到大学新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充分考虑大学新生的个性特征、思想行为、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使大学生通过提升意识、规范行为就能做到,如学生操行评定制度、宿舍管理制度、教室管理制度等。同时,通过举办校园规章制度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促进学生学习并掌握制度内容,教师定期检查督促落实,使其由强制养成转变为自觉养成。学校要求大学生达到的行为素养和思想品德,一定要在日常教育的内容和制度上有所体现,并在管理中有措施。依靠一定的外力保证学生的行为合乎规范,对部分大学生的不道德和不文明行为给予批评和处分,严格管理。完善校园舆论机制,建立网络监督机制,充分利用制度法规的约束和导向功能对大学生品行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实现从他律向自律的转换。
2.把握教育契机,适时养成
大学新生养成教育应当充分利用一切教育契机,以新生的军训和入学教育为开端,适时开展养成教育。高度重视新生军事训练,有效培养学生基本素质,通过军训不但能增强新生的组织纪律性、民族荣誉感,还能培养他们在一个团体中无私奉献、友爱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同时,也能增强个人身体素质,有益于身心健康。积极开展大一新生入学教育,通过开设专题讲座,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感恩教育、学习目标引导、专业学习方法指导等多方面教育。组织高年级模范生及先进个人为新生开展团体辅导,帮助新生较快适应大学生活,融入大学生集体,树立新的奋斗目标。此外,学校每年可以利用五一劳动节、七一建党节等纪念日,不失时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还可以结合当前国内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适时引导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倡导团结、友善、奉献精神。
3.渗透教育场所,融入养成
教室、食堂、宿舍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场所,这三个场所也可以作为加强大学新生的养成教育基地,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感染和熏陶。高雅的教室文化在为学生创设一种文明、和谐学习氛围的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教室里采用格言、警句、板报等形式加强高校班级的文化建设,形成养成教育良好的育人环境。在食堂,除了使用告示牌外,还要在就餐时间安排学生轮流执勤,督促学生自觉排队,维持良好的用餐秩序,珍惜粮食、不浪费,饭后自觉将餐具带到回收处,使个体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宿舍是大学生的另一个家,是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各种思想意识相互沟通与心灵碰撞的场所,是大学生生活、娱乐及学习的地方,是一个小的社会团体。在这个团体中,室友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形成的寝室气氛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微妙的导向作用。因此,要以学生宿舍为载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他们独立自强的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寝室文化建设,通过开展文明寝室评比等活动促进养成教育,把大学生宿舍建成“至善至美、文明和睦、明亮清雅、安全有序”的温馨之家。
4.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养成
自我养成是大学生根据养成教育的目标和社会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主体意识,进行思想教育转化和行为调控,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方法和途径。大学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成熟,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实施自我教育具有可行性。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引导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生可以通过个体的自我教育和群体的自我教育完善自我、准确地定位自己,赋予自己新的意义和价值。个人品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群体的督促和帮助,当个体以高尚的自我修养去感化另一个人,而另一个人又以同样的方式去教育身边的人,最终实现整个群体的自我教育。一个人在帮助、教育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受到启迪和教育,并且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教育。通过群体间的相互帮助和学习,不断地调节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树立正确的观念。大学新生群体可以通过各种自我教育形式,如集体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竞赛活动以及树立学生中的榜样模范等,在实践活动中完善自我。
作者:郭姝雯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简福平,陈旭.试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论文摘要:本文对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涵义,面对的困境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结合笔者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思考,作者认为应当将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养成四习惯和四意识;严格管理机制,将道德约束与制度、法律约束相结合;优化社会、学校、家庭的育人环境,主要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要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法、形成合力,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养成教育”一词是从军事教育那里借用的,指的是对军人的纪律观念和良好作风的培养。在高校实施养成教育,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规范和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作风,另一方面养成教育还包括保持身心健康、积极参加创新实践等内容。具体地讲养成教育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是使青少年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的教育,它通过教育者长期培养、反复训练,受教育者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形成的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和基础条件。
一、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面对的困境
首先,在市场经济确立和发展这样一个大变革、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一些消极的错误政治观点、价值观念和思想以及腐朽的思想文化,难免会通过各种渠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和影响。一些大学生经常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无法与社会现实进行同步互动,在心里调节方面与现实存在种种偏差,导致心里错位与扭曲,无法适应和融人社会。出现了道德评价紊乱,道德监督、调控失灵,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伦理等方面出现大面积“滑坡”的现象。
其次,当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如缺乏生活阅历,独立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社会交往能力弱,自私蝙狭,难于与人交往,难于适应集体生活;并且缺乏文明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自觉性差,缺乏主动性、刻苦精神、钻研精神,思想不统一,缺乏自信心,存在悲观情绪、沉沦情绪,学习和生活都存在着麻木状态。
再次,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据有关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人数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着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中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这些事实和数据表明,大学生养成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所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二、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养成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是推动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形成的需要,是养成严格的纪律的需要,是青年学生确立科学的自主意识的需要。加强养成教育,应该立足于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从教书和管理两个着眼点出发,引导大学生研究大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理性的选择,养成良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结合本人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我认为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有以下几点:
1.从习惯入手,从改变习惯到改变行为方式、优化行为方式,重点使学生养成四习惯和呀意识。
习惯是由于重复练习而固定下来的行为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由不经常的道德行为转化为道德品质的结果。它要通过不断的重复和有意识的练习而形成,一旦形成习惯,执行规范,按照规范要求指导自己的行为,就达到了自如的境地。加强养成教育应重点培养大学生四习惯和四意识,即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礼仪习惯和道德习惯及勤俭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和文化意识。四意识贯穿于四习惯之中,通过“学习习惯”教会大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充分提高。通过“生活习惯”使大学生养成有理智,讲道德,有效率,讲次序的好习惯,全面的提高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通过“礼仪习惯”使大学生养成尊师敬长,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大学生的自我道德修养。通过“道德习惯”培养大学生的文明风尚,提高大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大学生成为真正懂道德的人。通过“勤俭意识”培养大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使大学生养成艰苦奋斗,朴素的良好习惯。通过“安全意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防火安全,饮食安全,交通安全,网络游戏安全等意识,使大学生在大学生涯中能够愉快的健康的成长。通过“文明意识”的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是大学生能够形成做文明学生的信念,为大学生将来成为文明市民奠定基础。通过“文化意识”教育,为大学生的文明养成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和知识习惯的养成作了坚实的铺垫。
2.严格管理机制,将道德约束与制度、法律约束相结合。
只有建立起严格有效的管理机制,才能使大学生养成教育得以顺利进行。道德规范对约束人们的行为是重要的,但不是唯一的,更不是万能的。人的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靠纪律法规来实现。因此必须严格管理,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并强化检查监督力度,辅之以必要的奖惩。奖惩可使行为者的不同言行收到不同的实际效果,对人们的思想言行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合理的奖惩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学生的意志和性格。目前高校的法规、纪律建设有一定基础,但总体来说不健全,不完备,尤其是执法、执纪不严,漏洞多,弹性大,缺乏威慑力、约束力。对学生不文明行为的教育务虚多,空洞的说教多,显得苍白无力。因此,必须制定、完善有强制力、约束力的规章,已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严格执行,有法必依,有章必循,充分利用制度法规的约束性和导向性功能对大学生的品行进行有效地约束和控制,使道德规范从他律性向自律性转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基础,大学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去学习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养成教育,大学生只有在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去学习、生活的基础上,才能使自己的思想、道德、行为在养成教育中不断地趋于规范化,并一步步向高层次迈进。
3.优化社会、学校、家庭的育人环境,着力构建良好的校因文化氛围。
改革开放至今,高等教育普及程度也有较大的提高。可是随着大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其道德素质和文明修养方面的缺失也越发凸显。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不成熟趋于成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养成教育,也是民办高校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民办高校;养成教育;创新
一、养成教育的概念及意义
养成教育的含义在学界没有统一,但内涵大同小异。养成教育是教育者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进行长期培养和训练,借助于受教育者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而形成不需要任何外部监督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模式。在高校实施养成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基本的礼仪规范和优良作风,还可以让高校学生保持身心健康,愿意参与创新,投身实践。具体地讲,养成教育是一种使高校学生由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教育。这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而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让受教育者从被动接受逐步转变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规范,由外力监督转变为内驱动力,从而拥有足以适应社会、适应环境的思想品德素质和行为规范。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这是重要的一部分。
二、高校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1.理论基础不足
由于近年来,大学生在社会上表现出了“有知识,没素质”的现状,所以高校的养成教育越发受到广泛关注,理论研究也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养成教育脱胎于教育学,和传统的德育教育、素质教育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许多高校通过各种形式开展了养成教育,如开设课程、讲座等。学术界也有专家对养成教育的理论体系进行了研究,成果显著。可是至今关于养成教育的含义、内涵及理论体系仍没有统一,也没有具有权威性、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教材问世,许多概念等也多借用于素质教育和德育教育,教学方式也比较传统,导致现在养成教育前进缓慢。
2.90后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90后的大学生生长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年代,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的环境更为优越,家庭的经济压力较小,父母亲对其的照顾也更为周全,导致他们没吃过苦、没受过罪,对家庭的依赖依旧很大,自力更生的念头萌生较晚。同时,他们也生活在网络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网络充斥各种各样的信息,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利也有弊。
3.家长在教育作用上的缺失
许多家长以为学生进入大学后就自然而然地转变,完全没有想到孩子在初入大学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心理上出现的变化容易遭到忽视和区别对待。家长们把孩子交到老师手里后,并没有了解熟悉学校相关规定,更没有主动跟学校老师沟通联系,使得大学新生养成教育失去了重要力量。还有部分家长对学生溺爱和过分保护,希望学生能得到特殊对待,在面对问题时不能理性客观,让学生没有良好的教育基础,失去了锻炼沟通和人际交往的机会,在大环境中容易随波逐流,迷失自我。这些都对高校的养成教育有较大的阻碍作用。
三、高校的应对措施
高校的养成教育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应该积极应对社会要求,及时做出响应和调整。
1.高校应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育人规范
管理是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加强高校学术管理是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高校的规章制度建设,要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个性特征、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结合社会形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通过检查监督,促使制度由强制养成转变成学生的自觉养成。在建立规范制度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学校家长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在学校开展养成教育的同时,通过和家长的沟通,取得家长的认可和配合,希望家长能在家庭教育中加入养成教育的因素,巩固学校养成教育的成果,帮助学生尽早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2.改革传统形式为多种形式相结合
传统的养成教育主要以教师授课形式为主,内容偏理论化,学生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甚至容易产生反感。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基本上是“教室———食堂———宿舍”三点一线式,活动范围以校园为主,所以这些场所都是高校养成教育的重要阵地。可把一部分课上的内容转移到课下,采取多样形式如宣传海报、标语等,让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教育。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基层管理中,使之在实践中亲身感受到有良好行为养成的重要性。
3.加强师德建设,树立榜样
第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虽然当代许多大学生比较推崇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深恶痛绝,他们往往崇拜英雄模范人物,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转变这种不良风气,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如学生参加“边远地区支教”、“献血”、“义务献血”等活动,这些都为当代大学生赢得了社会上的好评。但是,还有一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弱,他们不能够自觉的遵守相关的规则,如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考试作弊等。还有一些大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一些不良现象不予理睬,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种错误的观点都是由学生社会公德意识较弱而引起的。第二,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和艰苦奋斗精神。许多大学生在不如大学后认为自己已经经历过了高三高强度的学习,在大学就不用继续认真学习了,甚至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自觉性较差。高校养成教育的意义:首先,大学生养成教育具有“发现人的价值”、“发展人的个性”以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优势,其教学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引导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和理想信念,从而起到规范大学生行为的作用。其次,现阶段大学养成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从传统的追求个体道德转向提高个体文明修养以及促进个体转变方面,养成教育主要侧重于对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自我管理意识以及自我养成意识的培养。
二、提升高校养成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一)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高校要想提升养成教育的实效性,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制度的建设,因为养成教育离不开规范的制约。高校在开展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制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利用规章制度来约束、指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最终提高学生的素质。对此,高校应该以制度管理为依托,来强化养成教育的教育理念,并通过制定德育大纲以及实施细则等来进一步的落实养成教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此外,高校还应该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善对学生的纪律处分和奖励条例等。如高校设置一个道德评分系统,并将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录入到系统中去,由各班班主任或辅导员进行管理,当学生的行为符合道德要求时,班主任或辅导员则可以为其加上相应的分数,相反如果不符合要求时,则可以相应的进行扣分处理,学校定期对学生的分数进行统计,奖励得分高的同学。(二)注重实践育人,搭建平台,加强实践引导。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可以利用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所以,高校在进行养成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使用实践育人的方式,为学生开发出以实践为主的第二课堂,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同时,帮助学生不断的完善自己、超越自己。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内部成立志愿者小组,并在校园内和校园外组织志愿者服务工作。其在校内可以绿化校园环境、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在校外则可以帮助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辅导功课,进行心理疏导等,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行动力,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意志力。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发定点实习基地,让学生参加下乡活动等,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环境育人,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和培育学生的良好习惯。首先,要强化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的言行对孩子性格以及处事方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家长要在平时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此外,家长还应该与教师形成合力,主动与学校进行沟通来及时的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并与孩子进行谈话沟通,正确的引导学生走向社会。其次,学校要注重对学生的习惯教育,教师则要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对教育环境进行优化,加强校园文化交涉,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场所,并加强对校风、学风的建设。如在校园内举行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情感陶冶的氛围;还可以在学校的公共场所粘贴文明标语,约束学生的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四)激发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实现自我教育,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将学生放在主导地位,教师则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作用。如,学校应该支持和鼓励学生建立学生会以及社团等学生组织,并且利用学生组织开放性、多样性以及学生自主管理等的特点来开展养成教育活动。此外,教师还应该将学生组织看成重要的载体,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正确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探索和自我肯定,从而让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发挥出自我价值,并通过自身的成长来带动其他人的成长,最终实现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的目的。
良好的习惯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所以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为学生养成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作者:孙静芬 单位:辽宁科技学院
[论文关键词]制度文化养成教育对策文化心理
制度是一种规范性文化,“社会规范和制度对人们行为指出一定的方法,形成一定的样式”。①高校制度文化实际是人们对“制度的态度、价值观和认同感等”。②高校制度文化是大学存在与大学所必须遵循的规范体系及文化心理调适制度,其本质是行为问题及影响人行为的思想观念、习俗习惯和文化心理等文化范畴。高校制度文化建设既是大学养成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一、高校制度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互动功能
高校制度文化是指高校的组织形式(结构)和存在于高校中现实的正式、非正式制度(规范)的总和以及大学人对大学制度的设计、执行、监督以及变革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理性原则和认可程度等观念体系的总和,包括各种成文和不成文的制度以及人们对制度的态度、价值观和认同感等。它既包括学校长期形成的道德规范、师生之间惯常的互尊互爱礼仪习惯,也包括成文或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等,既是高校发展中长期的积累与沉淀的结果,也是学校为适应教学管理由专门部门经过特定程序制定的,是高校发展的内在支撑,是调节高校社会关系的稳定器。
高校制度文化与大学生养成教育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内在联系。陶行知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针对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情操、心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实施的行为规范和严格的管理与教育实施过程。高校制度文化既是养成教育的外壳支撑,也是内在价值保障,二者协调发展,能产生良好的互动功能。
1.制度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初始阶段。养成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文明行为的形成具有极大的熏陶作用,尤其是高校制度文化对养成教育效果的扩张具有重大影响。从心理学上讲,人类有归属感、受暗示性、无意识等心理特征。在归属感的驱使下,个体会渴求归属和被集体所接纳,以便成为集体中的一员。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一分子,自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暗示和感染,这些影响会有意无意地影响学生品德结构的形成,以及思想品德、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的形成。一所高校的制度性文化氛围,会对大学生的言行形成影响,符合道德的言行会受到鼓励、支持和肯定;不符合道德的会受到谴责与惩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当事人改正和转化,这种转化就是高校良好制度文化下学生自觉调控的结果,而非他人强制的结果。因而,制度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初始阶段。不过,当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水平达到了更高的阶段之后,制度规则的作用就不那么明显了,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否定其在养成教育的早期所起的重要作用。
2.制度文化是德育养成目标合理定位的基础。所谓德育就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③德育目标的定位必须合理,必须与养成教育的目标一致,而且不能与学校、学生的特有文化习性相差太大,如果德育目标的定位太过于保守,大大落后于学校和学生的现实情况,那就根本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会妨碍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制度文化的一大特征就是制度本身的科学性。这是制度的规范性特征在制度文化中的体现。它指的是制度的形式是公正的,同时制度的具体内容也是公正合理的。只有当制度具有科学性才能满足教育管理的需要,才能实现教育管理的预期目标”。④
3.制度文化是探索高校养成教育规律的结果。高校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而制度文化的形成正是这种规律探索的结晶。我们探索高校制度化的发展规律,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而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需要有一种机制能够保证养成教育持久而有效地进行。这种机制应当是按照公正的原则,由严密的体系和行之有效的手段组成。这种机制应当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形成自我约束的习惯,形成公平、公正的价值观,形成客观看待事物的宽广眼界、审视客观世界的批判精神与开拓品质,这些恰恰是高校制度文化建设的宗旨和终极关怀。
二、我国高校制度文化缺陷对养成教育正功能的弱化与泛化
制度性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最高体现。完善的高校制度化建设是管理成熟的标志。传统的制度文化是一种约束性文化,它用“不准”“严禁”之类的话语形态把人的行为和精神圈定起来。这种制度文化常常以管理为标榜,在管理之中,又常常是只“管”不“理”或重“管”轻“理”。这种制度文化在对人进行约束的同时,纵容制度的扩张,导致“泛制度化”,严重削弱了对养成教育的正向功能。
1.规章制度缺乏系统性与延展性弱化了养成教育的功能。高校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制度文化的外壳和依托,对学生养成教育具有直接导向作用。由于高校制度文化具有多层次性、多样性特征,具体规章制度形成了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局面,缺乏完整的系统性,甚至出现制度与制度之间相互抵触、同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的局面,极大地弱化了制度文化的养成教育功能。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制度之间的指导思想差异很大,有的比较灵活,有的充满刚性,有的体现对大学生的引导,有的强调大学生对纪律的遵守。由于制度之间缺乏统一性、协调性和连贯性,造成了大学生养成教育缺乏延续性,从而延缓了其整体建设的进程。
2.制度文化培育参与机制的匮乏淡化了民主意识的形成。目前,高校制度文化多数是管理者考虑到管理的需要自上而下制定的,很少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它忽视了作为被管理者和受教育者的大学生的参与权,从而导致大学生在制度制定过程中主体性的缺失,造成广大师生对制度缺乏认同感与信任感,因为“意向制度要获得完全的效力,就必须使人们相信制度是他们自己的”⑤。高校大学生对制度文化形成过程的缺位与匮乏直接导致学生缺乏民主意识,缺少参与精神,并使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严重削弱,对我们培育具有现代民主精神和公民意识的大学人文教育目标十分不利。
3.制度文化建设的功利化倾向削弱了公平和自由价值观的形成。任何规章制度都具有公平价值、自由价值等秩序价值,当前许多高校热衷于搞校园经济,追求经济效益,而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也侧重于维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忽视了与全体师生之间的协作关系,也忽视了规章制度应有的公平价值。在高校,“官本位”思想突出,学术隶属于行政的现象直接压制了学术自由,对大学生追求真理和学术自由思想养成造成摧毁性的后果。在校园文化的塑造中,学术团体应当成为主要塑造者,因为只有学术的力量才能够真正体现大学精神与大学价值。⑥以行政来引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结果就容易滋生“制造学术”现象,制造学术泡沫,导致学术腐败,扰乱学术氛围。大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难免会沾染急功近利的学习风气,甚至有的学生养成弄虚作假的学术习气,不能静心于踏实的研究与探索。
4.制度文化缺乏人性化关怀降低了文化心理的认同。高校制度文化具有刚性,校内各级人员,基于制度本身的约束力以及对各种制度的认可,其行为自由必须接受制度文化的约束,否则就会受到相应的制裁或谴责。但目前高校制度文化的价值取向上,惩罚居多,校园规章制度严酷,缺少人性化关怀。在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大学生群体受到的压力空前,人性化关怀就显得更为珍贵。在大学所有的教育资源中,“以人为本”是现代大学最重要的办学和管理理念。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只有以“以人为本”为基础,尊重人权,满足人的需要,才能使学生产生心理认同,才会主动参与到制度文化的形成中去,才能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主人翁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和守纪精神。
三、发挥高校制度文化建设对养成教育功能的路径设计
1.优化与融通制度文化,推进大学生制度化建设。加强高校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之间的整合与融通,增强高校制度文化的系统性与传承性。大学制度文化既是对规章制度硬性规定的认同与遵守,也是对价值体系、文化形态等文化心理的培育。所谓的大学生制度化建设,就是指大学生自觉地把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的内容当做自己发展和修养的目标,把存在于外部的制度规章内化成自己内心世界中的道德原则信仰,并自觉加以实施的过程。首先,要完善大学生对高校制度文化的参与机制。要使全校师生拥有学校发展决策制定的参与权和对重大事件的质询权,使他们能参与到校园管理制度尤其是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中来,提高他们对校园制度文化的认同与敬畏感。其次,整合校园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提高其合法性、权威性与可操作性。需要对高校校园制度文化进行梳理和整合,绝不能出现相互抵触、甚至违反法律的情况,要制定切实可行的高校规章制度,紧密结合学生实际,培养学生的认同感,最大限度降低执行的阻力。再次,加大高校制度文化改革,坚持以人文本,把以德治校与依法治校结合起来。高校在制度的取舍中,应当从“人之好奖不好罚”的本性出发,多采用奖励性规范,尽量避免惩罚性规范,把人文关怀与纪律要求结合起来,重点培育学生的纪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大学生 养成教育 实践育人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现代化所需要的全面l展人才的重要任务。在讲话中提到大学生要“学会担当社会责任”,并强调要“提升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其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注重大学生道德实践既要着眼长远,更要立足现实,从生活细微处入手,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然而,作为高校系统开展思想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忽视实践育人作用的现象仍普遍。2012年1月教育部等七个部门颁布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明确了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使实践育人理念更深入人心。通过课堂理论教育可以解决认知问题,但无法解决实践中学生的行为养成问题,使得一些大学生理论与实践割裂、知与行脱节。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做法不符合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创新、全面发展人才的需求,只有将理论灌输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才能在提高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其良好的行为养成和行为习惯,最终实现知行统一。因此,基于实践育人理念,如何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是促使大学生全面成才的迫切要求。
一、养成教育的特点研究
1.规范性――行为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基础。
皮亚杰在《发生的认识论》中提出:“所有道德都是一个规则体系,而且,所有道德的实质都要在人所学会的那种对于规则的尊重中求得。”养成教育即通过培养学生在学会尊重规则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行为规范是养成教育的基础,是养成教育应遵循的规则,让学生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违反国家、学校法律法规的。明确行为规范,使养成教育规范化。
2.实践性――行为训练是养成教育的关键。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已是必然,只有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增强教育效果,而养成教育就是致力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行为训练是养成教育所使用的一种德育方法,它“通过道德实践和对道德行为的价值领悟、策略训练、奖励与惩罚等方式进行道德教育以巩固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德育方法”。英国教育家劳伦斯・豪尔特在著作中多次肯定行为训练在养成教育中的重要性,他认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因此,高校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应积极开展行为训练活动,从实践出发,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实效。
3.长期性――行为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体现。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具体体现,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行为习惯的培养具有长期性,长期坚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多渠道、长期培养,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优秀的人格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使其成为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4.反复性――评价反馈是养成教育的调节器。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在长期的受教育、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不断感悟、逐步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并在反复的行为训练过程中不断完善和达到合乎规范的情况。这就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和评价反馈机制,对已形成的德育成果进行评价,并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指导学生,以期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二、当前大学生行为习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当前大学生行为习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在养成阶段,大部分学生都是积极向上的,但是部分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利己主义。二是一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缺乏勤奋刻苦精神,得过且过者较多,上课睡觉、玩手机、吃零食,荒废学业者不在少数。三是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寝室卫生差、生活不规律等情况严重。四是一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逐年下降。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自闭、抑郁、焦虑、偏执、强迫、精神分裂等方面。学生不自信、抗挫能力弱、人际交往困难、家庭矛盾等情况日益复杂和严重。
2.当前大学生行为习惯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是道德教育欠缺,人文素养培养匮乏。多年的应试教育和功利化,导致一些家长、学校和社会忽略对学生良好道德情操和优秀品质的培养,重学业培养轻道德品质的养成。
二是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系统形成的关键时期,各方面尚未真正成熟,一些人缺乏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能力,易受西方文化恶意渗透的影响。
三是高校扩招后,学生数量大幅度增加,生源质量难以保障,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局部教育质量下降等问题。
三、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1.培养大学生规范理解力,帮助个体实现思想品德的社会化。
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进入大学后,有的学生表现为不遵守校纪校规、不尊重师长、自我意识过强等,需要通过规范行为,促进其端正行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2.完善大学生道德行为,塑造个体良好的道德形象。
我国有悠久的传统文化,经久形成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通过规范学生道德行为,能够敦促学生自我约束,从而塑造良好的道德形象。
3.完善大学生德行人格,满足个体全面发展的要求。
只有完善学生的道德品性、道德意志、道德责任、道德能力和道德智慧,把道德变为自觉的德行人格,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四、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措施研究――创建并完善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实践体系
1.创建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实践体系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所侧重地配套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实现教育、管理、服务的有机融合,实现学工、后勤、教学等多支队伍的联动。
人性化原则。针对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紧扣大学生思想、行为和心理特点,符合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才规律。
公正性原则。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组织中个体行为的方向取决于他自己是否受到公平的对待。大学生是一个崇尚民主、自由的高智力群体,对是否受到公正对待特别敏感。在激励与惩罚过程中,要公正对待每一个个体,在制度面前一律平等。
科学化原则。处理好标准育人与个性化培养的关系,在理念上、工作过程中及政策制度层面,坚持分类、分层管理,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
2.创建学生行为养成实践体系的基本做法。
(1)规范学生道德底线――实施学生行为量化考核。创建学生行为规范管理体系,目的是通过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联又力所能及的实践,使学生在行为体验与自我反思中受到教育,并最终促使其“内化践行”,形成良好的品行。
(2)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设立《思想品德行为实践》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并设置相应学分。其考核成绩为每个学生8个学期的行为考核平均分。根据班级考核平均分排名情况评定等级,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成绩更充分地反映学生的道德认知与实际行为、日常思想状况与关键时期表现,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3)将志愿服务与学生行为考核挂钩。学生行为考核不通过者,必须在下一学期内通过志愿者服务进行补考。通过这一举措,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公益事业,力求将志愿服务内化为大学生自觉的行为,使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增强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增强责任感。通过公益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的协作态度。
(4)纳入综合测评范畴,与学生入党、评奖评优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优评奖体系,配套修改学校综合素质测评办法、奖学金评定条件及管理办法、个人荣誉称号评选条件及管理办法和入党推优办法,综合运用约束、引导、干预、激励和惩戒等手段,既体现基本要求,又鼓励个性发展。
(5)队伍形成合力,构建大德育的全员育人格局。在有效整合和利用相关职能部门、各学院资源、思政课教学单位及后勤管理部门的基础上,构建一种资源共享、合力育人的格局。
3.完善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实践体系的措施研究。
探索大学生分类分层的量化考核评价制度,完善志愿服务补分体系,突出量化考核的重点,进一步优化考核程序,逐步形成大一、大二以建底线、严规范为主,大三大四以设通道、重个性发展为主的大学生行为养成实践体系。
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协调发展的过程,其中“行”最为关键。衡量德育活动成功与否,判断一个人是否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并非仅仅以口头语言表达为标准,行为才是个人品德最重要的外显标志。通过实践育人,将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真正贯彻执行,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国家发展培养健康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邹春雷.大学生健康行为养成的教育模式初探[J].北方经贸,2012(11).
[2]孙圣勇.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理论与实践方法探索[J].成功(教育版),2011(3).
[3]陈体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教育,2007(3).
[4]邢忠.把大学生养成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3).
关键词:高职院校;养成教育;现状
1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
大学生养成教育具体包括思想道德养成教育、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生活习惯养成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身体素质养成教育和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六个方面。思想道德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两个方面;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宿舍卫生和生活陋习两个方面;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遵守校规校纪和文明礼仪两个方面;身体素质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规律作息和体育运动两个方面;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自我认知和心理调节两个方面。
2高职院校学生养成教育现状
2.1思想道德养成教育现状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思想道德养成方面参差不齐。在爱国方面容易呈现两个极端,一部分同学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对热点事件反应冷淡,缺乏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另一部分同学则爱国热情高涨,过度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使其极易失去理性,做出过激行为。
2.2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现状
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课堂学习和自主学习两个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任课教师访谈、辅导员座谈、教务处老师访谈等多种方式,发现高职院校学生课堂学习表现较差,具体表现为课堂参与度低,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纪律性差,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作业东拼西凑,且存在互相抄袭和网络抄袭现象。部分学生上课迟到、早退、旷课,更有甚者在课堂上吃东西、睡觉、玩手机、聊闲天,个别学生甚至装病请假不上课。自主学习方面,高职院校学生自主性较差,具体表现为对大学生活缺少规划,没有清晰明确的学习目标,没有掌握适合自己且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的自觉性也较差,自习期间迟到早退、不学习者不在少数。课余时间沉迷网络游戏,刷微博、看电影、逛淘宝,在专业学习上不上心。学校图书馆、自习室利用率较低,年度图书借阅量远远少于本科院校。
2.3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现状
生活习惯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宿舍卫生和生活陋习两方面。宿舍管理方面,高职院校反倒比本科院校要求更为严格。调查显示,各个高职院校都组织宿风建设,开展宿舍评比,严查宿舍违禁品,确保宿舍安全,成效显著,效果良好,但经常反复,学校一但放松管理,宿舍卫生很难保持,违规电器的使用也会剧增。生活陋习方面,据调研显示,高职院校学生抽烟、喝酒比例远高于本科院校。不遵守学校规定,不在指定地点抽烟,宿舍内、公共洗漱间、校园公共场所抽烟现象比较严重。许多女同学追求不健康的骨感美,减肥减脂主要靠少食、不吃主食或以方便面、饼干等零食代餐,肠胃疾病多发。
2.4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现状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遵守校规校纪和文明礼仪两方面。遵守校规校纪方面,高职院校学生因旷课、打架受处分的人数远多于本科院校。学生自律能力差,常常钻空子,打球,违反校规校纪还存侥幸心理。文明礼仪方面,绝大部分学生尊师敬道,讲文明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但仍有部分同学缺乏公德,打水买饭不排队,见到老师不问好,不经当事人允许在网络上同学私人照片,故意损毁其他同学财物,更有甚者辱骂同学和老师。
2.5身体素质养成教育现状
身体素质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规律作息和体育运动两方面。规律作息方面,多数男同学课余时间沉迷网络游戏或者手机游戏。每天熬夜打游戏,更有甚者去网吧通宵打游戏,白天旷课在宿舍睡觉,作息极不规律,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不仅需要规律的作息,更需要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进行身体锻炼。调查显示,每周参加三次体育运动,且每次在30分钟以上的同学不到30%。军训期间,不少同学就因身体素质差承受不了军训科目而缓训或免训。高职院校每年的大学生体育测试达标率仅65%-70%,特别在对身体素质要求较高的长跑项目上成绩最差,有些院校甚至发生体测猝死事件。
2.6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现状
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主要体现在自我认知和心理调节两方面。经个人访谈及教师座谈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在自我认知方面容易出现两极现象,部分学生眼高手低,过高估计自身能力,遇到困难挫折习惯性向外归因,对自己缺乏正确认知;而部分同学又极度缺乏自信,没有进入本科院校对于很多同学都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访谈中发现多数同学感觉自己又输在了起跑线上,即使以后专升本,第一学历还是专科,而社会招聘大部分单位看出身,特别看重第一学历,这就导致这部分同学过分低估自己,遇到问题不是想着怎么解决,而是主观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处理好、别人都比自己强,这种错误的自我认知对于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心理调节方面,仍有不少学生无法直面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遇到问题也很少换位思考。有些同学过于敏感,爱钻牛角尖,过分在乎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有些同学多愁善感,常常陷入一种悲情的浪漫主义情绪中而难以自拔;有些同学特别自我,经常因为一些小事与同学争吵,更有甚者采取偷盗等方式进行打击报复;个别同学患有较严重的强迫症;有些同学由于家庭变故性情多疑自闭。以上这些同学在心理调节方面都缺乏科学的指导和正确有效的方式方法。
3结语
高职院校学生生源较为复杂,有的高中毕业,有的高中结业,还有部分学生来自职业高中、中专或者技校;不少学生来自单亲、重组、残疾、贫困等特殊家庭,缺少父母关怀,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严重失职;多数高职学生缺乏自信,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经过此次调研发现,高职院校的养成教育现状并不理想,需要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将养成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当中,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作者:胡鑫晔 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目标激励养成教育行为养成
一、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把养成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品格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中,并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
所谓“养成”,不仅是指在课堂上接受教育,而且在生活中、社会实践中也自觉培养德性,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和自觉的要求。“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从行为训练人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综合素质。
但是,在养成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有些人担心,它会妨碍主体性发展,而强调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也会影响和妨碍养成教育的实施。
那么,养成教育与主体性教育是怎样的关系呢?主体.陛教育在养成教育中扮演什么角色?发挥怎样的作用?事实上,两者不仅关系密切,而且相辅相成。主体性教育不仅是养成教育的基础,也是养成教育实施的关键所在,而且主体性教育与养成教育还有着共同追求的目标。离开了主体性发展,养成教育就无法真正开展。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从2006年开始倡导养成教育,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取得了不俗的成效,他们构建“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相结合”的教育管理模式也成为寓主体性教育于养成教育的集中体现。
二、主体性教育在养成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人的自主性是表征人与其自身之关系的范畴,它是人的自我认同感、存在体验、自我价值感等诸种自我意识或个人主体意识的整合。从哲学的角度看,人的主体性,就是人同客观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主体性教育则指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在本质上也是对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养过程。
1.主体性教育是养成教育的前提与动力源尽管养成是一个人与环境互动的关系,但行为主体自身内在的素质却决定了养成的水准和发展的水平。个体如果具备正确、积极的态度,在面对社会环境的种种刺激时,这些刺激就会成为主体意识中的需求和压力,就会激发起学习和维持某种习惯的主观意愿,这种意愿就成为一种动力,并在更大程度上决定着习惯养成的成效。因此,人的内在力的发挥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
主体性教育就是要通过培养主体性意识,激发内在需求和发展动力。主体性意识是行为主体对于自己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大学生只有主体性意识得以确立与提升,才能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地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身心状态和行为方式。以此为前提推动的养成教育也就不是单纯的纠正,不是一味的塑造,而是唤醒内在的良知,启动内在的潜能。否则,大学生就是被动的,必然是工具人。因此说,通过主体性教育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养成教育实施的基础和内在动力源。
2.主体性教育是养成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和有效保障。从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实现过程看,“强化”与“内化”构成了养成教育实现的内部机制;而个人主体性的发挥对于“强化”与“内化”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成教育的目标是把社会规范传递给大学生,并把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纳入更高层次的轨道。究其内容而言,主要包含了三方面:规范教育、纠偏教育和陶冶教育。规范教育属于起始教育、天然教育,是形成性的教育;纠偏教育属于补偿教育,是禁止性、限制性的教育;陶冶教育属于巩固教育、提升教育,是精神引领的感染教育。养成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统一于大学生个体发展的过程。行为的强化与认知的内化,两者互为表里,相互促进,共同实现养成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西方行为主义心理学关于“强化”已经有了深入的研究。强化既有操作性强化与替代性强化,也有自我强化。而自我强化是较高水平的激励方式,它是指个人依据强化原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或生活,每达到一个目标即给予自己一点物质的或精神的鼓励,直到最终目标完成。
内化是一种心理过程,是行为能力形成的内侧。内化是通过价值判断、选择、体验形成价值取向、需要、动机、情感、信念、意志、行为方式和习惯等一系列心理素质。这些心理素质并不完全以内省的方式运行,而是与强化过程结合同时运行的。内化与强化是行为能力的内外侧,缺了一侧都不能构成行为能力。说到底,养成教育是一种通过自我教育来完成的规则教育,并接受社会的普遍规则。
主体性教育的核心是强调承认并尊重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独立的个体,以教育促进他们主体性的提高与发展。概言之,主体性教育强调的是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主体性教育是一个大学生完成从他治到自治、由他律到自律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主体性教育为养成教育确定了目标与方向。从表象特征看,主体性教育与养成教育有着不同的追求:主体性教育追求的是个体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养成教育追求的是习惯的养成与行为的规范性。从本质上看,两者有着共同的追求方向与目标。主体性教育为养成教育提供了教育的方向与目的,是一种根本性的、内在性的规定,而养成教育体现为一种外在性的规范,是一种教育目标实现的方式与途径。高校主体性教育的目标是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把大学生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和核心,确立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提高他们主体意识,提升他们的主体能力,不断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无论是养成教育还是主体性教育,其教育目标都是为了提升大学生个体人格的内在价值,并从传统追求个体道德的尽善尽美向提高文明修养、促进个体发展转变,同时更加侧重于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养成,最终使大学生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根本主体。
三、寓主体性教育于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
温州大学城市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是一所独立学院,2006年8月,学院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和育人目标,开始实施养成教育的新举措,提出“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教育管理模式。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效果。学院在推行养成教育中,非常注重主体性教育,并将主体性教育融。入养成教育之中。
1.以“目标激励”推动“行为养成”,构建养成教育新模式。“目标激励”意在发掘学生内驱力,强调自我设计,自主发展。学院推出系列举措,推动目标激励的有效实施。一是举办以“目标激扬青春”为主题的目标教育系列培训与讲座活动;二是建立“目标教育导师制”“目标教育团队制”“目标月汇报制”“目标激励制”等制度,来有效促进活动的开展;三是设计与实施《学生目标周志》,督促学生自身对每天的行为进行检验与反思,也促进导师对学生的熟识、了解,形成师生间良性的互动,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行为养成”就是要强化教育与引导,并且加强管理,严格约束,矫正不良习惯,树立崭新学风。学院制定了《学生养成教育管理手册》等完备的规章制度,让大学生明确要求、养成规矩。学院借助文化熏陶、言传身教、严格训练、活动影响等手段,鼓励大学生对现实道德问题和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富的精神文化遗产进行批判性思考。
“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在于它不是把养成教育单纯地理解为规范与约束,而是把激励与约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目标激励”为先导,以学生的自我设计、自主发展为前提,突出了主体性教育思想。
2.建立养成教育责任组,探索多元教育主体的协作机制。学院建立“养成教育责任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校长期存在的教学与思政工作“两张皮”的现象,加强了教师与管理人员的沟通、交流与协作,也把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主发展在制度上得到了落实,并促进了“目标激励与行为养成教育”的实现。
具体做法是将不同的班级按照学科专业的类别进行分组将每个组的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结合为一个合作工作组称之为“养成教育责任组”。责任组的主要职责是了解掌握本责任组学生的思想动向、学习状况及学生文明行为养成等方面内容,及时发现和处理班组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学生和班级进行沟通交流。
3.构建多样性的成长成才平台,促进主体性发展与规范性要求的互动交融首先,学院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辅平台,激发与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院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为不同专业的学生构建起不同的成才目标、方向与路径,同时,基于多元性智慧和多向性发展的需求,提倡“分类培养”和“特色教育”,根据学生兴趣专长和职业规划,建立多种类型的成才辅助平台,如创新创业辅助平台、考研考公务员辅助平台等。其次,学院建成了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大学生服务大厅,促进与保障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服务大厅”下设学习辅导、素质拓展、培训深造、就业指导、创业孵化、心理健康、权益保障、生活互助等l0个开放式窗口,为学生提供从入学到毕业所涉及的各类个性化服务。
4.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实践中发展自主性。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学院以“三套车”的形式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也实现了主体性教育与养成教育的结合。所谓的“三套车”就是“爱心专列号”“家长直通车”“就业服务车”。
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内涵构成与实践上来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应该具有层次性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教育内容的层次性
新时期以来,高校内涵式建设成为高校发展的新战略。与此相应,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养成教育在内容上也要做出相应的针对性调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基本要素体现了教育具体化的目的和任务,将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任务的完成以及效果的达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内容,不仅要以教育的目的和任务为客观依据,而且要以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为现实依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更要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需要和健康、持续发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就是依据一定的原则,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内容系统有机地分解为若干要素,形成贯穿于大学各个教育阶段,由浅入深的稳定的教育序列。对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内容的层次性的建构,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客观的必要性。这其中既包括具体内容的层次性、知识结构的层次性,也要包括知识内容在认知思维上的渐进层次性。
(二)教育过程的层次性
对大学教育而言,教育过程的层次性也就是大学四年教育内容实践上的阶段性。大学阶段的不同学年段,存有较大区别。在整个大学阶段,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必须要体现出阶段性,针对大学生各阶段特点和专业特色展开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例如:刚入学的低年级学生主要是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以及夯实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重点培养学生文明的个人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高年级同学则主要是培养其竞争性生存能力,进而全方位培养其走向社会后应具备的各种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同学们更加清醒地认清就业市场和经济形势,增强发奋图强的创业竞争意识。因此,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应依据不同学年段的实际要求,各有侧重,分阶段、分层次进行。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系统性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前瞻性把握、缜密性论证、科学化规划、严格执行、及时反馈、有效整合,否则就会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因此,系统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成为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目的性的保证。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可包括教育主体的系统性、教育对象的系统性、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路径的系统性,等等。实际上,上述基本要素又可以分化为诸多子要素、子子要素。他们之间是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全方位的立体教育系统。教育主体系统性不仅包括实施教育的教育主体———教师的系统性,也应该包括被教育者,教育实践活动的客体———大学生的系统性。大学教育主体是实践高校教育过程参与者的哲学解读。大学生养成教育主要是以发展大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其目的就是引导大学生能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价值取向、理想信念、道德选择、思想观点和行为准则,最终使得每一名大学生都具备创造新的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勇气和能力。这期间要求教师教育主体做到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学生、培养学生和提升大学生活动的质量,同时也要努力地增强大学生主体的实践参与性。因此,教育主体的系统性更多的是关注教育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最终实现整个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在价值倾向、能动性、创造性等方面彼此的默契和趋同。教育对象的系统性主要是面向大学生的,就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而言,是要求培养受教育的客体———大学生群体的整体性。为此,我们要全面考察大学生整体性特征与群体间差异,以及与大学生个体间差异的客观存在。真正做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中因年级、因性别、因性格、因年龄、因专业……施教。保证教育效果和教育效能的主体性、整体性、完整性、系统性。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内容在完整性基础上的系统性,强调的是知识间内在逻辑是否严密,知识之间彼此的关系和影响是否和谐,并能保证整体上发挥的作用和价值更具有良性。这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学科课程体系要科学、规范、系统。二是完整的课程内容在传递与教学中更见效能。教育路径的系统性包括完成教育教学的理念、方法、手段、形式以及考核是否具有内在的完整性、系统性。本质上说,教育途径是完成教育教学的辅助环节,但确实又是不可忽略和轻视的。科学有效的教育途径会大大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效能,这早已为教育界证实和认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同样应该重视教育途径的重要性,并积极组织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实现教育途径的不断创新。
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教育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