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ppt培训学习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14年,在内训师基础相对薄弱、体系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特步大学通过举办“2014特步好讲师大赛”,以赛促学、促练,在发掘特步潜在内训师人才和ppt达人、提升内训师能力、营造组织学习氛围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2015年,特步大学结合访问调研与复盘成果,将大赛全面升级为“我们+”两大赛事――“2015特步好课程暨第2届特步好讲师大赛”与“2015特步PPT达人赛”(见图表1)。
贴心赛制 比出“达人”
“我们+”大赛项目组为两大赛事设置了详细的比赛规则,学员可同时参加两个比赛项目,并可同时获得“好课程”“好讲师”“PPT达人”等荣誉与相应的物质激励。更重要的是,在比赛过程中,选手可参与到“一对一过课”“自学习联盟”“+油站”等多种学习形式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与授课技巧。
参加好课程与好讲师评选,要求选手聚焦业务,坚持“源于特步、用于特步”的原则开发课程,内容需来自特步的业务实践或管理实践,确保每门参赛课程针对单个业务问题或管理问题,能给出具体实用的解决方案或工具(见图表2);而PPT达人赛则要求选手根据项目组命题要求制作相应PPT。
“好课程暨好讲师”大赛
只要是按要求上传作品的海选选手,经项目组审核通过后,即自动进入比赛环节。考虑到参赛学员本职工作繁忙,项目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培训,没有安排集中的初赛、复赛环节,而是通过三轮一对一过课的形式比拼,在持续时间较长的赛程中既不影响选手工作,又可以沉淀出对特步工作内容有帮助的微课。
过课即先由学员展示作品,再由大赛项目组总策划臧t霖一对一辅导,提出修改意见,最后根据学员的展示情况、修改意愿及修改结果,决定晋级选手。根据选手在过课现场的表现及过课后提交的课件质量,确定最终进入决赛的选手。
决赛采用现场授课的形式,由赛事指导委员会领导、业内知名专家组成评委会,给选手提供专业点评和指导。
PPT达人赛
通过上一届好讲师大赛,项目组已经挖掘出一部分隐藏着的“PPT高手”。如果提供一定的平台和帮助,让他们开发出精品PPT系列课程,并且教授给更多的小伙伴,不仅可以节约外部资源成本,还可以大大提升学员和内训师的投入度,且落地后的持续跟进优化能力更强。为此,项目组增加了“PPT达人赛”这一子项目。项目对全员开放,通过细致的评分标准(见图表3),提升全员PPT制作水平。
线上线下结合 全方位宣传
“我们+”大赛运营的最大难点在于,如何在前一年已经轰轰烈烈地成功举办过好讲师大赛的基础上,在外界资源明显缩减的条件下,再次吸引更多的特步员工参赛。为此,项目组举办了宣讲会,利用海报、网络与微信等多种载体,全方位展示选手的职场风范和职业智慧。同时,设置推广机制,对表现优异的选手,不仅会有物质奖励和旅游机会,特步大学更会协助其开发精品课程,并通过业内平台链接推荐,为好选手、好课程提供对外交流与授课的机会,打造选手个人品牌,提升他们的荣誉感和影响力。
宣讲会
2015年6月4日,“我们+”项目组在厦门特步大学举办宣讲会,宣告“我们+”大赛正式拉开帷幕。宣讲会针对所有对大赛感兴趣的员工,深度剧透“我们+”两大赛事,并设置了上一届参赛选手温情分享、特步大学校长倾情感言及幸运大抽奖等环节。
海报
在比赛过程中,我们给参赛学员设计了精美的海报,放在公司公共区域内。同时,结合当时的流行元素给授课的内训师设计海报,于授课期间摆放。比如,针对高管内训师,就结合了锤子手机“漂亮得不像实力派”的元素,让公司所有人感受到特步大学对内训师的重视,也让高管们看到自己不一样的形象,更愿意参与进来,形成整个公司的内训师文化。
内网
在特步大学官网上设置“我们+”大赛专区,涵盖大赛赛制介绍、高管寄语、常见问题解答、“+油站”、选手风采、投票专区等内容,实时更新比赛动态。
微信
微信造势贯穿项目始终,从年初开始,项目组就将去年二十强参赛选手的参赛视频、参赛宣言和PPT等素材做成微信文章,每天推出一到两篇在朋友圈、微信群转发预热。
宣讲会后,项目组邀请宣讲会上登台分享的往届参赛选手撰写参赛感言,并在微信上转发,帮助打消还在观望的潜在参赛选手的顾虑,鼓励更多的人参加大赛。
针对“+油站”的20场培训,每一场项目组都会编写开场前的通知文稿,以及培训后的宣传稿,并采用适合80后、90后参赛选手的文案风格。比赛过程中,M行阶段性总结,将参赛选手的付出、表现体现在微信文章中。
在“好课程暨好讲师”大赛中,项目组定期邀请学员在微信群中分享课堂上学过的某一知识点,进一步巩固学习成果;或定期邀请优秀学员在微信群中分享微课,供其他学员点评。
在PPT达人赛中,项目组在微信上推出学员作品,由选手分享至朋友圈,项目组根据点赞数给他们打赏,也是选手的获奖依据。
通过宣传,最终报名并且提交作品的有98人次。经过近半年的学习和角逐,“好课程暨好讲师”大赛决选出“特步好课程”三强,以及“最佳课程设计奖”“最佳讲师演绎奖”“最佳人气奖”“学习进步奖”和“优秀选手奖”。“PPT达人赛”决选出 “五强”“十强”“20强”选手。
以赛促学 学以致用
在举办大赛的同时,项目组通过“一对一过课”“自学习联盟”“+油站”等学习形式,以赛促学,并促进学员学以致用。
一对一过课
一对一过课既是比赛形式,也是最直接、最专业的辅导。过课分三轮进行,选手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课程开发能力,逐渐打磨作品。第一轮过课主要针对内容,帮助选手判断选题是否符合大赛要求,内容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重点是否突出。第二轮主要为辅导形式,包括两方面:一是课程的结构,针对不同的内容和主题,和选手一起确定最合适的呈现结构;二是PPT的表现形式,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给选手提出合适的PPT表现方法建议,包括排版、动画等。第三轮主要教授选手上台授课的技巧、仪态,帮助选手在决赛时更好地展现自己。
内训师自学习联盟
项目组在组织“我们+”大赛的同时,发动内训师团队共同学习,打造内训师自学习联盟,由优秀内训师牵头成立了“孵课社”“研读社”“PPT达人社”。
孵课社 由对课程开发感兴趣的内训师组成,专注于一门课程从无到有的孵化过程。
研读社 由平时爱读书、爱学习的内训师组成,专注于搜集书本上或网络中可用于课程开发的素材。
PPT达人社 由“PPT达人赛”产生的优秀选手组成,专注于开发和PPT制作相关的课程。
这些团队的创立,让资深的内训师辅导新进的内训师,让具有专长的内训师成为导师,大家互相进步、互相促进,有助于固化企业内训的良好氛围及内训师队伍培养的可持续性。
“+油站”
“我们+”大赛共举行了20场“+油站”与“男神+女神”系列培训。其中,项目组组织了上一届比赛产生的优秀内训师,共同开发与内训师能力素质模型相对应的一系列课程(见图表4),并邀请他们担任授课老师,进一步巩固去年项目成果,提高内训师的积极性。同时,这些优秀内训师在本届大赛中也担任“导师”的角色,与外部专家一起,为参赛选手们提供辅导。
【关键词】移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标准化 视觉界面设计教学PPT的制作教材写作录制视频视频后期制作
现在,不断涌出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微课程、APP STROE、微信公众平台等这样概念,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与我们现实的课程教学又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可以这么说:可汗学院、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微课程是一种具体视频编辑方案、APP STROE和微信公众平台是种新的安置于手机上的软件及推广方案,移动学习是一个更大的概念,是种结合移动互连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学习模式。
一、背景介绍
2013年,开始了移动学习模式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的研究与建设,项目本身算是一个较为开创性的尝试。本项目共有四位一线优质老师参与项目的设计、教材的撰写和视频的录制,同时有6名高职学生参与视频的后期制作,历时10个月。由于该项目是从无到有,并没有相关的资料和标准可以借鉴,又因为涉及的人员较多,同时存在很多并行任务,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想要保证项目按照规划的方向前进,就要每个步骤都标准化,无论是小到文件的存储格式,还是大到书内容的写作,都需要标准化。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个探索的过程,亦是不停标准化的过程。这里,我们就来总结下移动学习模式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项目中所涉及的各类标准。
二、视觉界面的标准化
视觉是人的第一感官,任何一个项目,当用户还不了解其内容的时候,大部分人会从视觉角度来度量这个项目是否规范,是否公司化,然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观看。因此,从开始项目确定建立的时候,就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视觉设计,主要包括公司LOGO,录制视频时的桌面背景、视频导出时的水印LOGO,整体项目用色标准、图片处理的标准等,如图1所示。被形象设计过的移动学习模式下《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无论是配套教材,还是录制的视频,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可以给读者一个整体感。
图1:整体视觉设计效果
三、教学PPT的标准化
移动学习模式下《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的建设,提供配套视频是项目的重点部分,是实现移动学习的基础。为了统一录制视频的整体效果,标准化其录制过程中使用的教学PPT是关键,主要包括:统一使用指定PPT模版、每张幻灯片标题的写法、编号的使用、字型字号行距的设置范围、幻灯片的用色方案,如图2所示。同时,为了减少在线观看视频的大小,经过反复测试,指定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和幻灯片中动画特效等。
图2:教学PPT的标准化方案
四、教材写作的标准化
与项目配套的教材撰写部分,也是项目的核心部分,关于具体教材内容的组织与设计,可以参阅本人已发表的论文《翻转课堂模式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内容的组织设计》,这里就教材写作中需要标准化的部分进行阐述。
(一)章节整体表现形式的标准化。根据整本书的出书大纲,每个章节均以培训形式呈现,每个节既是一个任务,每个培训任务结束后,需要放置相关知识点二维码列表和知识点反馈。
(二)专业术语的标准化,同样的操作,每个老师的描述往往会不同,这里,我们既要保留老师个人教学风格,又要体现规范化,因此,就必须对涉及的操作用语进行规范的描述,例如:“单击‘开始’选项卡 –‘字体’组 –‘字体颜色’中下拉按钮,在列表中选择‘深蓝,文字2’。”这组操作中,我们规范了“选项卡”、“组”、“下拉按钮”、“列表”这些专业术语。而这组术语,不光在教材撰写中使用,还使用在视频的讲解中,从而让学生能更清晰的掌握学习内容,如图所示。
(三)整本书的编号标准化,根据相关文献和编写章节的需要,确定了本书最多采用四级标题,规范了图和表标识,具体操作的编号和全文正文格式等,如图3所示。
图3:“编号编码”标准化示意图
五、录制视频的标准化
本项目的视频录制工作全部由四位老师来完成的,老师根据教学需求来设计视频脚本,然后,通过“camtasia studio 7”这款软件,边操作边讲解边录制,再对原素材进行基础加工,最后按照指定格式来保存。在整个视频录制过程中也产生了三个标准方案。
(一)录制前期准备的标准化。桌面换上指定桌面背景图片、分辨率调整为1024*768(1024*768是经过测试,是目前最合适手机显示的分辨率),清空桌面上多余的应用软件图标、关闭多余应用程序。
(二)声音的标准化。根据已经提供的标准视频,及自我音量的大小,来调整目前环境中耳机音量和麦克风声音的大小,观察环境,提供最好录音环境。
(三)语言描述的标准化。任何视频开头以“本次主题 是…”开始,最后以“本次讲解完毕。”结束。
(四)文件命名的标准化。项目配套教材采用了嵌入二维码的形式来把书中知识点与视频关联,因此视频命名就直接采用二维码形式,例如,视频“电子计算机简介”,其文件名为1010010001.MP4。命名规则涉及到数据检索格式,这里就不再赘述。
六、视频后期制作标准化
移动学习就是借助移动设备,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而这里提及的移动设备主要是指手机、PDA等。在全屏模式下录制的视频,当用手机观看时,因为手机屏幕较小,往往很多操作看不清楚,如图4所示。因此,必须对录制好的视频做后期加工。这里,依然采用“camtasia studio 7”来做后期处理。后期处理过程制定了三个标准方案:
(一)给视频添加对焦、高亮和标注效果。对焦犹如电影拍摄中的近镜头,对视频中某些具体操作或字幕进行对焦处理后,可以具体看清楚作的菜单按钮或者字幕,如图5所示。高亮效果是用来突出例如对话框或菜单选项等,如图6所示。标注效果同样是用来突出选中的命令,它可以跟高亮混用,如图7所示。
(二)给视频添加统一的片头片尾。想要所有视频具有整体性、规范性和一致性,统一给所有视频添加片头片尾,是个很有效的措施。不仅可以从外观上看起来整齐,更重要的是可以统一传达信息,例如视频制作人信息、联系方式等,如图所示。
(三)调整视频声音。首先,给视频增加背景音乐,适当的背景音乐,不仅可以屏蔽一些录制视频带来的噪音,还可以缓解听者观看视频的疲劳感。
(四)视频导出标准。视频的导出有着严格要求,结合软件来说,导出文件格式为“MP4”,导出像素为1024*768,在每个视频的右上角增加LOGO水印效果,图片透明度为30%。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参与到课堂教学,预习不足、思考时间有限等因素都会抑制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自学自讲”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准备资料、制作课件并完成课堂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
[关键词]
专业课教学;自学自讲教学环节;课堂参与度
高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基本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完成,这个时期的大学生经过前两年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洗礼,已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对大学的教学模式也从不适应逐渐过渡到找准自己在课堂中的位置。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态度也有较大分化:一部分学生由于对本专业兴趣较高而在课堂上变得更积极主动,对所学知识能够批判的思考,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失去了兴趣,神游物外或者沉浸于手机等与课堂教学无关的活动。[1]因此,专业任课教师除了要备好课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具备深厚的学术背景外,还要能够根据课程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形式,培养教学机智,尽可能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课堂教学。[2]笔者所授核工程与核技术基础是本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必修课,选用教材为浙江大学朱华教授编著的《核电与核能》。[3]本课程设置的目的是让新能源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新能源之余了解核能这种发展潜力巨大的新晋常规能源,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概述、核反应堆的物理和热工基础、压水堆核电厂、核电厂的控制和运行、核电厂的安全性、各种型式的核电厂与核供热厂、核能的其他应用技术等七章。一门课涵盖了核电专业的大部分内容,难度大、课时紧。由于目前国际上开发的主流核电站类型繁多,如果想让学生对各种类型的核电厂和核供热厂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仅靠教师课堂上的讲授完全没有可能。那么如何既兼顾学科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严谨性,又能让学生了解到尽可能多的核电新知识呢?为了解决这一冲突,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自学自讲”教学环节。课程设置中,前五章作为本门课程的核心内容,所授内容以核电的基础知识以及压水堆核电站为主;第七章是除了发电技术以外的其他核能利用领域,和其他章节的联系较弱,这两部分由教师完成讲授。压水堆作为现代商业核电厂的主要堆型,其结构、各个系统和功能,以及运行与控制等相关知识和技术都比较完善,教师讲解能够让学生获得全面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学过程更注重逻辑性。而重水堆、高温气冷堆、快堆和小型堆等多种堆型正是目前研究的热门堆型,学生有必要了解除压水堆外的其他类型的核电厂。[4]因此,适当地学习和了解各种类型的核反应堆是非常必要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来学习和了解?如何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展现在课堂上?以下笔者将进一步探索这些问题。
一、“自学自讲”教学环节实施细则
压水堆有什么特点?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在前面的课堂教学中我已经将这些问题充分展示给学生了。那么接下来其他类型的核反应堆,学生可以自己收集资料、总结要点、与压水堆作比较,并把所学所想总结成幻灯片展现在课堂上,进而作为完整的知识讲授给其他学生,是谓“自学自讲”。笔者的教学班有64个人,仅有4个课时供学生完成第六章“各种型式的核电厂与核供热厂”的讲授,让每一个学生都讲解一部分是不太可能的,那么如何让学生能够比较容易形成团队,并更好地参与到该教学活动则是设置此教学环节考虑的主要问题。
(一)明确教学任务
本门课程第一次上课,把完整的教学计划告诉大家,尤其是“自学自讲”环节的内容、实施细则、考核标准等。明确告诉学生在课程的每一个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保证“自学自讲”教学环节能够顺利开展。
(二)分小组进行学习
以寝室为单位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提前两周把每一个小组要完成的内容分配下去,并指导其收集资料。以寝室为单位分组便于学生汇总资料、讨论PPT等,可以把寝室卧谈时光有效转化为学习时间。如果是小班教学的形式,分组方式可以更丰富,例如,根据人数限制让学生自由组队,此法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团队精神,减少部分学生浑水摸鱼的情况。开展这一阶段工作之前,还需要培训学生如何利用网络搜索引擎和期刊数据库等资源选取合适的关键词获得其想要的参考资料。
(三)收集资料,适当指导
提前一周查看学生收集到的资料,及其所列的PPT提纲,并做出必要的指导。这一阶段工作的难点在于学生收集到的资料丰富且零散,有些组的学生有可能把握不到重点,PPT中加入很多无用知识点或者漏掉重要内容,没有注意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系。任课教师需要指导学生确定教学课件的重点和难点,理清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丰富重要知识点所涵盖的内容。
(四)成果展示
教师在上课前一天要对学生准备的PPT完成修改,并让学生试讲,确保第二天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学生的自学成果要通过教学课件的讲解体现出来,PPT的制作细节等直接影响到主讲学生的发挥和其他学生的听课情况,因此指导教师需要对学生最终的PPT质量进行把关,使其具备可读性和易于讲解的特点。
(五)考核方法
每一组选出一个到两个学生讲解PPT,小组成绩由听课学生代表(如寝室长等)和任课教师共同打分给出。任课教师打分主要考查“PPT内容是否完整、翔实”“PPT的可读性”“PPT讲解是否简练、熟悉”和“对知识点的理解是否深入”四个方面,充分考虑学生所付出的劳动。学生代表主要从“内容逻辑关系是否明确、知识点是否清晰”“重点是否突出、听课后是否有所收获”和“PPT可读性、课堂表现力”三个方面打分,重视实际授课效果。小组成绩由教师和听课学生代表给出,而组内学生的成绩由学生自评给出。学生个人自评的目的是让学生如实评价自己对本组PPT制作过程的参与程度,主要包括四部分的内容:查阅、收集资料,分析资料汇集成知识点,参与完成PPT的制作和讲述PPT。本次“自学自讲”教学环节的成绩计入本门课程的总成绩。
二、“自学自讲”教学环节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通过在课程中设置“自学自讲”环节,着重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总结资料、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从而实现自学能力的培养。本次教学任务是以寝室为单位,寝室长为组长,负责沟通教师和同学,并为组员分配任务,最终完成“自学自讲”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另外,要求学生对自己参与“自学自讲”教学环节的过程进行如实评价,建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信,从小事上培养学生的诚信精神。“自学自讲”教学环节的实施也能够有效抑制学生上课窃窃私语、走神和随意使用手机等现象的发生,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从“自学自讲”教学环节的开展和实施效果来看,尚存在一些问题和改善空间。首先,考核方式造成了少部分学生浑水摸鱼的情况,一个寝室可能会存在几个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总揽了大部分工作,其他学生的参与度不够,甚至有可能出现某些学生对本组所做的工作不太清楚的情况。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与目前比较流行的“微课”教学模式结合[5],让同一组内的每一个学生录制一个视频短片,要求完成本组PPT的讲解和核心问题的论述,作为考核指标之一。其次,学生对一些信息检索工具不熟悉造成资料的来源比较有限,针对此问题任课教师可以采用直播平台与学生约定好时间进行信息检索的网上培训[6],或者提前录制教学短片向同学们传授最常用的信息检索方法。[7]最后,课堂讲授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其他组学生的讲课不够重视,对相应知识点的理解也比较弱。解决这一问题,可适当增加这一章节知识点在期末试卷中所占的比例,或者适当增加对听课学生的提问借以提高学生对此部分内容的重视。
三、结语
自学能力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自己看看书做做题就可以了,独立学习能力的养成也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教会学生分的清主次,注重内在逻辑关系等。“自学自讲”教学环节的设置不仅能够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有效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度,还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高效的媒介,让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充分掌握专业知识的学习技巧和注意事项。教学任务的出色完成也是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充分肯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学习兴趣。
作者:高海丽 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参考文献]
[1]郭文宏,于万钧.普通高等院校课程阶段教学法探讨[J].大学教育,2015(10):32-33.
[2]鄢显俊.课堂教学能力是高校教师的首要职业能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6(9).
[3]朱华.核电与核能[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4]余娜.海上核电站提速[J].中国能源,2016(3):72-76.
[5]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首先,简单回顾一下这段时间在各部门培训的收获。人力资源部安排的培训,使我从观念和行为上进行了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对公司有了系统的了解并产生了归属感。研发中心的培训,实实在在地从公司组织管理,到小至原器件的原理大至国家行业标准的严格等方面使我对电表这个看似简单却技术含量高深的“小盒子”有了720度的改观。另一方面,作为技术服务中心的后备力量,市场部和国际贸易部也对我们进行了国贸进出关的相关知识培训以及电表行业英语的培训,虽然此前较少接触这些知识,我却从中感到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心。此外,西点军校的拓展训练更是给了我非常深刻非常多方面的对于团队和个人的思考和感悟,收获非常深刻。
接着,就让我分开来说说我在前一阶段里的感受。
一、 如前所述,我对电表的认识从“见山是山”,进入了“见山不是山”的阶段。“见山是山”是指一开始我对电表的硬件构成及软件系统组成都毫无头绪,肤浅地认识“这是一块三相四线表,这是一块集中器,”如是而已。现在我对电表有了跨越式的认识了,开始从焊接联想到各种器件,从器件联想到硬件电路,有硬件电路联想到不同模板的作用以及针对行业国标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另外,从文件体系的学习中我尝试着比较不同类型的电表产品,通过查询各类文件查到功能类似的电表产品,由其功能的差异性尝试着归纳出市场上表现的差异性。这就是我认为“见山不是山”的阶段。
二、 知道的越多,不懂的知识点越多,学习的紧迫感越来越强,就像中子撞击原子核的连锁效应。就比如当我学习到电表通信方式分别有电力线载波、485、gprs和红外线等,我第一反应就是各种通信方式的原理以及应用范围,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上的注意地方。这样由一个知识点变成四个,由四个发展到更多。而培训的安排紧凑,容不下我及时对每个小知识点的深究,无形中造成了紧迫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是把所有问题汇总列表,按照问题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排序,逐一解决。遇到新问题作为寄生问题在下一轮解决。
三、 从理论联系实际中找到了愉悦感和信心。在前阶段的学习中,我发现我大学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的知识能运用在电表的实际研发和应用中,比如说电表的供电分为电压器、阻容分压和开关电源三种。在电路图中找到了熟悉的感觉,是对我大学学习的肯定,增强了我信心和动力。
四、 知识不等于技能,要领先就要加倍努力,善于归纳总结和觉悟是提升的最好途径。有句话说得好,“大学毕业等于零”,如今来自五湖四海的毕业生齐聚在泰瑞捷,每个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往回看,只往前赶,但每个人的起跑速度和加速度都不同。焊接这个环节给了我很大的感悟。每个人此前都甚少接触片组片容和飞线割线,在同样的学习和准备时间内,谁焊得快,谁焊得好,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的,与你此前的知识储备无关,与你聪明与否无关,更与你天分无关。于我来说,虽然在通过请教前辈和自己练习把焊接技术掌握了,但是在考试的时候速度不够快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焊接质量和完成的效果。练习不充分是无可辩驳的原因,必须要更努力更多练习,并且更重要的是总结方法和技巧。考试之后我反复针对性练习,通过比较不同方法,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焊接方法,大大提高了速度和质量。态度决定一切,我时刻把自己放在较低的地方去向其他人去学习,诚惶诚恐地警惕自己,只有强者才得以生存,只有不断努力和感悟才能变强。
五、 高标准要求才能有高标准的收获。这也是在考试中感悟得到的。在讲器件的时候提到过锰铜分流器,ppt上有一张图片,当时大家都记住了它的作用是分流。后来在复习ppt、认识继电器和实验室里都出现过几次锰铜分流器,我对它的原理越发觉得奇怪和好奇。于是跟同事讨论,最后请教器件的陈工获得了很完美的答案。在器件的考试中碰巧出现了锰铜分流器的相关计算,我完整地解答了,而后来知道这道题只有请教过的几个同事答对了。我就感到之前的刨根问底是非常正确的和有价值的。对待理论技术就应该要高标准要求,把问题弄透彻,才能最正确地指导实践,最后收获最大的还是自己。
“培训员工,赢得竞争”是企业的永恒主题,彼得·圣吉在他的《第五项修炼》中提到:“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身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企业内部培训师就扮演着这样重要的角色。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何把企业本身的相关技术和内部的宝贵经验总结提炼出来,形成自己的知识技能传播点,有效地传递给所有员工,同时把员工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变为企业的知识资本并很好地进行传承,形成企业内部的无形资产和竞争优势,是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内训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已成为企业培训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是企业培训的基石和再生力量。本文以南京扬子石化的内训师培养项目为例,介绍内训师的培养步骤及方法,企业培训部门应该如何支持参与,以及对内训师的管理与考核。
一、内训师项目的准备工作
由于内训师可以帮助员工改善工作绩效及提高专业技能,有效传承企业相关技术和企业文化,因此受到公司管理层的支持,内训师培养项目组成并顺利启动。首先,对新的《内部讲师管理规定》进行宣讲,同时对即将进行的项目做了详尽的介绍,让大家明白:内训师是做什么的,公司为什么要建立内训师队伍,其对个人的好处有哪些,以及内训师选拔和培养的流程(图表1)。接着,根据公司的内部课程体系,明确了需要内训师开发和讲授的课题,如企业文化类、管理流程类、核心业务类、产品类等等。有了激励人心的宣传发动,有了政策的支撑,也明确了需要开发和讲授的课题,内训师培养项目进入到选人阶段——内训师的选拔。
二、内训师的选拔与培养
1.员工报名及初审
根据公司《内部讲师管理规定》,凡在管理及专业知识等方面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或特长,并愿意分享知识和经验,同时具有较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员工均可参加内部讲师的选拔。内训师选拔由各部门经理推荐或本人自荐,填写《内部讲师推荐(自荐)表》(图表2),经部门经理签字确认后报给人事行政部。
人事行政部初步审核后,组织报名人员进行面试评审,评审合格的,安排TTT(培训培训师)初级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培训,不合格则存档后备。
2.评审及授证
接受过TTT课程和专业课程培训后的候选人需要试讲,在规定时间内,候选人将申报的课程制作成PPT格式(核心内容不少于10张)提交给人事行政部。试讲以评审小组的形式进行,评审小组由至少5 位成员组成,包括人事行政部有关人员两名、提供TTT课程的顾问两名及一至三名未来学员。候选人进行20分钟的课程试讲,试讲的评审是基于之前接受过的《培训培训师》课程要求(图表3)的五部分内容对候选人进行打分和建议。
如果试讲人的评分达到或超过80分,候选人将正式获得认证并且将由公司评审小组颁发有公司老总签名的内部讲师证书,同时将认证的结果在公司布告栏上公布。此时,其作为内部讲师(初级)的身份得以确认。
4.内训师培养
(1)TTT培训:每年组织1-2次,主要内容:讲师基本技能技巧培训(如授课台风、肢体语言、互动等)。课程设计技巧(如何设计自己的课程,如何编写教案)。
(2)组织专项课题的培训:如演讲技巧、PPT制作、课件编写规范等。
(3)内训师例会:定期开展例会,分享、交流和学习,共同研发新课件。
5.内部讲师的成长路径
(1)内部讲师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级别:纳入讲师队伍的人员即为初级。
(2)讲师级别的晋升:初级讲师满一年后,可以通过内部讲师级别评审挑战更高级别
(3)内部讲师评级机制:
晋级条件:原则上只允许逐级晋升,不可跳级,申请晋级的讲师需提前准备5-10分钟的述职PPT,核心内容体现授课方面的业绩。评审小组根据讲师以往授课表现和现场述职进行晋级评分(图表4),经成绩核算,达标者晋级,未达标者继续原级别。
三、内部讲师的使用和管理
一旦兼职教师通过认证,其授课才能变为公司的财产,成为公司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行政部经理及各个内部讲师的直接经理有责任关注讲师的进一步发展,以提高讲师本人的教授技巧及知识更新。
1.内部讲师的使用
(1)人事行政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统一安排内部讲师的授课计划,内部讲师有义务遵照执行,人事行政部定期抽查、评估与跟踪。
(2)内部讲师及其课程定期公布,培训时间和地点由人事行政部进行协调与安排。
(3)内部讲师必须参与课程的前期培训需求调研,开发设计课程有关的资料(如培训标准教材、辅助材料、案例及游戏、授课PPT 演示文档、试卷及标准答案等)使之标准化,并能定期改进以上资料。
(4)内部讲师以培训效果为导向,所需相关的、合理的培训资源可向人事行政部反馈申请(如必要教材的购买,场地、器材的配套等)。
(5)内部讲师需定期开发及维护所讲课程,及时更新相关数据及具有时效性的信息。
(6)培训后内部讲师有义务对学员进行跟踪或定期辅助学员制定培训后的行动改进计划。
内部讲师必须参与考后阅、评卷工作,后期培训跟进、答疑等工作,协助课程组织工作;对其他讲师的授课技巧、方法、案例、课程内容等提出改进建议;协助人事行政部完善公司培训课程体系。
2.内部讲师的管理
(1)档案管理。
内部讲师基本档案:内容包括讲师基本概况、专长、擅长课程、评审时间、评审成绩、等级等;
内部讲师课程档案:内容包括授课信息(时间、学员、课程等)、课件PPT,教案,培训效果评估等。
(2)学习及活动管理。
定期召开内训师例会,组织内部学习,分享和交流,并统计参与情况;利用邮件、公告栏、内训师年会等多种形式对内部讲师的精品课程进行宣传。
(3)保密管理。
内部讲师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公司涉密课件、数据、流程、工艺等内容。
(4)资格复审。
内部讲师将每年接受其任职资格的复审。如果1年内有3次课程的现场效果评估(图表5)低于70分,或内训师年度考核分低于中等水平,需提交给人事行政部书面的改进计划。如果在接下来的授课中仍无进展,初级内部讲师需重新做认证,中高级的内部讲师则降级使用。
关键词:多模态性;模态特点;PPT课件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65-02
一、引言
随着外语教学改革的深入,PPT课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外语教学辅助手段。传统的外语教学只重视纯语言文字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使传统教学开始呈现多模态化,它不仅能以语言文字模态出现,还能以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模态形式出现。在设计和演示PPT课件时,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交际的效果,如何选择模态以及如何协调好模态之间的关系是大学英语教师的一门必修课。
二、多模态性
多模态性是PPT课件的显著特点之一,它能够结合文本、图像、颜色等多种符号资源共同构建意义,并且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多渠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强化记忆力的效果。语言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多模态进行了定义,李战子(2003)认为多模态指的是任何由一种以上的符号编码实现意义的文本;Van Leeuwen(2005)指出不同的符号模态共同参与日常的人际交际活动中,形成了多模态交流;朱永生(2007)认为模态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音乐、手势等符号系统。新伦敦小组首先提出了多模态化教学这个概念,作为一种教学理论,它是指教师在多媒体环境下,通过PPT演示教学并结合教师的身势语、手势语、面部表情等非言语符号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课堂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
三、大学英语教师PPT课件的多模态分析
1.教师PPT课件的基本情况。本文选取3名优秀大学英语教师的PPT课件为研究语料,为了方便说明,我们把他们分别称为T1、T2和T3。三个教学课件共有76张幻灯片,其中最多的是T3的课件,共31张,T1和T2分别为25和20张。课件制作的资料主要来源于教材以及一些网站,如优酷网、土豆网等。教材为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册和第三册,课件所演示的主题内容各不相同,涉及到诚信、生命的价值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围绕课件来讲解,同时开展了一些课堂活动,如辩论赛、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环节。
2.不同模态的特点。胡壮麟(2007:5)认为在PPT语篇中主要涉及到两种模态:视觉模态和听觉模态。前者包括点句、图像、图表和色彩;后者包括音响或声音等。在这76张幻灯片中,三名教师都使用了视觉模态,T2和T3还使用了少量的音响模态。根据不同模态的特点,我们把PPT语篇中所表现的模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①文字模态。三位教师都采用这种模态来呈现教学目标或教学任务。如T1在导入课之后,以点句的形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呈现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目的是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思路,突出重点,同时让学生明确课堂教学任务。②图片+文字模态。从三位教师制作的PPT课件来看,这种组合模态是教师最喜欢的设计方案。无论知识点讲解还是文章结构分析,他们都借助图片来形象地表达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如T2在引导学生理解画线单词的意思时,在这张幻灯片最右边插入了三张相关的图片,图文并茂,这样不仅表明这些单词的意思,也强化了学生记忆的效果。③图片模态。图片模态具有直观的特点,如T3在导入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话题时,连续用了四张富有幻想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直观的图片比抽象的语言表达更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④字体和颜色模态。这两种模态经常被混合使用,教师通过设置不同颜色的字体来突出教学重点,强调信息的显著性,让学生更加关注这部分的内容,使得模态的构图意义表现出来。⑤音响模态。这种模态符号在教师的PPT课件设计中运用较少,只有5张幻灯片设置了音响效果,目的是增加PPT演示讲解的多维化和趣味化,它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情景并营造轻松的学习气氛。
3.多模态PPT的优势及不足之处。通过分析PPT课件的多模态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使用PPT课件教学的优势:多模态PPT具有清晰、多维多变、操作简便等特点,它能把静态的资源(图片、图表、文字等)和动态的资源(声音、音响、视频等)融合并呈现在学生面前,甚至可把静态的资源动态化(设置自定义动画),这样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外语课堂教学中对PPT多模态技术使用较多的是视觉模态、视听组合模态和视频模态等,其中视频模态的使用可以刺激大脑的立体思维,促使学生对语篇的理解产生系统和深刻的概念。但是,多模态PPT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授课方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探讨。比如教师整节课都围绕PPT授课,而忽略了课本,如何协调好PPT课件和课本的关系是教师在备课时需要斟酌的问题。从这三位教师制作的课件来看,听觉模态设置过少,有的教师过多地使用了图片,比如T3在导入部分时,借助了大量的图片及视频片段导致结构失衡。如何选择模态并处理好模态之间的关系也是教师在设计PPT课件时需要关注的问题。顾曰国(2007)指出多媒体教学好比一把“双刃剑”,处理得好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强化记忆力的作用;处理不好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觉课堂的学习内容转瞬即逝,导致瞬间热闹而事后空空之感。
本文以3名大学英语教师竞赛课上所演示的PPT课件为语料,粗浅地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PPT课件的多模态性,并提出了使用PPT课件授课的优势及不足之处。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将对多模态PPT教学提出以下建议:英语教师在制作和使用PPT课件的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多模态优势;根据教学和学生的需要多渠道选择模态,并适当调整各种模态的使用比例;设计多种活动增加与学生互动的机会,使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更好地融合;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计算机培训以提高PPT课件的制作水平。
参考文献:
[1]New London Group.A Pedagogy of Multiliteracies:Designing Social Futur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1996,66,(1):60-92.
[2]Van Leeuwen,T.Introducing Social Semiotics[M].London:Routledge,2005.
[3]顾曰国.多模态多媒体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2):3-12.
[4]胡壮麟,董佳.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6,109(6):8.
[5]胡壮麟.PowerPoint——工具,语篇,语类,文体[J].外语教学,2007,28(4):4-5.
[6]李战子.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5):1-8.
寒假社会实践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此次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点醒还处在茫然中,不知如何去利用寒假的同学,让他们学会如何去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如何去用自己的优势在社会中竞争,在社会中立足。
此次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会,我们有幸邀请了大三、大二的学长、学姐为我们分享他们在寒假实践中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这对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对他们之后的社会实践无疑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前期我们通过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论文寻找到合适的学长和学姐,并就活动目的和学长学姐做了寒假社会实践相关内容讨论,然后决定为同学们做哪些社会实践才能让他们学到更多的实践知识。
中期我们就相关内容做ppt,每个ppt不仅含有主讲人自己的ppt,还有协会为各讲解员所穿插的ppt引子,通过引子大体介绍主讲内容,并引出主讲人,以此达到更好的效果,使活动声情并茂。
后期我们在图书馆报告厅举办此活动,通过主讲人的讲解,让同学们知道并了解了许多关于寒假社会实践内容的相关知识,并在此报告会中得到自己想知道的相关实践知识。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做好规划、确定目标。
寒假社会实践是重要的,为了使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到这一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我们需要把报告会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影响力,因此,每一次活动后的反思和总结就相当的必要。
现总结活动优点如下:
1、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会特别邀请大二、大三的同学参加,这不仅增加大二大三和新生的交流,也为新生的大学规划做了相关的讲解。
2、整个活动基本按照既定计划进行,没有出现大的纰漏,说明活动的策划和执行都比较到位。
3、活动中包含许多有价值的知识,从这些知识中,体现了一个我院对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强烈要求,使每一位同学都尽其才,突出发挥个人能力和团队能力,展现了我院除了学习方面,在其他对个人有价值方面的一个重视。
不足如下:
1、前期宣传力度不够,致使不少同学进入会场后感觉很是迷茫,从而对报告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改进方法:
在会前加大宣传力度,比如在各宿舍楼前粘贴宣传海报。在报告会开始前,可以播放与寒假社会实践相关的视频资料。
2、本次活动中各个报告的时间安排不妥当,第一和最后一个时间过长,中间两个时间太短,使整体显得不协调。过长的报告,会使同学失去兴趣。
改进方法:
前期彩排时应对时间做更详细的把握。
3、报告缺乏新意,很难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学院应加大对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的重视,加大寒假社会实践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并建立更完善的奖励机制,使学生能更积极地参与其中。而且,在选择报告人前,我们应对大新新生做个小调研,看他们进入大学后,对哪些方面更感兴趣,更希望从学长、学姐那学到什么。报告会结束后,应有一个反馈调查,及时了解大一新生的思想动向,为下次报告会做铺垫。
4、主持和礼仪的能力需要加强。因为在舞台上,除了主讲人他们就是观众的焦点,尤其是主持人,更是现场气氛的带动者。但考虑到都是大一新生,此次表现还算不错。
改进方法:
加强部员的培训,每个学期,我们就两三次大型的活动,因此每次活动都是比较重要的,为了把活动办得更好,对得起学院老师和与会同学,也为了部员们能把握好仅有的几次锻炼机会,在平时加强培训显然是必须的。
5、和观众的互动不够,没能是他们更好的投入到活动中。
改进方法:
Abstract: At present, micro-lecture is being widely concerned by the educators. As a new educational concept, micro-lecture can provide learners with no space and time limit of the personalized teaching. This paper takes the "Idol is comming" as the teaching case, and uses the task driven method to carry out the micro-lecture design of PPT trigger. This design not only mobilize the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but also have a positive emotion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It is a useful attempt in the micro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
Key words: micro-lecture;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cs; task driven
1教学背景
1.1微课
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定义“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1]。微课具有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短小精悍,使用方便等特点[2]。一般,微课教学视频为5-8分钟,符合视觉停驻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3]。
1.2 设计思路
《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习者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立足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崇尚“做中学”。
PPT是常用的文稿演示编辑软件,触发器属于ppt多媒体和动画设置的拓展知识。通过设置触发器,能改善演示文稿界面的交互性和友好性,是ppt在日常生活中的有效应用。
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文科生,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强。考虑到这个因素,本次微课采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偶像来了”事件来构建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pt触发器属于示范操作类的微课,此次课程学生可在“做中学”的情境中积极思考,对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从而完成知识的内化。
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ppt触发器的概念和制作流程,为制作友好交互界面的演示文稿奠定基础。
2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和本次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2.1知识和技能
理解触发器的功能;掌握触发器的制作流程。
2.2过程和方法
通过制作“偶像来了”幻灯片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偶像来了”幻灯片的设计制作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其中,触发器的制作流程是教学重点,同时也是教学难点。
3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示范,结合讲解法帮助学习者有效接受知识。
4教学过程
4.1创设情境
向学生展示已做好的“偶像来了”幻灯片, “偶像来了”的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融合了音频、视频和动画多种元素的幻灯片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给学生带来任务的直观感受。
4.2学习准备
4.2.1触发器的概念
教师用问答的形式,提出触发器的概念:PPT触发器是PowerPoint中的一项功能,它可以是一个图片、文字、段落、文本框等,相当于是一个按钮,通过按钮点击控制PPT页面中已设定动画的执行。
4.2.2演示触发器实例
教师通过演示触发器控制音频、点击放大图片和播放视频三个实例来帮助学生建立对触发器的感性认识。
4.2.3触发器制作流程
教师用讲解法的方式,向学生介绍触发器的制作流程:首先,准备相关素材并导入演示文稿中;其次,制作触发器对象(图像、图形、按钮、文本等);最后,在动画窗口中将触发器和需设置动画的对象关联起来,设置动画效果。
4.3任务实施
设计思想:教师首先展示幻灯片,引导学生分析任务的构成,然后层层递进完成任务的实施。
教师创建情境引入 “偶像来了”幻灯片,其实施步骤如下:
4.3.1素材准备
将事先准备好的音频和视频素材放入演示文稿所在的文件夹中便于后续操作。
4.3.2新建幻灯片
在“开始”菜单中选择“新建幻灯片”“主题”“空白”,保存取名为“偶像来了.pptx”。
4.3.3制作标题
在“插入”菜单中选择“文本”“艺术字”,选择样式,输入文字“偶像来了”。根据个人喜好,调整好标题的大小后放在幻灯片左上部。
4.3.4制作音频播放和停止触发器
制作音频播放触发器对象,插入艺术字“闻其声”。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媒体”“音频”“文件中的音频”“稻香.mp3”“插入”。选择“动画”“动画窗格”,选中音频喇叭图标“计时”“触发器”“单击下列对象时启动效果”“矩形5:闻其声” “确定”。从感官上考虑,尽量减小喇叭的大小。
制作音频停止触发器对象,单击“插入”菜单“形状”“下箭头”,放置到幻灯片左上部并拖动到合适大小。选中音频喇叭图标,单击“动画”菜单“添加动画”“媒体”“停止”“计时”“触发器”“单击下列对象时启动效果”“下箭头1”确定。
4.3.5制作视频播放、暂停和停止触发器
插入“电视机”图片用来存放视频。单击“插入”菜单“剪贴画”“电视机”“搜索”,选中“电视机”图片“插入”。将“电视机”图片放至箭头正下方,拖动其合适大小。
在幻灯片中插入视频: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媒体”“视频”“文件中的视频”“稻香.mp4” “插入”。将视拖至合适的大小,并放置在电视机图片正中。
选中视频文件,单击“动画”菜单“添加动画”“进入”“出现”“计时”“触发器”“单击下列对象时启动效果” “picture2”“确定”。
制作视频播放触发器对象,单击“插入”菜单“形状”“圆角矩形”输入文字:播放。单击视频文件,单击“动画”菜单“添加动画”“媒体”“播放”“计时”“触发器”“单击下列对象时启动效果” “圆角矩形4:播放”“确定”。
制作视频暂停触发器对象,复制圆角矩形“播放”,修改文字为:暂停。单击视频文件,单击“动画”菜单“添加动画”“媒体”“暂停”“计时”“触发器”“单击下列对象时启动效果” “圆角矩形8:暂停”“确定”。
同理制作视频停止触发器对象圆角矩形“停止”按钮。
4.3.6保存制作好的幻灯片
单击“文件”“保存”。
教师以文本的形式总结触发器制作流程,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4.4课外拓展
教师演示已制作好的点击放大图片和选择题两个触发器的实例,请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教师进行简单提示后,将该任务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
5 教学小结
1)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选取PPT触发器作为教学内容开展微课教学,教学时间在10分钟以内,符合视觉停驻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知识点属于拓展学习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将其制作成微课能帮助学生有效开展探究式学习。
2)设计有吸引力的教学案例
在设计教学实例时,教师注意了学生情感体验方面的需求,考虑到文科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特意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达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3)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了任务驱动作为教学方法。首先用制作好的幻灯片吸引学生的注意,然后通过简单实例来帮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最后通过案例的分析和实施达到固化学生知识点的目的。
4)贯穿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
本次教学在帮助学生掌握触发器制作流程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鼓励学生正确看待成败,珍惜自己的拥有,不要害怕失败,勇敢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说到从校园思维模式到职场思维模式的转变,就不得不提到角色定位。从进入公司伊始,就要求自己以职场人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能将学生行为带到工作环境中,但是在学习新的问题时依旧要像学生那样保持谦虚的态度。
(一)项目工作总结
一路走来,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逐渐理出思路,目标逐步明朗。期间不仅熟悉了工作环境以及公司运作基本流程,更是学到了很多专业技能。
初始接触的是某移动传媒公司的项目。该项目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制作公司制度全案;一是制作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及体系,包括薪酬制度方案,绩效管理手册。
在制作绩效管理手册中绩效考评指标一部分时,前期准备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1 对媒体行业概况及公司的背景信息做详细深入的调查
2 熟悉公司的基本工作流程及组织结构
3 熟练掌握绩效管理制度及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方法论
在制作绩效考核指标中也遇到了很多难题:
1 制定部门kpi时,部门负责人的对抗,基于此我们与其上级领导进行沟通,使考核指标与目标值的确定更加趋于客观化合理化。
2由于媒介工作的特殊属性,使得对节目制作编播人员的考核成为难点。对此我们将节目编播制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性指标另行订立奖惩办法进行考核,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影响较大的指标设置到kpi中分得的权重较小,体现不出激励作用。
3 由于对工作流程不熟悉,影响kpi推导过程的准确把握。对此我通过各种途径熟悉理解各部门工作的内涵和流程。例如像财务部门,综合处的工作内容和流程同其他行业有很多共性,所以学习起来难度相对小些,对于业务部门有其独特性,则需要认真分析总结。
(二)培训课件制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培训课程就是培训师手中的利器,因此培训课程的设计成为整个培训系统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培训课件制作过程中,我逐步总结出其基本流程。
1 前期准备
在制作课件前首先要调研客户需求,即要弄清楚学员是谁;他们需要什么;希望通过此次培训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解决什么问题等,弄清这些问题才能做到有的放失。
了解以上信息后就需要确定培训的主题。
2 设计具体内容
首先搭建课程框架,然后填充内容,最后对课程润色,最后形成标准化课程。
3 注意事项
前期准备工作中要尽量使自己关于某方面的知识完善,形成逻辑严密的系统;课件制作中的案例要丰富,多增加互动游戏,使课程不枯燥,生动有趣,生活中很多例子都可以成为素材,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可以成为危机公关很好的案例;注意整个ppt的格式统一和标题美化。如客户开发换成客户开发的七大武器更加夺人眼球。
(三)关于工作方法的问题
在公司实习期间除了工作内容的学习外,我还掌握了几点工作的方法,以此来提高工作质量和增加工作效率。
如联想三问(why what how),即领导分派任务时要充分了解领导的目的,了解的越详细,工作实施起来才会更加到位和顺利。 明白了为什么之后在做一个详尽规划,最后才去实施。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很多无效劳动和重复工作。
二八原则:80%的产出来自20%最至关重要的行动,所以每天首先要做的就是当日工作计划,哪些工作是重要紧急的,哪些是重要不紧急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合理安排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