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内科实习护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心理干预;呼吸内科;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分析我院收治的416例呼吸内科患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结合医嘱叮嘱患者用药,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及时记录。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干预。其一,护理人员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对治疗方法有清晰的概念,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认识。患者在治疗和用药期间,护理人员要提前告知患者在治疗和用药期间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使患者做好相关的心理准备。其二,完善心理护理。呼吸内科患者要接受长期治疗,患者的心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有患者认为自己恢复健康的可能性比较小,会出现自暴自弃的心理。患者不能积极的配合治疗,也不能融入正常的生活中。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三,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行为干预。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平时的行为密切观察,呼吸内科患者的口腔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分泌物,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合理的排痰,并且定时进行口腔清理工作。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对照,分析患者的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22.0进行相关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护措施;探究分析
心血管内科由于自身医护工作的特殊性,因此需要承担更高的医疗风险[1]。同时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由于护理安全隐患而引发的医疗纠纷逐年递增。因此如何切实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并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就显得尤为重要[2-3]。本组探究通过选取自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进行临床治疗的患者130例,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对照防范护理,以此评价针对性安全护理的应用价值。回顾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130例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男性72例,女性58例,年龄44-78岁,平均年龄(62.5±11.3)岁,其中81例高血压冠心病患者,49例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相关疾病诊断标准,且排除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意识障碍、精神疾病等病症,事先告知所有患者及其家属本次探究的方法与目的,征得其同意后才,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65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健康宣教、用药护理、基础、康复指导护理等,观察组则采取针对性安全护理,首先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尤其是加强医疗法律法规的学习,其次加强护患沟通,在日常护理中多问、多听,及时了解患者对治疗的需求,再者提高自身护理技能,提高护理质量,最后在护理全程结合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配合程度,并且借助心理护理消除患者自身的安全因素。分析评价方法:结合两组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内容,分析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同时记录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期间出现的安全隐患情况;最后结合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统计患者对对照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级别,其中满意度为满意和一般。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1.3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P
2结果
采取对照护理后,观察组0例安全隐患,对照组8例安全隐患,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到98.5%,显著优于对照组86.2%,P
3讨论
心血管内科由于需要承担更高的医疗风险,因此更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来提高日常医疗工作的安全性。在本组探究中,通过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患者,对其临床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以得出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进而采取对照护理,结合探究结果发现,针对性安全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笔者则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对本次探究进行如下总结。
笔者通过分析对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内容得出,影响护理安全的消极因素主要分为两类:其一来自患者自身,随着临床症状的好转,不少患者对临床治疗产生轻视心理,不配合治疗、自主进行活动、甚至自行出院,进而导致病情复发;同时一些患者由于对疾病知识认识不足,对临床治疗期望值过高,而一旦病情无显著改善或恶化,就会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产生怀疑心理,进而影响治疗进展。其二来自护理操作环节,比如护理人员操作技能不娴熟、病历书写不规范、没有进行有效护患沟通并行使告知义务等。这些消极因素的存在,就会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如导致患者病情迁延、出现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增大以及心力衰竭等严重隐患。而通过采取针对性安全护理,则可以有效避免此类问题,一方面全面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消极心理情绪,另一方面加强护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再者还提高护理人员风险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并且提高其护理操作技能等。通过探究结果可以看出,采取针对性安全护理的观察组,其安全护理效率与护理满意度都显著占优,临床价值显著。4结论
采取针对性安全护理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隐患发生情况,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显著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柳嫦.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16):197,200.
超高分辨率数字拼接墙系统产品处于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信息沟通领域,为客户提供可视化信息沟通的整体解决方案以提升客户的工作效率和竞争能力,从而实现公司自身价值。全面智能整合多路信号的VW是公司营收和利润的主要来源,2008年贡献营收和毛利占比分别高达91.6%和93.5%。公司vw以行业控制室为主要目标市场,具有优质的下游客户资源,客户主要集中于能源,军事及公共安全、交通、政府等领域。
公司的VW产品目前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位居行业首位,全球综合排名仅次于比利时的BARCO公司和日本的三菱电机,位居第三。2006-2009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分别为61.67%,62.46%、48.09%和58.24%,我们认为公司得以保持高毛利水平的原因主要在于公司产品通过将技术植入基础构件而实现功能化,同时公司凭借其在功能部件生产和软件开发方面的技术优势,专注于附加值最高的相关环节,从而能够实现超越行业的高毛利水平。
视频监控和数字城市建设将推动VW行业高速增长
VW产品在能源、军警、交通、政府等成熟应用领域的发展已超过5年,2006年至2009年上半年,公司在上述四大领域的销售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公司在网络视频监控市场成功实施的项目工程已达200多项,2009上半年实施项目数量达到70多项。我们认为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IP视频监控的发展,智能视频监控技术为基础的VW产品亦将获得长足发展。
同时VW市场将充分受益于各行业用户对超高分辨率、多信号源、超大画面图像无缝显示日益增加的需求,以及我国信息化、IT投资的快速增长。另外,建设部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加快推进自2005年以来进行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并计划在2008年至2010年全面推广数字化城市建设工程。我们认为随着数字化城市建设工程的推进,VW产品在数字化城市建设中将拥有广阔的市场需求空间。
交互数字平台产品功能优势明显,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IDB集高清显示、触摸操作、数字图板、多媒体信息展示、远程数据会议、交互式无线投影等多种功能于一体,是一种实现多人组群对于海量信息进行即时交互的数字化智能显示平台。公司目前主要将目标市场集中在会议市场和教育培训两个领域。
公司IDB已在部分政府机关、大型企事业单位会议室以及在相关教育培训市场被采用,在信息交流、业务研讨、工作汇报、产品展示等场合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认为随着IDB产量的扩大,规模优势和技术进步将促使IDB成本下降,IDB在继承已有产品功能的基础上,将凭借其新增功能和性价比替代目标市场中的类似产品,未来IDB的市场空间非常巨大。
募投项目缓解公司VW产能瓶颈,提升公司竞争实力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临床疗效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护理工作也取得了飞速的进步,针对不同疾病给予不同的护理方式,其治疗结果并不相同[1]。心内科的患者一般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在选择合理治疗方式的同时,要取得术后较好的恢复效果,与临床的护理是息息相关的。心内科护理中的针对性的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护理方式,本研究旨在比较心内科患者的一般护理模式和针对性的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的心得体会,以下是详细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此次研究和治疗的80例心内科的患者,均为我院在2011年4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均经过严格的临床诊断。患者年龄在43~85岁之间,平均年龄64.0±11.1岁。其中诊断心绞痛的有40例,诊断心肌梗死的有23例, 诊断高血压的有7例,诊断心力衰竭的有 1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因、病程等一般的相关的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将80例心内科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采用合理治疗方式的同时,实验组施行针对性护理的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对照组施行一般的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所需的康复时间,临床的治疗效果,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程度等一些相关指标进行比较。
针对性护理的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使患者了解心内科疾病的简单的病理改变的过程,告知患者经过这种针对性的护理对心内科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需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心内科的一些疾病发生以后,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但医务人员会做到及时发现并及时处理。以便进一步的消除患者以及家属的不良情绪。(2)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在临床医生合理治疗的同时,需要密切的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同时尿量也是需要护理人员需要观察的重要项目。(3)尽量使用文明的礼貌用语与患者进行沟通:护理工作比较繁忙,在过度的劳累之后,护理人员容易出现负面的情绪,与患者进行沟通时,需摆脱工作中不良情绪的困扰,以便进一步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4)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时,需要细心,耐心,用心,让患者感觉到护理人员的尽心尽力,消除他们对疾病的恐惧不安的情绪,以便在治疗的过程中,建立一个和谐的医患关系。(5)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心内科的不同疾病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特殊的情况出现,需要及时上班主治医生。
1.3心内科患者康复的评价标准:显效:临床的症状、体征完全消失,伴随的症状也消失;有效:临床的症状、体征明显的改善或消失,相关的症状仅有部分消失;无效:临床的症状、体征没有缓解的趋势,甚至有加重的趋势。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的长短,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评价,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针对性的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的治疗效果优于一般的临床护理模式,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2。
3 讨论
近年来,心内科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明显增加,而且心内科的疾病常常都比较严重,甚至关系到患者的生命[2]。因而,及时合理的治疗成为临床工作中的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临床医生的工作要取得理想的术后效果,与临床的护理优是密不可分的。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临床的护理工作也在前进的步伐中,而对于患者来说,选取何种护理方式能达到最好的术后康复效果,是护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根据疾病的不同,选取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护理界来说,掌握不同疾病的护理要点是首要问题。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在临床工作的各个方面,想最大程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医生与护士需要密切的合作[3]。
实验结果表明,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时间的长短,对临床护理满意度的评价,相关并发症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心内科的患者在选择合理治疗方式的同时,采用针对性的床边责任制护理模式,患者康复的效果要远远优于一般护理模式下的康复的效果。因临床治疗的效果比较理想,可以在各医院的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方志华.探讨床边责任制护理在心血管内科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8(3):281-282.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模式;急诊内科;患者身心恢复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童编号]1672-8602(2016)04-0443-0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内科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共收治100例患者,其中男性55例,女例45例,年龄在22-85岁之间。100例患者中,25例急性心力衰竭,23例心肌梗死,11例心绞痛,9例高血压危象,9例脑梗死,9例恶性心律失常,5例扩张型心肌病,5例重症顺德喘,4例重症心肌炎。
1.2方法
(1)对照组:为本组病人实施一般病房看护。
(2)观察组:为本组病人实施无缝隙的临床护理措施,详细看护方法包括:
1.2.1创建无缝隙的临床看护模式
在科室中选出护理工作表现良好、经验丰富的护士长以及护理人员组建无缝隙护理组。小组在正式加入工作之前必须参与护理技术训练以及护理知识讲座,提升专业技能水准。同时要引入按职务等级划分的护理工作责任制,培养护理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
1.2.2采用无缝隙的排班模式
根据患者实际需求对护理排班模式予以调整,护理工作尽量集中在白天进行,逐渐递减夜班的工作量。时间安排上,每个护理小组都要根据A-P-N的规律进行交接班,排班过程中采用新老搭配制,互相帮扶,言传身教;对患者进行连续的动态观察及整体护理。
1.2.3保证无缝隙看护程序
护理人员要在病人住院时对病人实施心理安抚,同时还要按照病人的病症情况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策略,保证无缝化的心理护理。尊重患者对自身病情的知情权及参与权,及时准确告知其即将接受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方案,实现护理服务的无缝隙、透明化,提高护理过程中的人性化、个性化。
1.3评价指标及标准
心理状态评价指标:包括SAS、SDS两项,即焦虑自评量表与抑郁自评量表,两个量表均为20个条目,其中:SDS评分小于50分,视为无抑郁,50-59分之间为轻度抑郁,60-70分之间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则为重度抑郁;SAS评分小于50分视为无抑郁,50-59分之间属于程度轻微的焦虑症状;分数在60分以上但不超过70分则属于中等程度的焦虑;若分数超过70分怎属于程度严重的焦虑情况。
复原评定标准:统计病人出现不良症状的例数以及概率,同时统计病人住院留医的天数以及病人死亡的例数及概率。评定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可按照:健康宣传、病房环境、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技巧以及护理效果等5个指标,每个指标20分,最后总分即为评价结果。
1.4计算机统计研究
在计算机上通过SPSS19.0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研究,,若计算结果为P
2.结果
下表1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SAS、SDS评分、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等各评价指标的比较情况:
下表2为两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及死亡率等指标的比较情况:
3.讨论
精选心内科医生实习心得体会
(一)
时间飞逝,内科实习即将结束,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不断实践,我受益颇多。回顾这些日子,是苦是乐,是酸是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对于我们的实习,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
心内科是我在内科病房的第二站,它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作。按时参加医院安排的讲课及科室的教学查房;微笑迎接新病人并做好入院评估;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规范记录;正确采集血、尿标本;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严格执行三查七对;认真执行静脉输液。
经过这近二个月的心内科实习,使我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在突发病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和技巧。总之,在内科实习的日子里,我受益匪浅,虽然我还只是学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不断摸索,用微笑温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温故而知新,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
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
参考心内科医生实习心得体会
(二)
短短的一个月已经结束,在心内科的实习已经结束。在这一个月里,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收获了许多东西。
心内科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常见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衰、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房间隔缺损、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缺血等症状。实习期间,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诊断手段,比如肌钙蛋白,肌红蛋白的测定及所代表的意义,心脏彩超报告单上数据上所代表的意义,心电图的改变及所代表的意义。治疗措施,抢救心衰病人的常用药,常用设备。学会使用除颤仪,掌握了临时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每天早上我们实习生都要早早到科室去给每一个患者测量血压,血压常常作为患者用药的反应的很重要的一个依据,所以测量的准确性很重要,袖带在肘上两恒指,摸到肱动脉搏动放上听诊器,再测量,因为有些危重病人的动脉搏动很微弱,不标准的测量测不出血压,我实习的时就有一个病人:心衰,搏动很微弱,我去量血压,就是没有量出来,然后我去叫老师,老师测量后告诉我测量一定要标准。
然后在心内科更加理解了生命的脆弱,在心内科的这一个月里,我一共遇上了三次大抢救,一次我跟着老师值班的时候,来了一个心室逸搏,先是多巴胺持续泵入,肾上腺素推入,所有医护人员轮流心外按压,抓紧时间除颤,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这个过程直接就是一个打仗的过程,等病人稍平稳的时候都是凌晨一点多了,我浑身湿湿的,全是汗,很高兴。另一次一个病人大面积心梗,护士在安排床位的时候,病人心梗发作,大抢救,除颤,气管插管,持续多巴胺泵入,肾上腺素推入,所有医护人员轮流心外按压,除颤,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可是病人就那么走了,十一点到病房,一点多临床宣布死亡,一个生命就这么结束了,那个小孩子的悲嚎真的让人很心疼。
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感觉己学的还不够,还有好多东西要学。但是实习的安排,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同时,也让我更了解了职业的精神。在这一个月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生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做到工作规范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工作有措施、有记录。我要不断的提高专业知识,牢记老师的教诲和实习经验,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同时把这些经验和教诲应用到下一实习科室,努力做的更好。
经典的心内科医生实习心得体会
(三)
心内带教的是湘雅医学院毕业的,蛮牛的,钦佩+仰慕的说,79年生,有车,有房,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有品位,人长得也周正,至今单身。
有几个跟过我带教的同学都说他是会拍马屁那型的,我不这么认为。他对病人的态度是很好很好的,很谦恭的那种,总是一脸笑呵呵的,病人问他贵姓,他都是很客气的说“免贵姓**,他说,这就是70年代生人和80年代生人的区别之一。其实也是啦,现在医患矛盾这么尖锐,一个好的服务态度至少先让病人有个好的心情嘛。
在心内科还遇到了一个特别让我感动和敬佩的病人,不是我们组上的。这个老爷爷86岁,退伍老军人,有冠心病,脑梗,老年痴呆症,这次主要是因为心梗了,送到我们医院ICU抢救过来,现在病情稳定送到我们科,他的医疗费国家全部报销,所以可以一直住在医院。这个老人家的意识状态基本属于不清的吧,话也不会说了,但是呢,他还会唱国歌,而且特别喜欢唱国歌,经常唱国歌,一回我跟我同学去给他做心电图,他唱了两遍的国歌。他们那代人经历的事情是我所无法理解和体会到的,但他那种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却是我在那一刻切身感受到的。以前只知道,唱国歌的最高境界是发自肺腑的唱,现在我知道了,这个老爷爷他唱国歌,基本是属于本能了,他都已经病重成这样了,什么都不清楚了,还在一遍一遍的唱国歌,重复次数最多的是那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真的相当的感动的说。
模板心内科医生实习心得体会(四)
在内一科实习一个月了,我深刻感受到心血管内科在整个医院,乃至人们生活中的至高地位。当今社会,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者人们的健康,它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一旦患病,就将终身服药,所以预防是很关键的一步。人们往往不注意这些,只有在身体出现严重危害的时候,才会前来就诊,尤其在农村是很常见的。
在实习的这一月中,我对心血管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这一个月的学习,我知道了:高血压病人来了常规要做心电图,拍胸片,做心脏彩超发现微小病变,还有实验室检查,治疗上不但要降压,而且还要抗凝,降脂,扩血管等等对症综合治疗。在实习的这一个月中,我也见到了很多的病例,比如:急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血管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疾病、心包炎等。对它们的治疗也有了一定的掌握,这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让我很有深感的是:病人来了常规化验血糖,通过实践证明,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尤其对于低血糖昏迷病人,如果在其它地方,也许就会给予高糖口服,这不但加重病人的病情,也许还会造成病人死亡。这点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实习学员学习的。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个心内科医师必须掌握的技能,心电图分析是最基础的,还有心肺复苏,常见药物的运用,如利尿剂、强心剂、扩血管药物、正性肌力药物、平喘药物等。对医师素质的要求也很强:⑴要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心血管疾病,发病凶险,危及患者生命,要快速进行抢救及治疗;⑵要有高度负责的态度
心血管疾病其起因十分复杂,要求医师应时刻关注疾病变化;⑶要有十足的耐心
心血管疾病发展变化非常不稳定,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应及时并耐心的讲解;⑷要有医学综合能力
心血管疾病多并发有其他系统疾病,这就要求医师具有很强的专业综合能力。
总之,在以后的实习中,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以上要求,积极完成科室及带教老师布置的各项工作,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学术活动,定期完成医院的各项考核,圆满完成进修任务。
优秀的心内科医生实习心得体会
(五)
过去的一个月,我主要在心内科学习,它是临床实习的重点。需要我们了解内科常见疾病的病因及易患因素、各专业特殊仪器的应用及专科检测、治疗方法,如:肺功能测定、心电监护、心脏起搏除颤器、心导管、各种内窥镜检查、腹膜透析、各种穿刺术等。熟悉内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毒副作用、临床化验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能识别常见的异常心电图,各系统疾病的功能试验及检查方法。
刚去内科时我还不适应,但我服从领导安排,不怕麻烦,向老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实践,在短时间内便比熟悉了内科的工作,了解了各班的职责,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
在实习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
心内科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常见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衰、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房间隔缺损、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缺血等症状。实习期间,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作。按时参加医院安排的班次及科室的教学查房;微笑迎接新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经过这近一个月的心内科实习,使我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在突发病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和技巧。总之,在心内科实习的日子里,我受益匪浅,虽然我还只是学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不断摸索,用微笑温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温故而知新,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短短的一个月即将过去,在心内科实习也即将结束。在这一个月里,在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经过不断实践,我受益颇多。其中,有苦有乐,有酸也有甜,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味道,即将要出科了,却有好多的不舍。感觉自己学的还不够,还有好多东西要学。不过在这里,科里的老师们都很重视,每周的实习安排也谨然有序,从而让我们循序渐进的学习与成长。同时,也让我们了解了职业的精神。
在实习期间,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
心内科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多见,常见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房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衰、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房间隔缺损、风湿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绞痛、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心肌缺血等症状。实习期间,在老师的带教下,我基本掌握了一些常见病的护理及基本操作。按时参加医院安排的班次及科室的教学查房;微笑迎接新病人。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了解病人的情况,及时为病人排忧解难,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们。
经过这近一个月的心内科实习,使我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提高,在突发病方面,学到了应对的知识和技巧。总之,在心内科实习的日子里,我受益匪浅,虽然我还只是学生,我的能力有限,但我会不断摸索,用微笑温暖病人心田,用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温故而知新,用实践来验证及巩固所学。同时,也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水平,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
总之,虽然我仅仅体会了一个月,可能还有好多东西没有真正体会到,但是我非常敬重心内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喜欢他们高超的技术和敬业精神。我想,现在是实习之初,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要不断的提高专业知识,牢记老师的教诲和实习经验,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同时把这些经验和教诲应用到下一实习科室,努力做的更好。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心内科;仪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945-01
心内科因其专科特点,科内仪器品种多,数量多,各种仪器能否科学管理及合理使用是心内科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医疗护理工作的质量。在我国,护士承担部分医疗仪器的使用、维护和报修等管理工作,由于使用、维护不当、管理缺失引发的不良事件也逐步成为重要的护理安全隐患[1]。持续质量改进(CQI)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2]。过去我科对仪器缺乏科学的管理,自2013年1月-2013年12月止,我科采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管理模式,在仪器管理上进行了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心内科病房床位60张,监护仪20台,注射泵15台,输液泵10台,无创呼吸机2台,心电图机2台,除颤仪2台,吸引器2台,本科正式护士28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6名,护士21名,轮转护士3~4名,实习护士3~5人。
1.2 CQI实施步骤
1.2.1 评估问题 在仪器使用过程中主要存在问题有:
① 报警设置不合理,包括报警未开,报警参数、音量、级别设置不合理等
② 护士操作不熟练
③ 终末处理不到位,影响下次使用
④ 因使用不当导致仪器损坏
⑤ 其它,如泵走速不准,误报警等
1.2.2 分析问题 通过科室质控小组讨论,我科在仪器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 缺乏统一的仪器管理、使用操作、保养流程
② 科内缺乏定期、规范化的培训
③ 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定期对仪器进行保养、检测
1.2.3 制定管理目标:
① 护士对仪器规范化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主动参与科内仪器管理工作
② 每位护士均能正确、熟练、合理使用所有仪器
③ 工程师定期对仪器进行质控,仪器各项功能完好,确保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
1.2.4 组织计划:成立由护士长负责,3位护理组长为小组长的3个仪器管理小组,科内其他护士平均分配入组,轮转、进修、实习人员指定带教老师,随带教老师入组。书写CQI计划表,并发至每位护士。
1.2.5贯彻落实:
① 召开全体护士会议,强调仪器科学管理及使用的重要性,提高全体护士的认识
② 制定科内仪器的管理、操作使用、保养规范手册,人手一份,并组织全体护士学习
③ 新入科人员在入科时统一培训,并由带教老师负责质控
④ 组长进行时时质控,每周质控会议上反馈一周存在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每月护士会议时传达至每位护士
⑤ 护士长不定期进行督查,抽查每位工作人员对本阶段仪器使用存在问题的了解情况及相关措施的掌握程度,及时对所制定整改措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评估及修改
⑥ 技术人员每季度对仪器进行质控并进行技术指导,有问题随时沟通联系并做好记录
2 结果
在护理部及设备科的配合下,分别在CQI实施前及实施一年后对仪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报警设置不合理从实施前的66.6%下降至26.6%,护士操作不熟练从32.1.0%下降至10.7%,终未处理不到位从66.6%下降到10.0%,仪器送修率由上一年的20.7%下降至11.8%,护士对实施CQI的必要性由实施前的38.4%上升至96.38%。
3 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在我仪器管理中发挥了显著作用。持续质量改进(CQI)是现代质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要求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上,改变传统事后管理的回顾性个案分析方式,而采用持续的针对具体过程问题的资料收集、质量评估方法进行质量改进,从而提高质量[3]。由于CQI强调人人参与,通过加强培训,使所有人员明确质量改进的意义,成为质量改进的主体。尤其是轮转生和实习生,通过入科时的集中培训及之后工作中带教老师的时时质控,仪器正确使用率明显提高。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群策群力,精诚合作,充分调动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和科室凝聚力[4]。做好仪器的安全管理,合理的使用和保养各类仪器,避免人为损坏,也可以减少或避免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林丰,张锦辉,吴林静. 医疗仪器设备管理缺失中存在护理安全隐患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8,(04):53-55.
[2] 诤民,王世英.简述医院质量管理新进展 [ J]. 中国医院,2003,7(1);29-31.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