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质量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故障的再现法:即对故障进行还原,并对产品零部件进行测量,从测量的数据首先看看被分析产品的一致性和符合性,接着对相关零部件测量分析;
2、对数据的分析:常用的有7大工具,柏拉图、鱼刺图、头脑风暴等,可从人、机、法、料、环5个方面罗列可能影响因素。用数据统计分析,建立柏拉图,确定主要原因;
3、通过实验等手段对主要因素进行分解,确立改进点,然后指定措施执行;
关键词:桥梁施工;施工质量;质量问题;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道路作为交通运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建筑质量的好坏对社会各行业的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在道路建设中,不可避免地要穿过山脉、跨越河流,因此,桥梁建设也成了道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我们将就如何提高道路桥梁施工建设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与探究。
一、桥梁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设计不合理
由于桥梁设计不先进,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导致设计单位没有优化设计方案,没时间进行创新和整理,使得设计水平停滞不前;竞争机制不完善,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一些没有创新和不科学的设计方案也会通过审核,并进行施工;由于没有完善的奖惩机制,使得设计人员的创新意识和积极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影响了施工方案的设计,导致了严重的后果,比如,设计方案比较陈旧,无法满足现实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桥梁工程的质量、造价和工期,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得不到有效利用,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安全问题等许多负面影响。
2、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管理不到位是公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的第一个重要原因,一些管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培训,这些人往往在队伍中充当着纯体力的工作者的角色,还有一些人员受过专业的高等教育,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往往会有些过分自信,认为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当前的技术问题,因此常常出现差错。还有就是个别领导质量意识淡薄,检查指导工作流于形式;项目管理混乱,违反建设程序;招投标制度不健全,工程监理制形同虚设,监理工作问题突出,与此同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监管不利、腐败现象严重,违规分包、转包工程等。
3、施工材料与设备
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是施工材料,其作为工程施工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会极大地阻碍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这就要求提高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机械设备作为建筑工程中所必备的施工工具,其是否具有良好的使用性、完整性以及是否完备齐全将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及其施工进度,而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检查、以及保养都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范围内。
4、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实际发展建设过程中,由于公路桥梁施工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施工人员大多由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组成,这些农民工大多都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验不足,对施工质量控制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严重的威胁。众所周知,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综合素质与桥梁质量成正比例关系,只有施工人员掌握了扎实的施工技术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质量。
二、解决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的策略
1、提高施工人员质量管理意识
为提高公路桥梁的整体质量,施工企业应该结合人力资源发展的实际状况,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在每次公路桥梁施工之前,施工企业必须具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质量教育大会或者相关培训教育工作,为全面提升施工人员对质量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要通过教育工作加强施工人员对质量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应该从根本上改变职工对施工质量管理的认识,引导职工明确施工过程中各项目质量控制均与桥梁的整体质量有直接关系。教育培训工作结束之后,施工单位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资格考察,只允许符合施工要求的人员从事施工工作。
2、对材料和建设设备进行严格监控
在市政道路和桥梁建设工程中,材料和建设设备的质量是很重要的,建设材料和建设设备的是否合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是否合格起着决定性作用。材料和设备对道路和桥梁的使用性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直接关乎着路面和桥梁的的使用寿命,因此相关监管部门要严格把握好建设材料和建设设备的质量关,规范审批层序,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在进行材料检查中,首先对材料的外观和保质单进行检查,对于检查不合格的要拒收,对与检查合格的,还要抽取样本进行测试,测试合格的才能应用于工程建设中。在检查材料质量的同时,还要重视设备质量的监控,在施工机械设备的选择方面,要确保设备运行的稳定性,还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在设备的使用中,要保证正确的使用。
3、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流程
在施工过程中还特别应该注意,桥梁施工的次序及其重要,安排上一定要合理,主河槽的基础部分要尽量在淡季施工完毕,桥梁的预制场则是一定要在洪水水位之上,在汛期进行施工工程时,材料和机械使用完毕后要马上撤离现场,尽量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桥梁路基路面的施工要选择好合适的方式及位置,保持好桥面碾压的平整度和纵横坡度。对于雨季到来时,要特别注意排水困难和地质不良路段的施工情况,尽量停工暂行调整。另外,下雨期间要定时排查,减少路基积水,及时了解天气的变化以及做好相应应对措施,可以把雨水对施工工程的影响降到最低。衡量一个工程进度的依据是进度计划,是否按照计划进行不仅体现了施工单位的合同意识和信誉,也表明了施工单位的组织协调能力和管理水平。所以,当工程的进度受到各种客观因素影响制约时,需要现场指挥者结合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对进度进行合理调整规划。
4、做好施工过程监理审查工作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企业还应该做好施工过程监理审查工作,为提高施工质量提供动力保障。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明确监理审查工作的实际内容:审查施工方案、检查模板的安装质量、检查支架安装质量、检查主梁砼浇筑的旁站质量以及检查预应力张拉时的状况。只有明确以上检查项目,监理审查部门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审查的质量,为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5、倡导科技创新,提高施工质量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工艺在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并为行业的发展建设提供了动力保障。新的科技成果也在公路桥梁工程中取得广泛应用,为提高工程质量,施工企业应该积极倡导先进的科学技术,努力寻求新的科技创新,为提高施工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倡导科技创新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施工的成本浪费,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强化科技研究人员的队伍建设,力求从技术上不断提高公路桥梁的整体质量。
6、加强对技术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市政道路和桥梁建设的工程施工技术得到改善,而且社会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了保障市政道路和桥梁建设中的各项工程质量,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保证施工环节中的各项工作,以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具体措施如:第一,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培训,学会运用新设备和新技术进行施工,还要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责任意识;第二,对检查人员进行审查和检测技能的培训,提高检查人员的责任意识,规范检查人员的检查流程,提高施工监控队伍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步伐的加快,工程质量问题是当前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之一,道路桥梁的质量关系到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有效提高,满足社会各行业需求,保证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何平.论城市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控制与管理[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3(07)
1、材质与标识不符;
2、外形不对称,影响正常穿着;
3、开线;
4、拧边;
5、脱丝;
6、缩水超过百分之五;
7、严重起球;
8、褪色;
9、与店家图片颜色不符,有色差;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工程;质量
1.存在的质量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城市的投资环境逐步得以优化,城市人口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不可否认,一些在建工程和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尚存在不少的质量问题,有些甚至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功能,如:水泥地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厨卫、屋面、外墙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下水道堵塞,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等现象,有的建筑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个别建筑甚至发生整体坍塌事故。2007年上半年,《南方周末》报导四川一市整条街所作的整体仿古挑檐在几秒钟肉,由街头到街尾全部坍塌。此类问题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诸多不便和不安全因素。
2.原因分析
2.1施工方面的原因
2.1.1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各施工企业内部新工人比较多,技术培训跟不上,工人技术素质较低,甚至个别工人对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体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不了解,操作时不按规程顺序进行,这就很难达到质量标准。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导致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很快。农民工、合同工占总数的2/3,而他们大部分都是没有受过建筑施工的专业培训。据统计,现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自有工人真正能到现场规范操作的只有4%;建筑施工现场直接从事操作的工人中,90%的都是流动性质的农民工。用这些农民工可以使房屋建筑中的人工造价降低,可其技术水平也很低。不少建筑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按照设计与施工图纸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房屋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
2.1.2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
2.1.3施工管理混乱。例如预制空心楼板吊装后不经拨正就进行灌缝,所用混凝土的碎石粒度不加控制,造成天棚和地面开裂。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2.2材料选用方面的原因
由于材料选用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例如防水工程沥青品种的选择,油毡的质量和品种,预制楼板灌缝时所选用碎石的粒度大小,抹灰用砂含泥量的控制,木门窗木材品种的选择等,都对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再如某工程刚刚竣工,内墙装饰涂料,由于质量不过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变色、脱皮等情况;有的饰面砖由于吸水率过大(>10%)及外形规格不整齐,马虎施工,致使有不少新建成的工程,外墙饰面砖釉面爆皮、空鼓、脱落及灰缝不均匀等质量通病,造成外墙渗水:有的石膏板质量低劣,在空气中容易吸湿受潮,因此形成石膏板顶棚出现变形,板块中间出现下垂、板块翘角等质量通病;结构板面在施工中,在提升架口部位的板面浇筑马虎,没有注意板负筋位置,造成提升架口部份板面出现不必要的结构裂缝。由于材料及设置质量低劣而造成的质量通病比较普遍,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2.3设计方面的原因
2.3.1在屋面防水的设计中,带女儿墙的屋面,发现有局部泛水檐高度不够,也有伸缩缝出屋面墙压顶设计不合理。自由排水的屋面上,檐部不作铁皮泛水檐,而且卷材没有探出挑檐的边沿等。另外有的厨房和卫生间设计选用空心楼板,且不作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不加套管。这些都是渗漏的隐患。
2.3.2在楼地面的做法上,预制空心板上先抹找平层而后作面层,按这种设计施工的地面和天棚,绝大多数易产生裂纹。在设有进深梁楼盖上,进深梁的上方不加设辅筋,多数均在此处发生大孔隙裂纹。
2.4工程造价过低
房屋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关系,造价过低,会增加施工企业经营压力而疏于管理,材料质量无保证,如当前铝合金窗的质量通病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铝合金型材的厚度虽然达到设计要求,但是,材质不均匀,表面防腐层质量差,很短时间内就氧化,密封绒条太小,窗锁与走轮质量差等,这是施工企业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与配件的原因造成;有的建筑物,屋面防水材料不能选用档次较高的新型防水材料而多是选用石油沥青油毡等低档的防水卷材造成天面防水层耐久性差,容易产生渗漏:在室内装修部分,如吸顶灯不选用玻璃或瓷质的灯罩,而是选用塑料灯罩所以就出现了塑料灯罩末等交付使用,即己老化,稍碰即碎。房屋工程的投资价格应严格控制,应当符合使用要求,适当的节约而不是盲目的压低造价,由于部分工程受到盲目压低造价的影响,造成“低价低质”的局面,这也是产生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2.5现场监理不到位
施工现场监理行为不到位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个别监理单位为了寻求经济效益超越资质承接监理业务,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没有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有的项目监理机构甚至未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许多质量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
3.防治措施
3.1制订治理质量问题方案
从日常的工程质量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目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治理起来还具有一定难度,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消除,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治理,分期分批,有重点有目地来控制治理质量通病。当有些质量通病涉及多个方面因素时,还要通过协调或组织力量攻关,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
3.2消除设计欠周出现的质量问题
设计单位及设计人员对出现的工程质量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如果属于设计欠周造成的,应通过改进设计方案来治理。当施工图完成之后,应详细地向施工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修改设计中欠周之处,为了使设计切合实际和避免差错,设计人员不仅要经常去现场参加实践,积累设计经验外,还应学习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设计人员应考虑业主投资的综合效益,如果设计考虑周到,即使建造工程的造价难以降低,也可以使有效地减少质量问题,建成之后减少维修费用。
3.3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质量意识>据统计,我国由于施工因素造成的质量问题占所有质量问题的80%左右,因此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减少困施工不当造成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
3.4对治理难度大的质量问题,要组织科研力量研究攻关;对不配套,不成熟的施工技术,应制止推广。
3.5重点把好材料、制品及设备质量关
材料使用前严格遵守“先检后用”的原则,做到:择优选购,不要采购生产厂家不清、质量不明的建筑材料、制品或设备。购入的材料、制品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一些性能尚未完全过关的新材料,要慎重使用。对于地方生产的建筑材料,制品及设备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实施生产许可证和质量认证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不合格的产品的流入社会。
3.6适当提高质量通病的易发部分工程的造价
从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的状况出发,国家的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还是比较低的,有的工程造价也比较低,在短期内大幅提高工程造价存在困难,但对一些由于造价较低而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部位,应适当提高工程造价,有关管理部门应重视,杜绝一味地降低工程造价,而忽视工程质量的现象。
【关键词】精装修;问题;八环节
建筑装修工程是在建筑主体工程完成后的二次工程,也是面子工程,主体工程存在的质量隐患会影响装修工程的质量或在装修工程中暴露出来;与装修工程同时进行的还有消防工程、空调工程、机电安装工程、通讯网络工程、广告工程等,交叉作业中互相干扰、损坏情况也时有发生;在施工过程中,材料、工序、工艺、管理、成品保护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工程质量,出现质量问题。这就需要进行质量整改。
但是,在质量整改过程中往往出现几次整改都解决不了的情况,究竟怎样整改才是对的呢?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在质量整改的管控过程中,应坚持应用八个环节程序层层相扣的整改标准化管理方法,使质量问题达到可查可控可改,也使企业的管理缺陷可查可控可改,使管理方法标准化,才能不断改进施工质量,逐步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障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达到顺利验收。
质量问题整改控制八环节:
工程质量问题的整改控制按具体的工作内容或工作要求可从:现状调查设定目标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制定对策对策实施对策效果检查效果巩固措施等八个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现状调查。
目的:弄清装修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现状,为设定目标提供依据。
内容:收集资料和数据。明确存在问题的程度,最高、最低达到多少,波动有多大,与要求有多少差距、其性质如何、是否可逆等等。
应用工具和方法:调查表、对比表、折线图、柱状图、饼分图、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
(2)设定目标。
目标设定:针对现状调查的结果,找到需要必须解决的问题。设定该问题的改进(改正)目标,目标的设定要定量化,要有一定的挑战性,目标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要在改进后便于检查比较,不能设置不定性的目标。
目标值设定的依据:1)上级下达的指标必须达到;2)甲方的要求必须予以满足;3)与条件基本相同的同行业企业的水平进行比较;4)历史上曾经达到过的最好水平;5)通过现状调查,找出症结所在,预计解决程度,测算出能够达到的水平。
(3)分析原因。
采用5MIE法寻找产生问题的原因,5MIE指人、机、料、法、测量、环境,这现场管理6大要素,具体指:
1)人:操作者对质量的认识、技术熟练程度、身体状况。
2)机器:机器设备、施工用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
3)材料:材料的成分、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4)方法:包括施工工艺、加工方法、操作规程等。
5)测量:检验测量采取的方法是否标准、正确等。
6)环境:工作场所或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照明和清洁条件等。
使用该方法做原因分析要分析展开到可以直接采取对策的程度为止。同时召开原因分析会,广泛收集影响问题的原因。将这些造成问题的原因定义为问题产生的末端原因。
(4)确认主要原因。
应对原因分析环境中关于产生问题的全部末端原因,根据事实、数据,用科学方法确定(现场测量、试验、察看实物、查阅记录、向当事人调查等)逐个确认。逐个确认末端原因的目的是判定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哪个或那些。判定的标准是对分析问题的影响程度大小。
(5)制定对策。
找到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后,对每条原因可供选择的解决对策从有效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选择综合评分高的作为采用的对策。要求如下:
1)针对每条主要原因,充分提出多种改进对策。
2)对每条原因的多种对策,分别进行综合评价,而后比较选定实施的对策。
3)按5W1H的原则制订对策表(包括序号、主要原因、对策What、目标Why、措施How、负责人Who、地点Where、完成日期When)。
4)针对确定的对策制订具体措施方法和手段。
5)对策表中的目标栏,要尽量可能用定量的目标值来表述。
(6)按对策实施。
1)按“对策表”的要求逐一制订实施措施。
2)要按照对策表中的“措施’,栏目逐条实施,并在实施中做好记录。
3)每条对策在实施完成后要立即与对策表上的“目标’,要求进行对比,确认其结果。
4)如果确认没有达到对策表中所定的“目标”时,要重新评价措施的有效性,必要时要修正所采取的措施。
对策与实施过程常用的方法:对策实施阶段是实质性质量改进阶段,各种改进及结果都要用数据表达,可运用多种工具及方法。如: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过程能力指数等等。
(7)检查效果。
与对策实施前的现状对比:把实施后的效果与现状调查时的现状进行再比较,以明确改善的程度和改进的有效性。
(8)制定巩固措施。
把实践证明有效的对策表中的措施纳入相关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正式执行,并经常检查是否按照修改后的标准执行落实。
例如:某会展中心2000平方地面石材铺贴,在甲方要求下,通宵赶工2天完成了,结果,地面高低差超标,色差大。
我们依照“质量问题整改控制八环节”进行整改。
1.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结果为8%有高低差,11%范围有色差。
2.设定目标
经过和甲方、监理方联席会议讨论,设定目标为(1)找出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2)找到整改质量问题的方法;(3)现场整改至达标;(4)通过这次整改,达到提升施工管理整体水平的目的。
3.分析原因
(1)原地面高低差过大,地面不平;(2)时间不够,没有二次找平;(3)沙浆厚薄不一,配合比不一,导致沉降不一;(4)石材厚度不一;(5)石材色差大;(6)甲方主观要求赶工,不考虑客观条件;(7)材料员验收马虎,没有将厚薄不一、色差不一的材料分别堆放,并做好标识,且监督领料;(8)时间太紧,施工工人人数太多,良莠不分,水平不一,部分工人缺乏质量意识,马虎施工;(9)监督人员质量预见性不强,依附甲方,监督不力;(10)乙方施工项目经理没有坚持原则,据理力争,仓促上阵;(11)乙方施工管理上有缺陷,整体管理水平需要提高。
4.确认主要原因
通过综合分析,确认主要原因是主观原因。甲方、乙方、监理方都有主观不当,要避免类似问题发生,必须重视其导致的后果,亡羊补牢,整改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5.制定对策
(1)甲方准备工作应充分,设计一旦确定,就不能不经论证随意更改,导致工期拖延;不能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临时抱佛脚,为抢工期,不顾客观规律强迫命令;(2)监理方和施工方应坚持原则,对工程质量负责,对不正确的意见要坚决抵制;(3)乙方应有赶工意识,将工期尽量往前赶,工序安排要科学合理,并应制定赶工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况;(4)乙方应加强管理整改,从组织保障、进度控制、材料管控、工艺工序标准、质量检验各环节严格把控,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6.按对策实施
A.现场整改
a.高差超过2毫米,重铺,未超过的磨平抛光;b.色差大的翻出重铺,采用渐变方法或把色差与大面积石材不一致的石材取出,铺在独立小空间里,使其一致协调。
B.企业整改(乙方)
(1)建立组织保障。建立公司分管领导挂帅的精装修管控模式。以项目经理为直接责任人,包括各专业工程师为主要构成的专业管理项目部,工程师分管相应细分专业,例如,各工程师分管材料管理、设计管理、资料管理、水电管理、成本管理等。
(2)进度控制。建立流水批次控制制度,依据批量精装修流水作业的特点,每项目分为多个批次建立流水批次控制,每个批次制定独立的进度控制计划,施工专业班组再细化每层的进度计划;每周检查各批次进度状况,采取相应纠偏措施。加强装修施工进度的过程监控,防止施工前松后紧、分包工期不足等问题。
(3)材料管控。材料设备是精装修工作的硬件环节,精装修工程在业主验收时,通常很关注门、卫生洁具、装饰材料、灯具、整体橱柜等材料是否与合同约定或样板房的品牌是否相符,档次是否降低、观感质量是否合格等问题。因此,材料设备的采购、验收检测等环节至为重要,为此制定材料设备检测管理制度如表1。
表1 材料设备检测制度要求
(4)工艺工序标准。建立以标准工艺工法进行质量控制的制度,强调正确的施工顺序,尽量避免多工种在同一作业套内交叉施工,以利于成品保护,减少纠纷。具体包括:开槽与埋管等隐蔽类、饰面类、成品设备安装类等等各类的工艺流程文件及其相对应操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限于篇幅,各标准略。
(5)质量检验。
1)隐蔽类的验收。
把停点验收作为各类隐蔽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保护体系,保障下一工序的工程质量问题。该工作的主要验收项包括:
①土建交接后,刮腻子之前对裂缝、一次抹灰处的处理检查。
②瓷砖墙地面完工后,吊顶之前对墙砖、地砖的检查。
③铺木地板之前对地板找平层的检查。
④防水房间铺地面完成后,吊顶之前对渗水试验的检查。
⑤吊顶骨架完成后,吊板之前对吊杆及骨架的检查。
⑥墙面腻子完成后,涂料进行之前对腻子面的检查。
⑦橱柜、淋浴房及卫生洁具安装,一遍面涂开始前对橱柜、淋浴房及洁具的检查。
⑧强弱电面板、小家电安装后,零星修理前对强弱电面板、家电安装后的检查。
⑨零星修理后,全面保洁前对用水、用电、开关插座、地漏等使用功能的检查。
2)观感类验收。
对涂饰工程、墙地面砖粘贴、户内门、木地板、踢脚线等观感类的验收,必须对平整度、垂直度、阴阳角方正、顶棚水平度、空鼓裂缝、接缝高低差、平直度、空鼓裂缝等指标进行检查,坚持用数据说话,客观公正地反应、监控施工质量,切实做到分户进行100%实测实量,并建立分户实测档案。
7.检查效果
(1)现场检查:甲、乙、监理方组成检查组,对现场整改情况测量检查,做出结论。
(2)乙方公司对企业整改做成效检查,以明确改善的程度和改进的有效性。
8.制定巩固措施
把实践证明有效的措施纳入相关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正式执行,并经常检查是否按照修改后的标准执行落实。
9.结束语
该装修项目己经按合同工期要求交付,企业的装修流程制度也得以完好的落实执行,现场实施效果己经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各项管理制度正在有条不紊的执行,各方的协调管理井然有序。
通过这次按八环节进行的质量整改,提升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为公司各项制度规范的完善和施工管理秩序的改善提供了样板。
【参考文献】
[1]沈炳良.建筑装修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06).
关键词:预制箱梁 质量 措施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形式有矩形板梁、空心板梁、T梁、箱梁等。那些简支梁、简支转连续、连续梁等则是由于受力特点不同而划分的。就近几年所扩修的高速公路来看,几乎都是应用后张法预应力箱梁,其中简支转连续箱梁则是上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修建过程中,存在很多因素会造成一些箱梁施工成品梁的外观质量出现问题,最常见的是气泡、麻面、漏振、胀模、裂纹,还有芯模上浮、混凝土表面色泽不均匀等。这里从修建工程方面考虑,总结原来较成熟的经验,为减少以上问题的出现,我们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案,以便提高、改善对以后箱梁预制施工质量的管理。桥梁上部的结构千差万别,无论是从截面还是从受力方面都存在很多形式,最为普遍的截面
箱梁预制施工过程:预先布置场地;浇筑底座混凝土;装配和紧固底模;捆绑底板、腹板钢筋;安装和校正钢制芯模;支立侧模;捆绑顶板钢筋;浇筑梁体混凝土;拆模养生;穿束;张拉;压浆;封锚。预制箱梁的外观质量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其中常见的问题有:
1气泡、麻面及漏振导致的局部坑洞等问题
混凝土在振捣密实过程中如果在模板表面有气体存在,这些气体就会变成气泡。它们的产生与模板表面平整度、脱模剂质量、混凝土塌落度、浇筑分成厚度和振捣方法及振捣设备息息相关。其解决办法如下:
一是施工时,有专业的模板设计和制作单位完成模板。经过面板打磨、除锈、涂刷脱模剂的模板才能拼装,并且脱模剂必须是质量好的机油。模板连接时,要对其模板面,检查调整模板线条后紧固连接螺栓,锁紧支撑杆件。
二是严格进行混凝土设计配合和规范施工配合比调整工作。粗集料的粒径、级配,细集料的细度模数,含泥时、含水时都要严格控制。另外,除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外,为减少表面起泡,提高早期强度,改善施工和易性可适量掺入外掺剂
。三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根据梁身腹板高度,采取斜向分段,水平分层的方法连续浇筑,混凝土浇筑时可视梁高及钢筋密集程度决定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还是与附着式振捣器联合使用。要求每罐混凝土同时浇筑箱梁两个腹板的长度必须达到2.5m~3.0m,以此来控制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确保每层厚度控制在规范要求之内。同时可用插钎沿侧模进行辅助插捣,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和混凝土表面质量。
四是当配备附着式振捣器振捣时,除全部安装到侧模相应位置后,应留有备用量,备用振动器要与附着钢板连成整体,以便随时更换。设专人监视振捣器使用情况,发现损坏后做到以最短时间更换。启动附着式振动器时,要求其震动时间每次不少于25s,振动期间为减少振动器的损坏,可做短暂的间停,振动时附以钢钎进行插捣。
五是不管采用何种方式振捣,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为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等。应准确把握振捣时间,如果振捣时间过长则会使混凝土发生离析,也就是过振现象。
2胀模导致箱梁断面尺寸超差问题
产生的原因:模板制作不符合要求,如面板的材质不符合要求,竖肋横肋的断面尺寸过小,而间距过大导致模板刚度不足,顶口底口拉杆间距过大等;模板加固不当,如钉扣抵扣拉杆的螺母脱扣等;过振导致的模板松动,或是因混凝土和易性不好,混凝土过振导致的模板松动。
防治措施:模板制作及支立。在制作箱梁钢模板时,一般要由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公司负责进行,按经验确定尺寸,要趋于保守,必要时要进行刚度、稳定性验算。外模采用厂指定行钢模,外模分节应不易过长也不宜过短,一般3~6m,达到既减少接缝又方便运输和安装。面板要求采取冷轧钢板,板厚最低为4mm,竖肋与横肋应为选用截面积最小为规格80mm的槽钢,支架为规格100~120cm,外膜支架与竖肋固结。内模采用厂制组合钢模,内模均为小快板,由侧模、角模、端地横隔板及横隔通孔模板、顶模和底模组成。按照以上要求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合、浇筑振捣等环节。
3跨中预拱度值超过设计值易造成顶板裂纹和桥面铺装局部厚度不足现象
该现象出现在箱梁顶部和腹板部位,由于梁体张拉起拱大,造成顶板产生裂纹,与梁体在预制现场存放时间长短、掉放倒运次数与张拉应力控制有关。
防治措施:一是可以与设计单位沟通并在设置底座时按要求准确设计设置反拱。二是对拌合站称量设施进行检校和标定,严格按规范、设计要求控制混凝土水灰比、混凝土塌落度。三是等混凝土初凝后,用土工布覆盖、洒水养护,水质为饮用水。四是混凝土质量检查试件应在初期、中期、后期分别取样检测,试件组数和要求按规范操作,随梁养护试件的试块应按照规定的方式进行养护。在水泥浆强度及封锚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尽量缩短成品梁场地存放时间,科学组织安装。五是安装到位后如在测量后发现梁端处存在桥面铺张厚度不足现象后,可以采用适当调整抬高桥位处纵断设计线的方式使铺张厚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偏差之内,并以此调整桥两侧纵断线。
4芯模上浮现象造成底板超厚,箱梁顶板厚度不够,出现冒顶现象
主要是由于芯模上浮控制措施不到位,与芯模自身刚度、混凝土浇注工艺和控制上浮锚固体系有关。
防治措施:一是芯模为钢制模板,芯模锚固体系采用120槽钢梁横向固定芯模,锚固方法可单独采用与侧模连接、与梁预制直接锚固及与地锚连接三种形式或采用组合方式,浇筑混凝土时还要安排专人看护锚固体系。二是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实验人员随时监测同一罐混凝土在拌合站到浇筑地点的坍落度,根据天气及施工工艺、施工进度要求决定掺入适量外掺剂,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弄清楚水分的散失对坍落度的影响。三是把模芯定位重视起来,以防出现芯模上浮现象。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斜向分段、水平分层、连续浇筑、一次成型”。其中精确控制混凝土的厚度显得尤为重要。四是对箱梁腹板混凝土进行浇筑时要注意:把振捣器插入中小跨径梁进行倒实,使得插捣只能在不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间距内移动。相反的,就利用附着振捣器的配合,如此便能防止芯模上浮。
5混凝土表面色泽不均问题
主要是由进行浇筑混凝土时不能连续进行所引起的,材料的试验频率不够造成的材质有所不同,没有严格的水灰比和塌落度,混凝土运输距离太短,机械设备故障或不足。
解决办法有以下几点:一是施工过程中要保证所有的运输设备都配备齐全,以便浇筑过程能够连续进行。二是搅拌混凝土时不但要按照一定的水灰比,还要确保单质材料的准确称量。三是在现实外界因素下计算浇筑混凝土的时间,不能超过初凝时间,一旦超过了,就必须及时采取分组、分部位、多工作面或者适当加入一些外渗剂来提高初凝时间。如此便可保证混凝土表面色泽均匀。
6结语
在交通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在经过全面的研究和实践的条件下,箱梁施工工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样,预防治理质量问题的办法也将得到不到改进。在防治理论和办法不断完善的前提下,最终我们将成功消减甚至杜绝这些质量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雷.20 m后张法预应力箱梁预制施工技术.《山西建筑》.2008年12期
二、导游业务利益相关者的界定
1、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理论最初源于管理学,它极大地挑战了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股东至上理念”,认为企业应是利益相关者的企业,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入了一定的专用性投资,同时也分担了企业的一定经营风险,或是为企业的经营活动付出了代价,因而都应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20世纪80年代,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伦理问题和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用于解决世纪末旅游业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并衍生出了“旅游利益相关者”术语。1999年10月1日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在其第十三届会议通过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中明确使用了“利益相关者”一词,提供了旅游业发展中不同利益相关者行为参照标准。21世纪初我国旅游学界引入“利益相关者”概念,开始用于区域旅游规划实践中,如张伟、吴必虎在四川乐山市旅游规划中,与联合国城市管理项目合作,使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构建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框架体系,在我国旅游规划方面进行了新的有益的尝试。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旅游利益相关者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及分类;旅游规划、管理与营销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旅游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社区旅游及其协作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而鲜有学者将其应用于旅游服务和导游服务质量管理研究。
笔者通过中国知网对“利益相关者”和“旅游”主题进行了检索,仅查到:夏赞才(2003)在珍•罗宾逊(JaneRobson)和艾•罗宾逊(IanRobson)提出的旅游经营商所涉及的12类利益相关者图谱基础上,以利益性质、关系程度及影响力为定性因素,构建了一个由核心层、战略层和层所组成的“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郑永贤(2005)对利益相关者价值导向的旅行社核心能力构建进行了探讨;郭鲁芳、金慧君(2006)就旅行社及其核心利益相关者均衡发展机制进行了研究;金慧君(2005)对国内旅游团利益相关者的非均衡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导游、游客、旅行社、购物商、导游服务中心及旅游政府部门构成了当前国内旅游团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其中,导游、旅行社、购物商及游客处于核心利益相关者地位,导游服务中心和旅游政府部门处于蛰伏利益相关者地位;徐其涛、黄金铸(2007)提出解决当前中国普遍存在的导游管理问题应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导游薪酬和激励机制,引入“银发导游员”塑造全新的导游形象,充分发挥旅游协会职能的方式最终实现其利益格局均衡发展。(2、导游与其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分类
根据弗里曼的定义,利益相关者指“任何能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或被该目标影响的群体或个人”。据此,笔者构建了导游业务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图1),认为导游、游客、旅行社、旅游供应商、旅游车司机、导游服务中心、旅游当局、政府部门、媒体组织和普通大众构成导游业务的利益主体,并根据它们实现利益要求的紧迫性、与导游业务活动的密切关联性及对整个活动的影响力或重要性将其划分为核心利益相关者、重要利益相关者和利益相关者。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是导游服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群体,与导游具有紧密的利害关系,甚至可以直接左右导游的生存和发展。重要利益相关者与导游形成了较为密切的关系,导游是他们监督、服务的主要甚至唯一对象。在导游正常履约的情况下,他们也许只表现为一种导游的显性契约人或监督、服务主体而已;然而,一旦其利益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抑或相关决策未得到有效贯彻和实施时,他们可能就会从蛰伏状态跃升为活跃状态,从而直接影响导游的生存与发展。利益相关者,导游并非他们服务或监督的唯一对象,而只是其众多“交易对象”中的一类。在导游看来,他们的重要性程度相对较低,实现利益要求的紧迫性也不强,平时对他们的关注度也十分有限。但从长远看,导游业务的持续发展离不开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支持。
三、利益失衡:导游服务质量问题的根源探析
导游服务质量问题,从表面上看是游客的体验问题,游客往往将其归咎为导游的服务失误,认为是导游人员自身的职业素质不过关和导游为谋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产生的道德失范行为造成的。事实上,尽管导游是为游客提供服务的最主要、最直接的主体,但旅游本身的高关联性决定了导游服务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利益相关者权利与义务的履行情况,取决于利益相关者的均衡关系格局,即在有效制衡的前提下,各利益主体间强弱力量的对比大致对等,从而使各主体利益关系的倾斜不超过其各自承受能力所允许的临界点,避免出现影响和谐的不正常利益之争。
以最为世人诟病的导游收受回扣为例,从表面上看是导游为牟取高额回扣而诱导游客购物和私自加点,实际上是导游承担了旅行社低价竞争导致利润被挤压的压力和风险(图2)。在付出高强度劳动后的导游非但无法从雇主那里获得应有的服务报酬或所获报酬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反而要在出团前就替雇主背上沉重的成本包袱,表现为向旅行社支付不等的“人头费”和向挂靠单位(主要指导服中心)支付挂靠费和返聘费。在接团过程中,导游还受到旅游车司机施加的压力,如果导游不与司机共享“果实”或努力“赚钱”,轻则受到司机的故意刁难,重则遭遇“甩团”事件,而由此带来的旅游投诉,大多都是由导游一人承担。社会舆论的单极化宣传,更使导游被贴上了“不信任”的标签。通过表1,可以清楚地看到人们对导游的认识不容乐观。
由于处于弱势地位的游客和导游无法对强势主体形成有效的利益制衡,导致强势主体不履约的收益远远大于履约成本。因而在契约不完备情形下,各利益主体利用其拥有的竞争资源以获利,使得当前我国国内旅游团利益相关者间的关系呈明显“失衡”态势。突出表现为:隐性高额回扣造成相关主体收益来源失衡,畸形报酬结构使相关主体利益制约关系失衡,导游服务中心和导游、旅行社间收支分配格局失衡,旅游政府部门与核心利益相关者间利益保障失衡,以及政府与企业间角色错位、职能失衡。这种非均衡关系的存在损害了各利益相关主体的长远利益,由此势必会影响整个旅游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转,阻碍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因此必须予以调整。
而要想真正调整导游及其核心利益相关者间的失衡关系,就必须追根溯源,找到导致其强、弱主体间力量对比失衡的根本诱因,并对症下药。笔者认为,就目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实际而言,导游及其核心利益相关者间强弱势主体的存在、强弱势主体力量的不对等,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旅游市场的不成熟及相关制度安排的缺失,尤其是维护与保障弱势主体利益、监督与制约强势主体利益的制度的缺位或不完善,直接导致弱势主体处于被动地位,缺乏与强势主体相抗衡的筹码。因此,要实现导游业务相关主体的利益均衡和导游服务质量的根本好转,就必须完善制度保障。(四、制度完善:实现利益均衡、提升导游服务质量的根本保障
在导游业务利益格局中,游客是利益关系的核心,没有游客,一切将无从谈起。因此,失衡关系的调整,相应制度的完善都应着眼于游客体验的改善。导游服务质量的提升,应从游客感知的视角出发,从事前、事中、事后3个环节对其进行质量控制,通过完善相关制度来梳理各方利益关系,使之达到均衡。
1、正本清源,严格导游队伍的准入制度
准入门槛过低是导致我国导游队伍急剧膨胀、业内竞争加剧(主要指普通话导游)和导游人员良莠不齐、结构失衡的直接原因。导游队伍的优化,首先应从源头抓起,改革导游资格考试制度,以便实现导游员的增长模式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当大学教育在中国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时候,应该把导游资格考试的报名门槛提高到大专,从而实现导游队伍学历层次、知识层次的整体提升,对于少量行业紧缺人才如复合型导游、小语种导游、专家兼职导游可不受考试限制而予以直接吸纳。此外,在考试科目的设置、考试的内容调整等方面,要结合导游员的职业特点,突出考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废除以考试为中心的一考定终生制度,强调导游员的日常考核。其次,导游人员的培养应该充分发挥旅游院校的积极性,弱化旅游行政组织对旅游教育的干预,发挥资格证考试的导向作用而非决定作用。旅游院校对导游人才的培养也应以注重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为主,而不是围绕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来安排课程设置和教学进度。
2、强化年审,完善导游人员的考核制度
年审不仅可以通过对导游人员平时的行为表现、道德素养、知识水平和职业技能的考核来弥补一次性考试的偶然性缺憾,还能对导游人员起到鞭策作用,促使其注重在职业道德、语言知识水平、服务技能等方面的不断提高。因此,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必须将这一项工作落实到实处,而不能像某些地区只要导游交纳费用就可以通过考核。为避免年审流于形式,主管部门要制定出具体的、尽可能量化的考核指标,以导游的业务考核档案和行政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结果为考核依据,对考核不合格者采取严格有效的措施,或给予停止导游工作、责令限期改正后重新考核,或取消导游资格,并且要重视年审教育、培训。行业管理部门应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了解游客通过哪些属性评估导游服务质量,获得有关游客对服务质量各属性重视程度的信息,有的放矢地对导游进行培训,提高导游对客服务技能和整体素质。
3、双管齐下,落实导游服务的监管制度
由于导游服务工作的独立性,过程监督是导游服务管理的难点,它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旅行社作为旅游者的“直接契约人”,应承担起对导游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担保的责任,为游客提供相应的权益保障。以旅游购物为例,旅行社要赋予游客“购物知情权”,将购物拟进行程,明确列出购物次数、场所及停留时间,并规定导游只能按合同规定安排购物活动,若游客除合同安排外还有其他购物欲望,导游可以且有义务向其介绍或推荐,但不得强制。这样一来旅游购物商的客源引进者由导游转变为旅行社,有利于防止导游私拿“回扣”行为的产生,割断了“回扣经济效益链”。另一方面,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有所作为。①要充分发挥导游IC卡管理制度的监管作用。除执法要严外,还应制订详细的服务质量监管条目,充分重视游客对导游服务质量的评价,将检查的着眼点由“不违规”的合格导游转为游客体验中的合格导游。②要建立游客投诉机制和游客参与机制。前者负责对导游服务失误进行及时补救,后者则侧重于让游客参与导游服务的过程监督,如向游客发放质量评估表,聘请游客质量监督员等。③建立导游信息库。信息库与旅行社和导游服务中心联网,面向游客开放,导游的业务档案、个人信息、违规记录等均记录在案,便于查找。④协助行业成立导游协会,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4、权益保障,建立合理的导游人员职业制度
从我国导游人员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来看,国家对导游职业定位的偏差、导游薪金制度的不合理、社会对导游人文关怀的缺乏以及导游法律意义上的责权失衡是我国导游人员成为弱势群体和导游队伍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原因和直接原因。只有建立合理的导游人员职业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导游及其相关利益者关系失衡的问题。因此,①国家应当承认导游职业的专业技术属性,使导游人员能够与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一样,享受专业技术职称,并且这种职称能与其劳动报酬、社会福利、医疗保险直接挂钩,促进导游职业终身化。②应推行“公对公”的旅游购物佣金,建立合理的导游薪金制度。导游应参与企业收益的分配,享有风险收益和剩余分享权。③应建立有力的导游保障机制。导游保障机制的建立,应包括法律保障、劳动保障、医疗保障和人事保障等几个方面的内容。国家相关部门应对目前的《导游人员管理条例》进行必要的修改,在《导游人员管理条列》中,对导游的人格和尊严的保护、导游应有的权益明确规定。劳动部门应把导游列入社会统筹保障范畴,在导游就业、劳动保障、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确保导游人员在患病、生育、工伤、残疾和退休时能依法从导游服务公司、旅行社企业和政府获取帮助。劳动、人事部门应为导游的职称评定、人才流动提供必要的保障,为实现我国导游职业终身化提供必要的条件。行业主管部门应利用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契机,制订相应细则,妥善保障导游人员的各项职业权益。(5、宏观调控,营造良好的行业生存环境
为避免因制度安排不当,使得“非制度化生存环境”下为实现自身收益最大化,相对具有信息和权利优势的强势主体在多次博弈中形成相对稳定的“结盟”关系,从而直接导致导游及其核心利益相关者间“多维动态失衡”关系出现、相关主体收益来源失衡,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负面效应。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为旅游业务流程的良性运转提供制度保障。良好的制度安排是协调利益关系的根本保障。①合理调整旅游当局的自身职能,将社会导游的培训、考核、日常管理等权利移交给独立的导游协会,避免旅游当局在导游资格考试、培训等方面的“寻租”行为。新导游职业隶属机制可实行“双轨主辅制”,即占多数的社会导游以在导游协会注册为主,占少数的导游以正式员工身份在旅行社工作为辅。旅行社在旺季时则通过向导游协会聘用导游来应付旅游团陡增的局面。②对旅行社实行星级评定制,引导其通过品牌经营和产品创新获取主要利润空间;并将旅行社对其所聘请导游的业务考核、培训和监督情况纳入评级指标。③对旅游购物商店的“实质高价”进行有效管理,降低购物回扣比例。从国际惯例来看,购物“佣金”超过5%就被称之为“黑佣”。合法佣金制度的执行,应该由旅游经营行业组织商定佣金的合法比例,并将佣金收授限于旅游商品销售企业和旅行社之间结算,杜绝高额佣金和暗箱操作。把佣金结算纳入财务和税务管理,接受工商和税务的监督。④扶持特色旅游纪念品、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品的生产、开发和设计。⑤加强对旅游车司机管理。有关部门应与旅游汽车公司、旅游车司机合作,制订正常的租车资费标准,逐步降低司机的佣金分配比例,使其收入以正常的车费为主。有关部门应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培训、检查和监督,规范提高司机的服务质量。
6、宣传教育,培养成熟的国内游客市场
关键词:焊接工艺参数;工艺规程;焊接质量
中图分类号:P755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带式输送机用于输送物料,在矿业输送,港口,冶金等行业广泛应用,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摩擦驱动以连续方式运输物料的机械。主要由机架、输送带、托辊、滚筒、张紧装置、传动装置等组成,其中滚筒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输送机的性能,也决定输送机的生产效率,也直接的影响胶带的使用寿命,但是影响滚筒质量的主要为包胶和焊接,尤其为焊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滚筒的寿命。
滚筒的主要构成为筒皮,接盘,轴,轴承,轴承座等组成,在生产过程中基本上以焊接为主,其中在焊接中出现未焊透,焊接裂纹.咬边等现象是直接影响滚筒寿命因素,本文以公司生产内装接盘为主要探讨对象,对焊接中出现的问题及改善方法做出阐述,如图所示为湖南某钢铁公司断裂滚筒:
图1为未进行处理的滚筒 图2为经过出除外面筒皮接盘
通过对断裂滚筒质量问题的分析,裂纹和未焊透是造成滚筒断裂的主要因素,针对滚筒焊接的质量问题,结合相关专家及山特维特公司监理等经过反复试验确定改善防范措施,并完善了生产制造工艺,本文不过于讲解缺陷对滚筒的影响,注重阐述有效的防患措施。
1.焊接坡口:滚筒采用内装接盘要求达到单面焊接双面成型,并能够100%达到欧标EN 10228-3二级探伤标准,所以对焊接人员技能要求非常高,为了达到UT标准经过反复试板焊接,坡口形式需从之前钝边3mm更改为1mm 角度35°焊接坡口更改为45°坡口形式:
(滚筒接盘结构) (接盘焊接形式)
(更改前接盘接头角度) (更改后接盘接头角度)
2.焊缝间隙:单面焊双面成型焊接方式,焊缝间隙非常重要,过宽背部容易产生焊瘤,过窄会出现焊不透现象,焊接效果最好的为2.5mm-3.2mm之间,所有筒皮椭圆度要求也至关重要,椭圆度需要保证在±0.5mm范围内。
3.定位焊点:完成焊接后经过对几件滚筒做UT探伤,发现每件滚筒都在焊点处出现未融合线性缺陷,而且具有一定规律性,经过对焊缝分析全部为焊点接头处没有完全融合等质量问题,确定接盘在定位焊接时需要用扁铁加固,对4个焊点接头处打磨处圆滑状态,焊接前需要局部预热80℃--120℃:
(塞尺定位间隙) (扁铁定位接盘)
4.焊接角度:
4.1焊缝需要处于船型焊接角度,筒体在焊接机上处于45°状态,焊接机能够平稳运转。
4.2 焊枪在施焊中夹角,在焊接中焊丝需要通过缝隙向内伸1mm左右,且焊丝要直接贴在筒皮壁上,在使用UT做探伤中最终角度直接打在筒皮中,如果筒皮没有完全融合存在夹角会有反射波。
5. 预热及辅料:
5.1 焊前需要对焊缝位置进行预热温度在80°-120°之间,层间温度在80°--200°之间。5.2 气体采用高纯度99.9%二氧化碳,气体20―25升/分钟,喷嘴直径 20mm,导电嘴与工件距离为15mm―20mm.
(接头及焊接细则)
6.施焊:
6.1.首道焊缝打底焊对焊缝质量至关重要,焊丝需要通过接盘与筒皮缝隙伸到里面1mm左右,促使极好的形成单面焊双面成型,使背部能够有个极好的成型并达到UT探伤要求。
6.2.完成首道焊接后需要对焊接接头处进行打磨光滑,能够平稳过渡,依次采用多层多道焊接。
结语
本文主要针对焊接过程及工艺做简单指导,其中对于滚筒焊缝的影响还有很多因素,包含原材料质量,后期热处理等因素,焊缝的质量是滚筒质量的保证,只有从细节上不断的控制,才能用一个好的结果。
参考文献
工业产品的用户或消费者(即需方)对产品的质量问题,有依法向生产企业或经销企业(即供方)提出质量异议的权利。关于提出质量异议的期限,除当事人双方有特别约定者外,一般是按有关的法律规定。
1、表面质量异议期限
表面质量具有显而易见性。在购销合同关系中,因交货方式不同,对表面质量提出异议的期限也不同。(1)供方送货或代运的质量异议期限,国务院颁发的《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产品的外观和品种、型号、规格、花色不符合同规定,属供方送货或代运的,需方应在货到后十天内(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行商定期限者除外)提出书面异议。论文百事通”这里所称的“产品的外观”即为表面质量。(2)需方自提的质量异议期限,《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十五条第一项规定:“产品的外观和品种、型号、规格、花色不符合同规定”,“需方自提货时或者双方商定的期限内提出异议”。
2、内在质量异议期限
内在质量是指需要通过专门技术或实际使用后才能得知产品内在素质状况,具有非显而易见性,《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十五条第二项规定:“产品内在质量不符合同规定的,不论供方送货、代运或需方自提,需方应在合同规定由供方对质量负责的条件和期限内检验或试验,提出书面异议;某些产品,国家规定有检验或试验期限的,按国家规定办理。”该条第三项还规定:“对某些必须安装运转后才能发现内在质量缺陷的产品,除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行商定提出异议的期限外,一般从运转之日起六个月以内提出异议。”该条不但规定了内在质量异议提出的原则期限,而且还明确规定了运转质量异议期限为六个月。此外,国家有关法律还有如下规定。国务院1984年4月5日的《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除国家另有规定外,质量责任的仲裁请求和,应从当事人知悉或应当知悉权益受损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六规定,“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这两条规定实际包括了提出质量异议的期限。国家经济委员会等八部门1986年7月30日的《部分国产家用电器“三包”规定》第七条规定:“彩色电视机、黑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电风扇的包修期不低于一年,主要部件不低于三年;收录机的包修期,整机不低于半年,主要部件不低于一年。”新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