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班第二学期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学行动研究;小组专题活动;英语输出;最大化
一、教学行动研究概述及步骤
教学行动研究是实施反思性教学的重要策略。20世纪50 年代初,美国学者 S. M. Corey 和 H.Taba首次提出用行动研究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教学行动解决了教学与研究领域脱节的问题,这种在实践中反思、研究的探索性活动对职业教师的自我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陈坚林在总结众多学者对行动研究的评价和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行动研究具有实效性、合作性、反馈性和灵活性等四个特点并指出行动研究法五步骤程序,即:①问题:目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确定研究课题。②计划;包括确定目标、拟定变量(为解决问题所采取的方法),安排步骤和时间,收集资料。③行动:要注意行动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而非检验计划的手段;注意信息的反馈;注意行动的灵活性,不断地对所制定的研究计划加以调整。④观察:对行动过程、学生反应、研究结果、实施背景及行动者特点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观察,不断完善行动计划。⑤评价:对研究计划实施的过程和效果进行全面的总结和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周期。
为方便在这里表述,笔者根据这五个步骤设计出更实用的方案:a.计划与行动;b.观察、评价及问题;c.问题分析。而重要的是,教学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行动研究在大学英语小组主题活动中的应用
鉴于自主性课堂教学有赖于口头输出互动活动的展开,所以笔者将课堂口头输出最大化作为本行动研究的课题和教学的目标。输出活动最大化包括输出数量的最大化和收效的最大化。以下是笔者将笔记整理后的有关行动研究的内容。
(一)课堂小组活动英语输出最大化第一轮行动研究
1.计划与行动A
2012秋季开始行动研究的第一轮。笔者对2012级英语专业本科授课大班进行了小组口头主题活动的尝试。具体做法是:①通过问卷调查,将授课大班72人按照高考成绩、英语兴趣高低、性别等情况混合搭配分成固定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8人小组。②在讲解课文A后,利用两个课时的时间进行主题讨论汇报、讲故事或短剧编演等活动,以此取代原模式中课文B的讲解。③固定的活动程序:活动首先在各小组内展开——组员之间互相讨论交流或共同排练演习,而后,每个小组到前台轮流展示或各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轮流作汇报。④任务提前布置,学生需课前有所书面准备,便于以写带说。⑤小组或小组值班成员展示后,教师及全体同学给予计分评价、指导和鼓励。⑥课堂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既解决大班打分困难又促使组内配合,加强组间竞赛程度),计分当堂公布。打分由教师、同学和被评组根据评分标准共同完成,为每小组打分时间最多两分钟。
2.观察、评价及问题A
①第一学期,课堂气氛较原来的单一的被动阅读模式大有改观,课上小组活动都较活跃,但主题汇报活动中,学生的语言质量和数量均较差;②小组各项专题活动中,虽然表现活跃,但学生的言语输出量很多时候仍普遍较少。
3.问题分析A:
经分析和调查得出的原因如下:①有些主题题目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水平;②缺乏对言语输出数量的要求。
(二)课堂小组活动英语输出最大化行动研究第二个轮回
1. 计划与行动B
从第一学期第五周开始,行动研究进入第二个周期。①注意任务难度的适宜性,避免在语言和思想上双重要求均过高或学生不甚感兴趣的主题题目,或代之为较有趣、难度较小的专题题目(如第一册第3单元 “How Science Changes Our Lives”代之为 “Do you think the royal family in the Tang dynasty enjoyed a much better life than us today? Why or why not?”, 学生或使用课文的言语模仿性地表达自己否定的观点,或创造性地运用自己的英语表达自己肯定的观点。),或在难度大的任务上教师给予信息提示(如第二册第7单元“What do you think has made English the first truly global language”任务之前,教师提示可从语言本身和历史两个角度议论。教师提醒英国移民和太阳不落国的简史);②完善打分标准:将各小组成员汇报演讲和小组表演的英语输出量纳入计分标准。
2.观察、评价与问题B
①小组活动中学生的言语数量有了明显提高,语言质量也有很大改进。很多次各小组的表现精彩得令人激动。②活动过程中,课堂秩序有些混乱;③班容量大,小组编制大,学生轮到的输出机会少。
3.问题分析B
经调查和教师本人反思,分析问题原因如下:①班大人多,课堂秩序缺乏纪律约束;②教师在大班课堂组织编制上缺乏创新性。
(三)课堂小组活动英语输出最大化行动研究第三个轮回
1. 计划与行动C
为及时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第二学期第一周开始第三轮行动研究。具体做法:①将原来的8人小组改为4人,将之前的72人大班的9个8人小组分为各有9个4人小组的两个二级集体单位,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机会增加一倍。课堂上组内活动后,两个集体分别占据教室的前、后部,在本集体中汇报或表演,其后每个集体选出三组前台展示,按等次计分。②纪律保证:进一步完善打分标准:将课堂执行纪律情况列为小组计分,并做纪律规定:为使前后集体互不受影响,对于表现精彩的个人或小组,大家竖起大拇指来取代鼓掌以给予赞扬鼓励。
调整:后来有新发现,可以利用室外场地展开活动。改编制:将两个二级单位集体分别再分成三个三级单位集体。在三级单位中的三个四人小组间比赛听取或观看后,选出两组参加二级单位内的竞赛,后经筛选,进入一级赛。同组组员间较之前增加了10分钟互相交流修改稿件或改编节目时间,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多增加一个轮回的展示。
2.观察与评价C
①随着大班小组输出活动组织的完善,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而持久。第三学期末问卷调查显示,87.50%的学生认为,通过课堂英语口头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开发,86.11%认为自己说英语的勇气和习惯得到培养,81.94%的同学认为自己的说与写的技能有所提高;②第三学期期末测试结果显示,本班平均成绩与全校同届同水平级的平均成绩相比,高出3.8分。至此小组专题合作学习活动的教学行动研究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收效。
在行动研究过程中,教师本人也收获很大。在教学中学习,学习中研究,研究中解决问题,其乐无穷。
参考文献:
[1]陈坚林.《现代外语教学研究——理论与方法》.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9
[2]Carola Conle(2000): Narrative Inquiry: research tool and medium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J.Europe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Vol.21,No.1
[3]张建伟.反思——改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新思路,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7( 4)56-62
作者简介:
主要研究贵州理工学院从2013―2016三年来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通过数据归纳和对比发现该校人文类通识教育课程的问题有:第一,开课门数偏少;第二,课程开设因人设置,稳定性不强;第三,学生对选修课存在认识误区,重视程度不够。因此,作为一所刚成立不久的年轻理工院校,贵州理工学院应该把《中国传统文化》设置为必修课,从而解决师资不足,学生人文素养亟待提高的问题。
关键词:人文;通识教育;贵州理工学院;中国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2.080
通识教育作为国内很多高校的共识,在培养学生完整人格,提升自我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了《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指出“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同时把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系统划分为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并且规定了文化素质教育的任务: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理工科学生要学习人文社科类知识,而文科类学生要学习自然科学类课程,并以强制的方式将这一规定确立下来。”贵州理工学院作为一所年轻的理工院校,在通识教育方面也做出了极大地努力,收到了不小的成效,在课程开设和学生学习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贵州理工学院成立三年来,通识教育课程的开设目前主要是以选修课的方式设置的,本着老师自愿报名,学生凭兴趣进入清华大学教学平台系统选课的模式进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选课以老师的开设课程为前提,由于师资条件的限制,以及开设课程没有达到教务处规定的开课标准,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情况还存在一些不足。现在首先把理工学院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情况总结如下。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建校之初,由于教务处把《大学语文》作为必修课给2013级开设,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矿业工程学院的2013级学生都按照开课要求学习了《大学语文》。《大学语文》课程作为大部分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主要设计的内容由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现代人文素养以及公文写作三部分构成。这对理工学院理工科学生来讲非常有必要,因为他们在高中阶段,由于过早文理分科,从高二开始普遍把文科学习当成了一种应付毕业的任务。忽视了文科教育的学习,导致了知识面过分狭窄,进入大学以后还出现了种种问题,如不知道如何与人良好相处,个别学生的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然而由于种种行政的原因,《大学语文》在2013-2014第二学期被设置为选修课,直接导致制药工程学院2013级学生大部分学生没有学习《大学语文》。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贵州理工学院开设选修课程总共53门(不包括某些因学生选课人数不足而取消的课程),涉及通识人文类教育的课程有:《哲学与人生》、《普通话培训》、《现代礼仪》、《服饰美学》、《影视理论及鉴赏》、《美术基础》、《影视欣赏》、《幸福心理学》、《心理学电影欣赏》、《贵州旅游地理》,共计10门,占总开课数目的将近1/5,也就是说4/5的课程都是理工类课程。这些通识人文类教育课程主要涉及哲学、艺术学、心理学三个大学科,大约有750学生选修。其中《普通话培训》选修学生有近200人,电影类课程也有203人。其他科目的人数则偏少。选修《普通话培训》这门课的学生主要是各个学院职业教育方向的,因为他们将来的主要就业方向是教师职业,这需要一个教师资格证,而普通话证是获得教师资格证的首要条件,因此有许多学生选修。电影类课程受学生欢迎的主要原因是,作为成长于网络时代的90后一代,电影这种艺术门类以相对直观轻松的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寓教于乐,作为繁重学业的调剂,许多学生乐意选修这种相对轻松、容易拿学分的课程。然而在这10门课程中,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除了《哲学与人生》外,几乎没有。这说明,我们在选修课的设置上,以及学生的选修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上学期大部分学院必修的《大学语文》,这学期已经消失了;笔者开设的《四书选读》也因为到不到班级开设人数的要求而被迫取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贵州理工学院开设选修课程总共48门(不包括某些因学生选课人数不足而取消的课程),涉及通识人文类教育的课程有:《普通话培训》、《四书选读》、《大学语文》、《现代礼仪》、《中国旅游文化博览》、《书法常识及基本训练》、《中国诗歌艺术》、《影视理论及鉴赏》、《影视欣赏》、《电影赏析》、《心理学基础》,共计11门。这些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涉及文学、艺术、心理学等学科,共计约800人选修。其中毫无争议电影类课程最受学生欢迎,共250个学生选修。《普通话培训》、《书法常识及基本训练》、《心理学基础》这三门课程各有100个学生选修。这学期由于省教育厅下文件要求在大学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国传统课程开设上都有了不小的进步,笔者开设的《四书选读》、《中国诗歌艺术》也受到学生欢迎,许多学生都表达了自己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强烈兴趣,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老师的苦恼。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贵州理工学院开设选修课程总共102门(不包括某些因学生选课人数不足而取消的课程),涉及通识人文类教育的课程有:《休闲学》、《四书选读》、《普通话培训》、《贵州民族民俗文化》、《现代礼仪》、《时尚色彩搭配》、《中国旅游文化博览》、《书法常识及基本训练》、《中国诗歌艺术》、《中国女性文化》、《实用公文写作》、《茶与人生》、《汉语与中国文化》、《社会心理学》、《中外旅游景观欣赏》,共计15门,占开课总门数的将近1/7,大约有1300名学生选,选修《普通话培训》这门课的学生约有350名。另外学校利用尔雅网络课程设置了《国学智慧》、《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两门通识人文类课程,约有100名学生选课。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通识人文类教育的课程主要涉及文学、艺术学、心理学等学科,课程门类五花八门,然而有些课程内容涉及的专业性比较强,不能提供有效的通识人文素养教育。同时很多学生存在着为修学分而选课的功利目的,逃课现象时有发生,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作业。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贵州理工学院开设选修课程总共110门(不包括某些因学生选课人数不足而取消的课程),涉及通识人文类教育的课程有:《心理学》、《普通话培训》、《贵州民族民俗文化》、《大学语文》、《时尚色彩搭配》、《中国旅游文化博览》、《中国诗歌艺术》、《汉语与中国文化》、《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古典诗词赏析》、《批判性思维》、《魏晋风骨品论》、《美术与欣赏》共计13门,占开课总门数的1/8,大约有1300名学生选修。其中《普通话培训》有300名学生选修。比较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贵州理工学院开设通识人文类教育的门数并没有显著增加,而且课程的变动性比较强,开设课程缺乏稳定性和系统性。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贵州理工学院开设选修课程总共122门(不包括某些因学生选课人数不足而取消的课程),涉及通识人文类教育的课程有:《普通话培训》、《魏晋风骨品论》、《汉语与中国文化》、《中国法律思想史》、《中国历史与文化》、《现代礼仪》、《设计色彩》、《民间美术欣赏》共计8门课程,占开课总门数的1/15,800名学生选修,其中《普通话培训》有150名学生选修。我们发现通识人文教育的课程门数相比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减少了5门。这里面主要的原因是学校逐步规范了选修课的师资资质和学科背景,同时由于选修课开课时间在晚上,一些老师放弃了开设选修课的计划。考虑到贵州理工学院有9000名左右的学生,我们开设通识人文类选修课程的门数偏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选课的需求,这些问题应当引起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重视。
贵州理工学院成立刚刚三年,学校定位以理工科为主,人文社科师资严重不足,然而对一个成熟的大学来讲,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高质量的通识人文类课程以提升自己的素养。通过罗列三年来贵州理工学院通识人文类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我们认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开设门数偏少,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课程。通识人文类选修课从最初的占总选修门数的1/5下降到1/15,而且是在从最初的3000名学生到现在的9000名学生。这样的开课数目根本不能满足教务处规定的理工科学生选修一定的人文社科课程的需求。
第二, 课程设置稳定性不强,存在着因人设置课程的情况。由于是新学校,每个教师的教学任务比较繁重,人文社科类师资相对紧张,开设选修课多是出于个人兴趣和知识储备,同时也和教师个人的教学任务多少存在着关系。人文社科类课程还由一些行政老师开设,这一部分老师的行政工作任务相对较重,开课情况也是根据自己的时间而定。
第三, 学生对选修课存在着很大误区,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知识有限,在选课的过程中存在着盲从心理,选课后认为选修课就是想学就学,不想学了就放松,甚至逃课现象。从而导致选修课教学效果不理想。
笔者从2013年9月开始,已经从事通识类人文社科课程的教育,一个感触就是贵州理工学院的学生需要加强人文知识的学习,开拓视野,提升综合素养。当前高中应试教育体制决定了我们的生源是严重偏科的,大学需要补上这一课,否则等他们走向了社会会缺乏足够的竞争力。现在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显然是当前这种院系专业设置不能满足的。笔者通过和相关人文社科专业的同事交谈,认为在当前师资太充分的情况下,应该借鉴其他高校的做法,以一到两门通识
人文类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限选课),从而集中力量培养师资,进而形成具有理工特色的精品课程。中山大学致力于博雅通识教育的甘阳教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和北京大学法学院著名教授苏力认为:“通识教育的根本,是要有若干精心设计的最基本的全校本科必修课,而不在于有无数的选修课。”
笔者认为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门必修课,36个课时,放在大一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开设(从师资、教室、学生一学期课程门数等角度考虑,不同院系可以错开时间)。贵州理工学院一届3000学生,以100人为一个大班,一学期15个大班,理工学院现有的师资完全能够胜任。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必修课的理由主要有: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涉及知识面比较广,作为我国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能够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应对社会中的各种问题时候有个标尺。第二,要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来源于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去伪存真、吸其精华、弃其糟粕,但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讲授,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继承,从而让学生建立一种民族自信心。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对师资的要求相对比较宽泛,只要是文史哲专业毕业的老师均能够胜任,当前贵州理工学院人文社科专业的老师都存在着无课可上或者课时不够,在职称评定过程中达不到对一定的课时数要求的标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和师资培训部门,应该通盘考虑现有人文社科专业老师的困难和需求,也更是为了理工学院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出台有效合理的政策。第四,这也是响应贵州省教育厅关于在大学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要求,这有助于繁荣贵州理工学院的校园文化,提升办学质量。
在必修课《中国传统文化》之外,人文社科专业的老师可以开设一到两门通识人文类选修课,以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需求,同时也能够发挥开课老师的专业特长,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在我们转变观念的同时,我们也经过日常活动每个环节的,体现课程的精神。具体表现为:其一,为幼儿创设更合理的活动环境。一起来看看幼儿园个人教学工作总结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个人教学工作总结1
一学期的时间又在繁忙中悄然度过了,这学期我们仍然围绕《纲要》《指南》的资料,认真学习新教材,边学边研究实施,深入开展研讨,解决当前教育改革的问题,不断地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提高新时期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理念
我园师资处于十分薄弱的状况,因而时常给学习和研究带来许多困惑,反映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缺乏,异常是思想观念转变与实践、行动的脱节,缺乏实践的总结研讨,往往使教学停止不前或前提高子太慢。本学期根据幼儿园实际存在情景,我园加强了教研组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学习活动,重点加大学习新教材和实施新教材力度,改变教研学习方式,每两周进行一次《纲要》的学习和研讨,边学边研,从中领会《纲要》精神,转变教师的课程理念。
其次,采用参与试学习形式,共同理解细读教材,共同备课,使教师了解教材的不一样设计,展示个人的不一样风采。另外我们还经过不一样的案例进行分析,解剖案例中不一样的设计方法,以问题的形式进行展现,然后,大家一齐讨论解决,使方案活动设计更完整,案例剖析更直观、更形象,也更适应我园师资队伍薄弱的学习环境。这学期,我们结合校本培训的资料,在对新教材进行解读实施的基础上,又邀请了实质幼儿园骨干教师进行讲课,使我们更进一步理解新教材,实施新教材。
经过多形式的开展学习活动,教师们已明确自我陈旧观念、自身素质正是主宰着自我的行为障碍,仅有提高自我专业化水平,才能适应现代幼儿教育的发展。当然,经过学习,使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有了新的认识,他们能大胆地表达自我看法和见解,乐意提出各种问题和提议,使我们在学习中以问题线索,解决当前问题,使教师构成一种边寻边思,从反思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从同伴中解决问题的疑点,从而不断的提升新理念,更好地实践新教材。
二、继续注重实践尝试逐步适应改革的发展
由于幼儿园教育活动资料具有很大灵活性、选择性、。所以,光靠理论上的学习,很难使教师们统一的理解和领会,而目前在实践新教材中,又有许多困难。(如:资料的选择编排,生成资料组织和实施、教师本身的素质等)所以,一日活动除了给予教师选择教材的权力,给予教师必须的时间和空间的安排外,重点还是让她们进行实践的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
另外,加强团体交流,班组交流时间,尝试过程中谁有新的、好的经验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比如:观察记录方法、个案分析、随笔等,都能够挂在学校网上进行交流。在尝试课程中,不断地去领会《纲要》的精神。经过实践操作体会,本学期教师们对幼儿园的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活动中主动参与性较好,教学活动过程设计能研究孩子的需要,比如:教师的主题教育“手套”、“春天的颜色”等,整个活动充分体现了新理念,活动以游戏为主,动静交替,活动环节很自然,且整合资料很贴切,活动中充分关注孩子的需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孩子探索欲望较高。虽说问题存在还很多,但我们相信,经过不断地实践尝试,教研的氛围会越来越浓。
三、加强反思学习深化专题研究
根据本园的实际情景,本学期采取小组式研讨,使研讨活动更灵活性、操作性。因为,根据孩子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需要,编制教材资料有所不一样,所以,不一样的年龄有着不一样的教材,在研讨中,每人根据自我的教材资料进行学习反思,从反思中寻找问题切入口。活动过程中,不断地经过整合学习,使教师从点点滴滴中树立整合的思想,又从研讨中总结经验,列出问题,然后经过大家一齐商讨问题存在情景,寻找资料解决问题。
比如:主题活动中,各部分资料整合?生存的整合?经过这些问题,让教师们带着问题进行实施研讨,实践体会,每次小组活动互相交流分享,交流之余,又不断地反思学习,总结提炼。改变以往单纯指导为对话研讨。另外,有经过本学期对孩子的个案记录,寻找个性化发展,即发展教师观察记录本事,又为整合全面性供给帮忙。
幼儿园个人教学工作总结2
教学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是教研组研讨和工作的核心,本学期,我们从优化一日生动安排,从时间的安排到各区域的安排上,增加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真正让一日活动更加合理、科学。
因为爱,让我们对自我的事业充满着活力,因为活力,我们不断的在努力的学习和成长,一学年的工作,在紧张的学习和实践中过去了,时光的流逝,记载着付出和辛劳,见证着积累和成长,我们在一学期的努力中,取得了很多成绩,摸索了一些经验,同时也发现了我们工作中的许多不足,有了一些急待提高的想法,在这,就对一学期的教研工作做一总结;
1,加强学习,注重教师成长。
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园开展教学研究.学习.研讨.交流教学经验的阵地;本学期,教研工作以加强学习。促进教师成长作为突破口,分别带领教师们学习了许多新的理念及教学观念,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更新,让每一个教师在新观念的收集和吸取中,自觉的转变和更新着教学思路和方法;本学期我们从弹琴.舞蹈.操节表演上进行了训练和考查,教师们在扎实的基础练习和考查的相互观摩和评比中。得到了很大的启示,真正促进了教师素质.技巧的提高;另外,每周检查一次的毛笔字.钢笔字练习,也让教师们从点点滴滴的积累中收获了提高;本学期以来,教研活动不断的在各种工作中加强教师的反思.从每一块工作的落实.总结中,让每一个教师注重反思.在反思中提取经验.确立目标。
2,开展课题研究,摸索教育经验。
课题,对于我们教研组来说,是一个新鲜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本学期,我闪的教学工作围绕课题目标来开展和摸索,就音乐课的唱歌活动这一领域展开了研讨,从最初的很多理论知识的收集和学习中,我们从理论上有了清晰的认识,从大、中、小各年级各班的教材、确定、教案讨论、教学准备中,每一个教师从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的汲取着养分,在每一节课外观摩和小结中,又真正将我们各自的教学理论、教学经验和构成的新思路、新方法得以交流和提升,每一个活动,都从最初的模式研讨出一份执教的计划,又从执教中总结和反思,得出一个优秀的教学活动,这一过程,是教师们理论和经验的汇集,也是教学和教师的学习和提高,最终,每一个教师从唱歌活动的观摩和教学中,找到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用图谱来促进幼儿记忆,在唱歌教学中利用生动、形象的图谱,为幼儿创造视、听可感的双白优良环境,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活动的目的,提高音乐活动的质量,这一经验的总结,也就构成了我们教研活动的一个课题,教师们在摸索中收集了许多的素材,并各自撰写了研究报告,真正从教学研讨、观摩中提炼了我们的课题研究。
3、优化一日活动,落实教学安排。
教学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也就是教研组研讨和工作的核心,本学期,我们从优化一日生动安排,从时间的安排到各区域的安排上,增加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真正让一日活动更加合理、科学。在教学上,我们从学期计划到制定和日计划、周计划的安排上紧靠目标,用目标做为我们教学的指南,从同年级相同教材的制定和相互交流上,让教学更加规范和准确,另外,期末到各班教学情景测试和总结,也让每一个教师从目标到教学,又从教学对应到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闪以后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施行更有了方向。
4、精心组织大型活动,增强宣传力度。
幼儿园的工作,很大程度上是以社会、以家长的评价为标准的。加强幼儿园的宣传也是我们工作的重点。本学期,我们精心组织了冬季运动会、家长开放日和期末的英语班、留日班汇报表演。我们教研组也在这些活动中充分的发挥了作用,从学期开始的节编排、落实,到运动会表演节的编排、训练、项目议程、方案的制度,到表演时各班精心的准备和有序的组织,所有这些都事先在教研活动中交流、讨论,真正做到了互帮互学,在家长开放日和汇报表演中,也由教师们出色的表演,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5、安全工作。
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首要职责,让幼儿在我们的教育下健康、欢乐的成长是我们工作的目标。本学期,我们将安全教育列入课程之中,让幼儿自我有安全预防常识,做为教师,坚持用心上岗,严格遵守上岗制度,以提高职责心为安全要点,使我组本学期的安全事故大大降低,无骨折、缝针事故、轻微的摔伤、碰伤也很少。
总之,本学期的教研工作在领导的指导下,在全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许多成果,教研活动真正成为了教师们交流、学习、成长的地方,就本学期的工作,我们也清晰的意识到,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我,还有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结合本园实际,加强课题研究,提高全体教师科研意识;注意新教材的学习和目标的确定、落实;加强对教师技能、技巧的培训;摸索特色教学的经验,在美术及早期阅读方面展开研讨,总结经验。
这一些,将作为我们下学期教研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我们将充分发掘每位教师的潜力,真正让教研促进教师成长,让教师的成长带来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幼儿园个人教学工作总结3
我国目前的社会构造跟社会体系正在逐步产生变更,正在不断地从关掉走向开放,时期召唤改造,我们的幼儿园也正适应潮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一向地向前迈进。《幼儿园教导领导纲领》终极的目标是发明高品质的幼儿教育,增进幼儿健康成长,我园的办园方向也正在响应新《纲要》的号令,因而,新《纲要》的学习是我园本学期教研活动的首选资料,也是我园开展教研活动的参考与根据。《纲要》中对幼儿先生主角的界定,既是对教师的要乞降教师成长的冀望,也是对宽大幼教工作者的挑衅,咱们只能挑战,别无抉择。
新《纲要》赫然地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新《纲要》为指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教研实践活动,玄月份,自我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新《纲要》的学习培训与教研活动,回校后组织全体教师一齐学习新《纲要》的提高教育理念以次来制订教育教学打算。每位教师在制订教学筹划的过程中,器重对幼儿各方面本事的造就。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各科是一个整体,各科在方案的制定中,应多斟酌课程之间的整合,幼儿教育需要高度整合,不哪门学科是独破的,各科之间都存在多样化,多档次的整合,教师的规划都充分体现出幼儿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十月份在园主任的率领下,开展了听随堂课活动,我园的两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进取参与了此活动。
十一月份,我园青年教师加入了第二届“育苗杯”评优课竞赛,在活动中,教师们潜心研教案,设计教育活动,分析幼儿特色,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预备充分的活动用具,教育既体现出基本目标,又体现了发展目标。本次教学活动是“科学”学科。所以许多教师的课都充分体现出了激励幼儿“探索”这种能激发幼儿探索愿望的理念,课的取舍与设计充分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进程中,教师能踊跃领导幼儿介入教学活动,重视幼儿的察看本事、动手才能的培育,教师经过讲解、示范、表演、提问、游戏等手段,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浓重兴趣。教师与幼儿独特参加操作活动,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加深,教育活动目的边得到了升华。全部评优课活动,教师们感到到能用发展的目光对待幼儿,教学必定大有播种。评优课后,教师们开展了探讨,对课的各个环节都作了过细的剖析与评判,大家畅所欲言,把自我可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存地贡献出来,真挚地提出了许多看法和倡议。评优停止后,推荐出了获一等奖的王莉英教师参加市评优课(科学学科)说课比赛。
十一月份,我们又组织了全体教师收看“中心教育迷信研讨所”“刘占兰”教师对《纲要》的解读,刘教师以“幼儿园墙饰安排艺术”为题,深刻浅出地论述了当今幼儿园课堂整体布局的方向,她的观点让幼儿教师领会到室内装饰应更多地贴近幼儿生涯,她的“人道化”的布局观点,给我们指出了幼儿园的设计是为了孩子的成长须要,而不是为了逢迎上级的爱好。为了创设良好的班级面孔,各班都纷纭行为起来,每个教室都体现出了不一样的装潢作风,各班都添设了活动角,教师们亲身着手制造活动道具。废弃了休息时光制作了“生果”“蔬菜”“糕点”等栩栩如生的模型,使很多区域活动都能热火朝开地开展起来。如:大班开设的病院、肯德基,中班开设的超市等区域活动角。“所有为了孩子”这是写在无数幼儿园大门口的一句口号,跟着《纲要》的实行,我们幼儿园的全部教师都在以本人的实际举动来使之推广与深入。
十仲春份,我园又开展了园本会课活动,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与实际,教师们的教养程度广泛得到了提高,如大班薄晓红教师的社会课“我该怎样办”,教师的讲授委婉、亲热;语言富有启示性,材料筹备充足,能联合幼儿本身的生活教训,引起幼儿学习、摸索的兴致。她经过发问、谈话、讲解、做断定题、游戏活动等多种手腕,让幼儿身临其境,幼儿既动手又动脑,使课的目的的达成变得简便自若,课堂氛围简便活泼,幼儿被课的出色所吸引,连“开个小差”都忘了,一堂课下来,她们高兴不已,能够设想他们在今后生活中碰到艰苦时,确定能随机应变,不再惶恐无助。
本学期我们还屡次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委举行的音乐、美术学科的培训与学习,经过学习,教师们的基础功都得到了坚固与提高,学到了不少本事。十一月份,我园举办的教师根本功比赛中,承蒙学校引导的关怀,为我们请来了太仓市音乐界的威望人士杜教师,她为我们讲解了钢琴的吹奏方式与自弹自唱的配合等音乐常识,使我们受益非浅,钢琴弹奏成为教师们业余时间最大的喜好,许多时候,我们都能凝听到完美的钢琴曲。忙繁忙碌的一学期行将结束,教师们边工作边学习,然而每个人都会觉得空虚又快活。
以上是我园本学期的教研运动发展情形,下学期将判若两人,争夺让我园的幼教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幼儿园个人教学工作总结4
在20__年度第二学期中,我们大班组全体教师继续坚持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学习助实践,以实践促学习,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景,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现将主要工作做一下回顾总结:
一、让理论学习更具实效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仅有树立好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有效开展各项活动。理论学习有利于帮忙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忙教师构成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吻合的教育行为策略,为更好的带领一日活动供给基础与保障。例如,在学习《纲要》的过程中,我们在平时自我熟读《纲要》精神的同时,在教研活动中结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活动,在“如何制定适合本班特色的课程计划”、“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等问题,在讨论中教师自恃自我的观点各抒己见,争论不休,经过《纲要》的学习,教师已经明白如何运用纲要精神去处理问题了。在争辩中,大家对《纲要》精神更理解了,教师们端正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树立了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改变了以往的活动模式,在教研活动中采用了“多问、多议、多讲”的形式,经常开展专题讨论,如:“如何看待幼儿园的课程”、“大班探索型主题活动如何开展”、“如何掌握好生成课程和预设课程的比例”等等,让教师们提出自我对课程的困惑、质疑,以及在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和难点,大家一齐讨论问题,交流情景,总结经验。使教研活动真正体现出学习和研究的浓厚氛围,成为教学研究的小阵地。
二、让实践活动更为生动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在我们转变观念的同时,我们也经过日常活动每个环节的,体现课程的精神。具体表现为:其一,为幼儿创设更合理的活动环境。从一开学,我们就多次研究如何合理利用教室环境,创设半开放半封闭的区角环境,让幼儿即能够互相交往,又避免过多地干扰因素。其二,采用开放的活动形式。新的课程淡化了学科概念,凸现课程的整合性、系统性。本学期我们教师继续打破学科的束缚,在活动中注重各类教育因素的融合,使孩子的活动态度更进取,学习更主动。其三,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我们在生成探索型主题时就是关注了孩子感兴趣的东西,以孩子的视角来确立探索主题,如“我们周围的房子”“各种各样的花”“趣味的昆虫”“动物趣事”等等,这些主题都源自于生活,是孩子生活中比较常见和喜欢的事物。开展主题时我们也经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资料,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让孩子初步地获得相关的知识,激发了他们对探索世界的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让家长工作更显人性
新的教育更强调家长的作用。在以往的观念中家长是幼儿教育的支持者,配合者,而此刻我们提倡让家长成为学前教育的亲密合作伙伴。为了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生活,本学期我们开设了家长学校,邀请了小学里的教师来对家长作专题讲座《孩子上小学了,我们该做些什么》。平时我们灵活运用各种形式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充分发挥家园之窗的作用,结合家访、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家园之间的沟通交流。对不一样性格特点的幼儿,提议家长采用不用的教育方法,共同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而努力。本学期我们的家长也十分配合工作,进取收集主题开展所需要的资料,收集制作户外体育玩具所需的物品,丰富自然角的资料,参与环保小制作的创作评比,共同制作孩子的成长档案等等。在大班幼儿毕业汇报中,我们在以往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了幼儿与家长互动的形式,例如智力竞赛中我们也出了一些有关幼小衔接和卫生常识的问题让家长参与回答,气氛相当活跃;珠心算表演中,也采用了“和爸爸妈妈比一比”的形式。家长们对这样的活动形式表示满意。
四、让个人本事更快发展
本学期我们比较注重给组内每位教师供给表现本事的机会,让年轻教师大胆尝试,展示自我的教学才能。在今年三月份,园内进行了“一课三研”的反思性教学活动,我们认真选材,确立研讨方案,最终选择了音乐活动《鼓上的小米粒》为研讨资料,这是一则能很好体现师幼互动的教学资料,在每次听课后,及时组织教师进行研讨,提出修改意见,顾雁雁教师承担了园级公开课。在园级公开课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代表幼儿园去厍浜村进行送教下乡。
五、看成绩,展望未来。
这学期经过大家自身的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在班级体育用品制作比赛中,大班有三个班级获得二等奖,一个班级获得三等奖。
2、各班都有幼儿在全国“双龙杯”绘画比赛中得奖,其中一位幼儿还获得了钻石奖。
3、在“一课三研”反思性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的活动设计获得好评,并代表幼儿园进行送教下乡的活动。
4、在园级教师技能技巧比赛中,组内有五位青年教师参加,获二等奖一名,三等奖四名。
以上每一点成绩都包含着我们全组教师的心血,正是这种进取向上团结奋进的团体主义精神,使我们的教研组活动开展得生机勃勃。在一学期的教研工作中我们体会到了欢乐,也感受到了挑战和困惑。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研组将越来越应发挥重要的作用,教研活动也应更体现创新和特色。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善工作,不断寻求教师需要为研究资料,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教研工作向正确方向发展。我们还将继续抓好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在这个充满挑战、充满朝气的新世纪,我们将继续思考,继续完善,争取更大的转变和提高。
幼儿园个人教学工作总结5
我园从完善组织建设,健全各项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强化业务技能,加强检查指导,抓好细节管理,定期总结反思,开展丰富的活动,创新常规工作等方面着手,使卫生保健工作更趋规范化和科学化,为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以下是我园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加强教育培训,强化业务技能
我园注重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专职培训,有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经过外出、在园、请专家来讲课等多种形式,从而开阔教职工的视野。我们还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如:对保育员进行理论和操作两方面的比赛,理论方面的资料包括教育、保育、消毒、疾病防治,以笔试和口试、抢答赛的方式进行。操作方面分铺床单、洗餐巾、教幼儿穿脱衣服等,从而实现了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了实际操作本事和水平。
二、完善组织建设,健全各项制度
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涉及面广,必须有严密的组织机构。我园由一名领导主管卫生保健工作,同时建立起一支由保健医生、班组保教人员、保育员、后勤炊事人员组成的队伍,构成了既纵向又交叉管理的网络群体,在组织上保证这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并根据需要成立专项工作组织,将重点工作与常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卫生保健工作的开展。组织建设完善后,我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制度,并根据执行情景进行改善和完善。
三、加强检查指导,抓好细节管理
完善制度,配备充足人员,经过检查和考核使制度真正贯彻并落到实处。首先,明确分工,定期检查。我园的卫生检查小组,定期对各班级的午睡、用餐、卫生、消毒、幼儿护理等工作进行检查。其次,把日常工作检查与考核紧密结合,做到检查与奖惩挂钩,业绩与先进同步,考核高分与奖金对等,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教职工的自律意识。
我们在幼儿卫生保健工作的实践中,努力践行“细节决定成败”理念,幼儿园日常工作虽然平凡琐细,却与每一个幼儿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决不允许有一丝一毫的大意疏漏,否则,将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保健医生每一天做好晨检细节工作,从而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让家长安心放心。
四、定期总结反思,不断提高水平
经过学习,我园全体教职员工认识到健康的幼儿应当有强健的身体、健康的心理状态,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疾病与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经过实践,我们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由Www.QunZou.Com整理]
1、科学饮食
(1)根据季节编排食谱。如秋季气候干燥,可多选择营养丰富的暑类和根茎类蔬菜;冬天因天气寒冷,体力消耗大,则需安排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
(2)增加含铁量高的食物,增加幼儿的血色素,进取防治贫血,如鱼、肝脏、蛋黄、肉,补充水果及维生素B、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同时注意动物性食品与植物性食品混搭,促进互相吸收。
(3)改善烹调方法。我园以一物多制的办法调动幼儿食欲,把食物的几十种制作方法收集在我园的一份菜单录里,每周排食谱就简便自如了。
(4)饭量跟踪调查。我们根据小中大班中餐进食量按每班称好,教师每一天检查幼儿的进食量,减少倒饭、剩饭现象。
2、严格执行消毒制度,预防疾病的发生
幼儿园是幼儿密集的生活场所,幼儿餐具、用具,洗刷不彻底,消毒不到位,就会病从口人,引发各种疾病。所以,我园补充完善了各类消毒制度,做到“四定”,即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和定职责。配备专门消毒餐具的蒸汽消毒柜,每班配小消毒柜,教室、食堂配有紫外线消毒灯,严格按时按要求消毒。
3、严格幼儿食品管理,严把质量关,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严格执行“四把关”制度。
一是把好进货关,幼儿园的荤素菜、各类食品全部在正规大型超市购买,严格食品索证准入制度,入库时专人查点、验收登记。
二是把好保管关,仓库保管员及时检查,不得把腐烂变质及过期失效的货物发放出库。
三是把好制作关,严格生熟分开制度,炊事员严格按程序进行烹制。四把好入口关,教师在分饭时,仔细辨别饭菜质量,把好幼儿入口关。相关职责人各负其责,层层把关,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事故的发生,使保健工作更加细致化、合理化。
4、加强体育锻炼
户外体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多种材料,形式多样,享受空气、阳光等自然因素进行锻炼的活动。我园每班每一天坚持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由保健医生和分管领导抽查齐抓共管,使幼儿每一天都有户外活动。
5、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
幼儿入睡后会分泌生长激素,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要求教师加强午睡管理,巡回检查幼儿的睡姿、盖被情景,园长经常下班检查幼儿的入睡率等情景,并把它记载在月考核中。
6、严把安全关
我们成立了负责安全的小组,负责园内的安全工作,针对园里的大型玩具、户外活动器械、电器、水电管线进行安全检查,要求全体职工在工作中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强化安全防范意识,杜绝事故隐患。教育幼儿不佩戴首饰,不带危险品入园等。
五、开展丰富的活动,创新常规工作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创新促常规,取得了很好效果。如,为了让幼儿的菜肴推陈出新,幼儿园向家集宝宝食谱,家长们进取响应,供给了许多幼儿喜欢吃的自创菜谱,孩子们吃得很开心。
小结
关键词:高职大学英语;会计专业英语;对策
1 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在我国各高职院校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的通过率也成了衡量其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因此,现行大学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属于应试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听力、阅读、写作等与考试有关的基本技能得到了重视和加强。但是,由于会计专业的鲜明职业特点,使其对专业英语教学也有独特的要求:即听说领先,辅以一定的专业阅读能力。但是从二年级开始的专业英语往往是以阅读英文资料为主,教师把所有的英文翻译成中文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事实证明,这种教学体系所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不断退化,而其专业英语水平又与实际工作所需相去甚远。因此,如何解决会计专业的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严重脱节的问题,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笔者不揣浅陋,根据自己七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经验和体会,就如何使大学英语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过渡提出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2 高职大学英语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过渡对策的探讨
2.1 形式逼人,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必须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倾斜
目前,我国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人才,而这种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精通英语并能够按照国际通用的会计标准使用英语处理会计业务。无论在国内的外资企业、合资企业、外贸企业和一般企业的产品外销,还是在国外开设的中国企业分厂或者直接到外国就业,会计专业英语都是基本能力要求。就目前的形势而言,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高技能复合型专门人才,所以,任何课程的设置都要围绕这一中心目标,突出专业性、实用性。高职大学英语作为高职高专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必须以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为原则,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实用能力为主线,在各专业课程体系中凸显其基础性地位和工具性作用,同时又为各专业后续的专业英语课程或行业英语学习奠定基础,而不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过度的强调学生的英语过级率。
会计专业英语课程作为会计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要求学生在原有的大学英语基础上,能够掌握基本会计学概念的英语表达;能使用英语进行基本的账务处理。因此,要使学生在会计专业英语学习过程中,顺利掌握其必须的词汇、短语、句型、语法、阅读和写作等方法和技巧,实现其教学目标,这就要求高职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要以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和学习为导向,把会计的专业知识与英语语言实际运用结合起来,真正做到大学基础英语向会计专业英语的过渡和转化,体现大学英语的基础性地位,实现其工具性作用,从而培养出真正能够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会计人才。
2.2 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突出实用性是大学英语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转化的最终目的
“哑巴英语”已经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成了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应重视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突出实用性。其一应提高口头表达能力。会计专业英语必须坚持“开口”教学,对于其长长的单词、句子和段落,如果不会念,就无法达到很好的理解和记忆,也就无从掌握。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敢开口讲英语,一方面与他们勇气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一些同学发音不准,怕人笑话有关。为此,在每节课前,笔者安排两到三名学生分别做课前演讲,话题内容不限,演讲结束后,由演讲者向下面的听众(同学)提出与其演讲相关的问题,并要求给予答复。一学期下来,每个人都有机会站在讲台上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用英语与同学交流。通过这样的课前演讲活动,既调动了学生敢于开口讲英语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又培养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增加了口语练习的机会,只要敢开口了,克服了羞怯的心理,后面的口语练习就好办多了。其二应提高笔头表达能力。任何知识的获取和运用都离不开实践。要很好的掌握会计专业英语知识,就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专业术语,掌握运用技巧,用比较规范、严谨的会计英语表达方式回答问题,编制会计帐表,翻译实用会计方面的资料。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课后都会给学生布置一些口头或笔头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
2.3 调整教师角色,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是实现大学英语向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必然条件
大学教学,尤其是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的主导者,而是组织者、协调者,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创造相互交流各自思想的课堂氛围。作为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需要自主的做好课前预习,课后积极地总结及复习,才能学有所成。这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占主导地位的。然而,事实上,对于多数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仍是被动的。在一堂课中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的往往是那些口语较好而又较为外向的学生,但是这类学生只占少数。大多数被动学习型的学生则保持中学时的学习模式,盼望老师传授他们知识,这些学生仍然扮演着“记录员”或“秘书”的工作,消极被动,课上往往因此出现一片尴尬的沉默,使得以学生为主的教学往往流于形式。面对以上状况,作为组织、引导者的教师不能听之任之,不能视而不见,做睁眼瞎,相反应随时掌握课堂进度和节奏,在传授了基本知识点和重要知识点后,调动起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运用教学敏感性,及时发现那些想发言但又怕出错的学生,为他们跨出第一步创造良好的环境。长期以来大学英语的教学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就如同“天书”,面对大学英语,提不起半点精神。那么,面对复杂、难懂,而且实用性极强的会计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否则就会出现“台下人听了无趣,台上人说来无光”窘境,甚至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坐在下面云里雾里,神情恍惚,呆若木鸡或鼾声一片,这样的英语课下来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有浪费青春,浪费国家教育资源,上课只是走形式的印象,这与我们的教学目标大相径庭,课堂上见不到半点效果,何谈为国家培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担当起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培养者,使学生逐步对大学英语产生兴趣,喜欢上英语课,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下能够认真、自主完成作业,为接下来更为专业、更为复杂的会计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兴趣基础。可以想象,学生在掌握了会计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有坚实的英语基础,那么,培养出精通英语的高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岂非难事。
2.4 重新审视过级后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顺利实现大学英语与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交接
在基础英语方面,高职大学英语的教学缺乏连续性,普遍的做法是大一上学期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高等院校英语应用能力A、B级考试,事实证明,百分之九十几的学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过级率很是令人满意。但是,既然上学期已完成学生通过A、B级考试的教学目标,那么,大一下学期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目标又该如何确定呢?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是仍然以A、B级考试的标准为准则,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角度出发制定新的、合乎实际的教学大纲,设定新的教学目标,没有什么措施保证学生在参加完应用能力考试后,继续在基础英语方面有所提高。实际上,“通
(下转第64页)
(上接第71页)
过应用能力A、B级考试”与“基础英语过关”完全是两个概念。现在的高职大学英语教学是应试型的,其明显的特点是“阅读领先,听写跟上”,而公认的、行之有效的方式却应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这便是非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普遍较差的症结之所在。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学生考级通过后,继续给学生创造学习基础英语的条件是至关重要的。如我院公共英语教研室根据会计专业的特点、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在大一的第二学期将原有班级打乱,根据学生的A、B级考试成绩来划分班级,由大班改成小班教学。传统的大班教学人数太多,必须占用大教室,这样老师不是在讲英语,而是在“喊”英语,而“喊”出来的英语就失去了纯正英语本该有的语音、语调、语感等,大班教学对专业外语教学很不合适。小班教学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同时,也易于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理解程度、发音情况,教师有机会向每位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也是也是一个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也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至于把自己看成旁观者,上英语课就是单调、无聊,英语老师的讲授成了学生最好的催眠曲。另外,大班教学,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每个班都存在着三个等级:不达B级水平、B级水平、A级接近四级水平。这三个档次混在一起,众口难调,教师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按照学生英语水平划分班级,将大班变为小班,就便于教师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而备课、讲课,使大学英语的课堂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一个师生之间的语言双边活动的过程,让各种不同基础、不同素质的学生都得到均衡的、等量的英语应用和实践的锻炼机会。
3 结束语
在当前过渡阶段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只有明确了大学英语与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分清教师与学生各自的角色、注重学生英语实用能力的培养、处理好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之间的关系、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置,才会实现大学英语与会计专业英语的完美衔接,才能使学生在高年级进一步加深和增强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飞跃,达到语言学习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静. 改革高职公共英语教学 推进职业英语发展[J].中国成人教育,2010(1).
[2]刘锦,吴芳.高职院校《会计英语》教学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07(6).
[3]陈萍,陈学斌. 对大学英语教学专业化的思考[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4).
[4]崔丽娜. 专业英语与公共英语教学模式变革探究——对大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再思考[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4).
关键词: 海南电大 开放教育本科 公共英语课程 “英语Ⅱ(1)”
一、引言
为应对教育部对部分网络教育学院实施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网考”)的压力,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简称“电大”)系统从中央到地方先后进行了相应课程改革。电大开放教育本科非英语专业英语网考科目是“大学英语(B)”。多年来,海南电大在适应网考的公共英语课程改革之路上并未真正迈出步子,公共英语网考课程被当做普通课程对待,未被给予相应重视。尽管任课教师不遗余力,但海南电大的网考合格率一直徘徊在电大系统下游的状况并未得到改观,因此,其适应网考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与管理已到了非大刀阔斧改革不可的地步。本文所提的教学改革思路主要基于任课教师多年的经验总结和反思、任课教师与历届学生定期与不定期的随机交流与访谈、教师辅导答疑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教师与兄弟电大同行的经验交流、网络及文献调研分析等。
二、海南电大网考与公共英语课程教学现状
对电大开放教育本科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英语网考无疑是一拦路虎。根据相关统计,海南电大历次英语网考通过率一般在30%左右,尽管每年有三次参考机会,但学生考试信心会逐次下降,继而心灰意冷直至最终放弃。为数不少的本科生专业课成绩优良,却因未能通过英语网考而无法按时毕业,这一状况及其可能引起的负面影响不能不令人担忧。
“开放英语3”(以下简称“英语Ⅱ(1))、“开放英语4”分别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本科第一、第二学期公共基础课,前者是中央电大统考课程,有形成性考核任务和期末上机考试;后者则是网考辅导课程,面授辅导按网考题型设计为专题应考辅导,这套办法实施多年,已形成比较成熟的经验,但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多年来只有一位教师独力支撑全校所有本科生网考辅导局面,缺乏辅助人员和协作团队,个人精力有限,压力很大,而且如果临时调换任课教师,则新任教师很难迅速进入角色;二是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网考辅导管理和运行机制,尤其是学生管理如同一盘散沙,学生缺乏网考意识,辅导员与任课教师之间缺乏沟通,职责不清,遇事互相推诿;三是大班授课,且面授时数少至仅21节,严重影响考前辅导质量,大部分学生尚未弄清网考是什么就已走进考场仓促应战,考试效果可想而知。
“开放英语3”作为网考前期课程,虽力图在考试题型上向网考靠拢,但实际辅导与网考有脱节。该课只安排一位教师大班授课,总面授时数同为21节。任课教师没有网考辅导的压力,但有中央电大下达的该课教学计划和任务,因而难以分身尽早向学生宣讲网考并让学生熟悉网考试题和环境,这无疑会大大增加“开放英语4”的考前辅导压力。
三、海南电大本科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相比兄弟电大,海南电大的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已然滞后,但兄弟电大的改革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我们认为,应当将两门课的教学辅导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系统工程来抓,本科生一入学就应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因此“开放英语3”阶段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一)教学辅导改革
1.组建教学团队
改变原来“开放英语3”和“开放英语4”各由一名任课教师单打独斗的局面,充分发挥团队作战优势,将英语教研室现有7名教师中的6人整合进来,打造一个团结协作、高效务实的教学攻关团队,在教学活动组织和实施中充分体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团队成员既有分工又充分强调合作。
2.强化学生网考意识
海南电大学生网考意识亟待增强。一方面,海南教育远落后于内地,海南电大学生的底子薄,学习主动性差,竞争意识不强,学习上仍沿袭教师督促甚至一手包办的传统观念,思想游离于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理念之外,这无形中给网考意识的树立带来很大困难。另一方面,学习“开放英语3”时,学生需要完成中央电大统一布置的形成性考核作业并参加期末上机考试,这容易给学生“开放英语4”也采用同样考核方式的错觉,即使反复宣讲也难以消除这种认识上的偏差,更何况教师因为要完成本门课教学任务,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网考意识问题和网考环境的普及。今后,学生网考意识的强化一刻也不能放松,每次面授课、辅导答疑和小组活动都要反复强调网考问题,师生要共同研究网考试题,探讨复习方法和考试技巧,学生要始终绷紧网考这根弦。
3.实施统筹教学
根据海南电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开放英语3”的教材不适用于网考训练,教材与配套学习光盘有脱节现象。学习光盘功能强大,习题覆盖面广,相比文字教材更适用于网考训练,但学生习惯于使用可随身携带的文字教材,对于需要安装到电脑的学习光盘,由于时空限制用得较少,这导致日常学习脱离网考环境。然而,“开放英语4”所用文字教材由于包含网考题和答案解析,却十分适合全天候使用,学生可以通过反复纸上练兵熟悉网考题目。可见,两门课的教学资源可以互相取长补短:电脑环境下使用“开放英语3”学习光盘,其他时间和环境则使用“开放英语4”文字教材。
在找到两门课的最佳结合点后,我们明确了改革思路:在确保完成“开放英语3”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将两门课进行统筹与整合,从“开放英语3”学期开始进行网考辅导和训练,把网考辅导糅合到“开放英语3”的教学辅导中,使网考辅导周期从原来的一个学期延长为两个学期。教学辅导课件浓缩“开放英语3”的知识点介绍和网考题例,有向网考的适度延伸。教师要告知学生如何处理两门课的关系,督促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必要的应考技巧,做到电大课程学习和网考两不误。
3.分层次教学
鉴于电大学生来源复杂,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分层次教学显得十分必要。实行分层次教学,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快马加鞭;基础尚可、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经过一年的针对性训练有望全部通过网考,这部分学生是提高合格率的重要保证;对基础差或毫无基础的学生,由考题引出知识点,边讲解知识点边增加题例,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对这部分学生应增加面授辅导时数,应考技巧的训练很重要。
4.分模块教学
目前“大学英语(B)”网考试题分六个模块:交际用语、阅读理解、词汇与结构(语法)、完形填空、翻译、写作。考虑到第一学期学生需要完成“开放英语3”的形成性考核任务并参加期末上机考试,计划在此阶段糅合辅导交际用语、词汇与结构、完形填空三个基础模块;第二学期重点辅导阅读理解、翻译、写作三个应用模块,这三个模块在网考题中的占分比为65%,是提高合格率的重要保证。
5.机房模拟考试环境教学
部分学生,尤其年龄偏大或平时较少接触电脑者,键盘操作水平低,动作笨拙,打字易出错,容易看串行、点错选项甚至漏题,即使会做的题也往往无法将答案正确输入电脑,尤其是翻译和写作题。如果不在平时的辅导和训练中为学生创设模拟网考环境,则学生在实考中会因为不熟悉考试环境导致心理压力增大,影响正常发挥。而且,“开放英语3”和网考都是采用计算机随机组题的考试方式,因此从第一学期开始使用电脑机房上课是一石二鸟的做法。
(二)教辅与学生管理改革
我们认为,应设立专门的网考课程咨询、辅导、组织和管理机构,简称“网考办”。“网考办”有专用的办公场所、专用的电话、专用的网上教学辅导和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专职的辅导员和信息员。
设立“网考办”的好处在于不仅给网考课程学习者提供一个咨询、服务的窗口,便于集中管理学生,而且教学团队和网考课程管理人员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召集之所,便于集体备课、研究试题、方便快捷地获取学生信息和网考信息、共同探讨教学改革方案。
目前海南电大学生管理以专业分割,实行专兼职辅导员管理制,存在四个问题:一是辅导员分散,难以集中监管;辅导员所管学生数量悬殊,有的专业只有一两名学生,有的专业在籍学生则多达百余人,极易造成工作上的疏漏;辅导员素质不一、责任心不强使学生管理工作不到位现象成为学生意见最大却投诉无门的盲点;有些辅导员甚至自身还未认识到网考通过与否对学生学业的影响,更谈不上对学生的网考心理辅导与网考信息支持。二是以专业对学生进行划块管理往往是重专业,对公共课信息的管理则出现真空地带。辅导员对学生所提诸如网考报名时间、方式、免考规定等问题,往往以一句“问任课教师”将皮球踢开。指导学习光盘的安装使用应当是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却一并推给任课教师。如此,事无论巨细,学生向辅导员求告无门,就只能咨询任课教师,严重干扰了任课教师的正常教学辅导与教学研究工作。三是任课教师、辅导员、考务部门之间的权限泾渭分明却缺少沟通,往往导致网考信息不畅。虽然划分职责权限的初衷是好的,但分工未必协作,又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导致不作为现象难以得到察觉与遏止。四是网考课程教学团队教师均身兼多职,六人中仅有一人是专职教师,其余五人均在各自部门担任行政工作,且其中两人是处级领导干部。团队教师在忙完一天繁重的行政工作后,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教材教法和试题研究,要应对教学之外的事务性工作确实分身乏术。如果没有专职教辅人员协助完成专业教学以外的各项事务,则所谓的教学改革势必是隔靴搔痒。
因此,配备素质高、责任心强的网考课程专职辅导员和信息员十分必要,各配备一名即可。专职辅导员对学生负责,有较好的英语基础,了解网考试题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其职责主要包括:建立网考学生档案;通知和督促学生参加网考辅导和培训;了解网考各个环节,能准确回答学生的咨询;指导学生报名参考;对参考学生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对网考学生进行个性化跟踪;及时、准确地为教学人员提供学生个人信息。
网考课程专职信息员对教学团队负责,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要上通下达,其主要职责:给教师发放教材和辅导材料;联系教学管理部门安排和调整教学计划;上传下载网考学习资料;打印模拟题;与考务部门、中央电大、兄弟电大网考组织管理机构沟通联络,及时获取网考最新信息;每次网考后进行考试成绩统计和分析,为教学团队提供教学反思和策略调整的依据;负责网考专用平台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负责与技术部门联系。及时获取技术支持。
(三)教研管理改革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能有效促进教学,是教学改革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仅靠教学团队和“网考办”拟设的几名教辅人员是难以支撑网考大局的,学校相关部门和人员必须通力合作,为网考辅导与信息传递工作提供方便和协助。应支持“网考办”的教学团队和教辅人员外出调研学习,鼓励其与同行交流合作;实行项目倾斜,鼓励开展网考教学和管理研究;每一次网考的监考工作均应至少安排两名教学团队教师参加,以便教师接触网考真题,了解最新网考动态。
四、结语
自网考实施以来,海南电大未进行过真正意义上大层面的相应课程教学与管理改革,但人心思变,原任课教师一直在顶着压力,尽己所能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法改革。但个人的力量毕竟是微弱的,不可控因素又过多。本文提出的改革思路未必全面与合理,旨在抛砖引玉。文中所提已有一部分在进行改革尝试且取得了一定的初步成果,但这些改革主要是在教学团队可操控范围内,而事实上改革的全面实施还需要学校领导支持、相关部门配合。总而言之,我们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发现、思考和解决新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永芳.广西电大大学英语B网考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3).
[2]王景政.云南电大大学英语(B)网考现状及存在问题[J].云南电大学报,2011(3).
[3]许鹤鸣.基层电大英语网考现状浅析[J].海外英语,2011(7).
[4]许敏.加强电大英语教学工作提高“大学英语”网考通过率[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5).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创新互动 教学模式 促进
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创新互动教学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展英语教学的途径。要更好地实行创新互动教学模式,就需要完善英语教学中的创新互动教学模式。好的创新互动教学模式应该着重于"互动"这个词。互动就应该将学生和老师的作用共同发挥出来。一方面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要与老师进行交流。本文就将对英语教学中的创新互动教学模式进行讨论。
1.课堂中创新互动教学模式的展开
创新互动教学模式将老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让学生由原先的死记硬背那种刻板的学习方式转化为丰富的学习形式,如自主合作,共同交流,探究等,通过这些方式的展开,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展示自己,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才能。而教学模式最主要的体现场合就是课堂,因此我们首先讨论在课堂中如何展开创新互动教学模式。
1.1以教师的指导为前提。虽然本文探讨的是创新互动教学方式,相对传统的学习方式确实弱化了老师的地位,但不能否认,教师在这种新型的创新互动教学模式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互动的目的。比如在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必修三 Unit 1 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时,学生刚过完春节回到学校,开始高一第二学期的学习,心思还没有完全回到课堂上,老师上课时就可以对学生提问:Did you have a good time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What special foot did you eat and what special activities did you have? 几个简单的问题可以快速地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尽情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并且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多媒体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可以利用PPT来展示一些图片并与英文单词相结合,也可以组织成比赛的模式,让学生参与进来。
1.2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基础。首先,要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就应该充分促进学生的探究精神。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如果学生能够采取主动探究的方式主动学习,毫无疑问他们是主动获取知识的。这样一个过程能够很好地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记忆能力等。而由于采用的是互动教学模式,因此仍然需要在学生中突出互动的关系,要让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都互动起来,从而形成一种非常愉悦的上课气氛。在学习英语语法时,可以由不同的学生来讲解同一个语法点,比如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现在完成时),让大家能更全面地从各个角度来理解同一个语法点,从而加深对这个语法的印象。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促进他们的学习。
1.3以分组讨论为互动教学模式的主体。前文我们分别讨论了在创新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及其学生的作用,但这些还都是比较宽泛的描述,如何真正地实行这种教学模式,分组讨论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教师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分为几个小组,一般都是按照座位排列,但我认为要更好地实行这种教学模式就应该根据学生不同的特性来分类。比如某些同学比较活跃,某些同学比较认真,某些同学比较细心等,都可以将他们分别放在一组里,从而让这个小组更加团结也更加具有价值。然后每个小组中的同学都应该有明确的分工,针对一个问题讨论时每个人都需要提出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一个共同的讨论。而老师也可以参与到不同的小组中,从而增强互动性。这样就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1.4对课堂进行总结来完善创新互动教学模式。创新互动教学模式的进行已经探讨过了,但是由于这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需要通过总结评价来改进此种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从而使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完善。
2.开展英语教学中的创新互动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前文已经对创新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做出了描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创新互动教学模式对学生确实有很大的帮助,能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但是在这种教学模式开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被忽略的问题,下文就将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和解决。
2.1注意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前文提到了分组讨论等方式来开展互动学习,但是在这些过程中主要进行地都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虽然说教师可以参与到不同的小组中,但一个班的人数众多,无法令教师很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而老师毕竟具有更加丰富的知识,如果学生能够多与老师进行互动,对自身知识层次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
2.2课内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由于英语科目的特殊性,英语学习不应该局限于课堂,因此这种互动教学模式也不应该只存在于课堂中。学校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外与外教进行互动学习,与他们交流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将课内课外的互动教学结合在一起,从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果。
3.总结
总的来说,英语教学可以通过创新互动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很好地展开。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在提升英语能力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其自身的学习与理解能力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药充分发挥创新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让英语教学与学生的英语学习共同的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秀荚,王义静.互动英语教学模式.[J]
关键词:全面发展;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1-0149-02
收稿日期:2012-01-09
基金项目:河南省2011年度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项目“基于全体学生全面发展需要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成果之一(JYB2011127)
作者简介:刘娜(1981-),女,河南郑州人,助教,从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研究;王保栋(1981-),男,河南新乡人,助教,从事计算机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研究。
国外发达国家的就业指导起步较早,已经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及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但很多不太适合中国国情,尤其是对于中原地区高校,因地理位置、社会需求、思想意识等因素,致使我们引进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及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更显得水土不服。按照中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确定的“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战略主题,要重点围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着力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要求,本文初步构建了全程化、全员化、全面化的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强调大学生的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更重要。
一、中国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现状
国内近几年大学生就业课程得到初步普及,但是,中国目前的课程体系呈现出政策化、经验化、程序化的特点。首先是偏重就业政策讲解、就业形势分析、择业技巧传授等理论讲解,缺少符合中国国情的职业锚、人格测试、职业能力测试等实践性环节,教学效果不明显;其次,课程形式不够规范,很多高校多为上百人的大班授课,就业指导课缺乏针对性,课程形式存在很大随意性;最后是讲课手段缺乏多样化,大部分学校都是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践锻炼,这与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突出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有很大偏差。我们应该在引进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国情和多年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研究的实践,创造性地构建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才的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中国化及中国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像河南省这种人口大省,人力资源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结合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各批次学生特点设置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对促进河南省由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强省转变,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储备人才具有积极意义。
二、影响中国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健全的因素
1.课程设置目的性。根据对河南省内几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可以发现,一般毕业生们都基本掌握了与就业相关的求职技能和职业知识,而其自我认识能力、职业价值观、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却比较差,可以看出学生在校期间更多是听就业指导教师灌输理论类知识比较多,让学生参与的实践类课程相对很少。教学大纲的制定是整个课程体系的核心,是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在学科内容上的具体化,也是课程设置目的的体现。很多高校为了完成各类评估,硬搬教育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而忽略了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求,是否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2.课程内容。根据对河南省内部分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情况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就业课程内容重政策,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进行心理调节,以及创新创业教育却比较少。更多是强调学生求职技能,却忽略了学生责任心、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致使出现单位总是觉得大学毕业生不安心工作,而毕业生总是在不停跳槽来寻找合适自己的工作。很多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学生都能通过网络寻找到丰富资源,这就导致学生来上就业指导课是为了课程的学分。
3.课程教学方式。高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很多为教师一言堂,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者播放求职礼仪视频等也都不能很好调动课堂气氛。学生能够参与进去,形成更多互动的环节才是能够激发学生听课积极性的关键点,也是帮助学生现场解决就业疑问的有效途径。很多学生有自己的职业发展的想法,但是缺少与老师的有效合理沟通,得不到老师专业的指导,会让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道路走得更坎坷。
三、初步构建的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1.明确培养目标,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为例,《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面向全院各专业本、专科学生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其设置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建立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意识,规划自身的大学生活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并付诸实践,以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就业力。本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大学阶段自觉地提高个人职业发展能力、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2.日常专业教学与就业相结合,全方位渗透就业指导理念。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目前更多的是依赖就业相关部门,还未渗透到教学教育的全过程,未引起全员的重视。高校现在越来越关注学生的能力提高,所以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应以职业领域的实际需求为依据,渗透到各门学科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课教师要深入企业和一线调查、实践,熟悉相应的职业领域,结合学生实际,保证课程教学与职业实际的紧密联结,而不只是由就业指导老师在就业课堂上单纯去讲如何去找工作。
3.全程化和全员化的就业指导课程要做到阶段性和连续性的有机结合。就业工作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生命线”,应该形成 “招生―培养―就业―招生”和“院领导―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各系专职就业工作人员―学生助理―学生”两种多级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构筑科学顺畅的就业对教学与招生的导向与反馈体系。学生在大学四年不同阶段都会反映出不同特点,而不只是刚进入大学的大学适应期和快要毕业时的就业期需要关注,在大学中间也是培养学生的黄金期。(1)构建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就业指导课有着理论性、实践性和社会性特点,单一的课堂理论授课无法满足学生的要求。课程实行分阶段授课,遵循大学生在校四年各阶段特点,有针对性地分七个学期开设相应的课程。第一学期“职业规划”(大一上学期),主要使学生初步掌握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基本理论,初步树立人职匹配的理念,初步学会运用职业测评工具及SWOT决策方法,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实践环节为职业测评及结果分析,完成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学校在学期末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第二学期“时间管理”(大一下学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时间管理的理论与方法,记录分析个人时间管理的状况,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时间管理水平,养成良好时间管理习惯,在实训中提升学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环节为个人时间行为记录及结果分析,个人时间管理实践报告书的撰写。各系学期末组织时间管理大赛。第三学期“目标管理”(大二上学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运用目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了解分析个人价值追求、兴趣爱好及能力特长的状况,结合现实,养成良好的目标导向行为习惯,提升制定职业发展长远目标、实现近期目标的能力。实践环节为个人与环境特点分析,撰写个人目标体系的建立与管理规划书。各系在学期末组织目标管理辩论赛。第四学期“初始创业”(大二下学期),使学生了解创业的基本知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理财意识与创业精神,提高团队合作与心理调适能力,提高创业素质与创业能力。实践环节为组织拓展活动,培养个性特点与团队合作精神,进行创业计划书案例分析。可以适当引入社会上创业培训课程,让有创业梦想的学生参加培训。学校在学期末举行创业大赛。第五学期“职业定位”(大三上学期),使学生了解专业、职业和现实环境,能够结合个人条件,合理确定个人的职业发展定位,提高学习专业技能的方向性,有针对性地提高职业素质,提高就业能力。实践环节为职业与专业社会调查,学生进行职业生涯人物访谈,同时撰写访谈报告。各系在学期末举行职业定位展示大赛。第六学期“就业准备”(大三下学期),使学生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树立正确合理的就业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求职与就业的方法技巧,尝试完成个人的求职实践或就业实习。实践环节为模拟招聘,学校在学期末举行简历大赛。第七学期“就业实战”(大四上学期),使学生了解大学生就业的程序与步骤,能够依法保护自己的就业与劳动权益,能够运用求职就业方法,通过就业实战,实现适合自己与社会实际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阶段目标。实践环节为求职就业实践,召开已经毕业学生与在校生经验座谈会。(2)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实训等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注重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态度、观念的改变和技能的获得作为课程教学的核心,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引导学生掌握求职原则、方法与技巧,合理定位,提高学生职业发展能力与就业能力。
4.结合教育部及教育厅编制的教材,编写符合学生实践需求的就业指导课程随堂册。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教学随堂册的编写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培养学生参与性和以老带新性。同时,这样的教材会更符合学生需要,吸引学生的关注。以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为例,由老师和学生助理共同编著了《大学生职业发展笃行册》,以“认知篇―时间篇―总结体会篇”为章节的结构顺序,学生可以根据理论知识的认知,进行实践达到与自我结合,形成个人的能力,为人生的发展和职业道路的进步奠定基础。
大学生就业课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但是这门课程如果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不仅仅是需要普通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政策,以及求职技能教育那么单纯,更多需要与实践相结合,花时间潜移默化引导学生学做人学做事,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孙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实践及思考[J].出国与就业,2010,(7).
[2] 黄志荣,孙传浩.对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若干问题
关键词:网页制作 项目教学法 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224-02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及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企事业单位都建有自己的网站,计算机网页设计正成为一个很热门的行业,网页制作已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必须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网页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笔者通过多年来从事网页制作课程的教学工作,总结出一些实际教学经验与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1 根据课程特点,合理设置课程
网页制作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需要学生学很多相关方面的知识,如Html基本知识,Photoshop知识,Flash知识。如果学生刚一进校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就学网页制作,不设相关的基础课程,这样学生直接上这门课会觉得课程很难从而失去信心,教师教这门课也比较痛苦。为此,我们对整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做了一定的调整,第一学期先开设Photoshop图像处理和Flas制作这两门课程,第二学期再开设网页制作课。在图像处理课程中,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应用,为网页中的图像处理和网站的整体布局打好基础;同时在动画制作课程中,掌握Flash软件的使用,通过网页中插入动画,使网页更加生动,更有吸引力。笔者认为没有这两门课程做铺垫,学生即使熟练掌握了DreamWeaver这一软件的应用,也无法完成一个静态网站的建设。何况从近几年的全国计算机技能操作大赛来看,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静态网站的制作,还要掌握动态网站的设计,那要求的基础知识就要更多更广泛一些,要掌握HTML语言、脚本语言、数据库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程序调试能力。因此我们要根据该课程的特点结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设置专业教学计划、课程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2 引入项目教学法
网页制作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教学相比,本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其独特之处。如果教师还单一地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解,学生模仿”来进行教学活动,是远远不够的。按照这样的方法教学,一堂课下来学生只会做教师教的,不会融会贯通,学生的学习兴趣得不到激发,创新意识也得不到培养和开发。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改变以前的教学情况,我们采用了“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
在设计“项目”时,要注意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现有基础、认知能力和兴趣等。网站建设作为整体项目可细分为多个子项目。例如到学期结束,学生必须完成一个大的项目,我们就选择“企业网站制作”作为本次项目教学活动的课题,按照项目教学法,将教学过程划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2.1分组
在先学生自愿组合、后教师调配安排下对全班同学进行分组,4-5人一组,采取组长负责制,由组长统筹安排其组员的分工。
2.2规划网站
在制作网站前,给学生介绍演示不同行业的企业网站,要求学生在浏览网站的同时,总结企业网的特点,如栏目设置、布局安排等,并把自己的心得介绍给老师和同学,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引入项目教学法做好了铺垫。课前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分成小组走进企业,进行网站需求的调查,并收集有关企业素材。课堂上让学生结合各自调查情况,制定好一份初步计划书,确定网站主题。
2.3细化任务。分工合作
在分组时教师已经把握好学生的层次和特长了,因此在小组分工时要根据网站的具体要求,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由组长进行网站总体的策划,把整个项目分成不同层次的子任务, 每个任务分配到小组成员中,使他们各尽其责完成自己负责的任务。
2.4实施项目
学生确定各自在小组内的分工及小组成员间合作形式后,按照已确定的方案进入具体的企业网站制作,包括主页设计、网站排版、图片的处理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碰到许多新问题,此时教师就可以把问题集中起来,要求各小组在回答问题时充分发表意见,同学间可以互相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补充,对学生在应用上有困难的地方,教师要提供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让班上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
2.5小组成果展示
网站制作结束前,经过教师核准验收后,可以宣布整个项目工作结束。接下来教师要对学生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在进行作品展示时,教师可以把班级同学集中起来一起观摩,这样会更加促进学生的团队意识。同时,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可以把学生的好作品上传到校园网站,让全校师生都来关注学生的成果。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真正提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6评估总结
学生在完成网站设计后,教师要求他们进行网站的自评、互评。这个过程可以与成果展示同时进行,并且最好是以大班教学方式进行,也就是把几个班的同学集中在一起上课、交流。学生对各自网站自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且可以改进课程或教学的设计;学生互评,让学生对学习成果进行共享,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以及提出改进意见。最后教师对各项目组的网站进行综合评价,这一工作是最主要的。教师在评价学生网站时,不能只进行优劣评价,而应该指出问题所在,给出具体改进及修改建议等,让学生去完善网站。
实践证明项目式教学方法可行,它得到了学生的喜爱与好评,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开展多种实践,提高专业技能
只有学生多实践才会掌握专业技能,因此除了课堂上开展正常的项目训练外,还要有计划、有实质性内容的开展一些课外实践活动。笔者要求每位学生用学到的网页知识通过网上免费的个人空间或博客,制作一个个人网站,并经常进行各种比赛,如班级网站比赛,展示班级风采,对优秀网站进行奖励,并上传到校园网上展示。对于优秀的学生鼓励他们参加校外各类大赛如省市中职学校技能比赛、文化艺术节比赛、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网页制作项目比赛等,通过参加比赛活动,使学生的才华得以展现,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另外成立网页制作兴趣小组,平时多加以辅导,以分工合作的形式,定一个主题,自行参考各种资料、收集素材,模仿他人优秀网站作品或自行设计创作一些网站,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使学生基本上都能熟练地掌握网页制作方法,为以后毕业就业从事网页设计方面的工作做好铺垫。
4 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计算机专业是一门更新很快的学科,教师的专业技能往往决定着所教学生的水平,如果教师专业知识不更新,就不知道很多新技术在这个领域中的运用,如现在网页制作网页的结构很多采用DIV+CSS布局,如果我们很多教师只会用表格布局就相当落后了,培养的学生出去也不适应这个行业,再如,多年前用ASP语言做动态网页设计,现在表明ASP在安全性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我们教师要学习现在流行的JSP 、PHP、语言了。因此学校可采用脱产培训,寒暑假集训的方式,组织教师进行“双师型”学习或研修,有针对性地更新或拓宽专业知识。同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实践培训,走进社会,了解企业,提供给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机会。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计算机技能大赛,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
总之,网页制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如何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方法多种多样,只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一定会寻找出一条既符合实际又有效的途径,使学生真正掌握网页制作这门技术,为今后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栋松.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5(11).
[2]杨晓明.《网页制作》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8(3).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角色扮演 大学英语 听说课
The application of role play to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las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ian Jingjing, Luan Lin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 China
Abstract: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nd web technology to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as provided a new platform for TBLT. Students are asked to videotape and reflect on their role play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he language lab.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 prove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role play has aroused students’ interest in English learning, improved their oral English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cultivated their ability of autonomous and cooperative learning.
Key words: TBLT; role play,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class
近年来,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已成为第二语言教学课程改革的主要趋势。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方式,任务型语言教学为我国语言课堂教学改革与教师培训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广泛应用,英语教学逐渐呈现出多种新的模式,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与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相比,计算机与网络技术使英语的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本研究将任务型语言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对角色扮演(role play)这一常见的任务型语言教学类型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改良和创新,探索其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的实施效果和评价标准,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探寻有效的模式。
1 研究背景综述
1.1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深化,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为外语实验教学新模式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各高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配备大量语言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同时研发出了多种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堂讲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也为实施任务型语言教学提供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平台。
1.2 任务型语言教学与角色扮演
任务型语言教学强调采用具有明确目标的任务来促使学习者更主动地学习和运用语言,以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大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活动中,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领悟语言的交际功能,巩固语言的基本技能。Nunan指出,产出性任务(production tasks)是评价学习者进步的重要手段。角色扮演属于产出性任务的一种类型,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以加强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角色扮演任务,尤其是多人的角色扮演任务,不仅使学生把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强调了合作学习对语言的积极作用,是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良好手段。
1.3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角色扮演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角色扮演任务是对传统课堂中角色扮演活动的改良与创新。学生在课堂上现场进行角色扮演,常会因为准备不充分、教师点评不全面而无法实现该任务的语言学习目的。学生不能清晰地找出自己的问题,而观看角色扮演的其他同学又相对处于被动的状态,使课堂的时间利用效率不高。然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可以将角色扮演过程拍摄下来,制作成像微电影一样的视频作品,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设备提交和播放。由于视频文件具有可以暂停和反复播放的特点,易于学生直观地从同伴和教师评价中发现问题,这不仅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了解自己语言能力的机会,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与积极性。
2 角色扮演任务的组织实施
2.1 任务的设计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中,教师有必要将真实世界的任务(real-world tasks)转换成教育性任务(pedagogical tasks)。教育性任务中又分为演练式任务(rehearsal tasks)和激活式任务(activation tasks)。演练式任务侧重于模仿真实生活中的情景;而在激活性任务中,学生从复制性地运用语言逐渐过渡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基于这两种任务的不同功能,本研究从《大学英语实验教程》第三册中选取了两个角色扮演任务:一个是侧重演练式的模仿电影片段;另一个是侧重激活式的如此巧合。在模仿电影片段中,学生不需要创作剧本,只需选择一部题材贴近生活的影片,从中截取10分钟以内的精彩片段,进行模仿表演,模仿的内容包括角色的发音和语调、姿态和表情。在如此巧合中,学生需要根据主题进行创作,演绎生活中的关于巧合的故事。
为了对比角色扮演任务与其他任务的实施效果,本研究选取了另外两个任务,分别是图片描述(picture description)和脱口秀(talk show)。图片描述是个人任务,根据指定话题拍摄一幅图片并进行描述;脱口秀类似于小组讨论(discussion),要求一组学生就某一话题展开深入探讨。
2.2 任务的实施
表1 听说课一学期的实验任务
参与本次研究的学生为我校国际学院2012级非英语专业的本科生。我校英语听说课为大班授课,每班60人左右。教师将全班分为8组,每组7~8人,每组提交一个任务报告。在大一第二学期的英语听说课上,教师共布置了5次任务,其中包括2次角色扮演实验任务和3次其他任务,内容均来自《大学英语实验教程》第三册(见表1)。
《大学英语实验教程》中将角色扮演任务命名为“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旨在强调模拟真实情景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对于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任务,每组需要提交的实验报告一般包括:(1)视频一份,时长不超过10分钟,采用MPG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400 M;(2)视频脚本一份,采用Word格式;(3)《“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实验学生自评与互评表》一份。为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每次角色扮演任务都会在提交日期的前三周,使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任务。任务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任务与步骤
如图1所示,任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教师与学生完成该单元听说教学,对角色扮演任务进行详细说明,从语言知识和语言功能方面做好准备。任务中,学生按照要求完成角色扮演录制,提交给教师。这个环节可以利用语言实验室的内部网络完成,也可以通过我校自主研发的“大学英语实验教学平台”完成。任务后,学生首先对任务进行自评与同伴互评,再由教师在课上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播放和点评。教师还会邀请该组成员发言,对本次任务进行总结和反思。有时在教师点评和提出建议后,学生还会主动对该任务重新录制,再次提交等待教师点评。
2.3 任务的技术要求
为了顺利地开展角色扮演实验任务,需要在技术上满足两方面的要求:
(1)听说教室(常为语言实验室)能够收集和播放学生制作的视频。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机的共享文件夹提交视频,也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提交。教师使用的计算机要有较高的系统配置以满足较大视频的流畅播放,包括足够的内存、较为先进的显卡、Windows XP以上的操作系统、兼容性较强的视频播放软件等。同时,教室要配备屏幕和音响设备,使学生能够顺利地欣赏自己和同学的作品。
(2)学生有拍摄和制作视频的基本技能。随着计算机和影音数码设备的普及,录制一段视频对于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已经不是难事。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或摄像机进行录制,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使用视频处理软件进行后期编辑加工,如进行画面的切换、加英文字幕或者花絮等,常用的软件如会声会影、Format Factory,专业的视频处理软件如Adobe Premiere Pro,After Effects等。不过教师不应对视频质量提出苛刻的要求,只要能够捕捉清晰的画面和声音即可。
3 角色扮演任务实施效果分析
为了评估任务实施效果,本研究在两个班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08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问卷调查分为选择题和开放性问题两部分。选择题部分主要调查学生对语言任务的态度和偏好。调查结果显示,84%的学生认为最喜欢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任务,远高于图片描述和脱口秀任务,也证明了角色扮演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形式。在多选题“通过完成角色扮演任务,哪方面收获比较大”中,72%的学生选择了“在团队合作方面有收获”,62%的学生认为“锻炼了口语表达”,同时有55%的学生觉得“锻炼了听力”和“扩充了语言知识”,有51%的学生在“纠正了语音”和“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表示认可。
学生在模仿电影片段任务中选择的影视剧作品不仅剧情生动,题材积极向上,而且语言清晰贴近生活,易于模仿。他们选择的电影有《歌舞青春》(High School Musical)、《死亡诗社》(Dead Poets Society)、《公主日记》(The Princess Diaries)等,还有一些小组在征得教师同意后,选择了十分受大学生欢迎的美剧,如《老友记》(Friends)和《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等。多样化的影片极大地激发起他们英语学习的兴趣,而各组不同的作品也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在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为了达到逼真的效果,从语音语调、拍摄视角、道具服装等多方面加以模仿,同时对视频进行了精心的后期处理,加上了英文字幕、背景音乐和排练花絮,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是在课堂上进行现场角色扮演无法达到的。
在如此巧合任务中,学生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基于一些新闻和生活素材,演绎出生活中的惊人巧合。由于该任务需要学生自己创作剧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难度。为了使对话表达自然准确,学生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同时与教师进行沟通和修改。学生在访谈中表示,这个过程很具有挑战性,而最终呈现的作品凝聚了全组的智慧,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而且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内涵。在经过教师的多方位点评之后,学生能够直观地认识到自己英语口语的问题所在。因此在任务后,学生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与反思,这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通过问卷与访谈的结果分析,角色扮演任务受到学生普遍认可,其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大部分学生表示“对英语更加感兴趣”“调动了积极性”或者“学习更加主动”。(2)提高了学生的语音语调,提高了语言的交际能力。在听说能力提升方面,较多学生表示“在口语方面进步较大,敢开口说英语”,还有很多学生认为教师对于语音语调的点评很有帮助。(3)形成了较好的合作学习的意识,锻炼了沟通能力。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任务增进了友谊,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4 讨论与反思
根据任务的实施效果,本文将从创新性和局限性两方面来讨论和反思信息技术环境下角色扮演任务的主要特点。
4.1 任务的创新性
(1)形式新颖,受学生欢迎。将角色扮演任务录制下来提交,一方面学生可以充分准备,避免了现场表演失误的尴尬;另一方面和全班同学从屏幕上看到自己表演的身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
(2)教师对视频作品点评更加具体深入。与现场表演相比,录制下来的视频能够被反复观看,教师能够全面地点评该任务,如学生的语言准确性和流畅性、语言的交际功能性、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创造性,学生的表演水平和团队合作能力等,因此点评更具有价值。
(3)由于视频文件具有易于存储和传播的特点,在版权受到保护的前提下,学生的作品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得到更多人的欣赏和点评;同时作为产出性任务,视频资料是对语言学习者形成性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也对学习者监测学习进步的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4.2 任务的局限性
(1)任务的复杂性限制了其开展的次数。为了完成
(下转页)
(上接页)
角色扮演任务,学生不仅需要完成剧本,还要组织排练、拍摄,有时还涉及后期视频编辑,整个任务会耗费较多的精力与时间。因此在一个学期之内难以多次开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言功能和语言知识学习的连贯性。
(2)任务的开展受到硬件及软件设备的约束。本文2.3中提到的技术要求是任务开展的前提,如果语言实验室的设备不达标或者学生不具备视频拍摄和制作的技能,任务将无法顺利开展。有时学生拍摄的作品或因画质或音质效果太差导致无法看清,会影响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积极性。
(3)任务的开展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计算机与网络设备操作熟练,能够及时应对视频播放过程中的突发问题,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来综合判断学生提交任务的质量和水平。此外,教师还要确保小组成员分工均等,避免基础薄弱的学生失去锻炼机会,同时充分尊重和鼓励学生、保护学生作品的版权等。
5 结束语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普遍被提倡使用的教学方法,网络信息时代,这种教学方法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各高校不断完善语言实验教学设备的今天,将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现代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是时展的趋势,也是优化英语课程的良好手段。本研究通过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教师应将角色扮演法与课堂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应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David Nunan.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2] Peter Skehan.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