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仲列传范文

管仲列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仲列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管仲列传范文

关键词: 《廉颇蔺相如列传》 训诂 校勘

伏: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肉袒伏斧质”,课本译注:“解衣露体,伏在斧质上。……质,同‘锧’,承斧的砧板。”

谨按:“斧”、“质(锧)”灼然二物,则缪贤身所伏,乃“质”上,非“斧”上,“伏”字可疑。按《汉书·文三王传》:“于是梁王伏斧质,之阙下谢罪。”此“伏”亦决非其常义所能穿凿,何则?“伏于斧质上”,又如何能“之阙下”?

二“伏”字皆当读为“负”。古书记人请“腰斩”罪,恒言“负斧(鈇)质(锧)”,如《汉书·元后传》:“车骑将军(王)音藉槀请罪,(王)商、(王)立、(王)根皆负斧质谢。”《后汉书·耿弇传》:“弇因复追(张)步,步奔平寿,乃肉袒负斧锧于军门。”同书《冯鲂传》:“(延)襃等闻帝至,皆自髡剔,负鈇锧,将其众请罪。”《后汉纪·孝桓皇帝纪》:“(李)固门生勃海王调等十余人负鈇锧,诣阙理固。”《三国志·魏书·陈王植传》晋·裴松之注引《魏略》:“会(曹)植科头负鈇锧,徒跣诣阙下,帝及太后乃喜。”皆其证。

又,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相如曰:‘……若肉袒负斧锧,叩首请罪,王必赦君。’缪贤从其计,赵王果赦贤不诛。”亦作“负”。

亦: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亦”字,课本无注,或以为如今语“也”。

谨按:此“亦”既承上文预言“则幸得脱矣”而来,则当训为“果”。古书“亦”有“果”义,如《新序·杂事二》:“楚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畏昭奚恤,亦诚何如?’”《战国策·楚策一》“亦”作“果”。即其证。又如《中山策》:“司马喜曰:‘王立(阴姬)为后,以绝赵王之意。世无请后者。虽欲得请之,邻国不与也。’中山王遂立以为后,赵王亦无请言也。”言果无请言。又如《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山阳公载记》:“公曰:‘刘备,吾俦也。但得计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无类矣。’备寻亦放火,而无所及。”言果放火。又如《世说新语·德行》:“(罗企生)既出市,桓(玄)又遣人问:‘欲何言?’答曰:‘昔晋文王杀嵇康,而嵇绍为晋忠臣。从公乞一弟以养老母。’桓亦如言宥之。”言果如言。并皆“果”义。

又,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叙此,正作“果”。详见上“伏”条。

负: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宁许以负秦曲”,课本译注:“宁可答应,而让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明以“承担”释“负”义,非是。

谨按:此“负”当训“被”或“加”,如《管子·法禁》:“废上之法制者,必负以耻。”唐·尹知章注:“负,犹被也。废法制者必被之以耻辱也。”又如《汉书·英布传》:“夫楚兵虽强,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以其背明约而杀义帝也。”唐·颜师古注:“负,加也。加于身上,若言被也。”

然则“负秦曲”,即“被秦曲”或“加秦曲”。

无意、城邑:

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

“无意”、“城邑”,课本无说。

谨按:“无”下本无“意”字,此涉上文“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而衍。李善《文选·潘岳〈西征赋〉》注、卢谌〈览古诗〉注、曹丕〈与钟大理书〉注、李贤《后汉书·朱晖传》注引此,皆无“意”字,《艺文类聚·宝玉部》、《太平御览·人事部》同。

又“城邑”,《与钟大理书》注引,“邑”作“色”,《朱晖传》注引、《太平御览·服章部》引亦同。按:作“色”字为是。《西征赋》注引与今本同,乃后人依误本《史记》而改。清·胡克家《文选考异》:“袁本‘邑’作‘色’。”是《史记》本作“色”字甚明。

盖“无”下既衍“意”字,则“无意偿赵王城色”乃文不成义。浅人因改“邑”为“色”以通其意,通则通矣,终非史文之旧。

辞谢: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辞谢”,课本注:“婉言道歉。”明以“婉言”释“辞”义。

谨按:《吕氏春秋·观世》:“(晏)婴可以辞而无弃乎?”汉·高诱注:“辞,谢也,谢不敏而可以弗弃也。”《国语·鲁语下》:“(母)遂逐之(文伯)。五日,鲁大夫辞而复之。”三国·韦昭注:“辞,请也。”谓请求宽恕。同书《晋语九》:“简子如晋阳,见垒,怒曰:‘必杀(尹)铎也,而后入。’大夫辞之,不可。”谓代尹铎道歉。是“辞谢”乃同义复用,“辞”亦“谢”义。

课本以“道歉”释“谢”义,甚是;而以“婉言”释“辞”义,则失在望文生训。

怀: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怀”字,课本无注,或以为“怀藏”之“怀”。

谨按:《文选·卢湛〈览古〉》:“连城既伪往,荆玉亦真还。”唐·李善注引《史记》:“相如度秦王特以诈伪为与赵城,实不可得。乃使从者衣褐,裹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是李善所见《史记》“怀”作“裹”。又,《太平御览·人事部七十四》引《史记》:“相如就舍,使其从者衣褐,裹璧,亡归赵。”亦作“裹”。

按:“裹”字不合文意。此文“怀”当作“褱”,《说文·衣部》:“褱,俠也。”清·段玉裁注:“俠,當作夾,转写之誤。《亦部》曰:‘夾,盜窃褱物也。’……腋有所持,褱藏之义也。”按:段说甚是。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老子·德经》:“是以圣人被褐而褱玉。”是其例。

“褱”、“裹”形相似,易讹为“裹”。若本是“怀”字,则无缘致误。

缪公: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缪公”,课本注:“即秦穆公,缪同穆。”

谨按:“缪”、“穆”古虽通用①,然其为谥号,则含义不同,善恶有别。如《周书·谥法解》:“名与实爽曰缪。”“布德执义曰穆。”且“谥者,行之迹也”②,乃人一生之荣辱所系,不可不辨。

按《史记·蒙恬列传》:“昔者,秦穆公杀三良而死,罪百里奚,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缪’。”字虽书作“穆”,而蒙恬犹识其号曰“缪”。又如《论衡·福虚篇》评秦穆、晋文之谥曰:“穆者误乱之名,文者德惠之表……晋文之谥美于穆公。”字虽亦书作“穆”,而汉·王充犹识其号为恶谥。是秦穆公得恶谥于“错缪”、“误乱”。

然“缪”、“穆”自有其本义③,其所以有“错缪”、“误乱”之义,则另有一“谬”字在。《说文·言部》:“谬,狂者之妄言也。”狂者思维错乱,故言语多妄,举动荒谬。考秦穆公生平行状,一“谬”字可当之。

坚明: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坚明约束”,课本译注:“坚决明确地遵守信约。约束,信约。”明以“坚决”、“明确”分释“坚”、“明”之义,其后无动词,故又添加“遵守”以完足文意。非是。

谨按:“明”当读为“盟”。“盟”本从“明”得声,故“盟约”又可书作“明约”,如《史记·苏秦列传》:“故敝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之诏诏之。”《汉书·英布传》:“夫楚兵虽强,天下负之以不义之名,以其背明约而杀义帝也。”《史记·黥布列传》“明约”作“盟约”。而“盟约”连文例则不胜枚举,故不赘。至于“坚盟约”连文例,如宋·刘学箕《和林处士梅诗》:“后凋孰与坚盟约,松竹青青共岁阑。”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五:“太子可早速退师,以坚盟约。”

又如《太平御览·人事部七十四》引此文,作“自秦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有坚盟约者”,此当为《史记》原本。盖写本或借“明”为“盟”,后人不晓“坚明”之义,因于“约”下增“束”字以通其意,而本真遂晦。

亦:

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亦”字,课本无注。

谨按:末句“赵亦终不予秦璧”之“亦”,承上文“秦亦不以城予赵”而言。而上文之“亦”,则于其前文无所承。此“亦”当训“乃”,古书“亦”有“乃”义。如《书·康诰》:“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潜夫论·述赦》“乃”引作“亦”。《左传·文公二年》:“吾以勇求右,无勇而黜,亦其所也。”《定公元年》:“为宋役,亦其职也。”《襄公二十一年》:“若上之所为而民亦为之,乃其所也,又可禁乎?”“亦其所”、“亦其职”、“乃其所”文例皆同,“亦”即“乃”义。

又如《文选·卢湛〈览古〉》:“连城既伪往,荆玉亦真还。”唐·李善注引《史记》:“秦乃不以城与赵,赵亦终不与璧。”正作“乃”字。

加胜: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胜”字,课本失注,或以为“胜利”之“胜”。

谨按:“加胜利于赵国”,语甚不辞。此“胜”当读为“乘”。古书“乘”有“陵”义,如《国语·周语中》:“佻天不祥,乘人不义。”《汉书·礼乐志》:“世衰民散,小人乘君子。”三国·韦昭、唐·颜师古并注:“乘,陵也。”又,《太平广记》卷二九三引《志怪·顾邵》:“鬼本欲凌(陵)邵,邵神气湛然,不可得乘。”上言“凌”、下言“乘”,“乘”即“陵”义。

字又借用“胜”,如《易·渐六十四》:“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三国·虞翻注:“胜,陵也。”《管子·君臣上》:“是以上及下之事谓之矫,下及上之事谓之胜。”《荀子·不苟》:“君子直立而不胜,坚强而不暴。”清·王先谦集解引王念孙曰:“此谓君子虽特立独行,而不以陵人。”《商君书·画策》:“神农既没,以强胜弱,以众暴寡。”皆其例。

“胜”,繁体作“勝”,从力,朕声。《易·咸》“滕口说也”,唐·陆德明释文:“滕,九家作乘。”《史记·宋微子世家》“战于乘丘”,南朝宋·裴駰集解引徐广曰:“乘,一作媵。”“滕”、“媵”皆从“朕”得声,故“胜”可通作“乘”。

又如上文记秦王请奏瑟于赵王,赵王鼓瑟,而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辱赵甚矣,然遭蔺相如令击缶相娱。秦群臣不甘心,又欲“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又遭蔺相如“以秦咸阳为赵王寿”相对。故下文总言“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

然则“加胜于赵”,即“加乘于赵”,换用今语表达,犹言“把欺凌加给赵国”。

待:

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待”字,课本无注,或以为“等待”之“待”。

谨按:此“待”当训“御”,如《易·系辞下》:“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左传·宣公十二年》:“内官序当其夜,以待不虞。”又如《国语·鲁语下》:“帅大雠以惮小国,其谁云待之?”同书《楚语下》:“子常为政,而无礼不顾甚于成、灵,其独何力以待之?”三国·韦昭并注:“待犹御也。”《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廉颇坚壁以待秦。”亦同此义。

中古时代,亦多见此用例。如唐·柳宗元《兴州江运记》:“戍人无虞,专力待寇。”《新唐书·段秀实传》:“今外有不廷之虏,内有梗命之臣,而禁兵寡少,卒有患难,何以待之?”宋·王禹偁《济州众等寺新修大殿碑序》:“院宇弗葺,垣墉半倾,待风雨、避燥湿外,则无观焉。”并皆“防御”义。

溅:

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溅”字,课本无注。

谨按: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放光般若经·第五卷》引《史记》:“五步之内,以血溅大王衣。”同书《五分律·第八卷》、《出耀经·第十八卷》两引《史记》:“以五步之内,以血溅大王衣。”“王”下并有“衣”字,此当据补。

又如《韩诗外传·卷六》:“诸侯相见,不宜不朝服,不朝服,行人卜商将以颈血溅君之服矣。”《后汉书·伏后纪》:“后手持缣数匹,董承使符节令孙徽以刃胁夺之,杀傍侍者,血溅后衣。”《晋书·嵇绍传》:“绍遂被害于帝侧,血溅御服,天子深哀叹之。及事定,左右欲浣衣,帝曰:‘此嵇侍中血,勿去。’”可为旁证。

又如“溅”或书作“湔”,如《太平御览·卷二百八十一》引《说苑》:“常愿肝脑涂地,用颈血溅敌久矣。”今本《说苑·复恩》“溅”作“湔”。古书“湔”亦有“污”义,如《战国策·齐策三》:“君听臣则可;不听臣……臣辄以颈血湔足下衿。”又曰:“有侵君者,臣请以臣之血湔其衽。”宋·姚宏并注:“湔,污也。”二例“湔”下有“衿”、“衽”,亦可为旁证。

此文“以颈血溅大王”,“溅”亦“污”义,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沙弥十戒并威仪》引《考声》:“溅,谓不净也。”又引《文字典说》:“溅,灒也。”按《说文·水部》:“灒,污洒也。一曰水中人。从水,赞声。”清·段玉裁注:“谓用污水挥洒也。释玄应曰:‘江南言灒,山东言湔。’《史记·廉蔺传》作‘溅’。”按:玄应、段注皆是。“污洒”义上,三字本同词。方音稍异,故赋形有别,就中“灒”当为正字④。课本不注“溅”字,盖以为“溅水”之“溅”,失之。

常: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常”字,课本失注,或以为“经常”之“常”。

谨按:“每”、“常”不相呼应,此“常”当训“必”,二字古书中常为互文或异文。如《晏子春秋·外篇》:“物有必至,事有常然。”“常”、“必”互文。《战国策·齐策四》作“事有必至,理有固然。”“固”亦“必”义。《文选·潘岳〈秋兴赋〉》注引,作“物有必至,事有当然”。“当”亦“必”义。又,《列子·黄帝》:“夫喜之复也必怒,怒之复也常喜。”《文选·陆机〈演连珠〉》:“臣闻理之所守,势所常夺;道之所闭,权所必开。”又“臣闻理之所开,力所常达;数之所塞,威有必穷。”上三例亦“常”、“必”互文。异文例,如《韩非子·内储说下》:“子见王,常掩鼻。”《战国策·楚策四》作“子为见王,则必掩子鼻”。又,《吕氏春秋·遇合》:“于是令其女常外藏。”《韩非子·说林下》作“必私积聚”。又,《孔子家语·在厄》:“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尸子·明堂》作“取人者必畏,与人者必骄。”皆“常”、“必”异文。

是“每朝时,常称病”,“常”即“必”义。

畏匿之:

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

“畏匿之”,课本无注。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史记》:“‘畏匿之’,《文选·卢谌〈览古诗〉》注引,作‘畏匿’,曹摅《感旧诗》注引,作‘畏之匿’,按:作‘畏之匿’者是也。今本‘之’字在‘匿’字下,则文不成义。”

谨按:此传本无误,王校非是。“匿”古有“避”义,如《说文》:“匿,亡也。”“亡,逃也。”《广雅·释诂三》:“逃、亡、避也。”是“匿”与“避”义辗转相通。又,《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锐身为救灌夫,夫人谏魏其曰:‘灌将军得罪丞相,与太后家忤,宁可救邪?’魏其曰:‘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且终不令灌仲孺独死,婴独生!’乃匿其家,窃出,上书。”《汉书·灌夫传》文同。唐·颜师古注:“匿,避也,不令家人知之,恐其又止谏也。”即释“匿”为“避”。又,上文云:“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避匿”乃同义复词,“匿”即“避”义。

然则“畏匿之”犹言“畏避之”。后人不知“匿”、“避”义近,故于“畏匿之”一语,或削“之”,或跳脚。王氏不察其伪,反据以校勘未误之文,疏矣。

注释:

①《史记·鲁周公世家》:“武王有疾,不豫,群臣惧,太公、召公乃缪卜。”南朝宋·裴駰《集解》引徐广曰:“古书‘穆’字多作‘缪’。”.

②《周书·谥法解》文.

第2篇:管仲列传范文

本次展览作为精品展的第一回,展出了馆藏北平艺专师生的油画精品30余幅,其中包含中国美术史上的众多重要人物的作品,如吴法鼎、李毅士、徐悲鸿、吴作人等,其中许多作品为国内近年首次展出。本次展览的展品珍贵,视角独特,是对北平艺专历史的一次回顾、梳理、重新发现和较为系统的展示。对于重新认识北平艺专时期的美术,挖掘北平艺专在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不管是国立还是私有,作为一家美术馆都应有着丰富的收藏,而以中央美院美术馆为代表的学院美术馆则有着更完整、系统的历史传承和更强大的学术研究能力,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其他性质的美术馆所不具备的。借助中央美术学院的地缘优势,中央美院美术馆每年都会收藏应届学生的优秀毕业作品。一方面这能够保证美术馆作品收藏的持续性;另一方面,对于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这些准艺术家而言,作品被母校收藏无疑也是他们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这些技法完备、修养良好的在校教师也身兼职业画家的双重身份,他们的作品无疑也是当时若干艺术取向中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选择。而在教师作品收藏方面,美院美术馆同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在这样的整体背景下,有了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展览。

与直观的展览呈现相配合的是幕后对美术史的研究和梳理,如果缺乏严谨历史清理工作,展览便等同于画廊、拍卖等商业性展览。作为本次展览的学术主持,曹庆晖教授一直着力于20世纪近现代美术史的研究。开阔的视野与深厚的修养积淀,使他对展览的主题和线索等诸多学术问题驾轻就熟。曹庆晖教授在展览相关的文章(其节选部分《校史与校藏》发表于本报第123期)中提到了中央美院的前身和整个大的历史背景,其介绍结合相应的时间表格,非常详尽地将中央美术学院校史的沿革以及馆藏重要作品一一对应起来。作为美院学生入校的第一堂课,了解美院的起源和变迁,才能真正的了解整个中国油画甚至中国艺术在近现代以来的发展规律和趋势。

笔者认为,本次展览的以下诸方面的特点是最为称道的。首先,在展览现场的布置中,清晰地呈现出时间脉络。重要馆藏作品与展览图册、书笺信函等历史文献,全面地还原了当时的历史面貌,使展览的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其次,作为馆长,王璜生非常擅于发挥美术馆及其连带资源的作用,在来美院履职的短短几年内的时间就做出了很多优秀的展览,而且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系列展,年度展,这些作为持续性的展览,其品牌的影响力正逐渐扩大。而且从之前的馆藏作品修复展,到现在的北平艺专精品展,有着很清晰的脉络,所有的展览不再是单一的展览,也不仅仅是单一链条上的系列展,而是有着很多显在的或者隐形的线索交叉穿梭其中的综合性的展览。再次,该展览不仅仅重视学术性的梳理,也将媒体推广做到极致,我们在公交站的广告橱窗中可以看到大幅的海报,而且几乎是遍布整个北京。这对于培养普通民众走进美术馆的习惯和系统了解中国阶段美术史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另外,此次展览作为“百年辉煌”的一部分,由点带面的呈现出中央美院一百年来的历史沿革和整个中国大环境下的艺术发展。让我们在了解徐悲鸿对于中国美术贡献的同时,全面了解同时期甚至更早时期为中国艺术做出突出贡献的一批老辈的艺术家;在了解美院的前身“艺专”的同时,了解“北京”与“北平”,“专门”与“专科”这些曾经的历史称谓的时间节点和与学院领导、政府归属的关联;在了解“西学东进”的同时,直观的了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了解时代背景下中西方艺术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第3篇:管仲列传范文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节选自《史记·管晏列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信:使……守信用

B.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与:给予

C.上服度则六亲固——服:服从

D.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将:扶持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管仲有“政治才干”的一组是( )

①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②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③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④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

⑤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⑥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

A.①②⑥

B.②③⑥

C.④⑤⑥

D.②③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仲与鲍叔牙交情深厚。两人一起做生意,分财分利的时候,因为管仲贫困,鲍叔牙常常多分一些给他。

B.公子纠败,管仲没有为之死,而受囚受辱的原因是功名没有显于天下,自己的政治抱负没能实现。

C.管仲巧妙地处理君臣关系,灵活有节地施政,是齐国称霸诸侯的重要原因。

D.管仲是人们公认的贤臣,而孔子却看不起他,认为管仲应劝勉齐桓公称王而非称霸。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2.B

3.A

第4篇:管仲列传范文

晏婴是齐国莱地夷维人,字平仲。其父晏弱是齐国上大夫,父死后晏婴继任齐国上卿。关于他的治国事迹,有许多故事和传说。由于晏婴辅政带有传奇色彩,所以司马迁对其十分佩服,称:“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管晏列传》)

从管理思想角度看,晏婴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不尽人意的情境下如何辅政的典范。晏婴与管仲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管仲得到齐桓公的高度信任和充分放权,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智。而晏婴辅政时期所奉基本不是明君,身边多有奸佞掣肘,不但无法尽情发挥自己的作用,而且还要处处防备不虞之祸。如果说,管仲可以意气风发,晏婴则必须小心谨慎;管仲的智谋方略可以产生出十二分的效力,晏婴只能感叹不如意事常十有八九;管仲目标定位于尊王攘夷称霸天下,晏婴只能尽力为延缓齐国的衰败速度而宵衣旰食。在一定意义上,管仲式的情境可遇不可求,而晏婴式的情境更为常见。所以,晏婴的样板更具有普遍性。在治国策略上,管仲是从组织的“顶层设计”出发,晏婴则是从个人的“水磨功夫”出发。《史记》对晏婴治国的策略概括为:“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管晏列传》)

晏婴从政的基本策略是未谋进先谋退,以洁身自好把自己置于影响他人的有利之地,以道义准则坚守自己的价值底线,所以,晏婴的节俭克制,与管仲的奢侈张扬形成明显的对比。他一辈子为上卿,吃饭不用两样肉菜,妻子身穿粗布破衣,自己身为相国,“衣十总之布,食脱粟之饭”(总为,布之八十缕为,十为粗布;脱粟为碾去粗糠的糙米),下饭所用不过是“茆菹”“苔菜”之类,即普通咸菜。这在周围的奢华背景下显得格外抢眼。关于晏婴节俭的故事极多。如晏婴为相三年后,齐景公在宠臣梁丘据的鼓动下,以晏婴中饭肉食不足而给他增加封地,被晏婴婉拒(《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十七)。晏婴一次正吃饭时,宫内有使者来,晏婴招呼他一起吃饭,结果两人都没吃饱。使者回去告诉齐景公,景公大为感动,“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婴坚辞。景公以管仲坦然接受桓公的恩赐为例,强迫晏婴接受。晏婴回答说:“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同上第十八)晏婴的家居也十分寒碜,宅所潮湿狭隘,靠近市场,噪声喧嚣,景公打算给他换一个好一些的住宅,也被晏婴坚拒(同上第二十一)。景公乘晏婴出使晋国不在之机,直接把晏婴家的邻居拆迁了扩建新宅。晏婴回来后谢过景公,拆了新宅恢复邻居原样,又把邻居请回来(同上第二十二)。晏婴上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了说:“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任之甚耶?”派人送给他辂车驷马,遭拒绝后再送来,往返多次,最终晏婴也没接受(同上第二十五)。正因为晏婴的节俭近于自虐,而先秦主张节俭最出名的是墨子,唐代柳宗元就怀疑《晏子春秋》是墨家门徒所做。“墨好俭,晏子以俭名于世,故墨子之徒尊著其事,以增高为己术者。”(《辨晏子春秋》)尽管柳宗元的说法比较牵强,但也可看出晏婴节俭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晏婴的节俭不仅仅是洁身自好,而是推及政务。当齐景公要给晏婴增加禄地时,晏婴以给民众减轻负担作为给自己的俸禄,回答说:“君商鱼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十六)即请求景公做到三件事:一是鱼盐贸易在关市上只检查不征税;二是农田税率取十分之一;三是放宽刑罚,死改为刑,刑改为罚,罚则免去。当景公得知晏婴住宅临近市场时,顺便问他市场何贵何贱?晏婴乘机回答:“踊贵而屦贱”,踊为假肢,屦为草鞋,当时齐国用刑过滥,导致市场的假肢生意兴盛。齐景公因此而受到触动,为之省减刑罚。时人云:“仁人之言,其利博哉!晏子一言,而齐侯省刑。”(《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二十一)类似的谏言还有许多。

关于政务,由于晏婴碰上的君主都不怎么样,齐灵公昏聩不明,齐庄公骄奢逸,而且庄公竟然因为被崔杼杀了。齐景公刚即位时要稍好一些,略通情理,但也酗酒作乐,性情残暴,大兴土木,横征暴敛。在这种情境下,晏婴留诸史册的记载,自然以谏言为主。关于晏婴进谏,有很多记载和故事,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进谏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艺术。例如,齐景公同大臣喝酒,喝高兴了就宣称:酒宴上不讲礼节。晏婴马上指出:礼节还是需要的。景公不听,晏婴也不再吭气。席间景公出去,等再回来时,晏婴故意不以礼待之,等到景公为晏婴的失礼僭越而发怒,他才指出:这就是你说的酒宴不讲礼节,迫使景公认错(《晏子春秋・内篇谏上》二)。和晏婴同时的弦章也善于进谏,但针对景公每每滥饮不改的恶习也受不了,当景公连喝七天七夜时,弦章发出“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的警告。景公大为恼怒,对晏婴说,听从弦章则为臣所制,不听弦章则可惜其死。晏婴马上回答说:“幸矣,章遇君矣!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四)把景公放置在明君的地位,使其不得不接受谏议。还有如谏景公不杀养马圉人等等,类似的例子在《晏子春秋》中比比皆是。正是这种不断进谏,使晏婴对政务管理中投鼠忌器的问题有深刻感受。当景公问晏婴治理国家的难处是什么时,晏婴答之以社鼠猛狗。社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而老鼠在里面做窝,“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有人有好酒卖不出去,是因为店里养有猛狗,“公狗之猛,人挈器而入,且酤公酒,狗迎而噬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治国要警惕的正是这类社鼠猛狗。人主左右“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不诛之则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秉掌国家权力的大臣“欲干万乘之主,而用事者迎而之,此亦国之猛狗也”。“左右为社鼠,用事者为猛狗,主安得无壅,国安得无患乎?”正是在这种谏议之中,确立了晏婴的为政原则,也形成了他的进谏艺术。

关于晏婴节俭、进谏的著述已经有很多,但有一点却被人们忽视――在普遍性奢侈的情境下,晏婴以节俭别树一帜特立独行,如何能够站得住脚?怎样同其他不尽如意的上司和同事合作?会不会因此而遭到排挤?晏婴是如何做到既坚守底线又不出局的?而这些问题,正是研究管理更需要关注的。但要把这些问题分析到位,需要长篇大论。司马迁读过《晏子春秋》,而他在写《管晏列传》时,关于晏婴仅仅取了同越石父的交往和马夫的转变两个小故事,用了几百字,就说得活灵活现。中国古人论事有个特点,就是省略分析过程直述结论,以归纳和洞察直奔主题。按照《史记》对晏婴治国的概括,他在朝廷上,君主说到的事情,则危言进谏,而这种进谏,应把握君主能够接受的程度。“语及之”就意味着在话题上能够取得共鸣,所以存在着讨论乃至说理争辩的前提。而君主不说的事情,“语不及”则不说只做。这种策略,与孔子的思想是相通的。孔子曾言:“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论语・宪问》)这样,既能进退自如,又能坚守正道。有道之国,就遵命行事,无道之国,则斟酌行事,这正是晏婴的基本对策。齐景公频繁给晏婴赐赏,也隐含着引诱其同流合污之意,而晏婴把这种十分难解的关系处理得恰到好处。从相关资料的记载来看,晏婴起码有以下做法可供研究:一是针对不同的对象采用不同的说辞;二是移情考虑对方的可接受性;三是在不违背自己底线的情况下给对方留有馀地。例如,晏婴拆除了齐景公给自己扩建的住宅,但又通过田桓子向景公说情,最终取得景公同意。所以,孔子对晏婴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很推崇,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晏平仲可谓能远害矣。不以己知是驳人之非,逊辞以避咎,义也夫。”(《孔子家语・曲礼子夏问》)

正是在与各色人等打交道的过程中,晏婴形成了既和光同尘、又特立独行的行为模式,并总结出了和而不同的管理思想。与晏婴同时的大臣梁丘据,处处揣摩君主意图,事事讨得君主欢心。齐景公为此感慨道,“唯据与我和夫!”晏婴反驳说:“据亦同也,焉得为和?”景公追问:“和与同异乎?”晏婴答道:“异。”对和与同的区别,晏婴解释说,和就像做羹,“水、火、醯、醢、盐、梅”烹烧鱼肉,厨师需要以不同味道互相调剂,才能做出美味佳肴。音乐需要以“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相辅相成,以“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相济相配,才能动听悦耳。君臣关系也是一个道理。“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而梁丘据不是这样,“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这哪能算和啊?只能算同。同是不可取的。“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二十年)这种和而不同的哲学思维,奠定了晏婴在管理思想史上的地位。

第5篇:管仲列传范文

竹马之交:指幼年时就要好的朋友。《世说新语・方正》:“帝曰:‘聊故复忆竹马之交好不?’” 。

管鲍之交:春秋时齐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八拜之交:原指世代有交情的两家弟子谒见对方长辈时的礼节,旧时也称异姓结拜的兄弟姐妹。《闻见前录》:“公至北京,李稷谒见,坐客次,久之,公着道服出,语之曰:‘而父吾客也,只八拜’。稷不获已,如数拜之。”

杵臼之交:指交友不分贵贱。《聊斋志异・成仙》:“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杵臼交。”

布衣之交:平民之间的交往、友谊。也指显贵与无官职的人相交往。《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莫逆之交:指彼此情投意合的朋友。《北史・司马膺之传》:“所与游集,尽一时名流。与邢子才王景等并为莫逆之交。”

再世之交:指与人父子两代都结为朋友。《宋史・邵伯温传》:“伯温入闻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

忘年之交:指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逊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

君子之交: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车笠之交:指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周处《风土记》:“越俗性率朴,意亲好合,即脱头上手巾,解腰间五尺以与之为交,拜亲跪妻,定交有礼……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

金石之交:指交谊深厚,如金石般坚固。《汉书・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金兰之交:同辈的结谊又称结拜、结义、换帖。《世说新语・贤嫒》:“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贫贱之交:指在贫困时结交的朋友。《后汉

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忘形之交:指彼此以心相许,不拘形迹的朋友。《新唐书・孟郊传》:“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交。”

款交:至交,挚友。《南史・隐逸传上・杜京产》:“ 会稽孔■清刚有峻节,一见而为款交。”

至交:指交情最深厚的朋友。语出孟郊《劝友》诗:“至白涅不缁,至交淡不疑。”

神交:指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语出《三国志・诸葛瑾传》:“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闻也。”

第6篇:管仲列传范文

儒学的未来

邵汉明

要想解答什么是儒学,先要弄清什么是“儒”?传统的解释:儒是一种职业,即从事“相礼”的工作。在古代,祭祀是一项十分普遍、十分重要的活动,而祭祀仪式离不开礼,要严格依礼来进行。祭祖、祭天、祭神等等祭祀仪式都有十分复杂的礼仪规定,一般人主持不了这样的仪式,非从事“相礼”的儒来主持不可。儒在后来的演变发展中,其内涵逐渐泛化,一般的读书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皆可称之为“儒”。

我们再从“儒”的字型结构来看,“儒”,左侧“亻”,右侧“需”,人的需要。这就意味着,一方面,儒是关心、关注和研究人的需要、人的各种问题的;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儒经过思考和研究所得到的关于人的认识和思想是人所需要的,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种认识和思想的滋养和指导。

“儒”的如上考察和把握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儒学是有帮助的。那么,何谓儒学呢?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其后绵延不绝,迄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这一定位是没有毛病的。不过,学界更多的是从儒学的内涵或学术旨趣来把握儒学,有说儒学是心性之学,有说儒学是人学,有说儒学是一种政治哲学,有说儒学是一种伦理道德哲学,等等。照我对儒学的认识和把握,我想说,儒学既是安身立命之学,又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儒学作为一种安身立命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内圣”层面,所解决的是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精神寄托、精神安顿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精神家园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坚信,构建精神家园,儒学可以提供积极而丰富的思想资源。孔子讲“乐道”,讲“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讲“养心”,讲“收其放心”,讲“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皆在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皆在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并从此种满足与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愉快。

儒学作为一种经世致用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外王”层面,所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儒家特别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兼善天下”,强调“学而优则仕”。孔子云:“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也。”(《论语•宪问》)意思是说,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理当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为社会、为国家、为民族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否则,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贪图安逸,就不配做一个知识分子。在天下无道之时,以道家为代表的隐者认为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正因其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的必要,在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应“知其不可而为之”,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儒学是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的综合、总结,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儒学在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中将继续发挥作用。

(选自《儒学的未来》)

1.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儒”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儒”是一种职业,祭祖、祭天、祭神等等祭祀仪式也可以由他们严格依礼来主持。

B.“儒”的字型结构意味着,儒是关心、关注和研究社会的需要、社会的各种问题的。

C.“儒”的字型结构也意味着,儒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认识和思想的滋养和指导。

D.“儒”是指一般的读书人、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其内涵在从古至今的发展中没有变化。

2.下列各项,不能证明“儒学作为一种经世致用之学”的一项是( )

A.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分子要为社会、国家、民族作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B.在天下无道之时,人要“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样,人生才彰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C.“学而优则仕”表面上是提倡读书做官,实质是儒家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的通俗表达。

D.孔、孟都从追求精神层面、道德层面的满足与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愉快。

3.下列各项表述不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儒学是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的综合、总结,它既是安身立命之学,又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B.正因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的必要,在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C.在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中,要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儒学是可以提供积极而丰富的思想资源的。

D.考察“儒”的职业及其演变,分析“儒”的字型结构,这些对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儒学是有帮助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30分)

管晏列传

司马迁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节选自《史记》)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事:侍奉

B.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多:称赞

C. 仓廪实而知礼节 廪:粮仓

D. 故论卑而易行易:改变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管仲之谋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 子孙世禄于齐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善因祸而为福 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D. 乃称霸哉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叔让贤,才使得管仲子孙世代都在齐国享受俸禄,十几代人都得到了封地,成为有名的大夫。

B.管仲执政善于顺应民情,懂得给予也正是为了取得的道理,而且深深知道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

C.管仲认为,仓库充实人才知道礼仪节操,衣食富足人才懂得荣誉耻辱,这种思想具有积极意义。

D.司马迁认为,管仲能够顺势助成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使上下互相亲近,值得赞颂。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翻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8-9题。(20分)

咏 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8.贺知章的《咏柳》和曾巩的《咏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唐宋诗歌不同的风格,试从诗歌意趣和表现手法方面概括两首诗的不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两首诗都用了“不知”一词,说说它们体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0-13题。(35分)

对不起

李 娟

我来到喀纳斯的第三天,这家牧民刚转移过来,驻扎在我宿舍对面的草地上,隔着一条马路。当时他们的驼队很寒酸,没有什么像样的家什。卸骆驼时我和刚认识的朋友碧站在路边看了一会。大家都在忙碌,只有一个穿红衣的姑娘在小河边洗胳膊,梳头发。长途跋涉结束之后,显得疲惫又欢喜。

今天晚饭前散步回来,再次路过那家简陋的伊特罕(临时帐篷),看到两个妇人正在烧茶,一个光屁股小孩子站在一旁愣愣地往远处看。雨过天晴,夕阳充沛。这情景动人极了。我忍不住拿出相机拍了几张。但距离太远,角度也不好,便越走越近了。

走到跟前,一个女人说:“你好啊。”这是在景区,一般牧民也能说几句汉语。

我笑着也问候了几句。正打算近距离拍几张时,突然他指着孩子说:“照相的话,你就给他一点钱吧!”

我心里一沉,立刻用哈语问:“你说什么?”紧接着又问,“给多少?”她笑嘻嘻地说:“50!”

我一时反感如潮,立刻扭头就走。并且用最鄙夷的口吻“切”了一声。这些反应全都在5秒钟之内。

然而5秒钟之后就猛地转醒,我这是怎么了?①难堪与慌乱席卷全身心。我迅速稳定情绪,又扭头对她说:“你等一等!”

我回到住处取了一盒酸奶和一包零食糖果,再次出门走向这个家庭。

我这是怎么了?②那么多的时候,我一点也看不到自己的的恶劣……

当我手持相机,浑身优越感地走向她们,我无视她们的骄傲,她们的自尊。以猎奇的角度,把她们的贫穷、慌乱、局促暴露在一个陌生人的镜头前。我拍完了,得到了,掠取了,就理所当然地走了,却留给她们不解和失落……

我越走越近,远远的,我看到她们停下手边的活计,一边惊奇地转身看向我。

我越走越近,忍不住微笑起来。像终于放下了包袱,然而这包袱将永远伴随着我。

我一直走到跟前,把这点礼物交在女主人手里,搭了几句话,问她们驻扎几天,搬往何处云云。

然后她指着孩子说:“你照相吧!”

云彩大片散开,光线更加浓腻,更加美妙。小孩子叉着光腿扭头往这边看。炊烟在林间缭绕。我看了一眼,又看了一眼。我摇了摇头。我不能再损坏了,不能再打扰了。几张富有情调的照片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刚刚重建了平等,不是吗?我们刚刚建立起自尊,不是吗?

我说:“不,我走了,再见!”

她愣了一下,说:“那么就喝茶吧。”

我说:“谢了,不用。”我坚定地往回走。

她又喊住了我:“你要奶疙瘩吗?”

“不用。谢谢!”

我走了很远,回头看到她们还在往这边看。

对不起,再见,愿你们平安。

(选自《晶报》)

10.分析画线句子对全文所起的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两处标有序号的“我这是怎么了?”含意是不同的,请简要分析。

我这是怎么了?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这是怎么了?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文章标题“对不起”所包含的内容。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开篇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牧民的生活状况,为下文的叙述描写做铺垫。

B.“放下了包袱”和“这包袱将永远伴随着我”互相矛盾,表明“我”心情极度紧张。

C.文章结尾简短的对话,表现了牧民的淳朴、热情、好客,突出了“我”的不近人情。

第7篇:管仲列传范文

本文以苏教版高中语文《〈史记〉选读》第四专题“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的教学为例,阐述文言选修教材进行文化研读的一些策略。

一、 立文――立足文本,领略文化内涵

“文化”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在教学中如何选择“文化”研读的切入点呢?

褚树荣老师提出的方法之一是“按材定教”,即“尊重教材编写者的设计”,因为“教材编写者总是对入选课深入研究,包括文本研究和相关评论,总是根植于文言文的特质来设计教学内容,总是对课程作了纵观和鸟瞰以后,来编纂教材”。根据这个方法,我抓住专题“教学说明”提出的第一个教学目标:“阅读本专题中的传记,了解孔子、屈原等人物的生平,理解这些人物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他们的理想追求、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来组织教学。

在完成这一教学目标时,我结合每篇传记后的“阅读与探讨”,引导学生立足文本,从概括生平事迹、认识行为动机、探讨人格品质、明确深远影响等角度对三位传主进行研讨。

比如《孔子世家》一文。通过研讨,学生概括出选文重点记述了孔子好学善思、被困陈蔡、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述《春秋》等活动,突出了孔子学而不厌、乐学会学、深思善悟、博学多才、循循善诱、穷且益坚等品格,并体会到司马迁对孔子《六艺》功业的赞美之心及对孔子人格的景仰之情。

在明确这些内容之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孔子这一人物在中国历史文化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从五个方面进行探究:

1. 整理文献。例如孔子周游列国见“世衰道微”而作的《春秋》,使“天下乱臣贼子惧”,得以让后人了解其间二百四十二年的史事,并据此作了《左传》。2. 设立私塾。用诗书礼乐来教授弟子,使古代文化得以流传、发展、变化。这是中华文明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3. 求学精神。如学琴时的勤奋钻研、深思善悟,读《易》时韦编三绝的刻苦精神。4. 教学方法。如“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在今天的教育中仍有其积极意义。5. 士人精神。“君子固穷”,不论处境如何,处变不惊,始终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定自己的原则。

最后,我用钱理群教授的一句话对师生的研读加以概括:“(孔子是)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思想家、教育家,同时又是一个在痛苦中不懈追求、探索的真正的知识分子。这样的孔子,为我们民族提供了具有源头性的思想与精神传统。”

二、 立人――立足文本,促进精神成长

钱理群教授强调:“在阅读经典的同时,还要阅读生活这部‘大书’,关心、参与现实生活的创造,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经典的理解。集中到一点,就是不要为读经典而读经典,读经典的目的是要促进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是为了‘立人’而读书。”

所谓“立人”就是立精神、立人格。从教近二十年,遇到不少学生为自己缺少目标、缺失信仰、缺乏动力而困惑、苦恼甚至麻木。当今,尘世纷扰,精神资源从何而来,理想人格如何塑造?首先要从经典文化中吸取。那么本专题的三篇传记又能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

我抓住本专题的名称“读其书想见其为人――史记的理想人格”,带领学生向更高目标――“立人”出发。

首先,解读专题名称的渊源。“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一句源自《孔子世家・赞》:“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司马迁说:我读了孔子的书,能想象到他的为人。这是司马迁对孔子的景仰之语。孔子这一人物上文已有分析,此处不再赘述。本专题的另外两个人物管仲、屈原,也是作者赞颂的对象。对管仲,是肯定其“上下相亲”“令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及其“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对屈原,是肯定其富国强民的理想追求、高洁不屈的高尚品格。

其次,理解专题内涵的特点。可以说《〈史记〉选读》第四专题的三篇传记,为学生架起了一座走进《史记》、走进司马迁心灵的桥梁。司马迁是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的,他在着力突显人物在历史进程中的优秀品格和高尚灵魂的同时,彰显的是自己的理想人格。所以,本专题以“读其书想见其为人”为名,正是为了引导我们读《史记》其书,想史迁其人,明《史记》理想人格,立自我理想人格。所以我再次引领学生立足文本,探究三篇传记中体现出的“史记的理想人格”。

第三,探究理想人格的丰富内涵。

其一:扬名声于后世的价值观。司马迁认为,立名后世是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在《孔子世家》中就借孔子之口表达这一观点:“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这与他在《报任安书》中的心声是一致的:“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本专题的三位传主都是有美名传后世的人,或是文学成就,或是政治才能,或是为人品质。

其二:在逆境中奋发的进取观。司马迁因“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而称他们是“倜傥非常之人”,因为在他看来,能在灾难和逆境中隐忍的人才是能成大事的人。孔子一生奔波、屡遭“斥”“逐”、被围绝粮、被学生质疑;屈原被嫉妒、被陷害、被疏远、被流放;管仲少时穷困、被君主驱逐、打仗逃跑、幽囚受辱,但他们的名字都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发展史中熠熠生辉。司马迁在为他们作传时饱含了推崇赞美之情,因为作者自己正是在逆境中高歌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家绝唱。

其三:泰山与鸿毛的生死观。司马迁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借蔡泽之口评论:“夫人之立功,岂不期于成全邪?身与名俱全者,上也;名可法而身死者,其次也;名在辱而身全者,下也。”他认为人建立功名不一定要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二者不可得兼的时候,那就要选择,不可贪生而污名。所以司马迁对于管仲因未显名于天下而选择生是赞同的,因为“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对屈原不愿眼看国家灭亡而选择死是赞美的:“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另外还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以著作抨击黑暗现实的勇气、士为知己者死的观点等等。让学生在探究中品味、思考、吸收、融化,建造自己的价值、信仰,最终铸造属于自己的理想人格。

第8篇:管仲列传范文

关键词: 导学案 参与 语文课程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的定义是:师生之间的交往。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是面向学生的课堂、着眼学生发展的课堂。语文作为一门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更应多角度、多渠道地让学生参与课堂,在师生、之间的交往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当前的语文课堂,虽然在课改之潮的影响下,大大改变了“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但课堂缺乏教师和学生个性,教师不敢放手,学生被动接受的现象依然是普遍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主体参与的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形式。因此,具有学生参与性的语文课堂,教师应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措施,调动学生参与语文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融入,由自主学习到学会学习,形成真正能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学形式。

以“导学案”来推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不失为一种可行的语文教学形式,不失为一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教学方式,它和新课程改革的“致力于学生学习行为和方式的改变”的追求是一致的。

所谓“导学案”,就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案,是教师备好了的教案让学生课前用。那么它又是如何推动学生“参与”语文课堂的呢?其实这主要是由教案的构成元素决定的。

一、简明实在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者对学者身心发展的期望,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本着陆继椿先生提出的“一课一得”的教学追求,简明的教学目标,可以克服学生自学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加强自主学习的针对性。因此当学生拿到“导学案”时,应该能马上清楚自己的学习任务并确立自身的学习目标。

二、帮助切入的情境资料

有效的导入准备,可以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充分的储备,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从而更自然地进入主体的学习过程。教师在准备这个环节教案时的主要任务,就是充分为学生创设好进入文本的情境,做好相关知识的铺垫。

三、结合学生的预习任务

没有挑战地接受学习往往使学生产生倦怠情绪,要想有效地推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与效果,预设任务是必须的,只有预设任务具体落到实处,学生在课堂展示环节才有可能参与其中。因此,语文教师在安排预设任务时必须精心设计并且具体分配,把任务尽量设计成有弹性的任务,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最终实现不同学生不同发展的目的。

以《管仲列传》“导学案”的预习设置为例,我是如此设计预习任务的。

预习:(一)通读文本,结合注释梳理文本,完成以下活动:(注:文言基础知识整理要写出例句并解释相关知识点,对已学过文言文中的相关文言现象做整理和拓展)

1.一词多义整理:见(不少于3例),信(有兴趣的同学整理)。

2.古今异义整理:(不少于2例,分别作出古义和今义的解释)。

3.词类活用整理:(找出文本中所有的例句,课外引申至少1句。1、2为必做项,3、4、5项根据兴趣选做)(1)使动用法;(2)意动用法;(3)名词活用做动词;(4)名词活用做状语;(5)形容词活用做名词。

4.特殊句式整理:找出文中的例句,同类列举至少1句,尝试总结特征、规律。

5.翻译下列句子:(在句子上圈出采分点)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

(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二)课前思考:管仲取得从政的极大成功,原因有哪些?(分条列举,尝试归纳)

四、灵动活泼的课堂展示

展示活动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目的,这是万变不离的宗旨。展示活动的内容是课前预设的任务,在完成预设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必定存在一定的疑问或障碍,课堂展示就是完善预设内容、梳理疑问、疏导障碍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巩固提升的过程。教师在设计活动展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气氛活跃而不失控

由于认识和能力上的差别,不同的学生在解读文本时不尽相同,于是在互补展示时往往形成争锋,场面热闹,但容易失控,流于低层次的吵闹而无助于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案时应明确交代活动的所有程序,尽量细化到每个环节,避免失控场面的出现。比如:抢答、辩论等活动方式,教师要做好管理工作。

(二)表现踊跃而不个别

由于学生个性上的差异,活动展示中学生的表现也大相径庭。有的学生表现欲很强,一有机会就抓住不放,形成话语垄断,虽然他个人很出彩,但剥夺了那些比较内向、不好表现的学生的锻炼机会,使这些人数还算较多的学生成为活动中的“弱势群体”,这是不符合“使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目标的。因此,教师在制定活动规则时,要充分考虑“弱势学生”的发展,在活动过程中还要见机行事、适当调控。比如:背默比赛、个性观点阐述、才艺表演等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协调工作。

(三)方式多样而无套路

为了让学生胸中有数,便于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活动准备,活动程序和细则一般都要在“导学案”上详细交代。这样时间一长,活动流程往往形成套路,便日渐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这就要求作为教学管理者的教师在准备“导学案”时,不仅要充分发挥个人的才华,更要调动各种可利用的元素,想方设法,出奇制胜,吸引学生参与其中。

五、针对目标的课堂检测

充分记忆、反复强化、当堂检测,掌握知识或技能的效果无疑是最好的。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初步掌握知识后,在课堂又进行了一番调整和强化,这时的检测自然是知识和能力的水到渠成的流露。通过检测除了进一步强调了重点要点外,更让大多数学生感受到努力付出后的成功体验。这样就把“预习―展示―反馈”良性循环的学习链连起来了。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检测题时,一定要密切贴合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精心安排难度系数,让反馈检测发挥真正的功效。

六、简便可行的评价机制

任何一项活动,如果失却了评价机制,就会像一台机器失去了动力,最终沦为一堆废料。以“导学案”推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形式也必须借助于有效的评价机制实现它的教学追求。

我校在教学管理中,已逐步形成了一套简便可行的评价机制。学生不再以个体的身份呈现,而是6人小组中的一份子。预设任务的“导学案”发下去以后,学生自主完成,然后由小组长检查、督促组员的完成情况,并把情况上交到课代表处,由课代表对未交的组进行扣分,最后,把“导学案”交教师处检查任务的达成度,以便教师及时调整课堂展示的内容和形式。在课堂展示时,每个小组每次主动积极地展示,都会得到加分,每堂课都会有一个优秀组诞生。每天由专人负责统计每组的得分情况,到月底得出一个总分最高的优秀组,上报年级,张榜表扬。到学期结束得出“总冠军”,学校对小组给予表扬并奖励。

第9篇:管仲列传范文

摘要:词汇化是语言单位从理据清晰到理据模糊、从分离到融合的变化过程。汉语在词汇化方面的研究资源得天独厚。本文试对“照理”一词词汇化的过程进行分析描写,展示出在词汇化研究过程中,多角度、多层面地深入挖掘材料,总结规律性,从而能更深刻地了解汉语的历史和更科学地分析汉语的现状。

关键词:照、理、照理、词汇化。

一、引言

汉语中“照理”的意义:(1) 按理;依据事理(2)〈方〉照料。

古代汉语:“照”、“理”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连用。

二、“照”的意义演变

(小篆)(楷体)

[ 典 ]

〈形〉明也。从火,昭声,形声。字亦作。之少切。本义:明亮;光明。

亦孔之。(西周•匿名《诗•小雅•正月》)

照,明也。(清•段玉裁《说文》))

“照”的词性变化

照 zhào 〈动〉

(1) 通“昭”( zhào )显示

照乎知万物。(春秋•齐 • 管仲 《管子•内业》)

彼日月之照明兮。(战国•楚•宋玉《楚辞•九辩》)

不可以照期。(宋•杜道坚《文子缵义•精诚》)

(2) 照射,照耀

日月递。(战国•赵•荀况《荀子•天论》)。注:“与照同。”

照耀煌。(西汉•刘安《淮南子•本经》)

(3) 察知;明白心照神交,惟我与子。(魏晋•潘岳《夏侯常侍诛》)

(4) 映照;反射影像湖月照我影。(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 照顾;照料虽则是平分天道,高头偏俺照。(明• 汤显祖《牡丹亭•虏谍》)

照 zhào 〈名〉

(1) 日光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唐•杜甫《秋野》)

(2) 凭据;证明钱却有,何以为照。(明•冯梦龙《喻世明言》)

照 zhào 〈介〉

(1) 表示方向可加助词“着”相当于“对”、“向” 过了一个小石桥,照着那极窄的石磴走上去,又是一座大庙。(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2) 按、依照原样或某种标准做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清•洪秀全、杨秀清《》)

三、“理”的意义演变

(小篆)(楷体)

〈动〉治玉也。从玉,里声。形声。良止切。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郑人谓玉未理者璞。(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

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清•段玉裁《说文》)

(2)区分;辨别 理道之远近而致贡。(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

(3)治理;管理

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劝学》)

不可胜理。(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

为天下理财。(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4)使有条理、有秩序,整理 分茧理丝。(晋•王隐《晋书•左芬传》)

(5)温习;熟习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南朝•梁•萧统《古诗十九首》)

当户理红妆。(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木兰诗》)

(6)理睬,理会 只顾玩笑,并不理他。(清•曹雪芹《红楼梦》)

(7)操理 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理”的词性变化

理 lǐ 〈名〉

(1)法律;司法官

弦子旗为理。(春秋•齐• 管仲《管子•小匡》)

遂下于理。(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2)媒人吾令蹇修以为理。(战国•楚• 屈原《楚辞•屈原•离骚》)

(3)道理,义理

井井兮其有理也。(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

天下之理得矣。(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理无专在。(清• 刘开《问说》)

(4)纹理;条理

井井兮有其理也。(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

璧袭无理。(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

(5)使者行理之命,无月不至。(先秦•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三年》)。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

(6)通“吏”。狱官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西汉•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

理 lǐ 〈形〉

治理得很好

四、“照”、“理”连用

照理zhào lǐ

(1) 了解;明白事理 在迄今1000多年的 《文心雕龙》里就出现“故心之照理 ,譬目之照形,目了则形无不分,心敏则理无不达。”(南北朝时代的南齐•刘勰《文心雕龙》)

(2)照料照理家务(方言) 于是贾母等暂且自便,园中悉赖凤姐照理。(清•曹雪芹《红楼梦》)

(3)按照情理 黛玉道:“他和你好不好我却不知,我也不过是照理而论。”(清•曹雪芹《红楼梦》 )

五、小结

词汇化,是指词在演化过程中经历的一个从结构松散、不太稳定非词的句法单位到凝固的稳定的单一的词汇单位的动态过程。诸如“照理”这类动宾式合成词词汇化的衍生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类:1.语素合成法。就汉语的情况说,从上古时期起,就开始了从单音节词到多音节词的词汇衍生。2.韵律构词法。汉语的发展,历史上一直注重韵律的使用与研究,韵律构词则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并且在汉语构词比重上占据者一席之位。3.粘合的效果。两个或者几个原来分开的但常在句子内部的句段里相遇的要素互相熔合成为一个绝对的或者难于分析的单位。4.比喻词汇化。刘大为认为死比喻、活比喻并不是一对语言学的术语,但是它们直观地描摹出了我们对比喻的两种存在形式的感受。(西南民族大学文新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参考文献:

[1] SAUSSURE.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 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3] 李如龙.汉语词汇衍生的方式及其流变[J].语言文字学,2003(2):68-76.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