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收费的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劳动部:
你部《申请调整工人〈技术等级证书〉收费标准的函》(劳培字〔1993〕1号)收悉。经研究,函复如下:
同意你部统一印制的工人《技术等级证书》由原每本1.30元调整到每本2.50元。
收费单位要加强财务管理,所收费用专项用于《技术等级证书》的印制和发放等业务,不得挪作他用。
关键词:审计收费制度 最低标准 影响
一、我国审计收费制度的现状
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总体规模较小、而数量偏多,加之审计行业服务的特殊性,我国事务所行业的服务具有同质化特点,因此市场定位也大致相同,这无疑加剧了行业内竞争者之间的竞争,一直以来,通过压低审计收费这一方式来占据行业份额是业内惯用的手段,即审计行业内存在着严重的低价揽客与竞争的现象,并且它严重制约了我国审计行业健康的发展,成为近年来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遏制低价竞争行为,发改委、财政部联合要求各省级财政部门、注册会计师协会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会计师事务所收费办法和收费标准。然而,由于公司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的高低等都与审计工作密切相关,公司规模越大、业务越复杂、审计风险越高的项目所需的工作小时越多,另外,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标准的订立,鉴于此,审计收费一直没有建立起统一的标准。这是我国审计收费标准制定中表现出的一个突出问题。
另外,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虽然订立除了最低审计收费标准,但与注册会计师发展制度较为成熟的英、美等国家相比,明显偏低,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显著提高收费水平,注册会计师行业仍然处在低收费状态。另外,在1998年事务所脱钩改制后,事务所已经不再依附政府部门的财政帮扶,而成为一个盈利自负的独立主体,出于成本效益原则,作为理性的经济个体,会计师事务所面临过低审计收费的压力,必然会采取通过缩小审计范围、减少必要的审计程序的途径以降低审计成本,从而达到维护自身效益的目的,这无疑会加大审计风险,降低审计质量。可见,高风险、低收费也是我国CPA审计收费的一个重大问题。
二、我国审计最低收费制度形成原因分析
从总体上讲,我国审计行业中从一开始就存在的恶性低价竞争行为直接导致了最低审计收费制度的订立,该制度是顺应行业环境与发展要求产生的。但是从源头上来讲,造成行业低价竞争的因素也是最低限价标准订立的因素,主要由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审计风险成本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事务所规模普遍较小,因此面临的风险较小。在“深口袋”理论中,面对审计失败的情形时,被审计单位委托人、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都比较倾向于向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提讼,因此,大型会计师事务所预期审计失败诉讼成本远大于小型事务所。另外,我国的司法坚持“谁主张,谁举证”原则,该制度增加了受害人的诉讼成本,提高了诉讼门槛,事务所由此承担巨额赔偿责任几率较小,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事务所提供低质服务的法律风险。
(二)我国审计行业供求不平衡
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小、数量多,而上市公司数量较少,导致双方供求不平衡,这造成了事务所之间为抢夺客户而通过价格战来争夺客户资源。为了保住大客户,事务所审计业务的价格越压越低,从而形成了恶性价格竞争,而事务所审计利润也随之减少,使审计师沦落为了名副其实的“签字工具”。这不仅难以对上市公司虚增利润、隐瞒债务等重大财务问题进行揭弊查错,危害了股东与广大投资者的利益,而且提高了自身的审计风险,降低了自身审计声誉。为规避行业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发改委联合财政部了最低审计收费管理办法,最低收费制度才应运而生。
三、审计收费最低限价的影响
目前,国内研究政府审计收费最低限价与审计质量关系的文献并不多。大部分集中于审计监管与审计质量的关系研究,而关于审计最低限价标准订立是否合适,是否得到有效实施,从而能否提高审计质量这一问题,主要集中于两种不同的观点。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监管问题研究课题组”认为,监管机构应该实行最低审计收费制度,课题组通过定性分析指出,在日常审计业务中,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单位存在着严重合一的现象,导致审计收费关系发生扭曲,这是现行审计环节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因此,审计委托人对审计服务的质量要求并不重视,行业内缺乏对高质服务的内在需求,进而,在低收费的情况下,大部分事务所更可能提供低质量的审计报告,这严重危害了整个审计行业的质量信誉。基于此,课题组认为必须对审计市场进行价格管制,对审计收费实施最低限制,以提高审计质量。
关键词:审计收费 影响因素 实证研究
一、引言
现有关于审计收费的构成一般从审计服务的供需或单一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审计收费由专业服务所需技能和知识;提供专业服务所需的专业水平和经验;提供专业服务的人员所需时间;实施专业服务所承担的风险等因素决定。《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中指出,决定审计收费的因素有:各类专业服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实施专业服务所需人员的培训水平和经验;实施专业服务每一人员所需的时间;实施专业服务所承担的责任程度。我国一般都使用审计收费由审计产品成本,预期损失费用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正常利润构成。另外一种是依照Simunic的审计定价模型,审计收费是企业风险状况、损失的分担机制、会计师事务所的生产函数、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等的函数。
二、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确定
(一)影响审计收费的基本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被审计单位规模。客户的规模越大,其经济业务和会计事项也越多。其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的水平也可能越高,相应地注册会计师就需要扩大审计测试的范围,增加审计时间;同时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审计调整事项也越多。因此,客户规模越大,审计收费也就越高。二是客户复杂程度。客户的复杂程度包括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公司财务报表的复杂性。审计业务越复杂,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测试的范围越大,相应地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费用。三是审计风险或审计难度。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高审计风险将会直接导致会计师事务所支付高额诉讼费用巨额赔偿,并会使其商誉遭受严重损失。所以,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收费决策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一旦注册会计师认为上市公司的审计风险较高时,必然要收取风险溢价收入以弥补在将来可能会遭受的损失。因此,审计风险较高时将会导致较高的审计收费。
(二)影响审计收费的其他因素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特征。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品牌)、提供的非审计服务、所在地、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与被审计单位,在同一地区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连续服务年限都会影响审计收费。一方面注册会计师的规模越大,其审计质量可能比较高,这就需要注册会计师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越可能被诉讼,其恢复名誉的成本更大。所以,大规模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会收取较高的审计费用。Simunic的研究发现,向同一会计师事务所同时购买两种服务的客户所支付的审计用要显著高于只购买审计服务的客户所支付的审计费用。另有研究表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如果和被审计单位不在同一地区,审计收费会高于两者在同一地区的收费。还有研究表明,在我国审计收费存在收费地区级差,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审计收费普遍高于西部不发达地区。由于“学习曲线”的存在,可能会计师事务所对一位客户的连续服务年限越长其审计收费可能越低;当审计市场存在“低价揽客”行为时,审计收费可能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的连续服务年限而上升。二是(2)审计意见。相对于标准无保留意见,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对投资者可能传递负面的信号。上市公司管理当局会力图避免被出具非标准意见,因此会加强与审计人员的谈判,在最终的非标准意见出具以前,审计人员与客户的各种意见分歧的协调与相互意见的沟通可能是个漫长的过程。这样,非标准意见的出具往往会导致审计时间的增加。另外,对于审人员而言,出具何种性质的审计意见,必须遵循相关准则,取得充分的审计证据。基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特殊性,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此有特殊要求,所以追加的审计程序也会增加审计费用。三是上市公司的其它特征。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否变更了会计师事务所、公司所在地、是否有中期报告、是否发行外资股、公司财务主管的任期长短等因素都会影响审计人员收费的高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越强,公司的支付能力相对就越强,审计收费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负担就越轻,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收取的审计收费可能会越高。国外的研究表明,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存在“低价揽客”的现象,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会导致审计收费的降低。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加之我国相关法规的规定,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应按照当地的物价水平而制定,所以公司所在地也会影响审计收费的水平。如果上市公司发行了外资股,由于财务报告的使用者增多,对其质量的要求提高,因此公司倾向于聘请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提供审计服务,从而支付较高的审计收费。四是公司治理状况。由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管理当局有错报财务结果的动机,作为股东利益的代表,董事会有责任防止和发现管理当局的这种财务报告行为,然而由于董事会的不同特征,在提高财务报告质量、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等方面的作用不同。公司治理方面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有盈余管理和公司所有制结构。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决定着审计风险的大小,而审计收费构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审计风险的大小。审计收费的差异就体现在审计风险的不同。所以公司盈余管理的水平影响审计收费的高低。五是审计市场的竞争强度。审计市场存在不同类型的竞争,如会计师事务所与委托人供求双方的竞争,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若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激烈,总体审计费用会减少。马尔等证明,1974年至1977年,美国会计市场的审计费每年下降1.365%,1977年至1981年,审计费用每年下降3.908%,这正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审计费总体显著下降。若会计市场需求旺盛,总体审计费会增加。六是审计质量。审计收费和审计质量的关系在理论上是正相关的关系。高审计质量需要更多的审计努力作保障,所以审计意见越高,审计费用就会越大。
三、审计收费实证研究
(一)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模型 在已有的有关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有两种模型,一种是仅从供给角度研究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模型,另一种是从供求两个角度共同研究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联立方程模型。虽然不同研究人员建立的模型都不相同,但这些模型都是在Simunic的审计收费影响模型基础上增加或删除一些变量而建立起来的。这两种模型中,使用较多的是供给角度模型中的第一个模型,在已有文献中,多数研究都用的是该模型。只有很少比例的研究使用供给角度模型的第二个模型和供求角度联立方程模型。
(二)审计收费实证研究样本来源、筛选和数据处理工具 在现有的文献中,研究样本来源有:《巨潮资讯网》、《证监会网站》、省略、ibe2.cei.省略、.CSMAR系统、《中国证券报》、《2003年上市公司年报大全》等。其中较多的是《巨潮资讯网》、《证监会网站》和CSMAR系统。大多数研究对象是沪深两市A股,少数是B股。有研究单独研究深市或沪市的样本,也有人沪
深两市的样本都研究。这些研究中有研究连续年限的审计收费影响因素,也有研究单一某一年的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研究主要都集中在2000年至2003年的数据,样本数最多的为1015个,最少的为41个。大部分研究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也有研究人员使用Eviews和SAS。
(三)实证研究方法 近年有关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大多使用描述性统计与假设检验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首先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再对变量使用样本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最后使用回归分析方法(最小二乘法)对变量进行单变量检验和多变量检验。然后对回归结果和假设进行比较,进一步解释说明。
(四)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研究结果 对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公司规模、合并子公司数、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特征中的审计服务年限、上市公司所在地、注册会计师所在地、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是否处于保资格区间。其中对审计收费有较大解释力的是公司规模,除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处保资格区间对审计收费是负方向影响外其余因素对审计收费都是正向影响。对审计收费无显著影响的因素有描述审计风险程度的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存货占总资产的比例、应收账款和存货之和占总资产的比例、股本占总资产的比例、速冻比率、长期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以前年度损失情况和描述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资产报酬率,以及描述审计业务复杂程度的跨行业数。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或品牌)、会计事务所变更、审计意见、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状况等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还有争议,如有些研究表明这些因素显著影响了审计收费,有些研究表明这些因素没有显著影响审计收费。所以这些因素对审计收费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分析。总体而言,公司规模与审计业务复杂程度是影响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而审计风险对审计收费的显著影响在我国审计市场上没有表现出来。
四、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分析
(一)审计意见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伍利娜在其《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首次审计费用批露的证据》一文中,将非标准审计意见划分为带解释说明段无保留审计意见与负面审计意见,并假设这两种审计意见与审计费用正相关。结果未发现公司被出具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与审计费用存在显著相关关系。2001年负面审计意见在5%水平上与审计费用显著正相关,2000年这个变量不显著。说明现有统计资料不能证明上市公司有支付高审计费用进行审计意见类型变通的行为。
(二)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或品牌)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耿建新、房巧玲在其《国际四大所与我国本土大所审计收费比较研究――来自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初步证据》一文,中重点对国际四大所是否比我国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进行了实证考察。作者将2001年至2003年境内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市场作为研究范围,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进行了聚类分析,确定了我国审计市场中的“九大”,将其中的国际四大所与我国的本土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比较。首先对影响审计收费的被审计单位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审计风险、被审计单位所处地域、被审计单位所处年度、会计事务所服务年限等因素基于simunic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实证模型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最终确定了审计收费基准线模型,在控制显著影响审计收费客户特征的基础上,计算出每家会计师事务所的每个客户的收费残差。将指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残差作为观察值,将不同的会计师事务所类型设为控制变量。使用spas软件分别对2001年至2003年的样本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最后得出结论在2001年至2003年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审计质量水平大致相当的国际四大所和本土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收费水平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任期对审计收费影响 宋衍蘅、殷德全在其《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一文中得出结论:继任注册会计师倾向于以公司的盈余管理幅度来衡量审计风险,并为此要求了较高的回报;对于财务状况恶化的公司,继任注册会计师则会根据公司的财务状况和支付能力,降低审计收费。罗栋梁在其《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决定因素的一般性研究》一文中,得出结论首次接受委托与审计费用正相关。即没有证据表明后任会计师事务所存在“低价竞争”。刘成立在其《审计师变更、审计师任期与审计收费关系研究――基于2001~2003年的实证分析》一文中发现审计师变更不影响审计收费。
(四)审计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张继勋、陈颖、吴璇在《风险因素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分析――沪市2003年报的数据》一文中分析表明,对外担保额、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率对审计收费的影响有显著性,说明我国审计市场收费在某种程度上对风险因素进行了考虑;同时发现上市公司的规模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
1.审计收费缺乏收费标准且审计收费总体上偏低。在西方国家,公认的审计计费标准为审计项目所需的审计工作小时。一般而言,公司规模、业务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都与审计工作小时密切相关,因此审计工作小时是比较合理的审计计费标准。但我国目前并没有统一的审计计费标准,因此会计师事务所有的按公司总资产计算收费,有的按营业收入计算收费,更多的则是通过与客户的讨价还价来计算收费。
我国审计市场的收费水平不仅无法与国外同行水平相比,而且无法与目前审计项目的工作量和所承担的风险相配比。低廉的审计收费难以支持注册会计师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我国上市公司审计失败很多都与审计证据不足有关。
2.政府制定的收费标准与对执业质量的要求存在矛盾。由于审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和执业要求的提高,使得事务所的执业成本上升,按照前物价部门所定的收费标准,事务所难以盈利,甚至会出现亏损情况。这不仅损害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合法利益,也不利于培育和发展注册会计师这一新兴的中介行业。更为重要的是政府在强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大幅度降低资费的同时,又提高了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执业要求,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的考核指标越来越多,大幅度增加了事务所的执业成本。政府干预事务所业务收费的后果必然造成注册会计师行业执业秩序混乱,行业发展受阻。这些规定的出台,一方面使得事务所无所适从,事务所在执业质量和审计收费的两难抉择中徘徊;另一方面对非国有企业,事务所仍然按正常收费标准进行收费,而对部分国有企业却可以降低收费,使得这两种类型的企业支付的监督成本不一致,造成不公平竞争。
3.价格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价格竞争向来是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所惯常采用的手段,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一种市场主体,也不可避免地选择了这一方式。事务所为提高市场占有率,夸大业务量、压低收费价格、搞业务回扣,在各地已经是业内人人尽知的事实。目前,我国事务所的年报审计收费金额集中在10万元至50万元之间的,约占总资产的0.06%.2000年和2001年审计收费占资产比例均值分别为0.0366%和0.0412%,其中资产规模越大的客户,事务所争夺更为激烈,价格更低,反之规模相对较小的上市公司,价格相对较高。一般都认为低廉的审计费用会损害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所以这种低廉的收费,不但不利于事务所提取风险基金和执业保险,加大了行业的风险,也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4.审计收费信息披露机制缺失。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的制定程序,有可能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若支付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由经营者决定,经营者就可能利用报酬的高低来“买断会计原则”。所以,非常有必要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进行披露监管。证监会专门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对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做出比较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应当分别按照财务审计费用和财务审计以外的其他费用进行披露。但是,对披露内容的分类仍然过于笼统,不能够帮助使用者进行更为有效地决策。
此外,也没有建立保障披露行为有效性的机制,因而有关注册会计师报酬情况的披露质量并不理想,所披露信息复杂混乱,数据之间的可比性不强:有的上市公司按年度来披露所支付报酬额,分年度不分会计师事务所;有的则按所聘任会计师事务所来披露支付报酬额,不分所属年度;有些上市公司披露实际支付报酬额,有些披露的则是应付报酬额;有的本年度的数据还包含上年的费用;不披露所支付报酬的制定程序和标准;不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变更情况;对子公司支付会计师事务所的费用只字不提;披露审计收费信息未经会计师事务所确认等。还有少数公司拒不披露任何收费信息,事后也不就此问题提供补充公告。这样,报表使用者就无从判断上市公司是否出于“买断会计原则”的目的而变更了会计师事务所。
5.审计人员审计收费的法定权利与之承担的风险不对等。在我国,对审计人员审计收费的权利有明确的规定,同时,在《注册会计师法》、《公司法》、《证券法》等法规中对相应的法律责任也进行了规定。但是在审计实务中,由于法律责任缺乏具体界定的依据、主体法律规定不明确、诉讼起点太高、赔偿金额难以确定、处罚避重就轻等原因而导致了审计人员没有承担法律规定的应承担的责任。从而,降低了审计人员所承担的与获取审计费用相关的审计风险,即审计人员审计收费的法定权利和其承担的风险不对等。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市场中享有完全的法定权利,而不承担与之对应的完全的法律责任。这种不对等致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行为上表现为:只有获取审计收费的冲动,而没有风险对其行为的约束,这使得非理性的行为充斥审计市场,造成审计市场秩序混乱。
.审计收费行业自律失灵。在目前我国审计制度安排下,审计市场缺乏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判断机制,从而丧失了注册会计师自律的前提,导致注册会计师个人信誉和依靠个人信誉寻求职业发展的职业环境的缺失。因为审计产品的准公用物品性使得完全靠市场需求引发、道义力量自行调节的注册会计师在经济人的思维模式下可能做出违反良心、损害职业形象的事情。所以行业协会管制自律是对注册会计师自律偏差所进行的矫正。但是由于职业资格、职业道德、执业规则、违规惩戒等方面的问题在目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行业管制自律对审计质量的约束作用非常有限。这与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审计收费执业标准建设滞后有着密切联系。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社会中介机构,加强行业自律是规范执业行为、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的必要途径。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提供佣金或者回扣是法律明令禁止的。但是目前在这一行业中,普遍存在着佣金、回扣现象。这些佣金、回扣名目繁多,形式多样,比如钱物、消费、中介费、信息费、场地使用租金等。给了回扣,再被压价,审计成本都难以收回,自然审计质量也就难以保证。
二、我国审计收费制度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1.行业竞争的结果。注册会计师行业是智力密集型的行业,其主要的产品是审计报告,物化劳动只占有极小的比例,大多数为注册会计师的智力投入。审计产品的质量又难以衡量,因此审计成本变动的空间非常大,又由于事务所的风险意识不强,质量控制不完善,很容易偷工减料,不安排相应的人员和相应的时间,不执行必要的审计程序,牺牲审计质量、压低审计成本的行为就很容易发生。因此,审计标准难以统一,审计价格也就便于随意制定。
2.审计市场缺乏有效需求。审计市场的需求方一般为需提供会计报表的一方,其最终需求是来自报表使用者即投资者、债权人与监督者,管理者也可能为改善单位的管理,产生对外部审计的直接需求。以投机为主的投资者不会给报表的需求方带来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动力,而依据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做出决策的成熟型的投资者、债权人则会提供高质量审计需求的经济源动力。中国的审计市场是由政府一手培育和发展的市场,不是自发形成的市场,所以市场的直接需求方的需求动力也是由于政策等因素形成的被动需求。又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为代表的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缺位,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广大股民为代表的最终需求者的要求得不到直接需求方的满足,这就使得审计市场缺乏有效需求。
三、完善我国审计收费制度的政策建议
1.改变现行的审计付费方式,根据审计质量决定是否付费。由委托人直接付费给会计师事务所改为由需要审计的公司将审计费用预先付给当地的行业主管部门或注册会计师协会,然后由行业主管部门或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审计质量进行鉴定,之后再决定是否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委托仍然是双向自由选择。当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结束后,现有行业主管部门随即抽取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业务,检查审计质量的好坏,对抽查到的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行业主管部门或者注册会计师协会则拒绝支付费用,将这部分拒绝支付的费用作为奖励基金。总之,由于会计报表使用者无法认定审计报告的质量,应由监管部门先把关,再决定是否付费。
2.加强监管,严格处罚超低价收费的不当竞争行为。审计行业监管机构应从保证审计独立性入手,明确规定除了按审计收费依据收取审计费用外,不得再有任何变相的收费。对于不按标准收费,随意降价、支付回扣等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会计师事务所,应从严处罚。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公司都有可能出现败德行为,有时候则是两者合谋,安然事件就是例证。安然事件出现后,美国政府建立了由监管机构和相关部门组成的小组,对其监管框架进行协调,其中包括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关键领域,并对会计行业的监管机制进行改革。
3.强化审计收费信息披露制度。现有的审计收费信息披露制度只局限于上市公司,且较分散,无法让利益相关者取得有用信息。因此,应重新制定条文或修订原有规定,务求完善。坚持集中性、详细性和强制性披露,只有集中、详细和强制三者结合才能保证对会计师事务所报酬披露的信息质量。信息披露形式可以是指定网站,或指定报纸,也可以是二者结合。就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信息的传输环境,可同时指定网站和报纸,关键在于存放的文本及位置要能够让广大信息使用者方便查阅,推行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披露信息的确认制度。
4.改善审计收费自律机制,建立真正的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之间的伙伴关系;强化行业协会建设,建立专业委员会,引入专家指导制度;实施审计收费备案制度;建立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信用档案制度,并配以信息反馈制度。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审计声誉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并且结合我国审计实务分析了我国审计市场的声誉价值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声誉在我国审计市场没有经济价值,审计师可能没有建立高质量审计声誉的动机。
审计声誉与审计质量密切相关,审计师作为一个理性经济人,在提供审计服务时,必然会把审计声誉的经济价值作为提供审计质量决策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一、审计质量
WattsandZimmerman(1981)andDeAngelo(1981)给审计质量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他们把审计过程简单二分为发现过程和报告过程。审计质量就定义为审计师发现客户会计信息系统中某一违约行为并且对已经发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的联合概率。因此,审计质量可用公式写为:
审计质量=P(审计师发现违约|存在违约)×P(审计师报告违约|审计师发现违约)
第一个概率是在违约存在时,审计师发现违约的概率,这个概率依赖于审计师的努力程度、技能、能力等等,反映了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第二个概率是审计师在发现违约时,他报告违约行为的概率。这个概率反映了审计独立性。这两个概率都必须非0,如果有任何一个概率为0。那么审计师就没有价值。如果审计师被预期为不会发现已经存在的违约或者不会报告任何已经发现的违约,则没有任何理由需要聘请审计师。
从上述审计质量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公式的右边以发现和报告这两个审计程序来反映了审计工作的过程,而公司的左边以概率的形式反映了审计工作的结果,其概率的含义就是对于含有重大错报的财务报告,审计师不会发表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概率。因此,WattsandZimmerman(1981)andDeAngelo(1981)的定义确立了审计质量的分析标准:首先,一个重大的错报必须被发现,其次,被发现的错报必须对外披露。
二、审计声誉与审计质量
声誉常指获得社会公众信任和赞美的程度,通常由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构成。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则可以认为社会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予以信任和赞美的程度。既然审计质量可以理解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客户财务报告错报的概率,如果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想要获得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他就必须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比如发现并且报告更多客户财务报告的错报。发现更多的财务报告错报信赖于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投入的审计资源。如果想提供更好的专业胜任能力就必须聘用更为优秀的人才,更为优秀的人才也必然会要求更高的报酬,从而会增加审计成本。
在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前提下,如果想发现更多的错报,审计师就必须寻求更多的审计证据,而审计证据又与审计成本成正比,更多的审计证据必然要求投入更多的审计资源进行审计,如更多的审计工作人员,更长的审计工作时间等等。
此外,发现更多的财务报告错报仅仅是审计质量的一个方面,高审计质量还要求审计师报告所发现的错报。但是,因为公司是财务报告的提供者却不是财务报告的消费者,而审计质量又表示审计师发现并报告所审计公司财务报告错报的概率,因此公司对审计服务的需求并不一定是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也就是说公司可能不希望审计师报告所发现的客户财务报告中的重大错报。
但是,在审计师由所审计公司委托的情况下,如果审计师报告了客户财务报告中较多的错报,也就是说审计师保持较高的独立性,拒绝与管理者合作,这时,管理者就可能会解雇这个不合作的审计师,转向其它更为合作的审计师,此时,审计师就会失去与此客户相关的审计收入。
因此,审计声誉要求审计师提高审计质量,但是更高的审计质量对应更高的成本,这种成本包括更高的审计成本以及可能失去与客户相关的审计收入。
三、我国审计市场声誉价值与审计质量
审计师之所以愿意承担高质量审计的成本,是因为高质量审计的声誉能带来更多的收益(更多的客户、更高的收费)以补偿其成本。
在西方国家,如果审计师提供的审计质量获得了社会公众的信任,那么他凭借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价值,可以拓展更多的客户资源或者提高审计收费。如在西方审计市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凭借其卓越的审计声誉,占据了审计市场上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且与非国际四大相比,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
但是,我国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价值可能不大。从审计收费来说,高质量的审计应当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以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弥补其增加的审计成本。审计的定价理论上也应遵循成本加成的原则,反映在审计收费的价格制定上则是各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考虑自身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就初步构成了产品的价格。
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审计收费现实来说,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都认为审计产品是一个无差异的产品,反映在价格理念上就是对于无差异的产品适用的是统一的收费标准,因此大多数城市的监管部门都曾经为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所谓的收费标准,该标准一般以资产或资本总额等等指标为参照,而很少考虑客户的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因素。
为此,笔者专门去查询了一下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审计收费标准,发现各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审计收费标准都是沿用以前各地物价局核定的审计收费标准,归纳起来大概有二种,一种是以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作为审计收费价格,一种是以审计人员的工作小时数来核定审计费用,其中又以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作为审计收费标准的占大多数;而笔者在走访实务中的审计人员和企业后发现,实际的审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审计收费与上述规定的标准相比都打了很大折扣,并且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之间审计费用的商定往往依赖于个人的关系而不是会计师事务所供应的审计质量。
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对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以后的客户流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就连大名鼎鼎的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审计市场都没有显著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除了长安汽车(有B股)以外,从中天勤事务所转向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和转向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在目前中国审计市场中,高质量审计并不能带来更高的审计收费,如果事务所执行更高质量的审计标准,那么对事务所来说,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所以从审计收费的角度来说,高质量审计没有声誉价值。
如果说高质量的审计声誉不能体现在优质优价上,那么高质量审计的声誉能不能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呢?
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答案明显是“不能”。李树华(2000)研究了我国审计市场独立性和会计师事务所市场份额的关系,发现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背离关系,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的提高,其审计市场份额反而明显减少,“独立性高”成了会计师事务所获取客户资源的障碍。
审计师独立性越高,就越有可能报告他所发现的客户财务报告的错报,但是审计师的委托人是所审计的公司,如果审计师保持较高的审计质量标准,拒绝与所审计公司合作,那么谁愿意委托这种审计师呢?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对原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流向进行分析时发现,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与审计声誉无关,原中天勤的客户中有三分之二选择了审计声誉不高的本地事务所,而本地事务所的独立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和干预;超过三分之一的客户选择了原签字会计师加盟的新事务所,即与其签字会计师“共进退”。这说明“人脉关系”而不是事务所的声誉,是影响上市公司事务所选择的重要因素。
总之,从事务所开拓客户资源来看,高质量审计的声誉没有价值,反而会妨碍审计师发展新的客户。
综上所述,在我们国家,如果审计师选择追求高质量审计的声誉,那么他不仅要面对审计业务利润的减少,还要面对客户的流失,并且审计声誉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它既不能帮助它开拓新的客户,又很难据此提高审计收费。此外,审计市场禁止广告宣传,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只能通过口碑相传这种形式建立起来,那么,就算是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具有经济价值,这种声誉的形成也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是从长期来说,我们都将死去(凯恩斯,1935),在急功近利的今天,我国审计市场谁愿意去建立这未来经济利益遥遥不可及的审计声誉呢?因此,国内审计市场审计质量普遍较低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李树华.2000.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上海三联书店
2.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我国审计市场制度安排与审计质量需求.会计研究,第12期
3.凯恩斯.1935.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徐毓桐译).商务印书馆
在西方国家,如果审计师提供的审计质量获得了社会公众的信任,那么他凭借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价值,可以拓展更多的客户资源或者提高审计收费。如在西方审计市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凭借其卓越的审计声誉,占据了审计市场上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并且与非国际四大相比,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
但是,我国高质量审计的声誉价值可能不大。从审计收费来说,高质量的审计应当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以体现优质优价的原则、弥补其增加的审计成本。审计的定价理论上也应遵循成本加成的原则,反映在审计收费的价格制定上则是各会计师事务所主要考虑自身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就初步构成了产品的价格。
但是,以我国目前的审计收费现实来说,不管是监管部门还是企业都认为审计产品是一个无差异的产品,反映在价格理念上就是对于无差异的产品适用的是统一的收费标准,因此大多数城市的监管部门都曾经为会计师事务所制定了所谓的收费标准,该标准一般以资产或资本总额等等指标为参照,而很少考虑客户的复杂程度、审计风险等因素。
为此,笔者专门去查询了一下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审计收费标准,发现各地的会计师事务所公布的审计收费标准都是沿用以前各地物价局核定的审计收费标准,归纳起来大概有二种,一种是以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作为审计收费价格,一种是以审计人员的工作小时数来核定审计费用,其中又以资产规模的一定比率作为审计收费标准的占大多数;而笔者在走访实务中的审计人员和企业后发现,实际的审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审计收费与上述规定的标准相比都打了很大折扣,并且会计师事务所与企业之间审计费用的商定往往依赖于个人的关系而不是会计师事务所供应的审计质量。
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对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以后的客户流向进行分析后发现,就连大名鼎鼎的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审计市场都没有显著收取更高的审计费用,除了长安汽车(有B股)以外,从中天勤事务所转向国际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和转向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水平没有显著差异。
因此,我们似乎可以认为在目前中国审计市场中,高质量审计并不能带来更高的审计收费,如果事务所执行更高质量的审计标准,那么对事务所来说,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所以从审计收费的角度来说,高质量审计没有声誉价值。
如果说高质量的审计声誉不能体现在优质优价上,那么高质量审计的声誉能不能有助于会计师事务所获得更多的客户资源呢?
从我们国家目前的情况来看,答案明显是“不能”。李树华(2000)研究了我国审计市场独立性和会计师事务所市场份额的关系,发现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背离关系,随着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的提高,其审计市场份额反而明显减少,“独立性高”成了会计师事务所获取客户资源的障碍。
审计师独立性越高,就越有可能报告他所发现的客户财务报告的错报,但是审计师的委托人是所审计的公司,如果审计师保持较高的审计质量标准,拒绝与所审计公司合作,那么谁愿意委托这种审计师呢?刘峰、张立民、雷科罗(2002)对原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流向进行分析时发现,客户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选择与审计声誉无关,原中天勤的客户中有三分之二选择了审计声誉不高的本地事务所,而本地事务所的独立性更容易受到影响和干预;超过三分之一的客户选择了原签字会计师加盟的新事务所,即与其签字会计师“共进退”。这说明“人脉关系”而不是事务所的声誉,是影响上市公司事务所选择的重要因素。
总之,从事务所开拓客户资源来看,高质量审计的声誉没有价值,反而会妨碍审计师发展新的客户。
综上所述,在我们国家,如果审计师选择追求高质量审计的声誉,那么他不仅要面对审计业务利润的减少,还要面对客户的流失,并且审计声誉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它既不能帮助它开拓新的客户,又很难据此提高审计收费。此外,审计市场禁止广告宣传,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只能通过口碑相传这种形式建立起来,那么,就算是高质量审计的声誉具有经济价值,这种声誉的形成也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但是从长期来说,我们都将死去(凯恩斯,1935),在急功近利的今天,我国审计市场谁愿意去建立这未来经济利益遥遥不可及的审计声誉呢?因此,国内审计市场审计质量普遍较低的现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李树华.2000.审计独立性的提高与审计市场的背离.上海三联书店
关键词 注册会计师 审计收贷 审计质量对策建议
一、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审计收费(Audit Fee)也称审计定价(AuditPricinz),是指审计服务供需双方就审计服务所达成的价格,是客户与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Certiflcated Public Accountant,以下简称CPA)之间的经济联系。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单位,承接业务时不能不考虑成本与效益的问题。只有当审计服务的收人大于审计成本时,事务所才会提供审计服务。审计收费是决定事务所成本与收益的关键因素,也是事务所业务竞争的突出问题。
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之间相互影响,Copley(1994)的实证研究证明了审计费用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关系:即事务所和CPA提供的审计质量越好,审计收费就越高;但过高的审计费用也可能使委托人选择较小规模的事务所,并由此可能降低审计质量。就某一个审计约定而言,审计费用随事务所的不同而变化,事务所不同,提供的审计质量特征也不同,选择了事务所就同时选择了审计费用和审计质量。
审计收费严重影响着审计质量。低廉的收费不利于吸引和凝聚高素质的审计人才,不足以支持对员工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投入,使得CPA没有专业胜任能力去发现错弊。低廉的收费只能与低服务水平的成本相配比,以至于CPA可能减少审计程序,无法保持应有的职业道德水准,降低了审计质量。反之,事务所的质量控制制度越完善,执业质量越高,需要的审计成本也越多。
我国恢复CPA制度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是审计市场的低价竞争一直困扰着CPA行业的发展。从“理性经济人”角度来说,事务所在承接审计业务时,只有较高的审计收费才能保证事务所有实力去完善质量控制制度,才能保证事务所有能力付出更多的审计成本去执业,也才能保证较高的审计质量。当然,审计收费过高,也可能存在着“购买审计意见”的行为,造成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的极度依赖。
在我国,对高水平审计质量的需求并非来自市场的客观需要,政府、股东、公司管理当局等对审计服务的要求各不相同,但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有效需求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企业缺乏自愿聘请高质量审计服务的制度背景,很多客户以审计收费的高低,或者以是否为其出具“满意报告”作为选择事务所的标准。面对审计市场的激烈竞争,很多事务所为了生存和发展,只能降低审计收费,这就不可能付出较高的审计成本,因而无法保证审计质量。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经济陷入“滞胀”,一些企业希望聘请收费较低的会计公司,会计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一些会计公司采用了不正当的手段(包括低价竞争)招揽审计业务,引起了相关部门的忧虑。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等的推动下,美国会计理论界开始关注审计收费问题。如Simunic在1980年最早运用多元线形回归模型,考察了可能影响审计收费的各种因素;Watts、Zimmerman和DeAngelo等(1981)认为,事务所的规模可以用来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Donald R.Deidjr.和Gary A.Giroux(1992)提出,在没有直接衡量标准的情况下,审计所花费的时间可以用来衡量审计质量的高低。随着针对会计公司和CPA的诉讼案件数量的显著增加,审计收费作为委托人与CPA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不再是研究的前提,而是当作研究的主要对象,逐渐成为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
我国对审计收费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喻小明(2000)认为审计收费低是压价竞争的产物,而导致压价竞争的根源在于企业对CPA高质量服务的需求不足,同时指㈩治理恶性竞争行为的措施是要制定CPA收费的最低限价。王振林(2002)认为,大事务所由于客户多,来源于某一特定客户的审计收入占收入总额的比例就越低,其屈从于该客户的压力相对就低;同时由于迁就某一特定客户而带来的名誉损失就越大,因而倾向于出具更高比例的合规审计意见,大所和小所在独立性和产品质量上存在着显著不同。此外,还有刘斌、宋衍蘅和殷德全等许多专家和学者对审计收费的大量研究,对解决审计收费问题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审计收费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一)缺乏行业执首,中小型事务所太多,市场竞争激烈
从《全国会计师事务所百家信息》数据来看,“四大”国际所的审计收入不仅稳居前四,而且遥遥领先于国内所。“四大”所不仅拥有“世界500强”大公司中大部分的老客户,更以其优质的服务、过硬的品牌、较大的资产规模和雄厚的实力,保证了它们在遭遇诉讼之后具有较强的赔付能力,吸引了原属于国内所的大量客户,导致国内所严重的客户流失,给国内所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部分国内所面临着生存困境,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所审计价格的普遍下挫也就在所难免。
近年来,我国事务所的数量增长较快,尤其以中小型事务所居多。审计市场需求不足、供给过剩,事务所之间压价竞争现象普遍存在。虽然《独立审计准则》规定“CPA不得以降低收费的方式招揽业务”,但事务所为了占有一席之地,普遍采纳“低价进入式审计定价策略”(low-balling)招揽审计业务,引发审计市场的价格战争。由于过度竞争,打折已成为业界公开的秘密,甚至以支付佣金、回扣等不正当方式招揽业务,这种违反职业规范的竞争行为严重降低了审计质量。大量数据表明,低于政府定价的审计价格招揽审计客户行为的审计回扣高达40%―60%。
由于中小事务所林立的现状,特别是有限责任制组织形式的事务所,数量多、规模小、水平低、业务范围窄,赔付能力有限,较少考虑或者根本不考虑预期损失费用的因素,因此相应地给出更低的审计定价,造成审计收费秩序混乱。有些事务所短期意识严重,不注重改善业务能力,拓展业务广度,而是专注于以低价招徕客户,使事务所陷入恶性竞争的旋涡之中。
(二)没有合理标准,审计收费高低相差悬殊
《独立审计准则》规定:“CPA的服务是一种有偿服务,但收费的多少应当以服务性质、工作量大小、参加人员层次的高低等为主要依据,按照规定的标准合理收费。”根据国家计委1992年12月颁布《中介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规定,事务所审计业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目前审计收费的基本政策依据是2002年7月
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在第五章《收费与佣金》第27条至第33条做中的原则性规定,由各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物价管理部门制定审计收费标准。审计收费既有计时收费标准和计件收费标准,也有按被审计单位资产规模或营业收入计算收费,更多的则是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的讨价还价来确定具体收费金额,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审计收费缺乏行业指导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事务所之间在价格上的恶性竞争,从而对审计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然而,在我国境内执业的国际所,其审计收费却从不受国内政府收费标准的约束。国际所可以凭借自身的实力以高收费揽得优质客户,国内所为求生存,只得争取规模效应再次压价以吸引客户,审计质量再也无法得到保证。这种有失公平的竞争环境从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国内所以低收费败给了国际所的高收费。
(三)审计关系变异,审计收费竞争愈发激烈
理论上的审计关系应该是CPA接受审计委托人的委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并向审计委托人报告工作和收取审计费用。但是,我国审计市场的委托人与CPA之间的经济关系与审计独立性相悖。在实践中,公司管理层实质上具有聘请CPA的决定权,因此CPA与事实上的审计委托人即公司管理层之间具有相关性而非独立性。由于我国对CPA职业的期望不高和广大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审计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状态,交易主动权掌握在委托方手中,决定交易价格的不是服务质量,而是满足委托人的要求(包括不合理甚至是非法的要求)以及与委托人的亲密程度等非市场因素。
在我国,被审计单位就是审计委托人,收费方式是事务所直接向被审计单位收取,这就出现自己出钱申计自己的怪现象,审计关系变异使CPA在经济上受制于委托人,审计独立性大打折扣。不合理的审计费用支付方式使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构成一个无法解开的内在利益关系链,这种依存性使事务所处于被动地位,在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谈判时,由于经济制约而担心收不到预期的审计费用,甚至担心失去客户,使恶性竞争愈发激烈。
此外,采用招投标方式聘用事务所时,审计服务质量与价格的关系――“信价比”无法事先预测,有些事务所以低价中标,但提供了低质量的服务,审计服务的低价中标在客观上不够合理。从国内外CPA,职业竞争的特点看,价格竞争是个不争的事实,但这种竞争是基于金钱而不是能力的竞争,恶性竞争的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
(四)非审计业务是审计收费复杂化的敏感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展,非审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管理咨询等非审计服务有超过审计服务成为事务所核心业务的可能。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在波士顿的一位董事Michael Costello说,审计费用提高是因为客户要求审计师做更多的工作,这显然是因为他们要承担的会计责任和职责越来越多。
CPA对同一企业既提供法定审计业务又提供非审计业务,会过多地涉足企业事务,从而与客户管理当局形成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亲密关系。虽然CPA不是决策者,但他是决策过程的参与者,在提出建议、进行可行性研究、判断最好方案的整个过程中,CPA一直与管理当局有亲密接触,CPA在非审计业务的结果中就不可避免地与客户存在着财务利益关系。如果事务所对客户出具合规意见,就有遭到更换的可能,担心失去除了审计收入还有更为可观的非审计服务收入,在审计的同时对管理咨询服务进行自我评价,审计服务质量必然受到影响。
(五)审计收费披露机制不够健全
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支付给事务所的报酬,以便考察事务所的独立性和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遵循国际惯例,我国证监会于2001年12月对上市公司年度报告内容与格式准则进行了修订,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将支付给事务所的报酬作为重要事项加以披露。但实际情况是许多公司的披露很不完整、不规范,只是含糊公布一个数据。审计收费披露极不充分,透明度较低,使许多投资者对CPA行业表现出更多的怀疑。
(六)缺乏有效监管,违法违规处罚较轻
目前,我国审计监管和执法方面对审计造假的处罚比较多,而忽视了对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处罚。虽然我国已经出台了《公司法》、《审计法》、《证券法》以及《注册会计师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对事务所和CPA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等所受的处罚进行了归类,但对违法、违规的事务所和CPA的处罚较轻,主要采用警告、没收违法收入、罚款、通报批评和暂停执业资格等形式。法规中即使有相关民事责任方面的规定,但在实际执行中遇到现有法律制度对民事诉讼的限制,CPA民事赔偿制度形同虚设,即便审计失败,也没有经济赔偿的压力,因此事务所在制定价格政策时很少考虑提高审计质量与防范审计风险所需要的审计成本,审计收费低廉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完善审计收费制度、提高审计质量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大型审计执业单位的建设
目前我国有4000多家事务所,总体上存在着规模较小、执业水平不高、人才难以引进、风险抵御能力差和审计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因为中小型事务所太多,在数量上使我国的审计市场的供给大于需求,在多年无序的发展中引起价格的恶性竞争,当国内所采取“底价进入式竞争策略”打得不可开交时,“四大”国际所却以其高收费吞噬着国内审计市场。只有扩大事务所的规模,才能应对市场发展对审计服务质量和审计服务多样化日益强大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国内事务所的规模,强强联合,走集团化的发展道路,能够相互弥补业务广度和工作方法上的不足,也便于为客户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从而大幅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加强国内事务所自身规模的建设,有必要提高事务所设立条件,完善事务所注册程序,并通过合并改组等方式,鼓励中小事务所进行改组形成大型事务所。从经济利益角度看,合并后的大型事务所承受管理当局压力的能力比较强,即使被解聘其损失也相对较小,这有利于其保持独立性。另一方面,大型事务所注重长期发展,更在乎自身的声誉,往往选择保持独立性以提高声誉,增强声誉收费能力。从法律责任角度看,一旦受到法律制裁,大型事务所才有能力支付足够的赔偿,发挥CPA风险收费承担潜在民事赔偿的责任。从行业监管角度看,合并后的大事务所更容易受到关注,监管部门会对其进行重点监管,因此不会轻易放弃独立性。
(二)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审计费用的收取应当遵循市场化原则。可以借鉴国际惯例,根据公司的规模、销售收入、财务状况、内部控制强弱和所处行业会计处理复杂程度等多种因素,事先预测出工作量和不同级别审计人员的配备需
要,根据不同级别人员的每小时收费标准,来决定审计费用。具体地说,以成本作为出发点找出行业成本规律,从人力资源投入收费的角度来制定行业成本标准,以此规范价格秩序形成有序竞争。收费标准可以考虑规定审计收费的上下限,全国各地的CPA审计时按照该标准执行,在标准的上下限之内收费,但实际收费不得低于标准的下限,防止审计市场的恶性竞争。
当四大国际所进入我国时,国内CPA行业还相当幼稚,有关部门对国内所没有像其他行业那样予以必要的、有效的扶持保护,政府在政策上和心理上更倾向于国际所。国内CPA行业从“深圳原野”到“琼民源”再到“银广夏”等一系列违规违法案件,被看作是导致上市公司造假和证券市场泡沫现象的罪魁祸首,在刚起步不久就自酿“苦果”。但是,应该看到企业造假有许多原因,不少是行政干预的结果,CPA却成为“替罪羊”。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国际跨国公司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审计业务基本上由四大国际所分享,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16号规定的“补充审计”也要求由国际所进行。国内所不能在完全的市场上和国际所竞争,与一些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规定甚至指定有很大的关系。国内所起步晚,又有政策差别,只会加速国内所的衰微,不利于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国内审计市场发展至今已有20多年,有关部门应该调整政策,取消国际所的超国民待遇,改变审计收费有失公允的双重标准。政府部门应该同等看待国内所和国际所,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主导国内会计业培育寡占型的审计市场结构。国内所要认识到服务水平和质量同国外所的差距,提高审计技术、积累管理经验、研究市场开发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才能在市场规范化前进的道路上健康发展。
(三)通过第三方介入改变现有审计费用支付方式
现行审计费用的支付方式是由事务所直接向被审计单位收取审计费用,导致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形成财务依存性,长期以来是审计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针对目前审计委托人和被审计人合二为一的现象,应该设立审计收费监管机构。由于我国现在还不具备由审计报告使用者支付审计费用的条件,应该在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加入一个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审计监管中心,该机构必须与双方单位均无直接或间接经济关系,其性质是非营利的监管机构,必须能够保证公正性。
审计监管中心的设置,改变审计者与被审计者的“直接见面”的委托关系,切断两者之间的经济利益谈判关系,防止购买审计意见,建立起“企业(委托方)一审计监管中心一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委托关系,组织审计业务的招投标,改变审计付款方式,监督审计质量。加入这一中立机构后,在审计费用的支付流程中加入第三方这一环节,使审计费用在审计工作开始前由被审计单位交由第三方保管,排除被审计单位对事务所的钳制,由第三方负责聘用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最大程度地切断了被审计单位与事务所之间的利益联系,在这种新型的审计关系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相关性较高的审计收费模式。
改进招投标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最低限价。在招投标过程中,不应只注重服务价格,应充分考虑到事务所的信誉、规模、服务质量等因素,给出综合评价。同时,采取措施提高招投标工作的透明度,规范事务所聘用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加强社会监督。
(四)应该适当限制与审计业务不相容的多元化服务
在目前审计市场管理体制下,事务所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生存和发展,只有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等服务。但是,如果事务所向同一上市公司既提供审计服务又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必将严重影响审计独立性。“双安事件”后,2002年7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通过了《萨班斯一奥克斯莱法案》(Sarbanes-Oxley Act,简称“SOX法案”),正式禁止会计公司向其审计客户同时提供任何非审计服务。
我同现行法律规定,采取“对非审计业务基本不予禁止”的模式,在CPA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规定:CPA不能为审计客户提供不相容业务,但未明确规定不相容业务的具体范围。上述两者内容是矛盾的,不利于审计事业的发展。因此,建议立法实施“部分禁止非审计服务”模式,从法律上对部分非审计服务做出禁止性规定,限制委托人向同一事务所同时购买两种服务。对某些非审计服务作出禁止,并不是指禁止事务所从事非审计服务,而是指某一个事务所不得对本所的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可以向其他所的审计客户提供非审计服务。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咨询业务和审计业务之间的关系,要求CPA把为客户提供的咨询服务和审计服务分开,即只能提供一种服务,从而在形式上和实质上提高CPA的独立性。
(五)强化监管,加大对会计师事务所违法违规的惩治力度
应形成一个完善的关于CPA的法律责任方面的规范,加大CPA的法律责任,强化赔偿责任。改变违规成本和违规收益严重不对称的状况,从根本上消除其违规执业的动机,进一步加大对CPA行业违法违规问题的监督和处理力度。在出台统一的审计收费标准之后,各地注协应监督事务所遵循最低限价标准,过度偏离合理水平的审计收费可能意味着审计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政府部门可以据此监控事务所的违规违法行为,严禁各事务所搞不正当的低价竞争,应该对超低价收费的事务所加大处罚力度,以保证审计收费标准的顺利实施。
为了提高对审计质量的长期监督,有必要在CPA行业大力推广诚信制度,加强事务所和CPA的品牌意识建设,信誉好的事务所可以执行级别高的审计收费标准,实行优质优价,引导事务所将低层次的价格竞争转变为高层次审计质量竞争。监管部门应经常对全行业的诚信状况展开检查,适时地公布各事务所的信誉等级。通过诚信制度与经济利益挂钩的机制,促进CPA行业的良性发展。
(六)强化审计收费信息披露制度,增强社会监督的透明度
审计收费信息的公开披露有助于社会公众对事务所进行监督,减少审计收费环节的不正当行为,遏制利用价格进行的不正当竞争。我国现有的审计收费信息披露制度只局限于上市公司,且较分散、相对粗略、执行力度较弱。因此,应重新制定条文或修订原有的规定,完善信息披露的内容,包括选择事务所的决策程序和事务所的收费模式,减少管理当局操纵审计结果的可能。只有集中、详细和强制三者结合,才能保证事务所披露的信息质量,让利益相关者取得有用信息。制定规范审计费用及相关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将披露审计费用及相关信息作为企业的应尽义务,任何企业不得以任何借口拒不披露审计费用,并规定其披露内容,披露的信息必须全面、客观、清晰和真实。
信息披露形式可以是指定网址或指定报纸,要能够让广大信息使用者方便查阅,并推行事务所对公司披露信息的确认制度。各级CPA协会可以建立行业业务收费申报制度,对全体执业CPA和事务所加以约束和监督,使审计收费更加透明和规范。作为监督部门,要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企业披露审计费用信息的检查和监管力度,对于那些无正当理由的未能按要求披露相关信息的企业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在新闻媒体上进行公开曝光,建立行业诚信的社会监督机制,为CPA审计营造一个纯净的环境。
关键词:审计意见 审计收费 或有收费 经济利益
注册会计师作为经济警察,又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主体,在尊严与利益之间选择,注册会计师面临两难境地:一方面要客观、公正地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另一方面义要从被审计单位获得审计业务和报酬。当审计意见不能为被审计单位所接受时,注册会计师就很难做到客观发表审计意见、保持其独立性同时,又能继续获得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及其相关业务,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其行为的最终目的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缺乏有效的对审计质量监督机制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可能会选择用审计意见与经济利益进行交换。审计意见与经济利益交换行为为何会存在?存在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经济利益会以什么方式存在于被审计单位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注册会计师在什么情况下会选择用审计意见与经济利益进行交换?注册会计师考虑时涉及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这种交换的发生?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 国外关于审计收费问题的研究已经有二十多年历史,Simunic(1980)最早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考察了可能影响审计收费的10大因素,其中审计年度的审计意见类型也是其中之一。随后许多学者在原来的计量方法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不同国家的审计市场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由于研究视角不同,得出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也不同:Firth(1985)通过对新西兰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事务所的规模对审计收费不具有重要影响。但Johnson,Walker与Westergard(1995)在Firth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新西兰的审计市场,发现规模最大的五个事务所的审计收费较其他事务所的审计收费平均高24.1%,即事务所的规模会影响审计收费。
(二)国内文献 国内随着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国内学者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伍利娜(2003)以2000年和2001年282家公司的年报作为样本,研究上市公司审计费用及其变动的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负面审计意见在2001年与审计费用显著相关,但被出具带解释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与审计费用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因此不能从审计费的角度证实公司支付高额审计费进行审计意见类型变通之明显存在。毛钟红(2008)以2001年至2006年我国8786家上市公司的数据,运用调整后的Simunic回归模型,分析了审计收费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审计意见类型是影响审计收费的重要因素。
二、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一)独立性与经济利益 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的核心,独立性的缺失是许多审计失败案例发生的原因。经济利益与外界压力对独立性的损害,对于审计质量的提高,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的发展,以及注册会计师的信誉建立,将会起到阻碍作用。审计意见与经济利益的交换,不仅会损失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而且会损害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形象。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经济利益对独立性的损害,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情形主要包括:与鉴证客户存在专业服务收费以外的直接经济利益或重大的间接经济利益;收费主要来源于某一鉴证客户;过分担心失去某项业务;与鉴证客户存在密切的经营关系;对鉴证业务采取或有收费的方式;可能与鉴证客户发生雇佣关系。注册会计师作为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主体,可能与被审计单位存在经济利益的相联性,注册会计师可能对鉴证业务采取或有收费的方式,损害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使得注册会计师不能客观地发表审计意见。
(二)独立性与外界压力 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外界压力对独立性的损害,可能损害独立性的情形主要包括:在重大会计、审计等问题上与鉴证客户存在意见分歧而受到解聘威胁;受到有关单位或个人不恰当的干预;受到鉴证客户降低收费的压力而不恰当地缩小工作范围。审计收费在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的单位签订业务约定书时已经确定,但是审计收费是由被审计单位支付,会计师事务所可能受到鉴证客户降低收费的压力,而且注册会计师受到被审计单位解聘威胁,会计师事务所担心失去审计客户,使得注册会计师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从而减少审计程序,出具不客观的审计意见。
三、审计意见类型与审计收费
(一)审计意见类型 审计报告根据审计意见类型可以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指是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元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01年证监会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审计事项的处理》公告,审计意见的权威性大大增加。上市公司规避非标审计意见的动力就越强(陆正飞、童盼,2003)。上市公司为了满足资本市场监管的要求,为了保证再融资和配股的需求,或者是避免被特殊处理或被摘牌。管理层存在粉饰财务报表、操纵利润的动机。在达不到规定的业绩指标时,通过财务造假虚增利润,“购买审计意见行为”成为部分上市公司选择的捷径。非上市公司为了满足所有者和债权人以及潜在投资者的要求,为了争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成为上市公司的机会,也希望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的审计报告。对于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都存在利用经济利益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
(二)审计收费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规定: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内容可能因被审计单位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但应当包括下列主要方面:审计收费,收费的计算基础和收费安排。在确定收费时,会计师事务所应当考虑以下因素,以客观反映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的价值:专业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所需专业人员的水平和经验;每一专业人员提供服务所需的时间;提供专业服务所需承担的责任。在专业服务得到良好的计划、监督及管理的前提下,收费通常以每一专业人员适当的小时费用率或日费用率为基础计算。专业服务的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及收费结算方式与时间应在业务约定书中予以明确。
(三)或有收费 或有收费是指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以鉴证工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由于或有收费将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所以除法规允许外,审计收费中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以或有收费方式提供鉴证业务,收费与否或收费多少不得以鉴证工
作结果或实现特定目的为条件。(1)审计费用支付方式。审计费用的支付方式主要是分阶段付费,即将业务分为若干阶段,按照业务进行的阶段予以支付费用;预付部分费用,出具报告后再付余款即委托方与事务所双方事先预定部分的预付金额,当审计报告出具后再支付余额;出具报告后付款即委托方在整个审计报告完全出具后委托方才进行付款。这就为被审计单位采用或有收费方式支付审计费用提供了途径,注册会计师为了取得稳定的收益来源,力图保持合约的稳定性。而被审计单位通过提供合谋报酬或信号胁迫,使审计人承担审计风险。审计费用支付方式使会计师事务所在经济上受制于被审计单位,其独立性受到损害。分阶段支付方式使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单位之间构成一个无法解开的内在利益冲突环。目前上市公司实际的审计委托人是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并不能起到应有的实际审计委托人的作用,被审计对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接受服务的上市公司支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用,即上市公司经营者而不是上市公司的股东及财务报表使用者聘用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从自身经济利益考虑,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可能为上市公司提供一切服务,包括出具不实的审计报告。(2)审计费用与咨询费用。审计费用的支付方式为或有收费提供了条件,而且变相的或有收费,将会以服务费用或者咨询费用的形式存在于被审计单位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这更为或有收费提供了另外一种途径。会计师事务所为公司同时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只要这种咨询服务不是与鉴证业务不相容的服务就是被允许的。在咨询中,对该单位投资活动、经营范围甚至账务处理(税务)知之甚多,在此基础上进行审计可缩小实质性测试范围。所以,事务所开展咨询业务,既是传统审计业务竞争日趋激烈的考虑,更是审计业务发展的自然结果。所以咨询费用与审计费用必定会混合在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对于非上市公司而言,审计收费、咨询费用均不需要对外披露,所以或有收费变得更加容易,审计收费在公司于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协商确定;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中要求:审计费和咨询费分别披露。但是相对于审计费用,咨询费数额的合理性更难判断;无论是年报、中报审计,还是验资、合并分立审计,都有专门的具体准则、实务公告加以规范,其费用确定多少均可以根据一定比率计算得出;而咨询服务包括对会计政策选择和应用提供建议、担任常年会计顾问或就某一重大事项表明看法等,范围广且报酬无明确的标准。如果两者一起披露,就可以利用咨询费来调节审计费用。更有甚者,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私下达成一项协议:除了基本审计费用外,按照审计后净利润的一定百分比来支付额外报酬;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达成这协议,这部分额外报酬就计入咨询费。即使咨询费每年可能不同,但对于咨询费的变动并并没有特别的依据。于是咨询费用就以审计费用的方式成为会计师事务所或有收费的存在形式,成为被审计单位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谋的手段。本文将这种变相的或有收费方式也当作或有收费进行分析。
四、注册会计师的选择:审计意见与经济利益的交换
(一)注册会计师收费内在需求 会计师事务所是市场经济中的利益主体,若不满足客户的要求,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很可能会失去审计客户,从而失去生存的空间。在这种审计环境下,对于被审计单位而言,会计师事务所的聘请,审计费用是否支付,决定因素不是在于服务质量,而是能否满足委托人的要求、与委托人的亲疏度等非市场因素有关。注册会计师若选择审计意见与经济利益进行交换,可以给注册会计师带来额外的收益,不进行交换将可能会失去审计客户,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注册会计师会有选择交换的激励。从审计意见与经济利益的交换这种行为的需求方(被审计单位)和供给方(注册会计师)两者的角度分析,被审计单位具有利用经济利益“购买审计意见”的动机,注册会计师具有利用审计意见换取经济利益的激励,所以就具备了这种行为成立的内在因素。与此同时,审计收费的支付方式,或有收费、变向或有收费形式的存在,使得这种行为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在接受或有收费时,也意味着注册会计师承受着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所以这种交换达成具有一定的约束条件,注册会计师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利益大小与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以及损失大小。
(二)注册会计师收费选择 在以下两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进行选择。
(1)在没有或有收费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效用函数为U=E-p(r)L(r)。E为期望收益,指的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收入(审计收费)减去审计花费的成本;r是指审计意见的类型,p(r)是指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概率,L(r)是指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损失。由于不存在或有收费,所以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是根据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如实的判断,p和L与r无关。
(2)在可能存在或有收费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在决定是否用审计意见与经济利益进行交换,注册会计师的效用函数同样为U=E-p(r)L(r)。由于可能存在或有收费,所以审计意见可能不是注册会计师是根据审计程序和审计证据如实的判断,p(r),L(r)与r可能有关。r的差值是注册会计师考虑的因素,即审计意见的变化将会引起p(r)和L(r)的改变。不妨假设标准无保留意见取1,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取2,保留意见取3,否定审计意见和无法表示审计意见取4。随着r的上升,p(r)和L(r)会下降,而审计意见与经济利益交换时,一般是用标准无保留意见替换后三种审计意见,这时p(r)和L(r)会增加,与此同时审计收费也会发生改变,E也会变化,注册会计师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利益大小与承担法律责任的可能性以及损失大小。
E>(p(r)L(r)),即审计收费的增加大于可能损失的增加,即获得的超额审计费用需要超过由此带来的承担法律责任的损失,那么注册会计师接受或有收费。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审计失败的风险,将会修改审计工作底稿,以使新的审计工作底稿能够为标准审计报告提供依据。
AE≤(p(r)L(r)),即审计收费的增加不大于可能损失的增加,那么注册会计师不接受或有收费。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进行博弈,一种选择是注册会计师对经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出具新的审计意见,另一种选择是被审计单位如果不同意变更业务,又不允许继续执行原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当解除业务约定。
五、注册会计师独立执业政策建议
(一)需求方分析 (1)改变现有审计委托模式。现有审计委托模式中,实际的审计委托人为公司管理层,而审计收费制度的一个弊端是审计费用的支付方式,会计师事务所直接向被审计单位收取审计费用,审计付费的方式多采用分期付费。所以应该打破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注册会计师聘任权的垄断,鉴于我国现在还不具备由审计报告使用者支付审计费用的条件,因而应该在审计单位和被审计单位之间加入一个中立的第三方机构,这个机构的职责就是完成审计委托与审计付费,使审计费用在审计工作开始前由被审计单位交由第三方保管,排除被审计单位对会计师事务所的钳制。并且由第三方负责聘用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审计工作完
本文通过对2005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A股和境外股年报审计费用的对比研究,发现境内年报审计费用主要影响因素有资产规模、合并子公司数、应收账款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最近3年中是否出现过亏损、审计意见的类型和是否由国际“四大”所进行年报审计,而境外股年报审计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资产规模、合并子公司数、净资产收益率、审计意见的类型和是否由国际“四大”所进行年报审计。本文提供的数据初步证明:按中国审计标准所进行的境内A股审计和按国际或境外审计标准所进行的非A股审计采用了不同的定价基础。当然,这只是通过若干样本公司一年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否在我国的整个审计市场存在的这样的特征,还有待对所有事务所的所有客户进行多年度的跟踪分析。
本文对于境内外审计定价基础差异的研究可以揭示审计师在不同的审计标准下如何判断上市公司年报所存在审计风险和事务所所需投入的审计成本,以进一步促进我国CPA行业的规范和我国审计市场进一步国际化。
关键词: 审计定价 影响因素 Simunic模型
Simunic Model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udit Pricing in China
Abstract
Auditing service has its special attributes as one form of the economic surveillance regulations which insures the benefits of the public and the whole market economy revolves effectively. But at the same time, as a chargeable product, auditing fee guarantees whether the CPAs can recover the audit cost and sustain their independence position.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audit fee of the listed companies in A and abroad stock market of 2005, the text finds th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s of auditing fee in A stock market is assets scope, number of consolidated subsidiaries, account receivables ratio, ROE, whether loss in the recent 3 years, kind of audit opinion and whether the clients of BIG4. Meanwhile, th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s of auditing fee in abroad stock marker is assets scope, number of consolidated subsidiaries, ROE, kind of audit opinion and whether the clients of BIG4. The data provided by this thesis has preliminarily proved that the auditing service in A stock market based on PRC auditing principles and that in abroad stock market based on international auditing principles have different pricing mode and charge foundation. However, it is the conclusion from the only one-year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several selected listed companies. Whether this conclusion is suitable for the whole stock market in China is still needed the further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all the clients of the total CPA firms for the continuous years.
This conclusion about the difference of auditing pricing mode between A and abroad stock market is helpful for the CPAs to judge the auditing risk and cost of annual review on the listed companies according to the perse auditing principles and thus will further consummate the regulation of CPA industry in China and promote the globalization of our auditing market.
Key words: audit pricing, influential factor, Simunic model
目 录
一、序言1
二、文献回顾2
三、Simunic模型介绍3
四、研究设计5
(一)样本的来源和筛选5
(二)变量选择5
(三)模型建立6
(四)描述统计7
五、实证检验10
(一)检验结果分析10
(二)模型比较12
(三)小结13
六、结论与局限性14
(一)结论14
(二)局限性与建议14
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15
一、序言
独立审计可以看作是一种市场交易活动:上市公司需要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来证明公司财务信息和业绩的真实可信性,以吸引投资并保持股价的稳定或是其他的经济目的;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把自己的审计服务卖给被审计公司,以获得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资金补充。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这种买卖审计服务的行为是通过市场机制由双方经过充分的双向选择完成的,两者之间就形成了以审计服务为标的的供需关系。
但是审计服务又不同于交易市场中一般服务产品:首先,它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殊属性,因为审计服务的购买方和最终的消费者并不统一,其质量不仅关系到供求双方的经济利益,而且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第三方(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利益;其次,审计服务具有高知识含量和技术垄断的特点。所以审计服务具有比普通服务产品更为复杂的性质:一方面,其质量的优劣关系到公众的社会利益,所以更受社会的关注;另一方面,较强的专业性使其质量难于鉴定和控制。
鉴于审计服务的特殊性质,社会有必要寻找一种有效的手段来控制其质量,以确保公众的社会利益和整个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转。对于审计服务定价模式的研究正是控制和管理审计质量的一种重要途径。此外,审计服务的定价模式也会影响到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Simunic(1980) 曾经指出:“理解审计服务的障碍之一就是注册会计师、被审公司和外部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之间关系的模糊不清。注册会计师的道德标准要求其保持独立而且公正,然而注册会计师又是受雇于被审计公司并从被审计公司那里获得报酬与补偿的。”可见,独立性的要求显然和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公司之间的经济依赖性相矛盾。如何在这种矛盾中保持平衡,使两者都可以健康的发展下去,关键在于对这二者之间的利益根源进行研究。这种利益根源之一就是审计收费,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之间在审计定价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客户就有可能以拖延支付审计费用甚至解聘审计师来影响事务所的独立审计意见。而且那些远远超过了审计服务成本的不正常定价,也会使人们怀疑上市公司是否在“收买审计意见”。
由此可见,审计服务的特殊性决定其定价标准不是简单的市场经济供需平衡的结果。影响审计定价的因素有很多:如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业务性质、财务状况,还有执行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自然状况(包括规模、知名度、审计年限等)和执行审计人员的经验及专业水平。国外基于以上影响因素的定价模型也有很多,其中Simunic模型以其独创的因素分析法和可扩展的项目变量被誉为审计定价模型的开山之作,其思想被许多后来的学者所借鉴和发展。
本文试图将Simunic模型套用到我国的上市公司,试分别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按中国审计标准所进行的境内A股年报审计收费和按国际或境外审计标准所进行的非A股年报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由于2001年12月24日,中国证监会颁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 6 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披露审计收费,这使我们对中国上市公司审计定价的研究成为可能。本文的目的是通过实证分析,验证Simunic模型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解释能力并揭示审计师在不同的审计标准下如何判断上市公司年报所存在审计风险和事务所所需投入的审计成本,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审计行业的规范和审计市场的国际化。
本文共分以下几个部分:上述引言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的介绍;其次是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第三部分是对已有审计定价模型的介绍,主要介绍Simunic及其扩展模型;第四部分是研究设计,从 2005年沪、深两市的上市公司中选取样本,通过分析样本中的相关数据,对中国审计收费受行业、地区、事务所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做出相应的描述性统计;第五部分是实证分析,通过建立审计定价模型对106家样本公司进行动态分析,进一步推导出反映审计收费与公司规模、业务性质、审计风险,以及审计质量等各相关因素之间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并对回归分析的结果做出了分析和解释;最后是结论和根据Simunic模型的局限性提出的一些建议,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国内所与国际品牌所审计收费的差异提供基础。
二、文献回顾
对于审计收费定价模型,国外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实证研究,Simunic(1980) 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了美国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在模型中,他分别用上市公司的公司规模(总资产)、控股子公司的个数、涉及行业的类型、资产负债率、前三年的盈亏状况、审计年度的审计意见类型、内审的成本、会计收益率、审计服务年限和事务所的规模作为变量因素,研究发现,公司规模是审计收费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在其余的控制变量中,只有净资产收益率和审计服务年限这两个变量不显著,其模型的解释能力达到了46%。
Simunic 的这篇开山之作为随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也纷纷对本国审计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各国或各地区审计市场和上市公司的特点,不断在Simunic的模型中加入一些新的变量进行分析,得出了许多宝贵的研究成果。
Francis (1984)使用修正过的Simunic回归模型检验了澳大利亚审计市场的定价数据,发现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和业务的复杂程度与审计收费显著正向相关,并且事务所的规模与审计收费也显著相关。
Firth (1985)在模型中加入非系统风险β,采用了新西兰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被审计公司的总资产、应收账款和总资产的比率以及非系统风险β是对审计定价影响最为显著的变量,而事务所的规模对审计收费没有重要的影响。
Ander和Zeghal(1994)构建了一个涉及更多变量的审计定价模型,并从加拿大的审计市场中选择了样本。研究结果同样发现审计收费与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规模和业务的复杂程度显著相关,并且与内部审计成本成正相关的关系。
因为相关规定的缺乏,国内关于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相对滞后。王振林(2002)通过分析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进一步探讨我国证券市场上的审计质量问题。首先对我国审计市场的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然后选取公司规模、被投资公司的数量、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主营业务利润占总利润的比重、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事务所为客户服务的年限、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等 17 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公司规模、被投资公司的数量等 11个变量对审计收费具有显著影响。与其他国家学者的研究模型相比,该模型中客户的审计风险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很小并且解释能力较低。此外,王振林所使用的1997—1999年的审计收费数据并非证券监管部门强制要求披露的信息而是来自于证监会的调查问卷,其代表性可能会有所下降。
王汉卿、吴珩(2003)研究沪市2001年报中31家披露审计收费制定标准和制定程序的上市公司,将这些标准和程序分为四类,并讨论了其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同时深入分析审计收费的支付时间、以及“低价进入”的定价方式对独立性的影响。
胡玉明、鲁海帆(2003)认为审计服务作为一种产品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较高的知识含量,审计服务的成本应该包括基本费用、知识含量、风险补偿费用和正常利润等方面,目前中国的审计服务收费的定价模式不符合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特征,而市场定价将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收费定价模式的发展方向。
余玉苗、刘颖斐(2003)通过建立审计收费的需求决定模型和供给模型,分析了审计服务的供求双方如何确定审计收费,并进一步阐释了影响审计收费均衡水平的主要因素,最后据此提出了规范审计收费行为的若干建议。
刘斌、叶建中、廖莹毅(2003)利用Simunic(1980)的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可能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相关因素,然后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深沪市2001年报中590家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采用了上市公司所在地为自变量之一(将中国地区按东中西部划分为四类),结果发现上市公司的规模、经济业务的复杂程度以及上市公司所在地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的主要因素,而其他与风险、盈亏有关的比率,以及审计任期和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对审计收费并不具有重要影响。
伍利娜(2003)对2000年和2001年审计收费以及两年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利用Simunic模型选取公司规模、事务所规模、年度审计意见、公司当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处于配股区间还是处于保资区间、应收账款和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这些变量。研究结果表明,公司规模、事务所规模、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处于保资区间对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而公司净资产处于配股区间对审计收费没有显著影响。在研究审计收费变动的影响因素时,选用公司规模、是否强制性事务所变更、是否自愿性事务所变更、审计意见的变动、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存货和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的变动这几个变量。研究表明,公司规模的变动、审计意见由非标准变为标准、公司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动这三个变量对审计收费的变动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其首次对审计收费的变动做出了实证检验,并得出了很有价值的结论,不过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差,只有 3.4%。此外,本次模型所选用的变量较少,其中甚至遗漏了衡量公司审计复杂程度的指标,可能会对研究结果产生不利影响。
朱小平(2004)对2002年符合条件的870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运用公司规模、公司审计复杂程度、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存货占总资产的比率、速动比率、上市公司是否为ST公司、事务所规模、服务年限、所在地、与上市公司是否同处一个地区、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是否变更事务所、公司所在地、是否发行外资股作为影响变量。研究表明,公司规模、公司审计复杂程度、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存货占总资产的比率、上市公司是否为ST公司、事务所是否为“十大”所、服务年限、公司所在地以及公司是否发行外资股对审计收费有显著影响。该文献对变量的选用全面,回归结果理想,模型解释能力也强。但结果中有一点值得我们关注,应收账款占总资产的比例和存货占总资产的比率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很显著,甚至与公司规模、公司审计复杂性程度的影响程度相当,这与国内外学者的已有研究不一致,我国审计师的风险意识在短短几年内是否有如此显著的提高值得继续进一步考察、分析。
本文之所以选择研究Simunic模型对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进行分析,原因在于:第一,在国外的证券市场上Simunic模型有着成熟的应用,它采用的是多元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模型解释能力强不易受到干扰,且该研究思想和方法影响了后来的众多学者;第二,国内对于专门采用Simunic模型分别来分析我国上市公司A股和境外股审计收费的研究还比较少,相关文献对于不同的审计标准下如何判断上市公司年报所存在的审计风险很少提及,所以研究有一定意义;第三, Simunic模型产生于七十年代的美国证券市场,从发展周期看,其发展状况和我国现在证券市场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研究有一定借鉴价值。
三、Simunic模型介绍
Simunic模型基于美国经济学者Simunic在1980年根据审计风险和成本推导出影响审计定价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他的论文是国外最早研究审计服务定价的文献,他假设价格竞争普遍存在于整个上市公司的审计市场,并运用了美国上市公司审计费用的数据验证了审计行业的竞争性,否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垄断审计市场的论断。他支持 Demski 和 Swieringa (1974)的理论认为外部审计是被审计公司整个财务报告系统的一个辅助系统,因此审计服务被看作是对被审计公司有利的经济行为,成为内部会计系统消耗的替代和补充。而被审计公司和审计师对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潜在法律责任成为他们进行外部财务报告系统设计的主要动机。在这些理论和假设的基础上,Simunic建立了被审计公司财务报告系统总成本(审计收费和内部会计系统成本之和)模型和决定审计成本的模型,通过求导的方法得出了使得公司财务报告系统总成本最小时所需求的外部审计量和内部会计系统使用量,并进一步分析了在非竞争市场及不同的审计产出效率下该模型的结果。
Simunic在1977年就公司的外部审计费用向1207家美国上市公司的首席财务官邮寄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397家。根据已获数据,他建立了影响审计定价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运用最小二乘法考察了可能影响审计收费的10 大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是决定审计收费的最重要因素,其次为控股子公司个数、涉及行业类型、资产负债率、前两年的盈亏状况、审计年度的审计意见类型以及上市公司的内部审计成本,而会计收益率、审计任期和事务所规模等因素在回归方程中并不显著。
表3-1 Simunic(1980)的研究结果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来源和筛选
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的审计市场也日益扩大。根据沪深证交所的相关统计,截至2007年4月末,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452家,上市股票数达到1689只,发行股数15310.25亿股,流通股数5852.79亿股 。而同期中国共有执业注册会计师6万多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7万多人,会计师事务所4300多家,其中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的有近80家。
伴随我国入世五周年的到来,资本市场的开放进一步加大,越来越多的海外投资者涌入我国证券市场寻求发展契机,与此同时国内的优质企业也纷纷登陆境外市场以吸引更多海外资本注入。在资本不断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本论文选择沪、深两市同时在境内发行A股和境内外发行非A股(B股、H股、S股、ADR等)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拟同时探讨A股审计收费和境外股审计费用的影响因素,并为下一步研究国内所与国际品牌所审计收费的差异提供基础。
具体来看,本文以公布2005年年度财务报告的深沪两地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总体,所需的审计费用数据来自中国证监会官方披露网站巨潮资讯网(http://cninfo.com.cn)提供的上市公司2005年度财务报告,财务指标数据通过《中国股票市场研究(CSMAR)——财务数据库查询系统》获得。考虑到数据的可比性以及研究的需要,在选取样本时遵循了下述标准:
1.上市公司同时公开发行A股及境外股(含B股、H股、S股、ADR等非A股);
2.剔除未披露2005年审计收费数据的公司;
3.剔除披露审计费中含有中报审计、其他鉴证服务收费的公司;
4.由于金融类上市公司与其他行业上市公司无论在所适用的会计制度,还是在业务性质方面均有着较大差异,从而对审计收费造成影响,故剔除金融类公司;
按照上述标准,笔者最后选定了10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统计分析过程均采用统计软件SPSS15.0完成。
(二)变量选择
上文中对审计业务定价行为做了初步的理论分析和文献回顾,所涉及的文献也主要是以西方成熟证券市场为背景进行的研究。下面,本文将结合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实际状况,来考察审计业务定价的行为。
1.公司规模
公司规模越大,资产负债就越多,相应的审计工作量越大,所花审计时间越多,审计收费也应越高。回顾以往的经典文献常用资产总额((ASSETS)来代替,如Simunic(1980),Firth (1985),Francis (1984), 王振林(2002)。本文沿袭这一做法,用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
2.审计的复杂程度
衡量审计客户会计业务复杂程度的指标较多,主要有合并报表涉及子公司的数量、应收账款和存货数量。
合并报表涉及的子公司越多,审计师在进行审计时为出具审计意见所要搜集的证据也会越多,所要执行的工作量越大。有时,子公司多的企业还会涉及不同的行业,它不仅要求审计师有更多的专业技能,而且还要能熟悉该行业的情况,这自然会增加审计的工作量和风险,并相应地增加审计费用。在以往的研究文献中,有直接使用合并子公司数((SUBS)的,如Simunic(1980),但更多后来的学者使用合并子公司数的平方根(SQSUBS),如Firth (1985),Francis (1984)等,以减少单个变量对整体回归波动的影响,本文也承袭这一做法。
应收账款的变化对应着主营业务收入的增减和坏账的风险,而存货的变化反映了主营业务成本的增减和存货跌价的风险,所以它们的增减变化最终反映损益表利润的变化,上市公司常用它们来进行盈余管理。故在年报审计中成为审计重点,它们所占总资产比率越高,审计收费越高。
3.经营风险
严格说来,审计师和审计客户在定价过程中所考虑的风险因素包括多个方面,然而很多因素是不可衡量的,如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法律的强制约束等,为此定量研究常以审计客户的经营风险来衡量审计定价过程中应考虑的风险。因为一旦审计客户发生经营失败,利益受损者往往会怪罪于财务报表没有及时反映出企业的风险,从而向审计师和企业提出索赔。此外,存在经营风险的企业财务舞弊的动机更大。
获利性和流动性是反映一个公司财务特征的两个基本要素。其中,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和长期负债与总资产之比分别被认为是评估财务获利性和流动性的适当指标。 在Simunic(1980)模型中未考虑财务流动性,从而无法全面体现上市公司的经营风险。基于以上考虑,本文采用上述两个指标作为公司财务获利性和流动性的衡量指标。
另一个衡量经营风险的指标是上市公司近三年是否出现亏损。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连续两年亏损的公司将受到特别处理,连续三年亏损的就会被摘牌,因而这类公司粉饰财务报告的动机会更为强烈。将其设为控制变量,最近3年中出现过亏损设为1,否则设为0。
4.事务所的低价竞争(Low-balling)
低价竞争的结果一般表现为事务所的更换,而事务所的变更往往伴随着审计费用的降低。为了研究事务所的低价竞争行为,本文将其设为控制变量, 事务所进行过变更设为1,否则设为0。
为了进一步研究低价竞争行为,本文沿袭Simunic(1980)的研究方法引入年限变量。一般认为,CPA被聘任审计时间越长,对公司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越了解,所需审计证据和实质性测试程序越少,审计收费相应降低。但当存在低价竞争时,审计师会期望在第1年或最初几年的审计收费较低,而在随后的几年内将其收费恢复到正常水平。本文用现任事务所被聘任年数的自然对数表示。
5.年报审计的意见类型
审计师的独立性是构成审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这一因素必然会影响审计收费。Simunic(1980)也采用了审计意见类型作为解释变量,他认为如果被审公司收到了非标准审计意见,表明该公司的财务体系存在风险且非标准审计意见会对证券市场上股票价格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设该因素与审计收费负相关。与前者的想法不同,本文采用指标变量OPIN,当公司收到非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时,OPIN等于1,否则等于 0。此处假设审计意见可以反映审计质量,所以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可视为具有较高独立性和审计质量,因此该解释变量与审计收费正相关。
6.事务所的规模
相比国外,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低,竞争异常激烈。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会计师事务所本身的规模、品牌显得日益重要。 “四大”国际合作所凭借其较强的敬业精神、过硬的专业素质和良好的职业声誉成为较高审计质量的象征,这意味着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审计收费越高;同时伴随事务所规模的增大将出现“深口袋”效应。在涉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中,投资者(包括权益资金投入者和信贷资金投入者)希望从审计人员那里获取更多的赔偿,而不管审计人员在审计中是否遵循了公认审计准则。这样,事务所规模越大,品牌效应越好,投资者就希望得到更多赔偿。综上,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审计收费将越高。
从2005年的A股审计市场来看,总量近36亿元人民币,参与市场的近80家事务所,其中普华永道中天、毕马威华振、德勤华永、安永华明及大华(“四大”国际合作所)审计收入近3.74亿元,客户数量97家。其客户数量占市场总量的近7%,收入比例更是高达总量的10%,无论是在客户数量、收入总额还是客户质量的等方面均遥遥领先于国内所。 故将其设为指标变量,样本公司由国际“四大”所进行年报审计设为1,否则设为0;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为四大与年报审计费用正相关。
7. 境外投资者的关注度
显而易见,当上市公司存在境外流通股时,境外股占总股份的比例越高,境外投资者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就越大。本文引入“境外流通股占总流通股比例”这一控制变量,因为伴随境外投资者参股比例的上升,这类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信息的关注程度也会相应增加,对审计师的要求也更高。
(三)模型建立
根据Simunic(1980)模型及相关的扩展文献和前文的变量假设和选择,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
回归方程1、
回归方程2、
【关键词】 审计收费; 新审计准则; 实证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审计收费一直是审计市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于实务界,审计收费研究有助于理解审计收费的决定因素,从而为制定市场发展策略提供指导。对于政府监管者,审计收费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审计市场特性的理解,洞察审计市场主体的策略,从而为制定科学的监管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从2007年1月1日开始,新审计准则开始生效。从理论上看,新准则与原准则相比增加了审计程序而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的增加,相应地应提高审计收费。但实际上,审计收费是否得以相应的提高呢?本文拟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
二、理论分析: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审计收费由审计成本与利润组成。审计成本又由审计生产成本和将来可能存在的损失组成。审计生产成本是指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发生的成本,包括审计的外勤成本和内部整理复核实施成本。将来可能存在的损失,是指因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可能发生的诉讼损失。
(一)新审计准则审计程序的变化
新审计准则的立足点在于要求注册会计师从更高层次上把握重大错报风险,它要求注册会计师必须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变化(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会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并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与旧审计准则相比,新审计准则在审计程序方面的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册会计师应加强对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为了实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目的所实施的审计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新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的所有阶段,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将识别和评估的风险与实施的审计程序挂钩;注册会计师应针对重大的各项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测试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将识别、评估和应对风险的关键程序形成审计工作记录,以保证执业质量,明确执业责任。
(二)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对审计成本的影响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实施新审计准则会导致审计成本的增加,主要原因如下:
1.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增加了事务所审计工作的直接成本
新准则要求审计的起点由原准则的了解评价企业内部控制,前移和扩大到评估企业重大错报风险,不仅要求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对企业的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进行评估,还要对企业所处的行业大环境、企业战略进行分析评价。从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到分析评估,再到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进行风险量化,都要花费审计人员相当的时间,增加了审计项目的直接成本。
2.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引起管理成本的增加
作为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新的审计模式,新审计准则不仅要求注册会计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专业判断能力以及管理、数理统计等多方面的知识,还需要有较高的风险识别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实施新审计准则需要更多有经验的合伙人及高级审计人员的参与,并对其提供相关知识的培训,这会导致人力成本增加,也会相应地增加审计的总成本。所以从理论上讲,新审计准则的实施,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的增加而理应带来审计收费的提高。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现行的审计收费标准是按财政部门规定的指导价(最低价),以资产总额作为收费的依据。以深圳地区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收费标准为例: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最低收费额4 000元;资产总额101-5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6 000元;资产总额501-10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8 000元;资产总额1 001-3 0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10 000元;资产总额3001-50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20 000元;资产总额5 001-7 000万元的最低收费额30 000元。
为了分析2005年-2006年审计收费有无增长,本文的研究思路如下:
第一步:根据2005年的审计费用和2005年的资产总额推导出审计费用和资产总额关系的回归方程。
第二步:利用上述回归方程和2006年的资产总额计算出2006年的预计审计收费。
第三步:将2006年预计的审计收费与实际的审计收费进行显著性检验(如果没有显著性差异则证明审计费用并无增加)。
(二)数据来源和样本构成
本文研究所需的样本全部取自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5年和2006年年报。在选取样本时,本文剔除了2005或2006年未公布年度审计费用的上市公司,剔除了所公布的审计费用中含上年度审计费用、含验资等特殊服务费用和差旅费补助另算的上市公司和境内境外审计费用没有分开的上市公司以及资产负债率等指标具有特殊性的银行类上市公司。审计费用计量单位为万元。最后得到了有效样本101个,现采用SPSS统计包软件对两个年度的审计费用进行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
(三)实证结果
本文利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2005年的审计收费和资产总额进行分析,用曲线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进行拟合,根据点的分布,得到三次方曲线与数据的拟合较好(见图1):
F=b0+b1×X+b2×X2+b3×X3
其中,X为资产总额;F为审计收费
从表2可以看出,本文的审计收费方程整体上还是高度显著的(F=170.84,P=0.000),其解释能力也较强,样本测定系数R2为0.841。
将各上市公司2006年的资产总额代入上面的方程式,计算出2006年各公司的预计审计收费,与2006年的实际收费比较,其描述性统计如表3。
对2006年的预计审计收费与实际审计收费进行显著性检验,其结果如表4。
由此可见,T=-1.242,P>0.05,差异不显著,即2006年的预计审计收费与实际审计收费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对2006年年报的审计并未由于新审计准则的实施而相应地提高审计收费。
四、研究结论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表明,新审计准则实施后审计收费并未提高,这与理论上的分析不符。笔者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在实务中新审计准则并未严格执行
相当部分的会计师事务所在2007年的执业中根本没有遵循新执业准则所倡导的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没有执行风险导向审计程序,仍然按照老审计准则的要求执业。即使有部分注册会计师执行了新的风险导向审计准则,但其大多数仅是套用了或多或少的几张风险导向审计的工作底稿,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没有真正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程序,所实施的风险导向审计程序与其后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毫无关联,不具有利用风险评估来导向审计的作用,仅是为了表示其执行了风险导向审计准则走形式而已。其一,新审计准则本身执行难度大。新审计准则在借鉴国际审计准则时,有一个原则即为了保持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不敢随便改变国际准则的意思,有相当一部分准则条款进行直译,所以理解起来比较吃力,且新准则及其指南过于理论和原则,不具有可操作性,中注协至今仍未能出台新准则的工作底稿指南,使得注册会计师缺少具有指导性、可操纵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类教材,从而不知究竟应如何规范操作。其二,条件不成熟。我国注册会计师执行风险导向审计准则是仓促上阵。实际上,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全具备执行新的风险导向审计准则的前提和条件,如注册会计师的综合素质、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管理现状及财务会计的核算基础(特别是中小企业)等。
(二)在竞争激烈的审计市场中提高收费是不可行的
尽管审计项目的契约是自由的,但事实上客户拥有对会计师事务所聘用、续聘、决定审计费用水平的控制权,由于我国会计市场发展不成熟,市场供大于求,会计师事务所数目众多但是规模较小。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师事务所受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为了拉生意或者保住生意而不能提高审计收费,有的甚至降低收费。
【参考文献】
[1] 陈冬华,周春泉.自选择问题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财经研究,2006,(3):44-55.
[2] 李爽,吴溪. 审计定价研究: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