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范文

人际交往心理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际交往心理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际交往心理学

第1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范文

2、晕轮效应:是指由知觉对象的有关特征推及到对象的总体特征,从而产生美化或丑化对象形象的心理倾向。

3、近因效应:指最近的信息对人的认知具有较大的影响。

4、刻板印象:指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有些人一见面就马上把人归类,并把对该类人的评价强加给他。

5、互酬效应:生活中那些相互帮忙的人,其关系总是比较密切,这是互酬效应的体现。

6、期待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当你努力发现某人的优点和长处并且由衷地赞美他时,你就会看到他表现得越来越符合你所赞美的那种形象。而你若将某人视为小人或恶棍的话,那么这个人就的确会以你所给他“画”的嘴脸来对待你。

第2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88-03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过程中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与行为的互动。随着现代科技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交往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人际交往,当代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交往的范围也随着手机网络等介入而跨越时空的限制,交往的内容除了以交流感情、切磋知识为主外,还通过多种社会实践方式吸收社会信息。[1]

一、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

主观原因分析及调适当代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主观原因。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些专家或是老师、同学主要还是要从个人的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和帮助。

1.认知方面

人际交往的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出现对自我评价的认知失调,如过高地评价自我或是过低地评价自我。前者产生自傲心理,居高临下[2]:后者是自卑心理,自我封闭,害怕与人交往,恐惧交往失败。过度的自我中心化,觉得任何事情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人相处时,不分时间、场合,不顾及别人的情绪,任意表达自己的意见,随意表露个人的不良情绪,影响到他人的情绪和利益而恶化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实际上是为了更多受到别人的关注,但要获得这种尊重和关注必须先尊重别人,关注和帮助别人,才能有好的效果。对人际关系的过度理想化,有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因为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人际关系的判断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因而在最初与人交往中受到挫折和伤害,从而产生不信任感或是与人沟通困难的心理。或是认为人际交往相当于市场的交换,而伤害别人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并以友谊情感至上的原则与人交往,一方面要认识别人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要认识到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以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

2.情感方面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人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情感成分是关系双方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情感在人际交往中对个人的行为起着动力作用,人际交往中若有积极的情感产生则推动人际交往的行为,个人人际交往更积极主动:消极的情感则阻碍正常的人际交往,个人表现出孤僻、自卑或是自我中心化,从而导致人际关系恶化[3]。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确全面地评价自我,超越自卑、恐惧心理,调整自负怀疑心理,并且在人际交往中掌握一些交往的技能和技巧。

3.社交知觉及归因方面

社交知觉中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及社会刻板影响影响到我们对别人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认识,应该尽量避免。这些社交知觉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归因,归因是指个体习惯上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解释,它也影响着个人的人际交往,如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时就会把失败归因于环境不好、运气差、人际交往太复杂等复杂的外界因素,却很少考虑内在的因素,从而导致人际归因失误而形成人际交往障碍或人际交往的一些心理问题,产生消极的人际知觉和情感而自我封闭退却,或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常见的归因偏差有认知性偏差、动机性偏差以及性别性偏差。当代学生的归因风格和归因偏差会影响到学生人际交往,所以对学生应该进行归因的训练。

4.行为、能力方面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足够的阅人经验及交往经验,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行为不当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别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在这些方面,当代学生应该多看或是学习一些交往的技巧,要善于表达自我,真诚地去赞美别人,同时也要提升个人各个方面的能力,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吸引别人。

5.自我意识及价值观

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并依靠这种认识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活动,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在对学生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调查中发现内在自我对人际关系有很大预测作用,内在自我与人际关系困扰成负相关,即内在自我意识水平越低的人人际关系困扰越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首先应该积极全面地评价自我,充分地认识自我,相信自己有不同于别人的特长,克服自卑自负心理,敢于超越自我和挑战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地感受人际交往中的温暖,从而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价值观的一致性是人际吸引的一个要素,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是调动个人交往积极的动力,如在人际交往中不能简单认为人心叵测,人心自私,或是受相互利用等不良的价值观的影响,而应该积极正确地看待人际交往。

二、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心理

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除了从主观上分析解决外,还应该从客观上采取具体措施,如:

(一)重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宽松的校园环境,优化人际交往氛围

利用课堂教学、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宣传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奋发进取、团结友善的校风、班风、学风,提高学生人际信任度,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通过团队的一些活动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在交往实践中得到锻炼,并体会到良好的人际交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去斤斤计较人际交往中的个人得失。

(二) 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或是学习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应该做的

1.对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查、跟踪及指导

很多新生因为适应不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有可能是人际适应不良所造成,心理的不健康从而也会加剧人际关系的恶化。所以对于新入校学生要格外重视,无论是心理学的专家和老师,还是搞学生工作的一些人员都要重视这一点。

2.重视对学生人际交往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指导

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让他们更有效地掌握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并懂得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学知识。在其他任何课堂上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知识的传授和分析。一些研究确实表明那些学过心理学的人或是懂得心理学知识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或是人际交往适应不良情况更少[4]。对一些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行政人员进行心理学方面或人际交往知识的定期培训,如拓展训练,对于任何类型的成人或是学生都是适合的,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以及深刻体验人和人相互信任支持和帮助的伟大作用,以达到对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全面的指导。

3.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及心理咨询方法的适当运用

学校可开展组织一些公益性的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和指导。当代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大多是来自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在咨询过程中重视从学生人际交往这条主线入手,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有效地帮助其解决问题。在咨询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与基础;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学生心理咨询的核心;训练学生交往技能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如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主动热情地待人,以及把每个人的感受都看成是最重要的,重视别人的感受,尊重别人赞美别人,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除了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的咨询和指导之外,还应该利用团体咨询的方法,以及朋辈的辅导是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团体心理咨询是专门为帮助那些有共同发展课题和相似心理困扰的人维护心理健康,克服成长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迈向自我实现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5]。团体心理咨询在团体情境中进行,强调人际交互影响,注重团体内的交流,并利用团体精神影响个人的行为。人际交往本来就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进行相互影响,团体心理咨询是辅导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别人,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团体咨询与辅导具有高效率、高感染力的特点,利用团队精神去影响每一个人,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朋辈辅导是学校心理咨询模式之一,是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境、获得外部支持的一种重要方式。朋辈辅导是指由一些受过半专业训练的学生或是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在校学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互动交流,对同辈提供倾诉、支持或咨询的服务。因为朋辈有更接近相似的价值观、生活理念等,所以在学生人际交往的咨询中更容易被接受,也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

4.加强家庭功能,亲情的付出和感化

很多学生在恋爱上容易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功能的弱化。如早恋或是恋爱中出现的种种不良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以及交流和沟通不良造成的。学生失去了家庭中亲情的支持和理解,就容易寻求同伴的交流,误以为这是一种良好的恋爱,甚至是一种可以走入家庭的恋爱。而实际上学生对恋爱的责任心及后果认识得并不是很清楚,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中真正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而盲目交往。作为学生的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早期的预防和疏导,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责任和温暖,培养孩子积极的责任心,是预防学生恋爱中出现问题的关键。

总之,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学生心理问题中比较严重的一方面,仅次于强迫症,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社会化的发展与成熟,应该值得重视。清楚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明确原因,并从主客观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以利于当代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更顺利地被社会所接纳。

[参考文献][1]刘博雅.学生与学生的人际交往[J].中国市场,2011,(31).

[2]张小玲.重视学生人际交往,提高学生认知水平[J].龙源学院学报,1999,(S1).

[3]窦胜功.智商与情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4]冯江平,安莉娟.青年心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An Analysis o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Students

ZHANG Hong-n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 455000, Henan, China)

第3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网络;人际交往;人际关系;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8-010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思维方式,而且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特点,将人际关系引入一种新的结构中。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概况

(一)网络中人际交往的特点

不同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网络人际交往是基于虚拟空间发展起来的。与传统“面对面”模式的人际关系不同,网络人际交往具有一些独有的特征:(1)匿名性。在网络中,交往主体往往以匿名的形式出现,每个人都不需要告知别人自己的真实姓名、性别、形象等。(2)低限制性。网络交往的约束极低,个体能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交往对象,突破了现实中身份、地位不平等的局限性,实现了精神上的平等和无利益冲突。(3)互动中的人格多重化。随着交往过程中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切换,个体的人格也会表现出多重化的特征。个体在虚拟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人格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4)弱联系性。网络中交流双方的沟通联系较弱。网络在打破时空限制的同时也削弱了感情等的交流。交往主体可以随时更换交往对象,可以进行非即时往,个人之间隐蔽性强,这些都体现了网络人际关系的弱联系性,是与传统人际关系明显不同之处。(5)平等性。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交换,只不过这种交换不是简单的物物交换,而是一种情感的交换。情感交换永远是一种“增值交换”,它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紧密。现实的人际交往由于存在上下级、长晚辈关系,可分为水平交往和垂直交往两大类型。不论是水平交往还是垂直交往,由于交往主体之间的相互知晓性,这使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受道德约束比较大。但在虚拟的网络交往中,情形就不同了,交往主体在心态上都是平等的,且相互间无须承担任何道德责任。

(二)网络中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

在现实社会中,人际关系是以血缘、地缘等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关系的紧密性是产生信任的基础。但是,网络匿名性的特征,使网上人际信任的建立机制区别于现实生活。社会学家祖克尔于1986年提出了信任产生的三种机制:首先,是由声誉产生信任。即根据对他人过去的行为和声誉的了解而决定是否给予信任。声誉好的人能够得到信任。其次,是由社会相似性产生信任。即根据他人与自己在种族、家庭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性程度来决定是否给予信任。一般情况下,相似性越多,信任度越高。之所以如此,是基于以下的信念:相似的社会背景往往意味着有相近的行为规范,容易相互理解,在交往或经济交换中容易达成共识。最后,是由法制产生信任。即基于非个人性的社会规章制度,如专业资格、科层组织、中介机构及各种法规等的保证而给予信任。

根据这两种信任机制理论结合网络的特征,有人提出网上信任的产生机制:第一,预设性信任。网上互动的双方彼此相信网络中的秩序规则能够被履行,且对方能承担他所托付的责任及义务,即双方先验地认为他人是可以信任的。这是在网上能够进行交往的前提。第二,由网上声誉产生信任。理性选择理论认为,决定信任的关键变量是能否获得有关对方动机和能力的充分信息。毋庸置疑,这个变量十分重要,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信任家人胜过朋友,信任朋友胜过熟人,信任陌生人胜过熟人。第三,在给予信任过程中进行主观判断。这是信任机制建立的决策性环节。网络交往者根据自己的交往经验和主观判断,对他人的网上交往行为进行主观认定,最终决定是否给予对方信任,并决定是否继续保持同其的交往关系。

(三)网络人际交往动机

网络人际交往过程中“动机”的研究一般从人本主义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出发,主要体现在“摆脱孤独”和“得到社会支持”两方面。首先,“摆脱孤独”是指个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不能够满足,为摆脱孤独感从而在网络上进行虚拟交往的动机。其次,“得到社会支持”是指通过虚拟交往获得他人理解和支持的需要,特别是精神上需要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关于这两个动机的例子。一些青少年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忽视了跟孩子的交流,而这些人本身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也不好,因此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网络结交一些网友,解除自己的孤独感。

二、网络对人际关系的双重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使用网络,很多研究者展开了网络对使用者人际关系影响的调查。1998年国外学者Kraut和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网络的使用与抑郁、孤独和压力成正相关,即网络的使用会导致人们的人际关系产生隔阂。但是,近期的一些研究却表明,网络的使用可以明显地降低孤独和抑郁,增加使用者社会支持感和自尊水平,从而使这种良好的交往模式成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

(一)网络使人际关系更加亲密

1.网络交往中自我表露加深。自我表露最早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西尼・朱拉德(Sidney Jourard)在1958年提出来的。通俗地讲,自我表露就是对别人敞开心扉。在与他人交往时自愿地在他人面前真实地展示自己的行为、倾诉自己的思想。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个体与他人的亲密性。自我表露这一行为具备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会给交往的他人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同时,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表露可以激发他人进行自我表露,因此可以增进双方的理解与信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亲密。网络的出现扩大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由于网络中人际交往特点中的匿名性、低限制性、交往心态的平等性,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姓名、年龄、形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与特定的人交往,网络中不会出现实际生活中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平等,因此自我表露会更深,人们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更加亲密和顺畅。

2.网络交往中不存在“门槛特征”。现实交往障碍中的“门槛特征”,即外貌没有吸引力、容易害羞焦虑等生理个性特点在网络交往中不会出现,交流也因此会变得顺畅。网络有利于消除人际交往隔阂,这里的“隔阂”可能是由现实社会中的一些因素引起的,比如家庭环境的影响、文化水平的差异、风俗习惯的不同以及价值观不一致造成的交往不适等等。网络中巨大的信息量可以使人们兼容并蓄,对一些不同于自己的价值观有所了解,人际关系也能够得到促进。

3.网络交往的预设性信任。网络中的人际信任机制较现实中有所不同,网络中的“预设性信任”先验地认为对方是可信任的,先进行交往。这就使得人们交往的范围扩大,也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对某一个人并不是很了解,却因为少数人对他不好的评价而对其望而却步,不与其交往,其实如果通过亲自的接触会发现那个人不是传闻中的样子。但是在网络中却不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因为人们一开始对对方都是假定的信任,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对对方进一步的了解而渐渐亲密。这种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也会影响到现实生活,使得人际关系亲密。信任对象具有广泛性,与传统意义上面对面人际交往的模式进行比较,网络人际交往是通过以虚拟网络为媒介的人际交往模式。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的点对点的局限性,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多样交往模式。因此,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人会组成一个群体,群体间的交流促进了人际关系。

(二)网络造成人际关系的隔阂

1.网络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网络会导致沟通能力受阻,理由是在虚拟网络中使用者不受现实社会中法律以及道德规范的约束,根据自我意愿使用现代技术实现着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目标,这种自由随意性契合人们的心理特点,但过于频繁的网络交往易引起内心的孤独和压抑,会表现为兴趣减退、情绪低落、精力不足、思维迟钝,有的甚至会造成心理障碍,从而降低人际沟通能力。另外,人际互动中的人格多元化是网络中的人际关系特点之一,在网上与他人进行互动的时候,个体的真实身体待在一个私密的空间中,根据自己的意愿塑造自身角色,而角色的改变伴随着人格的调整。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之间,个体两种或多种角色的交替出现,可能会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转换过频时,容易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2.网络中存在欺骗。虚拟世界一些新的欺诈与其他犯罪行为,抹杀了人的正常感情,让人们的心理出现新的负担,对个体交往过程中相互之间的信任、互助的美德持迟疑态度,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带着戒备心理。在网络人际交往的信任机制中,信任是先建立的,如果在网络上被骗,就会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敢轻易地建立信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际关系阻隔。

3.网络会导致心理问题。现代人对网络的沉迷,过分地依赖网络,选择网上与人交往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网络孤独症和网络抑郁症。“人-机”关系对人们现实的人际关系会造成一定的冲击。这种“人-机”交往模式淡化了现实中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周围伙伴,变得越来越孤僻,社交功能和交流技巧出现障碍、异常动作以及复杂多样化的行为。网络抑郁症状态下的人们常常情绪低落、无愉或兴趣丧失,出现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的症状,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和能力下降、思维迟缓、出现自杀意念和行为、社会活动减少,从而对现实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使人际关系隔阂。

三、总结

日益频繁的网络连接,一方面易于使人形成共同的经验、话题和感受,相互吸引力增加,人际关系也随之趋于亲密。同时,这种由网络引起的人与人之间感情沟通的不断强化也促使人们逐步由虚拟世界中的交流向现实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转化。另一方面,也有人因为这些特有的特点而沉迷网络,或在网络中被人欺骗,导致对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网络对人际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提高网络人际关系的健康性。如倡导正确地运用网络,积极地引导帮助网民,让其正确地使用网络。另外,可以通过技术、法律等途径保证网络空间的健康与安全,使网络给人带来平等、友好、合作的人际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德芳,余林.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6(3).

第4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成因;排除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

(一)认识引起的交往障碍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岁到23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发展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但发展不成熟;看问题易带主观性、表面性、片面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按照交往规律,第一次交往会给人留下深刻影响,尤其交往时间不长,更注重外表、表情、口才,这是人的素质很少一部分,但由于大学生认识问题片面化,从表面的东西推论其他。

2.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比如有些大学生都会认为北方人豪爽、大方,南方人委婉、小气,某同学来自某地方,就有某地方的特征,来自南方的同学就都小气;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常常阻碍了大学生的正常人际交往。

(二)情绪引起的交往障碍

心理上的不成熟使其不能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整体面貌,往往出现以偏概全,甚至在人际交往中情绪化。情感的喜怒哀乐、某种情感心理决定了彼此今后的交往,而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常会出现忽冷忽热,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

情感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嫉妒。这是指在意识到自己对某人、某物品的占有或占有意识受到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在大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通过高考考上大学,尤其上名牌大学,这类学生在原来的高中非常优秀,自我优越感强,但一旦到了大学里,发现很多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如果能坦然面对,积极地竞争及合作;如果心理不平衡,害怕别人超过,不能正确地面对竞争,采取不正当地方式竞争,必然造成不好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人际交往困难。

2.恐惧。恐惧是指对常人不怕的事物感到恐惧,或者恐惧体验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远远超出常人的反应范围。大多数大学生第一次离开家及父母,对外面的世界即好奇又恐惧,尤其到了大学的陌生环境,对待同学又想信任又不敢信任,即想跟同学交往又不知如何交往,导致其处于焦虑状态,长期下去,会带来人际交往的障碍。如: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出害怕得罪人,与他人交往小心翼翼,甚至害怕自己一句话、一个眼神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常常患得患失,

二、在人际交往中心理障碍的排除

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认知、情绪、人格是统一的整体,认知决定了情感、人格,在人际交往中,首先纠正错误的认知,才能表现良好的情绪及人格,同时注意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遵循尊重原、真诚原则、宽容原则、自信原则,才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克服社会认知、情感、人格引起的误区

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常常为一句话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例如:某同学对另一同学说“你真好啊!”,不同同学不同的认识,会在人际关际中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有的同学会认为在夸我,表现出高兴;有的同学会认为在讽刺我,表现出敌意;有的同学会认为在安慰我,表现出伤心。大学生首先解决认知的问题。可以运用艾利斯的ABC理论,又叫合理情绪疗法,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此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是诱发事件,B是对此事的认知,C是心理行为结果。从此分析可以看出在人际关系有良好的关系,关键在于B即认知的修正,主要同不合理的认知的辩论,依照不合理的认知,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论,从而使自我认知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类似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所谓“产婆术”的辩论技术。大学生常会出现的不合理认知有糟糕可怕化、不能忍受、包罗一切或过度概括、贬低自我价值。从不合理认知导出谬论。

(二)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掌握实践技巧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实践中常常因为缺乏技巧,常会出现好心让人误会或想跟某人交往却不知如何开始,甚至有的大学生选择不交往,独来独往。人际交往需要一些交往技巧。善于换位思考。大学生常常把同情心和同理心混淆,同情心,完全同意对方的观点及感受;同理心理解对方的观点、感受并作出反馈,但不一定赞同对方的观点和行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成长经历各异,没有两个同学能完全相同的观点及感受,大学生更应同理心的心态,理解对方的观点、感受并作出反馈,但不一定同意对方的观点和行为,在行为上换位思考,分辨对方的内心感受,将此辩识反馈对方,能积极反应。

以上基本原则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具有指导意义。总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仅仅在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基本理论,更为重要在实践中本着真诚的原则摸索适合自己的交往技巧。

参考文献:

[1] 钞秋玲,王刚.主编大学生成功心理导航[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静.青年必备能力培养全书[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第5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 90后大学生 人际交往 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指个体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或肢体动作、表情等表达手段将某种信息传递给其他个体的过程。由于时代的变化和发展,90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要优越许多,其思想以及理念和老一辈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虽然目前社会上不乏对90后大学生的批评,但90后大学生的社会价值也越来越获得人们的认可和关注。

1 90后大学生

1.1 90后大学生的特点

(1)平均智商高,好奇心强但孤独脆弱。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受到更多的关爱,优生优育的他们从小就很聪明,有自己的小天地,但缺少心灵与感情上的沟通。除了课本和作业,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制定周密的个人计划,却不执行;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没事检查手机有没有短信,每两周换一次彩铃。由于没有经历过大的风浪,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容易受到伤害,甚至遇到不大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出现过激的行为。

(2)自我个性鲜明,自尊心强但反叛消极。90后大学生两分钟经常这样安排:前一分钟是崇拜,后一分钟变成藐视。他们中的大多数对偶像的一举一动极为关注,个性的鲜明就像他们增长飞快的眼镜度数,敢爱敢恨,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敢于挑战。同时,他们觉得父母的期望时常超越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使他们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受批评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形成了程度不同的如焦虑、悲观等不良情绪,有时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比如说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便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

(3)自信心强但极力表现与众不同。90后大学生接受的是义务教育,经历“减负”和“素质教育”等多次的教育改革,但还是承受很大的学习和升学压力。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什么都还行,没有人可以阻止他们前进的脚步。但是物极必反,有些极端的学生会认为把全部的精力拿来学习是浪费时间,应该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充实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与众不同。他们会标新立异,追求所谓的时尚和高雅,染上彩色的头发,穿上流行的豹纹,戴上各种各样的配饰,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寻求心理上的平衡。

(4)网络信息知识丰富,但对网络十分依赖,内心空虚。90后大学生大多都有电脑,即使没有电脑也有可以上网的智能手机。他们有什么问题,不需要查阅课本和资料,只要百度一下就知道。他们有着很丰富的信息知识,对各种网络用语很熟稔。他们的网络游戏品种很多,他们的聊天工具也是五花八门。纷繁的网络让人眼花缭乱,流动的课堂让他们失去了一种归属感,很多学生内心却越来越空虚无助,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冲突体现在了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

1.2 90后大学生的发展趋势

(1)更加个性化的一代。90后大学生将是大力张扬个性的一代,从衣着、发型等个人生活领域到参与、表达等社会生活领域,他们不再以僵化单一的形式而是以弹性多样的形式传递着这些信息。他们将变得更加理性、务实,更加开放、坦然。面对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时,他们的择业观念变得更加实际、更加灵活、更加有想法。当面对异常激烈的职场竞争时,他们将会更加淡定、更加自然、更加坚韧。

(2)更加人本化的一代。90后大学生正处在中国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进程中,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他们有着极其鲜明和强烈的人本思想。虽然他们总想把自己表现得与众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更加反感对人性的扭曲和人格的变态,更加重视人性的善良和世界的美好。

(3)更加世俗化的一代。90后大学生在社会的理性化趋势不断扩张的时候,将会更加紧张、忙碌,没有时间去回眸历史、思考人生、接近自然,更多的是存活于当下。也许他们曾经张扬个性,曾经喜欢偷懒、喜欢动漫、喜欢追星,但他们会为了生存,不断强迫自己多学一点本领,多掌握一项技能。

(4)更加娱乐化的一代。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娱乐时代的到来而生的,在娱乐成为社会运行的拖拉机和剂的大环境下,他们自身也将引领社会的娱乐潮流。不管是时尚的动态,还是娱乐的动向,他们通常有着比较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见解,是娱乐生活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2 90后人际交往的现状

90后大学生会在孤独中思考、磨砺和畅想,也将会有所担当。他们或许整日沉浸在烦恼里,但注定能够扛起这个时代的重任。学校就是社会的缩影,90后大学生应该在学校中正确认识、对待各种现实问题,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优秀品质。

为了充分了解90后在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素质拓展、社会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讨论会和个体分析,对我们学院90后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进行了一次调查和走访。

调查的结果显示:15.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适应人际交往,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41.3%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勉强可以;32.6%的学生认为自己比较适应人际交往;只有10.6%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很强,心理很成熟。

我们对调查的结果总结如下:

(1)有一大部分90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他们自己觉得自己不适合人际交往,在新的环境中很拘束,不能完全放开自己,适应性较慢。同时在与不熟悉的人或是非同龄人交流时,会紧张,怯懦,不会去主动交流,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候,他们说也想去关心别的同学,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做,何时做,他们也想去赞美表扬人,但却怎么也表达不了自己的意思,他们也想交很多的朋友,但总感觉没有合适的机会。在交往中他们也想温柔地表现自己,结果是言语硬邦邦的,无意中伤害他人。

(2)只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非常好,他们觉得自己的生活很充实,在新的环境中能够放开自己,适应各种不同的场合和环境。在和别人交往时,他们从抓住双方的共鸣,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并且能够主动和陌生人说话。他们觉得自己很会关心别人、理解别人,不会让双方感觉尴尬;他们有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和方法,能够比较容易融入他人的生活中。

我们对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90后大学生有孤独心理。目前有着诸多的交流媒介,他们渴望过着宿舍-教室-餐厅三点一线的生活,处于与世隔绝、无人进行交流的状态,总以为没人能了解自己,沉溺在自己的网络世界里,从而不合群,影响正常的学习、交际和生活。以前绝大部分农村学生家家户户都是平房,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的交流机会很多。大部分认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的学生要么性格过于自负,要么是受外界的影响过大,对与人交往有抵触情绪。有句话说得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90后大学生要让自己主动融入集体中,就要不断克服自己自负、自傲的消极心态,多与人相处、沟通,才能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2)90后大学生有自卑心理。他们从以往熟悉的环境转换到陌生的环境,远离了朝夕相处的亲人和朋友,突然发现人外有人,有着强烈的落差,他们自卑、忧郁,总是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总觉得别人瞧不起自己,不敢和别人交流沟通。在家庭中常处于核心地位,老人宠溺、家长放纵等使他们很难在学校中完全融入集体,一旦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或未能达到预期目标便容易产生自卑挫败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有着消极的自我暗示和太多的自我否定,自己身材不够高大、相貌不够靓丽、出身不够高贵、学习不够优秀……这些都阻碍着他们的人际关系的发展。90后大学生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上帝是公平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虽然在有的方面不如别人,但也有别人无法企及的优点。

(3)90后大学生有嫉妒心理。他们对在学习、才能、名誉等方面比自己好的同学会产生自惭、不悦、怨恨的情绪。有的人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有的人看到别人冒尖、出头不甘心,有的人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便挖苦、讥讽,严重阻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交际能力。90后大学生要开拓自己的眼界,看到别人的优点和努力,更要发现自己的优势,多转移注意力,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积极将自己的劣势转变为优势。

3 小结

90后大学生作为各大高校的新鲜血液,是当代社会里的特殊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其他年代的人的特点,有着自己人际交往的现状。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从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入手,谈到了人际交往对90后大学生的重要性。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和行为变化,充分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做好引导和培养工作,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和心理抗挫折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辉.“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征分析[J].科教文汇,2011(19).

[2] 周静.新形势下建设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长效机制的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3] 崔景贵.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J].教育与职业,2008(35).

[4] 吴雅萍.网络社交下的“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效应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1(5).

[5] 权丽娟,岳效飞,文晓洪.90后在较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J].调查研究,2011(7).

第6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 人际交往 不良心理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5-0019-02

一、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心理表现

1.自卑心理

自卑感是指人们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造成的妄自菲薄、缺乏自信,认为自己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一种自我意识。自卑心理在高职学生中较为普遍。认知上的偏差产生的心理失衡,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常表现为多疑、敏感、恐惧、焦虑的自卑心理。具体表现为羞怯、退让、被动,过多地在意和约束自己的行为,正常交往过程中不能坦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诸如此类问题,在性格内向、敏感、学习成绩偏下或家庭贫困的高职学生中较为常见。

2.孤独及封闭心理

高职学生孤独心理是指他们自我心理缺少同他人思想、感情以致语言的交流,从而在内心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单寂寞的心理状态。孤独心理会使高职学生产生挫折感、寂寞感和躁狂感,严重者会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及厌世情绪,进而影响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及健康成长。长期的孤独心理会使他们感到孤独无援,将自己封闭起来,在心理上建立了一道屏障。他们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古怪的行为和习惯有时令人难以理解,不愿意和别人主动交往,不愿意参加任何活动和社团组织,交往的对象和范围相当狭窄,常表现为独来独往,单纯的“三点一线”的生活。

3.功利性心理

部分高职学生在与别人交往时处处为自己着想,不尊重他人的价值和人格,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只关心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把别人当作达到目的、满足私欲的工具;在交往中无视他人存在,如与同伴相聚时,不顾场合,也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手舞足蹈、兴高采烈,不高兴时,郁郁寡欢或任性、胡乱发脾气。

4.心理角色冲突

高职院校现在普遍实行“2+1”工学交替模式(2年在校+1年实习)。定岗实习学生在身份上有两种角色,他们同时扮演学生和员工的角色,在角色转换过程中,在新的环境和人际交往面前会出现心理冲突和不适,这种双重角色使他们在为人处事时表现得与众不同――无所适从或固步自封,这种不同成为影响他们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5.宿舍人际关系冲突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室友关系最难处,大学里对人改变最大、影响最深的,也是朝夕相处的室友。宿舍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每个成员的学习、生活乃至健康。不健康的宿舍人际关系,对学生的不良影响最大。”宿舍作为大学生活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大学生住宿的场所,也是学习、娱乐、交流、交往的重要场所。由于宿舍成员相对固定,朝夕相处,相互之间频繁接触,很多私密袒露其间,室友之间产生不愉快甚至冲突在所难免,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矛盾如果得不到及时化解,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室友间产生误会,直至爆发“战争”,严重的还会诱发心理疾病。

二、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心理表现成因探讨

1.高职学生自身因素

(1)自我认知上的偏差。自我认知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包括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状态的认知。这种认识能力一旦出现偏差,就会使得行为主题在行动和心理上出现各种异常的反应。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他人和环境正确积极的认知有利于人际交往。不良认知是影响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造成交往障碍的关键原因之一。过高或过低评价自己引起的自高自大、盛气凌人或妄自菲薄、低人一等的不屑交往、不敢交往;对自己、他人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造成的不平等交往场景,对交往本身的错误认知,觉得交往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忽视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引发的交往不畅甚至中断。

(2)交往能力的欠缺。高职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是造成他们人际交往不良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中学时,迫于升学压力,埋头苦学,忽视与别人的交往、沟通。一旦进入大学,随着学习压力的解除,生活、交往对象多样化,他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怎样才能让同学喜欢我?怎么处理人际关系?我对他们挺好的,有什么好吃的都给他们,为什么他们对我还是不理不睬?”许多高职生在咨询时常问到这些问题。面对新的环境和群体,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得无所适从或直接选择回避退缩,加之对人际交往的艺术和技巧、人际冲突和矛盾的应对知之甚少,往往凭直觉、凭情绪、凭经验来处理各种人际问题,经常会弄巧成拙,导致各种人际冲突的发生。

(3)性格缺点。有的高职生性格外向,有什么说什么,但不注意方式方法,结果让人难以接受,导致正面冲突;有的高职生性格内向,有什么话憋在心里,既不和老师说,也没有朋友可倾诉,独来独往,自我封闭。

2.家庭环境及教养方式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的差距是造成高职学生人际交往困惑的原因之一。“那些家里条件好的同学经常聚餐、出手阔绰”某高职院校大一学生小刘说。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有许多共同的话题,如说起流行品牌和时尚,自己无法插上嘴,只能把自己“藏”在图书馆啃书本,这让他越来越压抑。

目前许多高职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小家庭中的“自我中心”,加之父母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缺少必要的引导,有些家庭对独生子女的教养过分纵容和娇惯,处处顺从、迁就,使部分人树立了“一切皆为我”的中心观念,不会替别人着想。一旦脱离父母的襁褓,面对集体生活,他们尚未做好足够的思想和心理准备,沿袭他们以前在家庭中的“特殊角色和地位”,直接影响他们的人际交往。如,有的学生晚上睡得很晚,弄出很大声响影响别人休息,但如果别人影响到他睡觉却不行;有的学生戴着耳机却把电脑弄出很大声音;有的同学在半夜三更接听和拨打手机;有些学生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对其他室友的反感却浑然不知等,待老师提醒时竟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了伤害。

3.学校环境及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职院校具有比较开放的学习环境,管理相对宽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分数不再是每个学生唯一追求的目标,他们思考的内容更为广阔和丰富,尤其对人际交往中的细节较为注重。加之高职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由于文化背景、思想观念、语言、行为方式的差异性,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一旦处理不当便会产生矛盾。

应试教育被认为是导致高职生人际关系堪忧的另一个原因。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曾针对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展开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4.94%的被调查者认为,引起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应试教育导致家长、学校只关注考试分数,忽视其他方面的培养,使学生缺乏应对困难的意志力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锻炼。小学要上市重点,中学要上省重点,大学要上国家重点。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家长们对孩子的态度往往是除了学习以外,其他事都一手包办,这种过度保护导致一些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素质不全面。另外,在这种背景下,高中阶段学生、家长、老师更多的注重的是考试成绩,关心考试分数的高低,忽视学生内在素质的培养,尤其是方法和社会能力的培养,社会能力其中要素之一就包括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它是社会人必备素质。一旦进入高职院校,随着环境的改变,大学的智商、小学的情商,这些都直接使高职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自身的心理问题时不知所措,体现了我国人才素质教育的一种缺失和匮乏。

三、解决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心理的对策

1.自身提高认识、纠正认知偏差,在实践中加强人际交往能力。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能力,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每个人都希望被人接受和理解,这种需要在大学期间尤为迫切。因此,学会与人相处十分重要。”通过多方面的学习、锻炼和培养,高职学生人际交往不良心理是可改变的。通过有目的练习和训练,他们可发展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高职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改善除了有赖于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之外,最主要的还取决于自己的主观努力。在个人心态上,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核心实际上是一个人逐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过程。建立和发展深入持久的人际交往,重要的是坦诚相见,表达真实的自我。并且对自我有合理的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自己身上存在着明显的缺点,理应努力克服和改正。这种在人际交往中不断审视自我、认识他人、领悟人生,才是人际交往的内涵所在。

(1)学会客观、恰如其分地评价自己与他人,既不过高也不过低地评价自己,避免自负或自卑心理的产生。

(2)不断调整自己的不合理的认知偏差,纠正不合理的认知理念,取而代之以科学理性的认知理念,消除人际交往中观念上的障碍,树立正确的积极的人际交往意识。

(3)遵守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原则――尊重原则、真诚原则、互利原则、信用原则、相容原则。

(4)加强实践,多与同学、同伴交流,在交往中提高交际能力,培养交往技巧。

(5)心理相容,接纳欣赏对方,在交往过程中互利互助,真诚大度,豁达开朗。

2.学校加强人际交往教育

(1)开展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解决人际交往困惑。如:在新生班级中,为了增强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组织开展“滚雪球”团体心理活动,为了增强对人的信任与接纳,可开展“信任之旅”团体心理活动。通过活动参与体验及分享,产生思想上的认同感和共鸣,解决人际交往困惑。

(2)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寓教于动,促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培养的。学校通过各种学生社团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团队合作的机会,对高职学生完善人际关系有很大帮助。在活动中加强交流与沟通,让学生的思想感情从孤独狭窄的个人圈子里脱离出来,参与到高尚的活动中来,活动过程中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指导、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和人际交往选修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和必要技巧。基于大多数高职学生缺乏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渴望与人交往又不敢主动交往,建议具备条件的高职院校,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条件欠缺的高职院校,积极创设条件开设《人际交流》选修课程,通过课程开设,系统讲授人际交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使学生掌握良好的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

(4)以寝室文化为抓手,搭建沟通平台。高职学生宿舍中同学之间产生矛盾和摩擦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可以说,寝室是学生的另一个家,学生从入校到离校,在寝室度过的时光,所经历的点点滴滴将会对他的大学生活,对他的学习,乃至未来发展都有巨大影响。以寝室文化为抓手,是理顺学生工作的最基本脉络,寝室的和谐不仅保证学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空间,而且有利于和谐校园环境的形成。高职院校可以寝室为单位举办寝室文化节、寝室情景剧汇演及各项体育活动,如通过宿舍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宿舍生活的种种矛盾,然后通过寝室同学间的默契配合来完成各个项目,极大地提高了寝室同学的凝聚力。在欢声笑语中,寝室同学的心贴得更近了。以寝室文化为抓手,搭建沟通平台,不仅有利于同学之间矛盾和摩擦的化解,而且可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高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群体,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建立和维持与他人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高职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他们在积淀知识的同时,渴望能被社会和他人接纳和认同,渴求和谐健康友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人际交往意识,这不仅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的需要,更是将来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的需要。高职学生应克服和消除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度过美好的三年高职生涯。

参考文献

第7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范文

 关健词   社会心理学  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消除大学生孤独感,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其自信心,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对于大学生的抑郁、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从广义上讲是指大学生和与之有关的一切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从狭义上讲是指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和周围的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象仅指与交往主体具有互动并产生了某种实际联系的人,如同学、亲友、老师等,只有互动才能满足双方的心理需要,才属于通常意义的人际关系探讨的范畴。

         一、 社会心理学理论与传统心理学上人际关系研究

         社会心理学是一个发展历史只有不到百年的学科,关于其研究的范围莫衷一是。如果将有代表性的西方学者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加以归纳整理,可以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归为四类:一是社会互动或曰社会交互作用;二人际关系;三社会影响;四社会化。从而决定了社会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研究是从人际交往的主体所处的社会情境,及其与交往对象的互动入手的。社会心理学就其对社会个体和社会群体的行为分析研究而言,它自然无法脱离社会科学的合作,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本身就是一门社会科学。而绝大多数大学里,都将心理学置于自然科学的领域,而不是社会科学领域。传统的心理学对人际关系的研究是从个体本身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出发来探讨此问题的。社会心理学与其相比更加关注群体和社会情境,更多的从“另一个人或另几个人施以的刺激”来看待人际关系的,或是更强调不同群体中的人际互动,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研究,一般情况下它反而忽略了社会背景中的个人社会心理学视人的行为为社会行为,即一切行为都是针对他人的,我们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他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通过自己的社会认知作出判断,进而调整相应的后续行为以适应所处的特定情境。可见,与传统心理学相比,社会心理学更强调互动和情境的因素,而互动与情境更加适合人际交往的外在形式,,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对人际关系的改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 、社会心理学理论中人际关系改善的理论

         在社会心理学中,人际沟通和互动、人际吸引、群体动力等理论对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在人际沟通及社会学习理论方面。社会心理学认为,沟通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是人际交往的最初形式,是人们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基础,没有沟通则无人际关系的开始,亦无人际关系的改善。沟通能力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沟通能力的提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

可以多种形式开设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课程,通过大学生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咨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必修课等传递给大学新生,改变其对于人际关系的认知结构,影响其社会态度,最终达到改善其人际关系的目的。

         研究表明,社会交往个人对人际关系的认知、期望以及人的移情能力等,对于人际关系影响较大,在这方面,传统心理学一直比较关注。社会心理学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技术,这些技术都是试图改变人们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或社交能力,并通过这种途径使人们的人际关系状况得到改善。

       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技术有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的方法,可以同时改善人们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和社交技能。这类方法主要有敏感性训练和角色扮演等。第二类方法主要有意识训练法,移情练习和社交能力训练等,这类方法的通常作用,是专门改善人们某一方面的能力或技能。相对于后一种方法而言,综合性的方法是社会心理学的关注重点。在这种方法中,敏感性训练和角色扮演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方法。敏感性训练是一种从团体心理疗法发展起来的团体训练技术,即对正常人在群体中的人际技能及其有效性获得反馈的方法,它有各种形式,开展最普遍的是训练团体或称t-小组。角色扮演通过一种直接摆脱既定角色关系束缚或设定某种特别的角色要求的个体训练技术,使参与者体会到不同角色在特定情境下的真实感受,从而达到改善人际交往能力的目的。它通过让别人充当或扮演某种角色,站在一个新的立场去体验、了解和领会别人的内心世界,理解自己反应的适当性,由此来增加扮演者的自我意识水平、移情能力,并改变其过去的行为方式,使之更适合于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获得新的社交技能。

         (二)社会心理学从情境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客观因素。

         影响大学新生人际关系的原因既有学生个人自身的原因,被称为主观因素,也有学生自身难以选择和避免的原因,称为客观因素。社会心理学认为影响人际关系的客观因素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人际交往的频率。2.态度相似性。3.时空接近性。

         依据上述理论,大学生人际关系改善可采取一些能够增近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时空性,提高交往的频率的活动,大学生亦可通过各种活动,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兴趣,从而能与周围的人有更多的相似性,最终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目的。体育课为大学生发展人际交往提供了必要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进行交流与交往;而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文化氛围及各项活动,它对大学生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认知、行为方式等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使学生逐步掌握人际关系的技巧,逐步发展人际网络。

         (三)在群体动力研究方面。社会心理学认为群体情境可能会使人失去自我知觉能力,并导致个体丧失自我和自我约束。在相关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中,团体心理辅导在降低人际交往焦虑,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方面,影响效果明显较好。团体辅导效果较好的原因在于参与的个体在群体的影响下,会按照辅导者的要求,或遵循其它参与者的行为,积极沟通和互动,改善了沟通技巧,在活动中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时空性、增加了人际交往的频率,促进了活动参与者的相互交往,增加了接触、交往和互动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2005年9月第11次印刷,第6页。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2005年9月第11次印刷,第274页。

第8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范文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higher incidence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psychological crisis was established in many universities. But most of the psychological crisis prevention mechanism is based on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defects in all aspects to establish external support system, and pays less attention to college students' internal force. Positive Psychology focuses on individual positive quality and internal potential,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is theory, to positively view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quality and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in learn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for effectively preventing psychological crisis.

关键词: 积极视角;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

Key words: positive perspective; colleg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crisis; prevention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2-0260-02

1 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现状

大学生心理危机是大学生个体及群体面临或认为自己正面临着某种重大生活事件,并认为自己不能解决、处理和控制时所产生的心理失衡状态。学生产生心理危机意味着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甚至可能存在心理疾病,往往导致个人行为、情感和认知方面的功能失调,容易发生自伤或伤害他人的行为从而对学生本人和周围人带来危险。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率较高且随年级递增,心理危机的产生主要来自外部的应激源因素和个体易感性因素如抑郁[1-2],并且当产生心理危机时大部分大学生依靠自身力量克服,即使寻求社会帮助,求助对象也主要是朋友、恋人、家人和老师,很少考虑专业心理咨询老师[3]。

很长时间高校一直关注的是如何对大学生已产生的心理危机进行干预,即高校采取措施对那些经历个人危机、处于困境或遭受挫折和将要发生危险(自杀)的人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危机干预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预防危机的产生。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调查以及其他关于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的研究显示大学生倾向于借助自身力量独自处理心理危机,所以为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顺利地预防心理危机的产生,应该积极看待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挖掘其内在潜力,最终通过发挥他们的自身优势来防止心理危机的产生。

2 积极看待大学生心理现象的理论依据——积极心理学

20世纪90年代之前,大部分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是“有问题的人”,他们重视对病态、幻觉、焦虑、抑郁、狂躁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等人类消极情绪和行为的探讨,很少关注健康、快乐、勇气和爱等人类的积极情绪和品质。众多的研究结果呈现的仅是人类的痛苦、忍受和弱点,而人们能够做的就是尽量去治疗和矫正,这样并不能帮助人们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无法给人们带来希望。

兴起于20世纪末的积极心理学与传统的心理学不同,它关注“正常的、健康的普通人”,倡导用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看待人性,它重视对爱、宽恕、感激、智慧、乐观、控制、创造力等人类美德和潜能的探索。它认为虽然人们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困难和挫折,但是绝大多数人都能过上相对满意的和有尊严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努力地发挥着自身的力量、调整自己和建设一个好的环境。因此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们应该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用有效的实验和测量的方法弄清人们的积极心理品质、弄清它们形成途径从而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对心理危机的预防。

3 积极看待大学生心理现象,预防心理危机的产生

3.1 积极看待大学生的品质,重视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以保持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005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发展研究院进行了《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认为大学生目前的主要心理问题是“精神萎靡不振”,有10%左右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大学生存在“自杀倾向”。甚至有人总结了当下大学生的“十大负面形象”,即生活腐化、堕落傍款、丧志、寄生依赖、理性的侏儒、学术精神的失落、政治的冷漠与投机、道德素质低下、生理和心理素质缺憾。这些问题或许是大学生中存在的真实问题,认识它们可以为改进和提高大学生素质指出方向和方法,但若是过多地强调大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或消极品质,甚至以偏概全地把消极品质看成是普遍现象,这样会严重阻碍大学生对自己的正确评价和体验,也会使大学生无法看到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

事实上,当代大学生身上存在着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李自维和张维贵对大学生积极品质调查分析后发现大学生认为最重要且自身符合程度最高的积极品质有信用、真诚、信任、自强[4],这说明当代大学生不仅从思想上认为信用、真诚、信任、自强等重要,而且在实际中,这些方面能做到言行一致。我们应该更多地把目光集中于大学生这些积极的品质,通过报告、讲座、团体和个别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自身有哪些积极品质、它们是如何表现的,促进他们形成积极地自我评价,从而通过发扬他们的积极品质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品质,不断发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去避免心理危机的产生。

3.2 积极看待大学生的学习状态,重视大学生学习中的优势所在 2005年的《当代中国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结果发现社会公众认为大学生学习态度非常好占8.5%,学习态度较好、能认真完成作业占41.7%,态度一般、敷衍了事占38.8%。从这一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公众对大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较低。但是仅仅从学习态度一个方面还不能代表大学生学习的整体状况。杨晓辉针对大学生的整体学习状况,主要包括学习责任感、学习努力程度、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策略等方面对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漳州师范学院、泉州师范学院等八所高校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学习责任感较强、学习较努力,学习动机比较实用和功利,学习兴趣较为浓厚但学习效率不理想,学习活动容易受外界因素左右、较少自我反思[5]。可以看到大学生的学习状况既有不足,也有优势。

事实上,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出现了很多新的趋势,这有助于他们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首先,大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了一定的变革,逐渐使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等新的学习方式。这些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的特点,不仅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而且可以通过探索和创造完成学习过程,并在学习中培养合作精神和学习责任感。其次,学习途径逐渐多样化,除传统的教室授课外,网络学习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此外,近年来随着移动通讯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升级,移动学习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识和接受,有调查发现有41.6%的被调查大学生对手机学习持积极态度,对手机学习持中立态度的学生也达到51.4%。大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和移动学习可以以较低的花费方便快捷地获取大量的学习信息,并且还可以与众多的学习者讨论、交流学习内容和学习经验,进而提高学习的质量。

所以,面对大学生的各种学习状况,应该客观地评价大学生的学习状况,积极认识和促进这些新的学习特点的发展,用优势去克服和弥补学习中的不足,预防学生学习心理危机的产生。

3.3 积极看待大学生人际交往,利用现有优势克服交往不足 关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的调查研究大都集中在分析当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如人际交往接触面过窄、宿舍关系紧张、人际交往的功利化倾向、人际交往的消极闭塞和虚拟淡漠倾向等,并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毋庸置疑这些研究为我们预防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了很大帮助。但是只看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忽略对现实优势的强调,还不能真正做到对人际交往危机的有效预防。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有其自身的特点。当代大学生处于新媒体时代,通过互联网和各种通讯工具,他们可以与任何人就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交往的对象和范围日益扩大、交流的话题和内容日益丰富、交流的频率也大大增加。如能指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新媒体进行人际交往,对改善现有人际交往的不足会有很大帮助。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有其自身优势。姚利民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发现:就总的人际交往能力来说,大多数大学生(60.2%)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极少数大学生(3.6%)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就具体人际交往能力而言,多数或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交际与交友、与异往、交谈、待人等方面的能力都较强[6]。骆风对广东大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的学生每周会用1-6个小时来专门与他人交往,每年专门用于人情交往的花费在1-600元之间[7],这表明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认识到大学期间人际交往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能够较为清晰地表达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惑、能够对问题产生的原因作出较为合理地分析并能对理想的人际交往提出自己的认识,他们不仅感受着问题的存在,也对此进行着理性思考。此外,虽然大学生存在着人际交往的困扰、存在着对人际交往现状的不满,但是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改善现有的人际关系,他们有改变的渴望。并且有很多同学通过阅读有关人际交往、心理学、人物传记等书籍,参加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的各类讲座和报告,参加社团活动和进行心理咨询等方式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做出了积极地尝试。肯定学生已有的努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鼓励他们继续为改善人际关系进行各种尝试,并给予他们人际交往策略的指导,进而预防大学生人际交往危机的产生。

不可否认大学生的心理品质、学习状态、人际交往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但一味地强调这些消极方面会让我们忽视大学生本身具有的优势和潜在力量、丧失克服困难的信心。换一个角度,更多地关注大学生心理现象中存在的优良品质和适应社会发展的时代特征,挖掘他们在这个变革时代的困境中展示的自身力量,才能更好地预防心理危机的产生。

参考文献:

[1]董芸.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危机现状调查与心理干预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49-51.

[2]乌德利,何光耀,李海凤.广西沿海地区大学生心理危机调查及干预—以钦州学院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1,2(6):100-105.

[3]鲍舒宁,陈丽苹,孟玲娟.大学生心理危机现状和干预机制的调查研究—以杭州下沙13所高校为例[J].中国商界,2011,

(11):242-243.

[4]李自维,张维贵.当代大学生积极品质探析——基于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调查分析[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6):119-121.

[5]杨晓辉.对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48-50.

第9篇:人际交往心理学范文

【关键词】内观认知疗法 贫困大学生 人际交往状况

一、 贫困大学人际交往问题的提出

贫困大学生作为高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围绕贫困生人际交往问题展开全方位研究,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课题,但是目前多以培养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调适能力、学校给与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学习沟通技巧、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等为主,本研究运用内观认知疗法,开展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情况为期1周的心理辅导,并进行前后的比较、辅导后与6个月、12个月后的比较。目的是要探讨通过内观认知疗法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方面的短期与长期影响效果,为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改善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二、内观认知疗法的介绍

内观疗法是1953年由日本学者吉本伊信提出,内观的核心为“打碎我执,恢复纯朴”。贝克认知疗法由A.T. Beck在研究抑郁症治疗的临床实践中逐步创建,贝克认为,认知产生了情绪及行为,异常的认知产生了异常的情绪及行为。

内观认知疗法(NaiKan Cognitive Therapy,NCT)是1995年由天津医科大学李振涛提出、2007年由毛富强教授完善,借鉴并整合吉本伊信的内观疗法和阿隆・贝克的认知疗法,按照吉本伊信内观三个主题(人家为我做的、我为人家做的、我给他添加的麻烦),对自己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人际关系进行回忆,在内观情境中多角度观察和感受已发生的各个事件,从而对自己存在的多种非理性认知进行察觉和矫正,改变执着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并使自己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趋于和谐的一种心理疗法。

三、对象与方法

3.1研究对象

在新生中随机抽取60名贫困大学生,随机分成对照组(30名)和干预组(30名),于2012 年5 月12 日 - 19 日接受内观认知疗法心理治疗,完成为期1周的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心理治疗,以及6个月和12个月的随访调查。

3.2 研究方法及步骤

3.2.1培训方法

根据大学生的课业特点,将培训分为集中内观和分散内观,第1-2天为集中内观,每天内观10小时,第3-6天调整为半集中内观,每天集中内观3小时,其余时间分散内观,第3天为贝克认知心理治疗。内观过程中要求内观者坐在一个清静、 舒适、 用屏风围住的 1 平方米面积的空间里,围绕着内观三主题――“对方为我做的”、“我为对方做的”、“我为对方添的麻烦”进行回忆。内观对象依次为最亲近的人(如母亲)、次亲近的人(如父亲)、第三亲近的人(如朋友、恋人或其他亲人等)、次讨厌者、最讨厌者、自己,将自己的一生分成年龄段对过去进行回忆。

要求:除了睡觉、洗漱、去卫生间以及面接之外,内观者不走出屏风,而且除了面接者之外不与任何人交流和联系。面接者每隔1-2小时与裙壅呓行沟通10-15分钟,以了解内观者情况并进行具体指导。内观者要认真反省思考,不加评述。严格遵循内观的要求,重点回忆他们给自己的恩情和帮助,而不能诉说对他们的气愤、不满、积怨。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

3.2.2评估工具

通过人际关系调查问卷(UCLA)在心理治疗前后进行评测并通过SPSS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排除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干扰,观察内观认知疗法在内观认知疗法前后、半年和一年时间内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改善情况的影响。

3.2.3研究步骤

针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具体情况,在全校2011级贫困生中随机抽取60名大学生,并随机分成培训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在一周的培训中每一名指导老师指导3-4名学生,在培训的中期设小结。对照组只参加人际交往状况的问卷调查。

四、结果

4.1 UCLA数据比较

培训前后培训组和对照组的比较

表1

表1 显示,培训前培训组与对照组的比较总平均分之差小于1, t检验差异不明显,对照组符合本研究要求。培训前后培训组的比较总平均分培训后较之前明显降低, t检验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内观认知疗法对改善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有积极的影响。培训前后对照组总平均分之差小于1, t检验差异不明显,说明学校社会文化等因素在7天的时间内对贫困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影响很小,对本研究未造成干扰。培训后培训组与对照组总平均分差异较大, t检验明显差异,说明在排除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干扰后,内观认知疗法对贫困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有积极的影响。

培训半年后对培训组和对照组随访

表2 显示,半年随访对照组与培训前对照组的比较总平均分之差小于1, t检验差异不明显,即半年时间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对贫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干扰不明显,半年随访对照组数据符合本研究要求。半年随访培训组与培训前培训组的比较总平均分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较表1中半年前数据差异有所减小,减小程度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内观认知疗法对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在半年时间内作用仍然明显。半年随访培训组与对照组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表1半年前数据比较差异有所减小,说明在排除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干扰后,说明内观认知疗法对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在半年时间内作用仍然明显,但是作用较培训后减弱,建议平时加强内观认知疗法的个人培训,已达到更好地效果。

内观认知疗法培训后一年对培训组和对照组随访比较(表3)

表3 显示,一年随访与半年随访、培训后对照组组内的比较总平均分之差均小于1,差异比较小,即一年时间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对贫困的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影响较小,一年随访对照组数据符合本研究要求。一年随访与半年随访、培训后培训组之间的比较总平均分之差均小于1,差异较小,说明内观认知疗法对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在一年时间内作用仍然明显,但是比较t值大小可以发现,该疗法的影响力有所降低。一年随访培训组与一年随访、半年随访、培训后对照组的比较总平均分之差比较大,差异明显,但是一年随访与对照组的差异小于与半年随访与对照组的差异,更小于与培训后对照组的差异,说明在排除学校社会文化因素等干扰后,内观认知疗法对贫困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在一年时间内作用仍然明显,但是作用随时间较弱,建议长期加强内观认知疗法的个人培训,已达到更好地效果。

5、讨论

研究表明,内观认知疗法有助于大学生情感平衡。此外,内观认知疗法有助于大学生在心身症状、情感平衡、领悟社会支持、容纳他人等方面发生较大改变,使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与疏导,有利于青年学生更好的向社会过渡以及自身的成长。

(一)人际认知改变,换位思考与三省吾身

内观的三大题目要求人们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追问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从而对自己存在的多种非理性认知进行察觉和矫正,改变执着的自我中心主义意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趋于和谐。在人际沟通的实际过程中,沟通的一方要站在另一方的角度上去体察和度量沟通中的每一个问题,用对方的观点去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观念与态度,去体会对方对这个话题的喜好程度,善于反思自己的错误,认真总结经验,之后再有的放矢地考虑交流的途径和层次目标,一次性地或逐一进行。在人际交往的的过程中,要建立这样的认知不要试图去改变别人,要学会自己适应周围环境。

(二)建立人际亲密关系

1.主动接受他人 内观认知疗法中“我曾给对方添过什么麻烦?”认识了自己自私的一面和对他人的攻击,产生愧疚心理,通过前后心理的比较对自己有全面的了解。同时,通过认识到自己过去对父母、亲人和朋友自始至终添了不少麻烦,对比自己的自私、罪恶和他人对自己的无私关怀,使愧疚感得到深化。这样,通过内观认知疗法中被疏远和压抑在自我形成过程中扬弃,便能从自我约束中解放和逐步完善自己,从而更好地接纳对方。

2. 角色互换与理解他人 尝试换位思考,认真从其他角度去看,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便会发现自己原本的定夺不一定完全正确。随着内观认知的深化,逐渐形成新的认知,学会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别人,而不可能强制改变别人,进而增强与周围环境的共感和包容性,学会体谅他人、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改善人际关系。

3.理性认知 在进行内观疗法时,通过对父母、朋友等对象的内观,察觉和体会与他们的连带感,会让内观者在今后做事情时不仅考虑自己的得失,而且还会顾及其他人的感受,与父母和朋友建立亲密关系。进行认知疗法时,通过回忆以第三者的角度正确认识自动式负性思维,想到自己的不足与错误之处,有一种想给予对方回报的渴望。两类情感的交织加剧了内观者的情感体验,逐渐打破了其原有的认知框架,改变了内观者的消极心境。内观者因此提高了爱他人的社会意向,重建自我信念和自我形象,形成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彻底洞察自己的人际关系,改变自我中心意识。

参考文献:

[1] 毛富强等.内观疗法在中国的研究进展和方向。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4,5(2).

[2] 邱良雪,毛富强等. 内观认知疗法纠正非理性认知个案报告. 资料汇编, 2012, 8.

[3]刘霞,毛富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内观认知疗法效果随访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10,31(10):1206-1209

[4] 邱良雪,毛富强,赵璐,等.天津市单亲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10).

[5]冯秀娟,毛富强,赵明,等.内观认知疗法对大学牛心理因素影响研究:自尊和自我和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