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通过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工作的辅助操作
古诗的教学中,使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把抽象的文字内容具象化,然后在配合上与诗词环境气氛相一致的音乐,更加能够将诗歌当中的韵味和节奏表现出来,这样通过声音和画面的共同结合,能够让学生感觉自己处在一个真实的环境当中,在“真实”的环境当中感受诗人的情感,会更加的生动,更加的容易。像《望洞庭》,表现的是一种清幽的洞庭夜景,晴朗的秋夜,皎洁的秋月,平静的秋水,诗人在这样一个清秋月夜来到洞庭湖边,而水面正是无风的光景,我们可以想象的到呈现在作者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安静祥和的景象。将这些画面通过多媒体技术表现出来,仿佛学生就站在这洞庭湖边,看着眼前的洞庭湖面,远处的苍翠君山,就能够像作者一般感觉自己漂浮在这洞庭湖面,就像是一只小小的青螺。
在古诗的教学当中,特别是山水景物诗词的教学活动当中,老师能够通过翻飞的画面让学生感受到诗中的意蕴。
二、创设意境法应用在古诗教学工作当中
在我国古代的诗词当中,借景抒情的诗词非常的普遍,作者往往会跟随自己内心的情感来看待这个世界,通过诗中表达的意境将自己内心当中的感受委婉含蓄地表达出来,具体可见的景物其实是自己内心抽象情感的化身,用高超的艺术手段让景与情能够高度的融合。
创设意境法指的就是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将古诗当中各个不同的意向展示出来,把学生带入到和诗人相同的环境氛围当中。简单的说就是老师重现古诗当中的意境,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诗人内在的情感,并且依靠自身的想象力与联想的水平强化学生对古诗当中的审美情趣的体验。
三、在古诗的教学活动当中使用迁移比较法
一般情况下,可以把迁移比较法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同类类比和异类类比。使用同类类比就是把题材和风格都十分相近的古诗词放在一起做比较研究,比如可以根据题材将刘禹锡的《望洞庭》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进行对比。刘禹锡的《望洞庭》是作者被贬途中所做,但是这样一首小小的山水诗当中,并没有将作者落寞悲凉的心情表现出来,表达的反而是作者浪漫的思想情感,短短的几句话,就将作者荡气回肠的浩瀚气魄,高旷清超的情操趣味表现的一览无遗。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写的是作者面对浩渺的洞庭湖畔,用临渊羡鱼的例子委婉的表达了希望能够得到张九龄的引荐,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希望得到援引,但是为了保持一点自己的身份,才写的那么的曲折。这首诗和刘禹锡的那首诗虽然同样都是望洞庭有感,但是前者豪迈大气,后者则是委婉含蓄,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还是很大的。通过同类对比的方法,不但能够将学生的学习面拓宽,还能够让学生对诗词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四、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开展古诗教学的活动
在我国的古诗作品当中,最主要的一种感情就是抒情,在学习抒情诗的时候,先要将这首诗当中的感情基调确定下来,然后再通过感受诗人的内心去了解诗人丰富的感情。所以说在开展古诗词的学习过程当中,一定要先对学生讲解作者的生平背景,让学生对诗人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生在了解了作者的身平之后,更加能够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够通过诗人的各种经历去揣摩作者内心的想法。
老师在讲解《望洞庭》的时候,需要对学生讲解作者写作这首诗时正是被贬南荒路过洞庭之时。作者一生的仕途并不是十分的平顺,在诗歌当中善于托物言志,寓情于景。而作者自身的性格刚正,虽然仕途当中多有舛运,但是作者从来没有感到绝望,有着强烈的战斗意识。这首山水诗,在静谧空灵的环境当中将作者的主观情感进行良好的融合,他的诗中没有颓废之气,而是始终洋溢着开朗高阔的情感。
五、留有想象的空间
在素质化的教育之下,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能力是教学的首要目的。尤其在诗词教学过程当中,老师不能够像传统的教学形式一样,把所有的内容都钴胺素给学生,应该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发扬半虚半实的风格,讲一半留一半,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味。在我们的教学活动当中,并不是把什么都讲的清清楚楚才是完整的,有时候完全的说明白反而什么都没有了。在语文的教学过程当,留白是一项艺术,尤其在讲求意境的古诗词教学过程当中,这样留白的思考更是显得非常的重要。
关键词: 李渔诗词风格 格式塔理论 风格
一、引言
提起李渔,人们会想起他的《风筝误》等十种曲,以及他的精辟戏剧理论。其实,李渔多才多艺,他还擅长于诗词。他的诗词与他的戏曲一样,大胆泼辣,意趣生动,彰显李渔的独特个性。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李渔诗词大都收集在《李渔全集》第二卷里。包括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六言绝句、七言绝句和耐歌(词)等凡一千余首。从内容上看,或反映他的农耕生活,或游乐于山水之间,叙事抒情,放浪恣意,特别他反映明末清初社会动乱,百姓生活坎坷,这是他的诗歌精华部分。总之,李渔一生坑坷经历皆俯仰悲欢,见之于吟咏之间。与诗相比较,李渔的词不仅在数量上或者结体上稍弱,其词的风格上也近于曲,这也许与他善于戏曲有关。
诗词曲三者,在李渔看来,既不同,又相通。他在《窥词管见》中云:“作词之难,难于上不似诗,下不类曲,不淄不磷,立于二者之中。”诗为贵,词为次,曲为下。但他又说:“有学问的人作词,尽力避诗,而究竟不离于诗。”诗词的作法是相同的。所以他说:“考其体段,按其声律,则又俨然一诗。”
李渔说,写诗作词要“三忌字涩”,所以他的诗词明白无障,如《续刻梧桐诗》:
小时种梧桐,桐本细如艾。针头刻小诗,字瘦皮不坏。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桐字已如许,人长亦奚怪。好将感叹词,刻向前诗外。新字日相催,旧字不相待。顾此新旧痕,而为悠忽戒。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与“小时种梧桐,桐本细如艾”,“刹那三五年,桐大字亦大”等这样的文字风格相近,老孺皆能读懂。
如《闺人送别・生查子》:
郎去莫回头,妾亦将身背。一顾一心酸,再顾须回辔。回辔不长留,越使肝肠碎。早授别离方,睁眼何如闭。
这是一首描写恋人别离的词,感情真切细腻,没有什么“忌字”,读之自然明白。
二、文献综述
李渔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戏曲家,同时他还擅长诗词。李渔诗词别具一格,意趣生动。随着对李渔研究的深入,李渔诗词翻译愈发凸显其重要性。现阶段,对李渔诗词英译研究仍较缺乏。因而,研究现状述评,将侧重与本课题联系较为紧密的文学翻译理论成果。
古典诗词的翻译研究方面,2003年卓振英教授《汉诗英译论要》的出版是古诗词英译理论构建的第一次尝试。(卢军羽,2009:102)卓教授从汉诗英译的标准、原则、方法、心理过程、评价体系、译者的素质等方面构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诗词英译理论框架。(卢军羽,2009:102)
许渊冲教授的古诗词英译理论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很强指导意义的、较严密的“中国学派的古典诗词翻译理论”。(卢军羽,2009:102)
这两个理论体系,正如卢军羽所指出的:“一个(卓振英)侧重微观,一个(许渊冲)长于宏观,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卢军羽,2009:102)
吴如与姜秋霞从美学角度对翻译进行了解读。吴如分析了诗词曲赋作为翻译审美客体的主客观审美构成(客观系统:语音审美、文字审美、语法审美和修辞审美;主观系统:意境,具体表现为意象、虚白和禅境)和译者作为翻译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并针对这些审美特征提出相应的翻译原则及对译者的要求。
姜秋霞从美学的角度探讨格式塔意象理论。她通过文学翻译实践,以及对他人文学翻译的理论分析,建立了两个方面的基本认识:首先,文学文本作为艺术客体具有其相对独立的整体性,即格式塔质,它不是语言成分的简单相加,而是言、象、意及其结构的高度整合,具有艺术作品的完形性特征。(姜秋霞,2002)其次,译者对文本客体的审美体验也具有其完形趋向性。(姜秋霞,2002)译者在转换过程中体现的不是词语或句式的对应,而是整体意义和意象的再现,即用译文语言建构整体概念。(姜秋霞,2002)
三、李渔诗词特色及其风格再现
“奇巧”为李渔诗词一大特色,李渔诗词在内容和形式上都颇具新意。李渔的诗词中之“奇巧”表现在其创新上。李渔把词中之新分为“意新”、“语新”及“字句之新”三种。(张晶,1998:126)
“意新”较易理解,即指立意之新颖。(张晶,1998:127)“语新”当指整体性的语言范式。(张晶,1998:127)用李渔的话来说,就是所谓“腔调”。(张晶,1998:127)“字句之新”则是词的创作中具体的字、词的运用。(张晶,1998:127)李渔诗词的“三新”紧密相关,是由内及外、由整体到部分的三个层面。
运用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有助于把握“语新”,再现李渔诗词风格及意境。根据格式塔意象再造理论,只有将文本视为整体而非孤立的个体,源语的意象才能在翻译中得以完整再现。
李渔的诗词艺术感染力很强,究其原因,他的诗继承了明末的公安派的创新精神。“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万历年间公安派袁氏三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的理论主张,也是李渔的主张。他解释说:“所谓意新者非于寻常闻见之外,另有所闻所见,而后谓之新也。”在《窥词管见》中,他更进一步提出:“文字莫不贵新,而词尤为先。不新不可作,意新为上,语新之,字句之新又次之。”
如《暑夜闻砧・相思引》:
何处砧声弄晚晴?询来知是寄。时方挥汗,先虑涉层冰。?摇 若使秋来方动忤,几时将得到边城?忤敲暑夜,才是断肠声。
这首词写的是女子暑夜给在守边关的丈夫洗衣。这类题材在古代诗词中并不少见,在一般人看起来,这类题材已经写绝了。但是,李渔从另一角度,把这类别题材写出新意来,实在是高明。
又如七绝《伊园十二宜・宜春》:
方塘未敢拟西湖,桃柳曾栽百十株。
只少楼船载歌舞,风光原不甚相殊。
该词表面咏的是自家门前的方塘,实则描写西湖。我认为,从古至今,描写西湖的诗不在千首之下,用这样的衬托方法咏西湖之风光的,实为罕见。
《伊园杂咏》九首是李渔经过战乱以后回到故乡兰溪夏李村写的。当初,李渔18岁离开客地如皋回到金华谋生。不久,金华寓所在战火中被焚,他只得在江上舟中安身,之后,无奈回到老家,在亲戚朋友的援助下,在夏李村伊山头旁边用草蓬搭起草堂小筑,叫伊山别业。这九首诗是他住在草堂做“识字农”的“见景见情”。“桥从户外斜,影向波间浩”,写出他经过动乱之后淡定的农村生活心情;“移住月轮日,足踏群花影”,农村生活虽艰苦,但自然的山水、四季的缤纷还是很让人满足的。品读《伊园杂咏》,可感受其诗之奇巧。在格式塔理论观照下,翻译时应力图完整再现李渔诗词这一风格。
参考文献:
[1]姜秋霞.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格式塔意象再造[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李渔.李渔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3]卢军羽.汉语古诗词英译理论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外语学刊,2009,(2).102.
[4]吴如.中国古典诗词曲赋英译的翻译美学思考[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4):111-116.
[5]张晶.词的本体特征:李渔词论的焦点[J].社会科学战线,1998,(6):126-127.
【关键词】古诗词;民族音乐;教学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璀璨文化,自开天辟地以来,那些动人的传说与优美的风情,伴随着文人高风亮节的身影,形成了千古流传的伟大诗篇。而中国古诗词就是这浩瀚文化海洋中的一轮巨浪。中国古诗词以其发展历史悠久,语言纯粹精练,文化内涵丰富,意境优美,意趣深远而堪称为中华文明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因此,古诗词教学中精心挑选与所讲的古诗词相关联的民族音乐来贯穿于教学之中,能触发学生的感情,也能借曲融情,从而使学生准确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在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渗入民族音乐,将会烘托出高雅的艺术气氛,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从而提高学生鉴赏水平,高品位理解古诗词恣肆的韵味,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中感受“美”,起到烘托文章主题的作用,达到动人心弦的效果。一曲《满江红》表达了壮怀激烈的爱国热情,磅礴气势,令人感情激荡。苏轼的《水调歌头》对月亮的奇思妙想,让人盼望圆月和欢聚,让人难以入睡。因此,在中学古诗文的教学中,根据古诗的内容,配以相适应场景的民族音乐,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达到在音乐中享受到古诗的音韵美、语言美、修辞美,进而体会到古诗有严谨的结构形式和完美的艺术形象。如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教师在范读时就可以配上其《高山流水》乐曲,悠扬的乐曲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抒发了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的高尚感情。《过故人庄》这是一首把田园美景与悠然自我的心境进行了完美统一的佳作。教师可以选用民乐《苗岭的旱晨》开头部分作为背景音乐,在学生齐声朗读时配入,并启发学生进入朗读中所描绘的场景中,享受到真美。教师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美的内容和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让学生在美妙的乐曲氛围中感受“美”的情趣。
古诗词原本就与音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先秦到两汉绝大多数诗歌是要和乐演唱或者舞蹈的.《毛诗序》云:“诗言志,言之不足,则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说明古代诗歌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堂教学在优雅的民族音乐欣赏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古典诗词风雅的意味,能让学生体会到古典诗词独特的人文情怀。
首先,从中国古代的诗歌形式的产生来看,我国古代诗歌形式中的诗、词、曲、赋无不与音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中国古代,《诗经》和历代的词曲都曾经是配乐歌唱,随着诗歌的发展,虽然与音乐逐渐分离,但仍保留了音乐的某些特性。《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这个分法也恰恰是按照音乐来分的。先说“风”,周朝的统治地区主要在北方一带,因此它的经济、文化等都主要集中在北方,它的诗歌采集也主要是在北方地区。所以“风”中所记述的诗词多是北方民歌。再说“雅”,雅是相对于俗而言的。所谓俗是民俗,民间的,大众的,不能登大雅之堂的文化。它是有别于士大夫的“雅”文化而言。“雅乐”也就是是儒家所说的“正音”,是帝王的,统治者的,文人的音乐。最后一个“颂”,是祭祀。这个祭祀不仅仅包括自己的列祖列宗还包括天地之神,整个宇宙。因此,我们可以说诗歌与音乐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在学习与乐曲《渔舟唱晚》审美意境相似的古诗,如教学《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和《知江南》:“闻听江南是酒乡,路上行人欲断肠。谁知江南无醉意,笑看春风十里香”时,播放古曲《渔舟唱晚》或《烟雨唱扬州》能使学生产生对江南美丽山水的联想,感悟音乐与诗歌的意境,增强对民族音乐的审美感受。
其次,诗词本身的音乐性决定了诗与乐密不可分。古代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五千多年的文明孕育了大批优美的诗、词、曲、赋,这块芬芳绚丽的园圃令人着迷,令人神醉。每每徜徉其中,都会有各种感受,而其与音乐的内涵与外延的结合,又显得相得益彰。也正是这种诗情乐韵的结合,使学生获得了感知音乐美和鉴赏诗词美的能力,在音乐情感的体验与诗词意韵抒发的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让音乐走进古诗词课堂,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文学素养,轻松地领悟古诗词的魅力,更能让中国古诗词这一非物质遗产更好的传承。诗本是最富音乐性的语言艺术,“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赋予的气息,它所特有的音乐灵性是其它体裁文学无法比拟的。总之,诗歌与音乐在韵律、形象、节奏等方面具有共通点,诗歌具有音乐性。例如《诗经.关雎》、屈原的《九歌》等诗词作品在当时都是要演唱并且伴舞的。《墨子・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思就是说《诗三百》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史记・孔子世家》又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我们可以从下面一段记述中看出当时诗与歌乃至舞是不可分离的,《诗经.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虞书》上也讲:“诗言志,歌永言。”也是说的如此。及至唐代、宋代的雅俗之乐都是要配以诗词和乐而唱的。比如李白的《清平调》,这是依曲填新词,专为杨贵妃而作的。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其二,“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空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其三,“名花倾城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意,沈香亭畔倚阑干。”后传闻李白获罪是因此三首诗而起。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并不是每一首诗词都是可以和乐而歌,诗在最初阶段是作为歌词而呈现的,而后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由于诗词与音乐自身的发展需要,两者才逐渐分离。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浸润着民族音乐的审美意趣,古诗词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辅以优雅的音乐融入其中,更能培养学生跨越时空联想、想象能力。在教学“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和马致远笔下的《秋思》时,如能播放《苏武牧羊》或《昭君出塞》等箫独奏的民乐,效果更佳,读者会在低沉的音乐中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那旷野之中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的一叶孤舟、一竿鱼钓和一个孤苦老头,才能走进一个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而《秋思》中所描写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那种凄凉、幽静而深邃的意境也将展现得淋漓尽致。
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它的价值趋向、情感意境,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任何民族民间音乐似乎难与古典诗词歌曲相媲美。与民歌、戏曲等其他中国民族音乐形式相比,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文人雅性是超越于其他形式的。在历史的沿革中,由于古典诗词歌曲与文学之间的亲缘关系,它深受文人墨客的审美取向的影响,成为文人寄意托寓的一个载体,不可避免地包含了传统文人的价值观、哲学思想,因此使得它更为阳春白雪,成为一种古有的“雅乐”。而诗歌较强的写意、抒情性将会促进乐谱风格雅致与乐曲妙曼,更能体现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任意挥洒、自由率真、融合天籁、舒卷自如、简淡冲远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小学;诗词;教育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灿烂辉煌,古诗词是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都在文化中显示出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诗词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从细微处着手,优化小学诗词教育。
一、小学诗词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诗歌浩如烟海,诗人也是灿若星汉,在诗歌教育方面也是十分重视的。古诗词孕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淀。认真学习诗词,是我国小学生认识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他们接触古典文化的一个很好教材。小学诗词教育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诗词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灿烂辉煌,古诗词更是其中的瑰宝。诗词的题材是丰富多样的,风格也是各不相同的,很多优秀的诗词在内容与形式上都达到了很好的结合。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歌家喻户晓,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歌主要描写了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劳动是非常艰辛的,我国自古就有勤劳节俭的传统美德,这就是诗词对传统文化的体现,生活是诗词教学的资源库。
2.强化小学生的审美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诗词都是我国诗歌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这些作品篇幅不长,表达的意境比较深远,对于学生审美观的形成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词就是用语言表达的。诗词之所以被人们觉得语言很美,就是因为语言的节奏美感。诗词在表达感情的时候会采用拟声、双声或者押韵等形式来表达诗词的声韵美。诗词把这些形式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就形成了节奏鲜明、读起来抑扬顿挫的作品。
二、优化小学诗词教育的措施
1.启发想象,领略诗词的意境美
想象力是人类所独有的思维能力,它能够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而发散正是创新的基础,也是一切发现和发明的基石。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诗文,就可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像,需要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诗歌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在诗词教学的时候,让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发散思维,不但能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古诗《村居》中诗人用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幅乡村的春天的景象:在春天的乡村,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小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放风筝,有景色,有人物,充满生活色彩,这是一幅美好的春天的画卷,整个古诗都是描写诗人对春天来临的欢喜。在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想象,让他们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入境悟情,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诗词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表现,在诗人心中涌动的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就成了简短精练的诗词。每一首诗词都是作者心底声音的流露,也是他们情感的重要积淀。在诗词文学宝库中有表达热爱祖国河山的诗词,有表达亲情、友情的诗词,有忧国忧民的诗词,也有表达质朴的爱情方面的诗词,这些情感都在每首诗词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在教学中不应该有过多的引导倾向,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如,我们把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接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就是“我们一会儿抬头看天上的月亮,一会儿低头想想我们的家乡”,这句脍炙人口的诗词中表现的那份淡淡的思想之情就不复存在,读起来毫无美感可言,味同嚼蜡。事实上诗词中那些深刻的感情是能够打动我们内心的,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深刻地说明了漂泊在外的游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每逢佳节倍思亲”,即使在千百年之后,还是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除此,这些诗词中还有表现一定哲理的,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优化小学诗词教学效果。
3.拓展学习空间,让诗词走进学生的心灵
古诗词精妙的语句、高远的意境、深刻的内涵,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学习诗词,得到的不仅仅是一种享受,一种积淀,更是心灵与诗歌的融合。因此,我们要拓展诗词学习的渠道和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关于诗词学习的课外活动,把诗词融进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他们爱诗、读诗,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品悟诗意,陶冶性情,放飞心灵。
总之,好的诗歌具有美好的意境、丰富的情感,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语文学习内容。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古诗词学习的本质,提高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一、感知艺术形象
诗词的艺术形象指的是诗词作品创造出来的,寄寓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理想的具体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即意象)。感知古诗词的艺术形象,必须根据诗词描写的具体形象与画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特征,深刻理解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与典型意义。形象的意义包括作者的情感、理想、情操等。有时诗句中运用了含蓄、象征、双关、比拟等手法,就要注意体察诗人的写作意图,结合诗人的人世际遇,展开联想,深入分析。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江苏泰州市:“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江苏宿迁市:“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甘肃天水市:“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
例1.(2011年湖北黄冈、鄂州、随州卷)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试题评析]对于景物形象,平时要积累其寓示或象征的固定意义,并结合诗句关键词与细节体会其特点和蕴含的情感。鉴赏人物形象,要充分感知人物的精神内涵,有时还要注意形象是以比喻或比拟的方式出现。感知理解时,要识别形象及身份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塑造形象的,形象的基本特征或性格如何,形象直接或间接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等等。这道题诗中的人物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抓住“白头”“搔短”“不胜簪”等显露的形象特点,结合全诗“感”“恨”的情感基调,就能体察诗人内心的感情、精神和品质。
[答案示例]描画了诗人苍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悲凉的心情。
二、品析炼字佳句
品析炼字佳句,是中考古诗词鉴赏关注的热点,是理解诗词思想感情和艺术手法的有效途径。古诗词讲究炼字炼句,以期获得语言上独特的审美效果和特殊的艺术魅力。炼字,主要是领会关键性动词、形容词及诗眼、词眼;佳句,主要是品评具有哲理、比喻、暗示、象征、抒情等意味的句子。解题时通常先要明确手法;再阐明其语表义,有时还要挖掘它的深层义或言外之意;然后展开想象,描绘该句景象或形象;最后点明其思想感情、表达作用、创设意境或艺术效果。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广西河池市:“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作简要赏析。”浙江义乌市:“‘一路稻花谁是主?红蜻蜓伴绿螳螂’是千古名句,句中‘伴’字用得妙,请写出你的理解。”河北省:“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着重号词语的表达效果。”
例2.(2011年四川泸州卷)
襄邑道中 陈与义
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注]这是陈与义27岁时进京待选途中写的一首纪行诗。
①本诗第一句中的“飞”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②本诗三、四两句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好在哪里?请简要回答。
[试题评析]这道题是纯粹的语言赏析题,既要体会“飞”的多重意蕴,又要体会名句的妙处,词句均有,从表及里,充分挖掘诗歌表情达意的内涵。古人讲究篇中炼句,句中炼字,鉴赏炼字,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和内容与形式兼顾的原则,应联系全诗的主旨、情思、艺术境界从遣词、造句、色彩、动静、修辞、效果等不同方面来体会。诗前两句景中含情,联系下旬船速之快和“注”中“进京待选”,就可从表层描绘中感受花飞的盛景和从深层衬托中感受花飞的心情。后两句写云,写诗人的感受,这种感受既有诗人富有情趣的错觉,又有诗人“与云俱东”的抱负和信心,同时还蕴含哲理。
[答案示例]①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美丽盛景;表现了船行的轻快,传达出诗人愉快的心情。②运用了静中见动(或以动衬动)的写法,写出了因船云俱动,使人误以为云不动的情趣。诗人的所见所感还含有智慧和哲理(与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描述意境画面
“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境,就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交融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境界,简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体会意境,就要反复揣摩诗词中融入情感的形象,借助联想和想象,理解感受“此时”“此景…此人”的“此情”,从而把握诗词的画面气氛和思想感情。解题时要注意三个要点:一是抓住主要景物,用流畅优美的语言再现诗中的图景画面;二是用生动的词语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生机勃勃等);三是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作者的情感(如欢快愉悦、忧愁伤感、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壮志难酬等)。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浙江湖州市:“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四川成都市:“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陕西省:“一切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例3.(2011年广东清远卷、河北承德卷)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试题评析]中考对意境的赏析,基本是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具体生动的画面。描述画面,也需要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否则所描绘的画面就与作者所表达的情境不符。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充分展现诗词中形象的特征;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形象生动。有时还需把营造的氛围或图景用一句话点示出来。此题要抓住初春景物“莺”“燕”的特征,充分展现生机勃勃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发现春天已经到来的无限喜悦之情。
[答案示例]莺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几只早莺争先恐后地飞到向阳的树上歌唱啼鸣;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谁家的新燕已开始在湖边啄泥衔草,筑建新巢。
四、把握情感主旨
诗词中会倾注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近年
来,情感主旨类试题一直是诗词鉴赏的一个热点。古诗词思想感情鉴赏,可以细化为几个方面:归纳内容要点,概括诗人或形象的情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诗歌的思想内涵等。诗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一般有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思乡怀人、长亭送别、怀古伤今、愤世嫉俗、寄情山水、烦闷抑郁等。要想准确把握诗词的情感主旨,就要从诗词标题、反映的题材、关键词句、形象意境、作者生活时代与人生经历等方面综合分析,特别要注意品析诗词中显露感情的词句和后部分议论、抒情的核心词句。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云南德宏州:“全诗最后两句,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青海省:“‘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心理?”湖南娄底市:“这首诗借‘巴山夜雨’之景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4.(2011年江苏泰州卷)阅读杜甫的《不见》一诗,完成下题。
不见李生久,徉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试题评析]诗词中的情感主旨,可以是具体的心情感受,也可以是抽象的思想精神;可以是集中单一的抒发,也可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表现。此诗注重考查学生整体感悟和局部理解的能力,解答时应分四步:读全诗语句,揣题目注释,抓意象情词,悟感情倾向。从题目、注释和内容可知写的是对李白的怀念,抓住诗中表露情感的词语(如“哀”“怜”)和形象的刻画(李白的奇才、世人的嫉恨及诗人的感叹),以及颔联的对比和尾联的渴盼,就可明确诗人情感的指向,进而归纳出诗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示例]对好友的挂念,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五、分析手法技巧
手法技巧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以手法技巧设题,是古诗词鉴赏的又一大热点。要准确答题,首先,必须熟悉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其次,要对诗句进行全面多角度分析。诗词中的手法技巧通常包括表达方式(描写、抒情、记叙、议论)、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双关、借代、用典、对偶)、写作手法(对比、象征、衬托或烘托、动静、虚实、正侧、抑扬、渲染、观察或感觉角度、照应、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三大类。分析解答时,首先要准确指出诗中用了什么手法技巧;然后结合诗句举例分析这种手法的具体运用;最后点明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旨意或在结构安排、审美效果等方面的作用。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贵州遵义市:“‘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采用了什么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湖南怀化市:“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宁夏区:.“以下面《蒹葭》中诗句为例,说说《诗经》突出的艺术手法。”
例5.(2011年广西来宾卷)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咪志。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主要写作特色。(写出两点即可)
[试题评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表现手法的领悟和赏析能力。解答这类题,既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上去把握,又要从关键语句上去理解,从多个角度来品读感受。答题应抓住两点:一是找出表现手法,二是结合具体的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既要分析表现景物的技法,如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又要分析景中融入的雄心壮志,特别要对全诗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细细品析。
[答案示例]情景交融:借大海的宏伟广阔抒发自己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虚实结合:写景为实,想象为虚。动静结合:水的动,岛的静,树木百草的静,秋风洪波的动。运用夸张和对偶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气势。
六、比较风格题材
比较古诗词,可以在同一诗词中比较版本差异、字词替换、前人评析与今人赏析等,也可在不同的诗词中比较同一诗人的创作风格,比较不同诗人在同一题材下景物、形象、意境、情感、手法等的异同。比较鉴赏有时要同时品读两首诗词,它可以把同一或不同的形象、情感和手法区别得更加鲜明,从而对诗词理解更深入,感悟更透彻。开放性大,要求高,有一定难度,故近几年诗词比较鉴赏题有所减少。赏析时只要我们知晓、对比诗词的语言风格(如苍凉雄壮、豪放旷达、沉郁悲壮、凄婉柔丽、伤感缠绵、委婉含蓄、清新自然等)与题材内容(如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山水田园、咏史怀古、赠友送别、羁旅思乡、边塞征战等)的异同,就能快速了解诗词内容,把握其情感与要旨。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甘肃天水市:“[甲]词[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江苏连云港市:“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江西南昌市:“这两首词分别是词人南渡前后的作品,它们在情感上有何不同?”
例6.(2011年山东潍坊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题。
[双调]寿阳曲 江天暮雪 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①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宁
②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宁
[试题评析]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有深刻的感悟与理解,也容易有新的发现和收获。古诗词的归类比较赏析,通常选择题材类似而风格有差异的作品,考查的内容主要是比较诗词在形象、内容、意境、情感、手法等方面的异同点。例题中两首诗歌都是写雪景以及雪天中的“钓鱼人”,营造出廓远旷茫的境界,但一个是动,迎风赏雪,超然自得;一个是静,顶风冒雪,凄清幽独。答题时要抓住诗词中的意象,构想情境,联系作者的境况、身世和情感寄托、人格志向来分析。
[答案示例]①《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②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七、关注探究运用
在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鉴赏更注重开放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题型的设计,以课本知识为基础,向实际能力、社会生活、课外操作延伸。这类题关注探究和实际运用,要求考生发掘意蕴、探讨问题、联系生活、实践感悟,这样缩短了文言与生活的距离,活跃了学生思维,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它以活动为载体,以辨思为方式,以运用为目的,
结合探究、名著、对联、口语交际、音乐图画、现代诗文、地域文化、节日文化等方式,让学生在探索发现中、在综合实践中领会古诗词的典雅与魅力,激发学生学诗词、爱诗词、用诗词的兴趣。
设题方式如2011年中考试题浙江金华、丽水市:“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四川宜宾市:“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福建泉州市:“下列诗句所表现的共同的文化内涵有哪些?”福建厦门市更是以“鹭岛竞飞鸢”为综合性学习将诗词鉴赏融入活动中进行设题考查。
例7.(2011年辽宁沈阳卷)某班开展了一次“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搜集的资料。阅读后,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上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古人更有“秋暮夕(祭)月”的习俗。唐代赏月十分盛行,并将中秋节定为固定节日;两宋时期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取“人月共圆”之意。这一风俗延续至今。材料=:
“中国月文化”资料采集卡
类别:借月抒情诗.
编号:001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唐・王昌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唐・李白)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南唐・李煜)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苏轼)
①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②请为“中国月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要求至少用一种修辞方法)
[试题评析]将诗词与探究相结合,在综合实践中理解运用,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探究诗词的形象、内容、情感和手法的过程中,在演说、归类、听唱等活动中运用诗词,是诗词鉴赏走向开放、走向生活的常见方式。诗词中一些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经典意象,已经形成一种文化,体现某种情愫、品格或志向,如“月”就代表思乡、怀人。此题材料诗文结合,要求学生从中探究形象的共同规律,进而概括出新的内涵特点,并结合主题拟写宣传语,进行实践运用。
一、 评价思想情感类
《尚书・尧典》中说:“诗言志,歌咏言。”可见,诗歌是诗人心志情感的产物,抒情言志是诗歌最显著的特征,因而诗人“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正是基于这一点,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成为中考古诗鉴赏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今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有很多这种题型,如盐城卷《雁门太守行》:本诗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表现了守边将士什么精神?承德卷《钱塘湖春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河南卷《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评价古诗词的思想情感有很多方法,如抓住主旨句、关键词进行分析,从诗歌的写作背景进行分析,从诗人的情感倾向、生活志趣进行分析等等。其实,只要我们了解常见的诗歌题材,把握不同题材诗歌的一般主题,这类题目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古诗从题材角度看有这样一些类别:爱国诗、送别诗、思乡诗、咏史诗、山水田园诗、边塞诗等等。唐宋爱国诗人的代表是唐代诗圣杜甫和南宋诗人陆游。爱国情怀在不同时代诗人身上有不同的表现,杜甫是忧国忧民,陆游以及很多南宋诗人则是渴望驰骋沙场、收复失地、建功立业。送别诗一般表现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种情感之中往往还夹杂了对友人前程的忧虑以及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感伤,“惜友”的同时其实也是“惜己”。“思乡”是炎黄子孙民族情感的主旋律。古人常借助于对“归雁”的描绘抒发这种情感。咏史诗的特点是借古讽今,针砭时弊。山水田园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抒发诗人对壮丽河山、自然以及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边塞诗则是通过描绘边塞独特风光以及将士戍边生活表现渴望建功立业、孤苦寂寞、思乡伤怀等复杂情感。除上述题材外,古诗还能表现其他丰富细腻的思想情感,如怀才不遇的孤寂惆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物是人非的感伤失落、恬淡闲适的生活情趣等等。
二、 描绘艺术形象类
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句话其实揭示了诗歌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征:用形象抒情。诗歌中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主体形象和客体形象两类。主体形象即诗人自己,客体形象则是山川日月、花鸟鱼兽等自然景观。
今年这一类题目也多次出现,如黄冈卷《春望》: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南通卷《书湖阴先生壁》:请你展开合理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两山排闼送青来”所表现的画面具体地描述出来。陕西卷《西归绝句》: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解答这一类题要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第一,准确理解诗句含义,尤其是重点词语的意思。如南通卷描绘《书湖阴先生壁》中“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的画面,句中“排闼”的意思即“推门”,如理解不当则会失分。第二,充分展开想像,将诗句中的形象补充还原成完整的自然生活场景。要避免的误区是将这类题简单理解为“翻译”。第三,融入诗人主观情感。诗歌中的形象因为渗透了诗人的情感而区别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物象,这种形象我们称之为“意象”,不同意象彼此交融构成“意境”。描绘画面从本质上说就是描绘诗歌的“意境”。第四,语言形象生动。遣词造句时要注意选用形象生动、有感染力的词语,同时还可以适当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果赏析抒情主体即诗人的形象,还要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和作品的创作背景来进行。
三、 品味诗歌语言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讲求“炼字”,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因而留下了“一字师”“推敲”等文坛佳话,很多诗句更是传诵千古。品味语言因而理所当然成为了中考古诗词鉴赏的重要题型。
今年各地中考试卷中这类题目也屡见不鲜,如连云港卷《使至塞上》: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杭州卷《春山夜月》:“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成都卷《菊》: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这类题目一般有两种类型:品味词语和赏析名句。品味词语要求体会出诗人炼字的妙处。答题时先解释该字的含义及表现的特点,再结合全诗分析其中蕴含的情感。此外,还可运用“替换法”辅助理解。以连云港卷为例,题目要求赏析《使至塞上》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的好处。可先用“升”来替换“直”,用“红”来替换“圆”,这样就可以体会出“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之感。在独立分析了两字的含义特点之后,再结合全诗分析其作用: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名句赏析要把握好这样几个方面:第一,辨析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古诗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兴、拟人、夸张、对偶、双关等,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以小见大、虚实相生、衬托(以动写静、以乐衬悲)等。第二,概括诗句内容。名句大多为写景、抒情、言志类,写景类要对景物及其特征进行概括,抒情言志类要用直白的语言将其内容表述一番。第三,点面结合,对精妙的用字作单独赏析。第四,揭示诗句蕴含的情感或哲理。
一、导入新课
师:今天继续学习词《渔歌子》,“渔歌子”是词牌名,出自民间的渔歌。古往今来,描写水乡风光和渔民生活的诗词特别多,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就是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那么,它到底有何独特的魅力,历经千年仍打动无数读者?
二、读通诗句,感受节奏美
1.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节奏和韵味。
注意“西塞山”“白鹭”“鳜鱼”“箬笠”“蓑衣”等词的正确读法,提供小资料:西塞山位于多水的江南浙江湖州。(生自读―指读―正音―齐读。)
2.师:把句子读正确还不够,还要注意句子之间的停顿。这首词很短,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请大家好好读,用你的停顿,告诉大家怎么分。(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人)
师小结:词中有景,景中有人。理清诗句的脉络,有利于我们从整体上把握。
三、品读词句,探寻“不须归”,走近词中人
1.读出渔夫的形象。
师:刚才同学们说景中有人,其中三四两句对他进行了具体的描写,请大家好好读一读,看看他此刻在干什么?根据诗句,想象一下。
2.揣摩渔夫的内心,理解“不须归”。
四、想象画面,欣赏词中景
师:的确,细柔的雨,微微的风,不足以让他归去。除此之外,他不想归去的原因还有什么?
生:他流连这里的美景,迟迟不想回去。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两句观察的角度不一样?(一个是远望,一个是近观。景色描写很有层次感,我们仿佛看到渔夫一会儿抬头远眺,一会儿俯首凝视。)
师:现在烟雨迷蒙,又添了几分情趣。请大家拿出笔,写一写。心中多一分想象,笔下就能多一分风景。回答例示:
(此刻,细雨迷蒙。西塞山披上了一层水雾,像一首朦胧的诗。几只白鹭,身姿修长,在微风中展翅飞翔。江边的桃花粉红似霞,叶片随风飘落水中,打着旋儿,引来一群肥肥的鱼儿,欢快地追逐着这淡淡的清香。)
师:原来,渔夫不仅仅在享受着钓鱼的乐趣,还享受着什么?
生:他也在享受着这满眼的美景,享受着这份悠闲的人生。
生:渔夫眼中有多彩的春天,是因为心中有多彩的春天。
生:坐在斜风细雨中,天地一人,忘掉一切烦恼,心归于宁静,这就是人生至乐吧。
师小结: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来,渔夫是不愿归!这种种情感交织成一句话,在渔夫的心里回荡、回荡,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五、赏读全文,体悟词中情
师:这首词还有个来历,张志和曾经得到皇帝的重要,在朝廷中为官多年,后来因故被贬,他回到家乡,过起隐居的生活,自号“烟波钓徒”。后来皇帝又想重用他,但他称病不去。别人很难理解,他笑而不答。他为何不须归呢?请大家再读这首词,推测推测他真实的想法。
生:词人在写渔夫,其实也是在写自己,他不想回到那个充满明争暗斗的朝廷,他宁愿做一个无忧无虑的渔夫,享受美丽的山水。
生:伴君如伴虎,不如放弃追逐名利,寄情山水,过属于自己的生活。
师:虽然我们不能确认词人当初真实的想法,但是我们读这首词,心似乎也变得温暖起来,宁静起来。请把你所有的感慨,浓缩成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你会选哪个?
生:我选用“飞”,我愿意忘掉一切烦恼,做一个追风的少年,像白鹭一样飞翔在自己的天空中。
生:我选用“不须归”,读着这一首美丽的词,我仿佛看到一位高雅的隐士,与美景融为一体,忘记了人生的烦恼。
生:我选用“肥”,我们六年级的生活紧张,节奏快,但我看着肥肥的鱼儿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动,我的心情不禁也“肥”了起来。
师总结:虽然《渔歌子》距今已有千年,但依然能打动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是词中远离尘嚣的美景,是词中那位流连山水、乐而忘返的的渔夫,是词中流露的天真、自由、圆融。读古典的诗词有什么用?它使我们心灵不死。庆幸我们还有这么美丽的文字,让大家愉快地度过四十分钟。
反思・我为什么这样教《渔歌子》
一、通过指导朗读,渗透“文体意识”
小学古诗词教学一直是个难点。古诗词语言凝练,跳跃性大,充满意义空白,加上学生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很难在学习中入情入境。那么,如何去教?不管中小学,读是不二法门。张中行先生在《文言津逮》里说:初学要“懂”,要“熟”,“要在声音的大小、快慢、抑扬顿挫中确切体会词句的意义及其前后的联系”。
我一再提示学生“诗词特有的节奏和韵味”,其实就是语感。无他,惟熟读耳。古时八、九岁的小孩能读懂古文,凭的就是读多记熟。语感培养了,对文言文的用词造句规律性的东西就有了掌握。
上课伊始,我就安排了五分多钟“整体读文”环节,学生先后几次整体读课文,第一次“大声读,读准字音,读通全文”;第二次“再读,读出特有的节奏和韵味”;指点后,第三次“读出停顿,感受课文的脉络”;第四次“放慢节奏再读课文”。而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理解诗句后,再整体读课文。由放到收、由粗到细,渐入佳境,目标明确、层次清楚,力求实实在在地“打底子”,体现“文体意识”。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我们学习文言的时候应该多少采取一点儿学习外国语的态度和方法,一切从根本上做起,处处注意它跟现代口语的异同……”唯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有了这份自觉,学生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感,培养出文言的阅读能力。的确,学生只有通过一遍遍身心投入的朗读,才能读出《渔歌子》的节奏和韵味,感受其美好的意境,诗句的清新、质朴,和隐者淡泊、澄清的高情远意。
二、找准切入文本的角度,提高学生阅读文本的能力
一首诗或一首词,往往有一个“诗眼”,它统摄全篇,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最能充分地表达作者的情感。找准这个点,离不开教者对文本深刻的解读。
《渔歌子》塑造了一位渔夫形象,要让学生能够走进他的内在世界,无疑要找到这个关键的切入点,而“不须归”便是重点所在。它是解开渔夫心灵密码的钥匙,也是解开词人心灵密码的钥匙。为何不须归?是因为渔夫流连于这里的美景,这种自由的生活状态,乐而忘归。于是,教学主线便是:归乎?―不须归!―不愿归!这也是词人情感流动的线索。
此刻,教师要做的,便是和学生沿着这条小径,逐渐深入文本的内部,一起探寻渔夫“不须归”的真正原因。这样,他们的思考就避免了在同一个层面上移动。他们追寻着渔夫的心迹,品味着西塞山的美好,以及渔夫沉浸于中的快乐、自由、陶醉。从景中人到词中景再到词中情,形成一个圆融的整体。
把握整体,但不忽略细节。《渔歌子》用词极其精炼,一个“飞”字,写足自由自在之意;一个“肥”字,抒尽喜悦艳羡之情。两个字浸透了诗人对故乡山水、如画江山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如果不将这两个词与渔夫内心情感结合起来理解,那么学生就会忽视词背后的情感。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也是在抒情。词中的景物,并不是自然现象的机械、冷漠的再现。景是人眼中的景,著上了人的情感。“飞”“肥”两字,便是这心灵的投影。通过这样的揣摩,学生对渔夫形象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从他们选用文中词表达内心感受时,就可以看对“诗外之意”的灵活运用。
只要找准切入文本的关键点,学生就能避免“浅阅读”,从而对文本进行深度的思考,不断提高学习古诗词的能力。
三、引领学生想象,体味诗歌的意蕴
每首诗或词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或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或好词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魄为之钩摄,霎时无暇他顾”(朱光潜)。没有想象,便没有诗歌。诗人用自己自由的想象,激发读者的想象,带动读者将自己的情感和经验投入到文本的理解中,一起参与创造。
《渔歌子》中的春景,虽聊聊十数字,但展现的画面却异常生动。青翠的西塞山、翻飞的白鹭、飘落的花瓣、游动的鳜鱼,更兼斜风细雨,这些色彩鲜明的景物所营造的自由宁静的意境,让每位读者都沉浸于中。但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在文言与白话的转换中,往往会遗漏掉不可言说的诗境。所以,仅仅停留在弄懂词句的层面上学习古典诗词,学生便不能算是窥得诗词的妙处。
当然,所有的想象都应建立在正确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诗歌词汇多单字,内涵丰富,它的言语表达形式与白话文特点不一样,甚至同一个字而意义有古今之别,这需要引领学生体会。但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单调机械地解词、生硬地译句。毕竟单纯靠一对一的文言转白话,无疑割裂了诗歌整体的意境。所以,我除了出示地名“西塞山”的相关资料,其他则让学生根据画面或词句展开自己的想象,让凝练的诗句变成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在想象中理解,在理解中想象。
教学前两句,我便是这样引导学生:设若自己就是那位戴着箬笠、披着蓑衣的渔夫,坐在斜风细雨中垂钓,目光缓缓移动,他看到了什么?那位渔夫与其说是在斜风细雨中垂钓,不如说在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他就是词人自己的写照。想象越丰富,诗的境界越高远。学生的情感不再游离于诗外,他们也如渔夫般忘记尘嚣烦乱,在课堂上,他们思维自由驰骋,成为文本的知音。
【关键词】古代诗歌教学;诗蕴;价值引导;主体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23-04
【作者简介】靳贺良,南京市第十二中学(南京,210011)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
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古代,诗为“六艺”之首。作为国学经典的古代诗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当占有重要的位置。为传承国粹,谨防古代诗词教学被边缘化,新课改以来,语文教科书选编了始自《诗经》,涉及楚辞、汉乐府、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散曲等各个时期多种体式的古典诗歌。仅以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其必修教材全五册共编入古诗13篇,必修教材的读本全五册单列五个专题编入古诗48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选入古诗65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读本》选入古诗64篇。以上总计为190篇。其篇目之多,跨度之大,体制之全,内容之丰,蔚为大观。
然而,高中古代诗词教学的现状堪忧,无论是教学之量还是教学之质,均与课程目标任务相距甚远。教材数量和教学内容被裁成一个“略”字:对必修教材中规定要背诵的古诗,重背略讲;对选修教材中的65篇古诗只选讲若干,其余略去不学;对选修读本的64篇古诗,不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全部“略”为“冷藏”。教学方式被缩减成一个“讲”字:以教师的讲代替学生的学,以教师的告知代替学生的感知;以教师的主观意愿,挟持学生的审美鉴赏个性。教学目标被异化为一个“考”字,“以考定教”“为考而教”的现象相当普遍。
如此流行如此低效的古诗教学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笔者现就古诗的特征是什么、古诗教学教什么和怎样教,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诗化的生活与诗化的人格
诗化的生活与诗化的人格,是古诗最突出的特征。古诗凝结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特的艺术创造。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发现、择取了强烈触动自己情感的人与事、景与物,并借助“诗”的形式,运用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言语风格来抒发自己的情与意。诗人借助两个“独特”,从原生态生活瞬间提炼出的“生活”,是诗化的生活;而诗句中叠映出的“人格”,是诗化的人格。
1.诗化的生活。
古诗是高雅的语言艺术,语言是人类心智的建构物。为了反映自己的生活状况、人生遭际,诉说自己即时即地、即景即事的感怀,诗人借助诗化的语言,或描眼前之景,或状心中之物,或叙当下之事。无论是赠友送别、羁旅行役、边塞军旅,还是咏史怀古、山水田园、咏物述怀,这些诗章,无不是诗人亲见、亲闻、亲历、亲感所成。因而,优秀的诗篇,均是诗人内心情意外化的真实写照。“诗者,天地之心。”“诗者,民之性情也。”(刘熙载《艺概》)一首佳作,就是一幅包孕着诗人深远情思的生活画卷。“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这是杜甫以悠闲的心态欣赏到的月夜江上宁静的生活图景;“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这是苏轼在妻亡十年之后,以悲痛之情梦见当年妻子的生活图景。古诗词所创造的生活,绝非原生活的“套版”,它虽源于生活,但凝练了生活,诗化了生活。上述杜甫的诗,如果不是择取“江”“月”“灯”“鹭”“鱼”等富有特征性的月夜江上之景物,不是借助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就不会富有恬静、闲适、神秘之美。苏轼的诗如果不是以意幻情真、虚中寓实的细节刻画,就不会绵邈无尽,催人泪下。
2.诗化的人格。
情感是诗歌的灵魂。可以说每首优秀的古诗中都站立着一个或几个情感丰富、呼之欲出的人物。的确,古诗中植入了诗人的人格基因。李白壮游天下,生性狂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磊落不群的铮铮傲骨;杜甫饱经苦难,颠沛流离,却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的仁爱精神;苏轼面对人生短暂、仕途惟艰所表现的“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态度;辛弃疾“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皆在各自的诗作中展示得淋漓尽致。
古诗中,诗人人格的形成与展示是相当复杂的。它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给诗人们打下了不同的时代烙印;它有着清晰的地域差异,“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江南水乡与“平沙茫茫黄入天”的塞北荒漠,“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村农舍与“雕栏玉砌应犹在”的都市宫廷,会带给诗人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情怀。而起决定作用的,当是诗人在历史文化传承中所形成的个人修养。个人修养,决定了诗人表达生活阅历及理想追求等方面的差异性。诗人的形象不是直白宣示,不是和盘托出,而是经过诗歌艺术的深度加工和精心装点,隐身于字里行间的“诗化形象”,诗作显示给世人的“形象”,往往是诗人主观认为的最佳“形象”。换句话说,诗人在诗中的形象已由“自然人”转化为“诗化人”。其人格当然是诗化了的人格。
二、创建诗蕴与以诗化人
1.创建诗蕴。
古诗阅读教学离不开创建诗蕴。那就是借助读、解、赏、评,准确解读诗意,深层探求古诗的思想情感内涵和文学艺术价值,进而发现诗人在烛照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在表达情意的手法和风格上所作出的特殊贡献。这个过程是还原当时生活、感受人格魅力、享受艺术熏陶的过程。
如何创建诗蕴?清人况周颐说得好:“读词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将此意境缔构于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蕙风词话》)这段话精当地介绍了古诗词的解读之法。其中的“取”“想”“虑”“入”“玩”“化”几个节点,值得我们借鉴。“取”,就是选取一首古诗中的词句、意境最精彩之处;“想”,就是展开联想想象,完成对整首诗歌的画面复现;“虑”,就是对古诗的名句之妙意蕴之丰深入分析,反复考量;“入”,就是进入诗境,感同身受,与诗人同处一境,同感一情;“玩”,就是赏心悦目,沉浸玩味,获得审美享受;“化”,就是受到诗作性灵诗人气质的感化,思想情绪上、艺术修养上得以升华。
这六个节点,“取”则为关键之点。“取”之不当,其余则为空谈。欲取一首古诗的“名句意境绝佳者”,首先必须读懂诗歌,通晓大意。可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串联诗歌意象,把握狭义背景,明白诗人所处之境,所叙之事,所见之景,所记之人,所抒之情。进而,据触己知亮点,抠出诗眼,悟出其“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的意境。
根据王昌龄主张的“物境”“情境”“意境”的诗歌“三境”之说,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取古诗的“意境绝佳处”。
可关注意境深邃的写景处。“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晏殊《破阵子・春景》)作者了然境象,故得形似,切准“新社”“清明”时令,选定“燕子”“梨花”“碧苔”“黄鹂”等早春典型景物,描写了一幅春景递嬗、春意盎然的春日图。可谓雍容典雅,极丽艳秀。
可关注诗人非同寻常的人生境遇。诗中此时此地的境遇,那是诗人真切的“有我之境”。“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寥寥数语,冠于词的开头,昭示了自己由帝王沦为囚徒的生活处境。诗人的悔恨、痛苦,失落、孤独的心情皆寓于此境中。
可关注动人心扉的细节处。“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施肩吾《夜笛词》)诗中描写了一位灯下裁衣的独居思妇,夜闻笛声,勾起思绪,魂不守舍,竟然误剪衣料的情节。“误剪同心一半花”,这一传神的细节,可视为神来之笔,使思妇思亲的深远、孤独、苦闷之情跃然纸上,岂不称妙?
可关注直抒胸臆的深情句。情到无物可托者,不得不发,其喷薄而出,自有缘由。“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李贺《致酒行》)诗人以直接述怀作结,摒弃唉声叹气、一蹶不振的情绪,高立气冲霄汉的凌云壮志,格调高亢昂扬,意境开阔明朗,带给读者以积极进取的力量。
当然,还可关注那些古今称赞的名句或诗眼。如“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等。这些名句或诗眼,浸透着作者对生活的哲思和艺术的匠心,在全诗中起到了点染或点睛的作用。
创建诗蕴的过程就是强化学生三大能力的过程。一是感受领悟能力,即感受古诗的语言魅力,感受诗中形象,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领悟古诗词丰富的内涵,领悟其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二是思维创新能力,即发展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辨力,“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课标”语)。三是鉴赏评价能力,即形成积极的鉴赏态度,把握鉴赏评价的客观标准,发展自己的审美个性,具备口头和书面的评价能力。这个过程也就是“以诗化人”的过程。
2.以诗化人。
古诗词教学是诗歌本体文化与师生个体精神之间的一种互相影响的审美活动。因而,我们要通过鉴赏,发现诗魂,唤醒诗魂,进而重塑诗魂,以诗化人,关注学生生活的多彩和生命的成长。“以诗化人”有着三重意义指向。
一重意义指向学生的思想修养和心智发展。中国古代诗歌是一部内容浩繁、思想精深的百科全书。它是历史,全面反映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它是地理,真实再现了华夏民族不同地区的地理形胜和风物民俗;它是政治哲学,深刻包含了无数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丰富思想和精深哲思;它是美学经典,凝结着历代精英诗人在艺术传承中创造的多样的美的形态和宝贵的审美经验。阅读鉴赏古诗是我们获得教养的重要途径。古诗阅读中所富含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经世原则,积极入世忠心报国的群己之道,与人为善广交益友的重情之举,寄情风物物我同化的超然境界,自填胸壑释然达观的宽广胸襟,等等,如此关乎人性美好、人情练达、人格高尚的思想精髓,会濡染感化着学生的心灵。
二重意义指向学生的艺术审美领域。古诗中所呈现的风骨兴寄、刚建飞动的创新主张,恪守韵律、沉郁顿挫的写实风格,奇异瑰丽、清新飘逸的浪漫笔调,高雅闲谈、雕凿炼饰的审美趣味,渗润秀洁、理深旨远的艺术追求,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风格个性,晓畅明白、清新天然的语言风味,林林总总,美不胜收。它无疑是涵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强化学生艺术修养的典范。
三重意义指向学生未知的神秘世界。相对于现实阅读的此岸,它属于学生思维时空的彼岸。因为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的潜流之中,将会有也一定会有一种无限的创造性如巨流般喷涌而出。比如学生由阅读鉴赏上升至诗歌创作,由评价探究上升至诗典传承……未来的诗家巨擘,未来的诗论大家,必定在后学之中。所以说,失却传承的教学可能是“短命的”。
三、价值引导与主体建构
古代诗歌教学,我们不可缺失三个观念。一是感知而非告知。对诗题、诗体、诗意、诗情、诗理、诗艺的把握,要靠学生亲读亲解亲赏亲评,方可获得真情实感真才实学。教师为了省时省事,常常包办代替,照本宣科,谆谆告知,带给学生的只能是“被感知”。二是习得而非“套得”。鉴赏评价是极其复杂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种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形成,要靠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在读、品、评的反复历练中习得,教师以图考出兴致、“套”出公式的做法,只能扼杀学生创造的潜能。三是积贮而非灌注。关于古代诗歌的相关知识,如文学知识、文化知识、诗体知识、写作知识、鉴评知识等等,应靠学生日积月累的自主积贮,而非靠教师耳提面命的灌注。鉴于此,我们主张古诗词教学应坚守价值引导和主体构建相统一的原则。教师的价值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建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1.价值引导。
价值引导,强调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其内涵包括引导内容和引导方式的双重价值,二者不可或缺。价值引导必须建立于教师对古代诗歌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重大意义的宏观视野下,对古代诗歌动态发展轨迹的清晰认识上,对古代诗歌的鉴赏的共性“规则”和个性特质的熟练把握上,对学生成长潜能的关切激励上,对古代诗歌的鉴评能摒弃陈言别开生面、进行精辟独到的示范上……“引导”,是带领、指导、开导、疏导,而非牵制、驱使、糊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学记》)。这是教师引导的理想准则。在古诗教学中,教师的引导方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现略举一二。
(1)创设情境法。教育家李吉林指出,“美是情境教育的最高境界”。古诗所表达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异彩纷呈。“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山水形胜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塞风光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动态美,“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静态美;加之语言的色彩美、音律美,均可成为教学中穿越时空、链接现实、创设美的情境的鲜活载体。
(2)设疑提问法。日本教育家斋藤喜博称提问是“教学的生命”。课堂提问必须具备“优质的问题”和“优质的提问”两个要素,前者关注的是“什么”,后者关注的是“谁”。比如,“无言独上西楼”“百年多病独登台”与“独钓寒江雪”三句诗中的“独”字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古诗用词大都避开直指义而采用联想义,像“一川烟草”及“蓝田日暖玉生烟”中的“烟”字,你能再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它们的妙处吗?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通过大量的实例研究发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旦人们掌握了特定问题情境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就会出现一种顿悟般突然贯通的新经验,表现为创造性思维。所以,设计的问题本身要有连带性、渗入性、思辨性和触发性,而问题的提出要注意时空性、时机性和对象性。同一问题由不同教师提出则效果迥异。在学生欲求而未得,欲言而不能之时的问题提出,方能开启学生的心智之门。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心智,构建新型课堂时空,以实现引导的“全息”功能。
此外,如适度答疑以求茅塞顿开,组织活动以求交流互促,示范批注以求由读促写,介绍学法以求形成经验,反思总结以求多得少失,以及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鞭辟入里的分析,激情昂扬的宣讲,恰到好处的激赏等等,均是教师实现价值引导的可行之法。
2.主体构建。
构建“意义”是古诗词教学的最高目标。在师生、生生、学生个体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中,最可贵的是学生审美个体的自主建构。“个体学生会把学校期望他们学习的内容与他们自己的经验联系起来,而且会有意识地参与知识的文化建构。他们会为自己创建个人意义,会在同伴小组中讨论社会意义,会在班上与其他学生选定分享意义,然后再与教师一起考虑他们的思维活动和学习的同时,反思标准意义。”(【美】乔治・加侬《建构主义学习设计》)这里强调的“创建个人意义”“讨论社会意义”“选定分享意义”和“反思标准意义”,展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自主建构的全部动态过程。“创建”,发挥了学生个体的特长,“讨论”“选定”,以求互学互补;“反思”考证,实现总结批判创新。这其中,学生个体发挥了决定性的内因作用。在古诗教学中,可采用以下学习建构方式。
其一,反复诵读,因声求气。“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刘大《论文偶记》)可见忘我而诵读,因声而求气的重要。较之学习散文小说,古诗词更要反复诵读。可放声朗读,可心底默念,可浅吟低唱。务必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抑扬,读出韵律,读出情感,方可实现读中犹在“代古人说话”。
其二,咀嚼文字,强化文字感。古诗特考究炼字。文字是有温度、有气味、有声性、有灵性的。诗人往往为“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特别是诗中的动词、形容词的使用,更显其文字的张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连用14个叠词,来创设冷极清绝的氛围,抒发孤独悲苦怅惘失魄的痛苦;“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用了“横”“拥”二字。极言“云”“雪”之广度和高度,可谓境界宏阔,气势磅礴,易之则难收其效。通过品字析词,既可弄清其表层意和潜在意,又能领悟作者遣词用字之甘苦和匠心。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全诗以“行”为线索,从“ ”起,到“ ”终,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 ”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
2.本诗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 、 、乱花迷眼、 。
3.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的精妙,换成“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
4.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二、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 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题目中“闻”的意思是 , “左迁”的意思 。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点明了写此诗的时令是 ,又渲染了
的气氛。
3.本诗中因构思奇特,感情深沉而流传千古的句子是: 。
4.此诗首句写景,其作用是什么?
5.试分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一句的艺术特色。
6.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诗歌首句写景,次句叙事,后两句抒情。
B.首句写景兼点时令,突出了杨花的美丽和子规啼叫的悦耳,使人赏心悦目。
C.“过五溪”说明是旅途之艰难,也包含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和痛惜之情。
D.诗中将无知无情的明月当成善解人意的人,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同情。
E.诗歌想象奇特,体现了李白诗的浪漫主义风格。
8.古诗词中,写“月”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几句含“月”字的诗句。
(1) , 。出自
《 》
(2) , 。出自
《 》
(3) , 。出自
《 》
三、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这首古体诗的作者岑参是唐朝著名的
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在《木兰诗》中,我们也学过类似的两句: 。
3.选出此诗中具体表现边塞奇寒的句子或短语。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千古名句,对它的妙处你能说出一、二吗?
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这是边塞诗中的名篇佳作。请简要说说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相见欢
李 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本词点明伤情的地点是 ,时间是
,季节是 。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 ”一句写仰望之景,“
”一句写俯视之景。
2.“剪不断,理还乱”在本诗中比喻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句话来比喻什么?
3.“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受?
4.鉴赏家们都认为“锁清秋”的“锁”字最为绝妙,请赏析“锁”字在写景抒情方面的妙处。
5.上片写景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一切景语皆情语”,试结合上片的写景加以分析。
6.古诗中写“愁情”的诗句还有很多,你能再举出两例吗?
五、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初中三年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2.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3.这是一首与三国故事有关的诗句,“东风”在诗中具体指什么?
4.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5.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6.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六、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泊秦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
1.第一句两个“笼”字用得好,试作简要赏析。
2.第四句中“犹”字意味深长,蕴含哪些丰富内容?
3.作者对唱《花》一事的态度怎么样?请说出理由。
4.对这首唐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首句“烟笼寒水月笼沙”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也就是说“水”和“沙”都被烟雾与月光笼罩着。
B.第二句的“夜”交代诗人到达秦淮河的时间,“泊”点明其前来此地使用的工具。而由“秦淮”和“近酒家”的描写我们可知唐时秦淮河畔为灯红酒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