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会计模拟实验 课程体系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也对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它撕裂了传统经济体制下会计教育和职业界的固有联系,但二者之间新的联系通道却未能及时开通,这导致了会计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界的脱节。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会计人才。导致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而用人单位需要能尽快直接上岗的人才,他们不愿意花费培训成本和时间来进行培训,所以从学校毕业刚走上岗位的学生必须在学校里就要培养实践需要的动手能力,而要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重新进行设计,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中高级专业人才,是独立学院本科专业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会计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管理科学,它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会计学本科专业教育要实现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同时,会计学作为一个有着极强技术性的经济管理专业,它对实践性教学更是有着特别的要求,实践性教学不仅应贯穿于其四年本科教育的始终、贯穿于其各主干专业课的教学之中,而且各实践教学环节还应与理论教学密切配合,并由浅入深、环环衔接,构成一个科学、完整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系,才能实现其预期的教学目的,较好的完成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任务。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一、会计学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
1.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主要由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部分所构成。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构筑会计学专业理论框架、提供会计学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经济管理相关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指涵盖系统的会计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有关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财务管理、税法、财务会计法规等;会计专业选修课程是上述两者之外的会计学其他有关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金融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等。这三部分的课程在整个大学阶段要进行科学的设置和安排,做到让学生最有效地学习掌握知识,又不相冲突或是知识衔接不上。
2.会计学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一个好的财务人员不仅只是简单的做账、记账,他还应该站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所以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来讲,专业基础课在前面开设,大一上一般是开设通识课程,从大一下开始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加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安排顺序非常重要,因为专业核心课程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如果基础没有学好,后面的知识学起来就会很吃力。首先开设的是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是讲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账户、记账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核算程序等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全面了解会计学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其次就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的重点在于会计经济业务的实务处理,是全面阐释财务会计原理、原则和方法,并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企业会计的核算内容与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课程。财务会计分为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对于企业的日常业务内容核算基本上都包括了,而高级财务会计则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的特殊业务,它比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更深;第三是成本会计的开设,掌握了财务会计的内容之外,还应该掌握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门学科的重要中介;第四是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课程的开设,一个好的财务人员不仅是只会做账,还应该会进行财务分析及资金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因此在掌握财务核算的基础上还必须学习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知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最后开设的是审计学,审计学是为社会培养经济监督人才开设的课程,同时作为一名会计也应该自觉把关,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除此之外,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的财经法规及税收法律制度,只有懂法,才会守法,企业的经济业务与税法知识紧密相连,因此,还应该开设财经法规及税法课程,以上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只有将前面课程的知识学好了,那么学习下一门专业课才有基础,才会更容易理解。而专业选修课程则基本上都是些行业会计,里面有与核心课程交叉的一些知识,但又有各个行业的特殊业务的核算内容,这些课程可以安排在大三下到大四上开设,这样就避免了与专业主干课程的冲突,课时可以安排少一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二、会计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及其与理论教学之间关系的协调
既然各会计理论课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那么对于会计实验课程的安排也毫不例外。会计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确保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使会计实验教学真正起到会计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的作用。
1.会计实验教学的作用。会计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会计模拟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课程。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实践形式,它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全仿真的模拟实训,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会计教学活动。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通过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二是可以让学生毕业一走上会计岗位就能投入到工作中;三是可以提高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兴趣;四是对抽象的会计理论知识有了更具体的体会,为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指明了方向。
2.会计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及其与理论教学之间关系的协调。会计实验课程的教学环节设置非常重要,要注意与理论课程之间的协调,他们之间不能相互冲突,如果有的理论知识还没有学习,就在实验中出现这些内容,那么就达不到实验课所需要的效果。有的实验课需要专门进行单独实验,而有的则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随堂进行。
大一学生在学习了会计学原理以后,就可以在本学期末进行会计学原理模拟实验,也可以在紧接的下一个学期开设,这样既可以学习实际的账务处理流程,又可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巩固,同时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指明了方向,因为会计学原理是门很重要的专业理论课,建议进行专门的单独手工实验要好一些。大二学生在学习了中级财务会计后,就可以开设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较会计学原理实验来说,要综合一些,其中会涉及到税法的一些知识,所以它应是在学习了税法之后开设要好一些,可以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进行,建议单独进行,既可以采用手工形式也可以采用电脑做账。大三上可以安排会计电算化实验,主要让学生熟悉会计核算中使用的财务软件,以适应现代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这一实验课程可以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教学相结合。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安排在大三下学习了成本会计理论课之后来开设,也可以随堂进行。税务会计模拟实验的开设也很有必要,因为学生在学习了税法、税务会计之后,对企业的税务登记、各个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及报税表的填制要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而理论知识对这些讲得虽然很详细,但不很直观,难以理解,而通过模拟实验,会让学生对企业的涉税业务知识掌握得更深刻,并加深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大四上还可以安排一个大综合模拟实验,这一实验是在学生学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之后来进行。这一实验应是模拟一个较大规模工业企业12月份的经济业务为内容进行,既有财务会计的知识,又包括成本会计的知识,还涉及到税务方面的处理,即从审核原始单据到编制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再到编制会计报表,最后报税的整套账务处理流程有一个全面的熟悉,而且它包括手工做账和电算化处理两部分,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经过这几个实验基本上可以让学生一走上岗位就能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去,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培养更高级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及经济监督人才,建议还应该开设财务管理实验以及审计课实验,这两门课程的实验可以采用案例的形式进行。
而会计毕业实习则是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进行,主要采取的是校外实习形式,完全让学生进入到实习单位中去实习工作,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进行的一次锻练。应用性本科会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可以毕业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的形式,要求以调查报告或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管理、审计等的具体问题或者具体设计某企业的会计制度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会计学专业全部主干课程的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来讲,实践课程的开设比较多,那么如何来安排各门实验课的开设内容及开设学期、学时就显得很重要了。象会计学原理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会计的账务处理流程,因此其实验教材内容模拟的应该是一个中小型企业一个月全部的经济业务,其分录处理题可以稍微简单一点,重点在于学习流程,可以安排在大二上进行,学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中级财务会计实验的内容要丰富一些,因为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内容很丰富,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各种业务,因此其经济业务题的难度可以比会计学原理实验有所加深,同时经济业务里面还可以加入一些涉税内容,可以安排在大二下进行,课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成本会计的实验也很有必要,主要是掌握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可以安排在财务会计实验后进行,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的核算及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等,可以安排在大三下进行,课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税务会计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涉税处理事务,因此实验的内容应涵盖经济业务中的涉税处理及纳税调整,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知识,各个税种均应涉及到,可以安排在大三下进行,课时分配28个学时左右。会计综合业务模拟实验是会计学专业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借助会计实验室环境的仿真性和实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到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等全部会计工作的操作程序,涵盖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安排在大四上进行,课时分配56个学时左右。
总之,要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就要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科学合理地安排会计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体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永祥,宋轶君.从会计人才供求矛盾论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职业圈,2007,(2).
[2]周凤.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课程设计.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7-02-21.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合格人才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操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企事业单位对职业院校不同类别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所作出的要求,也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强而不断提高。为了适应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当代学生除了要具备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也需要掌握一些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市场的大环境和就业的新压力,都对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调查了解,很多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仅开设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在整体上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以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理论为教学基础,让学生对计算机起源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有所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整体的认识,了解基本常识为基本目的的基础教学活动。其二是侧重于传授计算机基本的常用软件为主要目的的实际应用教学。基于这两种教学模式而展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还是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上,都越来越无法满足当下市场的人才需求。本文针对目前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
一、职校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较之职高教育中的其他学科,计算机这门学科可以说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在实际教学操作上都是一门涉及范围极为广泛的学科。但长期以来,在有的学校,采用的却是比较传统和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过来的各种信息和知识,教师不知不觉成为传授知识的机器。针对于此,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之下,各方的教育组织者也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改革,如在课堂的组织形式及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地探索与研究实践。除此之外,教师还比较注重对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激发与培养。从客观的教学成果上来分析,上述的这些努力都从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积极效果。但结合职高的教学目标来说,此类的教学改革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质量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具体来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一些弊端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过分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最为常见的计算机课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各类基本理论和知识。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更为看重的是注重学生在空间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学会教师要传授的知识,而不是传授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虽然可以在教学理论上掌握较强的系统知识,但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上却极为不足甚至低下。这种理论和实践相互脱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
(2)教学形式缺乏有效革新性。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采用“照葫芦画瓢”的形式进行教学。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很少进行教学活动经验的总结和教学方法的革新。
(3)学生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除了教师自身的因素外,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一般都比较薄弱,除此之外,他们自身的认知思维能力、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比较薄弱。这些不足,极易导致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对学习丧失积极性,常常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极易导致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
(4)硬件设施资源匮乏。职业高中现在拥有的硬件设施,有一部分是由其他的职业学校拼凑来的。因而学校中的大多数实验设备和教学仪器,也大多数是为中专教学服务的。在职业高中改制之后,受到教育经费等实际问题的影响,大部分的教学硬件资源都很难做到紧跟时代脚步,及时地进行更新。
二、新课改下对计算机课堂进行有效改革的措施
(1)角色换位法。在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使用角色换位法。主要是指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变课堂的主导者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去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适当点拨指导。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采用案例教学。在课程的讲授中,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案例进行教学,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如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点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给学生进行讲授,这样会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生动起来。
(3)采取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手段。多媒体系统教学具有许多优势,如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伴随着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有效适当地使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职校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更为注重实践的综合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面临新的挑战,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要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在内的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光华.职业教育实践[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 高职教育;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3-0048-02
Constructing Skill Curriculum System, Cultivating Composite Customs Personnel//Zu Tianming, Liu Xibo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foreign trade laid a good foundation of the specialty of Customs and International Freight. How to set up the curriculum system and teaching content, related to whether the talents cultivated by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meet the needs of the reg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model of the skill curriculum system, expecting having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the talents of the specialty of Customs and International Freight.
Key words vocational education; specialty of customs and international freight; curriculum system
Author’s address 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Engineering, Jilin Communications Polytechnic, Changchun, China 130012
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高职院校的教育属于能力为本的教育,要坚持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原则应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以推动学生的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宗旨。高职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必须针对特定的社会职业岗位,以技能为核心,因此构建技能型课程体系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论述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技能型课程体系的构建。
1 技能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1.1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学生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为核心,构建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实训指导的课程体系。基础理论课程以适应职业岗位能力形成所需要的理论知识为依据,侧重针对性、实用性,并以够用为度,力求简单实用;专业技能培养要贯穿教学的始终,增加职业综合能力的课程设置;实训指导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为目的,加大实习、实训的比重。
1.2 以推动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突出岗位的针对性和行业的适应性。在课程体系确立的过程中,从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到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都应紧紧围绕学生将来要从事具体职业的行业特点和岗位要求来进行设计和展开教学。从新生入学开始,就进行专业认识实习,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为学生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和铺垫,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逐步培养学生的专业和岗位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
1.3 以工学结合为依托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坚持以工学结合为依托,积极与企业合作,同行业专家和企业生产一线专业人士共同研究制订技能型课程体系,建立校企共有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广泛吸收企业的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教学过程,以此扩大工学合作、产学合作的渠道和模式。按照“校企融合”的思路,实现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校内与校外一体化”。
1.4 实现双证书教育
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体现证书教育的思想,将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相结合,注重学历教育与岗位技能培训的统一。在技能型课程体系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技能的培养与相关行业资格证书的吻合。一是课程的设置要与资格证书考试内容一致;二是课程开出的时间要早于或同步于考证的时间,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通过率,为将来的就业备好敲门砖。
2 技能型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式
根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工作岗位需求,确定5个岗位方向,进而对每个工作岗位中涉及的真实案例进行分解,形成课程体系和教学单元,实现“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的工学结合效果。
按照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原则,以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前提,以能力发展为本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性、情境性、人本性,进行课程体系构建,形成工学结合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体系。
2.1 基础理论模块
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培养具体体现为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如形势与政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高等数学、办公自动化、Internet技术与应用等。
2.2 专业技能模块
专业技能模块的划分是根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来进行的,具体划分为报关员、国际货运员、跟单员、报检员、助理物流师等。
岗位一:报关员是指经海关注册,代表所属企业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纳税等事务的人员。报关员应具备一定的学识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熟悉与货物进出口业务有关的法律和对外贸易知识,必须精通海关法规、规章并具备办理海关手续的技能,取得国家海关总署颁发的《报关员资格证书》,匹配的课程体系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海关法、商品归类、报关实务和报检实务等。
岗位二:国际货运员是接受进出口货物发货人、收货人的委托,为其办理国际货物运输及相关业务的人员。国际货运员应具有较高的英语听写会话能力,熟悉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和交易程序,系统掌握国际货运基础知识、国际海上与国际航空货运理论与实务、国际多式联运与现代物流理论与实务等知识,熟悉国际货运的流程,并能独立进行实际操作,一般要求取得国家商务部颁发的《国际货运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匹配的课程体系为统计学基础、国际货运实务、外贸单证实务、集装箱运输实务和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等。
岗位三:跟单员是负责国际贸易中运输、海关、商检等环节各种单证的管理和操作的人员。跟单员必须系统掌握外贸理论和实务方面的知识,熟悉进出口业务各环节和交易程序,能熟练地进行国际贸易实施过程中各种单证的缮制、取得、审核、修改和传递,一般要求取得《国际贸易跟单员证书》。匹配的课程体系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和外贸英语等。
岗位四:报检员是指在外贸企业、报检企业等机构和企业中专门从事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业务的人员。报检员应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熟悉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掌握报检业务基础知识和业务流程,并能独立进行实际操作,获得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报检员资格证书》。匹配的课程体系为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和报检实务。
岗位五:助理物流师是具有现代综合物流新理念,熟悉物流各个环节的业务流程,具备从事航运、仓储、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货物包装、信息管理等环节的业务能力,能统筹考虑整个物流运作安排,能在业务中运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合理使用和调配有关物流技术设施和设备的人员。助理物流师一般要求取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助理物流师资格证书》。匹配的课程体系为物流管理基础、外贸仓储配送、集装箱运输实务和物流企业管理等。
2.3 实训指导模块
系统的实训技能培养具体体现为模拟实训课程的开设,如国际贸易案例分析、外贸单证实训、3D模拟报关实训、模拟报检实训、外贸仓储实训、3D模拟集装箱运输实训等。通过系统设计基础理论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和实训指导模块,将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认证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大大提高。
3 结论
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人才市场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要求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很快就能上岗。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具有独立从事某种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在学校里强化自己的职业技能培训。因此,高职院校要推行“双证书”的学习形式,强化学生的考证训练。鉴于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特殊性,学生只有拥有学历证书加职业资格证书,那么就业机会才会多,所以在学生学完所有的课程后,可以根据学生的爱好和学习基础安排相关的职业资格培训。学生获得相应的证书不仅是工作的保障,更在一定程度上符合高职教育的“双证”特征。
参考文献
关键词:应用型嵌入式人才;能力晋级阶梯;课程体系
1研究背景
嵌入式系统是以微控制器为核心,嵌入到产品或设备中,以实现功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系统。它既是相关产品设备的智能核心,也是这些产品设备实现创新和增值的关键。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覆盖了消费类电子、智能家电、工业控制、通讯网络、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与此同时,社会对嵌入式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嵌入式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4]。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不少高校近年在IT类专业中开设了嵌入式系统相关课程或设置了嵌入式专业方向,但大多只是在传统的IT类课程基础上增设一些嵌入式课程,并没有形成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如果从嵌入式应用开发人才培养角度来看,可以说开设了很多与现实脱节、与嵌入式应用开发能力培养无关的课程,培养的学生在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等方面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2-4]。因此,如何适应形势的变化和发展,提高嵌入式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嵌入式人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
为了拓宽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就业面,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从2002年开始,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建设了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并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了嵌入式系统概论课程。从2006年开始,为了适应中山市及珠三角电子信息产业的特点,我们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定位为嵌入式系统及其应用方向,确定本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计算机工程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掌握嵌入式系统基础理论、开发方法和工具环境,接受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严格训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逐步明晰应用型嵌入式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梳理嵌入式专业学生应当掌握的专业知识单元、基本技能、核心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比较符合应用型嵌入式人才培养规律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2应用型嵌入式人才内涵和培养目标
嵌入式系统有两个很显著的特点,一是面向应用,嵌入式系统是通过嵌入到具体的产品中提升产品性能,降低产品成本的;二是软硬件结合,可以说任何嵌入式系统都是软硬件协同设计的结果[5]。这就在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对应用型嵌入式人才提出了特别的内涵要求。
在知识结构方面,除了通识教育所涉及的公共基础知识、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知识外,应用型嵌入式人才还必须具备比较扎实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和比较系统的嵌入式系统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行业领域知识。
对于应用型嵌入式人才,能力结构涉及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两个方面。核心能力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即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获取嵌入式相关专业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即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嵌入式应用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即具有较强的软硬件设计、调试能力及嵌入式系统运行维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即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合作意识;技术创新能力,即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产品开发能力。专业能力包括专业基本技能,即学生应具备较强的程序设计能力、硬件制作和调试能力以及软硬件工具平台应用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即学生应初步具备嵌入式项目开发能力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能力。
素质结构涉及品德、人文、身心、专业四个方面。首先企业用人品德为先,因此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其次应具有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第三应当身心健康,具有一定抗挫折能力;最后,学生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工程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于对应用型嵌入式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内涵的分析,我们确定嵌入式人才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应用开发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具有嵌入式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上手快,能实战,后劲足”的高素质应用型嵌入式人才。
3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课程体系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能否真正实现。课程体系设计不只是简单考虑开设哪些课程,还应该重点关注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教学模式,处理好课程板块之间、共性要求与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板块与和课程板块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衔接,为学生的能力进阶提供一个合理的学习路径[1,6]。我们在设计课程体系时遵循了如下几个原则:
1) 适当保持计算机专业特色,从“系统”出发,在强调嵌入式软硬件协同设计的同时,适当侧重于嵌入式软件开发。
国内许多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工程、自动化等专业开设了嵌入式相关的专业方向,由于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体系侧重点不同,他们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不尽相同。电子工程专业主要侧重嵌入式硬件设计,自动化专业侧重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的设计,计算机专业则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更侧重软/硬件的协同工作,将计算机核心课程和嵌入式专业方向课程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设置了嵌入式专业方向。所以,我们是在保留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针对嵌入式特点,通过对相关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和更新,适当强化相关硬件课程,引入嵌入式相关课程来构建嵌入式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2) 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构建符合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能力晋级阶梯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专业培养方案的核心,我们将以学科体系为导向的课程设置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设置,即认真分析企业对应用型嵌入式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分析嵌入式专业学生应当掌握的专业知识单元、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符合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能力晋级阶梯的课程体系和学习路径。大一阶段注重科学基础训练(主要包括通识教育、专业认识和编程训练),大二阶段注重专业基础训练(主要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教育和技能培养);大三阶段注重专业课程学习(包括嵌入式专业技能和应用开发能力培养),大四阶段注重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包括实践能力与工程素养培养)[6]。
符合能力晋级阶梯原则课程体系的构建,使得嵌入式课程体系的所有课程都是以能力培养为基本出发点,前后衔接紧密,层层递进,逐步提高学生的嵌入式应用开发能力。
3) 围绕嵌入式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构建以“一体化、多层次、分阶段”为特征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层次上,我们将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分成三个层次:基础层、综合设计层和应用创新层。基础层主要包括相关课程(如程序设计、模拟电路、数字逻辑设计、单片机及其应用开发、嵌入式系统基础等)的课内实验,主要目的在于课程知识的巩固。综合设计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相关课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相关课程的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二是里程碑式的综合实践课程,即在能力培养主线上设置一些里程牌,并通过综合性实践课程培养学生阶段性综合应用能力。应用创新层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设计、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主要通过创新实验和课程设计、项目实训、学科竞赛、学生科研和毕业设计完成。
从阶段上来看,我们将嵌入式实践教学体系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编程功底和基本的硬件制作和调试能力,第二个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嵌入式软硬件设计和开发能力,第三个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嵌入式系统综合应用开发能力、软硬件协同设计思想和工程素养[6]。
4) 关注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使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与应用型嵌入式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同时保持课程之间的有机衔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首先,将应用型嵌入式人才培养目标分解细化到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使课程内容与培养目标保持一致,实践环节与应用开发能力培养保持一致,前后课程之间保持有机衔接。其次,通过理论教学环节和实践环节的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专业能力。
4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
4.1总体设计
嵌入式方向课程体系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整个课程体系分成三个部分,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整个课程体系是围绕着学生的能力培养而设计的。
4.2学科基础课程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设置了嵌入式专业方向。所以,我们在课程体系的学科基础课程中基本保留了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如程序设计基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多媒体技术基础、软件工程等。考虑到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并重的特点,我们适当强化了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这两门电路课程。
针对嵌入式特点和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要求,我们对这些学科基础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和更新。
程序设计基础既是很多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基础,也关系到学生的专业自信。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处理方法是淡化语法细节,强调学生程序设计逻辑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针对嵌入式软件开发特点,对教学内容和重点进行适当调整,引入嵌入式C相关的教学内容。
在数据结构中,教师将在嵌入式软件开发中经常用到的内容(如内存动态分配和释放、栈、队列、串、查找算法等)作为重点内容进行讲述,而对于在嵌入式应用开发中较少用到的内容(树、图等),只作简单介绍。
模拟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这两门电路课程的教学任务由具有比较丰富的嵌入式硬件开发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学不受老教材的束缚,教师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有用的内容讲通讲透,过时无用的内容坚决舍弃,并在相关章节讲授中联系后续专业课程内容,做好铺垫性教学。同时,我们站在一个嵌入式应用开发工程师角度讲授相关电路知识,着重它们的工程应用,而适当简化数学公式和理论推导,降低学生的学习门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
很多高校的嵌入式专业方向都开设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但是,我们通过实践发现,这门课程的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学生学习起来没有兴趣。同时,由于在后续的课程设计、课外科技竞赛、毕业设计甚至今后的工作中都很难用到它们,这些内容即使学了也很容易忘记。基于这些原因,我们取消了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这门课程。
4.3专业方向课程
专业方向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基本的嵌入式应用开发能力,设置的课程包括Linux软件开发基础、单片机及其应用开发、嵌入式系统基础、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程序设计、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
设置单片机及其应用开发课程,除了用它替代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以外,我们还期望从单片机这一相对简单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入手,让学生能够比较深入地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为嵌入式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对前面学习的两门电路课程加深认识,为部分对硬件感兴趣学生的后续发展做好铺垫。我校的单片机实验教学平台采用自主设计AVR单片机实验开发平台,而没有采用传统的51单片机,主要是考虑教学与学生今后的应用相衔接,同时便于开发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
嵌入式系统基础可以看成是嵌入式专业方向登堂入室的课程,是正式跨入专业课程学习的桥梁。该门课程主要讲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ARM7体系结构及指令系统、ARM硬件结构和接口、接口电路与硬件设计、嵌入式系统工程设计等。在这门课程中,我们选择ARM7作为嵌入式处理的主要介绍对象,因为相对ARM9来说,ARM7的体系结构、接口相对简单,学生容易把握,也易于与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嵌入式最小系统设计相衔接。我们将这门课程的教学重心放在嵌入式处理接口的理解和应用上,让学生容易入手并能够动手应用,而不是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过于抽象的概念和比较复杂的内核东西,学起来困难,又动不了手。同时采取一种先易后难、先外后内的方式编排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
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操作系统和嵌入式系统基础的基础上,掌握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思想,掌握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程序设计方法和技术。该门课程既关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内核实现思想,同时也更加关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应用,即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程序设计方法。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 C/OS-Ⅱ为主,原因是 C/OS-II麻雀虽小,却五脏基本全(微内核);通过其开放源码,学生可以理解嵌入式操作系统实现的基本思想,把前面学到的操作系统抽象概念具体化;可以学习实时系统的一些编程技巧; C/OS-II已经移植到嵌入式实验平台上,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可以与原来的嵌入式系统基础课程很好衔接;在一些中低端嵌入式软件开发中,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同时,教师在该课程中引入文件系统和GUI,强化学生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嵌入式软件设计能力。
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课程进一步凸显该专业方向的计算机特色,让学生掌握基于嵌入式Linux软件的开发方法和技巧,真正培养学生的嵌入式软件开发能力。
4.4专业选修课程
在选修课程中,我们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课程模块,便于学生根据兴趣和就业取向选修,如信息终端软件开发课程模块、硬件设计和驱动开发课程模块等。信息终端软件开发课程模块包括.Net程序设计、J2ME架构软件开发、WinCE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硬件设计和驱动开发课程模块包括电子线路硬件设计、嵌入式驱动应用开发、EDA技术及其应用、嵌入式网络协议及应用等。另外,我们会根据嵌入式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适时调整选修课程。
4.5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十分重要。我们在加大实验实践学时,强化实验实践环节的同时,注意有机整合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项目,按照“一体化、多层次、分阶段”的思想,设计比较合理的嵌入式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
整个实践教学环节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将电路和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设计及其应用课程的实验独立出来,并加大实验课时比重,培养学生的硬件实践动手能力。
2) 对于一些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除了有课内实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外,还设置一些专门的专业实践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例如,在学生学习数字逻辑设计及其应用之后开设数字系统设计,利用我们自主开发的基于FPGA的数字逻辑设计教学与开发平台,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数字设计的主流器件和EDA数字系统设计重要工具,引入数字逻辑的最新内容和设计理念,开展一些创新性课程设计,一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二则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对于嵌入式系统基础,我们除了在课程内完成GPIO、串口、定时器等相关基础实验外,还设置了嵌入式系统进阶实验这一单列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GPRS、CanBus、SD卡读写、以太网、USB等一些嵌入式系统进阶实验,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开发能力。
3) 在能力培养主线上设置一些里程牌,并引入一些综合型实践课程(以实践为主、讲授为辅),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完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等课程之后设置程序设计综合实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编程功底;在学习完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线路设计工具等课程之后设置嵌入式工程实践,培养学生基本的硬件制作和调试能力;在学习完单片机及其应用开发、嵌入式系统基础等课程之后设置嵌入式最小系统设计,让学生深入理解嵌入式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在学习完嵌入式系统基础、嵌入式操作系统及其程序设计、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WinCE嵌入式软件开发等课程之后设置嵌入式系统综合实训和毕业设计,着重培养学生嵌入式系统综合应用开发能力、软硬件协同设计思想和工程素养。
同时,我们还通过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参与嵌入式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进一步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新实验室,学生可以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任务驱动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实现从自主实验嵌入式工程实践小型科研课题研究开发参加各种学科竞赛的创新教育全过程,提高知识应用能力、信息获取和选择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创新能力。
5结语
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方向,嵌入式暂时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比较成熟完善的课程体系可供借鉴。本文在深入分析应用型嵌入式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基础上,以“知识―能力―素质”为主线,构建了符合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人才能力晋级阶梯的课程体系和“一体化、多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经过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证明该课程体系具备合理性和可行性。本专业方向培养的学生不少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甚至就职于产品技术开发管理岗位。同时,他们在一些学科竞赛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先后获得“博创杯”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三等奖一项,全国大学生信息安全竞赛一等奖一项,“ZLG杯”ARM嵌入式系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两项、优胜奖三项等。
当然,嵌入式系统会随着技术发展和应用需求而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嵌入式人才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也必须做出相应调整。同时,随着我们和企业嵌入式开发人员、高校嵌入式教学人员交流的深入,我们对嵌入式人才内涵的认识也将越来越深,相应地,嵌入式课程体系也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 马义德,汤书森,张北斗,等. 嵌入式系统课程群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4(8):23-25.
[2] JIANG Linying, LI Dancheng, ZHU Zhijia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Model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Embedded[J]. 计算机教育,2010(9):2-5.
[3] HUANG Ming, LIU Zhen, LIANG Xu, et al.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omplex Embedded Software Training Model[J].计算机教育,2010(9):6-9.
[4] 俸皓. 嵌入式系统教学体系改革的探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12(30):29-31.
[5] 周立功,王祖麟,陈明计,等. ARM嵌入式系统基础教程[M]. 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163-190.
[6] 罗嗣海,周立功,王祖麟. 新型校企合作培养零适应期应用型人才探讨(以江西理工大学嵌入式系统人才培养为例)[J].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09,30(2):57-60.
Design of Embedded Curriculum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Cultivation
LI Wensheng, MA Zheng, FU Yu, DENG Chunjian
(Zhongshan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Zhongshan 528402, China)
2008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局和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的意见》,“从2008年至2012年,市教委继续深化实施‘人才强教’计划,加大对杰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资助力度,加强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力度”。2009年,北京市财贸职业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梁露教授申报的“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课题获批。作为同批次课题中唯一一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梁露教授带领她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队伍,对北京地区相关院校、企业等展开深入调研,到“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参观学习,了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课题组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我刊(省略)本期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希望对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所启发。
梁露,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广告艺术学院院长。编辑出版《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实践(第2版)》《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实践上机指导教程(第2版)》《多媒体案例教程》《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等多部教材。撰写发表《结合财贸特色培养广告设计人才》《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是教育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用庄子的哲学思想加强艺术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等多篇论文。近3年来主要承担“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示范校建设方案”等课题。2005年获“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10年获“北京市学术创新人才”称号。
课题申报背景:外部机遇+个人准备
2008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局和财政局决定在“人才强教计划”基础上,实施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通过5年的重点建设,努力创造条件,引进、聘请150名杰出人才到北京市属高校工作;为50名高层次人才、150名创新人才和300个创新团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1 00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提供国外访问、进修或攻读学位的机会;为20 000名左右的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教育培训、更新教育观念的机会。”在详细了解了该计划主要内容和各项要求后,北京财贸职业学校广告艺术学院院长梁露教授结合自己在学校网络中心工作时的切身体会,决定申报此课题。
梁教授在学校网络中心工作时经常做采购项目,她发现有些资金花得不够“精致”,虽然大部分资金用于教育设备配备与教学条件改善,但还存在小部分资金使用“不严谨”现象。例如在做计划时由于时间仓促,使得计划不够精准。“那时,我已经认识到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是值得研究的课题。”2007年,担任艺术学院院长一职后,梁教授发现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而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实践教学环节。联想到在网络中心工作时的经历,梁教授开始思考将之前在实验室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与人才培养中所需要的实践条件相结合,构建一种新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当机遇来临时,梁教授由于准备充分成功申报了该课题,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预期目标:构建科学的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
1.课题研究的三个依据
(1)首都北京的发展定位。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提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将带动此领域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2)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模式取决于培养目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切合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根据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拓展“工学结合”的途径,深化“工学结合”的层次,因而需要建设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3)高职教育管理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有必要改革当前的管理体系,使高职教育更科学、更高效。“作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者,我们不能乱管、乱建、乱花钱,而应该将资金用在实处,使管理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梁教授这样告诉笔者。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题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情况;(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情况;(3)管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实际内容。梁教授希望通过三项研究解决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的三个关键问题:(1)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作用有哪些?(2)一个标准的培养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包括哪些要素?(3)如何做到科学的管理,发挥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大效用?“这三个关键问题都是我比较关心的,解决这三个问题将解开我之前工作中遇到的困惑。”
3.预期目标成果
通过调查法与案例分析法,梁教授拟达到三个目标:(1)撰写一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现状的调研报告;(2)完成一个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方案;(3)编写一套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制度。
广泛调研,为创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收集资料
目前,高职院校中有多个专业涉及文化创意产业,如广告设计、动画制作、摄影摄像、印刷出版。考虑到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多样性,梁教授决定将课题放大,发动10名教师成立课题组,开展广泛调研,力争使最后的研究成果具有普适性和推广价值。
通过调查,课题组了解到目前北京地区开设文化创意产业的高职院校有25所,课题组分批次对这些学校进行了调查。“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12所学校的调查工作,问题涵盖学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水平、主要课程、现有实验实训条件、管理制度等。”据梁教授介绍,2012年,课题组除完成2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外,还将收集与整理北京地区开设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中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为构建突出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脱节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之一。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人才培养不能“闭门造车”,应当了解企业的需求,使学生掌握行业先进技能。在对学校进行调查的同时,课题组还组织师生对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企业规模、主营业务以及员工来源和能力要求等。在调查过程中,他们了解到北京市创建了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个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关设施及配套服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展调查,也成为梁教授2012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使人才培养有的放矢,缩短培养与使用之间的距离,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针对毕业生个人发展的案例研究。课题组不仅关注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和需求,还跟踪研究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与个人发展。通过了解毕业生的薪金待遇、对某些能力的认同度、工作体会等,调整课程设置,完善培养模式。“调查研究不是目的,课题研究的所有工作最终要归结到人才培养中来,这既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研究的目的。”
深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尝试生产性实训
截至2012年3月底,课题组已完成50多个分析表,公开发表6篇(含本次专题中的5篇论文)学术论文。梁教授并不满足于这些阶段性成果,她领导的课题组正在着手实施一项大工程――将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引入学校,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
梁教授介绍,可以将生产性实训理解为另一类“工学结合”,它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从事不同的工种,例如同一个班的学生在企业中有的负责营销,有的负责策划,有的负责设计,等等。在传统的“工学结合”教学中,校企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在生产性实训教学中,校企之间将成为一个经济实体,双方将在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和企业经营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比‘工’和‘学’的问题复杂得多。如果顺利,到2012年年底,我们就可以使广告公司开起来,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将生产性实训引入高职教育体系,“完成了从一般的课堂教学到实训室实训再到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三个阶段,学生的能力相比只在机房模拟训练将有很大提高。”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 课程设置 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由对外贸易大国向对外贸易强国的转变,外贸企业对从事国际贸易的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员工能够迅速开展对外贸易业务,不需要企业再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职业培训;另一方面要求员工对企业的生产、市场、物流、金融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适应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和难点。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 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市场需求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是指人才培养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动为,把现代国际贸易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融入到课程中去,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从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来培养人才。(2)综合效益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是指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投资效益、资源配置效益以及办学效益等各方面的效益,对人才培养的效益进行专业的评估,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达到效益的最大化。(3)以能力为中心原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职业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的,这关系着学生将来能否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通过对岗位和职业进行系统分析,把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入到课程中去,让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职业岗位和工作情景相融合。
2 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学校很多,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同,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类。
(1)公共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一般都是必修课,如政治、体育、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选修课较少,且主要是“艺术类”选修课程,如美术、音乐、书法等,缺少社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这一块。因此,在公共课程的设置上,应相对地减少必修课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同时,要注重学生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开设社会学、历史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课程。(2)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都是必修课,很少有学校开设选修课。这难免会造成学生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于狭窄。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除了重视实践教学外,理论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宽”、“厚”的特点,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具有职业发展潜力,而不能象高职专院校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3)专业课。①专业课程中大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较少,并且和外贸岗位的联系性不够突出。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比较狭窄,影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发挥,限制了专业口径,不利于学生的就业。②专业课与国际接轨不够。由于国际贸易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本专业的课程具有“国际性”,但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专业课中涉及“国际”的课程相对较少,重点仅局限于强调学生对基本经济贸易知识的掌握,而对国际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关注较少。③缺少产品和区域研究方面的课程。产品是国际贸易的对象,一个外贸人员必须要对产品有所了解,才可能在产品的营销、报关、报检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区域研究对外贸人员同样重要,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这类课程的开设,还可以使学生有选择地倾向某一类产品或某一区域的研究,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④实践教学偏少。很多高校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总学分中的比重仅为20%左右,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得职业能力与外贸人才市场的要求脱节。⑤专业课一般集中在大三学年和大四学年的第一学期,学生对专业的深入认识比较晚,学业负担比较重,而且大四的时候学生又往往忙于找工作和实习,没有精力来认真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3 课程体系的优化
3.1 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
应用型外贸人才,一方面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拓展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用、高素质”为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兼顾学生个性发展。整个课程体系由“平台”+“模块”两个部分组成(表1)。
(1)基础教育平台。基础教育平台包括四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侧重于各种基础知识的传授,体现了“厚基础”的原则。公共基础模块由工具类课程(如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和素质类课程(如形势与政策、思想品德、体育等)组成。学科基础模块主要开设经济学门类的基础课程,如宏观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等。跨学科基础模块则开设经济学门类以外的学科基础课程,这里主要是管理学门类的基础课程,如会计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模块则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世界经济概论等。基础平台的课程都属于必修课,通过该平台的学习,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
(2)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平台包括六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并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拓展,体现了“宽口径、重实用”的原则。专业骨干模块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深化,向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教育,包括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与技术贸易、国际经贸谈判等核心课程。专业选修模块主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设置课程,可进一步分为国际货代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合作方向等子模块,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至少选择其中一个子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专业领域内拥有一项核心技能,体现“术有专攻”。职业资格模块侧重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包括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外销员等,这一模块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学生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情况选修一至两个证书的培训课程。职业辅助模块侧重于传授职业中必须的相关知识,可进一步分为产品、区域等子模块。产品子模块可以结合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主要种类开设机电产品、纺织产品等课程,也可以结合学校和所属地区特点开设特色产品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每个子模块中至少选修一类课程,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使其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另外针对目前市场急需小语种外贸人才的情况,在职业辅助模块中还可以设置一个小语种子模块,开设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课程。职业拓展模块是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拓展专业领域而设置的,是更深层次的专业教学,主要是为学生从传统外贸人才向高层次外贸人才转化奠定基础。该模块可以根据市场对高层次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成国际商务谈判师、涉外律师、国际贸易研究咨询员等子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考虑选修一个子模块,也可以放弃选修。
(3)普通教育平台。普通教育平台包括三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高素质”原则。公共选修模块主要是艺术类的选修课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相关课程,自然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环境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相关课程。这两个模块的课程主要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人文科学素质,因此要注意课程的难易程度,强调基础性。
和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该课程体系增加了职业资格模块、职业辅助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丰富了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和自然科学选修模块,更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综合素质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加强以及职业目标的实现。
3.2 学时、学分的结构
(1)加大选修课学分比重,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提升综合能力。(2)在专业课的学时安排上,除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外,每一门课程的学时都应分成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两个部分,努力缩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建议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30%。(3)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顺序,各门课程要衔接恰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在大二安排部分专业课程,有效延长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
4 课程体系设置的保障措施
(1)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打造双师型教师和双语型教师,聘请企业专家做为兼职教师,保证每门课程至少有两位主讲教师,避免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2)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加强调研,对每门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和调整。所有核心课程都要有讲义、课件,同时配备学习指导书等资料,完善案例库、电子资料库的建设。(3)选择适当的教材。尽量选取与时代相关,比较有现代感的专业教材,以避免陈旧教材只重理论,缺乏时代气息,缺少实例说明,不便于学生培养学习和阅读兴趣的问题。(4)加强实践教学基础建设。购买各种实验教学软件,完善校内实验平台的建设。加强与外贸企业的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岗位;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99-02
在高速发展的汽车产业新环境下,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定位和培养过程,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基于社会对于专业不断变化的需求而调整,而其核心是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其实施方法,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1]。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期间,汽修专业的课程体系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针对学习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能力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明确对应,对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
1.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内涵。我们成立了以汽车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岗位的定位上,本专业根据市场对现代汽车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兼顾汽车制造企业及其他岗位需求。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技能,能从事于现代汽车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
2.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确定汽修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岗位是学生适合到汽车行业等部门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生产装配、汽车服务企业经营等岗位;次要岗位是从事汽车及零配件销售、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鉴定评估、汽车美容等岗位;发展岗位为车间主管、服务经理、技术总监等岗位。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1.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构建职业能力结构要素与标准。通过对汽车维修企业的调查和走访,对主要职业岗位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与汽车维修工种职责相匹配的岗位能力,我们构建了汽修专业的职业能力架构,其能力结构划分为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基础能力、通用能力三个不同的层次。专业基础能力是掌握专业核心能力的前提,专业核心能力是专业的根本保证。设置专业选修课,以培养专业拓展能力和通用拓展能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能力架构设计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多层次能力结构模型,并探索性、创新性地规划了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标准体系。
2.高职教育双证融通,凸显能力本位教育。双证书融通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从始至终都应该发挥指挥棒的作用。(1)专业类职业资格证书及等级: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汽车维修工证(中、高级)、计算机绘图证书等专业技能证书;选考钳工证、焊工证、车工证、维修电工证、驾驶证等证书。(2)通用类职业技能证书: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证书两项通用类职业技能证书。
三、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当前汽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1)汽修专业高职教育定位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校内实训室不能创造真实的生产环境。(2)现代汽车技术随着电脑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内容部分重复且相对滞后于产业发展。(3)没有基于汽修专业职业岗位的要求,课程体系设置不能准确对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4)缺乏理实融合贯通的高质量教材,形成满足学生就业及发展的特色教材。(5)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理论学习没有实践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内容的补充或验证。
2.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由行业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职业岗位(群)必备的专业能力,构建职业能力结构要素与标准,进行工作过程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课程情景、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实施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最后进行教学设计评估。
3.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1)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优化的标准。教材开发要切实反映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3]。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优化的标准,强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其融入课程体系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中;体现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内容,使学习和工作在领域、任务、和过程上对接;符合高职教学规律、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和认识递进规律;课程质量控制体系具有可操作性。(2)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结合武汉地区汽车维修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将职业岗位能力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训项目有机结合,形成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各与之相应的实践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又能获得满足未来就业的职业通用能力和拓展能力,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看出,汽修专业能力课程体系构建突出了“岗位引领、分段培养、能力递进”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特点,遵循知识、操作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力培养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成为人才成长由新手、高级工、技师到专家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本文总结了在对汽车维修专业岗位(群)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理顺其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归纳分析对应岗位能力要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开发岗位(群)中必须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形成汽修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架构。用职业岗位能力的标准来衡量学习的内容、设置的课程,构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岗位引领”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递进”培养为核心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新理念的课程体系。
通过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能使课程成为连接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的桥梁,学生走出校门能够适应汽车维修行业的相关岗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岗位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教发[2014]6号.2014.
关键词:会计学专业;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作为目前全国高校中会计学科办学规模最大的高级财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也是中央财经大学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的主要试点单位,在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创新人才素质培养方面,紧密围绕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需求与学校育人目标,从全面拓展学生学术创新素质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发展和职业素质发展出发,结合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构建了“大学适应与兴趣拓展——学术前沿分析与实践运用——职业素养全面发展”的层层递进的创新素质培养目标体系,并付诸实践取得了良好实效。
一、基于创新素质结构,设计人才分层培养目标
1. 会计学专业本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素质要求
我院基于多年教学实践,对会计学专业的人才素质要求进行了严密论证,赋予创新素质结构新的内容。传统观点认为创新素质是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统一,却忽视了对创新人才知识结构的分析,而一个人的知识结构随着他的社会阅历的丰富与专业技能的增长不断完善,是个人想象力和创造力发挥的根本,它既有广度上对多方面知识的涉猎,又有深度上对专业知识的钻研与巩固。即创新素质应包括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等三个方面。与学术型人才相对应,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对客观规律的发现与研究。创新知识方面的特征表现为“复合性”(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和“应用性”(夯实的专业知识基础)相结合;创新能力方面的特点为“综合性”和“实践性”相辅相成,“综合性”是指能够运用科学理论知识和方法来综合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将解决方案付诸实施,并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创造性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践性”是能够以成熟的技术和规范为基础、熟练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技艺的操作运用,并能够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二次开发。具体素质结构要求如下图所示。
2.基于创新素质结构的人才分层培养目标设计
根据素质模型,转型时期,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创新知识上要求具备夯实的专业基础、广博的综合知识、开阔的职业视角;在创新能力上要求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敏锐的洞察力、自我发展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合作与决策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在创新意识上,要求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健全的人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敢于尝试的气质及严谨认真的职业精神。
应用型本科创新人才,是以解决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现场问题为主的职业性工程师,课程设置与教学环节主要围绕专业知识技能和职业准备展开,不仅强调对科学和技术等基础理论的学习,更强调对于通向未来职业和行业的相关技能的训练。本科阶段,会计学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样遵循专业学习与职业准备的导向。结合已有的实践基础,我院在落实培养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对以上创新素质加以提炼,将其划分为:专业学术素质发展、专业实践能力发展和职业素质发展三个横向目标。而纵向上看,人的思维发展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螺旋上升过程。大学生的身心成长也经历准备阶段、稳定发展阶段、成熟阶段三个层层递进的发展过程。因此,纵向上我们可以结合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构建“大学适应与兴趣拓展——学术前沿分析与实践运用——职业素养全面发展”层层递进的分层培养目标,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基于社会需求,深化学科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
1.立足经济全球化背景,增设“国际管理会计专业”发展方向
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近几年,我校会计学院结合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对高级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于2010年新增了“国际管理会计”专业,提升学生的战略管理意识与能力、拓宽学生国际视野,以适应当今社会对国际化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的需求。
该方向紧盯国际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前沿、实践发展及技术创新,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采用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围绕企业战略规划与执行中的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控制、成本管理、财务风险预警、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等重大管理会计问题展开研究。本学科专业方向的主要特色有:(1)致力于从战略管理的角度提出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思路,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来整合战略框架下的预测、决策与评价等管理问题,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管理会计体系;(2)与国外研究机构展开紧密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与英国管理会计师协会(CIMA)开展了许多实质性的合作研究项目,使本学科的研究水平紧跟国际领先水平;(3)重视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在企业的推广与应用,本学科非常重视与企业界的交流,并为我国企业实施管理会计提供直接的解决思路。
至此,我院本科生教学形成了“会计学”、“财务管理”、“注册会计师”、“国际管理会计”四足鼎力的学科专业结构,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的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2.立足学生引入“行动学习”,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创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把教师由“讲演者”转变为“编剧”兼“导演”。所谓编剧,是指教师必须将书本上的东西转化成具有探索性的教学问题,问题应带有层次性,能满足不同学生在具有合理自由度的思维空间探索上的需要,问题既要立足于教师所强调的目标上,也要设立在一个更开放的目的上(不单是学会知识,还要发现问题,大胆质疑),旨在鼓励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所谓导演,是指教师必须制造出一个建构活动的意境(情景、氛围),就像导演给演员说戏一样,使问题与学生的经验世界发生关系和作用,让他们处于一种真正“搞”学问,而不是学“学问”的情景中。创新型课堂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评价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能力。
2008年本科生教学评估以来,我院致力于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于2010年引入了“行动学习”教学模式。“行动学习”是以小组团队决策的形式解决现实难题,在解决难题的同时达到能力和组织发展同步提升的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讲授法”强调“教材中心”相比,行动学习突出“学生中心”与“活动中心”,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呈现问题情境——小组合作研讨——小组决策——学员分享”等一系列教学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反思能力,逐步实现心智模式的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担当“催化师”的角色,在充分熟悉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巧妙地提问和归纳,启发学生对案例进行思考和研讨。
三、搭建第二课堂学术竞技平台,促进学生学术创新素质发展
在学生创新素质结构中,专业知识与部分技能的学习主要通过第一课堂的学习获得,而对专业知识的升华,以及深层次的创新精神培养,则有赖于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紧密配合。需要在课堂教学之余,营造良好的学术创新、科研创新、实践创新氛围,借助学术竞技平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前瞻眼光。学术创新素质的提升,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敏锐性,提高其在实践工作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也为学生的职业发展通道提供了更多选择。
我院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生学术创新素质发展尤为重视,拓展第二课堂育人空间,面向高年级本科生采取集中培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信息加工能力、学科前沿动态的解析能力、实践领域问题的解决能力;面向中低年级学生,通过专业知识竞赛,提高学生对专业问题的判断能力和解析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精神。具体包括:(1)启动“学术创新论坛”项目。为加强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2008年,我院启动了“学术创新论坛”项目,该项目培养过程中以论坛(Seminar)方式为主,采取集中培养的方式,主要培养环节包括文献阅读与汇报、讨论;课程与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竞赛比赛,以及校内外各种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2)举办高端论坛。自2008年开始,我院举办了三届管理会计论坛,围绕“响亮.会计——金融危机下会计师的社会责任”等主题展开师生研讨,使同学们开阔了视野,了解学科前沿动态。(3)丰富学术竞技平台。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公会等用人单位合作,举办“普华永道杯”会计知识大赛、“德勤杯”论文大赛、“海问杯”论文大赛、“毕马威”商业精英挑战赛等学术竞赛;承办IMA首届管理会计案例大赛、CIMA 2010—2011商业精英国际挑战赛华北区总决赛、“中华会计网校杯”财会实务大赛北京赛区决赛等大型赛事。十几年来共有三千多名学生参与各类学术赛事,荣获多项各级奖励。
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我院的实践教学主要依托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自2006年起,我院与安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进行本科生成建制班海外实习等,截至2009年底,我院已经建立校外教学实践基地12个,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均成为我院“产教结合、联合培养”的教学实践基地。
我院依托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的实践教学不拘泥于某种固定模式,而是结合不同课程的特征加以设计,主要包括:参观访问模式,即根据课堂授课的需要,安排老师和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参观、调查,使学生走出课堂,接触实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通过参观中现场答疑的方式,促进学生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联合培养模式,即根据培养方案,调整学生课堂授课时间和内容,专门安排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的整班实习;联合研究模式,主要是与一些大企业、银行签署联合研究课题,使老师带领学生与大企业、银行的人们一起研究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人才,而用人单位的主要任务是寻找和聘用单位急需适用的人才,这两个方面需要对接和协调。长期以来,由于教学单位并不太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而用人单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教学单位培养出来的学生,两者之间存在某些错位。而这种“产教结合、联合培养”的形式不仅提升了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性,锻炼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这一错位的产生。以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实践基地为例,2006年9月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签订“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协议书”之后,我院连续3年组织各系系主任、教学干事修改培养方案,调整课堂教学,每年派出若干高年级本科生到安永完成9个月或3个月的教学实践活动。按照实践教学方案由用人单位在工作现场培养学生,既完善了教学单位本科教学体系,促使本科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和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自我创新的能力,进而提高本科生综合素质,为本科生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好基础,同时也使用人单位降低发现人才、招聘员工的成本,并扩大了用人单位在社会上的影响。
五、建立学生成长助推体系,全面推进职业素质发展
创新素质结构包括一般素质与创新素质两个方面,前者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也是应用型创新人才进入社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职业素养。对此,我院创造性地建立了学生成长助推体系,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全方位兴趣拓展等课程内容,使学生具备健全的个人品格、正直诚信的品质、完善的知识结构、健康的心理素质、清晰的自我定位、敢于拼搏的奋斗精神等胜任未来职业的优秀品质。
针对一年级学生,组建“我的大学成长工作坊”,以兴趣拓展和大学适应为主要培养目标。邀请相关教师在班内组建围棋、演唱、辩论与演讲、心理素质拓展、话剧、篮球等不同的兴趣小组,帮助学生开发兴趣,拓展潜能;组织学生参加优秀校友交流会、职业规划分析讲座等不同形式的学习,了解所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做好大学四年学业规划。
针对二年级学生,组建“我的生活日志成长工作坊”,采用直接陈述与实践参与两种课程形式。以主题教育、团日活动、基础团校为契机,开展系列人文活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升学生整体文化修养,改变学生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的局面;为学员配备职业规划师,指导学生完成寒暑假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开设“时间管理”、“认识自我”等课程,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针对三年级学生,组建“我的未来成长工作坊”,各班每月月底邀请大四学生、研究生或已经毕业的校友对小组成员的职业规划与自我探索开展经验分享;以职业训练为主题,开展职业素质大赛。
针对四年级学生,组建“我的职业成长工作坊”,每月中旬邀请不同就业方向的校友回校与小组成员交流求职心得与求职技巧;聘请企业专家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由此形成了层层递进的学生成长主推体系,帮助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更好地做好大学规划及未来的职业选择。
参考文献:
[1] 刘映池,张平.基于目标设置理论的大学生创新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
[2]郭婷.浅谈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J].理论导报,2010(6).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分层分级;学生;课外活动体系
一、目前高校学生活动开展的现状
在校领导的关心、校团委和各级团总支老师的直接指导下,高校各项活动全面展开,涉及体力的,智力的;有娱乐性的、公益性的等方面,活动开展井然有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着实达到让学生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但是在成绩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曝露的一些问题。
(一)各团体活动之间缺乏统筹,冗余度高致使活动多而泛
我们知道除了团委直属的各学生组织在举办活动之外,学校的一些其他职能部门也在举办着各种活动,如保卫处的征文,勤工助学中心的义教活动。无可置疑,各个组织举办的活动目的都是增强和提升师生思想、知识和能力,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和激发广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各个团体组织的活动之间就会有冲突和冗余,可能学校在一个月内会有好几次征文活动,爱心社和勤工助学中心同时都在做招募义教的宣传。这样不仅影响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也给学生精神上造成极其疲倦的感觉,而这种情况常此以往,让学生产生一种倦怠思想情绪,致使最初的兴趣减弱,同时也可能降低学生的参与热情,导致活动参与度低。潜移默化,长久以往,必将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行成不好的校园氛围和风气。
学校各级团体组织种类繁多,基数大,数量也多。据不完全统计,就各个学院的院级活动(面上的活动)每学年就有30个左右,还不计对于各个年级、专业、班级的针对性活动和学校校级各组织、组织的活动。这种高密度的活动,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效应,对活动产生厌倦的心理,最后直接导致学生对活动的反感。大量的活动,势必影响活动的质量,甚至可能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背离了开展活动的初衷。
(二)活动计划性强,任务化加重,致使学生能动性弱,活动意义降低
活动的计划性强,多数活动计划安排基本上都是由有关部门直接下达文件指定活动的主题,并指定具体的活动内容,指定活动负责人完成活动最核心的部分—策划工作,而其他学生的角色只能是群众演员,按“导演”的指令来发放宣传单或完成调查问卷,活动过程缺乏灵活性,完全就是为了完成文件上的任务而在做活动,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活动意义明显下降。例如爱心社的招牌活动—毕业捐赠,已成为高校和爱心社的传统,也是全校范围内的大型活动,每年在学校的阶段都是非常成功的,确实募集到不少衣物和书本,数量达数十箱,这不能不说是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学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把这些东西送到能够发挥这些衣物价值的地方去,这种筹的到送不出的活动不是学校开展活动的初衷,鉴于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活动策划中加上提前联系需要这些物品的单位,适当调整活动的范围和期限,使活动的效率和价值做到最优?再如针对主题团日活动方面,是不是能够真正走出象牙塔,走近真实社会,深入结合社会背景,紧跟时代特色?如开展学雷锋日主题团日活动,为老人和孕妇提东西送他们回家,紧扣“助人为乐”的主题,走进了社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三)学生谈活动色变,烦而避活动,畏而远活动
学生参加活动都想能够从活动中切实锻炼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这也正是校方举办活动的目的,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活动中根本没有自己的自主性,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能在活动中被采纳应用,觉得自己的价值根本没有发挥的机会,面对如出一辙的活动模式,只能无奈地避开活动,开展活动的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主体也是学生,因此学生才是创新的主体,是创造性思维的来源,脱离了这个主要矛盾而主观开展活动只能造成孤芳自赏的局面,势必达不到活动的原本效果。面对科技活动,理工科的同学往往心向往之,但也只能望而却步,虽然自己已有足以参加活动的理论知识做铺垫,缺少了领路人,单单知道单片机的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功能,但具体用到来计算一分钟脉搏的跳动次数时,不知道单片机的定时计数作用在具体问题中怎样应用,参考些什么资料等等,从而导致了害怕具体问题,害怕科技活动。再比如说,班级里的一些文艺活动,有的同学没有特长,而且这样的学生还不少,不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显然在类似的活动中,有特长的学生往往包场,而没有特长的学生往往总是充当观众,角色意识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了定势,似乎谁该做什么早已有了明确的分工。因此,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应力求避免少数人或者精英分子承包节目的状况,而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通过引人入胜的智力探索和开拓,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并给他们带来愉悦,从而使学生产生自我肯定的萌芽。也许有些内容看起来非常简单,在其他人看来简直不值一提,但只要是自己最闪亮的一点,都应得到大家的尊重。况且,这些学生能够勇于展示自己,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唤醒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自尊心,就是活动的要义。如果活动总是局限于几个人,久而久之势必打击多数人的积极性,使大多人望而生畏。
二、探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校对各种团体组织的活动没有按照分类进行完整的统筹规划,导致开展的活动杂而乱、主次不分、冗余度高。活动内容陈旧,出现“年年岁岁划相似,岁岁年年三两套”的现象。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发展,而学生活动的内容却没有改变。缺乏新意的学生活动,学生怎么可能有参加的积极性?活动形式单调,缺少引力。不少活动习惯于采用自己熟悉的形式开展活动,如校内宣传、校外宣传、发放调查问卷、总结晚会等。学生活动本身应该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如果重复同样的几种形式,即使内容新颖,也是难以吸引学生参与的,就如天天吃同样的菜肴,人没有胃口一样。活动目标不准,难以达成;许多活动主办方在确定活动目标时,缺少深入的思考和对学生、条件等的研究,对目标的把握不准确,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过高”,或“大而空”,如空中楼阁、水中捞月;一是“过低”,不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前者,其实是没有目标;后者,其实是没有提高。这样的活动,自然是低效,或无效的。活动主体缺失,没有实效;所谓活动主题缺失,指的是学生不能参与活动中内容、目标、形式等的制定,亦指学生能真正参与于其中的活动并不多。学生活动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参加活动的主体理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虽然,这个道理许多活动负责人都是懂得的,但是,一到具体情况时,却是指导老师不敢放手,思想顾虑过多。而且,许多时候,在学生活动中重复着教师与几个“负责人”之间的对话,大多数学生当观者的现象。可见,缺少学生全体参与的活动,不可能是有实际效果的。
三、分层分级学生活动体系建设的构思
针对上述高校学生活动开展的现状,分层分级学生活动体系建设是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利于改变现在的活动情况,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良好校园氛围的形成,助于高校的内涵提升;同时,应用分层分级学生活动体系,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更好更高效率的成长成才。拓思路、促创新、抓落实,真正把重点打造成亮点,以重点活动的突破带动高校活动的全面活跃,以实施重点活动的新成效推动高校学生活动体系研究的新跨越。
1.对活动内容和性质对活动进行分层分级,适当缩减活动数量,重点提高活动质量
校园活动的目的无非在于对于学生的能力延伸、技能补充、娱乐休闲等方面;而对于校园活动的分类,可以将各种活动分为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分清各类活动的作用和性质,明确了解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还只是为了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情操,或者缓解学生压力,单纯的娱乐而已。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体,切实以实际情况为指导开展活动,在新学期开学之初,加强稳定思想确定新目标教育,把学生的思想从假期的松弛状态中拉回到新一学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中,明确这一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学期中开展一些科技赛事,如科技立项,社团活动月的活动,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期末,紧张的复习期末考试之中穿加一些娱乐活动,缓解强复习压力下的紧张情绪。对于各式的学生活动,校方应按照“从严从高”的要求,高质量地策划活动、举办活动,重点在实际价值重大的活动上取得新突破,确保出力作、出精品。
2.活动举办方做好分层分级,做好统筹规划,力求重点重心活动
积极协调,力促活动落实做到,统筹全盘,工作扎实推进。统筹规划,这个任务我认为应该以加强各学生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为主,如勤工助学中心的征文活动和其他学院特殊节日的征文活动是不是可以和校学生的学习部协商,在他们的征文活动中加上自己征文的主题,奖励机制等,这样一样可以把活动搞好。这样做的好处缩减了过多活动可能带来的重复冗余。
3.根据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对各年级同学的不同能力需求进行分层分级,力求活动的实效性
活动也应该视各个不同年级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来定质定量。大一是一个迷茫的过渡期,对大学的不懂和自己专业的陌生,针对大一的学生以引导大学学习方式转变和认识自己专业教育为主,结合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教育,让大一的学生“识”专业,“知”自己,因为时间比较多,专业知识相对较弱,鉴于这种情况,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多样,提高基本素能但专业性不强的系列活动,如演讲赛、朗诵赛、书画赛、志愿者服务等。大二是深入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一年,打造专业根基的关键时期,这时期应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走近高年级的同学,深入了解专业,拓展知识面,从专业中得到乐趣;大三是学习专业知识的一年,有了大二的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就可以增加学习的侧重点和具体性,大四时运用专业知识,做专业相关课题的一年,有了前面三年的准备做铺垫,顺利走好大四便是顺理成章的。这就是大一识专业,大二爱专业,大三学专业,大四做专业的教育思想,在分层分级时应考虑各级同学的具体情况。活动的开展,必然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社会阅历、知识储备的实际,随着年龄增长,活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神追求也呈递增趋势。
4.根据各学院专业的特色进行分层分级,为社会培养更专业的人才
在分层分级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二级学院的特点和学生具体培养方向。明明是文科性质类学院专业,却要去精湛于理科项目活动。就像要法学院去竞争科技类诸如电子设计类活动,无非以卵击石,对于未来自身的发展没有太大实际帮助,同时,还浪费时间,打消个人积极性。正如经济管理学院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法学院的模拟电子法庭都是针对性很强的学院特色活动,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在活动中发展思想,开拓思维,是应该提倡并继续发扬的。
分层分级的活动体系较传统活动体系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更符合社会日益变化的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开展分级分层,将达到怎样的效果呢?
4.1学校更好的对活动进行宏观掌握和合理统筹规划。对于计划安排活动的数量和内容,及要达到的目的和作用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学校可以根据对学生的希望来安排活动。随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动态快,建立这样的分层分级活动体系可以让学校随着学生的适时的变化来调整部分活动安排来促进学生和活动的切合,更高效率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来适应飞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4.2对不同年级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学校给学生一个合理规划的同时,学生在参加活动中也潜移默化的对自身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在学生没有形成思想的时候引导,在学生已经形成思想的时候更加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
4.3让各学院各专业学生能更针对于他们的专业进行发展,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经历和活动资源在他们自身的专业和自我规划领域有进一步的提高。这样会使学生更专业、更敬业,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四、结束语
通过分级分层体系的研究,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校园氛围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同学们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会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校园生活如火如荼,将极大提升学校内涵,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且专业性强的学生,促进学校更加快速的发展。
作者简介:
汤洪棉(1980—),男,浙江杭州人,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曾靖婷(1983—),女,重庆沙坪坝人,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助教,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全洪兵(1975—),男,四川万源人,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