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人才培养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 会计模拟实验 课程体系
近些年来,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也对传统的会计教育模式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它撕裂了传统经济体制下会计教育和职业界的固有联系,但二者之间新的联系通道却未能及时开通,这导致了会计专业教育与会计职业界的脱节。往往出现这样一种矛盾的局面,一方面是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会计人才。导致这种现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传统的会计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而用人单位需要能尽快直接上岗的人才,他们不愿意花费培训成本和时间来进行培训,所以从学校毕业刚走上岗位的学生必须在学校里就要培养实践需要的动手能力,而要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就必须对现有的课程体系重新进行设计,以满足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中高级专业人才,是独立学院本科专业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会计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管理科学,它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会计学本科专业教育要实现培养中高级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目标,必须充分重视实践性环节的教学。同时,会计学作为一个有着极强技术性的经济管理专业,它对实践性教学更是有着特别的要求,实践性教学不仅应贯穿于其四年本科教育的始终、贯穿于其各主干专业课的教学之中,而且各实践教学环节还应与理论教学密切配合,并由浅入深、环环衔接,构成一个科学、完整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体系,才能实现其预期的教学目的,较好的完成培养应用型会计专业人才的任务。下面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置。
一、会计学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
1.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会计学专业的学科知识结构主要由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三部分所构成。会计学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构筑会计学专业理论框架、提供会计学专业技能和方法的经济管理相关课程。主要包括: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等;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是指涵盖系统的会计学专业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知识的有关课程。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中、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审计学、财务管理、税法、财务会计法规等;会计专业选修课程是上述两者之外的会计学其他有关课程。主要包括:金融学、金融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施工企业会计、预算会计、税务会计等。这三部分的课程在整个大学阶段要进行科学的设置和安排,做到让学生最有效地学习掌握知识,又不相冲突或是知识衔接不上。
2.会计学专业各主干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一个好的财务人员不仅只是简单的做账、记账,他还应该站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审视和理解会计,所以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一般来讲,专业基础课在前面开设,大一上一般是开设通识课程,从大一下开始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加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安排顺序非常重要,因为专业核心课程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如果基础没有学好,后面的知识学起来就会很吃力。首先开设的是会计学原理,会计学原理是讲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账户、记账方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及核算程序等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对会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全面了解会计学所包括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法;其次就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的重点在于会计经济业务的实务处理,是全面阐释财务会计原理、原则和方法,并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全面掌握企业会计的核算内容与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课程。财务会计分为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对于企业的日常业务内容核算基本上都包括了,而高级财务会计则主要是针对大型企业以及上市公司的特殊业务,它比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更深;第三是成本会计的开设,掌握了财务会计的内容之外,还应该掌握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这两门学科的重要中介;第四是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课程的开设,一个好的财务人员不仅是只会做账,还应该会进行财务分析及资金管理,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的依据,因此在掌握财务核算的基础上还必须学习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知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最后开设的是审计学,审计学是为社会培养经济监督人才开设的课程,同时作为一名会计也应该自觉把关,严格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除此之外,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必须熟悉国家的财经法规及税收法律制度,只有懂法,才会守法,企业的经济业务与税法知识紧密相连,因此,还应该开设财经法规及税法课程,以上这些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都是一环扣一环的,只有将前面课程的知识学好了,那么学习下一门专业课才有基础,才会更容易理解。而专业选修课程则基本上都是些行业会计,里面有与核心课程交叉的一些知识,但又有各个行业的特殊业务的核算内容,这些课程可以安排在大三下到大四上开设,这样就避免了与专业主干课程的冲突,课时可以安排少一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
二、会计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及其与理论教学之间关系的协调
既然各会计理论课之间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那么对于会计实验课程的安排也毫不例外。会计实验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确保在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设计,使会计实验教学真正起到会计课堂理论教学的延续、补充和深化的作用。
1.会计实验教学的作用。会计实践课程是体现应用型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会计模拟实验、实习和毕业设计课程。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会计模拟实验课程是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一种实践形式,它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全仿真的模拟实训,让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会计教学活动。它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通过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二是可以让学生毕业一走上会计岗位就能投入到工作中;三是可以提高学习会计专业课程的兴趣;四是对抽象的会计理论知识有了更具体的体会,为今后学习更深层次的理论知识指明了方向。
2.会计实验教学环节的设置及其与理论教学之间关系的协调。会计实验课程的教学环节设置非常重要,要注意与理论课程之间的协调,他们之间不能相互冲突,如果有的理论知识还没有学习,就在实验中出现这些内容,那么就达不到实验课所需要的效果。有的实验课需要专门进行单独实验,而有的则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随堂进行。
大一学生在学习了会计学原理以后,就可以在本学期末进行会计学原理模拟实验,也可以在紧接的下一个学期开设,这样既可以学习实际的账务处理流程,又可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有一个巩固,同时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指明了方向,因为会计学原理是门很重要的专业理论课,建议进行专门的单独手工实验要好一些。大二学生在学习了中级财务会计后,就可以开设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中级财务会计模拟实验较会计学原理实验来说,要综合一些,其中会涉及到税法的一些知识,所以它应是在学习了税法之后开设要好一些,可以安排在大二下学期进行,建议单独进行,既可以采用手工形式也可以采用电脑做账。大三上可以安排会计电算化实验,主要让学生熟悉会计核算中使用的财务软件,以适应现代会计电算化发展的需要,这一实验课程可以与会计信息系统理论教学相结合。成本会计模拟实验可以安排在大三下学习了成本会计理论课之后来开设,也可以随堂进行。税务会计模拟实验的开设也很有必要,因为学生在学习了税法、税务会计之后,对企业的税务登记、各个税种应纳税额的计算及报税表的填制要有一个具体的认识,而理论知识对这些讲得虽然很详细,但不很直观,难以理解,而通过模拟实验,会让学生对企业的涉税业务知识掌握得更深刻,并加深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大四上还可以安排一个大综合模拟实验,这一实验是在学生学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之后来进行。这一实验应是模拟一个较大规模工业企业12月份的经济业务为内容进行,既有财务会计的知识,又包括成本会计的知识,还涉及到税务方面的处理,即从审核原始单据到编制记账凭证,到登记账簿,再到编制会计报表,最后报税的整套账务处理流程有一个全面的熟悉,而且它包括手工做账和电算化处理两部分,实验时只提供原始凭证。经过这几个实验基本上可以让学生一走上岗位就能进入到工作状态中去,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如果是为了培养更高级的会计应用型人才及经济监督人才,建议还应该开设财务管理实验以及审计课实验,这两门课程的实验可以采用案例的形式进行。
而会计毕业实习则是安排在大四下学期进行,主要采取的是校外实习形式,完全让学生进入到实习单位中去实习工作,可以让学生真正的将在学校中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进行的一次锻练。应用性本科会计专业的毕业设计可以毕业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的形式,要求以调查报告或具体分析某个企业或某行业会计、管理、审计等的具体问题或者具体设计某企业的会计制度等为内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和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会计学专业全部主干课程的各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
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大学来讲,实践课程的开设比较多,那么如何来安排各门实验课的开设内容及开设学期、学时就显得很重要了。象会计学原理实验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会计的账务处理流程,因此其实验教材内容模拟的应该是一个中小型企业一个月全部的经济业务,其分录处理题可以稍微简单一点,重点在于学习流程,可以安排在大二上进行,学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中级财务会计实验的内容要丰富一些,因为财务会计理论课程的内容很丰富,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处理各种业务,因此其经济业务题的难度可以比会计学原理实验有所加深,同时经济业务里面还可以加入一些涉税内容,可以安排在大二下进行,课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成本会计的实验也很有必要,主要是掌握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核算,可以安排在财务会计实验后进行,实验内容主要包括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产品成本的核算及成本报表的编制方法等,可以安排在大三下进行,课时分配48个学时左右。税务会计实验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种涉税处理事务,因此实验的内容应涵盖经济业务中的涉税处理及纳税调整,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等知识,各个税种均应涉及到,可以安排在大三下进行,课时分配28个学时左右。会计综合业务模拟实验是会计学专业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借助会计实验室环境的仿真性和实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成从建账、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与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告到财务指标计算与分析等全部会计工作的操作程序,涵盖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税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课程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安排在大四上进行,课时分配56个学时左右。
总之,要培养会计应用型人才,就要加大实验教学的比重,科学合理地安排会计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体现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永祥,宋轶君.从会计人才供求矛盾论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改革.职业圈,2007,(2).
[2]周凤.应用型本科会计实践课程设计.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7-02-21.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合格人才
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操作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企事业单位对职业院校不同类别专业毕业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方面所作出的要求,也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强而不断提高。为了适应越来越激烈的人才竞争,当代学生除了要具备一些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也需要掌握一些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能力。市场的大环境和就业的新压力,都对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调查了解,很多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仅开设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在整体上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以计算机的一些基本理论为教学基础,让学生对计算机起源的历史和发展现状有所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整体的认识,了解基本常识为基本目的的基础教学活动。其二是侧重于传授计算机基本的常用软件为主要目的的实际应用教学。基于这两种教学模式而展开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还是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上,都越来越无法满足当下市场的人才需求。本文针对目前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计算机能力提出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职业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
一、职校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
较之职高教育中的其他学科,计算机这门学科可以说无论在理论知识还是在实际教学操作上都是一门涉及范围极为广泛的学科。但长期以来,在有的学校,采用的却是比较传统和单一的课堂讲授方法。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传递过来的各种信息和知识,教师不知不觉成为传授知识的机器。针对于此,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之下,各方的教育组织者也针对性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了不同程度改革,如在课堂的组织形式及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不同程度地探索与研究实践。除此之外,教师还比较注重对学生兴趣和学习效果等方面的激发与培养。从客观的教学成果上来分析,上述的这些努力都从不同程度上产生了较为明显的积极效果。但结合职高的教学目标来说,此类的教学改革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教学质量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具体来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一些弊端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过分注重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最为常见的计算机课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各类基本理论和知识。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更为看重的是注重学生在空间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学会教师要传授的知识,而不是传授给学生会学习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虽然可以在教学理论上掌握较强的系统知识,但在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上却极为不足甚至低下。这种理论和实践相互脱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
(2)教学形式缺乏有效革新性。很多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采用“照葫芦画瓢”的形式进行教学。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很少进行教学活动经验的总结和教学方法的革新。
(3)学生自身的素质有待提高。除了教师自身的因素外,学生素质的提高,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一般来说,职业学院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上一般都比较薄弱,除此之外,他们自身的认知思维能力、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都比较薄弱。这些不足,极易导致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对学习丧失积极性,常常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极易导致对知识的掌握不扎实。
(4)硬件设施资源匮乏。职业高中现在拥有的硬件设施,有一部分是由其他的职业学校拼凑来的。因而学校中的大多数实验设备和教学仪器,也大多数是为中专教学服务的。在职业高中改制之后,受到教育经费等实际问题的影响,大部分的教学硬件资源都很难做到紧跟时代脚步,及时地进行更新。
二、新课改下对计算机课堂进行有效改革的措施
(1)角色换位法。在计算机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使用角色换位法。主要是指在课堂上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变课堂的主导者为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去努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一些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适当点拨指导。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采用案例教学。在课程的讲授中,教师可以适当采用案例进行教学,从而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如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的知识点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来给学生进行讲授,这样会使得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活跃生动起来。
(3)采取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与网络教学的手段。多媒体系统教学具有许多优势,如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伴随着多媒体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将多媒体引入课堂,有效适当地使用多媒体,可以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综上所述,职校计算机课程是一门更为注重实践的综合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面临新的挑战,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要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包括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在内的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光华.职业教育实践[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独立学院;课程体系;案例教学
1.引言
课程建设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自2000年开始便在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了几届学生的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立学院特色的基于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结构。
2.课程体系研究目标(以计算机系网络工程专业为例)
该校与国内著名高校合作,汇聚和开发优秀的教育资源,通过全面培育、重点突破的举措,至2015年,使该专业必修课中的85%达到重点课程建设标准;继续增设拓展学生能力与素质、以学科发展前沿和新兴交叉学科介绍为主要教学内容的选修课程;通过课程结构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形成在同类院校中具有优势和特色的课程体系。
3.课程体系研究内容
3.1 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电信网技术、广播电视网技术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现代网络工程和网络系统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素质和能力,具有较宽的系统专业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能力和相关工程技术能力,具有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网络系统基础规划﹑设计﹑及网络设备生产、安装、维护、管理、应用、开发、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实际工作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3.2 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要求,吸收教学改革成果,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双语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需求为线索,根据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变化,调整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内容,实现有机衔接,建成与信息通信领域紧密结合,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专业方向明确,专业素养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多层次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3.3 将前沿技术和实用案例融入教学内容,深入推进课程改革
按照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不同的应用特点,将主要基础课、主干课的改革注重在课程体系、结构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进行课程体系的重组、合并、调整,逐步形成一批特色明显的本校优质课程,提高授课质量。
该专业将计算机的前沿技术,如“云计算”,与当前学生所学课程进行了联系。云计算的技术架构及商业模式非常符合三网融合的发展特点,“云计算”平台可以有多种部署方式,对于广电媒体而言,最常见的是“私有云”和“公有云”两种方式,“私有云”即广电媒体自行建设和拥有的“云计算”平台,用户使用台内的局域网即可访问,而“公有云”则是由相关厂商提供的“云计算”服务,通常需要通过广域网访问。不论使用“公有云”还是“私有云”,都需要通过虚拟化技术将应用部署在“云”中,这也是其他行业使用“云计算”技术的通用做法。而该专业同学在整个大学期间所接触到的如下方面的知识(高密度的数据计算应用,如转码、流媒体服务等;高频度信息处理应用,如数据库、应用服务器等;海量数据存储应用,如基于“云架构”的存储)等均可以部署在“云”的应用中。
3.3.1 突出系统观点,开展基于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功能应用相结合的教学改革。
一般教材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内容组织是按照ISO/OSI参考模型,从网络的最底层(物理层)一直到最高层(应用层),依次介绍网络系统中每层的功能、使用的协议以及每层实现的关键技术。这样组织教学内容,逻辑性较强,概念与理论性较强,但是学生对网络整体结构和功能实现缺乏了解,不便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中该专业教师把计算机网络提升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高度来组织教学内容,当依次讲授完网络体系结构、各层协议的功能、特性、组成、报文格式、协议工作过程以及实现该层功能的主要技术后,最后以总结的形式将不同层协议串起来,并通过校园网这个典型应用案例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不同层协议之间的交互过程展示出来,使学生不仅只掌握网络某层协议的功能、特性和工作过程,还要能够将计算机网络作为一个完整系统来看待。
3.3.2 任务驱动与讨论式教学改革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将一些基本内容和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如计算机网络的概念、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Internet的发展过程、网络系统拓扑结构设计、计算机网络核心设备等结合起来,安排学生3~5人一组查阅资料、讨论并写出专题报告。然后由学生在课堂上向同学讲述,大家再一起讨论、分析和评价,这样使每个学生都有兴趣积极参与,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了他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精神。
3.3.3 案例分析与实物教学的改革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以重庆市教育城域网为例,讲解各种网络互联设备(OH网桥、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的工作原理及配置[3]。在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经常将双绞线、光纤、以太网收发器、各种网卡、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搬到课堂上,对照实物现场进行讲解,同时在课堂上现场给学生演示如何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帮助学生更直观、更有效地了解和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的原理和技术。
3.3.4 全面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方法改革。
教师课堂教学目的明确,以课程教学大纲和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表(教学日历)为依据组织教学,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主干课使用的教材质量有保证,内容处理得当。本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包括:钓鱼城创意产业基地(含创业企业1家、微型企业3家,创意包装工作室1个、校园广告传媒工作室2个)、创业学院、大学教育培训园、微型企业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双体系卓越人才教育基地、素质拓展基地等,这些实习基地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实习内容,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效果良好。
4.基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建设初见成效
该校网络工程专业经过几年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建设,现已略有成果:
4.1 “三创”教育凸显成效
本专业全程贯彻实施“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大力推进学生的“三创”意识,逐步建立了“三创”教育体系,把创业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作为任选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企业家精神;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2010年学院共举办了2次校内创业计划大赛,在“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重庆赛选决赛中取得了一银两铜的优异成绩;学院依托重庆市市级创意产业基地—钓鱼城创意产业基地,孵化学生创业公司3家,其中微型企业2家;选派创业指导老师参加教育部“创业高峰论坛”、“第十四届厦门国际贸易洽谈会”以及吉林大学“挑战杯”终审决赛,提高创业指导能力。在建设期间,达到95%以上的学生能够获得毕业文凭,80%以上的学生能够获得各类计算机中高级技能证书,80%以上的学生专业特长明显、优势突出,另外有15%以上的学生能够考取硕士研究生。使学生在就业应聘中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特长。
4.2 校企优秀人力资源互相利用,提高师生实践动手能力
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利用学校师资与企业技术人才互补优势,加强对教师与学生的网络工程技术训练与网络项目开发训练。请进来——聘请了全国几大计算机专业实训机构来校承担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共承担了本专业多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教学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走出去——该系派送了教师全脱产到实训机构进行专业技能与项目开发的培训,学习时间从1周到1个学期。
4.3 科学而系统的教学体系设置,保证了该校课程体系的建设
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重要保证。网络工程专业设置了系统而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教学、开放性实验室、参加老师课题组、校外实习以及毕业论文与设计。实践教学以“强化实践能力”为重点[5],以创新品格的塑造为核心,面向国家与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产学研结合,统筹教学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与就业需要,依托校内外实验、实践教学基地和科技园区,大力推进学生进实验室、进项目组、进科技园区、进实习基地,进产学研合作基地,真刀真枪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网络工程专业全体师生员工积极探索产、学、研联合培养形式及管理办法,与多个学科相关企业开展科研合作,联合建设技术中心,共同推动学校产学研活动的进行。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全国所有的独立学院来讲,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都还处于摸索与研究阶段,本学院的对于人才的培养和课程体系的建设也还需要继续努力,争取在未来的时间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用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童天慧.独立学院学生特点以及特色管理方法研究[J].教育界,2010(2):135-137.
[2]赵飞.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开发研究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6):28-30.
[3]葛继科,雷亮.案例教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版),2011(9):150-153.
[关键词]创新 创业教育 课程体系 系统
[作者简介]周凌宇(1961- ),男,浙江海宁人,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创造教育及创新研究。(江苏 南京 210018)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9年江苏省高校教育学会规划课题“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系统化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zkt0930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1-0180-02
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对做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其中之一便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目前,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创新教育”)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创新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而我国的创新教育要到大学,使得我国大学生接受创新教育的时间比较短,同时我国创新教育过程中实践的缺乏也直接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不足,已经到了非改革不足以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的阶段。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的精神,针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实事求是地分析人才的特征,以创新创业能力为本位,切实构建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思索的问题。
一、系统分析
课程体系即课程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围绕特定目的而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与功能的有机整体。为了明确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的建设,笔者借用系统论中的相关原理来加以阐述。主要从系统的目的性、结构与功能三方面进行探讨。
1.目的性。系统是一个由多个并行或形成层级的子系统组成的整体,各子系统及要素共同服务于系统的目的。从研究范围上来看,课程体系是基于宏观层面的概念,主要是针对国家教育目的和办学目标而言。首先我们要在宏观层面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以下简称“创新体系”)进行目的性分析,区分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差异性,区分重点院校和非重点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性,区分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不同教育层次及不同专业因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所导致的课程体系建设的差异等。
2.结构特征。实现创新体系的目标必须通过相应的系统结构来实现。创新体系作为系统,要求其课程体系的结构为非机械的、弹性的、开放式的。这样的系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型的,与外界存在物质、能量与信息交换的耗散结构。必须从过去的刚性框架结构体系走向弹性结构体系,由严谨的、固化的课程结构组建过渡到开放的、生态的课程观。这种弹性的结构不仅带来课程的变化,而且势必带来教学方式的巨大变化。
3.效率性。效率性即系统的有效性,是系统功能体现的保证,是确保创新体系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属性。一要打破体系局限,效率性原则要求我们必须打破现行体系教育资源的局限以及现行专业课程体系的局限。打破现行专业实践体系的局限,进而打破现行专业教师队伍体系的局限,在教师、教育与教学的层面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二要切实利用院校资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工作环境、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顺利推进创新教育的有力保障。建设创新体系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式的运动。高校首先应当从自身资源出发,在院校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从政策、人才、资金、硬件设施上给予创新教育活动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其次应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与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优化创新教育工作环境,进一步挖掘学生社团潜力,通过第二课堂、创新创业竞赛等方式,为学生的创新与创业提供舞台。切实利用院校现有资源的关键在于现有资源的合理配置、整合与重组。三要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充分挖掘与调动社会要素资源是创新体系建设的必由途径。高校除了充分利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生产实习基地、公益活动实践基地、科研项目合作单位等相关的社会教育资源外,还应调动董事会成员单位以及校友会、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政府等相关的社会教育资源,为创新教育活动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强有力和可持续的支撑,提升创新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是一项需要政府政策引导,学校实施、社会密切配合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在开放式的课程系统结构框架下,面向社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的教育才能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目前,诸多方面资源尚未被高校充分认识与有效利用。以企业为例,在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大多是在人才培养后期才通过提供实习基地等方式介入高校的人才培养,事实上,政府及企业界的参与可以更为全面化,能从为有潜力的创业项目提供风险资金、科技经费、项目孵化的支持到联合开发创业教材、课程体系,从设计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到为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为高校创业型人才培养提供兼职师资甚至是安排校内专职教师到企业实践等。要调动社会资源,开展创新型的教学活动,使学习与实践紧密相连,从而避免创新教育中新一轮的“本本主义”,提高学习的时效性与实效性,提高学校教育要素的利用率,避免改革创新中常见的激进与浪费。
二、构架思路
美国的高校已经形成较为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课程,其基本涵盖创业构思、融资、企业设立、管理等方面。这是我们在创新体系建设构建思路方面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
1.植入创新、创业基因。事实上,创新教育是一种广义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启蒙与体验教育,实施创新体系建设的目的并非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地创办企业,而是要在他们心中植入“创新”“创业”的种子,一旦时机成熟便生根、开花。成功的创新、创业者显然是在广泛的创新创业实践中产生的。
笔者于2009年11月15日至2011年7月24日期间进行了2010~2011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现状调查,调查小组由本课题组余文华、王立武、周凌宇、舒铁、许剑颖等老师以及金陵科技学院经济信息系2010与2011届毕业生组成。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132份。其中,有效问卷726份。被访者涉及全省13个地区的113所省部属院校98个专业的上千名应届毕业生以及少量往届毕业生。调查表明,多数学生缺乏创新、创业的动机。应届毕业生中,只有10%的被访者毕业后打算创业;76%的被访者毕业后选择就业,其中34.3%的同学认为“大学就是为了就业,没想过要创业”。因此,适时植入创新、创业基因,建立新型学习的核心是开展创新教育的首要任务。通过引导学生围绕创新创业的目标建立明确的目的性、提高学生的能动性。通过组织学生与成功创业者座谈、讨论等活动植入创新、创业基因,使学生产生创新、创业冲动的同时,进一步了解创办和运营一个企业所需要的关键能力因素,感受到创业者独特的精神气质在创业中的作用;感悟创新、创业过程中的风险与快乐等。
2.确立课程建设的核心层。说到底,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核心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学生的创造意识是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普及开设“创造学”课程是实现创新体系建设的第一步。高校“创造学”课程以提高大学生创新素质为主要目标,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的教育。通过开设“创造学”课程,为大学生奠定创新创业的核心知识与能力层。实践证明,创造学相关课程的设置对培养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特殊的作用。如西南交大设计了9门创新创业教育系列课程,包括“知识经济与创新” “发明创造与技巧”“创新方法与应用(TRIZ)”和“创业学”等,已初步构建起了较为完整的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提倡一至二年级选修“知识经济与创新”和“发明创造与技巧”,三至四年级选修“创新方法与应用(TRIZ)”和“创业学”,帮助他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但是,到目前为止,高校“创造学”课程的普及开设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3.构架课程建设的骨干层。实用的“创业学”课程建设是构建创新体系的骨干层。长期以来,高校创业教育课没有被列入正式的教学计划,即使作为一门辅导课程开设的做法也不常见。调查表明,只有4%的被访者接受过创新创业方面的指导与培训,而且主要集中在四年级第二个学期,往往开课的时候正值学生求职的高峰期,出勤率难以保证,况且开课的老师也多属于“学院派”或来自“负责学生就业”的行政部门,大多缺乏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甚至没有在企业的就业经历。而聘请的创业者或企业家又缺乏教学经验,教学质量亟待提高。实用的“创业学”课程的建设需从树立学生创业思想、培养学生创业技能的实际出发,着重讲解创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对整个企业生命周期管理进行案例式和模拟式讲解,着力于学生实际创业能力的提高。
4.创建课程建设的特色层。创建创新与创业教育课程的特色层,除建设研究型课程及相关的实践通过增加课程的综合化程度减少课内学时,增加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时间外,更为重要的是开设风险课程与进行失败教育。
调查表明,对“如何面对创业的失败”,有80%的被访者态度是积极乐观的。但是,我们认为创新与创业固然需要“激情”与“励志”,可是“失败”教育是更为重要的。如果一味强调“成功”而忽视创新与创业中巨大的风险,便是对学生的误导。必须使学生认识到失败和成功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创新。学生不仅要揣着成功的梦想,更要做好失败的准备。如何真正认识失败,并将失败化为动力成为风险课程的建设的关键。
要开设专利与产权――知识产权相关课程、风投及融资――金融相关课程、商业计划书写作、拓展经济金融类方向模块等,以加强实验教学和学生科学研究基础训练环节。在“创业学”的教学中,通过对创业者素质特征、创业环境分析、创业计划的编制、创业融资、创业企业市场营销组织与管理、创建企业、创业企业的组织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创业企业风险管理、创业企业经营中法律问题的讲解,结合学生的模拟创业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
5.人才孵化班。探索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及校生合作的孵化模式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需要。孵化是在学生的创业项目由萌芽、成活到新创企业的培育过程。项目孵化需要早期关注、重点开发建设。除孵化场地和配置相关设施外,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制定基金管理办法;组建创业导师团队,采用责任制的方式等,都是帮助学生创业项目顺利孵化的措施,以便新创企业的条件成熟后顺利与社会接轨。孵化的方式让社会参与到学校创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来,充分调动企业、院校以及个人的资源,结合社会的力量提高学生的生态适应性与竞争创业能力。
三、开发技术
1.以新型的测评体系为关键引导技术。新型的测评体系是构建创新体系的前提,包括“创新、创业能力的测评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测评体系”两部分。测评体系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性格特质、创业潜能,从而减少创业过程中的风险、提高创业成功率,同时也可以用于检验与监控教育的进程与效果。测评系统可涵盖“创业业能力”“创业动机”“模拟操作”等环节。测评体系是学校及社会对于教学质量把握的基础手段。对于新兴的创新创业教育来说,传统的测评及评估模式显然已经失去了现实意义。
2.以弹性课程制度与弹性学分制度为技术支撑。弹性课程制度是创新教育实施的基本保证,是系统地开展创新教育的本质所在。创新体系在安排关联性强化选修课模块的基础上,突出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性、开放性与扩展性,避免传统学科课程体系的确定性与封闭性,使得创新教育本身能够真正适用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弹性课程制也就是学生在参加测评后进行分班级、分阶段教育。创新、创业课程的安排不能一刀切,不仅要满足社会以及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也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差异,在创新课程的设置上必须体现灵活性与弹性。开课与选课视社会、学生的需求而定。
江苏省颁布的《省政府关于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有相关规定,弹性的学分制技术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时间等对所学科目进行选择、学习与完成。学分是计算学习量的单位。学生修习一定的课程并考试合格,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达到一定的创新、创业分值后学校便给予毕业,即将更多的分核算与创新实践、特别是离校后的实践联系起来。允许学生自由确定修业年限、选课、转专业,鼓励跨学科学习甚至跨校区的学习。弹性的学分制与创新、创业分值评价更加注重以能力为导向,鼓励终身学习、创新与创业等。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其建设不同于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打破现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局限,充分利用院校以及社会现有资源,重视与加强失败教育。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的目标,建成有机的、生态式的低碳环保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华.以“课程群”建设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
2008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局和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的意见》,“从2008年至2012年,市教委继续深化实施‘人才强教’计划,加大对杰出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资助力度,加强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力度”。2009年,北京市财贸职业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梁露教授申报的“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课题获批。作为同批次课题中唯一一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梁露教授带领她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研究队伍,对北京地区相关院校、企业等展开深入调研,到“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参观学习,了解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态势。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课题组取得了阶段性研究成果。我刊(省略)本期以专题的形式介绍他们的研究成果,希望对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所启发。
梁露,教授,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广告艺术学院院长。编辑出版《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实践(第2版)》《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实践上机指导教程(第2版)》《多媒体案例教程》《中小企业网站建设与管理》等多部教材。撰写发表《结合财贸特色培养广告设计人才》《加强教育经费管理是教育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用庄子的哲学思想加强艺术教育教学的科学管理》等多篇论文。近3年来主要承担“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管理研究”“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示范校建设方案”等课题。2005年获“北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10年获“北京市学术创新人才”称号。
课题申报背景:外部机遇+个人准备
2008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局和财政局决定在“人才强教计划”基础上,实施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通过5年的重点建设,努力创造条件,引进、聘请150名杰出人才到北京市属高校工作;为50名高层次人才、150名创新人才和300个创新团队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为1 00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提供国外访问、进修或攻读学位的机会;为20 000名左右的教学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教育培训、更新教育观念的机会。”在详细了解了该计划主要内容和各项要求后,北京财贸职业学校广告艺术学院院长梁露教授结合自己在学校网络中心工作时的切身体会,决定申报此课题。
梁教授在学校网络中心工作时经常做采购项目,她发现有些资金花得不够“精致”,虽然大部分资金用于教育设备配备与教学条件改善,但还存在小部分资金使用“不严谨”现象。例如在做计划时由于时间仓促,使得计划不够精准。“那时,我已经认识到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是值得研究的课题。”2007年,担任艺术学院院长一职后,梁教授发现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存在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而这些问题主要集中于实践教学环节。联想到在网络中心工作时的经历,梁教授开始思考将之前在实验室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与人才培养中所需要的实践条件相结合,构建一种新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当机遇来临时,梁教授由于准备充分成功申报了该课题,这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预期目标:构建科学的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
1.课题研究的三个依据
(1)首都北京的发展定位。北京市“十一五”规划提出,重点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将带动此领域人才需求的持续增长。(2)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需求。培养模式取决于培养目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非常切合高技能专门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根据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拓展“工学结合”的途径,深化“工学结合”的层次,因而需要建设与之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3)高职教育管理的需要。我国高职教育起步晚,还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有必要改革当前的管理体系,使高职教育更科学、更高效。“作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者,我们不能乱管、乱建、乱花钱,而应该将资金用在实处,使管理服务于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发展需要。”梁教授这样告诉笔者。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课题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1)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人才需求情况;(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情况;(3)管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实际内容。梁教授希望通过三项研究解决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中的三个关键问题:(1)实践教学体系对于文化创意产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作用有哪些?(2)一个标准的培养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应该包括哪些要素?(3)如何做到科学的管理,发挥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大效用?“这三个关键问题都是我比较关心的,解决这三个问题将解开我之前工作中遇到的困惑。”
3.预期目标成果
通过调查法与案例分析法,梁教授拟达到三个目标:(1)撰写一份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现状的调研报告;(2)完成一个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方案;(3)编写一套新的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制度。
广泛调研,为创建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收集资料
目前,高职院校中有多个专业涉及文化创意产业,如广告设计、动画制作、摄影摄像、印刷出版。考虑到高职文化创意产业专业的多样性,梁教授决定将课题放大,发动10名教师成立课题组,开展广泛调研,力争使最后的研究成果具有普适性和推广价值。
通过调查,课题组了解到目前北京地区开设文化创意产业的高职院校有25所,课题组分批次对这些学校进行了调查。“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12所学校的调查工作,问题涵盖学校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师资水平、主要课程、现有实验实训条件、管理制度等。”据梁教授介绍,2012年,课题组除完成25所高职院校的调查外,还将收集与整理北京地区开设文化创意产业相关专业的中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实际情况,为构建突出高职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奠定基础。
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脱节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低的原因之一。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社会环境中,学校人才培养不能“闭门造车”,应当了解企业的需求,使学生掌握行业先进技能。在对学校进行调查的同时,课题组还组织师生对北京地区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进行了调查,了解企业规模、主营业务以及员工来源和能力要求等。在调查过程中,他们了解到北京市创建了很多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这个平台可以为企业提供相关设施及配套服务,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展调查,也成为梁教授2012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做到知己知彼,才能使人才培养有的放矢,缩短培养与使用之间的距离,提高毕业生就业率。
针对毕业生个人发展的案例研究。课题组不仅关注学校和企业的发展和需求,还跟踪研究毕业生的职业生涯与个人发展。通过了解毕业生的薪金待遇、对某些能力的认同度、工作体会等,调整课程设置,完善培养模式。“调查研究不是目的,课题研究的所有工作最终要归结到人才培养中来,这既是我们研究的出发点,也是研究的目的。”
深化“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尝试生产性实训
截至2012年3月底,课题组已完成50多个分析表,公开发表6篇(含本次专题中的5篇论文)学术论文。梁教授并不满足于这些阶段性成果,她领导的课题组正在着手实施一项大工程――将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引入学校,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
梁教授介绍,可以将生产性实训理解为另一类“工学结合”,它是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从事不同的工种,例如同一个班的学生在企业中有的负责营销,有的负责策划,有的负责设计,等等。在传统的“工学结合”教学中,校企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在生产性实训教学中,校企之间将成为一个经济实体,双方将在学生培养、科学研究和企业经营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比‘工’和‘学’的问题复杂得多。如果顺利,到2012年年底,我们就可以使广告公司开起来,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将生产性实训引入高职教育体系,“完成了从一般的课堂教学到实训室实训再到生产性实训基地工作三个阶段,学生的能力相比只在机房模拟训练将有很大提高。”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 课程设置 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由对外贸易大国向对外贸易强国的转变,外贸企业对从事国际贸易的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员工能够迅速开展对外贸易业务,不需要企业再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职业培训;另一方面要求员工对企业的生产、市场、物流、金融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能够适应各个岗位的工作要求。课程体系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是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和难点。要想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必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1 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1)市场需求原则。市场需求原则是指人才培养要以市场的需求为动为,把现代国际贸易的新理念、新技术、新知识融入到课程中去,强调人才培养的职业能力,从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来培养人才。(2)综合效益原则。综合效益原则是指学校在培养人才时,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投资效益、资源配置效益以及办学效益等各方面的效益,对人才培养的效益进行专业的评估,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达到效益的最大化。(3)以能力为中心原则。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来说,职业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核心的,这关系着学生将来能否顺利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在课程设置时要通过对岗位和职业进行系统分析,把职业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融入到课程中去,让学生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与职业岗位和工作情景相融合。
2 目前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学校很多,每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不同,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大类。
(1)公共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一般都是必修课,如政治、体育、数学、英语、计算机等课程,选修课较少,且主要是“艺术类”选修课程,如美术、音乐、书法等,缺少社会科学,特别是自然科学这一块。因此,在公共课程的设置上,应相对地减少必修课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同时,要注重学生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素质的培养,开设社会学、历史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方面的课程。(2)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都是必修课,很少有学校开设选修课。这难免会造成学生基础理论薄弱、知识面过于狭窄。本科院校的应用型外贸人才培养,除了重视实践教学外,理论教学也是不容忽视的,课程的设置应体现“宽”、“厚”的特点,这样培养出的人才才具有职业发展潜力,而不能象高职专院校以理论“必需”、“够用”为原则。(3)专业课。①专业课程中大部分为必修课,选修课较少,并且和外贸岗位的联系性不够突出。这使得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比较狭窄,影响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发挥,限制了专业口径,不利于学生的就业。②专业课与国际接轨不够。由于国际贸易专业自身的特点,要求本专业的课程具有“国际性”,但大部分高校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专业课中涉及“国际”的课程相对较少,重点仅局限于强调学生对基本经济贸易知识的掌握,而对国际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的相关知识关注较少。③缺少产品和区域研究方面的课程。产品是国际贸易的对象,一个外贸人员必须要对产品有所了解,才可能在产品的营销、报关、报检等方面做出正确的决策。区域研究对外贸人员同样重要,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化的市场中获胜,必须熟悉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这类课程的开设,还可以使学生有选择地倾向某一类产品或某一区域的研究,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④实践教学偏少。很多高校实践教学的学分占总学分中的比重仅为20%左右,没有很好地突出知识的实用性,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使得职业能力与外贸人才市场的要求脱节。⑤专业课一般集中在大三学年和大四学年的第一学期,学生对专业的深入认识比较晚,学业负担比较重,而且大四的时候学生又往往忙于找工作和实习,没有精力来认真学习,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
3 课程体系的优化
3.1 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
应用型外贸人才,一方面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拓展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以“厚基础、宽口径、重实用、高素质”为原则,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兼顾学生个性发展。整个课程体系由“平台”+“模块”两个部分组成(表1)。
(1)基础教育平台。基础教育平台包括四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侧重于各种基础知识的传授,体现了“厚基础”的原则。公共基础模块由工具类课程(如数学、英语、计算机等)和素质类课程(如形势与政策、思想品德、体育等)组成。学科基础模块主要开设经济学门类的基础课程,如宏观经济学、财政与金融等。跨学科基础模块则开设经济学门类以外的学科基础课程,这里主要是管理学门类的基础课程,如会计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模块则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基础课程,如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世界经济概论等。基础平台的课程都属于必修课,通过该平台的学习,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雄厚的理论基础。
(2)专业教育平台。专业平台包括六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并强调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拓展,体现了“宽口径、重实用”的原则。专业骨干模块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深化,向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教育,包括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与技术贸易、国际经贸谈判等核心课程。专业选修模块主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来设置课程,可进一步分为国际货代方向、国际商务方向、国际贸易合作方向等子模块,要求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至少选择其中一个子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国际贸易专业领域内拥有一项核心技能,体现“术有专攻”。职业资格模块侧重于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包括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外销员等,这一模块体现了用人单位对外贸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求职就业的敲门砖,学生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的情况选修一至两个证书的培训课程。职业辅助模块侧重于传授职业中必须的相关知识,可进一步分为产品、区域等子模块。产品子模块可以结合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主要种类开设机电产品、纺织产品等课程,也可以结合学校和所属地区特点开设特色产品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每个子模块中至少选修一类课程,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使其在就业中更具竞争力。另外针对目前市场急需小语种外贸人才的情况,在职业辅助模块中还可以设置一个小语种子模块,开设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课程。职业拓展模块是为学生的职业规划,拓展专业领域而设置的,是更深层次的专业教学,主要是为学生从传统外贸人才向高层次外贸人才转化奠定基础。该模块可以根据市场对高层次外贸人才的需求分成国际商务谈判师、涉外律师、国际贸易研究咨询员等子模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职业规划考虑选修一个子模块,也可以放弃选修。
(3)普通教育平台。普通教育平台包括三个模块,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体现了“高素质”原则。公共选修模块主要是艺术类的选修课程,如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等相关课程,自然科学选修模块包括环境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相关课程。这两个模块的课程主要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人文科学素质,因此要注意课程的难易程度,强调基础性。
和传统的课程体系相比,该课程体系增加了职业资格模块、职业辅助模块和职业拓展模块,丰富了人文科学选修模块和自然科学选修模块,更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宽、综合素质的提升、实践能力的加强以及职业目标的实现。
3.2 学时、学分的结构
(1)加大选修课学分比重,提高学生课程学习的自主性和选择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提升综合能力。(2)在专业课的学时安排上,除独立实践教学环节外,每一门课程的学时都应分成理论学时和实践学时两个部分,努力缩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差距,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建议实践教学学时不低于总学时的30%。(3)合理安排课程的时间顺序,各门课程要衔接恰当,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可以在大二安排部分专业课程,有效延长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
4 课程体系设置的保障措施
(1)建立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培训,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打造双师型教师和双语型教师,聘请企业专家做为兼职教师,保证每门课程至少有两位主讲教师,避免因人设课或因无人而不设课。(2)制定科学的教学大纲,不断推进课程建设。在现有基础上,加强调研,对每门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改和调整。所有核心课程都要有讲义、课件,同时配备学习指导书等资料,完善案例库、电子资料库的建设。(3)选择适当的教材。尽量选取与时代相关,比较有现代感的专业教材,以避免陈旧教材只重理论,缺乏时代气息,缺少实例说明,不便于学生培养学习和阅读兴趣的问题。(4)加强实践教学基础建设。购买各种实验教学软件,完善校内实验平台的建设。加强与外贸企业的合作,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关键词:职业岗位;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重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6-0199-02
在高速发展的汽车产业新环境下,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主要取决于人才的培养定位和培养过程,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基于社会对于专业不断变化的需求而调整,而其核心是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及其实施方法,按照真实环境真学真做掌握真本领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1]。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期间,汽修专业的课程体系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针对学习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能力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明确对应,对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的构建进行探索与实践。
一、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
1.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标准内涵。我们成立了以汽车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为主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在汽修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岗位的定位上,本专业根据市场对现代汽车应用性人才的需求,兼顾汽车制造企业及其他岗位需求。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良好的汽车故障检测与维修技能,能从事于现代汽车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和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2]。
2.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人才培养定位。通过充分的市场调查,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确定汽修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岗位是学生适合到汽车行业等部门从事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生产装配、汽车服务企业经营等岗位;次要岗位是从事汽车及零配件销售、汽车保险与理赔、二手车鉴定评估、汽车美容等岗位;发展岗位为车间主管、服务经理、技术总监等岗位。
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职业能力需求分析
1.遵循高职教育规律,构建职业能力结构要素与标准。通过对汽车维修企业的调查和走访,对主要职业岗位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与汽车维修工种职责相匹配的岗位能力,我们构建了汽修专业的职业能力架构,其能力结构划分为专业核心能力、专业基础能力、通用能力三个不同的层次。专业基础能力是掌握专业核心能力的前提,专业核心能力是专业的根本保证。设置专业选修课,以培养专业拓展能力和通用拓展能力。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工作岗位能力架构设计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多层次能力结构模型,并探索性、创新性地规划了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标准体系。
2.高职教育双证融通,凸显能力本位教育。双证书融通制度对职业教育的发展从始至终都应该发挥指挥棒的作用。(1)专业类职业资格证书及等级: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汽车维修工证(中、高级)、计算机绘图证书等专业技能证书;选考钳工证、焊工证、车工证、维修电工证、驾驶证等证书。(2)通用类职业技能证书:学生毕业前必须获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高职高专英语应用能力证书两项通用类职业技能证书。
三、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1.当前汽修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1)汽修专业高职教育定位不合理。学生实践能力不足,校内实训室不能创造真实的生产环境。(2)现代汽车技术随着电脑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内容部分重复且相对滞后于产业发展。(3)没有基于汽修专业职业岗位的要求,课程体系设置不能准确对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4)缺乏理实融合贯通的高质量教材,形成满足学生就业及发展的特色教材。(5)理论课与实践课脱节。理论学习没有实践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内容的补充或验证。
2.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由行业专家和学校教师组成专业指导委员会,研究职业岗位(群)必备的专业能力,构建职业能力结构要素与标准,进行工作过程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设计课程情景、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实施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最后进行教学设计评估。
3.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1)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优化的标准。教材开发要切实反映职业岗位能力标准,对接企业用人需求[3]。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优化的标准,强调学生职业岗位综合能力的培养,将其融入课程体系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中;体现学习的内容就是工作内容,使学习和工作在领域、任务、和过程上对接;符合高职教学规律、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和认识递进规律;课程质量控制体系具有可操作性。(2)基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汽修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结合武汉地区汽车维修企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的设置将职业岗位能力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训项目有机结合,形成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各与之相应的实践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获得从事某一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态度,又能获得满足未来就业的职业通用能力和拓展能力,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看出,汽修专业能力课程体系构建突出了“岗位引领、分段培养、能力递进”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特点,遵循知识、操作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原则,能力培养由单一到综合的原则,成为人才成长由新手、高级工、技师到专家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本文总结了在对汽车维修专业岗位(群)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理顺其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归纳分析对应岗位能力要求,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开发岗位(群)中必须具备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形成汽修专业特色的职业能力架构。用职业岗位能力的标准来衡量学习的内容、设置的课程,构建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岗位引领”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递进”培养为核心的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新理念的课程体系。
通过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能使课程成为连接学校教学与企业岗位的桥梁,学生走出校门能够适应汽车维修行业的相关岗位,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及岗位迁移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教发[2014]6号.2014.
Cultivation of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Applied Skilled
Accounting Personnel Curriculum System
HUANG Chunmei, WU Youqing
(Wuch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application of skilled personnel shortage of talent to become one of the social and business needs, and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culture is the only way to use skilled personnel training. In this paper, the establishment of school-enterprise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 skills-based training curriculum system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s to analyze the necessity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skilled accounting personnel training curriculum, analysis of the "5 + 3" application skilled accounting personnel curriculum system with supporting measures.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pplied skilled; curriculum
1 建立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课程体系的必要性
打破传统的“7+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课程体系,必须改革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强化技能应用,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近年来武昌工学院在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和制定之前走访大量的企业,包括上市公司、中小企业和兄弟院校与他们进行交流和探讨,企业在肯定应届毕业生的理论知识的同时,指出其适应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沟通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等方面不足。因此构建应用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明确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特色是十分必要的。
2 “5+3”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校企协同培养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是指校企双方要在人才的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内容的选择、实训基地的建设、组织教学、师资培养等进行全方位深度的合作。“5+3”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的构建,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实践、加强校企合作来强化技能应用。注重自主学习、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5+3”的模式,即大学四年共八个学期,其中五个学期的时间以学校理论学习为主,三个学期的时间以学校实训加上协同企业实践实验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学计划和目标。
3 “5+3”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的构建
3.1 “5+3”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课程体系的框架
5+3”应用技能型会计人才课程体系在设置上分为通识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教育、实践教学等五部分,其中通识课都为必修课,学科基础科和专业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实践教学分校内实践和校外实习(即校企协同培养)两部分。其课程体系表见表1,实践课程体系表见表2。
实践课程体系是整个实践教学的核心,建立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尤为重要。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从实践课程体系表中可以看出,在四年设计总课时2500课时左右的情况下,实践课时为在实训中心的课时加上2个学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课时与理论课时的比例达到3:5。因此构建实验、实训、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3.2 校企协同完成专业课相关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按照“5+3”课程体系”在第五学期安排必修课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报表分析、税务会计;选修课施工企业会计、法务会计、文秘会计应用文写作、生产运作管理等课程在企业完成。具体实施办法如下:(1)学生分组。以一个自然班30个人为单位,将30个同学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命名为A、B、C三组,每组10人。(2)对企业的岗位进行整合分组。为了便于管理,将企业的会计岗位分为三个组,第一组为出纳、费用总账组,第二组为采购会计、成本会计组,第三组为销售会计、报表分析、总账会计组。(3)理论课程教学的解决方案。在三个组中每组聘任一名企业的会计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完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各组教学内容的分配如下:第一组出纳、费用总账组。会计老师负责理论课程:税务会计、法务会计、应用文写作、文秘会计等的教学和实践;第二组采购会计、成本会计组。会计老师负责理论课程:成本会计、生产运作管理、施工企业会计的教学和实践;第三组销售、报表分析、总账会计组。会计老师负责理论课程: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教学和实践。理论课分小组在各组中进行,教学内容由企业的会计老师整合选择,每个组每周上2个半天的理论课,其它的时间为顶岗实习。在此过程中会计老师还应注重让学生个人自学,消化和吸收知识。
(4)顶岗实习的方案。A、B、C、三个小组的学生分别进入三个小组,进行顶岗实习,为期6个月(一个学期,包括寒暑假)
①各组岗位分工及人数如下:第一组为出纳、费用总账组(10人)岗位分工如下:出纳4人,收、支分开,收款2人,付款2人,费用4人,税务会计2人。第二组为采购、成本会计组岗位分工如下:采购会计4人,成本核算6人。第三组为销售、报表分析、总账会计组,销售会计3人、总账4人、报表分析3人。②实习的程序。A、B、C、三个学生小组分别进入三个会计组,在进入的会计组中顶岗一个月,一个月后再轮流更换,三个月完成一个顶岗实习周期,六个月完成2个顶岗实习周期。在实习的过程中,由企业老师手把手的教学生,遇到问题由企业老师集中解决,在每个会计组中学生可以进行轮岗,比如:在第一组中出纳岗位一般在15天左右就能熟悉业务,费用会计在15天左右也可以熟悉业务,所以在这一个月中可以轮岗;第二组采购会计在20天左右就能熟悉业务,而成本会计在25~30天才能熟悉业务,那么在这个月中,不能轮岗只能在下一周期中轮岗。学生在第八学期的时候再回到企业继续顶岗实习,让他们在这个顶岗实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技能。
3.3 确保学生在企业进行实际顶岗操作的连续性与责任性
3.3.1 确保实际顶岗操作的连续性
学生完成第五学期顶岗实习以后,回学校上课。由于在企业是顶岗实习,那么这个岗位就空出来了(第六学期,岗位空缺)必然影响企业正常秩序,而上一级的学生现在刚好是顶岗实习的时间(第八学期),让上一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未来的就业方向,在这三个小组中选择适用自己的岗位来完成顶岗实习,相邻的两届学生进行有效的对接,岗位空缺问题就迎刃而解,实际顶岗操作的连续性的问题就解决了。并且校企合作让学生进行全方位创新实践,扩充学生知识面,分岗位分方向实习、轮岗,可以解决会计专业一个单位只能容纳二个人的困境,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技能。
3.3.2 确保实际顶岗操作的责任性
①对学生进行企业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的培训。让学生知道企业各项规章制度,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重要性以及安全性。②签订培养协议。企业与学校、学校与学生签订培养协议,确保顶岗实习的内容落实,达到应用能力的提高。
3.4 保证企业相关工作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分层分级;学生;课外活动体系
一、目前高校学生活动开展的现状
在校领导的关心、校团委和各级团总支老师的直接指导下,高校各项活动全面展开,涉及体力的,智力的;有娱乐性的、公益性的等方面,活动开展井然有序,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着实达到让学生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目的。但是在成绩的背后,我们更应该看到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曝露的一些问题。
(一)各团体活动之间缺乏统筹,冗余度高致使活动多而泛
我们知道除了团委直属的各学生组织在举办活动之外,学校的一些其他职能部门也在举办着各种活动,如保卫处的征文,勤工助学中心的义教活动。无可置疑,各个组织举办的活动目的都是增强和提升师生思想、知识和能力,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和激发广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然而,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各个团体组织的活动之间就会有冲突和冗余,可能学校在一个月内会有好几次征文活动,爱心社和勤工助学中心同时都在做招募义教的宣传。这样不仅影响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也给学生精神上造成极其疲倦的感觉,而这种情况常此以往,让学生产生一种倦怠思想情绪,致使最初的兴趣减弱,同时也可能降低学生的参与热情,导致活动参与度低。潜移默化,长久以往,必将影响校园文化建设,行成不好的校园氛围和风气。
学校各级团体组织种类繁多,基数大,数量也多。据不完全统计,就各个学院的院级活动(面上的活动)每学年就有30个左右,还不计对于各个年级、专业、班级的针对性活动和学校校级各组织、组织的活动。这种高密度的活动,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效应,对活动产生厌倦的心理,最后直接导致学生对活动的反感。大量的活动,势必影响活动的质量,甚至可能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背离了开展活动的初衷。
(二)活动计划性强,任务化加重,致使学生能动性弱,活动意义降低
活动的计划性强,多数活动计划安排基本上都是由有关部门直接下达文件指定活动的主题,并指定具体的活动内容,指定活动负责人完成活动最核心的部分—策划工作,而其他学生的角色只能是群众演员,按“导演”的指令来发放宣传单或完成调查问卷,活动过程缺乏灵活性,完全就是为了完成文件上的任务而在做活动,没有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活动意义明显下降。例如爱心社的招牌活动—毕业捐赠,已成为高校和爱心社的传统,也是全校范围内的大型活动,每年在学校的阶段都是非常成功的,确实募集到不少衣物和书本,数量达数十箱,这不能不说是阶段性的胜利,但是学校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把这些东西送到能够发挥这些衣物价值的地方去,这种筹的到送不出的活动不是学校开展活动的初衷,鉴于这种情况,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活动策划中加上提前联系需要这些物品的单位,适当调整活动的范围和期限,使活动的效率和价值做到最优?再如针对主题团日活动方面,是不是能够真正走出象牙塔,走近真实社会,深入结合社会背景,紧跟时代特色?如开展学雷锋日主题团日活动,为老人和孕妇提东西送他们回家,紧扣“助人为乐”的主题,走进了社会,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好的反响。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三)学生谈活动色变,烦而避活动,畏而远活动
学生参加活动都想能够从活动中切实锻炼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这也正是校方举办活动的目的,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的,活动中根本没有自己的自主性,自己的一些想法不能在活动中被采纳应用,觉得自己的价值根本没有发挥的机会,面对如出一辙的活动模式,只能无奈地避开活动,开展活动的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主体也是学生,因此学生才是创新的主体,是创造性思维的来源,脱离了这个主要矛盾而主观开展活动只能造成孤芳自赏的局面,势必达不到活动的原本效果。面对科技活动,理工科的同学往往心向往之,但也只能望而却步,虽然自己已有足以参加活动的理论知识做铺垫,缺少了领路人,单单知道单片机的定时器和计数器的功能,但具体用到来计算一分钟脉搏的跳动次数时,不知道单片机的定时计数作用在具体问题中怎样应用,参考些什么资料等等,从而导致了害怕具体问题,害怕科技活动。再比如说,班级里的一些文艺活动,有的同学没有特长,而且这样的学生还不少,不能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显然在类似的活动中,有特长的学生往往包场,而没有特长的学生往往总是充当观众,角色意识已经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了定势,似乎谁该做什么早已有了明确的分工。因此,在组织这样的活动时,应力求避免少数人或者精英分子承包节目的状况,而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通过引人入胜的智力探索和开拓,培养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并给他们带来愉悦,从而使学生产生自我肯定的萌芽。也许有些内容看起来非常简单,在其他人看来简直不值一提,但只要是自己最闪亮的一点,都应得到大家的尊重。况且,这些学生能够勇于展示自己,是需要足够的勇气的。唤醒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和自尊心,就是活动的要义。如果活动总是局限于几个人,久而久之势必打击多数人的积极性,使大多人望而生畏。
二、探析这种现象的原因
学校对各种团体组织的活动没有按照分类进行完整的统筹规划,导致开展的活动杂而乱、主次不分、冗余度高。活动内容陈旧,出现“年年岁岁划相似,岁岁年年三两套”的现象。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发展,而学生活动的内容却没有改变。缺乏新意的学生活动,学生怎么可能有参加的积极性?活动形式单调,缺少引力。不少活动习惯于采用自己熟悉的形式开展活动,如校内宣传、校外宣传、发放调查问卷、总结晚会等。学生活动本身应该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如果重复同样的几种形式,即使内容新颖,也是难以吸引学生参与的,就如天天吃同样的菜肴,人没有胃口一样。活动目标不准,难以达成;许多活动主办方在确定活动目标时,缺少深入的思考和对学生、条件等的研究,对目标的把握不准确,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过高”,或“大而空”,如空中楼阁、水中捞月;一是“过低”,不符合学生发展的实际。前者,其实是没有目标;后者,其实是没有提高。这样的活动,自然是低效,或无效的。活动主体缺失,没有实效;所谓活动主题缺失,指的是学生不能参与活动中内容、目标、形式等的制定,亦指学生能真正参与于其中的活动并不多。学生活动的教育对象是学生,参加活动的主体理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虽然,这个道理许多活动负责人都是懂得的,但是,一到具体情况时,却是指导老师不敢放手,思想顾虑过多。而且,许多时候,在学生活动中重复着教师与几个“负责人”之间的对话,大多数学生当观者的现象。可见,缺少学生全体参与的活动,不可能是有实际效果的。
三、分层分级学生活动体系建设的构思
针对上述高校学生活动开展的现状,分层分级学生活动体系建设是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利于改变现在的活动情况,也有利于校园文化的建设和良好校园氛围的形成,助于高校的内涵提升;同时,应用分层分级学生活动体系,可以更有针对性的培养高素质人才,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让他们更好更高效率的成长成才。拓思路、促创新、抓落实,真正把重点打造成亮点,以重点活动的突破带动高校活动的全面活跃,以实施重点活动的新成效推动高校学生活动体系研究的新跨越。
1.对活动内容和性质对活动进行分层分级,适当缩减活动数量,重点提高活动质量
校园活动的目的无非在于对于学生的能力延伸、技能补充、娱乐休闲等方面;而对于校园活动的分类,可以将各种活动分为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等。分清各类活动的作用和性质,明确了解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演讲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还只是为了丰富学生生活,陶冶情操,或者缓解学生压力,单纯的娱乐而已。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主线,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体,切实以实际情况为指导开展活动,在新学期开学之初,加强稳定思想确定新目标教育,把学生的思想从假期的松弛状态中拉回到新一学期的学习和校园生活中,明确这一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学期中开展一些科技赛事,如科技立项,社团活动月的活动,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学期末,紧张的复习期末考试之中穿加一些娱乐活动,缓解强复习压力下的紧张情绪。对于各式的学生活动,校方应按照“从严从高”的要求,高质量地策划活动、举办活动,重点在实际价值重大的活动上取得新突破,确保出力作、出精品。
2.活动举办方做好分层分级,做好统筹规划,力求重点重心活动
积极协调,力促活动落实做到,统筹全盘,工作扎实推进。统筹规划,这个任务我认为应该以加强各学生团体之间的交流合作为主,如勤工助学中心的征文活动和其他学院特殊节日的征文活动是不是可以和校学生的学习部协商,在他们的征文活动中加上自己征文的主题,奖励机制等,这样一样可以把活动搞好。这样做的好处缩减了过多活动可能带来的重复冗余。
3.根据大学生的培养方案对各年级同学的不同能力需求进行分层分级,力求活动的实效性
活动也应该视各个不同年级的特点及实际情况来定质定量。大一是一个迷茫的过渡期,对大学的不懂和自己专业的陌生,针对大一的学生以引导大学学习方式转变和认识自己专业教育为主,结合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教育,让大一的学生“识”专业,“知”自己,因为时间比较多,专业知识相对较弱,鉴于这种情况,高校可以开展多种多样,提高基本素能但专业性不强的系列活动,如演讲赛、朗诵赛、书画赛、志愿者服务等。大二是深入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一年,打造专业根基的关键时期,这时期应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走近高年级的同学,深入了解专业,拓展知识面,从专业中得到乐趣;大三是学习专业知识的一年,有了大二的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就可以增加学习的侧重点和具体性,大四时运用专业知识,做专业相关课题的一年,有了前面三年的准备做铺垫,顺利走好大四便是顺理成章的。这就是大一识专业,大二爱专业,大三学专业,大四做专业的教育思想,在分层分级时应考虑各级同学的具体情况。活动的开展,必然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社会阅历、知识储备的实际,随着年龄增长,活动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要求越来越高,精神追求也呈递增趋势。
4.根据各学院专业的特色进行分层分级,为社会培养更专业的人才
在分层分级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各二级学院的特点和学生具体培养方向。明明是文科性质类学院专业,却要去精湛于理科项目活动。就像要法学院去竞争科技类诸如电子设计类活动,无非以卵击石,对于未来自身的发展没有太大实际帮助,同时,还浪费时间,打消个人积极性。正如经济管理学院的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法学院的模拟电子法庭都是针对性很强的学院特色活动,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在活动中发展思想,开拓思维,是应该提倡并继续发扬的。
分层分级的活动体系较传统活动体系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更符合社会日益变化的对人才的需求。合理开展分级分层,将达到怎样的效果呢?
4.1学校更好的对活动进行宏观掌握和合理统筹规划。对于计划安排活动的数量和内容,及要达到的目的和作用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学校可以根据对学生的希望来安排活动。随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思想动态快,建立这样的分层分级活动体系可以让学校随着学生的适时的变化来调整部分活动安排来促进学生和活动的切合,更高效率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来适应飞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4.2对不同年级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在学校给学生一个合理规划的同时,学生在参加活动中也潜移默化的对自身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在学生没有形成思想的时候引导,在学生已经形成思想的时候更加促进学生素养的提高。
4.3让各学院各专业学生能更针对于他们的专业进行发展,也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经历和活动资源在他们自身的专业和自我规划领域有进一步的提高。这样会使学生更专业、更敬业,更符合社会的需求。
四、结束语
通过分级分层体系的研究,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将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校园氛围将得到极大的改善,同学们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会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校园生活如火如荼,将极大提升学校内涵,培养大批量的高素质且专业性强的学生,促进学校更加快速的发展。
作者简介:
汤洪棉(1980—),男,浙江杭州人,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曾靖婷(1983—),女,重庆沙坪坝人,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总支书记,助教,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全洪兵(1975—),男,四川万源人,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