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道德问题范文

社会道德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道德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道德问题

第1篇:社会道德问题范文

一、 当前高职生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1、缺少系统的道德知识 ,道德认知水平相对低下

高职生是社会变化较为敏感的群体。面对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 ,他们在成才奋斗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轻视了良好品德的养成,重才而轻德 。似乎市场经济的机制 中知识和能力才是硬指标 ,理想和道德都是空话。因此,一部分高职生忽视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的学习,忽视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学习和对世界上其他民族优良道德思想和文化传统的学 习,结果导致其道德基础理论知识贫乏 ,道德观念容易变化,道德判断不够准确和客观。在他们看来 ,社会上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就是相互利用”,更有学生认为 “人与人就是相互竞争不择 手段 ”。显然 ,没有正确的道德认知当然无法进一步完成道德社会化。

2、缺少 坚定的道德信念支撑 ,在道德情感上比较淡漠

近年来党员干部存在的腐败现象、封建文化的沉渣泛起、西方腐朽文化观念的渗透,使学校正面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形成反差,面对社会上存在的些不良风气,如、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等 ,尤其是关系到高职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如看到考试作弊的同学得到了奖学金 ,看到毕业时找门路、送礼的才能找到好工作时,给高职生造成了思想困惑,直接影响着高职生的道德观念的确立和道德行为的选择,使一些高职生斗志涣散、消极悲观,导致其思想和信念的失落 。没有坚定的道德信念作支撑以及道德情感上的淡漠致使高职生无法正确完成道德社会化 。

3、道德自我约束力较小,在道德意志上显得软弱

高职生在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如果缺乏克服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他们自我控制能力和忍受挫折的能力就较弱 ,在善与恶的抉择中优柔寡断 ,在物欲和外力的干扰下难以构筑起坚固的道德城墙,以致丧失应有的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甚至连最起码的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基本道德准则也难以遵循。道德意志上的弱化使得高职生无法坚定地完成道德社会化 。

4、道德认知未能外化为道德行为,在道德实践上知行脱节

就目前而言,高职生在现实中的道德行为能力相对较弱,即他们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致。例如:谈到考试舞弊,几乎人人痛恨,可一到考试,却总有人干那令人痛恨的事 ;谈到社会责任感,大家都情绪激 昂,可一到毕业,就没有几个人愿意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另外,据调查,在个人和国家利益问题上 ,高职生在价值观念上认同国家利益的道德评价标准 ,但在实际行为的选择上又认同个人利益或个人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道德评价标准,“知”与 “行之间存在较大的距离。高职生对 “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你认为应该……,而实 际上你会……”这一 问题的回答中,有很多人认为应该 “以集体、国家利益为先”,而实际上会以 “集体、国家利益为先”的只有一小部分,更多的人则选择了 “视情况而定”,也有少部分人选择了 “以个人利益为先”。这表明了高职生的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脱节现象 ,也表现出高职生道德价值评价标准的困惑和矛盾。道德实践上的知行脱节必然使高职生道德社会化中断。

二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德育合力教育机制

1、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德育阵地合力机制

高职院校德育的阵地有三个:一是学校 ,二是家庭,三是社会。在以往的工作 中,虽然家庭和社会也发挥 了一定的辅助作用,但是人们对它们的重视程度、具体措施和工作力度都明显不足 ,合力作用尚未真正形成。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高职院校德育合力机制,应该做到:首先,协调好学校与社区教育机构的关系。社区教育机构应制定规章制度,统一要求,落实任务,定期交流经验,要求各方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对培养教育高职生尽职尽责。社区教育机构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高职生道德社会化要顺利地进行,就必须协调好学校与该机构的关系,利用社区教育机构的独特优势,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其次,协调好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建立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学校联系学生家庭的有效途径。

2、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德育施教主体合力机制

我们历来倡导的高职院校德育机制都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然而,在实际工作 中,由于主客观种种原因,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贯彻落实的并不理想。高职院校德育主管部门之外的机关、单位和其他教学、管理人员投入高职生德育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甚至有的是有名无实无所作为。因此,应大力整合各种教育力量,使其形成合力。一要明确“党委统一领导”的领导机制。二要党政齐抓共管;三要特别强调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四要特别强调高职生自我教育的作用 。

第2篇:社会道德问题范文

第一,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职业道德建设的为重点,把诚信作为道德规范的核心,使社会从业人员把诚信内化为深层的道德需求,形成良性的职业道德基础,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提供坚实的保障。职业道德伴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性的劳动分功而逐渐产生,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涵盖了从业人员的进行各种职业活动的人际联系。而社会诚信体系的构建就是在各种社会关系处理中实现诚信这一核心目标,所以职业道德建设在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道德体系的同时,也为实现社会诚信奠定广泛的社会基础,是构建社会诚信体系的助推器。第二,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重要外部保障。职业道德建设不但需要从业人员内在的道德自省,还需要外部社会环境的道德监督和评判。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强调形成社会整体的诚信氛围,对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诚信道德养成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业人员在社会诚信体系中用统一的道德评判标准,实现自身客观公正的道德评判,并以诚信这一指标对自身行为进行校对,实现职业道德建设的自觉性,通过社会诚信体系这一外部环境对职业道德建设产生巨大影响。

2当前职业道德与社会诚信的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相叠加的特殊时期,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正如《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指出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从职业道德的角度看,国家公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导致腐败滋生,不仅阻碍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发展,而且影响了国家发展的稳定。公共服务事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的缺失加剧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医患纠纷”不断升级,“教育失德”不断出现,成为的新燃点,加剧了社会道德滑坡的速度。而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工程质量等诸多问题则一次次拷问“社会的良心”都去哪了。从社会诚信体系的内容看,个人诚信缺失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假文凭、假证、假发票等等;企业失信则更是比比皆是,恶意违约、制作假账融资、百年老店使用过期原料等等;政府失信表现为“朝令夕改”、“暗箱操作”、“欺上瞒下”等等,这些行为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影响了经济运行发展,更动摇了国家稳定的根基,甚至损害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形象。究其原因,有历史遗留的问题,有法制体系不健全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壮大,物质文明急速增长,而精神文明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社会道德体系建设并没有实现与时俱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在社会经历巨大经济变革的同时,原有的道德规范被打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新的道德规范无法在短期内完全达成社会共识,造成了社会道德迷失的真空期,多举并发不如逐一击破,因而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突破口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成为不二之选。

3以职业道德建设为突破口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职业道德建设的继承性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奠定了历史的基石,而职业道德建设的多样性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铺垫了最广泛的人际基础,同时其特有的实践性也为构建社会诚信体系快速实现与时俱进提供了可能性。职业道德建设包含多方面内容,必须抓住要点,以点带面,推动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

3.1追本溯源———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通过培养社会成员的职业道德意识,通过意识影响行动,把内化的职业道德素养外化为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通过教育这一途径,树立社会成员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在具体社会实践中不断强化这种正确的理念,把思想转变成习惯,实现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实现内在自省,外在自律的常态化。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胜任力,只有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充分发挥职业道德教育的正效应。

3.2画龙点睛———营造社会舆论正确导向

职业道德建设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正如英国思想家赫青黎所说“,在许多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并非出自对法律的畏惧,而是出自对同伴舆论的畏惧”。社会舆论能为职业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正确的社会舆论可以起到道德监督员的作用,而错误的社会舆论则使得职业道德在社会实践中出现校正的偏差。在全球化的今天在互联网时代,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超过以往的任何一个时期,而职业道德的建设除了依靠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外,必须接受社会舆论的价值评判,因而打造客观、公正的社会舆论环境是职业道德建设的必然选择。

3.3防患未然———加快完善法制体系

第3篇:社会道德问题范文

 

关键词:Internet 道德意识 道德规范 道德行为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正逐步从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迈进)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各国正在规划和实施适应信息时代的全国性、乃至全球性高速信息公路。世界土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已相继建成了国家级的计算机网络,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Tnternet据统计一,到19年1月为止,全球已有194个国家和地区联人了Tn-ternet。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它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作和学习方式

    1道德意识方面(领域)

    1.1道德相对主义盛行

    后现代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你想怎样就怎样”或者“怎样都行”),非中心主义,多元化,表面化,无终极目标等等,直接源于后工业社会生产形式、组织形式和文化格局但是在信急高速公路的雏型Tnternet网络世界中,道德相对主义却找到了它最适宜生长繁延的领域。这是因为:

    (1)Tnternet没有中心。在科学家们设计Tnternet的前身ARPANET时,军方就要求这个网络没有中心这样做的理由是.不管网络的哪一个特定的点受到攻击,’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够正常工作。这样Internet就成了一大片相互联接在一起的网络,没有哪片网络统治哪片网络,也没有哪片网络是主要的Internet成了一个绝对没有中心的网络世界

    (2)Internet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从地理角度讲,Internet覆盖在整个地球的表面。而地球也是一个球体,在这个覆盖于球体的网状物中,既没有开始的地方也没有结束,意味着没有终极。一进人这个由光纤电缆和调制解调器构成的世界,你就变成了电子化的飞速运动的存在。这种状态,除了使人忘记对终极目标的追求外,也会让他不想对任何东西负责。因为作为一个个体,陷在无边无际之中,他无法觉得自己有能力对任何事情负责。也就是说,小小的个人在无边无际的网中的无能为力,为道德相对主义提供了最好的土壤和借口,造成道德相对主义的盛行。

    1.2无政府主义泛滥

    Internet当初的设计思想,是让信息在网络中能够自由的传播,这样,当网络的一部分遭到袭击时其它的部分依然能够正常运转。当这种思想变成现在的Internet事实之后,使你在网上实施言论控制成了一种不太容易的事情。

    眼下的Tnternet像一片藤草丛生的荒野。在这里,还没有政府机构诞生。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领导和主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拥有网络的一部分。没有谁独自拥有Internet,因此,Internet就没有一个最终的管理者。美国政府和各个地方以及机构的网络,再加上外国的网络造成了今天的Internet。在这当中,谁都没有绝对发言权,没有谁说了算。但同时,谁又都有发言权。

    这样,Internet成了一个容许真正言论“自由’,的地方,一个彻底“民主”(或无政府主义)的地方,一个无法无天的地方。在这里,任何人可以按照他自己的原则(或者不要原则)说任何话,做任何事。在Internet上,一个人不需要承担自己的义务和责母,由此可以滥用自由的权利。

    1.3人际情感的疏远

    人际情感是需要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来维持的。而在网上交流时,我们的言谈举止都被转换成二进制的语言,我们的音容笑貌以数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传播,我们成了数码化的存在:Degital Beingo Internet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之间的交流,这与现实生活中人与人的直接交往相比,人与人之间的隔离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大了。尤其是Internet所提供的跨时空,跨地域的多人参加、多向交流的技术,使人们更容易沉溺于网上交际,使现实生活中的交往机会减少,人与机器的接触却日益频繁,而终日与电脑终端打交道,同他人的社会交往会被削弱,使家庭成员之间,邻居之间,同事朋友之间的感情联系淡薄。

    2道德规范方面

    2.1对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冲击,其约束力减弱

    网络社会是人类为自己开拓的另一个生存空间,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基本上还是没有法律规范,没有道德规范的寝化社会,人们只是按照自己在现实社会中的人生体验来约束自己。这对建立在现实社会基础上的传统的道德规范形成巨大的冲突,使之约束力明显下降。目前网上的道德规范是非强制性的,只能靠个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样网上人是否遵从道德规范,也不易察觉和监督,而不像现实社会中的道德要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三者同时来维持。因此建立在网上的道德规范约束力减弱。

    2.2使道德规范在量的规范上不断扩张

    从历史的运动来看,人类社会规范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这表现为道德规范的适用对象的范围在总体上趋于提高和扩大。网络世界的发展对形成和发展道声德标准,制定新的规范开拓了新领域,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在网络中,同样需要教养,网络行为和其它勘社会行为一样.需要一定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因此.世界各国纷纷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道德规范,这些规范涉及网络行为的方方面面,从电子邮件使用的语言格式,通讯网络协议,到字母的大小写,电子邮件签名等细节都有详尽的规范。例如美国华盛顿一个名为“计算机伦理研究所”的组织,推出“电脑伦理十诫”,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中指出的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等等。所有这些规范都是对原有道德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使其在量上不断积聚和扩大。

第4篇:社会道德问题范文

    罪的行为,这都属于会计人员非职业道德的行为。会计人员非职业道德行为的原因和表现主要有:

    (一) 职业道德品质败坏,贪财贪色贪权会计人员中的极少数一部分人,由于长期不注意自身道德修养,为了追求奢侈生活、个人享乐,经不起金钱、权力和美色的诱惑,采用欺诈、弄虚作假的手段大量侵吞国家财产,给国家和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

    (二)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失去职业道德在现阶段,我国绝大部分会计人员主要是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工作,一些平常较为敬业的会计人员在面临授意、指使、强令其伪造、变造会计资料时,出于无奈被迫放弃职业道德、失去原则违心操作。

    (三)缺乏敬业精神,会计职业胜任能力较差

    目前我国会计人员队伍中,有些人在工作中表现出马马虎虎,敷衍塞责,工作热情不够,积极性不高。要做好会计工作,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态度,还要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和较强的工作技能。

    二、 会计职业道德存在问题的原因

    1. 法律制度不健全。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内心法制观念的加强,人们越来越知道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切身权益, 但是随着各种各样的事件发生也发现很多法律并不健全, 尤其有些会计领域现在还无法规, 有些会计领域虽然有法规、制度,但是执行起来相对较难或者不执行,有些会计政策不是很完善,执行起来可“变通”,很容易有漏洞可钻。有些会计法规制度已过时,需要修订,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会导致会计造假者有机可乘。

    2. 利益驱动及会计职业的从属性令职业道德滑坡。利益包含“单位利益”与“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而单位利益居首。采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手段单位可骗取各方信任,且因此获取投资与贷款及降低税金支出等。

    3. 会计人员理论水平低业务能力欠缺。会计因为是和钱财物打交道,所以一般情况下,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都是领导信任指定的人,很少去关注受过的教育程度,现在很多一线工作的人员很少有大专文凭,也很少是专业会计学出身的,这种情况决定很多会计人员缺少足够的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加上有些单位的业务量不大, 会计从业人员更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

    4. 监督机制缺乏。当下因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许多因素和市场经济不能相互适应。因会计监督者独立性的缺失常常导致内部监督仅仅流于形式。外部监督受“任务重、点多、面广”的影响又加之注册会计师体制恢复创设太短、以及知识老化等,皆和所要承担的任务与所需要实现的目标无法相适应,无法由外部监督保障会计信息质量。

    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1.建立完备的道德教育体系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建立一个配套的道德教育体系,要把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渗透到专业学习内容之中,应将道德教育、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从事会计职业之前就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为以后正确对待自己所从事的会计职业,做到敬业、乐业、勤业,为其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形成以会计专业在校生教育、岗前教育和后续教育多层次的、完备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结构。

    2.从机制上制度上加强建设

    虽然《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法》对会计职业道德有了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但是我国现有会计法规和法律还没有一个专门系统的会计职业道德规章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对这方面要求越来越高,让执法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也是为了建立完整的会计职业道德体系。

    3.强化法制监管

    结合国情,对相关法律规章进行修改完善,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经验,增加“民事赔偿制度”,对造假生成的损失,依责任大小承担,明确及加大“单位负责人”所赔偿的比率,如此会计信息使用者在受到虚假信息侵害后即可凭条款提起诉讼。

    4.全社会宣传会计职业道德,营造整体良好氛围

    环境对一个人的行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因为对普及《会计法》起步较晚, 所以对社会公众普及相关知识,提高公众的识别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大事。在全社会积极开展舆论监督,让大家认识抵制行业错误言行、在全社会进行全方位多渠道地进行会计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通过营造浓烈的舆论氛围,使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逐步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深处,从而达到净化会计从业人员的内心世界,改善人们的认知标准,从而建立符合道德规范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一个单位领导做一个好的榜样好的示范,能在会计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成为全体下属的表率楷模,这样才能更好的要求下属遵守行业规范。也可以选择在不同的单位、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会计岗位中选出先进典型进行示范,组织先进典型现身说法,对先进人物进行表彰,通过人们之间的互相学习、互相感染、特别是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水准较高的先进模范人物的传、帮、带,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宣传教育来影响财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全社会做到各尽其责,相互配合,齐捉共管,形成合力, 更好的搞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所有会计工作者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全社会营造出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

    参考文献:

第5篇:社会道德问题范文

一、会计职业道德

1.会计的概念和职责

马克思说,“会计是生产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这个概念赋予了会计既有核算职能,又有管理智能。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除了对本单位、本部门的经济管理负有责任外,同时也担负着社会责任。会计职业道德的优劣必然直接影响会计职能的发挥和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企业人道论坛协会会长约翰·马雷斯在其所著的《企业新概念》一文中说:“今天世界出现了一种崭新的企业新概念,即企业已不再被看作本文由收集整理创造利益和财富的工具,它必须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负责。”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提高社会责任十分重要。

2.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现状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过程当中,绝大多数会计人员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坚持原则、兢兢业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部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淡薄,无视法规,弄虚作假;追求私利,监守自盗,执业态度不端正,缺乏敬业精神,使会计造假案件越来越多,造假的数额越来越大,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十分严重,如“银广厦案”“蓝田股份案”等,给社会造成了重大损失。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失范具体表现在不坚持原则,不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伪造、篡改、隐匿、毁损会计资料,编造虚假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对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或经济指标,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决策,扰乱了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

3.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原因

会计人员自身法制观念淡薄是最直接的原因。法律法规、单位管理体制和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也是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会计人员的待遇偏低,会计人员的技术职称、考核考评体制体系不健全,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打击会计违法犯罪措施不力等,也使一些会计人员心存侥幸,利用职务之便违规违法。

4.会计职业道德

所谓会计职业道德,就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各种经济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具体表现为会计人员爱岗敬业,尽职尽责;遵纪守法,不贪不占;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勤学苦练,技能独特;诚实守信,服务社会;强化服务,参与管理;切实对单位、对社会公众、对国家负责。它是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活动、处理会计关系时形成的职业规律、职业观念和职业原则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5.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

(1)建立健全配套的职业道德教育体系。一是在校阶段的教育,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从事会计工作之前就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二是加强会计人员从业的继续教育。加强业务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使会计从业人员时刻牢记职业道德,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品格。

(2)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根据会计人员的岗位情况,建立检查、考核、评价、奖罚制度,并与其岗位资格、提职、晋级、精神与物质奖励等结合起来,促进会计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效率。

(3)完善单位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净化会计人员的工作环境。单位要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会计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人员之间分工科学,职责明确,形成既能相互协作又能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

(4)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和会计职业道德评级方法,它包括内部评价和社会评价。要把正确引导和舆论宣传相结合,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搞好。

(5)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大惩治力度,强化会计人员道德自律。适度增加对会计造假、信息失信的经济惩罚力度,使造假的预期成本大于造假收益。

二、会计社会责任

1.会计社会责任的概念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除了受托从经营者角度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确认、计量、报告以外,还负有向所有与企业经营相关的社会集团提供会计信息的责任。会计人员向社会集团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是担负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因此,要求会计人员遵循职业道德,带着实事求是的诚信态度,忠于职守不偏不倚地按照会计法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要求,提供符合要求的会计信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时期,要建立良好有秩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必须以单位会计社会责任的建立与实践作为其保障。

2.会计诚信责任

会计诚信责任是会计社会责任的保障,因为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正,诚实守信,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客观公正地把现实的经济状况反映出来,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服务。所以,对会计来说,诚信是财富,有助于业务的开拓与市场的占有;诚信是财源,不仅可以使客户增多,扩大实力,而且可以使合作者增多,从而在合作中取得利润;诚信还是品牌,是巨大的无形资产,一旦丧失就意味着企业失去了走向市场的通行证。

3.依法纳税的责任

依法纳税是单位会计基本职责。依法纳税对国家和人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国家的血脉,没有税收就没有国家繁荣富强,就没有人民的安居乐业。纳税人缴纳的税收,为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强大的物质保障。纳税人依法纳税拉动了地区经济和财政收入增长,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产生更好的利益引导作用,最终实现推动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税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正是通过纳税人缴纳的税收筹集财政收入,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加强国防和公共安全,促进科学技术、教育文化、卫生和社会保障事业提供支持。

三、加强会计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第6篇:社会道德问题范文

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教学,才能够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并且能达到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更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达到能力的提高,符合实践活动的各种条件。实践教学的本质是把学生放入特定的知识环境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进而对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实践教学在自然知识方面表现为对已经得到验证的事实进行正确与否的判断,实践教学在社会知识方面表现为对社会事件的发生、结果及影响在价值和效果层次上的分析,实践教学在人文领域的表现则发展成为特定情形之下精神层次方面的内容。

2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认识主要是看其是否具有相关文凭。这种情况造成的后果就是学校对在校学生的教育侧重在了能否取得文凭的专业考试上,随之而来的就是应试教育完整无缺的体现到了社会体育专业当中。改革开放之后,社会体育专业在高校中大多数都是新的专业,这样的新兴专业存在着基础设施不健全、师资不完备等一系列的问题。在部分的高等院校教学中,社会体育专业只上普修课,很少组织学生进行专业培训。在高校对社会体育专业的普修课的课程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教学人员不重视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近10年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状况来看,有250多所院校已经开办社会体育专业,并且办学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随着人们对日益增长的体育娱乐有越来越多需求的情况下,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市场中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位置。他们在市场中的就业情况仍然令人堪忧,他们中的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选择了从事其它与社会体育行业不相关的职业,部分学生选择了到与社会体育专业有关的培训机构中去实习然后再就业。实际上出现这种情况主要的原因是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我国的大部分专家、学者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理论研究上,对社会体育实践教学应如何开展则很少涉猎,即使有些学者谈到了要重视教学实践,也都没有对实践教学具体应如何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3以市场为导向探索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发展对策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应如何发展引起了大众的广泛深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健身房、体育场馆等各类体育设施在市场中蓬勃兴起,随之出现了各类与健身相关的消费行业,这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来说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好机会。

3.1建立健全符合市场的实践教学基地

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基地是保证教学实践计划顺利完成的基础。高校给予学生固定的实习场所,能够达到让学生把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高校与实践基地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就使得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和有力的市场环境基础。在另一层次上,对于实践教学基地的场所选择应该比较广泛,既可以是健身房,也可以是体育公司等能够让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得以充分发挥的地方。此外,各高校在对资源的利用方面,应该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态度。高等院校培养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应符合国家的人才培养标准,在进行过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培训后,能够成为一名出色的体育服务工作者,从事体育方面的教学或指导。

3.2完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以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在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教学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材由各个学校自行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在不同的区域文化水平差异较大,学生的体能素质也各有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律选择普通高校的体育教育进行授课和考试,则明显不符合实际,各高校应该根据现行的市场经济原则,合理的选取教材进行讲授。这样合理的安排课程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的兴趣,也对学生毕业后从事指导体育活动有很大的帮助。高校在进行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时,应该在以市场为原则的指导下充分考虑到设置的实践课程要具有针对性,主要面向将来致力于从事体育事业的专门人才。让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摸清市场对社会体育的需求与供应,明晰社会对专职体育人才的需求和实际就职过程中存在的差距,防止偏离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综上所述,我国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课程设置还需要不断的探索。但是无论今后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如何发展,都要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上,以市场为依据和准绳,培养出适应经济建设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4建立适合市场规律的实践教学基地

经济是市场的推动力,同样市场又是经济的拉动力,经济与市场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有良好的实践环境,我们就要对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规范,首先就是高校一定要有固定的实践基地并要长期的与之建立合作关系,高校在选择基地时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有所局限,例如:不要仅仅局限于健身房。高校要做的是要面向全社会的体育公司,特别是应该选择那些可以发挥体育专业的地方进行实践。这是当今时代的需要,也是时代的发展趋势。社会体育专业教学实践基地的选择更应该以社会的需求为前提,以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同时各大高校在基地选择上还要注意资源的利用,要做到以学校为中心向社会全面发展的方式来建设实践基地。

4.1建设社会体育专业校内教学实践基地

校内实践基地可以说是学生最基本的实践基地之一,学生在学校基地可以边学习理论边从事应用实践。高校的实践基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场所之一,学生可以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进行实践,在实践中遇到困难还可以重新学习理论,这个场所是学生步入社会实践的起点,学生通过在校内实习,可以同时提高基本技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4.1.1校内的多媒体教室和实验室。

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的重要实践基地之一,学校主要通过多媒体以及实验室教学来完成教学实验、专业实践、理论受教、了解实习任务等工作。对于社会体育专业而言最重要的实验室当属生理实验室,因为这是每个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经之地,它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解剖知识及人体的特征,学生还可以在此实验室对人体的体征指数进行测评等。对于一个社会体育专业学生而言,基本的解剖知识及生理测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而多媒体教学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手段之一,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教学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

4.1.2建立课余健身俱乐部。

对于综合性院校及师范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而言其更具有市场性,学生对于实践的需求促进了高校健身俱乐部的诞生。学生在高校健身俱乐部实践更能够减轻自身的心理负担,而且也更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

4.1.3校办企业。

高校能否培育出市场需要的人才及创造出市场的经济价值是评价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标准。只要高校有能力创办企业,那么这所高校也就成熟了,高校只有创办自己的企业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

4.2建立社会体育专业校外实践基地

随着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封闭式办学已经逐步变为开放式办学,高校要根据社会体育专业的特点,相应的建立一些校外教学实践基地,校内与校外实践基地的建立,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力,同时对学校的专业建设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4.2.1社区群众体育

现在的人们都注意锻炼身体以保证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以老年人为主,很多的老年人都愿意参加社区群体育,那么这就促进了社区体育的发展,高校可以与社区联合,开办社区群体育,让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以此来实践,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场所也为社区服务带来了便捷。

4.2.2企业体育

高校要充分的利用自己的社会地位,寻找社会实践基地,社会上有很多的体育公司,急需体育专业的人才,但是一时半会找不到人才,高校可以以此为契机,与其协商,打开高校学生市场,这样可以充分的促进学生的就业,同时也可以为企业与高校带来一定的效益。

5改变体育实践教学方法

要想更好的提高社会体育教学实践的发展,我们就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以往的体育实践教学方法已经很不合时宜了,我们要在原有的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优化,其具体表现如下。

5.1要采用“导师制”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高校要对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实行“导师制”,采用技术与理论课相结合的方法,实施监测指导他们的学习、训练等,要适当的给予示范,这样才能够培养其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及创新能力。高校要建立完整的导师管理制度,对教师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实行相应的管理奖惩制度。

5.2教师要及时的接收学生实践反馈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学到很多知识,但与此同时也会碰到很多困难,教师要及时的了解这些信息,并要根据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的解决学生碰到的问题,不要让学生积压问题,如果问题不及时有效的解决会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实践效果。

5.3要严格的对教学进度加以控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严格控制进度,不要一味的追求进度而忽略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要对学生实践的过程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强化学生实习的独立操作能力。

6结语

第7篇:社会道德问题范文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社会适应心理问题 对策

一、大学毕业生面踏入社会面临的的全新环境

近几年来,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较为独立的生活环境等,很难适应,从而产生焦虑、压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就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导致偏激的行为,对个人、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和恶劣的后果。一般而言,学生从初入社会时的心理盲目适应,经过心理不适应,再到心理基本主动适应,其周期需要3―5年时间。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能力偏强的人,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心理比较脆弱、自我调控能力差、缺乏辩证思维的人,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职业社会化的关键期就在毕业后的头几年。

二、在适应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

1.理想和现实的极大反差让大学毕业生产生焦虑心理。

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无数个理想、美梦。但面对实际的工作、生活环境,不少人不能马上适应下来,不能从基层做起,感觉和理想中落差很大,就产生了焦虑的心理。还有大学生对现在工作中复杂的技术也很难适应,感觉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而且理论和实践相差很大。从而让他们感觉到很大的危机,调节不好会形成心理问题。

2.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大学生产生压抑感。

人际关系适应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中,人际关系适应最好,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朋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关系很好。但仍有一部分毕业生在适应周期内承认自己在人际适应上有压抑感。这种压抑感往往从正式开始工作即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在达到顶点以后逐渐回落。它由以下三种感受组成:一是个性失落感。大学时期允许个性在适当程度上发挥,而工作团队则是一个强调共性的地方,于是一些毕业生在与人相处时,过于压抑自己的个性,甚至为了某些需要而伪装自己。二是层级挤压感。刚从学校到社会工作,一般都要从最低的层级干起,即使同事们并没有压制年轻人的主观动机,但在工作上,尤其是在心理上,职场新人总是会感觉到来自职务地位的种种压抑。三是攀比失衡感。新进入职场的人习惯于与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同一批进入工作岗位的伙伴等作比较,比较的结果常常是优越于别人的方面被忽略,而逊人一筹的地方被放大,由此也容易产生压抑感。

3.生活的压力让大学毕业生心理矛盾感加重。

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在学校里面,大学生主要是面对学业问题。走上社会之后,大学生面临着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调查显示,在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方面,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一般情况的占中等,不大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社会地位方面,感到很好和比较好的占30%以上,一般情况的占50%以上,很差和比较差的占15%左右。部分毕业生适应较差,是因为随着职业生活的全面展开,刚刚从业的激动兴奋渐趋平缓,好奇心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三、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环境的变化。

高科技发展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充满了竞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既呈多元化又呈综合化;知识不断生产和创新,瞬息万变。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的猛增与更新速度的加快,必然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客观上决定了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不适应性。所谓生活技能是指个体能够采取正确的、适当的行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基本上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状态,对社会缺乏了解和认识。刚进入工作岗位,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有许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习。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剧,现不少大学毕业生总会发出“做人真难”、“活着真累”的感慨。

2.知识、能力的不足。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工作中明显感觉到知识不够用、能力不足。这说明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还不算高,他们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实践上还明显不足,特别是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一些重要科研课题、技术革新项目与一些边缘学科,往往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社会和学校的群体不同,有的毕业生在学校期间通过锻炼培养了自己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但走上社会面临复杂的群体,应对这些人际关系上还显得不是很适应。

3.工作、生活实践经验缺乏。

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在离开学校后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感,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经验,涉世尚浅,容易想当然地想象社会生活的美好,而又往往脱离现实条件。具体来说,一方面,从小到大,家庭教育忽视生活技能的训练,较少提供给他们生活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他们养成依赖性,遇事易激动,情绪缺乏控制,处世不够老练。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多是传授理论知识,即使是少有的生活知识讲解,也缺乏真枪实弹的实践。生活技能是在掌握了相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获得的,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继而逐步形成技能。所以,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只有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学习,才能使多方面的实际能力得到培养。工作上更是如此,在学校主要是理论的学习,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相当的差距,平时也缺乏到工作一线锻炼的机会,所以一踏上工作岗位,便感觉缺乏实践技能,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心理问题的疏导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毕业生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1)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一种健康、融洽的关系中生活、学习和发展。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学习竞赛、名家讲坛、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并以活动为纽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2)加强心理训练,增强心理素质。大学毕业生们应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基本的心理调适办法,比如通过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发泄心中情绪,可以有助于毕业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减少情绪波动的频率与剧烈程度,减少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是保障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2.正确认识自我,确定新的人生起跑点。

第8篇:社会道德问题范文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

中图分类号:R7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032-02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症状为疼痛、关节弹响、张口受限,大多数为功能紊乱,少部分为结构紊乱。其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效果不一。我们自2009年6月开始采用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共97例,男43例,女54例;年龄18~52岁,病程2周至2年。所有病例都经过拍片排除结构紊乱者。并排除颌面深部肿瘤、类风湿性颞下颌关节炎、耳源性疾病、颈椎病、茎突过长症等其他疾病。

1.2 器材与方法 选用上海曼迪森科贸有限公司生产的MDC-500I型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工作波长810nm,最大输出功率500mw。患者取坐姿,头部不动,微张口,采用激光光束直接照射颞颌关节及其周围组织,治疗头距皮肤2cm左右,功率200~300mw,照射时间5~10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1.3 疗效标准:痊愈:疼痛、关节弹响、张口受限完全消失。有效:疼痛、关节弹响、张口受限减轻。无效:疼痛、关节弹响、张口受限无好转或加重[1]。

2 结果 经一个疗程治疗后,97例患者中痊愈63.9%(62例),显效25.8%(25例),无效10.3%(10例),总有效率89.7%。定期随访,一年内复发率为16.09%(14例),但所有病例再治疗皆有效。

3 讨论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发病主要以青壮年为主,女性居多,多为单侧受累。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预后良好;但极少数病例也可发生器质性改变。致病因素包括:(1)创伤因素:很多病员有局部创伤史。如曾承外力撞击、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打呵欠)等急性创伤;还有经常咀嚼硬食、夜间磨牙以及单侧咀嚼习惯等。这些因素可能引起关节挫伤或劳损,咀嚼肌群功能失调对本症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2)咬合因素:不少病员有明显的咬合关系紊乱。如牙尖过高、牙齿过度磨损、磨牙缺失过多、不良的假牙、颌间距离过低等。咬合关系的紊乱,可破坏关节内部结构间功能的平衡,促使本症的发生。(3)神经精神因素:焦虑、紧张、抑郁、疲劳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有局部酸胀或疼痛、弹响和运动障碍。疼痛部位可在关节区或关节周围;并可伴有轻重不等的压痛,咀嚼及张口时明显。弹响在张动时出现。响声可发生在下颌运动的不同阶段,可为清脆的单响声或碎裂的连响声。常见的运动阻碍为张口受限,但也可出现张口过大或张口时下颌偏斜。此外,还可伴有颞部疼痛、头晕、耳鸣等症状。具体的治疗措施有:普鲁卡因翼外肌封闭、氯乙烷喷雾、针灸、超短波、离子导入、电兴奋及磁疗等。治疗的同时,要纠正不良习惯(如单侧咀嚼),避免开口过大(如打哈欠.大笑),保持乐观、放松的精神状态,注意劳逸结合,拔除阻生牙时注意保护颞颌关节,口腔内治疗时注意不让病人长时间地大张口[2]。

曼迪森激光的主导波长为810 nm, 属于近红外线。该波长的穿透力比Nd:YAG激光约深1.3倍,He-Ne激光约深2倍,比氩激光约深5倍。照射时可深入皮下5~7cm,能有效作用于人体深部病变组织及经络穴位,促进细胞再生,改善血液循环,消炎止痛,减轻水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深部组织病变有很好的疗效。

以往的研究指出,激光治疗对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疗效较好,对结构紊乱的疗效较差。我们在治疗中发现,激光治疗对疼痛的缓解效果最好,其次是张口受限,关节弹响缓解效果最差。对张口过大、咬硬物等急性创伤引起的、病程短者疗效较好,对嗜咬硬物、单侧咀嚼等慢性创伤引起的、病程长者疗效较差。在激光治疗的同时,还要消除咬合干扰、纠正不良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另外在治疗中要给患者带上防护镜以保护好患者的眼睛。

参考文献

第9篇:社会道德问题范文

按照《领导干部员工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和矿产开发等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我行认真开展了阶段性工作。现将具体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审批制度。按照省联社的要求制定了《XXXX》等一系列制度办法,坚持工程建设项目集体决策、会议决定;合理划分工程建设事项决策层级,严格规范了审批程序;加强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合理核定建设内容、投资规模。

(二)建立完善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按照省联社的要求制定了《XXXX》,为进一步加强工程建设项目招标管理,确保招标流程合规合法,公开透明提供了依据。

(三)建立健全严禁领导干部违规插手干预制度。制定了《XXXX》,明确规定中层(含副职)以上领导干部违反纪律规定、插手干预工程建设的一律进行问责;谋取私利的根据干部管理权限依照党纪政纪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划出了纪律红线;为进一步规范工程建设(矿产开发)和土地使用秩序,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业奠定了基础。

二、下阶段工作安排

通过各项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确保全行关键岗位和重点环节等风险防范管理进入规范化轨道。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省联社的要求全力推进专项治理工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内部监督,严格落实部门在工程建设项目、物品采购、招投标管理等工作中的职能作用,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规定,严肃履职,从源头上遏制工程建设领域腐败发生。

特此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