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

培训意见和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训意见和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培训意见和建议

第1篇: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

关键词:教育培训 机构 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2)O8-0167-01

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指除国家公办教育之外的民办教育机构,这些教育培训机构主要从事职业教育、资格认证培训、英语培训、学前教育以及开设高三复读班、奥数班等。教育培训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非常大的规模,同时由于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培训机构出现井喷之势,但是却也是良莠不齐,引起了学生和家长极大对教育培训整个行业的不满和质疑。教育培训机构应该不断增强满意度,促进自身发展。

1、增强教育培训机构满意度的必要性

1.1提高在家长和学生中的口碑

教育培训行业属于服务业,由于服务业提供的是服务,而不是实体,因此大大增加了消费者购买的难度,如何持续不断地招生,提高续费率,成为众多教育培训机构关注的重点。增强教育培训机构满意度,能够塑造其在家长和学生中的形象,提高在家长和学生中的口碑。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学习,否则,投入再多的营销费用也是徒劳的。

1.2促进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

据估算,我国教育培训行业的总需求已达到万亿人民币的规模,如此巨大的需求,再加上教育培训行业进入门槛低,对知识和管理技能要求不高,同时,教育培训行业是个典型的反经济周期行业,即便是金融危机爆发,该行业也没有受到影响,并且保持着高达30%的年增长率,种种原因导致众多人进入这个行业,直接导致该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日趋白热化。因此,学员便掌握了选择教育培训机构的主动权。只有不断增强教育培训机构的满意度,才能吸引学员前来就读,以此来促进教育培训机构的良性发展。

1.3增强在同行业中的竞争能力

增强教育培训机构满意度是一个综合性工程,不仅要求教育培训机构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经营管理才能,而且要求其能够持续不断地依据现实的需要,开发新的课程,来满足学员的要求,同时还要求教育培训机构的老师能够不断改变教学方法,来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需求。当教育培训机构能够把这些都做到位时,家长和学生的满意程度自然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也能增强在同行业的竞争能力,提高培训机构的综合实力。

1.4是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任的表现

教育培训机构和公办教育不同,属于民办教育,没有财政拨款,需要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但是,教育培训机构从事的同样是教书育人的行业,因此,需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为提高学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努力。只有,学员对教育培训机构的满意度提升了,学员们才会愿意为其提供的服务支付相关的费用。

2、增强教育培训机构满意度的措施

2.1树立品牌形象

据统计,我国教育培训机构多达上万家,但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可信赖的品牌却寥寥无几。树立品牌形象,意味着社会上主流消费者对该培训机构的认同,并且这些消费者会忠诚于这个品牌。比如说新东方,只要提起英语培训,人们便会想起新东方。在纷繁复杂的教育培训机构中,消费者为节约选择成本,便会选择已经获得社会认可的品牌培训机构,这样也就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对教育培训机构的满意度。而品牌培训机构由于前期积累下来的口碑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在后期便节约了大量的营销成本,可以将培训机构的资源向教学本身倾斜,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促进学员的成长。

2.2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按规章制度办事

教育培训机构目前存在着管理粗放、规章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成为了增强教育培训机构满意度的短板。实行科学的管理方法,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如此,教育培训机构才能成为一个“自运作”的有机体,教育培训机构的一切事宜均有制度依据,而不是在出现问题时临时想办法。教育培训机构在日常管理中尤其注意要将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分开管理,两者特性不同,因此应采取不同的管理、激励和约束措施。教师队伍是直接面对学员的,是教育培训机构的重要资产,如何管理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忠诚度,成为教育培训机构日常管理的重中之重,尤其是教育培训机构众多的兼职教师,由于不再编制之内,更加大了管理的难度。只有管理到位,才能提高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积极性,最终才能增强学员总体的满意度。

2.3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是衡量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标志。教育培训机构提高创新能力就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进行教育理念创新,教师和培训学校的校长要对教育理念有深刻的认识,不能仅仅认为是培训学校和学员之间是提供服务和金钱之间的交换关系,教育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其承担着整个社会素质提升和能力提升的重任。其次,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当今主流的学生是80后和90后,这个群体有自己的特点和学习需求,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教学效率。最后,要进行教学课程的创新,当前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同质化问题严重,要积极主动开发新的课程,满足社会需求。

2.4以人为本,将学员的利益置于首位

教育培训机构不仅要将课程教好,而且要满足学员的情感需求。为改善教学管理,应多和师生接触,通过调查走访,开座谈会、谈心会等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广泛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方针,切实将学员的利益置于首位。

2.5衡量“质”和“价”之间的关系

尽管教育培训机构提供的产品是服务,但是质量有好坏之分。教育培训机构应该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价格低的培训和课程服务。我国教育在居民家庭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居民重视教育,能够为教育投入金钱,但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国教育产品价格过高的现实。因此,教育培训机构应该衡量“质”和“价”之间的关系。

第2篇: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十精神,以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科技需求为导向,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着力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的新型职业农民和现代农业经营者,为我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

二、目标任务及考核内容

㈠目标任务:2014年全区新增持证农民培训4000人(其中省农业职业技能培训1100人,农业创业培训350人,以家庭农场主为主要对象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培训50人);开展常规性专项技术培训,各镇全年不少于6期。各镇要结合本地实际,将培训任务迅速分解到村。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学员培训合格率85%以上;20%以上的省任务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学员参加农业职业技能鉴定;农民满意度80%以上。

㈡考核内容:

1.农业职业技能(持证农民)培训

⑴送省、区的培训

①及时按区农委要求上报参训人员名册,以电子文档形式上报。

②按时按要求组织人员参训,确保参训率100%。

③20%以上的学员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④及时上报培训后产生的典型。

⑵各镇自行组织的培训

①提前上报培训计划。办班前制订培训计划,提前8天以电子文档形式上报给区农干校,并由区农干校提前7天上报省校,批准后及时组织办班。提倡依托园区、基地办班。

②落实培训对象。主要是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园区和基地农业人员以及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初高中毕业生、在乡农村青年等。

③组织培训:采取集中学习、生产实践、考试考核相结合的培训方式。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32学时,同时组织学员到附近有关产业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进行观摩学习。通过培训和实践后,要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对考试考核合格者颁发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培训任务在11月中旬前完成。

④每期培训结束后次日以电子文档的形式上报培训信息、培训图片(包括开班图片、教师授课图片、生产实践图片)给区农干校,10日内上报参训人员电子模板、单人照片的电子档以及教师信息电子档,以便区农干校及时将信息上报农民培训网,将参训人员信息上报省持证农民监管系统。

⑤每期培训结束后形成一套资料:培训计划、培训通知、参训人员签到表(按农业职业技能培训签到表统一格式进行签到)、参训人员身份证复印件、教师讲课讲义、培训信息、培训图片、学员考试试卷、学员成绩汇总表,并将上述所有资料装订成册以便检查验收。

⑥监督检查。上级有关部门定期不定期进行网上查询、电话联系、实地考察、走访农民等方式核实培训开展情况,要做到学员培训合格率达85%以上,农民满意度80%以上。

2.农业专项技术培训

各镇要按农时季节和农民需求,组织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不少于6个班次,并按要求上报培训信息及冬春培训等相关材料,全年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信息不少于6条,以被省农民培训网录用为准。

三、考核办法

根据考核内容实行分类打分,总分按100分制计算。各镇自行组织的地方任务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以实际组织的培训和资料的上报为主要考核的依据;实际组织的培训通过区农干校平时掌握的情况和省市检查验收的结果为准,资料上报以及时、准确、全面为准。送省、区的农民培训:以各镇是否按时按要求组织人员参训为主要考核依据。

第3篇: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

今天我们召开一个短会,主要是部署一年一度的镇级经济工作综合考核工作。镇级经济工作综合考核,是对一年来全市镇级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一次全面检验。抓好这项工作,对于客观把握全市经济发展全局,对于进一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于激发全体镇级干部进一步宏扬“三创”精神,大力发展镇级经济,加快我市“两个率先”步伐,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刚才,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考核工作进行了培训,请大家在考核过程中严格把握。下面,我就这次考核工作强调三点意见。

一、考核认识要统一

镇级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的结合点,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镇级经济发展,是实现经济总量扩张、促进财政收入增长、农民增收,加快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缩小城乡差距的迫切要求,也是力争“两个率先”的基础工程。因此,我们应当充分认识镇级经济发展是衡量、考核全市各级干部特别是镇级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镇级经济不发展,镇级干部的工作实绩就无从谈起,也就难以担负起“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任。我们进行多年的镇级经济工作综合考核,就是客观、公平地反映了各镇级经济工作,总体来说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认清这次考核工作的意义,明确这次考核面临的新特点。

一是有利于引导镇级转变工作思路。每年年初,在设置考核指标中,市委、市政府都注重结合中央、上级党委、政府现阶段的政策精神,力求通过考核,引导领导干部转变工作思路,使其工作与时展要求同步。因此,经过多年的考核,不少镇都表示对实绩考核充满信心,认为只要能够吃透《考核办法》的精神,根据考核指标结合实际情况抓准着力点,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路子。

二是有利于引导加强和改善干部队伍管理。由于在考核中将干部政绩以得分量化的形式体现出来,同时,始终注重一个“实”字,通过实实在在地考,来引导广大干部实实在在地干。所采取的帐实结合,以书证为准的考核方法,保证了考核工作的真实性。在这种以“实”为重点的考核思路引导下,对各镇的党政班子起到极大的鞭策作用。排名在前的要保持先进,排名落后的要缩小差距,争先创优,从而激发了镇级干部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形成了你追我赶、不甘落后抓发展的局面。而且,各镇以此为契机,结合本镇的实际制订了对镇干部的工作实绩考核办法,改变了过去一些干部作风散慢、办事效率低下的问题,提高了队伍的管理水平。对这种鼓励绩效的管理机制,大家普遍认为,对形成以素质论人才、重实绩用干部的舆论气氛,激发干部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和进取心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三是有利于引导建立考用结合的工作机制。考核工作的生命力,关键在于对考核结果的运用。我们反复强调,考核结果不是给干部贴上优劣的符号,也不仅仅是给党政予以奖惩,而是为了激励大家改进工作,提高绩效。通过考核,我们建立起了“凭实绩用干部,凭实绩评先进”的机制,激发了广大干部的内在活力和动力,调动了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增强了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特别是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紧紧围绕“两个率先”和全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牢牢把握“五个大力、五个加快”的总体要求,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思维,扎实工作,农村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好势头。因此,今年镇级经济综合考核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特点。一是农村经济继续保持高位、高效、高速运行,乡镇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都在35%左右,比去年高出5个百分点,一部分镇的发展速度超过了50%,特别是各镇的规模工业有了较快的提升,1-11月全市规模工业销售收入、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达到了50.2%和52.5;二是农民收入继续快速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为6613元,增长15%。(统计局预计数);三是乡镇工业考核与去年相比,加大了对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建设、规模工业、集中区投资规模企业、以及新增亿元以上企业的考核力度,特别是开票销售、集中区企业投资规模、亿元以上销售实行分段计分后,调动了各镇发展规模以上企业的积极性;四是考核内容新增了对特色农业和农村“三清”工作的考核,以体现对特色农业、项目农业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重视;五是加大了对民营经济发展的考核力度,下达了年度民营经济责任目标,出台了考核奖励办法,并实行了单项奖励;六是各镇党委、政府“争先创优”的考核意识进一步增强。为此,我们必须更加高度重视这次考核,并针对新的考核特点,按照考核要求和程序,认真细致地做好考核工作。

二、考核任务要明确

在考核过程中,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市委、市政府出台的《2005年度镇经济工作综合考核办法》及《考核细则》,进一步明确考核内容、考核指标和考核办法。

1、考核组织。05年度镇级经济工作综合考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进行,由我任领导小组组长,奚市长、王市长任副组长,农工办洪主任、统计局储局长、乡镇企业局姜局长为考核负责人。农工办为考核牵头扎口部门。考核小组成员从市委农工办、市经贸局、统计局、财政局、农林局、水利局、发展计划局、建设局、科技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10个部门抽调40多名业务骨干组成。各职能部门也明确了一名领导作为考核工作负责人。各镇也要相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同时必须对应市考核部门明确对口单位专人准备迎接考核。

2、考核方法。参加今天会议的有从10个责任单位抽调的40名业务人员,同时也邀请了各镇分管考核工作的领导一并参加,主要是进行考核前的集中培训,以便达到上下统一,口径一致。这次考核工作设三个考核小组,每个考核小组分别由考核负责人具体负责。各单位抽调人员分别归入到三个考核小组,并负责本部门涉及内容的考核。各责任单位按考核文件和细则要求设计考核计分表,并由市委农工办统一分发到考核小组。考核采用“小组集中,一镇一天,分工负责”的方法,除平均增速外,所有数字和得分一律以第一现场记录为依据,另外,凡市有关部门直接提供考核数据的,以部门提供数据为准,如新办企业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险扩面等相关数据。所有基础资料均由各镇镇长签字,政府盖章,考核责任人、考核小组负责人签字,并一式三份,一份交镇,一份交考核责任单位,一份交市委农工办统一存档,以备查阅和核对。

3、考核时间。定于元月11日至15日,共5天时间。考核结束后,市考核领导小组组织封闭式计分汇总。

三、考核纪律要严明

镇级经济考核工作政策性、综合性、技术性都很强,要求也很高,要按时高质量保证做好,必须要有严格的纪律,统一的要求。考核中必须做到“三个确保”。

一要确保考核政策不走样。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关于印发2005年度镇级经济工作综合考核办法的通知》(坛委发[2005第25号文件]是整个考核工作的规范性文件,是考核工作的总纲。市委农工办《关于印发2005年度镇级经济工作综合考核细则的通知》(坛委农字[2005]第36号文件)是汇集各相关职能部门意见后对市委文件的具体化和细目化。在考核中,要严格按照两个文件规定实施考核,凡不在文件规定范围的任何部门都不应也不得追加考核内容,确保考核政策不走样。

二要确保考核数据不虚假。考核过程中要继续严格坚持三项原则。一是坚持公正、客观、公平的原则。考核组与被考核单位发生不同意见时,一律以文件规定为依据,文件上未作明确规定的,由涉及考核指标的责任部门分管考核的领导统一答复,并告知考核负责人。凡须由市有关部门提供的考核指标,如GDP、税收分镇完成数、新办企业数等指标,各责任单位(主要是统计局、地税局、国税局、财政局、经贸局、工商局等)及早做好工作准备,保证考核工作按期进行。二是坚持帐实结合的原则。在考核中既要在镇级认真核查帐册、报表、台帐,又要深入到企业、单位核查,有的需要到现场进行察看。凡涉及考核需要的资料,特别是企业会计报表,必须在考核前全部准备就绪。三是坚持实事求是、以书证为准的原则。相关考核指标的数据来源,必须来自2005年度统计年报。汇总年报要核查相关的基层数据。要坚持书证在先,特别是附加考核内容(如工业集中区建设、新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引进内资等等),均要以有权部门的批文、执照以及认定书为准,凡不能提供书证的一律不得予以认可加分。各镇在考核前应主动准备好相应的书证材料。

三要确保考核工作不敷衍。凡各单位选派参加镇级经济工作综合考核的人员,大家不论来自哪个单位,都是代表市委、市政府到各镇(区)进行考核的,大家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本次考核工作,不能敷衍塞责、违反纪律。在考核中必须严格执行考核纪律,考核人员中途不准随意调换,既定的考核时间和考核单位不得随意变动,考核时一律在各镇机关食堂就餐,不准喝酒。各考核小组一律于指定考核日上午8时30分前到指定镇,所需车辆由市委农工办负责安排。所有考核人员在考核过程中对各镇的计分情况必须保密,未经市委、市政府研究确定的考核结果,所有人员不得自行传播。考核纪律由各小组负责人具体监督执行。

第4篇: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

一、组织通识培训,转变教师观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带来了众多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挑战。随着课程实验的推进,一方面,教师感到只停留在课程纲要和标准解读层面上的培训难以满足需求,他们更加需要与学科相结合、与具体的课堂教学实例相结合、能够将其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培训内容。另一方面,教师自身素质、教学观念的真正转变与否、教学方式的改革确实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进程,教师只有切实转变观念,才能跟上新课程的步伐,与新课程一同成长。为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解读》《走进新课程》等丛书。我们采用的学习方式是:学校组织集中学习,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政策措施等;每一位教师发一套课程标准解读,教师个人边学习边反思,与课程对话,准确把握内涵,领会精神实质,明确基本理念,反思教学中的得失成败,确定课堂改革的基本思路。我们还定期召开教师研讨会、座谈会,及时交流心得体会,切实转变教师观念。

二是订阅各种教学杂志,要求教师写好读书笔记。学校阅览室里常有刻苦攻读、埋头书写的教师身影。学校还特别印制了一本“教海拾贝”,要求教师做好课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体会、经验等的摘录。

三是利用校园网,下载有关信息或课程理论知识。由学校组织部分教师从网上搜集关于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信息,筛选、整理、编印成《走进新课程》等集子,提供给教师学习。主要栏目有方案计划、专家观点、概念阐述、他山之石、一线经验、课改掠影、课改探航等。学校网页也经常教育教学方面的新理念、新经验文章以及各种教育教学资料,供教师借鉴。

四是播放专家讲座、报告等录像。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观看专家讲座、报告等,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诠释新课程标准的内涵,解决了不少新课改中的困惑、迷茫,带领教师走出了教改的一些误区,走进了新课程这片广阔的天地,使平时的新课程理论学习得到了有效内化。

二、加强教学研究,尝试主题设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包括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活动、以社会考察为主的体验性学习活动、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活动等。在这些活动内容中,研究性学习应该说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因此,我们在校本培训中注重加强教学研究,让教师自己尝试主题设计活动。我们要求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作为活动组织者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寻找活动主题。

在这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中,教师不再是倒给学生“一杯水”,不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变“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教学生会找“一杯水”、“乐学、会学、善学”,给他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从方法上给予指导,鼓励孩子们去尝试。

通过主题设计,我们还清醒认识到学生是主体,活动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学会尊重、赞赏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每一个新的见解、每一点新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引导和启迪,将他们的眼光和思维引向更广阔的世界。

三、编写校本教材,营造“绿色家园”

校本教材,就是以校为本,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按照学生知识结构,依托校园周围的人文地理环境,组织教师编写的教材。改革后的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确立了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管理政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灵活性更大,它涉及的知识领域很广,可以不受课本和课堂的限制,这给教师提供了更大的研究与实践空间,教师可以结合本校、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或自编教材,修改或自定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内容,可从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为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尊重学生的选择,发展学生的个性。

我们以开发家乡、社区、学校、家庭资源为切入点,依托“红领巾星火园”、“全国绿色学校”,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材《绿色家园》,分低、中、高年级版。旨在使学生通过和自然的接触,领悟自然的神奇与博大,懂得欣赏自然的美。通过观察、考察身边的环境,领悟到自己的生活与环境息息相关,加深爱护环境的情感。通过保护环境的活动,懂得人们的生产、生活对环境的各种影响,熟悉环境保护的常识,掌握基本的技能,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环保中的一些问题,自觉地从身边小事开始,关注周围、社区、国家乃至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养成随时随地保护环境的意识和习惯,从而营造绿色家园。

我们认为,作为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实践、反思、总结,再实践、再反思、再总结,循环往复,形成规律性认识,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那么,所指导的综合实践活动就一定会充满生命力。

四、搭建展示舞台,“秀”出智慧风采

“嚓嚓嚓、叮叮叮、咚咚咚……”教室里传出各种响声,学生们把自己的课桌变成了“工作台”,在上面紧张地忙碌着,有的用彩笔在纸板上绘图,有的用剪刀、钳子剪切易拉罐,还有的正在连接电线……黑板上清晰地写着各种扬声器、二极管等电子元件的连接方法及原理,授课教师在一旁耐心地示范指导,不时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一旁观摩的教师有的也忍不住,拿起剪刀与同学们共同制作,师生们都干得热火朝天。这是2007年4月20日上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现场观摩会中的一幕。

作为率先实行课改的学校,我们多次承担了市级以上综合实践活动现场观摩的任务。上文描绘的以“让美妙的声音响起来”为主题的公开课更是吸引了大部分教师的眼球。这节课以可发声的电子元件为主要材料,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并讲解,做出可以发声的模型或者玩具,可以说,既让同学们动脑、动手,又动了口。经过讨论和分工,短短的一节课时间,同学们就制作了各种外观精美、构思巧妙的小模型。有可以弹奏的小钢琴、会唱歌的机器人、精美的音乐盒等等,让观摩的教师赞不绝口,他们纷纷称赞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动手能力。

如今,我校有专项布置的展示室,陈列了一系列展示学生智慧的创作成果,有布艺、纸艺、陶艺、树叶贴画以及各种小发明等,充分“秀”出了师生的聪明才智。

第5篇: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

一、宁海县农村劳动力基本情况截至2007年,全县农村法定劳动年龄段(男16~60周岁,女16~50周岁)内的劳动力总数为290358人,占全县农村人口总数的57.3%,占全县总人口数的48.8%。其中,男性165893人,占总数的57.1%;女性124465人,占总数的42.9%,男性劳动力比女性劳动力高出14.2个百分点。据调查,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236709人,未就业39960人,失业11834人,就业状况良好。归纳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偏低,初中文化占大多数。在290358名农村劳动力中,高中及以上学历人数35423人,仅占12.2%;初中学历人数152148人,占52.4%;小学及以下学历人数102787人,占35.4%。

2.农村劳动力年龄呈倒金字塔结构,35周岁以下青年人居多。调查显示,全县16~35岁农村劳动力124854人,占43%;男35~50岁、女35~40岁农村劳动力100464人,占34.6%;男50~60岁、女40~50岁农村劳动力65040人,占22.4%。可见,农村劳动力以中青年居多,有一定的年龄优势。

3.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不高,大部分无一技之长。在290358名农村劳动力中,有一技之长的劳动力33354名,仅占11.5%。

4.据就业情况分析,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在第二产业中居首,第一产业居中,第三产业居后。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30.7%,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占46.6%,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占22.7%。从数据来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相对较少。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组织招生困难,生源综合素质较低。在全县实施阳光工程的第一年,遇到最突出的问题是生源不足和农民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农民认为学习费时又费钱,宁可用这些时间去找工作也不愿坐下来培训。因此,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招生工作。加之,招收进来的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许多农民缺乏进取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普遍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

2.培训资源缺乏,培训方法和专业设置创新不够。在全县阳光工程项目实施的一年中,农林科教信息中心精选的18家培训基地主要为教育系统现有的职业技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乡镇成校,而完全针对农民的培训基地较少。虽然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很高,但部分地区特别是乡镇的培训机构在短时间内师资和设备还跟不上,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还不相适应,一些企业急需的工种无法及时开办,且缺乏教学培训经验和成熟的培训教材,这些都给创新培训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3.补助标准过低,培训机制不够完善。在阳光工程实施的第一年,虽然宁海县农林科教信息中心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多种形式的免费培训,但由于省、市、县级没有配套补助,因而对农民的吸引力不大,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不高,更不用说要用有限的补助经费来开展一些企业急需而培训时间较长、技能要求较高的技术工种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阳光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培训质量。

三、做好培训工作的四点建议

1.逐步健全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为此,建议各级政府,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认识到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要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规范培训基地认定的制度,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积极吸收有条件的民办培训机构和企业加入到承办阳光工程培训的队伍中,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体系。

2.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随着阳光工程的深入实施,各级阳光工程管理机构必须切实加强对培训单位的监督和管理保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服务水平,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此,建议各级阳光工程管理机构应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出台具体的培训管理办法,不仅要负责阳光工程的日常管理、监督和审核,更要做好培训就业信息的收集和,积极参与农民工维权,逐步建立健全统一的就业跟踪服务体系,切实加强与乡镇农技站和劳动保障站的联系,有计划的组织农民参加各种培训。

3.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用工单位和培训学员的双赢才是阳光工程培训得以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内在动力。阳光工程办公室和各培训机构,要从方便学员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①“培训基地+加工点”模式。实行“离土不离家,离家不离乡”式培训,动员结对企业在村庄设立培训基地和加工点,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②“培训基地+创业”模式。着重提高及培养农民专业技能和创业理念,提高创业能力,鼓励农民学会技术后自主创业,实现培训一批、致富一批、带动一批。③“培训基地+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开设农产品加工培训班,实行“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通过聘请专家授课和异地参观学习,增强农民的营销理念,有效提升农产品产、供、销的综合能力,拓宽致富道路。④“培训基地+企业”模式。组织培训基地主动和就业中介及各用人单位、企业联系,开展校企合作培训,对企业职工进行技能提升培训,实现有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把培训班办到乡镇、办到企业。培训基地要根据各企业的不同需求开设课程,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场地,进行实地培训。

第6篇: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

【摘要】 目前,各种突发公共事件日趋增多,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破坏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设施,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破坏社会稳定,危害生态环境,当今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高度重视。军队护理人员成为突发公共事件中医疗队重要的组成人员,随着军队编制体制的改革,合同护士已经成为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合同护士的应急能力关系着军队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能力。本文就此谈谈军队医院合同护士培训的一些启示,以切实提高我军护理人员的卫勤保障能力。

【关键词】 突发公共事件; 合同护士 ; 培训 ; 卫勤保障能力

国务院《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规定,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近年来随着各种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频发,灾害救援活动也随之增多。世界灾害护理学会南裕子会长提出今后灾害救援将会变得很平常[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呈现出常态化的趋势,因此,我们需要随时做好准备。张秀军和孙业桓[2]等 指出“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业技术人员防护知识和救治技术不全面,严重影响了其应对能力。合同护士已成为军队医院护理队伍的主体组成,这支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将直接影响医疗工作质量,也将成为非战争军事行动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一支重要的卫勤保障力量。“5.12”四川特大地震灾害,再次凸显“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的重大战略需求,也对我军部队医院合同护士的综合能力培养带来诸多启示。护理部传统的技能培训方式已满足不了灾害救援的需求,因此,在合同护士的培训方面要及时建立规范、系统、超常、有效的业务技能培训模式。

1 成立一支专业化的应急医疗救援队

梁莉和王新蓉[3]认为“应急专业队伍是处理突发事件的人力保障,没有一支训练有素,业务过硬的应急队伍,很难应付当今复杂多变的突发事件。因此,应加强专业队伍和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并定期进行演练、演习,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及时应对”。

1.1 强化军事素质训练,磨练坚强意志

合同护士多为地方卫校直接招聘,且多为80后出生独生子女,无部队生活环境,而军队医院又是一个特殊的军营,不完全相同于正规化军事训练的部队。虽然他们平时在医院里工作踏实、肯干,服务热情,在抗震救灾中也能挺身而出,积极请战。但在突发紧急情况下却缺少服从命令听指挥的意识,包括体能上也缺乏锻炼,意志上缺乏坚韧不拔的精神。这就需要医院的相关部门通力配合,在日常工作中,对她们进行军事素质培训。对新招入的合同护士可进行军事素质培训三个月,不但进行队列训练和作风养成,还可参照新兵集训的要求,重点强化条令条例的学习,了解部队需有随时为国家利益牺牲一切的战斗精神,并定期参加卫勤保障演练,把演兵场作为合同护士锤炼军事素质的“大熔炉”。

1.2 强化团队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合同护士受过医学院校系统的理论培训,对新知识、新业务接受能力比较强,个性活泼、乐观、自信、善于表达、兴趣广泛,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但他们往往缺少军人特有的吃苦耐劳和甘于奉献精神,特别是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进行各项护理工作,必须有慎独精神,做到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反对拖沓懒散、敷衍塞责,树立和强化集体荣誉感,立足本职以患者为中心,这是新理念、新时展的要求。搞好护士的职业道德建设对于建立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提高整体护理水平、促进医疗事业健康发展、以及应对非军事战争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突发公共事件的复杂性,对综合素质培训提出新的标准

随着国际形势的现代化发展,突发公共事件已跨越了传统性,以明显的国界为主的地理空间已具有较强的国际性,如:SARS、洪水、地震、海啸都不仅局限在某一地区,有着跨国界的特征。而我们作为卫生防疫战线上的医护人员,仅具备单一的救护技能,还不能较好的完成灾难后的救援维和任务,要把个人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与国际和平、国家利益、人类生存的使命联系在一起,不仅从业务技能上精炼、提高,更应从思想基础、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特别是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方面进行培养提升。才能确保在突发公共事件、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下,更好地发挥职业特长和专业技能的应用。

3 突发公共事件的突发性,对应急应对训练提出了新的内容要求

应急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不明,时间紧迫。应急应对训练在内容上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进行快速反应训练,突出应急处置的时效性要求,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二是进行适应性训练,锤炼医务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在恶劣条件下组织与实施医疗服务的能力;三是组织综合演练,提高卫生部门处置应急事件的组织指挥能力及各部门相互协同的能力[4]。因此,在培训时要使救护人员适应高温、严寒环境、耐饥饿、抗疲劳,并有意识地增大训练强度,模拟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情境。要充分利用不良天气和复杂地形等进行野外求生和生理极限训练,使合同护士处于适当的紧张和恐慌状态。

3.1 加强心理应急能力培训,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

充分的思想准备可以帮助人们减少遇到困难时的挫折感,提高人们采取积极的行为克服困难或正确面对现实的可能性。汶川地震后,恶劣复杂的自然环境和现场伤亡的的残酷景象,对于现场救护人员来说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会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从而对救护行为和救护成效都会产生隐性的、重要的影响。救护人员必须通过平时有效的心理训练,消除对灾难现场的陌生感、恐惧感,才能建立坚强的心理防线和心理抵抗力[5]。将心理应急能力训练带入日常的护理培训工作中,如:增加实景模拟训练、不知情训练等,设置各种复杂、困难、突然和多变的环境,磨练救护人员的坚强意志,以信念、意志、经验的积累提高其感觉极限,抵御战时心理不良反应的冲击,用良好的心理综合素质、用过硬的护理技能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协同能力。

有研究证明[6],对参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医护人员采用心理干预程序,保持医护人员在突发性公共事件中心理健康是必要而且可行的。国内外研究均显示,抑郁焦虑状态和各种其他心理症状是灾害后不可忽视的不良反应[7],很可能突发心理障碍,直接或间接影响医疗救治工作。因此,心理干预应针对不同的时期进行。前期:对即将投入工作的医护人员进行“战前”心理辅导,以消除战前紧张、恐慌等心理问题,充分做好心理应对准备。中期:是指对在救灾前线、救治岗位的医护人员进行干预。如在隔离病区,穿着多层防护服,不能与亲人团聚,高强度,高负荷、高社会情感剥夺、身心疲惫、压力过重等情况下,应及时进行中期干预,使医护人员及时说出自己的痛苦、担心,得到理解和支持,缓解心理压力。后期:是指医护人员救灾之后或离开一线后的心理干预。这期间可能会出现心理创伤后的心理障碍,应及时给予心理咨询。其目标是减轻心理困扰,提高心理应对能力。

3.2 注重野战救护理能力的培训

突发公共事件给卫勤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汶川地震复杂的地理环境及伤病员人数骤然增加、伤情复杂,要求救护人员在现场急救及后送方面必须具备全面的医疗知识和精湛的技术水平。同样,在和平时期,军队医院的应急保障任务也很繁重,如抢险救灾、应对突发事件、执行联合国维和卫勤保障任务等。因此,在护理培训的内容上既要适应军革下医疗形势的发展,还应围绕军事斗争的卫勤准备及平时的应急保障,加大军事理论知识和高新技术的学习,强化战创伤救护技能训练。例如:在培训中加入野战模拟的现场伤员分类、头部包扎术、上下肢包扎术、快速止血和运送伤员等救护技术,提高野战救护技能。分期分批组织开展野战勤务专业训练,组织开展夜间急救、实景演练、野外急救、突况演习等战伤救治演练,使合同护士在紧急展开、分类后送、治疗保障等能力方面得到显著提高。通过我院医疗队参加“5.12”抗震救灾任务可以看到,参与过训练的合同护士能利用新配发的网架帐篷,迅速开设了一个野战救护所,救灾战场成了他们大显身手的最好舞台。

3.3 注重突发自然灾害知识的培训

培训时应结合救援护理实践经验,培训内容不能只限于护理学和医学救援的专业范畴,还应进行灾害救援专业知识的培训。有调查表明[8]:护士对灾害护理基本知识的需求最高,其原因可能为之前没有接收过灾害护理教育或相关培训,缺乏基本的灾害护理知识,尤其是内科护士,平时缺乏现场救护训练,在救护中更能认识到知识的不足。因此,灾害护理培训必须考虑到护士的专业方向,在专科护士的培训中根据其需要加入相应的灾害护理内容[9],以形成一专多能的护理队伍。护理主管部门对培训要进行整体规划,整合资源,内容上确保系统化和整体化。培训内容应涉及:灾害基本知识、救援概论、个人装备、搜索设备、维护、支撑技术、破拆技术、现场急救、伤员转运、障碍物移除技术、通讯、救援策略、搜救技巧、救援基础英语等,并进行现场综合演练[10]。

4 结 论

随着军队编制体制的调整,军队在编护理人员的数量不断减少,合同护士越来越多的充实到军队的护理队伍中。为适应新形势下平、战时护理救护技术的培训,组织系统全面而又具有针对的学习、训练,加强合同护士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是提高军队卫勤保障能力的重要手段。对医疗救护队更好地执行和完成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护任务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南裕子.灾害的预防准备及重建灾害前沿护士的职责[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2):1061.

[2] 张秀军.培养医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教学研究[J].疾病控制杂志,2005,9(3):266-268.

[3] 梁 莉,王新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5,21(3):293.

[4] 边 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建设初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7A): 55-56.

[5] 刘景红.复杂战场下医疗救援能力的培训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5,25(5A): 68-69.

[6] 陈晋利.军队医护人员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心理干预对策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23(9):42-43.

[7] 汪向东.灾难后心理干预[J].全科医学杂志,2001,6:178-1800.

[8] 成冀娟.护士对地震灾害护理培训的需求[J].中华护理杂志,2009,7(44):595-596.

第7篇: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

明训:人格教育之传统

“勤、慎、朴、洁”的校训作为全校师生践行的指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不断修身养性,完善自我,最终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新的时期,学校深入挖掘校训(包括校歌、校风等)的人文内涵并赋予其新的精神,融入素质教育的要求,形成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特色相匹配的表述。

“勤”的内涵有:一是勤学习,包括勤读书,勤动笔,勤观察。二是勤思考,勤反省。三是勤劳动,勤动手。四是勤锻炼。

“慎”的内涵有:一是慎言。不说假话,言而有据,不造谣,不传谣;不说大话,言而有信,不轻言,不妄言;不说狠话,言而有德,不讽刺,不挖苦;不说脏话,言而有礼,不讲粗话;不说空话,言而有物,不说套话。慎言非不言,相反,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敢于坚持真理,敢说实话。二是慎行。不放纵自己,用法律、道德约束自己,不沾染陋习恶习;防止冲动,遇事冷静,三思而后行,用理性战胜冲动;不盲从他人,遇事先思考,慎行先慎思,在涉及法律、道德、原则的问题上,必须有自己的主见。三是慎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法规、纪律、做人原则之事。四是慎交友。交友须慎重,见贤思齐,结交有志之友、有识之友、有德之友,以友为镜,以友为师。

“朴”的内涵有:一是朴实。做人朴实,真诚老实;淡泊宁静,不慕虚荣,不尚浮华;诚信为本,表里如一;做事实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二是朴素。崇尚节俭,鄙视奢糜,不讲吃穿,合理消费,随遇而安。

“洁”的内涵有:一是卫生。讲究环境卫生,注意个人卫生,掌握卫生常识,养成卫生习惯。二是仪表。服装统一,干净整洁,朴素大方;发型整齐,不染不烫;仪表端庄,精神饱满,不戴饰物,不化妆。三是操行。为人清白,心无杂念,乐观向上,品德高尚。

传统校训被赋予新的含义,学生学习和传承校训精神,在情绪稳定性、外向性、开放性、随和性、谨慎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不断成长和进步。

学校还充分发掘百年校史中的文化积淀,以学校历史事实为依据,开展校史研究,开发校本教材,让师生在充分了解母校的基础上,以母校为荣,增强自信心与自豪感,激励教师勇于进取、学生勤学上进。广泛搜集和整理历届校友的成就和奋斗历程,使之成为激励在校学生努力学习、塑造健全人格的精神动力。

解义:人格教育之阐释

芦台一中在特色高中建设项目责任书中明确提出是否具有健全人格的五条标准:第一是自信的还是自卑的,第二是友善的还是冷漠的,第三是有责任感的还是没有责任感的,第四是善于自我管理的还是生活杂乱的,第五是有抗挫折能力的还是脆弱不堪的;人格教育的内涵就是通过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达到“要自信不要自卑,要友善不要冷漠,要有责任感不要不负责任,要善于自我管理不要生活杂乱,要有抗挫折能力不要脆弱不堪”,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和传承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格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特色高中建设项目的实验,使广大干部教师进一步更新育人观念,创新育人方法,提升育人水平,培育知荣明耻、知书达理、遵纪守法、勤学善学、乐思好思,讲文明、懂礼貌、爱劳动、爱锻炼的好学生。

芦台一中的教育者认为,首先,健全人格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当今校园中,一些青少年只关注物质享乐,却不愿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不能对自己的行为加以约束,这些现象其实都是人格不健全造成的。青少年正处于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学校和教师有义务对其健全人格的塑造做出积极的努力,通过促进德育、智育、美育、体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其次,健全人格的塑造应从良好习惯的养成做起。习惯是比人格更具体化的行为方式,是构成人格的基本成分,习惯赋予个人独特的行为风格和模式,从而形成特定的人格。虽然人格不完全由习惯决定,但通过良好习惯的培养可以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塑造提供帮助。

文化:人格教育之策略

芦台一中以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为目标,以“勤、慎、朴、洁”的校训作为切入点,打造校园文化体系。

制度文化

着眼未来,制定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长远规划,赋予传统的道德习惯以新时代的内涵。从品德习惯、礼貌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健体习惯、尊师敬长的习惯、遵纪守法的习惯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梳理,明确适合高中生年龄特点,且易于进行宣传教育的习惯规范要求,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行为习惯养成手册和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与人友善相处、乐于助人的社会交往能力。

创设评估与激励机制,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插上奋进的翅膀。学校开展“卫生之星”“劳动之星”“节约之星”“礼貌之星”等系列评选活动,吸收街道、社区的力量和学生家长参与到评选活动中来。通过评选与表彰,使具有良好习惯的学生获得与自身努力相匹配的荣誉。同时,科学评价教师在学校特色建设中的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管理水平、业务才干、价值取向等。教师通过参加学科组和备课组的双层教研、业务理论学习等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学校通过教代会、党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广开言路,倾听、收集教职员工的意见、建议,通报学校重要事务,让教职员工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主动参与到学校特色建设中来,成为主动进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的主力军。

环境文化

大力整治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提升校园的文化品位和人文内涵,使之成为育人的课堂。

赋予校园植物以精神象征,“活化”每一株植物。校园中,学生经常看到的植株有:梧桐、杨柳、松柏、白玉兰、海棠、蔷薇、丁香等。为了让每一株植物展露其特有的“精神追求”,让师生在领略自然美的同时丰盈精神世界,学校为每一株植物佩戴了“身份证”,介绍其自然属性和特有品格,赋予植物美好的精神象征,使之成为教育学生的有效手段,促使学生成为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受得了挫折的身心健康、阳光向上的人。

将校园小路“人格化”,激励走在路上的每一个学生。学校用健全人格的几项标准来命名校园小路:自信路、友善路、责任路、坚强路……路边设立路标,标明相应健全人格标准的具体要求和典型故事,文字简洁、清新、明快。每一个走在路上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内化人格标准,提升自身人格追求。

在教学区走廊营造勤学、乐学氛围,让一级级楼梯传递文明。楼梯台阶侧面贴有“礼让警句”,学生拾阶而上时,文明的种子便播撒在心田。走廊两侧墙壁分别以“勤、慎、朴、洁”为主题,设计不同形式的宣传图,内容有古今中外名人的勤学故事、优秀校友照片及勤学经历、世界各大名校的勤学励志名言等。

教室的门会“说话”,激励学生自强、乐观,教室成为学生锤炼人格的“健身房”。教室门把手的旁边,以简短、温馨、幽默的提示语激励学生奋发向上。教室内除张贴和悬挂校训及学风标语外,还利用文字、图片、植物等让学生感受美好人格的魅力,使学生自觉追求更高的人格境界。

宿舍楼内传达整洁、朴素等讯息,提醒住宿学生纯净、简单地生活。宿舍楼区整体色调清爽干净,走廊内悬挂富有教育意义的图画,宿舍门口和室内墙壁上的提示语提醒同居一室的学生友善、和谐相处。

科研文化

组织科研攻关,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提供理论支撑和思想动力。发动全校教师,开展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科学研究,使培养活动在理论上有突破,在实践上有创新。围绕学生健全人格培养这一主题,大多数教师每人完成一个县、校级科研课题,学校承担2~3项市级科研课题、1~2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在日常教育教育活动中进行实践与探索,在此基础上取得一批科研成果,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起到指导作用。编写和充实适合本校学生的、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主题的校本教材,开设校本课程。与教育科研单位加强联系,及时将实践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

课程文化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培养,如课前准备习惯、上课听讲习惯、独立思考习惯、认真练习习惯、总结归纳习惯等。在教学设计上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引领、精讲点拨、答疑解惑和检查练习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学生活动质量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以落实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评价的落脚点,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体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突出思维开发、能力培养和学科渗透。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提供内驱力。研究中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探索中学生在校期间开展的人文实践活动系列,摸索在学科教学中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宽容与理解,懂得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自觉地把自己的学习、生活与他人的幸福和祖国的建设、发展联系起来。

社团活动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学生社团活动培育学生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和自尊、自信、自爱的良好习惯与健全人格,积极组建能够反映青少年认知水平、富有时代特色的学生社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生。

建设劳动实践基地,结合通用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劳动技能,体验创造的快乐,培养劳动习惯;在实践中体会父母及广大劳动人民工作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师长的品格和习惯。

活动文化

通过德育活动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心态。如五月的“红歌大合唱”、七月的“纪念党的生日红色故事会”、教师节期间举办的“以声声真诚的祝福表达对老师的爱,以堂堂专注的学习表达对老师的爱,以次次认真的作业表达对老师的爱,以天天文明守纪表达对老师的爱”活动、母亲节期间开展的“一千个妈妈,有一千种爱,每一种爱,都是母爱的情怀”主题活动、国庆节期间开展的“以豪迈的情怀祝福祖国,以放声歌唱祝福祖国,以健康运动祝福祖国,以努力学习祝福祖国,以文明守纪祝福祖国”系列活动等,都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仪式教育是德育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展示师生形象、构筑校园文化的有力载体。升旗仪式、成人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百日誓师等是芦台一中常规化、固定化的仪式教育活动。活动中,教师用心设计、规范管理、精心组织,围绕主题确定每次的宣传标题,努力把握标题鲜明的思想性、艺术性,使德育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美感、吸引力和教育性,给学生以视觉冲击、美的享受和精神震撼,从而有力地弘扬学校的主流文化、核心价值观。

第8篇: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48例,男36例,女12例,年龄30~72岁;局部情况:左下肢溃疡16例,右下肢溃疡31例,双下肢溃疡1例;原发病深静脉血栓6例,原发性静脉曲张38例,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32例,病程0.5~20年。全部患者均伴有患肢胀痛、皮色紫暗,皮肤干燥、变脆变厚,深静脉瓣功能不全,除上述症状外尚伴有患肢色素沉着、患腿围较健侧增粗。

治疗方法:静脉输液:生理盐水500ml中加入脉络宁注射液40ml,1次/日,溃疡病灶定期消毒包扎覆盖,配合北京健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监制出品的金尼循序减压弹力袜的压力30~40mmHg的由下而上压力递减的医用弹力袜,每天穿10~16小时。治疗期间不用其他药物。14天1个疗程,全部患者均观察1~2个疗程,治疗期间患者多卧床休息,少活动。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溃疡完全愈合,表面被新鲜皮肤组织所覆盖,行走正常无不适。②显效:溃疡面渗出消失,表面结痂并逐渐脱落,有新鲜皮肤组织生长,溃疡面积缩小,病变局部变软,压痛消失,皮色好转。③无效:连续治疗1个疗程无明显变化,个别症状加重。

结 果

治疗48例,痊愈18例,显效30例,总有效率100%,所有观察对象治疗时间均不超过2个疗程。

年龄与疗效关系:所有观察患者中≤50岁16例,>50岁32例,年纪轻者相对恢复较快。

讨 论

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引起的下肢慢性溃疡属中医“臁疮”范围,其特点是难于愈合,或虽收口但因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而常易复发。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形成主要与湿热下注、血脉瘀阻有关。现代医学则认为本病的形成是由于下肢静脉回流变慢或倒流导致下肢瘀血,血液含氧量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液体、蛋白、红细胞及代谢产物渗出引起纤维增生和色素沉着,局部营养不良有关。脉络宁注射液是在著名医方“四妙勇安汤”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按照君臣佐使的组方结构,经临床研究开发而成的一种含有中药的复方注射液,其主要成分牛膝、玄参、石斛、金银花等天然植物。牛膝有活血化瘀通络,凉血消肿止痛,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促进渗出物吸收、抑制纤维增生、改善血液循环作用,为君药。玄参有清热养阴,解毒散结,为臣药。石斛养阴生津而清热,合为佐药。金银花既能清脏腑之热,又能治络中之风火,达通表里及四肢经隧,为使药。诸药起到清热利湿、活血生肌的功效,配合医用弹力袜后,由于显著改善了静脉血液回流,使下肢血液瘀滞现象得到改善,所以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在社区医疗中易于操作,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 方剂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

第9篇:培训意见和建议范文

关键词:培训服务;评价;PDCA;流程;客户;满意率

作者简介:邱兴平(1969-),男,福建上杭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主任,高级政工师,经济师;陈大凤(1963-),女,福建上杭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副主任,高级讲师。(福建 福州 350009)

中图分类号:G7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6-0001-02

培训即服务。作为专业的培训机构,服务的内容包括了所提供的培训产品本身和在提供培训产品过程中所提供的相关后勤保障等服务。如何从客户的角度对提供的服务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并据此推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是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培训中心”)长期不懈的努力方向。今年以来,培训中心以客户为中心,在培训服务的全流程中全面开展了满意度评价工作,构建了“3452”培训服务评价体系,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产生背景

在培训服务的过程中,培训中心构建了“基于多维度定性定量分析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1]应用省公司的教育培训管理系统,建立了以学员为主体的反应层评估(一级)、以培训师为主体的学习层评估(二级)、以委培单位为主体的行为层评估(三级)三个层次的培训效果评估体系,为培训质量的管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在每年承办的培训班中,超过2/3的培训课程和师资是由公司主办部门确定的,培训中心无法直接进行改进。

每年培训中心收集上千条客户意见,系统地对这些意见进行分类分析,提炼出有效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将有利于从客户的角度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可以提出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减少客户的投诉量。

为此,有必要对现有的培训服务流程进行系统梳理和优化,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评价改进体系。同时,为保证评价体系的顺利运作,还需要配套的量化考核办法。

二、设计理念

服务流程是一系列共同给客户创造价值的相互关联活动的过程,在以职能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下,可能影响流程的运作效率和客户的响应速度。为此,首先需要以客户为中心,对现有的服务流程进行优化:

一是分析“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设计策划、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考核评估”的培训服务四大环节中各具体步骤的执行标准和要求、各相关部门的执行现状等。

二是找出各环节中与外部客户间、内部各部门间的交互点,分析存在的“短板”,完善内部整改处理流程、对外反馈告知流程等。

三是建立闭环的“评价—整改—验收”管理程序,嵌入主流程中,实现内、外部客户意见的快速响应。

通过优化,实现各环节间、各交互点间的“无缝”联结、作业过程的标准化,并能在实施过程中及时“自我修正”。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Edwards Deming)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其中,PDCA分别指的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步骤。戴明环是一个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互相制约、互为补充的有机整体。如图1所示,上一级的循环是下一级循环的依据,下一级的循环是上一级循环的落实和具体化,一环扣一环,循环反复,持续提升,永无止境。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时,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从而持续改进与解决质量问题。

在培训服务四大环节中实际上都引入了PDCA循环,在整体环节中也是一个PDCA循环,从而保证了在全流程中的闭环改进。

三、总体构架及内容

“3452”培训服务评价体系的总体构架如图2所示。其中,“3”是指服务对象(客户),主要包括公司主办方、学员和委培单位三个方面;“4”是指培训服务流程中“培训需求调查、培训设计策划、培训组织实施、培训考核评估”的培训服务四大环节;“5”是指在培训服务的全流程和各个环节中都通过“调查(评价)、分析、反馈、整改、提升”五个步骤的PDCA循环实现持续改进和修正;“2”是指工作目标——实现“培训质量满意率”和“客户服务满意率”(“两率”)的提升。

总而言之,就是要“以客户为中心”,在培训服务四大环节中通过“五步骤”的闭环管理实现“两率”的持续提升。

1.全流程跟踪客户意见

一是加强培训需求调查。培训管理部门在编制年度培训计划时广泛征求机关各部门、基层单位和广大员工意见、建议,最大程度地满足培训需求。专业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充分利用走访、慰问和下现场学习的机会,或通过聘请兼职培训师授课、参与各类培训成果开发、评审和组织学员座谈等机会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

二是强化具体培训项目的策划。项目责任人提前与公司主办部门充分沟通,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委培单位和参培学员的需求、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培训课程体系,按照“实际、管用”的原则使培训内容安排贴近现场需求,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在培训项目组织实施阶段,主要通过项目责任人收集、反馈客户意见,告知培训管理部门、专业部门、后勤服务部门和技术支持部门。相关部门也可直接针对客户提出的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后勤服务等方面的需求快速响应,随时整改。

四是充分应用培训效果评估信息。培训管理部门在培训结束后,主要通过公司教育培训系统及时收集、整理、分析学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一级评估);在重点培训项目结束后3个月,跟踪反馈学员直接主管的评价意见(三级评估);不定期组织学员座谈会等,进一步沟通需求和改进意见。

2.系统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根据培训调研、过程反馈、监督检查、系统测评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从培训内容实用性、课程设置合理性、培训方式有效性、培训师资配置、班级管理水平、生活服务质量等“六个维度”系统性地汇总、分析客户提出的各类意见和建议,深入剖析、追根溯源、寻求对策,按照问题的种类和轻重缓急分别告知相关人员并提出改进建议。

将客户意见分为课程内容、项目组织、授课质量和后勤服务四大类。在每个项目结束后15天内,将每类意见分别向主办方、项目责任人所在部门、专兼职培训师及其所在部门、后勤服务和技术支持部门反馈。根据学员考核结果,分析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二级评估)。每季度定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定性、定量分析,提取有价值的改进意见,为改善软硬件环境、优化内部流程、完善培训方案、提高授课质量、增强培训设施功能等提供参考。

3.整改、验收和反馈

一是由培训管理部门跟踪、分析公司教育培训系统和兼职教师课时管理系统等相关信息,告知客户意见,跟踪整改情况,提出考核和表扬建议等。向省公司主办部室的反馈形式为“学员意见告知单”;向培训中心相关部门的反馈形式为“客户意见告知单”。按月将学员在培训期间的表现情况向委培单位反馈。

二是意见如需整改的,要求相关部门限期完成,并将整改结果反馈至培训管理部门。由培训管理部门对客户提出重要意见的整改结果,向其本人及所在单位反馈。对反馈已整改的问题,建立档案,进行追踪,保证整改成效。自查情况不属实的视同已整改。

三是相关部门根据所反映问题的重要性、紧迫性进行分级别、差异化处理。专业部门不断完善培训课程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实训设施功能。项目管理部门加强策划阶段的沟通和实施阶段的客户服务工作,在培训班结束后及时上传培训成绩,向委培单位反馈等。后勤服务和技术支持部门想方设法改善软硬件条件,尽可能满足客户的合理需求,并做好解释工作。培训管理部门加强过程管控,进一步优化管理流程和评价体系,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4.按月量化考评

将全年“两率”指标的实现要求细化到每个具体项目,进行过程管控,分解责任部门,按月跟踪考评。

四、实施效果

2012年3~9月在206期培训班中开展了一级评估工作,参评人数为7693人,培训质量满意率从期初的96.1%提升至99.2%,客户服务满意率从期初的86.7%提升至96.5%。如图3所示。

上述培训项目中,培训质量满意率达100%的有123个,客户服务满意率达100%的有65个。不达标(满意率低于85%)的项目从期初的20%减少至5%以下。客户的有效投诉量也从期初的每月约10条减少至2条以下。学员培训期间的异常情况反馈条数也呈逐月下降趋势。

工作开展以来,各部门积极开展客户回访等活动,主动自我改进,不断减少管理“短板”,在月度工作考评中主要实施部门平均可得到30分的加分奖励。

五、小结

新的评价体系的构建促进了中心内部各相关部门对客户意见的关注度,树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培训服务理念,增强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通过自我发现问题减少客户投诉;同时,加强了对客户的意见反馈,建立了闭环管理的机制,在提升“两率”指标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转变工作作风,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实现了“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