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观念范文

大学生就业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观念

第1篇:大学生就业观念范文

为了全面客观的了解大学生就业观念和求职准备的情况,就“就业形势”、“就业流程和手续了解情况”,“就业认识”、“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了调研。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75份,回收有效问卷550份,有效率为95.65%。其中理工类专业学生375人,占68.18%;文科类专业学生175人,占31.82%。博士研究生19人,占3.45%;硕士研究生76人,占13.82%;本科学生455人,占82.73%;女学生215人,占39.09%。大城市生源学生111人,占20.18%;中小城镇生源学生223人,占40.55%;农村生源学生216人,占39.27%。独生子女学生187人,占34%;非独生子女学生363人,占66%。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50人,占9.09%;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学生388人,占70.55%;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112人,占20.36%。

2求职准备方面

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有清晰的认识,做过一定程度的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前景乐观,超过半数的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这些情况说明学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已经取得了成效,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1大部分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表1),有10.24%学生表示“非常了解”,有73.39%的学生表示“比较了解”。相对而言,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学生对就业形势了解的比例要多5%。家庭经济状况的是影响学生了解就业形势的因素,学生对就业形势的了解情况,随家庭经济情况的好坏,呈正相关线性分布,分别以8%的等差数列上升。根据数据统计规律,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应更多的重视对非独生子女和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的引导和帮助。

2.2大部分学生做过简单的职业生涯规划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表2),有13.98%的学生做过“很认真的规划”,有67.44%的学生做过“一些简单的规划”,仅有2.71%的学生表示“没做过,无所谓”。相对而言,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比来自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选择“不知怎么规划”的情况要多6%,生源地差异比较明显。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学生选择“很认真的规划”的比例要多6%,选择“不知怎样规划”的要少4%,非独生子女在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中应得到更多的重视。家庭经济条件是影响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选择“很认真的规划”的比例达到1/3以上,是家庭经济一般和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的3倍。

2.3半数以上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表3),有12.45%的学生表示“非常清楚”,有47.87%的学生表示“基本清楚”,超过半数的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比来自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选择“不太清楚”和“不清楚”的比例要高,大城市生源学生了解就业相关工作的主动性较弱。家庭经济条件是影响学生了解就业流程和相关制度的因素,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选择“不太清楚”和“不清楚”的比例,比家庭经济一般的学生低17%,比家庭经济差的学生低27%,呈明显的差异,经济状况导致的主观差异性值得重视。

2.4大部分学生对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表4),有24.36%的学生对就业前景表示“乐观”,有51.38%表示“一般”,大部分同学对就业前景充满期望。对就业前景的期望值上,学科、性别等差异性比较明显。相对而言,文史学科类学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要高于理工学科类学生6%。各年级的学生中,应届毕业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均要高于其他年级的学生,从侧面可以看出学生在真正面临就业的时候才会对就业前景有更加客观的分析和判断。同时,博士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最高,硕士研究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最低,既反映出博士生就业姿态高的对就业前景乐观程度的反差,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硕士研究生就业姿态与就业前景符合度高的特点。由于社会就业市场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歧视现象,导致女学生对就业前景的乐观程度低于男学生。来自大城市的学生选择“不乐观”的比例高于来自中小城镇和农村的学生7%,同样反映了大城市生源学生就业姿态与就业前景符合度不高的心理。在选择“不乐观”的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要低于非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比例要远远高于家庭条件一般和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这需要就业部门加以重视。

3就业认识方面

问卷以“就业影响因素”、“自身具备的能力”、“就业制约因素”和“就业中突出自己”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对学生开展了就业认识方面的调查。数据统计显示,学生对综合条件、自身条件和人际交往等就业影响因素有比较正确的认识,对自身具备和不具备的能力有比较客观的认识,对自身条件欠缺、知识结构欠缺、容易引起困扰的问题、专业不对口等就业制约因素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对在就业中突出自己的问题有比较科学的认识。这些反映了广大大学生具有正确的就业认识观念和舆论氛围。

3.1学生对影响就业的因素有比较正确的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表5),多数学生认为“影响就业的最重要因素”是“自身条件”,其次才是“专业行情”和“学校知名度”。相对而言,由于学科专业的特点,理工科学生对“专业行情”比文史类学生更为看重。由于不同学历层次学生对自身准备就业的行业和岗位的期望不同,存在着对“学校知名度”看重程度的差异性,表现在学历层次越高的学生,越看重“学校知名度”,博士生最看重“学校知名度”。同时,硕士生对“专业行情”更为看重,这与硕士生就业面相对较宽、就业层次相对较高的学历特点有关。统计数据显示(表6),“影响就业最大的自身条件”因素很多,排在前3位的是“综合能力”、“实践经验”和“社会关系”,比例分别是28.13%、21.71%和20.50%。相对而言,由于不同学科学生的专业特性和能力要求的不同,理工科学生对“综合能力”的认可度高,文史类学生对于“社会关系”的认可度高。博士生普遍社会阅历较深,实践经验丰富,选择“实践经验”的比例远远低于总体水平,对于“社会关系”的认可度远远高于总体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对于“综合能力”的认可度,比家庭经济状况一般和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低9%以上,反映了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存在比较独特的就业心理,值得深入研究。统计数据显示(表7),“影响就业最大的人际交往因素”最集中的是“父母或其他亲人”,认可比例是37.23%,突出反映了社会上传统的家庭观念对学生就业的重要影响,体现了就业工作的中国特色。其次是“学校老师”和“学长或校友”,比例分别是18.84%和16.36%,对于“同学”、“不认识的成功人士”等人群的影响持认可意见的比例很小。相对而言,博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和科研,与学校老师互相了解更多,老师对学生就业的影响更大,博士生对“学校老师”的认可度比平均水平高得多。女学生由于自身性格的缘故,独生子女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缘故,都表现了对家庭更大的依赖性,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认可度高。家庭经济状况也是影响就业中家庭依赖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家庭经济状况越好,对家庭依赖性越大,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认可度越高,反而是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学生对“父母或其他亲人”的就业帮助认可度远低于平均水平。

3.2学生对自身具备和不具备的能力有比较客观的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表8),近半数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适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近1/3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1/4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具备“实践能力”。这反映了学生对自己在大学期间需要锻炼的能力所持的态度、树立的目标和达成的结果,也反映了学生对自己参加就业竞争时对自己能力优势的评价和自信。相对而言,博士生各项能力比较均衡,“团队协作能力”和“适应能力”远低于平均水平,这与博士生年龄较大、性格可塑性较小有关。来自大城市的学生见识多、视野开阔,来自农村的学生依赖性少、独立性强,这两类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均高于来自中小城镇的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影响了学生能力的锻炼和发挥,家庭经济状况越差,学生的“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越强,这与社会上“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观点一致。统计数据显示(表9),近半数学生认为自己不具备“创业能力”,近1/3的学生认为不具备“社会活动能力”和“创新能力”,近1/4的学生认为不具备“管理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这与历史形成的立足现有岗位稳妥就业的观念有关,也和我国传统文化所包含的追求内敛、不张扬、不突破的观念有关。

3.3学生对制约就业因素有比较清醒的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表10),1/3以上学生认为在就业中最欠缺“实践经验”,这与用人单位强调“人才的直接可用性”的短视行为有关;1/4的学生认为最欠缺“社会关系”,这与我国社会的传统习惯有关。同时,少数同学认为“综合能力”、“对用人单位的了解”、“学习成绩”、“所学专业”、“人文素质”、“外表及形象”等也是较为欠缺的条件。相对而言,博士生认为自己欠缺“社会关系”的比例更高,这与博士生与社会接触更多有关。来自大城市的学生社会关系较多,来自农村的学生社会关系少,但期望的较多的社会关系帮助,这两类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相反原因,在“社会关系”的认可度上达到了观点上的基本一致。家庭经济状况对学生认可“社会关系”的欠缺性起了重要作用,家庭经济状况越差,学生越认为自己缺少“社会关系”的帮助。统计数据显示(表11),近1/4的学生认为自己欠缺“工具性知识”,特别体现在博士生认为缺乏“工具性知识”和“科学基础知识”的比例较高,而缺乏“学科专业知识”的比例较低。

3.4学生对在就业中突出自己的问题有比较科学的认识

统计数据显示(表12),半数以上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突出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表现优秀”来突出自己,40%以上的学生认为通过“突出特长,表示胜任招聘岗位要求”、“事先了解单位,表示有兴趣和准备”和“通过沟通让招聘者记住”的方式来突出自己。这种强调内在因素的就业观念,有利于消除社会上“唯包装论”的片面观点,对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非常有好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认为“制作精美、详尽的自荐材料”和“请有信誉威望的人推荐”的比例高于其他学生,反之,选择“突出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表现优秀”的比例远低于其他学生。

4结论与建议

第2篇:大学生就业观念范文

关键词:女大学生,女大学生就业,市场经济,就业观念

女大学生是当今我国受到良好教育、富于智慧与活力的一个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和影响妇女解放运动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知识力量,她们的就业状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女子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女性人才资源的利用。大学生就业难,女大学生就业更难。就业难有原因是多重的,就女大学生自身而言,就业观念中的误区是导致就业难的一个非常重要主观因素。因此,分析就业观念误区之所在,帮助女大学生构建起与时代相适应的就业观念,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仅就这一问题做一简单的思考。

一、女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误区:

1、择业观滞后:如今,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是当今与未来就业的趋势与主流,但部分女生不能因时而变,传统的就业思维模式依然根深蒂固地盘踞在脑海,就业时盲目地追求职业的声望,过分计较单位的性质、工作环境及个人的身份,自谋职业没面子,到新经济组织中去没保障,服务性的工作有失的尊严,一次就业渴望享用终身,缺少多次就业的意识等现象普遍存在。

2、就业观错位。表现在不切实际,不适度的自卑与自信,就业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自卑是一种不良的心理暗示,面对不可回避的就业竞争,有些女生潜意识中认同社会对女性的偏见,自信不足,畏首畏尾,表现怯懦,缺少自我推销的勇气,结果使本该属于自己的工作机会;高估自己则是夸大自我实力,择业期望值过高,向往中心城市和高薪水,愿作“白领”而不屑于作“蓝领”,好高骛远;农村生源的女生则普遍存有跳出“农门”改变身份的想法,毕业后宁愿漂泊于城市也不愿回到自己落后但又特别需要知识和文化的故乡。

3、强求公正:“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女性与男性享有同等的就业与择业的权利也是我国劳动法规中的基本内容,但传统文化中性别歧视的现象依然存普遍地存在于在于今天的职场与社会。据江苏省妇联的调查显示:就业中有55.5%的女大学生遭遇到了就业歧视,34.3%的女生有过多次被拒绝的经历,但这一现象的形成是漫长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消除它也非朝夕可就,如若一味地强求社会公道与公平,就会形成一种心理障碍,就业的路也会因之变得漫长而坎坷。

4、急功近利: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转变,毕业生总量急剧增加,就业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为此,在求职时将自己最优秀的部分展示出来以提高竞争力也是理所应当的。但部分女大学生实用主义倾向严重,急功近利,甚至不择手段,从“注水”过多的简历到精美的个人VCD;从整形美容到拍写真集,到复制各种荣誉证书和花花绿绿的奖状等,而对自己能干什么或希望干什么却语语焉不详,这实质上是对自身素质和价值的曲解。

5、藤蔓意识:重庆师范学院心理科学系应用心理学2000级学生郑欢、霍颢的一份关于“女大学生求职择业若干能力的探讨”的调查表明:普遍缺少主动性,对家庭对社会有一种难以割舍的依赖性,期待家长、老师、学校为其承担择业责任,存有等、靠心理,从而延迟了就业准备期的到来;成绩较优秀的女生靠学校主管部门的推荐,学业一般的女生则多数依赖于家长、亲友的人际关系,迫不得已时才主动去人才交流中心或人才市场;或夸大就业的难度,逃避就业的竞争,不敢直面社会现实,甚至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事实上,在人世后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纯粹稳定和安逸的工作基本不存在,任何一个单位都不是福利院,更不是慈善机构,而女大学生自身不主动的择业观念恰恰强化了女性的弱势地位和社会对女性的固有成见,也是部分单位将就业的天平倾向于男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女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重构:

如今,就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间蕴涵着机遇与选择、竞争与牺牲,无论女生或男生都存有同样的困难,但却不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至今仍在整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女生,必然要经历比男生更加漫长而残酷的考验。走出观念的误区,构建起与时代相适应的就业观,乃是当今女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根本:

1、择业靠自主。首先要有自主的意识。自主的意识是成功就业的内驱力,它是一种自我意识与人格意识的和谐统一,是一种相信自我主动参与意识的反映。做为一个完整人格和价值的社会人,女性与男性一样同是社会文明嬗变的动力,女大学生是女性中的精英群体,更应以要有一种清醒的生命意识积极地寻求就业的机遇;其次要树立自信心,不悲观、不气馁,以达观的心态面对就业的艰难;再次,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由于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国家一时无力全面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故广大女生应以主人翁自居,以大局为重,把个人的命运寓于国家的前途之中,自觉地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分忧,自创市场实现就业。等,没有前途;靠,没有出路;要,不太现实,与其怀恋过去依附他人,不如主动地迎接就业的挑战,扬起博击长空的翅膀,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辉煌。

2、创业是最好的就业。女大学生是当今女性中最有创业条件和潜能的群体,而现在自主创业环境非常好,从中央到地方均予以热情的鼓励和支持,并有许多优惠的政策出台;伴随市场经济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创业的渠道与方式愈益多元化,因此,应该说,当今的毕业生欣逢自主创业最佳的机遇期;如若不能立即创业,也可以先加盟与自己创业目标相近的公司,积累经验和资金,物色合作伙伴,时机成熟时即行创业,也不失为一条理智稳妥的选择。现实中,许多女毕业生有胆有识自主创业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仅为后来者树立了成功的榜样,也昭示了创业的确是一条光明之路。

3、就业要竞争: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下,用人单位拥有了更多选择员工的权利,要与不要都不需要更多的理由,它们要生存必须讲究成本的最小化与效串的最优化,同样也要应对残酷的竞争也同样潜伏着关停并转的危机,女大学生要有源自于心灵深处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随时做好应付就业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准备,一旦碰壁和失败,则要振作起来,正视现实,勇于自我解剖,找出差距,主动以市场为导向提高和完善自己,重新实现就业;其次要有竞争的实力,实力的内核则是知识与技能,丰富的知识出众的能力与较强综合素质永远是职场不败的法定准则。

4、岗位无贵贱。不管做什么工作,大家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凭自己诚实的劳动求得生存与发展,问心无愧,应当倍感光荣和自豪。其次要确立多渠道就业的新意识,多元化的社会要求女大学生具有多元化的就业观,转变那种只有在正规部门、国有经济成份工作才算就业的观念。社会的改革与发展,增加了就业难度,同时拓宽了就业空间,一大批有真才实学的女大学生正是把握住了机遇,从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3篇:大学生就业观念范文

1.破“天之骄子”,立“普通员工”,建立符合时代特征的身份观念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毕业后成为“普通员工”,是大势所趋。教育部周济部长在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表示,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大众化教育提高了我国民众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也提高了我国民众的素质,但它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压力,大学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已经由“供不应求”转为相对“供大于求”,而且,这种用人单位的“买方市场”状况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得到缓解。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就从“金字塔”的顶部向下转移,大部分毕业生处在“非精英”层面。在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普及化的发达国家,大学生开出租车、做保姆、当清洁工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博士生、硕士生刷盘子、送牛奶、做搬运工也是很普遍的现象。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是什么稀缺资源,“普通员工”是大学毕业生这一重要人力资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2.破“毕业分配”,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建立符合时展规律的时务观念和自主观念

大学毕业生毕业分配制度已经取消,但大学毕业生中“毕业分配”的“铁饭碗”意识仍然很浓。大学生就业制度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在我国特殊的社会环境和计划经济模式影响下,国家对大学生实行的是统分统配政策。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取消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实行“市场导向、政治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就业制度的转变要求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要随之转变,但大学毕业就有工作或毕业就直接进入工作岗位,成为人们根深蒂固的认识,并成为一种习惯性的思维定式。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就业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吃紧”,不少职业岗位都出现了“饱和”现象,就业坐、等、靠、要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

返。要就业,不能没有竞争的意识和主动参与的观念,而是要靠“争”,不“争”就没有工作,就等于失业。

3.破“终身就业”,立“动态就业”,建立符合市场规则的开放观念

终身就业,这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能做到,即使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更新和提高,人才资源总是在不断地交换和流动中得到优化配置、有效利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知识的快速更替,用人制度的改革和人才市场的建立,使失业和就业成为今后大学毕业生一生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因此,毕业生应该意识到,第一份工作对于许多人来说,更多的是一种锻炼、一种实践经历、一种融入社会的渠道。青年择业指导专家汪大正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个人就业的自主性与封闭性同步增加,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与终身学习的长期性趋势越来越明显,计划经济的就业终身制逐步被市场经济的终身就业制所取代,过去可能在一个单位工作一辈子,现在一生中可能有几次的就业机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一生“一次就业”会被“多次就业”所取代。

4.破“追求高薪”,立“职业前途”,建立符合社会发展实际的利益观念

一味追求高薪,就会坐失就业良机,失去发展机遇。不管是公司企业还是机关事业单位,薪资水平与能力、业绩一起增长是一个永不改变的规律。没有为企业为单位立下汗马功劳,就一心想着拿高薪,那是空想。虽然薪水是刚刚走向社会的毕业生物质生活的保障,在毕业生心中的分量无疑是举足轻重的,但不求实际地追求高薪,将失去很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抓住就业机会和发展机遇就意味着有了发展平台,建立了发展空间。作为员工,有了展翅高飞的平台和施展才华的空间,也就有了追求高薪的“本钱”。

5.破“政府、国有”,立“企业,私营”,建立符合人才流向的等级观念

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外资企业人才饱和,竞争激烈,小企业、个体私营企业是大学生就业的大市场。在很多大学毕业生的心里,公务员地位高、权力大,都想往这些行业挤。但是各级机关单位人员大量精简、分流,各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减员增效,本来是大学生就业的最大市场,随着机构精简和国企改革,这些部门的就业“市场”已经饱和、过剩。外资企业也已经过了前些年人才短缺的阶段。而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已经超过了8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工业新增产值的76%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据国家统计局2005年第2季度统计,我国城镇单位从业人员11030.3万人,其中在国有、集体单位从业的人员是7505.4万人,在其他单位(主要是个体私营户)从业人员是3524.4万人。可以预测,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后增加的就业职位主要由下岗职工、低文化层次人员占据,如大学毕业生乐此而为,其发挥才智的空间将非常广阔。

6.破“沿海、城市”,立“西部、基层”,建立符合国家需要的地域观念

第4篇:大学生就业观念范文

摘要:80、90后的大学生面对日益激烈的的就业竞争和社会竞争,为了解当今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对07级大学新生进行了专门的调查与研究,以更好地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与择业观。

关键词:新生;就业观念;调查与研究

调查基本情况:调查问卷共发出600份,收回517份,回收率86.16%,其中有效问卷507份,占回收问卷的98.06%。被调查的对象中,非师范生占89.22%,师范生占10.78%。从科类看,文科占33.3%,理科占56.6%,艺术占10.l%;从性别看,男生占42.19%,女生占57.81%。

一、大学新生所体现出的就业观念

1、对薪水的期望值较为客观、理性。

在“期望自己毕业时第一份工作的起薪”问题的回答中,只有27%的学生认为2000元以上才是心中所想的起薪点,58%的学生认为1000―2000元是心中所想的起薪点,期望值比人们想像中要低。其中35%的男生选择2000―3000元,而女生只有24%。有66%的女生选择1000―2000元,可见女生期望值普遍较低,男生期望值则较高。而从生源地分析新生对该问题的回答,粤东和珠三角两地的学生对起薪点的要求普遍认同1000―2000元,显现较为理性特点。

另外,各专业的新生对起薪点的选择有较大的不同,汽车技术与维修、营销专业的新生期望值较高,而师范类专业的新生对起薪点普遍要求不高,可见不同专业对期望值亦大不一样。

2、择业地域面较窄。

在择业区域调查中,在发达大城市、中小城市、不限地域,重在具体工作的三个选择中,学生选择比例差别不大。但在选择广东省粤东、粤西、粤北、珠三角四个就业地区时,65%选择了珠三角,选择第二位则是回家乡工作。可见回生源地工作渐渐地成为毕业生选择的重点,与当前社会上人才回流趋势相吻合。

3、创业意识较为强烈。

在选择就业单位性质调查中,选择国企就业仍然是绝大多数学生的第一选择,而选择外资企业亦颇受青睐,而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占15.6%,与选择民营企业的同学占18.4%相当。在是否愿意到基层工作问题的回答中,18.4%的同学表示毕业后愿意到基层工作,并且认为这是创业的基础,62.3%的同学则表示无所谓。这都说明了创业的观念正慢慢被同学们所接受,正逐步树立自主创业的观念,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从文科生和理科生对就业单位性质选择比较来看,选择创业的理科生,仅次于选择国有企业,可以认为选择创业的理科生多于文科生。

4、普遍认同“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

40.5%的同学认为先就业,50.1%的认为应该视当时情况而定,这说明处于犹豫不决的那部分同学,我们通过就业指导,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绝大部分同学还是愿意先就业后择业,先就业后择业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5、择业标准既重工作待遇,也重工作前景。

在选择职业标准时,我们设计了“稳定性”“福利”“单位前景”“深造机会”等10个选项,每个选项又设计了五种程度供同学们选择。43.7%的同学认为稳定性最重要或比较重要;而选择月薪时,只有14.9%的认为月薪最重要,大多数同学认为,深造机会是选择职业时的重要标准,在具有挑战性、工作有趣、能发挥能力与个性、社会需要与贡献,选择最重要或比较重要占多数,而轻松性方面,大部分人选择了一般重要。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80、90后大学生对待就业问题更加有意识,更加理性,更加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展现个性。在择业观上既重工作待遇,把它作为个人发展必备的物质的基础,同时更重视工作前景,目光更长远。

二、解决新生就业观念问题的思考与建议

1、提前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从我国教育体制上看,就业指导工作至少要提前到高中阶段,因为绝大多数学生在这个阶段作出人生中一大抉择:继续深造或工作。无论是选择深造或工作,这个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都显得十分重要。就业指导可以帮助选择深造的学生选择到合适自己的专业志愿,而对于准备工作的学生,就业指导可以帮助他们选择到适合的职业和解决今后遇到的就业问题。到了大学这个阶段,已经到了最后有机会可以接受系统性就业指导的时候,所以大学的就业指导应该由入学就开始进行,实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让就业教育贯穿整个大学阶段。

2、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创业教育在就业指导中的比例,高度认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人才发展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与职业生涯规划有关,今后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创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国际职业教育大会提出,21世纪将有50%的大学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而这个比例目前在我国还相当低。我们要注重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创业能力教育、培养与训练,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加强专业建设,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结构。当代大学生不应只是求职者,更应是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大学生创业者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3、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当代学生每天接收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市场的变化亦越来越快。学校进行就业指导时,所列举的例子,必须与时俱进,使就业指导与社会、市场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认同感。要提高就业指导的效果,不仅要这样做,而且还应通过全校全员的努力,从对专业课教学、就业指导课程的开发创新、强化实践能力等方面入手,提高就业指导效果。另外,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学生所表现出的就业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显得十分必要。

4、建立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更流畅有效的沟通渠道。

第5篇:大学生就业观念范文

关键词:价值取向 就业观念 诚信 感恩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使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1999年高校扩招,使得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变成了大众教育,传统的包分配制度也变成了双向选择。用人单位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来选择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不同能力的毕业生,毕业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用人单位。在这种形势下大学生的职业观有什么变化呢?

以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就业地区选择为保障―这就是当代大学生在就业时极度 “关注个人”的就业观念,这种观念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在求职择业中毁约跳槽不讲信用,人品缺失,个人诚信危机凸显。

学生择业过程中的诚信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国内经济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很多企业减产倒闭,大批员工失业,学生就业形势尤其严峻,我校就业办联系了浙江浦江人事局,通过他们带了一批企业到我校招了200多人,先到一线岗位锻炼,然后根据学生自身能力输送到各个岗位。结果一个月后大部分学生都走掉了,有的连招呼都不打,最后只剩下30来人,原因主要是学生很难适应那里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薪酬也不太高。

另外,机材,电子,信息学院的毕业生每年都要分批到佳能去做顶岗实习,很多学生都很不适应,一是工作时间长,经常加班,另外公司实行刚性管理制度,上班时间要规规矩矩,不能交头接耳,一切工作都要服从安排,而学生刚出校门,还未完成角色转变,对企业的管理理念都不了解,也不能理解,因此学生经常会跟企业管理人员发生冲突,摩擦不断。国有企业可能在管理上趋于人性化一点,在短时间内学生也能逐渐适应,而私营企业,外资或合资企业,尤其是500强企业在管理上,公司理念上对学生的刺激很大,超乎学生的想象,因此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适应,很多学生心里承受力不强,遇到挫折就马上退缩,大批学生有了放弃实习的想法。后来学校组织这些学生座谈,引导学生站在企业的立场去分析他们的管理模式,了解企业文化,慢慢地,学生的思想有了一些转变,能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了,也慢慢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员的角色转变。

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就业依赖

有些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地认识,在就业时存在依赖的思想,在就业中不愿承担责任,缺乏独立意识,没有个人独立的决策能力。今年毕业的语文教育专业的一个学生,写作能力很突出,曾在很多杂志上发表过文章,省级作文大赛上获过一等奖。有家事业单位看中了这一点,准备聘用他,待遇优厚,试用期工资每月2000元左右,转正后大概2500元以上,还有五金一险,希望马上跟他签合同,并告诉学生给他一上午的考虑时间,如果到时候还没给他们答复,他们就视为放弃了,他们会跟另外一个学生签约。这个学生有点动心了,他犹豫了很长时间,最后还是没有考虑好,最终丧失了这次绝佳的机会。后来他跟我讲了这件事,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当时他问了家里人和一些朋友,意见不一,我又问他自己是怎么想的,他说这是他找的第一家单位,不想马上签约,总想着以后可能还有更好的机会在等着他。后来这学生又另外找了好几家单位,可是都不太如意,不是专业不太对口,就是待遇不好,这时候学生才后悔,知道自己错过了一次很好的机会,工作岗位不错,专业对口,而且待遇也很好,这件事情说明我们毕业生在就业时好高骛远,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也很模糊,当有好的工作机会时又犹豫不决。

就业观念不合理

大学生的择业观念虽然在总体上是倾向于务实化与理性化,但现在处于择业转型期,还存在一些不良的择业观念,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来自不同成长环境,家庭条件,各自在校表现的学生在择业时对不同因素的侧重:以薪酬待遇为主要选择条件;求安稳,没有闯劲;过分强调专业对口;追求热门职业等等。持有这种心理的毕业生往往脱离自己的实际状况,对职业发展是很不利的,这样的学生即使如愿以偿,找到了高薪职业,可能也会因为自己不适合,或不感兴趣,或承受不了工作压力而痛苦万分。

大学生要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就业观念呢?

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坚持“做人”与“做事”同步。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在我们学校举行的一系列招聘会上,总会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这是一些特别热衷于各种招聘会的学生,他们会到处递简历,然后等着面试通知,参加完一个企业的面试,接着又参加另一个公司的面试,面试合格了,也不急着签协议,他们会等着下一次招聘会,等着下一次面试,不甘心已经确定了的工作岗位,总以为后面会有更好的机会。即使已经签约了,甚至已经上班了,如果有了更好的机会,他们会马上毁约跳槽,我对2010 届我院毕业生做了一个初步统计,有过跳槽经历的学生达85%之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跳槽四,五次。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初次就业的薪资待遇不高,当然还有工作环境不理想,工作内容枯燥繁琐,经常加班等等多方面的原因。这就造成了毕业生频繁跳槽,用人单位不断招聘员工的恶性循环,其实这对毕业生本人,对企业都是非常不利的,一方面毕业生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不断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浪费了很多时间,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在不断招聘过程中也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也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诚信产生怀疑,认为他们做事能力强而做人品行缺乏。而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这种负面评价也会对大学生以后的就业带来困难。由此可见,我们高校对人才的培养不能只是教会学生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要让大学生懂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既是人们安身立命和得以成功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也是人们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丢掉了诚信,任何人都不可能获得生活与事业的成功。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诚信教育,加强大学生的道德自律。

真正了解自我――离远一点看自己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都是80,90后,这批学生比较聪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也比较自我,在择业是好高骛远,期待轻松的职位,好的薪资待遇,不错的工作环境等等,结果当然肯定是处处碰壁,这时候我们不妨冷静下来,站在远一点地方看看自己,站在社会的角度,用人单位的角度看一看,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能力可以让用人单位付出这么高的代价来聘用,自己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是不是就能胜任你所期盼的工作岗位,我想这时候,我们的大学生肯定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并调整就业观念,把大学生的架子先放下来,一切从头开始,虚心向别人学习,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这样我们才有了资本去挑选心仪的工作,并最终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获得成功。

对待工作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在很多人看来,工作就是一种谋生手段,我在工作中付出了劳动,付出了努力,单位就得付给我工资,这是天经地义的,这当然没错,不过这样就把工作的意义以及生命的意义大大降低了,我们要用感恩的心去对待工作,这样就会让工作变得非常有意义,尤其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因为缺乏经验,所从事的大都是一些辅的工作,工作内容单一繁琐,工资又低,也不太会处理同事之间关系,因此在工作中会产生厌倦感,觉得自己的工作毫无意义,付出多而回报很少,于是会经常抱怨,我这么卖命却只有那么一点点工资,工作也会得消极,这样下去肯定很痛苦而且会丧失很多机会,与其抱怨还不如怀着感恩的心去工作,这样我们才会用心地去工作并在工作中找到快乐,才会造就美好的人生。

参考文献:

[1]杜映梅.职业生涯规划[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2]关彤.职业顾问伴你同行[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第6篇:大学生就业观念范文

【论文关键词】择业观念 就业市场 博弈分析 调整修正

一、大学生择业观念以及现状分析

从2002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的毕业生陆续进入求职市场,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在此后一段时间内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根据教育部提供的数据,200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数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到2004年已达到260万,到2005年达到320万人。在社会需求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毕业人数的迅速增长势必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的增大。从就业市场供需状况客观地分析,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存在着大学生自身择业观念与市场需求两方面因素的博弈。因此,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探索适应新局面的就业指导模式。

(一)择业观念价值分析

当“择业”成为一种社会生活现实,国家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市场选择为根本取向,以自主就业为主导模式,以素质能力为竞争之本,形成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早在1959年约翰·霍兰德就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人业互择理论”,认为心理、思想和素质将影响择业人员的择业倾向,即对择业问题的看法、信念和态度以及处理这些问题的方法,并最终影响到其职业的选择。这就是说,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择业,需要描述、解释和预测人们的择业态势,需要了解人们的择业价值观念及其作为具体表现的择业意愿。

按照霍兰德的职业选择的理论,实质在于劳动者与职业的相互适应,同一类型的劳动和职业相结合,以便达到适应的状态,劳动者找到适宜的职业岗位,才能使其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而在当代西方的组织行为学、管理学与组织领导学中也着重讨论员工的工作效率或工作表现(jobperformance)时,必然联系其人格品质,即工作岗位要与员工所具有的“职业人格”(vocationalper-sonality)特点相匹配(matching)。这一“职业人格一工作环境适应理论”是约翰·霍兰德在1985年提出的,现在称为“人格一工作适应理论”(per—sonality—jobifttheory)。这一理论的核心是有关个体的人格特性与工作环境的关系。霍兰德认为理想的职业选择就是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相适应,找到与其人格类型相应的职业环境称为“协调”;找到与其人格类型相近的职业环境称为“次协调”;选择了与人格类型相斥的职业称为“不协调”。霍兰德的职业选择理论,实质在于劳动者与职业的相互适应。只有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相匹配,才是最佳的职业选择。而作为社会一个特殊群体来说,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一方面要受到用人单位的制约,另一方面也受到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支配。择业既是大学生认识了解社会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过程。因此,笔者认为所谓择业观念是指对职业选择的本看法,是个体在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的指导下,对自己未来所从事职业和发展目标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择业观对人才求职、择业和行就业准备有直接影响,直接指导人们的职业选择,并通过职业选择、职业活动体现出来。在知己知彼不断磨合的“人业互择”过程中才能最终达到人格类型与职业环境的协调匹配。不同职业在大学生思想中的地位不同,对自己的评价不同,择业期望也不同,因此需要区别对待个案分析,当然在择业过程中总结出现阶段所面临的共性问题是我们首要了解并进一步分析博弈的前提。

(二)择业观的基本现状分析

结合南京工业大学共青团工作关于《学校团组织有效服务大学生择业和创业的研究》立项课题的调研,针对理工文等专业不同年级在校本科生发放了统一印制的问卷,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主要通过典型抽样与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一次性发出调查问卷450份,回收43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407份,有效率为90.4%。其中择业导向问卷设计为择业观的倾向性分析提供了客观具体的结果,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倾向。集中体现为择业期望变化、个人定位、单位性质定位、区位定位以及薪酬定位等主要方面。

1.择业期望变化。通过针对不同年级的就业现状认识以及择业期待值变化进行交互分析之后,我们发现,随着年级层次的增长以及择业心理的成熟,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大三与大四的学生对于就业现状的认识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大多数毕业生在面临就业之时做出的反应是“还可以,大部分能找到工作”,可见心态较为乐观。但针对不同年级仍存在不同的差异,与就业现实之间也存在差距,涉及到就业指导周期以及对象合理性问题,区分不同的年级进行职业人格培养以及相关的择业就业指导是必要的。

2.择业个人定位。通过择业考虑因素上的频数分析,个人定位比较准确,强调自我实现和自我意识,择业时将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作为主要考虑的因素,而经济因素排列第二。这充分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竞争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大学生的自身主体意识不断加强,“就业”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优化稀缺性资源配置并提高经济人的福利水平的行为,因此重视经济利益也作为择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照因素,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也必须理性考虑和合理定位。

3.择业单位性质定位。众多毕业生择业时由20世纪90年代中期首选国企而转为首选外资企业,同时对政府机关关注程度有所降温,而非公有制企业单位逐渐受到众多大学生的认同。

4.择业区位定位。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比较理想的工作地域仍集中在沿海开放城市、内地省会城市和京沪等直辖市,而选择前往西部以及人才紧缺的经济落后边远地区均未超过4%。可见,现阶段大学生择业区位的倾向更注重到市场化程度高、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工作。

5.择业薪酬定位。在薪酬定位上“就高不就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学生对薪金的要求在2000~3000元居主体,而1000元以下的极少,仅为1.5%。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过程中,针对其自身的条件以及省情、市情和校情进行客观分析,指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32资期望值,使他们在走出校门后能够尽快地找到相对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实现就业的供求博弈分析

(一)供求关系的博弈过程中的“囚徒困境”从大学生择业观调查的现实状况分析可以看出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之间仍有一定的距离,就业难的客观现实从市场的供求关系上分析存在着择业观念与就业市场之间的一定的博弈。通过博弈分析来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直接相互作用时,如何进行决策以及通过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问题。从博弈论(gametheory)的角度分析,具体体现一定场合下的每个对弈者在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时都策略地、有目的地行事,考虑到他的决策行为对其他人的可能影响,以及其他人的行为对他的可能影响,通过选择最佳行动计划,来寻求收益或效用的最大化,形成具有相反的动机或者最好的组合动机(mixedmotives)。而“囚徒博弈”或“囚徒困境”(Prisoner Dilemma)是一个被广泛谈论和研究的典型博弈,正显性地体现在我国目前的就业难的供求关系的博弈过程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毕业生作为劳动力资源的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其就业同其他劳动力一样应当通过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因此,把大学生择业的问题置于市场机制的环境中来考虑分析“人业互择”,这样的选择在实现就业的供求关系中不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向行为,而是一种互动关系,而对弈的双方都在对选择的决策做出效用最大化的考虑。从微观上看,在博弈过程中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身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互动方的选择,而最优选择在于互动双方的均衡。从宏观上看,市场对称性的供给和需求同时产生构成了均衡的市场容量。而现阶段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供求关系中,即毕业生择业就业主体和就业市场中的用人单位都普遍存在“双高”现象。一方面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没有正确的定位,没有真正意识到本专科培养人才的要求;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选才标准上存在“人才高消费”,一再提高用人标准,就业市场中人才的高层次需求和低层次使用造成的人才浪费,不能才尽其用而造成知识浪费的同时对就业状况产生了负面效应,从而导致博弈关系中的不合作性的“囚徒困境”。

第7篇:大学生就业观念范文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应对策略;实践性;人才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逐步改革,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逐年加大。在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上,学校、学生、用人单位面临着三方对立的尴尬局面。一方面,很多企业单位面临着人才的巨大缺口,严重缺乏适合社会发展的实践性、全面性人才。另一方面,经过了四年或三年大学的系统教育后,高校毕业生却找不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自身社会实践的能力有待磨练和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剧的同时,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逐渐增多。其中,大学生就业观念就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塑造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意义

从根本上说,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来源于自身的发展能力、社会环境和专业技能。对毕业生择业价值的强化需要从不同的方面来分析。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观念受到了个人价值、薪酬标准、就业地点、知识技能、发展空间等多方面的影响。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建立直接影响着他们行为方式,继而对人才市场的资源进行优化调整。例如,在大学毕业前夕,有的毕业生已经面试好了工作单位,准备毕业后即投入工作。有的大学生则挑灯夜战,准备报考研究生深造,而有的学生则开始积累人脉,准备自主创业。这些都是就业观念的不同形式,学校在人才的培养上要解除就业者的工作困惑,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学生就业观念的引导,及时疏导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调整他们的就业心态。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主要因素

1.就业竞争压力逐年上升

当前发展形势下,“全民大学”的概念逐步突出,高等教育规模的加大促使高校招生人数不断上升。据了解,2001年,大学生的毕业人数仅144万人,2013年全国高等院校毕业人数多达699万人,到了2015年,已经达到了749万人。在十几年的变化中,已经翻了5倍之多。很多福利待遇好、稳定性强的工作岗位甚至出现了“万中求一”的局面,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甚至可以称为“人才的白热化”发展形式。学历、经验、容貌、气质、能力都成为衡量大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应聘管的重要标准。

2.高学历人才不断推进

受竞争压力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观念也在不断的转变。很多大学生认为,只有学历高一些,自己才有更多的的就业筹码,所以考研深化的学生越来越多。根据相关部门统计,2010年,研究生的毕业人数已经突破了100万人。自从1981年以来,我国每年的高学历人才都在稳步递进,截止目前,我国已经成为高学历人才国家,至少培养出12万名博士、85万名硕士,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研究生大国。

3.自主创意意识的萌发

“创业”的大热在前两年就已经开始,很多学生在毕业的时期心里十分迷茫,所以他们希望通过创业,能够让自己摆脱给别人“打工”的命运。但是,由于学校“象牙塔”搬的约束性,很少有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仅凭热血和想象很容易遭受失败。马云、冯仑、陈金义等富商的创业史让无数大学生热血沸腾,可是很多学生的社会经验少,性格上急于求成,很容易深陷到“自主创业”的误区中。

三、强化大学生就业观的具体策略

尽管就业形势异常严峻,但是可以看到的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依然是“挑战和发展”并存的局面,为了让高校大学生建立一个健康的就业观念,建议从以下几点进优化:

1.强化社会、学校、教师的多方引导

为了让大学生在就业的选择上更加理性,要增加对学生的影响作用,利用当前经济、文化交流环境的融合,创造积极、宽广的就业影响。在大学生就业观念中,要创造有利的条件,切实转变就业观念,促进大学生内因、外因的多项交流。在社会方面,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推动作用,完善就业市场的监管机制,规范人力资源的调配。在高校管理者方面,要强化大学生优秀创业事迹的传播,呼吁学生学习先进事迹中蕴含的道理,同时始终呼吁用人单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除此之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塑造要始终贯穿在大学生活的始终,帮助他们改变“消极”“懈怠”“孤傲”等不利于生存发展的性格,消除任何可能出现的就业偏差。在家庭教育方面,要积极深化大学生就业观念,将毕业生教育发展的关键点融入到家庭发展中,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兴趣和长处,得到家庭的支持、理解和帮助。家长首先要和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进行多角度的交流,了解自己孩子的想法,并根据孩子的特点,了解他们的内心诉求,不断强化社会、学校、教师的多方引导,从而为就业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2.正确看待大学生择业、创业理想

从内因上讲,在“创业”的发展热潮之下,学生想要达到择业、创业的理想目标,就必须脚踏实地的去拼搏。大学生首先要从自身进行反省,认识到自己所面临的优势和长处,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拓新的岗位,增进市场创业的生命力。同时,大学生要养成“多听、多学、多看,少说、少论、少谈”的习惯,求真务实,不做一个眼高手低的人。而从外部因素来看,相关部门要为高校毕业生创立一个适宜的创业条件。政府应该有选择、有计划的推进社会就业,提高劳动市场的流动性。同时,在福利保障、创业贷款、劳动保险等人才需求上进行更新,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一些思想成熟、可行性高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相关部门应及时出台鼓励毕业生创业的倾斜政策,在税收、贷款等项目上给予一定帮扶。

3.不断增强学生的能力服务意识

从根本上说,行业的价值可以用薪酬来计算,而劳动的价值是相互等同的。为了改变大学生长期以来的传统思想,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思想意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要进行及时的转变。对于酒店、餐饮等一些服务行业,不要带着“有色眼镜”却看待它们。毕业生应该树立全局意识,认同劳动无贵贱的科学观念,实实在在的做事、踏踏实实的为人。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让大学成为培养社会劳动者的熔炉。对于高学历人才的就业,也要面临个人能力的考核和培养,一些不被人们看好的行业却往往具有长远的发展空间。从这个基础上说,大学生能力服务意识的素质十分重要。例如,马云当初在做阿里巴巴的时候面临着无数的冷言冷语,但是他一直在努力没有放弃,因而才有了今日淘宝日均销量过亿的神话。大学生要本着正确的就业观念,来培养和塑造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获得最快速的成长,避开大学生就业“眼高手低”的通病。

4.认真做好大学生自身价值规划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是要从出校门甚至还未走出校门的那一刻就开始实施的。科学的职业规划能够让大学生把握自己在每一个阶段从事的工作、职务或以后即将进行的道路。帮助大学生摆脱盲目的就业观念,找寻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同时,在完善的就业规划中,寻找积极的就业观念,将诚信、友善、努力、持久等观念融入到自身职业发展之中,从而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在大学生积极就业观念的影响下,学生通过完善的价值规划,分析自我实际环境。在自身价值的运作中,设定职业阶段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职业实施修正等方面,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自已更好的面对学校、社会,学生、员工的身份转变,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在的能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十分明显。社会教育、高校教育都要在引导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工作中下足功夫,正确引导学生看待就业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据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引导。在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困惑的同时,让他们学会的客观分析自我优缺点,使自己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刘慧瀛.当代大学生职业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09)

[2]潘业旺,矫晓军.浅析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视界,2014(34).

[3]李娜.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40).

[4]段志英.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拓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3).

第8篇:大学生就业观念范文

一、建立党政领导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学生就业工作机制

学院党政领导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到工作的重要议程,对学生就业工作进行总体规划,定期分析就业形势,积极采取各种措施,为大学生就业搭建平台,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同时,积极调动全体教师的参与积极性,特别是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实习单位联系等方面的作用,使全体教师都能很好地参与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工作中来,热心做毕业生就业的“参谋”和“红娘”。

二、把学生就业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大学一年级开始,就要依据教学计划对大学生进行分年级、分阶段的就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培养学生求职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熟悉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搭建就业平台,最终使学生顺利走上就业岗位。

一年级侧重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学生树立合理的职业目标。从大学生入校开始,学院通过专业介绍、实习基地参观、高年级学生经验交流等途径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帮助新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专长,初步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合理规划四年的大学生活。

二年级侧重就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让学生通过参加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来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管理协调能力以及团队精神等,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年级侧重职业定向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和发展目标确定未来的职业方向,并致力于目标的实现。针对打算考研和考公务员的学生,请专家对他们进行指导;针对打算就业的学生,引导他们通过实习、参观、调查等实践活动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应掌握的专业技能,培养与自己目标职业相适应的能力,全面提升就业竞争力。

四年级侧重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指导,帮助学生增强求职实战能力。针对择业期间的特点和问题,学院组织相关人员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面试技巧、心理调适等方面的具体指导,让他们在思想上、能力上为走上职业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三、强化服务功能,为毕业就业搭建平台

学院党政领导和辅导员一起坚持深入调研,认真研究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培养教师变“管理”为“服务”的观念,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工作理念。

1.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动手能力的增强搭建锻炼平台。现在的学生非常希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强化动手能力,但由于他们与社会的联系有限,很难找到让自己综合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为此,学院努力为学生提供锻炼平台,如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假期组织学生开展结合专业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就业指导课,举办系列专题讲座。在低年级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高年级开设大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课,积极开展就业咨询活动、个性化指导、困难群体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帮助。

3.举办资源与环境学院专场招聘会。专场招聘会结合学院所开设的专业,有规模适宜、针对性强、成本低、效果显著、签约率高等特点,便于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扩大校企合作范围。

4.加强就业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学院指定一名辅导员专门负责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和工作,目前已建立了拥有200余家企业信息的就业资源库供学生查询。同时,辅导员还通过飞信、学院网站、QQ群和学生干部“四线制”向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以确保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提高学生求职的成功率。

针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学院将进一步强化服务职能,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强化管理职能,逐步形成一套适合实际的就业工作管理模式;强化教育职能,多途径开展大学生就业教育工作;强化指导职能,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展多层次的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第9篇:大学生就业观念范文

    一、不同时期大学生的各种就业观

    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大学生就业方式及观念的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统包统分、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或“服从分配、走向开放、自主择业”。

    1、计划分配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的大学生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成长起来的。在这一时期,国家采用统包统分的政策分配人才,大学生按照国家政策,一般说来需要返回户籍所在地工作,所以很少有自主选择的就业观念。毕业后到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企业去工作的直接分配方式,让他们基本上也不用担心就业问题。服从分配的就业观点和统分统包的就业政策,决定了这个时期大学生的就业观普遍有:择业倾向上不主动,择业标准上偏政治化,择业意向上重政工而轻农商的特点。政策引导下的这种“等、靠、要”的想法,与后来市场导向下的自主择业观截然不同。

    2、计划分配向双向选择过渡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我国经济政策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也发生了转折,我国对大学生的就业制度开始分步骤、分层次地逐步由“统分统包”向“双向选择”改革。具体来说,1983年-1993年这一阶段,国家将清华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山东海洋学院等院校作为试点,在调配工作中进行了“供需见面”相互选择的就业办法。至1993 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制度,标志着竞争开始引入大学生就业,实现了由“统包统分”和“包当干部”向“自主择业”的过渡。

    竞争机制被引入高校后毕业生就业方向开始趋向市场化。这十余年大学生的择业标准较之社会、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成为了首选。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择业倾向上走向多样、主动;择业标准上走向经济化;择业意向上偏重经济收入高的职业。这个阶段的大学生就业时开始主动追求个人利益,为进入市场经济体制下自由择业做下了铺垫。

    3、双向选择阶段大学生的就业观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确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阶段,国家不再负责安排大学生的具体就业岗位,而是引导大学生投身到就业市场进行自主择业,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双向选择的关系基本确立。很多大学生在就业时认为“待遇决定职业选择”,更加注重职业收入,工作对生活的改善。在择业标准方面,行业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择业意向上工商并重,往日不被看好的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成为新的就业热点;在就业认识上,意识到“创业也是就业”,勇于创业成为普遍接受的观念。这一阶段大学生自主择业就业观日渐成熟,标志着我国健康完善的大学生就业观步入了正轨。

    二、现阶段政治经济政策对大学生就业观发展的制约

    探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观演变的过程, 我们不难发现,随着经济体制、大学生户籍和就业制度、高等教育制度等国家政治经济政策的调整,促使了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断变化。这些政策一方面极大地推进了大学生就业观的演变与发展,充分的利用了青年力量来进行市场经济建设。但另一方面囿于我国庞大的大学毕业生数量,当下不少政治经济政策仍然约束着大学生就业观的进一步发展。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我国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职业取向表现出了较高的一致性,充分说明社会因素对大学生的择业影响很大。“因此可以推断,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对他们的择业意识和择业行为产生了很大影响,事实上也是如此。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是大学生择业取向形成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新古典经济学曾提出充分就业均衡的假定,但在我国,劳动力市场被很多诸如性别、制度、学历、户籍等因素分割成了高低不同的子市场,这其中尤以制度性因素为甚。制度性因素把我国劳动力市场,进行了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和城市内部主、次市场的分割。沿海地区、城市、外企、国家机关等可以看作是主要市场,农村、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等可以看作是次要市场。较之主要市场,大学生在次要市场要想找到工资回报率高,前途光明甚至可方便流动、合理社会保障的就业机会非常困难。制度性因素划分出的主、次市场,迫使大学生不得不放弃对次要市场的就业尝试,不惜付出暂时的失业代价。

    其次,进入新世纪,为应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高校扩招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但扩招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面对经济规模的急剧膨胀,我国高校扩招并未很好的遵循循序渐进的做法,2013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从2003年的212万迅速增加至669万。大学毕业生数量飞速增加,市场需求瞬间饱和,陡然供大于求。

    再加之当下高房价、高消费和低收入的矛盾,及传媒和社会舆论对工作好坏衡量标准的误导等,严重制约了我国大学生就业观进一步健康完善的发展。

    三、优化制度环境,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的对策

    国家政策是人才资源市场配置的具体准则,也是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规范。国家决策调整往往会引起全国范围内政治、经济的重大变化,从而对大学生的就业观产生深刻影响。因而如何实现充分就业,推动高质量的就业,应从国家发展战略的新高度来审视。

    1、加强政府调控和制度建设,引导大学生的合理流动

    流动性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劳动力就业的特点趋势和内在要求。但许多大学生面对不同的子市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悬殊差异时。对于贫困就业地区、收入微薄行业,往往不是积极就业而是选择暂时失业。因此无法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来实现大学生向西部地区、艰苦行业的流动,各级政府要把引导大学生就业作为自己的工作责任,加大调控力度,采取切实的政策措施,鼓励大学生面向中西部地区及基层单位就业。尽快完善相关制度,对于赴基层工作的大学生给予适当必要的编制、岗位和资金。同时也应该采取诸如:肯定其行动,精神上鼓励和表扬;物质待遇上充分补偿,重视培养和提拔等激励措施,来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观念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孔雀东南飞”、“一江春水向东流”的现状,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2、通过政策鼓励,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

    政府固然要不断强化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责任意识,但是,政府不可能短时间内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上千万个就业机会。所以,空前的就业压力要得到有效缓解疏导,与其让大学生被动等待就业,不如通过政策激发他们自主创业,通过创业再带动就业。比如对从事个体经营的高校毕业生,可以简化审批手续,若干时期内减免他们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通过政府、金融部门等现有渠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创业小额贷款和担保。通过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或减免税收,增强融资渠道等多种途径来引导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

    3、构建良好的传媒风气,营造正确的舆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