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皇帝新衣范文

皇帝新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皇帝新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皇帝新衣范文

奥地利EFS汽车咨询公司总裁

在今年6月刊的专栏中,我曾着重谈了这样一个问题——外国汽车制造商今年5月份销量同期增长16.19%,成为大赢家,而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却不得不面对同比略有下降的沮丧局面。

一直以来,国内汽车制造商都在面对一个事实,即他们要在产品力上与国际品牌竞争,而这些国际品牌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在国际上建立了良好的声誉以及品牌形象,后者带给国际品牌中国市场上的成功,也令本土制造商倍感头痛。与此同时,他们还要在艰难的竞争中与众多其他品牌比拼成本,来实现他们在本国(或其他)市场上的优势地位。

我们姑且先把成本领先问题放在一边。大多数品牌都希望自己能成为强大的品牌,靠着能为用户提供更多增值的价值而被消费者选择,而不仅仅是因为低廉的价格。与其冒风险和花大价钱从无到有地建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倒不如直接去购买一个业已成型、有着良好形象的品牌。这种选择尽管不便宜,但它却有一个难得的优势,即这个品牌多年积淀的文化和传统。

许多国内汽车制造商一直在试图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打入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市场。毫无疑问,他们都面临或者经历了新品牌如何在当地已有的成熟品牌之间生存和发展的问题。事实上,在那些地方获得立足之地是件难上加难的事情,首先是因为已有成熟品牌的竞争优势,其次是这些成熟市场往往有比中国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

因此,进入一个成熟饱和市场最简单的方法,便是购买一个已有的成功品牌,直接接管其市场份额,而非从头开始创建。短期看来,这可能花费不菲,但从长远来看却是一项很好的投资。

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就是一个经典案例。通过收购,吉利不仅获得沃尔沃的核心技术以及这家瑞典汽车制造商的全球分销网络,也收获了其积淀已久的良好品牌形象以及忠实客户。一旦吉利要打入国外市场,沃尔沃的品牌优势一定为它加分不少,这是一种常见的也是有道理的策略。

一个成功的品牌,不仅可以在国内汽车制造商进入国际市场时提供帮助,更要支持他们在本国市场的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

我们不妨看看其他行业的类似例子,或许你可以从中了解到这并非一个新想法。

2005年,美国SBC通信公司收购了AT&T(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尽管当时SBC实力强劲,但它最终却决定把自己更名为AT&T,而放弃了自己的原有品牌名称,其原因正是它所收购的AT&T有着良好的品牌形象和传统。

另一个例子来自日本。日本零售商伊藤洋华堂控股美国南方公司之后,将7-11连锁便利店引入日本,并保留了7-11的品牌,事实证明,伊藤洋华堂从7-11上收获颇丰。

而在之前青年汽车企图收购萨博汽车的事例中,有报道称,青年汽车倘若不能通过收购拥有萨博品牌,它便没有兴趣完成这一交易。众所周知,萨博品牌属于萨博汽车以及斯堪尼亚汽车所有。

在这里提到青年和吉利,并不是想说品牌在收购后应该重新命名,而是为了表明,通常在收购一个品牌时,更多地考虑其品牌价值而非财务方面的问题将更有意义。

现在看来,吉利收购沃尔沃不仅给它的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增加一块踏脚石,沃尔沃的技术和品牌也在助吉利一臂之力。

当然,把另外一家公司的品牌形象纳入自己的公司,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首先企业文化本身就不同,再加上国家文化差异以及语言不通等障碍,令这一“工程”艰巨又复杂。但如果能够成功走好这一步,企业将会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国际品牌。

从收购的品牌中盈利,关键是要利用好它的品牌形象,这其中包括质量的保证以及所收购公司或品牌是否被赋予强烈的感彩,特别是当被收购的公司或品牌带有浓烈的民族情感,或对该国家文化来说是一种“美德”的情况下,公众的反应反而可能会损害其品牌形象的本身。试想一下,如果大众汽车将在北美的口号“德国工程力量”中的“德国”两字去掉,它会是个什么形象?

最后,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在市场上可售的成熟品牌是有限的,因此买一个品牌并不是所有中国本土制造商都可以去尝试的选择。进一步说,收购一个品牌的决策以及如何利用它,必须仔细掂量。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Therefore the easiest way of entering a saturated market is by building on an existing and successful brand image and to simply take over a share of the market, rather than to build it all from scratch

In the June issue I focused on how foreign automobile manufacturers were the winners of the sales increase of 16.19 percent in May, Chinese manufacturers even had to face a slight decrease in sales in the year to year comparison.

One of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foreign brands and the troubles of local manufacturers lies in the fact that local manufacturers have to compete for product leadership with brands that have established an international reputation with established brand images over the years. At the same time local manufacturers have to compete with numerous manufacturers for cost leadership. This makes it a hard and costly endeavor to achieve a strong market position within the (or any) market.

Cost leadership set aside, most brands would want to become a strong brand that offers added value to the customer and becomes her choice, not just because of price, but because of value. Rather than building an image from ground up, and taking the risks and costs associated with this step. Local brands also have the possibility to simply buy themselves an established brand. This option - whilst not coming cheap - gives an advantage that can hardly be bought otherwise: It also allows gaining the yearlong tradition of a brand.

Many local manufacturers have been trying to make their way into foreign markets, especially those of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no doubt have experienced the problems a new brand is facing against well-established brands. In those markets it is even harder to get a foothold, because of the status of established brands, plus legal requirements that are more strict than those in China (as previously pointed out by myself).

Therefore the easiest way of entering a saturated market is by building on an existing and successful brand image and to simply take over a share of the market, rather than to build it all from scratch. This might not be the cheapest option available in the short run, but has a higher chance to pay out in the long run.

Geely’s has managed to get itself in this favorable position with the acquisition of Volvo Cars in 2010. With this grand coup Geely does not only gain access to Volvo’s technological know-how and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of the Swedish maker, but it can also built on the excellent image of the Swedes and their base of loyal customers. Especially when going abroad this use of an established brand name is a common strategy and undoubtedly makes sense.

But the use of a successful brand name does not only give advantages to enter or gain ground in foreign markets. A well-established brand name can be perfectly used for the domestic market as well.

Looking at other industries we can see that this is not a new idea. The most prominent example would be AT&T, which was taken over by SBC Communications in 2005. Even though financially stronger SBC decided to built on the tradition of AT&T’s name and renamed itself to AT&T rather than keep its own name. Another example would be the Japanese retailer Ito-Yokado who decided to name the new parent brand of its retailing business Seven & I, to incorporate the name and the logo of the 7-Eleven convenience store chain into its name and profit from the image of the brand it had acquired before. In both examples the brands might not have been the most successful on a purely economic level, but the image of the brand was worth more than that of the new owner.

Another - less successful - example would be the attempt of Youngman Automobile to take over SAAB Automobile. Youngman reportedly had no interest in acquiring SAAB Automobile if it could not acquire the brand name, which is owned by Saab AB and Scania AB.

Giving the Youngman and Geely example is not to say that the brand should rename itself, but to show that it generally makes sense to consider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 over the financial aspects.

Geely’s move does not only give the brand a stepping stone as access to foreign markets, but also on the national level Geely can combine its strength with that of Volvo and gain from the technical expertise and brand recognition of the Swedish brand.

Of course incorporating the image of another company into one’s own company is not an easy task. Often the corporate cultures themselves are different, and cultural as well as language barriers can be a most challenging task to overcome, but successfully doing so creates a strong international brand.

第2篇:皇帝新衣范文

孤独,寂寞与失意死死地缠着我,沉沦于这种酝酿中,又禁不住忆起了曾经。最初的一次哭声,人间降生了一个生灵,因为爱,中间又多少欢乐啊!......又一次哭声,天地间如此的阴霾,冰冷一次又一次袭卷而来,迷茫与彷徨伴着窘困不期而至,恍然才发觉,我的一程原一片茫然......迷茫中还有一次哭声,那是不知何处而来的懵懂与现实的冲击,惟一次感觉撕心裂肺,惟一次痛彻心扉......风中思絮,记忆里还珍藏着一次哭声,那是至诚的友谊。不多时候的欢聚,缄默的别离,曾留下些什么?只有记忆中的美好!......依约这孤独寂寞之中,又于这失意没落之中,仰望着漆黑刀夜空发呆。我凝望于这寥廓苍穹的极尽,却看到了夜的眼睛。一如微微的希望与这莫大的空虚,又如小小的星空与这凄凉的原野。我被这风消散了。

化作一风,飞往这世界的尽头。沉默的大地,一风送来苦涩的血雨,风过处,芬芳洒落满地,他含笑消散了。谁注定了未来?现在却忧郁了,也消散了!天空一如过去了的时候,依旧如往昔沉默着。现实与这期望都幻化浮尘,随风四处飘散了罢。此时此刻,这个风啸的夜晚,不去在回眸风来时的痕迹,而去寻觅风往处的美好。一切都将是虚影,留下风过处才是现实。就让我化作一风,在这夜的灯火阑珊里,吹去曾经失意的惆怅与空虚,吹向那圣洁的夜的尽头,一切都将是虚影,惟有未来才真!

笔者在这苍茫夜空下,独望着这风吹过的痕迹,未来瞬间明朗了。自由自在,我向风一样洒脱。

风过了。

风来了。

这风停了。

第3篇:皇帝新衣范文

故事主要写了:从前,有一个皇帝,他只爱穿新鲜、好看的衣服。有两个骗子说要给他织鲜艳的布料做好看的衣服,并且还说:”愚蠢的人和不称职的人是看不到衣服的颜色和形状。”结果,骗子骗走了大量的金子和生丝,没给皇帝做衣服。皇帝和大臣都上了当,只有一个小孩说了真话,使两个骗子露了原形。

读了这篇故事,我懂得一个道理:只要实事求是,敢说真话,就不会上当受骗。

故事中,骗子的手段并不高明,由于皇帝和大臣不能实事求是的说真话,才上了骗子的当。

想想我自己,有一次,我和爸爸去海边玩,海水把路淹没了,爸爸问我是否知道路,我其实不知道路,但我却说:知道!“结果,我掉进了海里,爸爸发现我掉进海里,就赶快来救我。

看来我要改掉这个坏习惯,以后要说真话,不能再骗人了。

第4篇:皇帝新衣范文

您好,我是凡间的一个小女孩。

我早已听说过您的大名,知道您是至尊无上的,权力也十分大,所以,我想请您帮我一个小忙。

我表哥在前天收到去澳洲留学的通知书,要求他在两天后就要出国。表哥家人都欣喜若狂,我也很为表哥有这样的机会而高兴。他们马上收拾行李,准备在今天晚上乘飞机出国。

不过今天我看电视新闻的时候,得知有一个叫“派比安“的台风正向我们袭来。表哥今晚就要上飞机了,万一飞机不能如期起飞,那可就不得了了,所以,我想到了您。

我希望您能请风婆婆在经过机场时尽量放慢脚步,让我表可好上飞机,还要叫雨姐姐先憋住好的“眼泪“,让我表哥的飞机能顺利起飞;还有雷公爷爷,让他不要到处打雷,以免击中表哥的飞机。

请问您能帮我这个忙吗?太谢谢您啦!

敬祝:

法力无边

笑口常开

第5篇:皇帝新衣范文

爱新觉罗·溥仪,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他是道光帝旻宁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摄政王载沣长子,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1909年到1912年、1917年7月1日到1917年7月12日两次在位。

1967年10月17日,溥仪因肾癌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来源:文章屋网 )

第6篇:皇帝新衣范文

我暗暗开心,觉得带着女儿去看艺术展这一步走对了。

然而,有一次带女儿看艺术展,却让我大跌眼镜。

那天,在报纸上看到广场上要举行一场行为艺术展,我和女儿早早就按捺不住快乐的心情,很晚了还在猜测着第二天将是怎样的一种视觉盛宴。第二天一大早,我带着女儿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到了广场,发现这里早已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我和女儿好不容易才挤进了最里圈。

一个行为艺术家出场了,他赤着上身,光着双脚,双脚上沾着五色油彩,在广场上铺着的白布上走了八步,留下一串彩色的脚印,然后盘腿如老僧入定般坐了下来。这时,有几个白色衣裤的女孩,把桶里装着的油彩,不停地泼向他。油彩把他印染得色彩斑斓,他一动不动地承受着。

这就是一件行为艺术品,标题上写着名称:人生。

“妈妈,这些姐姐在欺负那位叔叔。”女儿给“人生”下了定义,“应该打110报警!”

“不是。”我指着标题告诉女儿,“叔叔和姐姐们在展示着艺术。人生是多彩的,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像踏上了白布,每一步都多姿多彩,每一步都要经历洗礼……”我按自己看了标题后的理解给了女儿一些深奥的结论,很明显,女儿不理解我的说法,她仍旧认定,那是种侵犯。

如果说这个行为艺术我还有一定理解的话,那么接下来的两个没有标题的艺术展现形式,只能让我认同女儿的说法了。

一件是一个男画家,用油彩涂抹白衣女孩的衣服。 “妈妈,那位叔叔的做法是不对的,他不是好孩子,把别人的衣服涂脏了。”当第二件作品展现出来时,女儿这样对我说,表情坚定,认定自己是个好孩子。“是的。”我严肃地告诉她,“那位叔叔不是好孩子,他不应该这样做。”

女儿得到了我支持,马上冲上前去,制止那位画家。

当然,很快她就被工作人员拉了下来,并且告诫我,要看紧自己的孩子。我告诉他,这是孩子的自发行为,也应该是艺术的表现之一。那位工作人员很困惑,不明白我说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不过,他还是把女儿挡在了身后。

接下来的表演是几个人用斧头砍斩装在袋子里的鸡。听着鸡在袋子里发出的惨叫悲鸣,女儿再也忍不住了,大声叫起来:“保护小动物,反对虐杀!”这是她在电视里保护小动物示威者那里学到的一句口号。我知道,自己无法制止表演继续下去,我能做的,只是尽快地带着女儿离开。

女儿不愿走,她仍学着示威者挥手高呼:“保护小动物,反对虐杀!”

我一把抱起女儿,向家的方向走去。

女儿仍在高喊着口号,尽管,她的声音是那么稚嫩、弱小。

离开表演现场一段路程之后,我把女儿放了下来,拉着她的小手,慢慢地向前走。冬天的南方,阳光仍旧有些威力,街边树也仍旧翠绿,可是,不知怎么,我心中竟然有种肃杀的感觉。忽然,女儿抱住我的手,哭了起来:“妈妈,那就是欺负人,就不是好孩子,就是虐杀小动物!”

我的眼睛也湿润了,连连点头:“孩子,你说的对,那不是艺术。”

第7篇:皇帝新衣范文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1

  大半个月的时间,做事与修学总是提不起干劲来找了堆借口来安慰自己。也对,该是冬眠的时间了;呵呵。好在绞尽脑汁想想自己有何许收获时,该是看了部分的《皇帝内经》吧;原文是皇帝与当时名医和臣子谈论时记载下的文字,古文初读时不难理解很容易可以知晓其意;阅到第六篇却犹感古时圣人们学医者不仅学术甚深也精通多门学术。

  中国的文化用博大精深形容也不为过,光是简单的一本1080个字《弟子规》就教育了世人一生的该遵循的德行;仲尼的《论语》更是深入浅出地向人们道出处于何地位何年龄该明了的事理;这次的《黄帝内经》才让我真正体会到读圣贤书是人生多有意义的享受啊。处于本能地我又开始质问自己,为什么经典的文学我们从小从未接触过呢?不读圣贤书的现代人还会有什么不敢做的么?如同孔老夫子所言导之以政,齐之以德,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常听到家长和朋友谈起现在的孩子太不好带了,总是抱怨孩子们不听话不知道好好学习,老是捣乱的;出于礼貌我不能直接地告诉他们是教育出了问题,家长和教师是要明白身教大于言教的道理;太多经典的教育全被世人遗忘了,他们不在愿意遵循古圣先贤的理念,多可惜呀。多学习古人们求学的精神;太平盛世就在当下。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2

  在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中,我们熟悉的常用的能称得上经书的很少:大学系统读过的就四本:《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神农本草经》,《难经》。开始读这些经典时,发现读完一遍,或几遍后收获往往很少,很苦恼:读了中医经典却不知道怎样去运用,有时有这样的想法:中医是一门纯正的经验医学吗?是我们的古人在欺骗我们吗?前不久看报纸:发现中医药已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意思是不保护起来,就要面临进一步萎缩,淘汰甚至是消亡,且目前国内大多数中医院都不是在发展扩大,而是处于求生存的状态,在现代医学日益发达的时代,有这样傻傻的坚持下去的必要吗?中医到底是科学吗?为此,我曾扪心自问,科学是什么?衡量中医科学的标准是什么?现代科学是衡量中医是否科学的标尺吗?我想不是,最简单直接的证据便是:目前很多临床疾病现代医学无法治疗,可一放到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核心的中医里面,疗效确实肯定,所以我不想去争论中医是否科学,中医的经典是否科学,在我的心里有一个对中医的定位和评价:能治好病就是科学。

  怀着这样的信念,反复研读《黄帝内经》,把自己放到天地自然里,把人自然化、自然人化,把地球人化、人地球化,采用传统医学取类比像方法学习经典,反复揣摩,并把自己感悟到的理运用于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有时对于现代医学的疑难杂症,却能收到覆杯之效,对一些急诊病人,也效如桴鼓。当然我们要辩证地看问题,在临床上碰到很多的疾病,疗效不肯定,有时甚至是石沉大海。我想是我对中医经典的理解不够,并不是中医不能治愈该病。

  下面请允许我把自己学习《黄帝内经》过程中对一些经文的感悟写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

  1 《阴阳印象大论》篇云:….惟圣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六经为川,肠胃为海…….

  2《五运行大论》篇云:帝曰:地之下为否乎?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帝曰:冯乎?岐伯曰:大气举之也。……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游行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盛则地干,暑盛则地热,风盛则地动,湿盛则地泥,寒盛则地裂,火盛则地固也。

  3 《金匮真言论》篇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谿;…….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4 《五常政大论》篇云…..故适寒凉者胀,之温热者疮。下之则胀已,汗之则疮已,此腠理开闭之常,太少之异耳……

  5 《阴阳别论》篇云: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

  医生《黄帝内经》读后感3

第8篇:皇帝新衣范文

关键词:黄宗羲;自然视界;意义世界;盈天地皆气;盈天地皆心

明末清初的心学大师黄宗羲曾并提过两个似乎矛盾的命题,其一是“盈天地皆气”,其二是“盈天地皆心”。长期以来,在西方哲学的语境下,学者曾对其进行过唯物拟或是唯心的分析。这样分析的结果是,这两个命题间存在着无论如何也无法圆融的二律背反。本文试图摆脱“汉话胡说”的西方哲学语境,恢复中国哲学固有的“本土化理解”,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下重新探讨这两个命题及其关系。

黄宗羲对于自然世界的研究和探讨是从克服宋明儒学“支离”之病处下手的,或者说,克服宋明儒学的“支离”之病是黄宗羲研究和探讨自然界的旨趣。在黄宗羲之前,程朱理学把原始儒学只能内在体验和意会的“道”变成了即使没有体验和意会也能言之的“理”。这样做所必然造成的结果是,挺立于外的“理”所代表的普遍理性与自闭于内的个体性和主体性之间产生了“支离”。而且,程朱理学强调通过严格的道德训练即在事物上的“格”、“致”、“诚”、“正”以达致对“理”的把握和遵从。很明显,追求和遵从“理”的实际过程也是以外在世界和主体的对待性存在为理论预设。对于程朱理学的这种理路,王阳明曾冠以“心”与“理”的“支离”之名加以批判,他认为这种“支离”导致了道德践履中主体责任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丧失,而主体的责任意识和创造精神既已丧失,任何形式的道德建构都将流于空谈。为了克服“心”与“理”之间的这种“支离”,解决程朱理学所引起的严重后果,王阳明把“理”由人心以外置于主体心中,他这种理论更张的主要理据是“人是德性自足的动物”。依着王阳明的这种理路,对于“事理”和良知的探求只在心中进行即可,勿需再外求于事物了。应该说,王阳明的这种理论更张确实大大强化了主体的道德责任意识和创造精神。但是,王阳明并没有彻底解决程朱理学的“支离”之病,黄宗羲在王阳明的文本中亦发现了“支离”之迹。黄宗羲说:

先生既以良知二字冒天下之道,安得又另有正修工夫?只因将意字看作已发,故工夫不尽,又要正心,又要修身。意是已发,心是未发,身又是已发。先生每讥宋儒支离而躬蹈之。[1](P228)

黄宗羲认为,王阳明的“良知”之道与“正修”工夫、未发之心与已发之意等仍处于相对待性的“支离”状态;王阳明虽以克服程朱理学“支离”为己任,但可悲的是,他“每讥宋儒支离而躬蹈之”,重蹈了程朱理学的覆辙。从基本的精神上看,黄宗羲承继的是阳明心学的精髓,正因为如此,黄宗羲也以修正阳明心学为志帜。而这种修正,黄宗羲首先是从解决“支离”之病开始的。

黄宗羲承继了原始儒学关于世界统一性的义理,在他看来,心与理、人与宇宙万物不仅不“支离”,而且是有着共同的生成论基础的。他认为宇宙天地万物均是由气构成的,因而天地万物是一体的。他说:“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2](p499)“四时行,百物生,其间主宰谓之天。所谓主宰者,纯是一团虚灵之气,流行于人物。”[3](p123 )“天地间只有一气充周,生人生物。人禀是气以生,心即气之灵处,所谓知气在上也。”[3](p60)虽然天地万物的终极构成都是“一团和气”,但黄宗羲并不否认宇宙万物的多样性。他认为,天地万物所禀之气的精粗、灵钝、智愚及清浊并不相同,禽兽由昏浊、粗钝之气所生,所以其“所知所觉,不出于饮食牡牝之间”;作为万物之灵慧的人由极精细、极灵明的“知气”所构成,因此人独得阴阳五行之秀而为万物之灵,具有与万物不相同的“五常之性”以及为善为恶的道德选择;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道德属性“合下具足,不囿于形气之内”。[3](p111)黄宗羲还认为,事物不断变化、流转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气”的“大化流行”。“一气之变,杂然流行”是造成天地万物不断变化、消盈的根本原因。这样,通过生成论的讨论黄宗羲对于一体性、多样性和变化性都给予了理论上的阐释。

黄宗羲进而认为,宇宙事物虽各不相同,其变化亦“杂然流行”,但气的流行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条不紊的。这有条不紊之则即是“理”。他说:“流行而不失其序,是即理也。”[3](p60 )他还说:

盖大化流行,不舍昼夜,无有止息。此自其变者而观之,气也;消息盈虚,春之后必夏,秋之后必冬,人不转而为物,物不转而为人,草不移而为木,木不移而为草,万古如斯,此自其不变者而观之,理也。[1](p22)

既然理为气流行之则,故“无气外之理”、理气合一则为必可推定的结论。黄宗羲说:

理气之名,由人而造,自其浮沉升降者而言,则谓之气,自其浮沉升降不失其则者而言,则谓之理。盖一物而两名,非两物而一体也。[4](p355-356)

宇宙万物不断变化、“浮沉升降”,这是气的流行;而理就是指这种“浮沉升降”、不断变化即气流行的规则。因此,理与气不过是“一物而两名”,而不是“两物而一体”。在黄宗羲,“一物而两名”与“两物而一体”有着根本的区别:“一物而两名”其重点在于其统一性,从而顺利地解决了理气之间的“支离”之病;“两物而一体”其前提是“两物”,故其无论如何也难以摆脱“支离”之病。

关于“太极”,黄宗羲也认为亦不过是理而已。他说:“所谓太极也,以其不紊而言,则谓之理;以其极至而言,则谓之太极。”[2](p499)“太极”只不过是流行之则中“极至”的理罢了。不过,在此需要注意的是黄宗羲所谓“太极即理”与程朱理学之“太极即理”的语境是不同的。既然“太极”亦是理,因此,

道、理皆从形、气而立,离形无所谓道,离气无所谓理。天者万物之总名,非与物为君也;道者万器之总名,非与器为体也;性者万形之总名,非与形为偶也。[3](p 252)

从生成论的意义上看,“道”和“理”并不是踞于气之先的东西,相反,“道、理皆从形、气而立”,它们只不过是“万器之总名”,它们是从属于气的,“离气无所谓理。”因为离开了气与器,也就无所谓道与理了,当然也就无所谓“极至”之理“太极”了。由此可以看出黄宗羲“太极即理”与程朱理学“太极即理”的主要区别了。顺着这样的理路,黄宗羲批评了薛瑄“气有聚散,理无聚散”的观点:

(薛瑄)言:“气有聚散,理无聚散。以日光飞鸟喻之,理如日光,气如飞鸟,理乘气机而动,如日光载鸟背而飞,鸟飞而日光虽不离其背,实未尝与之俱往。而有间断之处,亦犹气动,而理虽未尝与之暂离,实未尝与之俱尽而有灭息之时。”羲窃谓,理为气之理,无气则无理,若无飞鸟而有日光,亦可无日光而有飞鸟,不可为喻。盖以大德敦化者言之,气无穷尽,理无穷尽,不特理无聚散,气亦无聚散也。以小德川流者言之,日新不已,不以已往之气为方来之气,亦不以已往之理为方来之理,不特气有聚散,理亦有聚散也。[1](p121)

黄宗羲之所以反对以“日光飞鸟”来比喻理与气之关系,根本原因在于这比喻本身就包含着理、气为二物的“支离”之病;因此,这比喻本身无论从“大德敦化者言之”,还是以“小德川流者言之”,都是不恰当的。至此,黄宗羲不仅通过生成论的讨论沟通了宇宙万物,而且亦通过生成论的讨论沟通了气与理。也就是说,在生成论的视角下,不仅宇宙万物具有统一性,而且气与理也具有统一性。

除了沟通万物、气理之外,黄宗羲还从生成论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了心性关系和情性关系。在黄宗羲,对这两对关系的讨论是参照气理关系的理路展开的。他说:

夫在天为气者,在人为心,在天为理者,在人为性。理气如是,则心性亦如是,决无异也。人受天之气以生,只有一心而已,而一动一静,喜怒哀乐,循环无已,当恻隐处自恻隐,当羞恶处自羞恶,当恭敬处自恭敬,当是非处自是非,千头万绪,轇轕纷纭,历然不能昧者,是即所谓性也。初非别有一物立于心之先,附于心之中也。[4](408-409)

人心受天之气而生,而人性则只是人心的活动之理,因此心与性亦是统一的。很明显,黄宗羲认为气理关系与心性关系是一致的,心性关系只是气理关系在人性上的具体表现而已,因此他把气理关系的原则推广到了心性上。关于情性关系,黄宗羲也说:

先儒之言性情者,大略性是体,情是用;性是静,情是动;性是未发,情是已发。程子曰“人生而静以上,不容说。才说性时,他已不是性也”,则性是一件悬空之物。其实孟子之言,明白显易,因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发,而名之为仁义礼智,离情无以见性,仁义礼智是后起之名,故曰仁义礼智根于心。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先,另有源头为仁义礼智,则当云心根于仁义礼智矣。是故“性情”二字,分析不得,此理气合一之说也。体则情性皆体,用则情性皆用,以至动静已未发皆然。[3](p136)

在性情关系上,程朱理学认为性是情的根源,即“心根于仁义礼智”。而黄宗羲则认为情是性的基础和前提,而性是后起之名,故离情无以见性,即仁义礼智之性离不开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情。可见,在生成论的意义上,黄宗羲也认为性情之间是统一的。

这样,黄宗羲从生成论出发,不仅讨论了宇宙万物的统一性,而且亦讨论了气与理、心与性、情与性之间基于生成论意义上的统一性;不仅讨论了自然之物的统一性,而且亦讨论了自然之物与人的精神间的统一性。全祖望说:“先生(黄宗羲——笔者注)合义理、象数、名物而一之,又合理学、气节、文章而一之。”[5](卷十七)可见,在黄宗羲,天地万物与人、与人的精神间是相统一的一幅画卷,而这幅画卷是基于生成论的意义而言说的,故而黄宗羲提出了其“盈天地间皆气”[4](p890)的命题。

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对黄宗羲“盈天地皆气”的命题不可做智识主义的理解,因为黄宗羲的这种讨论并非以获得确定的科学知识为目的;而且,黄宗羲也不赞成把自然世界看作是与人的对待性存在,否则就会重蹈宋明儒学的“支离”之病;黄宗羲所讨论的宇宙天地万物是一有人参与其中的并与人和谐统一的世界,因此,这一世界并非西方哲学语境下的“自然世界”,而是中国哲学语境下的“自然视界”[②](the horizon of nature)。在中国哲学的语境下,黄宗羲通过对“自然视界”的讨论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宇宙天地万物,即“自然视界”,是统一的,而不是“支离”的;二是在主体与对象间建立起了联系。而主体与对象间联系的建立,为黄宗羲进行道德主体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必要的和必需的理论支持和支撑。

从其整个思想体系来看,上述两个问题的解决为黄宗羲进行本体论的建构提供了可能性;或者说,如果缺少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黄宗羲对于本体论的建构将变得不可能。试想,如果没有天地万物的一体性,建构统一的本体将因缺乏逻辑前提而变得不可能,因为本体必以天地万物一体为预设前提;如果主体与对象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建构基于主体的道德本体也会因为缺乏逻辑前提而成为空中楼阁,因为道德本体必以主体和对象有联系为预设前提。由此可见黄宗羲“盈天地皆气”这一命题在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和前提意义。下面我们就分析黄宗羲是如何在这两个问题所提供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展开其道德本体论的建构的。

基于“万物一体”和主体与对象间必然联系的认识,黄宗羲从认识论上契入开始了其道德本体的建构。黄宗羲认为,从主体与对象的关系来看,对象永远是对主体而言的,因为主体与对象是一种相对待的关系;由此视角言之,天地间万物没有不同主体关联者,因此离开主体的对象是无意义的。黄宗羲进而认为,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天地万物皆依赖于主体而获得认知,或者说,有关天地万物的知识皆是由于主体的存在而获得的。他认为“盈天地间无所谓万物,万物皆因我而名”[3](p149)。“万物皆因我而名”渊源于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命题。在此,黄宗羲这一命题并非指天地万物皆因我而存在,而是指天地万物皆因我而获得认知。比如,一切伦理原则就皆因主体而有,如果没有了主体的存在,伦理原则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而一切伦理原则都关联着施者和受者、主体和对象两方面。黄宗羲说:

盈天地间无所谓万物,万物皆因我而名。如父便是吾之父,君便是吾之君,君父二字,可推之为身外乎?然必实有孝父之心,而后成其为吾之父;实有忠君之心,而后成其为吾之君。此所谓“反身而诚”,才见得万物非万物,我非我,浑然一体,此身在天地间,无少欠缺,何乐如之?[3](p149-150)

黄宗羲认为,主体不仅仅为万物命名,更重要的是主体要认识和“觉解”万物。在黄宗羲,所谓认识是就具体事物的具体性质而言,而所谓“觉解”是就一事物在宇宙总体中的位置和意义而言。毋庸置疑,不仅对具体事物性质的认识依赖于主体,对事物、人生乃至整个宇宙的“觉解”更依赖于主体的存在。在这样的讨论之后,黄宗羲认为,既然天地万物皆依赖于主体而获得认知,因此,“有我而后有天地万物,以我之心区别天地万物而为理”[3](p134)就成为必可得出的结论。天地万物离开了主体则无所谓天地万物,天地万物离开了主体也就无所谓对天地万物的认识和“觉解”。所以,在黄宗羲,虽轻重长短之形仍听之于物[③],但“权度”却在“我”:不仅天地万物依赖于主体的存在而成为对象性的天地万物,而且关于事物的知识性的名和关于事物的价值性的道也都由于主体的存在而存在。

作为对天地万物“觉解”重要的内容是获得天地万物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天地万物中所蕴含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意义。黄宗羲认为,不仅天地万物皆因主体而获得认知,而且天地万物之价值和意义亦因人而在,或者说,天地万物的价值和意义只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的;如果离却了主体,天地万物就失却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具体地讲,天地万物因人的“觉解”才可取得价值和意义,是主体赋予了天地万物以意义和价值;天地万物只有对人而言才是一种有“意味”的存在,才是一种意义和价值物;其意义和价值必须以人对天地万物认识和“觉解”从而使其成为“在我之物”后才成为可能。黄宗羲对此过程有精彩的分析,他借用刘宗周的话说:

心无体,以意为体;意无体,以知为体;知无体,以物为体。物无用,以知为用;知无用,以意为用;意无用,以心为用。此之谓“体用一原”,此之谓“显微无间”。[3](p288)

黄宗羲的这段话表述了两层意思:其一是“由心到意”,“由意到知”,“由知到物”的认识和“觉解”过程,这是前面我们所讨论的“天地万物皆因我而名”的认识机制和过程;其二是“物只有相对于知”,“知只有相对于意”,“意只有相对于心”才有价值和意义的观念;如果没有这个“相对”的概念,“物”、“知”和“意”都是无意义的;这是天地万物缘于主体而获得价值和意义的机制和过程。这两层意思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主体由认识、“觉解”掌握天地万物而最终使天地万物获得意义和价值的完整过程。可见,在黄宗羲眼中,宇宙既是一意义结构和一价值物,它就不是一个与主体无关的纯客体,不是一个黑邃幽深的“在我之外”,而是被主体认知、“觉解”从而被赋予意义和价值的“在我之内”,是一个深深打上主体烙印的“自然视界”。简言之,“自然视界”的意义和价值由于是被主体“觉解”和赋予的,故只有相对于主体言说才有意义。

顺着这样的理路,黄宗羲基于“天地万物一体”的观念,将主体与对象的关系进行理论提升,对主体与天地万物之理的关系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他说:

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故穷天地万物之理,即在吾心之中。后之学者错会前贤之意,以为此理悬空于天地万物之间,吾从而穷之,不几于“义外”乎?此处一差,则万殊不能归一。夫苟功夫著到,不离此心,则万殊总为一致。[6](P380)

黄宗羲认为,尽管天地万物各自的具体之理各不相同,但由于它们均来源于主体的赋予,故其“万殊总为一致”。在此,“万殊”乃天地万物各具的多样性的理,而“一致”乃拥有“太极”之理的统一的理,这个统一的理不是别的,而是主体心中之理。“万殊”虽各不相同,但既然宇宙之意义和价值由人赋予,人心中之理与体现在天地万物上的理自然就是一致的甚或就是一体的。人心之理与天地万物之理的这种关系虽是黄宗羲的一种理论推定,但在他却有着逻辑上的必然性。

人心之理与天地万物之理的这种关系被黄宗羲用“一本万殊”[6](p379)的思想来加以概括。“一本万殊”虽系从佛教之“月印万川”和朱熹之“理一分殊”思想修改而来,但它却准确地诠释了人心之理与天地万物之理的关系:“一本万殊”的重心并不在“万殊”之多样性,而在于“一本”之统一性;“万殊”必须以“一本”为归宿。黄宗羲说:

盖道非一家之私,圣贤之血路,散殊于百家。求之愈艰,则得之愈真,虽其得之有至有不至,要不可谓无与于道者也……所至各异,其求道之心则一也。[6](p160)

在黄宗羲,“一本万殊”的命题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确立了天地万物价值意义多样性的统一,重要的是,它使得主体之心从而获得了统摄道心、进而统摄天地万物的“资格”。而这种“资格”是黄宗羲进行精神本体建构所必需的。在此,摆在黄宗羲面前的问题不再是理论上的建构了,而是使用什么样的概念来表示这一精神本体了。很明显,黄宗羲直接承继了阳明心学的“心”体概念。在阳明心学中,“心”作为一种精神性的本体,既可以着眼于总体,亦可着眼于部分。着眼于总体时,它可以表示统一性、一体性或“浑全之思”;着眼于部分时,它可以表示个体性、具体性或“析取独立之思”。“心”既可以表示局部,亦可以表示整体,因此,“心”虽变化万方,但却舒卷自如。这是黄宗羲使用“心”这一概念来作为其精神本体的秘密所在。[④]

经过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既然宇宙天地万物皆因主体而获得认知和“觉解”,皆因人的存在而具有价值和意义,而主体之心又具有统摄道心、进而统摄万物的“资格”,黄宗羲又从阳明心学中直承了“心”这一本体概念,这样,“心”相对于天地万物之理而言,不仅具有本源意义,而且具有主宰意义,更重要的是还具有本体意义,于是,黄宗羲提出了“盈天地皆心”[1](p3)的本体论命题。显而易见的是,“盈天地皆心”由于是基于对价值和意义的讨论而建构起来的命题,故它是一纯粹“意义世界”(the universe of meaning)的命题。

由上述两个部分的讨论可见,在黄宗羲,“盈天地皆气”与“盈天地皆心”两个命题是紧密相关联、不可分割的。“盈天地皆气”所解决的“天地万物一体”和主体与对象的关联两个问题直接为“盈天地皆心”的本体建构提供了基础和前提;如果缺少了这两个基础和前提,那么通过理论抽象进而建构宇宙万物之“心”体将成为空中楼阁。事实上,黄宗羲的“盈天地皆气”和“盈天地皆心”这两个命题是双向关联的:黄宗羲不仅从与人相关联的角度探讨了“自然视界”的特性,而且从“自然视界”之价值和意义的获得的视角讨论了“意义世界”;在这种双向关联关系中,起构成性桥梁作用的是“价值”和“意义”两个概念,或者说,是对“价值”和“意义”的讨论把“盈天地皆气”和“盈天地皆心”两个命题沟通起来。如果不是基于对“价值”和“意义”的讨论,这两个命题就不会形成这种双向关联关系。

但是,“盈天地皆气”与“盈天地皆心”毕竟是不同的命题,它们不仅有着不同的含义,分属不同的义理系统,而且还有着不同的理论功能。“盈天地皆气”是对“自然视界”探讨,属于生成论的命题;而“盈天地皆心”是对“意义世界”的探讨,属于本体论的命题。生成论的命题所着重探讨的是天地万物有无统一性及终极构成是什么的问题,本体论的命题所致力解决的是天地万物有无统一的精神本体及如何建构这个本体的问题。因此,除了起着构成性桥梁作用的“价值”和“意义”两个概念外,不能够将这两个命题放在同一层面上去比较;否则就会产生本文开头所提到的二律背反。

总之,在黄宗羲,“盈天地皆气”与“盈天地皆心”两个命题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盈天地皆气”是建构“盈天地皆心”的基础和前提。通过论证“盈天地皆气”而使得“支离”的世界(包括天地万物、尤其包括主体与对象)重新归为统一,由此出发,黄宗羲由认识论的讨论进入到价值和意义的讨论,进而建构起“盈天地皆心”的命题。在黄宗羲,作为本体论命题的是“盈天地皆心”,而非“盈天地皆气”,这两个命题不是相对待的,因而是不矛盾的。这便是黄宗羲并言“盈天地皆气”与“盈天地皆心”的内在逻辑,也是本文在中国哲学语境下对黄宗羲这两个命题进行“本土化理解”后所得出的结论。

[②] 使用“自然视界”这一词以区别于“自然世界”,从而凸显其中所蕴含的人文含义和黄宗羲研究自然世界的特殊视角。

[③] 黄宗羲并不否认宇宙万物的客观性和实在性,这从其生成论的讨论中可得以明证。黄宗羲真实的意图在于凸显主体性精神。从逻辑上看,凸显主体性并不必然意味着否认客观性。

[④] 黄宗羲在曾在两种语境下使用“心”这一概念。其一是在生成论的语境下,黄宗羲认为心亦是由气生成,故此心为“样态之心”;其二是在本体论的语境下,黄宗羲认为“心”乃天地万物的精神本体,故此心称为“本体之心”。语境不同,含义不同。

[参考文献]

[1]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七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2]黄宗羲.宋元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86.

[3]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一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

[4]黄宗羲.黄宗羲全集第八册[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

[5]全祖望.鲒埼亭集外编[M].1811年刊本.

[6]黄宗羲.黄梨洲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59.

第9篇:皇帝新衣范文

7年前,眼光超前的李嘉诚满怀信心地投资3G。7年后的今天,李嘉诚却为深陷3G业务巨亏的泥沼而苦恼不已。

3月下旬,李嘉诚旗下的上市公司和黄公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06年和黄全球3G业务利息及税前亏损200亿港元。李嘉诚此前多次放出即将盈利的消息,现在看来,又把股民忽悠了一回。和黄的3G业务何时能告别亏损,这是一个问题,也是股民的头疼之处。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和黄去年的亏损较上一年有了些许改观。财报显示,2006年的亏损比2005年同期亏损减少了45%,表现出回暖的迹象。同时,用户活跃度较高,APRU值也上升了不少,这似乎预示着和黄离盈利的日子近了一些。

一直以来,为了抢占更多的用户,使自己的3G网络达到满负荷运营,和黄不惜降低资费,大打价格战。然而,和黄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而影响到品牌的信誉度。现在和黄需要的不仅是用户规模,更重要的是抢占高端用户,因为只有这些客户才能为它创造更多的商业价值。

欣慰的是,和黄3G在开拓新业务上已初显成效,通过内容本土化以及与强势品牌的合作,视频业务和移动音乐等高附加值增值业务,已成了它与其他商家竞争的撒手锏。在业务和应用上,和黄加强了与广播电视运营商的合作,将视频通话和可视信息确定为3G业务的推荐服务。借此东风,和黄有可能赚上一把,并增加用户的黏性。

大幅亏损

和黄2006年净收益达到13亿英镑,较上一年上升了40%。和黄表示,公司的盈利得益于3G业务的亏损减少――2006年,和黄全球3G业务比上一年同期减亏45%。据悉,去年3G移动电话运营服务在世界范围内的销售收入提高了35%,达到33亿英镑。

尽管和黄3G依然深陷亏损的泥沼,但少赔钱就意味着赚钱。因此,股民看到这份数据的时候,虽然高兴不起来,但也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毕竟它与分析机构事先预测的亏损300亿港元好了不少。

2006年业绩报表显示,和黄每名3G活跃客户平均每月消费额(APRU)为45.63欧元,按年上升8%,活跃客户占总体客户的79%,这也意味着和黄3G业务前景不错。此外,3G用户数正处于上升势头,也是一个很好的预兆。据统计,截至2007年3月21日,和黄的3G客户人数达到1472万,其中意大利人数最多,共有719万名,英国及爱尔兰用户总数达到390万名,中国香港则有81.9万客户,占香港地区总人口的1/10。

李嘉诚表示:“我们在3G业务上面临的竞争超出了之前的预期,在英国的3G业务进度比计划晚了一年左右。但是我们在香港、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业务进行得很顺利。”

李嘉诚此前曾透露,和黄将于2007年在3G业务上实现盈利,现在看来还不现实。因此,李嘉诚在3月22日的大会上作出解释,原本的盈利计划将推迟到2008年。他认为,和黄3G业务的EBIT(息税前利润)到2008年才会达到收支平衡,届时,和黄将不需要为3G业务作任何投资。

尽管李嘉诚一再推迟盈利计划,但庞大的用户群,以及良好的APRU值,还是让股民对其未来看到了一丝希望。

有记者问和黄卖掉印度2G市场,是否是为了弥补3G市场的持续巨额亏损时,李嘉诚一如往日的狡黠,回应说:“出售资产对和黄来说并不惊奇,我们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这样的举动,并获得了巨额的收益。卖出买进是公司计划的一部分,只要能为公司带来利润,其他业务也在我们的参考范围中,出售印度2G,并非媒体猜测的为了弥补3G亏损。”

同时,他对近来关于和黄有意出售英国3G的传闻予以否认。在3月22日的新闻会上,李嘉诚指出,和黄在英国的3G业务,2007年前2个月已经开始获得收支平衡,目前没有任何计划出售在该国的3G资产。

低价策略弄巧成拙

和黄在3G上亏得一塌糊涂,这大大出乎李嘉诚的意料。自2000年投资3G以来,在这7年时间里,和黄已经亏损了上千亿元港币。

2000年,欧洲3G市场正是“四面楚歌”的时候。当时李嘉诚就认为,用不了多久,3G的威力将展现出来。敢想敢做,当年他就以69亿美元的价格,买到一张英国3G牌照。

不过,李嘉诚的判断显然失误了,到了2002-2003年,就连欧洲一些实力强劲的老牌电信运营商,也明显感觉到了债务压力。迫不得已,一些运营商只好选择中断在3G方面的投入。这让很多人相信,欧洲3G进入了泡沫时代。

此种局面下,李嘉诚并没有因此而收缩战线,反而加大了投入力度,甚至卖掉了欧洲所有的2G业务。2003年3月,和黄率先在英国和意大利推出3G业务。

据统计,几年来,和黄仅在3G牌照上的花费就超过了100亿美元,业务扩展至英国、爱尔兰、奥地利、意大利、瑞典、挪威和丹麦等国。而网络投资则更高,全球超过270亿美元。与此同时,和黄的成本也在不断攀升,2005年其全球3G服务的平均每名新用户的成本为293欧元,手机补贴更是高达250亿港元。因此,仅靠3G收入不足以弥补资本投入带来的巨额亏空。

为了扭转连年亏损的不利局面,和黄寄希望于随着3G用户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抵消其运营成本。而主动调低资费,被视为抢占更多用户的最好办法。

和黄一内部高管曾表示,当3G网络满负荷运营时,其语音传输成本仅相当于2G的1/4,完全可以通过价格战抢占更多市场。以和黄在英国的3G服务为例,平均每分钟话音通话费用仅为5便士。

着意栽花花不发,低资费政策并未给3G带来足够的用户。2005年,和黄在英国和意大利3G市场占有率仅为5%和8%,离满负荷运营相差甚远。

由于传统语音业务仍然是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这种低价策略不仅造成3G业务巨亏,同时也增加了经营风险,并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和黄的形象。

然而,不幸的是和黄至今仍没有放弃价格战。2006年11月,和黄在全球范围内推出无线宽带包月的“X-Series”服务,用户仅需花费5英镑,就能无限制地使用宽带。业内人士对此表示担忧,价格战已经证明不再奏效,要想吸引客户,就必须提供其他运营商所没有的服务。

专家表示,和黄在满足低端用户的同时,还必须关注高端用户的需求,努力培育数据业务市场,致力于提升客户和企业价值。真正赚钱的还是高端客户,因此,不能为了市场份额而丢了质量。

新业务成亮点

一直以来,视频服务都是和黄3G业务重点打造的项目。

目前,以视频为中心的新业务成了和黄的新卖点。在吸引客户使用丰富多彩的数据服务时,也扩大了业务收入来源。另一个好处是,有了新业务的“撑腰”,和黄可以通过降低话音资费的方式,与竞争对手打价格战。

和黄在欧洲开展的3G增值业务主要包括视频电话、流媒体业务(包括视频短片、录音录像、体育赛事)、内容浏览(包括新闻与财经服务)、彩色互动游戏、定位业务。目前,视频业务已成为和黄吸引用户的主打3G业务之一。和黄在英国推出视频下载就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仅“自娱自乐电视”推出1年,就被用户疯狂地下载了1200万段。

据统计,和黄3G用户对业务的使用有如下特点:75%的用户每周至少用一次视频电话;25%的短信是视频短信;足球内容的渗透率高。此外,通过提供有折扣的手机,可以不断刺激用户使用新的视频手机通信。

和黄视频服务推出之所以成功,主要表现在业务内容的本土化上。以体育节目为例,和黄在业务推广之前做了充分的市场调查,深入考察当地用户,了解他们的喜好,选择他们最喜欢的体育节目。如在澳大利亚推出当地最受欢迎的板球视频业务,在英国提供英超足球视频业务,而在瑞典则提供冰球赛事信息等。总之,当地人喜欢什么,和黄就针对性地推出相应的节目,而不是漫无目的。

此外,随着移动音乐业务在全球范围内被追捧,和黄也于2005年在英国等地推出了移动音乐下载服务,截至2006年3月,下载音乐服务的月销售量突破200万首,增长率超过53%,销售量为英国运营商之首。同时,和黄还积极引入互联网服务,率先在全球将Skype引入到无线网络中,并和雅虎、微软等互联网巨头达成业务合作协议。

同时,和记电讯(隶属和记黄埔)加强了与品牌内容的合作力度:如内容资源由BBC Technology进行处理,音乐和娱乐新闻由Emap提供,与Sony Music签订音乐内容合作协议,与多家游戏开发商合作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