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进乡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博物馆 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相互融合发展
党的十以来,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重要精神支持,是我们最浓厚的文化软实力”、“对传统文化要挖掘阐发、保护弘扬、传播推广、整合发展”、“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要融入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等论断,精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指明了加强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一脉,必须深入挖掘、研究和宣传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建设文化强市、促进云浮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服务,云浮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中央和省落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工作部署,并结合自身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出台了《关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随着时展,博物馆应该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乡村资源共享。
一、关于云浮市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面对城乡建设中一些地方忽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致使大量乡村传统文化遭受毁坏、走向消亡的现状。2014年,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在"乡村记忆工程"新闻会上表示,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文化传承要求部署的重要举措,能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
十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四化同步”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发展任务的科学把握,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决策、新部署。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深刻阐释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和任务,把文化传承作为城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将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提出“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他强调,提高城镇建设水平,"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融入现代元素,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2014年云浮市委市政府在配合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确定从2014年起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并通过政府民生实事的方式推进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展(演) 示馆或社区、名人展示馆、家训展示馆、村史展示馆、乡村生态博物馆等。通过整合盘活一批古寺庙(堂)等古建筑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整体性和真实性保护。全力提升历史文化资源的品位,并且把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农村、立足基层,以建设“乡村记忆工程”为抓手,创建了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实行优秀传统文化进农村、社区、校园。2015年中,我市充分利用市内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并对外开放,提升城镇村落文化内涵,彰显云浮民俗文化魅力。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
(一)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关系
云浮市在探索文物保护、开发和利用新机制,把文物保护展示宣传教育重点向农村转移。云浮市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特别是古建筑占比例较大,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高度重视文化资源的活化利用工作, 用两年时间,全市共创建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是根据当地现状概括、历史沿革、风土人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历史文化资源,按照‘因地制宜、整合资源、精心设计、稳步推进’的原则建立起来,与当地博物馆、文化馆等现有设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等相结合。乡村历史工程更能体现文化遗产融乡村传统、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
云浮市博物馆是一所地方特色的博物馆,于2012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是集展览、研究、保护、收藏于一体的“公益性”机构,肩负着保护云浮本土特色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和传承云浮地方特色文化。
云浮市博物馆作为传播、承载、分享云浮特色地域文化的载体,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也能使博物馆文化得以更好的充实、提升和树立品牌,提高自身影响力。云浮市博物馆应该抓住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丰富地方资源机会,更好挖掘和宣传地方特色文化,把已建成10个乡村历史文化展示馆融合到地方文化的板块中,聚成既有地方人文文化特色,又有地方独特亮点的博物馆氛围中,方能发挥地级市博物馆优势,发展地方文化。
(二)博物馆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资源融合,进一步宣传及丰富本地特色文化内容
云浮市博物馆通过陈列展览,揭示云浮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宣传石艺文化、南江文化、禅宗六祖文化三大文化品牌,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参观展览,了解云浮历史沿革来历和发展及地方特色文化。通过自主举办及引进各类中高档次展览、讲座、文博活动等,不断丰富资源。博物馆不仅是文物收藏单位,也是文物研究机构。博物馆充分利用自身的各种资源和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通过各类陈列展览,进一步挖掘地方传统特色文化,向市民展示及传播展览的信息、精神,达到宣传教化、文物传承及保护意识的作用。
博物馆充分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展示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群体记忆的文化遗产。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节庆风俗、生活遗物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并采用雕塑、实物、口述、图片、影视等多种形式,制作一系列结合本土特色的专题展览,展示乡俗民情。通过深入调动全民参与热情,让乡村记忆工程成为当地市民的民生工程,造福当地百姓。通过相互资源融合,展示地方博物馆特色文化品牌,提高博物馆影响力,在群众树立较好的印象。
(三)融入乡村历史记忆工程实现博物馆藏品的“活”化利用
文物藏品是博物馆业务活动的物质基础,博物馆根据自己的功能,为了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目的,征集保存的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见证物”。这些见证物的质量、数量、特色将直接影响到博物馆的业务开展水平和社会效益水平,同时,它们是衡量博物馆的社会地位及其存在价值的主要指数,是博物馆价值的源泉,也是博物馆存在的物质基础,云浮市博物馆通过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基本摸清馆藏文物,充分利用馆藏文物解决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实物匮乏,文物资源不丰富、无力收购等问题。博物馆应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互合作发展,也是馆藏文物“活”化利用起来。早期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各类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用具、生活器物、生活遗物、节庆风俗云浮石艺、面塑艺术、手指画、罗定鱼腐制作、剪纸等一系列具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列在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中,融乡村传统、更显地方非遗特色于一体。通过展览、活动把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所在的地域文物成为博物馆收藏研究的对象并成为博物馆的藏品来源之一,并把文化遗物转化成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历史藏品源泉,进行保护和合理利用,努力打造成本地特色文化,提高了市民对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欣赏水平,增强了市民自X参观的意识。
(四)立足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擦亮博物馆地方特色品牌
博物馆应不断进行探讨,在做好免费开放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扩大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教育功能作用,坚持面向群众,深入农村,把博物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及近年活化利用的成果、经验、典型例子与社会群众共享。充分利用结合现有的藏品、展览、技术等资源,让社会资金、人才、技术、服务等优质资源回流农村。通过举办丰富的展览及其它多样的文化活动,引进专题流动展览,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市博物馆的专题展览内容,提高了陈列展示的档次,使博物馆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相融合,不仅让乡村历史记忆工程“活起来”,更能擦亮博物馆地方特品牌,推进博物馆提档升级。
结语
总而言之,继续深入发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探索“乡村记忆工程”建设的新途径和方式方法,打造“一村一品牌”的乡村历史文化、村史展示馆等。整合资源,实施文化遗产保育工程,做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使每个村都有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村民们一定也不想让子孙后代,回过头只看到这些濒危、倒塌的村庄。建村史馆留存、收集历史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古村的今天,就是明日的回忆。如何激发村民保护古村的积极性,形成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让古村遗韵不断,当下更需努力。同时,探索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与利用新途径,保障民众分享和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的权利,指导和支持城乡群众成立区域内一般自治组织,参与乡村历史记忆工程保护管理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齐强.人民日报.2015-04-1212版. 人民网,http://.cn/
当前随着乡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外,已经具备了进行文化市场消费的经济能力,但是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当前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繁荣乡村文化市场,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1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与研究
1.1 乡村文化建设方面的研究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农民观念的改变,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农民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倾斜教育资源,创新农村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1]。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征有:农民主体性;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外来文化的借鉴性;长期性与艰巨性。
1.1.1 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1) 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在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同时,国家已经认识到教育在乡村社会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各级政府加大了对乡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迅速。
2) 农村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
大众传播媒介是影响和改变人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因素。发达的大众传播工具和通讯系统,既是社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又是培养人的现代性的重要手段[2]。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广播等传播工具已经在乡村社会普及,网络等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也逐渐进入乡村社会。
1.1.2 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农民整体文化素质仍然不高
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乡村社会的居民――农民。虽然当前乡村社会发展迅速,农民的素质也在不断提高,但是相对于中国城市居民来说,农民的素质仍然与之有较大差距。
2) 农村师资力量较薄弱。
目前农村教育水平仍然比较低,师资力量比较薄弱,直接影响了农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农村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教师队伍的质量不高。二是由于农村教育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师资投入方面,一些优秀的教师人才不愿意到农村教学[3]。此外,乡村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完全比不上城市。第三,农村继续教育发展不合理。
1.1.3 针对乡村文化建设相关问题的对策
1) 提高乡村文化主体的综合素质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加强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加强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 开展乡村社区文化建设
随着乡村社区中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高,群众已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文化,单纯地欣赏文化,而是要求主动参与各种文化形式的实践。为了满足群众这种文化参与需求,这就需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乡村社区文化建设。
1.2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现状问题
1.2.1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的现状
“十五”以来,我国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经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并且逐渐形成了“民间自发型文化产业”和“政府推动型文化产业”这两股齐头并进的力量。同时,我国文化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中汉族跟少数民族的文化有着很大差异,而少数民族相比较有着更鲜明的特色。在文化产业方面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4]。
1.2.2 我国乡村文化产业存在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发展传统文化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观念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文化体制改革滞后、经营性文化产业混同于公益性文化事业,政策不完善、脱离市场;缺乏人才,文化产业对人才的要求很高,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目前的中国农村,纯文化人才较少,复合型人才更少;所有这些问题导致农村传统文化的优势没能得到充分发挥,限制了本应由传统文化产业化带来的诸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城市化以及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等积极作用的发挥。
1.2.3 针对现存问题提出的建议
1) 挖掘乡村文化资源,保护乡村文化生态。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核心要素,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资本。时兴生态旅游、享受生态文化是目前国内外旅游的一大趋势。保护自然、利用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成为全球的共识。发展文化产业是保护乡村文化生态,激活乡村文化的方式之一。
2)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5]。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一、二、三产业共同发展,改变目前农村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农民增收缓慢的状况。
3) 搭建平台、连接市场,打通乡村文化消费渠道。要在加大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供给的同时,通过各种可能的手段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来提供农民文化消费的渠道与平台,培育和疏通生产与消费之间的渠道,实现乡村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链接,将乡村文化消费渠道平台的建设放在产业的高度来进行培育,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文化市场的繁荣。
2 结论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一)国际乡村旅游发展形式
1.休闲、观光、度假旅游。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欢到乡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风景优美、阔别喧嚣城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很多旅游者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吃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农场里劳动。例如在美国西部的很多农场,都有为那些来自大城市的旅游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设施,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和农场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采集水果、农产品。在劳动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感性熟悉。
2.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参与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来到乡村主要是体验和欣赏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产业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没。来到乡村的旅游者是要以发现的眼光往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比如乡村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流传着的乡村戏曲、武术、杂耍等。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讲,到乡村往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是获取高层次生活的需要。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方式。国际上开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最好的是匈牙利。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即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范式。
3.农业旅游。“农业 旅游”式的乡村旅游现在正成为很多地方和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又一个模式。以旅游带动农业,以旅游促进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结合起来,使农业和旅游业的相互促进,既能够增加旅游业收进又带动农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据猜测,欧洲每年旅游总收进中农业旅游收进占5%~10%。仅法国乡村旅游每年可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法国全国旅游业收进的1/4。
4.生态乡村旅游。把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相结合,建立生态农业园,用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的种植与治理。旅游活动在生态农业园内进行,旅游者通过在农业园内生活,参与农业园的劳动。并且可以通过购买或者租赁的形式在农业园内选择一块土地,自己种植一些农作物。有的国家的生态农业园非常大,形成一个联合体,乡村旅游活动都在生态农业园内进行。进行生态农业旅游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波兰。波兰的生态农业旅游区的面积超过了4000公顷。
(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最初是一种自发型的,没有具体的模式和组织运做,是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最初的乡村旅游者主要是国际游客,这些旅游者不再到那些传统的旅游热门,而是到一些比较偏僻落后甚至是尚未开发的地方往旅游而且乐此不疲。他们喜欢到中国的内陆和边远地区,尤其是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地方。都市里无法体会到那些原汁原味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乡土习俗,而在上述地方却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随着到乡村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乡村旅游”这个新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了几个大的乡村旅游热门地区。例如江苏的周庄、同里、乌镇等以江南的小镇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水乡生活方式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皖南黟县的南屏、歙县的郑村(棠樾牌坊群)、徽州的汤口等村落生产纸、笔、墨等工艺品,以传统的制作手艺和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筑为吸引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几个地方的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以外,还有很多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地尚未开发,还是“养在深闺屈a href=//shici.7139.com/2654/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宋词丁薄U庑┥形纯⒌南绱迓糜蔚卮蠖嗍嘉挥谄У牡胤?尤其是在中国的西部以及那些老少边穷的地方,那些地方农业经济不发达、产业落后、交通不便,因而不为外界所知。但是当地的风景却十分优美,并且得以保存了众多原始奇异的自然景观和古朴浓郁的民族文化,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后发上风。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以乡村旅游带动扶贫工作,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模式。以贵州省为例,贵州省大约有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经济水平比较低。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大多村寨是珍稀民族文化的保存地。贵州省提出“以旅游促进对外开放和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创造出四个主要旅游扶贫模式:一是景区带动,如黄果树景区就带动四周村寨的农民脱贫致富。二是发展村寨旅游。如郎德苗寨、石板寨、镇山村等,旅游成了这些村寨经济发展的支柱。三是企业加农户生产旅游产品。如台江民族刺绣厂,带动千家万户在搞民族刺绣蜡染。四是把旅游当作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如荔波、施秉,县域经济的发展靠旅游。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底,贵州农村有53.2万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摆脱了贫困。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层次
乡村旅游从发展层次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基础层次
以观光度假休闲为主,吸引物主要是乡村清幽的环境、秀丽的景色、淳朴的民风和较为缓慢的生活节奏。乡村旅游是使城市居民体验乡村劳作、了解风土民俗、领略田园风光和回回自然的最佳方式。这种以观光度假为目的的国外游客大多数是来自经济发达的都市,收进水平比较高。因此基础层次的乡村旅游的客源十分稳定,游客的重游率比较高。根据法国的统计数据表明,有70%游客采取乡村旅游度假的方式,更有超过15%的旅游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地大多数是以观光为主。参加乡村旅游的国内游客,尽大多数是为换个环境来度过假期生活。因此主要是往那些接近城市的四周农村旅游,出游的时间也都比较短,一般是利用双休日或者其他假期一至两天的时间。
(二)进步层次
注重乡村旅游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乡村旅游内容要广泛而富有特色。在国内客源市场上,很多游客对于农业生产活动很有爱好。“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和采摘各种农产品的旅游很受欢迎。
除了以在农田里耕种、采集等方式让游客来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之外,传统的***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吸引物加以发扬。天津杨柳青年画、贵州蜡染、南通扎染、潍坊的鹞子、手工造纸以及各种刺绣、泥人、甚至是食品的加工,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文化依托。例如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生产制作就成为澳大利亚文化的重要组成,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已成为重要的乡村产业。并且由此产生了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旅游。
在进步乡村旅游层次的另外一个吸引物就是乡村所保存下来的珍贵的传统文化、风俗和完好的古代建筑。巍峨气派的乡村宗祠祠堂,高大挺拔的镇村古塔,村边的土地庙等等,是乡村在历史发展中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乡村居民生活。还有一些民俗活动也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一些乡村风俗习惯像我国各地的锣鼓戏、舞狮子、扭秧歌、祭奠谷神等,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引力点。
(三)可持续发展层次
乡村旅游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世界保护同盟(IUCN)以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不损耗或破坏资源的情况下所答应的开发过程。这些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的是依托美丽的自然风景,有的是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珍贵的传统文化,有的是以生态农业园区来开展旅游活动。农村和城市相比是“守旧地带”,因此才能够保持一些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但是这些也相对脆弱,而开发旅游,会不会给相对落后的农村带来冲击,从而导致农村生活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农民模仿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导致一些传统文化的解体?在贵州省早期开发的一些乡村旅游地就曾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为了方便游客住宿,在青石寨外围建立起洋楼,往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耳边到处可以闻声山歌对唱。如今却是卡拉OK在播放流行歌曲。那些淳朴的少数民族不在安于现状,外出打工,剩下老弱妇孺……。长此下往,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就丧失了,乡村旅游必定会走向衰退。因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破坏资源,尤其是社会文化资源。不破坏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如何在开发旅游的同时,又能够有效的保护珍贵的文化?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走新的路子,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要求,追求旅游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一。进步乡村旅游质量,即追求旅游精品,不能乱开发,乱建设。要有同一的规划,在政府和旅游治理部分的引导和指挥下,乡村旅游地的群众积极参与旅游中来,并且要引进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作,实现利益共享。既有效的调动农民开发旅游的积极性,又加强治理,避免出现一窝蜂乱开发搞乱市场最后吓跑游客的现象。
结论
我国事个农业大国,各地农村风俗各异,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远景。因此,当前在乡村旅游***中,应该牢牢捉住有利时机,进行精心预备,及时推出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打造乡村精品旅游地,重点是神奇的自然景观、灿烂的多民族文化、古老而美丽的地方。在市场上尤其是国际旅游市场打造“中国—乡村旅游胜地”的形象,使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乡文化建设的差距日益拉大,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及其文化服务虽然在各级政府和文化部门的艰苦努力下有所改变,但尚未从根本上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在整体上滞后于农村经济发展,是不争的事实。一些地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也因考量指标的影响而忽视乡村文化的建设,有的地方甚至只字不提乡村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联系。我认为,没有文化全面渗透、全面支撑的城乡一体化是片面的、蹩脚的一体化。不能从思想文化上关心农民的精神需求,关注农民知识文化素质的提高,关切农民的文化承传与创造,是难以从农民的心性发展上表达社会的文化关怀和文化责任的。一方面,社会文化成果享有的不平等,必然进一步扩大城乡差别,造成乡村新的知识贫困、科技贫困、智力贫困;另一方面,乡村所蕴含的巨大而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将会被忽略而失去文化魅力。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不是集中在城市(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典型代表),而是体现在乡村。现代城市加速扩张的危机日益明显,“城市病”日趋严重,向自然回归、远离都市、重返乡村,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加速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解决城乡矛盾的路径之一,而且是保证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不致泯灭的战略举措。
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完全依靠政府加大投入,像城市文化建设那样修建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电影院等,在现阶段是很难做到的。最近,我们在成都一些乡镇调查发现,为精简机构裁员,不少乡镇文化站被合并,文化站工作人员也被裁了,公共文化事业设施不够健全,有的镇电影院成了危房。我们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在完善城市公共文化设施的同时,国家将会加大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善和提高农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但在目前国家对农村文化建设投入较少的情况下,我认为,绝不能“等靠要”,而应抓住国家加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机遇,积极推动乡村文化走上产业化道路,利用乡村文化资源优势,改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把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乡村文化产业化将会改变传统第一产业(种植业、畜牧业等)的经营观念和产业格局,扩展农民职业内涵,农民不仅可以耕田种地,而且可以从事文化旅游、文化服务、民间工艺加工、民俗风情演展等第三产业,使农民的社会身份发生深刻变化。这不仅可以丰富乡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劳动素质,调整和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增强乡村市场竞争力,而且将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
文化产业在乡村的发展和壮大,是富有超前战略意识的举措。中国乡村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从总体上审视,是尚未开垦的处女地。承载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乡村文化,显示出无比诱人的文化韵味。它与现代城市文化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这正是乡村文化吸引城市市民和异地游人的地方。如果我们在地域性、个别性、差别化方面整合乡村文化资源,予以优化配置,就能形成市场竞争力和文化竞争力,打造出独特文化品牌。
中国乡村的历史变迁、历史人物、神话传统、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工艺、能工巧匠、竞技游艺、民俗风情、村寨文化、园林艺术、民居艺术、古镇风貌、祠堂庙宇、乡村教育、风味餐饮、生活智慧等等,保存着中国农业文明的文化因子,展现出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和文化魅力。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首先应对这些资源进行盘点梳理,摸清家底,做到资源清楚,然后按照优先发展原则,对具有浓厚文化特色的资源进行产业转化;对一般性的具有生长可能性的文化资源维持伏,不宜匆忙开发;而对那些非转化资源予以有力保护,绝不能破坏性开发,以确保乡村人文生态的平衡。对这三种资源分门别类和科学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乡村文化产业持续健康推进,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和发扬。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传媒信息、现代生活方式不断进入乡村,农村和小城镇民风的民俗正在逐渐消逝。这一方面,让农民享受到了现代物质文明成果,是全社会整体进步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乡村特色文化也会因民俗风情的失落失传而失去独有的文化意味。因此,我们在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时,应有意识地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风情进行现代性改造,吸收传统民俗文化中科学有益的养料,培育村民们的文承传意识,开展民俗风情演艺,吸引社会公众前来参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绝不能把农村落后现状等同于原生态文化,把原汁原味当作文化底蕴而不按照现代人的心性需求和审美观念来加以改良改革。因此,乡村文化产业发展不是和盘托出某种文化资源,而是按照现代产业生产要求和规律,根据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精心呵护乡村文化,精心打造乡村文化,精心发展和丰富乡村文化。
乡村文化产业要立足市场、走进消费,面临着多样化的路径选择。一是可以通过特色乡村文化旅游来推出文化产品(这与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吸引城市和外地游客前来感受独有的淳朴的乡村生活风味;二是可以通过体验经济来多样化展现乡村文化的参与互动魅力,将乡村生产、生活、民俗、农舍、休闲、养生、田野等系统链接,打造乡村文化产业链条;三是开发乡村石器、木器、竹器、藤器、草编、剪纸、泥塑、砖雕等土特名优工艺品,组织农民进行特色文化产品加工生产和经营;四是组织乡村歌舞、乡村竞技、乡村风情、乡村婚俗、乡村观光、乡村耕织、乡村喂养等表演和竞赛活动,提供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化服务;五是开展乡村休闲娱乐、地方风味餐饮、感受乡村生活等活动,为城市老年人、为国外旅游者提供居家式服务和自助式生活服务;六是开展乡村文化历史文化展览,生动系统地反映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的特色和历史,开辟针对中小学学生的乡村文化教育基地,等等。这些经营方式,仅是乡村文化产业的基本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应鼓励和支持乡村文化产业运营创新。因此,我们的创意、策划、咨询机构和文化艺术专家应重视乡村的建设,走进田野,走进村寨,提供智力支持,帮助和扶持乡村文化产业的项目定位、产业布局、经营管理和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站在城乡统筹发展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高度,科学发展乡村文化产业。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壮族;乡村文化;影响
【作 者】黄润柏,广西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南宁,530028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 章编号】1004-454X(2008)04-0106-005
On the Influence of Rural Labor Migration to Rural Zhuang Cultur e
――An example of Banlong village in Guangxi
Huang Runbai
Abstract: Young and middle-aged labor force go out to work, so improve s and enha nces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Zhuang village objectively, people’s material st andard of living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such as clothing, food, shelter and the use. At the same time, Zhuang village cultural traditions has been effect ed , and the main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the traditional status of the elder dec l ines, and the economic fact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e status of women is up ; the rapid decay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cultural heritage at r i sk; the scope of mutual assistance become narrow; traditional pension mode bei ng challenged; rural life groups weakening and so on. The flow of rural labor ha sa positive impact, and it also has negative factors. With regard to the negati ve impact, we need to face it rationally and find a solution actively
Key words: labor migration ; Zhuang; rural culture; influence
长期以来,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安土重迁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共同制约下,壮族社会一 直是人口流动率极低的社会。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民工潮”波及壮族地区,并在90年代中 后期逐渐形成规模。农民大规模流动给流出地壮族乡村文化传统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他们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打破了流出地社会的封闭性,加速了流出地社会文化的变迁,也引发 了一些新的社会问题。2008年7~8月期间,笔者对红水河畔壮族聚居社区展开田野调查,本 文即以此次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对一个壮族聚居的村落――板隆村的剖析,探讨壮族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流出地乡村文化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板隆村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是广西东兰县长江乡的一个行政村,其所在的东兰县 是广西28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2007年东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097元,板隆村为1800元, 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全村45个自然屯,村民均为壮族,2007年末有人口902户,3403人,全 村总面积29.7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14.35人/平方公里。全村共有耕地1201亩,人均0.3 5亩 。板隆村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红薯等,经济作物主要是桑、油 茶、油桐和板栗。由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板隆村农业生产长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加上 村内乃至乡域范围内第二、三产业的薄弱,以及长期以来的体制束缚,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 ,当地自产粮食不能自给,农民隐性失业现象严重。全村劳动力1877人,劳动力人均耕地仅 0.64亩,每年累计耕作时间不足2个月,除农忙季节全天劳作外,其他季节多是半日劳作半 日休息,特别是冬季,劳动力基本处于无业状态。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全国大规模农 村人口流动潮流的影响下,一些村民开始外出,以寻找增加收入的机会。此后随着最先外出 者衣锦还乡的示范效应,到1995年左右外出务工人数比例不断增多,2000年以后,全村的青 壮年劳力几乎全部外出打工,甚至一些文盲的妇女,也跟随丈夫或本村人到外地打工。劳动 力流动的去向大多在广西区内各大中城市以及邻近的广东省,所从事的一般是一些体力活或 对技术要求不高的工作,如进工厂当工人、到建筑工地打工、受雇种菜、护理芭蕉树、做木 材加工、搬运工、饭店服务员等。现在绝大多数青壮年都有打工的经历,村里几乎家家都有 人外出打工。据统计,2007年末全村劳务输出人数为63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33.56%,其中 出县外以上人数441人,占劳务输出总人数的70%。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形成了一种缓慢而持久的力量,逐渐地影响着板隆村的乡村文化 。而这种影响也正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表现出来,成为乡村文化的一部分。
一、农村劳动力流动改善和提升了乡村生活质量
板隆村壮族劳动力流动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找钱”,二是“长见识”。对于绝大多数 外出的农民工来说,挣钱结婚、盖房子以及为儿女以后的花费做准备是他们的主要目的。为 了“长见识”而外出的仅限于少数刚离开学校、家里没有负担的年轻人。事实上,大多数村 民外出挣钱的目标基本得以实现。据统计,2007年板隆村劳务输出人数为630人,劳务收入2 83万元,人均4000多元,远高于留守务农的村民。随着收入的增多,壮族农民生活质量有了 明显改善和提升,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种改善和提升最直观地体现在“衣、食、住 、用”四个方面。
住。板隆村传统住宅为干栏式,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圈养牲畜,古时 为茅草盖顶,篱笆 围边,圆木铺楼,后来发展为瓦顶、砖墙或泥墙、木板楼。干栏式住房普遍在向阳一边设有 晒台,有门与屋内相通以作晒谷、晒物、乘凉之用。大多数农户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都基本 上先后建了新房,有的农户还几次建新房。房屋的结构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变化,20世 纪80年代新建的房子大部分仍沿用干栏式,小部分改为平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村里 外出打工的人家几乎都翻盖了新房。新建的住房不再沿用传统的干栏结构,而是建造砖混结 构或钢筋水泥结构的二层甚至三、四层小楼,稍富裕的人家讲究楼房的内外装修,外墙用瓷 砖装饰,楼内设有贴瓷砖的厨房、卫生间,干净整洁。牲畜另外圈养,实现了人畜分开,居 住条件明显改善。新建楼房造价在五、六万至十几万元不等,主要是打工所得。
衣。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款式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传统壮族衣着以土布 为主,男子穿对襟 布扣唐装,妇女穿着右衽无领滚边上衣,戴蓝色或灰白相间的花格子头巾。服装的主要色调 为黑、深蓝、浅蓝等颜色,年轻女子穿蓝色,色彩较单一,即使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穿花衣 裳的女子还不多,即使有,也不敢用鲜艳的颜色和大胆的图案。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农 村劳动力流动的兴起,壮族农民服装的款式越来越多,颜色也越来越鲜艳。成衣摊点进入农 村贸易市场,农民购买成衣既便宜又方便,因而不再请人缝制衣服,而是到服装市场上购买 成衣。男子服装中,除了少数老年男子还穿着传统的对襟装外,其他男子服装基本趋同于汉 族,普遍穿上了西装、夹克、牛仔装和休闲装。女子服装中,较好地保存民族特色的是妇女 头巾,至今仍有很好的工艺流传,老年妇女均戴头巾,穿着传统的右衽上衣,而中青年妇女 则不戴头巾,也不再穿着传统样式的服装。各种色样的花衬衣、毛衣、夹克外套、大衣、西 裤等春夏秋冬四季时装已经是壮族青年妇女的日常衣着。穿着上的这一变化,也是和“民工 潮”的兴起密切相关的。
食。板隆村人多地少,大集体时期水稻生产仍然沿用祖辈传下来的品种, 水稻亩产只有300 斤左右。由于粮食产量低,自产稻米不能自给,传统板隆人主食除了大米之外,还辅以玉米 、小麦、木薯等,一般人家一日三餐,早、中餐吃稀饭,晚餐才吃干饭,有时也把大米与玉 米掺和煮玉米粥吃。平时以自家种植的蔬菜佐餐,很少肉食。过年有杀年猪做腊肉的习惯, 腊肉平时很少吃,只有来了客人或农忙时才吃,新鲜猪肉、鸡肉、鸭肉等只有逢年过节、婚 丧嫁娶等节庆才能吃上。20世纪90年代以后,水稻普遍改种杂优品种,亩产最高达到1300斤 左右,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同时外出务工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从而导致农户的日常食品消 费和饮食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现在,板隆人的主食都是大米,玉米、红薯等杂粮只作零 食或做猪饲料,肉食品的消费也大量增加,相当多的村民去集市上买猪油和新鲜猪肉来请客 和供日常消费,过去难得吃上的鱼、新鲜猪肉等开始成了家常菜。2007年,板隆村人均消费 鱼肉禽蛋达到39公斤。现在板隆人消费的副食品也不再全部自给,而是隔三差五地到集市上 购买。
用。过去板隆人的生活用品非常简单,棉被、蚊帐、床单、板凳、柜子等 大多自制,除了生 活必需品外,很少有多余的物品。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传统的自制家庭生活用具渐次退 出,比重下降,商品性、时尚化家庭生活用具比重上升,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电饭煲、电 话、彩电、影碟机、摩托车等家用电器、耐用消费品逐渐进入消费领域。日常生活的燃料也 从烧柴禾改为用沼气。到2007年末,全村902户有沼气池的323 户,占总户数的35.8%;有 固定电话的82户,占总户数的9.09%;有移动电话120户,占13.3%;有电视机430户,占47 .7%。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和耐用消费品的广泛购置,外出务工家庭无论是在物质生活上还 是在精神生活上都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二、农村劳动力流动冲击着乡村的文化传统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对传统壮族乡村社会文化造成了强烈冲击,而且这种冲击效果 的显现是持久而长远的。
(一)老人传统地位下降,经济因素起重要作用。板隆村传统社会中,老年 男子在家庭中地位 很高,掌管着家庭的经济权和决策权。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流动兴起后,决定家庭成员权威 地位的因素不再是辈分和年龄,而是家庭成员为家庭经济收入所做贡献的大小。在很多家庭 ,外出打工者增加的收入占家庭新增收入的一半以上,家庭成员在外务工收入的多寡在很大 程度上决定了家庭经济的好坏,这导致中青年在家庭中决策与权威地位的普遍上升。因此, 在多数家庭中,60岁以上的老人实际上都不再居于家庭决策的核心位置,而核心家庭的普遍 化更是加速了这一权威类型的转化过程,使传统的以祖父或父亲为中心的家庭权威结构向以 儿子为中心的家庭权威结构转化。如今在板隆村,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依靠儿子的赡养而生 活,身体健康还能劳动的老人,则以儿子们为轴心安排自己的生活,为外出务工的孩子照料 家庭与看管土地成为他们为家庭发挥余热的重要方式。
(二)女性地位上升。传统板隆人有浓重的男尊女卑观念,他们严格遵从“ 妻从夫纲”的古训 ,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很低,妻子是从事生产劳动、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的机器,在家庭经 济和其他事务的管理上均没有发言权。家庭一切事务的决策权归公婆或丈夫,丈夫去世后, 家长的权力传给儿子。只有儿子尚未长大成人,而公公婆婆又已经不在世时,妻子才暂时拥 有家长的权力。改革开放后,由于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女性不仅成为农副业生产的主力, 同时还要做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负责农副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家庭中的日常生活开 销。妻子拥有了相当的与丈夫共同管理家政的权力,在大部分家庭中,妻子掌握有一定数量 的家庭经济收入,虽然家庭收入的大部分仍由丈夫掌管。在重要事情的决策上,丈夫一般也 与妻子商量,夫妻关系由过去的主从关系渐趋平等。
女性地位提升的另一个表现是她们的受教育机会逐渐与男子均等。由于重男轻女思想和经济 条件的限制,传统板隆壮族女性受教育的机会很少。据调查,1982年,板隆村的板隆屯“20 岁以上(含20岁)的男子52人,受过教育的32人,占62%,而20岁以上(含20岁)的妇女61 人,只4人受过教育,仅占6.6%,但在20岁以下的59名妇女中,就有36人受过教育,占59. 3 %,比起20岁以下男子受教育的比例71%来,差距较小”①。而到了2007年,板隆屯20岁及 以 上男子有92 人,受过教育的 84人,占91.3 %;20岁及以上妇女有108 人,受过教育的83
人,占76.85 %②,女性受教育的程度大为提高,与男性的差距逐渐缩小。现在的板隆人 在 送孩子读书方面基本上没有了重男轻女的思想,只要孩子肯读书,无论男孩女孩,一般都会 尽力供其读到考不上为止。
(三)传统文化活动迅速衰减,文化传承面临危机。农村劳动力流动兴起之 前的漫长岁月中, 板隆村每年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打铜鼓比赛、蚂拐节、对唱山歌、跳舂榔舞等文化娱 乐活动热闹非凡,人们以此来度过漫长而美好的闲暇时光,据说板隆村还是壮族舂榔舞的发 源地。1995年以后大量村民外出,使得乡村传统被迅速破坏和丢弃,传统文化活动大量减少 ,即使能够组织起来,规模也比以前小很多,参与者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因常年在外流 动而失去了参与的机会,即使有机会,大多数人对这类活动也缺乏热情。过去每年进行的打 铜鼓比赛,最近几年已经不再举行。至于对唱山歌,也仅限在中老年人之间进行,年轻人读 书毕业后即外出打工,基本没有学唱山歌的机会。老人们说,现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一般都 不会唱山歌了,甚至都听不懂。在板隆村调查期间,笔者请一位91岁的老奶奶唱山歌,奶奶 21岁的孙子在一旁却颇有微词,说奶奶在这么多人面前唱情歌实在让人难为情,足见年轻人 对于传统文化的观念与他们的前辈已经明显不同。
(四)村民互助范围缩小。传统壮族社会在生产、生活中素有互助之风,凡 耕田种地、建房、 砍柴乃至婚丧嫁娶等,全村人都互相帮忙,出钱、出物、出人力。这种帮助没有报酬,也不 分贫富,不讲究劳动力强弱或男女工对等,也没有硬性规定要按帮工的日数还工,称为“换 工”。长期以来,壮族按照这一生活方式世代传承、和睦相处。在1995年农村劳动力流动兴 起后,换工这一世代延续的习俗受到了冲击。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常年在外打工,留守的妇女 、老人能力有限,因此在一些大型的生产、生活活动如耕田、收割、建房等,不再换工。劳 动力少或无力耕种的人家,大多花钱请人耕种、收割,每人每天支付30~50元的工资。至于 建房,过去住的是干栏房,材料都是自备,建房时的挖地基、舂墙、上梁、盖瓦等,都由全 村青壮年男子帮忙。现在改建钢筋水泥或砖混楼房,一般不再自建,而是全部承包给建筑商 ,建房换工的习俗也逐渐淡出。一些留守的“空巢老人”或孤寡老人,平常遇到类似扛米、 挑谷之类的重体力活,都要找村邻帮忙,如果来帮忙的不是自家近亲,通常也会给些报酬。 只有婚丧嫁娶等礼俗活动中的互助仍然在延续。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村民之间的交往 将被以契约、竞争、平等、自由等市场经济理性所支配。
(五)传统养老模式面临挑战。壮族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养儿防老”――儿 子和父母一起生 活,三代同堂、四代同堂,儿子照料父母晚年生活、为父母养老送终的传统,如今正随着农 民工的流动被打破。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后,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料水平随之下降,“空巢老 人”在增多,他们面对生活,困难相对比一般老人要多,比如家务、看病,尤其是与日俱增 的孤独感,使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很多本该安享晚年的老年人,甚至还要 帮助儿子耕田种地,照顾孙辈,老人的晚景不容乐观。特别是当前青壮年夫妻双双外出谋生 增多,加剧了农村家庭的“空巢”化与老人的养老难。这些外出者把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后, 留守老人不但日常生活受影响,连精神慰藉也没有了。
(六)乡村生活群体弱势化。壮族劳力外出在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解决 剩余劳动力出路 问题的同时,也使得农村生活群体呈现出弱势化趋势。村庄人口呈老龄化、妇女化和低龄化 已是不争的事实。由于青壮劳动力的不断外出,使得村庄生活仅仅成了村民生活的一部分, 村民们对村庄未来生活的预期感降低,板隆村越来越呈现出一种空心化态势,虽然村中农民 户籍人数没有变化,实际生活在村子里的人数却在减少,甚至只剩下一些老弱妇幼病残人员 ,从而使村庄生活群体呈现弱势化趋势。此外,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的流动,伴随的是农村 知识人才外流,加剧了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的发展趋势,削弱了农业生产后劲。近几 年,板隆村实际处在农业生产一线的大多是文盲的妇女和50岁以上的男性村民群体,无论是 身体素质还是科技文化积累,这一群体也明显处在一个较弱势的地位。
三、结 语
农村劳动力流动打破了壮族乡村的封闭性,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和提升了乡村的生活质量 ,从非农化的角度来说,大量农村人口外出务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农民的非农化进 程,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劳动力外流对乡村文化带来的新问题。毫无疑问,在现代化进程 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离开乡村,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村庄面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 后的空巢化难题。在民族地区,农民外出打工是在经济理性和生存理性共同支配下的一种行 为选择,他们外出的初衷是为了赚钱改变自己的生活条件。当这些流动人口将外出赚到的钱 带回家乡时,也会将城市的思维理念和生活方式带回家乡,这些新的思维理念和生活方式对 传统的民族乡村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在外出流动的农民中,能够赚到钱在城市里站稳脚跟 的并不多,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村里。经历过城市全新规则乃至非规则形塑的流动农民往返 于城乡之间,传统的乡土规则就会因此而改变,并进而冲击着乡村的文化传统和稳定的乡土 秩序。这正是一些地方的乡村宁静生活受到破坏的重要原因。过去,壮族农民一直被束缚在 土地上,他们的要求欲望总是在土地许可的范围之内,因此他们能够遵循几千年来的乡土规 则,复制着熟悉的乡土秩序,诸如“换工”互助、对歌娱乐、养儿防老等等。然而,当他们 离开家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传统的习惯、风俗、道德准则逐渐减少了接触和运用的 机会,原有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被削弱。而当城市生活方式和思维理念跟随外出人口的回 乡而进入乡村时,传统的乡土文化、乡土规则就遭到排挤而失去市场,受到人们的冷落。最 显著的表现是:年轻一代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失去了兴趣,依靠口耳相传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面临危机。
显然,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农民按照自己的生存理性义无反顾地踏上外出的进程 ,这种进程必将会对乡村社会文化产生深刻而又久远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积极的作用也有负 面的因素,并且从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负面的作用要大于积极因素,但不能因此 否定农民外出的成就。农村劳动力外流打破了壮族社会的封闭性,农业和非农业的联系带来 了乡村与城市价值观的交流,使新的思想从城市进入壮族乡村并在村民之间蔓延,提高了壮 族农民对变迁社会的适应能力和谋生能力,增加了他们对新事物的接纳性,帮助他们建立起 超越地缘和血缘限制的各种新型社会关系。流动与城市体验是一个农民完成从传统到现代转 变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随着外出劳动力就业层次和收入的提高,影响力将逐步加大。它 促进了乡村社会的正向变迁,是壮族乡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农村劳动力流动促进了传 统壮族乡村社会的同质性减弱、异质性增强,标志着壮族农民与农村社会正在向现代化迈进 。壮族乡村劳动力流动的负面影响是民族社会转型过程中难以回避的社会现象,是民族乡村 现代化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阶段和不可避免的阵痛。对于这种影响,我们要做的是理性面对并 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
注释:
【关键词】沂蒙精神;民俗;育人;融合
民俗是特定群体共享的传承文化,它伴随社会发展而发展,是一种动态的、活的文化现象[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沂蒙山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地域单元,生活着汉、回、满、壮等44个民族,由于交通落后、地域闭塞,这里慢慢孕育了一系列特有的民俗文化,形成我国的早期文明――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历经千年封建社会,沂蒙民俗被不断丰富充实、拓展延伸并传承至今;改革开放后,多数民众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情感已经逐步淡漠。在外来文化强力冲击下,沂蒙地区许多传统民风民俗不断消淡,各种节庆活动也日趋减少;再加上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不够,开发不足,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没有彰显,致使不少民间艺术陷入因人而存、人绝艺亡的困境。大学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有必要强化民俗文化教育,从而不断推进沂蒙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加强沂蒙民俗教育的必要性
1.1研究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民俗文化多数是特定族群传承与发展的共享文化,因而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往往结合一定的地域开展工作,其研究重点多集中在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民俗教育等方面,以增强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目前,有关沂蒙民俗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刘德龙(2008)等在山东民俗与沂蒙文化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周忠元(2009)对沂蒙俗文学做过大量的研究;马静(2009)对
沂蒙方言做过一系列调查;于爱水(2009)结合课题对临沂民俗做过初步整理。
当前,沂蒙民俗文化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资料整理也不太全面,再加上传承过程中面临的艰难困境,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可全面整理沂蒙传统文化资料,不断充实《沂蒙精神》、《红色旅游》等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深入领会沂蒙精神产生的根源、背景及沂蒙人民的精神境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导向。
1.2 传承沂蒙精神的需要
沂蒙精神和沂蒙传统文化一脉相承,可以说沂蒙传统文化是沂蒙精神的根,沂蒙精神是当代沂蒙传统文化的魂。因而,在开设的沂蒙精神课程、红色旅游等课程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传统文化及沂蒙民俗的内容,通过多种方式融入课程和课堂,使那些“勤劳、睿智、刚毅”的沂蒙品格不断传承和发扬,并结合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使同学们接受正确的价值导向,并形成良好的品格品行。同时也不断拓展沂蒙精神方面研究领域,丰富教学内容,并探究以劳苦大众为主体形成的沂蒙精神的起源。
1.3 发掘社会经济价值的需要
随着世界各地对本民族文化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未来一段时期内,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会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不遗余力地推动民俗旅游及文化产业的发展,使当地民众真正认识到保护与开发传统文化的重大意义,并在开发中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从而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行列,进而增强了民俗文化自我延续与发展的能力。
2.强化措施
2.1沂蒙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的育人导向的融合
沂蒙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具有较强的教化功能和规范功能,是沂蒙人民宝贵精神财富和教育资源。在育人导向方面,可以说沂蒙精神是精髓和灵魂,它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引领沂蒙人民不断取得对敌斗争的胜利,在和平建设年代又引领沂蒙人民不断取得经济建设的硕果;沂蒙传统文化是内涵丰厚的知识殿堂,它塑造了一代又一代沂蒙儿女的健全人格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红色旅游资源是教育后人的载体,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品味到血雨腥风的年代沂蒙人民的顽强,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进。三种教育资源的有效融合,再加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对弘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展现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2.2 沂蒙精神、沂蒙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教学内容的融合
沂蒙精神不能脱离沂蒙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为沂蒙精神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给养;沂蒙精神是当代沂蒙文化的升华,脱离了丰富多彩的沂蒙传统文化显得过于单调;同时,沂蒙精神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又需要载体,尤其是那些拥有丰厚历史记忆的红色旅游景点,因而可以说沂蒙精神、传统文化及红色旅游资源是相互包容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意教学内容的融合,组建课程群,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做到内涵丰厚、内容精彩,便于学生接受。此外,传统文化中还包含许多和谐成分,通过对这些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可增进和谐校园和平安沂蒙建设。
2.3 创新教学方法,发掘传承人才
教学过程中,除了采用常用的讲授法、案例法、讨论法等,还注意采用田野调查法、走访法等新方法,利用学生周末或假期时间,深入田间地头、乡村社区,让学生了解沂蒙民俗的赋存状态、发展情况及传承与创新中出现的问题。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同时利于发现在这方面有一定天赋,并乐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奉献自己才智的优秀学子。乡土艺术人才的匮乏是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最薄弱的一环,由于当前农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缺少传承与创新的能力,以致一些传统文化艺术和传统工艺出现人才真空。为此,要积极挖掘和培养人才,充分利用高校的人才优势,发掘相关人才,使他们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扭转传统文化在传承与创新过程中人才匮乏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周玉东.民俗文化产业化的困境与出路[J].新西部,2009,(4):91-92..
[关键词]屯堡文化;内稳态机制;和谐社会
一、 屯堡村落文化概述
屯堡文化来源于历史上朱元璋大军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的政治军事行为。南方和北方在地域上形成模的人口流动,大批中原和江南各省军士及其家属入驻西南,开始了贵州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开发,在黔中一带积淀为汉族移民独特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语音语义、衣着服饰、及建筑风格等文化事象,并保持相对自我封闭状态,代代相传,相沿成习。在闭塞的山区条件下,组成独特的屯堡村寨,形成特殊的屯堡文化。屯堡文化是一种地域特色文化,因此屯堡文化既带有着鲜明的区位特色,而且其文化特色和社会结构特点也较为突出。
二、 屯堡文化的内稳态机制
屯堡所处地区的地理空间的闭塞性是让屯堡文化具有内稳态机制的前提条件,由于屯堡地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河流和山丘的切割作用使得村落之间既存在着固化独立,又作为屯堡文化主要的文化支系互相连为一体。这种文化的整合力使屯堡乡民社会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了同源性基础。
屯堡社会之所以能够在社会转型期保持文化延续的可能性 ,根本原因在于宗教礼俗制度的教化作用,在宗教礼俗制度的影响之下,屯堡社区系统内部本身形成一种对外的抗拒力,反作用为以传统文化为凝聚核心的回拉力,也就是这种弹性作用力使得屯堡文化形成了巨大的向心力。屯堡社区的社会交往和互动主要存在于社区内部自然情感的传递,本质上而言是一种对屯堡文化的守望和坚守。交往行为的内卷化带来的社会生活的自我平衡,则直接导致了屯堡文化内稳态机制的得以形成,在这种内稳态机制的作用下,屯堡人努力地坚守者文化特质,使屯堡文化在传统与变迁的双重作用下保持着相对不变。
这种内稳态机制其实是作为一种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关系的协调机制存在的,在屯堡村落中,它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和谐相处,友好相生,它让屯堡社区的社会结构不断的趋近合理,它让屯堡的特色文化得以保存和传承。
三、 屯堡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和谐社会的共通性
和谐社会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不仅涵盖着经济的和谐、社会的和谐,还包含着文化的和谐。实现文化的和谐就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科学的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并能够把握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与当前和谐文化社会建构机制的共通性。和谐的文化社会作为和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建构对于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起着相对重要的作用。
(一) 文化的民族精神
从屯堡文化出发,我们能够很清晰的看到文化的民族性和民族认同感蕴含其中,正是这种文化的民族精神让人们具有聚合力和团结合作的基础,在屯堡文化中,民族精神贯穿其发生和发展的始终,从南到北和从北到南的迁移,民族之间的互通性和差异性让屯堡文化有了极大地民族认同和民族聚合力,并推动了屯堡村落的延续至今。
而把这种文化民族认同感置于整个社会,就会显得更有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而且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民族独特的文化特点,而这种文化特质都是通过建筑、服饰、饮食以及信仰等文化事象表现出来的。文化虽有差异,但是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与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相符合的,故民族文化不仅聚合着每一个民族的人,而且由于文化的与和谐社会的内在共通性,使得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又会服务于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 文化的时代精神
文化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从它产生之初,就会具有这样的一种潜在的特质。文化的时代精神在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和运用。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主要是因为文化的发展性,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核心内涵,使之不断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并能够真正发挥其在当今社会的文化调适功能。屯堡文化稳固着屯堡村落的社会发展结构,而文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分也会对整个社会结构的稳固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
(三) 文化的和谐理念
屯堡文化之所以经久不衰,而且屯堡人对屯堡文化的认同感不断的加强,就是因为其内在所具有的和谐理念与当前社会管理得到了很好的契合。屯堡人交往的内卷化,使得屯堡人之间的交往更多的是一种理往而不是因利益关系争取而形成的交往,而且屯堡文化的内在聚合力又在不断的消减着屯堡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得屯堡村落始终保持着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强调“和合”精神,“和合”精神虽然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深厚土壤,但却是人类世界的共同精神财富,和谐思想所要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要保护生存环境,这一点屯堡人的做法对于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极具借鉴意义。在一个基本上没有平原支撑的地区,他们能够实现基本的自给自足,并能够青山绿水,不得不让我们承认文化对于人们的教化作用。除此之外,屯堡文化还在优化家庭结构和社会结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礼俗制度的继续传承以及社会舆论机制的稳固,都让屯堡村落的和谐成为一种必然。推及到今天的和谐社会,我们一方面要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家园,另一方面又要时刻的给自己“补课”,不断的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并把它与现代化的和谐理念相结合,作为和谐社会建构的一个重要参考坐标,从而不断增强文化的内在影响力和外在的延伸力,保证“和合”精神在当今社会的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孙兆霞.屯堡乡民社会的特征[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
[2]蒋立松.文化人类学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孙兆霞.屯堡乡民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孙金华,张国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统文化基础[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
一、工作机制运转情况
镇为贯彻“法治文化进乡村”精神,按照依法治村工作要求,大力宣传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强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引导乡村村依法自治,帮助健全村组织、民主管理、完善村规民约,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在此过程中,村积极响应组织号召,率先锤炼,获得“省级法治示范村”称号,村如今也正以青出于蓝,更胜于蓝的姿态创新推进“法治文化进新村”工作,力争成为镇下一个法治示范村。
二、法治文化进新村工作经验和做法
(一)建设法治主题长廊。将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定期载入法治宣传专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漫画、挂画,等置于广告牌,观光道两旁,凉亭之内等位置,结合具体事例“说”法,确保法治宣传贴近群众,贴近基层。
(二)建设农村法治图书角。“水景家园”建成后,以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为依托,建立法律图书室,并配备一些常用法律书籍,定期对群众开放,并配备一名专业的“法律明白人”,为群众解决法律疑难,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群众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习惯。
(三)定期开展法治小讲堂活动。成立一支由村主任为首,各组组长为成员的专业的法律宣传队伍,每月开展一次开展法律宣讲活动,宣讲内容以最新的法律法规及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婚姻法、土地法、农业法等。
(四)加强法治文艺建设。充分利用村妇女文艺队平台,编排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法制文艺节目,深入聚居点,开展法制文化宣传活动,把法治文化理念渗透到群众心里。
(五)结合本地新村人文地理环境特点,大力传播“法为上、人为本、调为先、情为牵、和为贵、让为贤”的传统理念,重点从“法、理、情、德、利”方面进行阐释,利用道德词汇、动漫绘画、典型事例、灯笼、对联、壁画等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潜移默化传播法治文化和法治理念,树立起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
三、问题和困难
(一)群众法治观念淡漠。在传统观念中,人们普遍有一种耻讼、贱讼观念。受传统法律意识影响,农村群众重视传统礼俗,轻视法律规范,法治观念淡漠,习惯于按传统观念参于社会生活,评判他人与社会、解决纠纷及维护自身权益。如部分农村群众重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重视订亲、结婚仪式等形式,忽视婚姻登记,由此引发婚姻关系纠纷。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在处理矛盾纠纷时,以息事宁人为目的,往往凭自己的权威、经验和习惯来解决,把法律规范抛之脑后,结果却往往是“压下了这头,翘起了那头”。
(二)群众文化生活匮乏。我镇农村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贫乏苍白。大部分群众仅能通过电视、报刊等有限的渠道接受外界信息,内容不丰富,形式单一,范围不广。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村文艺作品缺乏,文化活动品味普遍不高,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群众精神生活需求。致使一些群众转向赌博、搞封建迷信等一些不健康的活动。
(三)农村普法效果不佳。普法宣传教育往往在法制宣传日,逢场之日,在人流量较大的城镇区域开展,在距离城镇相对远一点的村子,在普法的次数和质量上明显下降,个别偏远的如箭杆林村、白马村一年难以接受一次法治教育。普法宣传手段单一,往往以发宣传资料、上法制课、挂宣传标语等传统宣传形式为主,加之农村群众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普法宣传内容接受度不高,兴趣缺乏,致使普法效果大打折扣,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四、下一步努力方向
农村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培育法治文化对于加强农村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必须让群众真正参与其中,才能有效构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环境。
(一)融入新村建设,打造农村法治品牌。村“水景家园”,村“茶苑新居”作为我镇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于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群众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产与生活、物质与文化同步提升。在培育农村法治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把法治文化塑造与新村建设有机结合,根据新村聚居点建筑风格,在新村聚居点高标准建立一批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文化墙,形成各具特色的农村法治品牌,让群众在休闲娱乐中得到法治文化的沁润,接受法治理念的传播。
(二)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农村法治元素。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最深厚的源泉,是我们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传统文化根在农村,儒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中庸之道”,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无不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对于基层社会治理具有积极意义。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必须注重法治文化的表现形式,要充分利用皮影、剪纸、山歌、快板、对联等群众基础性好的传统艺术形式,把法治文化的理念与它们有机融合,大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让群众在参与中逐渐喜爱法治文化,接受法治文化。
(三)加强道德建设,提升农村法治内涵。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要把法治文化建设与道德建设有机结合,大力弘扬孝道、伦理等传统道德观念,大力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不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
外来人到了莫沟村必先看苗家书馆,进苗家书馆总忍不住抬头看看镌刻在门楣上的几个大字――耕读传家。斑驳的笔迹似乎正诉说着这家窑洞书馆曾经历过的沧桑。
田边的院子
踏入书馆,眼前是另一番景致,进门是布满铁锈的门环和整齐划一的书架,移步则是民风情的照片,转角处又见传统书法名帖,再向前却成了充满童趣的彩色桌椅,一转眼又见窑洞的黄土……流连其间,仿佛在现实与梦境之间来回穿梭,犹如梦幻。而书馆外,一大片金黄金黄的油菜花田正散发着悠悠清香,飘向书馆。两年前,也是油菜花开放的季节,彭志华第一次在这片油菜花背后发现这座院子。那时,这里还是一个瓦上长满野草,地上布满碎石瓦砾,被人遗忘的荒废之地。尽管坍塌了一半,但彭志华还是从这个足有8个窑洞的院落看出了不凡的气势。高墙上的痕迹、雕花的窗棂、院落中的大树,无不彰显它所经历过的一些不凡的人和故事。“就是它了!”当地政府计划打造一个乡村文化复兴项目,并将这一任务交给彭志华。为了给书馆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他已经考察了6个村子。
原来这些窑洞曾为民清时代一户苗姓大户人家所有,清代时以漕运生意起家,置办了这份家业。民国时还举办过私塾,解放后又改称小学。“所以,私塾、小学、书馆,也算是一脉相承,初衷不变。”彭志华希望书馆能唤回乡村里青春的记忆,留住想离开村里的年轻人。
“城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几乎没什么希望了,而仅剩的一点种子就在乡村,如果连仅存的这一点都不珍惜,就真没希望了。”彭志华希望通过和村里年轻人的共同努力,让这种文化传承发芽新生。
新生的书院
带着希望,彭志华决定从院子开始改造,将种子埋下。改造书馆之初,彭志华带领一众当地手工匠人,将泥土一点一点拨去,直到从一面泥土墙背后的门拱上扒出“耕读传家”四个大字。彭志华如获至宝,将其小心保护起来。原来期间,为了保护这座宅子,有心的村民用土坯墙将大门封住,因此才免遭一劫。“我们发现这个门拱雕得非常精美,当时觉得非常震撼,也为这份幸运感动。因为中国的根在乡村,传统文化的根也在乡村,很多家庭的家训就是‘耕读传家’,希望既能敬畏耕作的辛苦,也不忘读书修身治国平天下。乡村文化就是这样生生不息地传承下来的。”
刚开始,村民们并不知道彭志华要做什么。即使有,也不理解。因此,彭志华在书馆附近“另起炉灶”,开办了“和睦家园大讲堂”,经常邀请专家和村民一起讨论。一段时间后,奇迹出现了,村民开始主动参与到项目改造中来。在村民的积极参与下,书馆很快建好。一位70多岁的老工匠让彭志华感动,“希望这里也有城市才有的图书馆,尽管儿女们只是每年春节才回家居住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