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术学习范文

美术学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美术学习

第1篇:美术学习范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兴趣;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038-02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中提到,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因之一。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对于学生在对事物的观察力、创造力,想象力,以及完善人格培养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美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想方设法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和谐有趣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本文中笔者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了解学生,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接受他们的不同兴趣,承认他们掌握知识能力的不同。每个学生所处的家庭背景不同,能力水平不同,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初一人物线造型的美术课上,当有老师要求作业画女同学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学生提出要画男同学,有的还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甚至要画只小熊猫。我们分析一下这些学生的想法,要求画男同学的可能觉得自己能画的更好;要求画自己爸爸的是因为他最熟悉,能画象;要求画熊猫的同学可能是因为不自信,怕自己画不好人头像而要画自己拿手的。如果这时教师大怒,以不按老师要求做作业和无理扰乱课堂批评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使教学陷于枯燥乏味,如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使教学媒体多样化,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实施愉快教学,增强教学效果。学生兴趣与课堂教学方法密切相关,美术教育要靠得当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所以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象、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只有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

三、鼓励动手操作,促进学习兴趣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去实践,去动手操作,经历实践与再创造的过程。美术教材中很多内容都为学生动手操作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例如:每年9月10日教师节,学生们给老师送贺卡表示敬意。我就在教师节前,设计了一节手工制作课,让学生自己制作贺卡。课前要求学生准备剪刀、卡纸等工具材料。一上课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意图,如:喜欢什么风格的,平面型、双面型还是立体型的?喜欢什么图案,卡通的还是风景的?从个人兴趣出发,目的是做出独特的个性卡片。接着交代注意事项,如:构思立体结构时,切开后起支架作用的形不能设计的太纤细,要使之具有稳固性,切开部分的长度要适合贺卡直立后倾斜的角度。插口的宽度大小要合适,如何把握好轻重等等。整节课学生们每个人都以极大的热情制作着。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顺理成章,也极具人性化。

四、组织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美术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具灵活性、可塑性,学生非常乐意参加。教师应坚持开展美术兴趣小组活动,并把小组学习活动看成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课余时间将学生组织起来,进行技能、技巧训练,让他们各尽所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一下几方面的训练:练钢笔字、毛笔字;素描、简笔画、手工制作,使小组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丰富。素描主要是进行造型能力的训练,辅导学生写生石膏,以便提高学生的造型能力,再辅导学生静物写生素描。开展简笔画活动,这是为了让学生提高美术素养的一个好办法,也就是感受美,欣赏美的过程。手工制作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立体造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也为今后培养美术人才起着积极推动的作用。

五、建立多元的评价,巩固学习兴趣

由于应试教育体系的影响,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就是分数。美术与其他学科不同,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美术考试成绩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主观臆断,对于分数低的学生就会产生厌学,兴趣下降,因此建立多元的评价系统十分必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美术老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但要看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观察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及其作画思路、创新想法,善于激发学生智慧潜能,使其正视自我、树立信心,身心和谐发展。美术老师要打破一个标准的常规,重视学生的创作个性,对学生新奇的想法观点给予肯定鼓励,激励学生大胆想象。

总之,利用好“激趣手段”,我们就能很好地引发学生美术的学习兴趣,把意志慢慢提升到情(趣,把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引发出来,让他们主动地去学,我们的美术教学就更容易的开展了,取的效果也就更明显了,从而为培育更多的美术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彭芳.浅谈初中美术教学[J],中华少年2013(33)

第2篇:美术学习范文

美术课是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课程,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我们全力提倡和实施素质教育,这对学生学好美术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美术课的教学,可以培养、激励和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手、脑同时得到锻炼,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其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对美术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是教学的根本任务。美术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低段学美术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情感的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跨学科学习,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那么在初中美术课上怎样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从而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我觉得有以下几点: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着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人们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和欲望,每当人们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有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喜、恶的冲动。因而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让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充分掌握新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美术课教学中,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至关重要,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原动力,学生学习时仅有老师一个人说教,学生听,这样的课堂最不受学生欢迎。美术课一直深受学生欢迎是因为美术课轻松、有趣。作为一线美术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更喜欢上美术课,乐于学习美术知识,接受美的熏陶。老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这样才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永远沉浸在快乐之中,达到寓乐于学的目的。

三、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美术中有很多课需要走出教室,比如实地写生,这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课,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去听、去看、去触摸、去感受,尝试直接用色彩去表达、去抒发,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性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

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认为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美术联系其他各学科,渗透各学科,体现在生活的衣食住行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学习效果

多媒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实践中能搭起过渡的桥梁。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不仅刺激人的视觉和听觉,而且能有效唤起人的兴趣、情绪和思维。

教学中能够尽可能多地将媒体介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多媒体的使用,能使绘画内容变笼统为具体,变抽象为形象,变模糊为清晰,变难为易。如透视规律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仅靠语言的描述很难理解,利用演变教具不仅让学生发现规律,理解规律,而且使美术课摆脱了理论知识教学中的枯燥说教。美术课也可以通过幻灯投影,从视觉角度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还可录制与课文内容吻合的配乐录音,调节学生心态,为完成创作创设一个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进入其境,然后再进行创作。

五、师生合作,共创和谐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分析讨论,一起动手制作,遇到问题一起解决。教师语言要精练富有感染力,要熟悉教材和学生,还要求教师不断广泛地猎取知识,熟练运用优质的教学资源,最终使中学欣赏课能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以达到和谐的教学效果,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学生完全是课堂的主体,在和谐平等的气氛中师生合作完成了一幅幅的优秀作品。这种由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学习的过程达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教学理念和目标。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美术教学效果首先取决于教师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力,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水准,这是提高美术教学效率的根本着眼点,也是我们美术教师努力的方向。

第3篇:美术学习范文

2、选择正规的美术院校和画室学习是最佳途径。

3、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美术的最基本要求。

4、具备信心、耐心、恒心三种心态,是学好美术的根本保证。

5、热爱生活,养成善于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6、从临摹到写生,应先好好学习前人的优秀成果,再确立自己的艺术风格。

第4篇:美术学习范文

平潭县海滨中学 教师:王波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认为要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就应该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放在首位。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信息量大、传播方便。它不仅能把抽象的知识直观化,还能够强化学生的感知。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灵活的加以运用。比如我在上《远古的呼唤--面具》这一课时,就利用多媒体声图并茂地展示了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面具实物,让学生有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官认识。课件还生动形象地把古老面具的神秘文化和现代面具的浪漫艺术进行了对比。既给学生提供了素材,又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二、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教材内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学生对益智活动的兴趣和美术紧密地结合,情趣盎然,深得学生喜爱。比如我在上《桥梁的设计》这课时,让学生在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想一想、画一画、比一比的多种学习活动过程中自主学习。既激发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三、遵循学生学习美术的生理特征和心理规律,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

第5篇:美术学习范文

一、学习美术可以娱乐心情,释放情感

如今的小朋友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过着极为优越的生活。这些“小皇帝”大都唯我独尊,只接受掌声和鼓励,受不得半点挫折和委屈,有的生性孤僻,很少与同龄人进行交流。所以,家长让孩子在业余时间接受艺术教育,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

孩子们在少年宫学习美术,不但能提高审美能力,掌握美术技能,而且能在共同的美术创作中增加感情,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孩子们在画画时非常兴奋,他们无拘无束,边说边画,大胆挥洒,精神得以放松,情感得到充分的释放,这对少儿心理的疏导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提高动手动脑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少儿绘画时可以使紧张疲劳的左脑得到休息,很大程度上平衡了左右脑的发展,对开发儿童智力有很大的帮助。可见,少儿学习美术不但不影响文化课成绩的提高,反而会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少儿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绘画过程中手脑并用,可以平衡手和脑的协调能力,有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美术创作可以激发少儿大胆的想象力和丰富的创造力,特别是进行命题画创作时,能增强少儿的综合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

三、完善人格,提高审美情趣及道德修养

少儿创作的题材都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场景或对未来美好的梦想,内容积极向上,又充满了童真童趣。在描绘中华传统故事及英雄人物的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思想;在描绘祖国壮丽河山与宏伟建筑的同时,认识改革开放30年来祖国的巨大变化;在通过利用废旧材料制作工艺品及描绘珍奇动物的同时,了解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孩子们通过对这些题材的表现,不仅丰富了自身的知识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道德修养及审美情趣,完善了人格。

四、提高独立意识及成就感

现在的孩子依赖性普遍较强,许多事都要由家长帮办、代办这样很不利于少儿独立意识的培养。绘画时,孩子们面对一张白纸独立思考,把要表现的事物精心设计与安排,然后大胆表现,描绘出完美的画面,这一独立的创作过程本身就是对少儿能力的一种培养。

第6篇:美术学习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47-01

一、“小学美术学习方法”的现实意义

教会学生美术学习方法是是美术教育终极目标之一。美术教育如果能够满足人的需求,美术教育就具有价值。美术教育价值的实现首先是由美术教育目的来描述的,其次是由教师根据教育目的具体实施达成的。因此,对教育价值的认识和教育目的描述将是至关重要的。学校美术教育目的的实现是由美术教学活动来达成的。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学习与学习美术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客体上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地位,后者一般在理解上学习者存在受支配和安排的地位,学生的主体性不是我们仁慈地赋予他们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只有认识了学习的建构性,才能真正认识到学生的主体性所在。教会学生美术学习方法,就是引导学生掌握主动探讨美术的学习方法,达成获得对美术学习持久的兴趣,并将美术语言运用于研究性学习之中,养成对美术终身爱好的情感。所以,教会学生美术学习方法在美术教学中凸显得尤为重要,不但体现了学生在美术学习主体建构者意义,而且是美术教育价值目标的最终归宿。

二、小学美术学习方法举隅

1、兴趣――技能――成功。教学中,一个教材是否具有这样的魅力很多时候是需要我们教师来调动、来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的。如:《泥塑脸谱》的教学,一开始进行一场简单的比赛,花两分钟的时间用彩泥塑出一个自己喜欢的造型,不需要体现具体内容。很快,学生捏出各种各样形状奇特的泥饼。然后提出如果我们把他们变成脸谱的话,该怎么办?这个时候学生“哗”的一声惊呼,因为学生塑出的形状有很多在他们看来与脸谱相差很大的。而脸谱的风格是怎么样的?传统的脸谱和自己做好的造型怎么结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出现了,围绕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脸谱的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学生开始有各种各样的设想。然后又出示风格各异的脸谱作品让学生欣赏,进行讨论。这种教学,没有直接给学生接触脸谱的内容,而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开展想象,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不同学习过程的不同需要,自主选择适合自己作品,生成自己独特的课程经验。有了兴趣,有了技能方面的提高,有了成功的体验,学生体会到了创作表现的喜悦。

2、强调美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美术属于一门艺术,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小学生的美术更是一门艺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离不开现实生活的指引。假如孩子们要画一个快乐的人,那么老师是不是要指引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呢?小学生的美术也属于一种学习,而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虽然小学生尚不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可以通过美术的形式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快乐生活的真谛。这体现了小学美术教育与现实生活有着巨大的关联。总而言之,老师和家长在欣赏孩子的美术作品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孩子的现实生活世界,是学校和家庭。孩子所画的美术作品必然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如果孩子的美术作品色彩鲜艳美丽,那么说明孩子的现实生活是美好的,是积极向上的,老师与家长的教育是得当的,孩子对这个社会是信任的。反之,如果孩子的作品黑暗冷淡,则提醒老师、家长是否要多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而这正是小学美术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关联的体现。

3、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美术教学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魅力,不同的年级都有与学生认知相配套的美术课程。美术教育就是教人体验生活的乐趣,它的魅力在于不仅关心人是否有知识,而且关心人是否有体验,关心体验到什么,追求到什么样的体验,如何感觉自己的体验。美术课程内容多样,授课形式轻松愉快,能够让学生的对其产生学习热情,并且美术课程的设置与生活息息相关,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发现和享受生活中的乐趣,促使学生增大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儿童在学前的涂鸦阶段是天生艺术能力的表现,进入到学校后儿童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希望能在绘画中表达自我想法。美术教学可以使他们通过颜色和线条表达情感,提高儿童的审美意识和想象力,绘画可以使儿童发现乐趣,促进其能力的发展。

第7篇:美术学习范文

[关键词]初中美术;美;表现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20-0088-02

[作者简介]谢晨(1968―),女,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如皋市实验初中教师,中学一级。

对美术教学的理解首先在于对美术这个概念的理解。我们不妨把美术分成两个层次:一是关于美的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画画儿”,也包括雕塑及其他工艺活动,能够画出美丽的画的技术就是美术;二是关于美的艺术,也就是用画来体现美的表达手段,艺术性是其显著特征。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如果只重视表现美,则有好高骛远的嫌疑。因为初中学生的美术学习毕竟还处于入门的阶段,甚至连门都还没进,此时必须经由技术的阶段。这一判断是有依据的,因为无论是美术学习还是其他学习,对学习内容的质的感受,肯定是建立在量的感受的基础之上的。但同时必须注意的是,初中美术教学又不能只顾画画的技法而忽视对美的体验,毕竟学生将来可能并不从事美术工作,但对美的感受与体验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更重要的是,学生对美的体验与感受,常常会对美术领域之外的其他内容产生影响。因此笔者思考,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去表现美。其中,美术学习是基础,而表现美则是一种情感目标。

一、美术学习的基本要点:展现美

这里所说的美,是指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表现出来的与个体相关的美。它往往只与个体相关,是学生个体感觉到的美,但这种美在他人眼里未必是美。显然,这样的美在传统美术教学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因为在一般情形下,人们都认为只有公认的美才是真正的美。可如果分析每一个社会个体,会发现这一认识其实是狭隘的,是无我的。笔者以为,初中美术教学必须从自我的美开始教起。

在一次初二年级的中国水墨画教学课上,笔者让学生学画一只麻雀。快下课了,一名学生拿着他的画给我,我一看,心想:这哪是麻雀啊,明明是一只小鸡嘛。可这学生却非常高兴。笔者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欣赏自己的画,他一下子跑到座位上去,拿出十多张画着麻雀的纸出来给我看。他的意思我懂了,尽管对我而言这一幅不是真美,但在学生的眼里,它已经很好了,他显然对自己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这样的进步非常满意。我一下子想到了爱因斯坦的小板凳的故事,于是“狠狠地”表扬了这名学生,而这些姿态各异的麻雀也印在了笔者的脑海中:美术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副科,但实际上却对学生的心灵有着同样的促进作用,在美术课堂上对学生所展示的美的欣赏,有着巨大的激励作用。

美术教学不是单纯的美术教学,没有教育价值的美术教学不是真的教学。因此在对待这学生的态度上,笔者坚持美术与教育并重。更重要的是,这样能很好地呵护学生在美术领域刚刚冒出来的那根小芽,这也就成了他感受美、创作美的一个重要基础。而这不正是美术教学的一个基本要点吗?

二、美术学习的重要指向:发现美

如果说独特美还是属于学生自身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的话,那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另一个重点就是让学生去发现美。众所周知,美其实是比较出来的,因此,发现美实际上就是带领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去寻找美。笔者以为这是初中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向。

比较,几乎是人的一种本能,只要有两件不同的事物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自然就会去进行比较。在手绘线条图像的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两个教学环节:一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根据教师的教学要求在自己的纸上手绘线条(其间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呈现一些图片以及提示技法),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从表面来看,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但笔者在第一个环节别强调自主,不允许学生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将自己的想法充分展现出来,而不受别人影响;而在第二个环节中则强调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去感知自己与别人手绘线条的差异。由于有了比较,差异也就体现出来了,在学生的心中自然也就有了美与丑的区分。

发现别人的美,并不意味着自己丑。自己欠缺的是还没有掌握表达内心美的方法而已。这一观念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无论是美术学习还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对自身的认识往往影响着学习的动力与结果。而有了这一观念,学生的努力目标就是对手绘技法的掌握,而不是纠缠于美与丑本身了。

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笔者领悟到,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引领学生发现美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引领学生发现自身的美,发现别人的美,这个过程强调不用别人的美来否定自身的美。于是,自身的美与别人的美也就和谐了起来,学生对美的体验也就上升了一个层次。

三、美术学习的最终目标:表现美

其实,从个人的美到别人的美,最终还是为了表现美,这也是美术学习的最终目的。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表现美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会在表现自己所认为的美的过程中,去判断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去感受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事实上,无论是大艺术家,还是学校的学生,总是在试图用美术技法去表现自己认可的那种美。

初中美术教学所能展示的美是相对的。如上所述,初中学生所展示的美,实际上就是自己内心的一种美。《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提出了通过“造型・表现”的方法进行创作活动,强调“这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强调“自由表现……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笔者以为这样的描述是恰当的,对初中美术教学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因为美术实际上是一种视觉艺术形象,所以其必然是通过造型来表现的,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无论是手工还是其他活动,都需要学生发挥想象力,以敢想的心态促成自己敢做,大胆将自己所感觉的美表现出来。

表现美的一个重要注意点是要防止思维上出现定势,因为有些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画的房子和树总是一个样子,画的人总是一个眼神,于是看多了就缺少了美感。这说明学生对美的认识是凝固的,学生在表现自己所理解的美时是单一的。因此,不让自己的美感为自己的思维定势所左右,成为我们美术教学的一个重点与难点。要想突破这一重难点,关键在于为学生提供多种美的素材,引导学生生成多种欣赏美的视角,让学生认识到即使截然不同的两个事物,也各有各的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美术教师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相对于独特美和发现美来说,表现美是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也是初中美术教学的一个难点,需要较长时间内进行持续的训练。

综上所述,展示独特美、努力发现美、尽力表现美,应当成为初中美术教学的三个要点。而要落实这三个要点,显然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事因难能方显可贵,美术教学的魅力也正体现在这一点。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8篇:美术学习范文

1.发掘材料美的魅力,从鉴赏美的角度进行有效学习的方法。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在描绘方法上各有其独特的方式、笔法、肌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指导学生掌握绘画的基本方法,再根据其特点,读画讲画、挖掘材料中美的魅力,开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案例1]《创造美的纹理》(选于浙美版第9册第12课)一课中,需要学生去发掘身边各种各样美丽纹理的材料,在课前事先准备好自己所找到能创造出纹理的材料;让学生体验、感受自然纹理的美,能够用生活中的物品拓印或人工的方法创造、表现不同的纹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更好地掌握、了解绘画形式的多样性。2.开发创造性想象力的学习方法。有些美术作品,特别是同龄人的作品,对学生的吸引力是巨大的。教师可以直接指导学生按照作品内容、意义,帮助学生了解作品创作的内在因素。[案例2]《自己做帽子》(选于浙美版第3册第18课)一课中,在学生了解帽子的基本结构后,围绕帽子的基本结构让学生发挥自主探索的能力、想象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制作出有个性、有创新性的帽子作品。在这一课中启发学生的想象和探索造型是难点,解决这一难点就要在教师的引导上做文章,教师不要规定让学生用什么材料做或大致要做成什么样的形状;只要确定我们做的帽子是实用型的,可以戴在小朋友的头上;在形状上不做太多要求,只是把做帽子的几种基本手法讲解一下,“捏、拉、扎、剪、折、画、贴”等方法。对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材料做什么样的帽子可以适当提示一下,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基本上能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做出各种各样的帽子来。所以,只要教师正确引导,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有时甚至动口讨论,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就会得到充分的发挥。3.利用悬念的学习方法。利用悬念的学习方法就是先给学生提供某些前提(如准备某些材料),又不让学生知道这次作业的做法,从而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神秘感,在脑海中存储着对老师设计作业的猜测,在某种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的学习方法。[案例3]《刮出来的画》(选于浙美版第3册第14课)一课中,对于二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接触最多的是较普通的绘画方式,很少有小朋友接触过刮画,所以这一课在某种程度上本身已经具有一定的神秘感,再加上材料的准备,让神秘更具有悬念性,利用这一悬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美术教学中有效学习的实施策略

在重视了学生的学习之后,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学习的有效性问题。通常说当学生有了学习积极性后,就有了学习动力,有了学习动力之后就要看学习的效果了。所以有效学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中之重。而有效学习也还得从学生和教师这两个方面入手讨论。1.学生学习方面(1)明确学习要解决的问题明确学习方向是有效学习又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分发题目的方式,把学习要求都写在上面。学生打开题目就明确了任务,积极性很高。有的是全班统一研究一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任务越明确工作效率就越高。所以有时候,开门见山地明确任务,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方法。(2)分享学习成果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心得,应和集体共同分享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也是一种重要方法。美术课也需要小组讨论,在经历了这个学习过程之后,学生的眼界将更加宽广,学习会更有方法,也会更有效果。2.教师教学方面(1)教师要有较高的美术素养俗话说得好:“要使学生有满杯水,教师必须有满桶水。”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水平。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必须有很高的教学水平。(2)课堂中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展教学活动,突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动力,在课堂里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要充分挖掘美术教育的有利因素,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真正做到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学到美术知识。(3)要有机地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实现美术课既学到美术知识,又学到其他学科知识。做到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在提高学生知识面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能力。教师也要学习其他学科教师的长处,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使多彩的教学手段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4)要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使课堂丰富多彩,使学生置身于美术教育的良好环境中,不断地吸收美术知识和美术情操,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素养。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教学设施会越来越完备,因此,教师应不断地学习新的现代化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些前沿科技,把它应用于教学中,使教学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更加乐学,使教学效果更加突出。我坚信,只要我们努力,美术教育的明天会更加光辉灿烂。

作者:王超超 单位: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海城第二小学

第9篇:美术学习范文

论文摘 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美术课程教学中没有将课程的学习主角让位于学生,教师没有从研究自己的“教”法转换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来,因此,美术课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策略问题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本文从自主学习与策略的基本理论入手,探讨了提高美术课程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的途径。

一、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概述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过程需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需要有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需要有高效的监控措施作保障。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紧密相连,因为如果策略或谋划成为习惯,就形成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的关系。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在一次具体的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和措施。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是有区别的,具体的学习方法与个体学习任务相联系,有较强的情境性,而学习策略既与具体任务相联系,又与一般的学习过程相联系。

(二)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的关系。

加涅认为,认知主要是指人脑对信息的加工过程。他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如何学习,如何记忆,如何进行导致更多学习的反省性和分析思维。显然个体不断学会成为能自我教学的人,或者甚至成为所谓的独立学习者,其原因是他们逐渐获得了调节自己内部过程的有效策略。”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有因果关系,认知策略的改进是学习策略改进的原因。

(三)学习策略与元认知的关系。

元认知,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拉维尔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元认知是指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的认知。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监控是指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

(四)主要的学习策略。

1.理解和保持知识的策略。

理解和保持知识的策略主要包括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复述策略是为了在记忆中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重复识记的策略,其作用仅是保持信息,是一种比较低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精加工策略是一种更高水平的更精细的信息加工策略,是在意义理解基础上的信息加工策略。组织策略是将经过精加工提炼出来的知识点加以构造,形成知识结构更高水平的信息加工策略。

2.思路总结阶段的策略。

思考自己是否已把握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结构,是否达到了通过练习掌握知识的目的。回忆自己的作画思维过程,找出其中的问题。思考还有没有更简捷的思路和更佳的解决办法,可与别人的作画思路相比较,体验别人的作画效果。总的说来,我们画画不仅仅是为完成作业练习,更是为促进知识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因此,绘画练习必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发展能力。 转贴于

3.监控策略

学习者掌握知识是一个任务,而培养对掌握知识过程的自我监控能力更是一个重要的任务。监控策略,也叫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有效监视和控制。监控策略使学习者警觉自己在注意和理解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加以修改。

二、美术课程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的实施

(一)激发动机,使学生“想学”。

动机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是一切学习的原动力,具有唤起、定向、强化、维持、调节的功能。学习动机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任务坚持性来决定个体的学业成就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自主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二)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会学”。

学习方法是学习者学习活动所应遵循的原则及采用的程序、方式及手段的组合。它是学习者获得学习结果的工具。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方法和策略的重要性。要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就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策略。

(三)发展元学习能力,使学生“独立学”。

元学习能力指学习主体对学习活动的意识和监控。这个概念是心理学家莫司于1993年提出来的。元学习能力包括如下几种能力:会激励自己勤奋学习;会确立学习目标;会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适当的学习方法;会总结自己达到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总之,元学习能力是开展自主学习的根本保障。

(四)营造和谐环境,使学生“乐学”。

创设师生平等、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建立良好的教学人际关系,是自主学习发生的必要外在条件。良好的氛围有助于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大胆探索、勇于发现的勇气。这种学习环境会使学生产生和谐、愉悦的感受,并容易产生共鸣,因为它是一种暗示,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学生。

三、结语

随着学习化社会的来临,全社会关注的重心已越来越多地由教、教学者转向学、学习者。对学生学习的研究也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西方许多教育家认为,只有具备独立与自治能力的学习者才能够完成教育中的学习任务,而我国的教育实践也证明,即使学生在初始阶段不具备独立与自治的学习能力,通过良好的学习支持也可以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对于艺术专业课程的学习,应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这对艺术教育的顺利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五一.怎样开展探究性学习[M].重庆市: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