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机构项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高职 工作过程 机构设计 项目 考核
一、教学项目的概览背景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程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具有设计一般机械能力的实践环节。它不仅要求学生综合运用一系列已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来解决具体工程实际问题,而且还必需使其在设计构思及设计技能方面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并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的机械的概念和机械设计过程相对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工程设计人员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变化。而当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考核还停留在以前的陈旧模式中,不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无法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工程设计人员,因此,课程设计的改革势在必行。我院数控专业在天津一轻(集团)公司共同组建的基础上,在校外企业与学校共同结合下建设了校内的实训场地。学校负责提供场地,购置了相关的工具和仪器,建成了实训实验准备室。笔者从《机械设计》教材的整体设计、具体教学内容的选取、组织实施以及考核等方面入手,探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课程,以更好地实现数控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项目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虚拟教学、现场教学、分组讨论等教学法,使学生掌握机构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具备各种不同类型的机构的装配与调试能力、功能验证分析的能力、突发故障排除能力。项目式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巩固并扩大学生对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训练基本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项目实施流程
(一)、教学项目的确定
《机械设计》是我院数控专业、机电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后所实施的主干课程。
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开发方法,构建了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中心、以典型机构的设计为项目载体的课程内容,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了校内外实训基地, 形成了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实施模式。
(二)、以换刀机构故障为例进行“六步法”的项目实施
1.任务引入(资讯)
(1).工作任务描述
需要设计一种快速夹紧工件的手动工具,设计人员接到设计任务单后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夹紧装置需要用的知识,制订产品设计计划,使用通用工具和设计资料等,按照工作标准和相关规范对初期设计图纸进行复核检查,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下图为参考图。
图1 任务二 机构死点的设计
(2).解决方式(针对“任务二 机构死点的设计”)
(3).引导学生从查阅相关技术资料
教师需提供以下资源,传授相关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知识,,充分了解相应故障现象,获得故障的相关信息。教师需提供以下资源,传授相关机构设计的知识,引导学生从查阅相关技术资料入手,充分了解相应机构设计的要求,获得机构设计的相关方法。
2. 计划阶段
指导教师布置设计任务单,在计划阶段6人一个小组一起讨论学习,从死点设计的概念、典型机构运动、运动副基本概念3个方面深入分析,组织思路,讨论,学生小组形成工作计划以及小组各成员分工,最后进行决策。
3.决策阶段
步骤一,接收任务单后,进行分析记录,收集相关资料。
步骤二,小组讨论作出设计工作计划
步骤三,确定设计方法、设计方案、设计时间
步骤四,向指导教师描述设计思路、设计方法等情况,并作出最后决策
4.实施阶段
选取任务二为例说明“六步法”的实施过程
小组协作在产品设计实施与检查阶段学习小组各成员进行分工:
(1)1人主要负责查资料,包括机械设计技术,机械设计手册。
(2)1人主要分析设计要求,制定设计方案。
(3)1人主要绘制设计图。
以任务二为例,教学载体为五种常见机构的设计任务。第一小组进入实施设计现场后,根据各自分工分别从资料、设计分析和绘制图纸等入手,任务完成后为第二小组完成同样设计。第二小组完成后再为第三小组布置设计任务……,如此轮换,这样对于平面连杆机构的五种典型设计任务,学生都能得到训练。
5.检查
1学生根据工作计划与各人的分工,进入现场实施设计操作,边查阅资料边设计,直至符合设计的基本要求。
2教师按照正确的设计步骤检查学生的设计过程。
(1)考核
用一体化的考评体系。
(2)评价
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
A定期邀请校外、行业企业专家走进课堂切身感受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成果并作出指导评价。
B校内督导组也会及时对我们的课堂提出要求,
C定期开展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意见。
D交流经验,教师以学生小组机构设计的的完成质量及效率,并结合学生小组的团队协作、正确操作规范、机构设计任务表、作业等,评定学习成绩(占70%);学生小组通过自评,确定小组成员本次学习的成绩(占30%)。
通过上述四种评价体系的展开,及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改进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经验与规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9).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5)29-0037-04
作者简介
胡雷(1983- ),男,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系高级工程师,讲师(广州,511363)
一、高职项目教学实施面临的难题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项目是“课程教学项目”的简称,指的是一项具体的工作,该工作内容来源于企业的真实项目。例如,某某企业网站建设,是一件独一无二非重复的具体工作,相对于传统的课堂中的一些教学元素,更具挑战性、趣味性、可行性、综合性。这是以实际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论改造过的一项具体工作[1]。一个大的项目可以由多个小的项目组成,而一个小项目可以分解成多个连续的任务。任务是相对较小,内容单纯的工作,用于训练更小的单项能力。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往往把一个个任务称为情境。
教师在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中不再是“主角”,而是由“幕前”转移到“幕后”,取而代之的是学生成为了“主角”。教师选择合适的教学项目,把教学项目分解成为粒度合适的教学任务情境,提出任务,监控、鼓励学生思考,使其持续参与任务中。而学生接受任务,积极主动和小组成员配合完成任务。高职院校实施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面临的难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需要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学期开始前由于课程教学需要,需要教师通过企业调研和走访,获得企业真实的项目资料,且通过组织分配,把项目分解成合适的教学任务和情境。
二是进行分组教学及实时监控管理。在课程实施期间,由一个项目分解成为了多个任务情境,很多任务情境需要一个团队合作完成,这需要把一个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任务情境训练。在小组实施任务过程中,教师必须实时监控任务完成情况,不仅是在课堂上,在课前和课后都必须了解项目进度情况,还要对任务完成的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保证项目任务按照教学计划顺利实施,完成这些工作不仅消耗精力而且存在一定难度。
三是生产环节难以模拟成情境。由于学校教学条件和实训室设备的制约,有些任务情境的真实生产环境不能很好的改造成课堂的教学过程,使得生产环节无法真正的体现到任务情境中,为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带来了难题和挑战。
四是课堂时间少,内容多。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大部分项目是贯穿项目,是一个大型的综合项目,从学期开始到学期结束都是在实施这个项目,主要用于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些项目需要的时间相对比较多,而课堂的40~45分钟,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翻转课堂教学的优势及在项目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基于上述问题,结合高职院校开展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的实际困难,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契机下,通过基于翻转课堂的形式来开展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困难。
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外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如录制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存放在学习管理系统平台上,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利用PC或者移动终端等进行学习,学生根据教师规定和自己实际情况自由的安排学习地点和时间,营造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针对同一个班不同学生的基础,差异水平大的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在课外学习时,学生记录自己困惑的知识和内容,然后通过讨论社区和教师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也可以把没有解决的问题放在课堂中和老师同学讨论学习,实现了一对一的辅导。这种方式使学生从被动地听教师讲课的接受者,转变成可以主动地提出问题并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的研究者。学生在必要的时候能够得到老师的个别指导,真正做到了个性化教育[2]。传统课堂中学生学习协作的力度不够,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针对学习内容进行反复讨论,达到彻底理解知识的目的。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可以更好的增强学生的交互合作,使其在反复的交流合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和作业,达到相互学习、借鉴和帮助的目的,从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协作精神。
根据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其基本原则有,以人为本的原则、课程体系内容的职业活动导向、工作过程导向原则、能力本位原则等。项目式教学中的每个项目所涉及的问题不论大小,都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的特点[3]。在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更要体现能力本位原则,相对于传统普通高校“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而言,职业院校突出的是能力目标,加之课堂时间的局限性,而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无法达到培养目标,而翻转课堂重新构建了教学流程,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增强了教学效果,对于比较难于模拟的任务情境,可以很好的利用各种多媒体技术生动具体的展现出来。同时,利用重新调整的教学方式节省的课堂时间,可以很好的在课上和师生进行项目实战,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好的解决实战中的各种困惑。
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此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行动起来。可以通过翻转课堂知识传授过程,即通过网络及学习管理系统了解学习任务预备知识,为任务实施打下基础;接下来的任务分析实施过程中是在课堂中完成的,是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学习进行知识内化的过程,其中复杂的工作过程是可以通过教师直接现场演示,也可以通过微视频等方式自主播放学习,保证了学习能够发挥能动性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翻转课堂的结构模型,是在课前完成知识传授而在课中完成知识内化的过程。根据翻转课堂的教学结构,针对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结合翻转课堂的优点,可以考虑将翻转课堂应用到任务驱动教学实践中去,构建出一种高效的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笔者在翻转课堂模式的基础上,尝试构建一种新型的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其步骤如下:
一是告知。教师首先通过网络学习管理系统上传前期准备好的任务信息,如任务的预备知识,把这些相关的信息通过流媒体的形式上传上去,如可以录制成微课、PPT等多种形式,全方位的展现任务信息。而学生则根据需要,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了解本次任务的目标和任务信息,掌握预备知识,对困惑的问题可以通过论坛和同学交流讨论。
二是引入分析。教师在课堂上导入新的任务,且对任务重点难点进行提示,或者进行现场操作示范,而学生则通过课前对任务的了解,对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项目小组组长根据教师要求和任务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三是任务实施。学生分组展开实施,对发现的问题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如果无法解决的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进行相互学习,也可以通过和老师讨论咨询进行学习,此时教师需要实时观察各个小组完成任务的动态和进程,随时回答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和学生讨论任务的相关内容,真正的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四是展示评价。通过任务实施,可以展示任务的成果,如果成果是实体的,可以轮流进行展示,如果成果是无形的电子化的,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通过学习管理系统进行互评以及教师评价相结合,得出总评。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有些部分可以通过网络在课堂外来实现,充分利用课外时间。
五是拓展训练。教师通过网络学习管理系统本次任务的拓展训练内容,来加强本次任务训练,以达到本次任务的目标,学生通过网络系统平台获得拓展任务训练信息,和小组成员通过实时在线聊天工具或者交流学习论坛协作完成任务,且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翻转课堂以独特的视角在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起到教学过程,在课堂上下协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调结学生学习节奏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习不再“孤独”和“乏味”,能够充分的发挥项目式任务驱动教学的优点,充分实施任务导向情景教学,很好的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重构传统的教学过程,建立新的符合项目式任务教学的模式,在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中,把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交互式学习发挥到极致。学生作品通过自我评价,小组长评价和教师评价综合得分,很客观的给出来学生该阶段的得分成绩,通过对作品多纬度、多层次的客观评价,提高学生创新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学生学习兴趣。
四、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学习《网页设计与制作》专业课的2013-2014上学期两个班的64名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分为A、B两组学习者。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课程的特点要求学生动手能力极强,是一般工学学科的代表课程,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HTML、CSS、DIV、Javascript等技术独立完成设计制作网站,掌握规划、开发和管理维护静态网站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以《网页设计与制作》实训教学中的任务6“使用CSS布局与美化‘黄山游’网页”为例实施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驱动教学过程。其中,A组和B组分别是一班和二班,都是32名学生。A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B组则采用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驱动教学方式。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来进行实证研究,以检测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
(二)实施过程
开始试验前,即在课前就为B组学生提供了相关任务的实训手册、相关的教学网站资源以及实训指导、常见问题和相关的教学视频短片等,让学生课前必须通过网络教学平台获得任务6的预备知识,而没有为A组学生在课前提供相应的网络教学资源,以及相应的要求。针对B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对课前学生的反馈结果的整理,针对任务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相应的讲解和提示。学生根据分组对任务进行实施,教师在小组间走动监控任务实施动态,对发现问题的小组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后进行展示且得到其他组员和教师的点评。在课后,学生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开展拓展任务训练,和同学教师在网络上进行互动。而A组学生则按照以前的教学方式完成课堂教学。通过实验,发现A组学生集中存在的问题是课堂时间不够用。
(三)效果分析
1.教学模式对学习过程的影响分析
对于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是否有助于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帮助提高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16.98%的学习者认为此教学方式非常帮助激发学习者的兴趣,56.62%的学习者认为有帮助;10.15%的学习者认为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60.02%的学习者认为有帮助;7.25%的学习者认为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25.15%的学习者认为有帮助,而有20.20%的学习者认为没有帮助。可见,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但是对于在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
2.学习者作品成绩分析
在本次任务6完成后,A、B两组学习者通过学习,然后分别提交任务作品,由教师打分,评价量规如表1所示。用曼-惠特尼U非参数检验方法,对于网页设计任务6作品成绩差异是否由不同实验的教学方式引起进行检验。提出原假设Ho: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两个班的作品成绩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提出假设Hi: 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两组学习者的网页设计作品成绩存在显著性的差异。通过利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学习者完成任务6的网页设计成绩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曼-惠特尼U检验的概率值是0.005,拒绝原假设Ho,接受备选假设,可见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习者成绩有显著性的影响,可以看出来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项目驱动教学模式确实提高了学习者的网页设计作品成绩。
参 考 文 献
[1]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Bergmann J. & Sams A. (March,2012). The Flipped Class: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 Not. http:///articles/the-flipped-class-conversa-tion-689.php
[3]胡舟涛. 英语项目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教育探索,2008(2):70-71.
Construc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roject-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Reversal of Clas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Hu Lei
Abstract The project-oriented, task-driven and ability-based teaching method is a feasible way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 in which task situation is the carrier , students are the main body , teachers are the guiding roles. The troubles of controlling class time and simulating the real situation fully lead to the difficulty of implementing the task-driven teaching method. Class-reversal teaching method can make students study independently according to their own situation by re-distributing of the class time, and greatly integr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versal of class into the task-driven teaching, which can solve the above mentioned difficulties, improve learning effects and achieve teaching goals.
1 简介
处理器体系架构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电子系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偏重于理论并采用仿真方法验证[1,2]。学生没有机会在硬件平台上实现处理器模块,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是低效的,无法锻炼动手能力和提升想象力。 Cifredo等对处理器体系结构教学做了有益的尝试[3],大多数尝试取得的进展非常有限,无法满足课程要求。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或专家的指导下提出问题,并探究这些问题的答案。Martinez等曾采用该教学模式提升CPU体系架构的教学效果[4],但是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设计一款可运行处理器的技巧。
FPGA能以较低成本短周期内设计更为复杂的高性能系统, 使得学生对体系架构有更深入的理解,可用于计算机体系架构课程教学中。本文将采用基于项目的教学方法在Nexys FPGA平台上完成实现一种处理器,并以项目的完成状况作为主要考核依据。
2 课程计划
基于项目的学习被分为几个复杂环节,全部学生被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两人。每个小组不仅要完成处理器的已有功能,而且能够在处理器上开发他们所希望的新功能。基于项目的学习过程包含了各种活动使得学生能够一开始就学习到处理器所需的各种功能。每一个环节都要为处理器增加新功能,学生要独立完成各项功能。小组成员间要互相讨论设计中遇到的难题。课程结束时,每个小组要实现真正处理器,该处理器能够采用汇编语言运行实际算法。
全部课程为十二周,每周学生都要完成以下工作:
u 讲座,主要介绍新模块,一个半小时。
u 动手训练环节,每30个学生一组,为在FPGA上实现上述模块做准备,一个半小时。
u 在FPGA上实现模块,两个小时。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
u 熟悉FPGA平台,并进行一些简单的操作。
u 采用逻辑门建立原理图,并仿真电路的功能。
u 四位加法器,熟悉可重用概念,采用更高级的仿真方法设计更复杂电路。
u 熟悉十六位显示原理,理解时序电路原理。
u 理解有限状态机原理,掌握基本的编程方法,熟悉控制通路概念。
u 掌握寄存器和总线概念,连接接寄存器到总线。
u 掌握算术逻辑单元的设计技巧,并能为其添加功能。
u 熟悉数据存储器和堆栈等概念,并掌握设计技巧。
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学生已经获得了关于处理器功能和架构足够知识,也掌握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和创造能力,可以着手设计处理器。目标处理器架构如图1所示,该处理器为十六位,每个时钟周期执行一个指令,流水线采用延迟分支避免流水线停止。处理器包含通用寄存器R1-R5、接口寄存器Rsw、Rled、R7seg、数据寄存器Ram和Rdm和算术逻辑单元寄存器。
图1 处理器架构
3 教学效果
学期结束后,学生已经掌握了独立设计处理器的全部细节,并能够从零开始构建强大的处理器。学生设计的处理器可被用作实际处理器来使用,并能在处理器上运行自己编写的程序。
同时学生也能够独立的为算术逻辑单元增加新功能。另外学生也掌握了如何在FPGA开发板上实现处理器的技术,诸如IP核和硬件重用等高端数字设计技术也被涵盖在课程中。
表1列出了课程的学习下过及这些效果是如何达到的。最终成绩小测验、期末考试和项目完成效果构成。超过百分之七十五设计出能够实际运行的处理器,其中百分之十五以上学生完成得非常好。
关键词:“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申报;管理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8-0063-02
Conception and Design of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for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ject
CHEN Li1, ZHANG Yu-mei2
(1.Yinchuan Energy College, Yongning 750105,China; puter Department, Ningxia Finance Economics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Yinchuan 750021, China)
Abstract: In 2011,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the Ministry of Finance decided to continu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welfth Five Year" period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ject"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nd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the project for the "quality engineering" further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level of the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ject" project, which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its reporting management. To establish a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is school has become an urgent need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ject reporting management system is mainly to the project members, project content, project results and project author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c integration, so as to establish a highly efficient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University projects.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 design, the idea to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and its design and design of a more detailed,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further improve.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project"; project reporting;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全国各高校之间竞争更是如此。“本科教学工程”的继续实施也对高校项目申报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且广泛应用的21世纪,要想有效提高高校项目管理工作效率,引进现代化管理工具与方法已成为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而对高校内项目申报加以管理有助于对该校教研工作相关情况进行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则为该项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策略,“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则是基于此背景来进行构思与设计。
1 系统总体设计
教研项目的申报、评审、检查以及结题验收等均包含大量信息,而这些信息需在学校、学院间进行上传、处理与反馈,但目前这些重要信息仅被分散保存于计算机、文件柜或抽屉中,甚至部分信息尚未形成文字,部分资料缺乏完整性,造成“信息孤岛”的大量形成,这对高校项目申报的高效科学管理形成了一定的阻碍[1]。
项目申报管理系统应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并将项目计划、人员、合同、成果、资金以及设备等诸多方面均涵盖在内,与人事、办公、财务及设备等部门相关的业务系统。本管理系统从项目的申报、审批、开发、成果以及查询、统计等全过程实现计算机管理与信息共享。本系统主要功能包括:项目相关信息的添加、删除与修改;各阶段基本信息查询;报表生成;相关文档的新建、保存以及调用等,以实现文档的自动化管理、快捷查询与修改,为项目研发后期提供参照。
2 本管理系统开发平台
本管理系统采用B/S结构,并依据MVC模式来实现管理系统数据层、视图层与业务逻辑层。该模式将应用程序划分为三部分,即模型,视图与控制器。其中,系统核心数据与逻辑关系包含于模型中,并将应用程序所有数据进行封装,一个数据层可为多个视图层提供数据并重复使用,这就极大地增加了代码重复利用率[2]。而视图层则是将数据层中数据及各数据间逻辑关系通过特定形式将之呈现于系统用户。同时数据层也可以各种不同形式的视图层来加以表现,每一视图层均包含一个更新操作。一旦用户执行更新操作,该视图层则会从数据层中重新获取数据,并同时进行更新后呈现给系统用户。业务逻辑层基于数据层与视图层之间,数据层中数据的传播则由业务逻辑层来实现控制,从而确保数据层与视图层之间得以保持对应关系,以满足系统用户的实时性需求。本管理系统中对MVC具体实现步骤如下:系统用户通过browser将请求发送给web服务器,服务器端运行的Servlet接受该请求。Servlet为Java服务端应用技术,本系统中Servlet主要功能相当于程序中的业务逻辑层,Jsp页面则相当于视图层,JavaBean则相当于数据层。业务数据层通过调用所对应的数据层来对用户请求加以处理,并将相应的视图层返回至用户。
3 数据库设计
本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来实现对数据的管理,以方便对数据、文档进行管理与快捷查询。在本项目申报管理系统中,数据库设计极为重要,其设计质量的高低、数据结构的好坏将对系统的顺利运行产生直接影响[3]。数据库设计指的是对特定应用环境仅最优数据模式的构造,并实现对数据库与应用系统的构建,以确保其能够得以有效储存数据,确保各类用户需求的满足。
本管理系统采用的是SQL SERVER 2000为底层关系数据库,功能相对强大,既可满足数据处理系统与商业web站点的最大存储数据需求,还可为小企业或个人提供简便实用的数据储存服务,其数据表主要包括:1)用户信息表。该表用于对用户详细信息的记录,主键为userid,用户level字段值不同则其权限也相应地存在差异;2)系部信息表。该表用以对学院系部所有详细信息的记录,depid为其主键,与用户信息表为主外键关联的关系;3)项目信息表。该表主要用于对各申报项目申请审核与结题审核等情况的记录,userid为其主键。同系部信息表类似,该表与用户信息表为主外键关联的关系;4)日志查看表。该表主要用于对进入该网站用户进行的所有操作加以记录,以便于追踪与管理系统安全性的保障;5)梅花树形表。该表主要用于后台管理界面梅花树形菜单的设计。
4 功能模块设计
本管理系统由4大模块组成,包括研发管理、过程管理、查询统计以及系统管理模块,每一模块均包括子模块。研发管理模块为本管理系统的核心部分,其主要用于对项目进度的管理,内容繁多,主要包括概要设计、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管理、维护、进度计划、进度控制以及进度调整等子模块。过程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立项管理、结项管理、项目的计划与监控、项目配置管理、人员管理等子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则主要包括项目新增、打开、项目权限管理、项目代码管理、项目文档管理以及系统退出等子模块。本管理系统各模块均各自形成相应文件,其内容文件名均会填入所对应的项目信息表[4]。进度管理中进展报告极为重要,也是整个项目进行调整与监控的重要参考。为便于用户及时对各项目相关信息的了解,本系统的查询模块由4部分组成,包括基本信息查询、进度查询、计划查询与项目设计查询模块,各子模块的主要功能为其所对应信息查询的实现。
5 “本科教学工程”申报管理系统安全设计
为防止非法用户对系统的入侵,确保管理系统的安全,本管理系统分为四个层次:即教务处,二级学院用户、教师级(学生级)用户以及普通用户,其中,教务处为最高级用户[5],而普通用户通常为未经注册的浏览用户。登录系统用户间其信息不相互公开,已注册用户可申报项目,并需上传项目相关申报书及实施协议书。其申报具体流程为:注册用户所申报项目应首先由二级学院加以审核,二级学院用户将教师(学生)用于项目申请而上传的申报书于下载后加以审核,审核通过后由二级学院用户在该申报项目中增添批注,该步骤完成后将申报书重新上传;而对于未通过二级学院审核的项目申报或申报书需进行修改时,该教师(学生)个人项目管理栏中则会出现相应的提醒。
教师(学生)所申报项目在经由二级学院审核并通过后再由教务处加以审核,其审核流程类似于二级学院。教务处对申报项目审核结果主要包括通过、需修改与不通过三种。上述三种结果中的任何一种管理系统均会在该教师(学生)登录系统时进行提醒。申报项目在经由教务处审核且通过后方可对该项目进行开展,在项目结束后该教师(学生)必须根据该项目申报时的相应流程依次向二级学院、教务处申请,在经由教务处审核并通过后方可结项。
6 开发技术
对任何web程序而言,文件上传均是实用性最强的功能。例如,于email所使用的文件上传将附件加入消息中,在技术支持站点则可使用文件上传功能来实现对用户发来的缺陷文档与错误日志进行接收,而想web中采用文件上传功能则可通过web界面实现文件在各用户间的共享。本项目申报管理系统中,所采用的是jakarta apache所提供的commonsfileupload组间 来实现文件的上传。通过该组件只需在表单的字段中定义一个文档类型的input,与此同时,将不同编码方案enctype=“multipart/form-data” 加入form表中即可。
在本项目申报管理系统中,通过利用文件上传这一功能来实现将用户所申报项目的实施计划书上传至服务器文件夹。二级学院、教务处在对该申报项目进行审核时可从服务器将相应的计划书下载下来,在审批后将审核意见以批注形式添加于计划书中并重新上传至服务器。
7 总结
“本科教学工程”实质为“质量工程”的后续补充与发展,且截至目前已取得较好的成果,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亟待解决。当前各高等院校间日益激烈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实为教研与人才的竞争,而教研项目数量与要求的不断增加也就给高校教研项目申报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通过对高校教研项目申报实施科学高效管理方可确保其申报项目的有序顺利进行与完成。本文仅对该管理系统的数据库以及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初步构思与设计,其应用于实践仍需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本管理系统的应用于高校师生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因而推广前景良好[6]。此外,因高校申报项目学科门类繁多,且各学科间管理流程也不尽相同,因而本系统接下来所需考虑的应是对其进行进一步优化与完善使其不断满足各学院各学科个性化的管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海永,郑永前.基于Ajax的智能检索在Web搜索的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8(23):1288-1290.
[2] 陈翔宇,叶岩明,陈临强,等.基于CakePHP的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时代,2013,7(11):28-30.
[3] 钟德仁,国海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研究与实践[J].长春大学学报,2014,24(12):1716.
[关键词]课程项目化 国际商务 谈判 教学
《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即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普遍开设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任何的商务谈判,都是以谈判双方的有效沟通为前提。在商务活动中,谈判与沟通无处不在。有学者认为,非正式的谈判即是沟通,正式的沟通即是谈判;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所以,笔者认为《国际商务谈判》更名为《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更加有助于学生的谈判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强化。为了行文方便,下文提到的《国际商务谈判》和《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为同一概念、同一课程。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近年来虽然获得蓬勃发展,但是真正适合高职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的教材开发和教学理论的探索,还比较滞后;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入世”后,中国越来越紧密地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伴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瓶颈”问题日益突出,这就是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产生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是课程问题,从更深层次看,是由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具有明显学科化倾向的课程模式不协调造成的。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人才培养规律不同于学术人才培养规律。当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核心任务就是课程的改革,课程项目化是突出高职办学特色、促使课程改革走向优质的一条有效途径。
在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借鉴目前较为先进的“课程项目化”理论,尝试运用工学结合的模式,探讨适合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课程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现状
国际商务谈判是一门新兴的、融多学科的、实务性强的边缘学科,该课程旨在研究国际商务谈判具体过程及实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课程,是国际商务学科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也是商务英语专业的骨干支撑课程。
1.教材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国际商务谈判》的教材主要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为商务谈判英语口语教材。该类教材根据各类商务谈判内容,将其分解成具体的商务谈判英语对话,很容易导致该门课程变成典型的商务英语口语课。第二类为理论型的全英商务谈判教材。该类教材以介绍商务谈判的学科性知识为对象,专业词汇众多,超越了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容易导致该门课程变成典型的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第三类是谈判英语对话和理论知识相结合的教材。该类教材把商务谈判内容具体分解为各项主题,每项主题在进行了简单的、必要的商务谈判知识介绍后附有与此内容相关的商务谈判英语对话。这类教材将商务谈判知识和谈判英语巧妙地结合。但是目前该类教材有关商务谈判知识的介绍还是着重学科性知识的介绍,而非商务谈判语言知识与技巧的讲解。
以上三类教材,都没有摆脱明显的学科化倾向,依旧依照学术人才培养的轨迹,不能满足现阶段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对高技能型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培养的要求,亟需改进和完善。
2. 教学存在的问题
许多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的同仁,都对《国际商务谈判》的教学进行过探讨。赵东(2006)提倡在教学过程中,引进案例与情景教学法;任大廷(2008)认为对学生开展模拟涉外商务谈判实践环节的锻炼很重要;范新民(2010)强调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这些都为我们继续完善这门课程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成果。
但是,笔者认为高职院校要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国际商务谈判专门人才,就必须借鉴“课程项目化”理论,对现阶段《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增删和全新的整合。
二、“课程项目化”理论
1.课程项目化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
课程项目化是指根据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将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训练具体技能的项目,并根据项目组织原则实施教学与考核以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课程设计。课程项目化立足职业岗位要求,把现实职业领域的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等实际工作内容和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职业工作任务或工作项目作为课程的主体内容,并与国家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衔接,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进而有机地构成与职业岗位实际业务密切对接的课程体系。
课程项目化的核心任务是要在知识与任务之间建立联系,以职业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以知识与行动的产生式表征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强调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建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高职课程项目化的设计要求
高职课程项目化的设计应该符合以下三项原则:其一是实践性原则,就是项目的出现必须源自实践领域,是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实践相关联的,这样的项目才具有驱动性,学生探究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动机强度才大。其二是相关性原则,是指可以把工作内容相关程度比较高的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根据这个原则,既可以把同一个任务领域的几个单项任务模块合并在一起,也可以把几个不同任务领域的模块合并在一起,从而实现按照工作体系进行课程项目化门类的划分。其三是思考性原则,是指项目的设计必须有一定的智力含量,有一定的难度和思考空间,是“智慧+技能”的智能化项目,而不是纯粹动作技能方面的项目。只有这样的项目,才能达到促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的目的。
三、《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的项目化课程设计
若干个项目课程组成课程模块,若干个课程模块有机地构成的一门学科的课程体系,这样就形成了一门新的课程。
传统《国际商务谈判》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按照先理论、后案例的框架安排,虽然也贯彻了实践性原则,但是相关性不强,不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案例的引入,如果不能很好地贯彻启发性原则,就不能激起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兴趣。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依据“课程项目化”理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的课程新体系。
1.根据典型的工作任务,划分为四大模块
首先引入两条分类标准,一条以典型的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四大谈判类型,它们是销售谈判、投资谈判,技术贸易谈判和国际商务合同谈判,即四大课程模块。然后根据谈判的具体程序,分为谈判前的准备,谈判中的语言运用和沟通技巧、谈判后的签约等其他事项。
2.联系工作实际,划分课程项目
国际商务谈判的内容纷繁复杂,容易挂一漏万。而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和培养目标来看,要做到面面俱到,不可能也不现实。如何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向学生展示课程的精华所在,如何指导学生具备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能力和技巧,以便应对今后的日常工作,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难题,也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与外贸企业的有关专家座谈后,我们发现:销售谈判在商务交往中很常见,也是商务人士日常接触最多的业务;国际商务合同的谈判是外贸工作中典型的谈判,里面也包括销售合同的谈判,非常适合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因此,我们决定将这两类谈判加以整合,形成“国际销售谈判”重点模块,组织教学。下面是图表说明:
图表最后一栏,标有数字1-13的部分,是若干个具体的项目课程,它们组成“国际销售谈判”的课程模块。
3.项目课程的教学案例
项目课程被分析出来以后,就要考虑具体的教学步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至始至终要考虑如何巧妙地将国际商务谈判的原则、过程、策略与技巧、谈判程序与谈判结构、双赢理念、谈判力及相关因素、谈判者性格类型与谈判模式、文化模式等知识恰如其分地嵌入其中,不求面面俱到,但求重点突出;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并总结这些理论知识,而不采用灌输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贯彻“课程项目化”理论的实践性、相关性和思考性原则。下面对项目5“欢迎词”(Welcoming Speech)的教学步骤进行阐述。
教学内容(2课时:90分钟) 教学方法
辅助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法、练习法(教法);写作实训、演说实训、自主学习(学法);黑板、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掌握欢迎词的格式和常用表达法;明确礼仪性演说是以人际关系为中心的沟通行为,演说的表达方式及演说时的气氛也是关键所在;了解一些相关的商务礼仪。
能力目标:能根据商务沟通的原则和具体情境的要求,写出带有礼貌和热情口吻的英文欢迎词,并当众演说;尝试将相关的商务礼仪固化到自己的个人行为中。
情感目标:通过例行的商务活动和欢迎词的演说,促进与员工和客户的感情,维系好人际之间的关系;增强与人沟通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热情、沉稳、坚定的职业风范与素养。
课程设计的独到之处是:先实践、后理论。要求学生在写作和演说之后,独立归纳总结学习成果。课堂的设计,针对礼仪性演说―欢迎词“简短、清晰、诚恳”的特点,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创设新情境,独立写作、独立演说、相互评价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主动探索、主动求知的学习品德。这种学习品德的养成,会使学生受益终生。
四、结语
利用“课程项目化”理论设计《国际商务谈判与沟通》的课程新体系,关键点在于分析出符合国际商务活动实际需要的项目,然后依据相关原则,安排教学环节。“课程项目化”理论目前多被理工类的高职院校采用,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它正在被广泛推广和普及。笔者认为,这样的理论也可以被文科类专业采用,于是借鉴它,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探索,希望可以开辟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的一片新天地。
参考文献:
[1] 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 职业技术教育 人大复印资料,2009,8
【关键词】项目化;小组合作学习;本土化应用
在我国建设类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土建学科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工作也在不断深化之中。面对建筑市场的逐步建立和规范,面对建筑产品生产过程科技含量的迅速提高,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要求将毕业生从工程设计型转变为工程施工型,变知识型为岗位职业能力型,以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
《建筑识图与构造》是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其重点是介绍建筑制图的基本知识、民用及工业建筑的构造原理及常用构造方法,同时还要介绍建筑设计的一般知识,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和岗位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采用项目化教学的优势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受学科逻辑体系、教学效率等因素的限制,是以接受学习为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以利于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深入学习及生活中的必要运用打下基础,至于以后学生的发展情况就要视学生自身的悟性而定,这种教学形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综合运用,而且传统的教学评价以选拔为目的,以预定的目标作为唯一标准,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这一结果,忽视了学生的真实表现。而项目化课程教学不以掌握知识为其主要目的,它注重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与社会角色的交往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等,所以项目化课程的特点是自主学习而被动接受;其课程教学实施方式,是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生通过互相合作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合作,体验工作过程,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2.开展项目化教学方式
《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通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能熟练绘制阅读建筑工程图纸、熟悉建筑基本构造和建筑设计的一般方法,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融入工作中去。既然是以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为目标,那么就要根据工作任务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课程是在一年级新生刚入校时就开设的,为了使学生能够尽快了解课程,在开学之初指导教师就将授课计划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进度,并向学生介绍项目化教学法与课堂讲授法的不同;而对于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鼓励他们查阅有关规范和构造手册,进行课前预习。
有了前期的准备,就可以开展项目化教学。依据教学目标,设计实训项目,所有实训项目取材于实际工作岗位的任务,变教学过程为工作过程,变被动学习为带任务工作。例如在建筑图纸绘制的教学中,指导学生基本的绘图方法,让学生针对学院办公楼绘制建筑平面图、让学生针对教室中的主梁绘制断面图。通过这样实际任务的训练,学生不但掌握了绘图方法与技巧,加深了对建筑平面图、断面图的理解,而且培养起了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和一丝不苟的职业素养。学生反映这样的学习方法实用性强,觉得收获很大,学习兴致很高。
指导教师对每一个实训项目进行设计时,努力促使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力求简单、容易理解。同时,项目的成果必须是职业工作过程中的作用结果,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建筑设计的一般知识时,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作用,通过组长分配组员收集材料、设计不同的施工图,最后提交一份完整的建筑初步设计图纸。由于项目导向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者,让学生通过完成项目,达到一定的目标,来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教师要跟踪设计全过程,指导各小组完成设计项目。由于有实际的目标做参照又是亲自动手,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各小组间又存在着潜在的竞争心理,从而保证了课程目标的落实。
另外,项目化教学并不排斥其他的教学方式—模型演示与虚拟动画的运用。例如投影原理的讲解是该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该知识点的掌握需要学生具有空间想象能力,而高职学生在这方面有所欠缺。为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就采用了模型演示与虚拟动画相结合的方法展开教学。教学时通过给学生展示模型,分析模型的形体结构,加强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空间概念;通过放映虚拟动画,对模型形体进行剖析,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形象,容易理解,增强学生空间想象力,提高了教学效果,并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
高职毕业生面对的工作岗位要求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由于其实践性强,单纯进行课堂内教学不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采取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建筑构造知识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找来正在开工建设的一幢培训教学楼的建筑施工图纸,安排学生到正在施工的工地现场,观察工程实例,让学生在真情实境中体验图纸表达的内容,让学生深切体验到知识的实用性,增加感性认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个完整的教学方法不能没有考核方法。考核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教学环节。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采用单纯的笔试来考核教学效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整个知识的掌握情况。本课程主要用项目对学生进行考核,突出能力目标,强调过程评价—通过学生在完成任务时的表现,以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及教师评价的方式给出,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总分由过程性评价70%和终结性评价30%(笔试)两部分组成;对表现特别突出同学适当加分,比如有创新性的设计、有建设性的建议等。
3.采用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有意识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但有时这种学习的效率有限,其作用未被完全发挥,甚至有教师抱怨学生学习的低效而避免应用该方式。这种方式运用效率不高,主要由于以下因素。
3.1认识的表面化
有教师以为把几个学生组成小组,让他们共同学习就可以了。他们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实质、要素、合作技能、评价原则等知之甚少,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实质,不能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
3.2指导策略的欠缺
小组合作学习虽更注重学生间合作,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指导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有教师虽然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但对合作学习的指导策略并不清楚,很少对学生的合作进行指导,造成了合作学习的低效。
3.3缺少本土化应用的经验
这种学习方式在我国处于推广应用之中,国外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较为成熟。我国教师直接套用国外的理论和实践来指导教学,由于国外学生、课程资源、课程管理和教师教学风格与国内大相径庭,直接移植过来不利于发挥合作学习的效用。而项目化教学的实施方式、实施模式等正处于探索阶段,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方法和策略必须符合课程的特点。
关键词:建筑结构;课程模块;项目化教学;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TU;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2-0076-04
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建筑结构课程是进行职业能力培养的一门职业核心课程,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培养学生从事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等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结构分析能力,掌握房屋结构构件的基本计算原理和初步设计方法,同时为后续专业课程准备必要的结构概念及结构知识。针对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需要,为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课题组成员对建筑结构课程进行了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研究,并在教学中进行了具体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程教学目标设计
(一)总体目标(职业综合能力目标)
通过建筑结构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胜任一般建筑工程的结构计算及设计能力;能运用电子计算机和结构设计软件从事较为复杂的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具备从事房屋建造、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设计等岗位工作中所必需的结构分析能力。
(二)具体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以结构分析与设计能力为目标,培养具有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能力及一般结构的设计能力、较强的利用计算机解决复杂问题的设计与计算能力、正确识读及绘制结构施工图的能力、正确查阅和利用设计参考资料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技术岗位的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2.核心能力目标
通过结构设计计算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结构严谨细密的思维方式;一丝不苟
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遵循设计规范和创新的能力,能用发展的观点来灵活运用设计规范,处理遵守与创新的矛盾;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综合应用的能力。无论工程设计还是工程施工都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同一问题,往往有多种可能的解决办法。
二、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一)教学改革思路
根据土建工程技术领域和二级建造师、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等岗位职业资格标准,以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改革课程教学内容。会同企业技术人员设计教学实训项目和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图1为职业综合能力形成进程示意图。
建筑结构课程由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和建筑结构抗震等结构模块内容组成,讲授结构用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结构设计标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钢筋混凝土梁、板、柱、楼(屋)盖,砌体结构的墙、柱及钢结构的连接,梁、柱的设计计算方法和一般结构的构造知识;同时掌握与施工和工程质量控制有关的结构基本知识;能进行一般民用房屋和单层工业厂房结构选型与结构计算,熟练识读结构施工图,并能绘制结构施工图。
(二)课程内容设计
将教学内容按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规划为13个模块,设计70个单项训练项目,2个综合训练项目模块(含4个综合训练项目),加强工学结合教学,开设职业体验训练项目并进行考核。教学内容围绕训练项目组织,理论知识作为能力培养的补充,注重态度养成;将岗位资格考证的内容同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优化教学与培训进程,增强学生上岗就业的竞争能力;学完该课程和相关课程后考取施工员岗位证书。课程整体教学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相对独立的综合训练内容设计如表2所示。
三、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实施
根据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教学实践。
(一)课程教学条件建设
1.实训场地建设
针对课程培养的岗位能力要求,校内建设制图中心、建筑设计工作室、建筑设计院和结构实验室、建筑模型制作实训室和建筑公司,打造真实的教学情景。为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使学生有机会进行岗位体验,学校与企业建立了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关系,聘请兼职教师指导学生综合技能,并参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
2.立体化教材建设
(1)结合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建筑结构教学经验,项目组编写模块及项目化教材《建筑结构》和配套助学教材《建筑结构学习指导与技能训练》,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国发行使用。教材编写中突出能力训练,以能力训练为切入点,体现内容围绕训练项目组织、理论知识作为能力培养的补充的思想;突出用现行的结构软件进行结构设计能力训练,与实际职业工作岗位接轨。
(2)开发建筑结构课程实验实训仿真教学系统进行教学;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购买PKPM结构网络版设计软件进行实际工作训练。
(3)网络资源建设。搭建师生共享的网络环境,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将课程理论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任务以及考核资源上传,供学生随时查阅和自我检测;开通专业资料网站,教师备课时可以及时查阅,利用网络优势快捷获取有价值的学习和研究资料,提高教学水平;将现行的建筑工程相关规范上传,将其作为教学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学生毕业后就能上岗。
(二)课程教学实施方法
(1)教学内容注重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教学,将职业岗位证书考试要求与教学内容融合。
(2)探索以岗位所需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加强计算技能的训练,每一个单元的实施要采取实际案例教学,其中单项能力训练采用能力训练任务引入、操练、深化、训练巩固、总结归纳、课业布置与要求等为主要教学环节。
(3)职业体验训练采取集中讲解训练要求、下发职业体验指导书、职业体验完成后撰写职业体验报告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课程设计、结构软件应用训练主要采取任务驱动方式,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学生自已查找资料,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自主进行训练,教师跟踪指导,并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和所提交的实训报告进行考核。
(5)教学实施过程充分体现能力训练、支撑知识学习、技能形成、态度养成能力整合;以每次上课两课时为一个教学单元进行教案编写。课程教学模式采取案例引入、任务驱动、实际项目训练、行业软件训练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6)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中分析与提问的比例,增加课堂练习和课业训练;注意职业标准(涉及到的规范)的理解与运用。
(7)教学中注重现代化结构设计和施工手段的应用,多介绍当前的主流技术和发展趋势。
(8)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课业的设计与布置,督促学生及时、独立完成课外作业;强化计算机软件计算训练,严格遵守国家规范,培养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
四、模块及项目化教学改革效果
该课程自2008年被确定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课程组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改革方案,经过四年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结构分析能力,增强了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实效性,有效提高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学生毕业后普遍反映适应岗位能力强,上手快;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毕业生工作作风严谨,实际分析结构安全能力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的推进,课程组成员正在努力将该课程建设成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进一步引领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以期在同类课程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
参考文献:
[1]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育标准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陈翔.高职《建筑结构》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有效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2):187.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e of building structure course based on module and project
XU Xiquan, SHEN Shurong
(School of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Rizhao Polytechnic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Rizhao 276826, P. R. China)
[关键词] 建构主义;项目训练点;理论整合;案例展示;授课流程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6?0044?04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的课题。建构主义是应用型教学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独特学习观,它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1]。根据建构主义原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最核心的理念是教师通过课程设计去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地学习。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原理教学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设计所讲授的课程。笔者认为,项目训练式教学法正是建立在建构主义原理上的一种课程设计方法。通过项目训练式的课程设计,可以有效地实现建构主义所倡导的学习模式。
一、建构主义的由来与发展
1. 建构主义的由来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由瑞士的皮亚杰(J. Piaget)首先提出的。皮亚杰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2]。所谓同化,就是指把外部环境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就是说个体对外部环境信息的简单接受,进而储存到自己认知结构内的过程。而顺应是指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个体不得不作出相应的调整去适应外部环境,即个体认知结构再加工、重组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
2. 建构主义的发展
在皮亚杰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维果斯基在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作用[3]。这些研究使建构主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使其在实际教学中逐渐得到了应用。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4]。“情境”是指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情景。“协作”是指学生在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等方面的协同。“会话”是指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群体思维碰撞。“意义建构”是指对所学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领悟。
二、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概念与逻辑思路
1.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概念及应用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是指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导入一个或几个与所讲授理论一致的项目,并指导学生完成该项目。项目训练式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由于项目贯穿在整个理论讲授中,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项目训练式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项目教学法的主要思路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独立完成一个项目,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来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项目教学法的理论讲授与项目设计往往是分离的,在授课中往往会把项目设计安排在课外或者是专门的时间去完成。这种模式虽然可以一定程度地提高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但由于理论授课与项目设计是分离的,学生还是很难把具体的理论知识点同实践应用结合起来,达到建构新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5]。而项目训练式教学法则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项目训练式教学法中所讲授课程的理论知识,被整合、分解成与实际项目的设计逻辑一致的理论知识点,每个理论知识点与其相关的项目设计组成一个项目训练点,在教师讲解、指导、讨论、启发下,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这个项目训练点的项目设计。因此,整个课程是由一个个的项目训练点组成的体系,理论讲完了,整个项目的设计也完成了,这样就实现了理论与实践应用的完美结合。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能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真正实现应用型教学。项目训练式教学法适用的课程非常广泛,以市场营销类课程为例,如品牌管理、CIS设计、营销策划、创业计划、零售管理、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均可采用。
2.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建构过程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原理。根据建构主义原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情景,学生通过主动的协作与会话去建构新知识,因此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建构过程如图1所示。在项目训练式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对所授课程进行项目训练式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并且体现在一次次具体的课堂授课中。每次课程就是一个项目训练点,具体设计方法将在以后的环节全面阐述。学生通过项目训练点的学习与训练,就掌握了项目训练点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环节,这就是建构主义所说的同化过程。然后通过课外与课内的协作与会话,学生主动地去顺应新知识,并在适应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去再加工、重组新知识,从而最终建构新知识,真正培养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
3.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整体逻辑思路
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课堂中的理论讲授与训练,以及课外的实践与巩固,让学生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因此,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与对现实企业经营的实践和学习,提出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整体逻辑思路(如图2所示)。该思路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授课流程,即项目训练点的授课流程,一般情况下要安排一次课完成。项目训练式教学法的具体授课计划是由若干个按照一定逻辑顺序安排的项目训练点,包括五个阶段,分别是理论讲授、项目展开、分段讨论、当堂设计与启发引导。第二部分,包括六个要点,它们是项目训练式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教学要点,分别是理论整合、项目选择、项目分解、案例展示、项目巩固与考核分组。
三、品牌管理项目训练式教学要点
1. 理论整合
进行项目训练式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要依据现实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去整合理论。管理类理论课程是对现实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总结,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现实企业经营管理实践去整合理论知识点,使其形成一定的基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逻辑顺序,这样在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做项目的形式去讲解,以掌握整个课程的理论知识点。例如品牌管理,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会有很多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材其编排顺序,即理论知识的安排有所差别,但其基于实践的理论知识点大致上是一致的。因此,作为讲授这门课的教师,首先要在总结自己或别人的品牌管理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去整合理论知识点,使其理论知识点按照实践中品牌管理的内在逻辑去排序,这样教师就有了一个基于品牌管理实践的理论知识点授课逻辑顺序。这个逻辑顺序是整个项目训练式教学的核心,课程中所做的项目正是按照这个逻辑进行的。如品牌管理,教师可以把整个课程分为品牌创立、品牌传播、品牌发展与品牌更新四大理论模块。对于这四大理论模块,教师还要进行细化,如品牌创立可分为品牌命名、品牌标识、品牌定位、品牌个性与品牌形象等五个理论知识点。整个品牌管理课程的项目训练式授课正是按照这个逻辑和知识点去进行理论讲授与项目训练的。
2. 项目选择
进行项目训练式教学的另外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选择合适的项目。项目训练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项目与理论整合后的理论知识点相结合,形成一边讲授相关理论,一边完成项目的训练。因此,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项目是应用项目训练式教学的关键环节。在选择项目时有以下几个要点:①在项目训练式教学中有两类项目:一类项目是在授课时教师和全班同学一起完成的,也就是边讲授理论,边同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完成的项目。另一类项目是要求学生分组课下完成的,是每一个小组独立策划一个项目。我们现在讨论的是第一类项目,及同学生上课时共同完成的项目。②选择项目时可以选择一个或者多个,但不要过多,一般不要超过三个。具体选择几个和教师讲授的课程理论知识点密切相关的,如课程的理论知识点之间逻辑比较强,成一个体系,可选择一个项目贯穿整个课程的始终。如品牌管理,其理论知识点之间逻辑性和系统性强,可选择一个项目贯穿品牌管理课程的始终。再如像公关与营业推广类课程的理论知识点比较多,整个课程的理论知识点系统性不强,可选择多个项目分别在课程中的不同环节完成。③选择项目时要选择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一些事例,这样方便在项目训练中联系实际。如在品牌管理课程中可选择牙膏企业进行品牌策划,这样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在项目训练中联系实际,建构新知识。④选择的项目应与所授课程紧密相连,应是能利用所授课程理论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
3. 项目分解
项目训练式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一边进行有关项目的理论讲授,一边针对有关项目进行实践训练,通过这种模式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因此,如何边讲授理论,边进行项目训练是项目训练式教学的难点,也是关键点。解决的方法就是对项目进行分解。项目训练式教学中选择的项目,一般是现实企业实践中要求完成的策划,如针对某个企业的品牌策划、公关策划与营销策划等等。因此,这些策划可以分解成若干部分完成。当然,项目分解成许多部分要与理论整合后的知识点相对应,这样就可以实现边讲授理论,边进行项目训练的授课目标。如品牌管理课程,课堂上选择的项目应该是针对某企业的品牌做品牌策划,可以把该策划分解成品牌创立、品牌传播、品牌发展与品牌更新四大部分。然后可再对每一部分进行分解,如品牌创立可分解为品牌创立策划、品牌命名策划、品牌标识设计、品牌定位设计、品牌个性确定、品牌形象建立等六个训练点[6]。在项目训练式授课中,可让每一个训练点对应一个或几个理论知识点,通过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调查讨论的方式建构新知识,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
4. 案例展示
项目训练式教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项目训练来促进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培养实践应用的能力。要使学生顺利实现新知识从“同化”到“顺应”的知识建构,案例展示是在项目训练中常用的、有效的方法之一。所谓案例展示是指在项目训练式教学中的每个项目训练点,在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点的基础上大量展示相关实践案例,并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分析与创新来实现项目训练点项目的完成。如在品牌管理中,讲授到品牌命名时,每讲到一种品牌命名的方法,教师都要大量展示相关品牌命名的案例,并启发引导学生尝试按照该种命名方法给项目品牌命名。
5. 项目巩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就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所以教学中必须要学生主动地去寻找、探索与形成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在项目训练式教学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教师主要采用项目巩固的方法来训练。项目巩固主要包括两种方法:一是课前考察项目相关内容。在项目训练式教学中,每个项目训练点一般要安排一堂课来完成,在课前可安排学生考察相关内容。二是每隔一段时间分小组独立完成自选项目。如把全班同学按照3~5人分成若干小组,每一个小组独立策划一个项目,选择的项目不能是课堂上大家一起做的品牌,也不能是社会上已经非常成功的品牌。教师可把整个项目分解为品牌创立、品牌传播、品牌发展与品牌更新四大部分让各小组在一个学期内分四次以作业的形式上交,教师要专门抽出时间对作业进行课堂讲评。
6. 考核分组
项目训练式教学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要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一般3~4人一组,每组的人数不超过5个,而且分组时要求能力搭配合理、学习的主动性搭配合理。小组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上课讨论,二是上课训练,三是上课回答问题,四是课前实践,五是课后作业。考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课后实践完成情况,二是上课时小组及个人表现。无论是课后作业或是课堂表现都应以适当比例计入期末总分,以此促进学生主动高质量地完成相关作业或项目。
四、品牌管理项目训练式教学流程
1. 理论讲授
项目训练点授课的第一块内容是理论知识点,一般情况下理论讲授的时间要控制在整个项目训练点授课时间的1/3以内。在讲授理论知识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理论知识点不应该是基于某个教材的,应该是教师自己的总结性知识。二是理论知识点应该是提炼的、精简的,这样教师才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项目训练上。三是理论知识点应该能够实际解决相关项目。
2. 项目展开
根据建构主义支架式教学理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脚手架”,学生利用这种“脚手架”去一步步地建构新的知识,这种“脚手架”就是概念框架[7]。项目训练式教学的整个教学体系就是由众多项目训练点和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为节点组成的“脚手架”,作为节点的项目训练点及与其相关的知识点也应该有自己的“脚手架”,这个“脚手架”称为项目展开[8]。如品牌定位是品牌管理中的一个项目训练点,可以按照产品特征、物质利益、精神利益、个性与价值观等五个方面展开。在设计项目展开时,一要多方面寻找材料,吸收别人的研究成果;二要深入思考,多方调研提出自己的项目展开思路;三要按照实践应用的要求和逻辑展开项目;四要与案例展示同时进行。
3. 分段讨论
所谓分段讨论是指依据项目展开的顺序,通过案例展示的方法,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这是通过项目训练式教学模式建构新知识的中心环节。比如,在讲到品牌定位时,可以按照产品特征、物质利益、精神利益、个性与价值观等五个要点依次讲解。在讲到每个要点时,首先要讲解该要点的概念。其次要展示基于该要点的企业实际案例,如可展示飘柔、海飞丝、农夫山泉、王老吉等品牌广告。教师要进行适当的讲评,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最后要让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基于该要点的品牌定位策略。
4. 当堂设计
学生通过理论讲授、项目展开和分段讨论后,对该项目训练点已经认识得比较透彻,基于该项目训练点的同化过程基本完成。接下来的任务是让学生通过协作与会话的方式去顺应建立基于该项目训练点的意义建构。如在品牌定位时,分段讨论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3~5分钟的小组讨论,最终确定所做项目的品牌定位,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各小组也可以在课外独立完成项目,并定期在课堂上展示。
5. 启发引导
启发引导与案例展示是项目训练式教学中两个主要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贯穿了项目训练式教学的始终,它对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很高。学生通过当堂设计提出了若干基于该项目训练点的设计方案后,教师要同学生一起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 薛国凤,王亚晖.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1):95-99.
[2] 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106-112.
[3] 徐豪,等.基于建构主义视角的广告学专业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0(8):92-93.
[4] 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8):13-15.
[5] 王庆.应用型高校模拟实训教学法研究——以市场营销类课程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6):73-77.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近年来受到国际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在线学习、随时学习、互动学习、社会化学习等一系列新理念吸引全球众多名校加入到这一波教育改革浪潮中;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变得可行和现实,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高职课程项目化改革同样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课程项目化改革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自主性、师生互动性与成果应用性紧密结合,然而项目化教学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那么,如何针对高职教育和高职学生群体的特点,基于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理念,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深入到企业制作微视频或者聘请企业精英共同制作微视频,对于高职专业主干核心课程结合地方特色采取公司化实践操作,解决项目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实施项目化教学的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具有深远意义。
二、概念的界定
1.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思想:充分挖掘高职学生主观能动性,使所学知识与企业实际工作“零适应”。
2.MOOC:是Massive Open On1ine 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中文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课程特征体现在工具资源多元化、课程易于使用、课程受众面广、课程参与自主性强。
3.翻转课堂: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又翻译为”反转课堂“或“颠倒课堂”,就是教师创建微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模式。
4.项目化教学:采用项目化教学的课程是从企业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主线,设立教学项目,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独立学习,并完成工作任务或项目,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和对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从而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三、基于MOOC理念翻转课堂模式项目化教学的构建
根据行业企业发展特点,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改革专业课程内容,实施翻转课堂模式项目化教学;以提高能力为目标,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制作微视频,建立微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主要内容有:
1.校企深度融合搭建企业真实项目。课题组成员基于对企业工作任务的分析和研究中,明确具体能力目标,设计能供各个小组实施的公司化运作模式。****网络营销有限公司是一家在淘宝网开设的电子商务企业,立足本地区域,结合地方经济特色,应聘者按照5-6人组成职业经理人团队,每个团队对于在学校《网店实务》课程时开设的网店选择一个网店或者采取O2O(Online To Offline线上到线下)模式作为该公司委托的网络营销项目,其中项目产品必须涵盖如下品种:旅游、槟榔、布匹及配饰、农产品、打印耗材、文具、化妆品、服装、鞋子、奶粉、保健品等。公司基于对长株潭市场的深入了解,能为电子商务企业开展有效的网络营销业务,将公司从不知名的、无法搜索到的电子商务企业做到店铺信誉提升、销售量一定程度得以提升、网络营销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升的公司。在这期间,对于考核前三名的团队授予金牌、银牌、铜牌销售能手称号。
《网络营销实务》项目化教学设计的子项目(单元设计略):1)设计长株潭产品电子商务网络市场调研报告;2)将湘潭“仁孚”网络营销有限公司网站在Baidu&Google进行提交、查询、优化;3)设计利用网络营销工具对湘潭“仁孚”网络营销有限公司网站实施推广宣传;4)设计湘潭“仁孚”网络营销有限公司网站公司根据自身产品特点情况,利用百度网盟123进行网络广告投放网络的分析和选择;5)设计湘潭“仁孚”网络营销有限公司网站站内平台的设计、诊断、淘宝直通车推广;6)设计湘潭“仁孚”网络营销有限公司网站公司在阿里巴巴B2B网站上供应信息。
2.基于MOOC理念翻转课堂模式教学。针对项目化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相关教学资料进行微视频的制作,重新建构学习流程。单元教学实施流程以资讯、计划与决策、实施与检查、总结六步法采取PDCA(计划、执行、检查、总结)循环轮的模式,凸显学生的主动操作性为主导,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为辅质,例如提供技术咨询、引导学生思考、进行难点重点讲解示范、指导学生实践,而学生以团队为单元开展的活动有确定工作方式(团队/个人)、搜索阅读理解参考资源、确立工作思路等。
3.基于MOOC理念联动行家创建微课程。联动企业精英或行业专家制作微课程,教师自身也要加强学习,在教师层面实现校企合作落地。
4.采用翻转课堂模式项目教学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进行实践探索。
5.在经过一轮课程项目化的试验后,收集成功经验与不足,确定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模式及操作方法。
6.构建基于MOOC理念的翻转课堂模式项目教学的评价体系。考核组成:实施得分(30%)+团队得分(10%)+出勤及奖惩分(10%)+期末总测(50%)。过程考核包括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养目标的考核。奖惩分由彭董给出,根据学员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出勤和实施成绩给出。
在这一段4个月时间销售量一定程度得以提升、网络营销综合运用能力得以提升情况作为比较,提升幅度排名前三名的团队授予金牌、银牌、铜牌销售能手称号。处于后两名实施总得分低于120分的团队将被淘汰,试用期延长四个月。
团队中的表现由各个公司的项目组长CEO负责给分,不允许分数同等。
期末总测由于是综合性考量,结合省技能抽查的要求形成一份综合考量试卷,实行上机联网测试,要求能在实际的网站平台进行实操,因此占分50%。
四、特色与创新
1.校企深度融合设计理念创新-搭建企业真实项目。本课题就是基于电子商务环境采取真实企业性质开展网络营销项目来实施,例如结合地方经济产业特点以实际的网店或者采取O2O模式开设网店运作,从企业中来通过理论提升回到企业中去。使项目化教学具有整体性和真实性特点。
2.基于MOOC理念教学模式创新-采取翻转课堂教学。通过重新建构学习流程,教学信息清晰明确和微视频的制作,能够进一步解决项目化教学存在的不足。
3.基于MOOC理念校企融合创新-联动行家共享资源。实现校企共建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积极有效共享利用企业、行业专家资源,避免项目化教学落入俗套。
上述主要三点创新在以往项目化教学改革相关研究课题中研究不足或未有研究,因此也凸显本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