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

第1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思想品德教学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呼唤多媒体教育技术

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 是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特征,教师单凭“一支粉笔、一本课本、一张嘴”来讲课,这样的思想品德课,学生不愿听,教师也不愿教。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课堂上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活动中,缺乏学生的自主学习,在教学模式上,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忽视创新思维和良好个性的培养,抹杀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基本教学理念,学生必须细听教师的讲解,无法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教学效果只停留在记忆和模仿的层面,创新性无从谈起。以上弊端,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它为把整个思想品德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多媒体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也在这场革命中获得了新的动力。多媒体技术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是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因为它可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2.多媒体技术利用多种媒体的介入,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学生的感知阶段创设情景,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景,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准确理解所学知识。例如,笔者在讲八年级教材《欣赏与赞美》一课时,通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美的图片,从动态的、静态的、人工的、天然的等多角度感受身边的环境美;通过欣赏对比家乡今昔面貌,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巨大变化,感受家乡的美;通过欣赏中央电视台的公益广告《心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用心灵感受社会生活的和谐美,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其实社会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使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自觉地培养审美情趣。

3.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介入,实现了从课堂学习到社会学习的发展。这种全新的、开放的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假如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就能方便地查阅、获取相关知识,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学习与理解,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更对我们思想品德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思想品德教学该如何面对这种形式的改变,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的关键。例如,笔者在讲八年级教材《情系祖国》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长城、故宫、中国传统民俗等有关的图片、历史知识整合到课件中,使学生既可以从课件中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又可以从历史的源源长河中,领略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将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之中。

4.多媒体教育技术改变了思想品德教学的知识观、数量观。多媒体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教学的形式有了根本的变化,还使思想品德教学从单一传授课本知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使教学的内容和数量更加多样化、开放化。如我们在讲八年级教材《放眼世界》一课时,彻底改变了以往只要求学生简单掌握课本知识的传统做法,将课本知识以故事情境的形式整合到一个flash中来,要求学生换位思考,使学生的认知面不再局限于课文中那些单调枯燥的文字上。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多角度、多层面上理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在愉悦的体验中感知知识、探究如何化解文明冲突,实现世界的和谐共处。

二、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多媒体技术

1.利用录音,渲染课堂气氛。初中生的情感特点是热烈、真挚、易感染、易激动,学生的心弦一旦被触动,就会激情满怀,表现出强烈的爱憎,教师可根据思想政治课的教材,并结合青少年的这一情感特点,采用录音手段,解决一些教学中的疑难问题。例如,在讲授九年级教材中的《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的内容时,由于学生对民族团结问题离自己的生活太远,可能不感兴趣,反映较冷漠,因此,在课前先让学生听韩红的《天路》,这首歌是专门为青藏铁路而制作的,从歌词的描绘以及MTV 中反映出的建设青藏铁路的艰辛以及该工程对于人民生活的改善所带来的巨大作用,足以使学生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从而激发起学生重视民族团结的热情。

2.利用投影,再现情景、加深理解。投影教学形象、直观,能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认知的活动,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因此,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投影教学,可以起到突破难点、加深理解的作用。例如,在讲授八年级教材的《关爱社会》中“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教学时,涉及到我国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可以通过投影图表从“吃穿住用”等方面列出家庭在不同时期(爷爷这一辈、父亲这一辈,自己)的生活状况, 让学生结合自己家的情况来完成图表,这就使学生掌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于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意义。

3.利用影像,声画并茂、突破重点难点。影像中的画面色彩丰富,真实传神,能充分地体现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加上其扣人心弦的声响,就更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例如,在复习九年级教材的《民族精神代代传》这一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把全国人民面对突如其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时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展示出来,打破对抽象概念简单说教的传统模式,以鲜活的事实感染学生,以动人的场面触动他们的灵魂,让学生们深刻地体会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体现,只有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才能使她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三、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要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正确的作用,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制作和使用课件,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教育目的。教育是知识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储存、消费之上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动力,不再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综合素质。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

2.恰当运用,找准使用的最佳切入点。多媒体是一种教育技术,一种传播媒介,它是服务于我们教学活动的。教师能否遵循学生的认识过程,设计出优秀的课件,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恰当的时间展现给学生,是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例如,我们在讲《明辨是非》一课时,学生普遍能理解每个公民心中都要有“良知的标尺”,要求学生思考“良知是不是等于是非对错”,通过播放《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视频,有助于学生理解"正确的是非善恶观"的真正含义。这里课件的展示时机就是学生认识的最佳结合点,是应用多媒体的关键

3.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是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升华,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它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技术在突出体现鲜明的形象、为学生创设认识环境方面的确非传统媒体所能比拟,但在展示重点知识时,不可能一致停留在屏幕上,适当的板书,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起到画龙点晴的效果。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作用的万能性,长期只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体的介入,大脑的语言中枢就得不到锻炼,就会使学生的语言越来越贫乏,阅读和表达能力就会下降,不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2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思想品德教学 注意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伴随着科学的发展、普及和课程改革的脚步声,悄然走进了我们的课堂。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新思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了思想品德课上始终演译着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幅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有助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结合学生的实际,开端激趣

上思想品德课的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形、音、色俱佳的现代教学媒体,不仅能迅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如:教学八年级上册《同学·朋友》一课时,课的伊始我播放了周华健的歌曲《朋友》的Flash,一开始教室里安静极了,而后有的同学开始小声地跟着吟唱,再后来是全班同学一起唱。欣赏完之后,我不失时机地提问“你想知道你的朋友吗?”“你了解自己的人际关系吗?……”这种视听结合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兴趣盎然地进入本课的学习。《思想品德》课地追求的品德教育不是追求德育或道德规范知识的严密体系,而是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以学生的经验为起点,在进行生活教育的同时自然地进行品德教育。因此,教师就要联系学生的实际去引导学生讨论、辨析。如教学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男生·女生》一课时,我用多媒体出示了一些学生很熟悉的异往不正确方面的情景和材料,欣赏完后,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谈谈情境中异往的是与非,最后讨论出了正确的交往方式。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生动有趣的画面,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激活学生思维,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有没有遇到过那样的事情。如果遇到了这种事情应该如怎么办?

例如:讲《生命之源》这一部分时,围绕教学目的,创设情境,把画面放大,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等思维活动,在学生共同互动、共同分析问题的途中,让学生探究矛盾,寻觅新的解决途径,进而形成对知识吸收的过程变为一个充满理性思维的知识解决问题的高级学习过程。通过多媒体展示水在工农业、渔业、医疗事业、科技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展示生活中节约用水和浪费水的对比的小镜头,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到水的作用之大,有的还联想到了家里断水后的诸多不便。因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感触特深,思维特活跃。除了书本上讲到的节约用水的方法外,学生能提出许多好的建议,有的说,今后再也不玩水了;有的说,可以利用淘米水浇花……这样的教学真正做到了学生思维空间的开放,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中注意的问题

(一)“信息飞逝、满堂灌”

课堂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像是讲座或者学术报告,老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或者引用大量信息。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信息量过大、呈现速度过快,超过一般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出现“信息飞逝”的现象。这样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忘记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二)重视课件制作,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随着现代教学媒体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课件的制作,将备课的主要精力花费在制作课件上,将上课的过程演变为播放课件的过程,忽视了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于是,课堂上就见教师轻点鼠标,将学生带入预设的教学程序中,画面精美生动,学生应接不暇,但是自主思维却处于几乎停滞的状态,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教师在选择和使用各种教学媒体时,要根据教学需要,要遵循媒体选择和使用的一般原则,要本着有利于教师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理念,走出媒体使用的误区,才能发挥各种媒体的最佳效果。

总之,充分运用多媒体,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大大提高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同时多媒体能使教学信息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要适时、有效,这样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认清当前多媒体辅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作用和问题,才能真正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李兆君,李文主编. 中国文史出版社会教师怎样进行多媒体教学与网络学习.

[2]熊琼. 思想品德课教学网多媒体教学中的利与弊(人教版) .

[3]高秀艳. 科学大众.多媒体与教学改革,2007(04).

[4]曾静. 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8(03).

第3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一、信息技术的优势

1.生动形象,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信息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像等于一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强烈的学习欲望。众所周知,思想品德课教材中只有大段大段的文字和少许的图片,这很容易让活泼好动的初中生感到厌倦,把教学内容与音乐、动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能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发挥交互作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亲自操作的机会,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教师可以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自我控制学习的步骤和环节,并且可以反复练习,以巩固知识和技能。

总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能够营造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抽象知识有声有色地呈现出来,将思想品德课堂引入全新的境界。

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误区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的优势很多,但如果过于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走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误区,会降低教学效率。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渠道。不少教师为了彰显思想品德课的德育功能,总是想方设法在教学中加上德育色彩。比如在讲述八年级上册《爱在屋檐下》一课时,有的教师竟然运用信息技术播放了《童年的小摇车》、《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吻》三首歌,在歌声萦绕的教学中,德育似乎随处可见,但实则内容繁多杂乱,显得矫揉造作、牵强附会,教学效果反而不理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多地依赖信息技术,教师成了放映员,学生整节课都面对着屏幕,教学呈现出由以前低效的“人灌”变成了现在高速的“机灌”的状况。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教学,就会忘了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什么,教学效率自然提不上去。

三、走出误区,提高实效

1.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

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以人为本,教师不能仅靠点点鼠标就与学生进行互动,还要增加学生参与的机会。比如,以《男生女生》栏目教学为例,我采用自主组合的方式,让男女生交换填写具有以下内容的表格:性别特征、心理;印象中什么样的人比较男子汉或者女孩子气;智力上哪些方面比女孩或男孩稍强;大多数男孩或者女孩子喜欢做什么。让他们相互交流,制作教学课件,执鞭教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踊跃参与,营造了珍爱生命的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制作课件要遵循实用性、科学性原则。

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信息技术是为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服务的,因此,课件要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设计制作,遵循实用性、科学性原则。例如,我在讲“合作竞争求双赢”的内容时,选择了播放大自然物竞天择的画面、大自然中的竞争与合作以及国家间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与合作的相关视频。这些内容分别暗示着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到处都存在着竞争和合作,由此学生知道了要在竞争中求合作,明白了在合作中有竞争,这就很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3.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第4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1. 引起兴趣,提高效率 在以往教学中,一味依靠教师讲解,教师只是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学生只能机械被动接受知识,从而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乏味而产生厌倦情绪,失去学习兴趣。多媒体可以创设出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变静为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本和板书的缺陷。

如:在讲改革开放政策时,让学生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来导入新课,悦耳的音乐,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一下子集中到课堂来,让学生觉得既轻松又新颖。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创造性地去学习。

2. 创设意境,感染学生 在思想品德的教学目标中,有许多是培养学生思想品质的,要使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境和感情,我们就要感动学生。一副制作精美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一组恰如其分的镜头……再加上一段精彩的视频,往往能唤起学生的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在讲初二年级《关爱大自然,从我做起》中的不食野生动物时,我运用一段有关保护野生动物公益广告的视频,学生看后发现人类食野生动物的危害,认识的人类自身对待野生动物的残忍,认识的人类的行为破坏了野生动物的多样性,明白了保护野生动物的紧迫性,达到了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3. 增加容量,增强时代气息 提高学生的品德理论水平,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目标。由学习课本、解决课本这个“小社会”的问题,到认识社会、解决社会这个“大社会”的问题,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教学要适度增加有利于教学的信息量,要有较强的时代信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记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段与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这样一来就可以增加信息总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而且用事实说话,实现超时空的信息再现。如讲“环境问题的危害”时,我直接在课件中播放沙尘暴天气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的录像资料,以及我国当前土地沙漠化状况的录像资料。讲授“独具特色的民族区域自治”时,课件展示2001年7月17日,同志率领中央代表团从而大赴拉萨庆祝和平解放50周年赠送“民族团结宝鼎”的资料。课堂上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播放相应的片段,引导学生回答相应的问题。经过层层诱导,不仅使学生接受了最新的信息,也使学生从表象看到了问题的本质,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第5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一、整合情境创设的真实性与启发性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通过一定具有实际形象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产生具体的感知,从而获得情感体验的教学方法。所以说,有效的情境教学必须是建立在真实、具体、生动的生活场景上的。真实的教学情境不仅能让知识更贴近生活,同时也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和思考,提高教学的效率。因此,对于有效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一定力求还原生活本真,贴近生活实际,从而让学生顺利有效地将知识迁移到生活 。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天生我才必有用》时,教师是这样给学生创设情境教学的:(1)给学生讲述“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出处及意义,用多媒体播放全诗并简要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背景,提出问题:“为什么李白要在诗句中表达‘天生我材必有用’”?(2)让学生认识到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性,播放剪辑好的励志影片《阿甘正传》,并组织学生讨论:“阿甘是怎样取得生命的成功的?我们应该学习阿甘身上怎样的品质?”(3)联系我们熟悉的生活案例讲解知识,播放并讲解张海迪的故事,并让学生联系本故事寻找自己身边类似的事件,总结、讨论、分析,得出结论。(4)在以上教学的基础上给自己来一个“自画像”,内容包括姓名、性别、身高、体重、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交际力、兴趣爱好、性格情绪、耐挫力、进取心、意志、特长等,并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树立前进的目的。(5)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确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目标,用自信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在成功中增强自信,养成自信的生活态度。

二、兼顾学习方式的合作性与自主性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通过情境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也要通过情境让学生展开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只有在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双重锻炼下,才能真正获得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我们的教学情境不仅要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更要能让学生有参与学习的机会,并增加学生的自主体验,从而在兼顾合作性与自主性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课文《不以规矩 难成方圆》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我们生活在同一个社会,头顶同一片蓝天,脚踏同一片大地,呼吸着同样的空气,为了维护这个社会的有序运行,我们需要遵守很多规矩。然后教师给学生出示多媒体课件,课件一是关于一组中小学生交通事故伤亡的报告和数据,然后给学生提出问题:“是什么导致这些年轻的生命过早地凋零?”课件二是一组网络病毒介绍,网络中有很多的病毒程序,这些病毒不仅干扰我们正常的网络交流,更威胁着我们的人身财产安全。在课件展示完毕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我们怎样避免这些情况的产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分组探究讨论,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点展开讨论,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在小组中加以总结。这样的教学就是既兼顾合作,又不失自主的教学。

三、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与开放性

成功情境教学的一个必要原则就是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播给学生知识,更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于思想品德课教学而言,它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对实际社会的正确感知认识,并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活动与交流,促进学生的思维碰撞,启发正确的思想认识。因此,在教学情境的设计中,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情境的活动性与开放性,让学生在对社会和生活的实际触摸中,不断地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八年级上册课文《对自己的一生负责》时,教师首先给学生提出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这个问题中,有的学生想成为鼎鼎有名的大明星,有的想成为事业有成的商人,还有的想成为叱咤风云的政治家……于是教师接着提问:“要想成为你们想成为的人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呢?”有的说是毅力,有的说是勤奋和努力,有的说是家庭背景,还有的说是运气……在学生说完之后,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那你们觉得需不需要责任呢?”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中都肩负着各种各样的责任,父母要养育儿女,教师要教书育人,医生要救死扶伤,学生要尊师好学,军人要保护国家,警察要维护社会秩序等。教师让学生展开讨论:“如果每个人都不需要再承担责任,我们的社会变成什么样?”最后得出结论:“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一个成功的人,成功的标准虽然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一个必要条件却是相同的,那就是责任。责任贯穿着我们的一生。”

第6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现状分析;对策问题

从学生自身角度来讲,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不是为了完成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使命,而是帮助学生健全和完善人格,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所以,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特别注意目前新课程教育改革对思想品德教学产生的影响,并且制订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教学课堂的有效性。下面,我先对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一、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方面

(1)虽然现在新课程改革之风开始盛行,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认为只要学生牢固掌握书本上的知识就足够了,所以整节课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兴致勃勃地讲,学生在下面迷迷糊糊地听,教师也不与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交流,只是要求学生努力做笔记。这种教育模式,完全限制了学生个人对教材理解的自由,主体地位也没有受到重视,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也掌握不了多少实质性的东西,还白白浪费了45分钟的时间。

(2)学到知识不是目的,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但是现在有的思想品德教师在进行思想品德教学时只注重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轻视了实践过程。所以,为了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真正目的,我们应该给学生多提供一些可以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这是使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学生利用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并结合一定的社会实践,才能使学到的知识真正鲜活起来,并且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3)新课程教育改革要求教师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变过去的教学方式,采用具有创新性质的教学方法。但是有的教师思想比较保守,自我认识和自我改变的能力较低,当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材出现以后,仍然不能摆脱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案例等。当然这种在中国教育市场上存在多年的教育模式自然有它的优势,但是运用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都只掌握了书本表面知识,缺乏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是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很多其他科目的学习也普遍存在这一现象。

2.学生方面

(1)初中生跟高中生相比,年龄较小,没有面临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考试,而且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教师管理起来比较困难,再加上思想品德内容确实有点枯燥,部分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常常开小差。他们认为思想品德这门学科在考试之前只要背诵一下就能拿到高分,所以,这门学科经常受不到学生的重视。而且很多家长给学生灌输了一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认为学习属于文科性质的思想品德并没有多大用处,这些都成为学生轻视思想品德课堂的直接因素,并且学生的这种思想也使思想品德主体地位开始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去学习初中思想品德知识,可以说是毫无意义可言。

(2)新的教学方式当然是优势比较多,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但是什么事情都是有正反两方面的,虽然新的教学方式大大增加了学生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索的机会,同时也减少了思想品德理论知识方面的学习,这样很有可能会使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不牢靠。当与学生做实践方面的交流时,学生能够很快地回答出来,但是当让学生把实践与理论结合在一起回答时,学生就很难回答出来了,这种情况说明教师在采用新方法的同时,忽略了基础知识的作用,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下面,我们就从多方面谈一谈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几点措施。

二、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具体措施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育理念,不要再把思想品德课堂当作自己的演讲台,而要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也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我们可以根据思想品德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多跟学生进行互动。比如,在讲八年级思想品德《走进父母》这一章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讲述父母做过哪些让自己记忆深刻的事以及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作用等等,并让学生分组讨论和父母闹矛盾了都是怎样解决的,有什么与父母沟通的好方法,谈论完毕后让学生派代表回答。又比如,在学习七年级思想品德《正确认识自己》这一章内容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个人向大家讲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自我评价,然后让其他同学谈谈对自己的认识,让学生在主体参与的课堂活动中,对自身有个全新的认识。学生在对自己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才能对自己欠缺的方面进行完善。这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2.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教师要想提高自身的素质,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使其符合新课程教育改革所倡导的教学思想。其次,就是提高教师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行道德品质教育是比较难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有生命的个体,不过只要身为思想品德教师的我们不断地提升自我道德水平,并践行到平时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德育就一定会取得成功。除此之外,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并且做到学以致用。有的教师肚子里“墨水”多,但是常常在讲课时倒不出来,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教师没有把这些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所以,教师不仅要掌握全面的思想品德知识,不能脱离社会实际生活,而且还要深入社会,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使学生认识到思想品德课堂的重要性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堂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不能再漠视思想品德学科在初中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首先,教师不能再单纯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而是把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感觉思想品德内容是枯燥和乏味的了,同时也提高了思想品德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另外,要注重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因为我国目前存在着一种重理轻文的思想,理科教师的地位也远远高于文科教师,但是现在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世纪,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随着文科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教师会更注重自身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的提高,能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品德知识掌握不牢靠等问题。

4.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思想品德课堂结构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当中,初中思想品德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工具相比,可以把声音、图文、图像等有效结合在一起,把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以更加直观形象的形式表达出来,而且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功能,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也不易分散,同时也能提高政治课堂的教学效率。比如,在讲八年级思想品德《我与父母交朋友》这章内容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烛光里的妈妈》这首歌,以此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让学生在听歌曲的同时,播放几张有关母爱、父爱的图片,听完歌曲后问学生的感受。然后再引出本节课要讲的主题——感受父母的爱以及与父母产生矛盾时要学会与父母进行平等的沟通等。并运用对媒体设计有关本章内容的课件,因为多媒体技术能够设计出用口头语言表达不出来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情境教学中更能接受教师所讲的知识,而且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当然,并不是所有思想品德教学内容都适合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会使整节课变成幻灯片的不断变换,教师成为了幻灯片的讲解员,不但得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品德不仅是一门教学生理论知识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育人的教学艺术,它对学生是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着重要作用。所以如何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是每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都要重视和思考的问题。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引导者,我们必须不断地对自己以往的思想品德教学经历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且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我相信在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向阳.育人为本德为首:思想品德、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研究.大象出版社,2012.

[2]周冰.浅议初中教学现状及突破途径[J].考试周刊,2009.

第7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思想品德课本身的一个显著特点――时代性较强,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所以我们在遵循课标要求的同时,更要勇于突破传统教材的束缚,拓宽教学资源,加强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融合。例如,在讲解九年级“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一难点时,就可以从每个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大小不同、资金投入的多少、拥有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高低等方面举例分析,让学生从鲜活的事例中去理解这一难点。

二、教学过程开放,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

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我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同学・朋友》时,我让每个学生选出一个本班最受欢迎的同学,并写出这个同学有哪些受欢迎的品质。结果让我大感意外,学生选出来的最受欢迎的同学居然是一个学习比较散漫的同学。我没有因此而批评作出这样选择的同学,而是跟学生一起分析他的身上有哪些受欢迎的品质,分析他到底是不是本班最受欢迎的同学。通过分析,学生学会了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所以,只有调动教师的教学机智,开放教学过程,才能使思想品德课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教学方法开放,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启发式、讨论法、座谈会、辩论赛、小品表演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主动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在讲授《男生・女生》时,我采用了竞赛、小辩论、情境教学、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导入新课后,首先让学生进行一次“小竞赛”,对方说出双方的优势。其次,对于男女同学交往的问题采用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最后,在讲授“男女同学如何交往才是恰当的”时,我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出示几幅反映现实生活中男女同学交往的漫画,让学生去判断这些交往方式是否恰当,并且要说明理由。

四、教学手段开放,提高教学实效

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更多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网络、录像、歌曲等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实效。如多媒体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为学生提供文本、语音、图形、图像或影像等信息源,产生出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效果,易为学生接受。在讲授“灿烂的中华文化”一课时,我通过一系列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了长城、故宫、京剧、中华武术、汉字的演变等内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第8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现做如下几点尝试:

一、注重心理体验,创设实验情境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要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式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如八年级思想品德教材,把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心理常识,能够学会调适自己心理并能体会他人心理。学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即通常所说的“换位思考”。

例如,《两代人的对话》(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这一课中,我利用课本上的情景设计了这样一个心理体验活动。原文中说:“初中生小冰,向爸爸提出晚饭后到同学家做作业,顺便看会儿录像。爸爸同意了,但要求她8点前回家。小冰想现在已经快7点了,那么快就回来不合理,一时冒了火。”这是生活中经常碰到的父子冲突。于是,我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体验小冰的心理,想办法得到父亲的允许。另一组站在小冰父亲的立场上,努力说服小冰早点回家,小组讨论后,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代表小冰一方的学生说:“不到同学家做作业,会对同学失信,回来太早了又看不到录像。”代表小冰家长的一方模仿大人的语气焦急地说:“你回家太晚了会让我很担心,一旦遇上坏人怎么办?学生嘛!就应该以学习为主。”很多同学都笑了,因为这正是家长经常说而他们最厌烦听的话。我适时加以引导:“现在你们能体会家长的苦心了,那么怎样找到一个让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呢?”经过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让她做完作业后把录像带回家看,”有的说:“让家长陪她到同学家,看完录像后再陪她一起回家。”有的说:“玩完了可以打电话让家长去接她……”这种讨论、争辩,既是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体验的过程,既掌握与他人沟通的方法和艺术,又提高了教育实效,有重大作用。

二、巧留时空空白,创设悬念情境

思想品德新教材在内容的表达上留有适当的空白,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想像、自主思考的空间,力求在启动学生思维的基础上,在鼓励他们尝试探究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教材的开放性、示范性、引领性。

如在学习《爱在屋檐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课,为了让同学们更为深刻地体会到父爱和母爱的重要作用,我给同学们补充了一则材料—“一母亲在女儿高考落榜后鼓励她去教书,不到一个星期女儿因讲不清题而被学生赶下讲台。母亲又鼓励她去学裁剪,不到一个月女儿又因裁剪不合身的衣服而被老板辞退……”讲到这里,我设计了一个悬念:“同学们猜想一下这时母亲会说什么,又会对她今后的人生产生怎样的影响?”同学们普遍认为:“如果母亲继续鼓励她,她终将成功。如果母亲责备她,她可能会从此意志消沉。”这种设计悬念让学生探讨的方法比直接告诉学生答案效果要好得多。

三、运用多种媒体,创设视听情境

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生动性、形象性和直观性,而中学生的思维又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对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营造情境、浓厚课堂氛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新奇感、惊讶感、新颖感,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带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意识“点化”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有意识“点化”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过程是由已知引出未知,再到新知的认知过程。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给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的知识是教学的最高技巧所在。”这里所说的最高技巧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点化”已有知识,启发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演绎、归纳、分析而获得新知识。讲课教师在政治课讲授过程中有意“点化”已有知识,有助于激发学生动脑思考,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当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如利用寓言故事、成语、谚语、音乐、画面等等有意“点化”已有知识时,更能够很容易地就动员起学生各方面的感官,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讲授过程中有意“点化”的已有知识勾起了学生的回忆、思考,启动了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课堂中不知不觉地进入参与角色。这样,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五、角色互换,让学生走上讲台

在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鼓励、指导学生走上讲台自己给自己讲课,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政治课时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调动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促成学习实效,进一步激发听课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兴趣的有效手段。

第9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件范文

[关键词]:品德教育 农村教育 多媒体应用 必要性 优势

一、引言

不可否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手段,不但能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快速、高效地获取知识,而且也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同样遇到了一些实际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农村中学校园标准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我校的所有教室都配备了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也走进了思想品德课堂。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恰当使用多媒体课件,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多媒体在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学过程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显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思想品德课自身的要求

长期以来,思想品德课上学生成了被灌输的“容器”,他们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被侵蚀,因此对思想品德课越来越缺乏应有的兴趣和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就是把多媒体教育技术整合到思想品德教学中去,突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传统模式,拓宽教与学的思路,激发学生在思维上和学习上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提高育人实效。

(三)多媒体自身特点决定的

社会生活为思想品德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让思想品德课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逐步走向生活化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一种方向。那么,如何启动这些素材,发挥它的教育功能呢?多媒体教育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以其丰富的色、声、图、文以及动感、技巧,生动、直观、及时、准确地传递着大量的社会生活信息,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空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生活实践,从而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三、多媒体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优势所在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的确,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是“最好的老师”,是创造非智力因素的源泉。“我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一语道出成功教育的突破口。“学生不是待灌的瓶,而是待燃的火”。作为手握导火线的教师能否点燃这把火,关键是能否找到激发学生的“兴奋点”。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得天独厚的优势,捕捉“兴奋点”,渗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内容,充实和丰富课堂。巧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够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会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特点,将多媒体运用到导课环节中,先声夺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八课《做合格的消费者》中消费者的权益时,我播放了赵丽蓉的小品《打工奇遇》,通过观看小品中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启发学生思考生活中类似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现象,形象生动,更容易被学生理解接纳。在讲授《做诚信的人》时,虽然《狼来了》这个小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但我使用flas播放这个经典故事,生动的画面,温馨的记忆还是马上唤醒了学生的情感和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唤起学生共鸣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对于初中生的认知来说,更容易接纳感性的东西,法律知识相对理性,不太容易被学生接纳吸收;因此要讲好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就更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利用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东西去感化学生,使单调、枯燥的法律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自觉去践行法律的要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但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结合。和教师相比,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即使多媒体完成了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任务,也不能代替教师的全部工作,教学过程的诸环节仍需教师来组织实施。因此,教师应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在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善于将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相互补充,并加以完善,必将大大优化政治课堂教学效果,从而使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真正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