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范文

意识形态工作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工作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意识形态工作内容

第1篇: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范文

按照××文件要求,我局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个方面问题,局党组高度重视,并于×年×月×日召开专题会对这两方面问题进行研究,并落实整改。现将事情情况报告如下:

一、针对“落实意识形态工作领导责任制有差距,未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领导班子述责报告”的问题。

整改落实情况:收到整改报告后,局党组高度重视,并及时召开会议,采取整改措施。一是局党组进一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党组书记是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二是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工作考核内容和在××年述职报告中单独体现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情况,完成问题整改。

第2篇: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意识形态;高校;文化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41-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20

[本刊网址]http://

意识形态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识,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是观念、概念、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意识形态有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之分,在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在文化思想呈现出开放、自由的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挑战

(一)西方非主流思想的文化渗透

经济全球化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通过影视文化、网络游戏等途径传人我国,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加上一些大学生自身的分辨力和自制力并未达到十分成熟的阶段,长此以往,其思维观念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会受到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而互联网技术的隐蔽性和快速性成为西方非主流文化在中国传播的催化剂,西方国家借助互联网作为主要的传播手段,同时利用电视、广播等传媒工具,来宣传他们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等,他们对西方的政治制度盲目崇拜,而对本民族原有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不加重视,最终影响了青年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高校思想理论课缺乏吸引力,功效甚微

思想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工具,由于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和固定,与急剧发展的社会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相脱节,导致目前高校思想理论课的教学成效较低。而高校教师作为其意识形态建设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大多数的思想理论课的教授过程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过于重视教的过程忽视学的过程,启发性不够,课堂仍然是把握在教师的手中,教师讲课方式单调,对新问题、新现象关注较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学生参与度不高,思想理论课的实际作用没有发挥出来。作为高校管理者,对高校理论课的课时安排上不够合理,课时安排少,在上课时间设置上显示出不重视的态度,像一些高校将思想理论课安排周末,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这一课程的抵制心理。此外,由于高校理论课主要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学生的应试心理较强,对这门课多存在思想上不重视、心理上多抵触,最终高校思想理论课在意识形态教育上的功效也不显著。

(三)大众传媒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不足

媒体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其内容和导向对人们意识领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其手段更加多样,文化传媒的传播作用日益凸显,然而,改革的深入也带来了传媒体制的变革,产业化的运作体制成为当今大众传媒的发展大势,市场在文化产业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一味地强调收视率、发行量使得大众传媒在传播目的上一度被扭曲。从营利的角度出发,大众传媒更多的受到市场和经济效益的限制,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和趋利性,在利益的驱动下文化传媒逐渐失去其作为信息传播的独立性,大肆宣传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过度依赖娱乐和低俗文化来增加收视率,造成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非主流思想充斥在影视文化之中,对西方文化多加膜拜而不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盒宣传,青年大学生长期在这样的视听环境中耳濡目染,其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在潜移默化中趋向“西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三观的选择和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四)高校管理者在意识形态监管上的经验欠缺

高校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运转系统,有“小社会”之称,是社会意识形态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管理者作为这一独立系统的负责人,在意识形态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而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一方面部分高校管理者对意识形态的管理经验不足,尤其是对于新进的辅导员,他们刚刚脱离学生身份就来做学生工作,难免在学生管理上方式、方法不够熟练和灵活,对于学生心理的把握和思想的关注不够全面,对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引导工作做得不够到位;另一方面高校管理层人员将工作重心放在高校的发展、教学管理上,对于大学校园的意识形态管理不够重视,在对高校理论课的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思想理论课的实际情况,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同时,校园中对于意识形态宣传和教育的活动较少,加上对学校意识形态监管的力度不够,使得青年大学生在对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上不够清晰和坚定,西方非主流意识形态在大学校园中广为传播并深受大学生的追捧,导致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对策

第3篇: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范文

网络的复杂性和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增加了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难度,因而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要党、团委、高校和大学生等相互配合,形成立体的全员育人格局。

1发挥党的领导作用

同志多次强调,牢牢掌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提高高校党委引领和控制意识形态的能力,正确引领意识形态发展的方向。为此,一要坚持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领导,包括政治、组织、思想等领导;二要提高党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领导能力,加强执政党建设,保持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掌握意识形态教育主导权。

2发挥共青团的职能作用

共青团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者和意识形态渗透的防卫者,因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离不开它的支持。其一,开辟共青团网上教育基地。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自觉抵御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其二,树立为青年服务的理念。共青团在解决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思想问题的同时,要着眼于解决大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增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3发挥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队伍的中坚作用

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队伍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高校辅导员,这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成效,因而要加强这支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建设。其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主体。我国必须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选拔、培训及管理,努力造就一支既懂意识形态又懂信息技术的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专业队伍。其二,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的教育作用。调动高校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网上网下的问题,积极探索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规律,加强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的合作,增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效性。

4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导作用

没有绝对的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活动中,大学生一方面是受教育者,接受主体的引导,同时也是学习的主体,安全教育的影响只有通过大学生自己接受,才能真正起作用,因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其一,帮助大学生树立自我教育的观念,认识发挥自身能动性的重要性;其二,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使大学生掌握自我教育的方法,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确保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

二充实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教育内容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中介,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效果。由于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虚拟网络社会而产生的意识形态新样式,因此,我们必须注意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在考虑社会发展要求、大学生个体需求的同时,将网络社会的特殊性纳入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体系,充实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内容。

1网络法制教育

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等容易滋生网络犯罪,网络安全离不开法律的维护,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法制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教育的应有之义。其一,澄清认识,提高大学生网络法制意识。转变大学生的观念,使大学生意识到网络不是一个“绝对自由”的空间,要在法律范围内用网。其二,利用网络开展网络法制教育。在建立一批有吸引力的法律类网站的同时,将教育内容与日常网络生活结合,形成润物无声的网络法制教育方式。其三,开设专门的网络法制课程。将网络法制教育纳入大学生法制教育课堂中,在法律基础课中增加网络知法、守法、维权等内容。

2网络道德教育网络意识

形态安全的维护不仅需要法律硬约束,还离不开道德软支撑。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中内容。其一,爱国主义教育。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其二,加强网络道德规范教育。这是最直接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网络文明观念。其三,加强自律教育。培育网络自律意识是网络道德教育的落脚点,这样才能将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落在实处。

3网络安全技术

教育网络技术是网络意识形态产生的物质前提,只有掌握网络安全技术,才能真正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网络安全技术教育是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题中之义。一方面,开设网络安全技术课程,将最新的网络安全技术纳入课堂,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技术水平;另一方面,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真正提高大学生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能力。

三拓宽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阵地

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需要在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的同时,扩大社会实践阵地,开辟网络新阵地,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1优化理论课主阵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新形态,亦离不开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在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实践性和现实性,一方面,通过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阐述,帮助学生厘清网上各种意识形态的实质,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另一方面,通过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读,帮助学生了解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主动接受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2扩大社会实践阵地

“是从实践中来并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才能真正掌握,也只有真正联系实际,才能真正用好”,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才能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一方面,扩大社会实践的范围,有针对性地建立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实践基地,深化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内容的认同;另一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会受到“网络意识形态终结论”等错误思潮的侵蚀,需要加以思想引导,增强大学生对网络意识形态的辨别力。

3开辟网络新阵地

网络成为西方争夺大学生的新阵地,并且网络意识形态是基于网络社会而产生的,因而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离不开网络阵地的支撑。我们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阵地,加强对网络阵地的建设和管理。一方面,要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如果不去占领,各种非甚至反的东西就会去占领,因此我们必须抢占网络宣传的制高点,唱响网上主旋律;另一方面,加强网络阵地的管理,发挥网络阵地“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作用,保证在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四创新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

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是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也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但与网络的特性、人在虚拟社会中思想形成发展的规律等不相符,因此,我们在借鉴传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法的同时,必须创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法。

1上下联动

上下联动主要是指联系大学生网上网下生活,将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其一,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相结合。网上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以网络为工具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网下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主要指面对面的现实教育。二者具有互补性,因此,我们要在发挥传统课堂优势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其二,把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讲,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面对的仍然是现实的人,因而教育者要把握大学生网民的思想实质,解决好大学生网民思想情绪中反映的实际问题,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生活化和人本化。

2软硬并举软硬并举的方法

主要包括软件开发和硬件建设相结合、软性疏导和硬性堵截相结合。其一,软件开发与硬件建设相结合。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是意识形态安全教育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而出现的,因此我们在建设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硬件的同时,积极开发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相关软件。利用集思想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教育软件,增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其二,软性疏导与硬性堵截相结合。网络的平等性、开放性决定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必须软硬兼施。在抵制各种有害思想侵袭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对大学生进行疏导,真正实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入脑、入心。

3一多结合

第4篇: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范文

一是加强教育引导,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教育引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础性工作。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最大限度地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其他社会成员有着很强的示范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学校是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要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体现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之中,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知识分子特别是各界知名人士,是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力量,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要加强和改进党的知识分子工作,全面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引导他们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积极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是营造舆论强势,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贯穿到各级各类媒体传播之中。媒体是信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要充分认识媒体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各级各类媒体认清肩负的责任,努力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贯穿到日常宣传报道之中。在这个问题上,各级各类媒体要密切配合,努力实现舆论全覆盖、媒体全联动,防止各唱各的调,出现多个舆论场。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的作用,不仅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要成为主力军,而且都市类媒体、网络媒体也要发挥自身优势;不仅新闻报道、专题节目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所有娱乐类、体育类节目以至各类广告也都要符合和反映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共同唱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旋律。

三是坚持以文化人,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要求渗透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之中。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对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要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用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精品形象地昭示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要尊重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规律,在“融入”和“渗透”上用心思、下功夫,使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既为群众喜闻乐见,又反映和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要加强对创作思想、创作选题的引导,对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给予鼓励和支持,对亵渎经典、嘲弄英雄和低俗媚俗、肆意恶搞的倾向予以鞭挞和抵制,努力形成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良好文化生态。

第5篇: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范文

随着网络运营发展的趋势,网络在工作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保证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也成为了意识形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将富饶村2020年上半年网络意识形态报告如下。

(一)突出组织建设,筑牢思想防线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村党支部始终将抓好组织建设,巩固全系统党员干部思想基础作为重要内容紧紧。坚持凝聚村党支部力量,推动村内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突出科学防治,加强防范化解

村党支部坚决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绷紧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事关总体国家安全这根弦不放松,始终保持意识形态无小事的警惕心和警觉性,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守好网络空间主阵地。在提高前瞻性和预测力上下功夫的同时,做到观大局、察大势,耳聪目明、心若明镜,努力把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不断补齐自身短板,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敏锐度。

第6篇: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实效;社会工作

一、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本质认知: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的对立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变革发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我国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一直还存在着不够重视教育本质中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误区。教育者的传统思维多囿于不能正确认识社会需要与个体需要、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辩证关系,教育者主要还是围绕构建和谐校园、维护社会稳定开展工作,相对忽视学生的内在心理诉求,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反感。意识形态教育的出发点应该是维护社会稳定,但在考虑集体大局需求的基础上,也应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内在心理诉求,以增进学生对接受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感。教育只有将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才能变得富有亲和力,才能如愿达致预期目标。

(二)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已在历史的洗礼中谋求变革,但在当前的实际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常常停留于注重意识形态的填鸭式灌输,而忽视让学生在实践中增进认知从而达致知行合一的境界。多数学生只能接受单一的、枯燥的课程理论教育,只有少量受众有实践机会。随着社会发展,纯粹的理论灌输只能使学生囿于抽象的想象中,已不能满足学生日渐丰富且多元的需求。我们认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离不开理论灌输和渗透,但没有将学生置于可感知的、直观的、生动的实践过程中,则会导致学生无法将接受的教育内化成自己的价值观。

(三)方式方法:传统单一与多元情感的碰撞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环境的影响,其技术特性使得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接受的文化日渐多元,学生的个体情感也趋于丰富多元。面对新媒体环境,传统的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方式显得单一滞后,且缺乏与学生的情感互动,无法积极调动起学生应有的参与热情。其所显示的钝性使得教育实效性大打折扣,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的认同危机。因此,在传统单一的方法与多元文化情感的碰撞中,传统的教育范式已不能彰显原有的生命力,无法达致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

二、优化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策略选择

(一)理念先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社会工作是一门秉持自身特色专业理念和价值观的专业:即尊重每一个个体,相信人有独特的个性,每个个体都有能力改变并最终实现自身价值。其基本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1)人的平等和尊严:社会工作相信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工作者应当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服务对象的困惑和问题。(2)助人自助:在相信人有改变潜能的条件下,社会工作希望通过专业的助人活动使服务对象得到自我成长与发展。(3)服务的理念:在工作性质方面具有服务性和引导性,旨在帮助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有效的服务。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强,崇尚平等的地位,他们更希望得到教师的尊重,教育民主化的趋势已初步显现。传统的教育工作者是站在教育者的立场,与学生不处于平等的地位。但随着社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学生从受教育者逐渐转化成服务购买者,他们拥有平等的话语权,要求平等地与老师沟通交流。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也应适时调整,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扮演教育者和服务者的双重角色。开展高校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时要打破过去那种认为学生被动接受学校教育的传统观念,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处处以学生为本位和主体,注重培养高校学生自我认知、自我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助学生自助的目的;在社会工作理念下开展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时,即使是在个别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持排斥心理和态度的时候,教育者也应该在尊重个体独特性的基础上接纳每一个学生,相信个体有改变的可能。此外,在教育过程中,还应本着服务的理念积极引进新媒体技术,与时俱进,契合当代学生心理的文化吸引和感召学生,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感知主流意识形态。综上,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来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对于增进工作实效尤为重要。

(二)实践为本:在实践中增进认知

社会工作是一门非常注重和强调实务的科学,社会工作者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须要其运用专业技巧,联接各类社会资源,并陪伴服务对象共同面对和解决问题。

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多以抽象的理论教学为主,如果能增加多维度、深层次的实践内容,将有利于实现寓教育于社会服务和社会参与之中,从而在“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中达到知行统一。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中的 “实践”不应仅是拍脑袋式的“走过场”或是少数学生的“特殊待遇”,而应该制订针对所有学生参与的特色性实践计划,并建立常态化的实践教育体系,教育者在教学中分阶段实施理论和实践计划,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一方面,学校应对已有的实践教育活动,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进行梳理,加强对这些活动的系统性规划;另一方面,鉴于当前多数高校都与社区建立了较为密切的共建关系,高校应更加积极地挖掘社区内实践教育资源,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建立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基地。综上,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能使学生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提升社会责任感,加深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刻理解,达到知行统一。

(三)载体创新:积极推进方法整合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社会工作方法的引入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方法趋于丰富而多元,有利于更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更好地增进教育实效。

1.个案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方式,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人或家庭提供心理调整和环境能够改善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的过程。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多以集体课堂授课的方式存在,而忽视学生个体的独特性需求。面对多元的学生需求,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应在考虑学生共同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尤其是当教育者发现个别学生存在明显的意识形态认识问题时,可以本着尊重、平等的价值观与学生开展一对一的谈心,通过适当使用一些个案技巧,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对话关系,从而有利于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第7篇: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范文

关键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制度;会计师意识

形态会计制度是针对会计行为约束的规定,是应对会计信息质量不准确性的有效措施。会计制度的实施需要相应的会计意识形态与之配合,由于我国会计师意识形态落后于会计制度,致使会计工作开展困难重重。纵观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其建设力度与建设成果得到了赞赏,但会计信息质量却并未得到很大发展,会计信息造假、错误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与我国会计制度建设发展过程中对会计师意识形态的忽略有极大原因。

一、管理会计的理念

管理会计是企业决策者用于对企业控制、计划、评价,确保合理使用各项资源并担负经营责任,而实行确认、累积、计量、分析、解释与传递财务信息等过程。管理会计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方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利用已有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与报告,从而帮助企业决策者作出决策。因此,管理会计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二、会计师意识形态特点

意识形态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道德对经济基础的反映。不同职业的定义、内容,使意识形态拥有职业属性,职业道德则是职业意识形态的主要载体与主要表现形式。会计师意识形态指会计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处理会计报表、编写财务报告、记账凭证的编制等过程产生的观点、概念的综合。会计主流意识形态是指一定时期内会计师相沿成习的、最常见的意识形态,占据意识形态中的主流支配地位。在会计工作中,影响会计行为的潜在因素为意识形态,会计信息则是输出成果的主要体现,中介变量则为会计制度。

三、会计制度特点

会计制度是以企业单位组织为根本的社会体制,是在社会体制基础上的资源与权力的再分配制度。体制作为会计信息的承担者,其具有的特点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我国市场经济交易过程中,市场主体不同,致使市场信息交流不平衡,致使欺诈事件发生,而通过规范的会计准则制度能够避免因信息不全面导致的经济损失。会计准则制度基本原则是诚信公平,要求企业单位以实公正为前提,为企业单位提供具有真实性、及时性的会计信息。

四、会计制度与会计师意识形态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

会计工作人员在会计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我国会计制度建立过程中一直存在“重职业技能培训,轻人生观素质培养”问题。社会经济发展表明,会计意识形态因素与会计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却不直接影响。通过会计制度规范会计行为,提升企业经营效益,维护经济秩序等。会计制度需要通过会计信息实现,高质量会计信息产生的基础就是会计制度,符合会计制度理念的会计师意识形态是其产生的剂。

五、会计信息质量管理存在的现状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利于维护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常运行,属于会计工作重要内容。但就我国目前现状来看,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缺少会计管理体制

会计制度缺乏完善导致会计信息错误,不能正确反映企业单位经济状况,阻碍经济发展。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原因是缺少会计信息质量管理体制,会计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将会计信息使用者与会计信息提供者联系起来,有效调解双方利益,实现双方共赢。

(二)会计人员职业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工作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使得会计工作中业务能力不足。部分会计人员缺少法律法制观念,致使会计工作中没做到实事求是,职业道德素质低。此外,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企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逐渐提高,但传统会计思想过于保守,缺少创新理念,难以满足企业要求。

(三)会计信息失真,基础资料不实

会计信息失真在会计工作中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为:“假账真作”与“真账假做”。“假账真作”指伪造虚假经济业务,利用会计处理方式进行检验核算,以此得到某种目的的行为。例如,某单位使用虚假发票处理企业不合法经济开支等;“真账假作”则是指违背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情况下,通过不合适的会计处理方式对真实的经济业务进行披露。例如,某单位通过少列成本或多计收入等手段,对经济收益进行随意操纵。

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一)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管理制度

想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首先要建立完整的会计信息管理制度,来指导会计信息管理。由于企业早期对会计信息的不重视,导致没有相应的完善制度来规范会计信息质量管理。所以,企业需制定相应管理准则,完善相关会计制度,落实企业会计人员责任。例如,制定证券法与修订会计相关法律,加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管理,对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的企业单位进行严厉惩治。此外,还应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并建立相应制度加以管理,以此提高会计整体素质。并在企业招收新的会计人员时,根据相关法律《会计法》内容,制定企业内部各项责任分配制度,规划企业内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会计行为责任,为保证会计工作的进行,制造良好工作环境,方便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在建立相应的会计准则时,需要结合相关机构会计规范,保证制度的客观性。

(二)增加会计人员专业培训,提高会计师道德素质

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需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管理,加大会计制度的宣传,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增强会计人员法律意识,提高会计工职业道德素质。企业联系专业老师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培训的内容根据企业会计信息管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定。会计工作人通过培训,能够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对会计信息的运用能力,从而满足现代企业中高标准的会计信息管理工作需求。例如,采取员工自由竞争方式,使会计人员放开心态相互切磋,将工作与学习结合起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公司制定相应的补助和奖励制度,对会计信息管理工作表现优秀人员给予嘉奖,促使会计人员积极接受新的专业知识、创新会计理念、拓展业务能力,从而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同时,借助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不断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身份认同感和行业归属感,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工作中感受到快乐,实现员工自我价值,培养具有职业荣誉感的会计师队伍。借助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和教育活动大力宣扬会计职业道德模范,对敢于维护会计信息质量的会计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大力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层次。

(三)强化会计监督体系

会计监督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加强企业内外监督,完善会计监督体系,重视会计外部监督作用。不仅要加强财政部门的监督力度,还需通过对税收监督的强化,将税收与会计监督相结合。建立完善会计师监督体系,使其与政府、银行、税务、企业等经济监督联系起来,实现会计对企业经济再确认,降低会计信息虚假行为发生,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例如,社会监督机构可通过媒体宣传,构建特殊信息反映渠道,鼓励个人或单位积极举报违背会计准则行为,促进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国家相关机构对会计信息的控制与管理,充分执行自身监督职责,加深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工作的认识,会计信息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提高。

(四)加大违纪处罚的力度,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风险防范意识

加大违纪处罚的力度是维护会计制度公平的重要措施,会计职业风险防范意识要深入人心,因此,会计师应参与到会计制度的制订当中,在思想上与会计准则达成共识,同时,增加途径增加会计师与会计制度制订当局的沟通,及时将两者间的误解和歧义消除,并且设计合理的会计师薪酬契约,将会计信息的质量与其薪酬统一起来,要求会计师必须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才能提高自身的收入,除此之外,还要预防各种不道德行为,强化职业风险防范意识,消除会计违规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产生的经济效果推动了会计师对会计制度的选择。在会计制度日渐完善的背景下,会计制度是会计信息质量基础,会计信息的实施只有通过对制度充分理解,才能从意识形态上证实其准确性与合理性,才能实现会计目标。

参考文献:

[1]曾繁英.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制度与会计师意识形态的融合[J].商业研究,2014,(7):73-79.

[2]徐光伟.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分析[J].管理现代化,2013,(6):19-21.

[3]赵欣然.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71.

[4]楚琼.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措施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27):173-174.

第8篇: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范文

    一、改革开放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1.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和前进动力,丰富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推动了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并对发展和完善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提出了时代性的要求。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实践已证明,“改革是中国的第”[1],它引起了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多方面的深刻变化。最突出的就是推动了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多样化发展,从而带来了社会成员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的差异性、多变性。从积极的方面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在我们国家和社会催生了一系列包括公平竞争、诚实守信、民主法制、开拓创新、以人为本、主体意识等富有时代精神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赋予了我国意识形态新的时代内容和生机活力,促使人们从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中摆脱出来,开阔了思维,拓宽了视野。

    2.政治体制改革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所带来的机遇。意识形态作为观念形态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政治、法律制度的集中反映,政治制度特别是政治体制的改革、发展和完善对意识形态具有直接影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经过二十多年的艰难推进,取得了不少进展,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与改革开放前相比,我国的政治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成果,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和发展活力,为意识形态领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提供了现实条件,特别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和实施,对于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启迪和推动作用。

    3.社会阶层结构的发展变化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所带来的机遇。当前,我国正经历着向现代化、法治型社会的转型期。经济制度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发展战略的完善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促生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和民主法制意识的增强。整个社会呈现出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等一系列“多样化”特点,民主参与意识和利益诉求愿望也日益增长。这些新变化对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随着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盛行的国际资本大循环、国际经济大分工和生产、贸易一体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各国和各地区经济相互融合,按照市场经济要求保证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历史过程,它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消费全球化、劳动力流动国际化等具体内容和具体过程。因而,经济全球化首先是一个经济过程。但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还是一个政治过程。“政治和经济的统一,政治和技术的统一,这是毫无疑义的”[2]。

    经济作为社会因素、决定性因素,总是要决定并需要一定的政治、法律、道德因素为之服务,这是由“政治与经统一”原则决定的。特别是2001年12月11日我国成功加入WTO后,我国的对外开放正全面深化,正自觉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1.在新的空间和领域里传播中国文化,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经济全球化,特别是随着世贸组织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成员间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加强,各国更多地注重增加经济产品的文化附加值,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更重视对外文化传播,通过频繁的文化交流加深相互间的联系与合作。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辉煌灿烂,在人类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WTO的加入使中国文化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得到传播。世界上将有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社会主义的先进理论和思想,更深入地了解比较两种社会制度,认清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这有利于扩大社会主义的影响和传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思想阵地。

    2.有利于人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防范意识。经济全球化特别是加入WTO后,意味着我们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可以更好地学习西方发展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成果,促进中国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可以进一步破除因循守旧、闭关自守、“等靠要”等旧观念,摆脱小富即安、自给自足等小生产意识,进一步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树立民主、平等、自主、法治、竞争、开放等符合时代潮流的观念,增强国人的主体意识、市场意识、科技意识、效益意识、现代管理意识等。作为体现经济全球化的跨国公司,已经涉足我国的一些产业。如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参与国际分工的同时保证民族经济的发展,都是人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这种挑战将使人们的战略防范意识和忧患意识得到增强,从而对于我们应对西方的文化渗透具有积极意义。

第9篇:意识形态工作内容范文

目前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发生着新的变化。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宣传思想工作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针对目前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寻找相应的解决途径。

(一)创新多样化的意识形态安全教育方式

目前,我院对大学生实施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方式较为单一,多采取课堂讲授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课程的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课堂枯燥乏味、师生间缺少互动、课堂讲授的内容存在滞后性和落后性、学生听课效果不佳等等。因此,创新教育方式迫在眉睫。学院首先要对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认识,进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打造以弘扬主旋律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环境

学院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精神状态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它代表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并将作用于学生价值观的树立。加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弘扬主旋律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因此,打造以弘扬主旋律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环境将有力的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中的传播和发展,为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创造广阔的土壤。

(三)借助网络传播媒介辅佐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