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节水农业水资源管理
1、节水农业的发展紧迫性
我国水资源整体上短缺。我国年平均降水总量约6.188万亿立方米,年水资源总量约2.7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225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按亩均算只有1300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目前,全国已有600多座城市缺水,每年城镇缺水200亿立方米以上,而农业用水每年亏缺300亿立方米,农村有2000万人口饮水困难。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之一。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水资源“瓶颈”问题日益显现,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据预测,在2030前后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高峰,需要粮食增长到6.4~7.2亿吨才能满足需求,按照现有水平预测,为了满足这种粮食需求,灌溉面积需要发展到9.0亿亩,此时,用水量将从现状的4000亿m3增长到6650亿m3。从目前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来看,如此大量的农业水资源供给是不可能实现的。出路只有一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节水农业的发展是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的耕地灌溉率已经高达40%,农田灌溉用水总量3600~3800亿m3,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5%。据中国工程院预测,在不增加灌溉用水的条件下,2030年全国缺水高达1300~2600亿m3,其中农业缺水500~700亿m3。如果我们把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由目前的0.45提高到发达国家的0.7,则仅节水灌溉一项即可节水900~950亿m3!不仅可以解决7亿吨左右食物生产的用水,还可以富裕出400~500亿m3的水用于国民经济的其它重要领域。,因此,农业节水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紧迫性。
2、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节水农业的发展。取得了农业用水几乎零增长的条件下满足农业发展需求的骄人业绩。根据水利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6252千公顷;万亩以上灌区达到5800处,有效灌溉面积25506千公顷;30万亩以上大型灌区280处,有效灌溉面积13771千公顷。2004年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完成干支渠骨干渠道衬砌防渗1300公里,改造、加固、配套建筑物7800余座,新增年节水能力11亿立方米。我国节水技术大纲已经,其中农业节水技术成为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农业用水量零增长成为重要的目标。
3、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3.1节水农业技术不普及
目前,我国水资源短缺与粗放低效利用的状况并存,而水资源的粗放低效利用,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目前,农业灌溉用水约占全社会用水量的70%,但由于输水方式、灌溉方式、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耕作制度、栽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农业用水的利用率很低,渠道灌溉区只有30%~40%,机井灌溉区也只有60%,和一些发达国家(达80%)相比有很大差距。同时,我国目前农业用水利用效率也很低,每单位净耗水的粮食生产效率不足1kg/m3,和一些发达国家单位净耗水2-3kg/m3的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目前黄河流域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2%,大约有4/5的面积是大水漫灌,节水灌溉面积仅2276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20%。我国西部地区普遍缺水,其中西北干旱少雨,西南土层瘠薄,农业生态环境脆弱。但现状是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3.2理论认识上存在偏差
目前,在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问题上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水农业看技术含量,认为高新节水技术才识节水,研究、推广得到足够的重视,而那些技术实用性强,效率比较高的“土”技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第二,注重工程节水,忽视农艺节水,主要表现在将节水农业等同于农业工程节水,把节约水在输送和灌溉过程中的浪费作为主要技术内容,节水农业技术应该包括农艺、工程和管理技术,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综合利用各种农业节水措施的技术集成;第三,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节水农业分离,目前由于管理的原因,在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方面存在分工,水利部门基本注重灌区,农业关注旱区,两者有不相往来的趋势,旱作节水与灌区节水发展不平衡,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
3.3节水农业创新水平不高
但从整体上看,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引进的多,自主开发的少,产业化程度低,整体配套性差,如喷微灌设备、节水作业农机具、难以满足显示需求。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水高新技术还很少,推广国外产品,成为一些技术推广部门的经营的主项目,提高农业节水创新水平,满足我国农业节水的需求,是摆在我国节水面前的重大课题。
3.4农业节水系列标准的不完善
农业节水系列标准是衡量节水农业的尺子,具有可操作性的东西。尽管目前采取了多种节水农业技术措施,但如何进行衡量和度量还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标体系,很多。如投资与效益的比例,多大才是节水效益优的,效益的衡量的时空范围多大,都没有明确界定,这样,对于衡量节水农业是导致众说纷纭。对于一个节水工程而言,局部是节水效益高的,但从整体上来考察则是不节水无效益的。
3.5注重单项技术,缺乏深入的节水技术综合集成
目前在我国节水农业发展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单项的工程技术如渠道防渗、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和微灌的推广,缺乏将这些技术和农业措施紧密结合的综合集成技术,导致单一技术的推广出现困难,甚至夭折现象的出现。工程节水技术与非工程节水技术相结合,形成高度集成的综合节水技术体系是当前节水农业技术发展的方向,也是许多国家研究的热点
3.6农业节水投资力度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节水农业资金不足,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九五”期间在全国建设300个节水增产重点县。全国在此方面已投入节水灌溉资金250亿元。在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方面,目前国家每年为此投入的资金,大约为2000万元左右。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共投入资金约580亿元,对213个大型灌区和23个重点中型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节水改造,开展了150个节水示范项目、50个牧区节水灌溉试点和99个山区雨水集蓄利用项目建设。但这些资金同巨大的资金需求相比相差很大,投资不足,依然制约节水农业的发展。4、我国节水农业发展几点方向
4.1进一步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
确立节水农业的重点,是我国节水农业“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具体体现,是确立投资重点的方向性问题。目前,我国节水农业的重点是在灌区的节水工程上,应该进行战略性地调整,确立我国节水农业发展灌区和旱区节水农业并重的节水方针,节水的重点是田间。
从粮食产量而言,灌区的产量高于旱区,从水资源利用量而言,灌区的水资源利用量很大,他直接取自江河或者地下,对地下水和下游产生一定的影响,注重灌区节水是非常重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旱区节水。从总体而言,旱区生活比较贫困,其群众的生活比较困难,但旱区的粮食潜力很大,只要充分挖掘其降水潜力,对于维护我国粮食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旱区节水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其生活条件是十分有意义的。
无论是旱区还是灌区,节水重点应该放在田间,通过农艺等多种措施,减少无效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
4.2建立完善的用水计量体系
计量体系,是节约用水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我国许多灌区缺乏完善的计量体系,致使灌区不能按量收费,制约了水资源高效利用。产生计量设施不完善的主要原因是在灌区建设过程中我国的投资配套政策决定的。在灌区建设时,我国基本上采取了国家头骨干工程,地方建配套工程的配套政策,导致国家投资到位,地方配套工程没有落实的“半拉子”工程,工程无法实现其设计效益。因此,将灌区计量设施体系进行完善,是目前的重要性工作,必须进行完善,才能为水资源计量收费奠定基础。国家对“配套的”投资政策进行反思和评估,科学地评定起合理性,促进国家有限资金的高效利用。
4.3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机制
通过机制的建立,促进节水农业的长效的发展,是目前我国节水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我国的节水农业靠政府推动,一些地方出现了非常尴尬的局面,一些节水工程成了“参观工程”,成了摆设,国家政府推广的时候,用一用,之后有的就废弃了,即浪费了资金,也在农民中造成恶劣的影响。应该建立长效的节水农业发展机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让其在节水农业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在市场条件下变成自觉的行动。为此,政府应该采取多种措施,主要包括,建立科学的农业水价体制,让百姓在充分享受WTO规则的“绿箱政策”的同时,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指定有利于节水的水价政策;其次,充分认识节水农业的公益性,对节水农业的发展进行适当的补贴,鼓励其发展节水农业;第三,建立科学的奖励惩罚制度,规范其行为;第四,通过建立农业水权体系,维护农民的利益,并且在农业水权转移过程中得到好处。
4.4将节水农业作为战略性工程实施
节水农业的发展不仅是农业本身的过程,而是涉及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工程,国家将其作为一项战略性工程来实施。作为战略性工程,国家应该加大起投资力度,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优惠,吸引各种资金投入节水农业工作中。完善其法律法规。加强起领导,运用科学的发展观统筹节水农业的发展,将其纳入国家的发展规划并严格的加以实施。
4.5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
我国的农业基本国情是地块零碎的一家一户土地承包制、农业发展不均衡、经济发展欠发达、地域广阔、农民的掌握科技的整体素质不高等,节水农业技术体系的建立必须建立在这个基本的国情之上,只有适合我国农业基本国情,农业节水技术才能得以普遍推广,才能产生明显的效益。
目前,适合我国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尚为建立起来,曾经“一刀切”式的喷滴灌技术推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而未成功。因此,为了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节水农业技术体系,需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建立“傻瓜式”的节水农业技术,傻瓜式的节水技术能够加快节水技术的推广,并不是降低节水结束的科技含量,而是增加了起含量,“傻瓜相机”在民众得意推广就是同一道理;
第二,实施“区域不均衡发展”的节水技术推广战略,对于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可以以现代节水技术为目标推广高新技术,对于欠发达地区,以投资小,见效大的传统的节水技术为主体推广节水技术;
第三,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与传统的节水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因地制宜,推广节水技术;
[关键词] 盐边县 现代农业 对策建议
一、盐边县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1.农业内部结构基本合理,比较优势逐步显现
农业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农业发展的程度和速度。农业中的优势产业要重点发展,而相对薄弱的产业则需要大力扶持。从2006年盐边县农业各产业产值可以看出,农、林、牧、渔、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均有一定的发展。在盐边县农业各产业中,种植业和畜牧业在农业发展中占有较大比重,分别达到了45.08%和40.36%。而农林牧渔业服务业所占比重最小,仅为1.75%,这说明农业服务体系还不是很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攀枝花市农业内部结构相比,盐边县林业、畜牧业和渔业所占比重均略高于攀枝花市,这些是盐边县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
2.农业七大产业初具规模
借助独特的气候、光热等资源条件,盐边县通过几年的努力和发展,重点培育了以桑、菜、果、畜、渔、烟、茶为主导的农业七大产业。目前七大产业已初具规模,成为全县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柱。2006年,盐边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72291万元,七大产业总产值达到55747.32万元,占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77.12%。除畜牧产业外,其他六大产业现有规模总计33.66万亩。七大产业中,畜牧业分布在全县的所有乡镇,产值远远高于其他六大产业,具有较大的规模。其他产业虽形成一定规模,但规模还比较小,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农副产品加工业开始起步但规模和效益亟待提升
近年来盐边县在农业七大产业的基础上已经发展起了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这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辐射和带动了一批农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盐边县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但是盐边县农副产品加工业起步较晚,县内农副产品加工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也还较低,这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中除了七个龙头企业外,其他的基本都是些不具规模的小作坊。
二、盐边县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发展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积极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重点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这为以“桑、菜、果、畜、渔、烟、茶”七大基地为主体的盐边县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加大对西部地区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的支持是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这将有利于盐边县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挥特色农业的优势。
2.“扩权强县”给盐边县农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四川省政府《关于开展扩权强县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是盐边县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机遇。在行政区划不变的情况下,下放部分经济管理权限,有利于增强发展的自,增强县级政府调控能力,提高县级政府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为县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这意味着四川省有可能对盐边县农业发展直接转移更多的资金;使盐边县可以共享各类农业信息资源和更快捷地了解先进国家和地区农业发展的经验。
3.“金三角”农业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盐边县的资源优势发挥
2004年在攀枝花召开的云、贵、川资源“金三角”农业发展战略研讨会提出用较短时间将攀枝花发展成为具有典型特色、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业出口创汇基地。地处云、贵、川资源“金三角”、攀西资源开发腹地的盐边县,县域内水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样、气候资源独特,是攀西地区“早春菜”等特色农产品优势产区。云、贵、川资源“金三角”农业发展战略为盐边县充分发挥特色资源优势和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极大的支持。
三、盐边县现代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1.支持农业科技入户
目前县内有一些优良的农业技术,但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应用,导致农产品质量良莠混杂。县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把农业技术推广的投入纳入财政支出的一部分,还要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盐边县要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作为改变生产条件、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盐边县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工程”来抓;作为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来抓;并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作为一项长期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其次要探索农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的新体制。国家和集体投资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可以探索采取承包、租赁等形式,由当地农民承包经营。
3.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
盐边县要想更好更快地发展县内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就要相应的加大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政策制定上,把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工业企业同等看待,使它们享有同等的税收优惠、优惠供地等政策;在制定七大产业建设发展规划后,将七大产业建设任务列入乡镇单项目标考核内容,促进七大产业的发展,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保障;为了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更好更顺利的发展,实行限时办结制等优化发展环境的制度,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
参考文献:
关键词:都市农业;东营;建议
目前都市农业已经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城市,都市农业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区域性特色。现就东营市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不足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有关建议。
1发展都市农业的优势与不足
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具有发展都市农业得天独厚的自然、产业及政策等优势。
1.1自然资源优势
东营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具有黄河三角洲地域特点的气候最适宜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土地后备资源得天独厚,市内30.15万hm2土地尚待开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适宜布局建设国家大型农业产业基地。
1.2经济发展优势
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综合实力雄厚,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43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358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服务业均居全省前列。其中,人均GDP为163426.71元,折合26604.60美元,位列山东省第1位。
1.3产业发展优势
东营市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显著,2012年被整建制列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市内农业龙头企业600余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家,省级38家,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80余家;市内已建和在建休闲观光农业园(点)186个,国家科技部批复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处。
1.4生态环境优势
东营市为国家园林城市,市内生态林场11处,林区风貌初步形成,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5%以上。市内湿地遍布,面积达0.14万hm2,拥有我国暖温带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
1.5政策支持优势
东营市是山东省唯一全部纳入黄蓝2大国家战略的城市,政策效应叠加,使东营具备了聚集生产要素、吸引各方投资和辐射周边、带动区域发展的良好区位条件。在看到都市农业优势的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制约东营市都市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态脆弱问题突出;现代农业起步晚,传统农业仍占有较大成分,培植农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难度较大;对都市农业的发展缺乏系统、全面、专业设计规划等,专业型人才欠缺;城市化进程还需加快,城市规划布局与都市农业发展不相协调问题存在。
2发展都市农业的几点建议
发展都市农业,关键是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性,将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做进一步拓展,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实现质量和效益的有效提升。
2.1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从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出发,在现有基础上合理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发挥东营市土地资源优势,围绕粮棉、林果、畜牧等优势产业培育区域主导产业,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
2.2建立科技服务体系
重视农业科技应用与服务能力建设,以“百家院所进东营”为契机,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加速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农业发展整体素质。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革和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提高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
2.3建立组织创新体系
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植力度,完善扶持政策,尽快培育一批规模较大、管理模式先进、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相结合,盘活农村土地要素,提升农业的现代化经营水平。
2.4建立政策支撑体系
发挥政府宏观指导作用,加强都市农业理论的综合性研究,从土地、金融、法律等方面,建立和完善适合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体制,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2.5建立人才支撑体系
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扶持力度,培育引进一批农业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农村劳动力培训,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培育一批技术型、创业型、技能型、生产经营型和农技推广型实用人才队伍,为都市农业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2.6优化外部发展环境
当前对新形势下都市农业的定位和功能认识还不够充分,应采用多种形式,对现代都市农业的理念进行普及推广,增强各阶层对其功能与作用的认识,为都市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俞菊生.中国都市农业——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实证研究[M].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
[2]阙金华,张洪程,万靓军.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都市农业发展问题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03(4).
农业发展的总体落后有其独特的经济学原因。SmithAdam(亚当·斯密,1776)认为,〔1〕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工业与农业的生产率差别原因是工业中分工的好处大于交易费用,而农业中的协调费用高于好处。农业在国民经济收入的比重下降,不是因为人们的偏好或生产条件的外生变化,而是农业必须靠从工业进口机器来间接进行分工。进行分工的同时,也使整个市场打破了原来的均衡点,并开始寻找新的均衡点。
SmithAdam的观点有一个前提,即工业和农业在市场环境中拥有相同的权力资源。对于我国的农业而言,无论是封建社会还是解放后,都是权力资源配置格局下的弱势产业。康芒斯的观点〔2〕虽然有些极端,但市场功能的发挥及资源配置的过程肯定是以一定的权力结构为前提的。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和真正运行,但公共财政框架除了对农业收支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行界定外,最核心、最重要的功能是调整和重组全社会的权力资源配置格局。
“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道德问题”(杨小凯)。〔3〕当全社会在某个时刻都认识到农业的艰难处境时,一时的言论很是动听感人。由于现行的权力资源的格局,制定者和执行者都是原先既定利益的受惠者,他们会逐渐遗忘以前的言论,遗忘权力资源初期取得的不公平性。“当不平等成为社会的一般规律时,最大的不平等是不会引起注意的。”〔4〕在农业和农业发展问题上,这种“遗忘效应”也同样存在。据现在农业方面的政策和农业领域的研究来看,公共财政框架只是开始了最基础的试探性的构建。我国的农业发展缺乏足够的保障,公共产品的城市化倾向和农村地方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滞后,成为农民增收、城乡差别拉大、二元结构更趋突出的根本原因(王国华、)。人口占总数最多的产业,在财政的二次分配中,竟然只有不到500亿元,远低于其他的产业,而且国家的行政管理费用在2004年就已经达到了3000多亿元。各种源自社会等级制度的限制,极大的破坏了农业的发展,而在此种权力资源配置格局下的国家财政对农业和农业发展的支持(很多时候这种照顾是看得见、摸不着的),又进一步扭曲了真正的农村市场。再加上农业原先交易效率的低下,农业本身分工结构有向自给自足的全部均衡倾斜的趋势,以及政绩化的政策和个别地区农业边际改革的成果,使这种变化显得异常的模糊。到2002年,地方政府有45%的财权,但行使着69.3%的事权,使得财政框架下的农业乡镇政府只能通过制度外的收费用以弥补巨额的负债。
一些学者在研究农业问题时,总是从既定的假设出发,他们单纯的认为公共财政框架正在顺利和谐地构建中或已经基本构建完毕,并且能为农业发展提供应有的支持和公开、公平、合理的引导。这显然是没有真正理解农业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核心关系问题,他们错误地估计了既得利益者及其代表的权力和抵制、误导农业改革的能力。现行权力资源配置格局的制定者和实施者大都是原先的受惠者,从马克思哲学理论分析,他们对这种格局持天生的唯心主义认同。那么,那些学者根据前面的前提而做的一系列研究的实用价值也就值得质疑。
“一个阶层的民主,也要依靠其经济力量。”〔5〕因此,我们要打破原来的老套路,正如CoaseR.(科斯,1937)提出企业为什么会出现一样(而不是从规模经济旧的角度),〔6〕当时人们也是忽略了这个问题,只知道企业的存在或企业研究方向就是一个前提,但当科斯及其弟子张五常对企业理论作出了突破性的研究之后,人们对于企业和企业的管理理论的视野及解释力就更高明了。公共财政框架也是一样。
二、公共财政框架下的农业发展思路及模型
农业问题是一个社会等级问题,由此而引出的权力资源配置格局的严重倾斜,其实农业始终处在社会权力资源循环的。〔7〕构建公共财政框架,首先就要突破这道顽固的防线,然后重新科学地重组权力资源配置格局,引导我国由分配型财政、生产型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最大程度上削减和缓冲农业分配过程中的协调费用负担,从根本上杜绝农业发展的桎梏。
1.先分离。即先把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和农业本身首期分离,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公共财政框架,可以避免现行的社会等级制度下的“迷雾政治”。在“迷雾政治”的环境中,就是有某些阶层借原来的弱势产业和人群的政策导向掩盖其真正的目的,使政策和政策的可行性与连续性大打折扣。如农村的金融信贷,国家有意搞活农村金融市场,但真正受益的却是房地产行业。在分离中,我们要根据宪法真正地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给予农业以公平。公共财政框架的首期构建也要与农民在国民中应有的权力相匹配,更重要的是框架的推行和实施更要符合这一标准。要打破权力中的黄宗羲定理,框架的实施也是针对实施者的,否则,由于政府和上层等级的既得利益,边际利益的调整也会达到极限。如自1978年的农业边际利益调整,到上世纪90年代时达到了极限,造成了延续至今的农业发展长期停滞不前。如果不打破原来的权力资源分配的格局,农业本身结构又将更远离帕累托最佳,而现行农业内部畸形的市场均衡又在破坏其发展。所以,要依靠公共财政框架对行政机构和各级政府作出大幅度的压缩,这是关系农业发展命运的根本性措施,况且国家政权和公共财政也能够承受这种变革及其经济负担。
我们借助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一个简化的模型来进行初浅的量化,以便更好地理解权力资源在政治和经济两个领域以及在城市和农村的配置所产生的长期社会发展绩效。
Y=εAaBb(A=c1+d1,b=c2+d2)
A和B分别表示权力资源在政治和经济两个领域的配置,具体转化为财政间接控制市场配置(财政间接控制)两部分;a和b则相应的表示社会经济发展绩效对该领域权力资源的弹性参数,且a+b=1;ε表示综合绩效系数;Y表示总体社会经济发展绩效;c和d表示农村和城市的权力资源配置。
由于我国总体分工演进和专业化已到了一定的阶段,完全保险的行业部门改革也取得了有效的成绩,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已经证明:市场配置效率高于财政直接配置效率,即a.
在这一模型下,现行的财政体制为:A>B,d2>c2,d1>d2.即权力资源只要由财政直接控制,且主要配置在城市,但B的比重在逐步的增大。公共财政框架在这个模型下应该是:Ad1,d2>c2,即工商基础型公共财政体制,权力资源总体向市场倾斜,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农业的商业化和产业化,逐步消减城乡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因而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问题。这是公共财政框架构建和运行的总的思路。
2.再融合、创造。在融合和创造过程中,农业发展问题就会变得比先前明朗,最重要的是做好权力的衔接和农村社会结构的改革。笔者认为其它问题(如农村金融市场、农业增长线的改变以及保障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水到渠成的。公共财政框架应全面科学地规范收支,给农业以公平的财政诱导。表面上看,公共财政应该支援农村,若只是无发展性地进行支援,靠公共财政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财政支援要遵循发展性支援原则。
公共财政只是对市场经济的一种补充,市场经济的前提就是市场参与主体——社会各成员之间权力都是平等的。如果没有一个平等的社会前提,是不可能达到社会经济的良性协调发展。由于城乡权力分配的不平衡,形成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形态,严重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同时也将影响城市的远景发展。如今的一个现实矛盾是:作为中国主要成员的农民,因其分散于全国各地,又严重缺乏组织性,其不能得到与其它社会集团的平起平坐的对话资格在权力资源配置过程中始终处于不利的地位。市场本身是无法改变这一历史的权力资源格局的。正如杨小凯分析:只要权力平等,由于原来市场交易效率的不同,农村的投资者及其它的资源会涌到城市导致城市竞争的加剧。但随着农村的制度环境的改善,增值空间更大,各种费用下降,反而会给人们许多机会,由此,两者会逐步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8〕因此,公共财政应该消除或降低因制度扭曲导致的农村发展的内生交易成本和城乡权力资源分配上的不平衡。
只有当农业以外的产业所得到的权力资源趋于合理时,农业才能真正的放手发展,才能在一个公开、公平的市场和社会中参与竞争。
三、结语
[关键词]生态旅游农业问题对策
一、生态旅游农业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生态旅游农业是一种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开发田园旅游资源为重点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它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是农业与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把农业生产、应用、艺术加工和游客参与农事活动融为一体,由一产向三产延伸渗透、农游两业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并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生活于一体,已成为当今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和新的亮点。它既具有生态性、生产性、商品性、观赏娱乐性、参与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又有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性。
生态旅游农业具有与传统农业不同的特点:①以生态农业生产为基础,注重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为达到农业可待续发展与缓解旅游业压力,为人们提供新的、使人身心愉悦的休闲娱乐场所,必须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重视农业生态环境的整治,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质量;②以旅游经营为重点,重视有效开发旅游资源,按照旅游业发展要求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切实保证在农业发展的同时为人们提供高质量的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和体验品尝等服务;③具有高效益、低风险特点,经营生态旅游农业可获得农业和旅游业两种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当由于气候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农业生产减产时,常可通过旅游提高农业附加值而相对减小农业风险,而旅游淡季时农业生产又可弥补旅游收入的下降;④具有娱乐性和参与性。生态旅游农业活动包括农业观光、乡村度假、民俗乡情体验等娱乐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活动,让游客通过参与多功能复合型旅游活动,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和精神享受;同时农业可为游客提供参观、品尝农产品和体验农事等各种形式的旅游服务。
二、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复建设严重且开发深度不够。近几年来生态旅游农业景区(点)的数量不断增多,很多景点的投资者就是当地的居民,他们缺乏市场观念和科学的开发理念,按照自己的理解或模仿他人的经营开发模式仓促上马、开山修道,为了降低成本,都会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审查评估,没有深入的市场调研、科学的规划和市场定位,造成后期经营、管理以及资金方面的困难。这样就导致高质量的项目相对较少,不少生态旅游农业区功能设计简单、重复,层次较低,缺乏特色和新意,市场竞争力不强;另外是旅游商品不但品种单调、花样少、更新慢,而且多为未经加工或简单加工的初级农产品,缺乏地方特色和生态农业特色。
第二,开发时对生态环境和景观的破坏严重。目前一些景区的经营人员以及游客生态保护意识淡薄,不少景区也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物质设施和技术装备。随着游客的纷至沓来,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游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以及饭店、“农家乐”等服务系统产生的污物没有得以妥善处置,废物到处堆放,污水随地排流,不但影响了景观,而且污染了环境;工具排放的废气、娱乐设施产生的噪声等使景区形成多重污染,降低了旅游地的质量;物种的不合理配置,严重影响了旅游区物种的生长发育和更新,打破了生态平衡。
第三,基础与配套设施落后。在目前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中,仅有少数景区公共汽车可以抵达其附近的城镇、景区或景区内部,多数景区离公共汽车站较远,也没有旅游专车,游客到达景区极不方便。此外,景区内部交通条件通常较差,路面过窄或路况不好,旅游旺季拥挤堵塞,雨天泥泞不堪。这些都成为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此外,景点(区)内邮电通讯配套设施落后,还缺少一定规模的旅游接待机构。景点缺乏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开发资金不足,融资问题严重;二是许多景点才刚刚起步,规模较小,游客接待能力有限,相关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得较少。此外,旅游行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力度不够以及淡薄的市场意识,都严重制约了生态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生态旅游农业发展的对策
第一,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旅游农业景点(区)规划,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有的农业特色。要根据当地农业旅游资源实际和发展水平,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综合规划,包括客流容量和游览方式规划,旅游区区位选择和范围的划定,区内农林牧渔各旅游小区的布局设置规划,旅游基础设施和交通线路的布局规划等。生态旅游农业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其农业内涵,这是其发展的关键所在。
大气中碳浓度的升高是导致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是目前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根本出路。农业生产与全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如何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探寻减排方法已经成为当务之急[1]。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所谓低碳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整个社会最大效益的农业绿色生产模式,其目的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有限资源,改善农村环境,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2]。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低碳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3][4]。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其对自然资源和环境依赖性很强。近几十年来,各国靠高碳农业迅速增加了粮食和农产品供给。如不断开垦农田、连片种植、扩大耕地面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业机械、除草剂、兽药、设施等工业化产品,但同时也带来温室气体排放过大,自然植被、森林、湿地、草原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严重等环境问题。可以推断,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几乎都与能源消耗、温室气体排放有关联,有的方面关联度还相当大[5]。江苏地处华东经济发达地区,又是农业大省。江苏地少人多,自然资源匮乏,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高,这就决定了江苏发展低碳农业要在资源节约型农业上下功夫。资源节约包括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工、节能等7个方面。本研究通过对农业增加值与农业机械及物质消耗的关系分析,试图找到影响江苏低碳农业发展的主要投入要素及不同区域低碳农业发展的差异,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为加快建立有江苏特色的资源节约型低碳农业发展新模式提供依据。
1回归分析的指标选择与模型选取
本文选取1990~2008年江苏省和2008年江苏省52个县(市)农业投入要素中的农用化肥施用量(万t)X1、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万t)X2、农用柴油使用量(万t)X3、农药使用量(万t)X4、农业机械总动力(万KW)X5作为解释变量,对因变量农业增加值(亿元)Y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找出对农业增加值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进而可计算出农业单位GDP能耗及所产生的CO2量。因此可以建立因变量Y与各自变量Xj(j=1,2,3,…,n)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ε(1)式中β0、β1、β2、β3、β4、β5、和ε都是模型中的未知参数,β0为回归常数,β1~β5为非标准化条件下的偏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对这些未知参数进行参数估计就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核心任务之一。参数估计所用数据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2000-2009)》[6]和《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2009》(见表1、表2)。
为了解决原始数据中量纲不同的问题,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更好地分析各投入要素指标对低碳农业发展的影响,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ZScore标准化方法,把数值标准化到Z分数,其公式是:
ZCij=(Cij-C—j)/Sj(2)式中Sj为标准差,因此可以建立标准化后的因变量ZY与各自变量ZXj(j=1,2,3,…,n)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ZY=β1ZX1+β2ZX2+β3ZX3+β4ZX4+β5ZX5+ε(3)式中,ZY、ZX1、ZX2、ZX3、ZX4、ZX5为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值,β1~β5标准偏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因标准化数据的回归方程中常数项的t的显著性概率为1>0.05,表示常数项与0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应出现在方程中。
2回归分析过程与结果
为研究江苏省低碳农业发展中农业增加值受哪些投入要素的影响,收集1990~2008年江苏省和2008年江苏52个县(市)农业增加值与农业投入要素的数据,利用SSPS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解释变量筛选策略采用向后筛选,由SPSS自动完成解释变量的选择,并观察每一步检验的变化情况,分析结果如表3、表4和表5。
由表3可知,1990~2008年江苏省和2008年江苏52个县(市)的农业增加值与主要投入要素的回归分析,利用向后筛选策略经过2步都完成了回归方程的建立,最终模型均为模型2。
对1990~2008年江苏省农业增加值与主要投入要素的回归分析,模型1和模型2的相关系数R均为0.985,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极高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方值均为0.970,总体回归效果相同,说明在因变量的变异中,有97.0%可由自变量的变化来解释。模型2剔除出方程的变量是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万t)X2,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可以看到被剔除的X2的偏F检验的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因X2的偏回归系数与零无显著性差异,其对被解释变量的线性解释没有显著贡献,故不应保留在方程中。最终保留在方程的变量为X1、X3、X4、X5。方程的DW检验值为2.068,残差存在一定程度的负自相关。
对2008年江苏52个县(市)的农业增加值与主要投入要素的回归分析,模型1和模型2的相关系数R均为0.874,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有比较好的相关性;决定系数R方值分别为0.765和0.763,总体回归效果比较接近。模型2剔除出方程的变量是农业机械总动力(万KW)X5,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可以看到被剔除的X5的偏F检验的概率p值大于显著性水平,因X5的偏回归系数与零无显著性差异,其对被解释变量的线性解释没有显著贡献,故不应保留在方程中。最终保留在方程的变量为X1、X2、X3、X4。方程的DW检验值为2.180,残差存在一定程度的负自相关。
是回归方差分析表。表4中的2个模型2为最终的方程。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因此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建立线模型是恰当的。同时可以看出,2个模型2的F值分别为64.498和37.871比2个模型1的F值45.169和29.901大得多,表明整体回归效果更佳。
展示了模型中各解释变量的偏回归系数(非标准化、标准化)、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情况。
对1990~2008年江苏省农业增加值与主要投入要素的回归分析,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则模型1由于存在回归系数不显著的解释变量X2,因此模型1再次被否定。模型2是最终的方程,其所有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α,因此解释变量X1、X3、X4、X5与被解释变量Y间的线性关系显著。最终的原始数据和标准化值的回归方程分别是:
=1930.752-22.936X1+31.435X3+179.020X4+0.990X5(4)Z?=-1.760ZX1+1.508ZX3+0.252ZX4+1.009ZX5(5)对全省而言,由多元线性回归方程(4)可以估算,每增加1万吨农用化肥施用量(X1)、农用柴油使用量(X3)、农药使用量(X4)和农业机械总动力(X5)可使农业增加值(Y)分别平均增加-22.936亿元、31.435亿元、179.020亿元和0.990亿元。相当于回归方程(5)估算,每增加1个标准单位的农用化肥施用量(ZX1)、农用柴油使用量(ZX3)、农药使用量(ZX4)和农业机械总动力(ZX5)可使农业增加值(ZY)分别平均增加-1.760、1.508、0.252和1.009个标准单位。
对2008年江苏52个县(市)的农业增加值与主要投入要素的回归分析,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则模型1由于存在回归系数不显著的解释变量X5,因此模型1再次被否定。
模型2是最终的方程,其所有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的概率p值均小于显著性水平α,因此解释变量X1、X2、X3、X4与被解释变量Y间的线性关系显著。同时模型2中的常数项的t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示常数项与0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常数项应保留在方程中。最终的原始数据和标准化值的回归方程分别是:
=10.715+0.992X1+14.897X2+3.346X3+26.207X4(6)Z?=0.327ZX1+0.203ZX2+0.395ZX3+0.196ZX4(7)对2008年每县(市)而言,由多元线性回归方程(6)可以估算,每增加1万吨农用化肥施用量(X1)、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X2)、农用柴油使用量(X3)和农药使用量(X4)可使农业增加值(Y)分别平均增加0.992亿元、14.897亿元、3.346亿元和26.207亿元。相当于回归方程(7)估算,每增加1个标准单位的农用化肥施用量(ZX1)、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ZX2)、农用柴油使用量(ZX3)和农药使用量(ZX4)可使农业增加值(ZY)分别平均增加0.327、0.203、0.395和0.196个标准单位。
3不同区域单位农业增加值主要投入要素的差异性分析
为寻找江苏不同区域低碳农业发展的差异,对2008年江苏52个县(市)单位农业增加值所消耗的农用化肥量(X1/Y)、农用塑料薄膜量(X2/Y)、农用柴油量(X3/Y)、农药量(X4/Y)、农业机械总动力(X5/Y),按苏南(14个县(市))、苏中(14个县(市))和苏北(24个县(市))3个区域进行分组统计(表6),利用SPSS软件对3个不同区域的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分析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多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检验的基本思想是将多组样本数据混合并按升序排序,求出各变量值的秩,再考察各组秩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借鉴方差分析的方法,构建K-W检验统计量,即K-W=秩的组间平方和/秩总平方和的平均。根据相关公式,SPSS将自行计算K-W统计量和相应的概率p值[7]。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见。
由可知,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单位农业增加值消耗的化肥量(X1/Y)的平均秩有较大差距,最低的苏南的平均秩为14.86,最高的苏北为36.50,K-W检验统计量(表8中的卡方,下同)为20.557,概率p值近似于0,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应拒绝零假设,认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的单位农业增加值消耗的化肥量(X1/Y)均值存在显著差异(苏北>苏中>苏南);三大区域单位农业增加值所消耗的农用薄膜量(X2/Y)的平均秩,最低的苏中为19.54,最高的苏北为32.19,K-W检验统计量为6.822,相应的概率p值0.030,小于显著性水平(α=0.05),则认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单位农业增加值所消耗的农用薄膜量(X2/Y)均值存在显著差异(苏北>苏南>苏中);三大区域单位农业增加值消耗的农用柴油量(X3/Y)、农药量(X4/Y)的平均秩差距不大,K-W检验统计量分别为5.174和0.707,相应的概率p值分别为0.073和0.0703,均大于显著性水平(α=0.05),所以,三大区域的X3/Y和X4/Y均值差异不显著;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单位农业增加值所需农机总动力(X5/Y)的平均秩有较大差距,最低的苏中的平均秩为16.14,最高的苏北为32.92,K-W检验统计量为10.867,相应的概率p值为0.003,小于显著性水平(α=0.05),因此,三大区域的单位农业增加值所需农机总动力(X5/Y)均值存在显著性差异(苏北>苏南>苏中)。
4结论与建议
4.1主要结论
对1990~2008年全省农业增加值与主要投入要素的回归分析,反映了近20年来江苏农业发展过程中,各类投入要素对农业增加值的影响,其中化肥施用量对农业增加值起负作用,对农业增加值贡献最大的是农用柴油使用量,其次是农机总动力,农用薄膜使用量对农业增加值的贡献不显著。对2008年全省52个县(市)农业增加值与主要投入要素的回归分析,反映了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下,不同投入要素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大小,依次是农用柴油使用量、化肥施用量、农用薄膜使用量和农药使用量,农机总动力对农业增加值的贡献不显著。
对2008年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单位农业增加值所消耗投入要素量的差异性分析可知,单位农业增加值化肥施用量以苏北最高,苏南最低;单位农业增加值消耗农用薄膜和农机总动力以苏北最高,苏中最低;单位农业增加值消耗农用柴油和农药量三大区域间差异不显著。总体上,单位农业增加值所消耗投入量以苏北较高。
4.2几点建议
4.2.1制定低碳农业发展规划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全球气候变化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入手,从当地实际出发,明确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切实做到务实可行。“十二五”规划中既要有经济发展指标,也要有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规划应突出发展低碳高效农业,并以此为统领。规划应明确各个阶段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和重点措施,尤其要明确相关扶持措施。规划应计算出各个阶段低碳农业发展所需的投入总需求和相关组成,明确投入渠道,以保障发展需求。
4.2.2提高资源利用率据统计,江苏省化肥利用率不足35%,比发达国家低将近20个百分点。由于多数农户盲目追求高产出,偏施、过量施用化肥现象普遍,导致农业化肥利用率逐年降低,已对农业增加值起负作用。提高化肥利用效率成为发展低碳农业的当务之急。建议优化化肥在区域及作物间资源配置,调整施肥结构,加强土壤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等基础性工作,建立科学的有机-无机结合的施肥体系,调整氮、磷、钾肥养分比例和品种结构,实现养分均衡供应,开展和普及测土平衡施肥技术,根据氮、磷、钾养分土壤行为特点,制定不同的施肥措施,加强肥料宏观调控,加快新型缓/控释肥料研制与示范推广。同时要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病虫害防治专业服务组织,运用农业、物理及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和数量,提高防治效果和农药利用率。
4.2.3推广低碳农业技术加快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品种的推广,大力推动农作制度创新,推广一批稳粮高效、农牧循环、水旱轮作等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低碳农业实践园区、示范企业、示范农户,充分发挥典型的传、帮、带作用,为减排技术的推广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高端农业;品牌农业;寒亭区
随着传统的高投入、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所面临的瓶颈日益显著,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的国际贸易环境的恶化,发展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高附加值、低资源消耗的高端产业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占领国际分工的优势地位的重要选择。高端产业在第一产业领域中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便是高端农业。因而,高端农业也是我国打造高端产业体系的重要一部分,对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一、什么是高端品牌农业
高端农业本质上是高端产业在农业领域的具体表现,高端农业的概念界定要结合高端产业的内涵。而“产业是否处于高端,在于附加值的高低,附加值来自于技术优势与市场结构状况。”因此我们认为高端农业之“高端”关键在于其位居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高端的优势地位,即在产业链条中,凭借先进生产科学技术、生产经营理念和营销管理方式获得相较于传统农业更强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在价值链条中,凭借其控制地位或竞争优势实现高附加值,以提升利润空间。基于如上理解,高端农业不仅仅是生产开发高端产品,还包括其他通过高端服务、创意、科技要素投入实现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新形态。品牌农业指的是通过相关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取得商标注册权,具有较高市场认知度、知名度以及消费者诚信度,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的农业。高端品牌农业实际上就是品牌农业的高端化,是品牌农业市场细分的结果。究其本质,高端品牌农业主要是指一种以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凭借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资源禀赋,通过运用先进农业发展理念、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提升农业文化内涵和产业发展质量,通过打造知名农产品品牌和实施品牌营销,以获取产业链控制性地位和相对竞争优势,最终占据价值链高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总之,优越的资源禀赋和独特的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高端品牌农业的前提条件,农业高端生产技术是发展实施高端品牌农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高端消费市场定位体现了现代农业发展、农产品市场价值实现的目标市场选择倾向,特色农业是发展高端品牌农业的根基,品牌创建则是高端品牌农业经营途径的现实优化选择。
二、国内外高端农业发展现状及经验
(一)日本发展精致农业和农协运作的基本情况。
日本精致农业是一种高质量、高效益、高水平的农业模式。有如下几个特点:
1.不同的地域特色培育了不同的精致农业产业。比如北海道中部的夕张市,研究培育主导产业――哈密瓜,增加了农户收入,平均每户从哈密瓜而来的年收入达到128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93.2万元)。日本的京都市,京都的食文化受到全日本的推崇,因此京都精致蔬菜产业做的特别好。
2.设施园艺农业比较发达。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设施园艺农业。农户每建造一栋大棚或温室,可获得80%的各类补助,农户只需出资20%,就拥有全部产权。目前,日本设施园艺农业比重高达40%左右,成为日本最大的农业产业。
3.“一村一品”运动方兴未艾。“一村一品”运动是日本精致农业发展的成功载体。其核心是将具有当地资源优势和特色的农产品,在品质、营养、商品性、文化底蕴等方面做精、做细、做特,做成全国和世界一流。
4.目前,99%以上的农民都加入了农协组织。日本农协具有五项职能:一是桥梁职能,是连接政府和农民的桥梁和纽带。二是购销服务职能。农协供给农民的生产资料占农户总购买量的74%左右,农民通过农协销售的农产品达到了农民年销售额的90%以上。三是信用、保险服务职能。四是技术教育培训和生产服务职能。五是社会服务职能。主要是办医院、办文化等社会事业。
(二)平度市高端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平度市最近几年在农业高端化道路上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培养了一批具有较好的高端化程度的农业产业。其中以芹菜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最为突出,其注册的“马家沟”芹菜以城镇高消费群体为目标市场,通过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运作,已成功的打造为绿色、有机、品牌化的高端农产品,并在国内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据计算,马家沟的芹菜平均售价达到 40 元/千克,其经济效益为同期普通芹菜的 10-15 倍。
马家沟芹菜产业的高端化经验为:
1.技术创新促进产品提升。利用先进技术对原有品种资源进行保护培育,优化品种特性,使用新型栽培技术提升产品品质,增强马家沟芹菜的竞争力。
2.以组织化促进产业纵向整合。发展农业龙头企业(青岛琴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并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农民”的高端特色品牌产业化经营模式。其中合作社是实现企业与农户联系的纽带,通过分散的农户联系起来,实施标准化生产、网络化运作,提高了芹菜的产业化程度,有利于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竞争优势。
3.品牌化运作提升产品形象。通过商标注册、产品认证、宣传推介等手段提高品牌知名度,开拓高端销售渠道,树立产品高端形象。
(三)国内外农业高端化实践的启示。
1.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制约程度较高,区域不同的气候、水土、地形等因素决定了农产品生产的内部资源。同时各地因资本、劳动力、科技要素的丰裕程度及区位优势的不同也决定了农业生产的外部条件。在推动农业高端化的过程中,首先应对区域内部资源和外部条件进行客观的评价,进而确定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重点培育,促进生产的规范化操作,提升产品品质和品位,以获得相对于其他地区的产业更强的竞争力,从而占领价值链高端。
2.坚持观念创新,用现代化理念经营农业。实践表明,发展高端农业要彻底摒弃传统农业的粗放式经营的方式,坚持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经营农业。首先,要树立绿色生产的理念。随着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打造符合生态、绿色标准的高品质农产品,才有可能占据高端市场,实现高附加值。其次,要树立工业化经营理念。通过企业化生产、规范化生产、品牌化运作,对农产品的标准进行严格控制,提高产品品质,同时通过注册商标、品牌推广、提高品牌文化内涵塑造产品高端形象,获得品牌溢价。最后,要创新营销观念和方式。销售环节是产业价值链中增值最大的环节之一,区域农业要占领价值链高端就必须创新营销观念,积极向下游的销售环节拓展,充分通过高端门店、高档超市、电子商务平台、农业会展等多种形式渠道扩充销售途径,对接目标市场。
3.加大科技创新与推广。科学技术进步是农业高端化重要动力因素,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进最终产品品质具有重大意义。从国内外高端农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加大科技创新与推广促进高端化:一是加大品种改进和良种选育,这是促进农业高端化的重要保证;二是加大生产管理环节的科技创新与推广。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智能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提高产品的品质。
4.提高农业的组织化、产业化程度。实践表明,通过发展专业化的农民合作社,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有利于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实现规模经济,还能促进先进科技的使用和扩散。在组织化的基础上,通过培育一批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构建“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充分发挥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农业生产的高端化重要产业基础。
三、潍坊市寒亭区发展高端品牌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潍坊市是全国特色农业发展的先进地区,潍坊市寒亭区也早在1990年就提出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思路,逐步形成了以乡镇为区域、以具有一定规模的优势产业为主导、以加工经营企业为龙头、以千家万户为基础的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产供销和贸工农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新格局。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消费升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构成了农业需求的新主题。寒亭区农业发展后劲明显不足,存在着诸如: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有限,品牌结构趋同、共享性差,品牌重叠现象比较严重;龙头带动缺乏明显成效,龙头企业之间没有协会一样的有效联结机制,多凭单打独斗闯市场,60%以上的合作组织限于技术指导与交流、初级产品有限销售等低层次合作,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组织构架、利益分配机制、运行管理机制还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和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促进传统农业升级,发展高效、高质的现代农业成为寒亭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发展高端品牌农业是应对高成本时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业投入产出环境发生了转折性变化,最突出的变化是每亩投入量的增长都高于产出的增长,而且近几年还出现了上升趋势。除了直接生产成本之外,机会成本增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外部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部门的劳动力从1991年的39098万人减少到2011年的26594万人,21年共减少了12504万人。农业部门劳动力的减少和非农业部门劳动就业量的增加,既直接提升了农业的劳动成本,也大大提高了农业的机会成本。近年来农民来自非农业收入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农业收入增长,由此引起农民出现了“厌农”和“弃农”倾向。例如,目前在东部沿海地区,农民工在非农产业领域干一天体力活挣100元,非农产业领域工资收入的快速提高,拉动了农业劳动成本的快速上涨。直接生产成本上升和机会成本增加共同推动了我国农业进入高成本时代。今后随着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农业的高成本还将持续下去。
今后,中国只有通过发展优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才能从高投入、高成本中获得高收入。现实中我们看到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化,在此转化过程中,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吃饱、穿暖向安全、健康、营养、可靠方向转换,特别是中国正在成长着一个庞大的中高收入者群体,他们对农产品的需求层次更高、支付能力更强。所以除了国家对粮食等重要少数农产品采取高农价、高补贴之外,大多数农产品的发展,都要根据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结构变化,走高端化、分层化、绿色化之路。近年来,全国各地农业发展已经出现了高端化、分层化、绿色化的雏形。比如鸡蛋、猪肉、大米市场已经开始分层化,鸡蛋分笼养鸡蛋、柴鸡蛋、放养配方鸡蛋;猪肉分圈养猪、放养猪等;大米分有机米、绿色米、普通米;小麦种植也有了分化倾向。北大荒米业生产的有机大米最贵为80多元/公斤,最低价格15-16元/公斤;吉林省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山黑猪,在北京占领了高端猪肉市场,小里脊标价220元/公斤,排骨210元/公斤,五花肉标价70元/公斤,而且供不应求。寒亭区位于潍坊城郊,毗邻青岛济南,交通方便,又具有传统的农业特色品牌,发展高附加值产品,走高端化、分层化、绿色化之路是有巨大的市场空间。
(二)发展高端品牌农业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提供方向。长久以来农业生产技术含量低、进入门槛低,所提供的农产品同质化趋向严重,产品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这进而决定了农业是一种竞争力低下的弱质产业,使得农业对农村经济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高端农业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现代农业,在生产过程中融合了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创意农业、循环农业、高值农业等诸多先进的农业实践经验,并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的综合平衡作为产业发展的目标,体现的是一种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同时,高端农业以先进农业科技要素投入和迎合需求升级为起点,以现代农业管理方法和发展理念引导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或通过提高农产品品位和质量,增加品质溢价,或通过控制农业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获得相对垄断利润,或通过拓展农业产业功能和促进产业融合,形成范围经济,表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因而发展高端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农业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和提升农业竞争力的必然方向。寒亭区在2008年就提出了建设都市农业的理念,就是要以城市区域为依托,围绕城市、依托城市和服务城市为目的,发展高度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现代化和高效益的区域性农业,打造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多种功能和较高生产力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推动农业上档升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四、寒亭区高端品牌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寒亭区高端农业发展可以在突出区域特色、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保证产品安全绿色、打造高端稀缺产品、创建名优品牌等方面做足文章,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奇”,从而保持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政府部门应加大对高端农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和支持。面对小规模农户,发展高端农业,走高附加值之路,需要政策引导和支持。各级政府应对高端农业发展提供财力支持,建立不同形式的高端农业发展专项基金,专门引导当地高端农业发展,实现分层化发展。做好高端农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要明确近期(三年)、中期(五年)、远期(十年)的发展目标,发展的重点区域安排,扶持政策的制定,种植品种布局等。
(二)适当整合农产品品牌。整合品牌资源,制定一个开放式的品牌资源共享机制。要由政府引导,逐步淘汰、合并一些规模小、素质低、效益差的杂乱品牌,再以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为载体,创立行业集体商标,建立统一的行业准入标准、生产操作规程、质量安全保障措施、经营行为规范等行业规则,实行行业自律,建立地域性农产品品牌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以整合品牌资源,打响优势拳头品牌。
(三)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工程为重点的特色农业。一是突出特色,完善规划。立足区域资源优势、传统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因地制宜制定好“一村一品”发展规划。二是强化政策扶持。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新品种推广等项目和资金,要重点支持“一村一品”村庄。三是典型示范,品牌带动。加快培植一批特色鲜明、类型多种、优势突出、竞争力强的“一村一品”示范村。
(四)提高产品品质推进标准化生产。一是完善农业标准化体系,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制度、生产记录档案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加强基地优质农产品认证和全过程、全覆盖监管。二是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构建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院所、涉农企业等多元机构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推广体系,实现科技队伍多元化、服务社会化、形式多样化。
(五)积极开展品牌运作,扩大影响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据本地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选择有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打出寒亭区的名牌,结合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认证,以优势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商标,促进优势农产品标签化流通,积极培育一批品牌农产品,逐步实现产业培育品牌、品牌促进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六)推进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一是政府和职能部门要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予以大力扶持,促进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集聚、资源共享,推进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农业整体效益。鼓励支持企业发展订单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等产业化之路,突出提升龙头企业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户就业带动力。二是拓展合作社服务领域。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参与农业经营,在标准生产、商标注册、品牌培育等方面发挥主体作用,形成产前、产中、产后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三是引导实现农超对接。推广鲜活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大型连锁超市直接与农产品产地对接中发挥好桥梁作用,为我区名优农产品拓展市场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覃多贵.北京市高端农业发展研究 [D].吉林大学.2012.6
近年来,福建省设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设施规模逐渐增大,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从上世纪80年代起,福建省相继引进和发展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大中小塑料温棚栽培技术、遮阳网和防虫网覆盖栽培技术、无土栽培等技术,并广泛应用于蔬菜、瓜果、食用菌及花卉的生产中;到上世纪90年代,福建省塑料薄膜棚、塑料薄膜大棚、连栋温室等农业设施得到了相继发展并进行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到2006年底全省设施园艺种植面积共37333.33万m2。其中遮阳棚、小拱棚面积30793.33万m2,大棚面积6266.67万m2,现代化连栋温室面积达220万m2。设施养殖场已有两万多个,其中封闭式养殖场200个,面积约15.6万m2;窗式养殖场约5000个,面积约95万m2;开敞式养殖场约1.5万多个,面积1300多万m2。其中仅2006年度福建省设施园艺面积就发展了20302.47万m2[1]。2010年福州市农业局调查,福州市设施农业面积1214.47万m2,比2009年的791.27万m2增加65%,其中钢架大棚577.93万m2,占91.2%;标准竹木大棚55.67万m2,占8.8%。福州市钢架大棚亩均效益达到7000元以上,竹木大棚亩均效益可达5000元,分别是露地栽培的6倍和4倍,设施农业效益明显[2]。以福建省大棚蔬菜种植龙头企业———福清绿叶公司为例,2008年这家公司设施栽培平均产量为150t/hm2,纯收益高达15万元/hm2。2012年福建省农业工作会议报告指出,2011年福建省新建各种设施农业大棚1400万m2,带动新建各类设施农业大棚10826.667万m2,补贴新购置农业机械19.46万台(套),安装节水灌溉微滴灌设备2400万m2,受益农户达10.09万户,带动农民投资7.5亿元。在果树设施栽培上,福建省也得到较大的发展。截止到2011年9月份,福建省果树设施栽培总面积为3627.13万m2,其中主要为葡萄和草莓,分别为776.33和850.8万m2,果树设施栽培,提升果树生产现代化水平,同时也增强果树周年生产与均衡供应能力。福建省设施农业经营模式主要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少数集中规模经营。全省分户经营的设施栽培农户中,80%以上均在自己承包土地上建设农业设施,自主经营,通过农户-经纪人(或外地客商)-市场(或公司)的市场链进行销售。国有农业企业(如蔬菜公司)以及招商引资建设的农业企业建设的现代设施农业,科技含量较高,资金投入量大,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式,已建立基地-工厂加工-市场(出口)的模式经营。
2福建省设施农业主要做法
2.1积极协调,促进土地流转土地是影响设施农业的一个重要因素。福建省各地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引导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设施农业规模发展。福清市通过村委牵头,或成立镇村中介,或网上信息等方式组织流转;长乐市通过每亩耕地年租金600元、流转服务费100元的办法,积极引导农村耕地合理有序流转[3];永泰县发挥村两委作用,积极帮助设施农户做好流转土地协调工作,解决相关矛盾和问题,促进设施农业发展。
2.2财政支持,利于设施建设
福建省在设施农业生产用水、用电、机耕道路、设施装备等设施建设给予财政支持。2009年该省增加了喷、滴灌设备的补贴;在中央追加补贴资金下达后的补充目录中也将标准配置的设施钢架大棚列入补贴,每平方米补贴7.8元,每公顷大概补贴75000元。将乐2011年新建农业设施连片面积10000m2以上,每亩县补贴1500~10000元;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冷库菇房起补室内占地面积应达1000m2以上,库房高度4m以上的,县财政每平方米库房补贴标准为30元;微灌设备起补面积连片达33333m2以上,县财政每666.67m2补贴标准为150~200元。同时整合有关农业项目资金,投入500万元(除购机补贴、县财政补助等)完善配套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的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福清市财政从支农资金中安排500万元,重点补助连片2000m2以上钢架大棚的农业企业或种植大户,以鼓励蔬果大棚连片规模发展;长乐市政府拟对蔬果大棚按福州市级补助标准1∶0.5进行配套补助;连江县拟对钢架大棚按1∶1进行配套补助。
2.3开展培训,促进农技服务
为了提高农户的生产技术水平,福建省一些科研单位、政府等定期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推广集约化育苗、大棚反季节栽培、遥控微喷灌和膜下滴灌、绿色病虫防控、水肥一体化、全程机械耕作等设施栽培技术。2010年福建省农科院通过省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等系统开展全省性主会场远程培训10期,讲授41个课程,140多位专家通过远程视频现场解答240多个问题,各地开设分会场9255场次,共培训农民85.9万人次,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技术培训平台。还有,地方政府也积极开展培训,以将乐县为例,2010年以来,全县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15期,受训1080人次,大多种植农户掌握了生产技术,有效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福清市通过969155热线开展农业科技下乡30多场次,培训3200多人次。永泰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组织农技人员组成百人技术指导员队伍,通过日常性的入户指导,把先进生产技术传递到设施农业基地。
3福建省设施农业存在问题
3.1地区发展不平衡
福建省各地设施农业发展不均衡。一些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政府重视设施农业发展,财政支持强度大,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当地设施农业稳健发展,成为农业经济新增长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但也有部分县市对设施农业重视程度不高,设施农业发展阻力重重,资金短缺,设施过于简易,零星经营,无特色优势产品,竞争力不足。发展的不平衡影响了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整体提升,不利于福建省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3.2资金投入仍显不足
设施农业已向高水平、高投入、高产出方向发展,虽然财政支出逐年增加,但目前仍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福建省设施农业发展的投入基本上由企业和农户自筹,在闽南地区有不少设施农业设施是由台商投资建成的,各地建立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或一些龙头企业中也有少量的政府投入,但所占比例不高。设施农业科研投入也存在资金不足问题。农业科研是提升设施农业产品竞争力的技术支撑。科研工作的进行需要科研经费的支持,近年来福建省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有所加强,但整体看来,政府对科研开展、科研工作的环境创造还需要进一步的资金投入。
3.3机械化程度不高
设施农业应是高效农业,体现的是高效率高效益,因此每一个设施农业园都应尽可能运用自动化、机械化技术措施。但福建省用于设施农业的装备还比较少,自动控温、喷(滴)灌设备、药物喷施设备主要应用在农业企业的连栋温室中,而农户建造的小拱棚、竹木大棚等农业机械的使用几乎为空白。目前福建省设施栽培机械化程度和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生产过程中的土壤耕作、施肥、灌溉等绝大部分作为均为人工进行,生产效率低。造成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资金投入不足。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资金困难导致农户购买设施农业机械的能力相对不足;二是机械操作问题。农户机械操作技术掌握不足,或机械生产企业售后服务缺少,让农户在购机前心存担忧或存在使用障碍[4]。
3.4标准化、产业化水平低
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化有利于增质提效,但目前福建省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还不高,许多生产管理还是以经验为指导,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农产品生产标准有待完善;二是生产标准化宣传及推广力度不足。设施农业标准化包括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设施农业设备的建设标准与价格标准等。目前,农产品生产缺乏统一标准,一些无公害的生产标准存在一定瑕疵,例如标准繁琐,增加了农民劳动量,或是制定的标准技术含量低,或是针对性不强,无法明确适用于何种设施与品种,由此导致了这些标准难以被农户接受并应用,从而阻碍了标准化生产的推广与提升。同时,全国尚没有一个设施农业设备的建设标准和价格标准,让农户对购买这些设施心存担忧。仅靠建立并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还不足以推动标准化生产的进行,加强宣传及推广力度才能让标准化生产真正落到实处。设施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投入基本上是靠农民个人或企业自行投入,表现为生产基地规模小,设备落后,零星分散,拳头产品少,产业链短,品牌不强,辐射带动能力差,产业化水平低。
3.5机制不健全、体系不完善
设施农业要又快又好地发展需要健全的机制作为保障,包括经营机制、土地流转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农业保险机制等。在土地流转机制、资金投入机制等方面福建省已初有建立,但尚不健全。部分地区存在市场定位不清,生产与市场对接错位,设施农业企业融资难,农资市场管理存在漏洞等问题。市场销售体系以及设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滞后使得农户生产与销售脱节,产品流通环节受到影响,不利于农户效益的提高。目前信息体系的不完善体现在信息总量少,针对性不强,实用性差,缺乏市场分析预测、新技术、新品种信息,准确性与代表性不高,从而导致农户生产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抗风险能力减弱。
3.6设施农业研发技术落后、管理人才匮乏
设施农业人才要求是比较高的,不但要知道农业栽培管理的知识,还要精通环境工程、机械方面的知识。但目前福建设施农业从业人员多数毕业于农科或工科,生产经营方式以个体农户为主,没有或很少接受设施新技术的专门培训,缺乏适合设施农业生产和经营复合型人才。福建省现代化农业设施生产基地中能够独立操作的技术人才不多,仅数百人,远远不能适应这一产业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也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导致设施农业经营管理效益不高,制约了福建省设施农业的发展。经常发现一些城市,领导为了业绩或者检查,建设了高规格、高科技含量的实施农业,等检查或验收过后,不懂的管理使用,就栽种一些科技含量很低、效益很差的作物,有些设施大棚甚至杂草丛生,造成极大的损失和浪费。
4发展福建省设施农业的对策
4.1发展符合福建省实际情况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
国外与其他农业发达的省份的现代设施农业各有特点,表现为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管理得当。因此,福建省要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应加以借鉴,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引进其先进的理念、技术等。福建省是农业不发达地区,且海洋性季风气候明显,每年有多次台风天气出现,年降雨量大,丘陵山地较多,平地较少,地形变化较复杂,有些区域交通不方便,各地设施农业生产条件参差不齐。鉴于福建的地域特点,在设施农业发展中,作物种类和设施类型的选择、设施结构等方面应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创建适宜的生产模式。例如设施作物种类可更多地选择热带、亚热带特色园艺植物;设施类型则注重地膜覆盖、避雨设施等小型设施、简易设施,以降低成本;大棚、温室的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设施的抗风能力与排水能力。因此,福建省各级政府在规划设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有计划性、目的性,不能盲目照搬某一国家或省份的模式,而应从战略的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找出适宜本地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形成适合福建省区域特色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4.2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发展设施农业,一次性投资大,福建省政府应该推出减化农业贷款手续等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建设高新技术项目来促进带动福建省设施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并以此激励农户、企业等行为主体参与到设施农业的建设中。在贯彻国家制定的土地政策基础上,允许农民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土地原则,进行土地的转让、互换、转包等,通过让土地自由的流转实现资源要素的充分流动,促使设施农业集中种植,实现规模经营。同时,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扶持力度,建立设施农业建设项目申报、实施、管理、监督的工作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利益保障措施和投入补贴政策,加大对设施大棚建造以及设施设备购置等的财政补贴力度。
4.3大力提高设施农业生产者素质
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来操作,才能使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得以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得以充分体现。福建省在设施农业的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极度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有些关键技术的开发管理与其他省份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为了使福建省的设施农业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使其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培养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技术、研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大力普及设施农业的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农业设施生产者的素质。政府要依托科研单位,采取集中培训、分户指导、田头示范、远程视频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民,特别是设施农业龙头企业与生产大户的培训力度,提高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通过示范带动周边农户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各级政府从支农资金中按一定比例划拨专项经费,专门用于设施农业机械化培训,切实解决好设施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技术服务问题。同时,政府要定期组织设施农业龙头企业与种植大户去先进发达地区参观考察等,帮助其开拓视野,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发挥设施农业的巨大优势与作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4.4打造品牌,提高设施农业的示范作用
设施农业一定要结合品牌战略才能取得更高的效益,不管是借牌子还是树牌子,一定要进行品牌化经营,发展品牌农产品[5],有利于拓宽销路,改变供求格局,提升产品价格。在特色农产品的优势产区发展园艺设施栽培、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山地竹林设施栽培、畜禽规模设施养殖和水产设施养殖,打造设施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批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在福建省每个县建设2~3个设施农业示范区,发挥良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高设施农业基地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设施农业示范区通过新品种以及精准施肥、精准施药、精确作业、精细管理等新技术手段和农艺措施,不断发挥优良品种、高新技术的引导作用。示范园区集科研、推广、培训等功能为一体,成为全省重要的设施农业试验、示范基地;通过典型宣传、专题报道等多种方式,发挥设施农业园的示范作用,极大调动农民发展设施农业的积极性。
4.5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没有科技含量或科技含量低的设施农业,将无法确保设施农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其经济效益也是相当有限的。只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优势、经济效益优势,从而使设施农业能走上一条快速、持续发展的道路。政府通过增加科研经费或财政奖励吸引优秀人才从事设施农业相关科研研究,并激励其提高科研转化率的方式,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为设施农业的发展奠定科技基础。因此,必须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重视设施农业相关生物技术的协作攻关,积极开展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因地制宜地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4.6建立健全设施农业增收的长效机制
设施农业要健康稳定发展,就要建立健全的机制,包括保险机制、安全监管机制、市场机制等。
(1)健全保险机制
设施农业生产受农产品生长周期影响,对市场反应表现迟缓,再加上农产品不耐贮运的特点,导致设施农业生产风险高于其它产业,故应完善相关保险机制,尽可能地扩大参保农产品的品种范围,完善融资担保机制,如组建相关的担保公司或引进期货机制,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健全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管机制
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设施农产品的农残超标问题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就在于零星分散的生产模式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有效监督,农产品生产安全的监管机制不完善。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政府应落实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农产品生产安全监管机制。对投入生产的农药、肥料等农资产品进行监督管理,出台高毒高残留农药全面禁止或限制销售与使用的具体规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以及质量追溯体系,真正做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建立健全市场机制
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中,我国的农业逐渐地纳入市场经济的轨道,市场机制、经营机制的建立健全应建立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之上。可通过建立公平合理的利益联接机制,让企业与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以农民为企业提供农产品原料,企业为农户提供农产品加工、销售及其他社会化服务或是农民以资金、土地、设备、技术等生产要素入股的方式实现一体化[6],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设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设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多元化资本支持体系,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采取多种方式投资设施农业。目前,促进设施农业增收的机制还处于持续探索阶段,各项机制的健全还有待于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创新的思路。
都市休闲农业是进一步开发农业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使第一产业具备第三产业的性质,提高农业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近年来,休闲农业在我国发展迅猛,到2006年,在“中国乡村旅游年”的影响下,全国休闲农业特色农户(农家乐)已发展至150多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至12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年接待游客7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达900亿元左右。休闲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这种大背景下,2008年,重庆也启动了“乡村旅游年”,为重庆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渝北区作为重庆主城九区之一,它既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又有众多的人口,连年的经济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呈大幅提高,加上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延长休闲时间等政策的出台,使得人们的休闲旅游娱乐欲望和能力大大增强,可以说孕育着极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如何深刻认识都市休闲农业,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渝北区特有的都市休闲农业资源优势,开发、培育都市休闲农业市场,制定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是当前急需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休闲自然条件舒适
渝北区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农作物播种面积达7798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植被种类繁多,山地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水系比较发达,除了被长江、嘉陵江环抱外,还有众多江河支流流经该区,为休闲农业增添了灵气,是度假休闲的最佳场所。渝北区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云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与主城其他区相比较,渝北区常年平均气温较低,具有优越的气候舒适度。渝北区尤其是其乡村地区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人们休闲的理想之地。较为明显的气候互补为主城区市民休闲度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该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二)休闲农业资源丰富
渝北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近郊农业大区,具有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先天优势。渝北区是重庆市较早发展农家乐的地区之一,从1997年至今已有几千余家,形成了以两路鹿山村、玉峰山镇以及统景、张关风景区为代表的农家乐。现在渝北区政府又要高标准规划建设2个旅游特色镇、4个旅游特色村、100家特色农家乐,其中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四朵村花”,即“天然氧吧”玉峰山镇玉峰村、“生态梨园”茨竹镇梨园村、“溶洞风景”洛碛镇老君山村、“绿色乡村”兴隆镇徐堡村。这些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资源为渝北区开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渝北区是重庆的北大门,距渝中区仅23公里。它不仅是重庆大都市扩张拓展的重要区域,也是都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在重庆主城核心区2000多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渝北区占400多平方公里,在主城九区当中名列前茅。渝北区还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结合部,是重庆“点、圈、线”区域布局中“圈”与“线”联结的重要地域。渝北区也是未来的重庆行政中心,目前已有70多家中央驻渝单位和市级行政机关入驻渝北区。此外,渝北区境内水陆空交通体系完善,不仅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交通,而且其立体的交通优势还可与长江黄金旅游线、乌江画廊等顶级旅游线路合作,联合开发更多休闲产品,开辟更为广阔的休闲市场。
(四)经济基础强劲
近年来,渝北区经济发展迅猛,区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中,已连续四年位居“都市发达经济圈”第一。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46亿元,同比增长23•1%,总量居重庆主城九区第三位,增速居第一位。农业总产值达到18•08亿元,农业增加值为12•66亿元,农业生产投资652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45亿元,增长24•5%,连续六年居全市第一。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区已明显呈现出南、东、北三大片区和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三大片区具体指以发展奶、菜、花“三色农业”为主体的南部片区;以旅游观光业为龙头,以优质柑桔、笋竹、榨菜、蚕桑为支撑,以优质粮油生产为基础的东部片区;以生态农业、优质伏季水果、草食牲畜为主体的北部片区。三大经济带具体指御临河流域的优质柑桔、笋竹经济带;渝邻高速公路渝北段的生态农业经济带;210国道的优质伏季水果经济带。在全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已基本形成了奶、菜、花、果、草食牲畜、旅游观光等六大优势支柱产业,这为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很高的起点,使以后的发展会更快、更顺。
(五)发展机遇难得
重庆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国家城乡统筹信息化试验区,是内陆首个开放型经济的“试验田”。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优惠政策渝北均享有。特别是总书记2007年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将重庆的定位提升为国家战略,使重庆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吸引力大幅提升,成为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一小时经济圈总体战略、圈内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及渝北区良好的城市综合功能,将显著提升渝北区在全市的战略地位。渝北区占全市主城拓展区面积的17%,空间拓展优势更加凸显。随着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扶持战略,渝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结构调整都将会得到极大的促进。虽说三峡库区蓄水,水位上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滨水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与此相关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被催生,届时,都市休闲农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将更加丰富。
三、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不利因素
(一)农村劳动力空心化显著
2007年,渝北区在外务工的农村青壮年已超过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0%左右。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也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农村青壮劳动力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现象明显,这极不利于当地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休闲项目单一
目前,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是“农家乐”,活动内容大多局限在吃、饮、棋、牌、唱等初级阶段,可观、可游的项目不多,可参与体验的项目更少,文化内涵深的项目几乎没有。此外,由于宣传力度不大,销售渠道不畅,知名度不够,认知范围大多局限在周边地区,都市休闲农业产品未形成品牌,还产生不了品牌效应。
(三)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
渝北区对外交通的通达性在重庆主城区中优势明显,但是涉及到各镇、各村的道路则存在“只通不畅”、“通路不通车”等状况,大多数村级公路不具备开通客运车辆的条件,通畅率仅为5.8%。除城区与几个知名景区外,其他区域尚不具备旅游接待能力,农业产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大多也不具备接待过夜游客的能力。(四)城市化所构成的威胁重庆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带动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对农业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城市对郊区农村土地的不断占用,城市强势文化对农村弱势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与侵扰[1];二是城市发展对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坏;三是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污水的增加和未经处理地排放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四、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探讨
从上述对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的分析来看,渝北区已具备了全面启动休闲农业的内外部条件,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使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可持续性[2-3]。
(一)阶段性发展战略
在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应实行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在这一阶段,完全由政府筹备,并邀请企业参与,使休闲农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为此,政府首先要成立相应的休闲农业管理委员会,并制定科学的行动以及发展规划,扩大都市休闲农业的影响力,为市场化运作做准备;在成熟阶段,可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战略,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可以优势互补。市场运作战略将是都市休闲农业的最终阶段,在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同时,企业要充分发挥活力与优势,积极参与竞争,不仅节约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增进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收益[4]。如今的旅游产业已不再是过去的“无烟产业”,因而,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渝北区休闲农业资源比较丰富,但节假日期间可有效供应的品种还很有限。另外,节日期间景点环境破坏严重,这说明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配套工程的建设中,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树立大环境意识,走一条长久发展之路。
(二)市场开发战略
1.目标市场战略
针对我国城市居民正处于旅游消费初期阶段,消费标准还不高,因人口众多,消费总量仍然很大的特点,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战略应立足于主城区的城市旅游消费者,同时争取周边地区以及外地的城市消费者,采取差异性营销策略,开发以中、高档为主的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5]。
2.营销策略[6]
第一,全方位进行渝北区域形象传播。区域营销的复杂性和区域形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多主体参与渝北区形象推广传播战略的必要性,这就要求在形象推广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务必要紧密配合。另外,从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的自身利益出发,也需要在地方营销管理和区域战略形象管理中建立合作关系。
第二,应用多种媒体进行区域形象传播。可以借助一些大规模的公众活动(如重大的体育赛事、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博览会、民间节庆活动等)所具有的间接广告公关效果,提升渝北区的知名度。
第三,实施强势营销策略,对重点区域形象进行提升和推广。针对渝北区地域较广阔,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人口呈大范围分散、小范围集中的特点,其区域营销和形象推广必须采取“重点突出、强势优先、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策略。从战略地位、资源特征、交通条件、市场潜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对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统景所属的东部片区等中心地带进行重点包装和推广。
(三)精品发展战略
渝北区农业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开发的景点也很多。但是由于前面所论及的诸多不利因素,并没有太大的知名度。因此,应针对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打造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精品,塑造渝北区休闲旅游的全新形象。相观研究认为,近城观光休闲农业地可形成两个密集带:第一密集带为10~49km,第二密集带为60~89km。而渝北区恰好可形成这样两个密集带:其一为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一带;其二为统景、印盒所属的东部片区一带。可根据这两带具有的丰富的物种资源,不同的经济资源条件,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充分挖掘区域潜力。重点建设白云山—多宝湖山水探奇休闲区、兴隆—茨竹山地农业体验区、卫星湖—华蓥山湖光山色休闲区、两岔湖—团丘湖滨湖农家休闲区、大盛湖—老君山渔家生活体验区、草坪—统景—印盒观光农业与养生休闲区、石船—张关—龙兴田园休闲观光度假区、石坪—玉峰山温泉与山地运动康体区、回兴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区九个休闲区。逐步形成以民俗体验游、野外生存体验游、动物亲近体验游为主的生活体验系列、各种农园、果园、花园的观光游览系列、休闲度假系列、康体保健系列以及休学度假系列等旅游产品[7]。
(四)科技化战略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渝北区实施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来看,必须考虑加大科技投入。不仅仅是因为科技能提高农业的产量,还在于高科技的农业作业也是吸引游客眼球的亮点。坚持“科技兴旅”的方针,将高科技和普通科技共同融入到农业和旅游业的各个层面,一起为休闲农业服务;提高全民的大旅游意识,特别是领导和企业员工的“科技兴旅”意识;成立旅游发展的专家智囊团,为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水平尽力;实行休闲农业管理的现代化和电脑化;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技术;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健全区内的旅游信息系统,在各集散地设立旅游信息服务中心[4]。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战略
资金瓶颈是制约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渝北区政府应按照市场经济导向的原则,拓宽筹集休闲农业发展资金的渠道,采用政府对休闲农业导向性投入和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模式,积极鼓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组织参与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其他相关休闲农业业务的经营活动,为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稳定而充足的资金。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制定一系列发展旅游的特殊优惠政策,通过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与个人一起参与,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一起上,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吸引中外投资者共同参与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相关企业的改革,通过优势互补与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和整体素质。同时,对重点片区以及重点休闲区的企业进行整合包装上市,组建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壮大产业规模,带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六)经营管理战略
针对国家农业局下设休闲农业司的这一政策,应尽快建立起休闲农业区行政管理的复合管理战略模式。行政管理的复合管理模式是近年各地旅游景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成功实践。在这一模式中,休闲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发权与保护权对外统一、对内分离。休闲区管理机构既是休闲区所有权代表,又是休闲区经营主体;既负责休闲区资源开发,又负责休闲区资源与环境保护。但在休闲区内部,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开发职能与保护职能由不同的部门或机构承担。其管理机构都与当地旅游局合并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在承担休闲区的经营管理职责时,还负责管理当地旅游业,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旅游休闲区实行非企业型管理,经营主体是休闲区管理机构;但同时,休闲区管理机构与当地旅游局合并,使得休闲区管理机构不但要负责景区的经营管理,还具有当地旅游市场管理的行政职责[8]。同时,应设立专门的休闲农业协会,把休闲农业发展的各领域推向市场,实行“谁投资、谁受益”。渝北区是重庆市的农业大区,政府可从税收和土地审批角度给予开发者优惠与限制,激励有条件的地方走休闲农业产业化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