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5.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上册地理知识点(二)
1.人口与人种
①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的。
②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密度表示人口疏密的程度。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某区域的人口数(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该区域的面积(平方千米)
④人口稠密地区: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⑤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
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
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⑥从16世纪中期开始,欧洲殖民者开始掳夺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
2.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①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汉语: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
俄语:俄罗斯
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
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
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
2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
主要分布地区:中国、东南亚等
3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4伊斯兰教徒称为穆斯林。伊斯兰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5基督教——教堂;伊斯兰教——清真寺;佛教——寺庙。
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①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②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③乡村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④目前,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⑤在全年炎热多雨的热带,乡村聚落中常见双层木楼或竹楼(高脚屋或高架屋)
在热带沙漠地区,当地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
上册地理知识点(三)
1.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2.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
3.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4.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6.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7.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关键词: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
一、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新课标对历史课程性质的一种解读,也应该成为历史教师对历史教材的一种解读。江苏省特级教师尤克光说:“历史教学并不显赫一时,但却永远存在。”由此我知道了自己身上的重担,特殊的历史感凸显了在历史教学中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历史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21世纪的挑战。
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贯穿于中学历史教学活动中。“人类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在这种国际形势背景下,如何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传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就成为历史教育不能回避的问题。”这是历史新课标在前言部分的开头着重指出的问题,是每个历史教师都应引起重视的问题。青少年时代是思想意识形成期,如果学生在这个时期能够受到足够多的爱祖国的教育,那么,在他们的思想深处甚至是潜意识中都会存在热爱祖国的意识。只有爱祖国的人才是祖国建设真正的人才。在每堂历史教学活动中都能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我觉得是最难能可贵的。“逐渐了解中国国情,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作贡献的人生理想。”这是新课标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要求之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越来越觉得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已经高于一切教学目标。中国古代文化底蕴博大精深、成果灿烂辉煌。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认
识祖国在历史上的伟大成就,进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
豪感。
重视热爱家乡的教育。一个不爱自己家乡的人,他会爱祖国吗?爱家乡是集体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表现,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课堂结合乡土教材适时进行爱家乡的教育。如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春秋战国纷争”一课时,可以拓展我市盱眙县有个管镇,鲍集与管鲍分金亭的故事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可这个现象,又有几人深思?我认为,历史教师应该“以古为镜”,有责任加强热爱家乡的教育。
二、指导学生总结学史方法
历史是一门博学的科目,学习方法常常因史而异、因人而异。所谓“有法但无定法,得法贵在自得其法。”学生的素质、潜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善于“自得其法”上面。教师应在历史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自得其法”,帮助学生多积累学习历史知识的各种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常见的学史方法主要有:知识归纳法、提炼重点要点法、重组知识结构法、探究新角度法、制作图示表格法、编歌谣口诀法等等。如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一课时,每学完一个知识点都可尝试让学生归纳小结其历史作用;指导学生用绘制结构图、画漫画等形式记住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指导学生用列提纲、绘制结构图或编歌谣的形式理解记忆秦巩固、维护统一的措施,让学生时刻沉浸在自得其法的成就感中。
三、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老师,历史课有着先天的优势,教师只要精选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即可。如教学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王扫六合”一课时,以古代英雄导入“学习小英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评出“学习小英雄”历史学家、“学习小英雄”政治家、“学习小英雄”经济学家等荣誉称号和英雄团队,并当场总结表彰,这不仅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竞争能力。
以穿越主题去了解:“秦王扫六合”进入课堂教学活动;通过小品剧表演弄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通过故事弄清秦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焚书坑儒,北击匈奴筑长城,南修灵渠等措施及其作用;通过探讨“秦始皇所采取的措施中,你有不赞同的吗?”认识焚书坑儒、修长城等措施的负面影响。这些教学方式的设计方案都是学生喜欢的,能使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动起来,增强了课堂的有效性。此外,自由质疑解疑的方法也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找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历史教学活动中,要时刻以新课程理念为根基,以爱国爱家教育为基调,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坚持史论结合的原则,力求历史课堂科学性、思想性和生动性的有机结合,堂堂课都刻画在学生的心里,真正做到为了培养人才而倾情
一、精心设计导语,吸引学生“上钩”
课堂导语是一节课的第一环,导语能否吸引学生,能否抓住学生很关键,虽然仅仅是几句话,但我认为导语设计好了,代表着这节课就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因此,每节课我都精心设计导语,常用的导入方式有多种,如:故事导入、成语导入、歌曲导入等。故事导入最直接,能激起学生的兴趣,针对不同课节内容讲一个相关的历史故事,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把学生的思维带到久远的历史中去,不仅吸引了学生,还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奥秘的信心和勇气,如讲“三国鼎立”一课,问同学们想不想听“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学生顿时兴趣大发,个个聚精会神,老师神采飞扬地讲,学生静静地听。歌曲导入也是很有效的一种方法,音乐嘛!令人陶醉!课前放上一首歌曲,一开始就让学生走进愉快、轻松的环境。如讲“改革开放”一课时,先播放“走进新时代”这首歌,在高亢激昂的旋律中,把学生带到了意气风发的创新的新时代。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主人”的快乐
为适应课改要求,课堂上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积极开发和利用学生自身的能量,让学生做真正的“主人”,体验学习的快乐。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课堂上采用了“学生阅读归纳,教师重点精讲”的教学方法,即给学生一定时间阅读,找出自己认为的重点知识点,小组讨论、确认在阅读过程中找出疑难问题,汇总后向教师质疑,老师做最后的重点精讲,这样,所有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既发挥了学生的能动作用,有培养了学生归纳分析的能力,更节省了大量时间,时间长了,很多学生都可以作为“小老师”,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寓“学”于“乐”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成功了一半。为了让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在课堂上经常创设各种情境,使干瘪枯燥的文字内容为生动有趣的故事、小品等,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如讲到世界历史上册《新航路的开辟》时,我设疑:“为什么西方人要开辟新航路呢?同学们愿意听个故事吗”?学生们个个瞪大眼睛,迫不及待地听我讲起《马可?波罗行纪》的由来,我讲得生动有趣儿,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儿。再如讲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大变革的时代》一课时,说到商鞅“立木为信“的故事时,让学生即兴表演小品,谁来扮演商鞅?谁来扛木杆……学生对每个角色都兴致勃勃,几分钟内完成了表演,课堂活跃而热烈,学生们高兴极了,下课铃已响,大家还沉浸在故事的情境中。
四、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让历史融入生活,让历史感动生活
我认为学生学历史不仅是学书本,更主要的是把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曾经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回归现实,让现实明鉴黑白与真假,从中受到教育和鼓舞,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感动先进,控诉罪恶,让历史课堂有血有肉,让历史巨轮在新的时代,新的时期劈波斩浪,激励人们前行。如讲到“”,唤起学生对日寇的憎恶之情,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努力学习,敢于拼搏,为洗刷国耻而再现当代中学生的风采。
五、以微笑面对学生,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转变传统教育中教师“唯我独尊”的师生观,构建新时代的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教与学的积极作用,老师和学生做朋友,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把老师当亲人,当朋友。我一贯地以温和的目光对待学生,鼓励、激发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求异思维,在课堂上,学生没有顾虑,没有胆怯,师生互帮互学,平等交流,其乐融融。为了让学生毫无顾忌地学习,我一直坚持谁说的对听谁的,我不轻易批评任何一个学生,更不用说讥笑、讽刺、挖苦了。有问题一起讨论,一起商量,学生犯错误,和他们讲道理,论情理,以情服人,以理服人。教师做到了这些,学生们也深深体会和理解,愿意上历史,愿意学历史,也正是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了我教的热情,更唤起了学生们学的激情,历史课堂活跃而充实,学生们想往而企盼。
一、找准合适的疑问设置点
1.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培养学生分析历史发展的纵向联系之能力。例如在讲授《俄国十月革命》一课时,由于该课是世界历史下册第一课内容,如何使这课内容与上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是该堂课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上册历史书学习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②“资本主义形成了怎样一种局面?(“一统天下”)。③“无产阶级有哪些挑战资产阶级的行为,结果如何?”(英国的运动、巴黎公社;结果都失败。)“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俄国十月革命。”“为什么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俄国取得成功呢?我们一起来探讨。”——由此引入新课。这样的提问,注意了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使俄国十月革命不致于成为一个割裂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在脑海里有一个整体的概念。
2.在历史与现实相联系处设疑,培养学生用已学知识分析现实之能力。例如,在讲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笔者认为学习本课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记住多少历史知识、记住多少数据,而是通过历史史实教育后人,使学生从中得到启示。因此,新课结束前,教师先列举一战的一系列数据:历时4年零3个多月、参战国31个、卷入人口超过15亿、伤亡人员3000多万、经济损失3400多亿美元等,然后向学生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什么启示?”通过对战争危害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发展经济、加强合作的进步意识。
3.在总结概括之处设置疑问,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和归纳、概括能力。例如,在讲述《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一课时,讲到“欧洲的联合”时,笔者设计这样一个问题:“19世纪以来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有何启示?”在学生讨论之后,引导学生回顾:“19世纪末,围绕英德矛盾、法德矛盾等展开斗争,并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英法赢得战争却输尽了财富,西欧因此衰落,美国坐收渔翁之利;20世纪中期,由于德意日法西斯的入侵,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战败,欧洲作为主战场,破坏严重,西欧各国从此一蹶不振,唯美国马首是瞻;“欧盟”成立后,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学生通过对西欧各国由分裂斗争到合作发展、由经济衰弱到经济腾飞的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得出的启示是: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当然这一启示同样指导着现实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如此,人与人之间应该互助互爱,这样才能互惠互利。”
二、选择恰当的提问方式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恰到好处、巧妙使用,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
1.激趣性提问经常听到很多学生反映:历史课是睡觉课。的确,在初中,历史课一向不被重视,再加上历史课本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学生听来就索然无味。若教师能抓住契机巧妙地设计问题,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新课导入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投影“地球村稚语”(分别以墨西哥、中国、阿根廷的三位小孩的话语描述发生战争的原因),引入问题:“世界上为什么会有战争?”学生看到这三位小孩对战争略带幼稚却又不无道理的分析,立刻兴趣盎然。有同学回答“因为钱”、“因为有人总想得到别人的东西”、“因为大家想要得到共同的东西”。教师总结:“所有这些可以归纳为‘利益’。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一场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2.鼓励性提问有时,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难度比较大,如果直接提问可能会使学生丧失信心,降低学习兴趣。这时可以通过深题浅问,曲题直问,一题多问等方式展开,这就是鼓励性提问。例如在讲述“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时,由于初中生的知识储备和理解水平有限,这时,就可以通过一题多问来解决。可以设计一张表格“一战前,美德英法工业产量在世界所占位次及所占殖民地位次比较表”,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①表格反映了什么问题?(国家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出现了不成比例的现象)②这一问题会产生什么影响?(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激化)③矛盾的实质是什么?(争夺霸权和殖民地)④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这样像剥笋式的提问,问题的答案就水到渠成、不言而喻了。
3.发散性提问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如果能在课堂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这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例如,在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你认为谁该为这场战争负责任?如果你是杜鲁门总统的高级顾问,你将对美国投放原子弹持什么意见再如:在讲授《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走的是哪条路线,途经哪些地方?等等。
三、遵循提问三原则
1.分层原则与保护原则并举由于智力、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学生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个体差异。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尤其要关注性格内向或学困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努力尝试。教师要考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提问中找到自己的价值,体会成功的快乐。例如:在课堂提问时,可以让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多回答一些记忆性或展示性提问,而让能力强的学生多回答综合理解性提问。另外,还有一些理解能力差、记忆力也不行的学生,他们可能在课堂提问上从来都没回答正确过,教师也从未有机会表扬过这部分学生。那么,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检测性提问,如新课过程中某个知识点的识记,可以让记忆好的学生先回答,一连提问好几个学生,估摸着那些记忆力差的学生也能回答上来了,再让其回答,等该同学回答正确了及时予以表扬。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增强了,学习历史的动力也更足了。尽管,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有时会有“违”常规,教师也应该善于保护他们“幼稚”的想法,从学生的回答中,看到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予以保护和培养。
2.准确原则和精炼原则兼顾课堂提问要有明确的出发点和针对性,问题要恰当,准确无误,精益求精,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不仅本身要经得起推敲,同时还得强调组合的最有效,就是问题与问题之间有联系、有层次,力争使教师设计的每一个问题组成一个有机的严密的整体。让学生解答这些问题时,既理解和掌握知识,又得到严格的思维训练。尽量避免一些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诸如“懂了吗?还有不会的吗?找到了吗?”等无效问题。
关键词:历史教学;教学特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1-035-1
一、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4、15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如讲《》一节,教师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二、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
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
新教材的编排基本上以时间为发展顺序,两课之间的联系,特别是同一单元、同一主题之间两课的关联是非常紧密的。教师在上课时,应该通过这样一种内在的联系,在复习上一节课内容的同时,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探究。如讲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一课导入时,教师可提问:俄国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列宁、斯大林是如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他们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借鉴?有哪些教训值得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在回顾上一课的同时,自然而然地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一堂课中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
一堂课之间的历史知识的联系是必然的,以这种联系来贯穿全课,使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系统性掌握更加牢固。如讲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时,按时间顺序把二战后五十多年以来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分为五个阶段:(1)20世纪五六十年代;(2)20世纪七十年代;(3)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4)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5)20世纪九十年代。各个阶段美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原因,培养学生独自思考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弄清美国经济发展变化的大致情况,培养学生用经济常识去观察经济现象,认识经济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新经济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感知世界科技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的能力。
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前两点教参上说明较多,而这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三、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
肖老师抽到的课题是《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本节课是初一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的第十四课。“战”与“和”两种方式都促进着中华民族的融合,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合作构成历史的主流。秦汉时期各民族的联系加强,民族关系初步繁荣,很好地反映了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这一主题,其前承汉朝的大一统与两汉经济的发展,后启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在本单元中地位重要,也是整个古代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教材的地位分析、历史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在本课的教学中肖老师始终遵循了以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元互动(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对话生活)为手段;以自主、导学、合作、交流、练测为形式,做到“导而不牵”、“活而有序”,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历史知识、汲取历史智慧,在感知中感悟历史,在熏陶中受到教育。按照这一理念和思路,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扎扎实实、精彩纷呈。
一、精彩导入,引人入“境”
新颖、巧妙而又实用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节课我们准备了3个导入。一是利用Flash《昭君出塞行》;二是利用雷佳的MTV《落雁·昭君》;三是长城的图片导入。动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最终选定第一个方案。这段Flash动画,画面清晰,音乐轻柔,更关键的是突出了这节课的重要历史人物——王昭君。上课之前播放了这段Flash,会场立刻安静下来,学生和听课的老师被优美的意境吸引住,随后老师抛出问题,引出人物王昭君,由此自然地导入本课。这样的教学情境,渲染了气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二、板块整合,环环相扣
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思维特点和文本逻辑关系。在备课时,我与肖老师共同探讨,将教材整合为“说崛起”“忆战争”“唱和平”三个主题板块,打破了以往过于僵化的模式,使课堂生动起来,更直观地再现了历史,教学过程自然流畅,历史线索清晰明了。在教学过程中,用比较分析的方法,让学生正确理解汉族与匈奴族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战”与“和”。匈奴南下破坏了人民的正常生活,是掠夺战争,是非正义的。汉武帝的战争解除了匈奴的威胁,为西汉的大一统局面做出了贡献,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各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同时主题板块过渡语言设计清新流畅,富有感染力。“说崛起”和“忆战争”两个板块之间的过渡语为:“这正是‘单于英武觊中原,西汉求和觅宁安’。堂堂的大汉王朝这时也只能忍气吞声、委曲求全。然而西汉的和亲并没有带来真正的安宁。匈奴仍然经常南下掠夺,严重威胁到中原王朝的农业经济。而且这关系到中原王朝的脸面问题,实际上是民族之间的仇恨,西汉到汉武帝时已经非常的强大,已经有了同匈奴叫板的资本。为改变这种屈辱的‘和亲’局面,汉武帝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毅然决定反击匈奴。”“忆战争”和“唱和平”两个板之间的过渡语为:“‘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反击匈奴的胜利使西汉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文明的发展。但是民族怨恨仍然存在。此后,有一位人物为汉匈之间化干戈为玉帛而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她成为了千古传颂的和平使者。”
按照这三板块的顺序,个个击破。整堂课安排紧凑,好似用一根漂亮的绳子串起一串美丽的珍珠,得到了多位历史老师的一致好评。
三、自主学习,授之以渔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历史新课标的要求之一。同样是自主学习,被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与主动探索发现、快乐学习,其学习效果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尤其是对初一学生更为重要。在第一次说课时,确定在本课第一目关于“匈奴经济的发展”部分向学生介绍了标注法——就是要把知识序号化、要点化,并以“畜牧业”为例讲解,随后让学生标出第二点和第三点,教师巡视指导。在第二次修改时,为了更加直观地展示学习成果,我和肖老师商定用投影展示学生标注的内容,然后简评并与全体学生对照标注的要点。课堂上与我们预设的一样,整个学习过程细腻生动,学生知识构建水到渠成。标注是历史学习中最重要的方法和习惯,类似的学习方法指导要渗透到平时的学习中去。掌握了学法,学生就自然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四、资源延伸,拓展思维
新教材内容较少,单纯地用教材,教学内容就显得单薄,学生历史视野狭隘,不易理解历史。因此在指导肖老师备课时,确定在对教材进行深入挖掘的同时,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方式补充相关的史料,然后以这些史料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感知感悟历史。这样既大大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拓展了思维,又有效地深化了课本主题。如:以播放视频的形式,将教材内容偏少的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的过程娓娓道来,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使学生增强了对漠北战役的直观感受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补充:经过漠北战役,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卫青、霍去病胆识过人、英勇善战,一生先后多次率兵出击匈奴,立下赫赫战功,深得汉武帝信任。汉武帝为了表彰霍去病的功勋,在长安给他修建了一座豪华住宅,并问他是否满意。霍去病坚决地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然后提出问题:卫青、霍去病有哪些高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从而引导学生感悟:卫青、霍去病感召人的不仅仅是英勇善战,更是满腔的爱国热忱。
五、知识小结,画龙点睛
课堂知识小结是历史新授课必不可少的环节,是教师指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等方面系统回顾的过程。及时归纳所学历史知识,是探求学习规律、教会学生融会贯通的重要手段。肖桂勋老师讲完《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后,利用板块式重新组合整理了本课知识:
这一课堂小结不是单纯罗列知识点,而是对历史规律和知识间内在联系的揭示。学生更明确了西汉时期民族关系的整体线索和历史规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情理统一,认识升华
历史课的一个重大功能就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将“死”的历史教“活”,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在学生心里激起涟漪,就应避免空洞而乏味的说教。在备课时,我们在遣词造句上狠下工夫,努力使叙述的语言生动、鲜活,有血有肉。在本节课结束时,肖老师在《爱我中华》的背景音乐下,做了这样的总结:
历史上各民族间有“战”有“和”,但民族友好和平交往始终是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主流。正是各民族之间的“战”与“和”,我国的历史才能曲折向前发展。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今天,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民族互助已成了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五十六个民族已成为和睦的一家。“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让我们珍视民族团结,共同去谱写祖国美好的明天!
这一课堂总结将整堂课推向了,学生在肖老师抑扬顿挫的情感宣泄中受到了熏陶,领悟了所学内容的情感基调:中华民族以和为贵,民族友好和平交往始终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流。做到了历史与现实结合、情与理的高度统一,并使这些认识升华为指导学生行为的准则。
以上是在指导肖老师备课过程中和课堂教学中呈现的优点。但这堂课也不是十全十美。有些问题值得商榷:
第一,教学中,教师提出了“今天的56个民族中还有匈奴族吗”这个问题,这里不能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回答“没有了”,教师还应该指出其历史发展渊源: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归附汉朝。迁到长城内外一带,与汉人杂居,逐步融入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之中。北匈奴多次南下攻掠东汉边郡,被打败后,大部分西迁。4世纪,匈奴人出现在东欧平原上。
第二,汉族和匈奴族、西汉政权和匈奴政权,两组概念不可混淆。
第三,在引导学生回顾汉武帝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教师设计的知识框架为:
关键词 历史教学;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农村中学的孩子,大多数为寄宿制,学校是他们学习的主要场所,他们一天的学习和生活基本上学校以课表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家长能给他们提供的也只有必需的学习用品和中考科目所用的学习资料他们没有课外书籍可以阅读。因而要想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历史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就显得更加重要了。而历史教材中的图片资料丰富,如果用好了这些图片资料对于学生理解历史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村中学的孩子,天真、活泼、率真,他们不矫情,不做作,喜好都写在脸上,教师只要抓住了他们的这一特点,巧妙地进行一些有静有动活动,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上入手,很快就会赢得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喜爱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一、有利于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我们要根据历史学科和学生的特点,在历史教学当中,恰当地尽量选取一些与教材密切相关的趣味性强的史料如图画,图表,挂图、表格、幻灯、录音、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的直观教学手段,能改变历史教学中只靠单纯语言讲解的教学方法,打破教师“两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这既可以调动学生的注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增强知识点对学生大脑的刺激,使之印象深刻,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述“旧石器时代”时,课前我要求每位学生带一块石头,上课时请学生自己拿出石头,发挥想象,自己手中石块可用来做什么?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激起来了,接着我征集学生的想法,联系当时原始社会中,人类就是利用这些工具来捕猎、生产,最后总结出人类运用这种粗糙的石器的时代就叫“旧石器时代”。试问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有谁还会呼呼大睡,坠入梦乡呢?有谁还会左顾右盼,走神开小差呢?
又如在讲唐朝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一课时,教师可以使用“唐朝边疆各族分布图”,每讲一个民族,就示意学生用不同颜色的小纸片贴在图上对应民族的位置,并注上该民族首领及其演化后的民族名称,同时用红笔标出唐都长安,这样,唐朝与周边各族的位置关系便一目了然。利用这张图进行师生互动,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形象记忆,多数学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
再如讲《伟大战略决战的胜利》一课,讲战略反攻,人民突进中原的形势时,采用三个箭头在黑板上展现三支军队挺进中原的情况,使学生一看就明白三军形成品字阵形且像三把尖刀插向敌人的心脏,形成战略反攻的有利形势,且一下子把学生的注意集中过来。
二、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中我们最常用到的是多媒体。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能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更强的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有利于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多媒体的大信息量,大容量放大了课堂教学的“空间”,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同时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接受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如,我在讲《中英》一课时,播放歌曲《公元一九九七》:“一百年前我眼睁睁地看着你离去……”,同时画面出现《英国割占香港地区示意图》、1984年《中英联合声明》签订的图片、1997年祖国的图片和今天香港社会发展的有关数据资料。然后提出问题:19世纪中期清政府为什么被迫割香港岛给英国?现在我国政府为什么能收回香港?说明了什么?以上两个例子都是通过情景资料的启发,通过古今对比得出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是由其实力决定的结论。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祖国的荣与辱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又如讲《第二次》一课,我播放了英法联军进入北京焚毁圆明园的场景,“英法联军进入圆明园经一番抢劫后放火焚烧以掩盖其罪行,其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100里,笼罩在整个北京上空,长久不散。中国人感到无比悲痛和气愤,而强盗们却在歇斯底里地狂呼‘此景奇伟’。圆明园这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英法侵略者焚毁了。”使学生产生了共鸣,一下子把学生积极注意调动起来了,侵略者那丑恶面目使学生永远难忘,更使学生憎恨侵略者,受到正义感和爱国心等思想教育。
在如在讲火药、火器发明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感悟课本上的“火箭”插图,并启发学生认识到今日的火箭发射原理,实际上就来源于宋代的火器。14世纪火药传入欧洲,改变了中世纪的战争模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打开了封建城堡,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学生也因此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突破思维定势需要创新,而创新要从学生的好奇开始。历史插图比起文字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一幅图学生观察的角度不同就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这样有利于激活课堂,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僵化的定势,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探究能力。
讲述《统一国家的巩固》这一课,可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五铢钱图”,看谁发现的信息多?在教师的引导下有以下发现:(1)五铢钱的形状是圆形方孔?(2)圆形方孔反映了古代天圆地方的观念。(3)钱面上的‘五铢’两字是篆体?(4)这种形成便于固定。(5)它减轻了重量,便于携带。(6)它节约了材料。(7)它说明古代铸造技术提高了。通过这些历史信息的收集,可以知道汉武帝进行的币制改革,采用五铢钱不仅只是行政命令,而且其中具备很高的科技含量。然后再指出推行五铢钱对西汉政府的影响?利用课本上一幅小小的插图,就能营造一定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诱发学生的探究动力,点燃学生探究的火花,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2.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许多历史特征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认知的,所以,比较和鉴别在教学中被大量采用。而教材中的许多插图恰好为历史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用插图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事物的内在特征及其本质区别。如在讲《原始农耕文化》这一课,有关于北坡人和河姆渡人有居住方式,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课本上的“半穴居房屋复原图”和“干栏式房屋建筑和示意图”,学生很容易得出两种不同的房屋构造,是由于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造成的这一结论。又如在上八年级上册第五课《画地图讲历史》这节活动课中,可以让学生观察“前清朝疆域图”、“后的地图”、“第二次后的地图”、“后的地图”及“后的地图”。通过比较这几幅图,找出他们的不同之处。这样中国近代以来列强是如何一步步蚕食我国领土的。学生一目了然,提高了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的情操和对艺术的兴趣是我们历史教学的任务之一。悠悠历史长河中,精湛绝伦的商朝青铜器、声势浩大的秦俑军阵、潇洒写意的《兰亭序》、神形兼备的《洛神赋图》……无一不是进行美育的良好直观素材。这些具体的、鲜明的形象不仅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和美的洗涤。
关键词:生本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必要性;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实践活动
生本教育是由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郭思乐教授全力倡导和推广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更加强调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探究、突出合作,这就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下面,我就先对生本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以应用的必要性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生本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以应用的必要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师的角色问题等进行转变。而且,如今新课改更加强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从而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表明新课程开始由原来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转变,而且基于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观点,它与生本教学“学生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的理念完全吻合,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生本教育势在必行。
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所以,学生创新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创新,既是学习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初中语文课堂较为显著的特点之一。而生本教育,恰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平台,给学生的思维创造了驰骋的空间,使学生由原来被动性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这种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习惯的养成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所以,学生的终身发展呼唤着我们的语文教育要走向生本。
新课程教育改革对教师本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新思想、新观念,因此,基于生本教育理念下以“开放”为主的创新教学理念就应运而生。“开放性”教学理念具体表现在教学目标的开放、教学内容的开放、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以及教学课堂的开放,它对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和教学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自身的发展也需要我们进行生本教育。
以上仅是我个人对生本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应用必要性的简单的陈述,当然还有更多其他的原因促使我们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在这里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关系我不能一一详细地列举出来,这需要广大教师去进行亲身实践和探索,以对生本教育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
二、生本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的具体策略
我们究竟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来保证生本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以真正贯彻和实施呢,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我的看法。
1.更新教学理念,促使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进行转变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教师总是强行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点的灌输,把学生当做储存知识的容器,自己一人在讲台上兴致勃勃地讲,学生则在讲台下稀里糊涂地听,这种传统守旧的授课方式往往导致我们的课堂气氛变得异常沉闷,虽然教师在讲台上讲得激情澎湃,绘声绘色,但是学生在下面则表现得若无其事,课堂效果也可想而知。导致这种教学局面发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不到重视和尊重。因此无论教师自己一人在讲台上唱的独角戏有多精彩,学生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一节课下来,既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又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把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由“主体者”变为“指导者”,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课堂上所涉及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来进行,让学生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促使师本教育向生本教育进行转变,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朱自清的《背影》这篇文章时,因为这篇文章主要以作者回忆自己当年一件往事为主线,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无限怀念以及父子之间那种感人至深、相爱相怜的感情。于是,我一改过去由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记的课堂模式,在讲课之前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他们经常会为我们做一些我们不经意的细节,而且从来不要求回报。下面,就请你们回忆一下父母为你做过让你们感动不已而且至今不能忘怀的事情,一会儿请大家轮流说一下。”学生明显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开始低头沉思,发言时也显得异常踊跃,他们的学习热情仿佛在这种强烈的情境中爆发了,在经过一番激情热烈的讨论之后,我们开始了这篇课文的学习,这节课学生明显比以前更加投入了,在正式讲解这篇课文时,学生也能做到入情入境了。这种教学方式,既做到了让学生参与课堂,使生本教育理念得以真正体现,同时也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课堂,视学生自身的活动为课堂的主要形式。而且,新一轮教学改革要求我们在教学课堂上实现师生互动、共同合作,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竞争式的教学方式,这是生本教育课堂主要教学形式之一,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变得生机勃勃,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语文课堂上适时开展合作竞争式教学。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可以设置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先生的《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我就采用了合作竞争的教学方式,以使生本教育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得到有效运用。在给学生讲解完这篇课文后,我把全班学生分为四人一组,并向学生提出了几个问题: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具体表现出了母亲身上的哪些优秀品质;课文是如何将这么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成一个整体的;课文用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这种叙事方法起了什么作用?然后,给学生十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讨论完毕后每组派出一位代表进行总结陈述,看看哪一组回答得好。一听到要比赛,学生马上进入了竞争的状态,和自己所在组的组员开始了热烈的讨论,课堂顿时也变得沸腾起来。学生在进行总结陈述时,也明显对自己的答案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这样,学生在竞争中既深化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这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课堂,才是能使学生获得充分发展的生本教育课堂。
3.借助教学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从而使他们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得到提高。”因此,在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意识之后,我们就可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对具体语文知识的掌握能力。比如,在阅读教学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运用朗读和默读的方式,使学生了解文章的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作文教学中,则注重学生思考和观察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总之,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形式的教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知识获得发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学生在这种生本教学理念下,会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综上所述,生本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方式,要想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得到成功应用并取得一定成效,并不是仅靠我们一朝一夕之功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为此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探索,以制订出适合学生、并能为学生所接受的体现生本教育理念的教学策略,从而使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变得精彩纷呈,活力四射。以上仅是我个人对生本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在此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小玲.生本语文:教学主流价值的确认和追求.作家出版社,2012.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