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规划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城市规划;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生态型城市和城市生态的建设
1.1 生态型城市
什么是生态型城市?它是指,在城市的建设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生态资源,将社会发展,经济和自然充分协调。利用自然资源,物质和信息。从而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实现合理的布局。建立生态城市,是解决目前城市化出现问题的一个最好办法,只有建立生态城市,才能使经济发展可持续,才能为人类提供一个更好地生活环境。他是一种科学的建设模式。
1.2 城市的生态建设
在建立生态型城市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按照生态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来进行。运用科学的方式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注重利益原有的生态资源,建立良好的生态型城市。使自然和人类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建设合理的城市结构。在注重保护生态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保护生态文明,我们在改造世界建造城市的同时,应该减少因为改造而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使人和自然能够和谐相处。从而建立一个有序的生态系统,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在建设中,我们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2 生态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
2.1 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下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在生态规划中,我们要把城市、乡村、人类、和自然环境当做一个统一的整体。要实现他们的和谐发展。只有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保护得到共同的发展,才可以实现。而我们建立生态城市的最终目的,就是咬是自然和人类生活共同协调发展。最终使城市发展达到可持续。
2.2 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遵循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的信息与规律,来规划、调节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而进行的规划。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其目标是:
2.2.1 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人口的数量与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抑制过猛的人口再生产,以减轻环境负荷;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要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
2.2.2 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内部比例要协调。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城市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结构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区域回旋空间。城市生态规划的目的。它是在一定的可接受的人类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使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不断的发展。因此,城市生态规划应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规划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治理、污染控制和保护,而且把当地的地球物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多功能、多层次、多目标控制的综合研究与规划,据此进行城市结构调整、规划设计、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规划建设。
3 城市生态建设中城市生态规划的重点
3.1 城市生态和谐度评价
任何城市都是在人工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城市在任何发展时段都存在着人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态”而各城市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的差异,这种城市中“人类与其周围环境”关系质量的优劣程度可称为城市的“生态和谐度”这种城市生态和谐度应包括三层含义:a.城市人类的健康;b.城市环境的持续;c.两者之间的和谐。
3.2 创建城市生态管理系统
在处理城市生活排出的污染物时,我们要根据其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类处理。还要加强对城市噪声污染的治理。实现城市环境的良好状态,是人类拥有更好的居住环境。
3.3 做好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是在对城市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土地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对城市生存、运行和发展具有关键制约作用的生态因子及其所在的空间区域;通过对城市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弹性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的用地性质、建设项目、建设强度等规定、管理和控制的区域;通过对人类聚居地生态健康分析,确定聚居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区域或人工建立的模拟自然景观区域。
3.4 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核心作用。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这些森林对于保证城市的发展及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城市生态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4.1 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或称原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
4.2 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资源是十分重要的,他是地球的净化机。它是由地球表面上的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所以我们要注重对湿地的保护。对已经破坏的湿地要进行积极地修复。
4.3 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城市中不仅要有先进现代化的建筑和工业集散地。还应该有一部分空间作为紧张生活的缓冲。这部分地带可以用于休闲和绿化。我们不能只对城市中那些广场公园作出合理的规划,而对城市周边的环境置之不理。我们应该加大对城市周边环境的合理规划,建立绿化带,使这一地区可以成为城市忙碌氛围的一种缓冲剂。这样可以使城市的建设更加完善,更加整体。而且在与乡村的接壤地带增加合理的建设和规划,对农村建设也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规划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文化
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科学和文化等诸因素的综合实体,是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长期历史演化、积累和沉淀的结果。川不同国家,不 同地区的城市,甚至同一地区的不 同城市间都多少存在着风格的差异,显现出迥然相异的城市气息,以此表现出独特的城市个性。这种城市特色是人们借助不同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体现出来的,而且是影响、形成城市的众多文化因素和城市文化内涵的最完全写照。城市规划是依据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标,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其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它是建设城市,管理城市,保证城市正常经营活动和实现城市社会发展总目标的全面、综合手段,它设计并指导城市空间和谐地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城市文化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市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城市文化是指城市市民在城市长期的发展中培育形成的独具特色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城市精神、行为规范等精神财富的总和。通常所讲的城市文化,主要指狭义城市文化,它是与政治、经济相并列的,是城市全部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它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技、教育、习俗、语言文字、生活方式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作为环境、生产和生活综合体的城市群落,就是一种直观的文化景观,具有较深厚的文化涵义。它通过广义的建筑文化形式,即建筑物、建筑空间及城市规划,来综合反映一个地域内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筑。可以说,城市景观是一种集大成的文化景观,它以城市建筑物的形式和总的规划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城市文化形态和城市价值趋向。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相辅相成
城市规划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城市及城市中人们文化底蕴最集中的折射,是城市所在地区地域文化最直观的外在表现,是一 种看得见、感觉得到的浓缩了的文化。城市景观作为时代文明进程的标记,反映着不同时期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以及社会心理需求等内容。而城市文化则是在城市长期规划的积累、叠置、提炼、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特有的性征及风格。因此,风格别样的城市
,是各时期的人们认识当时当地的地理环境,在适应并改造自然条件基础上,结合所在市镇的性质、规模、经济、区位条件等众多人文因素的产物,是合理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相处共生的规划思想,通过城市建设中自然风光、道路设置、街区布局、各种形态建筑物的组合,以及点、线、面三维空间的统一协调之安排,实现规划的风格。各时期的城市规划都离不开当时文化的指导,而各时期城市的文化又可以透过当时城市规划的结果,即现存各个层次的老城区的风格来展示,并为新时期的规划提供依据和参考,进而通过这种形式使地域文化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可以说,城市规划与城市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规划过程中重视城市文化内容的表现,并力求体现出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增强规划的生命力,将是任何时期的城市规划都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
(三)城市规划建设要与城市文化相结合
(l ) 国际大都市需要具备文化特质
现今时代,国际间日益频繁的交往和由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使各国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具有世界性和时代性。文化,对于一个国际大都市而言,是一种标志,一个标准,没有高度发达的文化,就没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多功能、多方位的中心作用为显著特点,但不管它可以在哪些 方面发挥中心作用,它必定是一个文化中心。可以说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同时也都是文化大都市。科技教育等各项文化产业、文化服务、文化品位和文化影响能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及其国际大都市地位的主要标准之一。
当今,我国一些城市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在软件硬件上还显得明显不足:城市文化设施利用不够;城市文化资源创新性有待提高;文化管理体制及观念陈旧落后;城市自身定位不明确;文化产业结构不适应大都市发展 的要求;城市布局不尽合理,功能划分不明显等等。因此,我们在未来建设城市文化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要把世界上优秀文化成果拿过来,经过消化吸收,变为我们自己的东西。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开阔人们的文化视野,培养人们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意识,也才能更好地提高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2 )历史文化传承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座城市就是一部历史,割断历史便也撕裂了现在。城市中的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见证着城市的生命历程,保持和延续着城市文化,并促进着城市肌体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赋予了人们真切的归宿感与认同感。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是文化,城市的本质功能也是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经济是城市的基 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是相对固定的,是历史、地理、人文积 淀的总和,它必须通过城市建筑这一有形的城市文化、重要的载体加以传承,需要通过城市规划这一方式将观念付诸于现实。因此一座城市的成功需要 规划的成功。因为一个有风格的城市,一个延续了城市文脉的城市,才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城市。
四 城市规划建设应具备文化的品质、品格随着全球化的到来,各国阁的经济、技术、文化等多种社会因素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使褥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渐失去自身的特色及品格,城市面貌日趋窗同。“特色危机”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城市的“特
色危机”不仅使城市内容向质化,也使城市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品质、品格。因此,城市规划建设需要加强对城市文化特质的研究,要挖掘、继承、发展每个城市的文化特征,才有可能创作出有文化内涵、有个性特色的“作品”城市。所谓城市文化品质和品格,是指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广义上讲就是城市的视觉系统、理念系统以及为系统所具有的文明程度或文化含量;在狭义上则指的是城市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所班涵的人文意识、科学理性程度及其思想的高度和艺术的深度。文化是城市品质及品格的象征,它应该是城市文化规划建设的灵魂和内在的精神。
结语:一座城市特有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风格,主导看文化建设的总体走向,渗透到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对其运作和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一个城市的独特魅力,主要体现在该城市的文 化特质上,而精神则是文化特质的核心,城市精神是基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活之上的一整套人文价值体现,一般而 言,城市精神应涵 盖公共道德精神、公民精神、时代精神、尤其是人文精神,这是城市精神的最高境界,不同城市的人文精神都会有不同的内涵和特色,从而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 品质、个性魅力及艺 术韵味。关注文化、重视文化、发展文化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城市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核合,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城市文化的建设,使其在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提高城市社会成员整体素质、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1、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建设
1.1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其科学内涵就是倡导社会的文明安全、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城市的生态建设城市的生态建设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其最终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城市生态规划上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和整体原则。
2、生态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
2.1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体现的是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它把城与乡、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天,综合空间、时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遵循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其目标是:
2.2.1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人口的数量与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抑制过猛的人口再生产,以减轻环境负荷;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要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
2.2.2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内部比例要协调。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城市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结构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区域回旋空间。
2.2.3城市生态规划的目的。
它是在一定的可接受的人类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使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不断的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治理、污染控制和保护,而且把当地的地球物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多功能、多层次、多目标控制的综合研究与规划,据此进行城市结构调整、规划设计、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规划建设。
3、城市生态建设中城市生态规划的重点
3.1城市生态和谐度评价
任何城市都是在人工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城市在任何发展时段都存在着人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态”而各城市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的差异,这种城市中“人类与其周围环境”关系质量的优劣程度可称为城市的“生态和谐度”这种城市生态和谐度应包括三层含义:(1)城市人类的健康;(2)城市环境的持续;(3)两者之间的和谐。
3.2创建城市生态管理系统
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系统,以及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的高水平管理系统,是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有力保证。
3.3做好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是在对城市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功能区等的用地规划。
通过土地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对城市生存、运行和发展具有关键制约作用的生态因子及其所在的空间区域;通过对城市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弹性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的用地性质、建设项目、建设强度等规定、管理和控制的区域;通过对人类聚居地生态健康分析,确定聚居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区域或人工建立的模拟自然景观区域""
3.4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核心作用。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这些森林对于保证城市的发展及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城市生态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4.1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
4.2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面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其生态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等,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3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和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对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共绿地等进行了组织安排,而对城市边缘地带,特别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的作用和布局缺乏深入研究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对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楚逻辑的城市系统,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总之:生态城市作为未来的人类聚居地,它的实现是个发展建设的过程,也就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以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当今城市的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人—自然整体和谐的思想为基础,对城市的结构功能、资源利用、生态关系进行社会、经济和自然的整体协调发展的调控,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一些成就,但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仍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就此问题展开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 若干问题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城市的规划建设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规划建设主要包括两方面,即总体的规划与城市的建设,做好城市规划建设,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舒适的环境。
1 城市规划建设的含义
在城市的规划和建设中,为了实现城市的经济的发展、环境资源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所做的创新工作、基础建设工作都可以视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工作。具体的说就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用尽可能少的资金,能源和劳动力,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将新科技引入作为主要手段来发展城市经济,变革城市结构。这样,不仅能够满足目前城市发展的需要而且也符合未来城市发展的要求。
2我国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规划的管理方式不合理
城市规划的执行部门是国家政府来决定与执行的。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政府部门在管理城市规划工作时很容易出现管理不当现象,根本原因是因为选择的管理方式不合理。客观来说,政府若想开展好城市规划工作使其城市化作用得以更加充分的发挥,就必须从全局考虑从高处着手采取强硬措施,逐渐将城市规划落实到各级、各部门管理工作中,加大城市规划建设层面的管理力度,既做好城市规划设计的监控,又做好城市规划建设行为的督导。但现实的问题是我国政府在管理城市规划时并没有采用以上方式,而战略战术把握不了宏观事务与具体事务之间的关系,致使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工作陷入困境。
2.2城市规划的随意性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在城市建设初期,做好城市规划工作非常重要。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规则和法律保障,在整个城市建设过程中起到支柱的作用。城市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社区及街道、绿化、娱乐设施等建设,在这些设施进行建设前都应该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规划。然而,当前城市规划较为随意,在建设过程中,建设规划随意改变,表现出明显的随意性。
2.3重视城市发展速度,忽略建设质量
一些城市在建设过程中,在整体城市化进程的引导下急于改变城市的整体形象,达到取得政治资本的目的,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形象工程、献礼工程等,片面的追求城市化建设的整体速度,忽略城市的整体规划及客观建设速度的存在,浪费了人力、物力及财力,最终导致城市化进程减慢。
2.4 城市规划工作前期目标不明确
在当今城市基础设施与社会发展速度不一致,其中交通设施建设就是典型的例子。交通拥挤是交通设施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重要体现,当然,这也受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汽车企业影响。近年来,我国的城市交通需求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城市的交通数量以及交通道路的宽度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的需要,导致交通拥堵现象极为明显。特别在大多数的旧城当中,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公共设施的不足使得城市居民的活动空间明显不足,公众的整体利益得不到满足及保证,使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2.5法律法规的保障体系不健全
城市规划建设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如城市规划的行政处罚和违法行为不协调,缺乏权威性的处罚力度。城市规划的处罚不明确,很多城市都受到政府与规划部门的双重领导,这就使得利益出现冲突,这样不仅影响了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也不利于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2.6对历史文物遗产的保护不到位
一般来讲,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历史遗留基础上的。我国很多城市在古代都是非常重要的城池,其中所保留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址也很多,甚至还有一些“活化石”,如古树等。这些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址是历史文明遗留产物,具有不可再生性。其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必须要对其进行有效合理的保护。但是目前很多城市急于向现代化扩张,对于历史文物或历史遗址的保护不到位,使得很多文化遗产遭受严重破坏,甚至毁灭,这是人类的损失,也是该城市的巨大损失。如何针对历史保护区域进行特殊城市规划以保证历史文明的延续,是当前城市规划所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3城市规划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3.1科学合理的分析
在对城市进行规划编制中,不仅要采用先进的理论方法对城市的规划进行有效的研究,还要用系统方法对其进行不断的探究,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城市在更大区域内所处的地位,对城市进行合理的定位,对科学发展的相关目标进行有效的确定,进一步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2建立生态环境的规划
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发扬、研究城市自身的特点,根据城市拥有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城市的一个或几个侧面来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有城市自身特色的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方案。将“山水城市”、 “森林城市” 、“田园城市”、 “绿色城市”等融于一体。既能够体现出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能给人们一个崭新的形象。
3.3建立城市规划行政决策监控机制
要加强对城市规划的行政决策进行控制。一是系统内部的控制,包括机关内部管理、制度建设、队伍建设;二是外部系统对管理系统的控制,包括司法监督、行政监督、人大(政协)监督、社会(舆论)监督;三是管理系统对管理对象的控制,通过一系列规划管理活动纠正决策执行时的偏差。城市规划管理必须根据决策过程分别实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从而对城市规划行政决策进行有效的指导、弥补、监督。
3.4提高城市规划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城市规划的管理部门不仅要重视法律法规的建立健全,而且要重视城市规划管理队伍的建设,培养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人才,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例如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城市规划人员培训”和“城市规划工作交流”等方式,为城市规划管理人员提供完善知识结构和增强专业技能的机会,使他们可以更好地发挥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主导作用,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同时,管理部门还可以加强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鼓励管理人员参与第二学历培养,为管理人员提供出国交流的机会,这样既可以拓宽管理人员的眼界,帮助其更新管理方法和管理观念,又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其在工作中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3.5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合理搞好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我们对城市进行规划时会涉及到许多的方面,要以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来指导城市的合理规划,在进行城市规划时我们要把握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使制定的城市建设指导方向具有前瞻性,努力促进城市的和谐发展,为构建现代宜居城市而做出指导。我们在编制城市规划时,一定要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必须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市场效益等方面来制订和实施,并且把城市的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城市功能的合理搭配。始终如一地贯彻“智慧、生态、低碳”的建设方针,营造出功能合理,生态和谐,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的城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的规划建设关系着人们的生活,建设速度越快遇到的困难也会越多。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工作从多方面分析了促进城市规划发展,解决城市规划问题的措施实现了城市规划事业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文韬.浅谈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45.
[2]赵娟.探析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办法[J].价值工程,2014,04:102-103.
【关键词】绿色城市;重要意义;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绿色城市有五大目标,即以人为本、舒适恬静、适宜居住和生活的家园城市;充满绿色空间、生机勃勃的开放城市;各具特色和风貌的文化城市;管理高效、协调运转、适宜创业的健康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城市[1]。目前,我国开始重视绿色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但仍处于积极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相应的体制机制,存在的问题较多,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因此,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的规划建设,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并加大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各项指标的考核力度,进一步优化和改善城市人民的居住关键,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性发展。
1.规划建设绿色城市的意义
1.1规划建设绿色城市是建设和谐城市的必然选择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在推进城市化进程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须引起足够重视。要以高标准对绿色城市的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城市的必然选择。
1.2规划建设绿色城市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谓“三化”,即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这三者相互统一,相辅相成。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因素,城市绿化率普遍较低,城市硬化严重,加之城乡发展失衡,给和谐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规划绿色城市建设,就是以城市发展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推动新农村建设,推进绿色城市化,实现“三化”协调发展,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城乡间的和谐[2]。
1.3规划建设绿色城市是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有效途径。
绿色城市五大目标充分体现了人们的生存需求,是城市化发展的历史选择。规划建设绿色城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观,建立舒适宜居的家园城市,保障社会各方面的高效运转,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2.绿色城市规划建设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绿色城市理念的提出与普及,我国越来越重视绿色城市规划建设,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城市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设备薄弱,功能不配套,观念滞后,标准不高等等。综合而言,目前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一个城市只有一个市中心,所有的功能设置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而忽略其它部分的规划建设与功能配套[3]。这种“单中心”造成了人口大量集中,环境恶化,交通拥堵,缺乏相应的应急机制,抗灾能力弱等,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
3.绿色城市规划建设的对策
绿色城市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提升层次,统筹城乡和谐发展。
3.1绿色城市化的理念要贯穿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
在绿色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须统筹多种因素,紧绕绿色、节约、低碳、环保这一主题,并将绿色城市化理念贯穿于城市建设的各个环节。同时,要转变发展理念,摒弃旧的发展模式和理念,积极推进,推进低能耗建筑建设,提倡环保。切实推进城市内涵的发展和城市质量的提高。
3.2大力实施绿色战略
绿色战略,就是在城市用地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保障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居住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协调,保障城市发展布局及发展的合理性。在城市建设方面,积极推动绿色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提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发展。各级行政主管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等手段,制定绿色城市建设的各项指标及措施,进行宏观调控,不断加快绿色城市建设步伐。
3.3重视城市环境建设
重视环境建设,就是要推行节能减排,提高绿化率。这要求转变发展理念,统筹交通设施及人民居住环境,对一些尾气排放超标的车辆,应采取相应措施限行,发展公共交通等等。同时,要因地制宜,提高绿化率,努力打造生态优良、景观优美的宜居城市。
3.4重视生态城市建设
在城市经济发展方面,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绿色城市规划建设不能流于形式,而是切实体现在具体行动中。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引进和发展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益优的绿色项目,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经济,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构筑强劲的产业支撑,促进都市型工业升级[4]。
4.总结
绿色城市的建设不是某个社会层面、某个群体的事情,绿色城市建设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离不开个人的付出与努力。随着科学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绿色”内涵不再仅限于资源与环境方面,而是不断扩大、不断发展,包含了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为此,“绿色”的标准和实施的目标及策略也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才能够符合真正的科学发展要求,才能算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城市建设,才能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福.关于绿色城市规划建设的探讨[J].活力,2011,(07):130.
[2]刘保奎.关于城镇化进程中“绿色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3,(10):37-38.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设;绿地功能;内容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城市绿地概述
城市绿地以其多种多样的生态功能,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过去,人们对城市绿地的作用基本仅从其装饰城区、优美环境方面去理解,而在科技进步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绿地的功能远远不止这些,我们更多的事从环境层面、生态层面、以及医学等层面去加深认识它,发现它对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的重要意义。所以总的来说,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了生态功能、游览休憩功能、观赏功能、以及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
就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来说,城市绿地虽然面积有限,但却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生物多样性载体,让城市的功能更添一层自然意义。绿地具有固化太阳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城市水循环、调节小气候、环节温室效应等作用,在城市中承担重要的生态功能;就社会经济功能而言,首先人类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类向往自然和寻求安全的本能,而人类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其具有交往的精神需求,从而决定了城市必须有最大限度的满足享受自然和精神生活的功能。城市中广泛分布的各种绿地,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增强全民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积极意识,对社会和谐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总的来说绿地为城市提供了户外活动的场地,改善了城市的景观,为市民提供了心理安定剂,维护了自然生态系统平衡,有效改善了局部城市气候,防止或减缓自然灾害和公害,限制了城市的无序扩张,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农林产品。
城市建设中的绿地规划内容
城市绿地布局
纵观我国城市绿地规划,一般可分为四种布局:一是以团块状绿地为主。块状绿地是以大小不等的地块形式分布在城市之中的,在上海、天津、武汉、青岛等老城区及小城市中,这种模式被广泛应用。团块状绿地布局合理,分布均匀,因其靠近居民区,所以更加方便了居民日常游览嬉戏锻炼等需求。但是它的规模受到制约条件较多,往往较分散,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减缓、以及调节城市气候方面而言,作用有限;二是以带状绿地为主的。带状绿地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依山旁水,将城市与水、湖、山、谷等有效结合在一起。它可以快速连接城市中的各个绿地体系,逐步形成统一的绿色网络大环境,帮助城市构建生道路,为更多的野生动物创造安逸舒适的栖息之所。另外带状绿地布局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城市局部气候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哈尔滨、苏州、西安、南京等城市均主要采取带状绿地分布格局;以楔形绿地为主的布局。楔形绿地对于改善城市局部小气候的效果尤为明显,它可以将城市环境和郊区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到一起,将郊区新鲜的空气送入市区,促进空气交换,维持生态平衡,如合肥市;四是混合式绿地布局。是综合的绿地分布格局,在我国北京、深圳等大城市主要采用此种模式。
以桂林为例,桂林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山水旅游城市,为了保护其特有的山水城市的传统布局形式,在城市绿地的布局上呈现出了一带、两江、三楔、七组团的空间格局。其中一带指的是以漓江市区段流域为基,规划建设较宽的漓江风景游览绿带,平均宽度要求需达到10m以上;两江是指在串连漓江和桃花江环城水系的基础上,对沿岸进行因地制宜的合理绿地规划;三楔是指组织形成绿楔形状,以西山、七星石、龙泉等地位基,并分头伸入市区。
城市绿地规划布局内容
一般公园绿地的布局需以居民游憩为宗旨,满足市民日常游览嬉戏的需要,所以城市各级综合性公园和专类公园的布置,要做到符合均匀分布的要求,千米均布率应覆盖到全职居民居住区。
城市防护绿地的构建需要合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交通布局等。做好城市重工业地段的绿色规划的同时,要合理设计保证交通的畅通无阻。
采用楔形绿地布局的城市,要结合楔形自身依山旁水的特征,根据当时的实际自然生态环境,合理布局。
采用带状绿地布局的城市,要考虑到交通道路的绿地设置、河湖周围的绿地设置。
采用综合绿地布局模式的城市,要考虑到城市发展及环境等各个因素,做到科学规划,和谐发展。
3.城市规划建设绿地功能——以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为例
宁强县位于陕西省的西南部,坐落在汉江源头。宁强县政府以《宁强县城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宁强县城绿化工作实施方案》为行动指导准则,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园林城市创建领导小组,主要解决宁强县城市规划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与矛盾。
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宁强县敢于走出去学习其他城市地区城市规划绿地的成功经验,并多次邀请规划专家来县指导工作,从中学习改善不足。宁强县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以自然风景与人文风俗为主要发展方针,向构建环境宜人、风俗浓厚的山水景观城市为不断努力。根据玉带河流向,科学定位县城,形成“一圈、一湖、两岸、两带、三园、五山”的完整体系,向旅游、商贸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方面发展前进。近几年来,宁强县人民义务植树尽责率达92%,植树成活率达90%,完成县城周边山坡林地绿化8000多亩,县城新增绿地面积150余亩,绿地面积近190余公顷,绿地率达到38%,绿化覆盖面积达200余公顷,覆盖率达到4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近10平方米。
结束语
城市规划绿地构建不能只一味的追求数量指标,而是要更加科学的将绿地点、线、面合理空间布局,从而充分体现绿地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的综合功能。
参考文献
关键字:城市规划;建设;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浅析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之间的关系
现如今,城市规划建设发展逐渐引领当今时展的潮流,同时现代化市场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同时,更加倾向于多元经济以及环境保护的发展,1989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主要是对人类生活环境以及生态环境进行的一种保护和改善。就目前而言,现代化城市规划发展中最主要的核心问题则是空间环境的科学合理分布,当前城市规划过程中不仅仅与政治经济文化有着直接性的影响,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将人与自然有机结合的一个特殊的纽带。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其主要的目的则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保证可持续的发展,进而保证现代化城市发展过程中有着相对较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随着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环境保护这一理念逐渐适用于我国建筑的整体发展和规划设计中,不仅仅对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节约,同时也是对污染的一种全面控制,通过对自然规律进行合理的遵循,进而实现现代化城市先进性和科学性的发展。
二、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危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发展的不断提高以及农村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大量的劳动力也向城市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又在一方面使得城市规划的压力不断增加。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垃圾的不断生成,在有形和无形之中,造成了许多的环境问题。总的来说,其大致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空气污染十分严重。空气污染是一个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是世界各国、各地区普遍出现的问题之一。事实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包含大量粉尘、氮氧化合物以及碳氧化物在内的汽车尾气被大量地排放至大气当中。如我国许多的城市普遍出现PM2.5数值不断升高,雾霾天气越来越多的空气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都威胁着人们的出行及身体健康,也极大地限制了相关行业的健康发展。
2、水污染十分严重。与空气污染一样,水污染也是城市规划建设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由于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相关用水行业的迅速发展,生活污水以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被大量排放,使城市的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另外,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监管工作还存在缺陷,监管不严、监管缺位问题致使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体中,严重污染水源。据先关资料统计,我国城镇几乎每天有一亿吨污水被直接排除河流中。严重超过了河流自净能力。我国水污染问题严重,近一半以上的城市水源达不到饮用水标准。
3、城市发展中的固体废物污染
固体废物的污染同时也是城市发展中国较为常见的一种环境危机,其固体废物主要由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以及危险废物等几种形式,就目前而言,其固体废物的污染不仅仅对我国农业用地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同时对于污染土地上农作物和蔬菜的食用者的身体健康也产生了极大的威胁。
4、城市发展中的噪声污染
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噪声污染同样也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环境危机,就我国目前的网络城市监测而言,大部分的城市居民生活中常伴有超标的噪声环境中,虽然低强度的噪音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对于人体的神经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的影响相对来说是极其的大。而高强度的噪音不仅仅将人的听觉系统加以损坏,同时也是城市交通噪音最主要的一种形式。
三、城市规划设计中环境因素的考虑方向
(1)人工环境的设计考虑。无论是城市规划这种大项目的设计,还是个人房屋的布局安排,最终都需要人去落实实施,所以,城市规划设计中少不了人工环境因素的考虑,在其设计中应该利用美学原理,参考园林建设的方法,使用高超的技术手段对城市的平面、绿化、路网规划等设计进行仔细分析,合理布置,进而达到既推动社会良好地运转又创建出美好的生态环境的目的。
(2)社会环境的设计考虑。而除了要考虑人工环境之外,还要全面意识到社会环境因素等的影响,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必定受到诸多社会环境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比如:政府部门的执行力度,行政机关的规定要求,区域规划的设计标准等都有可能对规划设计带来影响,因此,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必须加强对这些方面的考虑,尽量去满足适应这些要求与规定,协调有关部门的配合与管理,从而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更具合理、实用化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
四、城市规划中环境问题的常用保护措施
1、城市绿色系统的规划。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城市绿色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本着生态协调优先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并质量相对较高的绿地系统加以构建,对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加以确保,最后实现现代化城市绿色交通的正常运行,并对绿色系统的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的保证。对城市绿色系统进行合理性的降温处理,并将城市区域生物的多样性进行某种程度上改善,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某种程度上的稳定发展,有机的联系水系廊道、道路廊道以及配套公共绿地,并对绿地网络进行构成。
2、做好土地的规划利用
城市规划过程中,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就要对原有的生态敏感区加以保护,并对原有的地形地貌加以保持,提高对土地保护自然生态因素的认识,并将土地适宜性以及土地的承载力进行全面的分析,合理的对土地加以利用,并将土地开发的成本降低。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及时的掌握土地自然演进的规律,并对土地原有功能充分利用,对原有相对稳定的生态格局进行保持,将公共空间的数量显著增加。
3、做好绿色交通的规划
城市规划过程中,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更要对城市的交通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城市交通空间的实际需求进行确定,将不科学的交通需求进行削减,并对科学的交通方式进行确立,最终满足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的实际要求。交通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对人性化交通加以建设,并综合设计步行系统、共同交通系统、自行车系统以及人性化建设系统,并对便捷的换乘系统加以构造,将城市交通效率最大程度上提高。
4、城市绿色系统的规划
城市规划过程中,对城市绿色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本着生态协调优先发展的整体性原则,并质量相对较高的绿地系统加以构建,对人工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科学性加以确保,最后实现现代化城市绿色交通的正常运行,并对绿色系统的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全面的保证。对城市绿色系统进行合理性的降温处理,并将城市区域生物的多样性进行某种程度上改善,对城市生态环境系统进行某种程度上的稳定发展,有机的联系水系廊道、道路廊道以及配套公共绿地,并对绿地网络进行构成。
5、重新规划工业发展布局。尽管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可观的营业利润,但是随之产生的环境生态破坏问题,却是长久而难治理的,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珍惜和保护,其结果未免有些得不偿失,从前的惨痛的教训已经让人们开始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新的城市规划设计布局首先应该从改变产业格局、分布现状开始,长久以来,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给城市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生态破坏,所以是时候对工业体系进行一次彻底地分析、反思及结构调整了,抓住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方向,将一些老工业基地和重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从城市转移到郊区,远离城市中心,并且注意污染废弃物的控制和治理,同时加快建立新的工业园区和开发区,将不同工业性质的企业进行合理分区规划,这样有助于进一步细化统一管理,另外加强高新技术的开发,全面倡导企业实行无污染、低功耗、高效益的经济发展原则,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比如:城市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对旅游、科教、商贸等第三产业进行扶持与大力发展,如此,对于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
6、提高居民的环保素质。提高居民自身素质修养,培养人人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加强普及、宣传生态意识,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总之,现如今,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更要基于环境保护的角度,加强对交通、土地、绿地以及建筑的统筹安排,并将城市各个部分的相关联系全面加强,对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针对性、适用性以及针对性加以确保,进而推动整个城市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婷婷.环境影响评价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
[2]刘志鸽.简论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环境保护[J].科技与企业,2013,04:106.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 建设发展协调发展
Abstract: city planning is to implement the city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the space and specific, is the overall deploy and arrangement of the city construction, is the basis of city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city construction should not only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people-oriented, create a suitable environment more, mee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residents of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needs and living environment.
Keywords: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city planning development of city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对于城市建设极为重要。做好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对城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是进一步研究城市的发展、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的关键环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城市建设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城市规划的建设发展
1.1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合理发展的一门科学,在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空间布局、城市管理等领域发挥着战略性作用。城市的运行要符合低碳环保经济的标准,一般地,低碳环保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来实现,这些手段是动态的和不断调整变化的。而城市空间结构、交通布局方式、城市管理和监督机制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一旦城市物质实体环境、道路网络系统等成为现实,再调整修改将浪费巨大资源,操作性与实施性也因为牵扯到各方问题而举步维艰。研究表明,城市的空间结构对城市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城市的政策和管理方式、城市居民的环境意识等也会深深地植根于城市的建设发展中,对城市的运行方式和运行轨迹产生巨大的监督和支撑作用。
1.2城市规划是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阶段管理的龙头。我国的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二、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1城市规划变更的随意性
在城市建设中,城市规划经常被改变,表现出了很强的随意性。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第二,地方领导的更替。第三,利益驱动。首先来自地方的利益,地方政府为了寻求财力大多热衷于土地出让,这些都牵涉到城市的规划。其次是个人利益,有些个人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操纵或诱导规划的调整,从中牟利。这一切都使现阶段部分城市的规划出现了随意性特征。
2.2缺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任何一个城市,从形成到发展,都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伴随这一过程有大量的文化遗迹。但是在现阶段的旧城改造过程中,蕴涵了深厚文化底蕴的大量的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历史文化街等遭到了严重破坏。一些城市的老城墙,老城门,老护城河,以及地方文化的历史建筑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2.3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高低不仅仅要看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城市设施的完善程度,还要看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同时评价一个城市是否适宜于居住,并不在于城市规模的大小,建筑的高低,而是要看城市的布局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健康的生态环境,城市的规划建设是否具有人性化,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一些地方盲足追求经济发展,上污染项目,忽视生态发展。
2.4规划缺乏前瞻性
目前交通拥挤几乎成为每个城市的通病,这除了与中国汽车业的迅速发展分不开,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在城市规划中缺乏前瞻性。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私家车的普及率提高,城市中道路的数量和宽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行路难的现象突出显现出来。在许多旧城区中,人口密度大、公共设施缺乏、户外活动空间有限,公众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严重影响了城市居住生活质量。这一切都与在城市规划中缺乏前瞻性有关。
三、做好城市规划管理的策略
对于城市规划在实际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找出它的缺点之根本,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正从而实现城市的规划发展 。
3.1城市规划建立一套完善灵活的监管机制
城市规划是一项公共政策管理体制系统,它要有效发挥作用需要借助有效的政治运作体制。因此,要建立适合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规划的政治运作体制,建立城市规划公众参与的社会基础,实现城市规划多元利益的协调与统一。同时要探索建立完善的规划制度,废除“关门规划”,推行规划公开,对城市规划及调整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让作为城市主人的广大群众对规划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2.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可以科学合理地决策城市建设的各项目标。对于一些涉及城市规划管理的重大问题,要认真地组织开展综合调研,在深入调研考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具体的方案,尽量避免造成重大的损失。同时,要坚持从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公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入手,不断摸索出一套适合城市自身发展的规划管理新模式。
因此,我们在开展城市规划管理与建设时,要坚持树立节约资源的原则,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管理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城市的整体功能,不断实现城市的科学、和谐、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一、游客接待中心规划设计方案
1、游客接待中心应按国家5A级景区的相关标准进行规划设计,请设计单位在游客中心附近位置拿出配套五星级宾馆的选址位置。
2、该设计范围内建筑外立面应按庐陵风格进行设计,使整个区域风格一体化。
3、办公楼的建筑尺度应与管理局商议,就其建筑规模、功能布局再深化。
4、绿化建设的品质要高、效果要好。
5、道路宽度较窄,应考虑近远期相结合,道路两边建筑退让应充分,给远期道路扩宽留有余地。
二、入口公园设计方案
1、原则同意公园的生态、活力的滨水空间功能定位。须加大对水体及其周边山体的保护力度。县建设局、国土局和敦厚镇须暂停对周边的农民建房进行审批;县公安局、国土局和城管局须加大对娑罗山开采现象的巡查力度,严禁开挖取石;县建设局须对雨、污分流严格把握,防止污水流入水体,尤其是防止井开区污水对水体的污染。
2、须梳理好项目的实施分期,并尽快启动施工图设计,便于指导我县开展公园的一期工程的施工。
3、应尽可能体现亲水平台的亲水性,台阶坡度尽量设置缓些,不能太陡,渐渐的融入水体。
4、须拆除东侧的110KV的高压备用线。
5、水库作为城市应急水源,应划分保护区域。
三、“留才计划”保障房规划设计方案
1、建筑色彩采用灰白主色调,与城北新区主色调一致。
2、取消二七路沿街商业布置,并设置通透式围墙。
3、应完善小区入口标识、物业管理用房、垃圾中转站及停车位等小区配套设施建设。物业管理用房不得低于总建筑面积的3‰,垃圾中转站应设置在地块内东北角,每户拥有停车位应达0.7个以上。
4、羽毛球场取消,增设篮球场,体育设施应集中布置。
四、2013年廉租房规划设计方案
原则通过该设计方案,须对施工时建筑色彩从严把关。
五、茗居规划设计方案
原则同意该设计方案。
1、须与望族名家小区建筑风格保持一致,体现该区块建筑风格的整体性。
2、取消地块北面环卫所老宿舍楼通往凤凰路的3M巷道,老宿舍楼应纳入小区范围统一管理,请城管局与老宿舍楼居民做好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