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短篇日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今天下午,我们上语文课,课上敦哥津津有味地评作文读例文,老师只要说到吃,大家就会联想到我们班的肥肥,每次肥肥总是一脸无辜地看着敦哥。敦哥和我们都傻傻地笑着。
今天下午下课后,敦哥说了一句打班长一拳,一群男生蜂拥而上地追班长,等我走出班门,只见班长被一群男生平平地抬着,敦哥站在门外看着眼前这群可爱的孩子笑了。
上课时,只见王饼子着着急急往班里跑,在过走道,不知是哪位绊了他一跤,他叫了一声,全班都笑了,上课中他的同桌拉窗帘,只见一个小蛾子飞出来,王饼子大叫一声,全班静悄悄的,老师对他说了一句,你连这蛾子也怕,郁闷的他,不吭气地趴在桌上,不敢抬头
山西太原杏花岭区太原市第三十四中学校初三:王悦
[摘 要]数学课堂中,教师不应仅仅满足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应更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并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补充利于学生学习的知识,让课堂呈现不同的精彩。
[关键词]学科整合 联系生活 拓展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28
烹饪时除基本的调料外,根据每个菜肴的特点再适时添加一点别的调味品,可以整体提高菜肴的美味,达到色、香、味俱全的境地,大大增强人的食欲。课堂教学亦是如此,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适时添加一些新的内容,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入探究,又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通过三年级下册“年、月、日”一课的教学片断,谈谈自己对这方面的思考。
教学片断一:融入语文,感受奇妙
师:大、小月的个数比较多,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记住每个月的天数?
生1(边说边示范):可以用拳头来记忆。
师:这种方法大家熟悉吗?在哪见过?
生2: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上。
师:你的记忆力很强。是的,我们一起来看看。
(实物投影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上的练习一,全班学生很兴奋地读一读)
……
师:课接近尾声了,谈谈你对时间的认识,好吗?
生3:时间很宝贵,我们应该珍惜每分每秒。
生4:我们应该珍惜时间。
生5:我们应该做时间的小主人。
……
师:小朋友们都说得很好!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宝贵的,就像你们语文书上一首诗说的那样,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实物投影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57页上的小诗,师生一起读)
……
思考:
一堂数学课上两次出现语文书的内容,这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感受,每一次学生都特别兴奋,发现原来数学与语文还有这样的联系,学生读时倍感兴奋和快乐。这样的学科整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让学生对大、小月的记忆更为深刻,而且利于在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珍惜时间的思想教育。其实,数学不仅仅可以和语文整合,还可以和所有学科进行整合,如“认识千米”一课可以和体育课整合、“美妙的杯琴”可以和科学课整合、“生日快乐”可以和音乐课整合等。把这些特定的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联系、整合起来,既能让学生沟通所学的知识,以获得综合知识、综合经验,又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教学片断二:联系生活,品味价值
师:生活中用到年、月、日知识的地方可多了,你能举些例子吗?
生1:各个纪念日。
生2:我的生日。
生3:商品中也有。
师:你很善于观察。是的,商品中的日期还有很多学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出示过期的牛奶):看到牛奶瓶上的这个日期,你有什么想说的?
生4:这是过期牛奶。因为上面的日期写着2014年2月16日,保质期是7天,今天都2月28日了,所以早就过期了。
师:你真是生活的有心人。
师(出示化妆品上的日期:2014年8月12日):那这个日期是什么意思呢?
生5:可能表示这个化妆品的保质期到2014年8月12日。
师:你是生活小达人。
师(出示外国食品上的日期:03 / 08 / 14):那这个日期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6:这个错了,一年只有12个月,没有14的。
生7:这可能是指2014年3月8日。
生8:不对。外国日期是按日、月、年的格式编制的,所以应该表示2014年8月3日。
(其他学生不由自主地鼓掌)
师:瞧,年、月、日的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多大啊!
……
思考:
一节课中,如果仅仅让学生掌握书上的知识那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为此,上述课堂教学中增加了一个环节,即教师出示保质期、出厂日期、外国食品上的日期等,把年、月、日的每种类型展示给学生,于无形中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如何看日期,成为生活中的小达人。整个过程,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明白数学课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教学片断三:拓展阅读,提升素养
师:学了今天这节课后,你们还有什么疑问?
生1:年、月、日是谁规定的?为什么一年有365或366天呢?
生2:为什么有些年有365天,有些年有366天呢?
生3:为什么不每个月都是30天呢?
生4:为什么我的日历卡上有两个数,这一大一小的数怎么看?它们又有什么区别呢?
生5:为什么二月的天数比较特别?
……
师:我很佩服你们,小小年纪能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真好!那这么多的问题,你准备怎么解决呢?
生6:问老师或爸爸妈妈。
生7:自己查资料。
生8:在百度上搜索或去新华书店查阅相关的书。
……
师:你们的办法都很好,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你们解决刚才的一些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阅读吧。
(学生静静地阅读老师所发的阅读材料《年、月、日的来历》)
师:还有更多的疑问就交给你们自己去解决了,到时我们进行一个阅读分享会喔!
……
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数学课外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意义。作为一个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师来说,一定要让学生学会数学阅读,特别是课内的阅读,这样既能拓展和延伸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能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为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适时地补充一些阅读内容,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
【关键词】莫言 《酒国》 文本互涉 叙事视角 吃人
《酒国》曾获法国的外国文学奖,被称为:“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实验性文体,其思想之大胆,情节之奇幻,人物之鬼魅,结构之新颖,都超出了法国乃至世界各国读者的阅读经验。”[1]我对这一评价深表赞同。《酒国》所虚构的一个如此陌生,难以相信,而又无时无刻不让人感到熟悉的世界。虽说它是一个用语言呈现的虚拟的文学世界,但不仅仅需要我们用意识去经营的艺术世界,更是值得好好研究的文本。《酒国》中所体现的文本互涉性是明显而特别的存在,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和研究的。
一、文本内部的互涉
(一)结构框架上的推进
一部《酒国》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一是特级侦查员丁钩儿办奉命追查酒国食婴事件始终,二是酒国市酿造学院勾兑专业的博士研究生、业余作家李一斗与小说中的作家莫言的书信往来,三是李一斗创作的关于酒国形形的描述,也就是特意寄给小说中的作家莫言的九个短篇小说故事。
《酒国》三条线索看起来是可以独立的,都是叙述着自己本身的故事,而且发展要素齐全,尤其是九个短篇小说的故事,然而三者并不是简单的单独发展,而是并立而起,相互推进,穿插。文本内部的互涉浅显易懂地体现在内容的互涉上,结构框架的突显是莫言《酒国》的一个特色之处。因为时空结构的交错,在文本中可以看得出有些地方的人物和时间是先后错乱的,使得读者产生错觉,更是疑惑其中真假,恰到好处的“乱”和“互涉”。
(二)叙述视角的不断变换
所谓叙述视角,即“一部作品或一个文本,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它体现为“一个故事叙事行为发生时谁在讲故事、以谁的眼光讲故事、讲谁的故事和向谁讲故事四方面的要素”[2]然而叙述视角的变换则可以造成达到文本世界的互涉,这是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的。
《酒国》的叙事视角不停在变换着,是以全知全能的视角作为主导,其间还亲自参与故事其中,以新身份或者借用故事中的某个角色来叙述,甚至是采用多个视角聚焦同一件事。故事中叙述者的身份一般有两种:同一个人一是作为局外人来俯视整体,二是以剧中人的身份来分述部分情节。当然《酒国》中的另一主要人物李一斗给“莫言”的信及他的九篇短篇小说又有另外不同的视角。如:“他脸上的神情像个妖精,像个武侠小说中所描述的那种旁门左道中的高级邪恶大侠一样,令我望而生畏。”“他蹲在那把能载着他团团旋转的皮椅子上,亲切而油滑地对我说”[3]。在这里是通过李一斗的感知来叙述,把“他”作为叙事的聚焦者来呈现内容。
通过叙述视角的不断变换,对人物进行了多点透视。简单而言,就是书信中的叙述者也许就是上一部分中酒国市中的执行者,不同时间地点出现的“同一个人”,让我们在亦幻亦真的故事中越发深陷故事,这些超出了一般读者的阅读体验。文本世界的互涉性在叙事视角的体现更是因为在《酒国》三线合一的结构框架,二者浑然一体,经营着“酒国”故事。
二、文本与其他文本的互涉
(一)《酒国》与《狂人日记》的互涉
张磊就以《百年苦旅:“吃人”意象的精神对应――鲁迅〈狂人日记〉和莫言〈酒国〉之比较》为题对新文学史上相隔大半个世纪的两部以“吃人”文化为批判对象的小说进行了比较分析,起因是“发现两者在文化背景、意义指涉等方面惊人地相似”。[4]鲁迅《狂人日记》是精神上的“吃人”,而《酒国》确实实在写肉体上的“吃人”,更准确来说是“食婴”。这都是把吃这一动作发挥到极致,把国民性和社会黑暗面一针见血地指出。莫言的《酒国》除了思想主旨有一定的互涉性,在文本中隐隐约约能感受到《狂人日记》的隐形影响,是虚构的场景和真实的细节共同为之。
莫言在小说中也谈到“吃人”的构思与鲁迅传统及《狂人日记》的间接关系。他在《酒国》中借小说中文学青年李一斗之口谈出了创作动机:“立志要向当年的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一样,用文学来改造社会,改造中国的国民性”。
(二)《酒国》与《西游记》的文本互涉
当然《酒国》具有另一种特殊的激烈性,将“狂欢的宴饮转化为吃人闹剧”。相对比主题或是精神内涵,在比较《酒国》与中国四大名著中文本互涉可以发现,相比之下的《西游记》同《酒国》更为接近,因为在《西游记》中“吃人”的主题几乎一直贯穿全文,最容易让读者直面的文本互涉是关于它们与《西游记》的“残酷”和“妖精”的特点密切关联。
在《西游记》中妖精千方百计要吃的唐僧肉既鲜美又能延年益寿,童子肉也同样的让各路妖精趋之若鹜,和《酒国》更有关的是《西游记》也多次提及了童子肉的鲜美,吃童子的心肝可以长生的说法是中国美食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国》中腐败的官员们如此热衷于“食婴”,并发展成产业链,可谓是吃到了畸形的极致,文中多次提到了肉孩的神奇鲜美,“舌尖上的味蕾都跳动起来了”。不同的是,《酒国》中是出现了真正吃的行为和思想的不断转变,重点放在了“吃”之后一系列的行为发展,而《西游记》中着重的是“争逐想要吃”这一过程的详细描述,而不在于吃的行为动作。
结语
对于莫言笔下的《酒国》这个巨大而深刻的象征体,其“文本世界的真实来源于现实世界的真实,而文本的荒诞也来源于现实的荒诞。文本与现实形成互证的意义结构,使文本‘反思现实’的价值凸显出来”。[5]这的确符合小说文本与作家感知到的现实相关涉的实际。因为有了作者自我世界的感知,所以在文本中所包含的丰富性不言而喻。对于文本互涉性问题的讨论,我们知道文本内部、文本之间和文本与现实之间这三方面的互涉都是共同为了这个亦真亦幻的“酒国”而产生。来源文本,超越文本,只要读者能从主体角度进行自我反思和社会反思,必然懂得个体与社会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方面,既然无法抗衡社会的压力,可以试图在二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解,并力图去超越这种不合理。这就是文本互涉性研究所给予的一种勇气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姣婧.论《酒国》的个性化创作特色[J].名作欣赏,2013.
[2]付艳霞.莫言的小说世界[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3]莫言.酒国[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
何故绿宋居寒是在《一醉经年》的49章,《一醉经年》为晋江原创网专栏作者水千丞创作于2015年的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爱情、家庭伦理篇、浪漫青春、游戏竞技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来源:文章屋网 )
《柠檬撞奶糖》讲的是程沂和和丁珣的爱情故事。《柠檬撞奶糖》是连载于晋江文学网的一本爱情类小说,作者是卿玖思。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出自《庄子外物》。
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按照篇幅及容量可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小小说)。按照表现的内容可分为神话、仙侠、武侠、科幻、悬疑、古传、当代、爱情、家庭伦理篇、浪漫青春、游戏竞技等。按照体制可分为章回体小说、日记体小说、书信体小说、自传体小说。按照语言形式可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来源:文章屋网 )
我忽然发现博客是一种很好的东西。今天电脑刚刚送过来,并且宽带也链接好了。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呢!
2008.7.29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生日快乐,但是我无法拨通你家的电话。
不希望你有一个没有蛋糕和礼物的生日。
2008.7.29
今天电脑老师夸我的电脑技术好多了,打字也快多了。还说在短短的两天里能练到这个地步不容易啊。我心里却有些复杂的感触。
2008.8.27
今天去又去新学校返校了,班主任说明天要选班委会了,有一丝紧张的情绪呢。你在另一个学校吗?你的生日很近了。
2008.8.28
忽然很想当学习委员了,感觉好奇怪哦~
2008.8.29
当老师宣布我是班长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啊!”了一声。
为什么是我呢?
2008.8.30
想到后天就要开学了心里有一点点紧张。但幸好今天还是假期。我和死党湘湘出去闲逛了一整天。好无聊啊~
2008.8.31
今天是假期的最后一天了吧!还是放假好啊!
2008.9.1
第一天就这么繁忙,以后想必就更加忙了!糟糕我还有古文没有背……
2008.9.2
不小心打错了一个同学在座位表上的名字……唉……他都责怪了我一整天了!
2008.9.3
阿怡再见!我不用再看见你了!
2008.9.4
今天的作业很多,人生真是昏暗。祝你学业有成!
2008.9.5
今天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下了。
我比较习惯用台笔写字,一是因为我的台笔很可爱;二是因为用台笔写方便。
2008.9.6
哎呀!不小心将湘湘送我的十二色蜡笔给弄断了!而且就在写日记的时候,好可惜啊……
2008.9.7
今天又看到了写给你的信,原来是夹在日记里了。
这可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一个我没有寄出它的接口。
在城市的另一端,你还好吗?
2008.9.8
很想念以前的同学呢!祝福你们!
2008.9.9
今天是你的生日,生日快乐!祝你快乐!可是为什么我在你生日的时候却想到了另外一个人?
2008.9.10
今天好累啊。。。
2008.9.11
又注册了好多地博客,可是注册这么多也没有用啊,浪费了……
2008.9.12
今天遇见了好几个同学,都是同校的,很开心啊!
2008.9.13
我还记得那年你的年轻,刻在从前最美的瞬间,在我生命里,你不曾告别,不曾走远。
2008.9.14
以前的同学来找我帮忙了,虽然有点麻烦,但是很幸福。
2008.9.15
岁月凝结在你的视线。
纯情艳阳天。
记忆它搁浅, 在高三那一年, 和他演出的极短篇.
流动的时间, 静止的画面, 昏天暗地的初恋.
我们的浪漫心愿, 隐隐藏着一点癫,
在一个寂寞漫长夏天的水上乐园.
2U风景明信片, 一段青涩的遥远,
虽然已经是从前, 心也蜕变, 再想还是晖眩.
关键词:巴别尔;红色骑兵军;犀利;比喻;幽默;凝练
中图分类号:I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3-0085-01
爱伦堡曾说,和阴郁的俄罗斯文学传统相比,色彩单调的革命文学就像老鹰或者秃鹫,而巴别尔就是彩色的热带鸟。国际文坛将他誉为“苏俄时代的莫泊桑”,这一评价已使他的声望超越了契诃夫和高尔基。《金蔷薇》的作者帕乌斯托夫斯基说,巴别尔已经成了“一把文学标尺”。著名诗人巴格里茨基认为“巴别尔的一言一行,甚至是每一次心跳,都显示他是一个天纵其才的作家”。巴别尔首先是一个对生活充满了特别兴趣的人,而这种感兴趣的程度足以令人震惊。他的艺术品质中总有一种东方气息,总有一种禅味。
一部《红色骑兵军》,写尽了征服者的狂放和被奴役者的高贵,但细思其味,尝到的却是家畜梦想恢复兽性的痛楚和尴尬。但很多人看它,用张爱玲的话讲,是“站着看,未及坐下”。作品写的这支骑兵军隶属于苏联,却迥异于苏联革命战争后涌现的很多骑兵小说,在这本书里,直接描写战争场面的并不多,很多是人物特写,沿途景物。他的写法相当随意,尤其比喻诡谲奇异,先声夺人。他的小说更像叙事诗歌,不是让你酣畅淋漓,就是让你愁肠百结。值得一提的是,巴别尔喜欢跳跃奔跑,爱动物,尤其爱马,他曾说:“相同的激情震撼了我们的心灵。世界在我们两人的眼中有如5月的草地,上边走着女人和马匹的草地”。他的日记也好,小说也好,还有种戎马倥偬的感觉。在巴别尔的作品中,女性个个都充满个性,有野性的冲,有坚韧的犟,面对残酷无比的现实,冷静如钢铁。当然也可能她们面对的世界不及男人所面对的暴烈和残酷,或者她们所面对的是另一种残酷。在《我的第一只鹅》中,当哥萨克书生不答应煮鹅吃而当面活活踩碎一只鹅的头。面对这样的暴力,纵然只是一个老太婆,她依然表达着自己的不屑,说了两遍“我宁可去上吊”来抗议,这女人只有这两句话,却是一个很闪亮的形象。还有《歌谣》,也是只用了很少几笔就写出一个老妇人对暴力的不屑。
巴别尔是天才的,他的描写精确直观,出神入化,所有的比喻都表现了其天才的特性。例如《我的第一只鹅》中所说的“月亮像廉价的耳环一样地挂在天空”,而在《意大利的太阳》中的“蓝幽幽的马路,好似从许许多多中喷出来的奶水,在我身旁流淌……在这个备受月亮乳汁折磨的夜里……桌上燃着一支驼背的蜡烛,不停地冒烟,这是幻想家们凶险的簧火。我坐在一旁打盹,睡意像一群猫那样围着我蹦跳。……这个终日愁肠百结的杀人者,把我好似粉红色棉絮般的想象撕成了碎片,将我拽到了一个思维健全的疯人的走廊上。”而且,他炽烈的笔下常常释放出这样雷霆万钧的句子:“黑下来的兹勃鲁契河水声滔滔,正在将它的一道道激流和石滩的浪花之结扎紧。”“她的饼干有一股子耶稣受难十字架的气味。其中和有狡狯的汁水和梵蒂冈香气四溢的狂怒。”“美不胜收夜景映满了天幕。天幕上缀满了油灯一般大的星星……渐渐地,思绪像鸟儿一样飘飘忽忽地飞逝了……”这样的句子有谁能不欣赏呢?当李泽厚先生看到开篇《泅渡兹勃鲁契河》中的比喻――“橙黄色的太阳浮游在天际,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云缝里闪耀着柔和的夕晖,落霞好似一面面军旗,在我们的头顶猎猎飘拂”时,就说非亲历过战争的人不能如此写,并立即想到的诗:“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样的比喻令人振奋,自然美更因为糅杂了杀气,不再是一张平面的画,有了深邃的感觉。
最后再以首篇《泅渡兹勃鲁契河》为例,有段写景:“万籁俱寂,只有月亮用它青色的双手抱着它亮晶晶的,无忧无虑的,圆滚滚的脑袋在窗外徜徉。” 这样的描写你不觉得骇异吗?而作者运用这样的比喻像运用“云想衣裳花想容”一样的平稳;生与死,残忍与善良,月亮与人头就这样平静地共处着,没有夸张,没有煽情,连一点惊异都没有。显然,读者在这样的文字里可以看到,生活、战争、暴力和死亡,怎样转化成了诗、美和艺术;还可以看到,是什么使作者关切、不安、焦虑和快乐,什么激动了他的心灵并让他难以忘怀,什么引起了他的悲伤、绝望和思索。
参考文献:
[1]王蒙、王天兵.关于巴别尔的[J].书屋,2005(3).
关键词:自传式小说 文体学 叙述结构
《猎人笔记》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屠格涅夫用浓浓的抒情笔法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俄罗斯中部广袤的草原和幽秘的树林风光。他的创作在中国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沈从文曾经谈到他散文创作的主导思想,他要尝试运用“屠格涅夫写猎人日记的方式,糅游记、散文和小说故事而为一,使人事凸浮于西南特有明朗天时地理背景中”。②郁达夫在《小说论》里提出,“风景描写对人物的作用有‘调和和反衬’两种,俄国的杜葛纳夫(屠格涅夫),最善用这两种方法……”③现代作家艾芜16岁便踏上了文学之路,尽管如此,如艾芜自己所言,“这时,我对文学还是注重内容,不留意文体和描写的”。④1931年,艾芜在上海偶遇沙汀,之后在两人同住的期间,两人“不断地讨论、阅读契诃夫的小说(赵景深译本)、莫泊桑的小说(李青崖译本)、屠格涅夫《猎人日记》(即《猎人笔记》,耿济之译本)等等”。④
截至1935年底8单篇的《南行记》刊印之时,艾芜的文学创作翻开了新的一页。建国后周良沛为艾芜《南行记》的《书前》所作的序文中,对单篇《山峡中》 则认为“是篇‘技艺圆熟的作品’,对于还没有多少创作经验、属于试笔阶段的艾芜,短篇人物、故事的完整、结构的匀称,是熟读了不少名著,是可以大段大段背诵《猎人笔记》的回报”。⑤它一共8个单篇,均为游记式的短篇传奇小说,以作者个人亲身流浪生活为蓝本,建构了一个独特的滇缅边地生活图景。
卡顿认为:“文体是散文或诗歌殊的表达方式。文体分析包括考察作家的词语选择,他的话语形式,它的手法(修辞手法和其他方面的)以及他的段落形式――实际上即他的语言和使用语言方式的所有可能的方面”。⑥文体就是文学作品的话语体式,是文体的结构方式。文体是一个揭示作品形式特征的概念。小说的结构形式、叙述方式和语言传达都被认为属于小说文体研究的范畴。以下从叙事结构进行分析。
在普罗普的代表作《民间故事形态学》中,提出叙事功能是叙事结构的基本要素,正是叙事功能的相互关系,构成了基本的结构类型。⑦他全面梳理了俄国民间故事,归纳出俄国民间故事的三十一种叙事功能。今天套用此法,可以发现《猎人笔记》和《南行记》中,由于两个文本叙事功能的相似性,也导致了叙事结构的类似。
《猎人笔记》有着明显的叙述分层,在文本当中,叙事结构的层面可以从文本中分离出来。它以猎人的游猎为主线,以接触到的人物作为故事的主人公,里面通常都会有一个故事,但作家又没有刻意追求故事的曲折和完整,故事仿佛是作家漫不经心地讲出来;它里面都有一个或几个主要人物,但似乎是作者顺手牵进来的,而且作者并没有对他们的形象进行精雕细刻,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猎人笔记》根据各篇章的叙事结构,可分为两个类别。这一类(《泉》、《塔佳娜・鲍利索夫娜和她的侄儿》、《两地主》、《列别强》、《美人梅奇河的卡西央》、《孤狼》、《里郭甫》、《霍尔和卡里内奇》、《歌手》、《活尸首》、《车轮子响》、《叶尔莫来和磨坊主妇》、《事务所》、《白净草原》、《幽会》)该类故事开始的“最初情景” 是一段抒情性的风景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场景。如《叶尔莫来和磨坊主妇》最初情景讲的就是太阳落山前树林间的色彩和气息,这是作者在“守击”时观察到的美妙情景。
紧随“最初情景”就是下述功能:
(1)介绍游猎过程中主人公的姓名、身世或某一家庭的各个成员等等。在《叶》篇中,介绍叶尔默莱的外貌、打扮、它的猎狗华列特卡和自身的古怪特性。
(2)讲述主人公的故事或者是通过他而引出的他人的故事。通常有两种表现方法,一种是主人公自己讲述自己或他人的故事,或者是叙述者“我”在偷听的状况下听到了有关主人公的故事。在《叶》篇中,“我”和叶尔默莱夜宿于磨坊主的干草棚时,“我”小寐期间,听到了叶尔默莱和磨坊主妇的对话。由于对话,叙述者才又道出磨坊主妇与其前主人夫妇的故事。
第二类的篇目有:《县城的医生》、《我的邻居拉其洛夫》、《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总管》、《事务所》、《死》、《彼得・彼得罗维奇・卡拉塔叶夫》、《希格雷县的哈姆雷特》、《且尔托泼哈诺夫和聂道比斯金》、《且尔托泼哈诺夫的末路》。
这些篇目则以讲述故事为主,最初情景都是开篇就交代人物的全貌、职业、婚姻、爱好等等。作者用语言、动作描写来刻画人物,除了作者自身能参与其中之外,通常还会让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牵出另一个人物的故事。如《希格雷县的哈姆雷特》,“我”最初到富裕地主亚历山大的村庄里做客,作者介绍了宴会上的形形的人物形象和举止。晚宴结束到就寝时间了,同住的房客“希格雷县的哈姆雷特”讲述了他自己的故事――家世、求学、婚姻……《县城的医生》的体例和这篇也非常的相似。
《南行记》篇目众多,依据表现出来的文体特征,划分为两类:《人生哲学的一课》、《山峡中》、《乌鸦之歌》、《松岭上》、《边寨人家的历史》、《野樱桃》、《群山中》为第一类;第二类有:《在茅草地》、《洋官与鸡》、《我诅咒你那么一笑》、《我们的友人》、《我的爱人》、《森林中》、《左手行礼的兵士》、《快活的人》、《流浪人》、《荒山上》、《月夜》、《瞎子客店》、《山中送客记》、《偷马贼》、《私烟贩子》、《寸大哥》、《玛米》、《卡拉巴士第》、《海岛上》、《红艳艳的罂粟花》。
第一类作品表现出强烈主观意绪色彩,有“写意”小说的特色。艾芜散记式的小说是一种主要通过对事件过程的讲述,利用自身的内容特征传递叙述者某种情调或意绪的小说。它将叙述者的情调或意绪潜藏于事件的讲述中,利用讲述的“行进”逐渐“发散出来”。往往是借助于对某一特定事件的描述以及对某一人物或道具的刻画,制造出一定的艺术氛围,在具体的描写对象中寄托其情调或意绪。这类小说写法上的特点是:一,具有一定的事件过程;二,在对事件的描述过程中抓住某一特定的描写对象;三,描写对象具有隐喻性的特征;四,结构上具有大致的叙事框架。景色描写是其中不可缺的一个部分。 与《猎人笔记》的15篇随笔相对应,通常也以风景描写为开始情景,以《乌鸦之歌》为代表,小说的开头写的就是有关自然场景的描绘“林里突然起着可怕的呼啸……原是静寂的山,淡淡抹着向晚烟霭的,也在谷里反送出强烈的回声……”接着的叙事功能有如下的部分组成(以《乌鸦之歌》为例):
(1)“老汤哥”偶遇中间人(年轻猎人询问寄宿的地方)。
(2)故事某个触发点(入睡时,听到了令人惊恐的乌鸦般的叫声)。
(3)中间人讲述背后的故事(同住的猎人讲述了乌鸦般叫声的发出者的故事)。
此种叙述结构均为大故事套小故事的模式,叙事功能(2)较有深意,通常都在该环节牵出另外的故事。山峡中的老货郎的故事、松岭上一干人的故事……都是通过“老汤哥”的参与其中,以及与主人公或与主人公有关系的旁人讲述出来。
《边寨人家的历史》、《野樱桃》、《群山中》三篇,除了具有以上的叙述模式外,在叙事时间上有一个明显的特征――故事时间有着将近三十年的时间跨度。在小说的开篇叙述的是作者第二次南行的见闻,在他人重述三十年前的故事时,整个故事时间又回到解放前的边地。《边寨人家的历史》开篇叙述的是20世纪30年代的流浪生活,一句“很多年过去了,今天重又来到这个山寨,非常想看看以前的朋友们”,故事时间指向的是1961年,当寻访到了一位老者重述当年钟家的遭遇时,时间又回到从前(30年代);民兵报告敌情打断了叙述,故事时间回到眼前。法国叙事学家热奈特将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不一致成为“时间倒错”。⑦一般来说,越复杂的故事对自然次序的变动也就越大,为了交代纷繁的故事线索,作者就必须时而回溯往事,时而预示未来。在现代很多长篇小说和绝大部分短篇小说中都可以发现时间倒错。尽管这也是一种古老的叙事策略,但就应用的广泛和形态的复杂而言,它仍然可以看做现代小说的一个基本特征。⑧
第二类作品,在文体学上有着鲜明的特征――截取生活片断,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肖像、心理的描写来重现塑造,叙述事件可以根据情节加以安排,倒叙、插叙的叙述方式也加以运用。传统小说是以叙事为第一要务的,现代小说则又增加了塑造人物性格、传达主人公心绪的抒情。《左手行礼的兵士》就以左手行礼的士兵的三次敬礼和一次乞讨时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之外又插叙了两个军阀争夺地盘的大战,点明了兵士受伤的原因。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了主人公“吴大经”的四个画面,结构紧凑,直接以展示型的语言给读者提供想象的空间。
从文体学的角度来看,游记式的传奇短篇、作家自传性第一人称叙述方式、语言的丰富和幽默,都是艾芜个人风格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游记体小说体现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体式演变的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突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性框架,引入了以“旅行者”的见闻为叙事结构的情节组合方式;突破了传统小说的全知叙事,采用了叙事人的限制叙事;由于上述两点变化,在叙事功能上,开始由传统小说明朗化的“讲述”向含蓄化的“显示” 转变,带来了小说叙述话语的变化。⑧我们通过叙事功能的梳理,叙事文本表达的层面上,发现《猎人笔记》和《南行记》在文体上的相似性,证明了《南行记》确实是受到《猎人笔记》影响的。
注释
① 传统文化播及的不平衡造成了地理和文化意义上的“边地”的歧义.
② 沈从文.新废邮存底・一首小诗的讨论[N].益世报・文学周报,1947-9-20.
③ 郁达夫.郁达夫文论集[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28.
④ .艾芜传[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5:115,159.
⑤ 艾芜.南行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8.
⑥ 卡顿.文学术语词典(A Dictionary of Literary Terms)[M].1976.
寻梦东莞
唐诗1980年出生于湖南省郴州市农村。
在农村,下田插秧打谷等农活一般是男人做,女孩因为每月有特殊,很多父母是不会让女儿家下田种地。为了能够有学上,15岁的唐诗在没有哥哥在家的暑假里承担了家里所有农活,她的表现换来了升学的机会。
1999年8月,唐诗大专毕业。花了200元的推荐费后,学校把一班同学推荐到东莞的一家电子厂。唐诗原本以为有大专毕业证可以找份办公室的工作,没有想到却成了电子厂的一名装配工。她的工作就是坐在流水线上拿着电烙铁焊接线路板。由于刚离开学校,又是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加上操作不熟练,唐诗小手总是被滚烫的电烙铁烫伤,而且她的面前堆满了QC检验不合格的产品。为此,她被拉长责骂成是个。
来广东之前对未来的梦想变成了幻想,迎来的却是屈辱的泪水。三天后,唐诗自动离厂。她找到在家具厂上班的大哥。他请了几天假带妹妹去附近的工厂门口找工作。夏日的太阳每天像一个大火球高高的挂在天空,地面被太阳晒得烫人,空气也是一层层的热浪。唐诗原本白皙的脸被晒得黝黑。找工作也同谈恋爱一样,第一印象最重要,“不漂亮”的唐诗自然被许多老板拒之门外。
找工无果,唐诗去了深圳她二哥那里找工作。当时,她二哥也失业,兄妹俩便结伴出去找工作。不久,二哥找到了工作,唐诗不想成为哥嫂的包袱,只好降低找工目标,再次成为了一家电子厂流水线上的普通员工。
工厂里每月只有一天的休息,从小受到父亲文学的熏陶,面对出门在外遭遇的种种心酸,唐诗拿起了手中的笔,以小说或者散文日记的方式记录着她的打工生活,借此来发泄她心中的郁闷,当时的唐诗还不懂怎么投稿,只是将打工的一些片段记录下来。她当时梦想着,要是能够以文字为生该多好呀。
她利用休假日或者请假到人才市场去投简历,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皇天不负有心人,唐诗终于在深圳市松岗镇的一家家具厂谋到了一份文员工作。刚开始,她对这份工作充满了热情,毕竟摆脱了普工生涯。她原本想在家具厂好好的做下去,可是办公室里有一个男人想追求她。这是个喜欢在老板面前打小报告的马屁精。一天下班,那个男人邀请唐诗看电影,她说“我没有那个雅兴”。
一天上午,唐诗用内部网络与一个同事聊了几句,刚好被那个男人看到,他马上将唐诗违反厂规的行为报告了老板。唐诗当天下午就被老板辞退。
痛苦的爱情路
有了办公室文员工作的经验,加上大专文凭在手,经过一段时间的找工作,唐诗应聘到宝安区一家贸易公司做业务助理。
期间,唐诗认识了一个安徽男孩。他是唐诗的客户,在一家工厂做采购。安徽男孩有着一米八的身高,帅气的外表、浑厚磁性的男中音、温尔文雅,这样的男人最容易被女孩子青睐。唐诗当时已经20岁,安徽男孩的出现,让处于青春期的她怦然心动。由于是客户,会经常电话联系,她在电话中对安徽男孩暗示喜欢他的话语,可安徽男孩却佯装不懂。为此,唐诗十分苦恼。
在贸易公司做了近两年的业务助理,唐诗掌握了做业务方面的技巧,也认识了许多工厂老板。唐诗不想再为老板打工,想自己当老板。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唐诗果断辞职,她分别找三个哥哥借了些本钱,加上自己打工的积蓄,便租间房子,开始做起了二极管生意。
生意做得还不错,比打工强,而且让她感到高兴的是,自己时间比较自由,可以写写稿件。唐诗当了老板后,安徽男孩又出现在了她的视线里。再次的相遇,安徽男孩对唐诗出奇的好,于是,两人开始恋爱。
在唐诗看来,能够与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是她当时最大的心愿。但婚后生活的现实,也揭开了甜蜜爱情神秘的面纱,两人开始有了争吵。2006年初,唐诗的女儿降生了。可是女儿降临到这个世界上还不到两个月,因为一次争吵,安徽男孩偷偷搬走了。
安徽男孩为何在短时间内竟然能如此绝情地丢下她和刚出生的孩子,唐诗不得不反省自己这段经营了三年的婚姻。最开始是她暗恋他,但安徽男孩装作不懂。后来她辞职干个体后,他开始对她示好。婚后,安徽男孩才知道她并非他想象中那么富有。原来,安徽男孩是以钱的名义,并不是以爱的名义和她结婚。
每每想起这些,唐诗就会有锥心般的疼痛。
写作是治疗创伤的良药
安徽男孩走了,给她留下一个嗷嗷待哺的孩子,生意是无法继续再做下去了,况且这几年除了一家三口的开支,她并没有赚到什么钱。为了照顾孩子,唐诗去一些小厂拿回外放加工的塑料珠子、电脑连接器,到出租房加工,以换取微薄的收入。
一个柔弱的女子,既要养家,还要抚养婴儿,其艰辛的程度可想而知。有时候,孩子在半夜生病发高烧,唐诗不得不独自一人心惊胆颤地送孩子去医院。
2008年初的一天,安徽男孩突然出现了唐诗的面前。这个消失了一年多的人在唐诗面前认错,表现得很诚恳。他说他做生意失败了,希望唐诗可以帮帮他。当时,唐诗的父母还在深圳开小店,她将孩子托付给父母带,自己应聘到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对于安徽男孩的出现,父母持反对意见。但为了给幼小的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唐诗原谅了他,还将自己的工资全部拿出来给他还债。然而,不到一年,安徽男孩再次消失了。
经过这次的打击,唐诗彻底对安徽男孩死了心,她要求离婚。然而,安徽男人竟然告诉她,离婚的事早在2007年底他就找律师办了。她做梦都没有想到,那个外表斯文、帅气,讲话不带脏字的男人竟有着如此算计的头脑。对于安徽男孩的再次伤害,唐诗甚至想过离开这个世界。然而,当她看到怀里幼小的女儿,她那颗如同冰冻的心便被融化。是的,她不能让幼小的孩子失去了父爱,再失去母爱,孩子是无辜的。为了她的孩子,也为了她自己,她要坚强地走下去。
一个人受到了心灵的伤害有两种方式释放,一种是放声大哭,将心中的怨气发泄出来。还有一种便是用笔给自己疗伤,将自己心中的悲苦用文字表达出来。会写作的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将自己经历的故事写成散文或者小说。唐诗喜欢写作,她选择了用文字释放心灵的创伤。她每天下了班将孩子哄睡后,便坐在电脑前敲打她的小说和散文。
由于自身受到的伤害太重了,唐诗的散文大都是以自己的经历为原型,用灵动的文字叙述和表达。
半年后,唐诗的父母回了湖南。为了照顾孩子,唐诗辞去广告公司的文案工作。由于唐诗经常有散文和小说在深圳一些刊物上发表,2006年,她加入了福永作家协会,因此结识了不少文友。文友瞿大哥和郭大哥知道唐诗失去工作后,推荐她编撰《福永志》。在编撰《福永志》期间,街道办的陈主任在得知唐诗的经历后,被她自强不息的精神所感动,又推荐她去街道出租屋综管所上班。
2009年初,唐诗所在的街道办为庆祝建国60周年献礼,策划要出一套福永作家的丛书,唐诗精心选出发表过的9篇小说交给了街道办。到了8月份,文丛出来了。当唐诗手捧墨香的小说集《两情相持》的书本时,她流下了喜悦的泪水。这本书尽管只收录了她9篇作品,但也是她在南方写作的一个见证和收获。
此后,唐诗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写作上去。她既写中短篇散文、小说,也创作长篇小说。付出了总会有所收获,她的作品陆续在《打工文学》、《羊台山》、《南飞燕》、《江门文艺》等刊物上发表。她还完成了20多万字的都市题材长篇小说《三色堇》,撰写长篇非虚构类散文《沉默的羔羊》长达12万字,并入围某网站。后来由于该网站让她签约,她未答应,便将《沉默的羔羊》撤了下来。
近两年,是唐诗写作较为成熟的泉涌期,她的作品不但经常出现在深圳的一些民刊和部分报刊上,还陆续在省级以上的刊物发表,如《散文选刊》、《作品》、《广西文学》、《芳草》等等,并在深圳举办的一些文学大赛上获得多个奖项。
唐诗除了写作投稿,她还坚持在新浪博客上写清秋笔记。清秋是唐诗爱女的名字,因为孩子出生的时候正是在深秋。自女儿2006年出生写起,至今已经发表了近五百篇散文日记。文笔以女儿成长的趣事,与女儿的简单对话的风格抒写。文中既有令人捧腹的童言,也有单亲妈妈辛酸无助的伤感和快乐。
唐诗的清秋笔记使笔者想起了经典的《傅雷家书》。那是五六十年代傅雷先生写给远在国外儿子的一百多封信件。笔者想,或者随着时代的变迁,唐诗写的《清秋笔记》也可以与《傅雷家书》同日而语。
以笔者孤陋寡闻的见解来看,像唐诗这样从不间断地写孩子的日记,应该是第一个。相信不久的将来,她的《清秋笔记》会有出版商看中得以出版,成为打工时代的经典之作。
深圳给予了唐诗写作和生活的土壤,也给予了她生活的创伤,但生活的创伤只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在深圳拼搏了十几年的唐诗把深圳已经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她现在的目标就是希望能够在深圳拥有一套小小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