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媒体新闻范文

自媒体新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媒体新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媒体新闻

第1篇:自媒体新闻范文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新闻传播;特点;影响分析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0-0278-01

一、引言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新闻业的发展,使新闻传播更为方便、快捷,开放式、广覆盖的网络更是为新闻传播创造了良好的机遇,也使传统新闻传播受到了巨大冲击。在此形式下,我们应更多地思考新旧媒体对新闻传播的有利面,结合实践实事求是研究新闻传播的改变和创新发展,提高新闻传播的技术和层次。

二、自媒体新闻的传播特点

自媒体又称“个人媒体”或“公民媒体”,任何一个人通过网络平台便可随时随地发表新闻信息、个人观点等,常见的自媒体形式有微博、微信、论坛、QQ等。在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新闻传播向平民化、个性化发展。凭借先进的科技,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新闻,也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这样就使我们听到了关于新闻更多的声音;第二,新闻传播的互交性增强。通过现代化、信息化手段,任何一个个体都可以成为新闻的传播者,还可随时将自己的身份转换为受众,新闻传播者与受众形成了零距离的接触,扩大了新闻的影响力、增强了新闻传播中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交流;第三,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速度、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且新闻传播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促进了新闻传播的发展;第四,新闻传播的真实性难以控制。由于新闻传播途径方便、成本低、言论自由,在自媒体时代新闻的真实性难以考核,新闻信息的可信度低、质量难以保证;第五,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纠纷多。例如版权纠纷、侵权纠纷等,而相关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一些问题的解决存在一定困难,形成了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总之,从以上几点我们看到了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发展和不成熟,研究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形式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是进一步完善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发展的必要途径。

三、自媒体新闻传播形式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分析

(一)对传播者和受众角色的影响。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者的阵营不断被扩大,如上述所见:新闻传播者同时也是受众,任何一个受众也可以成为新闻传播者,这就显示了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者和受众的融合,这也是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区别于传统新闻传播的一大特点。以自媒体平台作为新闻传播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中媒体人对新闻信息的控制,增强了新闻传播的力度和影响。此外,自媒体新闻传播的方式使新闻传播的交互性得到发展,实现了新闻传播的双向性,从本质上改变了传播新闻传播的模式,使新闻信息更能迎合大众口味。

(二)对新闻传播价值观的影响。传统新闻传播是一个专业的、复杂的过程,新闻中融入的是新闻媒体、新闻采编人员的价值观、社会观等,受众在接收新闻信息的同时必须接收这些观念,个人观点得不到伸张,受众的思想受到了一定的压制和约束。而自媒体时代,受众的角色发生了改变,在接收新闻信息的同时可以自由、方便地发表自己的意见,阐述自己的观点,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得到了更全面、真实的体现。此外,大众可以以新闻传播者的身份宣传自己的思想观念,新闻传播变得更为感性,使新闻内容更加丰富,增强了新闻的新鲜感、趣味性,更加接近大众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工作息息相关。

(三)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传统新闻传播中受众只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没有发表舆论的途径和方法,新闻信息的传播完全是一种“垄断形式”,当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时,只要本地媒体沉默,受众的知情权就会被影响,新闻传播呈现出一种报喜不报忧的局势。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这种舆论偏向、舆论约束被打破,新闻传播者与受众角色的改变大大地丰富了新闻内容,也方便了大众发表意见、思想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把关人”角色被淡化,社会舆论将新闻信息传播带入一个新时期。一方面,受众对于新闻传播的监督意识、监督能力得到了提升,人们关注新闻的同时更多地在思考、在改变;另一方面,新闻信息源的不断扩展,使小事、大事都能成为受众所关注的新闻焦点,营造的社会舆论气氛充分地展示了新闻的大众化、平民化、普泛化,大众对于大到国际,小到社区发生的各类新闻无所不知,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家事国事天下事”无事不闻的境界,提高了我国民众的新闻参与度,使新闻传播逐渐向更完善、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四、结语

自媒体时代新闻传播的模式对传统新闻传播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但从整体上看,这些影响都是向有利于新闻业发展的方向进行的,新旧媒体的融合造就了新闻传播技术、经验的结合和发展,因而在自媒体时代更能打造出精彩、生动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第2篇:自媒体新闻范文

一、新媒体教学应用现状

在新媒体普及的今天,许多老师都开始尝试将新媒体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辅助工具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而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媒体指的是“个人生产、加工和信息的媒介平台,是为个体提供信息生产、积累和共享服务,传播内容兼具私密性和公开性的信息传播方式”[1],实际上它也是一种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用户信息分享和社交活动的互动社区,无数的用户和众多的个人媒体为社交媒体生产内容,传播信息”[2]。

QQ群、电子邮件、微信群等基于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新兴媒体已是高校老师常用的教学工具,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更为便利的交流平台。在QQ群上大家可以就学术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电子邮件给了学生随时向老师提问题的机会,也让老师和学生的交流更加便捷。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彭兰教授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问卷调查;扬州大学新闻学院的张爱凤老师就曾把学生的新闻采写作业到微博上,以增强互动性和影响。

但是,当下教学中新媒体的使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它仅仅是被当成一种教学工具,实现课上到课下的延伸,如收发作业、布置任务等,并没有被作为一个新媒体平台而得到充分利用,这说明我们在教学理念和自我学习上创新不足。为此,笔者不得不提出这样的疑问:新媒体教学的目的何在?

目前在新闻传播学院的教学过程中,有三大瓶颈需要突破: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重视新闻理论的教学,却忽视了对新闻理论的实践,导致学生在毕业后进入媒体工作时才发现学不能致用。如何实现学界和业界的融合,是教师们亟须思考的问题。二是新闻教材的陈旧与良莠不齐,当今传媒业界的变化日新月异,新教材编写的速度往往赶不上时展的速度。三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互动性不够,“我说你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观学校建设的教育技术平台,由于缺少个性化服务,往往不能满足互动教学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探索新媒体在新闻传播教学中的新理念就显得紧迫而重要。对此,笔者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自媒体平台应用于教学,同时积极寻找与业界合作的机会。

二、基于新媒体的互动教学

我们以“网络与新媒体研究”这门课为平台进行了全新的教改实践,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采用不同的方法:本科生课程教学采用了课堂讲授、在线学习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课程考试包括微信、微博运营报告和新媒体案例分析两种方式。2014年研究生课程教学首次尝试“产学研一体化”,与广东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DV现场》合作,让学生结合理论,全面运营其官网、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

在新媒体时代,互动是互联网思维的一个重要元素。互动教学除课堂讨论之外,我们还将教学过程延伸到线上线下、课堂内外,充分利用QQ、微博、博客和“暨大新媒体”官方微信等平台进行教学,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并可随时与笔者进行讨论。

我们在新浪博客“谭天论道”和微信公众号“暨大新媒体”上,可以随时学术热点和前沿资讯,带领学生积极思考;同学们通过转发、评论和老师随时互动;“暨大新媒体”官方微信除每天向公众推送一两条新动态、新文章之外,还开设教学模块,内容包括作业点评、答疑集成、课外阅读指导等,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回复,构成了网络的学术讨论空间。较为私密的QQ群和微信群则是我们指导学生深入进行学术讨论的另一个平台。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还吸引了大批校外学生和学者参与到讨论中来;不仅促进了本门课程学生的学习,还带动了其他关注“谭天论道”博客和“暨大新媒体”微信公众号的用户粉丝。这种在线学习实际上具有慕课(MOOC)特征,其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大众学习公共通道的建立,帮助学习者在开放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通过交流讨论形成知识网络中的“节点”(Nodes),并最终在知识网络中形成多群体学习路径的生成式课程。[3]

在实践过程中,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结合理论去运营自己的微博、微信公众号,由于人力、财力、时间和经验不足,同学们所运营的只能作为媒介产品,离媒介平台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同学们对于新媒体的了解,已不仅仅局限于抽象的概念,而是真正懂得了“服务为王”“以用户为中心”等互联网思维,并运用到了自己的实践中去。

例如:充分体现网络思维的微信号“吐槽君”,就是利用反讽的网络语言,以热点和观点聚集了不少人气。在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了运营好一个媒介产品需要做到:一是从内容产品到服务产品的转变;二是从受众模式到用户模式的转变;三是从信息传播到关系传播的转变。

运营微信号“吐槽君”,同学们从一开始简单地以内容为主,到逐渐开始有了服务用户的意识。例如世界杯、高考期间推送的文章,就是在恰当的时间节点推送用户想要了解的信息,及时又有趣;不时举办的抽奖活动,促使用户们在朋友圈大量转发,实现从信息传播到关系传播的转变。此外,同学们还积极思考,几次改版,运用不同的方式去探索新媒体产品的运营。

同学们在运营新媒体时会更加积极思考在课堂上从没想过的问题――怎样变单一传播为双向交互,变自己做为大家一起来玩?怎样变作品为产品,而且不仅做内容产品,还要做服务产品?同时还要研究用户及行为:熟人怎么做?陌生人怎么办?我们产品的独特性在哪里?这样一来,学生在实践中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探索乐趣,热情高涨,反响强烈。

将新媒体作为一个平台用到教学中去,是教学理念的革新。老师与学生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受关系,更是相互学习、相互讨论的朋友关系。新媒体平台打造的亦师亦友、活跃互动的学术氛围,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同学们利用新媒体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已经是在对业界前沿的探索,既有理论的支撑,又有实践的检验,将来无论是做研究还是搞实践,对他们都大有裨益。

三、产学研结合的实战训练

协同创新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增长点。“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高等教育机构同企业合作,协同研发,创新技术,既能提升高等教育机构的社会声誉,又能促进教学、有利于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我们在课程中开创的“产学研一体化”实战训练,是实践“协同创新”教育理念的一个案例。

“产学研”结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这涉及与校外、与社会的合作,一般教师往往囿于社会资源的匮乏而止步。笔者依托自己的社会资源和媒体人脉,加上媒体转型和节目创新都有很强的需求,校媒双方一拍即合。践行“产学研”结合就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

我们指导的学生全面运营广东电视台《DV现场》的新媒体,就是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范例。

《DV现场》栏目是广东电视台公共频道一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创办于2011年5月,秉承“直击现场、关注民生”的宗旨,聚焦普通市民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为他们的利益鼓与呼。节目要求记者站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力求为观众带来最直接、最原汁原味的画面和声音。2012年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全国十大创新栏目,2013年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评为全国十大名优栏目。

《DV现场》虽然有官方微博、微信,但在资源整合上还略有不足,亟须寻找一个新的途径去扩大互联网的影响力。媒体的官方微博不仅仅是传统媒体内容的平台,更应该重视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我们除让学生参与到《DV现场》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和官网论坛贴吧三个新媒体平台的运营中去之外,还带领学生将营销学的4P理论、病毒式传播等应用到电视新闻上,拓展传统媒体的渠道,打造新媒体平台。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的资源整合,两者之间互动性的增强,对于提升彼此的影响力都有帮助,可以实现传播影响力的最大化。

以《DV现场》的官方微博为例:在同学们接手《DV现场》的新媒体平台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其官方微博粉丝数由11万增至12.5万,粉丝净增数达到1.5万,平均每个月增加5000人。在2014年6月20日世界杯有奖竞猜开始阶段,日增订阅数1694人,达到。

从“消息发送人数”指标上可以明显对比出运营团队接手前后的变化。2014年4月16日之前,主动发送消息的去重用户数(包括非粉丝)的数量几乎为0,而4月16日当天,消息发送人数达到53人,此后均保持在这个数据上下。可见,在精心运营的情况下,微博的消息发送情况有明显好转。

种种数据证明,同学们运营后的成果是很显著的。同学们不仅仅是将它作为电视节目的延伸,更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第一,明确目标用户,提升官方微博活跃度。第二,总结微博规律,获取用户最大程度的注意力。第三,精选搭配图片及视频,引发视觉传播轰动效应。第四,注重沟通与反馈,赢得用户信任与支持。第五,重视微公益传播内容,塑造官方微博品牌。第六,与传统媒体互通,打造兼容开放的传播平台。这些经验的总结,不仅让同学们对于理论有了充分的理解,并且对业界也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同样,在其他平台运营的效果也很显著:官方微信的粉丝数由85557增加到94476,论坛和贴吧的配合也起到了网络推手的作用。从各自为政到协同作战,《DV现场》新媒体平台的构建为我们当下传统媒体的转型提供了依据。目前广东电视台围绕《DV现场》正形成电视新闻播出平台、互联网平台和线下活动(小记者夏令营、公益项目苹果书屋等)三位一体的O2O媒介平台,既有内容产品,也有服务产品。

社交平台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它能使个体用户与其圈子内的人展开互动,共享资源,维系关系;另一方面,它又能打破圈子内关系的封闭性,通过突破时间、空间和物质成本的限制,形成更多、更好的资源流动,并赋予个体最大程度的机会,使得个体能嵌入到另外的圈子中,并顺带使自身的圈子与外界的圈子发生关系,形成交集,从而增强转换的可能性,进而在整个社会网络中实现嵌入。毫无疑问,关系转换的目标是通过个体价值最大化来实现平台价值最大化。不可否认的是,笔者这一次带领学生与业界的合作,不仅验证了其理论的正确性,也为业界实践提供了很强的指导意义。[4]

第3篇:自媒体新闻范文

关键词:自媒体;新闻专业;反思

自媒体随着网络技术日益发达而得到了空前的推广和应用,是社会公开、全民的重要产物,与传统传媒相比,其本身具有诸多特点,更加重视传播者的主动性以及内容的个性化、自主性。

一、自媒体信息传播特点

(一)信息传播者与受众者的变化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其改变了目标,逐渐的由传统有目标引导转变为被动设想,受众逐渐的掌握了主动权,进而能够将自身的满足与媒介之间进行联系,从而恢复了信息传播人员与受众人员之间的平等关系。自媒体网民年主要由信息主动解读新闻信息逐渐的转变为创造新闻,改变了传统的地位。大众媒体与受众者之间的关系逐渐的成为双重交流演变,人们在信息接受过程中能够将信息主动的释放出来,并且参与到信息的创造过程中,最终成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混合。

(二)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的传播主要由传统的商业化报纸以及电视等传统媒体转变为当今时代的大众传媒,二次售卖理论逐渐的成为传媒集团经济圆圈。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受众者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参与人员,网络为全球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平台,人们能够及时的发现新知识,并且实现了一对一,一对多等传播方式,人们能够通过网络及时的传达自身的看法,所以,自媒体信息传播方式逐渐由教堂传播转变为集市传播。

(三)信息传播控制方式的变化

大众传播媒介信息主要依赖于信息需要经济成本以及传播媒介资源的稀缺,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成本日益降低,信息资源逐渐的更加开放与广泛,个人能够及时的实现信息,自媒体信息往往都是由人们群众产生,其更加重视对话和平等。

二、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措施

(一)加强大众传媒素养

为了能够保障我国新媒体环境的良好,必须要不断的加强大众传媒的素养,其主要就是指传媒信息以及传媒专业人员本质特征的基本认识、解读以及利用传媒信息的实际能力。新媒体技术的应用,造成人们能够及时的进行信息传播,人们都可以成为媒体人,进而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在新媒体时代,大众不仅是受者,同时还是信息的传播者,必须要加强大众传媒的素养,才能够打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加强对信息的把关

由于网络时代的来临,导致信息传播的源头十分复杂,传播群体逐渐的扩大,传播信息的数量与日俱增,信息在网络上呈现为自由的状态,人们能够结合自身的喜好随意的进行信息的和传播。新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促使信息的控制越来越难,为了能够保障我国舆论良好的氛围,必须要严格的控制信息,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网络传播的匿名性导致网络传播中的非理性信息众多,新闻工作人员不仅要对事件进行公正的报道,保障人们群众的知情权,还必须要积极的削弱负面影响。媒体必须要对事实进行客观的分析,从而才能够缓解过激的群众,避免出现过激行为的发生。另外,议程设置往往会引导争取舆论导向,疏导负面情绪,促使新闻逐渐的朝着理性化发展。新闻媒体能够通过自身的公信力和强大的影响力对议程进行设置,从而将群众们的判断加以引导,最终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发展。

(三)自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反思

新闻专业主义必须要紧跟时展的步伐,能够满足社会和受众们的需求,自媒体发展促使新闻专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寻找全新的出路成为当今新闻行业所需要关注的问题。新闻报道的主要要务需要与时俱进,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时代的新闻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传遍整个世界,所以,媒体传播的时间对于受众来讲已经逐渐的失去意义,人们更加重视新闻的深入性和真实性,所以,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媒介必须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能够深挖新闻事实。自媒体时代能够促使受众单独的进行信息传播,进而对记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网络平台从理论上来讲主要就是为民众提供信息的渠道和技术平台,并不是指民众就能够取代专业的记者,所以,记者本身的全能型以及思想型依然十分的重要。自媒体时代对于新闻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自媒体信息的人员往往会掺杂自身的情绪,进而对民众们的情绪起到了一定的引导,进而影响到新闻本身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甚至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员会通过自媒体的渠道损害他人的利益,进而要求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信息监督和筛查工作,从根本上控制信息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自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十分重要的产物,进而对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是,新闻专业依然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新闻工作人员必须要坚守自己的初心,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才能够促进我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盖伊・塔奇曼 著,麻争旗 等译:《做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56.

第4篇:自媒体新闻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数字媒体技术;新闻制作;新闻传播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在各个行业中也不断渗透。对于当今这个数字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行业也受到数字媒体的影响,它不仅给传统新闻行业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新闻的传播与制作中,合理有效的运用数字媒体技术以对新闻行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是必然趋势。

1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意义

数字媒体指的是通过二进制的方式来对取得的信息进行处理、记录和传达的一种信息终端,其处理的对象包含文字、图形、动画等。在数字媒体时代,数字媒体技术实现了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手段将图像、文字、声音等元素进行综合的处理和分析。数字媒体技术将人们观感的进行信息化表达,转化为具象的可以管理的数字信息,这对新闻传播行业来说,不仅可以为新闻带来更加生动丰富的观感体验,也可以更加丰富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在新闻传播中,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对新闻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数字技术与新闻传播的渗透和结合,将实现新闻信息采集和制作以及播出的数字化,不仅可以丰富新闻内容,也可以丰富新闻传播效果,同时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及时性也能够有效提高。在传统新闻行业发展遇到瓶颈,迫切需要转型和升级的今天,数字媒体技术为新闻媒体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市场。

2数字媒体在新闻制作中的应用

2.1在新闻素材采集中的运用

在传统的新闻信息的采集中,是依靠录像带来进行信息存储的。在新闻事件发生时,新闻记者需要到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进行摄像、摄影、录像等,完成新闻信息的采集,之后再对存储的信息进行编辑修改,最终进行播放。通常编辑修改后的新闻录像素材,不能进行二次编辑使用,使得新闻信息资源不能实现共享,造成采集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而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有效改变新闻资源浪费的现象。数字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在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记者在事件现场的采访和录影的同时,这些录影通过数字技术以数字信号的形式传送大盘新闻平台上。在这个网络平台上,数字管理系统对录像进行整理,之后再存储在网站中。这样的话,新闻的编辑过程就能够同时获取新闻资源,各个媒体单位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站中提取相应的新闻内容,进行选择、排版、播出,有效提高了新闻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数字媒体技术还可以将普通存储方式的历史新闻进行数字化的转换,再次利用时,可以有效节省时间,降低新闻工作者的工作量。由此可见,在新闻信息的采集方式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节约新闻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新闻资源的共享。

2.2在新闻节目制作中的运用

在新闻节目的呈现方式中,电视新闻以及视频新闻是十分常见的新闻传播方式,它可以直观表现新闻事件。在这种新闻节目中,包含声音和视频,它的制作过程也由新闻事件的采访、录像、镜头的安排,视频的剪辑、字幕和解说词、配音等各个环节组成。在整个新闻节目的制作中,前期的信息采集工作由记者和摄影师完成,编辑人员对素材进行数字化编辑和完整的节目制作,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新闻视频的编辑过程中,除了要尊重事件本身的事实情况,编辑更需要运用数字化手段对新闻视频进行艺术化的处理。数字媒体技术下的新闻视频制作,需要依靠专业的视频设备和技术。在数字媒体视阈下,新闻的素材和内容可以通过专业的数字内容管理平台进行统一的管理。在这个数字管理平台中,新闻素材以文件、数字信号、储存介质等形式在平台中汇集和统一,再被不同领域的编辑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编辑整理和,有效提高了新闻素材的利用率。数字媒体技术制作好的新闻节目可以在媒体平台上,并可以进行二次制作。

2.3在新闻节目包装中的运用

数字化技术可以将新闻事件以视频、图像、音频等方式呈现出来,给受众带来更加直观的现场感受。在视频新闻中,为了渲染新闻事件,不少视频新闻都进行了新的数字包装。例如,在新闻节目播报中,对主持人所处的环境进行数字化的虚拟、对新闻事件进行实时画面转播和在节目进行动态视窗连线等。在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既有字幕条目,又有动态的角标,在播报过程中也常常结合动态图片、虚拟场景、动态连线等数字技术对新闻事件进行渲染。这些数字化的包装,使得新闻主题更加鲜明,新闻内容也更加丰富,能够调动新闻受众关注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新闻传播的能效。

3数字媒体下的新闻传播

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的运用,给新闻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成功地实现新闻转型,以一种全新的形式进行新闻传播。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报道时,受众看到的不仅仅是新闻事件本身,还有用于事件渲染图像、视频等,在视觉和听觉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感受,这样的传播形式,容易给受众带来参与性和认同感。数字媒体在新闻传播中,绝对不是单纯的技术形式,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数字媒体技术,它更代表着一种跨界融合和一种新的传播方式。数字媒体技术把传统新闻传播的方式由大众式传播转变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传播的形式也更加的精确化和细致化。在传统的新闻报道中,由于新闻节目的制作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会把原本十分即时的“新闻”变成了“旧闻”,然而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原本的新闻受众,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社交软件以及自媒体,成为新闻信息的传播者。在数字媒体平台上,受众通过对所关注的新闻事件的转发,实现了新闻事件的传播。同时,数字媒体背后的大数据统计,又可以帮助受众挖掘与所关注事件相关的新闻信息,让受众更全面的了解新闻事件。总之,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新闻传播单线性的问题,由一对多,转化为多对多。这样以来,新闻传播的速度就会大大的提高。在数字媒体和互联网技术不断更新的推动下,传统的电视新闻传播的途径被不断的弥补和拓展,人们不仅能通过各种的途径和平台获取实时的新闻信息,也可以自己动手制作新闻,满足自己的需求,将新闻传播的精准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4结论

在数字媒体时代,新闻行业与数字媒体技术的融合给新闻节目的制作和新闻传播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传统媒体发展迫切需要转型的今天,数字媒体给新闻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作为新闻媒体人,应该看到数字时代下的机会,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提升自我,提升新闻制作的质量,尝试新闻传播的不同方法,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传播形式。利用数字媒体技术,可以有效对新闻传播的方法与途径进行改革,以便在未来赢得更大的市场。数字媒体技术在新闻媒体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也必然成为新闻媒体未来发展的支柱。

参考文献

[1]李寿芳.数字媒体视阈下的新闻制作与传播[J].新闻爱好者,2012(7):57-58.

第5篇:自媒体新闻范文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高职类院校;校园文化

2015年“全国两会”上,总理首度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强调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与制造业、金融业等传统行业的结合与发展。各行各业开始与“互联网+”接轨,为传统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是促使了网络的迅猛发展。另外网络的发展给高校校园的原有格局也带来了巨大的震撼,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覆盖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如何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迎合大学生对媒体使用的爱好,使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的力量,及时的给大学生传播积极的、正能量的信息,抢占大学生使用手机的一席之地,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一、微信公众平台――院校自媒体最好的平台

2011年1月,腾讯推出了继QQ之后又一划时代的新型聊天软件――微信,它强大的功能使其用户量猛增,目前已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微信公众平台是软件开发者或商家作为信息技术和计算机领域的一项新生事物,已成为个人或团体与特定对象交流的一项重要工具。微信平台用户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用户管理、群发消息、消息查看、待办事项等功能进行消息推送和内容传播。将微信公众平台合理利用到学校教学和管理中去,不仅迎合高职学生的沟通交流方式,还会优化高校管理体系,促进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下面笔者就学校建立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作用做以下阐述。

1.架设学校与学生沟通的桥梁,便于学校信息的传播。

随着社交网络的深入发展,传统学校网站被动、缺乏有效交流互动的缺点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的人习惯用手机浏览网页,但是学校的主页在设计时都是适用PC浏览,用手机浏览有太多的局限,所以导致学生很少登录学校的主页,不利于学校政策及信息的及时传播。在日益发展的自媒体环境下,“微时代”已经到来,微博、微信、微电影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学生,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能够架设学校与学生的沟通的桥梁,吸引学生的关注,甚至家长的关注,可以加强教师、学生、家长的联系。对于高职类院校,每年的高考前做好学校招生宣传工作是重中之重,为此,学校每年都要派专门的教师去各个县市宣传,印刷大量的纸质材料去分发,有时收到的效果确是甚微,势必造成了浪费而且不环保。有了微信公众平台,利用自媒体的优势,学校可以自己制作具有自己学校特色的专业介绍,只需微信公众平台出来,就可以分享到社交网络中,不但教师和学生可以分享,甚至家长都可以分享到自己的社交网络,这样的自媒体新闻的传播力量是不容小觑的。而且这类的自媒体新闻还可以推出更多的主题,对比网站类的新闻更具有传播力。

2.微信公众平台提供多方位舞台,提升学校品牌形象

高职类院校及早的建立微信公众平台,更可以提供多方位的舞台,特别是丰富了学生的网络文化生活,让学生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学校生活上,而不是只热衷于网络视频、网络游戏等娱乐项目。可以将学生开展的各项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学生技能大赛等经过自媒体的编辑,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分享;学生只要注意到与自己有关的信息,大多数会点击或者分享;学校教师参加各种活动的获奖情况,介绍教师个人的魅力,让学生和家长了解和关注老师;我们还可以不定期推送鼓励每个学生的信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和老师的关注。同时教师、学生和家长还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互动,增进彼此的信任,这些对于学校校园文化正能量的传播肯定是有推进作用,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整体品牌形象。

3.打造特色自定义菜单,完善学校办事咨询服务平台

微信公众平台认证成功后,可以申请自定义菜单,需要管理者具备一定的开发技术,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API编写代码创建自定义菜单,实现自动回复。这样设置校园助手类的自定义菜单便于学校的办事咨询服务,如大学生每学期期末需要自己查询成绩、全国计算机英语考试成绩、课表校历、入学新生报名流程类信息,都可以设置在自定义菜单中,方便学生随时随地查询信息。另外微信公众平台还可以根据关键字进行回复,比如“请假”,弹出请假的信息,图文并茂的发给订阅者,通俗易懂。高职学生在实习单位顶岗期间,班主任经常也是苦于没有快捷方法将通知及时送达到每一位同学,有了微信公众平台这个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只需学生一键关注即可将通知送达。

二、高职院校微信公众平台搭建的几点建议

1.甄选门户网站信息,让“高大上”接“地气”,更利于信息的传播。

很多学校在建立了微信公众平台后,习惯将校园网上的新闻直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结果点击查看的人少之又少,是因为没有迎合当下大学生的口味,为了吸引学生的关注,可以使用学生习惯的语言和形式提升传播效果。如网络词“duang”“那些年我们一起……”“萌萌哒”等等。将网络流行语包装校园新闻,让校园新闻不只是看起来那样美,编辑咨询最好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表达,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心理,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便于信息的传播。

2.建立新媒体运营团队,让学生参与自媒体的制作、和评价

在网络信息铺天盖地,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通过正能量的宣传引导,鼓励学生发“正确的声音”需要课堂内外的引导。一条易于接受,广大粉丝点赞自媒体信息,需要一个团队的力量来完成,可以由负责宣传的部门教师牵头负责审校,计算机专业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在学生中间召集成立新媒体运营团队,培养学生自己用发现的眼睛去挖掘有价值的自媒体信息,比如,学生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出报纸,学生自己出的报纸,能够给全校学生、教师和家长看到。并可以得到有效的反馈,这是对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支持和鼓励。这样的报纸不是纸质的报纸,而是自媒体的报纸。可以整合音频、视频等各种元素。更好的宣传学校的变化发展、讲述自己学校的故事,传播学校自己的声音,更有利于做细做好大学生网络引领工作。

3.及时推送消息,把握好推送时间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相比校园广播、校报、网站等,微信的使用门槛低,推送消息一定要及时,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关注,过于密集推送或者推送时间间隔时间过长,都不利于学生的关注度稳定。另外就是把握好发送时间,推送消息避开上课时间,学生在下午六点以后和午休时间是富余时间,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使用习惯,如果能在固定的时间消息,更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关注度。

第6篇:自媒体新闻范文

[关键词]数字新媒体数字新媒体产业链数字内容产业跨媒体出版

一、数字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如今的新媒体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网等传播渠道,以及计算机、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等都是数字新媒体的表现形态,从信息传播角度看,它具有多媒体化、集成性、交互性、超链接性的特点。

二、数字新媒体产业链

数字新媒体产业链的组成包括内容提供商、软件及技术提供商、网络运营商、平台提供商和终端提供商。

内容提供商指内容的制作者和提供者,数字新媒体的内容提供商主要源于四个方面:拥有传统内容资源优势的专业内容提供商;提供通道的电信运营商和移动运营商;实力强大的门户网站;新媒体受众。

软件技术提供商是在整个产业链运作中服务、资费、管理等环节的软件提供者和技术提供者。网络运营商拥有骨干和核心网络资源,通过建立虚拟网络来进行运营服务,为平台提供商提供网络支持,包括无线网络运营商、固网运营商、数字广播网络运营商等。平台提供商提供内容呈现平台,为网络交易、分享等服务提供空间、技术支持、服务支持的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网络运营者。终端提供商指提供数字终端工具的厂商。

在数字新媒体产业链中处于内容提供商位置的传统出版社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做好做强自己的本分。虽然同时作为网络运营商的电信和移动运营商也介入内容提供商的行列并且在与传统内容提供商的合作中显示出极大的强势,但与在这个领域努力多年的出版社而言么无论是作者资源还是编辑经验,都会相形见绌。

数字新媒体技术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的迅猛发展,催生和推动了数字新媒体内容产业的崛起与发展数字新媒体技术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为内容传送提供更多渠道的同时,也对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质和量上的要求。传统形式的内容形态不能简移到数字新媒体的内容形态上,需要针对不同数字新媒体服务平台的形态特征设计相应的内容创意和制作流程。

因此,数字新媒体环境下的内容产业应该是“依托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与各类信息产品行销渠道,向用户提供数字化的图像、字符、影像、语音等信息产品与服务的新兴产业类型,它包括软件、信息化教育、动画、媒体出版、数字音像、数字电视节目、电子游戏等产品与服务等,是智力密集型的、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

三、数字复合工程的开启将拉动传统出版产业的升级

复合出版,又称跨媒体复合出版,是指对内容文本经过一次编辑、加工、标记之后,既可以以图书、杂志、报纸等形态出版,又可以以游戏、卡通、动漫等方式呈现,一次加工,多次使用。复合出版是未来出版的重要形式。

2008年7月16日,上海张江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挂牌成立。作为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建设的第一个数字出版基地,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必将促进传统出版发行业的产业升级,促进我国数字出版的发展壮大,进而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进步与变革。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在实现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将大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将推动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的发展。数字复合出版将为内容产业注入丰富的高质量出版内容资源,实现内容的深度开发和多维应用,同时,数字复合还将为创意产业提供多样化的表现平台。传统出版产业经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改造后,将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而将出版生产力和产业化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四、传统出版社应加强数字出版意识

首先,要对数字出版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数字出版在数字新媒体浪潮中更应称为数字内容管理或数字内容产业”。对于出版单位这种具有内容生产特点的企业来说,并不是单纯生产某一介质的产品,而是生产“内容”。数字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对于作为文化产业的出版业并不是毁灭性的冲击。相反,由于数字新媒体产业链的逐渐清晰,专业化分工更加细化的基础上,传统出版商将更加趋于其文化创意产业的本质。数字出版对于传统出版商就是要做好选题的原创性开发、内容的数字化管理,为数字新媒体产业链提供可供多种媒体传播的内容。“在数字出版的时代,谁拥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容,谁就有了话语权”。各出版社在结合特色定位的同时,要进行立体开发,掌握内容资源的主导权,加强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的控制地位。

其次,要做好数字内容管理。数字内容管理对出版单位而言,意味着对产品内容进行统一的数字化加工和生产。今后的出版,出版单位将演变为内容提供商(ContentProviders),进行复合出版,对内容一次加工完成,以不同媒体形式出版。内容管理的目的是把非结构化的信息,制作成图书、报刊、光盘、网页等产品,供用户以各种媒体形式进行阅读、检索、查询、分析和共享。当出版单位采用了以数字内容为核心的管理系统以后,传统的编、印、发环节将被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流程再造”。出版单位可以通过流程再造,打通产业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媒体出版。

最后,要加强出版产业的纵向和横向合作。出版产业的纵向合作是指各个出版单位和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内容资源的集合。数字新媒体时代,内容的同质化现象也难以避免。为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同行的恶意竞争,各个出版单位应时刻关注业内风向,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选题开发,切忌不切实际的跟风。数字内容产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内容的集成性,越是拥有海量内容资源的出版社,在市场竞争中越有优势。在纵向合作上就表现为出版社之间的重组、并购。出版产业的横向合作是指在数字新媒体产业链中拥有独自核心竞争力的各个产业环节之间的合作,包括出版企业与软件开发商、网络运营商、平台运营商、终端运营商之间的项目合作,也包括与这些企业之间的重组、并购,形成大型的传媒集团。

参考文献:

张文俊.数字新媒体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曹胜玫.当前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相关问题及思考.编辑之友,2009.

数字内容管理与出版流程再造.

第7篇:自媒体新闻范文

目前,这位老人居住在北京的朋友家,老人也与身在美国的家人取得了联系。其实,如李安首部电影《推手》里所反映的问题,近年来华裔老人在海外生活出现不适应的情况频频出现,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

81岁中国老人流落美国机场三天

11月6日,一位81岁中国老太太在美国亚特兰大机场登上了飞往中国北京的航班,在此之前,老太太只身一人,在美国机场流落了三天。

记者检索发现,当时有美国华人自媒体报道称,这位81岁的中国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师,老伴早已过世,她自己把女儿带大,支持女儿从国内顶尖高校毕业后留学美国。其女儿与第一任丈夫育有一女,但1岁起就交给老人抚养。外孙女12岁时,老人和她跟随女儿来到美国。然而,女儿和前夫离异后,嫁了一个美国人。新女婿对老人很不友好,女儿和美国人组建的新家庭也不欢迎她。

对此,美国达美航空的工作人员D ELTASAM告诉记者,老人持有一张回国机票,称系外孙女用她的钱在网上订购而来,原定起飞日期是美国时间11月13日。但据老人讲,近日,她发现家人已经把房间里的东西基本搬空了,连平时在家的小狗也不在了,她就打电话给外孙女,说我也不想待在家里了,就叫外孙女帮她把机票改签到11月6日。

于是,外孙女叫车于11月3日把她送到机场。然而,患糖尿病而且语言不通的老太太只身一人,在机场熬了三天,当时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两夜没有睡觉,两眼红肿。在热心华人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住进了机场旅店,等待6日起飞的航班。

中美热心人士爱心接力

美国亚特兰大的热心网友DON告诉记者,他当天正好去机场送亲人,遇到了这位中国老太太,就帮忙翻译,想办法联系她的家人,然后向机场的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并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让婆婆可以随时打电话给她做翻译。

前述达美航空工作人员DELTASAM告诉记者,她在听说婆婆的事情之后,一直很担心,得知她还没有吃东西,就带着热汤、面包、水果,从机场赶到婆婆住的酒店。

在老人航班出发当日早上,网友DON接到老人打来的电话,通过电话协助老人在旅馆吃了早餐,并安排了短驳巴士把老人送到亚特兰大机场国际航站楼,之后还联系了达美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全程陪同老人登机。

在北京,热心的公益人士也做好了安顿这位老婆婆的准备。

最初得知老太太流落美国机场的常州一加爱心社社长王德林告诉记者,他是从在美国认识的一位热心公益人士晴那里,得知了中国有位老太太要从美国飞回国,晴说,“当时的目的只有一个,首先帮助她解决住宿问题。”之后,王德林就多方打听联系上了北京社工王先生,去机场接老太太并提供帮助。

记者联系到去机场接老人的北京社工王先生,他表示自己当时其实并不知道这件事的具体情况,但是知道飞机确实起飞了,就在“国际到达”通道举着写有老太太名字的接机牌等待。同时,他还联系了北京朝阳区的全国劳模梁大姐在后方支援,安排好了敬老院为老太太提供住所。

经过将近30小时的旅程,老人顺利到达北京首都机场,令人欣慰的是,当时有老人一位朋友的亲家杨先生去机场接机,“看到她有熟悉的人照顾她,我也就很放心了。”王先生说自己留下了联系方式,并告知老人有需要的话可以联系他。

老人得知有这么多人关心她,她很意外,非常感激亚特兰大华人还有所有这次帮助她的人。据悉,老人现在暂住在朋友的亲家家里,对方为老人安排了一个单间居住。王先生说,“昨天(12日)听杨先生说,老太太的外孙女给她打电话了,还赔礼道歉了,老太太可高兴了,她希望此事到此为止吧,不要影响外孙女。”同时也嘱咐“这件事到此为止,怕说多了影响到孩子声誉,影响他们工作”。

一加爱心社社长王德林表示,这次的公益爱心活动,“从美国到北京,跨越了半个地球,而且每个环节都有志愿者去组织,这个过程是很让人感动的”。他表示,社会上很多悲惨的事情其实很让人无奈,如果能让这种爱心和公益的理念得到传播,让老百姓都能参与进来,相信这个社会得到帮助的人会更多。

新闻背后

10年纽约至少10多起华裔老人自杀

记者了解到,随着中国移民家庭数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华裔老人为了与海外工作生活的子女团聚,便远渡重洋到异国他乡。

有一个说法,“美国是老人的养老天堂”,然而对于年迈的老人来说,他们离开大半辈子生活的地方,离开熟悉的亲朋好友,在这个陌生的国度,他们不会英语、不会开车,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他们与当地社会的互动,再加上饮食习惯和娱乐生活方式不一样,儿女又时常因为工作繁忙不能时时陪伴照顾。寂寞成了这些老人心里最大的痛,以至于患上抑郁症的也不在少数。

美国帕洛阿图大学副教授朱贲靓(JOYCECHU)做过全美国第一个针对华裔老人心理忧郁与自杀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每100名华裔老人就有15人始终有自杀念头。2007年迄今,纽约地区至少已发生十多起华裔老人自杀案件,其中有70%的自杀者生前深受忧郁、空虚困扰。

调查还指出,因为特殊的文化背景以及身处异国的文化语言挑战,华裔老人极易心里苦闷与忧郁,产生自杀念头及实际自杀率较其他族裔要高。华裔老人面对压力时往往埋在心中,缺乏处理问题的能力,结果造成更严重的忧郁症状。由于家人的冷淡不关心,老人失去自尊,容易产生一了百了的念头。

专家分析

涉及中美养老方式和生活价值观冲突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马特教授告诉记者,这名老太太的案例“涉及了中美养老方式和生活价值观的冲突”。在美华裔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的文化和隔代的差异,老少两代人的思想观念、生活习俗及价值取向已经两极分化,很难调和,时常导致家庭纠纷,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发生极端的事情。

而据美国科研领域新兴新闻网站10月26日(当地时间)的一项针对在美华裔老人的研究,这项研究的老年参与者大部分来自于中国内地,他们大部分是跟着子女来到美国,在这里帮忙带孙子孙女。

研究得出,参与调查的老年人中有超过一半的人表示,他们更愿意和成年子女分开住,他们提到了“不同的习惯、时间安排以及生活方式,并且不希望妨碍到子女”。

第8篇:自媒体新闻范文

1、打开浏览器,搜索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注册登录后验证问题,耐心等待24小时验证码下发,输入验证码即可查询到自己的简版征信,只能查询到简版的。

2、如果觉得第一种方式麻烦,那么第二种方式就比较简单方便。可以通过手机百度上搜索:查信龙,进行查询,输入信息即可查询到自己的百行征信数据,该数据源自全国的网贷平台和银联中心,用户可以查询自身的大数据与信用情况,可以获取各类指标数据,查询到自己的个人信用情况,黑名单情况,网贷申请记录,申请平台类型,是否逾期,逾期金额,是否有仲裁案件,等等重要数据信息等。

3、相比央行的个人征信报告,个人信用记录的氛围更加广泛,出具的机构也更加多元,像查信汇、芝麻信用分等,都属于个人信用记录的一部分,整体而言更类似于网上说的大数据征信,是传统个人征信报告的有益补充。

(来源:文章屋网 )

第9篇:自媒体新闻范文

一、电视新闻采访与媒体观点的定义

电视新闻采访,是电视记者代表无法出面的观众进行的、有选择的活动。记者凭新闻敏感去了解各种情况,挑出有价值的、重要的内容,或者从受众反馈的情况得到新闻线索,或者从大众传播工具中发现线索或可疑之点,继续深入“挖掘”。电视新闻采访实质上就是记者根据新闻的规律进行调查研究的过程。记者所提出的问题,介绍的经验,写出来的稿件都应该是调查研究的产物。新闻采访就是要提示事物的本来面貌及其根本特征,没有一定的调查研究,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调查研究应该是记者首要的、经常性的工作任务。

媒体观点就是在新闻记者对某一客观事实的分析、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记者的采访报道一经媒体播发,其中的思想观点代表的就是媒体观点。媒体观点实质上就是对单条新闻观点的集合,是建立在单条新闻观点之上形成的观点。因此,单条新闻的观点对媒体观点的形成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二、电视新闻采访也是一种产品,需要重视媒体观点

随着媒介竞争的加剧和媒介市场的成熟,电视新闻的双重属性――反映与影响意识形态的政治属性和体现交换价值的商品属性已成共识。电视新闻如何能够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也成为媒介人最关心的话题。这种变化对我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无疑是好事,尤其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面临越来越开放的信息环境和全球性的传播竞争,做大做强本国传媒迫在眉睫。然而,深入考察媒介运作的现实,又会发现,一些媒介在信息传播和产品营销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机的结合和相互间的支撑,妨碍了媒介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媒介品牌的打造,对此我们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从责任和使命的角度来说,社会转型时期变革的潮流使得似是而非、面目模糊的观念、思潮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令人无所适从。这时候,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必须有所担当,担当起廓清观念的职责,从而为社会的良性发展助一臂之力。

从媒体本身的角度而言,能否成为一家有观点的媒体意义重大。业界的有识之士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算得上成功的媒体?资产越大越好?广告额越高越好?发行量越大越好?这些都是支撑媒体活下去的命脉,当然重要,也的确存在着利润至上的媒体,能够想象一家有力量、有影响力的媒体,会是一家毫无观点的媒体吗?

三、电视新闻采访如何传达媒体观点

采访报道反映的是客观事实,但客观事实毕竟是由人来反映的,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对客观事实的态度问题。

记者报道什么,本身就是思想产物,必然会有报道者思想的介入。报道者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摆到他所描写的情景之中,这不仅是表现在他自身的参与上,更是表现在他对客观事物报道形式和对报道内容的取舍上,所以,记者的报道必然存在某种观点。

新闻工作者作为一名职业见证人,他描写事实,保证事实的真实性,但他不可能以同样的分量记录下各种不同的说法。新闻是一种信息,新闻被接受的方法和传播新闻的方法一样重要,为了受众更好地接收,记者必须找到有效地说服他们的语言。但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是复杂的,当记者选用这个词而不选用另一个词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一种解释,并且同时有可能掩盖了另一种解释。电视画面也是一种语言,电视记者拍什么,从哪个角度拍,拍多长时间等等,都能反映一个记者对事件的看法,反映记者的立场和媒体观点。

四、电视新闻采访必须把握新闻的“度”

电视新闻采访作为电视实践形式的个体元素,要服从、服务于媒体观点,而不能凌驾于媒体观点之上。要充分体现媒体观点,电视新闻采访就必须把握好新闻的“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