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场面描写的作文范文

场面描写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场面描写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场面描写的作文

第1篇:场面描写的作文范文

观看国庆60周年盛大的阅兵仪式,是同学们国庆节期间最有兴趣的活动。

要写阅兵仪式的观后感,先观后感。先得写观看到的阅兵式的盛况。不过外行看热闹,那么威武那么雄壮,但真要同学们写起来可能没几句就完了。怎么办?描写电视画面上的场面,其实多听听电视里解说,吸收里面描写场面的词汇,摘录里面介绍的相关知识,这样,你的观看的内容就丰富了。

除了要描写电视里的画面,也要写大家在观看里的情形,这样可以衬托气氛,更说明国庆节的盛大,以及人们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同时,这也是你的感之所系。

“感”可能是比较难写的,看看下面这些作文,大家是怎么写的呢?写的好不好? 对你有哪些启发呢?读一读,想一想,可别抄啊。

要写阅兵仪式的观后感,先观后感。先得写观看到的阅兵式的盛况。不过外行看热闹,那么威武那么雄壮,但真要同学们写起来可能没几句就完了。怎么办?描写电视画面上的场面,其实多听听电视里解说,吸收里面描写场面的词

第2篇:场面描写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技巧 运用与实践

新课程改革,使小学语文教学充满了新的活力。我认为,写作技巧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为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崭新的天地。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加强是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我在平常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不仅极大地改变了过去单一、枯燥的作文教学模式,还改善了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提高了学生在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自主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结合本人近几年的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下面谈谈作文写作技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

一、激发学习兴趣,深化理解

小学生对新事物有种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以利用这一点使他们的注意力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到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乐此不疲的地步。写作时可以采取情境再现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自然兴趣盎然。在情趣的驱使下,可适时提出对写作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从中感悟,增强记忆力,拓展想象空间。

二、加强自身朗读水平,重视学生作文基本功的练习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内容,由于诸多原因造成的教师表现方式和方法的局限性,难以达到语文教育资源的信息传递效果。只有加强老师的朗读教学,提高教师的朗读水平,才能恰到好处地再现语言、节奏、格调乃至文章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和语调等各方面的示范。同时,要重视训练学生作文的基本功。1.说。在写作文前,让学生先用口说出自己写的作文内容,然后再写。2.写。可让学生抄写要求背诵的课文,做到一举多得。一是写字工整,二是写字正确,三是可以训练写作的分段、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四是词类的积累。3.积。即积累词汇和佳句。4.改。要形成自改、互改的习惯。大家读自己的文章,易于找到错别字、病句以及文章的不连贯;互改则可以触发学生的灵感,拓展视野,并提高写作能力。

三、分类练习写作

1.写人。(1)外貌描写要努力刻画人物的外貌特征,充分表现人的内心世界,要写出人物思想性格的变化。(2)语言描写要能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要能表现人物的品质。对话形式要灵活,要符合人物的原生态。(3)动作描写要能显示人物的性格和内心活动,能显示人物的神态,精选词句,把人物的动作写准确。(4)心理描写。常见的有:人物的内心独白,第一人称常用;直接刻画,常用“想”、“觉得”、“认为”等词语来引述;借幻觉梦境反映心理。

2.记事。要做到写作的完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交代清楚。

3.写景状物。(1)写景要写出时令特征和地方特征。(2)抓住景物的特点。(3)描写的景物要为文章的主题服务。(4)构段方式常见的是总分、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来写。(5)状物,要抓住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动态的特征进行具体细致的描绘,融入作者的情感。

4.活动。参观、游览、访问、比赛等,要注重场面描写,必须描写人物的活动和气氛。要把活动在这个场面的人物和要写的事融为一体,注意面与点的描写,面概括写,点细致地描写。场面气氛应始终一致。

5.议论(读后感)。可以先叙述后议论、先议论后记叙,或者夹叙夹议。

6.看图作文。步骤有三:(1)审图:总看,分看,再总看。(2)联想:与生活实际进行联想补充,单幅图以图画为重点详写,补充开头结尾;多幅图,弄清开头、、结尾,并把图画连接起来。(3)口述故事,调整思路,抓住重点,照图对讲。(4)文字再现。

四、注重写作技巧的传授

1.审题。(1)审清题目要求的体裁。(2)审清题目中的关键词,即抓住“题眼”。

2.选材注重一个“新”字。

3.开头。要做到:统领全文,开头引人入胜、简洁。常见方法有自然式、直接式、抒情式、写景式、引用式、特写式、设问式、设疑式。

4.结尾。要做到:收束全篇,完成主体,简洁有力,自然新颖,留有余味,令人深思。常见方法有自然式、点睛式、抒情式、写景式、引用式、鼓动式、照应式。

5.过渡。用在:(1)从一层意思转入另一层意思的转折处;(2)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的衔接接触;(3)由叙入议或由议到叙的变换处;(4)倒叙、插叙、分叙的起止点。

6.照应。常见法:开头与标题照应;开头与结尾照应;上下文照应。

第3篇:场面描写的作文范文

一、《郑成功》让对话描写言之有趣

《郑成功》一文的对话描写很精辟。我先选学生作文中的一段对话,制成课件,让学生仔细品读后,要他们说说感受。

我打电话给哥哥:“我去你家玩,好吗?”

哥哥说:“好啊!”

我问:“我明天去,你在家吗?”

哥哥说:“在家,你来吧!”

我说:“那好,我明天去。”

哥哥说:“嗯。”

我说:“那你明天带我去钓鱼啊?”

哥哥说:“好的。”

我高兴地把电话挂了。

学生阅读后,忍不住笑了。我问为什么笑,有的说是流水账,有的说文章写钓鱼,那么钓鱼前的内容就可以精简,因此这样的对话就没有意义了。那你再读读郑成功与卫兵的对话,你觉得课文写得好吗?好在哪里?不好,又表现在哪里?通过仔细阅读,学生纷纷表示,这段对话好,说特别是慷慨激昂一词,提示了人物说话的语气,可以想象出人物的表情,猜测到他的内心。那位写《钓鱼》的孩子(其他学生不知道《钓鱼》是他写的)站起来说,他觉得这段对话和作文中的没什么两样,都是一问一答。他刚坐下,教室里就“活”了,有的赞同,有的怀疑文本,我让学生再次读这段对话。这时,有学生说,这段对话虽然和作文中有点相似是一问一答,但目的不一样。作文中的对话很啰唆,没有意义。而这里的对话主要是为了强调大海那边是祖国的宝岛,是我们的神圣领土,可现在却只能隔海相望,正“是这段对话激起了郑成功的决心。此言一出,掌声响了起来。

1.对话要有选择

人物的语言描写往往离不开对话,但对话不是把生活中说的话直接搬到作文中来,要有选择,要能突显你的文章的中心思想。不是生活中说了什么就记录什么。

2.对话要注意提示语

郑成功“指着”问,“慷慨激昂”地说,这些提示语显示了郑成功的决心和爱国的热情。《船长》一文的对话是“简短有力”的,情况那么危急,对话的描写连提示语都省略了,让读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第一朵杏花》中竺可桢爷爷和小女孩的第一次对话每处都有提示语,“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弯下腰”使竺可桢平易近人的形象跃然纸上,“习惯”显示了竺可桢坚持研究,善于研究。而到了行文的第二处对话因为情况急,小女孩激动,所以提示语又悄悄消失了。

二、《天鹅的故事》——让活动场面言之有序

《天鹅的故事》中,最让读者动容的就是老天鹅用身体破冰,群天鹅加入破冰行动的场面。仔细品读,作者哪些地方写得特别好,值得你学习。

1.活动场面中对重复动作的描述

学生很自然地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老天鹅的“沉重一击”,读出了“腾空而起”“利用”“像”“石头似的”等词语的温度,我则引导学生关注“省略号”。让学生把省略号背后的话语补充出来,学生一次又一次地复述“沉重一击”的过程,意会到了活动重复,描写不可重复。

2.活动场面中的“渐进过程”

作者是怎样把老天鹅的多次“破冰”连在一起描写的。“接着”“这时”“终于”“继续”是这些承接关系的连词,把一个个活动的镜头连成了一个个整体。这时,还可以适当联系学过的《珍珠鸟》,让学生再读一读“鸟与人”亲近的过程,找一找,作者是如何把这个渐进的过程写具体的。“起先”“渐渐地”“先”“然后”“后来”是这些词语把一个渐变的过程写得栩栩如生。又如《》中“先……再……然后……”把销烟的过程写得井然有序。教材中隐藏着唾手可得的习作例子,需要我们精心开掘,用心捕捉训练的点。

3.“具体描写”与“概括描写”相结合

“破冰场面”是激动人心的,如果亲临现场,我们会觉得眼花缭乱。可作者却写得条理分明。先是对“老天鹅”这个“个体”的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再是对“它们”——群体天鹅的“语言”(叫声)展开了描写,把整个场面叙述得动人心弦。

三、《天安门广场》让静静的事物言之有美

《天安门广场》以优美的文字,把整个广场的宽广、壮观、热闹呈现在纸面。

为了引导孩子体会广场的宽广、壮观,我作了以下点拨:(1)作者描写了广场上的哪些建筑物?哪个写得最详细?(2)各建筑物分别有什么特点?(3)听录音,欣赏图片,在图中找到相应的建筑物。(4)读课文,头脑中想象画面。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认识方位顺序,引导完成课后练习。(5)面对如此宽广壮观的广场,你想说些什么?通过一番探讨后,让学生观察我制作的以我们的学校为内容的PPT,逐步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好学校。

1.静静的事物叙写要注意详略

文章写了广场上的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中国国家博物馆、纪念堂,是有详略的。其中天安门这个主题建筑写得最细致。那么对于我们的学校,你最熟悉的、最有情感的、最想写好的是什么呢,请你先确定好。

2.静静的事物有自己的特点

天安门广场的特点是宽广、壮观,因此作者用“格外挺拔”“高大”“雄伟壮丽”“巍峨壮丽”等词语来突显“壮观”;用“眺望”“遥遥相对”等词语来突显“宽广”。我们学校是援建不太久的希望小学,你认为学校有什么特点呢?如何写出它的特点。

3.静静的事物有一定的布局

本文采用的方位顺序来叙述的。“北端”“向南眺望”“东西两侧”,把整个广场上的主要建筑像摆棋子那样排列起来了。我们的学校,你准备如何观察呢,你的落脚点、观察点决定你的观察顺序和描写顺序。

4.静静的事物同样有自己的动态的美

第4篇:场面描写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作文教学;细节描写;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275-02

从教十几年,作文教学一直是我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学生的作文往往只是相关联的几件事情的简单堆砌,对事件的叙述只有一个轮廓,空洞无物,读来索然无味。如何能快速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经过不断尝试,我渐渐明白学会细节描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所谓细节描写,是对能体现文章中心的情节,包括事件的发展,环境的描写,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等进行细腻、具体的描写。如何指导学生学会细节描写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认识,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赏析积累,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惟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语文课本精选的都是大师的杰作,我在上课时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赏析课文中的精彩细节。

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对父亲买橘子背影的描写就是一个经典细节。讲授课文时应引导学生重点赏析,尤其是对父亲爬月台一系列动作的描写显然要比“父亲艰难地爬过月台”这一抽象的概述要具体形象得多。这寥寥几笔,生动再现了父亲艰难爬月台的情景,表现深深的父爱。通过对这些具体细节描写片段的分析讲评,引导学生认为细节和细节描写,进而理解细节描写的含义和种类。只有对细节描写有了认识,熟悉并领悟了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学生才会借鉴模仿。

现实素材胜过虚拟素材,贴近生活的素材优于远离学生的古人、伟人或名人的素材。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上,我常常精心准备一些学生写的既贴近生活又极具个性,令读者过目难忘的细节,与同学们共同赏析。如:学生习作《如果没有他们……》一文中对建筑工作的描写。

炎炎夏日,头戴铁帽,身穿长衣,带着叮当作响的琐碎工具,闯遍城市的各大高楼。“砰砰”手中的锤子敲击着竹架上的钉子,在数十米高的脚架上,是他们忙碌的身影;沉重的钢管铭该下他们无数艰辛与不易。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悄无声息。一如沉默寡言的他们,将言语化为行动,将一片豪情热血挥洒在繁华都市,默默奉献。春去秋来,烈日暴雨,简陋的工地里,没有舒适的桌椅,只有钢筋水泥与他们相伴……

引导学生赏析这段话:首先用“头戴铁帽,身穿长衣”八个字描绘了所有建筑工作的外貌特征;然后选取他们“在数十米高的脚架上忙碌的情景”“扛着沉重钢管的身影”“烈日暴雨下,穿梭于简陋工地的场面”进行描写,体现了建筑工人的艰辛与不易,读来如临其境。比简淡的一句“建筑工人非常辛苦”,要深刻得多,生动得多。

二、观察写作,领悟细节描写的方法。

新课标中对作文部分的表述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在写作动力和材料方面看,要求学生“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即要求学生“真实写作”。语文教育学家朱绍禹也指出:“真实是作文的生命,表达真情实感是作文的本意。”细节只有来源于生活,才真实,才有说服力,才能引起读者的广泛联想和共鸣。

除了引导学生赏析外,我更致力到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留意细小平常的事物,要求他们从“朝夕相伴的同学、父母的言行、教师的教诲,甚至路人的一个眼神,放学路上踩在脚下的小石子”等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哲理和人的真善美。如:一位同学犯错误被班主任叫去办公室,他写到:我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我喊了一声“黄老师”,黄老师点了下头,只是“嗯”了一声。

这是一段不够细致的描写,我是这样引导学生修改的。先追问了几个问题:我是怎么走进办公室的?有什么动作和心情?黄老师的目光是怎么样的?看到那样的目光我又有什么心情?我是怎么“喊”老师的,有什么心情?黄老师点头的神态如何?然后要求同学们根据提示,同桌合作,进行修改。最后,这位同学把片段改成:

我怀着一颗忐忑不巡的心走进了办公室,迎面正碰上黄老师严厉的目光,里面充满了责备。于是,一阵恐惧袭上心头,我战战兢兢地喊了声“黄老师”,黄老师皱了皱了眉头,点了点头,从鼻孔里“嗯”了一声。

一副鲜活的场景浮现在眼前,这样的改写不仅让学生了解细节描写的方法,还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到细节描写的可贵,从而激起学生描写细节的热情。

在学生对细节描写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要用心捕捉写作时机。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点燃他们的情感体验,激活他们的倾诉需求。如在发发学生特别重视的考试试卷时,我假装不理会学生紧张而焦虑的神情,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慢慢念着学生的名字和分数,发完试卷后布置学生把刚刚自己在等待试卷时的真实心理和感受写下来。有同学写道:“开始发试卷了,我紧张得要命。心里不停地念道:“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玩手机,不打游戏了。唉,都怪我考试前一天还瞒着父母玩游戏。仁慈的主啊,发发慈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因为是学生亲身体验的真实感受,学生不但下笔容易,而且描绘真实、丰满,性格鲜明,读来兴趣盎然。

三、批阅鼓励,体会描写细节的乐趣。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文本》一书的“生本教育的评价和管理”论题中,开宗明义地说:“教育需要评价。评价至少有两个功能:一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二是督促和鞭策学生学习。……评价应当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作为一名教师不一定要求每位学生都成为写作高手,但一定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充满自信地去写作文,在我们的教育评价中品尝到写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因此,我在平时批阅、点评学生作文时,努力做到:

四、用心挖掘、点评每位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

挖掘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相信每位教师都会这么做,但大部分老师把这个闪光点停留在优秀学生的习作上。我想有时不妨放宽心态、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那些不起眼甚至是差学生的作文,你会发现他们的作文尽管中心不突出,条理不清晰,语句不通顺,但有些细节他们也写得真实活泼。我们要善于发现优点,并给予恰当的点评。

这些看似简单的评语,其实需要用心的思考。它们的功用不仅是诚恳的激励,更是写作的导向。让孩子在读完评语后,不仅能从老师恳切的言语中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更能树立其写作的信心,激发写作兴趣。

二是作文讲评讲究技巧、有的放矢。

点评课,我喜欢把学生作文分成几类,比如:用词准确的、环境描写突出的、细节描写特别能体现中心的等等,让全班至少一半的同学能感受到老师对自己作文的肯定,从而对写作充满信心。同时又能让学生从别人的优点中获得启示。

第5篇:场面描写的作文范文

一、抓住外貌,突显人物

生旦净末丑,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不同,化出的妆也不同。白脸奸臣,红脸忠臣,观众一睹其脸便见分晓。这在作文中其实就是外貌描写。妆不可无视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不同而乱化,人物外貌描写也不能无视人物性格特点想哪儿写哪儿;要让外貌显露人物的性格特点,让人物的性格特点透过外貌突显出来。如“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睛。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通过对眼睛、嘴巴的刻画,把玲玲的可爱形象给勾勒了出来。

需注意的是对人物外貌描写时加以重点突出,不需要面面俱到。

二、抓住事例,突显人物

写人离不开写事,事是人物性格特点的载体,唯有通过具体的事,才能把人物表现出来。许多学生在写作时容易犯“挂羊头卖狗肉”的错误,即所写的事与锁定的人物性格特点不相符或有出入,所以这里的事必须是典型的事,人物的性格特点在筛选出的典型事例中闪烁出最亮丽的光芒。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谈《水浒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四个事例,把一位“爱憎分明,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鲁迅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三、抓住细节,突显人物

典型事例选好了,在写作时还要抓住细节来突显人物。何谓细节描写?即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同样,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一段细节描写:“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给那个拉车的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这段描写形象地体现了伯父和爸爸关心、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品质。扶、蹲、跪、夹、洗这一系列细小动作的描写充分说明了伯父的细致、热心。

四、抓住角度,突显人物

所谓抓住角度,就是在具体写作时要选择一个好的角度去呈现人物。如一位同学在写《与众不同的我的老师》时这样写道:“黑板的话:庄老师,真是个怪人,开学第一天他就询问同学们各自的生日,刚开始我还纳闷呢,现在我才知道,原来每到某一天这同学生日,他就用红粉笔在我身上写几句祝贺他的话,昨天张小敏生日,他就在我身上写:‘祝张小敏生日快乐,学习进步。’乐得张小敏整整笑了一天。庄老师还从第一队开始,要求每人每天在我身上抄一句名言警句――嘿,你别说,这样一来,别说同学们。就连我自己都收获不少呢?”

第6篇:场面描写的作文范文

作文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虽然是文学创作的主张,对于作文教学也同样适用。要写作文,学生首先要有想要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否则就是无病。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作文能力的核心是对人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学生只有对事物对人(包括学生自己)有一定的了解,才会有所思有所想,才会有“抒情言志”的愿望,然后发而为作文。所以要写好作文,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认识能力。

认识是一种相当复杂的活动。学生中常有类似的情况:同样记一件事,比如写同一场运动会,有的同学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有的同学却能注意到他人注意不到的细节,从最普通的事物中看出美来。可想而知,前面一类人要想写好作文是很难的;而对于后一类人来说,写作文真的就是描写日常生活,就是说话。

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得好:“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写作文来说,发现美的认识活动至少要调动我们的观察能力、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

1.要观察积累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要使源头活水源远流长,必须细观察、勤积累。我们的生活是精彩纷呈的,我们所见到的人、事、物是活泼、生动的,要随手记下春花秋月、夏雨冬雪的各种美。要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责任感,要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质。积累和观察是并行的,积累和作文是厚积薄发的关系。记录生活是积累,“读万卷书”也是积累。除了留心观察生活外,还要有计划地读些名著。

2.要“多愁善感”

“情动于衷,而发于言。”写作文,当然要有真情实感,还必须要能“多愁善感”。“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所谓“多愁”,是指多思多虑。多思多虑,才能把事情想得深,想得广,才能发现别人不易发现的问题,从而增加挖掘和捕捉新的写作题材的机会。“多愁”所以“善感”,善感,是一个人精神世界丰富充实的表现;听一首歌,读一本书,或者碰到点什么可喜可悲可爱可恨的事,有的人大大咧咧,漫不经心就过去了,有的人却喜欢左思右想,品味咀嚼一番,这样就会产生许多细腻深切的感受,或延伸出许多有价值的联想。养成这种内省的习惯,感受生活的能力就强了,作文就“心里有底”了。

3.要会分析

这里所说的分析是指在感受事物的基础上,对观察到的人和事等对象进行理性的省察。见一叶飘零,能想到凄清的秋景;见小草吐出新绿,能想到姹紫嫣红的春天。这当然是善于观察、善于感受的表现,其实也是对事物思考分析的结果。有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写人记事就能揭示人和事的典型意义和时代精神,议论说理就能有理有据深刻缜密。

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有了对生活的认识感受,就面临表达的问题。怎么抒写我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呢?从中学生的作文实践来看,必须教给学生三种最重要的表达能力:叙述、描写与议论。

1.叙述能力

叙述的要点是描写。

叙述是事物动态(如人物的经历、事件的进行等)的述说,无论是宏大场面的表现,还是人物内心世界的反映,它都要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件来表现作者的思想认识,所以它必须是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叙述的要点是描写。背景的介绍勾勒是描写,人物的言行心理要描写,主要情节核心事件当然更要描写,甚至在议论文中叙述也必须选择性的突出相关细节,也还是离不开描写。所以说,叙述的要点是描写。

2.描写能力

描写的要点是说明。

说明的要点是说清楚时间顺序、空间方位、事物的特征、事件的程序等。虽然有感情特征方面的差异,但就内容而言与描写的对象是高度一致的。所以在描写时,注意时间空间的因素,选择合适的角度,抓住事物的特征,倾注在人物事件上寄托的感情,学生就能成功描写具体的人物和环境了。

3.议论能力

议论的核心是什么呢?是叙述。

第7篇:场面描写的作文范文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进行细节描写练习,首要任务是激起学生习作兴趣,而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便是创设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理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小学生的这一种需求。小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这一点不容置疑,但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也需要小学生自身的努力。我们对实践的理解应该更为宽泛些,动手操作是一种实践,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刺激下,小学生的自我思维活动也是一种实践活动,因为小学生会从情境中知道如何有效阅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有了情境,小学生便有了自己的思维空间,也会在情境的感触下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去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主动练习。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细节描写训练时,可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小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长期有效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习惯性地捕捉细节进行细节描写练习,那么学生细节描写能力的提高就有了保障。

2.立足课本,重视赏析

培养孩子细节描写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而立足课本,品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片段,以阅读带写作,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做法。教材中许多课文都存在精彩的细节描写片段,引导学生赏析这些片段,然后指导写作训练,也是我们要花时间探究的主要方向。

小学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的知识非常宽泛,不仅有丰富的语言材料,还有许多感人的故事情节。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结合一些优秀范文来为学生创设读写结合的情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化他人的文字为自己的文字,从而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境界。这也为提高学生细节描写能力开辟了一条蹊径。

以《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为例,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两段外貌、三段语言描写得十分细致。教学中我们尤其要引导学生品读文中外貌、语言描写的句子,从中体会细节描写对扫路人精神风貌的展现起到的独特作用。

作者首先通过对人物外貌的细节描写,让读者初识扫路人。从“精瘦”“瘦削”“黝黑”中可见其工作的艰辛;从“褪色”“棕色的运动鞋”可见其生活的艰苦朴素;从“炯炯有神”的眼睛又见老人精神矍铄。通过对这两段描写的细细品味,学生初识了这位勤劳朴实的老人,也体会到本文中的外貌描写并不是可有可无,凭借它读懂了老人的生活经历、工作情况、身体状况。学生也通过品读、赏析,体会到外貌细节描写对展现人物风貌起到的独特作用。

文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字数不多,却塑造了一位可亲可敬、乐观自信的老人形象。“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却说“不累,不累”。“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走吗?”老人为何舍不得走?尤其“30年后,我再来看您”更让作者涌起一股崇敬之情。教学中,老师引领着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跟着他被老人一步步感动,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悟,去思、交流,感受描写的神奇。只有让学生与作者心灵相通,感悟美,体验美,学生的阅读才不会仅仅浮于表面,而是情感体验的表现,心灵碰撞的迸发,也才能让学生将文本的描写进行内化与积淀,这对形成和提高学生细节描写能力起到促进作用。

3.寻找“空白”,加工训练

其实,我们教师只要认真研究自己的文本,就会发现:课文中有神态细节、动作细节、对话细节……但字里行间往往留有“空白”,给我们留下无限的细节描写空间。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空白”点,重视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细节加工训练,以想象为翅膀,真实展现当时的情景,做到读写结合。例如在《半截蜡烛》一课的教学中,有这么一处“空白”: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上……”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补白”:此时此刻伯诺德夫人会想些什么呢?她的心中会有什么期盼呢?……通过这样的“补白”,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感悟出习作方法。长此以往,学生在习作时就会有意识地进行细节描写,从而使习作更生动、有趣!

4.比较训练,比中求知

习作课上,教师应该经常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这种强化训练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把细节描写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我们的做法是,先出示一段缺乏细节描写的句段。例如“这次运动会,我参加长跑。跑得很快,后来累极了。可是,我想到要为班级争光,就鼓起勇气,坚持跑到了终点。”接着引导学生再现比赛场面,对这段话进行细节描写,描写出人物的动作、表情、心理等。然后出示其中一段描写较好的细节描写片段,例如“这次运动会,我参加了长跑。枪声一响,我就像一支离弦的箭般拼命向前冲。可是跑到一半的时候就渐渐感觉上气不接下气了,胸口像要爆炸似的,头晕目眩,腿也像灌了铅,怎么也迈不动了,只想趴下休息。正当我快支撑不住的时候,突然瞥见班上一名女同学正向我挥舞着双手,脸涨得通红,在跑道外面,一边跑,一边喊:“加油!加油!”听到这么有力的喊声,我浑身好像一下子充满了力量,脚步又渐渐轻快起来。”引导学生赏析,感悟。最后,在范文的指引下,学生再次修改自己的描写片段,选择优秀习作展示。这节作文课,通过“再现――描写――对比赏析――修改――展示”的流程,让学生得到专项强化训练。笔者认为,学生在细节描写方面定有长足的进步,长此以往,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定会提高。

5.关注生活,捕捉细节

生活是一个浩瀚的大海,是写作之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是语文老师的重要责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通过指导学生写生活随笔,引导他们走进生活,捕捉生活点滴中值得思考的细节,让他们的习作以独特的面貌、与众不同的气质吸引读者。

6.课外拓展,积累素材

有时候孩子们抱怨生活单调乏味,笔者就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掰手腕比赛”“我型我秀”“露一手”等活动,用以积累细节描写的材料。

另外,将作文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与细节描写有关的竞赛,如作文竞赛、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活动创造了良好的课外学习语文的氛围,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也调动了他们的读写兴趣。

第8篇:场面描写的作文范文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生活在农村的学生,接触的是广阔的农村天地,相对于城市学生,接触的写作题材或许要窄一些,但是我们农村作文教学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在日常教学中,我时刻引导学生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有感而发,落笔成文,让学生明白作文原来就是表达真情实感。

首先,生活习作是基础。初学习作者最好让他们多写生活习作,亲身经历过的、做过的事,学生写起来就容易许多,也容易引起兴趣。老师在要求学生写生活习作前要公布习作题目,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会收集习作素材,这样学生习作时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如《我家的……》《回家路上》《第一次炒菜》《同桌》这样的习作,都要事先告诉学生,让学生细心看一看,亲手做一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寻找感受最深、记得最牢的人和事等。这样,学生再写习作就不会感到没东西可写了,也不会因习作时缺乏材料而出现“假”“空”“抄”现象。

其次,活动习作做补充。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活动既喜爱,印象又深,可将习作教学巧妙地融于活动中,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为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游览风景名胜、郊外野炊、拔河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这些富有意义的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又是很好的习作素材。在活动过程中,我有意识地进行指点,活动结束后,就趁热打铁,马上布置学生写,这样效果最佳。例如写作《拔河比赛》一文,赛前我提醒学生注意比赛程序、观察参赛时同学们的表现及比赛场面等。由于学生观察仔细,加之我在学生习作前提供了一些有关比赛的优美词句和场面描写的片段让学生欣赏,学生们的习作都是一气呵成。

第9篇:场面描写的作文范文

一、要让文字充满情感的温度

作文语言是同学情感的载体,我们不能生硬地拼写文字,而是应该让文字充满情感的温度,只有这样的作文才是生动感人的。比如,在《“番茄太阳”》一文中,作者的情感变化贯穿始终,写出了双腿残疾的作者在小女孩的影响下,不断感受到生活的力量,心情由灰暗到温暖的过程。下面我们来触摸一段文字,感受其中作者情感的温度吧。

那年,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临时租住在一栋灰色的旧楼房里,生活很艰难,心情灰暗无比。

以上这段文字中“灰暗”一词说明色彩暗淡,光线不明。用灰暗来表达作者的心情,写出了一种郁闷消沉,再用“无比”修饰,突出了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以视觉来写人物的心理,显得非常具体可感,仿佛把我们带进了那个灰蒙蒙的冰冷的小天地里,一同感受到了作者双腿残疾的苦痛和悲伤。这样的文字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能吸引我们随同作者进一步走进课文。当文字充满了情感的温度,我们才能相信这样的语言是真实的,真实的作文一定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也是最能吸引人的。

二、要让文字具有动作的活力

有的同学在写作文时,很不善于进行细节描写,往往一件事情,笼统描写几句就过去了,特别是对于事情经过中的动作往往忽略准确的描述,其实有的事情细细揣摩,是可以作详细精彩的描述的。比如,在《永远的白衣战士》中,有一段文字刻画了叶欣护士长忙碌工作的场面:

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梁先生,因发热咳嗽前来急诊,短期内病情急剧恶化,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叶欣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强心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

这段文字描写了叶欣给患者梁先生救治的情景,语言虽然简洁,但一系列动作的词语展现了叶欣护士长娴熟的救治本领,还进一步反映出了她那种高风险、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以及身先士卒、舍生忘死的可贵精神。

三、要让文字表现语言的魅力

在作文中如果善于把握好人物对话,进行细致描写的话,往往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并且受到其中人物的情感影响,从而产生与人物的共鸣。比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是独幕剧,文中主体部分是三个人物之间的对话,这个独幕剧中的故事虽然发生在两千多年前,但魅力无穷的语言仿佛让人穿越了时空,身临其境地亲眼目睹了古人谈笑风生时的音容笑貌,从而感受到了人物的品质特点。

四、要让文字展现神态的生机

在作文中要表现好人物之间的对话,还要注意对人物的神态描写,因为这些可以进一步展现出作文语言的魅力。比如在《天鹅的故事》一文中描述了作者访俄期间从斯杰潘老人那儿听来的一个关于天鹅的故事,全文主体部分通过斯杰潘回忆性的叙述展现了天鹅奋不顾身破冰的场景,当故事讲完,文中出现了一段对斯杰潘老人的神态描写:

说到这里,斯杰潘老人停住了,喝了口茶,然后深情地说:“多么可爱的鸟儿啊!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到肩头,悄悄地离开了湖岸。从此以后,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这段文字中有一个神态描写的词语“深情”,它突出了老人被天鹅破冰壮举感动从而取消打猎的决心之大,从侧面体现了天鹅是“多么可爱的鸟儿”啊!

五、要让文字富有修辞的色彩

文字要活起来,可以给它增添修辞的色彩,这样文字就会显得格外生动,比如:《生命的壮歌》中有这样一句话:

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地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