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化学范文

初中化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化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化学

第1篇: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化学教学;培养;素养

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各科的重视最大可能的做到一视同仁。只有学好每一科,才能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初中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很近的学科,初中化学的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又能增强学生对于化学的理解。总之,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而又及具有实用性的学科。化学教师要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就必须要不断深入研究和创新教学模式,努力在实践中逐步发展完善。在知识型的社会中素养的含义不断扩大,也就意味这提高化学素养需要的努力有了增加。所以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还需要更多的付出。对于初中化学素养的培养下文进行了相关的论述。

一、当今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老旧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当今的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育理念依旧比较落后,教学模式相对老旧。大部分的教师依旧存在传统思想,过分强调基础知识,缺乏动手能力的培养。由于过去的教学过度重视学习成绩,这就使得教师依旧存在填充式的教学。由于缺乏适当有效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对于化学学习没有兴趣,从而产生厌学情绪。没办法调动课堂气氛,使得化学课死气沉沉,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教学效果不明显。再就是这种老旧的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不能分析问题就使得学生没办法独立应对新问题。不会举一反三的学生就很难在日后取得重大的进步。所以这种老旧的教学模式存在盲目性不能让学生自己去融入学习爱上化学学习。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更不能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2、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缺乏兴趣

由于教学模式老旧,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就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单方面的讲授,这就使得教师成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只是听众。这样的教学方式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关键作用,更不利于学生对于教师教授的知识的理解和吸收。教师单方面的讲授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少互动,这就会造成即使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不理解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二、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化学素养

1、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许多问题,这就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教学模式的改进应该是更加活跃的更加充满朝气的。最大努力的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尽可能的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敢说敢做敢提问。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加热切的想要进入课堂。让学生能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获得快乐。改变以前教师与学生的敌对关系,让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伙伴。例如使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在传统理论教授的基础上增加实验课堂,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实验结果是如何产生的。这样得到的答案会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并且这个过程能够起到解放学生思想的效果。还有就是通过实验也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就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的把化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在课堂上增加多媒体展览,通过多媒体放映图片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看到化学的魅力。这样的教学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能够放松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自由快乐的进行学习。最后一点就是增加学生在课堂上表现的机会,也就是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师生交流。这个提问不是传统上的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而是教师检查学生,学生提问教师的交互式提问。也就是说教师给学生机会进行发问,学生问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在学生的问题结束后,给学生复习时间,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不懂的问题可以举手问老师。复习时间结束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检查,这个过程主要是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如果学生都掌握了就进行下一个环节,如果学生问题很多那就对相应课程进行重点式讲述。

2、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以前的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这在一方面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密切,另一方面就是会造成师生之间缺少交流。这样就会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不利于化学素养的培养,更不利于师生的共同学习。总之师生之间的互动对于课堂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只有师生之间有了良好的互动,才能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教学效果也更加明显。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一个就是在课堂上流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交流课堂上遇到的难点疑点。另一个就是课下的交流,课下的交流就不仅仅是课堂问题的交流了,还可以是师生之间生活上的问候。这种交流既能够解答学生课堂上的问题有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3、重手实验教学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它不仅需要基础知识做基石,还需要必要的既能。这就包括动手能力和实用能力。那么在学校中这些能力的培养就需要实验课堂。通过实验课堂让学生切身体会课本理论的产生过程,让学生切身感受化学实验的魅力。只有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只有让学生从心底接受化学课堂才能让学生自发的学习化学知识。要想做到实验教学就可以通过增加实验课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实验课上看到摸到实验器具,就能让学生对于课本上的图示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总结

化学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是基础性的知识,它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意义非凡。培养化学素养对于初中生意义重大,对于教师来说则是任重而道远。当今教师越发重视化学素养的培养,但是现状仍不是令人满意。这就意味着,要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作者:杨桂芳 单位: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三中学

参考文献:

[1]周玉莲.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13,34(4):77-79.

第2篇: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习习惯;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226-02

1 加强课前预习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观察对化学有兴趣,学得好的学生来看,他们在课前都自觉地预习好有关知识,做好书籍用品等物质准备,带着愉悦地心情盼望化学老师快来上课,学到更多更有用的化学知识、技能,上课时就全神贯注。这种自我集中注意,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的,而初中学生由于年龄小,心里不够成熟,学习的动机不够强等特点,没有老师的适当指导,是很难象上述那样做好充分准备的。因此第一堂化学课,我并没有象他们所以为的那样:一上来就讲新课,而是将化学课的要求,课前所要做的准备等作充分说明,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鉴于初中化学的基础性,最基本的学习是从课本开始的。一开始,每次新课前,所要做的预习作业是详细的阅读下节要讲的课本内容2遍。由于这项工作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并以之适时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表扬,使他们体会到“我也能独立保质保量完成老师任务”的乐趣,从而对学好化学信心百倍。

随着难度的加深,预习也由基本的看书转变为通过带有质疑栏的提纲或问题式提纲的自学。由于培养了前一阶段看书的习惯,许多学生能继续保持这一良好的习惯。有潜力和能力的学生,通过看书,基本掌握提纲,找出问题的答案,并能在质疑栏中提出问题。即使稍微落后一点的学生,有了提纲或问题作拐杖,原来流水式地看书形式,也稍高了一个层次。如在讲这一内容,我先印发了下列问题,供学生自学时用:(1)电子是谁发现的?(2)原子是由哪两部分组成?这两个组成部分所占体积有什么不同?(3)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带电情况怎样?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4)原子核由哪些微粒构成?这些微粒有何异同?(5)不同类原子的内部构成有什么不同?通过课前预习,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并且有一种成功的意识,趋使他们更愉快地投入到课堂中去。

2 不断改变教法,使学生主动参与

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教是主导,学才是主体,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和学习感受,从而培养好的学习方法。会学是未来人的特征,化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会学习相对学懂、学会来说,是层次更高的要求,即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掌握教师教给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并为终身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堂,是培养学习方法的主阵地;学生,是掌握学习方法的主人;教师,是培养学习方法的主导者。“三者”缺一不可。枯燥、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生厌,更谈不上能力的培养。

绪言课的教学,我不是严肃的讲解概念,而是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主,让学生喜欢化学。在课上,我适时补充趣味实验,并为他们取了好听的名字,如浓氨水和浓盐酸做的“空瓶生烟”,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表演的“清水生奶”,铝热反应代替的“火山爆发”等。许多学生将这些好听的名字用于日记中,记下了“一堂有趣的化学课”并表示:我有信心学好化学。

例如,概念的教学,难懂枯燥,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用图示,模型,电教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等易混淆的概念后,让学生自己说说怎样运用这些概念。结果出现了象“氯化氢由氯化氢原子构成”、“水由水无素组成的”等笑话。再由同学相互讨论,纠正上述错误,使学生在笑声中懂得易混淆的概念,可用对比法学习的学习方法。

计算题的教学,尽量让学生多练,并能够按例题自己出题。有时,出一个题比解十个题还管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针对初中学生好动,表现欲强的特点,无危险,可做性强的演示实验,让学生上台做,在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其他学生更仔细地观察操作是否正确、实验现象如何,效果比老师演示好。一堂课的小结,可由学生自己说说,学到了什么内容。

课堂四十分钟的教学,是培养学法和学生能力的重要时机。学生的主要精力,不应搞课后的疲劳战,而应放在课堂上。

3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时补偿课堂的不足

第3篇:初中化学范文

初中化学教学引入信息技术,能够大幅度增强课堂教学直观感,符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与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相一致,师生接受度极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多元个性设计,促使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有机融合,能够带来重要教学成长契机,为学生学习技能塑造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关键词

初中化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1引言

信息技术具有直观、生动、多元、快捷、交互等特点,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仅能够将化学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给学生带来丰富立体感知信息,而且能够帮助学生建立信息意识,并养成自觉应用信息媒体手段的习惯,为全面提升自身素质建立认知基础[1]。创设信息教学情境、优化课堂引导方式,可以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尽快完成化学认知体系的构建。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有机融合,促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探究状态。

2信息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融入化学课堂,有利于化学教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电子课件,可以用多媒体手段有效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2.1设计电子课件

电子课件是教师施教的重要辅助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覆盖,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备课、授课,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化学课程有自身特征,如化学实验、化学原理、化学公式等,具有抽象性,如果教师只靠挂图进行讲述,学生获得感知非常单薄。因此,应用信息技术之后,教师可以在备课中将化学教学过程立体化展示,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让备课更为灵动、更为方便。

2.2导入课堂内容

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课堂导入,可以给学生以多种感知刺激,能够将丰富的图片、动画、文字、音频、图标等信息以声光电形式传递到学生面前,在课堂导入时给学生带来全新感知。教师还可以利用远程教育技术,观看千里之外的名师上课,开展课堂导入。如教学“空气”相关内容时,教师利用互联网,打开一个叫“空气能源网”的网站让学生浏览。教师引导学生:“空气已经成为一种商品,利用灌装形式为人们带来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空气。空气到底由什么成分组成?为什么会出现空气买卖呢?”学生展开热烈讨论,有的说空气是一种混合物,成分是比较固定的,其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虽然氮气、氧气占据了绝大多数比重,但其他只占0.03%的杂质却给空气带来严重污染。特别是大都市、工业区的空气,有毒成分居高不下,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困扰。还有学生认为空气污染已经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困扰,人们对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产生渴望之情,出现空气买卖也是必然结果。教师以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买卖相关信息为问题引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思维快速启动,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开展。

3信息化引导,提升学生认知品质

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种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展开思维启迪,能够将深刻、抽象、刻板的化学内涵,以直观、形象、生动的形式展开出来,给学生带来学习便利。

3.1启动翻转课堂

化学学习内容具有深奥、抽象、无形的特点,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展开引导优化,可以给学生带来多重认知机会[2]。特别是翻转课堂以小视频形式引导学生展开学习认知,其操作灵便、知识点集中、直观感更强,为学生顺利接受相关认知创造最佳学习机会。

3.2优化训练设计

在化学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有意识地介入信息技术,将化学训练进行多重技术处理,丰富训练形式,增加内容容量。初中学生思想活跃,探索欲望也较强烈,教师利用丰富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训练,可以制造更多兴趣激发点,增强训练效果。如“水的组成”训练设计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大海的图片,然后提问:大海一望无际,非常壮观,这海水是什么颜色呢?学生回答:蓝色。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呢?学生展开讨论。教师给出引导:水本来是无色的,但水分子具有散射能力,对不同光线有不同散射作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最后给出正确答案:水分子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有散射作用,因为散射强弱不同(波长较短的蓝光、紫光穿透能力弱,遇到纯净海水时最易被散射和反射,而人们眼睛对紫光很不敏感,往往视而不见,却对蓝光比较敏感),再加上与光程的长短有一定关联,海水较浅的地方,散射作用不够明显,海水很深的地方,散射作用更强一些,所以水就呈现出浅蓝色。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课堂训练题目,学生对这样的内容具有较高敏感性,参与讨论训练的热情很高,训练效果显著。

4信息化互动,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信息技术下的课堂交互活动已经成为教师在教学中的重要选择。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思考问题、布设训练题目、模拟实验,并在现场操作互动,不仅能够快速激活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习思维,而且能够丰富学习内容,拓展学习范围。

4.1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是新型教辅手段,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引入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激活学生主动学习和互动探究兴趣,促进学生认知体系的构建。电子白板集声光影于一身,展示效果显著,还可以实现灵活交互,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开展板书演示、绘制实验示意图等实践操作,丰富学生化学学习手段,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选择。

4.2远程化课堂促进教学互动

在信息化时代,远程教育无疑成为重要手段。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搜集相关课程信息,其中互联网无疑占据重要地位。学校大多实现网络覆盖,为课堂教学带来诸多便利。教师随时将画面切入其他学校教学课堂,可以给学生带来最为新鲜的感受,让他们充满好奇。在教学“质量守恒定律”时,教师先让学生讨论:“化学反应时,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发生变化,可能有几种情况呢?”学生很自然给出三种情况:反应物质量大于生成物、反应物质量等于生成物、反应物质量小于生成物。教师引导:“这三种情况哪一种是正确的呢?我们需要用实验来验证,咱们看看别人是如何来操作实验的。”教师随即打开多媒体链接到同学校其他班级化学课堂,因为是同步教学,学习内容完全一样。学生感觉很新鲜,观看非常认真。很多学生开始议论,对别人的课堂学习情况品头论足。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通过观看其他班级实验操作,你从中学习到哪些认知呢?”学生发言踊跃。教师利用网络信息共享技术,进行同步教学观摩,给学生提供难得观察学习的机会,学生的兴趣大增,观察特别认知细致。虽然目前远程教育应用还没有全面普及,教育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还需要有一个过程,但远程教育的优势非常突出,应该成为未来课堂教学的重要选择[3]。

5信息化实验,构建学生认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模拟实验,不仅给学生带来细致入微的实验展示,而且可以大大节省实验成本。

5.1开展模拟实验

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实验操作需要有具体要求,这也给教师课堂实验带来一定制约。多媒体应用之后,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开展模拟实验。所谓模拟实验,是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化学实验制作成动画视频或互动视频,教师引导学生观看操作模拟实验,给学生以直观感知。教师可以反复播放、操作模拟实验,让学生多次观看,促使学生在无实物情况下完成实验。当实物实验时,学生学习认知基础已经建立,对实验操作更是轻车熟路。

5.2构建信息网络

初中化学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建立交互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机会,可以有效拓宽化学学习范围。随着初中学生智能手机覆盖率的逐渐提升,为基于网络开展交流活动创造了条件,如微信、QQ等,都属于网络信息交互平台。教师只要合理运用这样的交互载体,就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主动参与网络交流活动的积极性。如教学“元素”时,教师让学生课前搜集“元素”相关信息。在课堂展示时,很多学生对元素定义、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等内容能够在教材上查到,而对元素周期表的发现等内容,则需要通过信息搜集平台获取。有学生甚至列举俄罗斯研究人体冷冻技术的信息。教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学习素材,给课堂教学带来重要信息支持。学生在具体操作中,不仅获得更多信息,也给课堂教学带来重要信息共享,极大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

6结语

信息技术与化学教学实现信息整合,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完善了化学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丰富感知契机,充分体现化学信息融合优势[4]。信息技术具有灵动性、多元性、立体性,化学课程具有深刻性、抽象性、生活性,二者融合之后,自然形成优势互补,为化学课堂教学带来重要成长机遇。教师的巧妙设计,极大地提升了信息应用价值,为化学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助力作用。

作者:崔洪娴 单位:唐山市汉沽管理区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杨传宇.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化学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信息,2010(19):699,757.

[2]梁静.试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33):124-125.

第4篇: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探究学习 探究能力

一、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有一个强大的头脑,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科学而系统的训练过程。真正科学的学习方法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细心揣摩、精心培养而形成的。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感兴趣和比较熟悉的现象入手,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创造能力,使他们真正学会学习和思考。

在课堂上,促使学生超前思维,形成向教师(包括课本)“挑战”的态势,使学生在活动中训练思维,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做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服务者,做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者。

二、探究学习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必须采用探究教学法,以教材中的化学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按照课程内容的要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教师通过实验创设学习情境,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初步学会化学研究的实验方法,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体验探究的乐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课是老师觉得难以成功驾驭的课,通常老师反复强调,学生仍然糊糊涂涂做实验,甚至有些学生只是凑热闹,重点知识及注意的问题没掌握,一节课下来,没什么收获。下面我对自己上的的一节学生分组实验课进行分析,让大家体会实验后反思这个环节在分组实验课教学中的妙处。

学习了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知识后,学生对怎样制取二氧化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亲自动手操作练习,加深对相关知识的认识与理解,我给学生上了一节分组实验课。实验目的是用老师准备的实验用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课堂设计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复习旧课—明确实验目的、重点、难点—动手实验—实验反思。实验前我把这四个环节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按环节进行,老师巡视指导。课堂中学生思考、讨论、相互合作,顺利地达到实验目的。特别是在实验反思中,学生积极发言,对实验进行反思,反思实验的成功之处、操作的正误、实验失误的原因等,学生在这节课上收获良多。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

1.实验反思环节设计得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本节实验课的设计意图得以升华。实验反思,即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及实验的失误原因进行思考,总结归纳,相互学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反思环节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解决问题,既培养了观察的自觉性、全面性、准确性,又提高了多种思维能力。在实验反思环节,我说:“同学们,下面你们对自己的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实验的结果进行反思,如果你实验失败了,请找出失败的原因。从第一组开始。”第一组的张亚卓同学说:“我们组先收集到了不满一瓶的二氧化碳气体,反思后,认为可能是稀盐酸量不够,后来加了酸,很快收就集满了。”接着漆乐同学举手发言:“老师,张亚卓加酸时,手心没有向着标签。”我表扬了她的细心观察,并问全班同学:“倾倒液体药品时,手心要向着标签,为什么?漆乐你来说说。”漆乐准确地回答出来了。这时同学们纷纷举手,我逐一让他们回答。第二组的魏海龙反思到自己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结果因装置漏气,收集不到二氧化碳。第三组的张艺说他们组先用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发现反应一会儿就停止了,后来换了稀盐酸才集满一瓶。每组的同学都踊跃反思,他们的话题中有些是我预想到的,有些连我都没有预想到。从同学们的积极反思与发言中,我发现本节课的实验目的已达到,重、难点也得以突破。我庆幸自己没有帮他们归纳总结,而是放手让他们去发现思考,才有这节课的成功,这正是实验反思的妙处。

2.放手学生去实验。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再是鹦鹉学舌的模仿者。学生不再仅仅是接受知识,而要变成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创造者,变得更加聪明。这一切都要求改变接受式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关注的是学生会不会提出问题,是不是积极思考,是不是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实践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放手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认识在实验反思中得以升华。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实验反思仅局限于本组,若能引导学生发现其他组的优点和缺点,相互指正,相互学习,实验反思效果就会更好。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对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教师的教学活动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实验室氧气制法”的教学中,学生极力主张电解水制取氧气,而教材上是用加热高锰酸钾、氯酸钾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为此师生间进行了一场争论。学生据理力争:电解水虽然消耗大量的电能,但原料取之容易,且产物无污染,同时还产生了一种无污染的燃料,符合绿色化学的主体精神,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过程复杂,还有一定的危险性,二者比较当然用水为佳。面对这种状况,如何不否定学生的想法,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于是我问:“一堂课40分钟,我们既要制取氧气,又要研究其化学性质,时间来得及吗?”课堂静了下来,我灵机一动,接着说:“用水制取氧气,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很理想的,更符合绿色化学的精神,问题是能否在不消耗大量电能的情况下,制得氧气呢?”这样既肯定了学生的思维,又教育了学生养成节俭的好习惯,还激发了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这样师生在共同探讨中结束了本节课的教学,且效果相当不错。

如果能把课堂变成师生共同探讨问题的主阵地,肯定就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农村中学化学教学一直是初中教学的难点,既要符合中考教学的实际需要,又要展示化学教学的趣味性,因此积极探索初中化学教学方式方法是目前化学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闵林凤.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J].才智,2011.

[2]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史志龙.探析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演示实验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6).

第5篇: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综合能力 教育学课程 科技意识 素质教育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古往今来,茫茫宇宙中千变万化的物质运动永无止歇。万事万物的世界离不开化学,人们的衣食住行、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工业农观宏观、航空航天、能源环境都受惠于化学。化学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生业、微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如何使化学课程与实际联系,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农村学生的需要,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了解化学变化的规律,激励更多学生努力学习、掌握这门学科,应用它更好地造福于人类,更好地为将来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是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永远的研究课题。

在初中农村化学教学中与实际联系的具体实施可做如下探索:

1.探索在初中农村化学教学中实施科技教育

(1)广泛收集近年来化学科学领域的新发展、新成果,并在教学中渗透,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观念。

(2)充分利用各种图片、投影、录相等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介绍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学习。以使学生在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强科技意识,激发对科技的热情,建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和培养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效地促进教育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探索在初中农村化学教学中进行跨学科综合能力培养。

(1)加强学科联系,抓住本学科中那些联结多个学科内容的知识点,挖掘出隐含其中的综合交叉因素,以形成一体化的知识网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设计跨学科的专题综合训练,注重试题考查内容的多样性。

3、探索在初中农村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使学生了解人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认识人类影响环境的性质和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爱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具体要求。

4、探索初中农村化学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

化学具有实用性,它与我们的吃、穿、住、行、用无一不紧密联系,教学中要努力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化学,用化学,开阔学生视野,巩固和深化课内基础知识,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活用化学知识。

5、探索初中农村化学教学与生产实际联系。

(1)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了解化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如参观化肥厂,硫酸厂生产流程,纯净水制取等。

(2)通过化学讲座,广泛宣传化学方面研究成果的应用。

(3)通过化学兴趣小组,开展兴趣实验或进行实验研究,利用化学实验进行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满足学生探索的欲望,提高学生生产实践的能力。

6、探索初中化学教学与社会实际联系。

(1)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布置课外学习题目,丰富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好习惯。

第6篇:初中化学范文

作为一种发散性思维模式,思维导图可使思考者从发散的思维中迅速集中思维焦点,进而更深入地解决疑难重点问题。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可起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初中化学;思维导图;教学方法

云南省高等学校卓越青年教师特殊培养项目阶段性成果;云南省2015年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跨学科知识交流视角下的高校理科专业课教学研究》(2015C091Y)阶段性成果;曲靖师范学院教师专业标准理论与实践研究创新团队(2013JKC04)阶段性成果。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因为在课改的推进下,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中,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掌握学科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方法,认识到学习的意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的教育,以让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为总体目标,着力提高公民在21世纪的科学素养,考虑学生倾向和潜在的差异发展的需要。因此,思维导图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必不可少。

一、思维导图的相关研究

在现代社会中,提高受教育者的智力水平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智力的核心要素是思维能力,由此可见,教育的最终目的不光是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因此,化学的学习也一样,不能只是停留在表面,更不能只要求学生记住几个化学反应、几个化学实验现象,我们应教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会学习化学的本领。通过对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学习了解,将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与初中学生的特点相结合,深深地感受到思维导图这一有效工具不仅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整理.更对知识网络的建构有了很大的帮助。所以,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化学教学中.可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

1、思维导图在优化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提高传统教学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会导致灵感因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在这整一设计过程中思维也会是零散的,各种教学目标也不能够很好的达到。以思维导图的教学设计为基础,从重点内容出发,将教学每个大的课题作为主要内容,传播开来,再逐步详细化,形成将要内容等。这样就可以将一些零碎的知识点通过传播和在头脑中构想形成完整的图并且更加全面的将知识体系整合起来。还可以更加完整、条理地进行教学优化的设计,提高了教学设计的效率。而且通过一张图可以清晰的展现教学设计的各个方面,在设计过程中还可以前呼后应,反复思考设置的重难点是不是很合理,难点是不是能得到很好的突破等,这样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教学设计的质量。

2、思维导图在课前预习的运用

课前预习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内化知识的速度得到有效的提高。由于毕业班学生的时间非常宝贵,所以更要突显出高效教学的重要性。老师可以教会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并组织学生在课前预习。将已有知识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出来,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当中把新的知识点标注出来。学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新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以及与已有知识点的关系,这样教学重点就一目了然了。除此之外,学生在构建新知识的思维导图过程中,对预习时已经理解的内容相对更容易呈现。而对于理解起来有困难并且相对较难呈现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颜色标记在思维导图上。在课堂上,提醒学生更关注这部分内容,这样就可以找出有针对性的教学难点。

3、在备课中的运用

化学学科在新课程中的改革很大,许多年轻的教师会感觉新教材“知识点不清晰”,不容易进行教学。就是因为这些老师还不够熟悉对新教材的编排,对教材的总体编写思路不能很好的把握住。所以,弄清专题的编写意图、理清整个知识网络对新教材教学实施的成功是很关键的。而能迅速帮你理清思路,并给你留下深刻记忆是思维导图最大的优点。

三、学生在学习化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思维导图能将不同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来,并且激发人丰富的联想力,包括连续性思维、深刻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类比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辨证思维等。

四、在教学目标进行展示中利用思维导图,突显目标的层次性和整体性

传统教学学生和老师在完成一个课题后,就会讲授下一个教学目标。字多图少、形式单一是这种教学目标展示方式的缺点,不利于对学生们关键词的提取与记忆,还因为每个教学课题之间的层次性和联结点本来就不够,更会对发散性思维造成不好的影响。在使用思维导图方法表示课题重点的这一环节,不仅可以使学生拥有传统目标的优势,还可以使学生在初学阶段,就可对学习任务有一个整体性的概念,目标清楚、容易呈现、有很强的刺激性。

五、思维导图提高课堂笔记的效率

将重点用红色加线条的方式标注出来的这种传统记笔记的方法,学生只需要将老师记录在黑板上的知识点和老师所讲述的知识内容一一记录下来,根本不需要动脑筋,就可以更方便地对知识进行回忆和复习。运用这各传统记录笔记的方式,不仅速度很慢更会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与很多没有联系的词语混淆起来,不方便辨别,不易记忆,更不能将知识点很好地联系起来。而使用思维导图这一种更好的笔记方法,只需提前准备一些彩色笔和几张纸,将上课期间所讲的重点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记录。在对一句话、一个名词解释理解后可以用一些重点字词或者特殊符号,或画一些搞笑的小图片,在听课的过程中将一些有关的概念和内容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画出一个初步的思维导图。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没有必要被动地去记教师的每句话。为了使学习内容符合自己的认知规律,应积极地对关键字进行加工、分析和整理,并与教师积极地交流沟通,很大程度地提高了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在使逻辑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提高的同时,不仅可以增加对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更对开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有很大的好处。

总之,在教学工作这一整个过程当中,都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包括提前自学新知识、课中学习新知识和课后巩固旧知识,都很大程度上的提高了预习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将已学的知识要点在进行归纳整理的同时可以找到不明白的地方,对教学效果帮助很大。

作者:姚林娜 王焕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第7篇: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设计

前言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学科特征决定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教育部颁布的《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化学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1]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化学实验研究的对象是物质,这里的物质既可以是天然存在的,未经人工改造过的物质,如自然界中的空气、石油、煤等;也可以是天然存在的,但经过一定的物理或化学方法提取、制备才能得到的物质,如氧气、铝、尿素等;还可以是人们用化学方法创造的,在自然界中原本并不存在的新物质,如合成橡胶、塑料等。初中化学作为启蒙性、基础性的课程,其实验内容从化学实验研究的对象和研究内容的角度分析,大致也包括上述几个方面。

实验设计,即是设计实验。即由原题给出一定的物质材料,由学生自行设计可实行的操作方案,通过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来验证物质的存在与否或辨别物质。

一、初中化学实验设计

1、以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根本,合理选择实验素材

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上,对化学实验有明确的要求,体现了化学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新教科书中实验的设计,以达到课程标准的实验目标和内容要求。

2、实验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引导学生从观察与探究身边的一些常见事物入手,了解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化学发展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关系。通过五彩缤纷的化学物质和丰富多彩的化学变化,是学生切身感到化学就在身边,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例:“常见的酸和碱”实验的探究,将班级种植的花卉的花瓣如月季花、萝卜莲和生活中的蔬菜如卷心菜、胡萝卜等在研钵中捣烂并加酒精浸泡成为指示剂,分别加到食醋、石灰水、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现象进行记录。比较所制得的指示剂中,那些在酸或碱溶液中的远射变化效果较好。该案例中的实验探究就是利用学生身边长江的各种花朵、食醋等进行探究活动的例子。

化学科学的发展增进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化学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福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如环境、能源、健康等,甚至有些化学现象可能影响到了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教材中化学实验内容的选择注意用具体的真实的事件引导学生正确认是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2]。让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角度来解释和解决现实中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例:在“铁的性质”的教学中,需要用到铁钉生锈的演示实验,可先让学会自己找材料,每人在实验前10天准备三只干净的医用针剂小药瓶。按装满水、少量水、干燥三个不同条件各放入一枚铁钉。让学生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最后让学生展示成果。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结合,直到得出正确结论,效果较好。

3、实验内容更加注重实验的趣味性

以生动、形象、鲜明、新奇的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兴趣的化学实验,称之为兴趣实验[3]。针对初中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对新奇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究和求知欲望的特点,增加了趣味性实验。一方面,可以增加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通过趣味实验的新奇现象,进一步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从而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表面兴趣转化为对学习、探究化学知识本身的兴趣。

例:“烧不坏的手帕”

在课前事先用一块棉手帕,在盛有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在课上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请学生帮忙点燃手帕,让它燃烧。当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追问这是为什么?点出原理以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科学合理减少污染,使实验绿色化

绿色化学就是环境友好化学,它的核心内涵式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绿色化学的着眼点是使污染消灭在生产的源头,使整个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对环境友好,这是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的对策。新教材对实验的绿色化非常重视,主要体现在:①尽量做到选择的实验其反应物和生成物无污染或污染小。②如果是污染性较强的反应物,则在密闭的装置内进行实验;如无法进行密闭实验时,在通风橱进行或采取其他防护措施。③对产生的污染物做到有效地回收和处理。④为了防止学生操作不熟练而造成污染,对一些有污染性而有需要制备的物质,由教师在实验前制备好分给学生。[4]

二、如何培养初中生化学实验设计能力

1、化学实验以探究为主,引导学生主动实践

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设计方法,使学生从中体会实验设计思想,掌握实验设计方法,从而达到培养实验设计能力的目的。

例:“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的实验教学中,如果按照过往的课本要求,就是提供了特定的装置给学生选用,另外,药品也是一般指定选用大理石与稀盐酸的反应,这样做限制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的发挥,不利于对该知识点的完全掌握。在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教学中,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一)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二)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三)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四)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五)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让学生依次分别做这五个实验,然后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得出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

实验设计关键在于学生能熟练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熟悉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从而确定出所需的步骤方案,推导出正确的实验结论。5覆盖面广,组织性强,侧重于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应用,而开放式的答题形式,又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层面,调动了学生兴趣,对提高学生综合组织能力起到很大作用.

2、创设兴趣小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主动学习的最初动因,它能推动学生去探索真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会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进行创新实践。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枯燥呆板易懂的实验设计成生动活泼的兴趣小实验,也不失为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途径。

例如:在学习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后,我给学生巧妙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水中的白磷能燃烧吗?问题刚提出,学生迷惑,甚至回答“否”,但一经点拨,许多同学马上恍然大悟,于是我要求他们先讨论怎样设计操作步骤?还需用到哪些仪器和药品?还要讲出创作设计的理由。最后,人人举手,欲上台表演。

创设新颖有力的实验问题情境,激励学生分析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思考。实际上,书上的有些实验存在着不合理性或难以操作性等不妥之处,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对某些实验进行设疑,让学生筹划,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

结论

经过一年来对初中化学实验设计的探讨研究和对学生的实验能力设计的培养,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足之处还是存在的,例如,课堂的时间控制问题和实验设计的方向问题还是不够完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可以做得更好。而我们教师更要及时分析和总结并拿出相应的计划和措施给学生辅导,使学生的化学素质得到根本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刘克文.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法.2002.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胡满成.2001.化学基础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

第8篇:初中化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总复习;学习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92-01

初中化学总复习的任务是把初中阶段学过的主要知识进行综合、归纳、分类并使之系统化;把学过的基础知识整理为“知识点”,最后交织为“知识网”,这样可避免知识零碎和死记硬背。在复习中不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些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要求会运用,并使学生具有解决一些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因此,复习不是老师将学过的知识重复一遍,也不是划重点让学生死记硬背。那么,如何高效率地进行化学总复习呢?

一、研究大纲,抓住教材

国家教委颁布的《九年义务教学大纲》是我们总复习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在复习中不应超过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把知识任意拓展,也不要把较高求的内容作为复习重点。在复习时,首先老师要钻研教学大纲,理解大纲中的词语。把握好常识性介绍,了解、理解、掌握涵义,搞清楚大纲对实验技能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而教材则是老师组织学生复习的依据,复习的关键首先是过好教材关,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教材,严防以重点学校的复习资料代替课本,把学生引入歧途。尤其是在复习的第一阶段要求学生重视阅读课本,阅读时要做到看课本内容,看书上习题,看有关习题,看课本实验,注重实验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实验结论的分析。在看书的过程中,要把重点的内容用红笔画出来,要准确理解概念,只有把课本知识真正读懂、读透和理解,才能把知识灵活运用。

二、狠抓基础,重视联系

首先,要在打好基础上下工夫,要狠抓基础知识中的重点和关键,做到以点带面,把各部分的知识组成一个整体。如在复习《空气・氧》一章时,抓住核心――氧气的性质,由氧气的化学性质联系到重要的化学反应类型,联系到燃烧与灭火;燃烧与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再联系到氧气的用途等知识。复习《碳和碳的化合物》一章时,由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联系到碳的化合物,以及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一系列变化过程,并与酸、碱、盐、氧化物的知识相结合。总之,在复习过程中,始终要将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上。

其次,在复习中有的同学感到化学知识分散、零碎,知识点多,难于掌握和记忆。所以建议同学们复习时要通过对比分析将前后知识联系,综合和归纳,把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以提高复习效果,例如:在复习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先分析在实验室制取上述每种气体时使用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所需的仪器、装置及注意事项,再根据所制取气体的性质分析应采取的收集方法和检验方法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能根据实验室制取NH3 CH4 H2S等。然后在此基础上能根据实验室制取这些气体时应分别采用什么装置,怎样收集,从而使知识系统化。

三、精练习题,严格训练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过程,是学习的关键。在复习中要精选习题进行练习,选题时只有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典型性,才能从做题中获得知识,并掌握灵活的解题方法。另外要通过解一道题学会解一类题,也就是说通过做题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在复习中,对于计算题,要加强基本功训练,提高计算能力。计算基本技能的训练,主要指规范化的解题步骤,必须进行严格训练。另外,提高计算能力,还要进行审题训练和解题思路训练,可以选择典型题目细心读题,并标出关键字词,查找提示信息,发现题中隐含条件,舍弃多余条件,抓住问题实质,迅速找到解题突破口,寻求最佳解题方法。同时适当进行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训练,增强解题技巧意识,也可以大大提高解题能力。

四、讲评习题,拓宽思路

总复习过程中的测查或练习,实际上是一次信息反馈的过程,试卷和习题的讲评是总复习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讲评试题或习题对学生来说是一次知识的查漏补缺,对老师来说是一次不断改进教学的起点。讲评时不要逐题讲,应选择大多数学生的知识缺陷和能力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讲深讲透,找出错误的根源,防止重犯。同时,还要讲出每类试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切不可就题论题。要结合典型试题善于借题发挥,将原题改头换面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来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通过讲评试题或习题开拓学生思路,提高学生能力。

五、突出实验,培养能力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化学中重要的知识,也是创新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演示实验、分组实验的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特别是实验设计和评价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近几年,实验一直是中考的热点和难点,所以同学们复习时要重视实验,可以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验重演或参观实验,借助实验现象和结论强化对课本上重点、难点的理解;另外,要重视对各类实验题型的演练和解析,强化对实验设计题,实验评价题目以及实验探究题的解题思路,方法的理解和训练;要掌握用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第9篇:初中化学范文

初中化学信息题的来源主要是初中知识的延伸或扩展中国知网论文、初高中化学的衔接知识及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问题. 对于初中化学,九年级学生刚刚入门,一方面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不很灵活,遇此类陌生题型时容易造成失分; 另一方面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因此作为教师应注意教会学生抓住信息特点,授渔于授鱼中,使得学生遇到此类问题能够游刃有余.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解信息给予题的思维技巧.

例1 分析反应: Zn + CuCl2= ZnCl2+ Cu; Cu + 2AgNO3= Cu( NO3)2+ 2Ag. 可以得到: Zn、Cu、Ag 三种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用相似的思维方法类推到反应: Cl2+ 2NaBr = 2NaCl + Br2和 Br2+ 2KI = 2KBr + I2中,可判断: Br2、I2、Cl2三种非金属单质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已知 X、Y、Z 为非金属元素,其单质或化合物间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 1) X2+ K2Y = 2KX + Y; ( 2)Z2+ 2KX = 2KZ + X2; ( 3) Z2+ Na2Y = 2NaZ + Y. 则 X、Y、Z 三种非 金 属 元 素 的 化 学 活 动 性 由 强 到 弱 的 顺 序为 .

分析:根据题给信息总结规律,它能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也能反映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处理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解题的关键: ( 1)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2) 将金属活动性规律迁移到非金属活动性规律.例2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特别是最外层的电子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钾元素( 原子序数为19) 的单质与水反应时的生成物. 甲同学猜想生成物为 KOH 和 H2; 乙同学猜想生成物为 KOH 和 O2,你认为 同学的猜想不合理,请从化合价的角度解释原因: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K 变成了 KOH,K 元素的化合价由0 价升高到 +1 价,那么必然有另一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若产生氧气,则 O 元素的化合价由 -2 价变成0 价,也升高,所以不可能. 利用这一信息,不难发现乙同学的猜想是不合理的. 解题的关键: ( 1) 抓住关键句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如果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同时就有元素化合价降低( 2) 熟悉所涉及的元素的化合价.例3 南京著名的风景点珍珠泉,水底有大量的气泡冒出,像一串串珍珠,珍珠泉由此得名. 某学生推测这种气体可能是沼气,查资料得知,沼气中含 60 ~70% 的 CH4,还含有 CO2、N2和 CO 等.

他想用实验检验珍珠泉冒出气体的组成,设计了如图甲中国期刊的取气方法: 将空的雪碧汽水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泉水中,瓶口对准水底胃出的气泡进行收集.1) 这种集气方法叫 ,针对瓶口太小不便收集的缺点,在不换瓶的情况下,你的改进方法是 .( 2) 如图乙,若用水将瓶中的气体排出,水龙头应接导管 ( 填 A 或 B) .( 3) 假设将这种未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剩余气体通过浓硫酸( 以上两步,能被吸收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 ,再通入纯氧气中点燃,将燃烧后生成的气体依次通过无水硫酸铜、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无水硫酸铜变蓝,石灰水变浑浊.由以上实验现象分析此未知气体的组成,一定有的是( 填化学式) ,不能确定的是 ( 填化学式) .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将未知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未知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将燃烧后的气体通过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发现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判断二氧化碳和水的存在,从而进一步推断可燃性气体中含有 CH4,所以解这类信息题可直接运用信息进行联想,就可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解题关键: ( 1) 气体的收集方法; ( 2) 二氧化碳和水的检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