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行政体制改革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政体制改革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政体制改革论文

第1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高校应该如何在复杂的社会中寻求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呢,这要求我们制定出深度的行政管理改革策略:

(1)转变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机制的职能,逐渐增强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一直以来,我国是以政府为主导。因此在教育方面,我国的高校很多都是公办的,经费是国家财政拨款。所以,在管理上,高校实际上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小政府,具备官僚体制的弊端。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新经济形势的出现,我国高校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与外界越来越不融合,已不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

(2)适当分散权力,变垂直管理为扁平化管理,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和思路将高校权力重心慢慢下移,要实行民主决策的方法,让每高校管理人员都能平等、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管理者要正确处理决策中的不同意见和见解,允许参与者发表与领导或大多数人不同的意见。

(3)推行行政职能监督问责制,落实责任划分要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对执行部门进行监督,评估,分析,另外推行责任问责制度,有效的推动高校内部决策的贯彻落实和实施,提高高校内部行政办事效率,改善一些官僚体制的弊端,减少一些错误的出现。

(4)提高行政管理者与参与者的自身素质,对管理进行专业化和科学化建设的培养,增强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目前高校普遍存在一些突出的弊端,管理者与参与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专业知识欠缺,管理队伍整体水平低。但是高校内部行政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各种决策的制定和政策执行需要管理者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在组织的建设和实施中,又需要管理者和参与人员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这些都需要具有专业化知识和科学化素养的精锐队伍来完成。行政管理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提高行政管理者和参与人员的自身素质,一方面对本校的管理队伍进行改造,压缩行政人员的内部编制,减少冗员和推诿扯皮,精简行政队伍。另一方面,加大对管理队伍的培养,要根据才能,能力,知识来用人,裁减一些无能人员,还要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明确管理者的各自的责任与风险,对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考评,并且推行奖惩制度。

(5)建立和完善行政管理的科学决策机制真正做到决策民主,广开言路,营造一个民主的氛围,让参与人员各抒己见。并且领导者要宽宏大量的听取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声音。

二、结束语

第2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关键词 行政体制 文化体制 体制改革

一、相关概念

(一)行政与行政体制的含义

行政:所谓政府行政就是指政府部门组织为了实现公共的利益和目标,以公共权利和法律为基础,对社会公共事务和政府内部自身事务进行的管理和活动的服务活动。

行政体制: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指政府系统内部中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从国家的层面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司法机关的权力的划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狭义行政体制的内容包括职能定位、权力配置、运行规则和法律保障等四个方面。本文是指狭义的行政体制。

(二)文化与文化体制的含义

文化: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在发展进化过程中逐步掌握的能改善人类生活的知识、能力、习惯的总称。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的文化专指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这里是指狭义的文化。

文化体制:所谓文化体制,是指文化领域内各种文化组织所赖以设立及运转的具有特定内在逻辑关系的制度体系,包括文化政策法规系统和文化组织系统两大部分,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政党意识形态在文化领域的结构化表现形式,是执政党意志在文化领域的体现。

二、新时期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文化体制改革历程

按改革进行的时间特特征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行政体制改革与文化体制改革大体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时间很相近,改革的内容相关性也很大。说明行政体制和文化体制之间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三、行政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关系

文化体制与政治体制同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从以上行政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历程来看,两者的改革相生相伴,具有密切的联系。

(一)行政体制改革影响文化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与变迁,行政体制改革始终在不间断的进行,文化体制也在不断的演进过程之中。文化体制与行政体制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在人类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悄然生长。伴随着行政体制的变革,文化体制也在不断的进行调整。

不同的行政体制运行下产生迥然不同的行政文化。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成功迎请荷兰执政者威廉与玛利亚为英国的国王和女王。先后制订并颁布了《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确立君主立体。英国没有成文的完整的宪法文件,因此为了巩固新生的制度和保障资产阶级的既得利益制订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有限王权和自由平等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

(二)文化体制改革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指导思想

当一国需要发展的时候,不仅需要“硬件”的支撑还要“软件”的指导,文化是不可或缺的“软件”,而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一些先进的思想理念正海能为行政体制改革提供指导思想。

认为: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的发展与变化,内因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外因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样,在政府的行政过程中存在着众多的影响因素――行政环境。简单的说,行政环境就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或影响行政管理主体及其活动过程、活动方式的外部要素总合。这些要素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也有社会的、自然的;还有国际的、国内的。它们共同影响并制约着行政管理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并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过程之中。

(三)行政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矛盾论认为:同一事物的两个矛盾同时产生,并相互消长,随着矛盾的消长,事物也随之不断变化。行政体制进行变革的时候会带动落后文化理念、价值观的变革,当文化体制改革中出现先进的思想理念时,行政体制中的职能定位、权力配置、运行规则和法律保障等也要跟上潮流,进行相应的调整或变革。可以说文化体制的变革促使行政体制的转变,而行政体制转变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文化体制。因此,可以认为行政文化的革新与行政体制的改革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分割,相互促进,又彼此消长,不断推动人类政治文明向前发展,不断加速人类社会向文明迈进的步伐!

参考文献:

[1]蔡涓娟.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86-87.

[2]邓凡.在行政体制改革中加强行政文化建设[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4):18-19.

[3]傅才武,陈庚.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路径与理论模型[J].江汉论坛,2009(6):112-118.

第3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缺陷导致县乡财政困难,这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重要原因。因而需要通过财政体制改革和公共财政体制的构建,理顺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加强县乡财政的实力,使其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以发挥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作用。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导致农民行路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饮水难、用电难等不良后果,制约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导致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因而,增加和改善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应成为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在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背景下,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加大了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力度。本文主要从财政体制改革的视角讨论增加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

一、我国县乡财政困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同时并存

虽然增加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可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实行一定的政策倾斜,也可尝试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运作方式,但不容置疑的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主体依然只能是县乡政府。然而,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县乡财政日益陷入困境,县乡一级政权的财政收支矛盾相当尖锐,主要表现为工资欠发、赤字规模不断扩大、实际债务负担沉重、财政风险日渐膨胀等,县乡财政多维持在“吃饭”的水平上,用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能力非常有限。据推算,目前中国平均每个乡镇负债约400余万元,共计2200亿元左右(许正中,2004)。乡镇负债规模庞大,来源复杂,债务利息高,累积时间长,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形势极为严峻。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城乡分离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城镇实行由政府供给为主导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城市的公共产品完全由政府保障,并列入财政预算;而对农村的公共产品来说,政府投入很少,导致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农田水利和农村道路常年失修,农村公共卫生、基础教育、社会保障均十分落后,城乡差距日益扩大。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财政自筹制度取消,县乡财政主要依赖农业税来应付日益庞大的财政支出,县乡财政更显困难,无力提供农村基本的公共产品和服务。而随着取消农业税改革的实施和落实,以农业为主的县乡财政失去了其主要收入来源,县乡财政尤其是大部分乡镇财政更加困难。

我国县乡一级政府和财政是面向农村、服务农村、提供农村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主体。尤其在当前“三农”问题日益凸出、城乡差距日益扩大的背景下,如何加强县乡一级财政,实现县乡财政解困,增强其服务农村和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能力,是财政体制改革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我们应从现行财政体制的内在弊端着手,找出当前县乡财政困难的体制原因,以明确县乡财政解困和财政体制改革的方向。

二、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缺陷

1994年形成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虽然比财政包干制是一个进步,但远不是一种成熟的分税制财政体制,还存在较为明显的非规范性和过渡性质,其固有的内在体制缺陷直接导致了当前县乡财政的困难,也制约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改善。

1.政府间的财政关系缺少法律规范,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存在矛盾。由于行政垂直集权和政府间财政关系缺少法律保障,导致政府间财政关系极不稳定、极不规范,而基层政府在责、权、利的分配上则处于不利地位。这种财政分权与政治集权并存的体制,极易导致各级政府“上收财权”与“下放事权”的机会主义行为。事实上,我国各级政府在财力分配上层层“抓大集中”,将大税种、大税源抓到手中,到了基层财政也就基本没有大税可分,税种杂而收入规模小,造成基层财政收入来源极不稳定。同时,上级政府通过各种形式的“事权下放”,加重了基层的财政负担。

2.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侧重“收入”的划分而缺乏对于各级政府事权责任的清晰界定。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明确了各级政府间的收入划分,但对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则没有做出清晰的界定,导致各级政府间事权责任不清乃至于相互推诿,而基层县乡财政尤其是乡镇财政则不合理地承担了过多过重的事权责任。目前,县乡财政承担了许多本该由中央、省级财政承担的事权负担,比如,民兵训练、优抚、计划生育和义务教育等。无论是根据财政分权的“受益”原则,还是参照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做法,这些事项都应划归中央和省级政府的事权范围,或由中央和省级财政承担大部分责任。而在我国却都压到了基层财政头上,由此形成县乡财政的困难局面。同时,也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目前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财政负担78%左右,县级财政负担约9%,省级财政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约2%(陈纪瑜、赵合云,2004)。如能将农村义务教育的投资主体上升到中央和省级财政,仅此一项便将大大减轻县乡财政的支出负担,也将更有利于农村义务教育事业的财力保障和长远发展。

3.省级政府对下级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制度不健全是县乡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分税制改革后,按照中央对省的体制模式,各地在省内建立起的转移支付制度很不完善,直接制约了基层财政获取必要财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各省级政府对下级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总量有限,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基层财政运行困难的问题。二是转移支付形式以税收返还、专项拨款为主,这两种形式在财力分配上都有利于富裕地区,不利于调节地区间财力差异。三是各省通过“因素法”分配财力的资金非常有限,无法在贫困地区、富裕地区间实现财力均等化。

三、改革我国财政体制,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

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现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加快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步伐,在各级政府间合理划分职责范围和收入,做到财权与事权相统一,是加强县乡财政、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体制保障。 转贴于

1.以法律形式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职责范围。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是一种从中央到省、市、县、乡镇政府的多级供给体制。其中,县乡政府作为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环节,直接为农村居民提供各种类型的公共产品。而农村公共产品构成上的层次性,决定了作为供给主体的各级政府间的责任划分:属于全国性的农村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承担,属于地方性的农村公共产品由地方政府承担,一些跨地区的公共项目和工程可由地方政府承担为主,中央一定程度上参与和协调。依据这一原则,诸如环境保护、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救灾救济、优抚安置、社会福利等项支出应由中央、省级政府承担,县级政府负责管理,县乡政府承担具体事务;农村基础教育、基本医疗服务的支出应由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县乡政府作为基层政权,主要承担本辖区范围的行政管理、社会治安和本区域内小型基础设施方面的支出责任。这种政府间职责的划分应以法律的形式加以明确,以杜绝上级政府下放事权的机会主义行为,防止增加县乡财政的负担。

2.大力培植以财产税为主体税源的县级财政税收体系。县级财政缺乏大宗、稳定的主体税源,是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省以下政府大宗收入是营业税,而从前景看,应注意发展不动产税,逐步形成省级以营业税为财源支柱、县级以财产税为财源支柱的格局。不动产税是最适合基层地方政府掌握的税种,是非常稳定的税源,只要地方政府一心一意优化投资环境,自己地界上的不动产就会不断升值,每隔3年至5年重新评估一次税基,地方政府的财源就会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而不断扩大,地方政府的职能和财源的培养便非常吻合,这正适应政府职能和财政职能调整的导向。我们应借鉴国外的经验,逐渐把不动产税调整为统一的房地产税来征收,同时考虑不同地段的因素并几年一次重评税基。这样,不动产税就会逐渐随经济发展而成为地方政府的一个支柱性的重要税源(贾康,白景明,2003),从而缓解基层政府的财力困境,为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提供保障。

3.建立规范化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是简并转移支付制度形式,规范专项拨款,逐步取消税收返还和体制补助,进一步加大均等化转移支付资金力度。1994年以来建立起的地方转移支付制度,尽管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地区间的财力差距,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基层财政的困难,基础教育等最基本的社会公共服务在各省内部也未实现“均等”。因此,应进一步增加均等化转移支付资金规模,确立均等化转移支付在地方政府间转移支付中的主体地位。二是进一步调整不合理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格局。将调整“既得利益”的资金用于均等化转移支付,有助于增强中央、省对下的调控力度,进一步缓解基层财政困难。三是建立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等专项性转移支付制度,解决在基础教育和公共卫生上的社会公共服务不平等问题。四是建立稳定的均等化转移支付资金,资金分配要高度重视解决县级财政困境问题。

4.改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程序和方式。传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这难免会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求失衡的现象。在建设农村公共财政体制过程中,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由“自上而下”转变为“自下而上”是非常重要的。要实行乡、村两级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增加公共资源使用的透明度,定期向村民公布收支情况。此外,根据公共财政学说的一般理论,很多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农村公共产品可采用政府与市场混合的方式提供。在政府财力有限的条件下可提供有效的制度安排,动员社会资源进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建立起以财政为主体、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比如,由政府和私人通过谈判的方式联合供给公共产品,这种公共产品通常可通过产权界定赋予私人部分收益权,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这样,有助于将投资于农村公共产品的各种积极因素调动起来。

参考文献:

[1]孙 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相关体制安排[J].财贸经济,2005,(6).

[2]徐 超.财政约束条件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创新[J].财政与发展,2005,(6).

[3]李风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与制度创新[J].社会科学家,2005,(5).

[4]匡远配,汪三贵.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研究综述[J].新疆农垦经济,2005,(11).

[5]郭家虎.财政合理分权与县乡财政解困[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9).

[6]陈纪瑜,赵合云.取消农业税后县乡基层财政体制亟待创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7).

[7]许正中等,我国乡镇财政困难的成因及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4,(2).

第4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多年来,我国地方财政普遍面临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是:地方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求。为缓解这种矛盾,各级立法部门、行政部门及理论部门就如何增加地方财力的问题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讨与实践,笔者以济南市历下区政府在当前地方政府财政资金收支管理问题的案例,认为合理分配上下级财政之间的财力,是缓解乃至解决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的重要措施。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财政支出作为地方政府履行其职能的经济基础,为我国地方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极其突出地贡献。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进程的深化,地方财政特别是基层财政普遍面临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那就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增长远远不能满足地方财政支出的需求。为此笔者以济南市历下区为例,探讨合理分配上下级财政之间的财力举措,从而提高财政管理水平。

一、建立科学的支出体系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都有了较快增长,相应的财政投入也不断增加。但是财政支出结构却存在不合理甚至异化的现象。如何加强和规范地方财政支出,建立科学的支出体系,成为摆在各级地方政府财政部门面前的一个新任务。

笔者认为济南市历下区在这方面的探索值得思考和借鉴。历下区实行区街财政体制改革以前,由于街道办事处原来没有实行综合预算,存在自定政策、自我管理、自己监督的“三自”现象,预算支出刚性不足,预算执行监督乏力,人为因素影响大,急需建立综合预算管理制度,用制度来制约、管理。为此,2008年年初,历下区提出要在办事处中推行综合预算,4月初区政府下发《关于下发历下区街道办事处财政性资金管理规定的通知》文件,文件规定:将街道办事处及其所属事业单位的各项财政性资金,全部纳入财政监管范围,实行收支两条线,由财政统一管理,开设的帐号必须经财政批准,严禁私设“小金库”。并参照《预算法》的规定,实行部门综合预算,严格按照编制的年度预算执行。

办事处综合预算编制按照“收入有计划、支出有标准、重点有保障、鼓励有结余”的原则安排,支出保工资,保社会稳定、民政、计生、城建城管、社会公共事业等项目,有财力的办事处逐步加强自身建设,公用经费控制在限额以内。通过对办事处的综合预算管理,使其收支更加科学、规范、透明,并逐步引导办事处对社会公共事业的投入。编制范围包括:办事处所有机关、全额、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全部编制综合预算。

二、建立了社会公共事业支出审批制度

按照历下区提出的关于构建“繁荣、和谐、现代化新历下”的工作目标,为进一步加大基层社会公共事业投入力度,切实保障全区各项社会公共事业和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规范社会公共事业支出范围和审批标准,区财政制定了《历下区社会公共事业项目审批程序》,规定办事处使用年初预算预留的自有资金,在各自行政区域内开展城市公益建设、就业再就业服务、社区教育、社区服务设施、公共安全和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公益活动产生的支出,应纳入社会公共事业支出范围。具体是:办事处进行社会公共事业支出于项目计划开始前一个月填报项目,财政初步审核后转至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审核,通过后报区分管领导签字同意,区财政再综合考虑项目计划的轻重缓急和资金情况,会同有关部门提出建议,上报区政府审批。经区政府研究同意后,由财政于3日内批复到申报办事处,并按时足额将项目资金拨付到有关单位。 若此项经费当年未使用,可结转下年并于下一年度专项经费合并使用。同时制定了综合预算监督审核办法,监督检查各办事处管好用好预算资金。办法要求各办事处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积极组织各项收入。为保证办事处的用款计划及时拨付,各办事处必须计划安排好下一步工作,提前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及时于财政相关职能科室沟通,确保办事处资金的正常运转。各办事处应严格按照年初编制的年度预算执行,未经批准、违背预算安排的资金支出,依法依纪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由财政扣减其拨款额度,直至整改后,再恢复正常资金拨付。通过将综合预算编制下达到街道一级,历下区实现了财政资金从拨付源头到使用终点的全过程预算管理,推动了基层在科学合理编制预算的基础上,将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辖区内公共服务和管理上,用在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上,取得了显著成效,从基层财政财务管理的角度,为各级地方政府建立科学的财政支出体系提供了经验。

三、建立转移支付和激励政策,进一步理顺地方财政体制

地方财政体制的不合理,特别是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抽血式的向上集中财力的财政体制,必须逐步改变为各级财政明确收入来源,由上级财政建立对下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和激励政策,促进基层财政的稳步增收和良性循环。以历下区为例,历下区目前有13个街道办事处,由于体制上各种原因的存在,多年来,各办事处财政收支矛盾不断加剧,基本保障能力脆弱,大部分街道办事处财政支出对财政转移支付的依存度越来越高,有些办事处甚至保工资都存在困难。

为缓解街道办事处财政困难,历下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财政管理模式,消除导致各街道办事处财政困难的体制障碍,促进和保障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体地说,为切实合理调整区与办事处的分配关系,促进历下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保障街道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历下区财政局牵头,于2007年下半年开始,抽调精干力量,由分管领导带队,分组到各街道办事处进行调研。通过几个月的调研分析,在掌握了第一手详实资料的同时写出了有实质性的调研报告,制定了《历下区区街财政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经区委、区政府研究通过了区街财政体制改革方案。2008年4月,历下区率先在山东省实行区街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对街道办事处财政体制采取“界定人员范围,核定补助基数,收入同支出挂钩”的管理办法,把财政收入情况同办事处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充分调动起办事处抓税源经济的积极性。同时,新体制进一步加大了对办事处的财政支持力度。

从历下区的改革经验可以看出,突出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财政体制机制,合理分配上下级财政之间的财力,是缓解乃至解决地方政府财政收支矛盾的重要措施,如能在省、市和区县政府之间建立类似的财政体制机制,很可能对推动深化当前的财政体制改革起到较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财政年鉴》,中国财政杂志社,2007.

第5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对水资源行政管理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对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的目标、利益结构、动力和阻力进行了分析,以此深化对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及其进程的认识。

水资源问题用系统的观点来看,可以分为工程体系问题和行政管理体系问题。水资源的工程体系问题包括水源、水调度、水土保持、水污染治理、防洪排涝等工程的规模是否适度、布局是否合理、利用效率是否高效等;水资源的行政管理体系问题包括行政管理体制是否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管理职能的确定是否符合科学合理和适应性的要求、管理手段是否先进有效、管理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本文将着重对水资源行政管理问题进行讨论。

1问题的分析

1.1管理观念问题首先对管理落后的认识不足。严格来讲,我国目前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时期,尤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其次对人与自然的辨证关系认识不足。我们一直把人放在自然的对立面,对自然无休止地索取,人也就必然受到自然的惩罚。如为解决粮食问题,不加控制地超采地下水而出现地下漏斗;为防洪排涝,一味加高堤防。

1.2行政体制问题由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纵向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权益,横向涉及水利、农业、建设和环保等部门的权益,重复管理现象严重,责任不明,“政出多门”,不但增加了政府的管理成本,减弱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而且不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筹兼顾、优化配置、节约保护和高效利用,违背了水的自然规律,尤其在流域管理和城市水务管理问题上矛盾更为突出。

1.3管理职能问题管理上仍然存在严重的“越位”和“缺位”现象。“越位”主要指该由市场来解决的问题仍由政府来承担。如水资源合理配置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我国北方缺水地区水资源分配问题。“缺位”主要指宏观调控不到位。如政策、法规的透明度、统一性和预见性较差;水资源监测、评价水平偏低;政策引导、信息服务跟不上等。

2改革的分析

2.1改革目标的分析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必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建立水市场为中心,把行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作为重点,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最终实现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要包括:①加快水法、节水法等水法规体系的建设;②在明确水权的基础上,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结合城市供水及水处理市场的对外开放形势,积极推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③以水价政策改革为契机,建立和完善水市场规制体系;④启动水利资产管理运行机制,提高水利建设融资和水利国有资产增值保值能力。

2.2改革动力与阻力的分析

2.2.1改革的动力。改革的动力一方面是利益的驱动,另一方面是现实的需要。

① 客观形式的需要。所谓客观形势主要是指:我国水资源所面临的危机已经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水利部门的改革显然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需要进一步开放水务市场等。

② 履行职责的需要。供水价格偏低,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众多供水企业以及相关水管单位经营失败、普遍亏损等等。问题的解决取决于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的深度和进程,因此,履行职责的需要也是改革的推动力之一。

2.2.2改革的阻力。水资源行政管理改革的阻力,一方面来自既得利益者,另一方面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习惯势力的制约。

只注重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而忽视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由于人们对水资源危机的认识不足,同时又由于改革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需要社会以及个人付出一定代价,因此,旧观念的束缚对改革是一种无形障碍。同时,习惯势力的影响也对改革形成阻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人们通常认为水利是福利事业,理应由国家投资和无偿用水和排污。在这样一种思维定式下,要想确立新的水资源观念、水市场观念,其难度是显而易见的。

3改革的构想

3.1行政体制改革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是:以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和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为突破口,构建现代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以保证政府职能系统效益最佳,保证中央、地方以及社会组织对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积极性的发挥。

3.1.1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设立流域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中央政府代表、地方政府代表、用水户代表、专家代表;委员会主席由选举产生;流域委员会依法拥有对流域水资源的分配权,依法对流域水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实现流域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3.1.2城市水务实行一体化管理。对供水企业、水处理企业实行出租或转让;对经营性水务工程实行资产管理;将用水许可与排污许可有机结合起来,推进城市节水。

转贴于

3.2建立水市场

3.2.1水权管理改革。水权管理的核心是产权的明晰和确定。将水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开,是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是建立水市场的基础。

建议通过法律的形式,首先确定以占有优先权原则为主、河岸优先权及惯例水权原则为辅的优先权原则,再结合水资源现状,因地制宜,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及实施细则。第二,设定总量控制、保障生活用水和环境用水,旱情调度预案、水污染防治的事权划分等限制条件。第三,实行以水资源规划为先导,有计划、分类分批地进行水资源使用权登记并公告社会。第四,建立水资源使用权招投标、使用权拍卖等管理机制。通过以上努力,逐步建立起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水权制度。

3.2.2水价政策改革。改革现行的水价制定方法,按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即由政府代表、用水户代表、供水企业以及有资质的独立审计事务所共同协商确定水价;水价应计入资源水价、工程成本、利润;资源水价应在政府统一评估基础上允许在合理的范围内浮动;利润不再以工程成本及运行成本加成的方式计算,而是以国家的社会平均利润率和资本金来计算;水价的确定要兼顾公众承受能力和政府的财政能力。

3.3改革管理模式

3.3.1资产管理。要尽快调整政府及水利部门在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中的定位。水务企业完成企业自我发展的公司制经营实体,经营性、科研性、开发性的事业单位要逐步转制为企业。依据不同的情况和条件,对原有的水利工程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管理。

3.3.2节约用水。在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下,水价是调节供需方矛盾最敏感的经济杠杆。国外研究表明,水价提高10%,将使家庭用水减少3%~7%,同时如果水费没有占到市民收入的1%以上,人们就不会注意节水问题。

因此,政府应在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相关用水标准及定额、推进节水技术发展的同时,以改革水价政策、提高全社会节水意识为重点,运用信息技术等现代管理手段,在建立节水型社会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第6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1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核算体系现状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中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末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多年来,预算外资金宏观失控和急剧膨胀,存在着诸多严重问题,已不仅是一个纯粹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建立健全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管理,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发展要求,是近几年财政经济领域中探讨、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财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自从1985年起,全国开展了“财政物价大检查”行动,并从1989年起,国务院又着重开展了对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小金库”进行查处,对各级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侵占、截留的资金状况进行了清理,这项检查一直持续到1997年,共查出违纪资金2044亿元,上缴1331亿,.即使是这样,中国预算外资金的现实状况也还未真正露出水面,审计机关所能查出的也仅仅是反映在各单位账面上的资金情况,而预算外资金更广泛地是落入个人的手中,或者以各种福利、奖励的名义进行了分流,因此审计机关是无法对这些进行详细地审查的,也就不可能对之进行有效的监管。

2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核算遇到的问题  1.越权建立的各种收费,基金项目政府收费,基金审批权限等有关规定在执行中存在着各种人为性偏差。据有关部门统计,1996年全国政府性收费基金80%是越权设立的。一些地方和部门,从本地区、本部门利益出发,往往绕过中央审批基金的监督管理,以“费、资金、附加费”名义开征基金项目;更有甚者,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立收费基金项目,巧立名目乱收费,随意摊派乱集资。据2001年全国治乱减负工作会议的资料,1997年7月至2000年12月底,全国共取消针对企业的不合理收费44602项,涉及金额1679.8亿元。

  2.不断增加的预算外资金,影响税收收入,削弱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由于政府收费、基金部门和单位多从自身利益出发,凭借管理权和行政手段直接收取,企业和居民个人往往是要先缴费后缴税,而逐年大量膨胀的政府收费、基金必然导致税基被侵蚀,税收收入相对减少,各种收费、基金挤占财政收入。以山东曲阜为例,其在一年之内就办理了3000个城镇户口,共计收入9000万,贵州安顺则办理500个城镇户口,得150万。截止到1994年初,全国城市大约一共出售了300万个城镇户口,总收入达到250亿元,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而对这笔钱,几乎分文没有上缴国库,全部落入了地方财政的腰包 .大量的不规范的预算外资金的存在,对我国预算制度的法治建设产生了巨大的阻碍。

第7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关键词:行政管理;社会化;职能转变

1、 行政管理社会化的必要性

现如今的社会政治生活中,政治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广泛存在着,它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具有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而政治文化的巨大作用正是通过政治社会化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政治与社会不可分割,他们相互联系。这种关系的体现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发展,恰好为中国政府行政职能社会化的转变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1.1推行行政职能社会化,就是要建立一个公共行政体系。

建立一个公共行政体系就是要将其它社会主体吸纳到公共行政管理之中来,使其能够及时灵活回应群众要求,采取正确措施,解决实际问题。

1.2行政职能社会化主张把民主与政府管理结合起来有利于政府管理民主化。

行政职能社会化主张公民参与政府管理,符合政府管理民主化的要求。公民参与政府管理体现公共行政的民主价值取向。在公民参与管理这一点上,行政职能社会化与政府管理民主化有着一致的需求,而且公民参与是政府管理民主化的核心。因此,行政职能社会化有利于政府管理民主化。

1.3、从行政管理本身来说,行政管理是政府的行为和活动,它关系着政府在社会人民心中的形象。

行政管理的社会化正是依赖于公民的公开监督和参与,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有助于提高政府形象的同时,更加大了行政管理的实际可操作性。

1.4、行政管理社会化主张公民参与管理,使行政管理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开放性的好处是有利于集思广益,形成正确的决策,并有利于其贯彻执行,这将降低政策成本。

2、交通行政职能发展现状

2.1、交通行政管理效率低,窗口化服务有待规范。

从交通行业部门的关系来看,一方面,从交通主管的部门与外部的其他部门之间存在政出多门,多头行政,权责不清的现象。交通要素被分割管理,在交通运输规划、投资、建设立项、运营管理等方面,交通主管部门与其他行业主管部门存在许多复杂的职权交叉,彼此权责不清。另一方面,从交通主管部门的内部来看,交通行业自身的组织体系不够健全,结构有待优化。因此效率不高。

另外,近些年来,交通行政服务窗口在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方面下了一些功夫,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离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窗口前后台协作不够紧密,不能够建立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为方便、更加快捷的“绿色通道”。

2.2、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职能分散。

目前,对我国各种运输方式作出规划时,很难从运输管理全局出发,各部门的职能比较分散,例如城市公交、出租的管理都比较分散都是属于各自分管。整个运输规划体系的整体性和全局性都是比较欠缺的,难以形成协调规划。

2.3、行政法制不够健全。

行政法制旨在规范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推进依法行政。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制度建设质量,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才能有效地完善行政法制,保证政务畅通。

2.4、交通行政管理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欠缺。

我国交通主管部门的职能应仅限于市场经济不能解决的问题上,即政府应该主要承担宏观经济稳定、收入再分配和公共产品的提供等职责。

3、加强改革,促进交通行政职能社会化

交通行政职能转变的社会化是与健全市场机制相协调的。这种转变成败的关键,在于市场能否有效地承担政府让渡的职能。因此,在将企业推向市场,由市场对企业起引导作用的条件下,优化市场结构、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机制,是推行行政权力社会化的关键环节。因此,交通行政管理职能的转变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3.1、深化认识,全面增强推进效能建设的自觉性。

行政服务中心是反映机关效能的“晴雨表”,是群众评判机关作风的重要窗口,是最直接的重要投资环境。交通服务窗口作为行政服务中心的重要窗口之一,是体现交通形象、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窗口工作的效率高不高、服务好不好,将直接影响到交通部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地位。为此,我们坚持把加强交通服务窗口的效能建设,作为机构改革、转变职能的深化和延伸,作为推进交通工作、提升交通形象的有力抓手。

3.2、要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化,需要建立和健全保证公民参与管理的许多相关制度。

政府管理民主化涉及到多方面的制度建设,近两年许多地方和部门实行的政务公开制、行政公示制、行政听证制就是这方面的有益尝试。其中有利于公众参与的最重要的制度建设应该是目前正从基层向高层推行的政务公开制。这是一项颇具治本意义的制度,是各项廉政措施、管理制度的基础,是政府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标志。

3.3、必须切实理顺交通系统内部的管理体制问题。

在我国,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是加强交通系统内部管理体制的有效措施。目前,交通系统内部的管理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在公路管理上“重建设轻管理”,在行政管理上“重业务轻法律”等。因此,理顺交通系统内部的管理体制,摆正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建立与发展管理是进行道路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因素。

3.4、在政府体制外,要通过具体的制度建设来监督和制约政府公务员的权力。

第一,通过政务公开、政策听证等制度建设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第二,通过改善制度、健全检举、控告等制度建设加强公民对国家公务人员的监督;第三,加强和改善大众传媒的舆论监督的作用。在西方,媒体号称独立于行政、司法和国会之外的“第四种权力”,具有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力强和传播迅速等特点,因此,加强和改善大众传媒的监督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5、交通行政职能转变最终要体现在机构改革上。

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进一步优化行政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机构改革的范围既包括地方各级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也包括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各种事业性质的专业管理机构。(作者单位: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杭文主编.《运输经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第8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 机制设计 过程激励 评价体系

1.引言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要着力提高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建设创新型国家。①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第一推动力量来加以培育和推进。高等院校作为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科技创新成果的水平和层次直接决定着国家科研自主创新的实力和水平。因此,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实现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增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不仅需要人才、资金、技术设备等“硬件”方面的支撑和保障,而且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软件”环境,即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环境和激励创新的政策体系。②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市场机制在高校科技资源配置和科技活动中的作用得到增强。

但是,近些年来,在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属于科技创新所占的比例并无明显提高,科技创新的质量和层次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基础性和前沿性的自主创新突破并不多见。反思这种情况,我认为,在科技创新的体制因素中,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了科技发展的市场化导向,忽略了科技发展本身的内在规律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领域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基础性和前沿性自主创新成果的弱化。另一方面,当今科技发展的技术特征使得科研自主创新的微观组织结构和宏观科研管理体制都要做出相应变革以适应科技发展的技术要求。而从机制和政策上看,高校的宏观科技管理体制还存在着诸多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提升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必须进一步推进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既能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又符合创新活动发展的特点,从而推动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机制的困境

高校的科研资源分配及组织管理体制等影响科研活动的过程因素妨碍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在科研资源分配上,作为科研过程中重要的资金保障,国家科研费用投入不足,研究开发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R&D/GDP)仍然偏低,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尤显不足,普遍存在着人均科研经费投入少、课题小、成果质量不高等问题。现行教学、科研合一的依托学院(系)、教研室开展科学研究的管理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的科研自主创新。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高校的科技活动以单学科、分散化、小型化居多,容易导致教学、科研在资源使用与分配上的矛盾,使科学研究的中心地位得不到保障,难以适应科技创新群体化和学科交叉、研究对象复杂化的要求,难以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制约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创新的效率。在科研组织管理体制上,高校除了科技管理部门的宏观管理与服务以外,没有强有力的承担多学科、系统集成及重大项目的组织体系,基层科研组织的建设也没有得到重视。

在对科研项目及科研人才的评价等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上,当前的高校科研管理机制也存在局限。科研管理方式单一,主要是“以管理物为本”或“以事为本”,不利于发挥人的创造性,从而影响了基础研究的发展。基础研究是一种战略性研究,研究周期长短不一,不具有近期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多以论文形式发表,而传统管理模式是一种技术合同制,在时间、结果上限制了知识创新活动的开展。科研人才管理上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控制监督机制和管理办法。对科研人员科研业绩的评价完全是具体量化指标,如科研经费多少、核心期刊论文数量、SCI论文的数量、获奖成果数量和级别等,而不是根据不同评价主体的具体情况有所区分,因为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不同的研究阶段研究者的研究周期、难易程度都有所不同,一旦以同样的指标来评价不同的研究主体,容易造成科研人员急功近利,甚至进行学术造假的不良学术风气,影响科研的发展与繁荣。

因此,从高校科研活动的过程与评价两方面来看都缺乏有效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不利于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3.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体制安排:科研过程与科研评价激励

推动高校科研自主创新,必须从高校科研管理体制上做出变革,改变创新主体所处的制度环境,激发他们的创新积极性,使外部的制度激励转化为内生的创新动力,促进科研水平和层次的提升。虽然科研体制创新本身并不增加科研资源的供给,但是它可以改变科研资源的配置,极大地影响科研活动的效率。科研体制创新能够促使更为有效的科研体制安排的形成,对于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制度创新的供给,高校科研体制的改革应围绕着科研自主创新的机制需求来进行。由于高校科研自主创新体系在科技资源配置和科研组织协调等科研过程机制上的制度激励不足,同时在科技项目评价和科研人员评价上的制度安排不尽合理,因而,在科研活动的过程和评价机制的创新上便产生了制度需求。科研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的科学活动,要求在科研活动过程中保证有创新价值的科研项目得到足够的科技资源配置,且由于创新科技活动本身所具有的跨领域或跨学科特性,科研活动过程中更加需要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和跨领域的相互支持;必须安排对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根据科研成果的创新价值对创新活动进行考核评定,并依照科研活动的规律进行相关制度安排。因此,高校科研体制创新应从其外在的制度安排,从这项活动的过程和评价两方面来进行设计,即通过对科研过程和科研评价两方面对科研自主创新主体进行有效激励,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科研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4.科研自主创新的过程激励:科技资源配置与院系合作

近20年来,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入,高校科技管理体制由过去强调高度集权转向重视科研单位的自主管理,由过去的以计划调节为主转向以市场调节为导向,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过程中日益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但是,高校科研单位之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科技资源的整合,制约了自主创新活动的有效展开。因此,在自主创新的机制保障上,要加强科技投入的管理协调,统筹科技资源的配置;还要改革现有的科技评价制度,为科研自主创新提供更强的制度激励。

4.1统筹科技资源配置,加强科技投入的管理协调。

科技资源的动员能力和配置能力关系着科技发展水平、层次,亦关乎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合理的科技资源配置与高效协调的科技资源管理是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重要制度保障。

在计划经济时代,高校的科技投入采取的是典型的集中型体制,将科技资源集中投向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资金来源单一,投入模式单一。伴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高校科技投入也由单一的集中型体制向多层次的分散化体制转变。由于科技投入管理体系的多层次性,导致科技投入过程中相互交叉的现象经常出现,有的领域重复支持,造成资金浪费,有的领域缺乏有效支持,造成发展受限。

科技投入的多层次性和分散化体制,以及科技活动的复杂性特点,客观上需要建立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对科技预算实行宏观调控和协调管理,使科技投入和科技发展总体目标相适应。按照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规划,高校对科技投入的方向和具体领域实行总体规划和调控,整合有限的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推动高校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4.2推动高校科研部门的协调合作。

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要求在创新过程中围绕创新活动的核心内容,综合运用多方面资源进行科研攻关和深度研究,这需要高校科研部门间的有效合作。当前高校科研活动的开展大多是在各自所在的行政体系内部进行的,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缺乏统筹协调机制。这种制度上的条块分割状态极大地制约了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活动的展开。

解决高校科研部门间协调合作不畅的问题,应加强科技资源的统筹整合,建立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的科研协调机制,更好地协调跨部门之间的整体科技合作。将学院(系)、教研室之间的协调方式进行调整,逐步由行政性的协调转变为非行政性的协调,发挥科研单位的自主性,建立院系间的良流与合作机制。这样也可以为高校、产业界和高校外科研机构之间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全国性的科学研究及知识转移。

5.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有效激励的高校科研评价体系

作为科研活动及过程的最终评价,对科研成果进行考核是增强科研自主创新主体动力的有效途径,构建一个有效激励的科研评价体系将直接关系到高校科研体制的运行效率。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中存在评价制度不科学、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问题,制约了高校科技水平的提高和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③因此,应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构建有效激励的科研评价制度,从对科技项目的评价和对科技人才的评价两方面来促进自主创新的评价机制建设。

5.1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科技成果评价体系。

当前对于高校科技成果的评价往往以科研活动所产生的论文数量、的杂志层次及论文引用率作为评价标准,并有诸多各种形式的评审活动。不可否认,这种科技成果评价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科技论文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对高校科研水平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这种评价制度过于形式化的特征不利于真正具有创新价值的科研项目的脱颖而出,会导致科研领域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不利于有长期收益和创新价值高的基础性与前沿性科技项目的出现。

科技活动复杂性、不确定性高。对于不同领域,不同类别的科学研究活动要根据科学研究的发展规律,以及科技活动的自身特点,采取相应的评价制度,建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以尊重科学发展规律为前提,对于基础科学、应用研究等不同类别的科技活动,实行科技项目分类评价,确定不同的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及评价标准。例如,对于基础性研究和前沿性研究,要以科学意义和学术贡献作为评价重点,突出其创新性;而对于应用性研究,则要以其市场竞争力为标准进行评价。同时,要强化科研活动的外部评价,甚至可以考虑建立科研活动的独立评价体系。对于重大的科学研究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可以引入第三方评审机构对科研项目进行独立的考核评估。确立以科研质量为核心,独立、公正为原则的评价体系将有力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成果的产生。

5.2改进高校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制度。

创新型人才是推进自主创新的关键因素,而选拔和激励创新型人才则是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的重要机制保障。选拔人才、激励人才,必须革除现有人才评价体制的弊端,根据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制度。

当前,一些针对高校科研人员的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操作上过于机械,过分追求短期效益和轰动效应,将科研活动过多地与职称、津贴等直接挂钩,导致科研活动浮躁之风盛行,甚至产生违反学术道德和科学精神的学术腐败现象。由于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和高不确定性的特征,因此,也具有高度的不可预测性。在对高校科研人才的评价上,要尊重科学发展的规律,为科研人才学术创新活动提供一个宽松的研究氛围,而不应用过多的形式化的科研指标来评价科技人员的研究成果。只有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才能真正激发创新主体内在的活力和发展动力,促进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现。

6.结语

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国家的总体实力和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推动高校的科技创新,不仅要在人才、资金和技术设备上给予保障,更重要的在于要建构有利于推动高校科技创新的制度体系。而建构这一体系,要从增强科研活动过程和科研评价两方面激励来进行。

从科研活动的过程激励上看,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利用是关键环节,在此基础上促进科研部门的跨学科、跨领域合作则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举措。从科研活动的评价激励上看,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项目评价体系和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能有效激励科技创新主体,从而促进高校科研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和提升。

注释:

①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N].光明日报,2006-02-10.

②方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③金碚,谢晓霞.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创业与创新机制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1(4):63-70.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N].光明日报,2006-02-10.

[2]方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3,(3).

[3]Coase,R.,Alchain,A.,North,D.著.刘守英等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金碚,谢晓霞.美国高技术产业的创业与创新机制及启示[J].管理世界,2001,(4):63-70.

[5]Kash,D.E.,Rycoft,R.W.Emerging patterns of complex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02,(69):581-606.

[6]Griliches,Z.Issues in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 productivity growth[J].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1979,10(1):92-116.

[7]Cohen,W.M.,Levinthal,D.A.Absorptive capacity: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231-257.

第9篇:行政体制改革论文范文

成立宝丰县会计领军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员由财政局会计理论资深专家、大型企业总会计师、财政业务股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全县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作。具体负责指导会计领军人才制度建设,构建会计领军才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各类会计领军人才培训沟通机制,协调各类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作,加强对外宣传,督促、指导、落实领导小组的决议。

具体任务

适应大中型企业快速发展、强化管理对财务会计人才的需求,带动全县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着力培养在重要经济领域担任财务负责人的企业类会计人才。积极发挥这些人才在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企业做强做大,推动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适应我县财政体制改革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迫切需要,带动和引导各级重点行政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着力培养在行政事业单位或相关重要领域担任财务负责人的行政事业类会计人才。积极发挥这些人才在深化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财政、财务管理,推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企业在税务活动所引起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以及税务统筹管理、税务检查、纳税筹划等一系列与税务相关的税务工作,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合理规避企业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税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涉税处理和应变能力,促进国家税收环境健康发展,培养具有系统的财税理论知识的税务类会计人才,能在税务、财政、及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企业、社会团体、中介组织等单位,从事税务管理、税务稽查、税收筹划等实际工作。

积极发挥会计领军人才的引领辐射作用。要主动将自己的成功经验与人分享,将自己学到的本领进行传播,影响身边的同志,带好自己的队伍,激励和鼓舞更多的会计人才爱岗敬业、奋发图强,比学赶超、争当领军,不断壮大会计领军人才队伍。5.注重运用所学的知识指导创新实践,要善于分析研究和总结提高,每个会计领军人才要积极撰写财经论文,每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两篇以上财经论文。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当前工作中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把握发展规律,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主动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和技巧。

研究方向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研究探索我县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有效方法,着重研究国家加快中西部发展的优惠政策,结合我县经济发展实际,如何发挥地方优势和国家优惠政策的融合,提出加快我县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研究新的规章制度,积极参与财政改革,创新管理新模式。着重研究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专项资金管理、部门预算等新制度、新规定,与时俱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职业敏感性,提高会计人员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

研究我县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成本核算,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方法,帮助企业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调查和研究我县税收和财源布局,发现税收漏洞,提出培植财源和完善税收征管的有效途径,促进我县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研究和探索我县财政资金的管理使用方法,研制我县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监管方法。

研究我县支农资金的管理使用,督促支农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提出我县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稳定农村经济秩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研究金融业务的发展和金融会计的管理方法,提出金融部门支持经济发展,培植财源,抓好收入入库的有效办法,促进我县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

根据国家财经政策的发展形势,由财政部门牵头举办会计工作研讨会两次以上,分析研讨我县经济发展方向。

培训管理

根据国家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变更和新的财经政策变动,组织会计领军人员到相关高校进行财会知识学习培训,完善知识结构。

创新培训机制,实行集中培训与在职学习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将学员的需求作为教学计划设计的依据,增加案例教学在培训中的比重,全面培养和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

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加强与用人单位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广泛听取学术名家、用人单位的意见,重点吸收影响较大、贡献突出的青年会计才俊和各单位、各行业财会后备人才,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优秀学员。

引导学员在集中培训结束后,持续进行在职学习,完成培训管理部门规定的自学任务,定期参与专属网络论坛的讨论,按时参加培训管理部门要求的各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