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

第1篇: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范文

一、注重问题教学

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有一次给学生讲课时,忽然把身体侧过去,让学生看他的头脑的侧面形象,并比划着说:"假如由我的眉毛,沿着额头,头顶心、后脑勺,头颈直到脊柱,画一条弯曲的线,那是标点符号中的什么号?"学生立刻回答:"问号。""对了,我们人类头脑的侧面形象就是一个大大的问号。人生在世,一定要勤于、善于提出问题啊!假如我们不善于提出问题,我们就对不起自己的模样。就不配称个人!"俗话说:"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习,无疑是带着问题而来,带着问题而去的活动。文学家巴尔扎克认为"?"无疑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科学家爱因斯坦则说:"我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穷追问题罢了。他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技能上的实验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进步。"因此,教学生提问是非常重要的。"学启于思,思启于?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问题是思维活动的起点,也是探求真理、创造发明的起点。有了问题才能引起思维,才能进行探索,科学研究如此,学生学习、掌握知识也同样如此。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所以,有人说:"一堂好课往往起源于一个好问题,一个优秀学生往往也在于他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一个会提问的人。"可见,教育教学应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故,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是当今教育、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在各个环节的教学设计中,都要体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人格的培养。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师生以大量的精力投入分数争夺战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必须从提高学生的成绩出发,学生则更是习惯于在试卷中转圈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缺少未来意识,缺乏创新精神,急功近利,陷入应试泥潭而不能自拔。新教学模式,应是唤醒学生漠然状态的一针强心剂,让学生放眼世界,关注未来,认识到创新于未来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意义,从而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新的学习状态之中。同时,在课堂里,以树立长远目标增强学生创新的内驱力,以新鲜感、愉悦感、充实感、成就感调动学生的快乐情绪,在困难挫折面前锻炼他们的顽强坚韧、锲而不舍的坚持性,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形式诱发他们强烈的兴趣,激起浓烈的求知欲与好奇心,让他们养成热情、独立、自信、乐观、幽默、勇于探索、敢于冒险等良好的创造个性。尤其是要注意: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思维的灵活变通是指考虑问题时,思路开阔,不拘泥,不刻板,能与事物发展变化的实际相协调,善于根据时间、地点、条件等变化,灵活地迁移,从一个思路跳到另一个思路,从一种意境进入另一种意境,从一种方法想到另一种方法,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探索、解决问题。它包括:思维起点的灵活――在思维起始的时候,就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确定思路,不死守一隅。思维过程的灵活――在思维进程中,能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伸缩性强,能及时纠正误歧,根据进程中的实际变化不断变换着眼点。思维结果的灵活――思考的终结并非只求唯一答案,而是产生多种可能性方案,有比较选择的余地。思维方法灵活:头脑不僵化,不被某种固定的意识所牵制,善于运用多种思维形式,正面与反面结合,顺向与逆向交替,分析与综合共用,形象与抽象互动,以寻求最理想的解决方案。

三、注重电化教学

电化教育是现代化科学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它以形、声、光、色等表现手段,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愉悦、自由的气氛中接受知识,使他们爱学、乐学,达到学会的目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意恰当运用电化教育手段,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2篇: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范文

(一)认真做减法,建立“四位一体”帮教模式

针对未成年在校学生涉案问题,结合其家庭背景和身心特点,与学校做好对接,创设了“心理辅导、公益服务、跟踪监督、定期回访”四位一体的帮教工作模式,全力减少涉案学生再次犯案的情况发生。一是开展心理辅导。邀请心理咨询师为未成年涉案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咨询,对于矫正未成年人的不良心理、修复家庭亲子关系具有明显效果。二是组织公益服务。组织未羁押未成年人前往养老院进行公益劳动,并将之作为日后案件处理的参考因素记录在案,帮助其增强社会责任感。三是全程跟踪监督。要求办案人与未成年涉案学生、家长和学校保持密切联系,根据案件情况在审查前、作出判决后及判决期满后分别向涉案学生的法定人发放调查问卷,及时了解涉案学生表现,对行为不规范、表现不稳定的学生适时开展法制教育,进行训诫谈话,确保帮教工作覆盖整个案件流程。四是定期进行回访。对未成年人作出附条件不决定后,成立由学校老师、社区志愿者、团区委工作人员、辩护人以及检察干警组成的帮教小组,定期对涉案学生进行回访考察,并每季度出具一份《监督考察报告》,作为处理案件的参考。坚持每季度对不捕、不诉的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人进行回访,做好相关记录,认真阅读涉案未成年人上交的思想汇报,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采取有效手段进行正面干预,切实提高帮教成效。

(二)科学做乘法,整合力量强化教育实效

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资源,发挥乘数效应,全力打造预防在校学生犯罪的社会化体系,从根本上促进和谐校园建设。一是与学校、团委、街道社区合作,与常州道街、天津第54中学、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等单位会签承诺书,建立法制教育宣讲长效机制。将街道社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军事教育基地、青少年犯罪教育基地作为检校共建的“连接点”,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基地参观学习,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法治理念教育。二是与区教育局建立“法制风险评估及信息通报制度”,定期将涉及在校未成年人的案件进行总结梳理,对涉及罪名、发案学校、变化趋势等进行分析,科学评测校园案件易发“风险点”,并及时将评估结果通报区教育局,以便其有针对性地开展犯罪预防教育。三是举办“家长培训班”,建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家庭防线”。将学生家长纳入法制宣传教育的范围,组织参加过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的干警深入辖区街道举办心理咨询会,围绕“如何陪伴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如何看待孩子的小个性”等主题与家长展开深入探讨,特别加强对单亲、特困等家庭家长在未成年人教育方面的指导和帮助,营造关爱和谐、沟通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用心做除法,增强对特定对象的犯罪预防工作

在校内和校外对特定对象有针对性地开展犯罪预防工作,在预防未成年在校学生犯罪的同时,强化其自我保护意识,尽力消除涉及未成年在校学生的犯罪隐患。一方面,在校内建立特别对象预防机制。会同学校开展基础性摸排工作,有效、及时地发现心理或行为有偏差的学生,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分层、分类帮教,指定老师开展日常辅导,对其进行教育和矫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有效预防犯罪的目的。另一方面,在校外配合社区开展“蒲公英计划”,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法制教育。通过宣讲法律知识、设立“小苗圃”读书园地、解答法律咨询、开展“法制宣传月”等活动,从心理疏导、德育培养、自我认知等多个方面加强对外来务工子女的帮扶教育,帮助他们摆脱心理困惑,实现自我能力和品格的提升,从而有效预防其参与犯罪行为,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免受犯罪行为侵害。

二、当前对在校学生开展法制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新形势、新情况也对我们如何开展好对青少年特别是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反观当前的法制教育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法制教育模式比较落后

目前对于在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模式,往往是重视灌输、轻视综合性培养;重视理论、轻视实际锻炼;法制教育的方式也比较落后,很多学校中甚至都没有开设法制教育课,有的学校尽管已经开设,但是方式很单一,而且讲授的理论与实际没有联系起来,使得本来很丰富的法制教育转变成为了一种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二)法制教育的内容有待完善

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法制教育课程,但很多教育内容不能与社会相适应,不能满足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主要表现为的教育内容方面仅仅是注重义务、轻视权利,注重实体、轻视程序,这样就会导致义务、权利、程序、实体之间的错位,这种教育使得很多学生都以为自己不过是义务的主体,而不是权力的主体,导致的结果就是致使学生只是消极守法,难以自觉主动接受相关知识,甚至会形成逆反心理。

(三)有关部门没有真正形成合力

当前,各机关、部门及社会团体都认识到了抓好在校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都各自开展了一些法制教育活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并没有有效整合形成合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不能做到有机配合,从而制约了在校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主要应对措施

(一)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

小学法制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制的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中学法制教育要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可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开展有奖征文,模拟法庭等活动,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生动、直观、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

(二)完善兼职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制度,提高法制课教师的授课水平

在中小学深入推行兼职法制副校长制度,从政法机关选派政治觉悟高、有责任感、业务精、宣讲能力强的政法干部到所在辖区中小学校兼任法制副校长,协助学校开展法制教育和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三)净化校园环境

有关部门要继续大力开展“扫黄打非”,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和“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清理整顿文化市场,加强娱乐场所管理,严厉打击赌博、吸毒等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司法部门要依照法律加大对相关案件的打击力度,震慑犯罪,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尝试现代化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

开辟网上宣传途径,将青少年法制宣传资料送上互联网,开通法制热线电话和QQ群、微信群,建立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帮助和心理咨询的全方位网络平台。

(五)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治体系,全方位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教育、民政、司法以及共青团、妇联等组织要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家庭教育讲座等形式提高家长素质与家教水平,引导和规范家庭教育,弥补家庭教育缺陷。

(六)落实依法治校

第3篇: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范文

本文探讨了在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环境中如何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并研究适合特殊学校学生行为特点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实行“教行合一”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的具体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特殊教育教学是我国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它保障了生理特殊学生的受教育权,目的是增强特殊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数学学科是特殊学校教育中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数学学习要求学生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能在抽象的时空中分析问题。同时,要求学生具有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基于数学的这些学科特点,特殊教育学校主要培养学生对基本数学概念的领悟能力,以此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时空概念。

一、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1.教学方法未贴合学生实际。当前我国许多特殊教育学校沿用的教学方法与普通学校完全一样,这种无差异的教学方式将认知能力、思维模式和实践能力都不同的两类学生置于相同的教学背景下,很容易使特殊学校的学生产生压力,从而产生消极心理暗示,削弱了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我国设立特殊教育学校的目的,是希望这类学生能够接受符合自身实际的教育。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为其定制一套合理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方法学习强度不宜过大,课程进度应适当放慢,同时给予每位学生参与和表现的机会。

2.学生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于特殊教育学校对于学生成绩的要求较为宽松,课程压力和作业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形成许多不良习惯。例如:有的学生在完成数学计算题时,对偶尔遗漏的小数点或者运算错误毫不在意;作业字迹潦草,书写混乱;有的学生遇到稍有难度的题目,就求助教师。这些不良学习习惯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关注力度不足,专业人才缺乏。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同特殊人群一样,是社会少数弱势群体,它们缺少话语权和执行力,很容易被社会各界所忽视。想要使特殊教育学校优质地开展教学活动,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政府的支持。同时,由于特殊教育学校有其独特性,所以只有接受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教师才能参与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工作。然而,目前我国对这一类人才的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市场供不应求,阻碍了特殊教育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如何改变特殊教育数学教学的现状

1.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基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较弱的特点,可以采用以实践为主,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法。因为数学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领悟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将整体的教学任务分割成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教学模块,在每个模块设立单独的学习目标,以此循序渐进,帮助学生层层深入了解。

例如:在学习三角函数时,教师首先可以通过不同的三角函数石膏模型加深学生对不同三角形的概念理解,然后,教师可以反复要求学生辨认sin,cos,tan等角的计算过程,使学生在大量的实际操作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教师可以邀请学生自行出题,在同学间相互传阅,相互探讨。这种阶段性明显的教学方式能够防止学生在学习时由于跨度太大而丧失信心。还可以采用现场教学法。

教师可以定期邀请知名特殊学校、儿童康复中心等地的专家进入课堂,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不足设立相应的学习环境,在学生习惯的环境中传授知识。这种教学形式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心理状态的情况下实施的,能够避免学生在课堂中感到不安,提高学习效率。

2.大力培养特殊教育数学教学专业人才。我国正大力倡导教育公平,这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能够加快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学进程。

3.对此,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在师范专业培养计划中增加对专业进行特殊教学的人才培养,使特殊教学教师培养走上轨道,形成完善的体系。

只有教师适应了特殊教育学校数学教学的氛围,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形成了专门的教学方法,学生才能够真正感受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体会数学学习的快乐。

3.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把握自己的学习心态,摆正学习态度、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对学生产生效果。对此,特殊教育学校的数学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自学,尽可能打消学生的消极念头,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和勇于竞争的自信。

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在社会上获得成功的特殊人士进入课堂,向学生传授自己的经历和成功的方法,以此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勇敢地面对学习上的困难。

三、总结

第4篇: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讨论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对于现阶段的小学课堂教学来说,教学方式是十分丰富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课堂讨论教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怎样提高这种教学的效果是我们所必须研究的。采取这种方式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讨论教学法的实施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必须结合优秀的教育理念,对原有的不适应现有课堂的教学方法加以改革,从整体上加强讨论教学的实效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1讨论教学法的界定

讨论教学法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就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某一既定主题,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或辩论等形式交替地发言与倾听,以听、说及非书面语言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从而实现一定教育目的过程。而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讨论教学法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教育意义,它还是一种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并提倡学生合作方式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讨论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实际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积极的探究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运用讨论教学的课堂施教方法,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师生讨论活动中。通过师生之间讨论互动、生生之间的思维互动,培养学生提炼新思想和提高新胆识的能力。那么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讨论教学呢? 一方面,可以利用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像多媒体、投影仪等,声音和画面都会对学生的感知产生强烈的冲击,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加强记忆更加深刻的理解语文。还要在平时的课堂上或是课下的交流中抓住有利时机,向学生讲述学习语文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及重要性,使对待语文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学生明白了学习语文的社会价值、现实意义就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升师生之间的融洽程度也很重要。假如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不和协,学生也很难对教师所教内容感兴趣,更不愿意去跟老师交流学习体验和请教不懂得问题,这样讨论教学就很难实施。因此,教师要着重培养师生情感,在生活中注意为人师表、在课堂上要幽默风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教学。在课下要注重与同学的交流,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提高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提高讨论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效率。学生通过与教师之间投入情感的讨论互动中不断发现自我、感受自我,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知识的熏陶,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提高讨论教学的有效性。

2.2为课堂设置趣味问题

如果课堂设置本身十分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打折扣。教师在利用讨论法教学法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兴趣。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该设置趣味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兴趣,使学生踊跃参与到竞答环节。问题本身的趣味性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不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的具体特点对问题进行设置,从而营造更为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高。比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云房子”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学生见过的房子有哪些颜色和形状;学生在看过课本中云房子的图片之后有何感想;这些云房子是小鸟们建造的吗……还有很多问题就不一一列举出来。通过这些包含趣味性的问题,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发,从而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些问题是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加以设计的,可在很大程度上扩宽学生的想象空间。相比于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地列出生词并朗诵课文而言,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迫不及待地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提高课堂讨论教学的效率,必须采取推动讨论教学有效实施的策略,教师应该科学、合理的创新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找出有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实力,积极的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提高小学语文课堂讨论教学效率,全面提升小学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周齐.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讨论教学法的实施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

第5篇: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有效方法

新的课程标准的实施,更加肯定了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管是从内容上还是数量上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接下来,本文将根据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详细分析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带领小学生想象古诗画面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与画之所以相通,正是因为二者有共同的美学特性,都具有韵律美、结构美、意境美、画面美的特点。所以说,许多古代诗人的句子经常被选为绘画的题材。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小学生想象古诗画面之美。比如说,在学习杜甫《绝句》这首诗的时候,诗歌一句一景,浑然天成,一幅美好的画卷。让学生们想象和感悟:鹂之“黄”、柳之“绿”、鹭之“白”、天之“青”、雪之“白”以及每一句诗所描绘的画面:两只黄鹂在翠柳之间鸣叫与江上停泊的东吴的船只这两幅近景图;一行白鹭飞上天空与西边山上的积雪组合而成的远景图。诗中多姿多彩的景物,高低远近相映成趣。真是一幅赏心悦目、春和景明的画卷。老师带领学生们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启发自己的思维,感受美的真谛,领悟古诗画面之美。

二、带领小学生品味古诗语言之美

古诗的语言简洁、明亮,用凝练的语言描绘出一副一副生动形象的画面。在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们品味古诗的语言和用词的精确。这对于提高小学生们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理解整篇古诗的写作艺术与思想内容有很大的帮助。

古诗的语言美体现在语言的音乐之美上。一般古诗讲究句内的平仄搭配、韵脚的合辙,还包括句数、字数的均衡、整齐,铿锵有声、朗朗上口。诗句与诗句之间平仄相对、对仗工整,充分地体现了古诗的语言之美。

三、带领小学生领悟古诗意境之美

诗人经常将自己的愿望、情感寄托于所描写的景物之中,借景抒情,创造出了情与景交融的最高艺术境界。所以说,在学习古诗的时候,老师要善于带领学生们领悟古诗的意境之美。比如说,在学习杜甫《春望》这首诗的时候: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作者形象地用“花”与“鸟”表达自己的感情。烽火连天,国家破败,连花儿都会落泪、小鸟的啼叫都会让诗人揪心。连年战争给百姓、给诗人带来的痛苦和创伤是巨大的。这首诗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意在言外,描写出了含而不露、风韵天成的独特意境之美。

四、带领小学生感受古诗哲理之美

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的时候,往往将自己的理想和情操植入诗歌的景物描写中给人以启迪或鼓舞。在进行古诗的讲解中,老师要带领学生们一起欣赏和领悟诗句中蕴含着的哲理之美,在理解的过程中处理好情与理、形与神的关系。启发学生们由形悟神,不断地探求诗句之中蕴含的哲理。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着古诗歌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四个大的方面:带领小学生想象古诗画面之美;带领小学生品味古诗语言之美;带领小学生领悟古诗意境之美;带领小学生感受古诗哲理之美,提出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温凯旋.消除隔阂通融古今引发共鸣:提高小学古诗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谈.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3).

[2]刘云鹏.柳暗花明又一村:小学古诗文教学之体验.学生之友:小学版,2012(7).

第6篇: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范文

小学语文;情景教学;概念;意义;运用

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深入的影响下,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运用的教学理念也开始出现显著的变化,情景教学法属于较为科学的教学方式,在当今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能够激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到阶段性的学习活动中。本文主要从情景教学法的意义以及运用两个角度进行阐述,旨在帮助教师利用这种教学理念创造出更佳的教学效果。

一、情景教学法的概念以及意义

1.情景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的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对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场景加以塑造,从而把相对普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紧密结合,把教学素材利用教学场景加以展示,让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让小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语文知识。

2.情景教学法的意义。

一是提升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利用音乐等情景教学法来对生活场景进行再现,充分反映了语文科目所具有的审美特征。通过音乐创设的语文教学情景,能够让小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审美态度,保证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欣赏能力得到提升。二是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游戏创设情景,能够让小学生对周边世界进行任职,并让其感知能力和运动感官得以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阶段性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与教学实际相符合的游戏情景。例如,让小学生通过舞蹈来对诗词曲赋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加以表现,引导小学生对相关内容加以理解,强化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或者沟通,让小学生的活泼与天真表现得更加透彻。

二、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

小学阶段属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时期,小学生内心对生活和社会充满了想象和好奇,小学语文课堂也是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场所。教师要能够从小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来进行教学情景创设,从而保证教学活动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1.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在当今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从而帮助语文教师创设更多的教学情景。在当今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播放教学课件能够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地把握语文教材表现的中心思想。例如,教师在讲授各种寓言故事时,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景,把文本知识杂糅在音乐或者图片资料中,能够让小学生产生一种亲切的感受,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和积极性。

2.利用人物模仿来创设教学情景。

小学生有着相对强烈的模仿欲望,任何他们感兴趣的外界事物都会激发他们的模仿欲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选择教材中适合他们模仿的角色,引导小学生亲自感受角色,并对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及任务特征加以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图像声音来创设教学情景。

音乐本身对于人体各个感官就有着较为积极的调动作用,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音乐来创设教学情景,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利用具有鲜明色彩的图片来配合音乐,能够让小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各种语文教学内容,保证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4.在实践活动中创设教学情景。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来引导小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通过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来创设具有一定教学意义的语文教学场景,保证实践与教学活动的有效结合,让小学生对自然或者其他社会生活场景加以感受和接触。

第7篇: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范文

一、在和谐师生关系中加强情感交流

师生情感的交流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决定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与学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取向,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境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够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还为学生认知活动提供了条件支持,对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例如,在学习《翠鸟》这节课时,有一段是描写翠鸟敏捷行动的,很多学生都表示不是很理解,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就利用问题进行引导启发:“作者说翠鸟行动敏捷,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翠鸟行动敏捷?”经过交流讨论,大多数同学都能找到“叼起”“像箭一样飞过去”“锐利”和“难以逃脱”这些直观的词语,但对于这些“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隐涵的句子却熟视无睹。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模拟翠鸟捕鱼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翠鸟敏捷的身手,然后再提出问题:“当水波荡漾、苇秆摇晃的时候翠鸟飞到哪里去了?”瞬间学生就理解了句子含义,体会到语句的精炼和生动。另外,教师还要通过富有艺术性的语言准确的刻画、透彻的分析、绘声绘色的描绘,让学生备受感染,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十里长街送总理》这节课的时候,笔者首先用低沉的语调朗读课文,营造抑郁悲痛的气氛,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表达的悲痛情感,突破教学难点,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三、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第8篇: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情景模拟 角色扮演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41-01

小学语文教学对于小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语言逻辑习惯以及形成正确思想轨迹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脱以往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重视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应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以促使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语文学习过程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的概述

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两者是完整的有机统一体,具体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基于教材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应用语言、音乐等各种道具,为学生有目的的营造一种有形象、有色彩、有场景的教学环境,并创设相应的人物,将学生带入情景的角色扮演中,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

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课堂的灵活性是营造良好课堂气氛,加强师生之间沟通互动的必要条件。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基于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创设相应的情景,从而吸引学生通过角色扮演亲身融入情境中,给予学生逼真的情感体验,不仅比传统单纯授课式教学模式更具有灵活性,亦营造了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从而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有趣的情景,吸引学生参与到情景教学中,不仅提高了其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亦有利于唤起其对语文学习和情景参与的热情,从而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死读书、背死书模式,增强了其对于语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有利于学生个性的积极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强调的是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通过角色扮演愉悦身心,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从而使小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了其创新思维能力,符合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三、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为提高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可以采取以下应用策略:

1.留足空间,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因此,在应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小学语文课文一般具有较强的故事性,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剧改编,并留足其一定的空间和自,引导其自行进行短剧表演及角色分配、扮演,以便于提高其对剧本中人物情感及特征、主题的理解能力。

2.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情景

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应用该教学方法时,要明确语文教学目标,在基于大纲要求及教材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以便于使学生在情景中通过角色扮演抓住文章主题,达到教学目标。

3.洞察学生心理,创设教学情景

小学生年龄较小,虽然自主学习能力及自制能力较差,但具有较重的好奇心以及较强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进行情景创设,并结合教材内容、动画等设置生动形象的角色,吸引其主动参与到情景教学中,营造轻松愉悦、活泼的教学氛围,以便于更好的向小学生传授新知识。

4.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情景

多媒体教学手段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存在是运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的重要支撑。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通过播放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的背景音乐、视频、图片等来营造更加直观、形象的情景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五官感受,感染学生情绪。

综上所述可知,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该教学方法的应用,以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性和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程洪秀.情境模拟和教师扮演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4,(10).

[2]侯德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才智,2014,(13).

[3]薛飞.小学语文情境教学设计最优化研究[J].苏州大学硕士研究论文,2014.

第9篇:小学语文教学法论文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方法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关于阅读的教学十分重要,阅读教学对学生综合语文水平有着直接影响。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十分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教学内容,合理的组织阅读教学,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传授语文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1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

重点进行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开展个人朗读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活动,激励学生表现自我,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体验朗读乐趣,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标准。利用抒情性课文,训练学生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例如《妈妈的爱》指导学生读出母爱的伟大与神圣,从而教育学生感受母爱,爱自己的妈妈,上升到爱伟大的祖国。又如,《啄木鸟》、《燕子妈妈笑了》等含对话的课文,读中引导学生读好对话,分角色朗读,引发学生朗读热情,优化朗读训练,重点指导不同角色的不同语气,把握角色的思想感情,学生具体形象地感知了各种动物的不同本领。让学生更充分的时间尝试合作、享受成功。教师退居一旁,牵引、点睛,教者、学者的角色都由孩子们担当,营造出一派浓浓的生生互动的学习气氛。

2 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

2.1 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文章不是无情物”,教材上的每篇课文都抒发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和表达了其真实的写作意图,都有其特定的写作情景。根据语文这一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标,运用情景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创设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的情感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发生共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阅读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提前分析课文的特点,在教学中合理的使用多媒体课件、挂图、实物或教师对课文进行准确的语言描述以及形象的概括等,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深深的体会阅读情境,激发起学生们进行语言实践的热情,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同时受到情感的熏陶。

2.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朗读指导和练习朗读与阅读的关系很明显,朗读可以通过语言将重点的课文更加深刻地记忆在学生的脑中,因为学生在根据其中的语气和感情进行模仿朗读的时候,自身也在进行着积极的体验过程,这就使得学生对于课到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标准。很多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都十分经典,在很多层面显示出一定的生动性,这一点,学生能够体会出来,对于学生来说,也为将来的遣词造句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3 借助丰富的形式,激发兴趣

教材中的课文体裁多样,有情节生动的故事,韵律感较强的诗歌,语言优美的散文……通过画、唱、演等形式来展现课文内容,可以化抽象为形象,把学生带入到课文的情境之中,才能与文本和作者对话。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用自己真实的情感、既往的经验去沟通、交融、碰撞、回应作者的心灵,文本的内涵,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获取语感、形成丰富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还应多注重创设一种恰当的情景,通过对情境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活动、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深度。如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一位教师是这样创设教学情境的: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课件随着哀伤的音乐出现了美国洛杉矶那次大地震留下的珍贵图片,再加上老师“煽情”的语言描述,将学生的情感拉向了地震的惨烈现场,并使这些发自内心的情感活动进一步在课堂上扩散,直至形成弥漫于整个课堂的情境气氛。大家的情感都沉浸在地震后留下的一片片瓦砾中,一堆堆废墟中。一种有形与无形组成的教学情境,学生“触景生情”,被激发的情感活动引领学生奔向更深次的学习。

4 在阅读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