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经济发展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报告

第1篇: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一、发展现状

今年1-8月份,全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58.1%;实现农业总产值亿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同比增长28%;实现国税收入万元;实现地税收入万元,同比增长19%;全镇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35.2%,新上工业项目个。全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工作现场会、全县群众工作现场会、全县重点项目现场会相继在我镇召开。

二、主要做法

1、立足优势,扩大工业项目总量。在做大做强传统柳编产业的同时,充分发挥与市县两个经济开发区相邻的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了工业集中区,集中区占地3000亩,其中一期占地600亩。依托镇工业集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丰富工业门类,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目前已有10个项目落户集中区。同时积极盘活现有闲置存量土地,打破用地指标紧张的瓶颈制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1-8月份新上招商引资项目8个,计划总投资2.6亿元。在谈项目4个。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为在建项目提供全方位服务,督促在建项目加快进度,确保早建成、早投产、早见效。

2、围绕特色,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和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营销品牌化的要求,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大力支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新创建有较强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3个;突出优势畜产品规模养殖业发展。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设施建设。积极争取上级的投资项目,重点推进三沙河、综合治理,提高河道防汛能力,大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

3、加大投入,加快农村社区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安居工程,加快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步伐,用足用好土地增减挂政策。按照示范带动、典型引路、政策推动的原则,综合考虑基础条件、经济实力等因素,全镇新建住房面积累计达5.8万平方米。

4、关注民生,推进和谐社会发展。下大力气做好改善民生工作,让人民群众分享更多发展成果,体验更多和谐幸福。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投入,新建幼儿园教学楼1座,目前已设计规划完毕;加快发展卫生事业,搞好新农合二次筹资工作,二次筹资到位率达到100%。规范提升村级卫生室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预防手足口、甲型流感等重大疫病流行。

三、存在问题

1、经济总量偏小,产业层次低,市场竞争力差,缺乏大项目、好项目,受土地因素制约,招商引资难度加大,工业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发展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结构调整需进一步加强,产业化水平不高。

2、个别干部群众思想跟不上镇党委、政府步伐,部分村班子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3、村级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

4、基础设施欠帐大,城镇建设档次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几点建议

1、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思想的解放程度直接影响到镇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成效。镇党委政府,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敢于解决、善于解决镇域经济发展中思想观念不适应的深层次问题。要敢闯敢干,善于创新,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镇域经济的大发展。

2、要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以特色为支撑、产业化经营为手段,加强规划和管理,建立健全产前、产中、产后较为完善的农业服务体系,着力改善品种、品质结构,推进品牌建设,形成规模经营优势和品牌优势。其次,以龙头企业为载体,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要继续采取优势扶持政策,重点从资金、技术、人才等大力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和利益共享的经营机制,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水平。

3、要发展壮大工业总量。要借鉴先进乡镇工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力培育壮大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走出工业立镇之路。在落实好已签约或在建的工业项目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引导工业有序向园区聚集,构筑产业链,推动企业集群发展,使工业园区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增长亮点。同时,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逐步走上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品牌带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第2篇: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截至20__年底,全市共有淘宝注册网店约20000户,直接吸收就业人口5万人,零售总额近10亿元,在淘宝网开设店铺已成为我市中小微经营者网络创业的主流选择。__区__镇__村、__县__镇__村位列全国“淘宝村”前20名,初步形成全省淘宝村在__、__淘宝村在__的发展格局。

启示一:良好产业基础是前提。__村拥有30余年的花木种植销售史,集体所有的3000余亩土地全部用于花木种植,自2008年村民__网络销售花木及种子起,陆续涌现了一大批网络经营大户,截至20__年底全镇从事网络销售花木的超过2000户,带动直接就业人口万余人,网络销售总额约3.5亿元,同比增长82%。__村在从事再生资源回收的传统产业中开辟板材家具加工及网络销售的新产业类型。

启示二:基层组织推动是支撑。__村的第一个网店,是村支书的儿子__带头开办的,当年即实现销售收入18万元。__村支两委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并与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联合对创业村民开展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市场销售等专业课程培训,加强对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年创业者的网络技能培训与创业引导。同为淘宝村的__村支两委也做了大量的引领和培训工作。

启示三:县域政策扶持是保障。__县出台《“网上创业”工程行动计划》,在村镇规划、工厂用地、土地承包等方面给予较大支持,减免部分收费。__区团委在__村设立创业发展基金,惠及31户网络创业经营者。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帮扶活动。

(一)挖掘淘宝经济发展经验,快速复制移植。当前,网络经济发展整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竞争格局尚在进一步形成中,就淘宝村而言仍可以快速复制移植。结合网络经济发展规律和我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努力从中寻找可供复制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现有淘宝村的辐射带动作用,由点带面,积极引导我市广大青年创业者投身网络创业大潮。

(二)推动“淘宝销售”向“淘宝制造”提升。随着网络商品经济加快发展,淘宝经济将迎来新一轮“洗牌”,必须尽快推动__淘宝经济转型升级,从主要以销售为主向加工制造与销售转型,由线上销售到线上线下经营一体化转变。要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引导网商强化质量意识;增强品牌意识,提高产品知名度,努力做实做大淘宝经济“__品牌”;规范合同使用,提高诚信经营意识,整体提高信誉度。

第3篇: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态势一:信息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差异显著,离散大批量生产型行业两化融合水平(51.8)相对较高,离散(51.2)和流程(50.9)型行业水平显著高于混合(47.3)型行业,电力、电子信息、烟草、石化等行业居于前列。

态势二:原材料行业智能制造转型趋势显著,石化、大型钢铁行业智能制造就绪率分别达到6.9%、19.0%,居于行业前列。围绕提质增效,原材料行业在质量全过程管控、设备预防性管理、能源综合管理、供应链集成等方面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不断探索基于数据的产业生态圈、产业链集成共享平台等新模式。

态势三:装备行业围绕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发创新和服务延伸开展积极探索,开展网络化协同设计或制造的大型企业比例达到47.4%。装备行业在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开展定制化协同研发、基于智能化产品的敏捷售后服务以及分享经济等方面正在开展创新性的探索。

态势四:消费品行业企业与用户和终端消费者接触紧密,互联网化转型趋势显著,2016年转型水平达到33.1,高于原材料和装备行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不断进行营销模式和产品产异化创新,在以用户为核心的个性化定制、精准营销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和监管方面开展创新性的探索。

信息经济发展展望

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持续进步及其c产业的加速融合,推动全球信息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消费互联网不断向产业互联网延伸,释放更大的发展潜力。

展望一:深化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成为各国战略布局的重心,围绕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主导权的竞争愈演愈烈。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和产业变革蓄势兴起,孕育强大的增长潜力。各国纷纷出台战略举措来推动信息经济发展,尤其注重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也使得各国围绕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主导权的竞争愈演愈烈。

展望二:物联网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基础设施,以新四基为核心的技术和标准成为竞争制高点。物联网是智能制造生态的技术和产业基础,是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基础设施。同时,作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的基础技术体系,智能感知、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以及工业云和大数据平台技术成为各国技术竞争的制高点。

第4篇: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一、我市商标发展和使用情况

近年来,我市的商标注册形势不断发展,企业的商标意识不断增强,市委、市政府加快了实施名牌战略步伐,培育和发展自己一大批具有本市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企业集团。充分利用商标把自己产品打入市场,带动了我市经济的发展,全市上下初步形成“推动商标战略实施,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1、商标发展形势较好

截止2014年X月,全市共有注册商标XXX件,涵盖工、农、商、建筑、旅游等各行各业,比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XX件注册商标相比增长XX倍,年均增长XX件。在全部注册商标内,省著名商标X件,市著名商标X件,有省名牌企业X家,市名牌企业X家。

2、商标意识空前浓厚

通过多年对商标作用和意义的宣传,无论政府机关,还是企业与群众,都提高了商标意识,能深刻地认识到: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商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日益成为各类市场主体彰显企业商誉、维持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大力实施商标战略,有效利用商标资源,不断提高企业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商标的能力,能增强我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诚信社会,进一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提高我市的综合竞争实力。

3、争创意识日趋加强

经过多年市场经济的锤炼,我市许多企业明确认识到:争创驰名商标,实施名牌战略是发展壮大民族工业,适应市场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名牌是民族产业精华的集中体现,是地方和企业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没有名牌的经济,不可能是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强竞争力的经济。没有足够的名牌,就很难自立于市场经济之林。为此,我市企业争创商标意识日趋加强,希望通过自身努力与政府的扶持,通过实施商标战略,能够创造出一批经受激烈商战考验,有实力与国内外品牌竞争,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名牌产品,从而提高本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推动我市经济跨越式发展。

4、商标战略促进企业技术创新

通过实施商标战略,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因为,企业清楚实施商标战略,就是创建名牌产品,这直接与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相关。于是,企业注重技术创新,把争创名牌产品与科技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技术改造,推进技术进步,强化内部管理,努力创造名牌产品。与此同时,注重产品质量,树立质量兴业、质量兴牌意识,加强售后服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获得用户与消费者的满意。

5、商标战略提高了群众消费信心

在市场经济尚不完全规范的情况下,常会出现假冒伪劣产品,使群众缺乏购物的安全感,从而削弱了群众的消费信心。通过实施商标战略,大力宣传名牌产品,使群众具备鉴别产品优劣的能力,知道哪些是优质产品,哪些不是优质产品,能够放心去购买优质产品,增强了群众的消费信心,从而带动国内的需求,拉动经济的增长。

二、我市商标发展和使用情况中存在的问题

1、注册商标总数和驰名商标数量少

虽然我市近年来,通过实施商标战略,注册商标总数有明显增长,但是与沿海、南方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无论注册商标总数,还是注册商标增长速度,都大大落后于人家,特别是缺少驰名商标。其主要表现为:部分企业投产几年了,其产品既无牌子,更谈不上注册;有些企业长期使用未注册商标;许多企业还停留在靠产品开发市场,而不注重以商标和名牌去拓展市场;总之,我市企业打名牌、创名牌意识不够,企业有品无牌,有牌不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极大影响了我市企业经济的发展。

2、各级领导,企业法人商标意识淡薄

我市各级领导,企业法人商标意识淡薄,没有充分认识商标、名牌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是利用商标意识不强。一些企业没有主动利用商标占领市场,没有创立名牌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商标作用和创名牌的效益。二是商标权流失现象严重。一些企业不及时办理商标续展和注册事项变更,使企业多年商标所有权无形丢掉,损坏了原产品的信誉。三是企业商标自我保护能力薄弱。商标一经注册,即受到法律保护。但有不少企业面对商标被他人假冒,或是盲然不知,或是听之任之,或是防范无方,不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3、实施商标战略、创名牌信心不足

实施商标战略、创名牌,说到底就是争创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我市部分企业实施商标战略、创名牌信心不足,忽视商标效应,没有用名牌去创市场,占领市场。有的企业自己有商标,但不精心培养,甚至长期搁置不用。少数企业有偿使用他人注册商标是得不偿失的,到头来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归纳起来集中说,我市在商标发展和使用情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企业商标意识淡薄,商标知识缺乏,商标法律观念不强。

三、解决我市商标发展和使用情况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建议

1、加强商标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

要加强商标宣传教育,建立政府主导、工商部门负责、新闻媒体支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商标宣传工作体系,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途径,开展生动活泼的商标宣传工作,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大力弘扬以诚实守信为荣、假冒伪劣为耻的商业道德观念,积极倡导消费者树立自觉抵制假冒伪劣产品的意识。加大对商标注册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商标注册和品牌培育意识,支持和推动企业加强商标注册和管理,促进商标战略实施。

2、加强引导,帮助企业制定明确的商标战略规划

在推动商标战略实施,服务地区经济发展中,我市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帮助企业制定明确的商标战略规划,使企业能够切实按照商标战略规划实施,并取得实际成效。因为企业是实施名牌战略的主体,是名牌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和推广者。实施名牌战略,是企业整个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制定一个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商标战略。企业在搞好商标注册的基础上,要确定争创著名商标的发展战略,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相应的商标运用策略,并为此而努力奋斗,力争实现商标战略规划。

3、增加广告投入,大力营造品牌信誉

商品品牌知名度并非与生俱来,要靠人为创造,除了商品本身质量优越外,还需要大力宣传。如果不宣传,再好的商品也很难为人所知,难以吸引消费者,更难以成为有口皆碑的名牌。为此,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加大宣传攻势,做好市场营销和广告宣传两篇文章。特别在广告宣传上,要树立长远目标,不断增加广告投入,充分运用广告手段开拓市场,扩大影响,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以此大力营造品牌信誉。

4、实行规模经营,扩大名牌影响

要扩大名牌影响,保证名牌长盛不衰,保证企业发展壮大,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必须要实行规模经营。为此,我市需要抓好三项工作:一是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为核心和龙头,以资产为纽带,采取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吸纳一批相关企业组建企业集团,壮大名牌产品企业实力。同时大力实施股份制改造,利用社会资本发展壮大企业,达到实行规模经营的目标。二是发挥名牌企业的品牌、技术管理优势,利用无形资产实施重组扩张,做到强强联合,把规模相对较小,生产同类名优产品的企业联合起来,选择其中品牌实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一个品牌产品进行培育和发展,创出大产品,大名牌。三是把老牌发展成名牌。通过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外资嫁接等方式壮大自身创名牌,也可将老牌交由实力雄厚、管理先进的企业经营,让老牌重现辉煌。

5、发挥政府作用,全力实施名牌战略

实施名牌战略是政府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名牌战略实施好了,对于发展我市经济、扩大就业、增加税收都具有积极重要意义。在当前我市企业商标意识还不够强,创造名牌战略积极性还不够主动的情况下,更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去推动全力实施名牌战略。为此,政府要加强规划引导,强化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管理工作,加大投入,搞好配套,设立企业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名牌企业。要加大能源、交通、通信等方面的配套建设,为名牌产品的培育和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6、发挥主管部门职能,营造争创名牌商标良好环境

工商部门是商标主管机关,要充分发挥商标行政管理职能,加大商标行政执法力度,努力为企业争创名牌商标创造良好环境。要深入开展商标法制宣传普及工作,通过与新闻界、企业界的联系,广泛开展以实施名牌战略,争创驰名商标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商标意识和企业争创意识,为我市名牌战略的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企业运用商标战略和策略,争创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在商标发展战略上,要避实就虚,发挥拳头产品的优势,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争创驰名商标的路子。

第5篇: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镇位于苏州*市的东北端,幅员面积58.5平方公里,总人口35189人,辖20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近年来,该镇通过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活动,大力发展以加弹、棉纺、灯饰为主的民营经济,2002年实现工业产值30亿元,销售收入27亿元,财政收入707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居*市第一,从几年前的经济落后镇巨变为该市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增长最快的镇。

一、大力强化“四动”,*镇民营经济迅猛发展

*镇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得到迅猛发展,成为“中国加弹第一镇”,其经验主要体现在“四动”。

一是观念变动。按照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宽、放活的“六放方针”,破除民营经济姓“资”姓“社”的束缚,牢固确立“三个有利于”的观念;破除民营经济适度发展的束缚,牢固确立能快则快的观念;破除民营经济会造成两极分化的束缚,牢固确立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观念;破除民营经济是百姓的自发经济,可抓可不抓的束缚,牢固确立领导带头的观念;破除服务民营经济怕遭非议的束缚,牢固确立身正不怕影子歪的观念。二是干部带动。积极进行“六看六比”,即看企业规模,比社会效益;看税费上缴数,比对国家贡献;看发展速度,比创新程度;看帮带实效,比模范作用;看环境建设,比文明素质;看依法经营,比劳动致富。评选“双带”示范户、“双带”榜样区、“双带”领先村。目前,该镇80%左右党员带头办了企业或入股,70%的老百姓办有自己产业。三是政策推动。按照“法律上给予保护,政策上给予鼓励,经营上给予指导,发展上给予扶持,政治上给予地位,服务上给予方便”的原则,对民营经济发展不限经营方式、投资方式、经营规模、地域界线,积极鼓励投资者想投、能投、快投、多投。四是环境牵动。对民营经济发展做好法律、用地、用钱、用电、用技、用权等六项服务。

二、正视“六大差距”,增强民营经济发展的紧迫感

南办处与*镇条件相差不大,但民营经济发展存在巨大反差。对照别人,反思自己,我们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理念上人新我旧。*镇敢于挑战,坚信发展生产力没有错,为民富民不犯罪。选干部不但比思想先进,更比发展经济怎么样;要成为村委、支委委员,创办的企业必须分别在全村前20名、10名;要入党必须要有企业。相比之下,我们大谈解放思想,但对新理念、新事物却无所适从,求稳求安,怕担风险。二是精力上人专我散。“上级围绕下级转,下级围绕基层转,一切围绕发展转”在*镇成为普遍现象,领导干部三分之一的时间围绕投资者跑,哪有项目哪里跑;三分之一的时间围绕上级重要部门跑,争取资金、审批项目;三分之一的时间在本乡本土落实具体工作。而我们,务虚的多,陷入“文山会海”的多,真正能用于招商引资,发展经济的时间和精力太少。三是机制上人优我差。*市对镇、镇对村的考核主要是税收、用地、用电和投资四项,以税务、国土、电力、计委等部门提供的数据为准。而我们的综合目标考核多达40多项,还有7个单项,造成了考核时务虚的多,收到实效不大。四是招商上人实我虚。*镇采取政策跟着项目走、上门招商、网络招商、感情招商、产业招商、形态招商等多种方式。一位领导到上海招商,在客商房间门口连续守了18个晚上,深受感动的客商来投资了2亿,并带动另外3位客商投了6亿。回顾我们的招商引资,高呼口号的多,等客商上门的多,主动出击招商的少。五是服务上人优我劣。*镇承诺是“一切手续我来办,一切矛盾我来解决,一切服务我来做”。而我们,优化发展环境各级都在讲,但在一些边缘政策运用、社会信用建设、政府职能转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提高等方面,始终是说得多,落实得少。六是创新上人进我稳。*镇对民营经济发展实行干部创业带出一批,降低门槛引进一批,挖掘能人兴办一批,强化载体发展一批。该镇国税分局局长、财政所会计、司法办副主任辞职办起了企业,兴联村支部副书记创办了年产值8000万元、利润400万元的宝莲化纤公司,还帮群众担保400万元兴办企业。我们的“创新”仅停留在口头上,在具体事情处理上,“创新”却成了“包装”。

三、夯实“四个领先”,加快南办处民营经济发展

借鉴*镇先进经验,立足实际,要把民营经济培育成南办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力军,必须夯实“四个领先”。

一是观念领先,深入开展思想大解放活动。思想解放一步,发展向前一步,思想超前一步,发展领先一步。要深入学习宣传*镇的先进经验,解放和统一全办干部思想,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理念,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勇于实践,加大民营经济发展力度,加快全面建设南城小康社会步伐。

二是党员领先,扎实开展“双带双争”活动。在全办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带头创业致富、带领群众致富,争当先进、争创一流”的“双带双争”活动。要求全体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社干部和农村45周岁以下党员必须带头创办经济实体(独资或入股)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力争30%的农户也参与到活动中来。同时,全体机关干部要争当先进,部门的业务工作要争创全市前十名。每年评选“双带双争”标兵和“双带双争”先锋办公室、先锋村、先锋社区,并召开表彰大会予以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第6篇: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一、社区(开发区)发展概况

社区(开发区)位于区西部,东临路,西到路(路),南至路及东兰、生活小区,北以蒲汇塘为界,面积5.984平方公里。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开发区,主要位于社区。辖区内大院大所大企多,高新技术企业多,目前区内企事业单位1900多家,其中外资企业500多家(世界500强投资设立的企业或机构70多家)。社区共有居委会14个,户籍人口约2万人,企业员工约7万人,还有2万名流动人员。

年6月,开发区由微电子工业区正式转变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年3月又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做好开发区的服务,年12月31日,街道正式挂牌成立。年3月,根据沪府办[]9号精神,成立了区人民政府和开发区合作综合协调办公室(简称综协办)。综协办实行双主任制。年,区方面的综协办主任由开发区所在地的政府派出机构——街道的领导兼任,把开发区管理与社区管理有机统合起来。年5月,区人民政府与新兴技术开发区总公司签定了新一轮区区合作战略发展联盟协议书,成立了区区合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区综协办作为“区区合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承担(受理)区政府对开发区提供公共服务、产业政策引导、财政扶持投入、园区开发建设、招商引资服务、区区沟通协商等相关的工作任务,统筹区各有关部门,为开发区提供全方位协调管理服务。

作为开发区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与区区合作综合协调办公室,近几年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不是把目光紧盯在税收上,而是将工作重点聚焦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上,聚焦在营造发展环境上,聚焦在区区(区企)合作协调上,聚焦在政策引导与产业发展上。经过多年的发展,社区(开发区)发生了可喜变化,“4+1”产业群,即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及其软件)、新材料、生物医药、航天航空与现代服务业基本形成。“1+X”模式的战略合作初具雏形(“1”是指区政府与开发区总公司的合作、“X”是指区政府与市质监局、中国普天、上海仪电等的合作),开发区的环境持续改善,产业结构调整明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正在加速推进。

年,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工业总产值、现代服务业收入增长迅猛(详见表一)。社区(开发区)引进企业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详见表二)。开发区企业税收自年以来每年增加几亿元,年达到22.65亿元,2008年估计会达到32亿元。街道户管企业税收连续几年以80%的速度增长,年首次超过1亿元,2008年将超过2亿元(详见表三)。

二、社区(开发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体制机制还不太适应开发区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作为国家级开发区,基本上实行的是管委会运作模式。即使实行公司制的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于年6月,成立了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办公室,行使对闵行开发区管理的有关政府职能。而实行公司制运作方式的开发区总公司,对辖区内众多的大院、大所、大集团,由于缺乏政务管理的职能,有时很难进行协调,尤其是涉及到各单位的切身利益时更是如此。尽管区政府与开发区联合设立了区区合作综合协调办公室,签定了新一轮区区合作战略联盟协议,建立了区区合作五个工作平台,对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有力推进。但是,区区合作平台建设的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化,区区合作的模式还需进一步拓展到一些大院大所大集团,使多方的合作建立在更加紧密的基础之上。随着开发区经济体量的增加,加上与其他单位的合作拓展,十分有必要对“开发区建设发展资金”,比如资金的核算、拨付与使用等,进行必要的规范与调整,使之更好地适应开发区建设与发展的需求。

(二)东区的目前状况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不相匹配

开发区东区(桂箐路以东区域)的土地资源拥有方大多是一些大院大所大集团,且不少地块属于上海仪电、上海广电集团的老厂房,还有几块“老宅基”。这些地块与中区相比,面貌陈旧,发展缓慢。对于几块老厂房,上海仪电、上海广电集团虽然在进行改造,但在如何发展方面与开发区总体规划存在分歧。作为社区管理的一块“心病”的“老宅基”,共有三个地块包含五个自然村,分别是罗汉松、乔家塘与高家浜、曹家宅与毛家塘,总占地面积216亩,现有居民约1200多户,户籍人口3200多人。这三块“老宅基”,近几年户数年均增加6%、户籍人数年均增加7%,而且还呈上升趋势。“老宅基”不仅影响开发区的形象,更严重的是存在着许多隐患,如房屋违章搭建而引发的安全隐患、消防隐患,再加上外来流动人员多、情况复杂而带来的治安隐患等等。因此,加速东区改造与“二次开发”迫在眉睫。

(三)硬件配套设施成为开发区产业发展的一大制约

随着开发区由生产型工业区向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转变,企业及其员工对公共配套设施的需求也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交通出行、车辆停放以及商业设施的呼声越来越高。开发区的研发、设计、运营中心及地区总部的进驻,带来员工结构的重大调整。白领员工的增多,私家车剧增,停车日益成为开发区的一大难题。开发区原先一些楼宇的建造根本没有考虑或者很少考虑地下车库的建造。虽然与有关管理部门协调,在开发区一些小马路辟出了一些临时车位,但远远不能满足员工停车的需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开发区的企业及员工迫切要求园区配套一些必备的商业设施,如商店、餐馆、咖啡吧、茶室等。道路交通问题也是目前开发区发展的一个突出瓶颈。作为园区交通要道的中环线宜山路口,车辆堵得太厉害,尤其是早晚上下班之时更加突出,向西堵到路,向东堵到桂平路。中环线的建造,使田林路成为断头路,使开发区车辆出行的通道又减少一个。随着现代服务业聚集区的加快推进,开发区的车流、物流、人流越来越多,不解决好交通问题,不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企业总部、留驻人才,可能只是一句空话。要从改善开发区投资环境的高度,高度重视开发区周边道路交通状况的改善。

(四)各项配套政策等软环境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后,开发区的政策优势已经不明显,政策的扶持力度也明显小于浦东新区,地方政策执行过程的灵活性与周边区县也有差距。作为张江高新区重要组成部分的开发区,本应适用张江的优惠政策,可目前很多张江的政策却不能享受。

政府与企业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具体的政府部门或具体的政策很难找到服务对象,或者对少数企业形成政策扶持与服务工作的“马太效应”。另一方面,企业对政府颁布的政策的知晓面也比较小,虽然政府采取多种方式公开信息,但效果不明显。政府的服务与宣传还需加大力度。

人才是开发区发展、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如何留住人才,为他们发展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服务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对于开发区的人力资源现状,我们社区(开发区)掌握的还不多。当前,开发区的人才最迫切的服务包括人才引进与落户、居住证办理以及子女就学等,这些特殊需求需要区各职能部门共同解决。

三、提高社区(开发区)对贡献度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区区合作深入推进开发区建设与发展

深化与开发区总公司的合作。年区政府与开发区总公司签订新一轮战略联盟合作协议以来,区区合作成效明显。年是第四个年头,按照惯例,考虑到目前的工作实际,有必要续签新的三年战略合作协议,将合作的内容、项目、机制等进一步深化、细化,比如,建立开发区统计站(部分)数据统一协调的合作机制,建立完善开发区建设发展资金的核拨、预算、使用与管理的制度,研究向开发区招商中心派驻招商代表或合署办公,等等。

拓展“1+X”区区合作模式。目前,区政府除与开发区总公司合作外,还先后与市质检院、上海普天、仪电控股集团等签订了合作协议。建议将这种“1+X”区区合作模式进一步推广到上海广电集团和上海航天局。航天几个院所最近2-3年将先后搬离开发区,这些空间如何开发利用,对开发区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建议邀请仪电控股、上广电集团、上海普天、上海航天等单位派员列席参加综协办相关会议,共同围绕建设开发区、维系开发区、服务开发区,加强商议沟通,协调分歧,促进发展。

大力加强区区合作平台建设。按照区政府与开发区总公司签订的区区合作战略联盟协议要求,成立的合作招商互动平台、环境质量管理平台、综合治理工作平台、公共卫生服务平台、消防安监共管平台等五个平台,对整合资源,推进区区合作,促进开发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接下来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使区里部分平台单位足够重视起来,共同融入到开发区的服务中来。同时建议成立第六个平台——区区合作人才发展平台,以进一步推进开发区人才队伍建设。

(二)整合各方力量,通过合作共赢不断提高开发区的综合实力

大力推进“老宅基”改造。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加强与仪电控股(集团)公司的合作,加强与区有关部门的沟通联系,进一步完善居民动迁工作方案与开发区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多方联动,加快东区几块“老宅基”动迁改造,使东区在形态、产业方面有明显改观,同时也为开发区增添新的发展极。

加强与仪电合作改造旧厂房。按照“1+X”合作协议,加强与仪电控股、上海广电集团的合作,进行必要的产业业态的引导与控制,使旧厂房改造规划与整个开发区功能相符。在已完成的怡虹科技园、越界创意园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仪电Intown项目、仪电二号地块、三号地块与一号地块项目改建,通过“二次开发”使老厂房焕发出新的生机。

打造专业楼宇,着力建设园区。与区经委联手,加强与开发区招商中心合作,继续推进“宝石园、、腾业、宏业、恒业和思科大楼”等“一园五楼”约20万平方米的现代服务业楼宇建设。加强与百联集团上海现代物流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现代物流大厦”专业楼宇;与携房公司合作,建设“INTOWN园区”;与上广电合作,建设“越界创意园区”等。通过专业楼宇与园区建设,不断提高开发区范围内企业属地率与产业集聚度。

(三)完善配套设施,通过硬件改善进一步增强开发区的吸引力

大力完善路网改善出行难。开发区的进出要道,东西方向主要是宜山路、路,南北方向主要是路、中环线,这几条路在交通高峰期间都堵塞的很厉害,影响出行。为此,建议尽快打通几条断头路,如通过隧道或立交恢复田林路的贯通,向西打通钦州北路,向北打通虹漕路,使开发区的路网活起来,以改善目前的封闭状况。

积极采取措施增加停车位。对于东区,可结合旧厂房改造、老宅基动迁改造,扩建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库;对于西区,在建设时,就要把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库纳入规划;对于中区,在挖潜上下工夫,加强小马路临时停车位的管理,同时采取措施将部分车辆引导到附近停车场。

主动回应呼声增建配套设施。转型后的开发区,也应与时俱进,在推进园区楼宇建设的同时,将部分必备的商业配套设施纳入规划,以满足企业、员工日益增长的需求。东区旧厂房改造时已考虑了员工在这方面的需求。现在重点是做好西区的配套,因为作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企业与员工对配套设施的要求可能更强烈。

(四)加大服务力度,通过软件提升来提高开发区的综合竞争力

积极争取张江高新区政策在漕开发的适用。开发区作为张江高新区的一个园区,其政策适用理应一视同仁。一方面,开发区总公司要积极向有关方面据理力争;另一方面,区政府也要主动与市有关方面沟通联系,争取张江高新区有关政策延伸到园,改变“两税合一”后开发区所丧失的政策优势。目前“大张江”资金政策在漕开发的应用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7篇: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一)经济持续较快增长,三大需求依然较旺。全市经济继续呈现持续较快增长态势,预计全年GDP达到2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连续19个季度增速超过13%。“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作用较为强劲。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40亿元,增长30%。重点推进项目完成情况达历史最好水平,100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0.6亿元,投资完成率高于上年28.5个百分点。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商品供应充足,商业业态更加丰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8.7亿元,增长21.5%。市属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35.8亿美元,增长20%,其中出口18.5亿美元,增长12%。

(二)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经济运行质量较好。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0亿元,增长7%。粮食生产战胜了前所未有的严重旱情,取得历史性突破,总产量达到105.4亿公斤,增长8.1%,连续五年获大丰收。全市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157家,比上年增加17家;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95家,其中省级及国家级41家、市级54家。工业生产较快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00亿元,增长15%。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装备制造、医药、食品和石化四大优势产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4亿元,可比增长27.2%。第三产业取得新发展,实现增加值1380亿元,增长13.9%。首家外资银行韩国国民银行已落户*市,人和商业成功运作上市,九洲电器、誉恒药业上市申请已被证监会受理,天一药业、中强科技两户企业在美国证券柜台交易市场升为美国证券市场。全市物流规模继续扩大,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龙运物流园区开工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南极国际商贸城、新透笼购物广场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建设项目正式签约。成功举办了“哈洽会”、“哈科会”、“汽配会”等一批大型展会。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3019.7万人次,增长19.9%,实现旅游总收入245.9亿元,增长20.3%。

(三)调整改造取得重大进展,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稳步推进,国家批复*市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和高技术产业化项目116项,已有112个项目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85.66亿元。哈大齐工业走廊*段已完成投资223.8亿元,入区开工项目252个,141个项目基本竣工投产,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竣工项目24个。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发电设备、铝镁合金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专利申请量达到4500件,增长15%,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占专利申请总量的42%。42项自主知识产权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连续两年居副省级城市第一位,12项科技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实现高新技术产值1350亿元,增长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9%,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节能减排工作加快推进,松花江污水治理项目全面展开,建成文昌三期、阿城、双城等6个污水集中处理厂。累计实施减排项目33个,水、气主要污染物削减量超额完成年度减排计划10%和15%。完成投资千万元以上节能项目6个,淘汰10户企业落后产能,完成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指标。

(四)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国有企业改革扎实推进,一些重点企业战略性重组取得实质性进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启动实施,具备条件的660户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范围界定审批和市属企业清产核资、清算审计全面完成。农村综合改革向纵深发展,镇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入。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5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全市新批外商投资项目82个,其中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21个,合同外资金额4.0亿美元,占新批合同外资的93.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43亿美元,增长22.3%;国内经济合作实际到位金额294.9亿元人民币,增长40.3%。

(五)城乡建设加快推进,载体功能明显提高。启动了轨道交通一期、松浦大桥工程,有序推进磨盘山供水二期、城市堤防升级达标等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三环路哈阿立交桥主线桥、太平大街等路网升级达标改造工程。新增绿地1065.2公顷,新植树木127.4万株,改造居民庭院556个,新建市民休闲健身广场56个,新建、改造公园47个。开工建设高等级路面农村公路3213公里,改造农村危桥115座,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73处。全面完成迎接“大冬会”的城市环境整治任务,对重点区域和主要桥梁、街路以及“大冬会”场馆周边进行了集中整治和灯饰亮化。启动“干净城市”建设,实施路畅工程,城市面貌和群众居住环境明显改观。

第8篇: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及区政协参政议政下,全区上下紧抓“又好又快”这条主线, 攻坚克难谋发展,全面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8.16亿元,比增16.7%,完成年度目标的105%;财政总收入4.68亿元,比增29.3%,完成计划的103%,其中区级收入2.47亿元,比增33.1%,完成计划的103.2%;其它各项指标均按三届一次人大会议通过的计划目标完成或超额完成。

(一)经济实现扩量提质

工业不断发展提高。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6.0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1.7%,比增2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52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2.3%,比增26%。工业继续向规模化集中,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3家,产值超亿元企业达到21家,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84.9%,比上年提高6.4个百分点。投建投产步伐加快,全年新投建、投产企业数量分别为41家和46家,新开工工业厂房56万平方米,竣工51万平方米。企业素质不断提升,投入2.81亿元,实施5个技改项目,8家企业通过贯标认证,1项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1家企业启动改制上市前期工作。

农业结构逐步优化。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5.74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16%,比增1.2%。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完成总产量3.56万吨。农业基地规模扩大,新增中药材基地1000亩、茶叶基地500亩、花卉基地250亩、速生丰产林基地4100亩。农业品种不断优化,改良水果7000亩,新增水产养殖面积500亩。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巩固提高,和昌、美等集团做强做大。

第三产业加快培育。专业物流市场培育初见成效,天宇物流等11家物流货运企业入驻,完成双阳物流园区规划,初步选定嘉太酒类配送中心等6个项目,并基本确定列入省预备重点项目,为土地报批打好基础。旅游业发展迈出新步伐,完成全区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加紧美植物园和仙公山生态旅游等项目前期工作,豪生酒店集团着手筹建五星级酒店,侨航空旅游城四星级金龙酒店完成主体建设。房地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新开工33万平方米,竣工1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5.2亿元,比增59.5%。

(二)需求保持均衡拉动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6.26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3.9%,比增24.7%。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滨江大道二期基本完成建设,万虹公路马甲至罗溪段拓改工程全线竣工通车,经济开发区庄田片区完成1750亩土地平整工作。道路、工业园区、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分别完成投资1.87亿元、1.5亿元、2548万元。基础配套先行,有效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社会投资高幅增长。

外贸出口保持稳定。全区新批和增资外商投资企业28家,合同利用外资3401万美元,比增14.7%,实际利用外资2339万美元,比增28.4%,分别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00%和101.7%。出口商品总值2.5亿美元(海关口径),增长29.3%,完成年度目标的109.6%。

消费市场初显繁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76亿元,比增15.1%,完成年计划101%。商贸、餐饮、娱乐等传统行业向专业化、规模化转型,工业园区生活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积极开展万安片区“退二进三”前期工作,中心商圈日渐成型。

(三)和谐社会扎实构建

社会事业同步发展。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7项,3个项目荣获市科学技术奖。改造、新建中小学校舍2.18万平方米,完成奕聪中学高中部建设,第十一中学、罗溪中学通过省级三级达标验收。双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罗溪卫生院综合楼建设及马甲医院医疗设备改造升级顺利实施,完成新一轮农村初保工作。文体等事业稳步发展。

新农村建设逐步推进。农民人均纯收入6316元,比增8.7%。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放低保金324万元,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侨居造福工程、安居工程、地质灾害搬迁工程的建设,解决164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完成6公里乡村道路提级改造,建成双阳垃圾中转站、虹山垃圾填埋场,新建农村沼气池300口、农村垃圾屋110个。

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完成800亩耕地补充工作,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和节约利用。制定《区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规划》,加大环境监管和环保执法力度,较好地完成“双减排”任务。加快生态环境步伐,完成《生态区建设规划》编制,启动湾海洋环境生态修复项目。人口计生主要责任指标呈良性发展态势,人口出生率10.45‰,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5.35%。

各位代表!回顾年,我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顺利实现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快速发展,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仍然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一是重点项目实施推进速度滞后;二是受宏观调控制约,企业发展运营困难加剧;三是社会事业和综合配套条件仍较为薄弱;四是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节能减排任务比较艰巨。对这些问题和困难,区政府将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年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年是深入实施“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展望新的一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从紧货币政策,整体宏观环境更加严峻,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更大。但从区域发展看,我区的发展基础和条件日趋成熟,区位和后发优势将继续支撑较高的投资强度,存量增长潜能仍然有较大的释放空间,只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精心运作,就能保证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因此,要求我们制定发展目标,既要与“十一五”规划相衔接,又要体现现阶段良好发展势头,既要适度超前、鼓舞人心,又要实事求是,切实可行。

综合各因素,年我区主要预期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55.87亿元,增长16%。GDP增长同步增加财税收入,并随着经济运行质量提高和税源结构进一步优化,财税收入占GDP比重逐年提高,预计财政总收入5.8亿元,增长25.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06亿元,增长26.2%。区域发展建设的带动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将使农民获得更多实惠,加上消费者物价指数持续走高,务工收入及肉禽蛋、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也将上升,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6758元,增长7%。上述目标的预安排,是根据对三次产业及三大需求的分析和测算而提出的。

(一)三次产业将呈现良好发展势头。第二产业继续起支撑作用。预计明年规模工业增加22.8亿元,其中新投产企业20多家,重点是经济开发区一、二期及河市新投产企业,加上5家企业进行较大规模重组扩建,累计可新增产值14.8亿元;老企业及近年新投建未达产的企业技改和增资扩营,可保持10%的增速,预计新增产值8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87.4%,拉动工业总产值增长22%,为GDP增长贡献12.1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带动下预计增长11.1%,拉动GDP增长0.8个百分点。农业将稳步增长。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及产业化,加上当前农副产品价格保持高位态势,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基地建设稳步推进,预计农业总产值保持1.5%的增长,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速呈加快态势。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物流、仓储等重大项目顺利推进,商贸、金融、交通运输、通讯、餐饮等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机,房地产业得益于城东片区加快建设而稳步发展,预计第三产业增长11.8%,拉动GDP增长3个百分点。

(二)三大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25.2%。新开工工业厂房55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3.6亿元;嘉林广场、阳光国际广场、诚源阳光花园城、东华百希达、华祥三期、冠亚二期等房地产项目新开工40万平方米,投资5.5亿元;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及社会事业公共服务设施投建,预计投资6.3亿元;美植物园、豪生酒店、华祥建材市场等第三产业项目将投资1.8亿元;企业增资扩建、城镇建设、农村固投等投资3.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增长15%。人民群众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商业零售、餐饮、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公共服务等社会消费品将保持5%的增长,增加5000万元;随着房地产业发展、中心城区商圈形成、企业扩营及仰恩大学等学校建设扩招,将带来人流和从业人员近1万人的增加,预计可增加9000万元以上消费能力。出口商品总值预计增长15%。占我区总量70%外贸型企业的自然增长,加上新投建、投产企业将确保出口商品总值的持续稳定增长。

三、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加快发展建设

1、健全项目推进机制。重点项目建设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年区重点项目45个,年度计划投资18.03亿元,若全部顺利实施,就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88.6%。因此,要切实落实区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加强跟踪考核和协调服务,切实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实行适当激励机制,确保重点项目按进度推进。要认真贯彻“五个一”工作机制,深化前期工作,按照产业发展目录,完善项目论证储备机制,优选项目争取用地支持、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等,为项目更好更快的落地建设打下基础。要坚持搭好载体、留足空间,强化集约用地,保证投资强度和单位产出,并加强与名企名店的洽谈,争取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有序推进招商选资。

2、提升项目实施成效。三产要实施重点突破。做好房地产、商贸项目促建工作,争取全年房地产新开工40万平方米、竣工22万平方米;积极配合汽车北站建设,抓好双阳物流园区用地报批并争取动工建设,支持配合和昌集团仓储配送中心和华祥建材市场的建设;完成四星级金龙酒店建设,加快豪生酒店建设步伐;争取美植物园动工,完成仙公山山门、入口通道建设,加快旅游休闲产业发展。工业要围绕扩量提质。继续推进载体建设,完成经济开发区庄田片区1871亩用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交地投建,做好双阳朝阳片区、前洋片区、河市官洋片区、霞溪片区等1643亩土地的三通一平,推进电子产业园首期用地整理,争取华大科技创业园、马甲及罗溪加工区等用地获批;精心抓好存量提升,出台相关政策,重视闲置厂房招商,扶持企业技改、创品牌、重组扩张及转型上市,鼓励做强做大,采取有力措施促建促产,争取新开工工业厂房55万平方米,竣工50万平方米。农业要立足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推进蔬菜、禽畜、水果、水产、药材、花卉等基地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支持东南医药公司建设罗溪中药材基地科研中心;积极创建无公害基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3、增强项目带动作用。加紧规划论证和组织实施一批基础配套型、辐射带动型、基本保障型的项目,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继续推进滨江大道建设,完成双阳片区西环路、福滨街、阳新街市政道路建设,动工建设塘西至阳江道路、罗溪东环路,配合做好福厦高速公路段扩改工作,配合供电部门建设220KV及110KV马甲变电站。有序引导中心城区“退二进三”步伐,完成杏园小区经济适用房建设,动工建设双阳前洋安置小区,抓紧做好桥南社区城市化改造和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前期工作,抓紧新行政中心区规划设计,完成控详规编制和城市设计工作,启动河市新镇区建设,抓紧建设泰源东路、滨水路等基础工程。加快做好马甲中心镇区控详规编制,推进旧变电站用地、新庵梧埔片区开发建设;结合罗溪东环路及新农贸市场建设,加快罗溪镇区整治步伐。

(二)以和谐构建为根本,统筹协调兼顾

1、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马甲、罗溪加工区运作,集约规范乡镇集体经济。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争取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500人。改善农村环境,加快旧村改造和新村建设步伐,鼓励扶持通行政村主干道路提级改造,11个村(社区)通自来水和43个自然村通有线电视工程及河市、马甲、罗溪垃圾中转站建设,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00口。提升保障水平,切实将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提升低保水平。

2、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申报和实施各类科技项目50项,推进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建设中小学校舍1.2万平方米,促进服装职业技术学校、省电力职业技术学校动工建设。完成双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甲医院、罗溪及虹山卫生院综合楼建设,提高基层医疗能力。建设10个社区全民健身点,完成5个村文化活动室建设,争取职工文化活动中心动工建设。

第9篇:经济发展报告范文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氛围

由县委宣传部牵头,相关部门参加,对改善我县经济发展软环境情况进行宣传报道。重点引导全社会转变观念,增强开放意识,克服封闭保守,固步自封的弊端,加强我县产业环境、产业政策和民情民俗、历史文化以及产业资源、生态旅游资源的宣传,扩大武川"帝王之乡"知名度,为全县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着力营造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法制环境

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进一步清理审批项目,规范审批权力,简化审批程序,强化审批监督。二是

加大审批方式改革力度,各单位各部门都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行后置审批、限时审批。三是进一步清理和规范

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认真落实《收费许可证》制度,推行"上网公示"制度。

三、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更加规范有效的服务环境

努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建设亲民服务型、务实创新型、团结高效型、负责诚信型、民主法制

型和学习廉洁型"六型政府",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四、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服务行为

进一步强化"服务第一、效率优先"意识。把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投资者放在履职尽责的首要位置。严

格执行"四严禁"即:严禁有令不行、严禁办事拖拉、严禁吃拿卡要、严禁态度刁蛮,并畅通举报渠道,严肃对违规工作人员的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