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精馏实训总结范文

精馏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精馏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精馏实训总结

第1篇:精馏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实训教学;任务驱动;考核

“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其显著特征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在工作任务引领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进行自主探索和团队协作学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下,实训课程教学既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关注学生职业经验的积累,以及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等诸多非专业能力的培养。

一、精心设计任务

任务的设计,要做到与学生当下学习进度一致;要有层次性和连贯性,能让学生顺着任务主线把知识点连贯起来;任务的设计既要贴近工业应用,又要能在本校现有实训装置上实现。能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任务环境里学到知识;在完成任务之后,不同的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条件与需求,可以由任务中的“可扩展点”做进一步的发挥与完善。

为了选取能用于化工单元过程实训教学并贴近化工企业生产实际的工作任务,我们与行业企业专家、技术骨干,以及本院专业教师组成课题团队,研讨分析本实训需掌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确定来自于企业的真实或经改良的工作任务引领整个实训教学。例如化工单元过程实训中的精馏操作,我们选取将15%的酒精水溶液提纯至93%为实训任务。为完成这个任务,学生需查阅相关书籍、资料,了解装置的工艺和设备结构;设计各小组实训方案;熟练掌握精馏装置开停车操作;分析操作过程中不正常操作现象、原因,并进行及时处理;掌握精馏塔各个参数和产品质量控制。这个任务既体现实际生产过程,又适用于学校实训装置;既有理论学习,又有实践操作;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加强教师的指导效能。

二、实训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习,这很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任务驱动下的实训教学模式要求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让学生在学习中起主导作用,使学生成为任务教学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都要求学生主动地、有目的地去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教师在任务驱动教学中的作用为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学生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完成任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务对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兴趣,促进他们自主进行探索式学习。通过任务的完成,使他们获得成就感,从而成为他们更积极学习的动力。例如在传热模块的教学中,通过讨论各小组设计出解决任务的最佳操作方案,然后小组派代表发言对观点进行阐述,在全班范围内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只是倾听者、激发者、引导者和主持者,学生是主角,在激烈的讨论和思想碰撞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综合能力。

三、实训组织形式的创新

在实训前我们将全班学生分编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4-5人,每个小组教师指派1名组长。然后教师分配给每个小组需完成的单元过程实训任务,对每个小组提出相同的要求。在一个好的团队里,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获得小组成员的认可,从而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积极、自主的良性循环。另外在团队分工协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培养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和很好的团队组织能力。

四、过程考核内容及评价方式

(1)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包括阶段性知识技能掌握情况,成果展示和完成的任务的综合情况。具体为对装置操作、事故处理、实训产品、表达能力等进行考核。另外针对现有实训考核方案中考核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的问题,可以增加工艺流程图的作图、操作方案的设计、数据曲线作图和解释、个人提问、人为扰动、事故处理等项目考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职业素质,包括实习态度、遵守实训纪律、团队协作和遵守职业操作规范的情况。其中在对团队的协作进行考核时,可以对团队组织、参与度、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进行考核。另外针对化工操作中物料往往易燃易爆易腐蚀的职业特点,我们特别强调职业操作规范的遵守情况的考核,例如操作安全措施是否规范,废弃物是否随意乱丢,操作场所是否保持清洁、工具摆放是否到位等。

项目完成后的教师总结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任务驱动下的教学结果不仅仅是完成操作任务,还要有好的操作过程质量或者好的产品。如果教师将完成任务的结果看成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将评价只是看成教师打分,将评价内容固定在过程操作控制质量或学生表现上,则这种认识是有偏差的,这种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在过程考核实施的过程中,应该首先要让学生表达、分享自己都学会了什么,总结项目教学活动对他们的意义。教师最后的点评更是重要,教师应该对每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评价,对过程中所遇到的疑难问题作出解答。任务完成后的综合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教师评价的结合。

五、教师的指导

实施的过程中,不是忽视教师指导作用,而是教师的角色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以学生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或教师作用的降低,恰恰相反,这两方面都对教师的知识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任务实施前,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提醒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和可能的突发故障。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掌握好团队工作进展和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监控整个过程,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同学都能参与到任务学习的每一个阶段中去,确保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军.“教、学、做”一体化任务驱动型高技能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30(8):39-40.

[2] 方凯.浅谈任务驱动教学在电工电子实训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11,(12):424-425.

[3] 王风茂,张婷,刘阳.“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2009,4(19):20-23.

第2篇:精馏实训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化工原理 “教学做”一体化 项目化教学 实训基地建设

“化工原理”课程是研究化工单元操作过程规律,进行设计优化和操作优化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工程性、应用性的化工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对于高职化工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起着主要支撑功能。高职“化工原理”课程的设计理念与思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课程设计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能力本位的教育观,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行动导向的教学观,学习情境的建设观,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课程开发观等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借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化工行业特色,建立“以化工项目任务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以完成综合性工作任务为目标,教学做一体化的职教模式”。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重构课程内容体系,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

“化工原理”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打破学科体系,重新构建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开发与设计,全面实施“项目化教学”,把整个学习内容归纳分解为“流体输送系统的认识”“液体的压力测量”“管子的连接和阀门的安装及使用”“列管换热器的选型”等16个项目,科学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强化应用能力的训练,突出本课程的应用性、工程性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项目化教学”是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为驱动,工作过程为行动导向,以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通过教师到企业生产岗位调查,对企业一线技术骨干、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访谈,完成化工单元操作岗位核心能力工作分析表,然后在企业人员共同参与的情况下,针对工作分析表分解出任务表,确定化工单元操作的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主线,并据此设计教学项目和学习任务。它是从生产实际出发,选择典型事例作为教学的主题,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并且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行动导向的教学观”进行教学设计。本课程采用“教、学、做”合一的职教模式,在理实一体多媒体教室,实施开放式的教学方式,采取分组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主设计、策划、完成、评价整个工作任务。学生为完成工作任务,在获取信息、设计方案、制定操作规程、操作等完整实践过程中“做中学,学中做”,从而掌握职业技能、获得专业知识。根据“行为导向”原则,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构建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运用新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的问题。在每个项目教学内容完成后,选用实际工程案例对其综合分析、解剖和总结,由此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增强工程应用的意识。

基于建构主义的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很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课程追踪企业对岗位人员的考核评价标准,根据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定期开展岗位工作调查,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努力追求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满足不断提高的技术对从业人员的要求。

二、建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职教模式

本课程主要是将“项目化教学”“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化工单元操作综合实训”“化工单元操作课程设计”“计算机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参观实习”“生产性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先进辅助教学手段”“网络教学技术”等多种教学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专业知识培养和素质教育、教学和生产实践为一体。构建全面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突出实践能力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技能培养模式。

以培养学生具备基本职业素养和技能为目标,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设计实训、实习等教学环节,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化工单元操作实验,探索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化工课程设计包括:列管式换热器设计、填料吸收塔工艺设计、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等。计算机化工仿真实训技术,开发了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加强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扩大受益面。 转贴于

1 化工单元操作综合实训室。学院投资300万元建成了“化工生产实训基地”,包括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化工校内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拥有雷诺实验、柏努利实验、流体流动综合实训装置、阻力综合实训装置、离心泵性能综合实训装置、管路拆装实训装置、传热综合实训装置、过滤综合实训装置、精馏操作综合实训装置、吸收操作综合实训装置、干燥综合实训装置、流态化干燥综合实训装置、气体膜分离综合实训装置、洞道干燥实验装置、板框过滤机及过滤实验装置、双锥回转真空干燥器、箱式干燥器、水环式真空泵、结晶器、DCS化工过程控制系统等实验实训装置一百多台套。经过多年的建设,综合实训室现具有符合要求的各种设备,功能齐全,实训效果良好,能够满足化工原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要求。

2 化工仿真实训室。学院建设了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室及化工装置仿真实训室,配置了200台计算机和北京东方仿真公司的化工仿真实训软件。通过形象、科学、简易、安全、经济、有效的化工仿真模拟技术,可进行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和模拟真实的化工生产操作。化工单元仿真实训包括:离心泵、精馏塔、换热器、液位控制、吸收解吸、固定床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压缩机等。化工生产仿真实训操作包括:乙烯、聚丙烯、乙醛氧化制醋酸、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等装置,具有模拟工厂开车、停车、正常运行和各种事故现象的处理,再现真实生产过程的实施动态特性。达到了既能对生产实际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又能亲自动手进行反复操作,更全面、具体、安全和深入地了解不同的化工生产操作,锻炼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

3 先进辅助教学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配套了先进的辅助教学设施,如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片以及教学模型等。围绕教学内容制作课程的ppt、Flash动画素材、CAI教学短片,以及网络教程和习题训练等,利用人机相交界面的多媒体效果,拓展学生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提升了教学团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设施的能力,显示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设施开展专业课教学的优势和成果。《化工原理》课程配套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习题、授课录像、实训指导书及参考文献目录等都已经在校园网上开放,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三、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1 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与利用。加强建设实训实习基地是彰显高职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学院大力开展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训实习条件,建成中央财政支持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并且根据化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充分利用泸天化、四川天华等二十多家大型化工企业,建设适合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校企共建“校中厂、厂中校”实训实习基地。以校企合作为模式,进行参观实习,师生共同参与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并且建立了完整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和“多元性”的考核评价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建设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本课程教学队伍的建设和配置,充分考虑了专业教学对双师素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要求,建成有专兼职教师组成的教学队伍。安排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使专任教师都成为“双师型”教师。并且聘请20位校外兼职老师,他们具有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胜任本课程的实训实习的指导、课堂教学、项目开发等工作任务,为课程“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3篇:精馏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化工分离工程;改革;实践

2015年度“十三五”规划建议:突出教育领域六大亮点,鼓励具备条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国家深化教育改革,有600余所高校将会重点转向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是国家实施学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大趋势。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应用型本科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沈阳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选为第一批辽宁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分离单元操作作为过程工业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分离技术的发展和不断进步正促进着化学工业与相关工业的发展,提高了相应的生产技术水平[1]。为满足和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校根据自身特点,对化工分离工程课程在教学大纲、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相应的改革,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1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修改教学大纲

化工分离工程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及相近化工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建立在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传递过程原理等基础课程知识之上的一门必修课程[2,3]。该课程主要研究工业生产过程中物质分离和纯化的工程技术学科,具有工程应用性强、计算过程复杂和多采用计算机编程来求解等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畏惧心理,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效果不高。为解决上述问题,我校根据自身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也加快本专业向应用型本科转变的步伐。修改后的大纲中减少了学生自己编程进行计算的部分,更多的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在授课过程中必须紧密结合科研工作,以辽阳石花为依托,引入大量的生产实例,强调将工程与工艺相结合的观点;同时,引入常用的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加强设计和分析能力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顺利实现从学生到工人角色的转变。

2培养学生能力,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

2.1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科学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4]。本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大量采用启发式教学。化工分离工程课程中公式较多,比较繁琐,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实例,提出问题,通过适当提问,师生互动寻求解决方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分离过程的地位与作用时,先采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有关环境变化的图片,提出影响环境的有毒有害物质有哪些?除去这些有毒有害物质有哪些方法?通过具体实例的分析,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内在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2对比式教学

对比式教学是指在教学中,将一些具有某种联系和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讲解,找出其异同之处,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5]。化工分离过程内容多,编程和计算都比较复杂,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授课过程中多采用对比教学方式,通过已学过的简单易懂的相关知识或者相同过程中不同分析方法进行对比,找出异同点,总结规律,加深理解。例如由双组分精馏到多组分精馏,由简捷法计算到严格法计算,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使复杂难点的知识简单化。而对共沸精馏和萃取精馏,及不同分离方案,通过对比归纳,对比找出各自优缺点,便于理解和记忆,且不易混淆。

2.3讨论式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学生独立查阅文献资料的环节,将文献归纳总结后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在激烈的讨论中,同学们各抒己见,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通过查阅资料,学生能及时了解化工分离过程中前沿的分离技术,增加探索钻研的好奇心。

3提高教学效果,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3.1传统教学

传统教学方法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单一的板书讲授教学方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特别是对化工分离工程这样具有工程应用背景、工艺流程复杂、计算过程复杂且计算量较大等特点的课程来说,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里,学习兴趣不高。

3.2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就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进行的教学活动,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先进技术引入教学中。它以图文并茂、动静结合的表现形式,达到增强了学生对抽象概念、图形性质和学科定理的理解与感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7]。化工分离工程课程专业性强、知识综合性强、应用性强,因此课程内容多而复杂,工艺流程长而繁琐,又与实际生产过程紧密联系,为了有效解决传统教学带来的弊端,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做到优势互补。授课过程中仍以教师为主导作用,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工具。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将抽象、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内容(工艺流程、图表)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动态过程的演示进行描述,即简明扼要,又生动形象,动静结合,将枯燥的理论以实际过程表现出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又节省了教师画图、画表的时间,实现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大容量、高效率的教学。此外,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校在不断完善课外学习平台,包括授课视频、实验视频、课件、配套习题、实际问题解决方法等,用现代教学手段及丰富生动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3化工流程模拟软件的应用

化工流程模拟是以工艺过程的机理模型为基础,采用教学方法来描述化工过程,通过应用计算机辅助计算手段,进行过程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尺寸估算和能量分析,作出环境和经济评价[8]。结合目前已经在化学工程计算领域中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一些化工模拟软件可以实现数值计算及流程模拟等多种功能的特点,在化工分离工程课程教学中引入了相关的化工计算软件[9]。Microsoftoffice是常用的办公软件,其中Excel具有强大的运算功能,充分利用Excel提供的运算功能,只需输入相应的公式,无需编程,就能完成极其复杂的化工计算,计算过程简单、直观,学生非常容易掌握。由于Excel的数组公式和公式的复制功能,使Excel在计算混合物性质上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非常适用于处理混合物的分离计算。因此,本课程将Excel用于分离过程的计算,即实现了节省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又可在没有编程的情况下对分离过程进行严格计算,完善教学效果。同时该课程也介绍ChemCAD、Matlab、AspenPlus等化工计算软件,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计算机能力,增强其社会竞争能力,增加就业机会。

4培养工程意识,理论联系实际

化工分离工程课程虽然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但实际应用更为广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实际,通过大量引用工业生产实际情况和可研项目为实例进行讲解,将复杂深奥的理论融于简单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使问题具体化、简单化,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生产相连系,避免空洞的讲解;同时也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具有现实性和新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工程意识,培养了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讲结晶分离单元操作时,引入分离催化重整装置生产的混合二甲苯中对二甲苯的实例进行讲解。指出分离体系为对二甲苯、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的混合物,目的是分离出重要的化工原料对二甲苯,对于这样的体系应选取哪种分离方法?引导学生比较三种物料的物性,发现三种物料的沸点比较接近,但是熔点差距比较大,所以不适合用精馏的方法进行分离,而应采用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这样自然而然的把理论知识融到实际生产中,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另外,我校除了开设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外,还增加了设计型实验和研究型实验的开设;建设了炼油化工与自动化仿真培训中心;建设了单元实训中心;鼓励学生参加“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0]。通过增加实训教学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相互渗透,我校定期聘请邻近化工厂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讲授工厂里典型的分离工艺、生产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如何进行改进、讨论先进的分离工艺技术及清洁分离工艺。通过工厂技术人员的讲解、及与他们的交流讨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建设教师队伍,增加工程实践经历

作为专业课老师,除了要有丰富的理论教学经验外,也要具有工程实践经历,才能把理论知识融合到实际生产中进行讲解,即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将枯燥的理论具体化,对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讲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本团队教师每年都参加指导学生到工厂中进行生产实习,了解生产装置运行现状、原料供应情况和产品市场需求情况。本团队老师同时也担任本专业的实验、实训、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工作。实行有经验的老教师带领年轻教师,使年轻教师更快的成长;同时年轻教师在学校、学院的推荐下,都有机会到邻近的工厂进行培训,熟悉一线生产过程;学校、学院也为专业教师提供很多技能培训的机会,增加教师的工程实践经历。

6结语

为了在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化工分离工程课程从多方面进行改革,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打造成特色、领军的专业。

参考文献

[1]朱家文,房鼎业.面向21世纪的化工分离工程[J].化工生产与技术,2000,7(2):1~6.

[2]张运波,刘淑荣.工厂电气控制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刘家祺.分离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4]黄永春,容元平,谢清若等.启发式教学在生化分离工厂课程中的实践[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7,18:111~115.

[5]赵小平.对比式教学在电机教学中的实践[J].学园,2015,4:180.

[6]叶庆国,徐东彦,钟立梅.多媒体与传统教学在分离工程教学中的结合[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1):52~54.

[7]冯春生.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评价指标及制作流程综述[J].教学研究,2006,(4):355~357.

[8]秦祖赠,葛利,曾玉凤等.Pro/Ⅱ在《化工分离工程》教学中的应用[J].2011,(8):186-188.

[9]曹平,李军,全学军.化工分离工程教学改革探索[J].2012,39(235):19~199.

第4篇:精馏实训总结范文

我们这次实习,主要在玉龙的尿素生产厂。在转化,脱碳,碳化,合成氨,尿素合成等五个车间共六个工段都进行了半天的实习,在车间师傅的详细讲解和悉心指导下,我们详细的了解了每个工段的设备和操控系统,初步了解了工厂各个工段的工艺指标,对工厂的管理制度也进行了简单的了解,在实习的最后一天,我们还参观了研究生产销售化学纤维、精制二硫化碳、漂白玻璃纸、彩色玻璃纸及其加工产品、经营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的成都华明玻璃纸股份有限公司。初步认识了玻璃纸的制作流程和车间的情况。

成都化肥厂是1958年全国首批兴建的13套年产XX吨合成氨的小氮肥厂之一,XX年改制后更名为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XX年与省农司合作,实现资产重组,为企业发展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40多年的艰苦创业,公司多次受到原化工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各级领导的表彰,荣获原化工部首批命名的六好企业、精神文明工厂、全国环境优美工厂等殊荣。裕农牌碳铵、尿素获部优、省优。98年以来公司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先后采用四套先进的进口和国产dcs计算机控制系统,使产品产量、质量不断提高,成本不断降低。目前,公司具有年产10万吨合成氨、13万吨尿素、10万吨碳铵、10万吨复合肥的化肥生产能力。在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生产经营宗旨指导下,产品深得用户好评和市场亲睐,XX年荣获四川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工业企业最大市场占有份额30强,XX年公司裕农牌尿素被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入免检产品,XX年被评为成都市模范企业。

玉龙公司控股1个子公司和3个分厂,成都科创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水处理剂、聚丙烯酸脂特种橡胶等多种精细化工产品,成都化肥厂生产尿素和碳铵;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复合肥分厂生产复混肥;宝鸡市川龙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碳铵、甲醇、初甲醇。

作为一个迄今有40余年的老化肥厂,玉龙公司位于古蜀商贾道上的驿站,也是诸葛孔明用兵布阵设旱八阵的军事要地青白江,一个具有诗意的名字,一块富庶的宝地,成都市的工业区,在这里云集了众多大小规模的国有企业,直到本世纪初,在历经各种变革以后,留存下来且有活力的企业已屈指可数。其中,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不仅是一家很有活力的企业,也成了青白江区的纳税大户之一。

玉树临风立大地,蛟龙出水腾长空。成都市技术监督管理局青白江分局副局长、著名书法家沈宗富为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题写的一幅对联,以说明今天的玉龙公司如一棵参天的大树,任凭风吹雨打,它都坚定不移地挺立于大地,又如出水的蛟龙正腾飞于长空,比喻该公司的发展前景广阔。

化工实习心得体会及收获二石化行业的蓬勃发展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繁荣昌盛。燕山石化是中国石化集团下属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之一,在国内外石化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化工型学子,我有幸两次亲临燕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第一次只是从感观上认识燕化,而这一次则亲临操作现场,亲自动手参与生产实践,确实深有感触。在学校里的理论学习或许比较深刻和透彻,但缺乏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可能就会显得有些枯燥乏味,这次的生产实习让我们体会到,实践出真知。唯有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互结合起来,才会让我们意识到学以所用的巨大魅力,这正如哲学思想,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实践的观点是马哲首要和基本的观点,实践的原则是马哲的建构原则,所以,建立一套正确、完善的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经历之上。

在燕化的第一周,我们学习了对二甲苯临氢异构化装置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和相关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其中较为常见的精馏塔和换热器等,我们都有机会亲眼目睹到真实的各类大型设备,甚至能亲自动手操作和控制。在老师傅的细心讲解之下,我们都主动参与实践,参与问题讨论,也许是第一次面对这些功能各异的化工仪器设备,大家都很新奇,也很积极地去学习,在室内操作中,各组人员有序地进行工作,虽然只是一次仿真模拟的经历,我们都各自绷紧神经,生怕自己的操作会出现问题,小心谨慎地去调整各个参数。当然,这一方面是需要带队老师的精心指导,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面对实践的考验,也就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检验,这是了解一个化工生产工艺过程的关键步骤,有机会进入到每个流程,这是在学校里不可能有的机会。怀着这种好奇心,我爬高钻低,去观察一些设计的细节,正好上学期刚学完了化工课程设计,这次实习,正好加深了一些概念上和实物上的联系理解。在理论的设计过程中,我总会有一些不能理解的专业问题慢慢积累,虽然问过老师,却总是不能从根本上去理解和记忆,这次实习,所有问题几乎都能迎刃而解。

在燕化实习的第二周,我们通过仿真软件学习了常减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艺流程,这是一套模拟炼油厂的精馏过程装置,常减压是石油加工行业中的龙头装置,也就是说,只要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化工产品,这个常减压蒸馏处理是第一步。现场也是一个模拟界面,DCS集散控制系统控制界面,通过控制现场和系统,将整个流程实现正常开车和维持平稳状态。这个操作过程相比上一周的要复杂,但也因为有了上一周的学习,在理解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按照生产工艺流程,逐步开启和调整,最后还要将生产维持在一个平稳安全的状态。开始每次开车都得用三四个小时的时间,一个星期的实习,我们渐渐从生疏到熟练,一次比一次开得稳,时间也渐渐缩短。在整个过程中,我体会到了很多很多实践工作中的乐趣,一种思考问题和寻找答案的乐趣。同时,也领悟到了很多道理,人们在实践中犯了错误,遭到了失败,也许就是没有坚持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将理论知识推崇于基石之上,甚至违背了实际情况。从客体方面来说,客体发展的无限性和过程性决定了这种统一的不协调;从主体方面来说,脱离了客观发展情况,也是不合理的。所以,在仿真过程中,加之深入到实际的生产中,两者相互结合统一,才能推动整个事物的发展。

在燕山的实习虽然只有两周,此次实习很短暂,单讲实习,能学到的东西也是有限的,不过在感性认识上我们对化工厂的情况有了更详细的认识。从实习中,也发现了自己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学习和巩固,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同时也找到自身情况和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我会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加强锻炼,为走向社会、服务社会做好准备,在实践中也要不断去创新,才会不断发展,为石化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化工实习心得体会及收获三半个学期的校内化工模拟仿真实验结束了,这段时间的实验心情是复杂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实验让我学到了很多,获得了很多以前单纯从课堂上无法获得的知识、经验。对于半个学期来的实验,在这里我以一种总结和自省的心态来完成这份报告。也以此纪念我在校内的实验生活。

仿真实验是以仿真机为工具,用实时运行的动态数学模型代替真实工厂进行教学实习的一门新技术。仿真机是基于电子计算机、网络或多媒体部件,由人工建造的,模拟工厂操作与控制或工业过程的设备,同时也是动态数学模型实时运行的环境。

仿真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动手的机会,可在仿真机上反复进行开车、停车训练,在仿真机上,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学习。例如自行设计、试验不同的开、停车方案,试验复杂控制方案、优化操作方案等。可以设定各种事故和极限运行状态,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在复杂情况下的决策能力。真实工厂决不允许这样做。高质量的仿真器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能,使学生在仿真实验过程中能够发挥学习主动性,实验效果突出。主要内容为精选化工单元操作与典型的工业生产装置,如离心泵、换热器、压缩、吸收、精馏、间歇反应、连续反应、加热炉及石油化工中的催化裂化装置、常减压装置、合成氨中的转化装置等。采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操作的方式。

在实验的过程中,使学生对装置的工艺流程,正常工况的工艺参数范围,控制系统的原理,阀门及操作点的作用以及开车规程等更加详细的了解,并掌握典型化工生产过程的开车、停车、运行和排除事故的能力。

在这里我举一些具体的实验例子来说明我们学习的内容:

精馏、吸收是化学工业中进行混合物分离的两种单元操作,在化学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两部分理论较抽象,只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理论知识,学生觉得难以理解;由于没有实物参照,教师在教授这部分内容时也感到有些被动。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两部分内容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实践课就显得尤为必要。

通过仿真实验,学生在学习了精馏、吸收两章的理论知识后,到实验室实际操作筛板精馏塔和填料吸收塔。实验室内精馏、吸收流程小巧、简洁,方便学生观察物料的反应。学生在实训时,边操作、边观察、边思索、边讨论,不但可以解决课堂的遗留问题,还可以将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操作中。这样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一方面给教学工作增添了许多色彩。

实验课对我们理解精馏、吸收两章起了重要的作用,实验前在课堂上听到塔,感到抽象,难以想象塔内气液两相相互接触后各组分分离的过程。实验后他们感到这两部分内容也不是那么难。

还有通过仿真实验,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产装置的工艺过程,理解理论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作用,在减少对实际生产干扰的情况下,提高操作水平,为企业培养高水平的人才,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减少突发性事故和误操作,可以方便地让学生掌握不同岗位的生产运行操作技能,达到一人适合多个岗位的生产操作要求,提升学生的全面生产操作技能。

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以下问题:

1.进行仿真实习操作前,必须认真阅读化工仿真实验教材,了解操作内容和生产背景;

2.务必保持安静;有问题时,可举手单独与指导老师交流;

3.化工仿真教学软件系统是专用软件,禁止改变该软件的固定参数;严禁改变仿真机原有设置;

4.严禁在仿真机上进行与化工仿真无关的操作;

5.严禁在仿真机上进行任何外来软盘、光盘、移动盘等操作;

第5篇:精馏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教新干线;化工仿真;资源共享;远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3-0080-03

化工生产具有工艺过程复杂、操作要求严格,并且常伴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等不安全因素,给职业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的现场实习、技能操练带来了困难,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早已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于是利用计算机模拟真实操作控制环境的化工仿真实训软件应运而生。

基于职教新干线开发的空间化工仿真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空间”的开放、调控与交互功能,使化工生产工艺类课程的教学实现了远程学习训练、随时辅导交流,与原单机版化工仿真教学软件相比,突破了必须在学院指定时间、地点进行操练的局限性,构建了一种达到 “人人、处处、时时”的全开放性化工仿真教学模式。

一、传统化工仿真实训软件的局限性

传统化工仿真教学软件是单机版的,学院购买以后,安装在固定机房,所有教学、训练都只能在该机房完成,其时空局限性十分明显。因此,软件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如下两方面:

1.开放性不够

开发者完成研制工作后,系统即为完全定型的产品,使用者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时间安排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必须在学院统一安排下进行训练和学习。

2.资源不够丰富

现有仿真实训系统一般仅限于展示生产工艺,缺少基础知识、设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元素。这一缺陷造成学生不能全面了解工业生产过程的全貌。[1]

二、空间化工仿真教学平台设计思路

该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是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共建共享、动态更新的原则,以较好服务石油化工等湖南支柱产业、优势产业为宗旨开发,依托职教新干线空间,将理论学习、交流沟通、在线仿真和考核评价等多种功能集成于一体,通过化工技术类专业核心课程对接湖南石化产品典型工艺,仿真操作过程对接实际生产过程,构建了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这一平台设计的主要思路和方法如下:

(1)服务器架构在本地,独立于世界大学城网络版仿真软件,师生通过职教新干线空间账号登录使用;

(2)该平台将职教新干线网络资源课程与仿真实训项目融为一体;

(3)构建仿真实训管理中心,全程指导监控、考核评价学员仿真实训效果;

(4)采用网游模式运行。学校用于实验和实习的仿真软件采用网游的模式网络化运行。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一项生产任务。

平台的构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选取开放平台

开放的数字化资源体系是整个空间化工仿真教学平台的核心。职教新干线为空间化工仿真教学实现跨越时空教学交互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将抽象、陌生的知识直观化、形象化,创建生动的表象,激发学习者兴趣,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了教学时空,实现全开放性训练,满足职业院校学生自主学习和多样化学习的需求,也为企业员工培训及远程教学提供了一条简洁实用的方式。[2]

2.科学遴选项目

随着化工生产工艺流程的不断改进和工厂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围绕化工类专业人才的专业核心能力培养需求,按照适用性、针对性、操作性强和贴近实践等原则,对接典型的化工单元操作和化工产品生产工艺,目前平台选择的主要训练项目有丙烯酸甲酯、合成氨、PVC聚合3个工段级项目及间歇反应釜、离心泵、精馏塔、吸收解吸、固定床、流化床等10余个单元级项目,其如图2所示。通过项目训练,有效促进学生对基本的化工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技能的掌握。

3.设计多样功能

化工仿真教学平台将传统的教学工作和用于实验、实习的仿真系统整合在一起,具有网络教学多种功能。

(1)整合、共享教学资源。化工仿真教学平台将基础化学、化工单元操作、PVC生产技术、合成氨工艺、反应器操作与技术等专业课程资源和仿真实训项目集成,构建了共享性专业教学资源库。

(2)开展远程教学与培训。将传统的授课、学习、辅导、答疑、作业、考核、评价等教学活动网络化,实现在校学生与企业员工的远程教学及培训。

(3)进行教学适时监控。教师利用选择性内容功能,为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小组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教学路径,实现对课程进度的直观掌控和有效引导。[3]同时,平台管理人员对教师教学、学员学习、考试成绩等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并导出Excel进行汇报、存档等,使其成为良好的教学评价与教学诊断工具。

三、基于空间的化工仿真教学模式

新型课程教学模式以“项目导向”为主体,按以下四步将空间化工仿真教学平台运用到教学过程当中,即仿真预习——课程教学——评价反馈——拓展引导,下面以“合成氨生产工艺”课程教学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1)仿真预习。教师将授课班级学生分为三个任务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工段的仿真预习。学生通过空间仿真预习,了解单元设备及工艺的基本操作流程等,让学生身临其境。

(2)课程教学。通过学生空间仿真预习(留言、私信、群组讨论),丰富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资源,增强了教学针对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评价反馈。学生通过空间仿真实训,开展师生群组讨论互动,老师汇总学生仿真实训信息总结评价。

(4)拓展引导。通过以上步骤训练,学生对合成氨生产工艺的过程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任课教师针对学生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拓展学习指导。

四、空间仿真教学成效

1.拓宽了课堂时空

该平台可以在有效时间内传输最大量的信息,学习者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链接点上提供的不同内容,根据自身学习进度与要求,将学习时间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将学习地点从教室拓展到校外,进行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和全方位、全过程的互动交流。

2.拓展了工学结合途径

该平台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再现典型化工生产流程、化工单元操作过程和设备原理,高保真动静态机理模拟开停车、操作、调试、事故处理等过程。在非常逼真的操作环境下,学员依据生产中各种工艺条件和过程参数的变化,进行化工单元实训和真实产品的模拟生产实训,开辟了工学结合新途径。

3.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以现场实际为依托,通过虚实结合、循序渐进的仿真实训教学,丰富了教学资源,打破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革新了教学方式,动静结合的操作弹性等,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空间仿真教学发展思路

以与企业合作为契机,以真实的工业装置技术资料为依据,将先进的绿色化工元素植入科学设计的化工仿真教学平台框架内,形成集知识学习、操作技能培训和考核评价功能于一体的多媒体动画“3D化工仿真资源”。对接湖南省内各大中型化工企业典型产品的生产工艺,与企业合作开发真实的实景3D仿真系统,进一步丰富网络仿真教学与培训资源库,其视频截图如图3所示。

当前,化工仿真空间教学已逐步成为我院化工类专业教学的主要手段,它打破了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探索出了新型的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但是如何利用世界大学城内丰富的信息资源,组织开发构建一个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空间化工仿真教学完整体系将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丁忠伟,魏杰等.新型多功能化工仿真实训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71-73.

第6篇:精馏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化工专业 能力内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有关“高职专业教育大讨论”的热度较高,这一方面表达了社会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诉求需要,表现了高职教育良好的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是在当前经济不断发展和深入调整的大背景下,大家对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程的回顾与反思。

高职教育研讨交流的亮点,往往集中于“校企合训,工学结合”、“与市场接轨”、“以就业为导向”等几个关键词,这些经验理念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独有特色。但我们也应清醒意识到,高职教育现在正面临着专业发展趋同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突出矛盾,一些相同或相近专业的好经验好做法,在被借鉴或推广的过程中,要谨防“胡子眉毛一把抓”或“水土不服”问题的发生。

1 对讨论热点的几点思考

高职专业教育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形式和途径,可以多种多样。 “与市场接轨”等上述方式,是顺应经济发展大潮,取得良好成效的几种形式。但由于企业、市场有其自身的价值目标和运作规律,且随着地域性、行业性、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变化,若职业技术院校不对自身的培养方向、区域发展程度以及协作企业进行分类研判,将某地、某时、某校企合作的范例盲目套用过来,就易出现以偏盖全、“南橘北枳”甚至“以形式掩盖本质”的错误,造成院校教育在学生培养中主导作用的弱化缺失。问题的根源,就是没有对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的环境和依据进行准确把脉。

跟人才供需市场往往存在的短期现象不同,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具有周期长、效益滞后的特点,需遵循基本的教育规律。高职教育,既要紧紧遵循自身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定位,也须紧紧围绕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个培养目标;既不能偏离高职特色,也不能使教育市场化、商品化;既不能无视经济社会的变化闭门搞教育,也不能忽视教育对经济社会的主动作为。培训形式的创新,其本质就是立足现有的社会经济形势,如何对实践应用能力的内涵本质进行更好地挖掘。培训形式的选择,可因专业特点、条件环境等因素的变化而相应调整,但对能力的内涵本质的理解和把握,必须准确、深刻和相对稳定。

下面根据笔者指导技能大赛活动的经验体会,结合近年的高职化工专业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当前经济社会形势下,如何理解和把握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 多维度理解和把握实践应用技能,拓展能力结构和挖掘能力内涵

高职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塑造,是与经济社会的需要、专业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教师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设计、学生的认知心理和个性特质等密切相关的过程,只有系统性、有计划、多角度地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使学生形成自我认知感强、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能熟练、发展后劲足的专业技术人才。

2.1 强化对专业学习的认同归属感,夯实技能的思想根基

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向普及、高学历深造者日渐增多、科技迅猛发展以及应用水平不断跃升的形势下,高职专业教育面临着一些普遍性尴尬:有些条件实力较好的高职院校或高职专业,缘于各种需要想向更高层次方向发展,出现了高职专业教育提升层次就是为了摘掉高职“帽子”的苗头;“领导干部的子女不上职业院校”,媒体的这条报道主要反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不平等的问题,但也给人一个强烈的信号:上职业院校的前景不好;优秀的高职学生认为高职毕业后没有竞争力、争取“专升本”的比例持续上升等等。这些现象无疑反映了职业教育在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方面亟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自己执教的化工专业学生中,就学生对所读专业的自豪感、自我认同感、就业信心及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了随访,结果表明约有三分之一学生持灰色消极答案,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不清楚”。这不禁让人深思,试想,一个对所学专业认同感不强、对自己的发展没有美好憧憬的学子青年,学习的兴趣和能动性能有多少?社会对于职业院校的些许偏见,会对价值观念和职业素养尚未成熟健全的学生产生何种影响?又会给高职专业的长远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埋下的多少隐患?当代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做好高职教育顶层设计的迫切性,在目前的环境形势下,培养和树立学生自我价值的归属认同感、学习专业的信心兴趣、职业发展的理想抱负,是关系到人才培养成败的基础性、内在性和长远性工作。

通过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价值观的引导教育以及教师的言传身教的影响力,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而又深刻的引领作用,而大力宣传高职专业的地位贡献、专业知识的应用成果、专业模范人才的成长经历,则能激发激励学生自立自强的信心志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从院校、省市技能大赛到工艺水平很高的国际奥林匹克技能大赛,从化工技术工人、技术专家到行业的骨干领军人才,高职专业人才有广阔的舞台天地。文化价值的正面引导、学生专业态度的端正和专业视野的开阔,在学生们思想变化活跃、价值观念多样、注重个人追求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2.2 完善专业知识理论的基础结构,提高技能的理论自信

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实践应用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完善的知识结构。

首先要教“透”,重视专业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是深入学习时必不可少的基础,掌握不好就会在继续学习中产生障碍,影响学生对实践、现象的观察理解,决定动手能力的水平。同时基本理论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众多的知识点是以其为核心推演出来的,学生如果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更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其次要教“活”,强化理论知识向应用能力的正向迁移。沿着理论—实践—反思—理论—再实践的学习规律,要让理论到实践的联系渠道“活”起来。联系的角度越多、频率越高,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就能做到在不同背景和条件下灵活运用知识,操作时心中有数、得心应手。同时要让实践到理论的反思过程“活”起来。科学、充分的反思回馈,有助于涵盖专业的原理、方法及知识结构向实践技能的正向迁移,增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知识理论是“长久”续航能力的根本保证。学生有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能具备自我完善专业知识和跟进专业发展的学习能力,增强其毕业后的职场竞争力和持续的自我发展力。

2.3 严格实践操作的分类训练,打牢技能的基本功底

训练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渠道,一般是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如实验课程、生产实习、社会调查、毕业设计或论文等,为学生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提供机会,或者是通过一定的体制或制度,如建立产学合作的方式或工读课程的形式,使学生亲临社会生活实际情景。按照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针对性训练:

(1)专业基础性训练。如化工专业中溶液的配制与pH值的测定、蒸馏及沸点的测定、用重结晶法提纯乙酰苯胺、萃取分离实验等等,这些属于专业操作的基本功,须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做到熟练、流畅和准确,培养学生专业、严谨、细致的作风习惯。(2)与专业理论结合的配套性训练。如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的测定、煤制甲醇仿真实训、离心泵操作仿真实训以及精馏塔操作仿真实训等等。要按照理论联系实际,认识与实践一致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理论原理、认清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引发专业兴趣以及提高动手操作能力。(3)以市场需要为牵引的适应性训练。如组织专业性的调查参观、见习实习,使专业知识与市场需要紧密联系,加强技能培训的灵敏度、任职针对性和就业竞争力。地区的差异,企业的不同,适应性训练的性质、内容和方法都有所不同。要认真分析专业的发展动向与实际需要、企业的性质和在业内的先进程度,做到就业适应性与专业综合能力、企业需求与学生长远发展的兼顾。

2.4 共性培养与个性引导相结合,发掘技能的潜力后劲

成功的教育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提高总体培训质量的基础上训练出更多的技术能手、“白金”蓝领。让弱项比较突出的个别学生、让每个学生比较鲜明的弱项、让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都能通过有针对性分析指导,获得进一步提升能力的空间。

首先,通过充分了解学生普遍的知识水平与智能结构,进行共性教育。培训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恰当把握教学内容的难度,唤起和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点的兴趣,使他们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促进能力的发展。一方面使学生不能轻而易举的掌握教学内容,必须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与努力探索才能掌握,另一方面,学生已具备的知识水平与智能结构又能使这种思考与探索取得积极的效果,从而在知识和能力这两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

其次,针对学生在培训中的个性特征和差异表现,进行个性引导、分类指导。从共性教育到个性教育,就是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求索知识的能力提升。发现和纠正学生个中的缺陷或盲点,培养其最基本的能力;让学生以符合自身思维特点的模式来更好接受专业知识训练,提高培养的成效;尊重学生的个体特点,引导综合素养高、有条件的学生,从被动接受、自觉主动的阶段向自由自悟的境界上升,而让培训效果差的学生认识到自身倾向性弱项,形成有效性、针对性强的克服举措。

3 结语

高职教育在过去二十余年时间内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赢得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在教育改革创新的浪潮中,对社会经济形势、自身职责使命以及学生思想动态有一个客观、冷静、清晰的认识,善于对不同的理念经验进行总结吸收和归纳分析,才能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中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和话语权。

参考文献

[1] 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