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超级工程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超级工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超级工程论文

第1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阿联酋迪拜哈利法塔又称迪拜塔,由韩国三星公司负责建造,总建筑面积 52.7 万 m2,塔楼建筑面积 34.4 万 m2,该建筑 601m 以上为钢框架结构(768~828m 为钢桅杆),601m 以下钢筋混凝土结构为筒中筒剪力墙+端部柱+板式结构体系。迪拜哈利法塔模架工程技术主要由奥地利Doka 模板公司提供:①竖向模板技术主要采用木工字梁大模板和液压自爬升木工字梁大模板体系。②水平模板技术主要采用可以早拆的移动台模,模板为木工字梁大模板。③单个液压自爬升建筑保护屏与塔式起重机可以早拆的移动台模配合。

2 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技术问题

从总体来看,目前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如下:

2.1 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结构不够简化

通过考察欧美各国的超高层建筑,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与迪拜塔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采用剪力墙核心筒板式结构,其各层间结构变化差异性不明显,整体结构与模架工程施工都较为简洁,很少出现一些繁杂的结构。同时,在进行施工时,施工方一般采用大型模板进行施工,保证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但相比于国外,目前国内的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结构优化仍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般结构繁杂,同时其建筑结构边梁较小,这就增加了施工负担,从而影响了整个工程进度。

2.2 超高层建筑施工模架工程方案制定不合理

从超高层建筑施工模架工程的整体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等方面考虑,受建筑自身特点的影响,建筑施工单位必须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才能最终制定出一套较为科学的模架工程方案,以保证整个工程的正常进行。但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在制定工程方案时,由于考虑不全面,从而导致制定出的工程方案不合理,不能适应实际施工发展的需要。

2.3 超高层建筑缺乏统一的产品生产标准以及流程操作规范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常因缺乏统一的产品生产标准以及流程操作规范,导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正常的工程管理活动。超高层建筑模架技术是在原有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和改造生产技术模式和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2.4 先进的模架施工技术和工法使用范围有限

目前,随着超高层住宅建筑,尤其是核心筒结构的超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模架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积极创新超高层建筑模架施工技术和工法,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建筑施工单位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而拼装式全钢大模板、短流水以及快转换模板施工技术和工法的出现,则有效地解决了一些施工技术难题,其具有高效率、低能耗、高精度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一致欢迎。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此类先进的模架施工技术和工法的适用范围仍较为有限,有待进一步推广和扩展。

2.5 多功能建筑保护屏技术发展不完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住宅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满足人们的基本居住需求外,还要符合环保理念,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在此背景下,多功能建筑保护屏技术应运而生,它极大地保护了生态环境安全,同时也适应了超高层建筑复杂的结构需要,但在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技术发展不完善。

3 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3.1 存在的问题 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

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的管理与检查力度,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施工单位,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影响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模架工程管理缺乏权威性规范和依据,管理标准不统一;二是一些新制定的规范实用性不强,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种种问题,严重地影响了模架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三是在选择模架材料时,一些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往往选择那些价格低廉、质量无保证的产品,造成模架工程建造不合理,工程质量难以保证;四是在监督管理环节,管理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工程安全意识,安全监督工作无法落实到位,影响了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行;五是专业化模架工程管理人才不足,缺乏较为系统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现有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水平不高等。

3.2 解决对策 为解决上述问题,施工管理单位可以

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质量:

3.2.1 从工程管理实际出发,在考虑各项规章制度合

理性的基础上制定出一套统一完整的管理规范,并保证其切实可行。同时,施工管理单位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建筑模架工程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大科技投入,创新安全管理监督手段,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2.2 提高模架施工的专业化水平

实行模架工程专业化承包制度,激发工程承包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当前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各施工单位也纷纷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其综合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因此,实施模架工程专业化承包制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承包单位的竞争意识和责任意识,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根据《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合理安排和设置建筑模架工程专业,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二是积极补充和完善项目承包制度,严格市场准入机制,明确项目承包单位资质;三是积极研究和发展整套模架施工技术,提高承包单位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四是大力推动模架施工租赁承包行业的发展,建立健全模架施工承包机制。

3.2.3 建立健全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积极扩宽人才培养领域,推动人才培养方式多样化,企业可以根据其自身发展需要定期组织多种主题培训活动,培养一支高质量的模架工程管理人才队伍,以提高其模架工程整体管理水平。

4 结语

第2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服装生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毓.管理学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探析[J].管理科学文摘,2004(10)

[2]李盾.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报),2006(06)

[3]张敏.国际贸易实务中案例教学法创新探讨[J].时代教育,2010(04)

[4]路军.首席故事官:基于故事魅力的超级领导力[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

[5]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01)

[6]吴学君.独立学院“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探讨[J].教师,2010(09)

[7]李俊利.管理学案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策略[J].北方经贸,2010(12)

[8]杨清,徐建良.基于复杂事件处理技术的RFID系统数据分析.微计算机信息,2006,(9):2-4.

[9]MattWelsh.TheStaged.Event-DrivenArchitectureforHighly-ConcurrentServerApplications.EighteenthSymposiumonOperatingSystemsPrinciples.ChateauLakeLouise,Canada.2011.October:21-24

[10]王衍波,薛通.应用密码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00-200

[11]王晓燕.浅谈PKI技术及其标准.上海标准化月刊,2002,Z2(018):36-3

服装生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杰.纺织服装供应链信息管理问题探索[J].浙江纺织服装技术学院学报,2012(4):2-3.

[2]徐志发,陈更新.面向集团客户信息化服务的移动运营体系分析[J].电信科学,2006(3):2-4.

[3]郭守前.产业生态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践[J].生态经济,2002(4):2-3.

[4]魏新辉.服装终端策划与品牌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09.

[5]李枫林,杨小平.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流及其控制研究[J].情报科学,2002(11):2-4.

[6]程志华.企业级非结构化数据管理平台研究及实践[J].电力信息化,2012(3):2-3.

[7]陈鹏.可信云平台服务运行管理模式初探[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9):2-4.

服装生产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金娟,段向华,蒋丽华.基于精益思想的服务流程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09,(2):202.

[2]霍布斯.精益生产实践——任何规模企业实施完全宝典[M].北京:机械出版社,2009:213215.

[3]傅贤治等.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99117.

[4]张善刚.精益生产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13):2527.

第3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论述网格计算的发展概况,在科学领域的应用范围,网格服务的特点以及在未来网络下场中的发展潜力。

一、网格计算的由来与发展

网格计算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是将地理上分布的计算资源(包括数据库、贵重仪器等各种资源)充分运用起来,协同解决复杂的大规模问题,特别是解决仅靠本地资源无法解决的复杂问题,是专门针对复杂科学计算的新型计算模式。这种计算模式是利用互联网把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的电脑组织成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其中每一台参与计算的计算机就是一个“节点”,而整个计算机是由成千上万个“节点”组成的“一张网格”,所以这种计算方式叫网格计算。这样组织起来的“虚拟的超级计算机”有两个优势,一个是数据处理能力超强,另一个是能充分利用网上的闲置处理能力。简单地讲,网格是把整个网络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

近几年,随着计算机计算能力的迅速增长,互联网络的普及和高速网络成本的大幅降低以及传统计算方式和计算机的使用方式的改变,网格计算已经逐渐成为超级计算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网格计算是一个崭新而重要的研究领域,它以大粒度资源共享、高性能计算和创新性应用为主要特征,必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个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建立了很多超级计算应用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美国还制定了新一轮规划的先进计算框架(ACIP),发展面向21世纪的先进计算技术。我国在科技部的领导和主持下,经过专家组及相关单位的努力,作为我国高性能计算和信息服务战略性基础设施的国家高性能计算环境发展很快。在已经建成的5个国家级高性能计算中心的基础上,又于中南、西北等地建立了新的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科技部加强了网络节点的建设,形成了以科学院为主体的计算网格。教育部也启动了网格计算工程,第一批12个网点正在建设之中,国家基金委也列出专项基金资助网格计算。

网格是借鉴电力网的概念出来的,网格的最终目的是希望用户在使用网格的计算能力时,就如同现在使用电力一样方便简单。

二、网格计算的应用

(一)分布式超级计算

网格计算可以把分布式的超级计算机集中起来,协同解决复杂大规模的问题。是大量的闲置计算机资源得到有效的组织,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省了大量的重复投资,使用户的需求能够得到及时满足。

(二)高吞吐率计算机

网络技术能够十分有效地提高计算的吞吐率,它利用CPU周期窃取技术,将大量闲置计算机的计算资源集中起来,提供给对时间不太敏感的问题,作为计算资源的重要来源。

(三)数据密集型计算

数据密集型计算的问题求解通常同时产生很大的通讯和计算需求,需要网格能力才可以解决。网格已经在药物分子设计、计算力学、计算材料、电子学、生物学、核物理反映、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四)给予更广泛信息共享的人与人交互

网格的出现更急突破了人与人之间地理界线的限制,使得科技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更加的方便,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智慧共享。

(五)更广泛的资源贸易

随着大型机性能的提高和微机的更加普及,其资源的闲置问题越来越突出,网络技术可以有效地组织这些闲置资源,使得有大量的计算需求用户能够获得这些资源,而资源提供者的应用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干扰。

三、网格计算应用的优点

(一)网络中所有的服务都基于这些接口的实现,就可以很容易的构造出具有层次结构的、更高级别的服务,这些服务可以跨越不同的抽象层次,以一种统一的方式来看待。

(二)虚拟化也使得多个逻辑资源应射到相同的物理资源上成为可能,在对服务进行组合时不必考虑具体的实现,可以以低层资源组成为基础,在虚拟组织中进行货源管理。

四、网格的分类

网格是指把整个整合成一台巨大的超级计算机,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的全面共享,其规模可以大到某个州,小到企事业单位、局域网、甚至家庭和个人。

目前,在复杂科学计算领域中仍然以超级计算机作为主宰,但是由于其造价极高,通常只被用于航空航天、气象等国家级部门。网格计算作为一种新型计算模式,其低廉的造价和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备受青睐。

第4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压路机,机电液一体化,技术,应用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世界上有实力的压实设备公司看好国内大市场,给国内同行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免费论文,机电液一体化。。美国英格索兰公司在无锡建厂、美国卡特被勒公司在徐州建厂,3-5年内国外产品或独资公司生产的压实机械产品会占 30%以上,外资企业不仅引人硬件技术,还引进了软件技术和管理技术。众所周知,高科技带来高利润,机械产品的升级换代是市场选择企业的根本。免费论文,机电液一体化。。

1国外压路机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1.1德国 BOMAG公司的自动压实控制系统

新型智能可变振幅的Variomatic振动压路机以两个相对旋转的偏心轴来振动压实轮,双轴布置使振动力的大小和方向可根据轮子在被压物料上振动加速度的变化,通过液压系统修正两轴之间的角度,用电子控制自动地完成从垂直到水平方向的无级变化,而装在轮上的加速度表则连续不断地反映物料硬度随压实进程的变化。免费论文,机电液一体化。。从加速度表上测得的数据被输送到压路机上的计算机里,并可存人软、硬盘中,计算机可将这些数据与预先存储在机内的数据(大量压路机在长期改进过程中累积起来的经验数据)相比较。当结果达到预定值时计算机发出指令,通过改变两根轴的相对角度来改变振动方向和有效振幅,对压实力进行优化,既简化司机操作又改善压实均匀度。

1.2适压 Superpaye超级路面的压买系统

根据 Superpaye超级路面技术规定要使用粗颗粒骨料和低含量沥青,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增强路面承载力,工艺要求为躲过“温度敏感区”而进行高温压实。 Hamm公司的IQ2系统不但记录和显示压实状况,还可自动调校振频、振幅和行驶速度,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理想的压实效果。

1.3用电子技术实现关键参数的实时监控

在关键部位设置传感器对压路机上的发动机燃油。冷却、、充电系统及行走、振动。转向系统等的温度、压力、流量诸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借助看门狗电路和电脑监控分析进行异常报警;利用微电脑控制器对整机上的开关、继电器、电磁阀进行检测、诊断并分析出故障代码,维修人员利用监控器读取故障码,便于快速排除故障。

1.4以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为界面的新功能开发

国外广泛利用该技术建立了自动驾驶作业系统;德国宝马公司推出自动滑转控制系统,压路机可爬68%的陡坡;通过操作显示灯、提示灯和电器开关互锁来防止误操作;通过操作座椅上的开关在压路机行驶过程中进行牵引与行驶液压回路的转换。

2国内压路机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现状

国内压路机厂家在这方面也有了一定的进展,如湖南江麓机械厂开发的W1102DZ振动压路机具有自动驾驶作业系统,许多压路机也都设置了声光报警系统。尽管对关键参数实施了监控,而且控制方式独特、自成体系,安装维护简单直观,抗干扰能力强,但由于线束多,各功能单元之间的复合控制难以实现,传感器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随着监控信息量的加大,警报灯、仪表布置困难,其它自动控制的功能扩充困难。

3主要技术问题和解决方法

国产压路机存在着可靠性、耐用度差,监测手段落后的问题,作业质量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压实控制技术智能化程度低,操作舒适性差,当前筑路机械技术难点集中在控制与操纵系统的改进上。

我们可以通过引人具有良好控制性能和信息处理能力的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电液传感技术,从机械和液压两个方面来解决其控制问题。在传统的负荷传感和极限功率调节系统中引进电子传感元件和执行回路,使液压系统的调节品质和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即把系统的逻辑功能由电子装置承担;把能量转换、功率流切换和主系统过载保护(安全阀)由液压、气动装置承担;通过引人比例阀。PLC可编程控制和数据总线技术以及采用廉价而可靠的高速电磁阔而构成低成本的闭环控制系统;同时依靠电子元件反馈相应的参数值,建立完善的在线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分析功能。免费论文,机电液一体化。。

4目前应抓的工作

机电液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首先要解决观念更新问题,过分强调低成本竞争会把企业带人死胡同。诚然机械产品元件越少其可靠性会越高,但这种可靠性丧失了产品的多功能开发。国外正是看到了故障的必然性才会借助机电液一体化技术来防止故障、迅速发现并解决故障,同时也正是由于电子元件质优价廉,才使该项技术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和开发。免费论文,机电液一体化。。

其次要合理利用该技术则离不了引进、吸收和开发。如英格索兰、卡特彼勒两公司选用配置瑞土专业电子仪器制造商Geodynamik公司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和控制系统,用于连续压实控制(CCC)的压实数据系统(CDS)以及用于处理CCC的PC软件程序。对于这些无力开发的技术要用有限的资金去引进,在消化和吸收之后国内科研部门应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利益共享。

成熟技术可以直接嫁接。目前国内全液压压路机广泛采用进日的发动机、行走和振动泵及马达。国内合资和独资公司生产的挖掘机,其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发动机转速、停车等自动控制,而广泛采用的液压泵(如美国萨奥90系列泵)本身配有转速、压力等传感器接口。免费论文,机电液一体化。。萨奥为德国宝马公司H型振动压路机配备的自动滑转控制系统,其爬坡能力高达68%。德国力土乐公司提供相应的可编程控制器,它不像大型矿用设备复杂且响应慢。这些都可以通过借船出海,作为协作配套厂家可直接利用该项技术。

5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用户需求的日趋主题化、个性化和多样化,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和功能的多样性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利润和生存。跨国公司为降低成本,实施制造本地化及采购全球化战略,使制造业竞争日趋激烈。为此企业应充分利用以计算机。数控技术为代表的电子技术,提高机械产品的智能化水平,占领市场,让用户满意。

参考文献:

[1]《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焦生杰等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11-01

[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与应用》舒志兵等主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01-01

[3]《液压与气压传动》宋新萍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4月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系列•先进液压传动技术概论》李松晶阮健弓永军编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03-01

第5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非易失性存储;忆阻器;锂电池;超级电容;NVDIMM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2-0229-03

1 背景介绍

各种规模的企业都在经历着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互联网、电子邮件、各种应用软件的出现,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导致了数据量呈现出了巨大的增长态势。据IDC 2002年10月的保守估计,数据每年大约增加80%,数据正日益成为公司的实际资产之一,因而对于任何组织来说,丢失数据都会带来严重后果。丢失数据可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对身处中小企业(SMB)市场的组织更是如此。在中小企业市场中,企业的存亡可能就取决于其从灾难中恢复的能力。

在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虚拟化技术作为云的核心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创新。与此同时,作为云服务运行的底层载体,虚拟机的数据安全与完整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虚拟机实质为软件模拟的具有完整硬件系统功能的、运行在一个完全隔离环境中的完整计算机系统,也就意味着虚拟机的所有运行状态都在内存中。如何解决系统异常掉电情况下虚拟机内存数据的保护,并且能够使其在系统恢复正常运行后继续之前的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 锂电池在非易失性存储系统中的应用

2.1 锂电池的优点

锂电池具有高存储能量密度、额定电压高的优点[1]。能量密度大约是铅酸电池的6~7倍,更能满足较长时间的备电要求,锂电池的端电压大小一般为3.6V,便于组成电池电源组。锂电池自放电率很低,高低温适应性强。常温下以开路形式存放30天后,其容量仍然高于额定容量的85%,可以在-20℃到+60℃的环境下使用,高温放电特性优于其他各类电池[2]。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长,可达到6年以上,可安全快速充放电,安全性高[3-4]。此外锂电池是一种洁净的“绿色”化学能源,无污染,无记忆效应,体积小、重量轻[5]。

2.2 锂电池在存储系统中的应用

业界厂商通过锂电池在断电情况下保护内存中的数据72小时不丢失,为消除时间限制,各大厂商又推出锂电池+闪存芯片的技术,如图1所示:

在断电的情况下,锂电池提供电量,将内存中的数据写入到闪存芯片中,这样有效保护内存中的数据。

2.3 锂电池的缺点及局限性

锂电池存在安全性差,使用条件有限制,生产要求条件高,不能大电流放电,工作电压变化较大,必须在电池设置保护电路防止其过度充放电,成本高的缺点。

锂电池的充放电本身是一个化学反应,平均支持充放电在1000--1500次,据统计,业界保护内存数据安全的锂电池平均寿命大概1-2年而已,这无疑增加了维护的次数和成本。

3 NVDIMM在非易失性存储系统中的应用

3.1 超级电容的优点

超级电容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储能元件,主要是通过极化电解质来储能。它是一种电化学元件,但是在其储能的过程中并不发生化学反应,这个工程是可逆的。用于存储电荷的面积越大,分离出的电荷越密集,其电容量越大。

相对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的储能为物理过程,具有如下优点[6]:充电速度快,充电10秒~10分钟可达到其额定容量的95%以上;循环使用寿命长,深度充放电循环使用次数可达1~50万次;能量转换效率高,过程损失小,大电流能量循环效率≥90%;安全可靠、适用温度范围宽(-40℃~+70℃)、无污染。

3.2 存储器性能差异

由图2可以看出,主存储器和HDD硬盘存储器之间存在很大的性能差异,SSDs存储技术虽然缩小了差异,但是差异依然存在,而数据密集型的应用需要快速的访问存储设备。

来自Viking的Adrian Proctor表示,SSD的速度比HDD硬盘快,但却比DDR慢很多,此外DDR没有Flash的写入次数限制,耐久性是Flash的缺点所在。因此只有通过整合DRAM、Flash等主流记忆体,才能解决对持久性、符合成本效益的非易失性内存解决方案不断增长的需求。

3.3 NVDIMM的系统架构及在存储系统中的应用

非易失性内存(NVDIMM)是一项蓬勃发展的实用存储技术, 其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通过整合DRAM、Flash、智能系统控制器以及超级电容模块,NVDIMM可以提供一个高度稳定的存储子系统。它既保留了最快DRAM的低延迟和无读写次数限制特性,又获得了Flash的数据长期保存特性。而采取超级电容作为供电设备,则避免了电池的环境污染,充电时间长,价格昂贵等缺点。NVDIMM的设计使其可以轻松插入符合行业标准的服务器和存储平台的DIMM插槽,则无需在主板中为其留取安放位置,可以轻松扩展现有装置的性能。

NVDIMM通过与超级电容的有效结合,最终达到非易失性复合记忆的目标,它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厂家关注和投入其中。系统正常运行时,超级内存表现为普通DRAM,但在掉电时,由超级电容供电数秒,NVDIMM能迅速将内存数据转移到闪存中。当电力恢复后,NVDIMM能快速还原数据,系统瞬间恢复至掉电前的工作状态继续工作,从而达到了掉电保护的目的。

4 新型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忆阻器

4.1 传统存储器的缺陷及新型存储技术的发展

随着微电子技术与工艺遵循摩尔定律的高速发展,传统的基于电荷存储的存储器,如SRAM、DRAM和FLASH,其主流存储技术均采用90nm的晶体管进行构建,而当前CPU的尺寸已经达到35nm,基于晶体管工艺的微电子技术已经遇到了技术瓶颈,因而急需寻找一种器件来代替晶体管。为了解决这一技术瓶颈,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利用铁电荷电容,基于铁电材料的高介电常数和电极化特征进行构建的铁电存储器(FeRAM)[7];通过控制铁磁体中的电子旋转方向来达到改变读取电流大小,从而使其具有存储记忆功能的磁阻存储器(MRAM)[8-9];利用硫族化合物在晶态和非晶态两种状态下导电特性差异进行存储数据的相变存储器(PCRAM)。然而FeRAM当读写周期到达某个阈值后将失去耐久性,以及成品率、存储性能及可靠性问题限制了其发展,MRAM的磁阻过于微弱,两种状态下磁阻的只有30%-40%的差异,要识别这种差异还是有一定的技术难度,PCRAM的写速度相对于读速度具有较大的速度差异,稳定性与CMOS兼容性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限制了其商业化发展[10-11]。

4.2 阻变存储器(RRAM)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RRAM,又称为忆阻器,为制造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模拟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方式铺平了道路。RRAM由两个金属电极夹一个薄介电层组成,在正常状态下它是绝缘体,它以纳米器件加工技术为基础,是一种有记忆功能的非线性电阻,如果把低电阻定义为0, 高电阻定义为1, 则根据其阻值就可以实现数据存储的功能,并且由于忆阻器在能耗与尺寸方面的优势,其有望实现信息存储与处理能力上的突破。1971年 ,蔡少棠从逻辑和公理的观点指出,自然界应该还存在一个电路元件,代表了磁通量与电荷的关系[12],该器件可以“记住”两端电压的改变从而改变电流的大小;HP在2008年5月1日的《自然》期刊上对其进行了证实;2009年4月,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了一种纳米级的忆阻器芯片,可以存储1K比特的信息;2012年比勒菲尔德大学托马斯博士制造了一种具有学习功能的忆阻器。国内忆阻器的研究相对较少,其大多数研究还处于“探索式”阶段,并没有真正层面上的物理实现。2009年,科技部启动了国际合作项目“忆阻器材料及其原型器件”;2009年3月,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的《电子器件快报》杂志发表了成都电子科技大学陈怡然博士及其同事的文章,阐述了三种基于纳米电子自旋效应的磁性忆阻器的模型。华中科技大学历经四年研究,已经能够制备出纳米级性能稳定的忆阻器原型器件。

4.3 忆阻器的原理及优点

每个忆阻器有一个底部的导线与器件的一边接触,一个顶部的导线与另一边接触。忆阻器是一个由两个金属电极夹着的氧化钛层构成的双端,双层交叉开关结构的半导体。其中一层氧化钛掺杂了氧空位,成为一个半导体;相邻的一层不掺杂任何东西,让其保持绝缘体的自然属性,通过检测交叉开关两端电极的阻性,就能判断RRAM的“开”或者“关”状态[13],如图4所示;

忆阻器的主要优势在于其阻抗变化的非易失性,直至对它施加了一个相反方向的电压,使氧空位动回掺杂层,其关键在于氧空位改变了氧化金属的接触面特性。HP的研究人员经过大量的实验证实忆阻器阻抗的变化不是由于金属的体积变化,而是由于氧空位改变了金属-氧化层接触面的电子势垒。不过,惠普无法找到可靠的材料作为RRAM的夹层,尽管公司尝试用各种非易失性存储器材料做了好几年的试验。惠普曾用有机分子作为存储组件,但有机材料对高温的敏感性迫使惠普开始在无机领域寻找稳定的非易失性材料。后来惠普使用了相对稳定的无机材料如二氧化钛,才真正找到了利用阻性随机访问存储器超越闪存和其他替代性存储器技术的正确方法。

忆阻器(RRAM)除了其独特的“记忆”功能外,有两大特性使其被业界广泛看好。一是其具有更短的存储访问时间,更快的读写速度,其整合了闪存和DRAM的部分特性;二是其存储单元小和制造工业可以升级,忆阻器的尺寸可以做到几个纳米,很有可能将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带入到下一个十年,而且其可以与CMOS技术相兼容等优势,是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14-16]。

5 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非易失性存储的三种实现方式。忆阻器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源电子元件,以其尺寸小、结构简单、功耗低、非易失性、读写速度快且与CMOS兼容等优点被认为能够替代传统的电荷存储器件。作为第四种基本电路单元,忆阻器在数据存储和断电保护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可以极大促进技术发展以及相应的应用开发。目前来看,忆阻器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三方面,机理方面,以及材料、电极对器件性能的影响。针对机理方面,是材料本质效应还是由于缺陷运动引起至今仍未达成共识;材料方面,RRAM的阻变特性是由于其化学成分还是由于其微观结构决定的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电极方面,电极材料热导率和电导率对阻变特性的影响也是未来研究中需要回答的问题。此外,理论研究、实验制备和测试优化仍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进行,RRAM的可靠性、低噪声,也是不能回避的问题[17]。忆阻器的一个单元可以存储多位,这对未来的大规模商用也具有很大的价值。

随着研究的持续进行,其阻变机理将被提出,可靠性,噪声发面将得到很大的改善,多位存储将很大程度降低其成本,有望使忆阻器延续摩尔定律的发展,解决微电子领域的发展瓶颈,提高机器的运行效率,为非易失性存储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参考文献:

[1] 吴非. 锂离子电池硅负极材料的碳/银修饰[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1.

[2] 郑杭波. 新型电动汽车锂电池管理系统研究与实现[D]. 北京: 清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3] 邹杰.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的固向合成及改性研究[D]. 兰州: 兰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4] 林俊. 串联动力蓄电池均衡充电技术的研究[D]. 杭州: 浙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0.

[5] 吴宇平, 万春荣, 姜长印. 锂离子电池[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6] 章颖怡. 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J]. 宁波化工, 2015(3).

[7] Scott J F, de Argujo C A P.Ferroelectric memories[J]. Science, 1989, 246(4936): 1400.

[8] Zhu J G, Zheng Y, Prinz G A. Ultrahigh density vertical magneto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 (invited)[J]. J. Appl. Phys., 2000, 87(9): 6668.

[9] Tehrani S, Engel B, Slaughter J M,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magnetic tunnel junction MRAM[J]. IEEE Trans. Magn. , 2000, 36(5): 2752.

[10] Meijer G I.Who wins the nonvolatile memory race[J]. Science, 2008, 319(5870): 1625.

[11] Burr G W, Kurdi B N, Scott J C,et al. Overview of candidate device technologies for storageclass memory[J]. IBM J. Res. & Dev., 2008, 52(45): 449.

[12] Chua L O. Memristor- the missing circuit element[J]. IEEE Transaction on Circuit Theory. 1971, 18(5): 507-519

[13] Waser R, Dittmann R, Staikov G, Szot K. Redox-based resistive switching memories-nanoionic mechanisms,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J]. Adv. Mater., 2009, 21(25-26): 2632.

[14] Shima H, Tamai Y. Oxide nanolayer improving RRAM operational performance[J]. Microelectronics Journal. 2009, 40(3): 628-632

[15] Nardi F, lelminil D, Cagli C,et al. Control of filament size and reduction of reset current below 10uA in NiO resistance switching memories[M]. Solid-State Electroncis, In Press, Available online 28 December, 2010.

第6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开放存取文献,文档文献资源;互联网

一、OA概述

OA全称为Open Access,简称OA,一般被翻译为“开放存取”,是一种在科学领域学术信息免费共享的理念与出版机制。简而言之,“开放存取”就是使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免费、无限制地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类文献,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复制、传递、打印、检索以及获取在线全文信息,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从而实现科技文献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传播。学术信息的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共享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对于促进利用互联网进行科学交流与出版,提高科学研究的劳动生产率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对世界各国平等、有效地利用人类的科技文化和科技成果具有重要意义。OA文献资源有图书、期刊、报纸、论文、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专利、音视频、文档等多种类型。

随着2008年10月14日被确定为世界第一个“开放存取日”,有27个国家的120所大学参与庆祝。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2009年4月2日报道,瑞典隆德大学通过了2009年度预算,拟投入150万瑞典克朗(约合19万美元)用作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费,以鼓励并帮助开放存取期刊的出版。这是目前为止一所大学在支持OA期刊出版上投入数目最大的基金之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签署开放存取的《柏林宣言》为标志,表明中国科学界和科研资助机构支持开放获取的立场和决心,免费获取与使用互联网学术文献信息资源的OA运动正在我国多种文献类型领域逐渐展开。为此,本文对如何开发利用互联网OA文档文献资源进行探讨。

二、我国OA文档文献资源简介

1,综合OA文档文献

(1)“豆丁网”。该网站是文档、分享与销售平台,其文档与分享的理念与开放存取的理念是相通的。豆丁网希望让各类文档通过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从而终结原来只能通过单一出版物进行传播的时代,使用户自由地分享各种文件格式的文档。网站目前共收录OA文档文献13大类200多万件,分类内容包括小说、经管励志、办公工具、明星娱乐、汽车、体育、生活时尚、计算机、法律、教育考试、科技、艺术、社科,每类中均提供其2级分类内容。文档格式目前提供5种:doc、xls、pdf、1313t、txt。文档类型包括图书、论文、报告、文件、数据、图片、表格、标准、专利、学位论文、课件等。用户需要免费注册、登录使用。每件文档提供:题名、图片、页数、内容简介、浏览、收益、购买、下载、评论、收藏、来源、时间等信息。其“高级搜索”可通过文档名称、标签、文档分类、文档格式、时间进行检索。并可按相关程度、浏览量、时间、支持度排序。

(2)超级资料库。该网站目前共收录OA文档文献11万多件,免费注册、登录即可利用。文档格式有8种:doc、ppt、13dr、eke、pps、rar、him、xls。专业分类内容为: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培训资料、财税管理、企业管理、生产管理、企业战略等几十种。行业分类内容为:饮食酒料、房地产、日化用品、零售、汽车、医疗药品、电信、服装、保险、媒体广告、旅游、钢铁、酒店、超市连锁、烟草、石化、家电、物业装修、行业报告、电子、美容、工程建筑、软件、其他。

(3)中国文档网。该网站目前共收录OA文档文献22大类310小类52000件。22大类内容如,行业资料、企业管理、年度计划、行政管理、财税管理、经营管理、质量体系、市场营销等。压缩文档的解压缩密码为该网站的网址“省略”。每件文档资源提供的信息有:文档题名、软件(将所有文档按软件对待)大小、软件语言、软件类别、运行环境、授权方式、软件等级、整理时间、相关链接、下载次数、贴心提示、内容简介、下载地址。

(4)中国文档在线。该网站目前共收录OA文档文献14大类33960件。22大类内容为:程序开发、web开发、网络技术、编程语言及开发环境、平面设计、操作系统应用、数据库技术等。

2,专业类OA文档文献资源

(1)电力文档网。该网站目前共收录电力类OA文档文献10类3710件。分类内容为:设备、技术、安全、营销、范文、工具、标规、百问百查、管理、培训。用户不需要注册即可下载利用该网站的0 A文档文献资源。

第7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选修课;教学方式;知识结构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0―0134-02

一、高中化学选修课开发与设置的方向

中学的课程设置模式可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学校的必修课程通常是国家的统一课程,但这些并不能满足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所以学校应开设校本课程作为选修课程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选修课是必修课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对于培养学生探求科技知识的兴趣、开阔眼界、拓宽知识面都具有现实的作用。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为了更好地尊重和满足学校及其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而兴起的有计划的教育变革,所以每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和内容都具独特性。开发选修课的操作步骤主要应该包括大步骤:①成立组织,成立学校课程委员会;②现状分析,进行需求评估、问题反思,资源调查;③目标制定,明确办学思路、确立课程的顶层设计;④方案编制,选择课程教材与组织形式;⑤解释与实施,强化特色意识,营造条件与氛围统筹教育资源;⑥评价与修订,设计监控和交流系统、准备评价方案、追踪实施效果、收集反馈意见、修订课程与课程开发方案。

二、选修课的教学策略

1.自主探究式教学。对于一些拓展类选修课,由于知识可有能延伸到大学,适合知识水平较高的学生,这类知识教学可采用该方式,具体教学流程如下:

案例1:课本实验探究,电解氯化铜溶液阴极区异常实验现象的探讨。在电解氯化铜溶液时,发现了2个异常:在碳棒下端边缘析出“铜”,其他部位没有明显的物质析出附着;碳棒上有红色和白色2种颜色的“铜”析出。

教学过程:①分小组做电解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观察异常现象。②小组讨论观察到的异常现象。③小组讨论并去查阅资料,并在教师引导下去设计实验,去证实猜测的结果。④最后得出结论,并写出小报告。

2.自主阅读式。教师提供学习材料,学生自习一定时间,然后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再讨论交流,这种方式主要是培训学生的自学能力。

案例2:提供材料。美国弗吉尼亚共同体大学物理学教授施夫・汉纳等人在最近一期的《科学》杂志上发表报告披露,他们成功地发现了由13个铝原子组成的“超级原子”,并将这个“超级原子”命名为Al13,Al是铝的符号,13表示它具有13个普通铝原子。

首先,在实验室中将金属铝制成蒸气,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由多个铝原子组成的极其微小的球,他们发现由13个铝原子组成的小球最稳定。然后,他们使用质谱仪从铝蒸气中过滤出这些Al13 “超级原子”,让它们与呈链形的碘分子发生化学反应。结果发现Al13 “超级原子”取代了碘分子中的一个碘原子的位置,其他碘原子也“悬挂”在Al13“超级原子”上,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新的碘铝化合物,在该碘铝化合物中Al13“超级原子”显示了类似碘原子的性质。

由于现有的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没有包含这样的“超级原子”,Al13“超级原子”的发现势必导致元素周期表进一步扩大。发现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Al13“超级原子”与碘形成的化合物,既有金属(铝)的性质,也有非金属(碘)的性质。因此,人们可以根据扩大了的元素周期表“按图索骥”,寻找特定的新物质。施夫・汉纳教授说,“在人造物质中使用Al13来代替碘,可以研制出导电性能更好的导体,而且Al13还能产生不氧化的铝的颗粒,用做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可以解决现在使用铝做燃料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因为铝燃烧而出现的难题。”这一发现将在宇宙飞行中获得很大的应用。

三、选修课的教学评价

在一定阶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评价不只是测验一种形式,不只是测验学生的知识水平,还要对学生的整体能力进行测试,以检验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评价有很多好处,可以激励学生的进取心,培养自信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新课改关于评价作了这样的规定:评价以科学、合理作为关键;公平、公正作为原则;换位思考,认识学生的差异(层次差异);倾听学生的诉说;注重学生自我评价及班级的集体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最高目标。对评价机制进行反思,要找出它的不足之处,加以弥补,寻找更加科学的机制。评价原则:过程评价重于结果评价的原则;态度、能力、个体发展评价重于知识、技能的评价原则;学生自我评价重于教师评价的原则;实行开放性评价,重视实践经验共同分享的原则;活动结果不论分,只评价进步与不足的原则。评价方法:转“量化评价”为“质性评价”,采用“档案袋评定”和“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苏格拉底式研讨评定是把学生在“班级参与”和“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作为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一部分。档案袋评定就是收集学生在化学选修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作品集(调查报告、实验方案、论文或评论、课堂表现的录音或录象、小实验或小制作的成果、实验记录或日记、最佳原创方案等),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定其学习质量的依据的评价方法。

选修课程开发是一项有意义的但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如何搞好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是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课题,教师要以此为切入点,实现化学课程的现代化和化学教师的专业化。作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必须认识到校本课程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实践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改、补充和完善。但只要牢固树立科学、绿色、人文的教育理念,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坚持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在课程改革中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8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1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概述

1.1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是按客观经济规律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控制、协调的系统管理活动。从性质上看,项目管理是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微观基础,其性质属投资管理范畴;从内容上看,它是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管理,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即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管理,任何一个项目的建设都需要这个过程,它是分阶段进行的。

工程项目管理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建设方的项目管理、承包商的项目管理、咨询方的项目管理等,本文只讨论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模式问题。

1.2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内涵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是指将管理的对象作为一个系统,通过一定的组织和管理方式,使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确保其目标的实现。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选用应符合我国市场经济的规律和国际惯例,并能促进基本建设事业的发展。工程项目参与方都有自己的项目管理方式,但影响工程项目进展和效益的主要是业主方的项目管理方式。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与项目建设目标能否实现、与项目建成后的运行能否取得既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直接相关。

2现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评析

2.1直线型模式

在直线型模式里,总承包商一般仅对分包商接工程总造价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分包商一般是以总承包商的某个“项目部”的名义进行施工和对外活动,但这个“项目部”实际上是独立于总包商的,这种模式下分包商一般都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总承包商对分包商除了收取管理费外,不参与分包商的经营活动,对分包商的管理相对处于失控的状态。本论文由帕斯直线型模式的优势是:对总包商而言,这样的模式几乎不存在管理成本和费用,同时又能增加企业业绩和产值;对分包商而言,也不存在约束行为的指令源,对项目的实施和事件的处置拥有绝对的处置权且不存在其他的管理费用摊派。

直线型模式的劣势是:对总包商而言,由于不直接管理,分包商的素质参差不齐。按现行法律法规,总包商对分包商承担连带法律责任。因而存在巨大的管理风险;对分包商而言,对本身技术力量的估计往往不一定准确,缺乏技术力量和管理的支持,同样可能带来相当大的管理风险。

2.2矩阵型模式

在矩阵型模式里,分包商与总包商都以法人的地位签署分包合同,合同的法律地位自然。由公司的发包职能部门选择合适的分包商承揽总包项目的分包工程,签定分包合同,其工程施工交由项目部管理执行。在矩阵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里,总承包商和项目部对分包商都负有管理权限,指令的执行需要两个指令源的认同。帕斯

矩阵型模式的优势是:总包商掌握着较项目更为广泛的信息渠道,总包商的采购发包管理更为规范和程序化,又有能与承包商建立长久合作关系的优势。总包商集中管理发包,能够在市场中找到更有价值的(性价比最佳)分包价格,有利于总包商对项目成本的宏观控制;对于分包商而言,由于有两个指令源的控制,管理风险较小,同时,借助总包商的资源和力量,能够提供稳定的业务来源和培养起相对固定的施工班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矩阵型模式的劣势是:总包商的项目管理部门在中,存在一些信息不明,形成“难管”局面。同时,管理路径过长,有可能因为指令的时滞导致管理效率的低下和内耗过大。对分包商而言,指令源有两个甚至更多,这样同样导致执行力的减弱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缺乏能力。

2.3非对称矩阵型模式

在非对称矩阵型模式里,项目部根据项目需要。自行寻找和选择分包商,由公司授权项目与分包商签定分包合同,工程管理由分包商直接管理。这种方式效率高,发包便捷,更贴近实际,项目管理较为有力。总承包商只是做例行的管理,主要的管理权限由项目部管理,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在矩阵结构里,这种方式是以项目部为主导的,这样的矩阵是不对称的。非对称矩阵型模式的优势是:对总包商而言,这种方式效率高,发包便捷,更贴近实际,项目管理较为有力。可在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上,取得意想不到的效率和成绩,如融垫资、超范围施工等。同时,可以缩短管理路径。对分包商而言,指令源减少,同样有利于项目的实施和推进。

非对称矩阵型模式的劣势是:由于项目自身的局限性,不能找到最低价格实现成本探底,宏观上对成本控制不利,管理上一旦发生恶性的事件,互相推委,出现失控局面。对分包商而言,指令源减少了,管理风险也增大了。

2.4复合矩阵型模式

复合矩阵型模式是公司发包与项目部发包相结合,对大中型的、复杂程度高的、合同额较大的分项由公司集中控制。小型的、简单的、合同额不大的采用项目部自行处理,公司审批认可的方式。

复合矩阵型模式的优势是:对总包商而言,这样既能便于宏观控制,又符合分包是项目分项工程的分包,能有利的调动项目团队的积极性。同时,实际上这种模式是对矩阵型模式和非对称矩阵型模式的一种整合,能够同时发挥两种模式的优点。

复合矩阵型模式的劣势是:这种模式是对矩阵型模式和非对称矩阵型模式的一种整合,具备两种模式的缺点。同时,由于分包商的上级指令源来自不同的位置,有可能导致交叉作业的分包商之间产生协调工作上的问题和矛盾。

3推行建筑工程项目责任制管理模式

鉴于以上四种模式的各自特征和优劣性,本文建议在选择实施各管理模式时,同时在建筑企业工程项目上实施项目责任制。建筑工程项目通常规模比较大、分项工程或单项工程多。涉及的工艺、技术、原材料也不断更新和进步,施工管理和合同管理难度大。在精干主体的基础上,还必须进一步减化生产关系,减少管理层次,变金字塔式的管理为扁平式管理。实施工程项目管理有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工程项目又有不同的管理重点,但必须毫不动摇的控制项目管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始终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它的落实与否,决定着项目管理的效果与成败。项目经理在授权范围内处理和协调甲乙方、总包与分包方、监理方、设计方以及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等各方面的关系,保证工程项目的协调有序按进度实施。超级秘书网

建筑企业内部要用完善的市场经济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有效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有效落实。有效灵活的组织体系是实现工程项目的四控制(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四管理(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生产要素管理),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建设工程项目承包公司对项目部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合同履行要求进行资源配置,下达生产计划和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以保证实现预期的项目管理目标。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逐步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整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并符合国际惯例的项目管理责任体系与规章制度约束体系。

第9篇:超级工程论文范文

2012年8月,美国经济发展局奖给布法罗大学349,565美元(约2,171,672元),用于在纽约西部10个县扶植培养创新精神,创造工作岗位和鼓励私人投资。联邦基金将用于创造一个创新中心,这是一个为期两年的项目,推动从纽约大学各个分校产生的发明和创新。目的是加速创新和发明商业化的渠道,把企业家和大学及社区的资源紧密联系起来。这一创新中心将会为企业家、商业和经济开发商提供一个合作和信息交流的平台,为企业提供新的商业信息,提供开发技术公司在早期阶段的领导能力训练,提供新产品开发的工艺流程,帮助解决中小企业的技术难题。

二、建立大量的多学科研究中心

UB建立有大量的研究中心和研究所,共有158个。这些研究中心主要侧重于协作、多学科的工作,覆盖了从建筑和新生媒介到国家安全和妇女的健康等广泛的研究领域。例如布法罗大学的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MCEER)是由来自整个美国许多学科和研究机构的多名研究人员和工业界的合作伙伴组成的科研团队。MCEER最初由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于1986年建立,作为第一个国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1998年,更名为多学科地震工程研究中心。MCEER的使命已经从最初侧重于研究地震工程到研究各种各样的自然或人为的灾害对于关键的基础设施、结构和社会的技术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MCEER通过一个多学科的、多种自然灾害研究,同教育和外界紧密联系的系统来完成研究工作。

三、制订长远和前瞻性的学校发展计划,强化优势学科

为了确保布法罗大学持续的繁荣和发展,保持长期的创新活力和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地位,学校董事会制订了UB2020计划。UB2020计划旨在提供学生最好的大学教育,提供社会(社区)最前沿的科研和医疗。其中计划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培养战略优势学科。其战略优势主要分布在如下的八个方面:(1)艺术和表演艺术;(2)公民参与公共政策;(3)文化和文本;(4)极端事件的减缓和应对;(5)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6)信息与计算技术;(7)集成纳米结构系统(INS);(8)生物系统和生物分子识别。每一个方面都设定达到世界一流的目标。如在集成纳米结构系统方面,倡导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的合作研究,做出能改变世界的发明和创新成果。集成纳米结构系统的研究人员们主要集中在下面六个主要的研究区域:(1)自旋电子学。用电子的自旋来储存、处理和传播信息,从而开发出一些以前不可能实现的电子仪器设备,使未来计算机的体积更小效率更高。(2)纳米电子技术。纳米电子技术侧重在创造纳米尺度的仪器和电路元件,克服现在微电子电路的不足,并实现这些仪器的包装。UB的研究人员正在设计和制造纳米尺度的电路、芯片和包装技术,未来的电器元件能够承受很高的电流密度和温度梯度,从而能够提供更快、更小、功能更加强大的计算机。(3)纳米医学。纳米医学的进展在UB包括新的微创诊断方法,药物和基因的目标(靶向)递送系统,促进光动力癌症治疗的方法,新的医学成像模式和实时药物疗效监测方法。这些研究向着临床实践的方向发展,最终能够提高病人的生命周期和生活质量。(4)传感器和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UB在传感器领域的工作包括神经元网络、模式分析、低功率光探测器和光源、新的分析物的识别技术。确定复杂化学模式作为各种疾病的标志,例如糖尿病和各种不同类型的癌症,最终能够实现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5)太阳能。UB研究人员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科技用于制造和组装无机纳米材料,用于创造造价低、更加经济有效的太能电池。研究活动包括在一个导电聚合物母体上基于无机纳米晶体组装纳米材料用于制造和测试完全混合无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工艺过程中所发生的光诱导表面电子转移反应的基本表征。(6)能量储存和转换。改进的能量储存对于许多新兴的技术从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到植入式医疗设备是非常关键的。UB的研究人员正在开发(研发)纳米材料并将它们应用到电池中,与现在的技术相比,新材料的应用能产生更高的功率体积比、更高的电流密度和更长的工作时间。这些微型电源对于许多传感器技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INS的研究人员来自整个的UB校园,并且和许多系(共约18个系)和研究中心(4个研究中心)一起工作,INS是纳米科学的焦点。并且INS拥有一套集中调配的仪器支持(支撑)纳米科学和相关的物理、工程和材料的研究工作,所有的仪器对于UB的工作人员和外部的用户是开放的,收取适度的成本回收费用。其中的设备有高分辨率投射电子显微镜装置、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设施、洁净室设施、电子束普光设备和原子力显微镜设备等。这些高精的尖端科研设备有力地推动了研究工作的进展。通过合作基金、研讨会和学术会议,INS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研究环境,已经获得了很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比如化学系教授SarbajitBanerjee被麻省理工技术评论(MITTechnologyRe-view)评为世界上35岁以下最优秀的发明家之一。他最有名的发明之一即是“智能玻璃”。这种玻璃具有夏天隔热,冬天透热的温度调节功能。

四、研究生课程设置

以美国布法罗大学的土木工程博士学位为例,分析一下课程设置和有关的要求。有如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完成研究生课程学习;(2)通过博士资格考试(书面考试和口试);(3)毕业论文答辩和评审。具体来讲,博士学位必须包括除了本科学位之外的72个学分,包括12到24个学分来自论文,至少18个学分来自课程学习。论文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必须能够对所学习的领域做出有意义的贡献。课程通常是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选定,但是必须包括在数学方面的两门课程和力学(流体力学或固体力学)方面的两门课程。在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既重视基础知识学习,同时注意学科交叉和最新知识进展的介绍。如开设有结构健康监测和无损测试、桥梁工程中的新兴技术、材料的力学行为,土木工程中的统计方法等课程。课程的设置为研究生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使研究生对最近的学科知识和技术有所了解,为他们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从事具有突破性的创新发明工作

2012年,布法罗大学评出了7项最令人震惊的发明。(1)自生长血管。研究者们开发了一种可以特别为病人产生部分血管的方法。当移植入病人体内的时候这些分段的血管能够产生几乎正常的血管。发明小组是由医学、化学和生物工程以及生物物理学等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2)超级细菌毁灭者。医学人员发明了能够给予平均抗生素超级强度的方法。采用一种在乳汁中的脂质蛋白质复合物,在单独使用时具有很小的抗菌能力。当与存在的抗生素结合的时候,即可具有很强的药物敏感性。(3)生物膜去除剂。布法罗大学的工程师和医学研究人员合作开发了一种能够除去医用金属植入物上的感染生物膜的电化学方法。(4)蛋白质疗法的纳米保护壳。蛋白质基的药物能够治疗多种疾病,但是人体的免疫系统经常把蛋白质作为侵入异物而进行攻击。UB的药物科学家们利用lipid-based纳米颗粒(分子)训练整个免疫系统来接收这些蛋白质治疗分子。(5)肿瘤抑制基因。许多癌细胞在它们的表面有碳水化合物结构(也叫CD176抗原),在肿瘤的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UB科学家们发现一种小鼠抗体对这种抗原非常有效。KateRit-tenhouse-Oslon(发明人)教授已经开始注册了一个公司(For-Robin)来开发这种抗体应用于人体内。(6)发明了用作控制癌症的microRNA。UB科学家发现了可以恢复的microRNA水平能够对抑制某种类型的癌症肿瘤的生长。(7)新的显像剂。UB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发了一系列的用于核磁共振的造影剂。这些智能的造影剂将来可能用于监视癌症治疗的整个过程,并且能够进一步决定具体的实施疗程(治疗措施)。这些新的发明成果对整个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六、总结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