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发展管理范文

社会发展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发展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发展管理

第1篇:社会发展管理范文

【关键词】施工管理;创新;必要性;策略

1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在市场化、经济化制度日趋完善的今天,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建筑施工行业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同时也产生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制度跟不上现代施工方式,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未能及时转变,项目管理与施工企业之间的权责不明确,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工序操作不严格,一线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的生产力迅速向前发展的同时,固守原有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式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的需要,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必须不断向前发展,必须探索出创新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方法,以适应现代化的生产力发展需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目前我国面临着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城市建设带来了大量的建筑施工工程,这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来说既是巨大的机遇也是不小的挑战,这意味着传统的以规模、资历、和雄厚资本而确立的市场份额将被重新洗牌,新时期下的建筑施工工程要求的不仅仅是规模、资历和财力,更为重要的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投标、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最终验收都有国家的标准规范施工单位、供货商、业主、监理、设计的行为,各家建筑施工企业的资质虽有高低之分,但施工工艺和生产工器具大多相同,唯一不同的就是管理,可以说,在当今的市场化、经济化的形势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的建筑工程施工的管理机制、管理水平。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只有对管理机制、管理模式不断创新、坚持改革、与时俱进,才会使项目施工单位构建自己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才能使企业适应现代建筑工程行业的市场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才能使企业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2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

工程施工管理理念理念的创新,需要进行管理机制的改革,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的优化,组织结构的调整,保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形成权责明确、有序运作、有效制衡的管理机制,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以项目管理为重点,强化过程控制,推进管理创新

对工程项目质量的提高要高度重,保证工程优质。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第一是注重法制观念的培养,强化员工创新意识。建筑企业单位要认真贯彻《建筑法》、《合同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质量标准、质量监察等一系列法规条例,依法办事、按标准执行,把工程质量控制放第一位;第二是应该在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和质量责任体系,强化全员责任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来确定创优目标和明确创优标准,编制创优计划,并对岗位创优和工序创优责任进行分解。要做到创新:

首先,要加强工程成本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对项目进行认真评估,加强建立健全工程项目部成本分析、成本责任、成本核算等一系列体系,使目标成本更加科学;二是对作业层的责任成本包干定额要加强管理控制,防止效益流失;三是优化施工方案要合理优化,降低物耗和非生产性支出。实现效益最大化;四是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提高设备的营运交通。优化配置的原则可以根据工程项目需要、施工周期,合同要求、增强机构设备的有效运营,合理配置项目机械设备等因素来制定。

其次,对资金管理,财务制度要加强管理。在工程施工整个过程中要实行财务会计委派制。根据资金管理制度,对工程项目部各个环节资金的进行预算编制,从而了解资金的流动和执行情况,对预算外资金的支出要严格限制;工程款的回收力度要加强,及时清理和处理工程项目部债权债务,力求做到竣工决算到位,工程款拨付到位;认真工程项目的跟踪审计和竣工审计,确保工程项目最终效益的事实可靠,并据此兑现项目承包合同。

再次,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抓好现场标准化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来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建立健全合理的安全责任体系,管理责任人需签订安全责任状。确保实现安全“零事故”。

(2)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培训教育,推进科技创新

管理应以人为本,对员工加强培训教育,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理念创新的保证。知识的更新是创新理念的基础,只有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才能推进管理工作良好的进行,因此施工企业要针对公司不同层次的员工有计划、分类别的进行培训,以加强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人员施工水平。

科技就是生产力,建立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发展技术优势,以求工程成本的降低,从而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科技的创新也是施工管理理念创新的途径,加大科技生产的投入,创造优质工程。

3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原则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是适应建筑工程行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创新可以随心所欲。创新必须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遵循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当前建筑施工行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经济的原则是有需求才有市场,市场经济的特征是动态多变,因此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为社会和企业本身创造经济效益,这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的“根”。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应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创新思想和创新理念融入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才能使创新有“魂”。

(3)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中,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熟悉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方式及时调整施工管理任务目标,同时应不断充实各级管理层,努力提高各级管理层的综合素养。

总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的一切近期目标都是使保证工程项目的施工安全和工程项目施工质量,努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远期目标是不断使管理模式适应当前生产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的生产力的需要。

4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策略

(1)要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首先应使企业高层管理者具有创新管理的理念,并重视施工管理的创新,充分意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的必要性和创新的原则,使企业整体重高层管理到项目经理、施工现场负责人甚至到一线施工工人都具备创新意识,把创新精神落到实处。

(2)制定符合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实际情况的创新方案,同时企业要有一定的远见,通过预计未来建筑工程施工行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预先制定创新方案,并有步骤地实施创新管理方法。

(3)坚持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体制创新。一般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都会在项目合同签订后组建项目部,应当将项目部公司化,建立起责任制度,明确项目部的责任和职责所在,使项目部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还应建立项目部的财政制度,提高项目部的资金运作效率和承担资金决策风险。

(4)技术创新和创新技术实施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关键。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合理采用新的施工设备、新工艺、新的施工组织方法,不断利用创新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冗余,减少损耗,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创造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5)建立倡导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的激励机制。要在企业内部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将创新思想和创新理念融入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鼓励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

5 结语

建筑施工管理根本就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在规定的工期内顺利完工。因此作为一个管理人员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具备创新的意识和理念,当然也包括施工人员,只有通过创新,合理的提高建筑生产力,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梁世连.工程项目管理北京[M].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7(1).

[2]向洪:《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2009(21)。

[3]马纯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7).

[4]丁士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2007(5).

第2篇:社会发展管理范文

【关键词】图书馆功能;创新管理;服务社会

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发智力资源。利用图书馆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科学实践,这是图书馆传统的传递科技信息功能的表现形式。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图书馆已成为以采用先进技术装备传递、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图书馆。图书馆将是信息高速公路的结点或信息源,如水如潮的信息在这里汇合、重组、编辑、传输,再以信息产品的形式把科技精华、新技术、新成果运用到经济建设和科研领域中去,使得图书馆在信息的编辑、组合、交流、传输、接收、选择等方面发挥了全方位的功效。

一、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所谓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和现有的条件下,对组织所拥有或所持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实现组织预期目标的过程。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图书馆管理就是将图书馆所拥有的各类图书资源在特定的管理理念下进行有规律的组织和控制,从而达到有效地为科学研究服务的目标的过程,图书馆管理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社会发展的需要。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图书馆是社会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社会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创建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习型社会的创建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我国的人力资源建设,提高我们的创新和竞争力,为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能够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2.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图书馆的价值取向始终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科学、技术、文化及思想道德为己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始终是图书馆追求的社会目标。图书馆在科技交流和信息传播中正是起着中心媒介作用,它是科技情报信息的吸收源;图书馆通过提供优质信息服务,扩大了知识与信息的直接和间接的交流,加速了科技情报信息的积累增殖,推进了现代化进程。如何适应社会赋予的角色,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二、图书馆管理内容的创新

1.管理观念的创新。观念创新重在运用现代的管理意识,解放思想,彻底改变那种以藏为主、重藏轻用的落后藏书格局。这是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前提,是创新得以成功的保证。图书馆管理创新是管理目标,要用推陈出新的创新观念来加强和改善图书馆的管理,对图书馆的业务管理、人力资源和文献资源体系进行重新整合,图书馆的管理理念渗透开放式的管理思路,改变过去“只管不理”的现状,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改变服务态度,拓展服务范围,使管理不仅有条不紊而且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

2.以人为本的管理创新。图书馆服务管理的优劣,服务质量的好坏,工作效率的高低都取决于整个图书馆人的整体素质和整体管理。因此,图书馆的管理创新重在对人的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体是组织实现业务创新的主要力量源头,因此加大对图书馆人员素质提高的措施,也就是对图书馆系统各类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的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的高低,团队的创新力量,才是真正决定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因素,同时也起着决定图书馆事业的前途的重要因素。提高现有管理工作人员的服务和创新意识,引进高素质的有创新理念和精神的人才,打造一支管理创新意识的团队,才能充分掌握和利用图书馆的现有文献资源,为读者服务、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发挥图书馆人的最大潜能,使管理与服务相互渗透,实现双赢。

三、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措施

1.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这里的“人”包含两个主体,一是管理工作者,二是读者。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是从思想上革新除弊,注重基层馆员的培养,形成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管理思维与服务意识一致化的良好人文环境。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中心,强调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竞争机制,将馆员价值的实现同促进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贯彻和落实联系起来,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从服务读者的角度出发,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在图书馆的各种管理活动中,树立以人为本、读者为本的管理理念,使不同层次的读者能够公平、自由、方便地利用和获取所需的文献信息,真正实现“图书馆是所有人都可以获取信息的场所”这一宗旨。因此,图书馆需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更好的传播这种服务理念,在服务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管理和服务氛围。

2.扩大网络信息量,发展电子书库,健全导航服务。信息时代的到来,迫使图书管理工作的网络覆盖变得尤为突出。引进先进的电子书库等网络资料和技术,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研究平台。如何更加便捷、快速、有效地利用这一平台,获取资料和信息,服务终端,成为图使馆创新的目的所在。建立健全导航服务,标识各类别图书在书库中的摆放位置和地点,使读者能及时地了解并掌握现有馆藏学科资源的基本情况。设立动态信息的交流反馈,实时了解读者需求的新动态,加大参考咨询服务的力度,积极从文献服务向知识服务演进,建立学科馆馆员制度,在专业方面,有针对性的提高图书馆服务的知识含量和资源管理水平。

四、结语

图书馆要构建现代高效的管理模式,应转变思想,即不断吸收新知识、新理念,用适应时展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图书馆的工作。图书馆创新管理的途径没有严格的框架,只我们应根据图书馆内外环境的变化做及时的调整,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以取得最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宋菲,刘英.对公共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的再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2):221-222

第3篇:社会发展管理范文

关键词:地名档案;信息管理;政策法规

随着全国地名事业的蓬勃发展,地名档案工作也随之建立和发展起来,它是一项新兴的重要工作。地名档案工作是整个地名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地名”这一多面体的信息集中载体,地名必须通过地名档案的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地名档案的整理工作就是把地名工作中形成的地名文件材料进行分类,组成保管单位以及地名档案的分类编目工作。过去,地名档案处于分散,混乱,不规范的状况,尤其是基层部门的地名档案资料不齐全,整理不科学,书写不规范的状态,这直接影响了整个地名档案材料的完整和地名档案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作用。根据当前实际与工作实践相结合,作者对如何做好地名档案管理工作,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提出以下观点,以与同行共商榷。

一、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改进地名档案管理

地名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地名管理的直接目的是达到国家地名标准化和译写规范化,进而实现地名国际标准化;最终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交往服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城乡建设的日新月异,新增地名和更改地名的数量不断增加,特别是城乡地名增长更快,随着城市空间的不断扩大,旧地名被新地名替代,如何迅速地将这些变化了的地名信息向社会提供服务,是地名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正抓紧新型农村建设,通过城市化和工业化,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城市率的提高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不久的将来,新疆城市人口将大量增加,城市建设面积也将不断扩大,这样就必然有一些新道路、巷、街道产生,因此对小城镇中的地名规划、命名更名和地名标志设置等方面必须进行系统的研究,尽快提出一些思路和方法。地名档案工作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地名信息系统。要树立服务意识,努力开发地名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一是要加强农村地区对标准地名使用的推广工作,以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公布和公开标准地名的申报程序,为标准地名的推广提供方便快捷的政策指引和服务指南。二是要加强对建设单位使用标准地名的宣传,做到建成一处,申报一处,不要漏报、错用、迟报或者不报。三是要加强对批准使用的标准地名的公布,方便企业和居民及时申报门牌。四是要及时对批准使用的标准地名树立路牌、交通指示牌、门牌等。不能产生有路无路牌,有户无门牌,有建筑物而无建筑物名称的现象。五是采取公众参与命名的方式,发动企业和群众征集路名、建筑物名称,提高企业和群众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了解标准地名的有关知识,提高对标准地名的认识。

三、完善机制,巩固成果。

具体要求为,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地名管理工作牵涉部门多,需要政府加强协调。包括政府和企业的协调,部门与部门的协调,部门与居民的协调等。根据地名管理的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成立地名管理委员会,加强对地名工作的宏观管理。因此我县恢复地名管理委员会是加强地名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二是要建立地名管理网络。主要是建立建设单位、地名义务督察、地名审批网络。三是完善政策的落实机制。加强对非标准地名的排查和对未命名的道路和建筑物的登记,扩大标准地名的推广和使用率。四是建立和健全培训机制和奖励机制。对地名工作人员,地名义务督察员进行业务培训,对成绩突出的地名义务督察员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据笔者所知,建立地名义务督察员制度,在国内应该属于首创,可以尝试运用。

四、提升品位、加强规划。

一是要明确加强地名规划的指导思想。随着我国一些地区和城市的实践和探索,地名规划的理论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地名规划应该以对现状地名的深入调研为基础,找出地名产生、衍化和使用的内在规律,有限度地理性地为未来地名的产生和衍化作出适当的指引。地名规划事涉城市形象,但不能把地名规划搞成新时代的“形象工程”。同时,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有关地名规划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内容要求也需要结合调研的成果进行认真整理,深入研究,明确指导思想和操作办法。二是要把握好规划要点。城市规划是保证地名规划实施的基础,但地名规划不需严格对应各层次的城市规划。根据对我县发展过程的分析判断,大约可以把握到: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形成主干路网和主要城市地区的地名规划,在分区规划层面形成市政路和社区地名规划,在详细规划层面形成市政支路和街坊地名规划,而大量的小区路、小巷名称可由社区内部组织命名方案,地名办审批。。三是在加强地名审美、文化品位的同时,注重地名的社会功用。地名规划研究的内容涉及到许多学科,包括城市美学、语言学、历史学、地理学、规划学、认知心理学等学科。一个城市的地名,应充分体现城市的历史地理、风俗习惯和人民的要求,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保持城市地名的实用性、独特性和多样性,形成体现城市内在气质和特点的地名体系。四是地名规划要注重对历史题材的挖掘 。在地名规划研究工作中,对现状名称及相关历史文化民俗典故的调研是重头戏。从文化遗产的高度去认识地名规划管理工作,地名的文化功能,是一种既有历史的深厚积淀,又为大众所用的、具有自身特点的文化现象,一个地方地名的形成与当地的民俗风情、自然地理、历史人文有密切联系。在城市化的建设过程中,需注重对历史地理信息的挖掘,应尽量保持地名的历史延续性,在满足地名美学要求和相关管理法规的情况下,不随意更改地名,尊重地名的历史名称。

五、进一步完善地名档案管理政策和法规

为做好地名管理工作,除了应掌握档案管理基本知识外,还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这是地名档案科学管理的依据和准绳。因此,要重视规章制度本身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也是地名档案工作客观规律的反映,有了科学的规章制度,才能达到科学管理档案的目的和要求。地名档案是一种专业性档案,除具有一般档案的共性外,还有它自己的独特个性,也是提高地名工作效率和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

多年来,我县广大地名干部依照《全国地名管理暂行办法》,《地名档案分类编码表》等政策、法规对地名调查,补查成果进行了分类,整理,归档,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整理归档的过程中,各市,县地名档案中大量的内容是地名调查和成果类,这是地名档案的核心。但是通过实践证明,还有些不足之处。

要做好地名管理工作,首先应有健全的政策法规。而法规又是贯彻国家方针、政策的保障。我们现有的政策法规,有的条条太粗,只是一个框架,不具体;有的规范还未制定;有的还不够完善,因此要抓紧这方面的工作。地名政策法规的制定,不仅要体现出当代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即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而且要体现出有利于地名自身的发展规律;体现出有利于国家的主权、民族尊严、人民团结、友好交往以及我国的历史、文化、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等各个方面的特点,任何超越现时和违背客观实际的法规,都是行不通的。

六、切实做好地名档案信息系统建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新时代的不断推进,电子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应用给档案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技术的普及,促使各级行政管理、计划、经济产业部门对地名信息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公安、旅游业等各个方面的需要,我们必须拓宽地名服务领域,进一步开发地名档案信息资源,使地名信息为社会服务。

根据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科学技术的条件,建立国家、省、地区、县市各级地名信息系统的条件已经具备。通过建立地名信息系统,可以把地名档案及时的运用数据处理、汉字信息处理、网络通讯、自动制图等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传入社会信息管理领域,不断促进地名信息处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第4篇:社会发展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专学生 管理工作

现在大部分中专学校的教师都反映中专学生难以管教。而且,中专学生在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多种影响和挑战时,显得束手无策。这就需要中专教师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同时具有较高的管理素质。俗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实践中我感到,只有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发挥好教师的奉献精神,并进行言传身教,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

一、中专学生的特点

由于中专学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因此中专学生的管理既不能与本科、大专学生相比,也不能与中小学生实施同样的管教方法,要针对其独特性,着重加强思想疏导。下面,我就是从整体出发对中专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

(一)学习特点

中专学生学习基础太薄弱。现在,人类进入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知识水平提高,也更加重视学习和学历。同时,随着高考扩招的逐步推进,考上大学不再是难事,因此成绩稍微好一点的学生,会选择进高中然后考取大学。如此导致了中专招上来的学生学习基础普遍薄弱,学生的文化素质也普遍很薄弱。

对于中专学生来说,多数从小学或者幼儿园开始学习成绩一直不好。中专学校学生在学业上的自卑感非常强烈,总是徘徊在后进生的行列。这些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由于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的引导,甚至还受到来自教师和社会各界的批评,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或者自卑心理,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后面的学习就成为了难题,也使得教师在教学中要想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得很难。很多学生之所以坐在教室里感到是一种束缚,是因为自己不想要来学校,或是不喜爱这个专业。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大多数中专生都是被家长逼迫才来学校的。因此,在这种心态和环境下,想要产生学习兴趣,提高成绩是很困难的。

(二)思想特点

大部分中专生都是十七八岁的青少年,他们的内心世界是极其复杂、飘忽不定的,经常处于矛盾中,并伴随有明显的不成熟性。由于成绩不好,大部分中专学生有自卑的倾向。他们是很情绪化的,会因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而欣喜若狂,也会因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而抑郁寡欢。作为青少年的中专学生,他们喜欢新奇事物,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喜欢激动人心的场面,在正确引导下,可以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也会因为不切实际的幻想,凭借一时冲动去干一些出格的事。现在社会网络发达,极易使人变得浮躁,迷失自我。而对于半幼稚、半成熟、半独立、半依赖、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中专生来说,他们更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二、如何做好管理工作

从以上特点分析看出,中专学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群体,更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数智力正常,身体发育也很正常,也有的具有自身特长。因此,教师要善于教育启发,培养中专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所以,教师只传授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善于利用学生的特点启发引导他们,以使他们成为高素质、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一)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人才的思路,以就业为导向

在中专教育中,教育家早就提出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口号。尤其是在2005年的全国中职教会议后,这种提法就更加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以就业为导向” 就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不是照本宣科地讲解课本。例如,在课程选择设置上,要立足于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提高。分配好文化课和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比例,加强技能训练课,以能力提高为导向,增设适合职业需要的课程,能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新理念、新观点、新方法、新技能。最后体现在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不断进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我们要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并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

此外,我们还必须改变职业学校只是针对学龄人口教育的观念,积极承担起企业员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素质提升的培训重任,使学校成为社会人员回炉接受再教育的终身学习场所,为广大学习者打开通向成功成才的大门。

(二)教师要多激励学生

要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做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教师必须以正面教育为主,尽量多表扬少批评。表扬应在集体会上,以树正气,激励学生积极奋发向上,同时给优秀学生一个全展现自我的舞台。例如,教师可以展开主题为“我成功,我快乐”之类的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从而提高自信心,产生要成功的动力。批评则尽可能在个别场合进行,低调处理,让学生有一个下台的阶梯和改正的机会,促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与检查自己,自觉改正错误。

(三)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

要学生做到自我管理,教师就要启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合理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如升学、就业、感情等,拿回自己对人生的主控权,而非一直受人左右影响地去摇摆自己的未来。

有着目标的引导,学生就会向着目标努力,就会养成一种习惯。习惯是一种恒常而无意识的行为倾向,反复地在某种行为上产生,是心理或个性中的一种固定的倾向。成功与失败,都源于你所养成的习惯。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说:“我们每个人都受到习惯的束缚,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和行为所形成的。”因此,只要能够掌握思想,养成正确的习惯,中专学生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做到。

作为中专教师,我们应积极分析和研究职业中专教育的特点,并在教育教学中善于思考,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从而在社会主义新形势下不断转变、完善传统的教学思路,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京琼,何培森.试论构建21世纪高校体育教学创新体系.体育科研,2001(3).

[2]陈琦.关于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创新的思考.体育学刊,2000(5).

第5篇:社会发展管理范文

【关键词】社会管理 共青团工作 青年工作 青年群众

当前,伴随着全新的社会发展形式,对于共青团发展来说,出现了诸多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不断出现的,因此,对于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社会管理长效机制和方式手段等方面来说,也应该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的动态调整和改革创新。

1.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共青团工作基本情况。

当下,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正在处于一种结构快速转型期和矛盾不断凸显的关键时期,因此,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也逐渐发展成为目前社会管理改革创新诸多环节中的重要焦点和主要难点问题。共青团主要职能就是组织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引导党的青年群众工作、服务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并且已经有着较为长时期经验积累。从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阵地建设来说,也隶属于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的重要创新和试验的场所。从共青团的主要职能和社会实践成功经验来看,必须进一步健全完善青年群众工作中如何参与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中权益保护和维护体系,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中的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管理服务的体系,上述这些工作的方面和体系应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共青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改革创新的关键领域。

2.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共青团工作重要意义。

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共青团工作,已经发展成为共青团组织发挥重要职能作用的途径和渠道之一。在当前的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创新的大背景之下,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管理长效机制具有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共青团广泛参与到社会管理创新和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过程的重要环节和重要职能之一。当前,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来说,已经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来说,共青团组织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根本原则,积极发挥共青团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责任和优良传统,进一步发挥共青团组织网络比较健全、联系社会青年更加广泛、共青团社会动员的能力很强等优势,努力把越来越多的青年紧紧的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共同参与到社会服务管理改革和创新的诸多环节。与此同时,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必须为青年提供更多优质的公共服务,促使共青团组织能够科学的协助地方政府参与到青年各项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过程之中。共青团组织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之中,早已经承担起了青年社会管理创新环节中的非政府组织的社会职能,能够充分发挥出共青团组织管理青年的社会管理职能。由于共青团组织拥有更加开放的特性,因此会促使共青团组织与广大的社会青年群体建立起更加和谐的自然的社会关系,其能够覆盖到的社会青年群体的比例也会越来越高,努力为共青团组织积极的参与到社会管理中的青年事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3.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的共青团工作创新路径。

一是调查研究路径。重点加强党的青年群众工作诸多关键问题的调查研究,始终坚持亲近青年的原则,以便于能够充分的了解青年的所思所想,努力克服共青团在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环节中的受到职能和权限的限制,最大限度的利用诸多的资源,在众多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中必须积极争取,积极的调动各职能部门和全社会各界的优质资源和强有力的力量。针对处于不同地理区域的党的青年群众工作和青年发展的现实状况,研究制订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分类服务青年的社会管理创新的章程和工作措施,最大限度的合理地科学的调配起社会的各类优质的资源。二是项目评估路径。对于已经实施的或者是正在实施的服务社会管理创新的诸多项目,建议采取监控分析、综合评价、及时反馈、正确处置等诸多手段和方式,及时解决党的青年群众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确保共青团参与社会管理工作能够始终做到有的放矢和有条不紊的推进。三是创新方式路径。积极的创新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方式方法和长效工作机制,努力的服务广大青年,努力的维护广大青年的切身利益。特别是在当前网络不断发展的社会环境和背景之下,广大青年的社会价值也逐渐呈现出追求多维的发展态势,青年的社会意识普遍开始逐渐增强,更加注重要求和追求个人的尊严、社会平等、追求个人自由等诸多方面的社会权利,与此同时,青年对于权利的诉求、所拥有的意识表达等方面与青年的行为方式存在一定的区别,已经发生了诸多的变化,因此,在采取传统的社会管理中行政化类型的组织方式和格局,已经难以充分的发挥出效能。这就需要共青团组织从加强组织领域、努力服务青年的角度出发,在社会管理创新方面实现突破。四是运行机制路径。共青团积极参与社会管理的创新实践,重点加强青年志愿者组织的优化、整合和提升,根据不同的青年志愿者的身心特征,有针对性的开展一系列的服务活动,努力维护好广大青年志愿者的利益。善于勇于利用和借助网络等新型媒体的信息平台,实施网格化和精细化社会管理,以信息化作为强有力的支撑体系,对服务青年活动进行分类指导和管理,进一步提升共青团参与青年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高效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发展处于双重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会相应的导致青年社会管理工作以及生存发展形态存在着诸多的类型和种类,而采取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来说,能够从本质上和根本上构建起共青团组织与广大社会青年之间桥梁和纽带,能够由原来的、传统的、单一的线性社会管理关系,逐渐向复合的、多样的、多向的、更加密切的社会管理关系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蒋惠敏.中国公共管理体系中的非政府公共组织―― 以共青团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探索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3).

[2] 陆士桢.共青团与政府青年政策与实务[N].中国青年报,2006―07―19.

[3] 王峰.关于共青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模式的思考[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第6篇:社会发展管理范文

【关键词】法治新闻;社会管理法治化;发展策略

一、法治新闻概述

当前,新闻界出现了“法制新闻”和“法治新闻”两词并存混用的局面。一般来说,“法制新闻”是指新近发生的具有受众及时知晓意义的法制信息。

作为一种专业性新闻,法制新闻是以1980年《中国法制报》的创刊为标志,伴随中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而蓬勃发展起来的。而对于“法治新闻”,虽然理论界至今还没有做出科学的界定,但通过对“法制”和“法治”的辨析,我们可以肯定,与法制新闻相比,法治新闻更注重对公平、正义等法治精神的宣传,更关注普通人的公民权利。如果我们采用法治新闻这个概念,则可以提醒新闻工作者时刻把“法治的价值追求”作为新闻写作的指导思想,从而拓宽报道题材,在新闻报道中将法律与社会大背景联系起来,尊重人的价值,表达人的呼声。通常来说,法治新闻具有以下三大方面的社会功能。

(一)正确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

在新闻实践中,法治新闻通常会陈述和描述法治事件或案例,以案说法,教育和引导民众以此为鉴,汲取法律的营养,增强法律意识和依法处事的能力。事实上,人们在阅读法治新闻时,并非纯粹消遣,往往会触动神经,进行思索,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引导自己合法地处理事务。

(二)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实现扶弱助困

社会上有不少弱势群体,当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少数强者侵害时,往往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新闻媒体要自觉关注这些弱势群体,除了协助和配合相关法律和社会职能部门为他们开展司法援助活动外,还要在新闻报道中注意听取他们的呼声和疾苦,通过各种相关的新闻援助活动,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三)抑恶扬善,弘扬社会正气

作为社会舆论公器的新闻媒体,报道打击犯罪的新闻,在字里行间传递社会和民众正义的共鸣,这会让读者在阅读后备受鼓舞,让犯罪分子和试图以身试法者在强大法律威慑面前望而却步。

二、社会管理法治化背景下的法治新闻

党的十报告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十六字方针中增加了“法治保障”。这意味着党的十明确了要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思路,并表明中央已将“社会管理法治化”作为我国法治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指引与基本方向。

社会管理创新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实现善治良政,达到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社会管理创新要求我们不断破解社会公正、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制度、保障性困扰和机制性束缚,实现“三个转变”,即:管理目标由“为民做主”向“人民民主”根本转变;管理主体由“政府大包大揽”向“多元社会主体协同治理”根本转变;管理方式由主要依靠政策管理向依法治理、综合施策根本转变。可见,实现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重要一环,为此,要全面推进我国社会管理法治化的进程。

在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既处于战略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大众传媒由平面媒体拓展到影视媒体、网络媒体,信息和意见随时被捕捉与放大;社会结构由单一党政系统发展到公权力系统、企业系统和公民社会系统并存。在面临这些变化和挑战时,有的地方政府在社会建设、管理、服务过程中,呈现重行政手段轻法治手段、重个人权威轻法治权威、重政策应用轻法治规则的现象。这些都严重阻碍了社会管理法治化的进程。因而,在全面推动社会管理法治化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加大法治宣传教育,最终形成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氛围,普遍提高社会管理法治化的水平。

但是,当前在社会管理实践中存在着一种错误的倾向,认为加强社会管理就是加大管理力度,主张采取严厉措施,严管重罚。这种倾向具有明显的“人治”色彩。从这一错误认识出发实施社会管理行为,不仅无法达到有效的社会管理,反而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而这种错误倾向的存在,充分表明在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此,应大力发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治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政府、社会组织以及公民个人在社会管理活动中的法治意识。通过提高法治意识,在全社会形成法治氛围,不仅能够减少乃至防止政府对社会生活的盲目干预,确保政府在社会管理中正确发挥作用,而且有利于形成社会组织、公民等社会主体自主管理的空间,规范各类社会主体的行为,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法治新闻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一种重要途径,在社会管理法治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促进法治新闻在社会管理法治化进程中的发展,通过法治新闻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使社会普遍形成法治氛围,民主法治理念深入人心,推进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各项制度体系建设,从而更好地为社会管理法治化服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三、法治新闻在社会管理法治化进程中的发展策略

通过前面对法治新闻所具有重大社会功能的描述,我们发现在社会管理法治化进程中,法治新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法治新闻将在社会管理法治化进程中得以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展开。

(一)法治新闻应因地、因时、因事制宜

如何在社会管理法治化进程中更好地发展法治新闻报道,从而充分发挥“以案说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笔者认为,基于法治新闻的复杂曲折性而易滑向新闻娱乐化,法律内容的严肃性和表述严密性而易滑向新闻说教化,以及法治新闻报道实现传播效果最优化,我们可以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角度进行报道。这就要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让报道成为犯罪事实展览和犯罪教科书,因此,精心策划报道,选择合适的报道角度尤为重要。第二,抓住恰当的时机,优先报道。新闻事件报道越及时迅速,新闻传播价值就越高,否则,就失去新闻报道的意义;同时,不必从事件发生到结束连续不断地追踪报道,应有所选择,有所侧重,通过报道事件关节点,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第三,把握重点内容,因事而宜。这要求把普法学法作为法治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归结点,让报道充满人文关怀,不仅关注物质层面的人,而且关注精神层面的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注重人的和谐发展。

(二)法治新闻应适应市场需求

在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的过程中,法治新闻如何突破“同质化”竞争形势,把法治新闻做得令广大读者喜闻乐见,以达到最好的普法效果呢?那就是要适应市场需求,走受众定位之路,走法治专业报的专业之路。作为受众,按个人需求获取最大量的有用信息,是人们的普遍愿望。对信息各有所需、各取所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法治新闻报道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层面,要选取典型事例挖掘其发生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背景,去寻找事件发生的症结。另外,法治新闻要带着读者的兴趣,深入到普通读者一般不可能直接接触到的社会管理层中的各个领域,反映法治进程和法治建设中的新现象、新趋势。

(三)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

法治新闻的发展必须在明确自己基本定位的基础上,树立“公益为本,经营为用”发展的理念,应当把追求社会公正作为最终的价值。司法通过公众同意的公共准则——法律来解决纠纷,以追求法律上的公正;传媒则通过激发公众内心的价值标准——道德来评判是非,以追求道德上的公正。但在实践中,应当划清界线,否则很容易导致“媒体审判”现象出现。而“媒体审判”与“无罪推定”、“罪刑法定”原则相悖,妨碍、干预和影响司法的独立和公正。因此法治新闻在发展过程中,要做好角色定位。

(四)不失生动的情况下,正确使用法言法语

法言法语是具有法律专业特色的、体现法律规定内容的、特定的法律规范用语。法治新闻报道,无论是人物称谓还是表述法律行为,都必须严格使用法律专业术语,例如“书”和“状”是就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概念。所以,不可随意使用、自造滥用法律用语,产生错误的引导。但是,法治新闻面向的是普通百姓,因此在采写过程中,要做到通俗易懂,增强其可读性,避免局限于法治领域报道的做法,改变法治新闻报道的视点,拓展延伸法治新闻宣传报道的范围,用社会的各种视角和观点解说法律现象。

(五)积极融入创新思维

当今,在社会管理法治化进程中,面临新的情况,新的举措,要敢于发散思维,开拓创新。法治新闻报道就是在数不清的案例中取舍,在取舍中,要有创新精神,不要满足于报道一些曲折离奇的案例,而是要从案例中挖掘深层次的东西。一些看似普通的案例,如果经过认真分析,去伪存真,挖掘其真谛,可能会有好新闻产生。

参考文献:

[1]殷修林.“法制新闻”笔谈.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

[2]王更喜.由“法制新闻”到’法治新闻”.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3

[3]祥耘.法制新闻的社会功能.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1

[4]徐汉明.全面推进社会管理法治化.湖北日报,2012,11.27

[5]顾华详.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法治建设研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2,2

[6]林凌.论法治新闻报道的优化策略.传媒观察,2009,7

[7]李丽.浅谈法治新闻中的策略传播.新闻实践,2010,12

[8]唐欢.如何突破法制新闻发展瓶颈.新闻世界.2012,4

[9]韩少冲.浅谈对法制新闻的几点认识.东方企业文化·策略,2010,8

第7篇:社会发展管理范文

一、经济环境对财务会计发展的影响

21世纪,是高科技大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大提高的时代,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越来越来多的企业认识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电子商务是以电子化的商务教育、以数据的电子条理和传输为基础,包括了许多不同的活动,它涉及产品和服务,传统活动和新活动。它的实质是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信息化过程。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各种新的更加有效的会计模式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可能,同时也给传统的会计带来了许多影响,将会出现一种新型的会计——网络会计,它是指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这必然对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各个方面都带来很大的影响,网络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企业外部网络环境,通过外部网络使企业同外界贸易伙伴和消费者进行信息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是指企业内部环境,通过建立企业内部网络可实现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和共享。目前我国依然以传统会计作为会计的主要方式,是和现在的环境相适应的,但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这种方式必然会发生改变,网络会计是会计的发展趋势。

二、财务会计报告的发展

(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环境的变化,财务会计的目标逐渐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变,向企业各利益相关者决策提供信息成为了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目标,鉴于各利益相关者对信息关注的方面不同以及对信息要求越来越来多,财务会计报告除了要提供财务信息以外,还要提供非财务信息;同时随着信息数量的增多,为了能更好的找到与决策有关的信息,财务会计报告应该向提供多层次信息发展,把信息分为重要、一般和次要信息;现在财务会计报告的计量方式主要是采用货币形式,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变得越来越来重要,这些都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这些因素不能用货币的形式表示,所以无法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为了实现财务会计的目标,提高信息决策有用性,需要将这些因素通过非货币的方式来反映,这势必给财务会计报告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我国现行的财务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目前,我国不少利得项目绕过利润而直接进入资产发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项目,许多上市公司借此操纵利润,使得业绩报告严重失真。而全面收益总额可以显示一个企业期末的财务状况与档期所进行的全部财务活动之间的钩稽关系,从而提高了财务报表的可理解性,未来的财务报表应该也包括全面收益表,全面收益表突破了利润表的局限,把全部已确认但未实现的利得或损失纳入财务报表中,突破了传统会计收益的实现原则,引入公允价值,使公允价值成为一种计量属性,既可以通过全面收益全面反映企业会计期间内的经营业绩又可以提高利润指标的预测价值和质量,这是财务报告发展的方向。

三、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国际交往与跨国经济质量的增加,跨国公司的不断发展壮大,会计作为商业交易的共同语言,已经跨越了国界,并对国际间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在更广阔的时空中提供信息,由于各国会计的差异与跨国公司交易要求的共同作用下,也必然要求产生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会计模式。中国目前应经成为世界上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中国的企业也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到境外发行股票或债券,兼并收购,投资设厂等,所以不仅是经济的全球化需要一个全球公认的会计准则,中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也需要一个全球公认的易于操作的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协调与趋同也符合中国的利益。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了新的会计准则,是由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组成,新会计准则进一步规范了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保证会计信息更加真实,更加符合实际需要。使得我国会计准则向国际会计准则趋同迈出了一大步,但是由于国际会计准则主要是借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加以制定的,其依据的经济背景也主要是以西方国家较发达的经济环境作为基础,这与我国的会计环境存在着差异,使得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仍存在差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这种差异会不断地缩小,国际趋同是大的趋势,它将有利于提高会计报表的可比性,降低资本成本,促进国际资本的健康流动和国际金融秩序的稳定,这不仅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益而且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及其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很有帮助,同时为了提高我国在国际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影响力,我国应积极主动地推动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四、财务会计学科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在带来会计领域扩大的同时,也深化了会计内容,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建立一套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能够满足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管理需要的会计分支学科。会计内容的深化,既是适应客观需要的过程也是人们对会计内容提高认识的过程,只有将这两者相结合才能形成专门的会计分支学科。理论的发展往往是和实践中发生的事务相联系的,不断新型的事务的出现必然要求更完善的理论作为指导,出现了对某些专门或特殊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这就使得会计学科变得更加专门化和学科的细分。财务会计学的细化,体现在对某方面进行专门核算的需要,如《人力资源会计》《物价变动会计》《衍生金融工具会计》《质量会计》《租赁会计》《破产会计》《物价变动会计》和各种部门会计。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财务会计学肯定还会出现更多的学科,这些都为提高我国财务会计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8篇:社会发展管理范文

华容县农机局夏金明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概念。

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2、科学发展观产生的背景。

3、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动力。

4、科学发展观的主题

发展是主题,是中心,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主要是坚持“五个统筹”的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1、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

2、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后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4、科学发展观从发展的角度,初步回答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

5、科学发展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我们党政治优势的客观要求。

三、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1、注重学习,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不断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9篇:社会发展管理范文

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结构快速变动、社会体制快速转轨和现代化进程快速推进,各类社会利益矛盾以及社会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显现,涉及民生的重大政策决策及实施也更加依赖于对全局形势的准确判断和对公众需求的及时了解,这些都对加强社会发展宏观调控特别是进行形势的动态监测提出了日益紧迫的要求。

近年来,针对形势发展变化,社会发展宏观调控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大量有益探索。作为宏观调控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统计局研究建立了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于2002年了全国和地方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工作方案,2007年又了修订方案,全国多数省份据此建立了相应制度。实际工作中基本形成了以计划指标体系(5年为周期的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指标体系和以年度为周期的年度计划指标体系)为“首”,以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尾”,“首”、“尾”相接对社会发展既进行前瞻预测又进行结果评价的工作机制。劳动、民政、公安、卫生、办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则建立了以月度监测或季度监测为周期的相关领域统计指标,以及覆盖全国的数据采集网络,增强了对本领域形势的动态把握。北京、浙江等省市立足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工作制度,初步建立起了本地的社会发展监测体系,对区域内社会发展形势进行动态监测。有关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探索,为进一步加强宏观调控和健全社会发展监测体系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发展宏观调控和管理还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尚无有效的手段和制度方法对社会发展形势进行全面、及时和动态性监测,难以为宏观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其重要原因,主要是现行社会统计体系尚不够完善,社会发展动态监测必需的基础信息较为薄弱,没有真正建立起宏观监测指标体系及其相应的工作制度。具体反映在:一是现行统计体系总体上是以年度统计为主,在社会领域还没有形成短周期的动态监测,如对民生政策实施情况的实时监控指标,统计数据获取明显滞后。二是缺少结构指标和空间指标,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和区域性问题无法得到确切反映;同时现行统计体系多以客观指标为主,缺乏面向公众的主观定期调查,不能反映公众需求和意愿。三是社会统计指标及其采集分散在各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尚未有效建立,统计资源缺乏有效整合。

研究建立综合性的社会发展动态监测指标体系,推进形成从规划目标设计―运行监测和预警分析―发展水平评价的社会发展宏观调控完整体系,建立宏观调控部门牵头、统计部门支撑、有关部门和地方相互协作参与的工作机制,已成为深化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和提高宏观调控水平迫切需要加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二、构建社会发展宏观监测体系的基本思路与方法探讨

(一)社会发展宏观监测体系的监测内容

社会发展内涵丰富,从实际工作角度看,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通过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和社会政策实施为保障,从而实现社会进步的过程。因此,社会发展宏观监测体系构建不能局限于部门职能,而必须树立大社会的观念,既要加强对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行业发展状况的监测,又要考虑当前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建设的需要,加强对社会保障、就业服务、公共安全等事关民生的重要领域的监测;需要从主客观两个层面开展综合监测,既要重视社会发展客观状况的监测,又要高度重视公众的主观感受和评价建议的征集。

(二)社会发展宏观监测体系指标初步设计

1、指标体系设置的四大原则

监测指标体系是社会发展宏观监测体系的核心,在设计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系统性原则。在监测体系框架设计上要层次清晰,形成系统。指标体系不但要覆盖人民生活、社会安全、健康卫生、就业保障和公共服务成效等领域,同时要突出重点,紧扣时代主题,特别关注民生、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均衡、社会和谐的状况。

代表性原则。要选取各领域的核心指标、关键指标,既能够反应总量等规模问题,又能够反应比重、差距等结构性问题。

灵敏性原则。监测指标对监测目标的反应要比较灵敏,能够体现动态特征,及时反应社会发展动态变化。尤其要关注影响公共服务效果的配置水平指标和服务效率指标、影响民生的价格指标和收入对比指标、影响公众安全的社会管理指标等。

实用性原则。监测指标要有利于发现社会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便于对比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和阶层差距,能够根据监测分析结果进行社会发展风险预警,为社会发展宏观决策提出具体思路和调控方向。

2、社会发展宏观监测指标体系的初步方案

根据上述原则,社会发展宏观监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四大领域指标:公共服务指标、社会管理指标、民生预警指标和均衡和谐指标。具体指标建议如表所示。

(三)社会发展宏观监测的度量方法

社会发展宏观监测尚无成熟的度量方法,可以探索发展速度动态比较法、差距对比法、标准预警法、综合度量法和调查评价法等多种度量方式,在应用中逐步完善。

1、动态比较法

对于动态增长型指标(正向指标趋大,逆向指标趋小,即该类指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指标呈明显的增长状态)可以进行动态比较,确定每一评价指标的方向性,计算单项指标的发展速度(正向指标发展速度:Yn=X1n/X0 n;逆向指标发展速度:Yn=X0 n/X1n,公式中0表示基期,1表示报告期,n表示指标序号,n=1,2,.....i,)。

2、差距对比法

对于收入类、保障类指标,可以通过同一指标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水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分析判断某领域社会发展状况,反映问题的区域差距、阶层差距。主要包括几种类型:高低组发展对比、同级行政区发展对比、城乡社会发展对比。

3.标准预警法

对于相对稳定型指标(即该类指标常处于波动状态,短期内这类指标常在一定幅度范围内波动变化),可以考虑标准预警法。标准预警法是确定各指标的发展标准参照值,依照标准划分等级,根据指标值偏离合理值的程度进行预警。参照国内外标准,依据本地情况,根据其指标值的变化,确定各项指标一个合理值,然后对指标值偏离合理值的程度进行预警(借鉴经济景气预警中的信号灯法)。

4、综合度量法

利用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计算,综合度量某领域民生问题的风险程度。利用价格、收入等多个指标对民生问题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综合度量风险程度。

5、调查评价法

开展公众调查,采取5级尺度进行测量。调查中“满意度”的测算均按5级尺度法进行测量,即满意程度按1至5的顺序,满足程度从低到高等间隔进行量化,1代表“最低程度”,2代表“较低程度”,3代表“一般状况”,4代表“较高程度”,5代表“很高程度”。进行评价解释时,将有效样本的5级得分的平均值转化为百分制,确定百分制标准区间,将实际值与标准区间进行对比解释。

三、开展社会发展宏观监测工作的若干建议

社会发展宏观监测体系必须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监测制度体系,主要包括社会定报制度、定期社会调查制度和社会发展宏观监测点体系等内容。工作步骤及建议如下:

(一)完善定期统计报表制度

在现有统计制度基础上,完善现有年报制度,形成短周期的动态监测。通过社会发展定报制度,建立包括月度监测和季度监测两种频度的短周期信息采集制度,构建反映全国和各地区社会发展动态发展的数据采集体系。

(二)建立定期社会调查制度

建立定期社会调查制度,探索定期开展“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四度调查”(医疗设施配置满意度、教育设施配置满意度、文体设施配置满意度、交通设施配置满意度)、“公共服务五度调查”(医疗服务满意度、教育均衡满意度、就业服务满意度、文体服务满意度、交通服务满意度),形成相对完善的社会发展公众评价机制,使定期社会调查成为政府主动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

(三)建立社会发展宏观监测点

考虑社会统计工作尚未全面实现网上直报,各部门、各省市、各领域的基础工作差距较大,可以根据抽样的原则,建立社会发展动态监测点体系。选择不同类型、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形成覆盖东、中、西部,覆盖城市和农村,以省(直辖市)、地市、区县为空间单元的监测点体系,发挥社会发展动态监测点的作用,及时获取反映基层第一手信息、有针对性的社会发展状况报告,为社会发展宏观调控提供及时、准确、全面、充足的信息支撑。

(四)加强社会统计监测资源的整合

加强各部门统计资源的整合,逐步将社会发展的各类可获得指标统一纳入统计口径,明确各部门及时填报部门统计数据的责任和义务,为有效实施社会发展宏观监测制度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使决策部门能够通过统计渠道及时、准确地获得全部社会发展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