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范文

新学期的学习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学期的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学期的学习计划

第1篇: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范文

大二学生新学期学习计划【一】一、前言:

时间如流水般飞逝,转眼之间大二学年的新生活快要开始了。上一学年由于学习任务没有规划好,学习目的不太明确等原因,导致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学习的效率。针对上一学年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许多需要改进地方,也结合自己本学期的课程特点,和学习任务的安排,为了更好的提高学习效率,充分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制定出大二学年学习计划,具体如下。

二、学习目标

新的学期里要与舍友好好相处,不要再孩子气。多关心体谅。要谦虚,戒骄戒躁,不要太年轻气盛。要与副导员及时沟通交流,与朋友们保持联系。学习要更加努力,奖学金要拿,争取拿一等。在专项训练自己突出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多余比别人交流,提高自己的处事和交际能力并树立健康的赢取爱好,锻炼好身体。这会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很重要。

三、学习任务

除学习课本的知识以外,还要趁着年轻,多开展一些自己喜欢的课余活动。并且争取拿下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计算机三级证书。并结合本学期课外时间充足这一特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结合社会实际,有针对性的学习,才不会因为盲目学习而使自己所学的东西与社会脱轨。

四、措施和步骤

1、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练习,增强对一些基本应用软件的熟练程度。如PS,网页设计,AI、广告制作等。

2、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紧跟老师的教学进度,遇到问题要多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尽快解决。

3、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认真按质按量,完成老师交待的任务,不敷衍了事。注意加强自己的薄弱科目的学习,不偏科。

4、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课余时间多做点儿有意义的事,如通过可以练习书法,绘画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也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少玩游戏,多做有意义的事。

5、除了学习还应该注意,加强自我身体锻炼,健康的胜利是学习效率的有理保证。

6、定期检查自己的计划的实行情况,以监督保证计划的正常实施。

五、结尾

电视剧里每天都在上演各色各样的勾心斗角,阴谋诡计,家仇国恨。庆幸的是我们生活节奏轻快、色调明丽、充满活力。只是就业不易,却未必找不到工作,只要我们足够优秀,坚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那么终会有回报。最后用句歌词作结吧:海水正蓝,阳光灿烂,这时的我要扬起风帆。该来的来,该散的散,我想我都会很勇敢。

大二学生新学期学习计划【二】新的学期,新的气象,大二对我来说将是繁忙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我不仅要把我们社团搞好,更重要的是我将在这一年为我将来做充分的准备,学习毕竟对于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事今年我将做一下计划:

(1)在最近将准备过普通话的测试,这个应该没有问题。

(2)这个以后将重点放在六级上,提前俩个多月,每天晨读,去图书馆自习做六级试题。

(3)这个过后我将会努力去准备计算机三级,为了这个,我会将去计科系旁听关于这方面的知识,用自己的电脑经常去实践这里面的机试,

(4)另外我想考会计证,所以在每个星期天,我将会去旁听会计学,去图书馆去自习,去查阅资料。

这以上的是我今年将准备考的证书,当然我的学习肯定不会落下的,专业课一定不能松懈,今年的概率论一定要努力学好,多去图书馆,自习也好,查资料也好,我以后决定要多去,在那里我才会有学习的热情。

总上所述就是我今年的基本上的学习计划,而我对我来说,把工作和学习合理的安排是对我最大的考验,我将努力去把二者合理的安排,使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上共同进步.

大二学生新学期学习计划【三】我美好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接下来要开始的是我大 二生活。这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因为今年我们要学很多专业课,大一下学期的专业课只是专业基础课,只是学校为了让我们对这个专业保持最初的热情而开设的。上学习已经适应了大学的学习与生活。我认为学习计划能够为我达到学习目的而服务,能推动我主动积极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所以,现在我将进一步的对我即将开始的大二生活做一个整体和细节的规划,做出下一年的学习计划。

学习目的:。最主要的是要学习一种在社会上是生存能力。如果说寒窗苦读 12 为的是上一所好的大学,那么我们上大学甚至考研等的继续深造为的就是能够在社会上立足,或者是更好的生存、过得更好。

大二学习目标:学习目标是学生我们学习的努力的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相反没有学习目标,就像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光的极大浪费。所以我制定了大二这一学年的学习目标学好英语,争取大二上学期过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努力学好其他课程,争取在期末拿奖学金。利用周末课余时间打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明确学习方向,

我的计划:要学习好,首先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用以指导自己的学习。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为有计划就不会打乱仗,就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恰当分配精力。这学期的目的在前面我的目标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就是学好英语并争取大二上学期过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努力学好其他课程,争取在期末拿奖学金。利用周末课余时间打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求,明确学习方向,课后业余时间,在复习完本专业所学知识的前提下,多查阅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书籍,争取做到涉及范围广,从而明确什么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从事什么样的职业,我们的努力方向是什么。

分科学习计划:

线性代数:我想对于我们理科生来说线性代数算不上什么难点,工作计划《大二学习计划》。也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在它身上,所以这就要求我上课要认真听讲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下课稍微复习一下笔记,做几道题就可以了。很简单的。

大学英语:六月份的四级考试考得很糟糕,所以十二月份的四级一定要过。所以这学期就得很辛苦的学习英语了。因为下学期没有了早自习,所以这得考验我的自觉性了。坚持早上六点半起床,坚持晨跑二十分钟因为大四的体育好像很重要哦,不到要素质好身体也要好。然后去教室读英语或者听四级英语,每天练习一句英语日常用语。大学开设的自主学习的听力坚持每周四上午去听一个小时。每周坚持做两套四级题。周末晚上对四级题进行分析,特别是阅读。

第2篇: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范文

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来了一个人生新的阶段,自己从一个小学生变成了一个初中生。期待着新的生活,结交新的朋友,掌握新的知识。

1.每天早上5点起床,用10分钟将头天要背的课文温习1—2遍,6:40从家出发。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

3.认真仔细写作业,不对答案,认真对待每一门课。

4.写完作业后,复习当天的内容并预习第二天上课的内容。

5.对于副课及历史,地理,生物每学完一课后,作文库要用心去作自己买的课外习题书,作的时候要做到不抄答案,不看书,凭借自己所学的去做。如果遇到不会的题,也不能马上看答案或看书,要等到全部做完后,再去找答案,并及时背过。

6.对于主课及数学(代数,几何),语文,英语,物理和政治,每学完一单元或一课时,要对比《优化设计》的讲解部分进行进一步的加深理解和巩固,并要做练习题,写时仍不能抄答案,写完后可交老师批改或对照答案,找出错误及时纠正。

7.遇到不懂得要及时问老师或问同学,弄明白。

8.每天晚上听30分钟英语,训练自己的听力。

莫泊桑说:“人生活在希望之中,一个希望破灭了或实现了,就会有新的希望产生。”新春就是新的企盼,新的希望,新的征程,新的收获。新学期,新起点,新面貌,让我们憧憬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再一次踏上征途……

我觉得首先应该做到的是应该认真听课,将老师课上所讲内容完全消化,让思维与老师同步。一般先以课本为先,书上的内容是基础。在掌握的基础上,做专项训练,按层次补缺和提高。我还需要建立一本错题集,将在练习中做错的题目和尚未弄懂的题目及时记录下来,逐一解决,形成巩固。

在复习中应该提倡务实精神,也应该重视规范化和格式化,要养成科学,严谨的态度。因为任何一次不规范的答题都有可能造成失分。

1。因为我最薄弱的一项科目是语文,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作文干巴巴的,不生动。空闲时间多看课外书,每天记1~2条好词佳句,争取每次作文练习都在40分以上。

2。提前老师的讲解做考纲和全品的题目,前天晚上认真预习。多做深,精的题目,拓展思维。

3。每天坚持朗读外语作品,养成良好的语感。认真识记考纲后面的单词,严格避免中考因单词而失分。认真复习和预习全品的考点聚焦和附录,要求重点掌握语法,句型。注意活学活用。

4。根据考纲认真复习历史知识点,在未来的1个多月里循环复习,加强记忆,认真记忆老师归纳的口诀,表格,利用它们能很好的记忆知识点,关注今年发生的时事,联系时事与中学历史的联系。

5。根据考纲与全品上面的题目和知识点循环复习,背诵。由于今年中考政治变得很活,所以不能死记硬背,要活学活用,认真参考其他地市的中考题目。

以上的学习计划要认真实施,成功在于行动,过一段时间要仔细分析检查现状,与制定的计划。我要确定学习的目标,努力学习的方向就是我的目标,正确的学习目标更能催人奋进。反之,没有目标的学习,就是对时光一种极大的浪费。所以,我的目标就是进入全班前25名。

首先,我认为,学习中不可忽略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老师讲的东西不是不懂,但却总出错,而且对于一些死记硬背才能学会的东西总觉得不耐烦,因此,在这点上,我希望自己能在新学期里对待学习更认真,更有耐心。要科学安排时间,没有合理的安排,再好的计划也会付之东流。所以,在新学期里,我最要学会的就是要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要把每一点一滴宝贵的时间都抓紧。

第3篇: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范文

一、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做好备、讲、批、辅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信息课是一门较新的学科,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重要。对学生来说,它虽不是主科,但却胜似主科。在当今社会,计算机的应用是如此广泛,学不好计算机,等于是新文盲。因此,对于信息技术科的教师来说,肩上的任务是非常重的。所以,本学期,我将尽力担负起备课组长的责任,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做好备、讲、批、辅等常规教学工作,上好每一节课。这是我们的第一任务。

二、带领本科组老师认真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方法作为一门新学科,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比较,用于备课和教研方面的资料几乎是空白。信息技术发展又是如此之快,教材的内容往往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更别说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教研资料。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并从中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三、挖掘尖子生,做好培优工作,做好学生竞赛的培训工作。经过开学初的调查,我们在初一新生中发现了不少在信息技术方面有着浓厚兴趣及一定特长的学生。为培养在这方面有兴趣及特长的学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我们将从这批学生中挑选一批尖子生,组建电脑兴趣爱好小组,对他们进行信息技术方面的强化培训。同时,对原有的初二级的尖子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本学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竞赛——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以往我校学生参赛的成绩不理想,今年我们将从兴趣爱好小组成员中挑选出几位特别突出的学生,认真做好培训工作,力争在这次竞赛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为城区中学争光。

四、积极培训教师,进一步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操作能力。我校大部分教师已通过广东省计算机中级水平考试,部分老师已经参加了广东省计算机高级水平考试,很多老师已会自己制作多媒课件,计算机应用水平整体来说还是比较高的,但是有部分老年教师计算机水平还未达标,另外,本学期新进来很多刚毕业的老师,这些教师因未经过系统培训,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方面还欠缺经验。所以本学期的另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进行教师计算机水平的培训工作。这是我校进行信息化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

五、做好校园网站的改版工作及校园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学校校园网站第一版的设计获得了广泛的赞誉。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行,第一版的设计越来越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为此,我们计划在本学期对校园网站进行改版工作。并开发一系列与学校教学管理工作配套的应用软件,进一步提升我校信息化应用水平。

第4篇: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范文

一、教学信息化的内涵

所谓“教学信息化”,是指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是教师借助教学媒介(教学材料、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组织起来的系统过程。教学信息化的内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改革教学观念、运用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方法,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来实现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电子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信息化,从而拓展师生之间信息交流的渠道,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1]。

按照人文主义现代化观点,教学信息化的关键是“人的信息化”,包括教师的信息化和学生的信息化。人的信息化首先是要从观念上接受信息化,在行动中重视信息化,这样才能推动信息化工作深入开展;其次是要不断学习和使用信息化理念、方法和技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教学信息化的基础是“教学媒介的信息化”,也即要建设一个服务师生教学活动、实现教学信息快速传递、交互和反馈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学信息化的保障是“管理制度的信息化”,也即要从政策制度层面营造一个促进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软环境。总之,教师和学生这两大主体是教学信息化的关键因素,而教学媒介和管理制度分别是教学信息化的硬环境和软环境。所以,实现教学信息化首先要在教学媒介方面创造良好物质环境,其次在管理制度方面提出相应激励措施,引导和强化师生之间的教学信息化活动,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水平。

二、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历程

借鉴何克抗对发达国家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三个发展阶段划分的观点[2],我国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历程也可划分为以下3个阶段:

1.CAI 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

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图形、动画、仿真等功能辅助教师演示教学,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大约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这一时期,有条件的高校逐渐开始建设多媒体教室或者报告厅,多媒体教室建设因为成本昂贵,所以数量很少;部分教师尝试利用专业软件制作CAI 课件,通常需要与专业技术人员合作开发。

2.CAL 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

CAL,即计算机辅助学习,主要是强调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包括浏览查阅学习资料、自我测试、讨论交流等,在我国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这一阶段得力于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和由此引发的全球互联网信息设施建设浪潮。在互联网建设大潮的促使下,广大高校投入了大量资金开展教育信息化硬、软件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校园网工程、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及相应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等,教学信息化应用逐步从辅助教为主转向辅助学为主。该时期,教育部启动了“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项目,大大促进了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主要强调信息化设施在教学中的应用,突出强调其应用效果,也就是说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时期从新世纪初一直持续到现在。该阶段广大高校都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能够辅助教师轻松建立课程网站,开展传授、作业、讨论、考试、评价等全过程的网络教学活动。同时开展了大规模的教学资源建设,特别是在教育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的引领下,全国高校建设了40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数以万计的省级、校级精品课程,积累了丰富的数字化课程资源。

三、高校教学信息化深入发展的瓶颈

经过十余年的大力发展,高校教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目前高校校园网覆盖和接入速度均大大提升,访问互联网资源更加方便快捷。多媒体教室设备价格大大降低,高校多媒体教室比例极大提高。多媒体电脑、上网本、智能平板等计算机终端形式日益多样化且价格低廉,广大师生能够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逐渐使移动教学成为可能。另外通过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积累了数量庞大的精品课网络资源和优质的视频公开课。

显然,高校教学信息化工作成就斐然,但其对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挖掘。目前教学信息化在深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如下[3]:

1.课程教学模式陈旧。大多教师授课仍然延续“讲授式”的课堂教学方式,以知识讲授为主,较少开展讨论式互动教学。教学模式一成不变,从根本上制约了教学信息化手段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

2.媒体技术手段使用不当。部分教师教学存在过度使用媒体的现象,突出表现在课堂上滥用投影仪,部分教师似乎离开投影内容就不会讲课,学生上课忙于记录教师投影的内容而无法参与教学互动。

3.教学资源重复建设。教学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现象,缺乏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部分教师过于担心课件知识产权,不利于共建共享优质资源。教学资源重复建设不仅反映在学校之间,甚至在一个学校的不同院系之间也存在。

4.硬件建设与教学需求脱节。教学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中过于追求高标准,没有认真考虑教学实际需求和用途,导致硬件建设投入性价比不高。有些先进的教学设备甚至很少使用造成较大浪费。

5.教学管理制度制约。教师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之外花费一定的时间和学生进行网络互动,这无疑要占用教师的时间。但课酬计算、职称评定等管理制度并未考虑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工作,这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从上述高校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所遇到的瓶颈看,教学信息化基础虽然有了相当程度的积累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程度不够,同时缺乏相应的制度配套保障,从而制约了先进信息化设施对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

四、高校教学信息化发展对策

教学信息化的关键是教师的信息化,基础是教学媒介的信息化,保障是管理制度的信息化。因此,要促进高校教学信息化进一步发展,要从3个方面着手。

1.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现教师信息化

教师信息化的主要内容是教师教学技能的信息化。信息化教学技能不仅指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设备、手段、工具的操作,也包括熟 悉现代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策略,也就是要掌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和方法。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 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4]。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是要熟悉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特别是建构主义理论。区别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中心的认知主义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以情境、协作、意义建构为核心要素,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情境对学习者的有意义的知识建构非常重要,学习是在交流和协作中发生的。显然,建构主义理论是符合创新人才培养要求和有利于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教学理论。其次,要结合课程特点运用不同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何克抗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模式”专题研究,发表了系列研究论文,将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分为“课内整合教学模式”与“课外教学整合模式”[5]。无论课内还是课外,信息化教学模式都强调教学内容要注重问题和情境设计,即围绕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展开,激发学生探索精神,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研究性学习。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更多的教学时间,只有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其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才能很好完成。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促进教师和学生进行即时和深度的互动教学,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最后,要熟练掌握并合理使用一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也就是工具软件和设备的操作使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各种软件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操作越来越人性化和简单化,因此信息技术手段应用是较容易解决的问题。

2.构建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教学媒介信息化

信息化教学环境可以划分为硬件设施、软件平台、教学资源3个子系统,即通俗上讲的“路”、“车”、“货”。良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教师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前提条件。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要遵循以下3个原则。

(1)效益优先原则。即依据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投入性价比,考量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不能一味求新求全。当今,信息技术手段更新发展很快且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要购买使用成熟的技术产品,避免盲目追求先进性造成资源浪费。

(2)整体性和连续性原则。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发展至今,已经到了要营造形成一个信息化生态环境的阶段,也就是“路”、“车”、“货”协调整体建设和发展,避免产生有路无车、有车无货的现象,从而影响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效益。在软件平台上,特别要注重课程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和推广使用,以课程为核心形成信息化教学的中心平台。

(3)共建共享原则。由于信息资源天生具有易于复制和便于共享的优点,因此要注重建立有效的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最大程度发挥资源使用效益。可行的做法就是行政部门通过教学资源项目建设机制,比如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建设,形成国家级或者地区级的共享资源库。另外,还可以通过建立高校课程建设联盟的方式,在成员高校间形成一个共建共享的资源库。

3.制定教学信息化政策,促进组织管理信息化

实践表明,校园信息化建设不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部门,而且需要管理部门、业务部门和学术机构的密切配合和参与,教学信息化作为校园信息化的一部分也是如此。因此,教学信息化工作深入推进首先要有组织保障。在学校领导层,美国高校自上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CIO(首席信息官) 体制值得借鉴。据调查,目前美国高校70%以上都设置了CIO副校级高级职位,负责学校包括教学信息化在内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这就从学校宏观发展和战略规划上保证了教学信息化工作的地位[6]。在组织机构上,要切实发挥好现代教育技术部门的作用,切实做好学校拟定的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网络教学平台运行维护、优质教学资源开发管理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等工作。其次,要有政策激励。在这方面,可以采取立项资助的办法,率先培养一批信息化教学名师,进而发挥示范效应。比如,北京大学就通过“教学新思路”项目,分层次进行项目资助,要求项目教师开展课堂面授与网上互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已经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也有的高校直接利用评估督促结合奖励的办法,要求教师完成课程资料上网,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并在教学业绩奖励上予以体现,通过这种方法快速提升学校的教学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6]赵国栋,信息时代的大学: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发展及其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03(5).

[2][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第5篇: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学英语;信息化教学;途径

从2003年起,教育部开始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中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硬件环境支持和软件资源保障。新课程改革要求英语从传统的基础语言知识教学转向强调实际英语运用的语言教学。为此,要推进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有效整合,打破传统英语习得的狭隘性及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信息化资源成为英语输入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目的地选择语言教学材料,认真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语言形式与语用环境的适应,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一、对传统英语教学的反思

传统英语课堂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按照规范的“五步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整个教学过程表现为一种静态的单向传递的“授受”关系,教师的主体性和主导地位得到极大的彰显,教师的“话语霸权”得到充分的展示,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却处于“被学习的状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说,学生写”成了课堂的一道“风景”,学生处于一种“被驯化”的状态,所以就难于理解语言形式与交际任务之间的关系,更加难以基于自我的经验对知识体系进行建构。于是,学生“有耳不能听、有口不能言”,学到的往往只是一些用于“考试”的语言知识和解题技巧,而不是具有语用意义的交际性语言,久而久之,便感觉英语学习枯燥乏味,失去兴趣,甚至厌学。

二、信息化英语教学的内涵及其价值

针对中小学教学的现状,国家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自2006年开始陆续在重庆、青岛、苏州、郑州、绵阳等地区的中小学开展“英语信息化教学系统”的应用试点工作,通过进课堂、上教育城域网、举行口语大赛等多种形式,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信息化与英语学科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也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好评……此种教学方式,不但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且通过在教学内容中提供多角度的教育教学资源,在课堂中营造了一种更为人性、及时、互动的教学环境,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1]可见,英语的信息化教学指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语言材料为载体,以语言交际为目的,收集、储藏、加工和传输相关信息,从而优化英语教学过程,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体现了英语新课程“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的能力”,改变了传统过于强调“语言输入”,而忽视“语言的有意义输出”,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体验者”,并能用英语表达或表现自我。具体说来,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相比,信息化英语教学具有以下特点和价值。

1.教学手段形象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部分信息的获取是通过视觉,因而,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能大大提高信息的获取量。信息化英语教学可以使之变为现实,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形、图像等,再现各种形象和场景,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积极性。

2.教学内容整合化。英语新课程改革要求“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要努力发掘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而信息化英语教学恰恰非常重视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在信息化的英语教学课堂中,由幻灯、投影、录音、影视等媒体把静态的书本知识通过声音和图像的方式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各种事物的现象、情景、过程得到具体而形象的再现,有利于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内在本质,有利于教学的知识、意义、价值和情感的整合。也可以“使教师从黑板、粉笔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拓更广阔的教学领域”。[2]

3.教学过程互动化。课堂教学过程的互动主要包括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和讨论,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呈现语言的文化背景或问题发生的场景,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思考,启发学生的学习。学生的互动主要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自主、自立地学习,也可以通过交流后的集体参与、协作学习等形式,建构一种开放、多元、协作的学习模式,逐步使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游离于教学情境之外,而是与学生一起“共存”于教学情境之中,由“话语霸权者”、“知识的代言人”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共同的学习者”,这使得师生关系得到极大的改善,可以营造一种自组织的教学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使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共同探究中达到“视野的融合”,学生的思想得以张扬,学生的生命得到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得以实现。

三、英语信息化教学实施策略

如何在基于信息技术的语言文化环境下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转变教学理念,提升自我素质。英语新课程改革要求加强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自我素质和教育技术能力。认真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有目的地选择语言教学材料,创造基于信息技术的语言形式与语用环境,设计符合中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教学活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个交际过程),通过对话、交流、协商的方式共同达成共识,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理解和“视阈融合”。

2.创造开放的环境,促进自主学习。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语言能力的学习,需要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和上下文,才能把句子的结构、意义和交际功能结合起来,促进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造各种语境。英语信息化教学能够建立虚拟语言学习环境,并为学生提供与语言交际对象进行交流、讨论的机会和条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电教手段创造或再现各种语言情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一个个语言的任务活动中,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除此之外,还可以把这种信息技术的优势和课外英语学习结合起来。例如,把“英语角”搬到网络上,开展“网络英语聊天”,弥补单一的现场交际的不足,较好地提高学生语言交流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胆怯、内向的学生。这就打破了学习的时空限制,较好地解决了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问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

3.增大课堂容量,组织生活化教学。随着英语新课改的推行,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拓展教学资源,实行拓展性教学。电教手段的应用为拓展教学提供了硬件基础。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些内容涉及比较复杂的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或者远离学生的经验和生活背景,学生(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与一些文本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甚至很大的距离,如果单纯从文本解读出发,学生就很难理解语言的实际语用意义。例如,在学习西方的传统节日Christmas Day内容时,如果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借助多媒体,通过图片、影像等方式,为学生播放有关圣诞节日的介绍和相关活动等背景材料,并和中国传统节日Spring Festival结合起来,提供近似身临其境的感性的替代经验,就有助于弥补学生直接经验的不足,开阔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理解文本的路径。

信息化教学是根据语言教材的特点合理地、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凭借模型、图片、幻灯、投影、录音、影视等视听辅助教学设备,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丰富学生学习的途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不仅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落实,还可以发挥其教学的熏陶感染的作用,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愉快地学习、自觉地学习,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6篇: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功能优化

作者简介:江玲(1963-),女,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图书馆,馆员;翟小红(1974-),女,湖南东安人,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讲师。(湖北 宜昌 443002)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4-0146-02

一、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功能

高等学校图书馆与其他类型的图书馆相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且两者互相渗透,互相统一,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并且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学术性增强了它的服务功能。[1]

1.学术服务功能

(1)图书期刊借阅。图书借阅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而高等学校图书馆的性质决定了其必须为广大读者服务,但高等学校的教学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阶段性,决定了读者需要的稳定性,读者需要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他们对教学用书,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主要参考书的稳定、经常的需要上;读者用书的集中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书品种的需要集中于正在进行教学的有关课程的主要参考书刊上,二是读者对教学参考书的用书时间也比较集中。用书的集中性就必然会造成高等学校图书馆紧张的供求关系。因此,做好组织图书资料的供应,合理解决用书集中的矛盾,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高等学校图书馆最基本的职能。图书馆是寻找工具书最好的地方,高校图书馆设有中文工具书室收藏各类中文参考书,包含:书目、索引、字辞典、百科全书、法规、统计资料、指南、名录及手册、舆图等资料。因为参考数据主要的功能是为了解答问题,提供读者随时查阅数据之用,因此不提供外借,只限馆内阅览。

中外文学术期刊(包括电子杂志)全文数据库是高校图书馆的核心数据库,收录资源包括期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报纸等学术与专业资料;覆盖理工、社会科学、电子信息技术、农业、医学等广泛学科范围,数据每日更新,支持跨库检索。为读者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资源。

(2)信息检索。信息检索服务就是把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通过整合和有序化,进行全方位、多途径为教学科研及广大读者提供高效、准确、权威的信息服务和信息导航服务,来满足广大读者的要求。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数据库及种类逐渐增多,使得人们对于文献信息的查询、加工、存储、利用等方面有了更新的要求。[2]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和教学科研中心,是学校办学的重要条件。搞好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保管和借阅,为读者提供细致、周到、全方位信息检索服务,是高等学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工作,为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提供保障服务。

2.教育功能

(1)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依靠课堂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其丰富的信息资源、良好的学习氛围,宣传、推荐、引导学生“读好书、好读书”,同时配合教学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此外还对学生利用文献和现代化技术手段提供了方法、指导等。这些信息资源的提供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教育阵地,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培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社会教育的重要课堂。现代图书馆已经成为全方位、多角度的开放领域,与社会各方面的合作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高等学校图书馆根据社会需求对读者进行教育,特别是对青少年儿童进行教育已成为一种必然。充分利用高等学校图书馆馆藏资源优势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等单位联合,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素质拓展训练”、“我心目中的一本好书”等活动,来吸引广大青少年读者,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团结协作,在“相互交流”中获取新知识,健康快乐成长。由此可见,高等学校图书馆已越来越成为对青少年进行社会教育的重要课堂。

3.社会服务功能

图书馆的社会功能就是图书馆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又从属于图书馆的功能,是由图书馆本质决定的基本功能的社会表现形式。

(1)健康精神食粮的重要源泉。高校图书馆通过为师生提供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的书籍和刊物,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提高他们的文化内涵。高等学校图书馆在书刊的选购上由具有事业心、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承担图书采购任务,他们严把质量关,将品味上乘、思想健康、格调高雅,融知识性、趣味性、专业性于一体的文献资料提供给广大师生员工,同时开展“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的活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以服务社会。

(2)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场所。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潜在课堂。它使生活在校园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心理因素等方面,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馆藏优势,强调个性化设计服务,如“读者广角、特色阅览室、电子声像阅览室、读者讲坛”等,充分展现广大师生员工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的才能,使高等学校图书馆对读者产生亲和力。同时配合学校围绕学生开展了多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丰富了学生业余文化生活,吸引了更多的读者,为社会稳定及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情操发挥了极大作用。

二、高等学校图书馆功能的优化

高等学校图书馆具有强大的服务功能,也是高校经费投入的一大亮点,但是如何使得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最大化,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1.树立为读者服务的理念

将图书馆与读者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准确、及时、方便、灵活地向读者提供周到的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宗旨,这一服务宗旨贯穿体现在它的全部业务活动中。要使这一宗旨得以实施,就要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那种“等人借书”、借阅受限、网络链接受阻等的被动服务意识为主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意识。

对所有读者(只要申请)都予以办理借阅手续,对校外人员采用适度的收费制度,既满足了校外读者的需求,又补充了图书馆的经费支出,做到了互利互赢、可持续性借阅。电子信息数据库,向校内所有办公场所开放;校内学生和工作人员分配账号密码以便于离开校园后远程登录。校外人员采用购买流量或者包月包年的付费服务方式。

2.强化经营、服务意识

对高等学校图书馆面向社会,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义、作用及服务价值,目前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满足于传统服务以实体图书馆为依托,服务内容主要是提供图书、期刊等纸载文献的在馆阅读与借阅。对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料信息中心,具有保存和传递科技信息的社会服务工作缺乏清醒的认识,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淡化了服务工作。因此,一方面,要明确高等学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和教书育人中的作用,重视图书馆的基础建设,加大投资,增加藏书量和进行文献资源搜集、整理、加工等工作所需的人、财、物,以建设一支精明强干、高效的队伍,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另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更新观念,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时期高等学校图书馆由单一的服务功能的文化教育机构向多功能综合信息系统发展,由单一的免费的“无偿服务”,向既有“无偿服务”又有“有偿服务”的二重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有紧迫感,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要有经济意识、效益观念,以强化图书馆经营、服务功能的群体意识。[3]定期考核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做到奖惩分明,处罚合理,引导图书馆工作人员做好本职工作。从而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服务效率。

3.面向社会开放,拓宽服务领域

开放服务就是面向社会、全方位多层次优质服务。[4]首先,推广开架借阅的服务形式。节约时间,提高了馆藏、文献的利用率,从而也提高读者对文献需要的满足率。开架借阅是解决读者“借阅难”的重要途径,也是开发利用馆藏文献的重要手段。对于管理困难,采取增加工作人员、加装视频监控等方式,确保开架借阅的顺利进行。面向社会,拓宽服务范围、拓展服务渠道,充分利用文献资源,发挥技术密集优势,为经济建设服务。定期到政府部门、当地的企事业单位宣传展出高校图书馆资源状况,推荐图书馆的有偿服务方式,提高图书馆的利用效率。

总之,高校图书馆具有不同于一般地方政府图书馆的资源优势,如何最大限度的使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得到发挥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领域。

参考文献:

[1]王慧英.拓展高校图书馆功能、增强竞争力与发展力[J].甘肃科技, 2012,(1).

[2]张伟.在信息化条件下更好发挥图书馆功能的对策[J].北方经贸,

2009,(4).

[3]杨玛萍.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

第7篇: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范文

楼宇烈老师所述涉及儒释道三家学说,九华山费业朝老师在甘露寺由浅入深的讲述了佛学的真谛,瑜伽大家石鉴月老师从禅修、禅定、禅学出发将禅、瑜伽和健身气功纵横剖析,孙泽先老师讲述《归根心理学》的时候也论述了佛教八识与健身气功的关系。

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人逐渐形成了与印度佛教有别的对“禅”“禅定”“禅悟”“禅修”等概念的不同理解。禅修不是为了养生,但客观上具有养生的作用,是谓“不养之养”。在儒释道文化的相互影响下,禅修的很多方法被历代文人修士吸收借鉴,影响和丰富了健身气功的发展。

佛教在修习禅定的过程中总结出很多收摄心神的法门,并把由调息而调心的实践和理论发扬至较高水平。调息在佛教中被称为“观呼吸法”,是释迦牟尼佛教导比丘修习解脱法门的一种重要方法,北传佛教将它与不净观视为通向涅的“二甘露门”,在南传佛教中一般将观呼吸法与四界分别观当作比丘最初的修习内容。

天台宗的六妙法门(又名小止观)也是念安那般那的一种,天台智大师在《童蒙止观》(又名《小止观》)中详细论述了调整呼吸的方法。《安般守意经》讲“安名为入息,般名为出息”,通过控制数出入息以达“守意”的目的。《童蒙止观》认为“息有四种相。一风二喘三气四息。前三为不调相。后一为调相。”可见“息”与“呼吸”是有区别的。从广义来讲,一呼一吸就是息;从狭义来看,能达到特定的呼吸要求才是息(如南怀瑾先生主张呼吸之间的停顿才是“息”)。这个特定的要求就是“调息绵绵、心息相依”。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即定。守息,心则生定。所以要让息绵绵,调到这种绵绵致细的景象。调息“一者下着安心。二者宽放身体。三者想气遍毛孔出入通同无障。若细其心令息微微然。息调则众患不生。其心易定。是名行者初入定时调息方法。举要言之。不涩不滑是调息相也。”(《童蒙止观》)

健身气功要求动息相随、动缓息长,以逆腹式呼吸为主,注重鼻吸鼻呼,要求呼吸细匀深长、周身一气、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以气运形,所以健身气功练习要以“调息”为中枢来统一调身和调心。在健身气功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专门的“调息练习阶段”,以调息来摄心,以调息来正形。具体步骤可以借鉴智大师在《六妙法门》中把意念和呼吸紧密结合的六个步骤: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通过这种方法来达到“收视返听,凝神入气,调息绵绵,心息相依”。南怀瑾大师在《定慧初修》之《禅观研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阐述:

第一,数。

数息为六妙门之第一步。所谓息,即是一呼一吸之间,叫一息,也叫一念。数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计算其次数。数息的目的在于去除妄想,因为凡夫一念之间具有八万四千烦恼,数息等于是打鱼拉网,慢慢收,心收拢之后,一到心无散乱时就不要数。不用数之后即须随息。数的过程呼吸对于风大的感受分别为风气息三个层次。开始时,呼吸粗,称之为风,静定后,呼吸较细,称之为气。再进一步,身心宁静,只有感觉自己内在呼吸,却听不到呼吸声音,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数了,即进入随。

第二,随。

进入随的情况如后世道家所说“心息相一”。心念与气息如同盐与面粉结合成一体。心念仿佛是探照灯,气息如飞机,飞机飞到哪里,探照灯就照到哪里。如庄子所说:“常人之息于喉,至人之息于踵。”此时心息相依,气息一吸即到足,产生轻快之感。

……

佛教、道教为了调身和引导入静,常常提出“观鼻”。《童蒙止观・调和》:“令鼻与脐相对,不偏不斜,不低不昂,平面正住。……尔时当系念鼻端,令心在缘中,无分散意。”《太一金华宗旨・回光守中》:“佛道二祖教人看鼻尖者,非谓着念于鼻端也,亦非谓眼观鼻端而念又注中黄也。……只是借鼻以为眼之准耳。初不在鼻上,盖以太开眼,则视远而不见鼻矣。太闭眼,则眼合而不见鼻矣。太开失之于外走,易于散乱;太闭失之于内驰,易于昏沉。惟垂帘得中,恰好望见鼻端,故取以为准。”坡也说:“视鼻端之白,数其息之出入,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至于数百,则其心寂然,其身兀然。(见《道枢・卷三十五》)很明显,“观鼻”是一种入静的方法。也就是健身气功练习中常讲的“眼观鼻,鼻观心”,练习过程中的“目光内含”、“目视鼻尖”等具体要求。

健身气功将“调心”列为核心要素之一,在实践的具体过程中必须要把“调什么?”、“如何调?”“有何用?”等问题明确和细化。

石鉴月老师将“瑜伽”和“健身气功”进行了各个方面的详细对比。瑜伽是佛教的源头之一,佛教去除了瑜伽的调身法,将瑜伽的调息法和调心法更加发扬光大。佛家将“凝心入定,住心看净,起心外照,摄心内证”(《文殊般若经》)作为十六字心得,将“戒定慧”作为三学,落脚点都在一个“定”上。郭善儒老师在《健身气功入静的科学》的讲座中提到:我们练健身气功为了什么,就是学习在接受外部干扰的氛围中,驾驭“外部信息的干预”,使人体的“意识进行调控”能力得以提高。这就是我一再强调气功修炼的核心内容是训练人的“意识运用”的方法。提高“意识运用”的能力。我曾连续发表了两篇论文:之一是“意念是气功修炼的第一要素”,之二是“再意念是气功修炼的第一要素”。就是想表述我对气功修炼主旨的认识。

郭善儒老师用现代科学的“脑电波”和“脑象图”来说明了调心入静以后脑部产生的物理效应。刘天君老师在《三调与三调合一》的讲座中认为:调心是改变日常意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进入气功境界所需要的意识状态。意守是在主观感觉上将意识移置于某一现实事物的心理操作活动。在调心的过程中一般会经过四个阶段:松静、动触、、虚无。

第8篇: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

1引言

大学化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仪器分析实验。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为核心,运用专业的仪器及设备,对物质进行包括定性、定量及形态的分析。此种方法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应用在科研和生产领域。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其以后的工作及研究夯实基础。虽然仪器分析实验知识的学习极其重要,但由于仪器在原理、构造及操作等方面复杂难寻规律,使得学习难度大,从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效率低下。有鉴于此,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予以改善。

2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特点、难点、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仪器分析实验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实验课程。现实中,一种物质必然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在分析中,可通过仪器分析多维度、多层次对其进行表示。由于自然界物质种类繁杂众多,使得仪器分析方法、种类、型号、操作等方面千差万别,在精度、测量范围等指标上存在不统一。此外,仪器分析实验也是一门极具操作性的课程,实验中往往需要操作众多的仪器来采集数据。而所得数据分析则需要用到各种不同的数学方法进行处理,最后经过处理的数据又需化学知识给予归纳解析。由此可以推论,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重难点主要是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各类仪器的使用及众多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等实验知识。

现代化学研究和生产过程中,使仪器分析技术不断发展。随着生产实践的需求增强,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不断进步,使得仪器分析技术不断得以发展和提高。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不可固步自封,也需要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目前,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1)仪器贵重,数量不多,不能满足实验过程中多名同学同时操作,一些特殊仪器学生接触不到,只是进行演示实验。所以,实验内容也比较单一,学生能熟练操作的仪器不多;(2)面对知识更新,实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且学生群体的类型也在不断的变化,陈旧的仪器设备及老套的教学方式难以提高教学质量;(3)教学内容少,常选用色谱分析、光分析、电分析等有限几种方法或几个典型的实验对学生象进行教学;(4)仪器原理和实验原理抽象,部分学生因前排人数多或其他原因不易准确观察到教师仪器讲解时的演示,使得后续的仪器操作错误;(5)学时限制使得实验指导教师在讲解内容时难以拓展,以至于有的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最终的实验教学目的很难实现。现实教学中面对的这些难题,看似很难解决,但在信息化逐步发展的今天,可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

3 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方法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提高,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界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使用图像、动画、声音、影视等教学方法,可以使抽象、枯燥、繁琐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简单,这样就提高了教学效率。虽然计算机在仪器分析实验中频繁运用,但在仪器分析实验中却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因此,有必要建立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

3.1基于仪器分析实验的信息检索体系的建立

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实验的预习和复习,而实验教材常常是数年才会更新一次,为弥补旧教材和最新分析仪器知识承载缺失的矛盾,应通过鼓励和指导学生提高信息技术检索知识,促进主动学生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可以通过大型搜索网站或专业仪器分析网站来检索相应的实验知识,让学生知道在实验中需要做什么、如何做。

3.2多媒体技术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来制作文字、图像、声音、影视、动画等内容和其它形式丰富的多媒体教程,可显著提高教学效率:(1)用图文、动画等生动具体的形式来表述实验原理和仪器原理等抽象的内容,便于学生的理解。如用循环伏安法检测金属离子的实验中,可使用图片或动画将日常肉眼无法观察的金属离子与电子在电极之间和溶液状态下的转移情况,就会显得直观易懂。(2)多媒体具有放大实验中的重点、难点及教师实验演示操作过程中学生很难观察的地方,可防止学生实验知识出现漏洞。例如,在进行液相色谱的实验参数设置操作时,难以达到所有学生同时观看效果,但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不断讲解,学生就可知晓整个参数设置的原因及过程,而且可以同时讲解各参数的具体含义。(3)学生通过重复观看多媒体技术播放的规范性实验操作视频,可弥补自身的操作失误。(4)一些仪器分析实验虽然不属于教学大纲要求,但对学生非常重要而学校却没有提供条件。这样的情况就可以制成多媒体课件,用在实验课内讲解或学生课外学习,以弥补了教学条件的不足,确保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连贯性和完整性,如和核磁共振仪这些实用但学生通常难以接触的仪器分析实验。

目前,有很多方法可用作制备仪器分析实验多媒体课件,常用的有:(1)Photoshop、PowerPoint、Flash等软件进行图片、文字或动画制作;(2)数码相机用来进行图片制作而摄像机可进行视频影像

制作。

3.3 建立师生互动交流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平台

以网络通信技术核心的教需要充分利用信息交流工具,如校园网、腾讯QQ、E-Mail、各种论坛等作为现代交流平台,全力推动师生交流,解疑答惑,提高知识,并及时更新和与仪器分析实验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3.4 其它信息技术的应用

除了一些常用的信息技术外,也可开发掌上实验室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积件等新技术应用于仪器分析实验。

4 信息技术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1)信息化教学作为真实科学实验的补充不能完全替代真实的科学实验化学类仪器分析实验,尽管信息技术能将一些不易直接观察和重要实验现象展现给学生,但信息技术则无法模拟真实实验中不可知的一面。另外,真实实验在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及动手能力等方面有特殊作用,信息技术无法替代。

2)优秀的传统教学手段不能完全被取代无论教学手段如何创新和完善,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教与学”的目的不会改变,目前,教材、语言、板书、示范操作等传统教学手段仍具有重要地位。

5 结束语

由以上可知,高校化学类的仪器分析实验的信息结束教学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易兰花;冯春生;周方钦.仪器分析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0年02期

第9篇:新学期的学习计划范文

论文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的新兴研究思潮,主张对人类自身拥有的正向品质加以研究。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出发,分析了目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大学生职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提出有益建议。

1 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开发人的潜力、激发人的活力,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方面内容:一是积极的主观体验,如幸福、愉悦、感激、成就等;二是积极的个人特质,如个性力量、天分、兴趣、价值等;三是积极的机构,如家庭、学校、商业机构、社区和社会等。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并根据变化而做出相应调整,达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无及好坏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3.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淡薄

我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起步较晚,在小学、中学阶段学生基本没有接受相应的职业生涯教育和辅导,绝大部分学生到大学才刚刚接触职业教育和辅导。当前有很多高校都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咨询服务,开设了职业生涯教育课程,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但大部分学生对职业规划的认知仍存在一定问题,规划意识仍较薄弱,需要继续加强。

3.2 大学生职业价值趋向功利化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也追求快捷高效的发展模式,在职业规划方面相对浮躁,功利化。学生普遍希望到发达地区工作,希望就业的单位名声好、社会地位高、待遇高、福利好。以笔者所在金融类高校为例,学生都希望进入银行、证券公司等机构上班;对于银行等招聘信息积极回应,递交简历、排队面试者众;对于其他类型的企业招聘则反应冷淡。虽然这种选择也有一定的道理(专业对口),但是其强烈对比还是透视出学生在职业选择取向上的功利化。

3.3 课程设置不合理

随着学生们自我规划意识的增强,学生对职业规划知识及能力的需求愈发强烈,但是因为课程起步较晚,课程设置尚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虽然大多数高校将职规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但是课时较少,不足以帮助学生掌握完整的制定职业规划书的技巧;课程设置的时间较早(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大一第一学期就开展职规课程,学生刚结束高中生活,对于大学生活还属于茫然状态),学生的自我认识尚未成熟,其规划也必定是粗浅而不成熟的。

3.4 师资队伍薄弱,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职业规划课程起步较晚,教学硬件建设不足,教学手段相对单一,一般都是课堂讲授,人数较多,实践环节较少,导致课程效果不佳。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课的教师一般都是半路出家,实践经验不多,很多老师未接受过系统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培训,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重理论灌输,轻实际操作”的现象较为严重。

4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的启发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如能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育,便能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职业自我意识,培养积极的职业生涯发展理念,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实现积极心理学和职业规划生涯课程的共同目的,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并以此获得美好生活。

4.1 树立积极预防思想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抵御精神疾患的力量,预防的大部分任务是建造有关人类自身力量,探究如何在个体身上培养出这些品质。将积极心理学的“预防思想”贯穿于职业规划课程的教育中,可以激发学生关注自身成长的积极性,把个人的成长需求转化为教育的内在动力。职业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人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有时甚至是要进行职业的重新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应对困难、及时转变和调整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储备。

4.2 挖掘优点,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功能应该在于建设而不是修补,积极心理学在对心理学的批判与继承的基础上,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从而填补了心理学在正常人心理活动研究方面的空白,恢复了人性的积极面。在职业规划课程教育中,我们也应借助积极心理学的力量,有效测量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兴趣、性格、自我效能感;毅力、洞察力、勇气、宽容等,人际交往能力、才能与智慧、创造力等),弄清它们的形成途径,并通过恰当干预来塑造这些心理品质。通过培养学生挖掘自身优点以提高自信;并学会从自身优点出发去进行职业判断和职业选择。

4.3 重视培养积极主观体验

职业生涯规划并不仅仅是为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准备,而是站在自我实现、人生不朽的高度上来探索职业,规划职业。因此,在职业选择上,职业价值观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在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引导下的职业选择和从业行为,可以带来源源不断的积极主观体验。将积极心理学所注重的积极主观体验引入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能够引领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激发学生最大的职业潜能,做一个有利于今后长远发展的选择,便能帮助学生在随后的职业生涯中热爱工作,享受工作,享受其积极主观体验。

4.4 互动教学,营造积极氛围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兴趣、取向,并进行职业规划,因此在课程教育上,学生应该是主角,只有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并从中受益。同时,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机构(家庭、学校等外界环境)能带给个体积极的支持,课堂上的互动环节能让学生感受集体的积极氛围,在交流中事先互相协助,共同进步。笔者在课堂上曾以“兴趣岛”游戏贯穿“职业兴趣选择”这一主题的课程教学,学生们热情参与游戏,积极发言,在分享中更深层次地与自己对话,在倾听中寻找到积极的同伴力量支持,效果甚好。

参考文献

[1] 石国兴.积极心理学介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