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黄山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暑假里的一天,烈日当空,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位于安徽宣城的敬亭山。远远望去,山虽不高,却满目青翠、郁郁葱葱,十分壮观。只见山脚下矗立着一座石牌坊,上面刻有“敬亭山”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迫不及待地穿过牌坊,快步向山上走去。
上山的公路很长,一眼望不到尽头,累得我满头大汗。我抱怨道:这难道就是“诗山”吗?一点感觉都没有,李白怎么会写出这样的好诗呢?这时,一辆电动观光车缓缓地驶了过来,妈妈赶紧问道:“请问上山的路还有多远?”司机笑了笑:“远着呢,上车吧!”车沿着弯曲的公路行驶,碧绿的茶树满山遍野,高高的核桃树上挂满了核桃。我欣赏着美景,不知不觉就来到了大门。
我跟着诗人的脚步向山上走去,踏着石子路,这在树阴下。树沙沙作响,风轻轻拂来,地上的小草生机勃勃,路边的野花露出“笑脸”。小路右侧有许多奇形怪状的石头,上面刻着古代诗人在此留下的诗句,有描写花草树木,有赞美美丽风光。这些石头与敬亭山巧妙、自然的融合,真不愧为“诗山”啊!
越往山上走路越陡。我走得有些累了,就在一个山凹处稍作休息。山凹四周全是竹子,有嫩的,有老的,有浅绿的,有枯黄的,有的细如手腕,有的粗如碗口,可不相同。一阵凉风吹来,顿时觉得神清气爽。竹林深处有一尊石雕像,她就是传说中住在山上的唐朝“玉真公主。”我坐在竹凳上,感受着风的吹拂和竹的清香,真是令人心旷神怡。
一、旅游利于教师备课
教师备课一要读课文,二要看教参,三要读与文章有关的书本或者文章。在整体与细节相互把握的基础上,写出教案,然后实施。以上过程如果是“读万卷书”,那么教师对课文所写内容的真实接触和感想就需要有“行万里路”的真实体会了。如果文章所写内容恰好是教师亲身经历过或是旅游过的地方,那么在备课中,就能很快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写出“形神俱备”的教案。
例如:姚鼐的《登泰山记》一课。备课时,要先看课文,理清作者的登山路线。这就要一步步的根据文字去把握教材,大费一番周折。如果教师亲自登过泰山,那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登山经过,结合课文文字,很快理清作者的登山线路,也就是课文的线索。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自己的登山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相融合,将其表达得更充实更丰富,也会更细腻。这是真实的情感啊!
二、旅游利于教师授课
一个人如果想将一件事情很顺利地有条不紊的表述出来,而且逻辑性强,感情丰富,语言上没有口语和半截话。怎样才能做到?我想主要条件之一就是对事件很熟悉,尤其是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其表达就会更完美更精彩。
旅游对于语文教师授课有着重要作用。在授课时,如果文章内容恰好是教师亲身经历的地方,将其结合自身感受讲授出来,就能迸发出精彩的火花,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充实、生动,教学效果会事半功倍。
例如:如果教师去过岳阳楼,在讲授《岳阳楼记》时,旅游的经历和感受便会对授课带来很大的帮助。授课时,教师会将登到顶楼时的心境和愉悦感不自觉的带进教学。站在顶楼上,遥望洞庭湖面,君山如黛,江雾若带,水天一片空阔。文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描写,多么精彩,多么富有气势。真实的感受与文章精彩的刻画融合在一起,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感情更真挚。同时,在授课中,教师会把岳阳楼最吸引游客的“三绝”告诉学生:范仲淹的铭文,清代书法家张照的书法,篆刻家邵竦的篆刻。历史名胜加上教师生动的描绘,不但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祖国悠久历史文化的感情。而范仲淹所倡导的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与岳阳楼的气势相结合,古人那种博怀和政治抱负便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讲课时,教师的心境、感受便会影响到学生,能更加深刻地挖掘这名篇的意蕴,进一步将心境升华,深化,唤起学生无限的向往之情,去欣赏这千古诗句。
三、旅游利于写作教学
好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过去在学习《文学概论》时学到了不少,很多文章中也有提及,但这些都是书本上的知识。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深刻地感受到旅游开拓了我的视野,真正理解到名人名家的作品是怎样写出来的。知道了名人名家的写法,对指导学生写作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近期旅游中我主要理解到以下几点:
1.按事物顺序真实的有条理有重点的叙说
游记性的文章多采取这种写法。作者真实地将旅游经过从头到尾有条理有重点的进行叙说。我通过旅游一些地方,再看一看名人名家的文章,这样一对比就发现了以上诀窍。在文章中名人文章的写作顺序交代得很清楚,内容详略得当,在叙述中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黄山游记》、《登泰山记》、《故宫博物院》等文章便属于这种写法。这种写法对于我们指导学生写游记性文章是很好的借鉴。
2.将复杂的事物分类,由主到次加以叙说
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便是这种写法。拙政园景物错落有致,景致优美。旅游者游览后无不称绝。然而要写出来却不是件容易事。而名家叶圣陶却能写出来。为什么?其主要原因就是抓住拙政园的整体特征,又将园内的景物按自然之趣的亭台楼榭、重峦叠嶂的假山、入画的池沼、着眼在画意的树木以及园内其他小品等几个方面去解说,这样就把拙政园介绍出来。旅游的亲自一见,加上自己的一点思考,就会明白名家的一种写法,胜过读多少书。真是“纸上读来终觉浅,得来全不费工夫”。
3.在描写对比中,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百草园写的多么充满生机啊。读文章时你一定很想知道百草园吧。你到绍兴旅游就知道鲁迅故居中有一个园。这个园较大,里面有菜畦,水井,皂荚树,桑树什么的。课文中将其进行描写,使人感到生动形象,活泼有趣,充满生机。由于前面三味书屋读书生活的无聊,孩子们才到后面这个园寻找乐趣,因而也就有了点情趣。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一比较,我们就体会到:三味书屋读书生活是多么的枯燥无味,百草园又是多么充满情趣。由此我又明白写文章的诀窍:在描写、对比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明白了这个道理,对指导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四、旅游还有利于对古代诗文的理解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作者身临其境写出来的,它有着不朽的魅力,精炼的语句,深邃的哲理和深远的意境。出外旅游经常会到一些古诗词作者游览的地方,他们在这些地方游览后,留下了不朽的诗句,这些诗句脍炙人口,今天读来仍感到亲切感人,热血沸腾。旅游中,在古诗词作者留下诗句的地方,读读或者背背原诗句,亲自感受那种意境情感,真是一种文学享受。将教学时的主观说教变成了亲临其境的真实感受,这是文学欣赏的深层理解、感悟,是难得的文学学习,将它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会收到真实的直观的效果,增强了诗句的文学感染力。如登泰山,经过了艰苦的攀登,终于到了南天门,那种感觉是豁然开朗,精神愉悦,一切劳累疲劳全都忘却,真是舒服极了。再登上玉皇顶,站在泰山极顶,居高临下,极目远望,唐代诗人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油然而生,这时你才真正进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这种境界,这种感受是亲身体会到的亲自感悟到的,是怎么看书也看不出来的,怎么想象也想象不出来的。将这种体会感受运用到教学中会收到多么好的效果啊!
再如到苏州的枫桥景点旅游。通过游览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五古”,看张继的塑像,再读一读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由于亲临其境,很快就进入诗的意境,真实的感受从心中涌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种感觉同样是亲自体验感悟到的。
关键词:龚自珍;魏源;山水诗语言;瑰丽;质朴
龚自珍、魏源都向往自然,喜爱山水,均创作山水诗以寄托情志。他们的山水诗各具特点和价值。大体可分为两类:审美型山水诗和“准山水诗”。所谓审美型山水诗是指“比较单纯地以审美的眼光表现自己热爱、欣赏自然山水情怀的作品”1,而“准山水诗”则指“诗旨不在于描摹山水,而是以山水为表现感情服务”2、“山水大多与不同的情怀相融相通,或者说山水是作为抒情的背景、媒介而存在的”3诗作。龚自珍现存的山水诗中大多是“准山水诗”,于近代山水诗具有开创之功。魏源则居多是审美型山水诗,于近代山水诗则具有开拓之功。本文拟从龚自珍、魏源山水诗的语言入手,重点分析二者山水诗语言的主要特点亦即差异:瑰丽与质朴。以期以此为切入点,为进一步全面观照龚魏的山水诗及其异同做铺垫。龚自珍和魏源山水诗语言的特点多样,既有瑰丽华美的一面,又有质朴自然的一面。但龚自珍山水诗的创作深受庄子、屈原、李白的影响,颇具浪漫色彩,满怀奇特的想象力和奔放的激情,其山水诗景象绮丽,色彩绚丽,辞藻富丽,诗歌语言以瑰丽华美为主。而魏源崇尚以真为美的审美原则和貌真写实的创作主张,他的山水诗长于白描写实,不堆砌华丽辞藻,避免造作,往往能描摹出景物的真切形象和独特神韵,不以雕琢取胜,诗歌语言以自然质朴为多。下面将分别探析之。
一、龚自珍山水诗语言的瑰丽华美
“天下震矜定庵之诗,徒以其行间璀璨,吐属瑰丽。”4这是新安女士程金凤题于《己亥杂诗》末的著名评论。纵观龚自珍山水诗的语言,大体若程金凤所述。语言瑰丽,是龚自珍山水诗的突出特征。“美人十五如花秾,湖波如镜能照容,山痕宛宛能助长眉丰”5(《能令公少年行》),比喻拟人绚丽多姿,画面情思柔媚华艳;“重重燕支蕾,几朵挂钗及。花外一池冰,曾照低鬟立,仿佛衣裳香,犹自林端出”(《后游》),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意境绮丽绰约,情思哀婉缠绵;“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西郊落花歌》),想象浪漫奇丽,夸张比喻壮丽丰艳,用词构思不同凡俗;“黑云雁背如磐堕,蟋蟀酸吟蟪蛄和。欲开不开兰蕊稀,似泪非泪海棠卧”(《哭洞庭叶青原昶》),渲染烘托感情哀恸,比喻拟人意境哀艳;“湖西一曲坠明珰,猎猎纱裙荷叶香”(《梦中述愿作》),视听触嗅觉四感官俱全,意象柔媚,辞藻富丽,语言瑰丽。魏源虽亦能将比喻、拟人、夸张、想象等表现技巧运用自如,但其语言自然质朴,意遒笔劲,往往雄浑豪迈而无绚烂瑰丽之感。如“不风不波千万里,以天为岸山为鲇”(《黄山云海诗》)、“更加夏汛蛟水至,万马孰御风涛雷”(《洞庭吟》)等。色彩绚丽,是龚自珍山水诗语言瑰丽的一大特色和表现。“龚诗充盈的思想张力也体现在语言的色泽变幻上,在思想色彩的不同侧面折射为语言色彩的着意点染。”6龚自珍擅长并大胆着意地在其山水诗中运用表颜色的词语,透过这些瑰丽的色彩语言,我们能更好地洞见诗人的内心,更清晰地理解其思想情感。“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梦中作四截句》其二),此诗构思奇特,语言瑰丽,鲜艳的“金黄色”是诗人花白的发色,一个“红”字,不仅极其形象地勾勒出了大海的怒吼澎湃,而且也暗示刻画了诗人炽热的“童心”,表达了其壮心不已的满腔豪情。又如《己亥杂诗》第三一四首“丹实琼花海岸旁,羽琌山似峚之阳”,火红的果实,玉色的花朵,绚烂地开放在海岸边。诗人极力地赞赏其隐居地的美丽,艳丽的色彩既是景物的颜色,亦是诗人内心惬意喜悦的色彩。此外还有,“忽闻海水茫茫绿”(《梦中作四截句》其一),表达了思归之情;“万重金碧影如潮”(《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有四首》其十),暗含了壮志难酬的感伤;“梦断查湾一角青”(《己亥杂诗》一三八),流露了对好友的思念等。龚自珍山水诗中这些色彩词的插入,为画面着上了一层鲜艳华美的色调,语言富于瑰丽,内涵更为深远。当然,魏源的山水诗中也有色彩的描写:“遥山白于晓,林樾失翠黛”(《重游百泉四首》其三)、“至奇万骨峰,至清百折水”(《武夷九曲诗五首》其一)等。但其色彩的运用主要是为客观描摹景物的需要,并不似龚更为主观和着意。且魏源也更偏好清淡之色,语言质朴婉丽,画面自然真切亦不失奇峭生动,大多流露出游山览水的喜悦之情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龚自珍山水诗的辞藻色彩鲜艳,富于瑰丽,但很多时候其极力渲染的浓艳背后却渗透着凄恻和哀伤。“红”,是龚自珍常用的颜色。上文列举的诗句中也多有含“红”。“红”作为一种炽烈张扬的色彩,适应了龚自珍表达赤诚童心和真烈性情的需要,是其屡遭困顿窘迫的愤懑怒吼,是其恃才傲物、表情达意追求不同凡俗的个性表现。“春山不妒春裙红”、“七十二峰峰峰生丹枫”“归来料理书灯红”,在这首龚自珍表隐逸思想的力作《能令公少年行》中,他就一口气用了三个“红”,足见“红”的深意和其对“红”的偏爱。然而,艳丽的“红”中亦隐含着哀情。“桃花零落处,上苑亦红潮”(《春晚退直诗六首》其二),落花如红潮,场面雄奇壮烈,颜色瑰丽,心事哀艳;“樽前荇叶白,舵尾茶华红”(《发洞庭舟中怀钮非石树玉叶青原昶》),一白一红,红得耀眼,痛得彻心扉,以乐景衬托出了离别的哀情;“一卷临风开不得,两人红泪湿青山”(《补题李秀才增厚梦游天姥图卷尾》),血红的眼泪湿透了青山,鲜艳的红青对照,哀艳的画面感很强,瑰丽的语言下藏着一颗泪水浸透的心。龚自珍的山水诗“语言瑰丽是其鲜明的特征,是在新的时代感召下,将思想的深沉交由语言亮色去渲染的创举,也是对李贺语言风格的继承和发扬。”7其诗歌语言中频繁出现的艳色,强烈地刺激人的感官,引发读者与诗人的共鸣。然而其语言的瑰丽并不意味着华丽辞藻的刻意堆砌,而是明畅自然,洗练流利的,并瑰丽与质朴的对吟无繁复雕琢造作之痕。上述所举即可证明。除了瑰丽的语言以外,龚自珍山水诗中也有少量质朴的语言。如“居然六七里,无境不烟霞”(《此游》其二)、“六月十五别甘泉,是夕丹徒风打船”(《己亥杂诗》一〇八)、“惠山秀气迎客舟,七十里外心先投”(《己亥杂诗》三一三)等,均是自然质朴之句。
二、魏源山水诗语言的质朴自然
与龚自珍相比,魏源山水诗的语言则是质朴自然的。他善于运用白描的写实之笔,自然而真切地描摹出山水的独特状貌,使之呈现“放倒峰峦纸上铺”8的立体式画面。请看《湘江舟行六首》其二:“乱山吞行舟,前樯忽然没。谁知曲折处,万竹锁屋闼。全身浸绿云,清峰慰吾渴。人咳鸥鹭起,净碧上眉发。近水山例青,湘山青独活。无云翠濛濛,烟林尽如泼。遥青一峰显,近青一峰灭。眼底青甫过,意中青郁勃。汇作无底潭,遥空蔚蓝阔。十载画潇湘,不称潇湘月。今朝船窗底,饱阅千崷萃。他年载画船,鸥鹭无如缺。”9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舟移境换,细细描绘湘江两岸重峦叠嶂、青翠欲滴的迷人景色。奇特的想象和拟人化动词的运用使得景物生动活泼,意境超迈绝俗。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明朗轻快,于质实中透出一股力度,画面清奇幽深,婉丽峭刻。与之相类的诗作还有很多,如《粤江舟行七首》、《嵩麓诸谷诗五首》、《盘山纪游四首》等,貌真写实,不假雕饰,既有全景,也有特写镜头,描绘出山水的独特神韵,意境奇特超迈,风格奇峭婉丽,予人完整、充实之感。魏源善于将工笔描写和大笔淋漓相结合,既有真切细腻的描摹,又有对气势氛围的尽情渲染。如《永嘉山水诗补谢六首》其四写石门洞瀑布,既有工笔描绘:“满壁蛟螭痕”,又有大笔点染:“谷中鸣百雷,谷外钻苍玉”,于质朴真切、形神兼备、绘声绘色的描写中喷薄而出一股雄奇超迈的气势:“大声劈天来,千丈壁如覆”、“雄豪化清泚,苍翠围寒肃”。想象大胆奇特,比喻形象自然,夸张纵横开阖,形成了奇特超迈、奇峭婉丽的意境风格。《黄山诗六首》其三、《登太行绝顶五首》其一、《岱麓诸谷诗六首》等,亦是如此。与魏源相比,龚自珍的山水诗对自然山水的刻画多为大笔点染,他似乎并不追求形似,而是神到为止。如“九重阿阁外,一脉太行飞”(《春晚退直诗六首》其一)、“灵鹫高华夜吐云”(《己亥杂诗》一五八)、“剩水残山意度深”(《己亥杂诗》二二七)等,虽时有特写镜头,但少有浓墨工笔细细描摹。同时,魏源强调“造物随意逞山川,岂必尺寸寻规矩。”10他摹写山水往往能抓住其特点,从宏观角度进行大范围的比较,传达出不同山川的独特神韵。如他对粤山的描写,就犀利精准地抓住了它“砢”、“尖”、“凑”、“怒”、“妩”的特点,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活脱脱的粤山形象。又如其写水,“雁湫之瀑烟苍苍,中条之瀑雷硠硠,匡庐之瀑浩浩如河江。惟有天台之瀑不奇在瀑奇石梁”(《天台石梁雨后观瀑歌》),大范围概括,各瀑布对比,使得天台瀑布的特点更为鲜明突出,并以此特点为主干展开描写。有时还在同一组诗中进行对比,特点分明,如临其境。如组诗《三湘棹歌》中的《资湘》、《蒸湘》与《沅湘》,就分别抓住了资江的竹,湘江的水和沅江的桃花各自不同的特色来写,好似画龙点睛,顿使各景观的绝妙处栩栩如生,跃然而现。龚自珍描写山水虽也能抓住特点,传得风神,但少有大范围的对比,故其山川的特点不似魏源那般突出。魏源的山水诗近于写实的路数,虽然语言质朴,但无浅易之感。他时而营造超迈淳深的意境:“峰耶曰是云,云耶曰是山,山为湖云混,雨后无真峦”(《武林纪游十首呈钱伊庵居士》其一);时而用字新颖,峭拔婉丽:“雨过水声粗,水涤山容醒”(《武林纪游十首》其四);时而意趣盎然,引人入胜:“溪山喜游人,先遣流泉导。流泉畏出山,十里声先噪”(《黄山诸谷二首》其一)等。此外,魏源的许多山水诗融入重言叠唱的民歌语言或方言俗语,语言质朴、平民化的同时,朗朗上口,韵味无穷。如“船船灯火船船笛,步步楼台步步花”(《扬州画舫曲十三首》其五)、“崖高高,水深深,天苍苍,地阴阴,万松万石风泉吟”(《游山后吟六首》其三)、“荡荡平平地,青青白白天”(《西行杂诗二首》其一)等。总之,魏源山水诗的语言自然质朴,发扬了写实路数的长处,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其易流于平直浅露的短处,使得其诗呈现奇特超迈、奇峭婉丽的意境风格。虽然也存在有些诗的语言过于质朴传真、率露平直、缺乏诗情画意的缺陷,但于其山水诗整体而言,无伤大雅。偶尔也有龚自珍诗歌语言瑰丽的影子。通过上述的品析与比较,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龚自珍、魏源山水诗的语言大体倾向于瑰丽抑或质朴,而且在各自特点的分析中,通过与对方的对比,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二人山水诗的差异。尽管龚魏山水诗的语言特点不同,但二者在自然畅达方面是相通的,且无论是龚的瑰丽还是魏的质朴,从实质上都无长短优劣之分,虽有时着墨过浓些而不免有些缺陷,但总体来说是各具特点和价值的。龚自珍和魏源的山水诗既有相似相通,更有差异不同。龚的瑰丽与魏的质朴是二人山水诗语言的主要差异。龚自珍、魏源充满时代精神的山水诗,冲破了当时山水诗坛诗意诗风日下的格局,成为近代进步诗歌的主流,对清代乃至近代山水诗史有开创或开拓之功。研究他们的山水诗,无疑具有一定的意义。本人以龚魏山水诗语言的主要差异为切入点,发书鄙见,望于读者了解龚自珍、魏源及其山水诗之异有所裨益。
作者:陈涵薇 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龚自珍.龚自珍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5:254-576.
[2]刘逸生,周锡韦复.龚自珍诗集编年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44-969.
[3]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9:5-833.
挂在客厅上方的一幅画,画的是四只大雁。各自在空中地上飞、鸣、宿、食,形态各异,有动有静,画面和谐而生动。两边对联写的是“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凸聚墨多”。字体工整。
在山墙上,又见到六幅花鸟画,亦称六扇屏。每幅画心长4尺,宽1尺。画面有梅、荷、竹、菊、牡丹、山茶,分别配以苍鹰、喜鹊、锦鸡、鹭鸟、白头翁、螃蟹等。构图生动,章法严谨,笔墨浓淡适宜,线条苍劲有力。在一幅“喜鹊登梅”的画面上方,书有祖父和画家的名讳,文后盖有两方印章。由此可见,这六幅屏画是画家专为祖父绘制的,从中可以看出画家与祖父有一定的交往情谊。
六幅花鸟画,不仅画面生动,立体感强,而且每幅画面上都有很讲究的题款和钤章。所谓讲究,就是讲究文辞美,书法美。如在那幅“荷花鹭鸟”画面上,画家用十分流畅的行书题的是:“世人都道联科好,要识都从苦读来”这样劝慰人刻苦学习的诗句。在“白头牡丹图”上题的是“花见白头花莫笑,白头曾见好花多。”用拟人手法,写花鸟对话,寓自然哲理,幽默风趣于一体。在“菊蟹图”上同样用诗的语言写些道:“菊正开时蟹正肥”。“苍鹰图”上的题辞是“英雄独立”。“翠竹图”上的题辞上“虚心受教”。题辞与画面交相辉映,既深化了画面的主题,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实是难能可贵。
不仅如此,画面上的印章也是很有特色的。
六幅花鸟画,每幅上面都盖有二至三方印章。其中除去画家应有的名讳外,还有七方形式不同的闲章。所谓闲章,并不是可有可无,其内容都是与画家托物咏志,寄意抒怀分不开的。比方有一方刻“意到笔随”。还有三方与酒有关的,分别为“诗酒生涯”“樽中胆气豪”“万事不如杯在乎”。从这些闲章内容上看,画家是个爱诗重酒,轻名薄利,品高趣雅之人,这从另一方“结山水缘”的闲章中得到佐证。可令人费解的是,画家又雕一方与上述内容很不协调的直径约为一寸左右的外圆内方的大铜钱式的压脚章,上刻五个篆字,文曰:“何可无此君”(君:即指大铜钱),意思是“人,怎么可以没有钱呢?”而且此章较其他闲章都大。看来画家是很重视这方章子的。这就不得不让人怀疑:一个重诗酒,讲学问,淡泊名利,超凡脱俗的人,怎么突然来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刻下这枚“旨在要钱”的印章呢?是否因为他给祖父精心绘制了六幅屏画,祖父未及时付酬而雕此章,以便引起受画人的注意呢?这仅是揣测而已。
从六扇屏的整体画面来看,这位丹青妙手,不仅书法宜人,而且又擅长金石,精通韵律,是个在文学艺术方面造诣很深的多面手。
构思点评
文章以“六幅花鸟画”为线索,具体安排“构图、章法、笔墨、线条”“讲究”“托物咏志”几个部分展开叙述,角度新颖,线索分明。文章既见事又见人,突出了祖父的书香气。作者注重细节描写,让纯真的爱意流淌在字里行间,于是,那一祯祯清新典雅的画面沁入读者的心脾。
在介绍栩栩如生的画面,是为了全文以叙述为主,并调动了多种描法,让写景退到次要地位,这种构思不同于一般,为的是凸显衬托“六幅画”所带来的人文关怀,构思别出心裁。结尾一语点睛。“这位丹青妙手,不仅书法宜人,而且又擅长金石,精通韵律,是个在文学艺术方面造诣很深的多面手”,在文章起首点出“黄山瞬间升腾的灵魂”,结句又点出题目“‘书香’的味道”,发人所未发,使人耳目一新。通过这几幅画来抒写浓浓的真情。
题目中“丹青”的含义已经得到诗意的演绎。文章提升的空间是:将部分叙述文字转换成一个较为具体的细节描写,以加强真情的感染力。
选材点评
自20世纪以来80年代以来,我国的旅游业飞速发展,旅游业的日趋完善吸引了大批国外游客来中国旅游。各个景区为了更好的服务外国游客,在景区的景点介绍牌示中都加注了英文解说词。但这些英文解说词存在着单词拼写错误、时态错误、翻译不当、直接把中文翻译成英语没有考虑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不规范现象,从而影响了外国游客对景点的理解,引起了造成语言上的障碍。为了更好地将安徽旅游景点的文化信息准确地传递给国外游客,促进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和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规范景区英文牌示解说词势在必行。
一、英语牌示解说的语篇类型和、特点及其翻译
Newmark(1981)认为,语言有表达(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information function)和呼唤(vocative function)等三种功能。根据语言的不同功能,语篇可分为表达功能型语篇,信息功能型语篇和呼唤功能型语篇。牌示解说是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将信息传达给读者,并让读者对此记忆犹新,继而让读者采取行动(贺学耘,2005)。因此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牌示文字与图形标志共用,用图形更为直观,可以有效解决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2,大量使用名词,短语和动名词,不使用生僻词汇。3,由于景点牌示,受篇幅和容量上的限制,景点牌示在提供信息时要贴合实际,更要考虑到语法,时态,文化等因素,使之具有较强的规范性、合理性和文化性。4,在制作布局格式上,进行景点全貌解说的全景景点牌示多包括标题,全景图和内容介绍;而进行具体实物解说的景点牌示多包括实物名称和与实物相关的内容介绍。
由上文牌示解说特点可知,景点牌示在语言的表达和使用上主要运用说明或描写的手法,具有英语说明文的特点,在中文牌示解说的英译时我们应该以牌示解说的功能为中心,从外国游客的理解程度的角度出发,只有这样英语牌示解说才不会成为摆设,而成为真正的服务游客的道具。
在翻译中文牌示解说时,译文应尽可能地符合英语牌示解说的语篇和语言特点。对于带有中国独特文化特色的牌示解说内容,在翻译时了解中英双语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尽可能地消减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介绍较难翻译的特色文化、习俗时,首先,要考虑翻译时要对景点的历史进程和特别的风俗文化加以解释;其次,尽量避免使用生僻的词汇,译文结构应符合英语句法结构;还有,对一些特别的文化要加以说明,否则会因为文化的差异问题而造成译文的内容缺失。
二、安徽景区的牌示的英译现状及其规范化
笔者通过对安徽的黄山、合肥包河公园、狼巷迷谷等风景区的实地调查,发现解说不正确、不规范的翻译实例有不少,不仅给外国游客提供了错误信息,给景区对外宣传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也有损于安徽的对外形象。安徽景区牌示解说的翻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
(一)景点名称的翻译过于直接
比如,黄山 “丹霞峰”这个景点牌示被翻译成“Danxia Peak”,可是外国游客却很难理解“Danxia”的意思?”丹霞“它不单纯是一个峰的名字它还有它实际的含义,这座山峰是因为火红的晚霞的映照,而变得鲜红耀眼,如果直译成“Danxia”就会使外国游客对此峰的理解产生障碍。那么比较合适的译法为“Reddening-clouds Peak”。这样能激发游客的想象力.留下深刻印象。再比如,在安徽凤阳狼巷迷谷景区有一个景点叫 “狼牙石”,被翻译成了“Wolf’s Teeth Stone” 这是一种直译的方法,可在此处并不合适,“狼的牙的石头”这会让外国游客产生疑惑(。),若翻译成“spark stone” 就更为贴切一些。旅游翻译应该注重这种“现场效果”(on―the-spot effect/immediate effect),尤其是处理名胜古迹景点的译名时.要做到简洁、明快、达意,能意译则意译。此外,在旅游景介的英语翻译中为了消除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还可以做些必要色说明和解释。
(二)语法过于复杂,句子拖沓冗长
景点英语牌示的翻译要力求简洁,明了,浅显易懂。奈达曾经说过,如果译者不向假想读者调整信息负荷量,接受者就可能失去信息中的一些关键因素,或觉得译文太难懂而停止阅读。以凤阳狼巷迷谷为例:
源文:溶沟两侧是垂直的狼牙石壁,据估计其深度可达100多米以上,据特大雨水在狼巷内能够快速的自行排干的现象推测,溶沟与地层深部的溶洞及地下河是相互联通的。曾令无数中外专家及海内外游人惊叹不已。
译文:On both sides of the lapie stand the perpendicular stone walls in the form of wolf’s teeth whose depth is estimated to reach 100m or so.According to the phenomena in which flood is drained off quickly of itself within wolf Lane Valley after an extraordinary rainfall connected with Karst caves underground in the deep and ground rivers as well winning great admiration frominnumerabe.Experts and countless visitors both home and abroad..
分析:在这段英文翻译中大量的使用定语从句,使文字生涩难懂(,)。这段文字还出现了拼写错误,例如:“frominnumerabe” 正确的写法应该是“from innumerable”;“ 在搭配上也出现错误,“is estimated” 和“or so”的搭配先后矛盾;另外,在逻辑上这段文字的翻译也比较混乱,让读的人产生困惑。可以译为:
On both sides of the lapie stand the perpendicular spark stone walls whose depth is estimated to reach 100m.Extraordinary rainfall in the valley can be drained off quickly of itself.Hence,we deduce that it is connected with Karst caves underground in the deep and ground rivers.This phenomena wins great admiration from innumerable experts and visitors.
(三)景区牌示警示语翻译的不规范
警示语因为要考虑到醒目的作用,字体都较大,所以要考虑到牌示的容量,一定要做到言简意赅,切忌拖沓。在黄山景区一些山崖边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标示语:“危险! 请勿走出警戒线!(Danger! Tourists stop!)”。这样的翻译属于典型的中式英文,是盲目直译的结果,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所以我们可以直接借用英语中的现成说法“Keep off!”或者“Mind your steps!”。在凤阳狼巷迷谷景区,有个警示牌译为“ be careful of Banging your head”,这也是非常直接的把汉语翻译成英语,并且也没有注意首字母大写,应译为 “ Mind your head” 。
(四)景区英文牌示没有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差异
例如:源文:秀丽的亭台楼阁,水榭花樯;精巧的奇石假山,曲径回廊;幅幅佳联偶对,耐人寻味。游人驻足临濠水榭,可见“一堤杨柳莺啼树,四面荷花蝾戏鱼”。
译文:a Graceful pavilions and towers,waterside corridors,flower walls,delicate rockeries,winding path,beautiful antithetical couplets,Here visitors can enjoy the scenery of willows flowers singing birds,flying butterflies and swimming fish.
原文辞藻华丽、句式工整,再加上美轮美奂的诗句,给读者带来艺术的熏陶。译文过分的寻求遵照原文,这样的翻译违反了旅游英语翻译的“直扣主题、重客观描述”的翻译规则,其复杂,浮华的语言会在英语读者中产生文化障碍;不知所云。另外“亭台楼阁、水榭花樯、奇石假山、曲径回廊、佳联偶对”仅是对“临濠水榭” 的陪衬,不应在译文中喧宾夺主、给译语读者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建议改译如下:
The Linhao Waterside Pavilion is a graceful pavilion with winding corridors and delicate rockeries besides.Here visitors can enjoy the scenery of willows,flowers,singing birds,flying butterflies and swimming fish.
三、结语
一、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人文思想
一是语文富有积极的思想性。语文教材选取的课文,尽管体裁、题材、风格等各不相同,但都是一定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的有机统一体,以鲜明的形象,生动的语言,激发着学生的感情,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高尚的道德熏陶。
二是语文富有质朴的美感。课文选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大公无私、心灵崇高,刚正不阿的《公仪休拒受礼物》;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九寨沟》,《雾松》;有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律美的古今诗歌……这些课文都以不同的方式体现了作品的内在美。通过带领学生阅读这些优美的文字,让学生们在美的熏陶中受到教育。充分发挥语文的这些特点,把德育教育不露痕迹地渗透进去,“润物细无声”,这就是育人。
二、在阅读教学各环节渗透。进行育人
由于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具有分散性、丰富性等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即渗透性,须发掘语言文字的表现力,发挥文中形象的感染力。
1、在导语中渗透
例如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这一课,在导入新课的时候,可以先启发学生回忆: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有许多名山大川风景秀丽,如: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它们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你曾经游览了哪些名山?游览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揭题、设疑:看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扫路人有什么特点呢?大家能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呢?学生根据初读课文的情况一定可以说出文章的中心,这样就让学生们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到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通过这样的导入,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动机,调动学生内心的积蓄,隐埋的情感,从而认真地去阅读,体会,去认识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受到思想上升华。
2、讲读中渗透
(1)以情激情。教师表现出来的鲜明爱憎,会深深地影响学生,使他们的思想感情和教师发出共鸣。比如上《沙漠中的绿洲》这课,课临近结束,总结课文时,教师可以为阿联酋人民不屈不挠、热爱生活、为美化家园所表现出来的执着精神深深地鞠一躬,就可以一下子把课堂震住,当学生理解老师的用意,内心的激情喷然而发,自然就会体会到课文思想的精髓——阿联酋人民顽强不屈的精神,就会对他们热爱生命的执着肃然起敬。
(2)形象分析。文章的思想性是内含在精心组织的语言文字中的,所以语文的德育思想必须通过分析具体的情节,人物、事件来实现。教学《九色鹿》一文时,可以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现调达为人的词语: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等,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每词义在文中的具体体现,让学生感受到调达灵魂的肮脏,从内心对他产生鄙夷,自己也受到思想上的教育。
(3)朗读和表演。通过生动的朗读,能把文中内在的深刻含义和丰富情感表达出来。朗读前,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情感,提示朗读的要求,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很容易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共鸣,自觉地感受作者寄寓在语言文字里的思想感情。
有些课文如《公仪休拒受礼物》,戏剧性强。表演相对比较容易、方便,可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课文,通过对角色的理解和参与,把文中人物的思想品质和自己的价值取向相联系,把自我转化为文中人物,与其同爱共恨,在迁移中完成对思想的洗涤。
3、拓展中渗透
(1)推荐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诸多方面的积累,更有助于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可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自读课本及针对小学生列出的必读书籍,使学生通过阅读鉴赏得到自我教育,了解到应该珍惜目前所有,善待身边的人和事。
关键词:《红楼梦》;杨宪益;霍克斯;归化翻译;异化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5-0104-02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它有两个最有名的英文全译本,分别是由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的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和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和夫人戴乃迭的合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霍克斯是英国人,对英语驾轻就熟;而杨先生英文水平高超,并与其夫人戴乃迭中西合璧,对英语的运用也十分自如,因此两者在语言上都运用归化策略。学术界讨论的焦点在文化层面上,虽然众说纷纭,但主要集中在两种观点: 一是异化优于归化;二是归化异化都有可取之处,该选择哪种策略应视具体情况而定”[1]。
一、《红楼梦》与归化、异化翻译
在杨译本中,通过异化翻译策略使译作中保留了浓厚的中国特色,有助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走进西方。“刘艳丽,杨自俭认为杨先生的翻译有助于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如其将风月笔墨译成breeze and moonlight school,保留了原文的结构和特色”[1]。而同样颇受学者欢迎的霍的译本中则使用了大量的归化翻译策略,因为“对于普通读者来说,霍克斯的归化翻译更易懂。因此更受欢迎对于想要学习中国文化的英美读者来说,也许归化翻译会将很多中国文化元素展现在他们面前,但因为文化差异,很多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外国读者无法理解”[1]。
文章在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的理论指导下,结合《红楼梦》的杨译与霍译版本,对比两者在标题、成语、俗语以及诗句翻译上的异同,分析在此翻译过程中各自的翻译策略,并比较归化与异化翻译何者更佳。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二、归化与异化翻译理论回顾
“归化”与“异化”这两个概念,首先是德国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一书中提出的――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 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The Translators’Invisibility》一书中, 将第一种方法定义为“异化法”;第二种方法为“归化法”。
实际上,“异化翻译就是要偏离本土主流价值观, 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而归化翻译则是采用透明的、流畅的风格为译文读者把陌生感降到最小的翻译策略”[2]。也有学者从异化与归化的源头处入手,如“异化与归化是直译与意译争论的延伸和扩展。 直译与意译的主要争论是翻译中的语言的表达方式问题, 而异化与归化主要争论的是翻译中文化因素的移植问题”[3]。
总的来说,异化翻译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翻译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读者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三、异化与归化翻译实例对比
1.以成语翻译为例
成语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它虽简短却精辟、思想内涵丰富,以四字成语“龙驹凤雏”为例:在《红楼梦》第十四回中,宝玉经其父贾政的引荐觐见了北静王,“北静王见他语言清朗,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在此句的翻译上,杨宪益译为The clarity and fluency of Baoyu’s answers made the prince turn to observe to Jia Zheng, “Your son is truly a dragon’s colt or young phoenix.”;而霍译则是Delighted that everything Baoyu said was so clear and to the point, the prince observed to Jia Zheng that “the young phoenix was worthy of his sire.”
对比这两个版本的译文,可以发现两人在翻译“龙驹凤雏”一词上存在差异。不论是在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凤”都是吉祥的象征;而对于“龙”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在中国,“凤”是百鸟之王,是福瑞的象征,而在西方,“凤”(Phoenix)被叫作长生鸟,死后会在自己的尸体上重生,正如中国文化中的“凤凰涅”一样。与“凤”相对的,“龙”象征着富贵和皇权,充满吉祥之意,而且中国人一直视自己为“龙的传人”,作为中国人的杨宪益便更想要通过翻译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到西方去,因此把“龙驹凤雏”就直译为“a dragons’colt or young phoenix”;然而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邪恶和暴力的象征,这在圣经中也是有依据的,甚至与上帝作对的撒旦也曾被叫作“dragon”。因此,霍克斯在译文中仅仅保留了“凤”这一意象,而舍弃了容易让西方读者产生误解的“龙”。
笔者认为,杨宪益与霍克斯在此成语的翻译上并无太大的分歧,他们的译本均被大家所接受。虽然“龙”这一意象在西方属于邪恶的意义,但随着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已广泛接受 “龙”在东方的象征意义。此处归、异化翻译策略均无明显的优势。
2.以俗语翻译为例
在中国古文中常常出现一些通俗性的语句,它们便是俗语,既说出人民生活经验还表达出了他们的愿望。如在第八回中,宝玉前去看望抱恙的宝钗时,宝钗顺手拿过他的“通灵宝玉”并念出了宝玉上所刻的篆文“莫失莫忘,仙寿永昌”,丫鬟莺儿听了便说这与宝钗的金项圈上的篆文“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恰好是“一对儿”(匹配)。
对此,杨宪益在的译本分别为“Never Lose, Never Forget, Eternal Life, Lasting Prosperity.”和“Never Leave, Never Abandon, Fresh Youth, Eternally Lasting.”;而霍克斯在翻译时,将这两句篆文都译作同一句话“Mislay me not, forget me not,And hale old age shall be your lot.”
杨、霍都将篆文的意思翻译了出来,只是杨宪益站在传播中国文化的立场上,更遵循“忠实”的原则。而且,他知晓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两句的意思虽大体相同,但也存在区别。宝玉原是天上的神仙,因而是“仙寿”;而宝钗仅为凡人,且是女子,只能用“芳龄”来刻画。对应地,杨宪益分别译为“Eternal Life”和“Fresh Youth”;而霍克斯在翻译时,注重这两句的韵律。但以同样的翻译对应来自不同身份匹配的原文,虽然方便了外国读者的阅读与理解,但丢失了原文字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内容所折射出的深层次信息。因而,笔者认为此处,杨宪益的译本在达意和工整的同时还保留了原文的多样和意味,归化翻译策略更胜一筹。
3.以诗句翻译为例
中国的古诗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学史长河中传承至今熠熠生辉的部分。在《红楼梦》中,“黛玉葬花”是最为经典的故事之一,黛玉的多愁善感与高超的文学造诣在这个故事里展露得淋漓尽致。而她所作的《葬花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悲花悯人,让人不禁“心碎肠断”。而杨宪益与霍克斯在这首诗的翻译上分别为:
中国的诗词言简意赅,措辞优美,不仅描写的形象生动,而且字数对仗工整,十分具有韵律感。用“花”的凋落暗示“人”命途多舛,且原诗中“痴”与“知”头尾押韵,可见曹雪芹用言的细致与考究。然而,这却成了译者所要面临的极大的挑战。从两译本中可以看出杨宪益与霍克思都煞费苦心,都竭尽自己的全力以还原诗句的意蕴和韵律。
杨戴的译文在表达原文的意思时遵循忠实的原则,但失掉了原文押韵和对仗所产生的语言的美感;而霍克斯则将这首七律诗也相应地处理成诗歌的形式,不仅在意思上忠实于原文,描述出了黛玉悲花悯人的心境,而且在形式上也再现了原文的韵律。原文有押韵,译文中也有押韵,韵律感十足易于引导读者,让人如身临其境,与黛玉一同“心碎肠断”感叹人生。
杨霍对与诗歌的翻译分别注重“信”与“雅”,有学者提出“以上的两种译文从内容上看都很忠实于原文,但是从形式上看霍译要更胜一筹。他的译文用词讲究,句子长短安排合理,两两对应,韵脚使用恰当,所以读起来音韵和谐朗朗上口,体现了音美形美意美的翻译原则,而杨译在结构安排方面就显得逊色不少”[4]。
四、结语
就《红楼梦》的翻译而言,霍克斯在翻译时更注重译文的文学性,目的是为了方便外国读者的理解,或深或浅改写了内容,虽“形美”却失了原意义;而杨宪益夫妇翻译《红楼梦》的目的则是为了传播中国的文学经典,所以将 “忠实”作为首要原则,极少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因而译文有时丢失美感与创造力。
通过对《红楼梦》两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笔者发现异化、归化这两个策略各具优势、相互补充, 并没有孰优、孰劣之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译者翻译时需要把握好度,不仅要做到“忠实”,还要“通顺”,以便共同为跨文化交际发挥重要作用。杨、霍两篇译文都是红楼梦翻译中的佳作。外国读者阅读时,最佳选择是将这两译本相结合去理解。学者今后应努力结合归化与异化策略,将杨译、霍译取长补短,从而使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更加广泛地传播给更多的读者。
参考文献:
[1]黄静芬.从归化异化看《红楼梦》两英译本对比[J].鸡西大学学报, 2010(6).
[2]张东京, 方蔚.从《红楼梦》两英译本看归化异化的对立统一[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1(8):148-149.
[3]朱爱秀.试析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红楼梦》两译本熟语翻译对比[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7):217-217.
关键词:王诜;文人画;才情;学识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9-0177-02
一
在先秦的文献中,基本上只有“士”、“士大”和“士大夫”的概念,“文人”的概念是在汉代才比较流行的。文人画兴起于北宋。文人画从传统的习惯出发,他们鄙视只知道绘画技法的“画工”,也就是当时北宋时期的院体画,院体对绘画技法具有相当高的水平,而文人们认为失于文而难行千里,其绘画中的格调(人品、学问、才情)非画工画所能具备,从而后来的绘画多兼于两者,文人的学识加画工的画艺。如民国初年的陈衡恪先生在《论文人画之价值》一文中,曾总结了文人画的几个特点,文中说道:“我说画虽小道,第一要人品,第二要学问,第三要才情,第四才说到艺术上的功夫,所以文人画的要素,须有这四种才能够出色……”其中的学问、才情以重人品多非院体画所具备,且足可以为文人们自身所自傲的[1]。文人不但指“士大夫”也就是指有识之士,学问渊博,修养很高的人,他们是知识界的人才。而文人画的出现是与院体画相不异而另开蹊径的新标志,起初文人画是文人们在空余时间里挥墨,抒发自己感情的代名词,文人画为文人自己所欣赏,聊以自娱耳,称为“墨戏”性质的作品,与院体画相比,更注重“道”、“趣”的抒发,境界之深远,内涵之丰富,与绘画造型艺术的本质有一定的距离,观物之趣,抒心之性情,感性上的元素较多。从而早期的文人绘画不自觉地就走上抒情性、自娱性的道路,但并不能代替众人的欣赏习惯,因此,后来的文人绘画从中学习、汲取院体画的表现技法,加上文人画的“道”、“趣”使得完美表现出高水平、高素质、高境界的绘画作品,从而摒弃那些缺少技法而胡意挥洒的局面,而达到一种心手神会的高境界。
二
王诜,北宋时期的人,字晋卿,太原(今属山西)人,后居开封。据《东坡集》卷十七《和王晋卿》诗序所知,王诜是功臣王全彬之后。英宗赵曙之女婿。幼读诗书,长有才誉,能诗文,通晓诸子百家,善于书画,喜欢收藏。在自己私第之东筑一“宝绘堂”,广集法书名画,广交文人学士,苏轼还为此写了有名的《宝绘堂记》。苏辙对王诜非常钦佩,尤其因他不以功臣之后的贵公子身份自傲,苏轼曾有诗云“当年不识此清真,强把先生拟季伦”[2]。等对王诜的人格评价。还有《题王诜都尉画山水横卷》中可见之,诗中有云:“谁令食肉贵公子,不学父祖驱熊罢。细毡净几读文史,落笔璀璨仿新诗。青山长江岂君事,一挥水墨先淋漓。手中五尺小横卷,天末万里分毫厘,谪官南出止均颍,此心通达无不之。归来缠裹任纨绮,天马性在终难羁。人言摩诘是前世,欲比顾老凝不痴。”而将王诜比作王维与顾恺之,则是对其绘画的文人性质的认定[3]241。其书画诗文备受当时的文人所称赞。还有王诜少时,曾携文谒见翰林学士郑獬,郑獬读其文惊叹曰:“子所为文,落笔有奇语,异日必有成矣。”[4]261可见,王诜幼年时的文采已非同一般。
王诜对画理书理的理解上也有一定的造诣,在《宣和画谱》记载中有:“即其第乃为堂曰宝绘,藏古今法书名画,常以古人所画山水 于几案层壁间,以为胜玩,曰:要如宗炳,澄怀卧游耳。如诜者非胸中自有丘壑,其能至此哉!”[4]262,还有苏辙《栾城集》卷七中“锦囊犀轴堆象床,义竿连辐翻云光。手坡横素风飞扬,卷舒终日未用忙。游意淡泊心清凉,属目俊丽神激昂。”[3]107颇能表达王诜学识、才情非同一般士大夫所能及。
三
再谈到王诜的书法,在南唐王齐翰《挑耳图》跋的题诗句中,可以看到王诜的字形在苏轼与黄山谷之间,主要多是苏轼的笔意。
在“颍昌湖上诗词卷”中,我们可以明确了解王诜学书几乎可以乱真的程度,其“颍昌湖上诗词卷”先前一直被赵肃、王洪、陈继儒认为是黄山谷书的,直到曹溶核对了韩持国南阳集,读到其中韩和王都尉诗的时候,并且诗中正是有“白云”“青莲”之句,这样就辨正为王诜所做此卷[5]23。可见其摹古之精准,在卷后有赵肃的跋文中说:“其书遒劲,一点一画自有晋人风度……字划虽放纵不羁而轨度不失。”陈继儒跋分析较为具体认为“此卷用颜料平原笔法兼杨凝式韭花帖波策,即八分书亦写其中,绝无纤毫本色……”至曹溶跋中对晋卿书法则有评语有称道是较为明白的。他说:“晋卿绘事为时所重,不以书名,山谷曾以蕃人锦囊致诮。”又说“即使未谱八法,犹当以人重,况豪落之气跃跃行墨间者乎?”据此可知,王诜书法造诣不浅。《画史会要》亦称“晋卿碑版书极佳”[5]72。可见晋卿书法是有晋人之风的。书法造诣虽然影响力不如好友苏轼,但也给后人留下了不菲的影响。后人米芾曾以“文皇手诏”与王诜易得右军二帖(增概,安西),上有“笔精墨妙”印,苏轼题二字者[5]25。为后人所称赞和学习。其绘画作品也如此,王诜流传下来的作品虽然不多,但影响深远,在画中可见其深厚的传统底蕴。见诸清宫著录的晋卿画迹,即“渔村小雪”“烟江迭嶂”“梦游瀛山”及“曹碑图”共为四件。“梦游瀛山”是否是王诜的真迹今人有待再考究,而“曹碑图”尚无下落。在此我们就流传的两幅作品来分析王诜的艺术传承。
“渔村小雪”画面一片崇山峻岭,层峦叠嶂,寒林峭壁,一片孤冷的雪景。在此画中皴法皆与李成一脉相承。米芾《画史》中有云:晋卿画山水“学李成,皴法以金绿为之,似古今观音宝陀山状,作小景亦墨作平远,皆李成法也”[5]9。据清宋牧仲《漫堂书画跋》此卷清初时曾伟沧州戴岩荦所藏,后为王石谷够作“枕中秘”,牧仲见了为之叫绝,并评为“晋卿画源本营丘,此卷清苍秀润,人物林木大类摩诘,尺幅中有雅人深致,非范宽醉许可比”(按指范宽及许道宁)[5]9,还有清代吴升《大观录》中认为,《渔村小雪图》卷“笔法全学李、郭,直接右丞一派,而结构就精密过之。山坳石面都以墨青渲染,阴森之气凛然,树头、沙角、峰顶、岚尖,纯用粉笔烘渍,自觉晃耀夺目。汀州杨柳,渚岸芦苇,夹叶金点宛然,雪消日霁,光华荡漾”[6],从此可鉴,王诜是汲李成、郭熙、王维、二李等大家之精华,而自成一家。正如东坡称他“得破墨三味”那样,创出清润挺秀,风韵动人的艺术风格。还有“烟江迭嶂图”则是另一种风格。“烟江迭嶂图”描写迭嶂与烟江的景色,远山用青绿着色,远山用淡绿晕染。树叶用石青、石绿、浅绿和赭色着色。整个画面色彩浓丽,却不俗艳,很明显是继承唐代二李(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的画法。此画主要汲取李将军的重青绿,而构图上远过于李昭道。后有苏轼为此画题诗,即《书王定国所藏王晋卿烟江叠嶂图》:
江山愁心千叠山,浮空积翠如云烟。
山耶云耶远莫知,烟空云散山依然。
……
桃花流水在人世,武陵岂必皆神仙。
江山清空我尘土,虽有去路寻无缘。
还见此画三叹息,山中古人应有招我归来篇[7]。
此诗不仅是寄情,也是对此画所描绘的主要景色做了概括,且在观赏中体现出“以时观空”、移步换形的立场和原则,将画中内容很准确地表达为文字的形象。《宣和画谱》记载中以为他“写烟江远壑,柳溪渔浦,晴岚绝涧,寒林幽谷,松溪苇村,皆词人墨卿难状之景,而诜落笔思致,遂得到古人超轶处”[4]262。从作品上看是其绘画技法多出于北宋画院荆浩画风笼罩下的北方山水一路,但在他的作品中,较多地看到了他的文人画情趣和思致的超逸。其作品笔墨洋洋洒洒已非当时所笼罩的院体画那样,其意境可谓超逸之境,文人之情趣的审美内涵,在此画中更能透露出一股抒胸中逸气的山水画风格的文人情怀。通过两幅代表作,透彻出王诜书画取法高矣,而并非之前的“文人”墨戏,胡意挥洒局面。
无论在人品、学识、才情以及绘画传统底蕴上,王诜都备受当时的文人所赞赏,以至于有了王诜糅合了院体画的精整与文人画之飘逸,而形成了清润雅丽的文人画气息。王诜给后来的文人画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乔彬,著.宋代绘画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2][宋]苏轼.苏轼诗集:卷三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1982.
[3]苏辙.栾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2版,2009.
[4]岳仁,译注.宣和画谱[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5]沈迈士,著.王诜[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就语感的训练途径和方法试作以下的探讨:
一、诵读涵泳。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而其关键则是过好诵读关。任何口语交际都得借助语音负荷着语文去充当思想表达和信息传输的工具。书面交际虽然没有声音,但无论写或读,人的发音器官都在参加活动,更不要说是念出声来了。因此,作家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而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先生讲的是文学创作,然而同理,我们阅读作品时也要进行音韵美的赏析。在朗读训练中则首先要抓住语句的停顿、重音、语调变化等技巧的培养。如儿化韵在韵尾附加一点儿卷舌音,以增加表示轻微、蔑视、喜爱、温婉的语感,迭音形容词,借音节的重迭以表示加强以及喜爱、宁静、深沉、悠长、绵延等语感。
“强调多读多写,重视语言感受,固然是一条宝贵的经验,但是时至今日,这种‘语感教学法’,从教学研究科学化的角度来看,尚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朱作仁语)因此,在语感训练中,既要能自觉地运用语言规律,又要能遵循儿童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来加以指导。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就是一种科学方法。所谓“综合感受”,就是诵读时,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地感受语言的内蕴和文章的气势,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精妙。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五官”的感觉综合功能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的优势。
在诵读涵泳中,教师的成功范读也很重要。如特级教师于漪讲她的老师在课堂上朗读岳飞的《满江红》时,“头与肩膀左右摇摆着摇摆着,读得出神入化,音调十分感人,一室寂静无声,我们全班同学都深深感动了。他教完,我们也都能流畅地背诵了”。
二、形象再现。
克罗齐说:“心灵只有借造作、赋形、表现才能直觉。”对小学生来讲,语感主要应具备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性。而三者又以形象感为基矗形象再现即阅读时脑海里形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生动活泼的立体画面。词是有概括力的,只有把词的概念所代表的状态、具体事物在脑子里重现出来,使概括的东西变成具体形象的东西,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这个词有具体的感受,产生语言形象感。正如别林斯基所说的,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但却听不见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
因此,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述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进而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意和情感,也就是说,想象力是阅读的重要能力。
对语言文字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听觉和视觉来实现的。课堂教学中,应把形象再现与诵读涵泳有机地结合起来。如教《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一边让学生吟诵诗句,一边观看彩图或录像,想象出:一片油菜花金灿灿的,阳光下更耀眼,满目金黄,令人眼花;微风中,轻轻摇曳的花枝上,花瓣儿微微扌扇动,香味扑鼻,令人心醉。通过形象再现,把自己带入诗句所描绘的审美境界。
特级教师李吉林所倡导的“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能充分发挥形象再现作用的教学模式。它在教字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情境,运用电视、幻灯、朗读等教学手段,创造出一定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在一种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中,得到语言文字的感悟和思想情操的陶冶。
三、生活补充。
宗白华先生说:“只有到了徽州,登临黄山,方可领悟中国之诗、山水、艺术的韵味和意境。”叶圣陶先生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茅盾先生曾说,理解文章应一边读,一边回想自己所经历的相似的人生,或者一边读,一边到现实生活中去。可见,语感训练中应善于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再现人物的神态,推测人物的内心,设想人物的语言,让作品的人物形象完整地立起来。如果学生没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也可以采用间接的生活体验。如教《颐和园》一课,学生没有游览园景的生活体验,可以通过放《颐和园》的录像,让学生观赏到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得到间接的生活体验。
也可用比照法。即拿学生生活中可以看到的同类事物来与课文中描写的未曾见过的事物作比照,以引发学生的形象和情感体验。如教《麻雀》一课,老麻雀保护小麻雀时,“蓬起了全身的羽毛,样子很难看,绝望地尖叫”,“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呆立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的情景,学生一般难以见到。教学中,可启发学生拿在生活中常能见到的猫或狗要扑向小鸡时,老母鸡保护小鸡的情形来作比照。这样,老麻雀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形象就会浮现于学生的头脑中。
除此之外,还应引导学生平时多观察,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能自觉地把经验与语言紧密地联系起来,研究表现生活的语言,揣摩语言文字在反映生活中的细微差别和变化。
四、情感共鸣。
阅读时随着形象感染程度的加深,人的内心就会不断掀起情感的波澜,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入境又入情,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这种情感的共鸣,是阅读能力达到较高层次的体现。杜勃洛留波夫说:“我们的感情总是被生动的对象所引起的,而不是被一般的概念所引起的。”同时,是一个不断开发与深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感训练中,要努力寻找文章对学生思想感情的触发点,正像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产生共振一样,要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就必须找出二者之间相通之处来。因为“感情只能向感情说话,因此,感情只能为感情所了解”。(费尔巴哈语)
教材中有许多内涵丰富的精美诗文,课后都安排有表情地朗读的练习,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语感训练的材料。让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诵读,使形象与感情融合,读出气势、韵味,乃至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学生的表情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因为,表情朗读,须能深入角色,与课文中的人物进行双向移情活动,把自我转化为课文人物,与其同爱恨,再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
五、理法分析。
语感是学生语言基储生活经验、思想情趣和文学修养的综合体现,是对语言文字“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语)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曾说:“弹琴不能徒恃感觉、敏感。那些心理作用太容易变。从这两方面得来的,必须经过理性的整理、归纳,才能深深地化入自己的心灵,成为你个性的一部分,人格的一部分。”他讲的虽然是乐感,其道理同样适合于语感。可见,语感也是一种心智技能。它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理性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而理解主要是通过分析思维把握语文,获取语言所反映的内容。这是因为,根据信息论,图像可以通过编码而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储藏起来,语言、符号再通过译码恢复为图像。这种互译的能力,均是以人类大脑的复杂理性为基础的。
如果说,当一个人已具备了相当水平的语感能力时,它可以充分发挥直觉思维的作用,即不需要逐步推理验证,迅速地“猜度”语言文字的意蕴。不管语感的发生如何迅速,一听到、一眼看到就能获得语言文字的深刻感受,尽管其复杂的心理过程被浓缩于一瞬间,然而,在语感的训练过程中,则表现为一种由浅层直觉不断向深层直觉发展的渐进过程。也就是说离不开运用心智对语言文字作理法分析。
理法分析首先应与吟诵结合起来,“对于讨究所觉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叶圣陶语)
语感不仅指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时还包括把握文章的形式。如句式、结构、风格、气势、音韵、节奏等。如歌德所说的,“内容人人看得见,涵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秘密”。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传授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和运用规律,使学生有了理法基础,能对语言技巧和文章理法作出分析,以准确地把握分寸感。
理法分析一般可以采用叶圣陶先生提出的“综合感受法”,即阅读时,首先应当通读全文,“知道文章之大概”,继而“用自己的眼光通读下去”,以把握全篇文章的语脉文思,并进而对局部的标点、词语、句子,乃至段落产生正确的感知。这种方法,正体现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的“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教学顺序。它既符合语言规律,又符合儿童学习心理发展规律,因而有助于语感的培养。
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诗文,它们形式灵活多样,语言优美,思想内涵深刻,教学这些作品,可采用“欣赏法”。即以审美为主干的阅读方法。在这种学习过程中,首先打动学生的是美,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表达形式与结构。像傅雷先生谈到欣赏《长恨歌》那样:“看的时候可以有几种不同的方法,一是分出段落看叙事的起伏转折;二是看情绪的忽悲忽喜,忽而沉潜,忽而飘逸;三是体会全诗音节字韵的变化。”理法分析还可以采用“动态分析法”。即在理解课文内容、中心思想和表达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深究为什么要这样写?除了这一种写法外,是否还有别的写法?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高效能的阅读过程。由于能及时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原文进行比较,学生能更好地领悟作者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匠心,甚至读懂书上没有的东西。如作者由于种种原因表达时采用隐晦、幽默、含蓄、影射等“障眼”手法。
人一接触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总是在自觉或不自觉之中得到语感的训练。语感能力,只是部分地而非全部地来自于阅读实践,还可来自于写作实践。因此,把“吸收——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或听说结合,或读写结合,或多项交叉结合,是语感训练的最佳模式。如特级教师丁有宽提出的“读写结合”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地训练语感的教学方法(丁氏总结为7条读写对应规律和50个基本功)。
六、直觉思维。